

國泰世紀產物公司新聞
泰安產險旅平險
假期出國樂暢遊
針對這點,泰安產險「樂暢遊專案」提供包含海外最高1,200萬及國內最高500萬旅行平安險保障,意外醫療實支實付海外最高120萬、國內最高50萬保額,以及高額海外突發疾病、緊急救援費用、班機延誤、行李延誤、旅程更改、旅程取消、班機改降補償、旅行責任險、食物中毒慰問金、居家竊盜損失補償等多項旅行不便險,有效降低突如其來的意外風險。更多保險詳情洽詢泰安官網、24小時免費客服(0800)012-080或LINE搜尋「泰安產物保險」。
華南產險旅綜險
保額保費高CP值
華南產險提醒,民眾別忘購買「旅行綜合保險」保障旅程期間可能遭遇的各項意外風險。華南產險推出期間限定「過年旅綜險專案」,不僅有旅行平安保險、傷害醫療、海外突發疾病、個人責任險等多項保障,民眾最重視的班機延誤、班機改降、旅程取消、旅程更改、行李損失、行李延誤等旅行不便險項目亦囊括其中。
此外,保障海外旅遊期間遭受意外事故的「傷害醫療保險」、因身體不適需於國外就醫看診的「海外突發疾病」也相當重要。由於國外醫療費用昂貴,動輒數萬元的醫療費用更讓荷包大失血,投保華南「過年旅綜險專案」就可轉嫁風險,補償醫療費用的損失。華南產期間限定「過年旅綜險專案」即日起至2月28日,eCover線上投保不僅保額保費CP值高,單筆保費滿300元以上還能參加抽獎。
和泰寶貝逍遙遊
守護全家美好回憶
寒假、春節期間,家庭旅遊需求大幅提升,和泰產險網路投保專案,針對國內旅遊提供食物中毒、租車車體損失等多元保障,而國外旅遊則提高旅遊不便保障額度,例如班機延誤4小時,若以尊爵型方案出國及返國理賠各一次為例,保期內最高可理賠2.4萬元,能減輕出遊期間的各種突發狀況。
另外,和泰產險特別推出「寶貝逍遙遊」未滿7歲子女的網路投保方案,家長可線上投保免簽回要保書,與未滿7歲子女一同出國旅遊,也能在出門前一小時,利用3分鐘快速完成投保,保費低保障完善,一路開心保平安。現在網路投保月月抽好禮,即日起至3月31日,於和泰產險網路投保成功,就有機會獲得PS 5。
新光產險旅遊險
網投限量送eSIM
近期要出國的民眾有福了,新光產險旅平加不便險推出班機延誤理賠最高3.2萬、海外突發醫療理賠最多120萬,並免費提供海外急難救助服務。同時舉辦「eSIM暢玩日韓、東南亞」活動,即日起至2月底,網投「國外旅遊綜合險」保險金額達「1,000萬」以上,就有機會獲得eSIM,每周限量388份,1月26日前再加碼199份,出國在外不僅暢遊網路,搭配足夠保障項目,讓整趟旅途玩得更盡興。
網路投保抽大獎,即日起至6月30日,於「新光幫我保」(www.sk858.com.tw)投保汽╱機車險、國外旅遊險、住宅火災險、承租人綜合險、托育險其中一項,即可獲得「蛇來運轉」抽獎活動機會,最大獎可獲得iPadAir╱mini等多項好獎,立即至新光產險網站瞭解活動詳情。
兆豐保險不便險
國內旅途更安心
9天春節連假將至,民眾返鄉拜年出外踏春。兆豐保險提醒,行前投保國內旅行平安保險,保障旅途安心遊。保險內容針對意外身故╱喪葬費用或失能保險金(AD&D)理賠最高可達1,000萬元,另外可再選購旅行不便險,加大保障範圍。假設被保險人於保險期間以乘客身分搭乘的陸上公共交通工具發生機械故障或交通意外事故而停駛4小時以上,或駕駛或乘坐的汽車因發生機械故障或交通意外事故致無法繼續行駛且經道路救援服務拖吊;在用餐發生食物中毒(最高一次)經合格醫師診斷並出具診斷證明書者,抑或因人潮眾多導致手機被竊等狀況皆有理賠。
此外,若是選擇租汽機車出遊,也可再加購租借汽車責任保險、租用機車責任保險,旅行期間內駕駛人第三人責任險,也涵蓋在承保範圍。
國泰產險限定專案
升級13項理賠額度
新年將至,不少民眾都計畫好來一趟小旅行,國泰產險特別推出新春「蛇來運轉海外旅綜險限定專案」,只要投保一次,就能享有「班機延誤、旅程取消、旅程更改、行李延誤、行李損失、旅行文件損失」等必備項目,更結合旅遊事故、季節特性,將「改降非原定機場、海外旅行急難救助、信用卡盜用損失、居家竊盜損失、第三人責任保險」同時升級保障額度,等於一次升級13項保障。
該專案更全面提高保障額度,旅程更改保額從3萬元提高至12萬元、班機延誤費用保額提高至每4小時6千元,每次最高1.2萬元、行李延誤費用保額同樣從3千元提高至6千元、改降非原定機場也從3千元提高至9千元,讓民眾從出發到回家都安安心心。民眾如欲瞭解專案內容,可洽國泰產險各服務據點或至國泰產險官網查詢。
富邦產即日起至3月31日推出「新快樂旅綜+新春限定版」期間限定專案,以旅平險保障1,000萬為例,傷害醫療費用保險及海外突發疾病健康醫療保險從100萬元提高至120萬元,班機延誤保額提高至每四小時8,000元,每次最高1.6萬元。此外,增加行動電話被竊損失險保障,保期內最高可理賠3,000元,並贈送3萬美元的海外緊急救援服務。
國泰產「新春限定型方案」,保障範圍涵蓋海外旅行不便保險、海外旅行補償保險(改降非原定機場、食品中毒等)、海外旅行急難救助保險(搜索救助、醫療轉送等)及第三人責任險,以班機延誤為例最高理賠2.4萬元、旅程更改或旅程取消最高理賠12萬元,活動期間至2月13日。
華南產即日起至2月28日止,推出限定「過年旅綜險專案」,考量到過年期間出遊,可能因人潮眾多發生信用卡遭竊盜用、旅行期間居家遭竊盜,或在國外飲食不慎導致食物中毒等情形,皆納入專案保障項目。並將「旅程取消」保障項目之保額提高至10萬元。
另外,目前流感等傳染病正進入流行高峰期,各產險中目前只有四家產險有銷售在海外突發疾病保障的旅綜險,包括旺旺友聯產險、台產、華南產以及安達產。
寒假及春節旅遊旺季來臨,台灣各大產險公司紛紛推出新春旅平險專案,搶攻旅遊市場商機。其中,產險2024年網路投保金額創下歷史新高,旅綜險網路投保金額達13.3億元,年成長56%。2025年,旅綜險依然成為各大產險業者爭奪的焦點。 富邦產險率先展開,即日起至3月31日推出「新快樂旅綜+新春限定版」專案,保障範圍內的傷害醫療費用保險及海外突發疾病健康醫療保險,保額從100萬元提高至120萬元。班機延誤保額也進行提升,每四小時8,000元,每次最高可獲得1.6萬元賠付。此外,專案還新增行動電話被竊損失險保障,保期內最高可理賠3,000元,並提供3萬美元的海外緊急救援服務。 國泰產險則推出「新春限定型方案」,保障內容包括海外旅行不便保險、海外旅行補償保險、海外旅行急難救助保險及第三人責任險。例如,班機延誤最高理賠金額達2.4萬元,旅程更改或取消最高理賠12萬元。此活動期間從即日起至2月13日。 華南產險則推出「過年旅綜險專案」,考量到過年期間人潮眾多,特別增加信用卡遭竊盜用、旅行期間居家遭竊盜、食物中毒等保障項目。並將「旅程取消」保障項目之保額提高至1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流感等傳染病正值流行高峰期,在眾多產險公司中,只有四家產險提供海外突發疾病保障的旅綜險,分別為旺旺友聯產險、台產、華南產以及安達產。
金管會最新公布的第二屆永續金融評鑑結果中,國泰金控旗下四大子公司——國泰人壽、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均榮獲排名前25%的殊榮,這不僅是對國泰集團在金融業永續影響力的肯定,也顯示其在推動永續發展上的堅定決心。
國泰人壽作為亞洲首家自主遵循聯合國「PSI永續保險原則」的壽險公司,不僅在產業內樹立了先鋒地位,還作為「綠房東」,為集團內外提供超過3,000萬度綠電,展現了對環境保護的承諾。此外,國泰世華銀行推出的亞洲唯一永續績效連結薪轉,成為金融服務的里程碑。
國泰產險則是產險業中第一家取得碳標籤、減碳標籤雙標籤認證的公司,而國泰證券則在App上設立了永續專區,並對投資人推動金融知識理財教育,進一步提升公眾的金融意識。
國泰人壽2024年成立了董事會轄下的永續發展委員會及永續與品牌策略部,連續六年蟬聯公平待客績優的業者榮譽。作為綠房東,該公司今年目標是為全台50棟商業大樓提供綠電服務,並在台中烏日大樓打造全台首棟「Net Zero淨零建築」。此外,還簽訂了再生能源購電協議(CPPA),年採購量達5,800萬度。
去年,國泰人壽力推「讓健康有力於你」全新健康主張,每年投入億元推動健康行動,並發布業界首份「保戶健康年報」,不僅提升保險意識,也強化了對消費者的關懷。
國泰世華銀行在台灣、越南、新加坡、香港等地成功完成永續授信服務,並推出亞洲首見且唯一的永續績效連結薪轉商品。與全球最大環境揭露組織CDP攜手,擔任中小企業版本問卷的專業諮詢角色,同時也是CDP亞洲唯一的非政府相關組織諮議專家。
國泰產險作為唯一入選永續金融評鑑前25%的產險公司,不僅是首家自行遵循聯合國永續保險原則(PSI)的產險,還將ESG議題融入產品生命週期,推動綠色永續保險商品。
國泰證券積極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落實多項ESG實際作為,如推出台美股定期定額、App設立永續專區、推動金融知識理財教育等,與投資人切身相關的永續金融服務。
金管會最新公布的第二屆永續金融評鑑結果中,國泰金控旗下四大子公司再度成為焦點,國泰人壽、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證券均名列前茅,展現其在金融業界的永續影響力。這四家子公司在綠色金融、永續發展及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領域的卓越表現,不僅對台灣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更在全球範圍內樹立了良好的典範。
國泰人壽在亞洲壽險業界中率先自主遵循聯合國「PSI永續保險原則」,並作為「綠房東」,為集團內外轉供超過3,000萬度綠電,不僅展現對環境保護的承諾,也為永續發展貢獻力量。此外,國泰人壽還成立董事會轄下的「永續發展委員會」及「永續與品牌策略部」,強化公司的永續治理架構。
國泰世華銀行則推出亞洲唯一「永續績效連結薪轉」,這項創新措施不僅創造了金融服務的里程碑,也為員工帶來實質的永續回報。該銀行與薪轉企業共同決定永續指標,員工達標後,即可享受金融回饋,如存款利率優惠等。
國泰產險則是產險業中第一家取得「碳標籤」、「減碳標籤」雙標籤認證的公司,它將ESG議題融入產品生命週期,推動綠色永續保險商品,進一步促進產業的永續發展。
國泰證券則積極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透過「台美股定期定額」等產品,以及「國泰證券App」設立永續專區,提供投資人關注ESG投資的平臺。
總結來說,國泰金控旗下子公司在永續金融領域的卓越表現,不僅展現了企業社會責任,也為台灣金融業帶來新的發展方向。未來,國泰金控將繼續推動各項永續措施,為社會帶來更多正面影響。
國壽為亞洲首家自主遵循聯合國「PSI永續保險原則」的壽險公司 ,也作為「綠房東」為集團內外轉供超過3,000萬度綠電;國泰世華 銀推出亞洲唯一永續績效連結薪轉,創金融服務里程碑;國泰產險為 產險業第一家取得碳標籤、減碳標籤雙標籤認證;國泰證於App設立 永續專區、針對投資人推動金融知識理財教育。透過全集團上下齊心 ,落實永續金融先行者承諾。
國壽2024年成立董事會轄下永續發展委員會及永續與品牌策略部, 也是壽險業唯一連續六年蟬聯,獲選公平待客績優的業者。作為綠房 東,今年目標為全台50棟商業大樓提供使用綠電服務;指標性的台中 烏日大樓為全台首棟「Net Zero淨零建築」,另為完善綠電網絡也簽 訂再生能源購電協議(CPPA),年採購量逾5,800萬度。去年力推「 讓健康 有力於你」全新健康主張,每年投入億元推動健康行動,並 發布業界首份「保戶健康年報」,提升民眾保險意識。
國泰世華銀成功於台灣、越南、新加坡、香港等地完成永續授信服 務,更推出亞洲首見且唯一的永續績效連結薪轉商品。持續攜手全球 最大環境揭露組織CDP,擔任其中小企業版本問卷的專業諮詢角色, 同時也是CDP亞洲唯一的非政府相關組織諮議專家。
國泰產是唯二入選永續金融評鑑前25%的產險公司,為首家自行遵 循聯合國永續保險原則(PSI)的產險,將ESG議題因應納入產品的生 命週期中,推動綠色永續保險商品。
國泰證積極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落實多項ESG實際 作為,如推出台美股定期定額、App設立永續專區、推動金融知識理 財教育等與投資人切身相關的永續金融服務。
國泰人壽為亞洲首家自主遵循聯合國「PSI永續保險原則」的壽險公司,亦作為「綠房東」為集團內外轉供超過3,000萬度綠電;國泰世華銀行推出亞洲唯一「永續績效連結薪轉」,創金融服務里程碑;國泰產險為產險業第一家取得「碳標籤」、「減碳標籤」雙標籤認證;國泰證券於「國泰證券App」設立永續專區、針對投資人推動「金融知識理財教育」。
國壽作為亞洲首家遵循聯合國「PSI永續保險原則」的壽險公司,於2024年成立董事會轄下「永續發展委員會」及「永續與品牌策略部」,強化永續治理架構;同時也是壽險業唯一連續六年蟬聯「公平待客績優」的業者。國壽作為「綠房東」,2024年為集團各總部、據點與辦公大樓「租客」轉供超過3,000萬度綠電,今年目標為全台50棟商業大樓提供使用綠電服務;指標性的台中烏日大樓為全台首棟「Net Zero淨零建築」。
國泰世華銀行透過議合、財務專業及各式商品服務,幫助海內外夥伴落實永續行動,成功於台灣、越南、新加坡、香港等地完成永續授信服務,更在台灣推出亞洲首見且唯一的「永續績效連結薪轉」商品,銀行與薪轉企業雙方決議永續指標,企業響應達標後,員工就能享受金融回饋(如存款利率更高等)。
國泰產險為台灣首家自行遵循聯合國 「永續保險原則(PSI)」之產險公司,將ESG議題之因應納入產品的生命周期中,推動綠色永續保險商品,為產險業第一家取得「碳標籤」、「減碳標籤」雙標籤認證的公司。
國泰證券積極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持續關注國際永續發展趨勢,並結合券商核心職能,落實多項ESG實際作為,如推出「台美股定期定額」、「國泰證券App」設立永續專區等。
國泰產險表示,新推出的蛇來運轉海外旅綜險限定專案,只要投保 一次就有班機延誤、旅程取消、旅程更改、行李延誤、行李損失、旅 行文件損失等必備項目,更結合旅遊事故、季節特性,將改降非原定 機場、海外旅行急難救助、信用卡盜用損失、居家竊盜損失、第三人 責任保險同時升級保障額度,等於一次升級13項保障。專案更全面提 高保障額度,旅程更改保額從3萬元提高至12萬元、班機延誤費用保 額提高至每4小時6,000元,每次最高1.2萬元、行李延誤費用保額同 樣從3,000元提高至6,000元、改降非原定機場也從3,000元提高至9, 000元。
富邦產險近期推出新春限定版旅平險,同樣將保障額度提高並增加 行動電話被竊損失保險保障和送最高6萬美元海外緊急救援服務。富 邦產險指出,以旅行平安保險保障1,000萬元為例,傷害醫療費用保 險及海外突發疾病健康醫療保險從100萬元提高至120萬元,班機延誤 保額則提高至每4小時8,000元,每次最高1.6萬元,改降非原定機場 費用保險則提高至8,000元。更增加行動電話被竊損失保險保障,保 期內最高可理賠3,000元並附3萬美元海外緊急救援服務,以轉嫁旅遊 意外所導致之風險。
日本是台灣人旅遊熱門選擇,台灣近期麻疹升溫,疫苗供不應求, 日本也恰發生流感大爆發,各地疫情持續蔓延,目前除了病例增加, 甚至也開始出現藥物短缺的情況。旺旺友聯說明,並不是市面所有旅 綜險可同時納保大人與小朋友,因此春節規劃大小同行,可考慮投保 法定傳染病保險。
國泰金控再獲肯定,榮獲2025保險品質獎「最值得推薦」金控公司特優獎,旗下國泰人壽與國泰產險也分別獲得4項特優獎,集團共奪得9項大獎,顯示其在保險業界的卓越表現。
國泰長期秉持「以客為尊」的經營理念,將「公平待客原則」融入企業文化,不斷提供更友善、更貼近客戶的產品與服務。該公司堅持傾聽客戶聲音,深耕客戶關係,並在權益保障上不遺餘力,以提升服務品質。
國泰人壽堅持「以人為本」,不僅注重業務員的專業能力提升,還優化數位輔助工具,並持續創新,以提供更佳的客戶服務體驗。根據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揭露的數據,國泰人壽2024年第三季的申訴率低至萬分之0.03,為整體壽險公司最低。此外,外部機構調查顯示,國泰人壽2023年的NPS(淨推薦值)高達35.1%,連續4年正成長,並獲得98.8%的客戶滿意度。
國泰產險則在人才培育、專業服務團隊和服務品質上不斷深耕,近年來積極推動數位轉型,利用數位理賠與核保工具,即時處理客戶需求。為改善高齡及身心障礙者的數位落差,該公司還規劃了系列暖心服務,如製作視障者使用商品點字書,與長照機構合作推動「微心計畫」,並傳遞地震災害預防觀念,實現「公平待客、友善服務」的原則,因而獲金管會頒發「113年公平待客原則評核」排行前25%的業者。
國泰人壽與國泰產險發揮保險業的核心職能,善用集團數位轉型力量,打造創新且符合民眾需求的保險商品。國泰人壽強調「保險不僅是一張保單,更是一份維護健康、呵護家庭的堅實承諾」,而國泰產險則提供完善的「保險保障規劃」和專業的「損害防阻服務」,為企業客戶和社會大眾提供最完整的服務和保障。
台灣金融界再創佳績,金控雙雄富邦金控與國泰金控在2024年全年獲利均創下歷史新高。富邦金控全年税後純益達1,511.6億元,首度突破1,500億元大關,每股税後純益(EPS)10.8元,蟬聯金控EPS獲利王寶座達16年之久。國泰金控全年税後純益則為1,111.9億元,EPS為7.28元,雙創歷史次高紀錄。
富邦金控在去年12月的獲利表現格外亮眼,全靠子公司富邦人壽的出色表現。當月股市、基金資本利得與配息入帳,使獲利衝高至105.4億元,全年累計豪賺1,025.3億元,年增664.4億元,年成長184%,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台北富邦銀行也因逐步實現日盛銀合併效益,以及Costco卡的經營綜效,12月稅後純益達14.7億元,全年首次突破300億元,達305.4億元,年成長25%,單月及全年稅後純益均創歷年同期新高。
國泰金控方面,最大獲利引擎的子公司國泰人壽在12月雖因避險成本過高,單月淨損36.1億元,但全年稅後純益仍達671.8億元,為歷年次高水準。這主要得益於當月韓元因韓國政治風暴遽貶,不利替代避險表現,但國泰人壽判斷這屬於短期事件衝擊,不影響後續避險操作。國泰人壽本業的全年新契約CSM高達900億元,創歷史新高,將使2026年接軌時,有更充足的CSM餘額反映於財報,帶動全公司年終獎金創歷史新高。
國泰金控的另一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因放款動能強勁且債券部位擴大,全年淨利息收入達雙位數成長,2024年獲利續創歷史新高,12月稅後純益13.7億元,全年383.4億元,年成長逾3成。
雙雄的其他子公司也表現亮眼,富邦產險全年稅後純益30.1億元,本業收入創歷史新高;富邦證券受惠台股日均值突破5,000億元,全年獲利衝百億元之上,年成長43%。國泰金控的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在2024年全年稅後純益全部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國泰投信全年稅後純益24.4億元,年成長38%。
產險業界近年來在網路投保市場上表現亮眼,2024年的數據再次證明了這一趨勢。根據最新的統計,台灣產險業的網路投保金額已經突破48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同時相比去年同期的數據,成長率達到25%。這一成長趨勢讓業內人士對於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預計到2025年,網路投保的金額和件數將繼續以兩位數的成長率攀升。
在這一成長中,旅行綜合險的網路投保顯得格外突出。隨著新冠疫情的結束,國門的解封,旅綜險的投保金額在近三年內呈現顯著上升。從2022年的1.11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8.48億元,再到2024年的13.3億元,旅綜險的投保金額不僅超越了疫情前的水平,還持續創下新紀錄。這一成長背後,是各產險業者對旅綜險市場潛力的看重,以及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實惠保障和新服務的結果。
不過,在這一興旺的市場中,住宅火險的網路投保金額卻顯得相對穩定。近三年来,網路投保住宅火險的金額始終維持在4000萬元至5000萬元之間,顯示這一領域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至於寵物險和責任險,由於寵物險損失率高,市場上可供選擇的產品較少,導致這兩類險種的投保金額和件數都呈現出萎縮的趨勢。
在這些數據中,汽車險、機車險和旅綜險成為了網路投保的三大支柱。其中,汽車險和機車險的投保金額分別達到17.7億元和16.1億元,旅綜險則以13.3億元的金額位居第三。這三項產險的網路投保金額相比去年均有顯著成長,其中機車險的成長率更是高達21.1%,旅綜險則以56.5%的成長率領先群雄。
國泰世紀產物作為台灣產險業的佼佼者,其網路投保的成長也相當亮眼。在這一市場中,國泰世紀產物不僅積極拓展旅綜險、汽車險和機車險等熱門產品,同時也關注到住宅火險和其他險種的發展潛力,不斷推出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消費者的多元需求。
上市金控2024年的獲利再創新高,超越了2021年的紀錄。截至昨日,已有13家金控公布去年稅後純益,總計達5,259億元,較前年大幅成長逾七成。在這之中,金控雙雄富邦金與國泰金表現亮眼,兩家金控在2024年全年均賺逾千億元,年成長率超越一倍。
富邦金在2024年的獲利達到1,511.6億元,創下新高紀錄,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0.8元,蟬聯獲利王寶座。而國泰金則以1,111.9億元的獲利,EPS達7.28元,創下歷史次高紀錄。此外,14家上市金控中有12家金控的全年獲利超過200億元,創下新紀錄,顯示未來大型金控年獲利200億元以上將成為市場的基本期待。
中信金尚未公布2024年全年獲利,但若將前11月的累計獲利加入計算,14家金控的累計稅後純益已達5,942億元,刷新了2021年的最高點5,806億元,確定創下歷史新高。中信金去年12月的獲利是否達到之前月均50至60億元的水準,將決定整體金控去年獲利是否能夠突破6,000億元大關。
富邦金在2024年12月的自結合併稅後純益為105.1億元,月增1.4%,累計全年合併稅後純益達1,511.6億元,年增1.2倍,EPS 10.8元,這是富邦金首次稱霸1,500億元大關。其子公司人壽、銀行、證券在2024年的獲利也都創下歷史新高。
國泰金在2024年12月出現單月虧損,稅後淨損為19.1億元,但全年累計稅後純益仍超過千億元,達1,111.9億元,年增1.16倍,EPS達7.28元。其子公司銀行、產險、證券及投信的獲利也創下歷史新高,國泰人壽全年稅後純益671.8億元,年成長超過三倍,與金控同創歷史次高。
凱基金控在2024年12月的自結稅後純益為5.02億元,全年稅後純益達335.46億元,為歷年次高,年成長率77%,EPS 1.97元。凱基證券全年受惠資本市場交投熱絡,獲利101.23億元,年成長38%。
合庫金在2024年12月的自結稅後純益為8.4億元,月減34%,主要因為旗下票券及證券調整債券部位致單月轉虧,但全年稅後純益197.4億元,年成長10.4%,EPS為1.26元,獲利主體合庫銀行全年獲利年增16.2%。
新光金在2024年12月的稅後純益為11.1億元,虧轉盈,全年累計稅後純益206億元,創次高紀錄,EPS為1.26元。子公司新光人壽在12月的稅後純益為2.9億元,由虧轉盈,全年稅後純益103.8億元,EPS 1.31元,新光銀全年稅後純益72.2億元創新高。
在旅行綜合險網路投保大幅成長加持以及汽機車投保金額呈雙位數 成長之下,產險2024年網路投保金額再創歷史新高。據產險業統計, 2024年網路投保金額達48.6億元,較2023年38.8億元,增加近10億元 ,年成長25%;若以件數計,2024年網路投保件數也逾732萬件,較 2023年538萬件,件數更成長36%。
在產險網路投保各產險項目中,汽車險、機車險和旅綜險(旅平險 +旅行不便險)投保金額都逾13億元元,是網路投保三大支柱,202 4年網路投保金額分別是17.7億元、16.1億元及13.3億元,分別較20 23年的15.5億元、13.3億元、8.5億元成長率達14.2%、21.1%及56 .5%。
新冠疫情結束國門解封後,網路投保旅綜險近三年投保金額呈現明 顯上升,從2022年的1.11億元,上升2023年8.48億元,而2024年更來 到13.3億元,旅綜險投保金額不但高於疫情前甚至持續創歷史新高, 各產險業者因看好旅綜險投保潛力,持續推出讓民眾有感的保障及新 服務。
網路投保住宅火險則停滯不前,近三年網路投保金額始終在4,000 萬元∼5,000萬元左右,2022年為5,357萬元,2023年降至4,942萬元 ,2024年只有5000萬元左右,顯示住宅火險(含住宅綜合險)仍有相 當大成長空間。
被列入「其他險」的寵物險及責任險的投保金額同樣持續萎縮中, 由於寵物險損失率高,各家寵物險在2023年下半年陸續下架之後,至 今在市面上銷售只有三家旺旺友聯產險、富邦產及國泰產,明台產險 只是在特定通路搭售,使得「其他險」件數及投保金額逐月萎縮中, 2024年網投件數約1.2萬件,金額只有4,000多萬元,甚至較2023年網 投件數2.4萬件、金額近6,000萬元衰退。
金控雙雄富邦金、國泰金2024年全年均大賺逾千億元,年成長超越一倍,其中,富邦金獲利1,511.6億元創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10.8元蟬聯獲利王,國泰金去年賺1,111.9億元,EPS達7.28元,創歷史次高。
另外,14家上市金控去年有多達12家金控累計全年獲利突破200億元,也創下新紀錄,凸顯未來大型金控年獲利200億元以上將是市場的基本期待。
至昨日止,上市金控只剩下中信金尚未公布2024年全年獲利,但若加上中信金前11月累計獲利,則目前14家金控累計2024年稅後純益合計已有5,942億元,已刷新2021年的最高點5,806億元,篤定創下歷史新高。而中信金去年12月單月獲利是否達到之前月均50至60億元的水準,將決定整體金控去年獲利是否飛越6,000億元大關。
富邦金2024年12月自結合併稅後純益105.1億元,月增1.4%,累計2024年全年合併稅後純益達1,511.6億元,年增1.2倍,EPS 10.8元,這是富邦金首度稅後賺破1,500億元大關,子公司人壽、銀行、證券2024全年獲利也都同創歷史新高。
國泰金2024年12月稅後淨損19.1億元,是13家金控中唯一單月虧損,但累計全年稅後純益仍破千億、達1,111.9億元,年增1.16倍創歷史次高,EPS達7.28元。子公司銀行、產險、證券及投信2024年獲利都創歷史新高,國泰人壽全年稅後純益671.8億元,年成長超過三倍,與金控同創歷史次高。
國泰金12月單月出現虧損,主因國壽12月稅後淨損36.1億元,國壽指出,12月虧損主因韓元受政治事件一次性因素影響重貶5.4%,星元也貶1.5%,Proxy hedge(替代避險)有較大負值,避險成本較高。國泰世華銀全年稅後純益383.4億元,年成長逾三成。
凱基金控自結去年12月稅後純益5.02億元,2024全年稅後純益達335.46億元,為歷年次高,年成長率77%,EPS 1.97元。凱基金表示,12月獲利較前月驟減七成,主因旗下凱基人壽12月投資操作相對保守,單月稅後淨損2.32億元,全年累計稅後純益221.55億元,年成長1.18倍。凱基證券全年受惠資本市場交投熱絡,獲利101.23億元,年成長38%。
合庫金去年12月自結稅後純益8.4億元、月減34%,主因旗下票券及證券調整債券部位致單月轉虧,合庫金2024全年稅後純益197.4億元、年成長10.4%,EPS為1.26元,獲利主體合庫銀行全年獲利年增16.2%。
新光金12月稅後純益11.1億元,虧轉盈,全年累計稅後純益206億元,寫次高,EPS為1.26元。子公司新光人壽12月稅後純益2.9億元,由虧轉盈,全年稅後純益103.8億元,EPS 1.31元,新光銀全年稅後純益72.2億元創新高。
國泰長期以客戶為中心做為經營理念,將「公平待客原則」深植於企業文化,提供更友善、更貼近客戶的產品與服務體驗,致力傾聽客戶之聲,深耕客戶關係與權益保障,不斷提升服務品質。
國泰人壽秉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致力提升業務員專業能力,優化數位輔助工具,並持續創新,以提升客戶服務體驗。據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揭露2024年第三季申訴案件暨申請評議案件統計,國壽申訴率僅萬分之0.03,為整體壽險公司最低,且據外部機構調查顯示,國泰人壽2023年NPS(Net Promoter Score,淨推薦值)高達35.1%,連續4年正成長,更獲得98.8%整體客戶滿意度。
國泰產險在人才培育、專業服務團隊、服務品質持續深耕,近年持續推動數位轉型下,利用數位理賠與核保工具,即時處理客戶保險需求,並積極推動數位低碳服務流程。另為改善高齡及身心障礙者的數位落差,規劃系列暖心服務,如製作視障者使用商品點字書、與長照機構合作「微心計畫」前往長者生活圈,傳遞地震災害預防觀念,落實「公平待客、友善服務」原則,更獲金管會頒發「113年公平待客原則評核」排行前25%業者。
國泰人壽、國泰產險發揮保險業核心職能,並善用集團數位轉型力量,打造創新且合乎民眾需求的保險商品,以期透過公平待客守護每一位國人的幸福,成為穩定台灣社會的重要力量。
國泰人壽以實際行動證明,「保險不僅是一張保單,更是一份維護健康、呵護家庭的堅實承諾」;國泰產險則提供完善的「保險保障規劃」和專業的「損害防阻服務」,為企業客戶和社會大眾提供最完整的服務和保障。
富邦金去年12月海賺逾百億元,全靠子公司富邦人壽,因當月股市 、基金資本利得與配息入帳,獲利衝105.4億元,也使全年累計豪賺 1,025.3億元,年增高達664.4億元,年成長184%,並創歷史新高紀 錄;獲利第二大引擎的台北富邦銀行,因逐步實現日盛銀合併效益, 與發揮Costco卡經營綜效,12月稅後純益14.7億元,累計全年首次突 破300億元、達305.4億元,年成長25%,單月及全年稅後純益都是歷 年同期新高,尤其信用卡全年簽帳突破6,000億元、年成長25%。
國泰金最大獲利引擎的子公司國泰人壽,12月因避險成本過高,單 月淨損36.1億元,但全年稅後純益仍達671.8億元,為歷年次高水準 。主要是當月韓元因韓國政治風暴遽貶5.4%,不利替代避險表現, 避險成本偏高,但國壽判斷屬於短期事件衝擊,不影響後續避險操作 。尤其本業的全年新契約CSM高達900億元、創歷史新高,將使2026年 接軌時,有更充足的CSM餘額反映於財報,帶動全公司年終獎金創歷 史新高。
國泰金另一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因放款動能強勁且債券部位擴大 ,全年淨利息收入達雙位數成長,2024年獲利續創歷史新高,12月稅 後純益13.7億元,全年383.4億元,年成長逾3成。
雙雄其他子公司表現方面,富邦產險12月因依帳齡及評估實際可收 回情形提存呆帳準備影響,單月稅後虧損4.8億元,但累計全年稅後 純益30.1億元,本業收入創歷史新高;富邦證券受惠台股日均值突破 5,000億元,全年獲利衝百億元之上,年成長43%。
國泰金另三家子公司全年稅後純益全部是創歷史新高的好表現,國 泰產險12月稅後純益2億元,全年達27億元;國泰證券12月稅後純益 2.6億元,全年41.8億元,主要因台股及複委託市場強健成長;國泰 投信12月稅後純益2.1億元,全年24.4億元、年成長38%。
國泰金控在保險業界再度發光發熱,榮獲《2025保險品質獎》最值得推薦金控公司特優獎,這是對其優異表現的極高肯定。國泰人壽與國泰產險分別獲得四項特優獎,集團共獲九項大獎,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和服務品質。
國泰金控的經營理念始終以客戶為核心,將公平待客的原則深植於企業文化之中。公司不斷提供更友善、更貼近客戶的產品與服務體驗,並傾聽客戶的聲音,深耕客戶關係與權益保障,努力提升服務品質。
在最新的全國最佳壽險公司暨金控公司排行榜大調查和千大企業保險購買行為暨最佳產險公司大調查中,國泰金控第三度獲頒最值得推薦特優獎。國泰人壽則蟬聯佳績,第12度榮獲知名度最高、業務員最優、理賠服務最佳及最值得推薦等四項特優。國泰產險也連續二年獲頒最佳形象、最佳專業、最佳售後服務、最值得推薦等四項特優,顯示其在企業界的領先地位。
國泰人壽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不斷提升業務員的專業能力,並優化數位輔助工具,持續創新以提升客戶服務體驗。截至2024年,國泰人壽已有1,580位業務員入選美國百萬圓桌協會(MDRT),另有405位取得CFP理財規劃顧問、103位取得更進階的AFP理財規畫專業認證,提供客戶最專業的服務。根據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統計,國泰人壽的申訴率僅為萬分之0.03,為整體壽險公司最低,並在客戶滿意度調查中獲得98.8%的滿意度。
國泰產險則在人才培育、專業服務團隊和服務品質方面不斷深耕,近年來積極推動數位轉型,利用數位理賠與核保工具,即時處理客戶保險需求,並積極推動數位低碳服務流程。公司擁有多元保險場景,廣納各領域背景人才,進行精準的風險評估與管理,滿足客戶在各場景下的保障需求。2023年整體滿意度達96.6%,顯示其服務品質深獲客戶信賴。
第31回全國最佳壽險公司暨金控公司排行榜大調查、第23回千大企 業保險購買行為暨最佳產險公司大調查揭曉,國泰金控第三度獲頒最 值得推薦特優獎;國泰人壽第12度蟬聯佳績,再次榮獲知名度最高、 業務員最優、理賠服務最佳及最值得推薦等四項特優;國泰產險則連 續二年獲頒最佳形象、最佳專業、最佳售後服務、最值得推薦等四項 特優,受到千大企業最高肯定。
國泰人壽秉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致力提升業務員專業能力 ,優化數位輔助工具,並持續創新,以提升客戶服務體驗。截至202 4年共有1,580位國泰業務員入選美國百萬圓桌協會(MDRT),另有4 05位取得CFP理財規劃顧問、103位取得更為進階的AFP理財規畫專業 認證,展現卓越實力,提供客戶最細緻的服務體驗;據金融消費評議 中心揭露2024年第三季申訴案件暨申請評議案件統計,國壽申訴率僅 萬分之0.03,為整體壽險公司最低,且據外部機構調查顯示,國泰人 壽2023年NPS(淨推薦值)高達35.1%,連續四年正成長,更獲得98 .8%整體客戶滿意度。
國泰產險在人才培育、專業服務團隊、服務品質持續深耕,近年持 續推動數位轉型下,利用數位理賠與核保工具,即時處理客戶保險需 求,並積極推動數位低碳服務流程。人才培育方面,擁有多元保險場 景,小至汽機車、大到工廠及天災等,廣納土木、環境安全、資訊等 跨領域背景人才,運用其專業知識進行更精準的風險評估與管理,以 滿足客戶在各場景下的保障需求,且觀察2023年整體滿意度達96.6% ,顯示服務品質深獲客戶信賴。
中華信評金融服務評等部首席分析師謝雅((女英))指出,202 4年產險業者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約17%,預期今年約15%,支 撐產業的主要成長動能為車險、旅平險、健康險、商業火險及工程意 外與責任險。儘管通膨和再保成本提升,但還在可控管範圍內,主要 反映在移轉定價。
為維持風險報酬率的目標及再保險成本的上升,預估2025年整體產 業的保費價格可能上調,核保獲利和較低但穩定的投資報酬,仍然有 助維持產險業的穩定獲利能力,整體台灣產險業資本水準相對於風險 ,仍然屬於「非常強健」。
中華信評表示,以綜合成本率衡量的核保獲利於去年恢復到歷史正 常水準,且可能延續到今年,在產險業者風險意識提高,且風險自留 審慎情況下,產險主要保單產品淨利仍將維持穩定。
從直接簽單保費收入來看,富邦產險過去五年市占率均穩定維持在 約24%,主要險種業務的市占率在同一期間均穩定維持在20%以上; 市占率排名第二大的國泰產險,過去幾年間市占率約12%∼13%;新 光產險至2024年9月30日,在國內總直接簽單保費收入中的市占率為 9.5%。
以產險業市占率前三大的富邦產險、國泰世紀產險和新光產險為例 ,中華信評預期,三大產險總簽單保費收入,2024年分別可能約673 億元、385億元、270億元,2025年預估分別為727億元、436億元、2 92億元,皆可能呈現增加趨勢。
隨著新年假期即將到來,台灣各大產險公司紛紛推出期間限定版旅行綜合險,以滿足民眾春節期間的旅遊需求。其中,國泰產險、華南產險及富邦產險等均推出了具有特色的旅遊保險方案,為民眾提供全方位的旅遊保障。
國泰產險特別推出「新春限定型方案」旅遊險,從即日起至2025年2月13日期間,針對春節假期民眾常見的旅遊風險,如天氣不穩、航班延誤、目的地大雪等情況,提供全面的保障。該方案最高可提供2.4萬元的班機延誤理賠金,以及最高12萬元的旅程更改理賠,並升級行李延誤費用補償和非原定機場保額,確保民眾在旅途中遇到困難時能夠得到適時的幫助。
華南產險則在2025年元月推出元月限定版旅綜險,保障內容包括旅行平安保險、傷害醫療、海外突發疾病、個人責任險等,並特別關注民眾最關心的班機延誤、班機改降、旅程取消、旅程更改、行李損失、行李延誤等問題。此外,為了提升民眾的保障感受,華南產險還將「旅程取消」保障項目的保額提高至10萬元。
富邦產險則推出了「美滿e家2.0」專案,該專案不僅提供基本的「火險地震險」保障,還可選擇加購「家庭綜合險」等多項保障,涵蓋小孩打破百貨公司商品、家中財物被竊、被保險人受傷家事需代勞等情境,讓保戶的保障更加全面。
和泰產險則預計在2025年第一季推出汽車險意外事故轉乘費用附加條款,為那些在意外事故發生後無法繼續使用原有交通工具的客戶提供額外的保障,減少他們的經濟負擔。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則表示,將積極推展普惠金融及綠色保險相關新商品,以響應政府政策及社會變遷,幫助客戶對應及轉嫁不確定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