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泰世紀產物(公)公司新聞
富邦產險至今累計共取得33項專利,其中「企業保險智能規劃系統」,協助業務員只需一分鐘輸入客戶基本資料,透過系統運算,就可完成險種風險評估與配對規劃,為客戶量身訂製保障規劃。此外,因應與日俱增的商業火險風險評估需求,推出「風險費率評估系統」,整體提升商業火險查勘核保效率30%。
國泰產累計共取得28項專利,其中「駕駛行為風險評估系統」可應用於評測駕駛人的交通安全觀念以及危險感知能力,不僅是金融保險業界首創,也是國內保險科技應用的里程碑。
南山產目前在車險理賠服務、業務服務、內部作業、商機通報系統等多面向已取得17項保險科技專利。
在核保與理賠流程方面,富邦產打造全新型態服務「E指保」、推出臨櫃電子簽名板功能,更於現場事故服務方面推出「現場事故零時差」與「一定安心」服務,即時處理客戶需求。其中,E指保服務,客戶只要透過行動裝置,以行動身分識別(MID)之身分驗證機制,即可完成投保及線上理賠申請,有效降低紙本列印及客戶等待時間。
國泰產表示,公司首創「智能助理阿發-道路救援服務」,24小時全年無休服務,只要透過手機輸入車牌號碼、行動電話、姓名三項資料,即有專人協助處理。同時可主動進行「車險續保提醒」,為提供客戶最佳的數位服務體驗,還推出「跨越數位鴻溝-友善網頁操作說明」計畫,是國內首家推動共覽技術,以即時解決數位投保操作障礙服務的產險業者。
南山產表示,該公司的網路投保即日起推出乙式、丙式及丙式限額等三種方案的「車體險」與「汽車竊盜損失保險」線上自動核保服務,由系統直接串接關貿網路平台與監理站,自動檢核保車前一年的車險承保內容與車籍資料,節省人工審核等待時間,即可在線上快速完成投保。中信產險目前數位應用於「簡化客戶填寫投保文件」,例如以往車主在投保車險時,最煩惱的就是要填寫繁複車籍資料,中信產險運用「AI-OCR技術」進行資料判讀,簡化客戶填寫文件的複雜性、提升業務員報價效率,優化客戶投保體驗。
**產險業走出防疫險泥淖**
隨著防疫險理賠告一段落,產險業獲利回升。富邦產險、新光產險、國泰產險等業者皆在第一季獲利。其中,國泰產險每股盈餘4.34元最高,成為獲利王。
富邦產險在第一季獲利13.62億元,重返產險獲利冠軍寶座。為改善財務結構,富邦產已通過減資116.78億元,股本降至30億元,有望重拾富邦金控獲利主力。
新光產險第一季獲利成長94%,達到8.8億元。國泰產險則成長250%,獲利8.68億元,登上獲利榜第二名。和泰產險雖曾因防疫保單虧損數百億元,但第一季仍繳出7.1億元的獲利,名列前四強。
此外,中再保第一季獲利超過10億元,大幅成長64%。泰安產險、旺旺保、台產等業者也都有超過4億元的獲利,年成長率皆達50%以上。
和泰產險也決議減資260億元,減資後股本降至20億元。減資完成後,產險業股本將集中在20億元至30億元區間。富邦產和和泰產減資後,每股盈餘有望大幅提升。
**供應鏈永續管理刻不容緩 國泰產物籲及早審視風險**
**全球變局衝擊供應鏈** 近年來,地緣政治動盪、氣候變遷及天災等因素,對全球供應鏈造成重大衝擊,導致供應鏈永續管理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 **國泰產物呼籲企業重視** 國泰產物呼籲企業應及早審視供應鏈的弱點和風險,並透過損害防阻機制增強供應鏈的永續性和韌性。 **研討會探討風險管理** 日前,國泰產物舉辦「企業供應鏈永續管理研討會」,邀請專家分享地緣政治對供應鏈斷鏈的影響,以及如何建構有回復力的供應鏈。 **花蓮大地震凸顯關鍵性** 國泰產物副總翁翠柳以0403花蓮大地震為例,強調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關鍵且不可替代的角色,全球密切關注其對科技業的影響。 **國際事件衝擊航運** 近期的國際航運事件,如以巴衝突、俄烏戰爭以及氣候變遷導致巴拿馬運河乾旱等因素,嚴重影響國際航運。根據IMF Portwatch衛星船舶數據顯示,蘇伊士運河的商船吞吐量暴減近60%,導致運費和保險費上漲,並延長航程約兩周,對企業的原物料接收和產品出貨造成影響。 **國泰產物提供協助** 翁翠柳表示,國泰產物自2005年起持續舉辦研討會,協助企業了解年度經營風險。今年的研討會透過實際案例和專家分析,提升企業對供應鏈風險管理的認知。 國泰產物以多元跨域的人才組成業界最專業的損防團隊,運用「保險保障和損害防阻」的核心職能,協助企業規劃有效的供應鏈風險管理和應對策略,提供最完整的服務和保障。國泰產險日前舉辦「企業供應鏈永續管理研討會」,邀請國立臺灣 海洋大學教授桑國忠分享「由地緣政治反思企業營運供應鏈斷鏈之風 險」介紹全球不穩定地緣政治對國際供應鏈的影響,及如何建構具有 回復力供應鏈,提升企業「供應鏈永續管理」風險應變力。該研討會 中,國泰產險副總翁翠柳以0403花蓮大地震為例,她表示,全球都密 切關注這場巨震對台灣科技業的影響,顯見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 地位與不可取代性。
近年已發生相關案例,因國際航運遭受以巴與俄烏戰爭影響、氣候 變遷導致巴拿馬運河乾旱減量通行等多重打擊,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 織IMF Portwatch衛星船舶數據統計,目前蘇伊士運河商船吞吐量, 相較年平均7天運量暴減近60%,增加運費、保險費等成本及延長約 兩周航程,影響企業原物料接收與產品出貨運送時間,可能造成短暫 營運中斷情況。
翁翠柳指出,國泰產險自2005年開始舉辦第一場研討會,至今已累 計43場次,參加企業超過2,500家、約4,500人次,提醒企業們當年度 應注意的營運風險。今年則是希望以實際案例與專家深度分析,提升 企業對供應鏈風險管理的認知,並透過國泰產險以多元跨域人才組成 業界最專業的損防團隊,運用核心職能「保險保障、損害防阻」,協 助與會企業規劃有效的供應鏈風險管理與應對策略,持續提供企業主 最完整的服務與保障。
市占率近25%的富邦產險走出防疫保單鉅額虧損的陰霾,首季稅後 獲利13.62億元,再度回歸產險獲利王,富邦產去年全年稅後虧損23 .27億元,之前富邦金控為支應富邦產防疫保單理賠大幅增資,使富 邦產股本增至146億餘元,帳上保留盈餘-96.87億元。為改善財務結 構,富邦產董事會已通過減資116.78億元,在減資完成後股本為30億 元,未來將有機會重為富邦金獲利金雞母之一。
新光產、國泰產等首季稅後盈餘分別是8.8億元、8.68億元,各較 去年同期成長94%、250%;防疫保單虧損數百億元的和泰產,首季 稅後盈餘7.1億元,居首季獲利前四強;另外,再保險的中再保首季 稅後盈餘超過10億元達10.71億元,較去年同期6.52億元大幅成長64 %。
其他首季稅後盈餘都逾4億元的有明台產險6.83億元、新安東京海 上產險4.95億元、泰安產險4.72億元、旺旺保4.05億元及台產4億元 ,且獲利年成長都是50%起跳。
若以每股盈餘排序,以國泰產險4.34元最高,其次是新產2.78元、 明台產2.69元。
富邦產正辦理減資,和泰產險董事會日前也已決議將辦理減資260 億元以彌補虧損,減資比率92.86%,減資後股本20億元,未來除兆 豐產股本53.33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120億元外,大多數產險股本都 將回到20億元∼30餘億元區間,富邦及和泰減資完成後,每股盈餘將 大幅提升。
今年前4月產險業績報佳音,簽單保費898億元,年增一成
今年前4月,台灣產險業績亮眼,累計簽單保費高達898.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一成,其中,國泰世紀產物保險(以下簡稱國泰產險)扮演重要角色。
國泰產險累計簽單保費達115.8億元,年增19%,在產險業表現搶眼。其中,車險因推出完整保障組合商品,簽單保費年增10%;工程險及海上保險也都有雙位數成長。
近期熱門的綠能、離岸風電等產業,也帶動工程險保費大幅成長。據統計,前4月工程險簽單保費達67.5億元,年增逾六成,國泰產險在這塊業務上同樣表現亮眼。
此外,航空險也持續成長,前4月簽單保費達2.8億元,年增36.9%。富邦產險4月簽單保費5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2%,是產險業龍頭。
儘管火險受台積電保單規劃調整影響,導致4月簽單保費大減近四成,但累計前4月的表現仍小幅成長3.5%。
產險業統計,19家產險公司4月的簽單保費收入總計約218.8億元,與去年4月保費總收入195.2億元相比,年成長12.1%;累計今年前四月簽單保費達898.2億元,較去年同期809.1億元,增加89.1億元,年成長11%。
以各險種來看,工程險因各大產險持續拓展綠能、離岸風電等保險業務,簽單保費出現大幅成長,4月簽單保費達24.2億元,較去年4月成長192.5%,累計前四月簽單保費達6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1.9億元,年增逾六成。航空險簽單保費持續成長,前四月來到2.8億元,相較去年同期2億元,年成長36.9%。
受到國際合約容量緊縮及再保險費率的上升影響,火險簽單保費過去皆維持成長的態勢,但今年火險4月意外大減近四成,據了解,主要原因是台積電的保單規劃所致,火險累計前四月簽單保費來到67.3億元,較去年同期65億元,僅小幅成長3.5%。
以兩大產險來看,富邦產險4月簽單保費5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2%,個人保險及企業保險皆有雙位數成長,其中工程險單月簽單保費成長275%,表現最為亮眼。累計前四月簽單保費227億元,年成長12%,簽單市占率25.2%。
國泰產險4月簽單保費29.5億元,累計簽單保費達115.8億元,年成長19%。其中車險推動完整保障組合商品,簽單保費年成長10%;工程險及海上保險累計保費皆有雙位數成長。
蘋果折疊機預計2026年登場,市場三強鼎立
科技巨頭蘋果積極研發折疊手機,預計將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推出首款產品。此舉有望重塑全球折疊機市場版圖,打破三星、華為兩強爭霸的局面,形成蘋果、三星、華為三強鼎立的格局。
根據市調機構集邦科技預測,截至2024年,三星將維持全球折疊機市場主導地位,市占率約六成,華為緊追在後,約占兩成。其餘兩成分額則由小米、OPPO、vivo等品牌瓜分。
業界人士指出,折疊機問世初期,三星幾乎獨占超過九成市占率,但隨後陸系品牌廠崛起,市占率逐年下滑。然而,折疊機市場也從最初不足200萬支規模,擴展至目前一年超過1,700萬支。
分析師認為,蘋果加入折疊機戰局後,預計全球銷量將進一步飆升。蘋果之所以遲遲未推出折疊機,主要原因在於其堅持消除折痕,以提供消費者最佳體驗。三星和華為目前也在積極研發消除折痕技術,並計畫於今年起在折疊新機中導入 AI 功能。
業界人士表示,蘋果加速折疊機研發進程,意味著其已找到消除折痕的解決方案。若蘋果不盡快推出折疊機,恐在折疊機市場趨於飽和後處於劣勢,因此加速研發成為不得不採取的策略。
其中,國泰產險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達9.6億元,續創歷史同期新高。另外,台灣4月面臨地震衝擊,由於賠款損失已安排適當再保,影響大致可控。
國泰產險4月稅後純益0.9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9.6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為4.81元。國泰產險指出,4月份簽單保費29.5億元,累計簽單保費達115.8億元,年成長19%。其中車險透過商品需求分析,推動完整保障組合商品,簽單保費年成長10%;旅綜險把握國人旅遊熱潮推出季節限定賞櫻專案,第1季旅綜險市占率續創新高;商業險持續聚焦成長性及能源相關產業,精進風險辨識能力,工程險及海上保險累計保費皆有雙位數成長。
針對4月3日花蓮地震,國泰產險表示,相關自留賠款金額仍陸續確認統計中,賠款損失已安排適當再保,影響可控。在質量並重經營理念下,今年以來簽單保費維持雙位數成長,預期整體獲利表現持續增長創高。
富邦產險4月稅後純益2.6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16億元。富邦產險指出,4月獲利受地震相關損失影響,但仍維持穩健水準,主要反映風險控管成效及優異投資績效。業務表現方面,4月簽單保費5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2%,個人保險及企業保險皆有雙位數成長,其中工程險因公司積極參與綠能保險業務,單月簽單保費成長275%,表現最為亮眼。累計前四月簽單保費227億元,年成長12%,簽單市占率25.2%。
華南產險4月稅後純益為1.82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5.8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稅後純益2.41億元,年增141.1%,累計稅後EPS為2.9元,穩定成長。兆豐產險4月稅後純益為0.16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1.82億元,較去年虧損6.03億元,由虧轉盈,累計稅後EPS為0.34元。
國泰金四月獲利137億,累積五個月賺逾500億
國泰金控今日(9日)公告4月稅後純益137.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倍,累積前四月稅後獲利509.4億元,創同期歷史次高,年增297%,也是今年已公布4月獲利13家金控中,首家賺破500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3.53元,暫居單月、累計及每股獲利三冠王。
開發金控也公告4月稅後純益24.25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獲利突破百億,達106.39億元,年增約153%,成為第六家獲利突破百億的金控。
中信金控4月稅後純益51.07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獲利260.27億元,EPS為1.33元,單月獲利目前排名亞軍,累計及每股獲利應為第三名。相較於3月,4月獲利減少逾3成,主要是因中信銀行放款動能強勁,依規定需提列相關備抵,單月稅後僅賺26.37億元,未能夠蟬聯金控下銀行單月獲利王。
國泰金旗下銀行、產險、證券、投信前四月累計稅後純益,皆創下歷史新高,壽險則是歷史次高。其中,國泰人壽4月稅後大賺104億元,累計稅後賺351.4億元;國泰世華銀獲利4月稅後純益30.5億元,暫列4月金控下銀行第一名,累計稅後純益134.7億元,年成長12%。
此外,14家金控僅剩富邦金尚未公告,其餘13家前四月稅後獲利合計1,677.95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87.2%。估計金控前四月稅後獲利可突破2,000億元,年增8成以上。
**金融股逆勢上漲 國泰世紀產物獲外資青睞**
**台股開紅盤** 9日台股收盤大跌0.67%,但金融股相對抗跌,其中國泰金控大漲1.57%,表現最為搶眼。 **國泰世紀產物獲利創高** 國泰世紀產物前四月獲利超過500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次高,主要是各子公司獲利皆創歷史新高或次高,包括國泰世華銀行、國泰證券等。 **外資看好國泰金控** 證交所統計,外資9日大手買進國泰金控1萬1,301張,成為當日外資買超最大的個股。 **金融股後勢看旺** 專業人士分析,金融股近期相對強勢,短期回檔調整屬於健康整理。隨著法說會旺季及4月獲利公布臨近,金融股的獲利基本面及後續展望將成為影響股價表現的關鍵。 **銀行獲利仍有支撐** 公股銀行主管指出,儘管聯準會可能延後降息,但維持高檔的換匯交易獲利仍在預期中。加上國內央行逆勢升息,有助於擴大利差空間,以及景氣保持韌性,銀行的放款業務和財管業務仍有成長潛力。 **證券受益股市熱絡** 證券業方面,由於經濟展望良好、企業獲利持續成長,以及AI熱潮帶動科技股走勢,股市交易量放大,證券業可望受惠提升手續費收入。 **壽險獲利展望仍受關注** 壽險業雖然受到降息預期有所推遲影響,美債殖利率可能維持高檔,但由於去年基期較低,獲利仍有望成長。**大地震催醒民眾投保意識 國泰世紀產物住宅火險網路投保件數創新高**
4月03日花東地區發生大地震,根據國泰世紀產物統計,當月住宅火險網路投保件數激增至8,196件,創下近年來單月新高。去年同期僅有3,367件,對比今年大幅成長143%。
產險業者表示,網路投保住宅火險的件數與新聞事件密切相關。當發生地震或火災等災難時,民眾的危機意識提高,投保件數就會隨之增加。反之,若近期沒有重大事件,民眾的投保意願也會降低。
此次大地震除了讓網路投保件數暴增,4月住宅火險保費也大幅攀升。產險業者統計,當月保費達2.0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4%。儘管短期內投保件數和保費會大幅上升,但長遠來看,住宅火險投保率的增幅預計落在2%至4%之間。
國泰世紀產物指出,除了地震等天災,家居安全的風險控管不容忽視。投保住宅火險或家庭綜合險能分散風險,保障裝潢、動產等財物,甚至可涵蓋住家50公尺內的自有機車。此外,因日常行為造成的第三人損害,例如寵物傷人或小孩摔壞他人物品,也能透過住家保戶傘的保障獲得賠償。
產險業持續推出多元的住宅火險商品,滿足民眾的不同需求。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示,推出的「居家綜合保險綠能升級附加條款」,讓民眾在投保居家綜合險後,加保此條款。若發生意外事故導致房屋毀損,將提供以綠能建材設備修復或重建,且不扣除折舊。
國泰金前四月稅後純益破500億元,創其歷史同期次高,國泰世華 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累計獲利皆創歷史新高,國泰 人壽累計稅後淨利則是創歷史次高,有基本面支撐股價上攻。據證交 所統計,外資9日押對寶,買超國泰金1萬1,301張,居當日外資買超 第三大個股。
觀察金融股指數技術線型,9日雖跌破周線,但仍在月線、季線之 上,接下來金融股指數若能盡快站回周線上,將有利於士氣凝聚,就 可望續攻。公股銀主管分析,近期金融股相對強勢,因此短線回檔修 正,都屬於健康整理,且金融股短線漲多拉回,籌碼仍相對安定尚未 凌亂,長線仍持續看好金融股。
緊接而來的法說會旺季及4月獲利公布,金融股除高股息殖利率題 材影響股價外,後續將回歸獲利基本面及今年接下來的獲利展望,都 是持續影響股價表現的關鍵。
公股銀指出,銀行雖面對聯準會雖將進入降息循環,但降息時間點 預期延後,仍有利維持高檔的SWAP(換匯交易)獲利,加上國內央行 逆勢升息,有助擴大利差空間,且景氣保持韌性,放款業務有望保持 成長,及財管業務亦受惠於投資市場熱絡,獲利展望正向。
證券方面,由於經濟展望佳、企業獲利維持成長,及AI熱潮帶動科 技股走勢,且ETF募集狀況佳,證券業務有望受惠於股市交易量能放 大,提升手續費收入,獲利前景正向看待。
壽險則因市場對降息的預期有所推遲,美債殖利率恐維持高檔,不 利評價回升,且匯率避險費用壓力未減,但估計今年獲利因去年基期 低的影響,仍有望成長。
開發金控亦公告4月稅後純益24.25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獲利突破 百億,達106.39億元,年增近153%,也是第六家進入獲利百億元的 金控。
中信金控4月稅後純益51.07億元,累積前四月稅後獲利260.27億元 ,EPS為1.33元,單月獲利目前排名亞軍,累計及每股獲利應是第三 名,4月獲利比3月減少逾3成,主要是中信銀行4月放款動能強勁,依 規定需提列相關備抵,單月稅後僅賺26.37億元,未能夠蟬聯金控下 銀行單月獲利王。
國泰金下銀行、產險、證券、投信前四月累計稅後純益皆創歷史新 高,壽險則是歷史次高。主要貢獻來自國壽4月稅後大賺104億元,累 計稅後賺351.4億元;國泰世華銀獲利4月稅後純益30.5億元,暫列4 月金控下銀行第一名,累計稅後純益134.7億元,年成長12%,主要 是今年把握利率高檔,增加外幣有價證券投資,累計淨利息收入年增 逾1成,財管、信用卡帶動淨手續費收入呈雙位數成長。
14家金控僅剩富邦金尚未公告,其餘13家前四月稅後獲利合計1,6 77.95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87.2%,估計金控前四月稅後肯定可賺 破2,000億元,年增8成以上。
首季稅後純益303.8億元的富邦金,第一季暫列獲利亞軍,子公司 富邦人壽投資大量台積電,在4月應有極大的未實現獲利,就看是否 趁機實現,加上目前銀行獲利穩定、證券亦受惠台股交易量增,估計 富邦金4月獲利亦不差。
前四月賺破百億元的金控已有六家,包括國泰、富邦、中信、兆豐 、元大、開發,第一金有望在5月晉升百億元行列,預估不用等到6月 ,就有半數金控獲利可衝破百億元。
產險業者表示,民眾網路投保住火險件數確實和新聞事件有明顯關 聯性,若無地震或火災事件之報導,民眾的危機意識即會降低,當月 投保件數就較低,0403發生大地震且近期全台地震不斷,因此,投保 住宅火險件數增加是預期中的事。但住宅火險激增通常都是短期效應 ,時間一久住宅火險投保件數雖會上升,但幅度不會太大,一般都在 2%∼4%之間。
4月除網路投保住宅火險件數、保費上升,依產險業者統計,4月住 宅火險保費2.02億元,也較去年同期1.83億元,大幅成長10.4%,也 是近年來單月新高;前四月累積住宅火險保費為7.53億元,較去年同 期7.18億元,年增只有4.8%,顯示0403大地震讓不少民眾留意到投 保住宅火險重要性。
國泰產險指出,居家安全的風險控管是每位民眾都須面對的課題, 除了地震是天災之外,投保住宅火險,甚至家庭綜合險還可以分散居 家風險,家庭綜合險主要承保受損機率較高的裝潢和動產,甚至可進 一步將住家50公尺內的自有機車納入保障範圍。另外包括因日常生活 行為造成第三人損害之賠償,例如寵物咬傷鄰居、小孩外出不小心撞 壞他人物品等,都屬於住家保戶傘的賠付範圍。
產險業持續因應趨勢,開發符合民眾需求的多元住宅火險商品,以 提高民眾投保率。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說明,新的居家綜合保險綠能升 級附加條款,當民眾投保居家綜合險並加保綠能升級附加條款後,若 不幸發生意外事故導致房屋毀損時,將提供以綠能建材設備修復或重 建,且不再扣除折舊。
國泰金昨(9)日公布4月稅後純益137.4億元,較上月衰退30.6億元或月減18.21%,累計前四月賺509.4億元,年成長將近三倍,EPS 3.53元,創歷史次高,國泰金指出,主因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皆創歷史新高,國泰人壽累計稅後淨利創歷史次高。如果與3月相比,國泰金控五大子公司稅後純益都較上月衰退,其中兩大核心國壽月減16.8%,國泰世華銀月減7.58%。
國泰金解釋,國泰世華銀4月表現仍良好,單月稅後純益30.5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34.7億元、年成長12%,國泰產4月稅後純益0.9億元,累計賺9.6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對0403花蓮地震相關自留賠款金額仍陸續確認統計中,賠款損失已安排適當再保,影響可控;國泰證券4月賺2.7億元,累計獲利11.8億元,年增一倍。
中信金4月單月稅後純益51億元,月減32.5%,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260.2億元,年成長59.1%,累計EPS為1.33元。中信金表示,4月旗下中信銀單月獲利26.3億元,較前三個月低,主因4月新增放款大須提列相關備抵,財富管理動能則維持穩健。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147.5億元、年成長4.6%。
開發金4月自結稅後純益24.2億元,較前月略減6.7%,累計前四月獲利突破百億大關,達106.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3倍,EPS 0.64元,每股獲利排名大幅躍進。
開發金控指出,凱基人壽4月獲利18.9億元,仍是貢獻最大的子公司,前四月獲利達70.4億元,4月台股震盪,股票經紀與財管業務仍持續挹注凱基證券獲利,使凱基證4月獲利5.6億元,月減三成多,累計獲利達34.6億元,年增52%。凱基銀行是核心子公司4月獲利唯一比前月成長的,營運穩健,4月利息及手續費收入等核心收益維持穩定貢獻,單月獲利5.5億元,月增兩成多,累計獲利20.2億元。
寵物險損率高 國泰世紀產物險保費破千萬
根據保險公司公布的數據,寵物險在前兩個月平均損失率達到驚人的 96%,雖然低於去年全年的平均損失率 108%,但仍未達理想水準。產險業者指出,這主要是因為舊版寵物險退場,但保單仍在有效期內,今年仍在持續理賠,而新版寵物險的損失率已獲得控制。
目前台灣只有四家產險公司推出寵物險,分別是國泰世紀產物、旺旺友聯產險、富邦產險和明台產險。其中,明台產險的寵物險只限透過特定通路銷售,市占率排名方面,由國泰世紀產物、旺旺友聯產險和富邦產險領先。
今年寵物險的理賠狀況顯示,明台產險和富邦產險的損失率都超過 100%,而國泰世紀產物和旺旺友聯產險的損失率則下降至 40% 以下。
國泰世紀產物截至今年 2 月底,承保件數超過 2,300 件,保費收入超過 1,000 萬元。國泰世紀產物表示,目前損失率仍在可控範圍內,後續將持續關注市場損失率概況和商品分析比較,並定期檢視承保範圍、理賠金額、理賠原因、商品結構和保費等項目。同時,國泰世紀產物也會適時調整商品內容,以符合客戶的投保需求。
旺旺友聯產險的寵物險採線上投保,飼主無須提供實體寵物登記證,並首創指定獸醫院診療機制。診療資料均採數位化傳輸,飼主也不必再額外索取診斷證明和醫療單據。加上醫療費用保險無自負額,除了皮膚或毛髮的疾病在保險期間內有賠償兩次的限制,其餘皆無理賠次數限制。因此,旺旺友聯產險今年前兩個月的寵物險銷售數量超過 1,700 件,市占率接近 30% 。
富邦產險的新版寵物險專案於去年 12 月推出。富邦產險強調,寵物若沒有健保,如生病或發生意外,飼主可能要支付高額的醫療費用。新寵物險專案在保險期間內,醫療費用累積最高可賠償至 12.6 萬元,同時也提供寵物侵權延伸賠付責任、遺失 30 日內的協尋廣告費用、寄宿費用和喪葬費用等五大保障。因此,新專案開賣後,整體銷售和理賠狀況良好。
舊版寵物險下架後,明台產險推出新寵物險,自去年 8 月開始銷售,月平均銷售量約 200 至 300 件。今年前兩個月的損失率為 205%,但以滿期保費計算,損失率約在 65% 左右。
目前只有四家產險推出寵物險分別是國泰產、旺旺保、富邦產以及 明台產,明台產寵物險只限特定通路銷路,市占率排名分別是國泰產 、旺旺保、富邦產等。若依今年寵物險理賠情況來看,明台產和富邦 產損率都逾100%,國泰產和旺旺產損率已降至40%以下。
國泰產險截至今年2月底,今年承保件數逾2,300件,保費超過1,0 00萬元,新保件提供7歲以下犬貓投保,續保最高可至14歲。國泰產 指出,目前損率尚屬可控,後續持續關注市場損率概況及商品分析比 較,並定期就承保範圍、理賠金額、理賠原因、商品結構及商品保費 等作檢視,同時也會隨著客戶投保需求,適時調整商品內容。
旺旺友聯寵物險是透過線上投保,旺旺保說明,飼主無須提供實體 寵物登記證並首創指定獸醫院診療機制,診療資料均採數位化傳輸, 也不必再額外索取診斷證明及醫療單據,加上醫療費用保險無自負額 ,除了皮膚或毛髮的疾病在保險期間內有賠償兩次的限制,其餘皆無 理賠次數的限制。因此,該公司寵物險今年前二個月即銷售逾1,700 件,市占近30%。
富邦產險新版寵物險專案是在去年12月推出,富邦產強調,寵物若 沒有健保,如生病或發生意外,飼主可能要支付高額的醫療費用,新 寵物險專案在保險期間內,醫療費用累積最高可賠償至12.6萬元,同 時提供寵物侵權延伸賠付責任、遺失30日內之協尋廣告費用、寄宿費 用及喪葬費用等五大保障,因此,該新專案開賣之後,整體銷售及理 賠狀況良好。
舊版寵物險下架後,明台產險說明,新寵物險自去年8月開始銷售 ,月平均銷售約200∼300件,今年前二月損率是205%,主要是用簽 單保費計,以滿期保費估算,損率約在6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