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台產物保險(未)公司新聞
【台灣旅遊保險新聞】
國際旅遊熱潮不減,台灣出國人次破290萬!明台產物保險提醒消費者,選擇旅遊不便險時,關注三大保障絕不可少!
近來,台灣民眾國外旅遊興趣高昂,今年1月至4月,出國人次已達290萬人次。在這股熱潮中,明台產物保險提醒大家,出國前必須先做好保障工作。
明台產物保險強調,投保旅遊不便險時,首先要注意三個保障:班機延誤、行李損失或延誤,以及行程更改或取消的理賠範圍。
以班機延誤保障為例,明台產物保險表示,先前發生班機延誤事件,若旅客投保了相關方案,即可獲得理賠。例如,投保該公司國外旅遊險附加B方案,延誤每滿四小時可獲得定額3,000元的理賠,最高可獲得6,000元。
此外,明台產物保險還提供快速理賠服務,若旅客投保時填寫完整航班及被保險人帳戶資訊,發生班機延誤時,將主動通知客戶,縮短理賠申請流程。
至於行李延誤和損失的保障,明台產物保險也做了詳細規定。行李延誤理賠標準以延誤超過6小時為基準,行李損失則是因航空公司託運處理失當、被竊或被搶所造成。
明台產物保險還提到,保險也可保障因臨時行程更改或取消而產生的風險。行程更改保障範圍包括因天災、親人死亡等原因,導致行程更改所產生的交通、住宿等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明台產物保險為了鼓勵民眾投保,在6月30日前,線上投保海外旅遊不便險B方案(保費須達750元以上)的旅客,即有機會抽中日本東京雙人來回機票,還可獲得中華電信國際漫遊7天2GB的99元優惠價。
明台產表示,先前發生班機延誤事件,導致數百名乘客行程受影響 ,若透過班機延誤保障,乘客即可獲得一定金額理賠。例如投保該公 司國外旅遊險附加B方案,延誤每滿四小時可獲得定額3,000元的理賠 (2次為限),以該例延誤時間超過8小時,總計可獲得6,000元理賠 。目前並推出班機延誤快速理賠通知服務,投保時填寫完整航班及被 保險人帳戶資訊,若發生班機延誤事故且達理賠標準時,將主動寄發 簡訊及EMAIL通知客戶,縮短理賠申請流程與時間。
通常行李延誤理賠標準以延誤超過6小時為基準,行李損失通常是 因航空公司託運處理失當、被竊或被搶所造成,理賠金額採定額給付 且在保險期間以2次為限,但理賠範圍以行李箱內必要旅行物品或隨 身行李為主。
明台產指出,透過保險也可保障因臨時行程更改或取消風險,行程 更改部分,即就前往目的地過程中,因預定搭乘的公共交通工具業者 受僱人罷工、預定目的地發生天災、至親死亡、護照遺失、搭乘交通 工具發生交通意外事故等原因,導致行程更改,就海外地區所實際支 出的交通、住宿等費用,在保險限額內予以賠付;行程取消的保障, 即在預定海外旅程開始前7日至海外旅行期間開始前,因至親死亡或 病危、擔任訴訟之證人、住居所建築物及其內財產因天災所致損失超 過25萬元,或旅行當地有發生重大事件等原因,導致行程取消所產生 的費用,理賠方式也是在保險限額內採實支實付方式賠付。
據明台產說明,6月30日前在該公司官網線上投保海外旅遊不便險 B方案(保費須達750元以上),即有機會抽得日本東京雙人來回機票 1張,還可獲中華電信國際漫遊7天2GB的99元優惠價。
明台產險積極推動綠色金融,以創新方式面對氣候變遷挑戰,從綠色核保、綠色投資、綠色營運到綠色保險,四大面向全方位推動永續發展。這家日本三井住友海上集團的子公司,不僅在企業治理上追求卓越,更在ESG基礎上,力求運用專業知識,提供客戶安心保障的同時,也關注獲利與保費收入的提升,並創造共享價值,推動社會與地球環境的穩健發展。
為了提升金融業對氣候變遷及ESG風險的應對能力,金管會今年啟動了金融業永續金融評鑑作業。明台產險也積極參與,並將此作為推動綠色金融的重要契機。該公司以「客戶至上.誠信正直.團隊合作.改革創新.專業素養」五大行動方針為導向,不斷深化企業永續治理。
近期,明台產險搬遷新總部,並在設施上做了多項綠色升級,如設置電動車位、屋頂農場、太陽能發電、雨水回收系統等,同時設立永續宣導專區,展現對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該公司更結合財產保險業務特性,從綠色核保、綠色投資、綠色營運、綠色保險四大面向出發,與利害關係人共同創造共享價值,並具體實踐聯合國SDGs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
明台產險在永續轉型上也展現了積極姿態,新總部啟動後,即加速推動永續轉型,強化永續委員會運作,並統合公司永續相關行動,如氣候變遷風險財務揭露、溫室氣體盤查與節能減碳等,以達成淨零碳排及環境永續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明台產險的2021年永續報告書榮獲TCSA「永續報告類金獎」,這是對該公司在責任投資及ESG永續經營上的高度認可。
氣候變遷與數位發展,使得地球環境及經濟面貌更加多元,風險樣 貌也變得多樣且複雜。明台產險表示,該公司正積極推動綠色金融, 深化企業永續治理。
為提升金融業主動因應氣候變遷及ESG相關風險之能力,引導消費 者、投資人及實體產業重視永續發展,金管會於今年啟動第一屆金融 業永續金融評鑑作業。
明台產險指出,該公司為日本三井住友海上集團的一份子,依循「 客戶至上.誠信正直.團隊合作.改革創新.專業素養」五大行動方 針,在公司治理、法令遵循暨ESG基礎下展開公司營運,力求運用財 產保險專業提供客戶安心與安全的保障,於追求獲利與保費收入同步 提升的同時,力圖創造企業共享價值、進行數位轉型並布局未來,促 進社會蓬勃發展,創造穩健的地球環境。
明台產險說明,為推動永續發展,今年新總部搬遷,設置電動車位 、屋頂農場、太陽能發電、雨水回收系統、永續宣導專區等設施;針 對永續金融,以綠色核保、綠色投資、綠色營運、綠色保險四大面向 ,結合財產保險業務特性,與利害關係人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S hared Value,CSV),加強內外部溝通,具體實踐聯合國SDGs的17項 永續發展目標。
另外,明台產險為因應金融永續評鑑以及配合集團永續轉型策略, 在新總部於今年第一季啟動後,加速推動永續轉型,強化永續委員會 運作並統合公司永續相關行動,如氣候變遷風險財務揭露、溫室氣體 盤查與節能減碳等綠色營運職能,以利完成淨零碳排及推動環境永續 的目標。
明台產險說,該公司2021年永續報告書獲得TCSA「永續報告類金獎 」殊榮,積極展現明台產對責任投資及ESG永續經營的重視。
【產業新聞】台灣產險業上半年表現亮眼,保費收入再創同期新高!
今年前五月,台灣產險業的簽單保費已經衝破1,011億元,創下歷史同期的新紀錄,年成長率更達8%以上。在這波成長潮中,十家產險公司的簽單保費成長率都衝上了雙位數,其中比利時商裕利安宜產、法國巴黎產險、明台產險、台產及中國信託產險等五大公司的成長率都超過了14%,表現十分出色。
在產險簽單保費的金額排行上,汽車任意險、傷害險及商業火險分別佔據前三名,簽單保費金額分別為429億元、92億元及74億元,成長率則是10%、10%及28%。其中,汽車任意險保費的成長,與車市活絡、進口車銷售情況的上升以及車主對第三人責任險和超額責任險的關注不無關係。
而商業火險保費的成長,則是因為企業保額的提高和費率的上升,再加上再保成本的增加。在這波商業火險的成長潮中,富邦產險、明台產險、新光產險及國泰產險等公司承保的火險總額簽單保費都超過了10億元。
在整體產險市場中,富邦產險的市占率仍然高達24.6%,穩坐產險業龍頭寶座;國泰產險則以8.69%的年成長率,超越產險業平均的8.04%,穩居第二;而新光產險的成長率與產險業平均持平,仍維持在8.04%。
明台產險在這次產險業的成長潮中,表現也相當亮眼,成長率超過14%,顯示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減。隨著市場環境的持續改善,預計明台產險未來的成長勢頭將更加可觀。
產險前五月產險簽單保費金額前三名是汽車任意險、傷害險及商業 火險,簽單保費分別是429億元、92億元及74億元,成長率各為10% 、10%及28%。產險業者表示,汽車任意險保費出現二位數成長依然 和車市活絡有密切關係;至於商業火險成長則因企業保額提高、費率 上升有關。
產險業者指出,根據監理處統計,今年前五月新車銷售19萬2,477 輛,其銷售情況不但明顯優於去年同期,更是近十年次高,僅次於2 021年的19萬3,879輛。只要新車銷售多,汽車任意險保費一定會成長 ,尤其近年進口車銷售情況更好加上有些車費率調高,以及車主更重 視第三人責任險及超額責任險等,都是造成汽車任意險簽單保費成長 主要原因。
商業火險前五月簽單保費成長近3成,前承保商火險較多的產險公 司分別是富邦產、明台產、新光產及國泰產等,前五月火險總額簽單 保費都超過10億元。產險業者說明,住火險的保費增加主要是因投保 件數增加,但商業火險保費的上升則和保額及費率走高有關,除了個 別因素外,再保成本提高更是關鍵因素。
各產險業者前五月簽單保費,就絕對數字來看,富邦產險248.76億 元,雖較去年同期成長3%,市占率依然高達24.6%,產險業龍頭地 位無法被撼動;市占率第二的國泰產險125億元,年成長8.69%,且 高於產險平均8.04%;排名第三的新光產險逾百億元,成長率為8.0 4%,等於產險業平均數。
【產業新聞】 哇塞,最近台灣的產險業界可真是熱鬧非凡啊!今年前四個月,整體產險簽單保費竟然達到了809億元,比起去年同期整整多了64億元,年增長率竟然有8.7%,這個成績真是亮瞎眼啊! 說到這,不得不提一下我們的本土之光——明台產物保險,它可是這波成長的主力之一。跟著統計數字來說話,明台產物保險和它的夥伴們,像是和泰產、旺旺友聯產、泰安產、台產、中國信託產、美國國際產、比利時商裕利安宜產及法國巴黎等,前四個月的簽單保費成長率都超過了1成,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單啊! 其中,比利時商裕利安宜產和法國巴黎產的成長率分別達到了51%和27%,分別穩坐第一和第二把交椅。這也證明了在這個行業裡,我們的本土產險公司也是能夠夠一展鋒芒的。 不過話說回來,產險業界最近還是有些波折的。像是有不少高層異動,還有因應疫情推出的防疫保單,這讓業界承受了一個「核爆型」的震撼教育。但這些並沒有影響產險公司承保業務的謹慎度,大家開始更加謹慎地看待業績。 再來看數字,前四個月簽單保費成長率以航空險居冠,因為國境解封後,海外旅遊開始恢復,航空險保費自然水漲船高。商業火險的保費也隨著去年3月台灣十起工廠大火的後果,以及再保費率的提高,也跟著調升。 具體來說,前四個月增加的64億元簽單保費,主要來自任意車險的28億元和火險的25億元。其中,富邦產險在任意車險保費的領域中,以67億元的保費佔比達到了19.6%,實至名归地蟬聯冠軍寶座。 而車險方面,國泰世紀產、新安東京海上產、和泰產、華南產等四家產險公司的車險成長率都超過了12%,其中和泰產的成長率更是高達28%,成為了車險市場的佼佼者。另外,台灣產險、中國信託產險等公司的車險成長率也高於同業平均的9%,這也說明了本土產險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總結來說,台灣的產險業界在今年前四個月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不僅是明台產物保險,還有許多本土產險公司都表現出色,讓人對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根據產險業統計,明台產、和泰產、旺旺友聯產、泰安產、台產、 中國信託產、美國國際產、比利時商裕利安宜產及法國巴黎等九家產 險,前四個月簽單保費成長率都超過1成,其中比利時商裕利安宜產 、法國巴黎產前四月簽單保費成長率分別達51%、27%,分居第一、 二名。
產險近一年雖有不少高層異動且因防疫保單受到「核爆型」震撼教 育,使各產險承保各項業務更加謹慎,已不見隨意殺價爭業績。
統計前四個月簽單保費成長率以航空險居冠,在國境解封後,海外 旅遊恢復過往忙錄,航空險保費暴增,前四個月保費來到2.1億元, 去年同期才0.6億元,成長242%;商業火險前四個月保費近58億元, 去年同期才45億元,年成長率近28%。產險業者表示,去年3月台灣 一連出現十起工廠大火,加上再保費率提高,火險保費自然也會跟著 調升。
若以絕對金額來看,前四個月增加的64億元簽單保費,主要來自任 意車險28億元、火險25億元。再就任意車險保費342億元中,富邦產 險以67億元、占比達19.6%仍居冠。另車險前四個月成長率,國泰世 紀產、新安東京海上產、和泰產、華南產等四家產險車險成長率都逾 12%,其中以和泰產成長率28%居冠;另台灣產險、中國信託產險等 車險成長率都逾10%,同樣高於同業平均的9%。
【產業新聞】 近來,台灣產險市場的熱鬧程度可見一斑,首季簽單保費突破614億元,年成長率竟然超過了9%,這個成績對於產險業來說實在是可圈可點。在這波成長潮中,有12家產險公司的簽單保費成長率都超過了1成,明顯展現出產險市場的活力。 我們看到,富邦產險、國泰世紀產險、明台產險、旺旺友聯產險、泰安產險、台產險、南山產險、美商安達產險、中國信託產險、美國國際產險、比利時商裕利安宜產險以及法國巴黎產險這12家公司的首季簽單保費成長率都超過了1成,尤其是比利時商裕利安宜產險和法國巴黎產險,成長率分別達到63%和36%,這個成績在去年基期較低的情況下,實在是驚人。 在這波成長中,航空險、火險以及運輸險的成長最為亮眼,絕對金額來看,增加的53億元簽單保費主要來自任意車險的23億元、火險的8.6億元、工程險的6.3億元,運輸險和一般責任險的保費也都有所增加。 特別是任意車險保費,首季總額達到265億元,其中富邦產險以52億元佔比近2成,但成長率方面,國泰世紀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泰安產險等公司的成長率均超過12%,和泰產險更是以近30%的成長率領先群倫。 產險業者也分析,首季簽單保費的成長,除了車險的明顯增長外,商業火險、工程險的成長也是一大動力。尤其是新冠疫情的降溫和國境解封,讓旅綜險、航空險、運輸險等險種的保費有了顯著的提升。此外,再保成本的提升也對保費的調升產生了影響。
據產險業統計,富邦產、國泰世紀產、明台產、旺旺友聯產、泰安 產、台產、南山產、美商安達產、中國信託產、美國國際產、比利時 商裕利安宜產以及法國巴黎產險等12家首季簽單保費成長率都超過1 成,且由於去年基期低,包括比利時商裕利安宜產、法國巴黎產首季 簽單保費年成長率分別達63%、36%。
統計並指出,首季簽單保費成長率最高的前三項產險項目分別是航 空險、火險以及運輸險;若絕對金額來看,首季增加的53億元簽單保 費,主要來自任意車險23億元、火險8.6億元、工程險6.3億元,另外 運輸險也增加3.6億元、一般責任險保費增加5.7億元。
再就首季任意車險保費265億元中,富邦產險以52億元、占比近2成 (19.6%);但成長率來看,以國泰世紀產、新安東京海上產和泰產 等成長率均逾12%,高於同業平均的9.7%,第一季保費在32億元至 21億元之間;和泰產首季任意車險多了逾5億元,成長率近30%居冠 。
產險業者強調,首季簽單保費成長原因,除車險明顯成長外,商業 火險、工程險也均成長,尤其和新冠疫情降溫、國境解封有關的旅綜 險和航空、運輸險等同為主要成長險種。首季簽單保費成長另一原因 是再保成本提升,過去賠率高的商業火險、第三人責任險及寵物費率 都跟著調升所致。
產險業去年簽單保費共計2,212.1億元,較前一年同期增加6.63% ,但去年賠款金額高達2,996億元,較前一年同期增加215%,主要是 防疫保單理賠,其中富邦產、和泰產、新安東京海上產(至去年第三 季)虧損金額分別是399億元、369億元、316億元,居虧損前三高。
即使整體產險業去年稅後虧損1,697.2億元,其中有八家產險公司 各因沒有發防疫保單或理賠金額不高,依然有獲利,其中新光產險去 年賺20億元居冠,其次明台產險因出售大樓有業外收益入帳使去年稅 後盈餘10.91億元,第三名是台產6.71億元。另第一產物、安達產險 及華南產險等,去年稅後盈餘都逾4億元。
富邦產險表示,該公司去年稅後淨損399.83億元,若排除防疫保單 影響,全年稅後純益34.7億元。去年防疫險直接損失約821億元,自 留損失約596億元,排除防疫險的核保利潤成長37.6%。
國泰產險去年稅後淨損195.8億元,全年簽單保費達282.5億元、年 成長10%。國泰產說明,若排除防疫保單影響,該公司簽單保費仍維 持雙位數成長、保險業務獲利穩定,經過二次增資後,RBC已回升至 360%,等到防疫保單理賠結束之後,即可恢復正常運作。
明台並表示,明台去年稅後純益超過10億元以上、業界排名第二,防疫險以外業務的綜合率為90.7%亦為業界頂尖水準,不論稅後獲利或是核保利潤,都創下公司成立以來歷史新高。
明台昨日新總部成立,在台日交流協會服部副代表、東元集團黃茂雄會長、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簡仲明等陪同下,共同剪綵,期望透過永續新總部的搬遷,深耕台灣市場、推動ESG永續轉型,與台灣民眾及社會共創分享價值,開啟新紀元。
舩曵真一郎表示,明台自1961年9月開業以來,伴隨著台灣經濟共同發展,並自2005年加入集團以來,一直獲得令人矚目的發展。明台也不斷專注為台灣社會做出貢獻,並在公平待客與永續經營上獲得高度評價,未來也將以永續新總部作為核心,繼續提供台灣民眾與企業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
明台產物保險公司董事長松延洋介表示,明台配合永續新總部的搬遷,明台將結合業務推展策略、與台灣社會共創分享價值,擴大推動綠色營運、綠色核保、綠色投資、綠色保險政策,同時積極因應氣候變遷,完成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
明台產險總經理陳嘉文說明,明台開業61年以來在全台各地廣設分公司並購置不動產,但由於辦公室逐年老舊,因此三年前開始進行資產活化,提升財務收益之餘、也同步汰換辦公室,並配合未來業務發展策略搬遷新址。
舩曵真一郎表示,明台自1961年9月開業,伴隨著台 灣經濟共同發展,自2005年加入集團獲得令人矚目的發展。MSIG集團 致力於透過全球保險與金融服務,提供安心與安全的保障,支持社會 的活力發展與美好未來。
在此一使命,不斷專注為台灣社會做出貢獻,並在公平待客與永續 經營上獲得高度評價,未來將以永續新總部作為核心,繼續提供民眾 與企業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
明台產險董事長松延洋介表示,明台去年度獲得台灣永續獎永續報 告金獎的肯定,是台灣產險業最好的成績,今年度則進一步提前取得 溫室氣體盤查ISO認證,持續領先業界在永續轉型的推動。配合永續 新總部的搬遷,將結合業務推展策略與台灣社會共創分享價值,擴大 推動綠色營運、綠色核保、綠色投資、綠色保險政策,同時積極因應 氣候變遷,完成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實現凈零碳排的目標。
明台開業61年以來,在全台廣設分公司並購置不動產,但由於辦公 室逐年老舊開始進行資產活化,提升財務收益之餘也同步汰換辦公室 ,為配合未來業務發展策略搬遷新址。
新總部以永續為主題,具有高耐震規格的持續營運能力;鄰近三線 捷運交通便利,全配備平面電動車位,讓員工低碳排通勤;並擁有空 中花園、節能空調、雨水回收系統、太陽能板等環保綠色設施及新穎 挑高大樓,兼具總統府與台北101雙景觀等特色與優勢,打造員工幸 福辦公空間。
明台產險總經理陳嘉文說明,明台加入MSIG集團後首次搬遷新總部 ,除原有舒適的員工空間、免治馬桶的貼心設計外,亦參考母公司東 京總部的最新設計,包括員工聯誼區、創意發想區等,並導入人臉辨 識安控、全棟涵蓋Wi-Fi VPN等新數位科技。而在頂樓的生態水池與 水稻農場,則採太陽能發電,作為農電共生示範場域。除優越的硬體 環境外,更同步導入各項綠色營運管理制度,以實現企業責任並符合 永續評鑑的金融監理要求,因應全球供應鏈對於碳權的重視,成為E SG企業優先投保的產險業者。
陳嘉文表示,近五年明台產險不論簽單保費收入或稅後損益均呈現 快速上揚的趨勢。去年度產險業受防疫險衝擊,虧損達到1,905億, 所幸風控得宜加上經營團隊積極應變,最終仍能轉虧為盈,台灣會計 基礎的稅後純益超過10億元以上、業界排名第2,防疫險以外業務的 綜合率為90.7%亦為業界頂尖水準,不論稅後獲利或是核保利潤,都 創下公司成立以來歷史新高。
明台財務強健,資本適足率RBC遠高於法令規定,是唯一獲中華信 評twAAA最高等級的產險公司,具有集團再保資源與優於業界的承保 容量。期透過永續新總部搬遷的契機,提供更優質的客戶服務、創造 卓越的財務績效,同時為環境永續、社會永續、企業永續樹立新標竿 。
明台產險視員工為珍貴資產,將人才定義為「人財」,對於專業人 才的育成不遺餘力,此次預計招募逾百名額,職缺涵蓋數位行銷、數 理精算、財務投資、法務法遵等多元領域。並針對數位轉型需求,開 立資料科學家以因應大數據浪潮帶來的重大變革,為符合轉型需求, 也另立數位流程分析師及程式設計師等資訊專才,致力創新科技的研 發與應用。
此外,針對將於2026年全面實施的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 17的導 入,也已於2023年提前與母集團併行實施,全方位接軌國際,培育台 灣保險人才。
明台持續跟進日本母集團的各項福利政策,在高獲利的同時也給員 工高報酬,年終獎金平均4個月以上,年中另有紅利獎金;關心員工 Work-Life Balance,除優於勞基法的特休外,提供帶薪「黃金假」 、「志工假」等多元假別,每年再提供鼓勵休假獎金;重視員工的個 人發展,提供碩士學雜費補助、外語與專業證照獎勵及核保理賠專業 課程補助外,更定期派員前往日本、英國、德國等地進行海外研修實 習,透過多重培訓管道豐富職涯歷程。
明台產險人資經理何信蓉表示,明台產險擁有日本母集團豐富的跨 國資源及在台深耕逾60年的文化背景,秉持多元共榮的精神理念,歡 迎擁有不同背景的新鮮人,與我們一同在職涯舞台上盡情發揮所長、 扶持成長,開創人生的無限價值。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分析,產險公司出售的台北、新北、台南等標的,目前都持續由產險分公司使用中,不排除是採「售後回租」的方式,讓買方可穩定收租,並吸引以長期收益為目標的金融業、投資公司等買家接手。
此外,保險業出脫的物件,不少屋齡都超過30年,具有危老或都更的重建可能性,加上全棟建物的土地持分大,多數物件占地都超過百坪,因此買方除了行庫外,也有建商乘機卡位。
據實價登錄,去年11月,台南安平區永華路二段的明台產險台南分公司辦公室,以總價9.74億元,賣給了台南在地的皇龍建設,創下台南史上總價最高的商辦交易。同月,明台產險位在台北吉林路分公司大樓,屋齡約53年的全棟辦公室,也被幼華集團焦家所屬的安宏公司,以總價6.28億元買下。
根據產險公司公告資料,明台產險11月以總價37.69億元售出台北市大安區的仁愛路舊總部大樓,以及以6.31億元售出新北市的板橋分公司大樓,等於去年11月明台產險就連賣四棟大樓,進帳約60億元。
壽險公司也有出脫不動產的案例,去年三商美邦人壽先在7月,將內湖精英電腦大樓以83.5億元,售予中國人壽;接著又委託商仲標售持有的環球世貿大樓資產,其中四樓部分,10月被相關企業三商電腦花2.83億元購入。
產險與壽險雖然都是保險業,但產險與壽險出脫不動產的背景因素不盡相同。陳定中說明,疫情下產險的防疫保單理賠金額爆量,根據金管會統計,光去年一整年,防疫險與疫苗險合計理賠總金額,就高達2,116.4億元,除了明台產險賣樓換現金,和泰產險去年也公告擬出售不動產,足見防疫保單理賠對產險業造成的強烈衝擊。
壽險方面,受到美國強勢升息影響,國內外的股市、匯市及債市「三市震盪」,使投資部位的價值減損,導致部分壽險業者賣樓挽救淨值。
針對「售後回租」說法,明台產險回應,主要是配合公司資產活化政策,一方面出售較舊的大樓,一方面也已配合業務區域發展趨勢、覓妥新辦公室,提供員工更優的辦公環境,因此沒有長期售後回租的計畫。
三商美邦人壽表示,資產交易處份有獲利時,會增加自有資本,進而增加資本適足率。
該公司原總部所在的環球世貿大樓樓層為自用持有,在搬遷至內湖新總部大樓後已積極進行調整為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評估在有利情況下進行處分或出租,以達資產活化的效益。
展望今年,由於保險業購置投資性不動產的最低租金收益率門檻, 在央行四度升息後,已一舉調高到2.72%,買樓難度已大大提高,市 場專家預期,今年購置不動產手筆,將相對保守。
金融保險業向來是商用不動產的最大買家,不過去年雖然買得多、 但賣得也多,主要是部分業者面臨兩大利空夾殺,第一是疫情大爆發 、產險業防疫保單賣到大賠;第二是壽險業受美國強勢升息影響,國 內外股市、匯市及債市「三市震盪」,使投資部位的價值減損,導致 部分壽險業賣樓挽救淨值。
房仲業統計,金融保險業去年脫手的商用不動產至少有6棟,合計 建坪面積達1.8萬坪、占地面積約3,270坪,總成交金額逾146億元。
以明台產險來說,去年單單11月就連賣4棟大樓,60億元落袋為安 ,包括台南安平區永華路二段的台南分公司辦公室,以總價9.74億元 ,易手給台南在地的皇龍建設,刷新台南商辦大樓實價登錄史上最高 總價的紀錄。
明台產險台北市吉林路的分公司大樓,被幼華集團焦家所屬的安宏 公司以6.28億元買下;北市仁愛路舊總部大樓以37.69億元賣掉;新 北板橋分公司大樓以6.31億元脫手。
壽險業方面,去年三商美邦也頻頻脫手辦公大樓,其中內湖精英電 腦大樓去年7月由中國人壽以83.5億元接手;信義區環球世貿大樓的 4樓,由三商電腦以2.83億元買下。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台北、新北、台南的 產險公司售出的大樓,目前都持續由其分公司使用中,因此不排除是 採「售後回租」的方式,讓買方可穩定收租,並吸引以長期收益為目 標的金融業、投資公司等買家接手。此外,保險業脫手的大樓,不少 屋齡都超過30年,具有危老或都更的重建潛力,加上全棟建物的土地 持分大,多數物件占地都超過百坪,因此買方除了行庫外,也有建商 趁機卡位。
明台產險指出,當民眾購房申請房貸時,銀行都會要求屋主投保住 宅火災地震基本保險,該險種主要承保「住宅建築物」發生約定保險 事故導致之全損,並不包含房屋龜裂損毀、裝潢或屋內動產的損失, 且保額最高只有150萬,對於在雙北及六都地區置產的民眾而言,15 0萬的保障明顯不足。明台產險在2022年11月推出網投住宅地震險超 額賠款附加條款,保戶可在投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後,加保超額賠款 附加條款,保額在超過住宅地震基本保險150萬保額的部分,以該重 置成本扣除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之保險金額後之餘額為超額賠款附加條 款之保額,其保額最高為850萬元,雖仍有保額上限,但還可在保險 事故發生時,相當程度填補保戶的損失。
另外,針對裝潢或屋內動產損失部分,明台產險也推出網路投保「 屋主の好險」方案,當遇到火災或其他意外事故發生損失時,保障內 容除包含建築物內動產及裝潢的修復費用外,還包括臨時住宿費、租 屋仲介費、信用卡等證件重置費用或搬遷費用皆可獲得補償,另外還 有針對動產擴大承保部分,更是涵蓋像在工作地點、租賃地點出現承 保事故的損失都可以獲得賠償,等於讓民眾的保障更為全面。
明台產險表示,目前大部分地震險都和住宅火險一起承保,可讓保 戶透過一張保單獲得雙重保障,同時也可加保享有訪客及第三人責任 保險,但也提醒民眾,承保的內容還是以實際保單條款為主。建議民 眾都能預先做好風險規劃,讓自己辛苦一輩子的成果獲得更多保障。
市場認為,能夠舒緩產險業防疫險的鉅額理賠,產險業者則表示,目前降類依照保單條款僅有四家產險業者,理賠金有打折,加上年後宣布,距離保單到期僅短短三個月,影響很有限。
根各產險業者防疫險條款,原本保單條款載明第五類賠100%的防疫險,一旦調整到第四級,理賠金額將大打折,包含國泰世紀產、明台產、旺旺友聯產、中信產四家,法定傳染病理賠條件皆是第五類賠100%,若降類至第四類,國泰世紀產、明台產、旺旺友聯產理賠比率有10%,中信產5%。
以中信產「幸福安逸」為例,確診賠6萬計算,調整成第四類,確診賠3,000元;旺旺友聯「萬無疫失」確診賠2萬,降類賠10%換算只能拿2,000元等。
不具名產險業者指出,除了上述四家業者降類可以減緩理賠金,其餘多數產險業無法因此減緩。
業者表示,目前僅有住院日額回歸保單條款,確診者要住院才能理賠,但若真要減緩產險業理賠壓力,確診辨認方式也該回歸理賠條款,將快篩試劑如同確診改為PCR,才是有效做法。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昨表示,今年4月,為了配合輕重症的分流照護,居家照護融通給付,金管會跟產險公會協調,比照一般住院日額辦理,當時產險公會公布產險公司防疫保單理賠彈性處理方式的問答題中,也載明會員公司得考量醫療行為處置及實務上作業情形判斷,是否要理賠或融通給付。
住院日額理賠將回歸保單條款,林志憲表示,產險業者主要考量兩大因素。
一、醫療量能已獲紓緩;二、當初疫情發生,理賠上業者仍可承受,現在理賠金額每周擴大,與業者當初預估的確診率相差甚遠。
他說,當初產險業者願意融通給付並非金管會核准,而是各家產險業者達到善盡社會責任、自行審酌決定,因此公司現今決定回歸契約條款辦理,也不需要經過金管會的核准。「那時候如果不做調整,確實醫療量能可能受到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