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商法國巴黎人壽保險公司新聞
【台灣新聞】 哎呀,這個法商法國巴黎人壽保險真的是搖頭搖腦啊!金管會昨(18)日宣布,對這家保險公司開出1500萬元的重罰,還讓人壽總經理戴朝暉停職半年,資訊部李姓主管減薪三成、為期半年。這可是外商保險集團因為權責不符而遭重罰的第一例呢! 金管會副局長蔡火炎表示,他們已經向法國巴黎保險控股公司提出了兩項要求。第一,要禁止權責不符,因為法巴控股派來的台灣區總經理,管理權限應該只限於績效管理,但他卻介入了法巴產壽業務的核決,導致核決權限混亂,權責不符。第二,要求他們符合產、壽險分業經營原則,因為他們發現法巴產險、人壽的高階主管去兼職集團職務,還有核決權限,這是不符合規定的。 舉個例子,法巴人壽的李姓資訊部主管,竟然去兼任集團資訊職務,還能核決產險的資訊業務,這分明就不符產壽險分業經營原則,所以也對他開出了減薪三成的處分。 蔡火炎還解釋說,為什麼只讓人壽總經理停職半年,因為產險負責人已經調離台灣,保局也請法巴母集團對前負責人做究責並函報給金管會。他還強調,外商保險集團在台設產壽險分公司,業務核決權限應該是各分公司總經理才是最高者,不是集團指派的台灣區總經理。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已向母公司─法國巴黎保險控股公司做兩項要求,一是禁止權責不符,主要是法巴控股指派的台灣區總經理,管理權限應僅止於績效管理,但其卻介入法巴產壽業務核決,導致核決權限混亂且權責不符。
二、需符合產、壽險分業經營原則。他說,金檢發現法巴產險、人壽的高階主管去兼職集團職務,且看到產壽險的業務資料又有核決權限,不符合產壽分業經營規定。
例如法巴人壽李姓資訊部主管,去兼任集團資訊職務,也核決到產險資訊業務,已不符產壽險分業經營原則,因此也處李姓主管半年內都減薪三成。
蔡火炎解釋,僅停職分公司的人壽總經理半年,主因是產險負責人已調離台灣,保局也請法巴母集團去對前負責人做究責並函報給金管會。
他坦言,一般外商保險集團在台設產壽險分公司,業務核決權限應是各分公司總經理才是最高者,而非是集團指派的台灣區總經理。
法國巴黎人壽近期推出了一項新產品,針對健康保險市場的新趨勢,這家台灣知名保險公司推出了一款外溢型保單,讓我們來一起看看這款產品有哪些亮點吧! 首先,這款保單以「運動儲存健康存摺」為核心理念,鼓勵民眾透過每日的健走來提升健康。只要透過法國巴黎人壽的健康步數APP,累積的健走步數就能轉換成保費折扣,最高可達10%的健康管理回饋,這不僅讓民眾享受運動的樂趣,同時也能得到實質的經濟效益。 法國巴黎人壽強調,無論是哪個人生階段,定期壽險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保障。因此,他們與公勝保經合作,在公勝保經網路投保平台推出了「法國巴黎人壽e起健走定期壽險」,這款產品有三大特色: 一、健走計步達標,享健康管理回饋:從保單生效開始,只要透過健康APP累積足夠的步數,就能在隔年獲得保費折扣,從3%到10%,讓民眾的健走動力更足。 二、善用定期壽險,加大保障防守範圍:這款保單提供身故保險和完全失能保險,並且透過「法國巴黎人壽e起健走一至六級意外失能扶助保險附約」,在意外傷害發生時,最高可獲得10年的失能扶助金,確保家庭在面對突發事件時能有所依據。 三、網路投保,彈性便利:透過公勝保經的網路投保平台,民眾可以輕鬆完成投保流程,並且透過法國巴黎人壽的「e健康」APP上傳步數,簡化投保流程,更適合現代人的需求。 總之,法國巴黎人壽這款「e起健走定期壽險」不僅提供了一項新的健康管理方案,同時也為民眾提供了一個兼具保障與健康的保險選擇。
法國巴黎人壽表示,無論處在人生哪個階段,定期壽險都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保障,唯有將保障補足,才能無後顧之憂。法國巴黎人壽攜手公勝保經,於公勝保經網路投保平台首度推出的「法國巴黎人壽e起健走定期壽險」具有三大特色,提供各族群的保戶保障新選擇。
特色一、健走計步達標,享健康管理回饋:「法國巴黎人壽e起健走定期壽險」自保單生效日起,透過專屬健康APP的健走計步統計,只要達標隔年依健康回饋步數的等級,即可享有3%、5%及10%折抵續期保費的優惠。
特色二、善用定期壽險,加大保障防守範圍:「法國巴黎人壽e起健走定期壽險」提供身故保險與完全失能保險的保障。此外,為因應生活中無法預測的風險,加強保障防護網的範圍,可善用「法國巴黎人壽e起健走一至六級意外失能扶助保險附約」,於附約有效期間內因意外傷害事故診斷為失能第一到六級的保戶,最高可獲得給付期10年的失能扶助金,不必擔心因養病經濟中斷的生活或醫療費用,提供家庭安心保障。
特色三、網路投保,彈性便利:「法國巴黎人壽e起健走定期壽險」可透過公勝保經的網路投保專頁投保,不須面對人情壓力即可做好保障規畫,並且透過下載法國巴黎人壽APP「e健康」綁定相關資料及步數,即可藉由APP上傳健走數據,一鍵投保,輕鬆兼顧保障與健康管理。簡化投保流程更符合年輕世代需求。
最近,對於如何規畫未來的資產配置,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在這樣的不確定性環境下,法國巴黎人壽保險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他們強調,投資型保單可以成為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資產配置工具。讓我們來看看法國巴黎人壽新滿威利變額壽險的三大優勢吧! 首先,這款保單提供了台幣和外幣的壽險年金保險選擇,讓保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不管是為了保障家人的生活,還是規畫未來的資產,這款保單都能提供全方位的保障。而且,它還有9種幣別可供選擇,這對於資產規畫來說可是相當實用的。 其次,只要保費最低門檻為10萬元新臺幣,保戶就可以享受資產管理專家的服務。專家會幫助保戶檢視投資標的,把握市場機會,並且保費費用率只有3%,首年分12次收取,持有4年還可以免解約費用,這個條件對於投資者來說可是相當吸引人的。 最後,從第五保單周年日起,保戶還會收到加值給付金的回饋,這讓保戶可以自由運用這筆錢。這款保單還與台新銀行和台新投信合作,推出了全新的全委帳戶「法國巴黎人壽前瞻風控投資帳戶」,帳戶具有「MAP特色」,即大師見解前瞻趨勢、報酬拆解波動優化、階梯式撥回的3項特色。 這個帳戶將PIMCO的大師專業團隊見解與特有的投資模型結合,透過挑選關鍵風格,根據觀點拆解報酬與波動,進行風險預算配置,並且根據總經環境變化進行動態管理,有效分散投資組合風險,追求穩定的操作表現。 此外,這個帳戶還有3階段撥回設計,讓保戶可以根據資產淨值來選擇撥回機制,淨值越高,撥回的機會越多,這對於保戶來說是一個相當實用的功能。 不過,法國巴黎人壽也提醒大家,投資型保險保單雖然提供了投資的機會,但也存在投資標的信用風險、市場價格風險和匯率風險等,投資前應詳閱保險商品說明書,並且要留意資產撥回機制可能會影響原始投資金額。
法國巴黎人壽新滿威利變額(外幣)萬能壽險╱新滿威利變額(外幣)年金保險的三大優勢:
一、台、外幣壽險年金保險:保戶可選擇享有壽險身故保障或年金給付的保險商品特性,幫助保戶在投資的同時,也能利用保險保障功能,保障家人生活,並規畫未來資產之所需。另外此保單含有9種幣別可供選擇,提供更多元的資產規畫選擇。
二、委託資產管理專家操作:保費最低門檻為新臺幣10萬元(或等值約定外幣),即可由資產管理專家代為操作,協助保戶檢視標的以達到資產配置,掌握市場契機,協助保戶參與市場,且保費費用率為3%,並於首年分12次收取,持有4年免解約費用。
三、加值給付金回饋:自第五保單周年日起回饋保戶加值給付金,提供保戶自由運用。
除了上述的3項優點外,此次法國巴黎人壽新滿威利投資型保單攜手台新銀行,並且與台新投信共同合作推出全新類全委帳戶「法國巴黎人壽前瞻風控投資帳戶」,其帳戶所具有獨特的「MAP特色」讓這個投資帳戶更顯特別。所謂的「MAP」分別代表了:Master-大師見解前瞻趨勢 ; Asset allocation-報酬拆解,波動優化;Payout by NAV-階梯式撥回的3項特色。將PIMCO的大師專業團隊見解納入PIMCO特有的投資模型,透過挑選影響未來市場的關鍵風格並根據觀點,拆解報酬與波動進行風險預算配置出最適報酬投資組合,並因應總經環境變化進行動態管理有效的分散投資組合風險,追求穩定的操作表現目標。此外,保單投資帳戶具有3階段撥回設計,帳戶資產淨值在8至10.3美元可享有年化撥回率5%的月撥回;大於等於10.3美元年化撥回率可達11%,淨值越高可享有撥回越多的撥回機制,提供保戶靈活運用資金的規畫。
此外,法國巴黎人壽也提醒,保戶購買投資型保險保單除投資標的信用風險外,仍應留意市場價格、匯率等風險等,投資帳戶的資產撥回機制可能由帳戶收益或本金中支付,從本金支出的部分可能導致原始投資金額減損。投資前應詳閱保險商品說明書。
【台灣新聞報導】 近年來,隨著台灣人口結構的變化,超高齡社會的來臨成為一個不可避諱的問題。根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報告,2025年台灣將有20.8%的人口邁入超高齡社會,這對民眾的退休準備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許多民眾普遍認為自己的退休金準備不足,對此,法國巴黎人壽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 為了幫助民眾規畫退休金,法國巴黎人壽新推出了一款「優享人生投資型保單」。這款保單不僅提供了保障,同時也注重資產的累積,讓被保險人在享受保障的同時,也能夠進行有效的資產配置。 這款保單的三大特色,讓它成為了攻守兼具的退休金規畫工具: 1. **最低身故保證理賠**:即使被保險人在年金累積期間不幸身故,保單也會提供至少躉繳保險費的給付,這不僅能夠提供保障,同時也是資產傳承的一個考量。 2. **專業經理人代操**:保單連結類全委投資帳戶,提供專業經理人的代操服務。保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和資產配置需求,選擇累積型或撥回型帳戶,以滿足不同階段的退休需求。 3. **後收型變額年金商品設計**:保單採用後收型設計,只有在投入的前3年每月收取帳戶管理費,而且提供台幣、美元兩種幣別選擇,讓保戶能夠靈活運用。 法國巴黎人壽的「優享人生投資型保單」,不僅為民眾提供了一個保障退休生活的選擇,同時也讓投資者能夠在享受保障的同時,進行有效的資產配置,實現魚與熊掌兼得的美夢。
「優享人生投資型保單」三大特色,提供攻守兼具打造晚美人生:
特色一、最低身故保證理賠,追求收益與風險控管相輔相成:優享人生投資型保單雖然是投資型保單,但若被保險人在年金累積期間身故,皆會保證提供至少躉繳保險費的給付,亦可作為資產傳承的考量之一,兼具傳承與資產配置的優勢。相對投資型壽險之保險成本會隨年齡增加而變高,優享人生之身故保證費用率於投保時即固定,越早投保享更低費用率。
特色二、專業經理人代操,撥回機制靈活打造退休現金流:「優享人生投資型保單」連結類全委投資帳戶,專業經理人的代操服務,而且在年金累積的期間,保戶可依自身年齡與對資產配置的需求,選擇累積型或撥回型帳戶。
以投保年齡在35至54歲之間的被保險人為例,年輕時期以累積個人資產為主,可先選擇累積型投資帳戶,到保險年齡55歲後才能轉換至撥回型投資帳戶。但投保年齡在55歲以上的被保險人,因即將面臨退休,可先選擇累積型投資帳戶以累積資產,於希望的退休年齡時轉至撥回型投資帳戶以滿足退休生活後的現金流需求。
特色三、後收型變額年金商品設計,台幣、美元彈性選擇靈活運用:另「優享人生投資型保單」為後收型投資型保單,也就是沒有一開始的保費費用,只有在投入的前3年,每月收取帳戶管理費,此外,優享人生投資型保單是變額年金,但有台幣、美元兩種幣別,讓保戶依需求選擇,靈活有彈性。
為了讓咱們老年退休生活能夠自在無憂,退休規劃絕對要早早開始,這樣才能夠有效分散長壽風險,並儲備足夠的未來生活基金。最近,法國巴黎人壽推出了「優享人生投資型保單」,這款保單主打保障與資產累積兩不誤,讓被保險人在年金給付開始前,如果不幸身故,身故受益人還是能夠拿到保單提供的最低身故給付保障;如果已經進入年金給付期,那麼被保險人就能夠享有年金給付,同時還能夠兼顧保障與資產配置,讓大家既能夠「吃魚又能夠吃熊掌」。 法國巴黎人壽強調,保險最重要的價值就是保障功能。這也是「優享人生投資型保單」的主要特色之一,雖然是投資型保單,但如果被保險人在年金累積期間不幸身故,無論當時投資帳戶的表現如何,都會保證提供至少等於繳費保險費的給付(假設無匯差且資產撥回皆為現金給付予要保人),這也讓它成為資產傳承的一個考慮選項,同時兼具傳承與資產配置的優勢。對比於傳統的投資型壽險,保險成本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提高,而「優享人生」的身故保證費用率在投保時就已經固定,所以越早投保,享受的費用率就越低。 「優享人生投資型保單」還有一個特色,就是連結類全委投資帳戶,並提供專業經理人的代操服務。在年金累積期間,保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和對資產配置的需求,選擇累積型或撥回型帳戶。 這款保單是後收型投資型保單,也就是說,投保初期沒有保費費用,只有在投入的前3年,每月會收取帳戶管理費。如果保戶在投保後4年內解約或部分提領,將會收取相應的費用。此外,「優享人生投資型保單」是變額年金,但提供台幣、美元兩種幣別,讓保戶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非常靈活有彈性。
法國巴黎人壽表示,保險的最重要價值在於具有保障的功能。這也 是優享人生投資型保單最主要的特色,雖為投資型保單,但若被保險 人在年金累積期間身故,不論當時投資帳戶績效好與壞,皆會保證提 供至少躉繳保險費的給付(假設無匯差且資產撥回皆為現金給付予要 保人),亦可作為資產傳承的考量之一,兼具傳承與資產配置之優勢 。相對投資型壽險之保險成本會隨年齡增加而變高,優享人生之身故 保證費用率於投保時即固定,越早投保享更低費用率。
「優享人生投資型保單」的另一個特色是連結類全委投資帳戶,專 業經理人的代操服務,而且在年金累積的期間,保戶可依自身年齡與 對資產配置的需求,選擇累積型或撥回型帳戶。
「優享人生投資型保單」為後收型投資型保單,也就是沒有一開始 的保費費用,只有在投入的前3年,每月收取帳戶管理費,若保戶在 投保後4年內解約或部分提領,將會收取解約或提領的費用。用此外 ,優享人生投資型保單是變額年金,但有台幣、美元2種幣別,讓保 戶依需求來選擇,靈活有彈性。
法國巴黎人壽保險,作為法國巴黎保險集團旗下的子公司,自踏入台灣市場已滿25個年頭。這家公司在銀行保險通路策略上深耕不輟,與超過20家金融機構建立了深厚的合作關係,並不斷尋找新的合作夥伴。總經理戴朝暉強調創新是關鍵,即使在疫情期間,也能帶領團隊交出亮麗的成績單。 戴朝暉私下是一位高爾夫球愛好者,認為打高爾夫就像是在進行自我挑戰,每一個球洞都象徵著一個新階段的任務。他說,在面對各種挑戰時,保持冷靜和判斷力是致勝關鍵。這種從高爾夫球中學到的管理哲學,也成為他帶領團隊積極推動保險普及化的基礎。 近年來,台灣保險市場面臨著疫情、通膨和升息等多重考驗,但法巴人壽在戴朝暉的領導下,仍能保持成長並創新。公司積極推動數位轉型,並創新產品和服務,將挑戰轉化為機會,開啟數位保險服務的更多可能性。 法巴人壽也開始經營保經代通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穩定成長。戴朝暉擁有美國精算師執照,並在金融業有豐富的經驗,他帶領團隊與時俱進,順應市場變化。 為了成為台灣的「未來保險領航者」,法巴人壽早已開始觀察數位化趨勢並積極進行革新。公司不僅打造專屬數位化平台,對內改善流程,對外則推出各項數位金融服務,如LINE綁定功能、優化線上保戶服務,以及行動投保等,以提升客戶和銷售人員的體驗。 面對未來市場的波動,戴朝暉認為應該與市場變化和平共處,並持續進行數位化轉型,拓展更多跨界合作機會。
俗話說,一個人的運動習慣可推測出其性格,私下熱愛打高爾夫球的戴朝暉表示,打高爾夫球的過程就像是一項自我挑戰,高爾夫球每一個球洞都像是不同階段的任務,途中可能遇到平地、小山坡、池塘或崎嶇山嶺,各種不同的棘手情況,最終能保持冷靜、審時度勢,穩定揮桿的選手才是致勝關鍵。
積極推動保險普及化
這也是他從這項領導人都喜歡的運動中,領略出的管理哲學與鍛鍊出強大的心態。
台灣保險市場過去幾年因疫情、通膨與升息的大環境考驗下,面臨各種挑戰,但法巴人壽在戴朝暉的領軍下,仍舊繳出亮眼成績,透過積極推動數位轉型以及產品、服務創新,致力推動保險普及化,將挑戰轉化為機會,開啟數位保險服務更多可能。
法巴人壽近年亦開始經營保經代通路,在競爭激烈的台灣市場中,持續穩定成長並積極創新。
擁有美國精算師執照的戴朝暉,在金融業一路從精算專業到經營管理,累積豐富的歷練,早已練就一身順應市場變化的應變能力,帶領團隊與時俱進。
戴朝暉表示,當科技已經翻天覆地改變生活型態,數位轉型就是勢在必行的方向,唯有保持創新,才可能在數位潮流的變動中持續前進。
為致力成為深耕台灣的「未來保險領航者」,早在數年前就已提前觀察到數位化趨勢並積極進行各項革新。
要做未來保險領航者
為了提供夥伴與客戶便捷的使用工具,打造專屬數位化平台,對內透過流程改善與簡化,提升對通路夥伴的服務效率;重新裝修辦公室同時打造智能辦公模式,為員工帶來更彈性、有效能的新型態辦公環境。
戴朝暉強調,以客戶為導向,對外推出各項數位金融服務,如LINE綁定功能、優化線上保戶服務,以及透過行動投保與遠距投保等,讓客戶及銷售人員擁有更方便快速的操作體驗,打造金融保險生態圈。
宏觀整個金融市場,包括區域安全、政策、利率走勢及通膨壓力,戴朝暉表示,未來市場波動將成常態,應該要將心態調整好,與市場變化和平共處,同時繼續數位化轉型,拓展更多跨界合作機會。
為了檢視壽險業清償能力,金管會透過兩項風險指標進行控管,包括RBC與淨值比。壽險公司每半年會公告一次數據,金管會的合格標準為RBC需達200%且淨值比不得連續兩期低於3%;倘若RBC未達200%,或連續兩期淨值比低於3%,代表該公司有資本不足問題。
統計顯示,去年下半年全台21家壽險公司裡,RBC只有三商美邦人壽未達標準,其餘皆超過200%;若進一步觀察淨值比,則是三商美邦、宏泰兩家已連兩期低於3%,需提出增資或改善計畫。
資料指出,RBC未滿300%的壽險公司包括中國、台灣、宏泰、南山、新光及臺銀,其中宏泰、新光分別為205%、213%呈「低空飛過」,後續數據變化引起市場關注。
另外,RBC超過300%,但未滿500%的公司有八家,包括國泰、富邦、中華郵政、台新、全球、安達、保誠及遠雄人壽。
RBC超過500%的壽險公司共六家,包括元大、友邦、合作金庫、法國巴黎、第一金及安聯人壽。
【台灣新聞】美元保單買氣下滑,投資型保單衰退嚴重。近期,金管會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二月美元保單(含傳統型和投資型)賣出金額達13.38億美元,年衰退達65%。其中,投資型保單衰退幅度更達82%,賣出金額為2.63億美元。外幣保單的買氣也普遍下滑,澳幣和人民幣保單的買氣也受到影響。壽險業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為新台幣410.39億元,年減少63%。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美元保單買氣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悲觀預期,澳幣保單買氣下滑則與澳洲央行升息及經濟前景不樂觀有關,而人民幣保單買氣下滑則是因中國經濟表現不佳。在投資型保單方面,美元保單的衰退幅度最大,傳統型保單也受到影響,年減幅超過五成。美元保險商品投資型賣得最好的前三大公司為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安聯人壽;傳統型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則是國泰人壽、中國人壽、南山人壽。另外,人民幣保單衰退第二多,銷售前三名公司為安聯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安達國際人壽;澳幣保單銷售前三名公司則為國泰人壽、安聯人壽、法國巴黎人壽。
外幣保單幣別主要分為美元、澳幣及人民幣,根據金管會統計顯示,壽險業今年截至2月底,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為新台幣410.3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63%;其中投資型保險折合約新台幣83.75億元,占比約20%,年減八成;傳統型保險折合約新台幣326.64 億元、占比約80%,年減逾五成。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分析,外幣保單新契約占總保費收入比重,今年前二個月占42.14%、與去年同期64.02%相比明顯下滑,主因一、美元部分比去年同期減少,主因投資人對美國經濟表現趨於悲觀、認為會衰退、進而影響買氣;二、澳幣部分,主要是投資型保單衰退,這與澳洲央行升息、澳洲經濟前景看法悲觀有關;三、人民幣部分衰退,主要是中國經濟的表現相對不佳,影響人民幣保單買氣。
投資型保單方面又以美元衰退最多,今年2月單月新契約保費收入僅1.48億美元、1月更僅1.1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皆是大幅衰退,蔡火炎指出,投資型保單買氣下滑跟美國的經濟表現衰退有關,另外,傳統型部分也衰退,年減超過五成,「因為保單的預定利率跟美元定存利率還是有一段差距,消費者在投保上也會考量相關因素,所以相較去年同期衰退幅度較大。」
美元保險商品投資型賣最好的前三大公司依序為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安聯人壽;傳統型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依序是國泰人壽、 中國人壽、南山人壽。
其次,衰退第二多的是人民幣保單,前二月新契約保費收入0.19億人民幣,年減71%,其中,投資型約0.16億人民幣,年減74%,銷售前三名是安聯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安達國際人壽;傳統型保單約0.03億人民幣,銷售最好前三是保誠人壽、富邦人壽、 中國人壽。
此外,澳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二月約0.13億澳元,年減少七成,其中,投資型保險約0.09億澳元,年減少72%,保費收入前三名公司依序為國泰人壽、安聯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傳統型保險約0.04億澳元,年衰退64%,保費收入前三名公司依序為新光人壽、富邦人壽、 中國人壽。
近期,受疫情影響,台灣保險業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許多保險公司業務員因為不能正常拜訪客戶,導致人員流失速度加快。根據最新數據,2022年底業務員數量比2021年減少了1萬1,412人,今年1月底的數量更是低至21萬人次,2月則繼續下滑,沒有看到疫情回穩的跡象。 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家壽險公司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不斷推出各種優惠政策。有公司提供百萬元津貼,甚至為年輕人設立專屬的培訓課程和創業基金。農曆年後,離職潮湧現,壽險公司的業務員數量更是跌破21萬人次關卡。 壽險公會統計數據顯示,2月廣義壽險業務人數為37萬3,741人,比前一個月減少了1,726人。其中,直屬壽險公司的登錄業務員單月減少了1,067人,人數降到20萬8,184人,創下近六年來的新低。 面對這樣的困境,安聯人壽推出了「百萬領袖創業計畫」,提供優渥的獎勵制度和培訓機會,力圖突破美國百萬圓桌協會(MDRT)的人數目標。而保誠人壽則投入超過千萬元資金,啟動創新專案,激勵內部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法國巴黎人壽在人才培育和員工福祉方面不遑多讓。公司積極推動以人為核心的價值體系,在疫情期間打造了多元融合、敏捷、彈性的新形態辦公環境,實施員工可選擇一周居家辦公二天的模式,這一政策深受員工認同。
農曆年後離職潮湧現,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1月底跌破21萬人次關卡。據壽險公會統計,2月廣義壽險業務大軍共有37萬3,741人,比前一個月還減少1,726人,直屬壽險公司的登錄業務員單月則減少1,067人,人數降到20萬8,184人,創下近六年、共72個月來的新低人數。
安聯人壽業務長劉育群表示,今年持續推出優渥獎勵制度的「百萬領袖創業計畫」,提供專屬36個月國際培訓課程、百萬成處創業基金,以及24個月專案津貼,力拼美國百萬圓桌協會(MDRT)人數突破300人,也積極培育新人並留住既有的人才。
截至去年12月底止,安聯人壽業務部隊人數維持逾 5,100 人,不僅是過去五年內幅達56%,業務體系新契約保費市占率七年內更呈三倍強勢成長,在壽險業業務員低成長環境下逆勢突圍。
保誠人壽則是推動「保誠創新智造所」,預計三年投資超過千萬元資金,啟動BWOW(Better Ways of Working)專案,成立多個跨部門的BWOW小組,直接向集團高階主管報告,對激勵內部創新帶來正向循環。
法國巴黎人壽積極留才,將人才培育、以人為核心的價值體現在新的智能辦公模式上,疫情期間打造多元融合、敏捷、彈性的新形態辦公環境與辦公模式,為提振工作效能促進員工身心健康福祉,實施員工可選擇一周居家辦公二天的模式,因應後疫情時代的機動性與敏捷性,深受員工高度認同。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指出,外幣保單退燒主要是二大原因,一、公司為了平衡商品結構,減少銷售投資型保單,改推美元利變型商品;二、美聯準會持續升息讓美元投資型保單買氣持續下降。
外幣保單幣別主要分為美元、澳幣及人民幣,金管會統計顯示,壽險業今年截至1月底,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為新台幣195.6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72%,其中,投資型保險36.76億元,占比約19%,和去年同期相比,衰退超過八成,傳統型保險158.90億元,占比約81%,年減超過六成。
投資型保單又以美元衰退最多,今年1月新契約保費收入1.15億美元,和去年同期9.68億美元相比,衰退88%,賣最好的前三大依序為國泰人壽、 安聯人壽、富邦人壽;傳統型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為南山人壽、國泰人壽、 中國人壽。
衰退第二多的是人民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約人民幣0.09億元,年減81%,其中投資型保單約人民幣0.07億元,占比約78%,年衰退84%,銷售前三名是安聯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安達國際人壽;至於傳統型保單約人民幣0.02億元,占比約22%。
不過,上述榮景隨著中央銀行多次升息,過去一年來累計升息3碼(0.75個百分點),保險業投資不動產最低收益率規範從2.095%走高到2.845%,漲幅高達35.8%,壽險業高價搶標空間變小,業者預估今年整體租金收入年增率將會「腰斬」,甚至可能不到5%。
國內21家壽險業者,扣除不當包租公的保誠、安聯、合庫、安達、友邦、法巴,共有15家有租金收入,去年除了三商美邦、元大兩家較前年衰退,其餘13家,包含尚未公布第4季財報的中華郵政壽險處,去年租金收入全都創下各自新高。
全台最大包租公國泰人壽去年租金收入116億元,刷新高,龐大基期下,年增率還呈現雙位數成長、達10.2%,表現亮眼。國壽表示,主因新冠疫情漸除,包底抽成的抽成部分,隨承租戶營運動能回升而增加,包底減租的影響也少了,加上有些新蓋好的大樓帶來新的租金收入。
去年整體保險業投資型保單保費收入達3,464.25億元,較前年的5 ,774.54億元大幅衰退4成,各壽險公司投資型保費收入也都銳減,向 來以投資型保單為主要業務的外商壽險也受衝擊。其中安聯、法巴、 安達、保誠等壽險公司投資型保單收入分別衰退20.86%、48.74%、 32.9%、33.55%,AIA友邦人壽已轉型在保障型商品與資產傳承的業 務,幾乎沒有投資型保單業務,因此得以全身而退。
安聯人壽總經理林順才表示,目前該公司側重新業務價值的精算更 甚保單新契約消長,例如相較去年投資型保單保費收入減少近2成, 但反映在新契約價值上只有個位數的影響。因應投資型保單占比較高 對業務穩定性的考量,這幾年透過保險商品的調整,包括強化保障型 保單,或多以分期繳方式為主,都能有效的提高長期獲利,不會過於 擔心去年投資型保單業務衰退帶來的衝擊。
安達人壽則是積極整合銀行及保險經代通路、電話行銷和數位平台 等多元渠道,以「全通路」保險業務模式在台布局保險市場,商品面 也以提供「全商品」的策略搶市。
法巴人壽因呼應全球的ESG潮流,未來將讓投資型保單連結更多綠 色永續的標的,以及結合國內基富通的平台上架保單,讓客戶權益有 多方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