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邦人壽公司新聞
台灣壽險業外匯準備金新制開放以來,業界動態持續受到關注。近期,多家壽險公司紛紛積極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以提升對匯率波動的應對能力。然而,國泰人壽與富邦人壽等外匯投資部位較大的壽險公司,則因應市場波動,仍保持觀望態度。
去年9月,金管會正式開放國內壽險公司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目前已有友邦、凱基、新光、台新、三商美邦等五家壽險公司積極申請。這項新制將外匯準備金額外提存及沖抵比率提高至100%,並允許壽險業將特定準備金轉列至外匯準備金,以強化外匯準備金的水位。
其中,新光人壽外匯準備金餘額居於壽險業之冠,達到590億元。凱基人壽以394億元的外匯準備金餘額位居第二,國泰人壽則以386億元排名第三。南山人壽與富邦人壽分別提升至321億元與262億元,顯示業界對於匯率風險的積極應對。
然而,對於匯率變動的影響,水位較高的新光與凱基人壽,若新台幣升值,將面臨較大的帳面匯損與資本壓力。因此,這些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避險機制,以避免對資本適足率表現造成負面影響。
國泰人壽表示,是否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將考量多項因素,包括匯率水平、外匯準備金多寡等,並將綜合判斷市場趨勢。目前,國泰人壽仍處於觀望狀態,尚未提出申請。富邦人壽則指出,對於申請新制的時間點,公司持續進行審慎評估。
總結來說,在匯市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台灣壽險業積極應對外匯風險,不僅有助於業界穩定發展,也顯示了業內對市場變化的敏銳感知。
壽險外匯準備金新制提高外匯準備金額外提存及沖抵比率至100% ,即壽險業避險後有匯損,可使用外匯準備金全額沖抵,但若有匯兌 利益也必須100%提存;新制並開放壽險業將不動產增值特別準備、 營業損失準備、重大事故準備金收回、自願強化提存準備、其他強化 提存準備共五類準備金轉列至外匯準備金,充實水位。
新壽將120億元投資性不動產增值利益、56.5億元不動產增值特別 準備金及0.6億元重大事故準備金,合計約申請177億元轉列至外匯準 備金,目前外匯準備金餘額達590億元,居全部壽險最高。
至今年3月底,除新光人壽外匯準備金餘額居最高,其次凱基人壽 有394億元,第三位是國泰人壽386億元,南山人壽與富邦人壽分別提 升至321億元與262億元,顯示多數壽險公司開始積極補提準備金,因 應潛在的匯率風險。
就匯率變動的影響,外匯準備金水位較高的新光與凱基,若新台幣 升值,將面臨較大幅度的帳面匯損與資本壓力,需要有效的避險機制 ,避免影響資本適足率表現。
對於外匯投資部位最大的國泰人壽與富邦人壽來說,對匯率與股市 波動更加敏感,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暫陷觀望態度;水位較低的部分 中小型壽險,短期帳面匯兌風險較小,但如果新台幣走貶且尚未提存 足夠的準備金,缺口擴大壓力將逐步顯現,恐對資本造成負面影響。
國壽表示,是否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需要考量很多事情,例如匯 率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有設定內部的指標,包含外匯準備金多寡、匯 率達到好的範圍才會申請,還要綜合判斷市場趨勢,目前還在觀望中 ,尚未提出申請;富邦人壽指出,對於申請新制的時間點,仍持續審 慎評估中。
面對當今日益嚴重的電話與簡訊詐騙風潮,AIA友邦人壽展開了積極的防範行動,推出了全新的防詐短碼簡訊服務。這項服務以「68088」為代號,透過其獨特性與不可篡改的特點,幫助大眾識別真實的通訊,避免遭受詐騙集團的侵害。
民眾和保戶只要收到以「68088」為開頭的簡訊,就能安心地查閱簡訊內容,不再擔心會是詐騙訊息。AIA友邦人壽透過這套短碼簡訊系統,目標是有效降低民眾受詐騙的風險,保障個人的財產和隱私安全。
AIA友邦人壽總經理侯文成表示,詐騙行為不斷出現,對民眾造成財務和心理上的損害。公司致力于為每一位客戶提供透明、可靠、有保障的服務,並通過實際行動積極推廣防詐教育,普及安全資訊。他強調,「68088」防詐簡訊短碼是公司保障民眾利益的重要一步,希望能樹立起通訊安全的全新標準。
「68088」簡訊短碼是AIA友邦人壽為了確保所有重要訊息都通過安全途徑傳送而設置的專屬防詐防護措施。該短碼的設立,旨在杜絕不法分子假借公司名義進行詐騙的行為,讓民眾在收到來自「68088」的簡訊時,能夠放心確信其真實性和可靠性。
AIA友邦人壽總經理侯文成表示:「詐騙行為屢見不鮮,令許多民 眾面臨財務與心理上的損失。我們致力於為每一位民眾與保戶提供透 明、可靠、具保障的服務,並以實際行動積極推動防詐教育與安全資 訊普及。『68088』防詐簡訊短碼是作為保障民眾的重要一步,期望 在通訊安全方面樹立新的標準。」
「68088」簡訊短碼是AIA友邦人壽專屬的防詐防護措施,旨在確保 所有來自本公司的重要訊息都是通過此安全短碼傳送,杜絕不法分子 的假冒行為。民眾在收到來自「68088」的簡訊時,可以放心確保內 容真實可靠。
在最新的壽險業資本適足率(RBC)結果中,21家壽險公司中,只有三商美邦人壽的RBC為136.3%,這是連續六期未達標,而淨值比也降至2.93%,未達法定標準。為了應對這一情況,三商壽已經提出了自救方案,力圖早日達到法定要求。
受美元債券殖利率上升的影響,三商美邦人壽的債券類金融資產評價受到衝擊,同時,為了提高資金運用效能,公司增加了股票部位及債券型ETF的操作,這導致RBC風險資本上升,兩項指標均未達標。
金管會要求保險業的RBC不得低於200%,淨值比不得連兩期低於3%,這兩大指標是衡量保險公司清償能力的關鍵參考。根據各壽險業公布的資訊,有14家公司的RBC在300%之上,其中六家甚至超過400%。
在這21家壽險公司中,合庫人壽、法巴人壽、安達人壽、安聯人壽、友邦人壽、第一金人壽等公司的RBC均超過400%。凱基人壽、富邦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南山人壽和新光人壽等六大壽險公司的RBC和淨值比也均順利達標。
三商壽自2024年3月起,董事會通過了各項籌資規劃,包括普通股現增案、發行次順位債案,以及引進私募策略投資人等,以擴大籌資管道,並持續調整和執行改善方案,降低避險成本。然而,RBC和淨值比仍未達到法定標準,RBC由上半年的150.99%下降至年底的136.3%,淨值比也由3.34%降至2.93%。
對此,三商壽表示,雖然受台美利差和外汇避險成本影響,但公司已經在全數出清台股反一後,與2023年相比,整體體質已經轉虧為盈,2024年稅後純益為21.8億元。三商壽預計,隨著台灣保險業於2026年起接軌IFRS17及ICS制度,公司的ICS預估可達140%以上,高於ICS法定資本適足標準。
展望未來,三商壽將繼續以強化經營體質、改善財務結構為首要任務,努力達到法定資本適足標準。
壽險業2024下半年資本適足率(RBC)全數出爐,21家壽險中,僅三商美邦人壽RBC為136.3%,連續六期未達標,而淨值比降為2.93%,同樣未符合法定標準,三商壽也提出自救方案,力拚早日符合法定要求。
三商美邦人壽受美元債券殖利率上升,進而影響債券類之金融資產評價,再加上為強化公司資金運用效能,提高股票部位及債券型ETF操作,使得RBC風險資本上升,兩項指標皆未達標。
金管會以每半年度為基準,要求保險業RBC不得低於200%、淨值比不得連兩期低於3%,兩大指標為金管會衡量保險公司清償能力的參考指標。根據各壽險業公布資訊,有14家RBC在300%之上,六家甚至在400%之上。
21家壽險中,合庫人壽、法巴人壽、安達人壽、安聯人壽、友邦人壽、第一金人壽等公司的RBC皆在400%之上,而六大壽險公司中,凱基人壽由去年上半年RBC 332.85%、淨值比7.78%,提升為RBC 398.3%、淨值比略降為7.76%;富邦人壽由去年上半年RBC 370.99%、淨值比11.68%,提升為RBC 388.01%、淨值比略降為11.39%;國泰人壽下半年RBC 358.89%、淨值比8.98%;台灣人壽下半年RBC 328.25%、淨值比7.62%;南山人壽下半年RBC 299.05%、淨值比6.64%;新光人壽下半年RBC 221.26%、淨值比5.17%,皆順利達標。
三商壽自2024年3月起,董事會陸續通過各項籌資規劃,如普通股現增案、發行次順位債案,及引進私募策略投資人等,以擴大籌資管道,並持續調整及執行各項改善方案,降低避險成本,儘管如此,RBC及淨值比仍未達法定標準,其RBC由2024上半年150.99%下降至年底的136.3%,淨值比也由3.34%降至2.93%。
對此,三商壽表示,雖持續受台美利差居高不下影響,外匯避險成本始終維持高檔,但在全數出清台股反一後,與2023年相較,整體體質已經轉虧為盈,2024年稅後純益為21.8億元。
三商壽指出,台灣保險業將於2026年起接軌IFRS17及ICS制度,依最新試算結果,在考量適用各種過渡措施下,三商壽於接軌日之ICS預估可達140%以上,高於ICS法定資本適足標準。展望未來,三商壽將繼續以強化經營體質、改善財務結構為首要任務。
隨著台灣社會的進步與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國人平均壽命逐年攀升,2023年更是達到了80.2歲的驚人數字。然而,長壽同時也帶來了失能與失智風險的上升,對於家庭與個人來說,這是一項不容忽視的挑戰。根據內政部統計,女性平均餘命雖較長,但失能時間較長,衛福部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女性不健康餘命為8.63年,高於男性的6.98年。在這樣的背景下,高齡階段的財務與照護壓力對於65歲以上的身心障礙者族群來說,顯得格外沉重。 不僅如此,失智症的風險也在加劇。平均每3秒就新增一名失智患者,過去6年間,就醫人數增長達20%,其中女性患者比例高於男性,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個人及家庭的重要課題。 面對這些挑戰,AIA友邦人壽總經理侯文成在即將來臨的38國際婦女節,強調了女性民眾應該更加關注自身的健康,透過健康飲食、運動及充足的休息來保護自己。同時,他也呼籲女性無論年紀與角色,都應該趁此時機好好關愛自己,並盡早為可能面臨的失智與失能風險做好長期照護計畫。 為了幫助民眾應對長壽帶來的失能與失智風險,AIA友邦人壽推出了「友邦人壽樂扶照護利率變動型終身保險」。這款保險整合了意外失能、嚴重特定傷病和身故三大核心保障,針對初次罹患12項第一類嚴重特定傷病或因意外傷害致1至6級失能,提供即時照護保險金應急;對於初次罹患7項第二類嚴重特定傷病或因意外傷害致1至6級失能,則提供安養樂扶保險金,用於支付長期醫療照護的定期花費;身故保險金則可以照顧下一代的生活。 為了提供保戶最大的便利性,即時照護保險金及安養樂扶保險金的理賠申請流程簡化,僅需首次審核,續年度的保險金理賠則只需提供被保險人生存證明,無需重新檢附其他證明文件。這項新產品的推出,顯示了AIA友邦人壽對於市場需求的敏感度,以及對於提升民眾生活品質的承諾。
衛福部統計分析,2023年領有身心障礙者中65歲以上族群居多,占比達47%,反映在高齡階段需承擔更大的財務與照護壓力。此外,失智時鐘持續加速快轉,平均每3秒就新增1名失智患者,過去6年間,失智症就醫人數增幅達20%,且女性患者比例高於男性,顯示失智風險已成為影響個人及家庭的重要課題。
AIA友邦人壽總經理侯文成表示,在即將到來的38國際婦女節,希望所有女性民眾更在乎自己,通過健康飲食、運動以及休息來照顧自己。也呼籲女性民眾無論是哪種年紀、擔任什麼角色,都應該趁這時好好的關愛自己,也盡早為可能面臨的失智與失能風險做好長期照護計畫。
為協助民眾因應長壽失能與失智風險,AIA友邦人壽推出「友邦人壽樂扶照護利率變動型終身保險」,整合意外失能、嚴重特定傷病、身故三大核心保障;針對初次罹患12項第一類嚴重特定傷病(如嚴重肝硬化症、心臟瓣膜開心手術等)及因意外傷害致1至6級失能,提供單筆即時照護保險金應急;初次罹患7項第二類嚴重特定傷病(如嚴重阿茲海默症、嚴重巴金森氏症等)或因意外傷害致1至6級失能,則提供安養樂扶保險金,用來支付長期醫療照護所需的定期花費;身故保險金則可以照顧下一代的生活。
為提供保戶最大的方便性,即時照護保險金及安養樂扶保險金理賠申請依約僅需首次審核,續年度的保險金僅需提供被保險人生存證明,無須再重新檢附其餘證明文件。
AIA友邦人壽總經理侯文成表示,在即將到來的38國際婦女節,希 望所有女性民眾更在乎自己,通過健康飲食、運動以及休息來照顧自 己。也呼籲女性民眾無論是哪種年紀、揹負什麼角色,都應該趁這時 好好的關愛自己,也盡早為可能面臨的失智與失能風險做好長期照護 計畫。
為協助民眾因應長壽失能與失智風險,AIA友邦人壽推出「友邦人 壽樂扶照護利率變動型終身保險」,整合意外失能、嚴重特定傷病、 身故三大核心保障;針對初次罹患12項第一類嚴重特定傷病(如嚴重 肝硬化症、心臟瓣膜開心手術等)及因意外傷害致1∼6級失能,提供 單筆即時照護保險金應急,初次罹患7項第二類嚴重特定傷病(如嚴 重阿茲海默症、嚴重巴金森氏症等)或因意外傷害致1∼6級失能,則 提供安養樂扶保險金,用來支付長期醫療照護所需的定期花費;身故 保險金則可以照顧下一代的生活。
為提供保戶最大的方便性,即時照護保險金及安養樂扶保險金理賠 申請依約僅需首次審核,續年度的保險金僅需提供被保險人生存證明 ,無須再重新檢附其餘證明文件。
情人節即將到來,這一年不妨選擇一個更具深遠意義的禮物——為摯愛購買保單。AIA友邦人壽提出建議,將保險作為情人節禮物,不僅能賦予愛一個更實質的承諾,更能展現「相伴一生」的真摯情感。
AIA友邦人壽總經理侯文成強調,一世的保障遠比短暫的驚喜更有價值。雖然短期的驚喜令人動容,但長期的保障和穩定的金流才是攜手一生的基石。特別是50歲後的人生後半場,更是前所未有的自由時光。退休後的現金流量比資產存量更加重要,因此,留些餘裕、提早規劃,讓老來能共享前半輩子努力的成果。
許多人在擔心,如果自己不在了,另一半將如何生活。例如,王先生深愛他的妻子,他希望無論自己是否能永遠陪伴在她身邊,妻子都能過得幸福。這時,具有「生存保險金」功能的保險商品,就能為王先生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以王先生為要保人、妻子為被保險人,並指定妻子為生存保險金受益人,讓妻子在每個保單周年日都能收到一筆穩定的生存保險金,這就是用保單照顧另一半的最佳體現。
AIA友邦人壽最新推出的「友邦人壽富利豐沛美元利率變動型還本終身保險」進化版,讓保單功能更加多元。該保險商品允許利用指定的「豐沛起始日」設定生存保險金的給付起始日,最早可從被保險人35歲的保單周年日起開始領取,並提供9組不同的領取起始日選擇,最長可領取到保險年齡99歲,讓餘生有更多的掌控權。
保險是一輩子的事業,用實質的保障傳遞深情,讓愛更有力量。AIA友邦人壽呼籲大眾及早規劃,創造穩定的金流來源,給予摯愛滿滿的安全感,讓每一天都充滿浪漫與安心,將情人節的祝福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AIA友邦人壽總經理侯文成表示,一世保障更勝一時驚喜,短期的驚喜固然動人,但長久的保障與穩定金流,才是攜手一生的基石。尤其50歲後的人生後半場,是人一生中前所未有的自由時光,退休後的現金流量比存量更重要,留些餘裕、提早規劃,老來相伴共享前半輩子努力成果。
伴侶間最放心不下的事之一,莫過於擔心另一半沒有了自己該如何生活,舉例來說,王先生深愛妻子,他希望無論自己是否能永遠陪在妻子身邊,妻子都要好好地生活。此時,具有「生存保險金」的保險商品,可提供王先生最佳解方;以王先生為要保人、妻子為被保險人,指定生存保險金受益人為妻子,只要妻子是生存狀態便能於每個保單周年日都有一筆穩定生存保險金,這便是用保單照顧另一半的最大體現。
AIA友邦人壽推出「友邦人壽富利豐沛美元利率變動型還本終身保險」更進化,可利用指定的「豐沛起始日」設定生存保險金給付的起始日,最早可設定從被保險人保險年齡35歲之保單周年日起開始領取生存保險金,且共有9組領取的起始日可作為選擇,最長領到保險年齡99歲,讓餘後人生樣貌有更多的掌控權。
保險是一輩子的事,用實質的保障傳遞深情,讓愛更有力量。AIA友邦人壽呼籲,及早規劃創造穩定金流來源,給足另一半滿滿的安全感,讓往後每一天都是浪漫又安心的情人節。
情人節即將到來,驚喜花束、美味巧克力與燈光燭照的晚餐成為戀人們表達愛意的傳統選擇。但今年,不妨嘗試一個更具深遠意義的禮物——為摯愛購買保單。AIA友邦人壽提出,將保險作為情人節禮物,不僅能讓愛更加實質,更能展現「相伴一生」的真情流露。
AIA友邦人壽總經理侯文成表示,長期的保障與穩定金流,才是攜手一生的基石。他強調,短期的驚喜固然動人,但真正的保障和持久的愛護,才能讓愛情更加堅固。特別是50歲後的人生後半場,退休後的現金流量比存款更加重要,因此提早規劃相當關鍵。
以實際案例來說,王先生深愛他的妻子,他希望無論自己是否能永遠陪伴在妻子身邊,妻子都能過上好日子。於是他選擇了具有「生存保險金」功能的保險商品。王先生作為要保人,妻子作為被保險人,並指定妻子為生存保險金受益人。只要妻子保持生存狀態,她就能在每個保單周年日獲得一份穩定的生存保險金。
AIA友邦人壽推出的「友邦人壽富利豐沛美元利率變動型還本終身保險」,讓投資者可以選擇「豐沛起始日」來設定生存保險金的給付起始日。最早可以從被保險人35歲之保單周年日起開始領取,共有9組領取的起始日供選擇,最長可領取至保險年齡99歲,這樣的設計讓投資者能夠更加自由地掌控自己餘下的人生。
AIA友邦人壽呼籲大眾及早規劃,創造穩定的金流來源,為摯愛帶來滿滿的安全感。讓每一個情人節,都成為浪漫與安心的象徵。
AIA友邦人壽總經理侯文成表示:一世保障更勝一時驚喜,短期的 驚喜固然動人,但長久的保障與穩定金流,才是攜手一生的基石。尤 其50歲後的人生後半場,是人一生中前所未有的自由時光,退休後現 金流量比存量更重要,提早規劃,老來相伴共享前半輩子努力成果。
舉例來說,王先生深愛妻子,他希望無論自己是否能永遠陪在妻子 身邊,妻子都要好好生活,此時具「生存保險金」的保險商品;以王 先生為要保人、妻子為被保險人,指定生存保險金受益人為妻子,只 要妻子是生存狀態便能於每個保單周年日都有一筆穩定生存保險金。
AIA友邦人壽推出「友邦人壽富利豐沛美元利率變動型還本終身保 險」,可利用指定的「豐沛起始日」設定生存保險金給付的起始日, 最早可設定從被保險人保險年齡35歲之保單周年日起開始領取生存保 險金,且共有9組領取的起始日可作為選擇,最長領到保險年齡99歲 ,讓餘後人生樣貌有更多的掌控權。AIA友邦人壽呼籲,及早規劃創 造穩定金流來源,給足另一半滿滿的安全感,讓往後每一天都是浪漫 又安心的情人節。
台灣社會正快速邁向超高齡化,預計2026年將達到20.8%的高齡人口比例,成為全球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這種趨勢對於長期照顧的需求帶來巨大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保險成為了保障個人和家庭免受疾病或意外傷害風險影響的重要工具。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數據,台灣失能人口已經超過120萬人,其中58%以上是由後天疾病造成的。在這些失能人口中,44歲以下的青壯年佔比21.66%,這意味著超過26萬名年輕人正面臨失能的威脅。而65歲以上的失能長輩,在照護機構的住戶中,有的甚至長達20至30年。這些數字顯示了照護费用的巨大壓力,對於家庭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
面對這樣的現實,保險成為了重要的財務支援。民眾對於「醫療險」的投保意願相對較高,尤其是那些能提供長期財務支援的保險保障,如失能險和特定傷病險。在選擇這類保單時,有三個重點需要關注:即時的醫療費用、長期的照護金以及身故保險金。
為了滿足這些需求,友邦人壽推出了「樂扶照護利率變動型終身保險」,這款保險商品結合了失能照護與壽險的保障。它針對12項嚴重特定傷病及意外傷害1至6級失能,提供單筆即時照護保險金應急,幫助受保人在面對失能時有足夠的經濟支持。
「失能」是人生的一個重大風險,做好風險轉嫁和維持身體健康是守住財富的最佳策略。透過保險規劃,我們可以填補風險缺口,並定期檢視自身的健康狀況,這是建構幸福人生和實現資產傳承的不二法門。
面對失能、特定傷病的最好支援,是接受治療的龐大醫療費能獲得即時一筆資金及長期照護的穩定金流;另外,就算此生用罄家庭積蓄,仍希望在自己離世後有一筆財富留給家人或傳承給下一代,終結他們照護的辛勞,保障後代的生活。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失能人口達120萬餘人,其中高達58%以上是後天疾病所造成;以患病年齡觀察,44歲以下者占總失能人口的21.66%,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是44歲以下的青壯年人,意味著有超過26萬名正步入或處於人生高峰期的年輕族群,正陷入失能需要長期接受幫助的失能困境。
而65歲以上失能長輩在照護機構住上七至八年者比比皆是,20、30歲年輕人也不乏住上20至30年的案例,假設一個月支付照護機構之費用僅3萬元,一年就要36萬元,老年失能者大約要備妥252萬至288萬元,年輕失能者的照護費用更上看720萬至1,080萬元。
從過去經驗可以觀察到,保戶們大多數對於「醫療險」保單有較高的投保意願,特別是針對需要長期財務支援的保險保障,如失能險和特定傷病險。而這類保單投保挑選時可以多留意三個重點,第一、即時單筆的醫療費用:用於患病治療的即時需求。第二、長期穩定的照護金:因應後續與長期照護扶養需求。第三、身故保險金:身後留有一筆金額代替自己照顧家人。
為了兼顧風險轉嫁與財富傳承,友邦人壽推出了結合失能照護與壽險的保險商品「友邦人壽樂扶照護利率變動型終身保險」,保單內容針對12項嚴重特定傷病及意外傷害1至6級失能,提供單筆即時照護保險金應急。
「失能」是人生一大風險,做好風險轉嫁與維持身體健康是守住財富的最佳手段,民眾可透過保險規劃填補風險缺口,同時定期檢視自身健康狀況,才是建構幸福人生、完善資產傳承的不二法門。
法人說,因2024年第3季單季新台幣對美元升值2.5%,帶動壽險避險成本及避險比率較2024年上半年回升,10~11月光這兩個月避險工具成本已達627億元,12月單月台幣對美元僅小貶近1%,估避險工具成本恐仍有近300億元,全年難逃續攀新高命運。
金管會在8月底推出「外匯變動準備金新制」,加大提存、沖抵並增加準備金的「水庫」,該政策可望讓壽險業降低避險成本,目前已有四家申請適用。
據了解,9月底友邦人壽開始適用,凱基人壽、新光人壽和台新人壽這三家則是12月開始適用。壽險業者說,因12月新台幣匯率續貶,使這三家壽險業得「增加」提存準備金(台幣貶值有匯兌利益,依新規需100%提存),恐增加淨匯兌損失。
金管會昨公布壽險業2024年11月兌換損益、避險費用等狀況。據統計,2024年11月新台幣對美元貶值1.3%,使壽險業者海外投資完全不避險情況下,出現1,879億元龐大兌換利益。業者傳統避險比率降到69%、月減0.5個百分點,加上壽險業避險工具的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合約(NDF)年化成本也略降,使11月避險工具成本降到297億元、月減一成。
龐大兌換利益扣除避險契約、避險工具成本、新台幣貶值增加的提存數後,11月單月整體壽險業淨匯兌損失一口氣縮小到86億元的四個月低點。
台灣壽險業在2024年11月迎來兩大利多,新台幣匯率貶幅擴大以及避險比率降低,使得避險工具成本降至近四個月來的最低點,僅297億元。然而,累計前11月的避險工具成本仍高達3,560億元,預計全年成本可能達到3,8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分析,2024年第3季新台幣對美元升值2.5%,帶動壽險避險成本及避險比率較上半年回升。10月至11月,避險工具成本已達627億元,而12月單月台幣對美元僅小幅貶值近1%,預計避險工具成本仍有近300億元,全年避險成本恐難逃續攀新高之勢。
金管會於8月底推出「外匯變動準備金新制」,這項政策預期將降低壽險業的避險成本。目前已有四家壽險公司申請適用此新制,其中友邦人壽於9月底開始適用,凱基人壽、新光人壽和台新人壽則是從12月起適用。
由於12月新台幣匯率續貶,這三家壽險公司需「增加」提存準備金,以應對台幣貶值帶來的匯兌利益。根據新規定,台幣貶值時需100%提存,這可能會增加這三家公司的淨匯兌損失。
金管會昨日公布了壽險業2024年11月的兌換損益、避險費用等狀況。統計數據顯示,11月新台幣對美元貶值1.3%,使得壽險業者海外投資在完全不避險的情況下,出現了1,879億元的龐大兌換利益。
傳統避險比率在11月降至69%,月減0.5個百分點,加上壽險業避險工具的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合約(NDF)年化成本略降,使得11月的避險工具成本降低一成。在龐大兌換利益扣除避險契約、避險工具成本以及新台幣貶值增加的提存數後,11月單月整體壽險業淨匯兌損失縮小至86億元,為四個月來的最低點。
台灣壽險業面臨新一波的避險工具成本挑戰,預計2024年將創下新高,金額可能達到4,000億元。為應對這一情況,金管會於9月開放外匯準備金新制申請,至年底已有四家壽險公司遞件,其中国泰人壽、凱基人壽、新光人壽均獲准,其中新光人壽於12月1日起正式適用新制,預計將逐步降低避險成本。
根據統計,2024年前十月壽險業在避險工具成本上的支出已達3,263億元,且每月以約300億元的速度增加,預計全年支出將超過2023年的3,602億元。友邦人壽作為首批通過核准的公司之一,於9月30日正式採用新制,其他公司如凱基人壽、新光人壽也陸續獲准,而台新人壽則尚在審核階段。
新光人壽表示,已於12月1日開始適用新制,並將177億元轉入外匯準備金,其中包含不動產增值利益120億元、不動產增值特別準備金56.5億元以及重大事故準備金0.6億元。11月底外匯準備金餘額超過230億元,加上轉入的177億元,12月起餘額增至407億元,與業界最高水平的國壽相當。由於新台幣持續貶值,預計年底外匯準備金餘額將維持在400億元以上。
新光人壽強調,申請新制的目標是降低避險比率,雖然短時間內強制提存比率較高,但預計未來避險比率將逐步下降。公司將先從降低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的避險成本開始,因為長期來看NDF的波動性較大,成本也較高。
由於大型壽險公司海外資產較多,避險部位較大,適用新制對他們的影響較為顯著。目前,壽險業兩大龍頭國泰人壽和富邦人壽也表達了申請新制的意願,但還在等待最適合的申請時機。
壽險公會2020年7月陸續與產壽險公司建置「保險科技運用共享平台」,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單一申請,文件互通」的目標,讓民眾在保險理賠及資料變更上能夠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務。
壽險公會於2021年推出「保險理賠醫起通」服務,將理賠作業觸角延伸至醫院,透過客戶授權醫療院所與保險公司進行資料傳輸交換,提升理賠效率,同時為民眾提供更加完整快速的服務。此外,公會於2022年推出保險存摺服務,讓民眾於加入白金會員後,能夠即時、隨時、隨地透過手機查詢自己的人身保險資訊,進而了解自己的投保狀況及評估保障缺口。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36萬人加入為會員,讓民眾更能掌握自己的保險資訊及保障規劃的主導權。其中理賠聯盟鏈至今已完成超過150萬件服務,平均理賠處理天數僅三天,理賠總額超過新台幣750億元。現在,全國逾20家產壽險公司已加入服務行列,讓更多保戶受益。
目前,包括臺大醫院、台北榮總、國泰醫院、新光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國軍花蓮總醫院、雙和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屏東榮民總醫院、國軍高雄總醫院屏東分院在內的共22家醫院31院區已加入此一站式服務。尚有包含長庚醫院、亞東醫院、慈濟醫院在內共12家醫院已完成簽約目前正在建置系統中,這些醫院的加入,讓保險業的服務更加廣泛和深入,真正體現了提升服務質量的承諾和誠意。
保險理賠醫起通合作保險公司包括:臺銀人壽、台灣人壽、保誠人壽、國泰人壽、凱基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中華郵政、第一金人壽、合作金庫人壽、富邦人壽、台新人壽、友邦人壽、元大人壽、全球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富邦產險、和泰產險、國泰產險、泰安產險。
壽險業界再掀便民新風潮!近期,壽險公會與多家保險公司攜手,共同打造了一站式服務,為民眾帶來「出院即理賠」的便利體驗。這項服務的推廣,不僅提升了理賠效率,也讓保戶享受到了更加便捷的保險服務。
壽險公會宣佈,其創新的「保險理賠醫起通2.0」服務已正式上線,並擴展至全台22家醫院的31個院區,涵蓋北北高、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等地,為民眾提供更加廣泛的服務範圍。
自2020年7月起,壽險公會陸續與產壽險公司合作,建立「保險科技運用共享平台」,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單一申請,文件互通」的目標,讓保戶在保險理賠及資料變更上,能夠享受到快速便捷的一站式服務。
「保險理賠醫起通」服務於2021年推出,將理賠作業觸角延伸至醫院,透過客戶授權,讓醫療院所與保險公司進行資料傳輸交換,大幅提升理賠效率。此外,2022年推出的保險存摺服務,則讓保戶能夠即時、隨時、隨地透過手機查詢保險資訊,掌握投保狀況及保障缺口。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36萬人加入為會員,享受這項服務。其中,理賠聯盟鏈已完成超過150萬件服務,平均理賠處理天數僅三天,理賠總額超過新台幣750億元,顯示了服務的實際效益。
全國逾20家產壽險公司已加入此服務行列,包括臺銀人壽、台灣人壽、保誠人壽、國泰人壽、凱基人壽、南山人壽等知名公司,其中,友邦人壽也是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
目前,已有包括臺大醫院、台北榮總、國泰醫院等22家醫院的31個院區加入此一站式服務。另外,尚有長庚醫院、亞東醫院、慈濟醫院等12家醫院已完成簽約,正在建置系統中,預計將為更多保戶帶來便利。
這項服務的推出,真正體現了壽險業對提升服務質量的承諾和誠意,讓保戶感受到更加貼心的保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