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挪威驗船協會(DNV)預測未來10年將有大量商船以液化天然氣為燃料,該會上周五召開的「未來超級油輪概念船Triality」研討會,介紹新研發完成的「Triality」油輪,採用液化天然氣,估計可減少34%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船底以V型設計免除空載時要引進壓載水的麻煩,貨櫃船也有類似設計,吸引台塑、中油、裕民、中航、長榮等公司派員出席。
DNV大中華區總裁姚伯樂、海事諮詢部總經理吳巨聖從上海來台主持研討會,吳巨聖指出,目前全球已有超過23艘現有LNG船,17艘新造船採用雙燃料引擎,實際航行時則以液化天然氣為燃料,非LNG船則有21艘,丹麥麥斯克航運日前向韓國訂造的可裝載1.8萬箱(20呎櫃)全球最大型全貨櫃輪,原計畫採用液化天然氣的機組,最後考慮目前全球港口液化天然氣加氣設施還不普遍而作罷。
DNV大中華區總裁姚伯樂、海事諮詢部總經理吳巨聖從上海來台主持研討會,吳巨聖指出,目前全球已有超過23艘現有LNG船,17艘新造船採用雙燃料引擎,實際航行時則以液化天然氣為燃料,非LNG船則有21艘,丹麥麥斯克航運日前向韓國訂造的可裝載1.8萬箱(20呎櫃)全球最大型全貨櫃輪,原計畫採用液化天然氣的機組,最後考慮目前全球港口液化天然氣加氣設施還不普遍而作罷。
前經濟部長林義夫曾與中油桃園煉油廠周邊人士協議,允諾10年內遷廠,目前已接近承諾時間,卻未見成果。桃園縣長吳志揚日前拜會經濟部長施顏祥,促請經濟部儘快實現。施顏祥承諾,桃園煉油廠遷廠問題,在今年底前一定要有定論。
中油桃園煉油廠鄰近桃園市,影響桃園都市發展,也讓桃園市住民有公共安全顧慮,多年來,當地人士不斷反映要求中油將煉油廠遷往海邊,但中油以事關重大為由,未能達成民眾願望。
施顏祥認為,桃園煉油廠勢必要遷移,他並承諾,中油桃園煉油廠遷廠覓地小組將積極推動,在今年底之前一定要有定論。
中油桃園煉油廠鄰近桃園市,影響桃園都市發展,也讓桃園市住民有公共安全顧慮,多年來,當地人士不斷反映要求中油將煉油廠遷往海邊,但中油以事關重大為由,未能達成民眾願望。
施顏祥認為,桃園煉油廠勢必要遷移,他並承諾,中油桃園煉油廠遷廠覓地小組將積極推動,在今年底之前一定要有定論。
日本9.0強震引發7座煉油廠停爐,以及福島一和三號核電廠爆炸,導致石化產品和電力需求增加,中油面對國際行情的變動,在考量穩定國內需求的前提下,正評估提高煉量,增加燃料油和汽柴油的產量,外銷日本。
中油表示,90年代曾經發生日本核能發電廠全面停工的電力短缺事件,中油緊急提高燃料油產量,為中油小賺一筆。
由於日本福島一號和三號核電廠爆炸,導致電力供應短缺,中油在既有設備可以提高的煉製量做審慎評估,將根據對國際行情的變動,以及日本的電力發電需求,提高燃料油產量,外銷日本。
中油表示,90年代曾經發生日本核能發電廠全面停工的電力短缺事件,中油緊急提高燃料油產量,為中油小賺一筆。
由於日本福島一號和三號核電廠爆炸,導致電力供應短缺,中油在既有設備可以提高的煉製量做審慎評估,將根據對國際行情的變動,以及日本的電力發電需求,提高燃料油產量,外銷日本。
國際原油價格飆漲可能帶動物價上揚,行政院長吳敦義昨(24)日指示法務部,對囤積居奇一定要徹底查緝。行政院官員透露,吳敦義認為柴油和汽油的成本不同,但售價為何差不多,要求進一步了解。
針對利比亞事件,吳敦義指出,因利比亞占全球供油的2%,實際影響不大,但是心理上會有預期效應,請經濟部要求中油,對於油價提出檢討,在三天內提出報告。
中油總經理林茂文表示,每天早上都針對油價進行檢討,並呈送相關部會。
中油目前依循的油價緩漲機制,分為兩階段,在國際油價每桶飆破100美元價位時,會啟動第一階段,由消費者與中油共同吸收,吸收比率各為二分之一;國際油價再持續漲到120美元左右,則會啟動第二階段,即政府和消費者以及中油共同吸收,比率各為三分之一。
中油發言人陳綠蔚表示,近期油價飆升,中油認為是消息面和資金面炒作所致,因基本面供需正常,所以除非利比亞領導者真的炸掉主要供油管,事態才會擴大,油價也將因而飆升,但如果事態沒再擴大,以過去經驗來看,預估油價走勢將易跌難漲。
另外,目前中油的原油供應來源很正常,從非洲進口原油比率雖高達30%,然供應商是來自奈及利亞、突尼西亞等國家,並沒有包含利比亞,因此供料並無問題,加上油價上揚,全球主產油國歷經幾次能源危機後,並不希望油價過於巨幅波動,影響原油收入的穩定性。
針對利比亞事件,吳敦義指出,因利比亞占全球供油的2%,實際影響不大,但是心理上會有預期效應,請經濟部要求中油,對於油價提出檢討,在三天內提出報告。
中油總經理林茂文表示,每天早上都針對油價進行檢討,並呈送相關部會。
中油目前依循的油價緩漲機制,分為兩階段,在國際油價每桶飆破100美元價位時,會啟動第一階段,由消費者與中油共同吸收,吸收比率各為二分之一;國際油價再持續漲到120美元左右,則會啟動第二階段,即政府和消費者以及中油共同吸收,比率各為三分之一。
中油發言人陳綠蔚表示,近期油價飆升,中油認為是消息面和資金面炒作所致,因基本面供需正常,所以除非利比亞領導者真的炸掉主要供油管,事態才會擴大,油價也將因而飆升,但如果事態沒再擴大,以過去經驗來看,預估油價走勢將易跌難漲。
另外,目前中油的原油供應來源很正常,從非洲進口原油比率雖高達30%,然供應商是來自奈及利亞、突尼西亞等國家,並沒有包含利比亞,因此供料並無問題,加上油價上揚,全球主產油國歷經幾次能源危機後,並不希望油價過於巨幅波動,影響原油收入的穩定性。
景氣持續復甦,台中港務局昨(23)日表示,包括中石化、中龍鋼鐵與詮達化學等三家廠商,今年在台中港區共提出逾570億元投資計畫,港務局已訂3月召開投資審查會議,全力促成廠商加碼投資台中港。
另外,中油台中港LNG(液化天然氣)廠也將展開二期擴廠規劃,中油計畫再興建三座液化天然氣槽,並新設從梧棲到彰化大城的陸上輸氣管線,擴建後每年裝卸量增至500萬噸。
兩岸開放直航後,台中港由於占據地理優勢,吸引越來越多廠商目光,港務局去年BOT招商金額達1,649.5億元,其中中龍鋼鐵變更投資內容,二期二階高爐投資金額增加1,614億元,另外台肥設廠投資額也由65億元增至100億元。
今年,台中港BOT招商目標訂為500億元,目前包括中石化、中龍及詮達三家公司,已超出原訂目標,顯示廠商持續看好景氣走勢,願意加碼投資台中港。台中港去年貨物裝卸量也首度達到1.073億公噸,今年目標向上推升為1.2億公噸。
港務局表示,中石化日前已正式提出規畫書,預計投資340 億元在石化工業專業區使用54公頃土地,分二期興建壓克力、化纖等塑化原料廠,並設立西10、11等兩座石化專用碼頭。
中石化規畫,第一期廠房預計103年完工投產,年產能77萬噸,全廠區暨碼頭106年興建完工,全產能可達180萬噸。據了解,中石化主要考量台中港已具備產業群聚效應,並可利用中龍的廢熱回收作為能源。
目前,台中港石化專區進駐廠商包括中油LNG廠、台肥、中美和、貝民、和勝、中華全球、匯僑及億昇等,去年石化品進出口裝卸量約800萬噸。
另外,中油台中港LNG(液化天然氣)廠也將展開二期擴廠規劃,中油計畫再興建三座液化天然氣槽,並新設從梧棲到彰化大城的陸上輸氣管線,擴建後每年裝卸量增至500萬噸。
兩岸開放直航後,台中港由於占據地理優勢,吸引越來越多廠商目光,港務局去年BOT招商金額達1,649.5億元,其中中龍鋼鐵變更投資內容,二期二階高爐投資金額增加1,614億元,另外台肥設廠投資額也由65億元增至100億元。
今年,台中港BOT招商目標訂為500億元,目前包括中石化、中龍及詮達三家公司,已超出原訂目標,顯示廠商持續看好景氣走勢,願意加碼投資台中港。台中港去年貨物裝卸量也首度達到1.073億公噸,今年目標向上推升為1.2億公噸。
港務局表示,中石化日前已正式提出規畫書,預計投資340 億元在石化工業專業區使用54公頃土地,分二期興建壓克力、化纖等塑化原料廠,並設立西10、11等兩座石化專用碼頭。
中石化規畫,第一期廠房預計103年完工投產,年產能77萬噸,全廠區暨碼頭106年興建完工,全產能可達180萬噸。據了解,中石化主要考量台中港已具備產業群聚效應,並可利用中龍的廢熱回收作為能源。
目前,台中港石化專區進駐廠商包括中油LNG廠、台肥、中美和、貝民、和勝、中華全球、匯僑及億昇等,去年石化品進出口裝卸量約800萬噸。
中油公司為更有效解決溫室氣體排放量問題,中油探採研究所致力於研究碳的捕捉與封存技術 (CCS,Carbon Capture & Storage),初估台灣深具發展二氧化碳(CO2)地質封存的潛力,因此積極規畫進行小規模5~10萬噸的CO2地質封存先導型計畫,藉此計畫深入了解CCS技術的可行性、經濟性、安全性及效益性,期能為台灣發展商業化CO2地質封存奠定良好的基礎。
中油探採研究所利用探勘油氣田及地下儲氣窖營運的專業技術與經驗,近年來積極從事碳捕捉與地質封存技術(CCS)相關研究及封存潛能評估,「捕捉」是指自固定排放源,如火力發電廠、煉鋼廠及石化廠等,將CO2分離及壓縮,並透過管線輸送予以地質封存。
「地質封存」將分離出來的CO2以油氣井方式加壓灌注至地下1,000至2,000公尺甚至更深、不會洩漏的合適地層中,以有效、長期封存CO2。
中油表示,未來短期間化石能源仍是能源供應主力,應用CO2減量技術將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CO2捕捉及封存於地下已成為國際間備受矚目且具發展潛力的減碳方法。
目前中油已初步篩選出4~5處進行地質封存先導試驗計畫的候選場址,下一步將尋求國外具地質封存實務經驗的技術服務顧問公司的專業協助,結合中油多年來累積的經驗與資料,細部評估,再選出最適合的場址,並進行工程規畫設計。
從選址、注氣井、監測井井位、設備規畫、監測計畫、風險與經濟分析及教育宣導,量身打造此先導試驗計畫,讓CO2地質封存技術在台灣落實扎根。
中油將持續積極發展CCS技術,致力為地球減碳降溫,彰顯中油身為地球公民一份子的用心及努力。
中油探採研究所利用探勘油氣田及地下儲氣窖營運的專業技術與經驗,近年來積極從事碳捕捉與地質封存技術(CCS)相關研究及封存潛能評估,「捕捉」是指自固定排放源,如火力發電廠、煉鋼廠及石化廠等,將CO2分離及壓縮,並透過管線輸送予以地質封存。
「地質封存」將分離出來的CO2以油氣井方式加壓灌注至地下1,000至2,000公尺甚至更深、不會洩漏的合適地層中,以有效、長期封存CO2。
中油表示,未來短期間化石能源仍是能源供應主力,應用CO2減量技術將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CO2捕捉及封存於地下已成為國際間備受矚目且具發展潛力的減碳方法。
目前中油已初步篩選出4~5處進行地質封存先導試驗計畫的候選場址,下一步將尋求國外具地質封存實務經驗的技術服務顧問公司的專業協助,結合中油多年來累積的經驗與資料,細部評估,再選出最適合的場址,並進行工程規畫設計。
從選址、注氣井、監測井井位、設備規畫、監測計畫、風險與經濟分析及教育宣導,量身打造此先導試驗計畫,讓CO2地質封存技術在台灣落實扎根。
中油將持續積極發展CCS技術,致力為地球減碳降溫,彰顯中油身為地球公民一份子的用心及努力。
中東情勢不穩定、北海地區供應量減少,加上熱錢炒作氣氛濃厚,國際原油價格高點盤旋,連3周未調升的油價重啟漲勢。原先國內汽柴油應漲0.5元、0.6元,惟兼顧市況、物價穩健原則,中油、台塑化宣布,汽、柴油每公升減半調漲0.3元。
調整後,92無鉛汽油每公升突破31元大關,來到31.1元,95無鉛31.8元,98無鉛汽油33.3元,超級柴油每公升為28.9元。
中油表示,累計吸收金額增加為汽油每公升1.1元、柴油1.3元,將在日後跌價時回補。另外,自去年2月起汽、柴油每公升零售價格中回饋空污費及石油基金合計0.5元,至今年1月已全數回饋完成,經過檢討,並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今年仍持續回饋,日後每年再依國際原油價格和實際經營情況檢討。
調整後,92無鉛汽油每公升突破31元大關,來到31.1元,95無鉛31.8元,98無鉛汽油33.3元,超級柴油每公升為28.9元。
中油表示,累計吸收金額增加為汽油每公升1.1元、柴油1.3元,將在日後跌價時回補。另外,自去年2月起汽、柴油每公升零售價格中回饋空污費及石油基金合計0.5元,至今年1月已全數回饋完成,經過檢討,並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今年仍持續回饋,日後每年再依國際原油價格和實際經營情況檢討。
埃及政潮總統穆巴拉克確定下台後,美國西德州原油價格快速回跌,由之前的每桶95美元高點跌到85美元,國內油價上漲壓力暫告解除。
中油總經理林茂文說,預期本周中油參考的布倫特和杜拜原油價格也會跟著下跌,下周國內油價調降機率大。至於中油昨天宣布本周不漲價,林茂文解釋,那是浮動油價機制計算的結果,剛好不必漲價,並非凍漲。林茂文表示,目前韓國凍漲油價,但台灣不跟進,中油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繼續減半漲價。浮動油價機制規定,國內油價必須維持亞洲鄰國最低價,韓國凍漲後,其油價將成為中油漲價上限,目前估算,92無鉛汽油零售價只有約3元上漲空間,漲幅不到10%。
中油總經理林茂文說,預期本周中油參考的布倫特和杜拜原油價格也會跟著下跌,下周國內油價調降機率大。至於中油昨天宣布本周不漲價,林茂文解釋,那是浮動油價機制計算的結果,剛好不必漲價,並非凍漲。林茂文表示,目前韓國凍漲油價,但台灣不跟進,中油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繼續減半漲價。浮動油價機制規定,國內油價必須維持亞洲鄰國最低價,韓國凍漲後,其油價將成為中油漲價上限,目前估算,92無鉛汽油零售價只有約3元上漲空間,漲幅不到10%。
中油董事長朱少華昨(8)日宣布,已在非洲查德礦區發現蘊藏量高達1億桶、潛在產值超過90億美元的油藏,預估日產原油約9,800桶、天然氣約3.5萬立方公尺,從2015年開始,每年可為中油貢獻8千萬美元的稅後淨利。
中油海外探油40年以來,此次是歷年探獲最大的油氣資源!
中油目前在國外7個國家(美國、厄瓜多、委瑞內拉、利比亞、查德、澳洲、印尼)共有19個礦區進行探勘、開發、生產。
其中,查德礦區,中油是在民國95年1月透過轉投資子公司OPIC與查德政府簽署礦區合約及聯合經營合約,取得3礦區探勘權,並由中油擔任礦區經營人、查德政府為合夥人,到99年底,總投資金額達4,276萬美元。
中油探勘處副處長唐修明指出,Benoy-1井附近還有許多類似構造,推估應擁有類似的油氣價值,況區的前景可期,中油將盡快進行鑽探,在短期內確認礦區的整體產能並完成開發生產計畫。
中油內部指出,初估此礦區蘊藏量在1億桶,品質更甚於布蘭特原油,以現在國際原油保守每桶90美元計算,潛在產值高達90億美元,如扣除查德政府持有30%的股權、當地政府稅金、機械設備成本、一般營業費用,中油至少會有16億美元的淨獲利。
中油發言人陳綠蔚表示,此收益預估從2015年可開始入帳,回收年度在20年,因此每年可為中油帶來至少8千萬美元的獲利貢獻。
中油海外探油40年以來,此次是歷年探獲最大的油氣資源!
中油目前在國外7個國家(美國、厄瓜多、委瑞內拉、利比亞、查德、澳洲、印尼)共有19個礦區進行探勘、開發、生產。
其中,查德礦區,中油是在民國95年1月透過轉投資子公司OPIC與查德政府簽署礦區合約及聯合經營合約,取得3礦區探勘權,並由中油擔任礦區經營人、查德政府為合夥人,到99年底,總投資金額達4,276萬美元。
中油探勘處副處長唐修明指出,Benoy-1井附近還有許多類似構造,推估應擁有類似的油氣價值,況區的前景可期,中油將盡快進行鑽探,在短期內確認礦區的整體產能並完成開發生產計畫。
中油內部指出,初估此礦區蘊藏量在1億桶,品質更甚於布蘭特原油,以現在國際原油保守每桶90美元計算,潛在產值高達90億美元,如扣除查德政府持有30%的股權、當地政府稅金、機械設備成本、一般營業費用,中油至少會有16億美元的淨獲利。
中油發言人陳綠蔚表示,此收益預估從2015年可開始入帳,回收年度在20年,因此每年可為中油帶來至少8千萬美元的獲利貢獻。
中油昨(8)日宣布,在非洲查德礦區找到豐富油氣,預計可日產高品質輕質原油約9,800桶,為中油海外探勘40年來最豐收的一次。為抵抗國際油價高漲,中油未來十年將提升油源自主率,由目前的3%到10%。中油民國59年透過「海外石油及投資公司」(OPIC)探勘海外油源,提升國內油源自主率。目前油源自主率約3%,主要來自厄瓜多、委內瑞拉及印尼等地。
中油副總經理陳綠蔚表示,國際油價飆漲,中油目標在黃金十年內,讓油源自主率由3%提升到10%,可鞏固油源,也可抵禦國際油價飆漲衝擊,「國際油價漲,中油海外油氣資產價格也會倍增,由此也能補貼國內油價。」
中油95年1月與曾是友邦的查德簽約取得三礦區探勘權,至去年底總投資金額高達4,276萬美元(約新台幣12.4億元)。中油預估可在2015年開採,若以國際原油每桶90美元價格計算,量產20年,可為中油帶來16億美元收益。中油也持續在美、澳、印尼等全球七國、19個礦區探勘新油源。
59年到去年底,OPIC海外油氣產值約1,698億元,扣除1,337億元的生產成本與291億元的探勘支出,已落袋70億元。若加上未開採的剩餘蘊藏產值約98億元,過去40年帳上獲利約168億元。
中油副總經理陳綠蔚表示,國際油價飆漲,中油目標在黃金十年內,讓油源自主率由3%提升到10%,可鞏固油源,也可抵禦國際油價飆漲衝擊,「國際油價漲,中油海外油氣資產價格也會倍增,由此也能補貼國內油價。」
中油95年1月與曾是友邦的查德簽約取得三礦區探勘權,至去年底總投資金額高達4,276萬美元(約新台幣12.4億元)。中油預估可在2015年開採,若以國際原油每桶90美元價格計算,量產20年,可為中油帶來16億美元收益。中油也持續在美、澳、印尼等全球七國、19個礦區探勘新油源。
59年到去年底,OPIC海外油氣產值約1,698億元,扣除1,337億元的生產成本與291億元的探勘支出,已落袋70億元。若加上未開採的剩餘蘊藏產值約98億元,過去40年帳上獲利約168億元。
中油高雄煉油廠104年停止營運,為了替廠內五輕找出路,中油與下游石化廠將共同投資30億美元(約新台幣885億元),與馬來西亞長青集團(Bin Nali)合作設立占地600公頃的石化區。
中油公司日前派副總經理林勝益,到馬來西亞與長青集團洽談合作細節及設廠事宜,雙方除了協商設廠,也討論到各項設廠的優惠、關稅等問題。中油強調:「對方非常有誠意,合作意願非常強烈,是值得合作的對象。」
中油率領下游石化廠前進馬來西亞的目的,主因高雄煉油廠將在104年停止營運。高雄煉油廠第五輕油裂解工場(五輕)生產的乙烯、丙烯、丁二烯及芳香烴產品,主要供應給仁大石化區石化廠,如台聚、國喬、榮化、中纖、磐亞、高雄塑酯、長春大連集團等近20家。
中油主管強調,如果五輕無法留下來繼續營運,那就只有外移。五輕若遷至馬來西亞,這些下游廠商均有意願前往與之整合,總投資金額約30億美元。
中油主管強調,馬來西亞投資案正是針對五輕所規劃,並不會與目前全力推動的國光石化投資案衝突,雙方並不會彼此造成排擠效應。
中油主管表示,馬來西亞政府與長青集團都很歡迎中油與台灣石化廠前往投資,並特別在吉隆坡近郊畫出一塊占地600公頃的保稅區。因建廠面積大,除了可容納五輕遷建與下游石化廠投資之外,未來隨著規模擴大,還可以再投資興建一座產能更大、設備更新的輕裂廠。
中油決定透過「交叉持股」合作模式,表達對下游石化廠善意。中油主管指出,上游(煉油)輕裂廠採取與下游合資,下游依其特長投資興建下游石化廠時,也須讓中油投資認股。
中油公司日前派副總經理林勝益,到馬來西亞與長青集團洽談合作細節及設廠事宜,雙方除了協商設廠,也討論到各項設廠的優惠、關稅等問題。中油強調:「對方非常有誠意,合作意願非常強烈,是值得合作的對象。」
中油率領下游石化廠前進馬來西亞的目的,主因高雄煉油廠將在104年停止營運。高雄煉油廠第五輕油裂解工場(五輕)生產的乙烯、丙烯、丁二烯及芳香烴產品,主要供應給仁大石化區石化廠,如台聚、國喬、榮化、中纖、磐亞、高雄塑酯、長春大連集團等近20家。
中油主管強調,如果五輕無法留下來繼續營運,那就只有外移。五輕若遷至馬來西亞,這些下游廠商均有意願前往與之整合,總投資金額約30億美元。
中油主管強調,馬來西亞投資案正是針對五輕所規劃,並不會與目前全力推動的國光石化投資案衝突,雙方並不會彼此造成排擠效應。
中油主管表示,馬來西亞政府與長青集團都很歡迎中油與台灣石化廠前往投資,並特別在吉隆坡近郊畫出一塊占地600公頃的保稅區。因建廠面積大,除了可容納五輕遷建與下游石化廠投資之外,未來隨著規模擴大,還可以再投資興建一座產能更大、設備更新的輕裂廠。
中油決定透過「交叉持股」合作模式,表達對下游石化廠善意。中油主管指出,上游(煉油)輕裂廠採取與下游合資,下游依其特長投資興建下游石化廠時,也須讓中油投資認股。
經濟部又將大舉徵才,明年度預定招考926名新進職員,這是近2年來釋出最多工作機會的一年,其中以台電與中油釋出的職缺最多,分別為493人與323人,起薪3.6萬元。由於起薪高、收入穩,向來是數萬人爭取百名職缺,錄取率都不到 5%,預計這波徵才,將造就數萬人爭取近千的鐵飯碗情況。
台電總計有493個缺額,主要是以徵聘電機類占大宗,起薪以3.6萬元起跳,每年都會依據考等加薪,到第3年後薪資可望達4.6萬元,如果把津貼與獎金也加計的話,整體薪資將可破4.7萬元。
至於中油則是有323個職缺,以化工製程性質的職額缺很大,同樣起薪3.6萬元起跳,每年按照工作表現近級,進入第4年起整體薪資達 4.6萬元。
而台水今年釋出缺額達110個,則是以土木工程的職缺需求最大,起薪3.6萬元,也是逐年加薪。
除了電機、化工與木工類之外,還包括企管徵聘139名、財會66名、國貿17名、經濟5名與圖書資訊3名等,其中,企管、人資、財會、國貿、經濟、大眾傳播、圖書資訊、資訊、政風與地政等10類科系,不限本科系畢業均可報名。
由於台電與中油每年的年終獎金約在4∼5個月,台水年終則是3∼ 4個月間,不僅起薪高、薪資穩定成長以及福利好,外界認為國營事業單位是「鍍金」工作,因此吸引不少民眾報考。
這次甄試預定於民國100年1月20日至1月 30日受理報名,一律採網路報名,初試將在明年4月24日,台北、台中、高雄及花蓮四地舉行。
不過按照歷史經驗來看,民國96年釋出1,249名額,吸引逾6萬人報考;民97年徵才837人,同樣也有3.5萬人報名,每年錄取率約在4%∼1%之間,預料今年招考近千名新進職員,可望吸引上萬人爭取。
台電總計有493個缺額,主要是以徵聘電機類占大宗,起薪以3.6萬元起跳,每年都會依據考等加薪,到第3年後薪資可望達4.6萬元,如果把津貼與獎金也加計的話,整體薪資將可破4.7萬元。
至於中油則是有323個職缺,以化工製程性質的職額缺很大,同樣起薪3.6萬元起跳,每年按照工作表現近級,進入第4年起整體薪資達 4.6萬元。
而台水今年釋出缺額達110個,則是以土木工程的職缺需求最大,起薪3.6萬元,也是逐年加薪。
除了電機、化工與木工類之外,還包括企管徵聘139名、財會66名、國貿17名、經濟5名與圖書資訊3名等,其中,企管、人資、財會、國貿、經濟、大眾傳播、圖書資訊、資訊、政風與地政等10類科系,不限本科系畢業均可報名。
由於台電與中油每年的年終獎金約在4∼5個月,台水年終則是3∼ 4個月間,不僅起薪高、薪資穩定成長以及福利好,外界認為國營事業單位是「鍍金」工作,因此吸引不少民眾報考。
這次甄試預定於民國100年1月20日至1月 30日受理報名,一律採網路報名,初試將在明年4月24日,台北、台中、高雄及花蓮四地舉行。
不過按照歷史經驗來看,民國96年釋出1,249名額,吸引逾6萬人報考;民97年徵才837人,同樣也有3.5萬人報名,每年錄取率約在4%∼1%之間,預料今年招考近千名新進職員,可望吸引上萬人爭取。
台灣中油擬加碼投資台中港液化天然氣(LNG)廠的儲槽計畫。台中港務局副局長陳義雄昨(25)日透露,台灣中油計畫砸下約230億元,在台中港再增設3座儲槽與相關管線設施,讓台灣中油旗下台中 LNG廠的儲槽容量,可再增加1倍,藉以增加供應台電桃園大潭火力發電廠與中、北部民生所需的天然氣。
對此,台灣中油台中液化天然氣廠長陳進興指出,該重大投資案,前天剛辦理首場的環評說明會,將在送交董事會決議通過之後,再送件向台中港務局申請,希望該投資案在明年底前,可完成環評,民國 101年開始興建儲槽與相關管線設施,預定民國105年可全部營運。
台灣中油去年7月13日才剛啟用台中LNG廠,總投資額逾315億元,共設置3個儲槽與相關設施,LNG儲存總容量為48萬公秉,但因台電要調度電力,旗下桃園大潭火力發電廠,計畫全產能滿載發電,因而增加天然氣的需求。為此,台灣中油計畫投資230億元,擬加碼興建3座儲槽與相關設施。
對此,台灣中油台中液化天然氣廠長陳進興指出,該重大投資案,前天剛辦理首場的環評說明會,將在送交董事會決議通過之後,再送件向台中港務局申請,希望該投資案在明年底前,可完成環評,民國 101年開始興建儲槽與相關管線設施,預定民國105年可全部營運。
台灣中油去年7月13日才剛啟用台中LNG廠,總投資額逾315億元,共設置3個儲槽與相關設施,LNG儲存總容量為48萬公秉,但因台電要調度電力,旗下桃園大潭火力發電廠,計畫全產能滿載發電,因而增加天然氣的需求。為此,台灣中油計畫投資230億元,擬加碼興建3座儲槽與相關設施。
繼富邦產險及台北富邦銀行進軍越南後,富邦人壽首度跨足越南。 富邦人壽在越南100%全資子公司(簡稱越南富邦人壽),已獲越南財政部核發營業執照,將在越南首都河內市設子公司,並胡志明市設分公司,預計2011年第1季正式開業。
中油22日將結算出12月乙烯合約供料價格,由於近期現貨及上游原料石油腦行情都走高,價格勢必大幅調漲,包括台聚、亞聚、東聯、中纖等本月獲利恐被壓縮。
中油主管指出,對下游各石化廠的乙烯合約供料價格,是依據亞洲乙烯現貨行情、亞洲各地區合約價(ACP),以及日本的石油腦進貨價格共三個區塊,進行換算。
近期台塑集團大舉掃貨,加上大陸業者也因上游輕裂廠減產,被迫進場購料,推升乙烯現貨行情由每公噸1,010美元漲至目前的1,175美元,漲幅逾16%。
其次,受到國際原油逼近每桶90美元影響,石油腦價也同步被拉抬至每公噸850美元,創下近兩年來新高。
可以預期的是,本月乙烯結算價格將因此上漲,推估每公噸價格接近100美元。
法人表示,中油乙烯原料大幅調漲,將衝擊下游衍生品廠獲利表現。
中油主管指出,對下游各石化廠的乙烯合約供料價格,是依據亞洲乙烯現貨行情、亞洲各地區合約價(ACP),以及日本的石油腦進貨價格共三個區塊,進行換算。
近期台塑集團大舉掃貨,加上大陸業者也因上游輕裂廠減產,被迫進場購料,推升乙烯現貨行情由每公噸1,010美元漲至目前的1,175美元,漲幅逾16%。
其次,受到國際原油逼近每桶90美元影響,石油腦價也同步被拉抬至每公噸850美元,創下近兩年來新高。
可以預期的是,本月乙烯結算價格將因此上漲,推估每公噸價格接近100美元。
法人表示,中油乙烯原料大幅調漲,將衝擊下游衍生品廠獲利表現。
開拓營運新利基,中油合計斥資逾120億元的痲瘋樹、五碳烴投資明年起跑。其中,與台橡合作的五碳烴投資總額86億元,初期年產能以12萬噸為設計基礎,建廠時間約30個月,預定102年7月量產,粗估每年貢獻產值58.2億元。
據悉,五碳烴投資案,中油、台橡合資持股各49%、48%,規劃4 3.5億元投資為股東投入,其餘由銀行貸款;藉發展異戊二烯、正戊烷等五碳烴產品,取代天然橡膠。
此外,印尼痲瘋樹總投資額82億元,中油、印尼政府持股各45%、臺肥10%,中油將投入37億元,參與規劃種植面積10萬公頃,分五年種植;亦即 104年收成,轉化為生質柴油或氫化環保柴油。目標市場將以歐洲為主、中國為輔,並在合理價位下,配合配合國內生質柴油需求。
兩岸簽訂ECFA後,未來有更多機會與各國簽訂FTA,中油將持續擴展國際貿易至營收的30%,並投入一系列高價的石化中下游產品,加上環能海運的建立,能提供中油40%原油運量,目標是將轉投資每年提供中油約30億元盈餘再擴大1、2倍。
為此,中油啟動四到九碳烴衍生物投資佈局。其中,三、四碳烴將由中油獨資做或與外商合資;五、六、八、九碳烴廠則選擇和國內石化廠合作,粗估一系列碳烴衍生物投資總額上限上看200億元。
中油表示,四碳烴到九碳烴所需原料都是原本當汽油摻配料、燃料油的低價副產品,中油將利用這些原料再提升更高附加值。
除臺橡外,中油也與日本協和酵素達成默契,由日方負責技術提供,投資10億元,聯手開拓四碳烴商機。至於中油獨資耕耘的八碳烴廠,預計101年7月投產。
因應高雄煉油廠搬遷、國光石化進度遲延,中油產能強化再升級。總經理林茂文表示,明年新增規劃除沙崙海底管線更新外,將斥資2 05億元,啟動大林蒸餾工廠更新方案,日煉量從10萬桶提高為15萬桶,擴產50%。
中油指出,大林廠預計民國104年完工後,日煉總量可達40萬桶,年產能近5,000萬桶。
林茂文說,為奠定下一階段產能支援能量,中油相繼展開三輕更新、大林廠、桃園廠等5大擴產方案,總計斥資1,518億元;至於沙崙海路管線更新計畫,預計民國102年完工,斥資14.2億元。
中油執行中的重大投資,包括三輕更新將興建乙烯年產能60萬噸( 最高可拉高達80萬噸),丙烯37萬噸、及丁二烯10萬噸,推估102年啟用後,年產值貢獻458億元。煉製結構改善包括大林廠、烷化工廠等計畫,投資效益推估每年增加產值873億元。
中油乙烯年產能,包括三輕23.5萬噸、四輕35萬噸及五輕50萬噸,合計108萬噸。在林園新三輕廠完工後,將進一步取代即將關閉的五輕、三輕石化產能。至於高雄廠的煉油產能,則將由大林煉油廠拉高產能利用率,直接支應。
中油目前整體原油日產能約72萬桶,其中,高雄廠22萬桶、桃園2 0萬桶,大林廠約30萬桶,惟目前實際日產能約50萬桶至60萬桶。因應高雄廠關閉規劃,大林廠日煉油量長期將朝40萬桶推進。
中油今年營收可望達9,400億元,創次高紀錄,比去年成長27.9%,粗估年度獲利約200億元至210億元,每股獲利約1.5元、1.6元。配合煉製結構改善、三輕更新及轉投資開拓,期許未來5至10年能達到營收1.5兆元、EPS2元以上之目標。
中油指出,大林廠預計民國104年完工後,日煉總量可達40萬桶,年產能近5,000萬桶。
林茂文說,為奠定下一階段產能支援能量,中油相繼展開三輕更新、大林廠、桃園廠等5大擴產方案,總計斥資1,518億元;至於沙崙海路管線更新計畫,預計民國102年完工,斥資14.2億元。
中油執行中的重大投資,包括三輕更新將興建乙烯年產能60萬噸( 最高可拉高達80萬噸),丙烯37萬噸、及丁二烯10萬噸,推估102年啟用後,年產值貢獻458億元。煉製結構改善包括大林廠、烷化工廠等計畫,投資效益推估每年增加產值873億元。
中油乙烯年產能,包括三輕23.5萬噸、四輕35萬噸及五輕50萬噸,合計108萬噸。在林園新三輕廠完工後,將進一步取代即將關閉的五輕、三輕石化產能。至於高雄廠的煉油產能,則將由大林煉油廠拉高產能利用率,直接支應。
中油目前整體原油日產能約72萬桶,其中,高雄廠22萬桶、桃園2 0萬桶,大林廠約30萬桶,惟目前實際日產能約50萬桶至60萬桶。因應高雄廠關閉規劃,大林廠日煉油量長期將朝40萬桶推進。
中油今年營收可望達9,400億元,創次高紀錄,比去年成長27.9%,粗估年度獲利約200億元至210億元,每股獲利約1.5元、1.6元。配合煉製結構改善、三輕更新及轉投資開拓,期許未來5至10年能達到營收1.5兆元、EPS2元以上之目標。
冬季來臨,液化石油氣需求邁入旺季,12月國際合約價(CP)每公噸925美元,月增 140美元,漲幅17.8%,為97年7月來新高。為此, 中油昨(1)日宣布調漲國內家用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每公斤調漲2元,車用液化石油氣調漲1.1元;以20公斤裝桶裝瓦斯粗算,每桶漲價40元。
中油表示,依液化石油氣每月價格檢討調整機制計算,12月液化石油氣每公斤原應調漲3.91元,但為穩定物價及減輕民眾負擔,採減半反映;亦即,每公斤調漲2元,相當於20公斤裝桶裝瓦斯每桶調漲40 元。
至於中油自行吸收的1.91元,加計先前已吸收的4.68元,累計每公斤已共吸收6.59元,將於日後伺機回補。
此外,天然氣依政府核定的天然氣計價公式計算,12月國內天然氣價格原應調漲2.63%,惟考量國際油氣價格波動幅度大,價格暫不予調整。
中油表示,依液化石油氣每月價格檢討調整機制計算,12月液化石油氣每公斤原應調漲3.91元,但為穩定物價及減輕民眾負擔,採減半反映;亦即,每公斤調漲2元,相當於20公斤裝桶裝瓦斯每桶調漲40 元。
至於中油自行吸收的1.91元,加計先前已吸收的4.68元,累計每公斤已共吸收6.59元,將於日後伺機回補。
此外,天然氣依政府核定的天然氣計價公式計算,12月國內天然氣價格原應調漲2.63%,惟考量國際油氣價格波動幅度大,價格暫不予調整。
中海油高層昨(30)日赴中油拜會。中油董事長朱少華表示,雙方除了對自身最新業務進度進行交流外,中海油對中油提出邀請齊赴福建寧德市合資建置輕油裂解一貫投資,並強調,雙方可在既有合作基礎下,對於大陸沿海地區進行合資探勘。
朱少華說,中油目前與中海油合作區域有台潮盆地(已打兩口井) ,肯亞也打了一口井。一般來說,中海油與外資合作多採51%、49%持股探勘結構,中海油表態願意在50%、50%評等架構,與中油展開更多的結盟交流。
中油與大陸中海油簽訂探勘合作的台潮石油合約於今年9月上旬,執行第二口井開鑽,而雙方聯手參與的肯亞9號礦區已開鑽Bogal-1- 1井。另已簽署的南日島盆地協議區聯合研究協議,也將在明年第一季完成資料共同研究階段,進一步確認是否攜手開鑽。
台潮石油合約,是在民國92年簽署,中油與中海油計畫在海岸中線兩側各開鑽一口井。據悉,中油、中海油擬擴大台潮合約及南日島協議,將目前規範的1萬5,400多平方公里合作海域,倍增至逾3萬平方公里,相關合約可望今年內簽署完成,啟動彼此在南海北坡探採油氣。
據悉,中海油認為,未來包括近海合作都可走台潮模式,各出50%的資金。例如,目前烏丘海域有20個有潛力的構造,將計畫要轉為正式的石油合約、先打兩口井,台陽區也在探討,3公尺以上深海合作機會,像是南海資源,也都是新的探勘機會。
朱少華指出,中油因目前國光石化仍待環評審核,加上政府尚未開放輕油裂解登陸,對於是否前進大陸展開石化、煉油投資,暫不加以評論。反倒是在探勘計畫上,是可以伺機擴大合作的。
朱少華說,中油目前與中海油合作區域有台潮盆地(已打兩口井) ,肯亞也打了一口井。一般來說,中海油與外資合作多採51%、49%持股探勘結構,中海油表態願意在50%、50%評等架構,與中油展開更多的結盟交流。
中油與大陸中海油簽訂探勘合作的台潮石油合約於今年9月上旬,執行第二口井開鑽,而雙方聯手參與的肯亞9號礦區已開鑽Bogal-1- 1井。另已簽署的南日島盆地協議區聯合研究協議,也將在明年第一季完成資料共同研究階段,進一步確認是否攜手開鑽。
台潮石油合約,是在民國92年簽署,中油與中海油計畫在海岸中線兩側各開鑽一口井。據悉,中油、中海油擬擴大台潮合約及南日島協議,將目前規範的1萬5,400多平方公里合作海域,倍增至逾3萬平方公里,相關合約可望今年內簽署完成,啟動彼此在南海北坡探採油氣。
據悉,中海油認為,未來包括近海合作都可走台潮模式,各出50%的資金。例如,目前烏丘海域有20個有潛力的構造,將計畫要轉為正式的石油合約、先打兩口井,台陽區也在探討,3公尺以上深海合作機會,像是南海資源,也都是新的探勘機會。
朱少華指出,中油因目前國光石化仍待環評審核,加上政府尚未開放輕油裂解登陸,對於是否前進大陸展開石化、煉油投資,暫不加以評論。反倒是在探勘計畫上,是可以伺機擴大合作的。
台灣中油主要業務範圍包括油氣進口、探勘、開發、煉製、輸儲與銷售,以及石油化學原料之生產供應,業務設施遍及全台。
60年來,台灣中油充分達成穩定供應油品的任務,帶動石化相關工業發展,使台灣經濟飛躍成長。中油服務品質,深受社會各界肯定,在「品質第一、服務至上、貢獻最大」的經營理念下,默默的為社會大眾提供優質能源與服務。
為鞏固經營優勢,中油也積極尋求與國際油品公司合作之機會,拓展上游探勘及石化、行銷通路,擴大業務範疇,走向國際市場,邁向永續經營,成為一安全、乾淨、具競爭力的國際能源公司,持續為台灣民眾提供高效率、高品質的能源服務,創造「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與能源運用」三贏局面。
60年來,台灣中油充分達成穩定供應油品的任務,帶動石化相關工業發展,使台灣經濟飛躍成長。中油服務品質,深受社會各界肯定,在「品質第一、服務至上、貢獻最大」的經營理念下,默默的為社會大眾提供優質能源與服務。
為鞏固經營優勢,中油也積極尋求與國際油品公司合作之機會,拓展上游探勘及石化、行銷通路,擴大業務範疇,走向國際市場,邁向永續經營,成為一安全、乾淨、具競爭力的國際能源公司,持續為台灣民眾提供高效率、高品質的能源服務,創造「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與能源運用」三贏局面。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