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趨緩,振興五倍券10月8日上路拚消費外,國營 事業也將帶頭點火擴大內需,經濟部所屬油電糖水四家國營事業,明 年度編列資本支出2,436億元,較今年度大幅成長7.5%,尤其台電將 斥資1,758億元,扮演領頭羊角色,未來機電、電線電纜及營建工程 等關聯產業,可望吃大補丸。
立法院19日將邀請行政院長蘇貞昌率主計長朱澤民、財政部長蘇建 榮報告「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並備詢。拚疫後經濟,行政院 繼推出五倍券刺激消費後,接下來將啟動公共建設列車,提振內需, 而經濟部所屬的台電、中油、台水和台糖都將扮演「救火隊」,點火 帶頭衝經濟。
台電、中油、台水明年度紛紛加碼投資,台電編列了1,758億元, 較今年度增加近95億元,為油電糖水四大國營事業之首,其次是中油 的450億元,也較今年度增加51億餘元,台水為216億元,較今年度增 加33億元,只有台糖較今年度減少,僅編列12億元,少了9億餘元。
台電發言人張廷抒表示,明年度的投資主要是用於2025年非核家園 的增氣、減煤政策,天然氣發電機組購置投資665億元,包含:興達 電廠燃氣機組更新改建計畫261億元、大潭電廠增建燃氣複循環機組 發電計畫205億元,及台中電廠新建燃氣機組計畫等四項計畫199億元 。
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目標20%,張廷抒指出,明年再生能源投 資71億元,包含:離岸風力發電第一期及第二期計畫等四項風力發電 計畫47億元、三項水力發電計畫13億元、二項太陽光電及地熱計畫1 1億元。
而為穩定電力供應並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新增及定期汰換發電、輸 電、配電等設備投資605億元。
強化電網投資292億元,包含:離岸風力發電加強電力網第一期計 畫56億元、第七輸變電計畫及其他電網等九項計畫73億元、智慧電網 工程87億元、配電系統強韌計畫31億元、太陽光電加強電力網45億元 。
立法院19日將邀請行政院長蘇貞昌率主計長朱澤民、財政部長蘇建 榮報告「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並備詢。拚疫後經濟,行政院 繼推出五倍券刺激消費後,接下來將啟動公共建設列車,提振內需, 而經濟部所屬的台電、中油、台水和台糖都將扮演「救火隊」,點火 帶頭衝經濟。
台電、中油、台水明年度紛紛加碼投資,台電編列了1,758億元, 較今年度增加近95億元,為油電糖水四大國營事業之首,其次是中油 的450億元,也較今年度增加51億餘元,台水為216億元,較今年度增 加33億元,只有台糖較今年度減少,僅編列12億元,少了9億餘元。
台電發言人張廷抒表示,明年度的投資主要是用於2025年非核家園 的增氣、減煤政策,天然氣發電機組購置投資665億元,包含:興達 電廠燃氣機組更新改建計畫261億元、大潭電廠增建燃氣複循環機組 發電計畫205億元,及台中電廠新建燃氣機組計畫等四項計畫199億元 。
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目標20%,張廷抒指出,明年再生能源投 資71億元,包含:離岸風力發電第一期及第二期計畫等四項風力發電 計畫47億元、三項水力發電計畫13億元、二項太陽光電及地熱計畫1 1億元。
而為穩定電力供應並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新增及定期汰換發電、輸 電、配電等設備投資605億元。
強化電網投資292億元,包含:離岸風力發電加強電力網第一期計 畫56億元、第七輸變電計畫及其他電網等九項計畫73億元、智慧電網 工程87億元、配電系統強韌計畫31億元、太陽光電加強電力網45億元 。
由於國際各國瘋搶能源,導致國際原油價格飆漲,經長王美花18日表示,針對國際油價有上漲趨勢,中油有二項機制緩衝,也就是亞鄰最低價及油價穩定機制,不會衝擊到民生。
受到北半球冬季將近,取暖燃料需求增加,加上中國、印度兩大亞洲經濟體面臨電力短缺,推升天然氣與燃煤炭價格大漲等因素影響,帶動本周國際油價大漲,中油自18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各大漲0.8元及0.9元。
王美花受訪表示,中油有兩道雙重機制因應,包括亞鄰競爭國最低價以及油價平穩措施。她說,依亞鄰競爭國最低價機制,中油油價需低於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的油價,有此限制,中油吸收部分調幅;油價平穩措施則是95無鉛汽油在調漲後,達油價平穩機制30元以上門檻,由中油吸收部分漲幅。
面對油價不斷高漲,中油該如何因應?中油發言人張瑞宗說,油價公式中有包含相關高油價緩漲機制,當國內發貨量最大95無鉛汽油,油價上漲超過30元關卡時,會啟動三波緩漲機制。亦即當95無鉛汽油每公升漲至30元至32.4元,第一波緩漲中油會吸收25%漲幅;當每公升漲至32.5元至34.9元時,第二波緩漲中油吸收50%漲幅;當95無鉛每公升漲至35元以上,第三波緩漲中油吸收幅度達75%,避免油價大幅攀升影響物價。
經濟部官員說,雖然短期內中油會承受相當大虧損,但過去也曾發生類似情況,甚至油價一度飆升至每桶140美元,當時也啟動緩漲機制,後續待油價下跌,透過緩降填補中油過去凍漲吸收所造成的巨額虧損,且這些年終都可列為政策性因素剔除,不影響中油績效表現。
據中油公告,18日起汽、柴油每公升原應各調漲2元及3.2元,為維持亞鄰最低價,吸收部分調幅,吸收後95無鉛汽油每公升調漲為31.3元,因碰到30元門檻啟動第一波平穩措施,超出1.3元由中油吸收25%調幅並四捨五入後,汽、柴油每公升各再吸收0.3元。在雙重平穩機制啟動下,汽油吸收1.2元,柴油吸收2.3元,汽、柴油實際價格每公升僅各調漲0.8元及0.9元。
受到北半球冬季將近,取暖燃料需求增加,加上中國、印度兩大亞洲經濟體面臨電力短缺,推升天然氣與燃煤炭價格大漲等因素影響,帶動本周國際油價大漲,中油自18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各大漲0.8元及0.9元。
王美花受訪表示,中油有兩道雙重機制因應,包括亞鄰競爭國最低價以及油價平穩措施。她說,依亞鄰競爭國最低價機制,中油油價需低於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的油價,有此限制,中油吸收部分調幅;油價平穩措施則是95無鉛汽油在調漲後,達油價平穩機制30元以上門檻,由中油吸收部分漲幅。
面對油價不斷高漲,中油該如何因應?中油發言人張瑞宗說,油價公式中有包含相關高油價緩漲機制,當國內發貨量最大95無鉛汽油,油價上漲超過30元關卡時,會啟動三波緩漲機制。亦即當95無鉛汽油每公升漲至30元至32.4元,第一波緩漲中油會吸收25%漲幅;當每公升漲至32.5元至34.9元時,第二波緩漲中油吸收50%漲幅;當95無鉛每公升漲至35元以上,第三波緩漲中油吸收幅度達75%,避免油價大幅攀升影響物價。
經濟部官員說,雖然短期內中油會承受相當大虧損,但過去也曾發生類似情況,甚至油價一度飆升至每桶140美元,當時也啟動緩漲機制,後續待油價下跌,透過緩降填補中油過去凍漲吸收所造成的巨額虧損,且這些年終都可列為政策性因素剔除,不影響中油績效表現。
據中油公告,18日起汽、柴油每公升原應各調漲2元及3.2元,為維持亞鄰最低價,吸收部分調幅,吸收後95無鉛汽油每公升調漲為31.3元,因碰到30元門檻啟動第一波平穩措施,超出1.3元由中油吸收25%調幅並四捨五入後,汽、柴油每公升各再吸收0.3元。在雙重平穩機制啟動下,汽油吸收1.2元,柴油吸收2.3元,汽、柴油實際價格每公升僅各調漲0.8元及0.9元。
國際油價持續衝高,布蘭特原油站上85美元,中油宣布在油價平穩 雙機制啟動下,汽、柴油各吸收1.2元及2.3元,汽、柴油各調漲0.8 元及0.9元;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5元、 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3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 6.6元。
台塑化基於競爭原則跟進相同調幅,調整後,台塑化18日凌晨1時 起,參考零售價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5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0. 9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3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6.4元。
中油表示,本周浮動油價調整原則之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上漲2.5 7美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0.159美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漲幅 為3.04%,汽、柴油每公升原應各調漲2元及3.2元。
不過,為維持價格需低於亞洲鄰近國家之限制,中油吸收此部分調 幅後、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3元,進一步再啟動油價平穩措施,超出 之1.3元經計算25%吸收調幅並四捨五入後,汽、柴油每公升各再吸 收0.3元;汽、柴油實際價格每公升各調漲0.8元及0.9元。
台塑化基於競爭原則跟進相同調幅,調整後,台塑化18日凌晨1時 起,參考零售價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5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0. 9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3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6.4元。
中油表示,本周浮動油價調整原則之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上漲2.5 7美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0.159美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漲幅 為3.04%,汽、柴油每公升原應各調漲2元及3.2元。
不過,為維持價格需低於亞洲鄰近國家之限制,中油吸收此部分調 幅後、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3元,進一步再啟動油價平穩措施,超出 之1.3元經計算25%吸收調幅並四捨五入後,汽、柴油每公升各再吸 收0.3元;汽、柴油實際價格每公升各調漲0.8元及0.9元。
2019年10月,中信與中油聯手共同推出中油Pay支付工具,客戶只 需將信用卡綁定手機即可免攜帶信用卡至全台中油加油站加油付款。 在100多萬名中油聯名卡卡戶中,近三年新增32萬卡,而2021年即新 增18萬張新卡,年對年成長率+25%,同時每月有超過80萬筆交易透 過中油Pay完成,中油Pay已成為台灣開車族最多人選擇使用的付款A PP。中油卡40歲以下客群使用中油Pay滲透率達35%,顯示成功吸引 年輕客戶申辦。
中油Pay以客戶行車需求出發,結合四項創新功能,舉凡加油、停 車、高速公路通行費等需求,皆能透過中油Pay一站式滿足,包含支 付體驗一鍵完成:消費者於「中油Pay」輸入個人資訊,即可即時辦 卡、一鍵綁定,申辦到綁卡5分鐘內完成,免除卡片寄送,立即消費 享優惠。點數整合回饋倍增:使用中油Pay消費,整合累積中油VIP點 數、中信紅利點數雙重回饋。刷卡儲值加油最優:中油Pay整合中油 儲值卡,加油前先儲值立即享紅利金回饋,儲值後再加油立即折抵紅 利金,消費者享即時儲值、即時回饋、即時抵用。行車資訊一站滿足 :即時油價通知、市區停車位狀況查詢/扣款、eTag國道通行費用等 行車資訊即時掌握。
此外,中油Pay也改變了加油市場經營模式,達成了放大交易、鞏 固客戶忠誠度以及跳脫降價經營模式。
中油Pay開創了先儲值再加油的新油品消費模式,創造了兩大支付 優勢。第一是突破油箱及場域限制,客戶只需打開中油Pay即可消費 並立即獲得消費回饋。第二,中油Pay預先綁定油品消費,跳脫油價 折扣競爭,有效鞏固消費者。
中油Pay以客戶行車需求出發,結合四項創新功能,舉凡加油、停 車、高速公路通行費等需求,皆能透過中油Pay一站式滿足,包含支 付體驗一鍵完成:消費者於「中油Pay」輸入個人資訊,即可即時辦 卡、一鍵綁定,申辦到綁卡5分鐘內完成,免除卡片寄送,立即消費 享優惠。點數整合回饋倍增:使用中油Pay消費,整合累積中油VIP點 數、中信紅利點數雙重回饋。刷卡儲值加油最優:中油Pay整合中油 儲值卡,加油前先儲值立即享紅利金回饋,儲值後再加油立即折抵紅 利金,消費者享即時儲值、即時回饋、即時抵用。行車資訊一站滿足 :即時油價通知、市區停車位狀況查詢/扣款、eTag國道通行費用等 行車資訊即時掌握。
此外,中油Pay也改變了加油市場經營模式,達成了放大交易、鞏 固客戶忠誠度以及跳脫降價經營模式。
中油Pay開創了先儲值再加油的新油品消費模式,創造了兩大支付 優勢。第一是突破油箱及場域限制,客戶只需打開中油Pay即可消費 並立即獲得消費回饋。第二,中油Pay預先綁定油品消費,跳脫油價 折扣競爭,有效鞏固消費者。
增氣減煤政策卡在「三接」興建,不只北部的三接遭遇公投挑戰,位於南部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也遭質疑讓海岸線退縮侵蝕。中油昨(11)日表示,用錯誤的資訊製造永安接收站與環保衝突與對立,「非國人所樂見,亦非全民之福」。
有媒體報導「高雄30公里沙灘不見了」,質疑台灣首座、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的填海造陸、蓋港口,產生後續蝴蝶效應。反對天然氣接收站的輿論遍地開花,頗有烽火連天的意味。為迅速滅火,中油昨日發布新聞稿反駁,「這種莫須有的指控,對於永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來說,實是不可承受之重!」
中油也特別強調,隨著年底公投腳步逼近,天然氣相關議題將更受到國人的關注與討論,期盼社會各界能秉持理性並以科學為據。中油並指,全台有三分之二的天然氣由永安接收站供應,面對空汙季即將來臨,若沒有接收站支撐燃氣發電,降低燃煤發電比重,會有多少民眾承受空汙對健康的危害?
中油表示,該站1984年動工、1990年完工,早在建站前的1904年開始,北側海岸線就已出現退縮的侵蝕現象,且平均每年侵蝕1.48至3.18公尺,將高雄海岸線退縮歸因於該站的興建,「不僅有欠公允且令人遺憾」。
蔡政府規劃要提高天然氣發電的占比,以取代即將除役的核電和燃煤,因此要在桃園觀塘工業區興建三接,以分散風險,讓天然氣的安全存量增加,但遭到「珍愛藻礁」公投的挑戰。
有媒體報導「高雄30公里沙灘不見了」,質疑台灣首座、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的填海造陸、蓋港口,產生後續蝴蝶效應。反對天然氣接收站的輿論遍地開花,頗有烽火連天的意味。為迅速滅火,中油昨日發布新聞稿反駁,「這種莫須有的指控,對於永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來說,實是不可承受之重!」
中油也特別強調,隨著年底公投腳步逼近,天然氣相關議題將更受到國人的關注與討論,期盼社會各界能秉持理性並以科學為據。中油並指,全台有三分之二的天然氣由永安接收站供應,面對空汙季即將來臨,若沒有接收站支撐燃氣發電,降低燃煤發電比重,會有多少民眾承受空汙對健康的危害?
中油表示,該站1984年動工、1990年完工,早在建站前的1904年開始,北側海岸線就已出現退縮的侵蝕現象,且平均每年侵蝕1.48至3.18公尺,將高雄海岸線退縮歸因於該站的興建,「不僅有欠公允且令人遺憾」。
蔡政府規劃要提高天然氣發電的占比,以取代即將除役的核電和燃煤,因此要在桃園觀塘工業區興建三接,以分散風險,讓天然氣的安全存量增加,但遭到「珍愛藻礁」公投的挑戰。
繼蔡總統在國慶演說喊話能源政策不能反覆後,趕在三接外推環差初審前夕,經濟部昨(11)日再提四大論述,對「珍愛藻礁」公投發動反擊;經濟部指出,「三接」最遠離岸約1.7公里的海底即無礁石,藻礁公投案的前提「存在事實基礎錯誤」。
蔡總統在國慶演說表示,「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在反覆的能源政策下,持續累積經濟成長的動能」,向珍愛藻礁、重啟核四公投喊話意味濃。從總統喊話到昨天經濟部反駁,也宣誓年底公投大戰攻防鳴槍起跑。
為能說服環團,經濟部讓三接再外推,三接外推方案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也將在今日首度於環保署專案小組初審,環團已表態絕對不會缺席,首次環差初審,將成年底公投的前哨戰。
經濟部昨天提出四大論述反駁藻礁公投的合理性。第一,「潮間帶藻礁全部保留,水深18公尺、離岸1.7公里海底無礁石」。經部駁斥,三接開發範圍早已大幅縮減,也只使用18年前已完成的填地,並已完全避開大潭潮間帶藻礁,但公投方僅憑一篇碩士論文的推論,即質疑「工業港海底離岸5公里皆藻礁」,且該論文調查地點,為大潭北邊的白玉藻礁而非大潭,顯然存在明確的事實錯誤。
第二,「中油已委託專家團隊實地鑽探與海床淺層地質高解析度調查」;經部表示,中油將1999年的鑽探資料,以及在2003年、2019至2021年共百餘個鑽探點岩芯資料, 委託國內多個專家團隊、運用多種調查方法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大潭海域在水深18公尺、約離岸1.7公里後的海底即無礁石分布,顯然公投方提案主文所依據的前提,早已存在明確的事實錯誤。
第三、「潮間帶與海底大不同,泥沙生態不是藻礁生態」;第四,「三接是能源轉型、供電穩定及減汙減煤的關鍵」。
為能在經濟發展與環保之間求取平衡,經濟部提出三接外推方案,進一步避開水下礁體,觀塘工業港防波堤及碼頭堤線外推,港域水深由原先10公尺以上,外推至水深15公尺以上,將工業港再外推455公尺。
經濟部表示,此計畫是為達成供應台電大潭電廠新增燃氣機組用氣需求,以確保北部地區電力穩定供應,及配合政府2025年實現能源轉型與兼顧減碳排放目標。
對於環團所提替代方案,經濟部指出,如遷移至台北港或林口港,環評作業、填地與建站都至少需要11年,會導致北部出現電力缺口,海管與陸管布設至台北港的過程,也將產生環境影響衝擊,若移至林口港更需進行飛安審查。
蔡總統在國慶演說表示,「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在反覆的能源政策下,持續累積經濟成長的動能」,向珍愛藻礁、重啟核四公投喊話意味濃。從總統喊話到昨天經濟部反駁,也宣誓年底公投大戰攻防鳴槍起跑。
為能說服環團,經濟部讓三接再外推,三接外推方案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也將在今日首度於環保署專案小組初審,環團已表態絕對不會缺席,首次環差初審,將成年底公投的前哨戰。
經濟部昨天提出四大論述反駁藻礁公投的合理性。第一,「潮間帶藻礁全部保留,水深18公尺、離岸1.7公里海底無礁石」。經部駁斥,三接開發範圍早已大幅縮減,也只使用18年前已完成的填地,並已完全避開大潭潮間帶藻礁,但公投方僅憑一篇碩士論文的推論,即質疑「工業港海底離岸5公里皆藻礁」,且該論文調查地點,為大潭北邊的白玉藻礁而非大潭,顯然存在明確的事實錯誤。
第二,「中油已委託專家團隊實地鑽探與海床淺層地質高解析度調查」;經部表示,中油將1999年的鑽探資料,以及在2003年、2019至2021年共百餘個鑽探點岩芯資料, 委託國內多個專家團隊、運用多種調查方法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大潭海域在水深18公尺、約離岸1.7公里後的海底即無礁石分布,顯然公投方提案主文所依據的前提,早已存在明確的事實錯誤。
第三、「潮間帶與海底大不同,泥沙生態不是藻礁生態」;第四,「三接是能源轉型、供電穩定及減汙減煤的關鍵」。
為能在經濟發展與環保之間求取平衡,經濟部提出三接外推方案,進一步避開水下礁體,觀塘工業港防波堤及碼頭堤線外推,港域水深由原先10公尺以上,外推至水深15公尺以上,將工業港再外推455公尺。
經濟部表示,此計畫是為達成供應台電大潭電廠新增燃氣機組用氣需求,以確保北部地區電力穩定供應,及配合政府2025年實現能源轉型與兼顧減碳排放目標。
對於環團所提替代方案,經濟部指出,如遷移至台北港或林口港,環評作業、填地與建站都至少需要11年,會導致北部出現電力缺口,海管與陸管布設至台北港的過程,也將產生環境影響衝擊,若移至林口港更需進行飛安審查。
歐洲天然氣價格每兆瓦時(MWh)飆至100歐元以上的天價,國內上 市櫃天然氣公司有「中油和政策當靠山」,每度維持在12元到13元的 歷史低點,並沒有因國際天然氣暴漲導致用氣量下滑,欣高(9931) 、欣雄(8908)因本業天然氣利潤固定,多角化進行業外轉投資,加 大營運獲利空間。
欣高董事長陳建東表示,歐洲天然氣價格飆破天價,對國內天然氣 的用量並不會產生負面衝擊,因為,國內天然氣公司銷售給工業用、 商業用、或家庭用天然氣的價格,是以中油的公告為主。
他說,我國天然氣售價最高是在2014年3月的每度25.14元,最低是 2021年1到3月的11.97元,目前大約是每度12.68元,價格維持低檔, 主要是政策凍漲,加上天然氣因為具有環保優點,可完全燃燒,政策 鼓勵工廠採用天然氣,替代重油和柴油發電。
鄉村型的欣雄則以工業用天然氣營收為大宗、占比約95%,欣雄董 事長朱文煌表示,今年工業用天然氣營收沒有太大變化,因工廠稼動 率提高,「可能還有小幅成長的機會」。
朱文煌指出,由於銷售天然氣毛利固定,加上工業用天然氣又有議 價空間,因此,想要有更高的獲利,就得多角化經營,因此,欣雄除 了投入太陽能產業,也100%轉投資設立欣雄建設。
欣高董事長陳建東表示,歐洲天然氣價格飆破天價,對國內天然氣 的用量並不會產生負面衝擊,因為,國內天然氣公司銷售給工業用、 商業用、或家庭用天然氣的價格,是以中油的公告為主。
他說,我國天然氣售價最高是在2014年3月的每度25.14元,最低是 2021年1到3月的11.97元,目前大約是每度12.68元,價格維持低檔, 主要是政策凍漲,加上天然氣因為具有環保優點,可完全燃燒,政策 鼓勵工廠採用天然氣,替代重油和柴油發電。
鄉村型的欣雄則以工業用天然氣營收為大宗、占比約95%,欣雄董 事長朱文煌表示,今年工業用天然氣營收沒有太大變化,因工廠稼動 率提高,「可能還有小幅成長的機會」。
朱文煌指出,由於銷售天然氣毛利固定,加上工業用天然氣又有議 價空間,因此,想要有更高的獲利,就得多角化經營,因此,欣雄除 了投入太陽能產業,也100%轉投資設立欣雄建設。
第三季美債殖利率又一波反彈,連動台債殖利率跟著小幅上揚,但 觀察公司債票面利率仍與上半年約持平,其中市場指標的「護國神山 」台積電公司債,主流5年券票面利率仍僅0.5%,接近史上最低水準 ,籌資成本實在有夠省。
券商主管表示,觀察去年疫情爆以來,台積電發行的5年期公司債 票面利率去年上半年時還有0.55%,下半年隨市場利率一路向下,並 跌破0.5%。今年初開始美債殖利率大反彈,至3月底10年債衝高近一 倍的1.7%以上,台積電5年券票面利率也反映上揚至0.5%,第二季 美債殖利率回落,第三季又一波走高,但台積電5年券票面利率還是 停在0.5%不變,與上半年持平。
除了台積電,信用評等同樣是最高級別的AAA發債大咖,包括類公 債的台電、中油、中華電信等的5年期公司債票面利率,大致上也在 0.5%上下。其中第三季發債的台塑,雖然信用評等只有AA,但5年券 票面利率也僅0.46%。
券商主管指出,公司債定價的票面利率高低,主要以信用評等為基 準,第三季其他信評僅A+、A、A-等企業的5年券,較高票面利率約是 0.82∼0.85%,「基本上資金成本還是很便宜」。
去年以來公司債票面利率變動並不大,多數位在史上最低水準,或 僅略高一些。券商主管認為,除加碼投資成本很省,借新還舊尤其有 感,可省下更龐大的利息支出。
以5年券來說,信評最高等級AAA的台積電公司債,五年前票面利率 水準約1.0%,目前約0.5%,借新還舊當場現省0.5個百分點,統計 其今年來至目前為止,已發債979億元,五年下來足足可節省逾24億 元利息支出。
券商主管強調,時序進入第四季,台積電10月最新一期的公司債, 5年券票面利率略升高至0.54%,主要反應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再 度攀高至1.6%之上,預料仍是後續公司債定價的重要觀察指標。
券商主管表示,觀察去年疫情爆以來,台積電發行的5年期公司債 票面利率去年上半年時還有0.55%,下半年隨市場利率一路向下,並 跌破0.5%。今年初開始美債殖利率大反彈,至3月底10年債衝高近一 倍的1.7%以上,台積電5年券票面利率也反映上揚至0.5%,第二季 美債殖利率回落,第三季又一波走高,但台積電5年券票面利率還是 停在0.5%不變,與上半年持平。
除了台積電,信用評等同樣是最高級別的AAA發債大咖,包括類公 債的台電、中油、中華電信等的5年期公司債票面利率,大致上也在 0.5%上下。其中第三季發債的台塑,雖然信用評等只有AA,但5年券 票面利率也僅0.46%。
券商主管指出,公司債定價的票面利率高低,主要以信用評等為基 準,第三季其他信評僅A+、A、A-等企業的5年券,較高票面利率約是 0.82∼0.85%,「基本上資金成本還是很便宜」。
去年以來公司債票面利率變動並不大,多數位在史上最低水準,或 僅略高一些。券商主管認為,除加碼投資成本很省,借新還舊尤其有 感,可省下更龐大的利息支出。
以5年券來說,信評最高等級AAA的台積電公司債,五年前票面利率 水準約1.0%,目前約0.5%,借新還舊當場現省0.5個百分點,統計 其今年來至目前為止,已發債979億元,五年下來足足可節省逾24億 元利息支出。
券商主管強調,時序進入第四季,台積電10月最新一期的公司債, 5年券票面利率略升高至0.54%,主要反應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再 度攀高至1.6%之上,預料仍是後續公司債定價的重要觀察指標。
深耕數位金融服務屢獲肯定,中國信託金控勇奪首屆「2021數位金融獎」12項大獎,於金融、科技、普惠各面向備受肯定,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以勞工紓困貸款全程數位化的線上申貸服務,奪下「數位普惠」金質獎,並在「數位轉型典範」、「數位業務優化」、「數位創新」、「數位資訊安全」項目榮獲優質獎;台灣人壽亦以「TeamWalk職場健康管理」App奪得「數位創新」金質獎,而中國信託證券公司更贏得「數位轉型典範」、「數位資訊服務」金質獎雙冠王殊榮,充分展現中國信託金控數位金融的實質貢獻與影響力。
由《工商時報》主辦的首屆「2021數位金融獎」昨(7)日舉辦頒獎典禮,由中信金控技術長賈景光資深副總經理與中國信託銀行數位平台經營處處長何慶媛副總經理代表領獎。
中信銀行持續創新金融服務,在2020年、2021年疫情期間,為受理勞工紓困貸款案件最多的銀行,憑藉全程數位化的申貸平台,去(2020)年成功承作28萬件申貸案,中信銀行也不斷優化數位申貸流程,今(2021)年紓困貸款數位進件率更高達99%,讓民眾能更簡易、快速辦理申貸取得資金,評審團高度肯定,獲頒「數位普惠」金質獎。
賈景光表示,面對數位金融時代,金融業發展重點在創造有溫度的客戶體驗,應著眼於場景應用的發展,讓數位金融能全面地融入民眾生活。中信銀行致力整合金融服務與生活場景,行動銀行Home Bank App提供近500項功能,創造無所不在、無時不在的數位金融服務,客戶滿意度高達91%,奪得「數位轉型典範」優質獎。
為提升客戶服務體驗,中信銀行亦在分行臨櫃導入數位服務,讓客戶來行前即可線上取號並預填表單,大幅節省客戶臨櫃辦理業務時間,客戶滿意度高達90%,獲得「數位業務優化」優質獎肯定;為滿足客戶交通支付旅程,中信銀行攜手台灣中油、以中油聯名卡綁定中油Pay,讓客戶免持信用卡即可加油付款,便利又貼心的金融服務拿下「數位創新獎」優質獎。中信銀行亦因完備的資安制度,奪得「數位資訊安全」優質獎。
保險獎項方面,台灣人壽為團險企業客戶推出的手遊型「TeamWalk職場健康管理」App,提供企業以遊戲方式激勵員工揪團運動,不僅有效達成團體運動目標,還能降低企業團險成本,TeamWalk以數位科技創新團險商業模式,奪下「數位創新」金質獎殊榮。
由《工商時報》主辦的首屆「2021數位金融獎」昨(7)日舉辦頒獎典禮,由中信金控技術長賈景光資深副總經理與中國信託銀行數位平台經營處處長何慶媛副總經理代表領獎。
中信銀行持續創新金融服務,在2020年、2021年疫情期間,為受理勞工紓困貸款案件最多的銀行,憑藉全程數位化的申貸平台,去(2020)年成功承作28萬件申貸案,中信銀行也不斷優化數位申貸流程,今(2021)年紓困貸款數位進件率更高達99%,讓民眾能更簡易、快速辦理申貸取得資金,評審團高度肯定,獲頒「數位普惠」金質獎。
賈景光表示,面對數位金融時代,金融業發展重點在創造有溫度的客戶體驗,應著眼於場景應用的發展,讓數位金融能全面地融入民眾生活。中信銀行致力整合金融服務與生活場景,行動銀行Home Bank App提供近500項功能,創造無所不在、無時不在的數位金融服務,客戶滿意度高達91%,奪得「數位轉型典範」優質獎。
為提升客戶服務體驗,中信銀行亦在分行臨櫃導入數位服務,讓客戶來行前即可線上取號並預填表單,大幅節省客戶臨櫃辦理業務時間,客戶滿意度高達90%,獲得「數位業務優化」優質獎肯定;為滿足客戶交通支付旅程,中信銀行攜手台灣中油、以中油聯名卡綁定中油Pay,讓客戶免持信用卡即可加油付款,便利又貼心的金融服務拿下「數位創新獎」優質獎。中信銀行亦因完備的資安制度,奪得「數位資訊安全」優質獎。
保險獎項方面,台灣人壽為團險企業客戶推出的手遊型「TeamWalk職場健康管理」App,提供企業以遊戲方式激勵員工揪團運動,不僅有效達成團體運動目標,還能降低企業團險成本,TeamWalk以數位科技創新團險商業模式,奪下「數位創新」金質獎殊榮。
為慶祝「中油Pay」行動支付App註冊人數破百萬,並響應政府振興經濟,中油昨(5)日宣布推出「中油Pay慶百萬、挺振興抽油金」抽獎活動,只要到中油體系加油站消費,持紙本振興券或使用「中油Pay」支付,並出示中油Pay行動會員卡掃描卡號,單筆消費金額50元(含)以上,即享加油金抽獎機會。活動時間配合五倍券上路,將從10月8日開始,直到今年12月31日止。
中油兩年前推出「中油Pay」行動支付App,受到消費者歡迎,累積至今已超過百萬人次註冊,為回饋消費者,並響應政府的振興經濟方案,中油此次準備200萬元的加油金,舉辦抽獎活動,獎項包括頭獎5萬元、貳獎2萬元、參獎1萬元及普獎5,000元等,歡迎大家一起「挺振興」,來消費抽加油金。
活動期間,凡前往中油加油站使用紙本振興券消費並出示中油Pay行動會員卡供掃描,或直接使用中油Pay支付,都享有加油金抽獎機會。活動結束後,預訂於2022年1月6日舉辦公開抽獎,中獎訊息於次日透過「中油Pay」通知,中獎人於1月17日前完成相關領獎申請作業後,即可將加油金帶回家。
除此之外,使用紙本振興券購買中油的車用機油、清淨劑及洗可麗洗衣精等指定自有商品及民生用品,也可享有優惠。
中油主管提醒,消費者在振興經濟、邁向逐漸解封新生活的同時,仍請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措施,落實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並注意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到中油加油時也請遵守相關防疫措施,並多加使用「中油Pay」行動支付,既可減少接觸,還能享有各項支付優惠,方便又快速、利人又利己。
中油兩年前推出「中油Pay」行動支付App,受到消費者歡迎,累積至今已超過百萬人次註冊,為回饋消費者,並響應政府的振興經濟方案,中油此次準備200萬元的加油金,舉辦抽獎活動,獎項包括頭獎5萬元、貳獎2萬元、參獎1萬元及普獎5,000元等,歡迎大家一起「挺振興」,來消費抽加油金。
活動期間,凡前往中油加油站使用紙本振興券消費並出示中油Pay行動會員卡供掃描,或直接使用中油Pay支付,都享有加油金抽獎機會。活動結束後,預訂於2022年1月6日舉辦公開抽獎,中獎訊息於次日透過「中油Pay」通知,中獎人於1月17日前完成相關領獎申請作業後,即可將加油金帶回家。
除此之外,使用紙本振興券購買中油的車用機油、清淨劑及洗可麗洗衣精等指定自有商品及民生用品,也可享有優惠。
中油主管提醒,消費者在振興經濟、邁向逐漸解封新生活的同時,仍請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措施,落實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並注意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到中油加油時也請遵守相關防疫措施,並多加使用「中油Pay」行動支付,既可減少接觸,還能享有各項支付優惠,方便又快速、利人又利己。
天然氣、油價飆高,中油因政策緩漲,成本轉嫁壓力衝高,8月、 9月營運由盈轉虧;其中,天然氣事業前三季虧損約200億元,倘若第 四季天然氣持續攀高,中油預估天然氣部門今年恐虧超過400億元, 相對去年天然氣事業獲利約百億元,一來一回高低落差高達500億元 ;加計油價因亞鄰最低原則限制,持續緩漲,中油今年全年整體營運 恐面臨翻轉、淪於虧損窘境。
中油表示,考量國內疫情仍影響民生及工業,為配合政府穩定物價 措施,中油在天然氣及油價營運上都承擔相當大的成本吸收責任;其 中,天然氣7、8、9月只針對台電及民營電廠等電業用戶微幅漲價3% ,10月調幅擴大到5%,但民生及工業用的天然氣供應價格仍維持凍 漲。
另,10月液化石油氣每公斤本應調漲4.6元,也因考量疫情,價格 不調漲,由中油暫行吸收,加計先前未調足之吸收金額每公斤13.3元 ,累計吸收金額每公斤已達17.9元。然而,去年底到現在天然氣價格 已飆漲超過五倍,成本根本無法轉嫁,導致天然氣事業虧損包袱一路 墊高。
此外,伴隨經濟逐步解封,布蘭特原油每桶價格一度攀高至80美元 ,惟中油在遵循亞鄰最低原則下,汽柴油價格大多僅能小幅微漲,累 計至今年8月底止,中油已吸收53.35億元的原油上漲成本。影響所及 ,中油原本上半年獲利163.45億元,8月營運由盈轉虧,單月虧損近 20億元,9月國際天然氣、原油漲勢未歇,營運再度苦吞近30億元虧 損;前三季天然氣事業虧損已達200億元,導致整體營運獲利縮水至 百億元水準、僅約130億元。
中油發言人張瑞宗分析,美國德州地區今年2月發生罕見冰風暴, 造成德州電網大崩潰,引發大停電,現在大家都擔心如果今年底或明 年初再發生極端氣候,可能發生能源危機;加上俄羅斯是歐洲大陸主 要天然氣供應商,過去一年,俄國因本身需求增加,輸出到歐洲天然 氣數量減少,推升天然氣價格。
尤其,現在世界各國都在講碳中和、淨零排碳,要從污染較高的燃 煤發電,轉成燃氣發電,需求量一下子轉進來,諸多因素造成天然氣 嚴重供不應求,價格直線飆升。
張瑞宗擔憂地說,接下來進入冬季,取暖需求增加,天然氣價格會 飆到什麼程度還有得瞧。倘若天然氣漲勢持續,中油天然氣部門恐虧 超過400億元;加計油價因亞鄰最低原則限制,持續緩漲,今年全年 整體營運恐面臨虧損窘境。
中油表示,考量國內疫情仍影響民生及工業,為配合政府穩定物價 措施,中油在天然氣及油價營運上都承擔相當大的成本吸收責任;其 中,天然氣7、8、9月只針對台電及民營電廠等電業用戶微幅漲價3% ,10月調幅擴大到5%,但民生及工業用的天然氣供應價格仍維持凍 漲。
另,10月液化石油氣每公斤本應調漲4.6元,也因考量疫情,價格 不調漲,由中油暫行吸收,加計先前未調足之吸收金額每公斤13.3元 ,累計吸收金額每公斤已達17.9元。然而,去年底到現在天然氣價格 已飆漲超過五倍,成本根本無法轉嫁,導致天然氣事業虧損包袱一路 墊高。
此外,伴隨經濟逐步解封,布蘭特原油每桶價格一度攀高至80美元 ,惟中油在遵循亞鄰最低原則下,汽柴油價格大多僅能小幅微漲,累 計至今年8月底止,中油已吸收53.35億元的原油上漲成本。影響所及 ,中油原本上半年獲利163.45億元,8月營運由盈轉虧,單月虧損近 20億元,9月國際天然氣、原油漲勢未歇,營運再度苦吞近30億元虧 損;前三季天然氣事業虧損已達200億元,導致整體營運獲利縮水至 百億元水準、僅約130億元。
中油發言人張瑞宗分析,美國德州地區今年2月發生罕見冰風暴, 造成德州電網大崩潰,引發大停電,現在大家都擔心如果今年底或明 年初再發生極端氣候,可能發生能源危機;加上俄羅斯是歐洲大陸主 要天然氣供應商,過去一年,俄國因本身需求增加,輸出到歐洲天然 氣數量減少,推升天然氣價格。
尤其,現在世界各國都在講碳中和、淨零排碳,要從污染較高的燃 煤發電,轉成燃氣發電,需求量一下子轉進來,諸多因素造成天然氣 嚴重供不應求,價格直線飆升。
張瑞宗擔憂地說,接下來進入冬季,取暖需求增加,天然氣價格會 飆到什麼程度還有得瞧。倘若天然氣漲勢持續,中油天然氣部門恐虧 超過400億元;加計油價因亞鄰最低原則限制,持續緩漲,今年全年 整體營運恐面臨虧損窘境。
天然氣、煤炭價格狂飆,引發能源危機疑慮,傳出經濟部最近下令,要求中油、中鋼等國營事業提高供電自給率,並且設下超高標。因大陸限電問題續燒,經濟部此次從國營事業下手,突顯國內供電缺口問題,台灣可能正面臨同樣的限電危機。
產業人士分析,台灣本身不產油也不產天然氣,台灣有98%的能源是仰賴進口。最近不論國際天然氣、煤炭、原油價格齊漲,而且漲幅相關可觀,台灣電價、油價、天然氣價卻還在凍漲,大家可能輕忽能源危機已經逼近的風險。
傳經濟部最近下令,要求國營事業配合提高供電自給率,以增加台電的電力調度彈性,而且設下超高標,尤其是營運規模最大的中油、中鋼首當其衝。
據傳,中油最近送出一份自給供電計畫書,已經列出所有能供電的最大容量,卻仍被經濟部打回票,顯示國內供電吃緊情況可能比想像嚴重。
對此,中油發言人張瑞宗表示,目前中油桃園廠和大林廠都有建置鍋爐,透過蒸氣發電,雖然還沒辦法達到自給自足,但桃園廠目前供電自給率已來到40%-50%,大林廠也有20%上下。
未來中油有計畫,也會持續擴建鍋爐以增加供電自給率,但因為相關建置牽涉到製程設備改變等,必須經過環評或環差,曠日廢時,沒辦法馬上執行或實現。
至於位在桃園龜山的國光電力,為中油的轉投資,與台灣汽電共生公司及日本關西電力共同合資成立,中油持股比例約45%。不過該電廠所發電力,主要是賣回給台電,不牽涉中油本身的供電自給率目標。
至於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說,長期來關注節能減排問題,中鋼高爐煉鋼除了回收焦爐熱氣外,同時設計完善的汽電共生系統,目前中鋼汽電共生占總用電量比重高達60%以上,持續朝70%的高目標邁進,再加上太陽能發電以及未來的離岸風電、風場開發,中鋼用電自給率會持續向上提升。
翁朝棟指出,發展綠能已是國家重要政策,台灣不斷降低燃煤發電,改用天然氣,雖然成本稍高,但對環境相對友善。他指出,中鋼高爐煉鋼過程產生大量的熱能及蒸氣,完整的汽電共生系統使用電自給率達到60%,進一步朝70%前進,此外興建太陽能發電,優先供應中鋼廠區以及行政區使用。
產業人士分析,台灣本身不產油也不產天然氣,台灣有98%的能源是仰賴進口。最近不論國際天然氣、煤炭、原油價格齊漲,而且漲幅相關可觀,台灣電價、油價、天然氣價卻還在凍漲,大家可能輕忽能源危機已經逼近的風險。
傳經濟部最近下令,要求國營事業配合提高供電自給率,以增加台電的電力調度彈性,而且設下超高標,尤其是營運規模最大的中油、中鋼首當其衝。
據傳,中油最近送出一份自給供電計畫書,已經列出所有能供電的最大容量,卻仍被經濟部打回票,顯示國內供電吃緊情況可能比想像嚴重。
對此,中油發言人張瑞宗表示,目前中油桃園廠和大林廠都有建置鍋爐,透過蒸氣發電,雖然還沒辦法達到自給自足,但桃園廠目前供電自給率已來到40%-50%,大林廠也有20%上下。
未來中油有計畫,也會持續擴建鍋爐以增加供電自給率,但因為相關建置牽涉到製程設備改變等,必須經過環評或環差,曠日廢時,沒辦法馬上執行或實現。
至於位在桃園龜山的國光電力,為中油的轉投資,與台灣汽電共生公司及日本關西電力共同合資成立,中油持股比例約45%。不過該電廠所發電力,主要是賣回給台電,不牽涉中油本身的供電自給率目標。
至於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說,長期來關注節能減排問題,中鋼高爐煉鋼除了回收焦爐熱氣外,同時設計完善的汽電共生系統,目前中鋼汽電共生占總用電量比重高達60%以上,持續朝70%的高目標邁進,再加上太陽能發電以及未來的離岸風電、風場開發,中鋼用電自給率會持續向上提升。
翁朝棟指出,發展綠能已是國家重要政策,台灣不斷降低燃煤發電,改用天然氣,雖然成本稍高,但對環境相對友善。他指出,中鋼高爐煉鋼過程產生大量的熱能及蒸氣,完整的汽電共生系統使用電自給率達到60%,進一步朝70%前進,此外興建太陽能發電,優先供應中鋼廠區以及行政區使用。
天然氣價格狂飆,中油恐大虧。中油配合政府的穩定物價措施,因成本難以轉嫁,粗估該公司今年天然氣部門恐陷鉅額虧損逾400億元,比起該部門去年獲利約百億元形成對比,中油今年獲利恐遭吞噬。
中油是國內最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商,從7月開始,可以看見中油每個月初公布的國內天然氣價格,悄悄調升電業用戶的天然氣售價,7、8、9月各調漲3%,最新公布的10月調幅再擴大到5%。
不過中油主管表示,這個調幅比起英國及歐洲,從去年底到現在天然氣價格已經飆漲超過五倍,相對平緩許多,離成本有很大一段差距。尤其為了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措施,中油只針對台電及民營電廠等電業用戶微幅漲價,對於民生及工業用的天然氣供應價格仍然維持凍漲,成本根本無法轉嫁,已經快要「撐不下去」。
中油是國內最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商,從7月開始,可以看見中油每個月初公布的國內天然氣價格,悄悄調升電業用戶的天然氣售價,7、8、9月各調漲3%,最新公布的10月調幅再擴大到5%。
不過中油主管表示,這個調幅比起英國及歐洲,從去年底到現在天然氣價格已經飆漲超過五倍,相對平緩許多,離成本有很大一段差距。尤其為了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措施,中油只針對台電及民營電廠等電業用戶微幅漲價,對於民生及工業用的天然氣供應價格仍然維持凍漲,成本根本無法轉嫁,已經快要「撐不下去」。
外傳因大陸限電問題續燒,經濟部從國營事業下手,要求中油、中鋼等國營事業提高供電自給率。對此,經濟部回應,台電本來就會因應尖離峰的電力調度,設計需量反應機制,而國營事業部分屬於大型製造業,因此也會透過需量反應制度,增加自備發電量,「相關機制行之有年,與近來的國際燃氣價格上漲沒有關係。」
對於傳出有意因為燃料成本增加而要求提高供電自給率。國營會及所屬國營事業則表示,近期並無收到該指示。台電則回應,10月進入空汙季後,許多機組都已經降載,因此目前首要任務是維持穩定供電,非限制發電。
至於外界解讀,要求國營事業提高發電自給率,凸顯國內因燃料成本高漲而有供電缺口,台灣可能正面臨同樣的限電危機。
經濟部嚴正駁斥並表示,有關天然氣供應,中油公司已透過中、長約採購布局為主,短約及現貨為輔的採購策略,以及靈活的船期調度,完成今年的天然氣採購,力保供氣穩定。
據了解,包括台灣在2017年發生的815大停電,以及今年513、515大停電,皆與電廠發電調度有關,並非能源採購不足問題。
對於傳出有意因為燃料成本增加而要求提高供電自給率。國營會及所屬國營事業則表示,近期並無收到該指示。台電則回應,10月進入空汙季後,許多機組都已經降載,因此目前首要任務是維持穩定供電,非限制發電。
至於外界解讀,要求國營事業提高發電自給率,凸顯國內因燃料成本高漲而有供電缺口,台灣可能正面臨同樣的限電危機。
經濟部嚴正駁斥並表示,有關天然氣供應,中油公司已透過中、長約採購布局為主,短約及現貨為輔的採購策略,以及靈活的船期調度,完成今年的天然氣採購,力保供氣穩定。
據了解,包括台灣在2017年發生的815大停電,以及今年513、515大停電,皆與電廠發電調度有關,並非能源採購不足問題。
中油第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環差案已經正式送件環保署,並於9月中旬補件完成,即將闖關環評審查,若進行順利,審查流程快則一至二個月可完成,但因為12月18日將舉行藻礁公投、核四商轉公投等案,都會為能源政策推動帶來變數。
政府近年力推能源轉型,除了綠能之外,還要「增氣減煤」,將既有燃煤電廠轉型、擴增燃氣機組;同時國發會亦有意將我國天然氣安全儲存量,從目前的七天拉高至14天,中油三接的角色變的格外重要。
環保署證實,已經收到三接環差案補件,未來將展開排案審查。環差案將先由專案小組進行初審,再進到環評大會進行決議;依照過去環評經驗,若進行順利,整體審查流程最快要一至二個月可完成,但如果分析不夠完整,整體期程可能會更久。
由於三接案傳出可能影響當地藻礁、保育類動物的疑慮,為回應民間訴求,行政院於今年5月公布三接替代方案,規畫將工業港外推455公尺、離岸1.2公里,並增加二年半工期,以及150億元預算。
為朝替代方案發展,經濟部須提出環境差異分析報告,日前一度因為環境衝擊分析不完備,被要求重新補件。經濟部官員證實,已經在9月中旬將環保署所要求的資料補足,並完成繳費,接下來就等審查程序正式開跑。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政院已推出三接替代方案,但今年底仍將面臨藻礁公投的挑戰,公投將要求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若屆時通過,三接替代方案也將成未知數。
藻礁公投原訂於今年8月舉辦,但受到疫情影響,中選會已公告延至12月18日舉行,同日還有核四商轉公投,都為增氣減煤、非核家園等二項既定能源政策帶來變數。
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強調,環評審查有一定的流程,無論未來公投有何變數,環保署既然已經收件,就會依照法定時程排案審查,未來亦尊重環評委員審查的權限。
政府近年力推能源轉型,除了綠能之外,還要「增氣減煤」,將既有燃煤電廠轉型、擴增燃氣機組;同時國發會亦有意將我國天然氣安全儲存量,從目前的七天拉高至14天,中油三接的角色變的格外重要。
環保署證實,已經收到三接環差案補件,未來將展開排案審查。環差案將先由專案小組進行初審,再進到環評大會進行決議;依照過去環評經驗,若進行順利,整體審查流程最快要一至二個月可完成,但如果分析不夠完整,整體期程可能會更久。
由於三接案傳出可能影響當地藻礁、保育類動物的疑慮,為回應民間訴求,行政院於今年5月公布三接替代方案,規畫將工業港外推455公尺、離岸1.2公里,並增加二年半工期,以及150億元預算。
為朝替代方案發展,經濟部須提出環境差異分析報告,日前一度因為環境衝擊分析不完備,被要求重新補件。經濟部官員證實,已經在9月中旬將環保署所要求的資料補足,並完成繳費,接下來就等審查程序正式開跑。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政院已推出三接替代方案,但今年底仍將面臨藻礁公投的挑戰,公投將要求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若屆時通過,三接替代方案也將成未知數。
藻礁公投原訂於今年8月舉辦,但受到疫情影響,中選會已公告延至12月18日舉行,同日還有核四商轉公投,都為增氣減煤、非核家園等二項既定能源政策帶來變數。
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強調,環評審查有一定的流程,無論未來公投有何變數,環保署既然已經收件,就會依照法定時程排案審查,未來亦尊重環評委員審查的權限。
反映需求衰退擔憂,沙烏地阿拉伯調降10月售予亞洲客戶各級原油 訂價條件,國際油價趨緩下跌;在維持亞鄰最低價前提,中油、台塑 化汽、柴油價格各調降0.1元,柴油吸收0.7元。
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8.1元、95無鉛汽 油每公升29.6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1.6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5.4元 。
台塑化13日凌晨1時起,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8.1元 、95無鉛汽油每公升29.5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1.6元、超級柴油每 公升25.2元。
美國能源部發布「短期能源展望」指出,因變種病毒的肆虐,對經 濟增長預期有所下調,預估2021年西德州原油均價下調0.24美元,至 每桶65.69美元;2022年西德州原油均價預估續跌至每桶62.37美元。
另,2021年布蘭特原油的均價預估下調0.1美元,為每桶68.61美元 ;2022年布蘭特原油均價則維持每桶66.04美元預估值。
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8.1元、95無鉛汽 油每公升29.6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1.6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5.4元 。
台塑化13日凌晨1時起,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8.1元 、95無鉛汽油每公升29.5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1.6元、超級柴油每 公升25.2元。
美國能源部發布「短期能源展望」指出,因變種病毒的肆虐,對經 濟增長預期有所下調,預估2021年西德州原油均價下調0.24美元,至 每桶65.69美元;2022年西德州原油均價預估續跌至每桶62.37美元。
另,2021年布蘭特原油的均價預估下調0.1美元,為每桶68.61美元 ;2022年布蘭特原油均價則維持每桶66.04美元預估值。
中油宣布攜手桃園市政府、台電及台灣海洋大學規劃興建藻礁暨海 洋生態館,8日於桃園興光堡壘簽署「藻礁暨海洋生態館興建營運合 作意向書」,未來將共同推動藻礁生態保育、復育及落實環境教育, 共譜產官學合作三贏局面。
「藻礁暨海洋生態館」由桃園市政府規劃,計劃在台灣海洋大學桃 園觀音校區、海洋創新育成基地興建,由桃園副市長高安邦、台電總 經理鍾炳利、中油代理董事長李順欽及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共同簽署 合作意向書。
李順欽表示,桃園沿海擁有全國最大、生長最完整的藻礁地形,「 藻礁暨海洋生態館」興建完工後將提供家庭、學校團體參訪,讓民眾 親近與認識海洋生態,加強民眾對藻礁與海洋生態的認識與關心,落 實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
中油強調,為對環境生態更友善,興建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已 採行外推方案,不浚挖、不填地、不影響大潭藻礁區完整生態,未來 將會持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堅守對環境的重視及環評承諾,以實際 行動保護藻礁生態環境。
「藻礁暨海洋生態館」由桃園市政府規劃,計劃在台灣海洋大學桃 園觀音校區、海洋創新育成基地興建,由桃園副市長高安邦、台電總 經理鍾炳利、中油代理董事長李順欽及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共同簽署 合作意向書。
李順欽表示,桃園沿海擁有全國最大、生長最完整的藻礁地形,「 藻礁暨海洋生態館」興建完工後將提供家庭、學校團體參訪,讓民眾 親近與認識海洋生態,加強民眾對藻礁與海洋生態的認識與關心,落 實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
中油強調,為對環境生態更友善,興建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已 採行外推方案,不浚挖、不填地、不影響大潭藻礁區完整生態,未來 將會持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堅守對環境的重視及環評承諾,以實際 行動保護藻礁生態環境。
高雄市政府規劃以台積電、日月光等半導體大廠為核心,打造從南 科、路竹科、橋頭科及仁武、林園石化產業園區的半導體S廊帶,其 中的材料研發核心將落腳中油高雄煉油廠,為此,高雄都發局也正式 啟動55.49公頃無污染土地都市計畫變更程序。
高雄都發局長楊欽富26日表示,高雄煉油廠轉型開發活化,能夠向 北串接橋頭、路竹至南科的新興半導體製造聚落,往南與大社、仁武 、大寮、林園、小港等既有石化、鋼鐵產業互補。
他說,此一計劃具有穩固臺灣半導體產業領先的國家戰略,也能兌 現陳其邁市長競選政見北城計畫,爭取優質科技大廠進駐北高雄科技 矽谷走廊。
楊欽富表示,高煉廠238公頃土地遼闊,必須同步整治與開發工作 ,才能加速土地活化,如同當初德國魯爾工業區經驗,也要適度保留 具歷史價值的工業遺址,以及具員工記憶的老樹綠地等紋理。他指出 ,高煉廠行政區55.49公頃土地規劃方案,是經過跟中油多次討論的 結果,也提請高雄市都委會研議過,在兼顧文資保存、維持木麻黃綠 園道及水塔等舊廠景觀意象、園區聯通、捷運場站TOD聯合開發之整 體效益下,所研擬的多方多贏方案。
都發局強調,中油高雄煉油廠(五輕舊址)是行政院今年4月宣告 建立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研發核心,確保半導體產業鏈關鍵材料自 主,穩固全球領先地位。其中55公頃舊廠行政區土地,同時是經濟部 「循環經濟推動方案」擇定循環經濟研發場域,中油將投置「循環技 術暨材料創新研發中心」、「材料國際學院」,轉型為產官學創新合 作、實驗及試量產研發專區。中油提報內政部同意,依都市計畫法辦 理個案變更,預計投入近60億元,2025年起陸續完成綠能所、材料國 際學院及材料研發中心等,預估帶動地方1.6萬就業人數。
高雄都發局長楊欽富26日表示,高雄煉油廠轉型開發活化,能夠向 北串接橋頭、路竹至南科的新興半導體製造聚落,往南與大社、仁武 、大寮、林園、小港等既有石化、鋼鐵產業互補。
他說,此一計劃具有穩固臺灣半導體產業領先的國家戰略,也能兌 現陳其邁市長競選政見北城計畫,爭取優質科技大廠進駐北高雄科技 矽谷走廊。
楊欽富表示,高煉廠238公頃土地遼闊,必須同步整治與開發工作 ,才能加速土地活化,如同當初德國魯爾工業區經驗,也要適度保留 具歷史價值的工業遺址,以及具員工記憶的老樹綠地等紋理。他指出 ,高煉廠行政區55.49公頃土地規劃方案,是經過跟中油多次討論的 結果,也提請高雄市都委會研議過,在兼顧文資保存、維持木麻黃綠 園道及水塔等舊廠景觀意象、園區聯通、捷運場站TOD聯合開發之整 體效益下,所研擬的多方多贏方案。
都發局強調,中油高雄煉油廠(五輕舊址)是行政院今年4月宣告 建立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研發核心,確保半導體產業鏈關鍵材料自 主,穩固全球領先地位。其中55公頃舊廠行政區土地,同時是經濟部 「循環經濟推動方案」擇定循環經濟研發場域,中油將投置「循環技 術暨材料創新研發中心」、「材料國際學院」,轉型為產官學創新合 作、實驗及試量產研發專區。中油提報內政部同意,依都市計畫法辦 理個案變更,預計投入近60億元,2025年起陸續完成綠能所、材料國 際學院及材料研發中心等,預估帶動地方1.6萬就業人數。
受國際能源總署(IEA)調降全球原油需求預測、及美國9月頁岩油產量將增加影響,國際油價持續走弱。中油、台塑化宣布,汽油每公升調降0.4元、柴油降價0.3元。
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7.6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9.1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1.1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5.5元。
此外,台塑化23日凌晨1時起,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7.6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9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1.1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5.3元。
近期國際油價因擔憂變種病毒肆虐將衝擊需求,每桶報價跌破70美元,台塑化指出,原先內部評估下半年油價因旺季需求,高點會落在第三季,但目前因變種病毒,第三季原油波動恐呈現區間盤整,預期原油高點恐遞延至第四季,每桶價格仍維持先前75∼80美元看法。
因美元上漲、擔憂疫情衝擊需求,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10月原油期貨8月19日收盤下跌2.6%,成為每桶63.50美元;歐洲ICE期貨交易所近月布蘭特原油下跌2.6%,每桶為66.45美元,雙雙創下5月來新低。
分析師認為,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美元走強以及規避風險的環境都不利於油價上漲,如果變種病毒疫情不再繼續惡化,陸運的燃料需求有望在年底前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但空運燃料的需求則因國際間旅遊仍有限制,恢復仍需要較長時間。
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7.6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9.1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1.1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5.5元。
此外,台塑化23日凌晨1時起,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7.6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9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1.1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5.3元。
近期國際油價因擔憂變種病毒肆虐將衝擊需求,每桶報價跌破70美元,台塑化指出,原先內部評估下半年油價因旺季需求,高點會落在第三季,但目前因變種病毒,第三季原油波動恐呈現區間盤整,預期原油高點恐遞延至第四季,每桶價格仍維持先前75∼80美元看法。
因美元上漲、擔憂疫情衝擊需求,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10月原油期貨8月19日收盤下跌2.6%,成為每桶63.50美元;歐洲ICE期貨交易所近月布蘭特原油下跌2.6%,每桶為66.45美元,雙雙創下5月來新低。
分析師認為,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美元走強以及規避風險的環境都不利於油價上漲,如果變種病毒疫情不再繼續惡化,陸運的燃料需求有望在年底前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但空運燃料的需求則因國際間旅遊仍有限制,恢復仍需要較長時間。
台灣中油公司國光牌海運機油品質優異,再獲肯定。
日前,「國光牌海運機油CO-1000 Plus」系列產品,再榮獲日本著名船舶製造商J-ENG(Japan Engine Corporation)國際認證,再再顯示國光牌海運機油不僅廣受全球業界好評,品質更與國際大廠並駕齊驅。
台灣中油表示,潤滑油事業部近年來積極爭取各項海運機油產品國際認證,且榮獲多項獎項,去年以「國光牌海運機油CO-1000 SP」榮獲第17屆「國家品牌玉山獎」最佳產品獎殊榮,隨後又以「國光牌液壓油AWS系列」榮獲美國著名世界第三大泵浦製造商Parker Denison國際認證,該獎項由全國最具公信力和指標性的優質傑出企業評選,堪稱國家級的品牌最高榮譽標竿,足見國光牌海運機油致力於品質嚴格把關、高質化環保節能研發及深耕多年的信賴安心品牌形象,已不斷在國際舞台上嶄露光芒。
此次認證的J-ENG公司為日本神戶柴油引擎(Kobe Diesel)和三菱重工船用機械船用引擎(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rine Machinery)合併的日本引擎製造公司,欲取得J-ENG國際認證,除須通過日本各項嚴格的數據測試規格外,還必須再通過全球市占率第一的丹麥MAN ES公司及瑞士WinGD的國際認證。
台灣中油海運團隊為取得國際大廠的信任及支持,多次往返丹麥MAN ES及瑞士WinGD研發總部,進行國光牌產品技術、摻配工廠及公司背景等資訊交流及技術研討會議;其中尤以WinGD認證過程最為艱辛,海運團隊除遠赴美國洛杉磯進行初始拆缸外,又奔赴新加坡進行期末拆缸、測量及復位等項目,實船測試總時數達4,000小時以上,通過層層關卡及嚴格測試要求,終於取得認證。
日前,「國光牌海運機油CO-1000 Plus」系列產品,再榮獲日本著名船舶製造商J-ENG(Japan Engine Corporation)國際認證,再再顯示國光牌海運機油不僅廣受全球業界好評,品質更與國際大廠並駕齊驅。
台灣中油表示,潤滑油事業部近年來積極爭取各項海運機油產品國際認證,且榮獲多項獎項,去年以「國光牌海運機油CO-1000 SP」榮獲第17屆「國家品牌玉山獎」最佳產品獎殊榮,隨後又以「國光牌液壓油AWS系列」榮獲美國著名世界第三大泵浦製造商Parker Denison國際認證,該獎項由全國最具公信力和指標性的優質傑出企業評選,堪稱國家級的品牌最高榮譽標竿,足見國光牌海運機油致力於品質嚴格把關、高質化環保節能研發及深耕多年的信賴安心品牌形象,已不斷在國際舞台上嶄露光芒。
此次認證的J-ENG公司為日本神戶柴油引擎(Kobe Diesel)和三菱重工船用機械船用引擎(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rine Machinery)合併的日本引擎製造公司,欲取得J-ENG國際認證,除須通過日本各項嚴格的數據測試規格外,還必須再通過全球市占率第一的丹麥MAN ES公司及瑞士WinGD的國際認證。
台灣中油海運團隊為取得國際大廠的信任及支持,多次往返丹麥MAN ES及瑞士WinGD研發總部,進行國光牌產品技術、摻配工廠及公司背景等資訊交流及技術研討會議;其中尤以WinGD認證過程最為艱辛,海運團隊除遠赴美國洛杉磯進行初始拆缸外,又奔赴新加坡進行期末拆缸、測量及復位等項目,實船測試總時數達4,000小時以上,通過層層關卡及嚴格測試要求,終於取得認證。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