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國際油價大跌,按照中油浮動油價公式計價,下周汽、柴油分別擬調降每公升1元、1.1元;95無鉛汽油零售價可望降破24元、來到23.6元;台塑化也不排除會再搶先降價。
受到大陸經濟疲弱影響,加上原油供過於求情形嚴重,國際油價重挫,西德州原油跌破每桶40美元、布侖特原油跌到每桶45美元,均創近六年新低。
按照中油指標油價,截至26日統計,每桶為42.71美元,較上周的47.07美元下降4.36美元;新台幣本周匯率為32.868兌1美元元,較上周32.699元貶值,換算下來,下周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公升擬調降1元、1.1元。
中油強調,本周油價尚未結算完畢,將以周日發布資訊為主。
受到大陸經濟疲弱影響,加上原油供過於求情形嚴重,國際油價重挫,西德州原油跌破每桶40美元、布侖特原油跌到每桶45美元,均創近六年新低。
按照中油指標油價,截至26日統計,每桶為42.71美元,較上周的47.07美元下降4.36美元;新台幣本周匯率為32.868兌1美元元,較上周32.699元貶值,換算下來,下周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公升擬調降1元、1.1元。
中油強調,本周油價尚未結算完畢,將以周日發布資訊為主。
國際油價直直落,中油經營壓力逐漸升溫,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表示,目前的國內油價公式,汽柴油售價與原油成本存在時間落差,經濟部正檢討油價機制結構,至於何時檢討出爐,尚未有時間表。
中油董事長林聖忠也說,受限於油價公式調整不易,中油10多年來固定成本無法調整,導致國內汽柴油價格沒有實際反映出成本,多半是中油自行吸收,希望可以調整公式。
中油舉行「2015年石油市場之變革與展望」研討會,楊偉甫表示,台灣是海島型國家,無法自給能源,去年能源進口依存度高達97.75%,其中以石油占比最高、達99.98%,所有石油都來自於進口,當全球石油供應產生變化,就會直接影響台灣能源供給。
他說,國際油價從去年中的每桶110美元,目前跌到每桶約40美元,讓中油的汽柴油經營面臨嚴峻考驗,原油採購從上船、運輸、煉製到銷售,需要二至三個月時間,但是國內浮動油價公式是以每周立即反應,在油價持續下跌的局面,會形成汽柴油售價比成本還低,但是中油具有國營事業身份,必須承擔虧損。
經濟部已在檢討油價機制結構,楊偉甫說,目前還沒有結果,也沒有時間表。
林聖忠指出,中油固定成本包括人事、改善油品等,都逐年增加,但是受限於油價公式而無法調整,必須自行吸收,也讓目前油品售價無法反映出實際成本。
台灣野村總研諮詢顧問副總陳志仁表示,雖然中油是油品經營、通路者,但是國內民眾不會如此看待中油,不會認為應該要多付一點加值服務費用;油價公式只跟著變動成本調整,當油價大跌,固定成本占總成本比重會擴大,反而稀釋掉獲利。
中油董事長林聖忠也說,受限於油價公式調整不易,中油10多年來固定成本無法調整,導致國內汽柴油價格沒有實際反映出成本,多半是中油自行吸收,希望可以調整公式。
中油舉行「2015年石油市場之變革與展望」研討會,楊偉甫表示,台灣是海島型國家,無法自給能源,去年能源進口依存度高達97.75%,其中以石油占比最高、達99.98%,所有石油都來自於進口,當全球石油供應產生變化,就會直接影響台灣能源供給。
他說,國際油價從去年中的每桶110美元,目前跌到每桶約40美元,讓中油的汽柴油經營面臨嚴峻考驗,原油採購從上船、運輸、煉製到銷售,需要二至三個月時間,但是國內浮動油價公式是以每周立即反應,在油價持續下跌的局面,會形成汽柴油售價比成本還低,但是中油具有國營事業身份,必須承擔虧損。
經濟部已在檢討油價機制結構,楊偉甫說,目前還沒有結果,也沒有時間表。
林聖忠指出,中油固定成本包括人事、改善油品等,都逐年增加,但是受限於油價公式而無法調整,必須自行吸收,也讓目前油品售價無法反映出實際成本。
台灣野村總研諮詢顧問副總陳志仁表示,雖然中油是油品經營、通路者,但是國內民眾不會如此看待中油,不會認為應該要多付一點加值服務費用;油價公式只跟著變動成本調整,當油價大跌,固定成本占總成本比重會擴大,反而稀釋掉獲利。
受到中東、北美、大陸煉油廠新增產能影響,台塑化總經理曹明指出,未來五年汽、柴油將呈現供過於求情形,煉油利差將變薄。中國石油學會理事長朱少華強調,因應煉油微利化時代,應趁低油價之際出手併購油田,除可確保原料,待油價上漲時將有利益浮現。
中油昨(26)日舉行「2015年石油市場之變革與展望」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界探討,外界關注亞洲煉製產能提升,對全球成品油貿易的影響。曹明認為,目前中東、北美、印度、大陸等地煉油廠積極擴增產能,勢必會讓汽、柴油供給量增加。
曹明說,未來汽、柴油將面臨產能過剩問題,以柴油過剩情況最嚴重,主要是中東地區煉油廠以生產柴油為大宗,在便宜原油成本與龐大產能下,市場勢必受到衝擊,將壓抑亞洲煉油業的利差。
目前台塑化柴油外銷煉製的利差小,曹明指出,前陣子掉到每桶利差約七、八美元,現在稍微好一點、約10美元,但比起過去16美元、甚至24美元利差相差很多。
Wood Mackenzie副總經理Darren Smith認為,煉油廠的毛利正在縮小,主要是中東地區煉油廠產能不斷增加,甚至比大陸增長速度還快。由於中東、大陸、印度等煉油產能持續開出,未來五年亞洲煉油廠的毛利將會縮小。
朱少華說:「煉油廠寒冬會馬上來臨。」雖然煉油利差會縮小,但是柴油利差會比汽油好,隨著科技進步,引擎效率提升、電動車、油電混合及大眾運輸普及等,汽油的替代性變高。但長途運輸仍要仰賴柴油,大陸一帶一路建設也需要柴油,預料柴油的利差會比汽油好。
朱少華分析,亞洲煉油廠因應之道有兩條路,第一、掌握原油成本,目前國際油價每桶跌到40美元,此刻正是併購好時機,油價大跌,會有業者因不敷開採成本而停擺,煉油廠現在應尋找油田,買下後待油價上漲時,就有更大的利益浮現。第二、石化產品走向差異化、高附加價值布局,這是根本之道。
中油昨(26)日舉行「2015年石油市場之變革與展望」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界探討,外界關注亞洲煉製產能提升,對全球成品油貿易的影響。曹明認為,目前中東、北美、印度、大陸等地煉油廠積極擴增產能,勢必會讓汽、柴油供給量增加。
曹明說,未來汽、柴油將面臨產能過剩問題,以柴油過剩情況最嚴重,主要是中東地區煉油廠以生產柴油為大宗,在便宜原油成本與龐大產能下,市場勢必受到衝擊,將壓抑亞洲煉油業的利差。
目前台塑化柴油外銷煉製的利差小,曹明指出,前陣子掉到每桶利差約七、八美元,現在稍微好一點、約10美元,但比起過去16美元、甚至24美元利差相差很多。
Wood Mackenzie副總經理Darren Smith認為,煉油廠的毛利正在縮小,主要是中東地區煉油廠產能不斷增加,甚至比大陸增長速度還快。由於中東、大陸、印度等煉油產能持續開出,未來五年亞洲煉油廠的毛利將會縮小。
朱少華說:「煉油廠寒冬會馬上來臨。」雖然煉油利差會縮小,但是柴油利差會比汽油好,隨著科技進步,引擎效率提升、電動車、油電混合及大眾運輸普及等,汽油的替代性變高。但長途運輸仍要仰賴柴油,大陸一帶一路建設也需要柴油,預料柴油的利差會比汽油好。
朱少華分析,亞洲煉油廠因應之道有兩條路,第一、掌握原油成本,目前國際油價每桶跌到40美元,此刻正是併購好時機,油價大跌,會有業者因不敷開採成本而停擺,煉油廠現在應尋找油田,買下後待油價上漲時,就有更大的利益浮現。第二、石化產品走向差異化、高附加價值布局,這是根本之道。
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明(28)日將召開工作小組會議,並於9月8日舉行正式會議,會中討論10月1日起新電價調整方向以及幅度。近來國際天然氣、燃煤價格「雙降」,煤、氣兩者又占台電發電比重高達七成,新電價已確定「調降」;外界預估,降幅約在2%至3%左右。
除國際燃料價格走跌,另一個確立電價將調降的理由,是台電今年以來獲利穩定。據台電網站公告,今年前七個月的稅前盈餘已達131億元。
依立院通過新版電價公式,已明定台電合理利潤率在3%至5%,相當於每年獲利約在150億至171.67億元之間。照往例,每年8月、9月是台電獲利高峰,即便8月受兩個颱風來襲而降低用電需求,依然會有明顯進帳。
台電4月1日新電價上路時,平均電價降為2.8852元,每度約較去年基礎電價下調7.34%。
由於燃料快速走跌發生在去年下半年,已在今年初電價審議委員會開會時反映。外界預測,10月1日新電價的降幅不如4月,約在2%至3%之間;對每月用電量約在400度的家庭而言,相當於可以多買三顆茶葉蛋。
據中油公告的天然氣價格變動,8月發電用戶的夏月天然氣售價每立方公尺售價為11.7元,比4月下跌約16%。今年4月的天然氣售價,約比上年同期下跌約三成。
不僅天然氣價格持續走低,煤價也持續下滑。據台電公告的燃煤現貨採購價格,7月中的採購報價為每公噸57.7美元,比3月下降14%。
不過,台電表示,燃煤現貨採購約占整體燃煤的三成,其餘七成的燃煤成本已被1年期的採購長約鎖定在每公噸65.7美元,故會抵銷一部分燃煤降幅。
據電價審議委員表示,3月中開會時,因新版電價公式首度上路,為釐清成本與構成要素,共開了四、五場會議才敲定電價調降幅度。這次因有前例可尋,因而先於明日召開工作小組會議,釐清各項成本費用,爭取9月8日正式會議時一次過關。
除國際燃料價格走跌,另一個確立電價將調降的理由,是台電今年以來獲利穩定。據台電網站公告,今年前七個月的稅前盈餘已達131億元。
依立院通過新版電價公式,已明定台電合理利潤率在3%至5%,相當於每年獲利約在150億至171.67億元之間。照往例,每年8月、9月是台電獲利高峰,即便8月受兩個颱風來襲而降低用電需求,依然會有明顯進帳。
台電4月1日新電價上路時,平均電價降為2.8852元,每度約較去年基礎電價下調7.34%。
由於燃料快速走跌發生在去年下半年,已在今年初電價審議委員會開會時反映。外界預測,10月1日新電價的降幅不如4月,約在2%至3%之間;對每月用電量約在400度的家庭而言,相當於可以多買三顆茶葉蛋。
據中油公告的天然氣價格變動,8月發電用戶的夏月天然氣售價每立方公尺售價為11.7元,比4月下跌約16%。今年4月的天然氣售價,約比上年同期下跌約三成。
不僅天然氣價格持續走低,煤價也持續下滑。據台電公告的燃煤現貨採購價格,7月中的採購報價為每公噸57.7美元,比3月下降14%。
不過,台電表示,燃煤現貨採購約占整體燃煤的三成,其餘七成的燃煤成本已被1年期的採購長約鎖定在每公噸65.7美元,故會抵銷一部分燃煤降幅。
據電價審議委員表示,3月中開會時,因新版電價公式首度上路,為釐清成本與構成要素,共開了四、五場會議才敲定電價調降幅度。這次因有前例可尋,因而先於明日召開工作小組會議,釐清各項成本費用,爭取9月8日正式會議時一次過關。
國際油價跌勢未歇,國內汽、柴油價格跟進降價幅度可望放大。中油表示,本周台幣波動趨緩,加上周一國際原油跌幅擴大。本周累至8月25日周均價指標原油為每桶42.76美元,匯率32.92新台幣兌美元。其中,指標原油價格相對上周每桶47.07美元下滑5美元,粗估下周國內汽、柴油每公升價格可望再向下調降0.9∼1元。惟實際調整幅度仍待30日宣布為準。
7月國際原油價格仍維持每桶50美元上下,但8月初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出現明顯降幅;紐約原油期貨更跌破40美元關卡。隨著用油淡季來臨,台塑化、中油第3季經營挑戰愈顯升高。
分析師表示,影響油品公司獲利的兩大來源,一是原油庫存跌價,二是成品油與原油價差。第3季進入傳統淡季,雖然7月國際原油價格仍維持每桶50美元上下,但8月初以來,國際原油價格開始出現明顯降幅。
以92無鉛汽油來看,每桶煉油價差縮小至12.7美元,柴油約降至8.7美元,低價差與庫存跌價損失仍將干擾台塑化、中油第3季獲利表現。
中油前7月獲利73億元。隨著8月國際油價跌勢再現,中油認為,全球經濟不振、股災蔓延和新台幣貶值等,使大環境對油品公司營運不利,估8月獲利情況不太好;若9月原油價格維持本月走勢,初估第3季經營情況會比較辛苦。
雖然近期國際油價前景不樂觀,但因今年油價走勢已不像去年第3季,從每桶100美元腰斬,中油、台塑化都將努力進行國內外銷售調整,降低負面衝擊。其中,中油更加速推動多角化經營策略,期望帶動今年多角化業績衝高至30億元、獲利貢獻10億元,彌補油價低迷的部分,以達成年度131億元盈餘目標。
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說,後續有煉油廠進行年度歲修,伊朗石油禁運解除後產能也不會急速回復,油價下探空間有限。
7月國際原油價格仍維持每桶50美元上下,但8月初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出現明顯降幅;紐約原油期貨更跌破40美元關卡。隨著用油淡季來臨,台塑化、中油第3季經營挑戰愈顯升高。
分析師表示,影響油品公司獲利的兩大來源,一是原油庫存跌價,二是成品油與原油價差。第3季進入傳統淡季,雖然7月國際原油價格仍維持每桶50美元上下,但8月初以來,國際原油價格開始出現明顯降幅。
以92無鉛汽油來看,每桶煉油價差縮小至12.7美元,柴油約降至8.7美元,低價差與庫存跌價損失仍將干擾台塑化、中油第3季獲利表現。
中油前7月獲利73億元。隨著8月國際油價跌勢再現,中油認為,全球經濟不振、股災蔓延和新台幣貶值等,使大環境對油品公司營運不利,估8月獲利情況不太好;若9月原油價格維持本月走勢,初估第3季經營情況會比較辛苦。
雖然近期國際油價前景不樂觀,但因今年油價走勢已不像去年第3季,從每桶100美元腰斬,中油、台塑化都將努力進行國內外銷售調整,降低負面衝擊。其中,中油更加速推動多角化經營策略,期望帶動今年多角化業績衝高至30億元、獲利貢獻10億元,彌補油價低迷的部分,以達成年度131億元盈餘目標。
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說,後續有煉油廠進行年度歲修,伊朗石油禁運解除後產能也不會急速回復,油價下探空間有限。
中油董事長林聖忠表示,近期全球經濟情勢不佳,油價是重要因素之一。國際油價自2014下半年開始下滑,當時許多預測機構研判油價走跌有助經濟,「油價跌1成,可為經濟成長帶來0.26%的貢獻」,結果原油市場供過於求,反而影響經濟表現。
林聖忠認為,美國頁岩油增產75%,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保護市占率也持續增產。2014下半年起,國際油價迄今跌幅已超過60%,預估短時間內國際油價仍將維持低檔。
此外,林聖忠也就「亞太國家之石油安全存量(戰略儲備)」議題所分享的日韓國家資料,期望政府可就目前要求業者建立的安全存量,參考日韓等鄰國,適時分散、降低民營企業承擔的責任與風險。
林聖忠說,日韓國家在石油安全存量(戰略儲備)均由國家負責,因屬儲存也沒有跌價損失的會計帳面因素。台灣因政府要求中油、台塑化業者需保留60天安全庫存,但業者屬企業運作,加上還有自身銷售規劃,以致承擔跌價損失的風險壓力相對較大。
中油昨(26)日舉行「2015年石油市場之變革與展望」研討會,就「低油價時代來臨?石油市場之供需與美元展望」、「國際發展趨勢下我國能源政策之調適與經濟發展」、「亞洲煉製產能提升對全球成品油貿易之影響」及「亞太國家之石油安全存量(戰略儲備)」等4項議題,進行交流。
林聖忠表示,油價去年下半年開始走跌,OPEC為維持市占率,在油市供過於求之際仍維持目標產量,加重原油價格跌勢。
近期因為希臘債務問題、全球經濟不如預期等因素,油價滑落至每桶40美元,加上伊朗恢復石油生產及美國頁岩油供應等不確定因素,讓原油走勢更難以預測。
林聖忠認為,美國原油的超額供給牽動美國原油進口量縮減,不僅拖累國際原油行情,也使產銷出現失衡。在全球經濟復甦不如預期且石油供應充沛下,市場均認為油價延續盤整的低價態勢機率高。
林聖忠認為,美國頁岩油增產75%,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保護市占率也持續增產。2014下半年起,國際油價迄今跌幅已超過60%,預估短時間內國際油價仍將維持低檔。
此外,林聖忠也就「亞太國家之石油安全存量(戰略儲備)」議題所分享的日韓國家資料,期望政府可就目前要求業者建立的安全存量,參考日韓等鄰國,適時分散、降低民營企業承擔的責任與風險。
林聖忠說,日韓國家在石油安全存量(戰略儲備)均由國家負責,因屬儲存也沒有跌價損失的會計帳面因素。台灣因政府要求中油、台塑化業者需保留60天安全庫存,但業者屬企業運作,加上還有自身銷售規劃,以致承擔跌價損失的風險壓力相對較大。
中油昨(26)日舉行「2015年石油市場之變革與展望」研討會,就「低油價時代來臨?石油市場之供需與美元展望」、「國際發展趨勢下我國能源政策之調適與經濟發展」、「亞洲煉製產能提升對全球成品油貿易之影響」及「亞太國家之石油安全存量(戰略儲備)」等4項議題,進行交流。
林聖忠表示,油價去年下半年開始走跌,OPEC為維持市占率,在油市供過於求之際仍維持目標產量,加重原油價格跌勢。
近期因為希臘債務問題、全球經濟不如預期等因素,油價滑落至每桶40美元,加上伊朗恢復石油生產及美國頁岩油供應等不確定因素,讓原油走勢更難以預測。
林聖忠認為,美國原油的超額供給牽動美國原油進口量縮減,不僅拖累國際原油行情,也使產銷出現失衡。在全球經濟復甦不如預期且石油供應充沛下,市場均認為油價延續盤整的低價態勢機率高。
中油昨(26)日舉辦「2015年石油市場之變革與展望」研討會。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表示,能源價格應該合理反映成本,國際油價從去年下半年至今跌逾60%,從去年每桶110美元高點快速下跌到現在剩40美元,但目前油價機制僵硬,生產成本與調降指標間存在明顯落差。
楊偉甫說,中油從採購原油到賣給消費者,約有2∼3個月的落差,隨著油價持續下滑,常常是高買低賣,未來能源價格應該合理反映成本。為此,中油、經濟部正在檢討油價公式,研擬調整油價機制,尤其是中間的機制跟結構,但目前沒有時間表。
楊偉甫致詞時指出,石油燃料是各項食衣住行的來源,台灣對石油的依存度更高達99.98%,國際石油市場價格波動,會直接影響台灣,加上中油須負擔國內汽柴油穩定,須有石油安全存量,但目前的油價機制僵化,原油採購成本與調降指標存在明顯落差。
國際原油價格從去年每桶約110美元高點快速下跌,然而在現行油價調整機制下,國內汽柴油訂價是反映最近1周國際油價變化,但原油從採購、裝船、運輸、煉製成汽柴油到銷售約2∼3個月,導致成本與調價指標間存在明顯的時間差。
楊偉甫認為,台灣能源價格明顯低於其他主要國家,造成推動節能減碳誘因不足,因此能源價格應該合理反映成本;訂價上應考慮到能源結構跟固定資產投資等,才能讓有限資源達到最有效配置,符合社會公平正義。
不過,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認為,原油價格波動,長期來說會取得一個平均價格,像去年開始一路往下的情況很少見,現行的浮動油價公式已運作7、8年,不需要為了現在「非常極端」情形改變,且「經濟不會那麼爛,會回頭」。
吳再益說,油價公式成本與調價指標有時間落差是「實務」問題,從中東運油到台灣就算飛的也要時間,以前原油價格一路往上時,也沒有要調整結構的考量。
楊偉甫說,中油從採購原油到賣給消費者,約有2∼3個月的落差,隨著油價持續下滑,常常是高買低賣,未來能源價格應該合理反映成本。為此,中油、經濟部正在檢討油價公式,研擬調整油價機制,尤其是中間的機制跟結構,但目前沒有時間表。
楊偉甫致詞時指出,石油燃料是各項食衣住行的來源,台灣對石油的依存度更高達99.98%,國際石油市場價格波動,會直接影響台灣,加上中油須負擔國內汽柴油穩定,須有石油安全存量,但目前的油價機制僵化,原油採購成本與調降指標存在明顯落差。
國際原油價格從去年每桶約110美元高點快速下跌,然而在現行油價調整機制下,國內汽柴油訂價是反映最近1周國際油價變化,但原油從採購、裝船、運輸、煉製成汽柴油到銷售約2∼3個月,導致成本與調價指標間存在明顯的時間差。
楊偉甫認為,台灣能源價格明顯低於其他主要國家,造成推動節能減碳誘因不足,因此能源價格應該合理反映成本;訂價上應考慮到能源結構跟固定資產投資等,才能讓有限資源達到最有效配置,符合社會公平正義。
不過,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認為,原油價格波動,長期來說會取得一個平均價格,像去年開始一路往下的情況很少見,現行的浮動油價公式已運作7、8年,不需要為了現在「非常極端」情形改變,且「經濟不會那麼爛,會回頭」。
吳再益說,油價公式成本與調價指標有時間落差是「實務」問題,從中東運油到台灣就算飛的也要時間,以前原油價格一路往上時,也沒有要調整結構的考量。
建置穩定能源自給率,中油近年擴大尋覓海外探勘投資布局。除聚焦核心礦區,擴大海外探勘,以美洲、非洲、澳洲、東南亞為探勘目標地區,並運用購油與購氣長期合約優勢,爭取優良礦區探勘合作與上游權益讓入機會。
此外,考量新能源趨勢,中油傳統油氣田併購以東南亞、紐澳、非洲生產中或近期可進入生產者為主;非傳統能源併購,則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主。
中油強調,台灣缺乏天然資源,掌握國外自產油源、降低進口成本,為延續長期發展的必要關鍵。今年海外併購的重心將擺在上游油氣田,期望2018年前,自有油源量要從4%提昇至10%。
中油在全球8國、22個礦區進行海外探採。已開發、生產中的礦區分布於美國科羅拉多州、路易斯安那州、德州等地,及厄瓜多和尼日、澳洲、印尼等礦區;探勘中的礦區則有查德、利比亞、剛果等。
其中,中油百分百獨資、投資1億美元的非洲查德礦區,除已有4口井挖出油源,今年可望再開鑿第5、第6口井,預估約有9,000萬桶原油蘊藏量,預計最快2018年7月可產出「第一桶油」,明後年還將各投資10億美元,提昇油氣田自有量。
此外,中油成功與殼牌公司Shell、日本國際石油開發帝石株式會社(INPEX),取得Prelude及Ichthys氣田5%和2.625%權益合作開發。
Prelude氣田預估未來年產液化天然氣360萬噸及液化石油氣40萬噸、日產凝結油3萬5,000桶;Ichthys氣田預計高峰期每日可生產凝結油10萬桶、每年約可生產液化天然氣(LNG)840萬噸及液化石油氣(LPG)160萬噸。
此外,考量新能源趨勢,中油傳統油氣田併購以東南亞、紐澳、非洲生產中或近期可進入生產者為主;非傳統能源併購,則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主。
中油強調,台灣缺乏天然資源,掌握國外自產油源、降低進口成本,為延續長期發展的必要關鍵。今年海外併購的重心將擺在上游油氣田,期望2018年前,自有油源量要從4%提昇至10%。
中油在全球8國、22個礦區進行海外探採。已開發、生產中的礦區分布於美國科羅拉多州、路易斯安那州、德州等地,及厄瓜多和尼日、澳洲、印尼等礦區;探勘中的礦區則有查德、利比亞、剛果等。
其中,中油百分百獨資、投資1億美元的非洲查德礦區,除已有4口井挖出油源,今年可望再開鑿第5、第6口井,預估約有9,000萬桶原油蘊藏量,預計最快2018年7月可產出「第一桶油」,明後年還將各投資10億美元,提昇油氣田自有量。
此外,中油成功與殼牌公司Shell、日本國際石油開發帝石株式會社(INPEX),取得Prelude及Ichthys氣田5%和2.625%權益合作開發。
Prelude氣田預估未來年產液化天然氣360萬噸及液化石油氣40萬噸、日產凝結油3萬5,000桶;Ichthys氣田預計高峰期每日可生產凝結油10萬桶、每年約可生產液化天然氣(LNG)840萬噸及液化石油氣(LPG)160萬噸。
國際油價持續回落,國內油價跟進調降;中油、台塑化宣布調降國內各式汽油價格每公升0.3元,各式柴油價格每公升降價0.4元,油價來到近七個月新低。中油24日凌晨零時起調整後,參考零售價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3.1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4.6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6.6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0.9元。
台塑化24日1時起調整,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3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4.5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6.8元,至於超級柴油每公升為20.6元。
中油指出,受到日本公布第二季經濟數據不佳以及美國商用原油庫存意外增加等因素的影響,國際油價走跌。其中,指標油價杜拜原油價格更因日本經濟衰退的影響,跌勢加重。
影響所及,本周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從每桶49.32美元,下跌至47.07美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0.491元,依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跌幅為2.49%,汽、柴油每公升各調降0.3元、0.4元。
台塑化24日1時起調整,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3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4.5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6.8元,至於超級柴油每公升為20.6元。
中油指出,受到日本公布第二季經濟數據不佳以及美國商用原油庫存意外增加等因素的影響,國際油價走跌。其中,指標油價杜拜原油價格更因日本經濟衰退的影響,跌勢加重。
影響所及,本周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從每桶49.32美元,下跌至47.07美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0.491元,依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跌幅為2.49%,汽、柴油每公升各調降0.3元、0.4元。
儘管國際油價大跌,不過新台幣近日大幅貶值,抵銷油市大跌因素,根據中油浮動公式計算,下周汽、柴油每公升擬調降0.2元,若調幅如預期,中油92無鉛汽油零售價每公升調整為23.2元,國內油價仍維持今年2月以來新低。
本周國際油價漲少跌多,近日又因為美國儲存原油量增加260萬桶,讓國際油價再度重挫,北海布倫特原油10月交割價下跌1.65美元,報價為每桶46.81美元;西德州原油9月交割價下跌1.82美元,收在每桶40.8元,油價創下六年來新低。
國際油市連續大跌,國內汽、柴油也看跌,按照中油油價公式,截至19日的指標原油每桶為47.94美元,較上周的49.32美元,調降1.38美元,若扣除掉新台幣匯率因素,國內汽、柴油可能調降0.3至0.4元。
不過,近日新台幣貶值,較上周的新台幣均價32.208元,貶值達0.4元,新台幣貶值造成進口成本增加,抵銷掉國際油市下跌差價。
本周國際油價漲少跌多,近日又因為美國儲存原油量增加260萬桶,讓國際油價再度重挫,北海布倫特原油10月交割價下跌1.65美元,報價為每桶46.81美元;西德州原油9月交割價下跌1.82美元,收在每桶40.8元,油價創下六年來新低。
國際油市連續大跌,國內汽、柴油也看跌,按照中油油價公式,截至19日的指標原油每桶為47.94美元,較上周的49.32美元,調降1.38美元,若扣除掉新台幣匯率因素,國內汽、柴油可能調降0.3至0.4元。
不過,近日新台幣貶值,較上周的新台幣均價32.208元,貶值達0.4元,新台幣貶值造成進口成本增加,抵銷掉國際油市下跌差價。
國際油價持續下滑,國內油價是否跟進大幅降價引發關注。中油表示,若以目前杜拜、布蘭特原油資料來看,本周累計至19日周均價指標原油每桶47.94美元,匯率32.647元(新台幣兌美元)粗算,國內汽、柴油每公升價格約將調降0.2元。惟還有二個交易日,實際調幅要等23日中午12時公布為準。
台塑化表示,近期國際油品市場因熱錢炒作,出現超乎常態的明顯波動。其中,西德州中級(WTI)原油因有投資銀行資金放空,以致最新價格下探40美元;至於杜拜(Dubai)原油則因中國資金炒作,油價波動一改多低於布蘭特(Brent)原油趨勢,呈現逆勢超前情況。
由於亞洲地區油價調整多以杜拜及布蘭特為觀察評估指標,中油的浮動油價公式的油品調價指標也以Platts報導之杜拜、布蘭特均價,各70%、30%權重計算。因杜拜、布蘭特跌幅比WTI原油相對趨緩,國內油價降價幅度將不似WTI重挫明顯。
台塑化認為,過往杜拜油價多比布蘭特原油價格低2美元,近期卻因中國資金炒作,杜拜原油每桶報價反倒比布蘭特原油來得高。
在成本因素支撐下,先前布蘭特原油一度跌至49美元後,又回升至50美元狀態。惟近期布蘭特每桶價格已下探至47美元,推估尋求下檔支撐價格約為45美元。
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表示,沙烏地阿拉伯開採原成本較低,只有40幾美元,但包括北海原油、布蘭特原油在內的其他業者,成本都在每桶50美元,甚至60美元。後續有煉油廠進行年度歲修,伊朗石油禁運解除後產能也不會急速回復,布蘭特油價不太可能下探跌破45元。
台塑化表示,近期國際油品市場因熱錢炒作,出現超乎常態的明顯波動。其中,西德州中級(WTI)原油因有投資銀行資金放空,以致最新價格下探40美元;至於杜拜(Dubai)原油則因中國資金炒作,油價波動一改多低於布蘭特(Brent)原油趨勢,呈現逆勢超前情況。
由於亞洲地區油價調整多以杜拜及布蘭特為觀察評估指標,中油的浮動油價公式的油品調價指標也以Platts報導之杜拜、布蘭特均價,各70%、30%權重計算。因杜拜、布蘭特跌幅比WTI原油相對趨緩,國內油價降價幅度將不似WTI重挫明顯。
台塑化認為,過往杜拜油價多比布蘭特原油價格低2美元,近期卻因中國資金炒作,杜拜原油每桶報價反倒比布蘭特原油來得高。
在成本因素支撐下,先前布蘭特原油一度跌至49美元後,又回升至50美元狀態。惟近期布蘭特每桶價格已下探至47美元,推估尋求下檔支撐價格約為45美元。
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表示,沙烏地阿拉伯開採原成本較低,只有40幾美元,但包括北海原油、布蘭特原油在內的其他業者,成本都在每桶50美元,甚至60美元。後續有煉油廠進行年度歲修,伊朗石油禁運解除後產能也不會急速回復,布蘭特油價不太可能下探跌破45元。
國際油價跌跌不休,上游石化業面臨庫存壓力,中油總經理陳綠蔚認為,近日油價跌幅超乎想像,目前油市漲時會超漲、跌時也會超跌,但是看準市場需求仍存,後續油價走勢不會過低,只要油價不再下探,石化產業景氣也將上揚。
中油昨(19)日召開2015年石化市場之變革及展望研討會,邀請IHS顧問亞太區副總裁Tony Potter、台灣石化合成公司副總黃志宏、工研院IEK材料與化工研究組長曾繁銘、台灣區石化公會理事長陳寶郎等人進行座談。石化業景氣與原油價格關係密切,陳綠蔚認為,伊朗解除經濟制裁後,將對油市產生衝擊,帶動油價漲時超漲、跌時超跌,大幅跌漲已是常態現象,但最終仍會回到市場供需機制。
他指出,受惠於油價下跌,帶動需求,下半年油價不至於太低,估計未來油價會在每桶50美元左右,當油價不探底,中油經營壓力也會減緩。
不過,陳綠蔚強調,台灣石化業面臨到內憂外患,新興國家石化產業崛起,去年高雄氣爆造成負面形象,中油高廠關閉等,都讓台灣石化業生存空間愈趨窄化。
陳寶郎分析,目前台灣石化產業有六成是以大陸為主要市場,但比例已逐漸下降,主要是周邊國家紛紛洽簽自由貿易協議(FTA),對台灣形成關稅壁壘,「到大陸也碰壁、到東協也碰壁」,期盼政府加速洽簽FTA,讓國內石化業有出口。
黃宏志對台灣石化產業憂喜參半,他說:「高油價時代,短期內不會看到。」亞洲石化產業成本降低,原本擔心美國產出的乙烯以低成本競爭力,會對亞洲石化產業造成影響,但國際油價下跌,讓兩者的價格差距縮小,有助台灣石化業保有競爭力。
伊朗經濟制裁結束,根據伊朗國營石化公司規劃,2018乙烯年產能要新增530萬噸,2020年要倍數擴充,加上大陸煤化工發展,都將帶來龐大的低價石化原料進入市場,恐怕壓縮台灣石化產業發展。
中油昨(19)日召開2015年石化市場之變革及展望研討會,邀請IHS顧問亞太區副總裁Tony Potter、台灣石化合成公司副總黃志宏、工研院IEK材料與化工研究組長曾繁銘、台灣區石化公會理事長陳寶郎等人進行座談。石化業景氣與原油價格關係密切,陳綠蔚認為,伊朗解除經濟制裁後,將對油市產生衝擊,帶動油價漲時超漲、跌時超跌,大幅跌漲已是常態現象,但最終仍會回到市場供需機制。
他指出,受惠於油價下跌,帶動需求,下半年油價不至於太低,估計未來油價會在每桶50美元左右,當油價不探底,中油經營壓力也會減緩。
不過,陳綠蔚強調,台灣石化業面臨到內憂外患,新興國家石化產業崛起,去年高雄氣爆造成負面形象,中油高廠關閉等,都讓台灣石化業生存空間愈趨窄化。
陳寶郎分析,目前台灣石化產業有六成是以大陸為主要市場,但比例已逐漸下降,主要是周邊國家紛紛洽簽自由貿易協議(FTA),對台灣形成關稅壁壘,「到大陸也碰壁、到東協也碰壁」,期盼政府加速洽簽FTA,讓國內石化業有出口。
黃宏志對台灣石化產業憂喜參半,他說:「高油價時代,短期內不會看到。」亞洲石化產業成本降低,原本擔心美國產出的乙烯以低成本競爭力,會對亞洲石化產業造成影響,但國際油價下跌,讓兩者的價格差距縮小,有助台灣石化業保有競爭力。
伊朗經濟制裁結束,根據伊朗國營石化公司規劃,2018乙烯年產能要新增530萬噸,2020年要倍數擴充,加上大陸煤化工發展,都將帶來龐大的低價石化原料進入市場,恐怕壓縮台灣石化產業發展。
國際油價跌跌不休,後續波動受關注。中油總經理陳綠蔚表示,國際熱錢在市場上的炒作,導致油價「漲時超漲、跌時超跌」,油價大漲大跌已成常態,但最終還是會回歸基本供需定律。
陳綠蔚認為,近期油價跌勢在短時間內跌逾10美元「還是超乎想像」。但在考量市場供需的情況下,預估太低的狀況也不太可能,應會落在每桶50美元左右。
對於台塑化今年大打油品價格戰搶市占率,陳綠蔚指出,相對中油具有國營事業束縛,民營企業比較有彈性,也不必遵守浮動油價公式;不過「油品不是只管價格」,中油油品市占達75%,在消費者心中有一定的品牌價值,後續中油會密切觀察,並提出更好的服務。
國際油價過去一年大幅攀升,每桶逼近100美元,但今年又急速腰斬,每桶跌破50美元,迫使不少美國頁岩氣因成本過高暫停開採,加上伊朗解除經濟制裁可望恢復石油出口,成為近期油價市場變動因素。
陳綠蔚表示,早在6月就預期伊朗會加入產油行列,國際油價將走跌,但「短時間內跌了超過10塊美金,還是超乎我們想像」,至於下半年油價走勢仍須觀察,但跌太低也不可能。
陳綠蔚說,油價愈低對中油經營的影響愈大,除影響下游產品報價與需求買氣外,還有牽動中油龐大儲備庫存的跌價損失。然而,畢竟不是每國都像沙國的成本低優勢,應該還是跟市場供需有關,原油每桶價格50美元應該是OK的。
陳綠蔚認為,近期油價跌勢在短時間內跌逾10美元「還是超乎想像」。但在考量市場供需的情況下,預估太低的狀況也不太可能,應會落在每桶50美元左右。
對於台塑化今年大打油品價格戰搶市占率,陳綠蔚指出,相對中油具有國營事業束縛,民營企業比較有彈性,也不必遵守浮動油價公式;不過「油品不是只管價格」,中油油品市占達75%,在消費者心中有一定的品牌價值,後續中油會密切觀察,並提出更好的服務。
國際油價過去一年大幅攀升,每桶逼近100美元,但今年又急速腰斬,每桶跌破50美元,迫使不少美國頁岩氣因成本過高暫停開採,加上伊朗解除經濟制裁可望恢復石油出口,成為近期油價市場變動因素。
陳綠蔚表示,早在6月就預期伊朗會加入產油行列,國際油價將走跌,但「短時間內跌了超過10塊美金,還是超乎我們想像」,至於下半年油價走勢仍須觀察,但跌太低也不可能。
陳綠蔚說,油價愈低對中油經營的影響愈大,除影響下游產品報價與需求買氣外,還有牽動中油龐大儲備庫存的跌價損失。然而,畢竟不是每國都像沙國的成本低優勢,應該還是跟市場供需有關,原油每桶價格50美元應該是OK的。
中油昨(19)日舉行「2015年石化市場之變革及展望研討會」。中油總經理陳綠蔚表示,國內石化業發展遭逢前所未有困境,營運挑戰愈顯艱鉅,期望透過此次研討會凝聚共識,協助台灣石化業找出新方向,並積極朝高值化發展。
陳綠蔚指出,未來台灣石化業發展會與日本十分相似,除進行品質提升工作,大型石化廠則都設在國外;至於於台灣石化業要如何朝高值化發展,他強調,高值化需要原料、市場、通路掌握,更需要深耕核心技術,也要投資更多的人力、物力做研究。中油過去幾年已積極配合政府政策,成立綠能研究所以及石化製程單位,從事石化產業技術研究工作。
而中油此次舉辦「2015年石化市場之變革與展望」研討會,就亞洲石化市場現況與未來、台灣石化產業現況與未來創新契機、石化高值化與綠色材料的產業發展現況,及台灣石化產業永續發展契機等議題討論,期望凝聚共識,協助台灣石化業找出新方向。
中油表示,去年石化業上中下游產值高達台幣4.3兆,占總體製造業比重近3成,從業人員超過42萬人,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石化產業發展也著實牽動國家經濟興衰。
然而,台灣石化產業去年面對國外關稅增加、新興國家興起、頁岩氣與煤化工產能提升、高雄氣爆事件等變數,營運挑戰愈顯艱鉅。尤其,中油高雄煉油廠今年底遷廠承諾,地方政府產業及都市計畫政策改變,工業區內石化廠產能難以擴充甚至面臨遷廠壓力等,產業發展遭逢前所未有困境。
中油指出,大至全球經濟走勢、原料供給及石化市場周期循環,小至地區需求增減、原料價格及新技術突破等因素都可能對石化市場造成影響。有鑑於台灣具有非常完整的石化產業鏈,但環保意識抬頭已不太可能有機會進行大型石化投資,因此要朝高值化方向發展。
經濟部長鄧振中出席研討會時說,我國石化產業產能面臨發展瓶頸,只能提升質量,往上游關鍵材料開發與提升,經濟部高值化計畫目標至2020年產值增加6,000億,直接增加工作機會1.2萬人、間接增加3.6萬人。
陳綠蔚指出,未來台灣石化業發展會與日本十分相似,除進行品質提升工作,大型石化廠則都設在國外;至於於台灣石化業要如何朝高值化發展,他強調,高值化需要原料、市場、通路掌握,更需要深耕核心技術,也要投資更多的人力、物力做研究。中油過去幾年已積極配合政府政策,成立綠能研究所以及石化製程單位,從事石化產業技術研究工作。
而中油此次舉辦「2015年石化市場之變革與展望」研討會,就亞洲石化市場現況與未來、台灣石化產業現況與未來創新契機、石化高值化與綠色材料的產業發展現況,及台灣石化產業永續發展契機等議題討論,期望凝聚共識,協助台灣石化業找出新方向。
中油表示,去年石化業上中下游產值高達台幣4.3兆,占總體製造業比重近3成,從業人員超過42萬人,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石化產業發展也著實牽動國家經濟興衰。
然而,台灣石化產業去年面對國外關稅增加、新興國家興起、頁岩氣與煤化工產能提升、高雄氣爆事件等變數,營運挑戰愈顯艱鉅。尤其,中油高雄煉油廠今年底遷廠承諾,地方政府產業及都市計畫政策改變,工業區內石化廠產能難以擴充甚至面臨遷廠壓力等,產業發展遭逢前所未有困境。
中油指出,大至全球經濟走勢、原料供給及石化市場周期循環,小至地區需求增減、原料價格及新技術突破等因素都可能對石化市場造成影響。有鑑於台灣具有非常完整的石化產業鏈,但環保意識抬頭已不太可能有機會進行大型石化投資,因此要朝高值化方向發展。
經濟部長鄧振中出席研討會時說,我國石化產業產能面臨發展瓶頸,只能提升質量,往上游關鍵材料開發與提升,經濟部高值化計畫目標至2020年產值增加6,000億,直接增加工作機會1.2萬人、間接增加3.6萬人。
中油年產38.5萬公噸乙烯的四輕將延後歲修時程,由11月挪至12月,可望讓下游各廠有充裕時間進行庫存建立,以迎接第4季旺季需求,為台苯(1310)等業者營運加分。
中油指出,四輕目前已連續操作近三年,依據勞檢規定,原本排定在今年11月的中旬進行歲修,由於高市府勞檢處要求必須開放壓力容器檢查,此次停產時間將由以往的40天左右,延長至55天。 而年產38.5萬公噸的四輕停工後,因五輕早已處於「備用」狀態,將只有年產72萬公噸的新三輕維持正常運轉,產量減少35%的情況下,會依此減幅,對下游各廠實施減供原料措施,直至四輕復工為止。
但目前考量10月包括有韓國樂天石化一座100萬公噸乙烯的輕裂廠,以及大陸中海和shell合資的110萬公噸乙烯的輕裂廠也均將停產、歲修,屆時市場供料恐趨緊,中油內部決定延後四輕歲修時程,至12月上旬才啟動。
中油指出,四輕目前已連續操作近三年,依據勞檢規定,原本排定在今年11月的中旬進行歲修,由於高市府勞檢處要求必須開放壓力容器檢查,此次停產時間將由以往的40天左右,延長至55天。 而年產38.5萬公噸的四輕停工後,因五輕早已處於「備用」狀態,將只有年產72萬公噸的新三輕維持正常運轉,產量減少35%的情況下,會依此減幅,對下游各廠實施減供原料措施,直至四輕復工為止。
但目前考量10月包括有韓國樂天石化一座100萬公噸乙烯的輕裂廠,以及大陸中海和shell合資的110萬公噸乙烯的輕裂廠也均將停產、歲修,屆時市場供料恐趨緊,中油內部決定延後四輕歲修時程,至12月上旬才啟動。
國發會委員會昨(17)日通過中油天然氣第三接收站計畫,中油將投資600.8億元在北部地區興建,規劃年營運量達300萬噸。中油原預訂2024年營運,為因應核四封存及補足國內電力缺口,國發會要求提早到2023年營運。
中油天然氣事業部副執行長李皇章表示,天然氣第三接收站預訂需地77.2公頃,已在北部評估二至三個地點。中油昨拒絕透露屬意地點,僅表示預訂明年決定。
據了解,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地點,將會以最有利於加速完成為最大考量,可望落腳在桃園觀塘工業區。
中油曾在1998年評估在桃園觀塘工業區興建天然氣接收站,但東鼎公司捷足先登取得工業區及工業專用港開發權,東鼎曾開價50億元轉讓權利給中油,但因開價太高,中油後來轉戰台中港。第三接收站若選擇觀塘不必重做環評,只需補做環境調查及環境差異分析報告,時程將會較快。
目前中油在台中港、永安港有天然氣接收站,國發會委員會昨通過中油「天然氣事業部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投資計畫」,規劃年營運量300萬公噸,將可使我夏季天然氣安全存量由目前15.4天提高到20.4天。
李皇章表示,未來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完工後,中油可經由陸上及每上輸氣管網,除分區供應,亦可聯合調度這三座天然氣接收站,有助降低營運成本及斷氣的風險,提高供氣安全。
中油天然氣事業部副執行長李皇章表示,天然氣第三接收站預訂需地77.2公頃,已在北部評估二至三個地點。中油昨拒絕透露屬意地點,僅表示預訂明年決定。
據了解,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地點,將會以最有利於加速完成為最大考量,可望落腳在桃園觀塘工業區。
中油曾在1998年評估在桃園觀塘工業區興建天然氣接收站,但東鼎公司捷足先登取得工業區及工業專用港開發權,東鼎曾開價50億元轉讓權利給中油,但因開價太高,中油後來轉戰台中港。第三接收站若選擇觀塘不必重做環評,只需補做環境調查及環境差異分析報告,時程將會較快。
目前中油在台中港、永安港有天然氣接收站,國發會委員會昨通過中油「天然氣事業部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投資計畫」,規劃年營運量300萬公噸,將可使我夏季天然氣安全存量由目前15.4天提高到20.4天。
李皇章表示,未來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完工後,中油可經由陸上及每上輸氣管網,除分區供應,亦可聯合調度這三座天然氣接收站,有助降低營運成本及斷氣的風險,提高供氣安全。
全台第三座國營天然氣接收站,其實早在一開始,台電本來積極爭取想要自己來做,不過當時經濟部仍然拍板,由中油出線,未來這座接收站營運後,中油將有穩定天然氣採購費可向台電收取,成為穩賺不賠的生意。
國內六成天然氣主要供應給台電作為發電使用,台電考慮到核四封存後,每度成本僅3.8元的天然氣,可作為補足電力缺口的來源之一,因此主動向經濟部提案,希望自行興建天然氣接收站,避免向中油給付天然氣採購費。不過中油仍憑藉著現有兩座天然氣接收站的經營,均為中油維持,因此最終第三座興建權利交給中油。
國內六成天然氣主要供應給台電作為發電使用,台電考慮到核四封存後,每度成本僅3.8元的天然氣,可作為補足電力缺口的來源之一,因此主動向經濟部提案,希望自行興建天然氣接收站,避免向中油給付天然氣採購費。不過中油仍憑藉著現有兩座天然氣接收站的經營,均為中油維持,因此最終第三座興建權利交給中油。
近期即將推出原油期貨ETF─元大寶來標普高盛原油ER指數期信基金(元石油),是中港台首檔與原油價格直接連動ETF,亦為購買力避險的重要元件。目前油價的確位於極端超跌區,建議投資人可趁此難得市況,交易元石油ETF進行避險及財務規劃。
元大投信期貨信託部協理譚士屏表示,中油油價與原油走勢高度相關,近期中油95無鉛汽油價格已跌至24.8元,大幅低於2006年以來30.32元均價達18.1%,歷史上低於24.8元的機率僅有6.3%,顯見目前油價的確位於極端超跌區。
譚士屏表示,元石油ETF是與原油價格高度連動,追蹤標普高盛原油ER指數,該指數近15年年報酬與中油95無鉛汽油價格走勢相關度高達67%,兩者高度相關,投資人可參考95無鉛汽油價格進行操作。
中油自2006年開始實施油價浮動機制,到現在已接近十年,95無鉛汽油自2006年以來到今年8月13日均價為30.32元,或可視為技術指標中代表長期的十年均線,8月13日95無鉛汽油價格24.8元,大幅低於95無鉛汽油均價達18.1%,已有明顯超跌跡象。
元大投信期貨信託部協理譚士屏表示,中油油價與原油走勢高度相關,近期中油95無鉛汽油價格已跌至24.8元,大幅低於2006年以來30.32元均價達18.1%,歷史上低於24.8元的機率僅有6.3%,顯見目前油價的確位於極端超跌區。
譚士屏表示,元石油ETF是與原油價格高度連動,追蹤標普高盛原油ER指數,該指數近15年年報酬與中油95無鉛汽油價格走勢相關度高達67%,兩者高度相關,投資人可參考95無鉛汽油價格進行操作。
中油自2006年開始實施油價浮動機制,到現在已接近十年,95無鉛汽油自2006年以來到今年8月13日均價為30.32元,或可視為技術指標中代表長期的十年均線,8月13日95無鉛汽油價格24.8元,大幅低於95無鉛汽油均價達18.1%,已有明顯超跌跡象。
受到下游塑化原料稼動率偏低影響,乙烯現貨報價一口氣大降百餘美元,行情回到今年農曆年低點,將抑制塑化產品行情,法人認為,9月又有一波輕油裂解廠歲修(暫時停產),有助於乙烯報價止跌,可望讓台塑化(6505)、中油獲利下壓力道略微喘口氣。
根據遠東區最新報價,乙烯每噸現貨價格降破千美元大關,來到949美元,下跌131美元,跌幅高達12%,讓售價回到今年2月低檔水位,也讓市場擔憂,今年首季行情跌跌不休氣氛重演。台塑化昨(17)日股價下跌0.7元,收在71.5元。
法人表示,主要是下游塑化原料稼動率下降,需求不旺,加上亞洲輕油裂解廠甫從第2季歲修結束,紛紛開出產能,在供過於求情況,讓乙烯報價失去支撐力道,一口氣大降百美元。
中油也指出,目前大陸景氣疲弱,下游需求疲軟,讓塑化原料價格下跌,而輕油與丙烯早在6、7月就開始反映,而當時乙烯價格持穩,近期卻進入補跌行情,走跌趨勢明顯。
根據遠東區最新報價,乙烯每噸現貨價格降破千美元大關,來到949美元,下跌131美元,跌幅高達12%,讓售價回到今年2月低檔水位,也讓市場擔憂,今年首季行情跌跌不休氣氛重演。台塑化昨(17)日股價下跌0.7元,收在71.5元。
法人表示,主要是下游塑化原料稼動率下降,需求不旺,加上亞洲輕油裂解廠甫從第2季歲修結束,紛紛開出產能,在供過於求情況,讓乙烯報價失去支撐力道,一口氣大降百美元。
中油也指出,目前大陸景氣疲弱,下游需求疲軟,讓塑化原料價格下跌,而輕油與丙烯早在6、7月就開始反映,而當時乙烯價格持穩,近期卻進入補跌行情,走跌趨勢明顯。
國發會委員會議昨(17)通過中油「天然氣事業部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投資計畫」,將於北部地區興建四座16萬公秉地上型液化天然氣儲油槽及氣化設施,耗資新台幣逾6百億元,因擔心國內能源供應恐將短缺,全量營運目標提前至民112年。
經濟部去年召開「油電經營績效改善小組」會議,台電與中油「兄弟鬩牆」爭相搶蓋第三接收站,最後各方意見「一面倒」地支持由中油拿下此案,不過,也加註台電享自由購氣主導權、興建成本透明化與確保能源安全等三大附帶條件。
中油天然氣事業部副執行長李皇章昨指出,因核四封存加上國內三座核電廠可能面臨除役,未來國內天然氣需求增加,第三接收站雖規畫年營運量為3百萬公噸,但未來還有機會擴充至6百萬噸,只要需求單位提出,中油可後續擴建,預計明年計畫啟動、106年動工。
計畫營運後,中油3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包括高雄永安、台中及本計畫的第3座接收站,整體儲槽有效容量週轉天數,將由目前的15.4天大幅增為20.4天,對於國內夏季用氣期間的供氣穩定及安全提升,有極大助益。
據中油規畫,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最優場址為桃園觀塘工業區。李皇章透露,目前有3、4個適合地點,部分可能還需要環評,有些場址已完成環評,只需補環差工作分析。他也說,地點主要是要遠離人民居住的地方。
經濟部去年召開「油電經營績效改善小組」會議,台電與中油「兄弟鬩牆」爭相搶蓋第三接收站,最後各方意見「一面倒」地支持由中油拿下此案,不過,也加註台電享自由購氣主導權、興建成本透明化與確保能源安全等三大附帶條件。
中油天然氣事業部副執行長李皇章昨指出,因核四封存加上國內三座核電廠可能面臨除役,未來國內天然氣需求增加,第三接收站雖規畫年營運量為3百萬公噸,但未來還有機會擴充至6百萬噸,只要需求單位提出,中油可後續擴建,預計明年計畫啟動、106年動工。
計畫營運後,中油3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包括高雄永安、台中及本計畫的第3座接收站,整體儲槽有效容量週轉天數,將由目前的15.4天大幅增為20.4天,對於國內夏季用氣期間的供氣穩定及安全提升,有極大助益。
據中油規畫,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最優場址為桃園觀塘工業區。李皇章透露,目前有3、4個適合地點,部分可能還需要環評,有些場址已完成環評,只需補環差工作分析。他也說,地點主要是要遠離人民居住的地方。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