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土地銀行(公)公司新聞
台灣銀行界積極推動綠色金融,各銀行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聯貸案件數佔比高達7成至9成不等,其中土地銀行更是以9成比重領先群倫。這波綠色金融潮中,不僅再生能源如風電、太陽能、儲能等領域受到關注,循環經濟如再生水等項目也成為銀行爭取的焦點。
根據臺灣銀行的統計,去年全年ESG聯貸案件數約佔整體聯貸案件數的7成左右,其中兆豐銀行的ESG聯貸案比重約為2/3,合庫銀行占比7成,而土地銀行的比重則高達9成。在金額方面,土地銀行的綠色融資授信餘額年增逾4成,而統籌主辦的ESG永續績效連結聯貸案總金額年成長達1倍以上。
兆豐銀行的綠色授信聯貸金額年增超過百億元,ESG永續績效連結聯貸案金額也較前年略增,這主要得益於去年承作的風電相關產業聯貸案。合庫銀行則表示,今年將主要發展綠色授信聯貸,並以離岸風電為主攻方向,目標是繼續以設有ESG連結機制為目標,鼓勵企業實踐永續經營。
第一銀行主管分析,預計再生能源產業將在國內能源政策推動下,持續有資金需求,上半年將有多件離岸風電聯貸案推出。此外,AI產業發展樂觀,高效能運算與雲端產業的需求也相當旺盛,將帶動電子廠資本性支出、營運等資金需求。政府標案的陸續開出,工程業將持續有購料、履約保證金及工程週轉金等需求。不動產市場方面,預期金融機構將更聚焦於都更危老等土建融案件。
值得注意的是,一銀攜手兆豐銀及合庫銀統籌主辦的漢皇開發120.57億元聯貸案已於日前完成簽約,共獲九家金融機構支持,認參總金額達179.48億元,近1.5倍。這次聯貸案主要用於支應新北市永和大陳社區都更案所需資金。
台灣金融界近年來積極拓荒新南向市場,而台灣土地銀行作為金融業的領航者,近期展現了其開拓國際市場的決心。根據最新消息,土地銀行已向澳洲金融管理署申請設立布里斯本分行,這一舉動將有助於深化台灣與澳洲之間的長期合作關係。
布里斯本分行於1月22日正式開幕,使得土地銀行的海外據點數量達到9個,這對於拓展其國際金融版圖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總經理張志堅帶領團隊親自前往澳洲布里斯本視察新分行的籌設情況,並順利完成了分行的設立。
根據經濟部國貿署的資料,澳洲是台灣的前十大貿易夥伴之一。雙方在肉類、農產品以及高科技產品方面的貿易往來密切,形成了一種互補互惠的經貿關係。此外,台澳雙邊的投資金額也均達上千億新臺幣,這顯示了兩地經濟往來的熱絡程度。
布里斯本分行成立初期,將會聚焦於法人放款、存款以及外匯服務,並同時發展貿易融資等多元金融服務。該分行將服務對象從台商和華人企業擴展至澳洲本地企業及駐澳跨國公司,未來將成為促進台澳經濟與貿易交流的重要橋樑。
土地銀行在台灣本土擁有148家分行,並在海外擁有9個據點,包括洛杉磯、香港、新加坡、上海、紐約、天津、武漢以及布里斯本分行和吉隆坡辦事處。目前,該行正在規劃申設東京分行,以進一步擴大其海外金融版圖,並強化在國際市場的獲利動能。
央行官員表示,去年新承做房貸金額破兆元,且較2023年的7,666 億元大幅成長,主要反映價、量兩因素,以成交量來看,市場推估去 年買賣移轉棟數上看35萬棟,創近11年來新高;價格方面從信義大台 北房價月指數及政大永慶房價指數等調查,房價年增率同樣上漲,成 為推升新承做房貸上揚關鍵。
根據央行統計,12月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做放款 加權平均利率升為2.141%,較11月下降0.025個百分點;房貸利率上 升0.015個百分點至2.224%。
央行官員說明,房貸利率來到高點同樣歸納兩主因,一是因銀行下 半年受到銀行法72-2條規範,授信量相對受控管,銀行以價制量導致 ;二是9月央行信用管制,也多少使銀行利率向上調整。
被認為是推升房市火熱的新青安,12月占新承做房貸比重降至32. 26%,為2023年9月以來新低,同時也是新青安上路實施以來最低。 央行官員說,新青安占比已向下,從去年6月高點40.92%大幅回落, 推出時的2023年8月占比僅19.12%。
打炒房政策已逐步見效,央行官員認為,從移轉棟數、購屋貸款等 數據來看,央行內部資料均顯示,去年第四季房貸量能相對前幾季降 溫;但關鍵的價格部分,因主要調研機構數據目前仍不同調,央行要 繼續觀察,目前價還沒有明確方向。
根據信義大台北房價月指數,12月雙北房價月增2.15%、年增10. 43%;政大永慶以季為單位,第四季台北市季減2.96%、新北市減1 .75%、全國合計減2.88%,即央行所指數據方向不一致,因此對房 價還要謹慎評估。
臺灣銀行統計,去年全年ESG聯貸案件數約占整體聯貸案件數7成左 右,兆豐銀行ESG聯貸案比重約占2/3,合庫銀行占比7成,土地銀行 比重高達9成。從金額來看,土銀綠色融資授信餘額年成長逾4成,統 籌主辦的ESG永續績效連結聯貸案總金額年成長達1倍以上;兆豐銀綠 色授信聯貸金額年增超過百億元,ESG永續績效連結聯貸案金額也較 前年略增,主因去年承作風電相關產業聯貸案。
合庫銀指出,今年主要發展綠色授信聯貸為離岸風電,統籌主辦案 件持續以設有ESG連結機制為目標,如連結節能減碳、環境保護、綠 建築/智慧建築、社會公益、公司治理等各個面向,以鼓勵企業積極 實踐永續經營目標。
第一銀行主管分析,觀察國內市場聯貸案件及目前洽談中案件,預 期再生能源產業在國內能源政策推動下,持續有資金需求,上半年將 有多件離岸風電聯貸案將推出;AI產業發展樂觀,高效能運算與雲端 產業需求也相當旺盛,亦將帶動電子廠資本性支出、營運等資金需求 ;另政府標案陸續開出,工程業將持續有購料、履約保證金及工程週 轉金等需求;在不動產市場方面,預期金融機構將更聚焦於都更危老 等土建融案件。
一銀攜手兆豐銀及合庫銀統籌主辦漢皇開發120.57億元聯貸案日前 完成簽約,共獲九家金融機構支持,認參總金額達179.48億元、近1 .5倍。一銀說明,這次聯貸案主要用於支應新北市永和大陳社區都更 案所需資金。
土地銀行表示,依照經濟部國貿署資料,澳洲為我國前10大貿易夥 伴,澳洲出口肉類、農產品至台灣,我國則出口高科技產品至澳洲, 形成雙邊互補互惠的經貿關係,另臺澳雙邊投資金額皆為新臺幣上千 億元規模,顯見台澳的經濟往來相當的熱絡;日前由總經理張志堅帶 領團隊至澳洲布里斯本視察新分行籌設情形,順利設置分行。
土地銀行指出,布里斯本分行成立後初期業務將聚焦於法人放款、 存款以及外匯服務,而且同步發展貿易融資等多元金融服務。客戶對 象除了台商以及華人企業外,亦將拓展至澳洲本地企業及駐澳跨國公 司。未來,土地銀行布里斯本分行將會成為促進台澳經濟與貿易交流 的重要橋樑,並且為當地企業、外資企業及華人社群提供多元化的金 融解決方案,支持客戶在澳洲的業務成長與發展。
土地銀行在國內擁有148家分行,海外設有9個據點,包含洛杉磯、 香港、新加坡、上海、紐約、天津、武漢、布里斯本分行與吉隆坡辦 事處,刻正規劃申設東京分行,藉此擴大海外金融版圖,進一步強化 土地銀行在國際市場之獲利動能。
近年來,數位金融風潮席捲全球,台灣的銀行業者也紛紛推出數位帳戶,以吸引更多客戶。在眾多銀行中,公股銀行不遑多讓,其中臺灣土地銀行(以下簡稱「土地銀行」)在數位帳戶市場上的表現格外亮眼。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土地銀行的數位帳戶開戶數大幅成長,成長幅度高達59%。這一成長率在眾多銀行中名列前茅,顯示土地銀行在數位金融領域的競爭力。
土地銀行推出的數位帳戶具有多項特色,如隨時隨地線上開戶、便利的理財功能等。為了吸引更多客戶,土地銀行還提供了超優的活存利率,並搭配跨行轉帳、跨行提款等優惠措施。雖然這些優惠利率多有額度限制,但對於小資族來說,這些優惠仍然具有相當的誘因。
具體來說,土地銀行的數位帳戶存款在10萬元內,可以享受按定期儲蓄存款一年期一般機動利率加0.215個百分點的優惠利率計息,當前利率為1.94%。此外,土地銀行還提供跨行轉帳每月十次、跨行提款每月五次免手續費的優惠,以及外匯存款、基金申購手續費的優惠。
值得一提的是,土地銀行的數位帳戶數量在去年底已經超過85萬戶,較前年底成長約26%。這一成長速度在眾多銀行中也是領先的。土地銀行表示,今年將繼續以持續成長為目標,並預計在年底前將數位帳戶數量提升至105萬戶。
在數位帳戶市場上,土地銀行的表現不僅僅是數量上的成長,其在服務品質和客戶體驗上的努力也值得稱讚。隨著數位金融的發展,土地銀行將繼續拓展其數位帳戶業務,為客戶提供更多便利和優質的金融服務。
央行打房效應持續發酵,台灣土地銀行(土銀)截至2024年底的土建融餘額為4,719億元,較2023年底減少了378億元,跌幅達7.42%,與2022年底相比則減少了402億元,跌幅為7.85%,連續兩年呈現衰退狀態。這是土銀近幾年來罕見的現象。
土銀預計,在2025年建築貸款承作量仍將持續放緩的情況下,將積極拓展一般企業金融授信,以調整其授信結構。作為國內唯一專業的不動產銀行,土銀的土建融餘額減少,主要是因應中央銀行(央行)持續實施的「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選擇性信用管制,以及為應對央行的不動產貸款總量管制。
土銀指出,該行為了強化建築業授信風險控管,已制定相關配套措施,並配合政府政策,對於承諾動工而未動工的案件,施加收成數、加利率等貸放條件,以促進案件動工。實際上,2023年底的土建融餘額衰退已經是八年來首次發生。
展望未來,土銀表示,自央行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以來,其建築貸款市占率已逐年下降,建築貸款餘額也逐年遞減,成長率呈現負成長。預計在2025年,建築貸款承作量仍將持續放緩,因此將積極拓展一般企業金融授信,以達到調整授信結構的目的。
目前市占第二的臺灣銀行(臺銀)去年底的土建融資餘額超過2,400億元,年增率為3.4%,雖然較2023年的7.4%成長率有所緩慢,但其中一般土建融放款餘額的增幅也逐漸趨緩。該行強調,其對政府都更危老重建政策的響應,有助於改善居住環境和提升建築安全。
而排名第三的合庫銀行(合庫)則進行了調整。兆豐銀行去年底的與土建融相關的銀行法第72-2條比率低於法定上限30%,該行將繼續依法規及主管機關的要求,妥善管控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以兼顧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
公股銀行的主管指出,央行期望到明年年底前,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能降至35%。因此,隨著建案陸續完工,在审慎承作新戶的情況下,土建融餘額將降低,同時交屋後分戶房貸的增加,將進行一來一往的平衡,以符合央行的管控期待。此外,銀行也將轉向都更危老案件承作。
【台北訊】近期台灣房貸市場動態受到廣泛關注,其中,台灣土地銀行(以下簡稱「土銀」)的最新房貸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2月受理房貸申請達4,571戶,月增率為5.4%,終止了連續六個月的減少趨勢。不過,整體市場熱度仍呈現降溫的狀態。 根據財政部國庫署的統計數據,去年全年土銀共核貸7.4萬戶,總金額達5,753.7億元,至少佔據全體房貸市場的四成以上。在眾多公股行庫中,土銀的單月撥貸金額更是一舉突破140億元,創下歷史紀錄,這一數字也凸顯了民眾過去幾個月對土銀的熱烈追捧。 八大公股行庫在去年12月的受理及撥貸數量均較上月微幅增加,其中,土銀和臺灣銀行(以下簡稱「臺銀」)的撥貸戶數仍維持在千戶以上,而其餘六大行庫則僅有臺灣企銀的撥貸戶數超過500戶。值得注意的是,土銀在去年12月的撥貸數量連續第三個月超越臺銀,這一成績相當亮眼。 土銀去年12月的撥貸數量達1,777戶,總金額140億元,創下青安房貸的歷史紀錄。這一數字在多數行庫實施流量控管之下,顯得格外突出。這主要是由於土銀作為不動產專業銀行,不受銀行法第72-2條比率的限制,吸引了大量民眾湧入申辦房貸,導致案量大幅增加。 根據統計,去年11月至今年2月間,土銀待撥房貸餘額已達1,600億元。這一數字反映了市場對土銀信賴度的提升,也顯示了土銀在房貸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數位帳戶特色在於隨時隨地都能線上開戶,理財更便利,銀行業者 除提供超優活存利率,通常還會搭配跨行轉帳、跨行提款等優惠,儘 管這些數位帳戶優惠利率多有額度限制,但對小資族來說仍具誘因, 為搶攻年輕客群,公股銀數位帳戶活存利率不亞於民營,多採機動利 率加碼計息。
臺銀不分新舊戶全年度10萬元以內有2.075%高利活存,且網路銀 行跨行轉帳每月99次免收手續費優惠,外幣換匯還能減碼,統計至去 年底,數位存款帳戶數約38萬戶,年成長約65%。臺銀指出,今年目 標預計將達成50萬戶。
土銀數位帳戶數年增幅也接近6成,土銀表示,今年以持續成長為 目標,具體策略包括數位帳戶存款於10萬元內,按定期儲蓄存款一年 期一般機動利率加0.215個百分點優惠利率計息,目前為1.94%;另 提供跨行轉帳每月十次、跨行提款每月五次免手續費,及外匯存款、 基金申購手續費優惠。
合庫銀截至去年底數位帳戶已申辦逾85萬戶,較前年底成長約26% ,其中新台幣戶數約46萬戶、外幣戶數約39萬戶。合庫銀說明,今年 以新增20萬戶,總戶數累計達105萬戶為目標,目前新台幣數位存款 帳戶12萬元內活存優惠利率1.5%,另針對新戶自開戶日起6個月內, 提供每月跨行轉帳免手續費16次、跨行提款免手續費8次優惠措施。
華南銀行SnY數位帳戶設有指定條件,每月完成一筆信用卡消費, 次月起新台幣存款10萬元內活儲優惠利率2.3%;第一銀行iLEO數位 帳戶提供12萬元內2%高利活儲;兆豐銀行MegaLite數位帳戶10萬元 以內存款活儲利率1.975%。
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去年第三季底,公股銀數位帳戶數排名依 序為一銀、華銀、彰銀、合庫銀、土銀、兆豐銀、臺銀、臺灣企銀。
國內唯一不動產專業銀行土地銀行,截至去年底止土建融餘額為4,719億元,較2023年底減少378億元或7.42%、較2022年底減少402億元或7.85%。變動主因為中央銀行仍持續實施「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選擇性信用管制,另該行為因應央銀不動產貸款總量管制,訂有強化建築業授信風險控管配套措施,加上配合政府政策對於承諾動工而未動工之案件施以收成數、加利率之貸放條件促其動工所致。事實上,2023年底土建融較上年衰退即為八年來首見。
對於今年不動產授信業務展望,土銀表示,自央行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以來,土銀建築貸款市占率已呈逐年下降趨勢,且自2023年起建築貸款餘額已逐年遞減,成長率呈負成長情形,預期2025年建築貸款承作量仍持續放緩之情形下,該行將積極拓展一般企業金融授信以調整授信結構。
目前市占第二的一銀去年底土建融資餘額逾2,400億元、雖年增3.4%,但較2023年成長7.4%趨緩,其中一般土建融放款餘額增幅趨緩,且主要成長來源是來自於都更危老放款增加、成長率約21.7%,一銀強調響應政府都更危老重建政策,有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建築安全之成效。至於第三的合庫則降低。
兆豐去年底與土建融相關的銀行法72-2條比率低於法定上限30%,該行將持續依法規及主管機關要求,妥適管控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以兼顧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
為符合央行管控,國銀放緩土建融腳步,且多以老客戶為主,更不願承做轉貸(代清償)戶。公股銀主管指出,央行期望到明年底前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能降到35%。因此隨著建案陸續完工,在審慎承作新戶之下土建融餘額降低,同時交屋後分戶房貸增加,一來一往平衡才能符合央行管控期待。另也將轉向都更危老案件承作。
財政部國庫署統計,八大公股行庫去年12月共受理4,571戶、金額355.6億元;撥貸5,161戶、金額409億元,受理及撥貸均較上月微幅增加,不過,公股銀主管認為應與建商年底前交屋時程有關,且撥貸僅也較上月增加7億元,整體而言市場仍持穩定偏淡,同時,針對違規戶的清查及追回利息補貼動作持續進行。
八大公股行庫中,臺銀、土銀維持撥貸戶數單月千戶以上,其餘六大行庫僅剩臺企銀超過500戶。土銀則是撥貸數連續第三個月超越臺銀,值得一提的是,土銀去年12月撥貸爆出1,777戶及140億元大量,創下青安史上紀錄,顯示多數行庫流量控管下,市場教戰民眾因土銀身為不動產專業銀行、不受銀行法72-2比率限制等,使得民眾湧入申辦,導致案量暴增,去年11月至今年2月間待撥房貸餘額達1,600億元。
去年,在金融市場的活絡氛圍下,公股銀行在房貸市場的表現相當亮眼。以兆豐銀行為例,其房貸成長幅度高達7成以上,而合庫銀行則有近6成的成長。臺灣銀行的房貸成長也超過4成,土地銀行亦不落人後,展現了顯著的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各銀行新青安貸款的占比約在4成至5成之間。
隨著中央銀行對不動產總量進行管制,公股銀行預估,今年房貸市場可能只會微幅成長,甚至有可能出現衰退。市場普遍認為,房市將以剛性需求為主,不動產價格可能穩定或下降,成交量也將隨之縮小。
對於去年房市的熱絡,公股銀行普遍認為,這是因為通膨帶動了購屋需求,新青安貸款的優惠條件以及建案的陸續完工等因素共同作用。然而,由於國銀房貸水位已經相當緊張,加上央行的管制措施,整體房市逐漸顯現出降溫的趨勢。
臺灣銀行、土地銀行以及合庫銀均表示,今年將以自住首購客群為主要服務對象,並持續配合財政部辦理新青安貸款。預計房貸餘額將呈現微幅成長。
兆豐銀則指出,將配合央行的不動產集中度自主管控政策,今年將以理財型房貸和信用貸款為主,並優先承作首購客群的房貸。因此,預計今年理財型房貸餘額將微幅成長,而房貸市場則可能出現衰退。
合庫銀則預計,今年市場將以剛性購屋需求為主,主要聚焦於七都等核心城市。這也意味著,合庫銀將在這些地區提供更多的房貸服務,以滿足當地居民的需求。
永豐銀行指出,永豐大戶DAWHO數位帳戶於2021年首度推出紅包轉 帳功能後,廣受用戶使用,去年永豐紅包轉帳總金額較2023年同期成 長逾3成。今年DAWHO數位帳戶再度推出蛇年的紅包轉帳功能,即日起 至2月14日止,用戶可在DAWHO APP中,設定金額與紅包數量,並將網 址連結傳給親友,即可透過APP開啟連結,一起搶紅包、送紅包。
用戶可自行設定紅包金額,如「168」、「520」、「888」等富含 寓意的數字增添樂趣,且可由系統隨機分配金額給受贈者,開啟瞬間 才知道金額,營造群眾搶紅包的緊張刺激感,同時也能省去跑銀行存 、提款的時間。
據台新內部統計,去年紅包功能的使用人數成長近2成,紅包發送 金額更提升8成,因應數位金融服務日益普及,民眾經由APP派發「數 位紅包」大受歡迎。今年台新行動銀行再推出數位紅包功能,讓民眾 宅在家也能發紅包拜年,台新Richart紅包功能1月14日開放,截至2 月8日前皆可透過Richart APP使用。
另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庫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 行、上海商銀、兆豐銀行、臺灣企銀、新光銀行等共23家金融卡,已 綁定台灣行動支付APP,也可運用APP註冊紅包服務,於1月24日至3月 3日期間用手機門號轉帳功能分送紅包給親友。
公股銀表示,通膨引發購屋需求,加上新青安貸款條件較為優惠及 建案陸續完工等因素,去年房市相當熱絡,也讓各銀行新承作房貸金 額成長。
但國銀房貸水位吃緊,加上央行管制措施,整體房市逐漸降溫,臺 銀、土銀及合庫銀均表示,今年預計房貸發展仍將以自住首購客群為 主,並持續配合財政部辦理新青安貸款預計房貸餘額將呈微幅成長。
兆豐銀指出,配合央行不動產集中度自主管控,今年以理財型房貸 及信用貸款為主,房貸仍以首購客群優先承作,因此預估今年理財型 房貸餘額將微幅成長,房貸將呈現衰退。合庫銀則預計今年市場回歸 剛性購屋需求為主,以七都為主力區域。
台灣金融業龍頭——臺灣土地銀行(以下簡稱「土銀」)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表現亮眼,創下歷史新紀錄。根據最新公布的財報,土銀去年全年税後純益達到146.4億元,顯示出該銀行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
在臺灣公股行庫中,土銀的獲利成績並不孤軍奮戰。去年,臺灣銀行(以下簡稱「臺銀」)的税後純益也創下了289.6億元的新高,其他如輸出入銀行等也分別達到了15.1億元的純益,均創歷史紀錄。
臺銀董事長凌忠嫄在近期的一次活動中強調,雖然去年獲利成績斐然,但面對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銀行仍需保持謹慎。凌董事長提到,美國總體經濟情勢的發展對台灣金融業具有重要影響,因此財務性投資的审慎格外重要。
凌忠嫄進一步表示,臺銀在2024年的稅前盈餘達到了321.9億元,若考慮政策性負擔,則總計超過400億元,這是該銀行史上最佳成績。其中,放款業務利息淨收益298.9億元,年增長13.6億元,投資及其他資金運用表現亦佳。
在資金運用方面,臺銀積極建立穩定有價證券及債券投資組合,並利用台美利差較大的機會,積極吸收美元存款。這些策略使得資金運用於投資等淨收入年增長34.5億元。
對於未來的發展,凌忠嫄強調,臺銀將繼續關注整體經濟情勢,並將財富管理列為重點業務。這與金管會推動的財管2.0政策不謀而合,旨在將高資產客戶的資金留在台灣發展。
不動產專業銀行土銀的表現也值得關注。該銀行去年全年稅後純益達到146.4億元,手收及財務操作淨收益均有所增加。土銀的獲利策略包括股票操作,以及在大盤回升後適時調節。此外,土銀在SWAP操作方面也表現出色,利用台美利差增加部位。
輸出入銀行的表現亦不錯,截至去年底,放款業務營運量達1,954億元,保證業務承作額426億元,輸出保險承保額達1,985億元,整體業務規模年成長5.1%,全年稅後純益15.1億元,年增長32.7%。
臺銀昨在總行舉辦「墨香迎春賀新年」活動,凌忠嫄與書法名家揮毫贈春聯。凌忠嫄表示,回顧2024年臺銀稅前盈餘達321.9億元,倘加上政策性負擔更突破400億元,締造史上最佳成績。
臺銀去年稅後純益289.6億元,年成長21.6%;若加計政策性負擔,稅後純益達387.2億。主要獲利動能除放款業務利息淨收益298.9億,年增13.6億元之外,投資及其他資金運用表現佳,建立穩定有價證券及債券投資組合,並掌握台美利差較大之際積極吸收美元存款,靈活運用資金於SWAP(換匯交易)及拆放同業等,資金運用於投資等淨收入分攤存款資金成本後,淨收益為181.4億元,年增34.5億元。
凌忠嫄指出,去年銀行有較多機會創造財務投資收益,面臨川普即將就任,是「不用怕」,但須隨時關注整體經濟情勢發展,尤其是財務性投資要特別審慎關注。至於核心業務授信仍會成長,另會將財富管理列為重點,這也是金管會重視的政策,包括財管2.0希望將高資產客戶的錢留在台灣發展。
不動產專業銀行土銀全年稅後純益146.4億元;手收及財務操作淨收益均增加,主要獲利投資策略包括股票操作,以買進並持有方式緩步擴大部位,上半年在AI伺服器持續出貨下,大盤創新高並帶動獲利提升,8月份雖逢市場系統性下修,仍維持加碼買進,並在大盤回升後逢高調節。SWAP操作方面,在台美利差仍有差距下仍適量增加部位。
輸出入銀行表現亦亮眼,截至去年底放款業務營運量達1,954億元,保證業務承作額426億元,輸出保險承保額達1,985億元,整體業務規模年成長5.1%。全年稅後純益15.1億元,年增32.7%。
臺銀備妥新鈔供民眾兌換的方式是,100元每人限兌100張,200元 等其餘各面額鈔券酌量供應。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臺銀16日在總行舉辦「墨香迎春賀新年」,由 書法名家現場揮毫贈春聯,凌忠嫄受訪指出,臺銀是兌換新鈔最大的 銀行,統計去年共有207.4萬人到臺銀換新鈔,相當於全台十分之一 的人都到臺銀兌換,總金額達547.9億元。
凌忠嫄說明,今年預計每個分行至少會設置一個專櫃辦理兌鈔,總 計約237個專櫃,也為兌換新鈔業務提前做教育訓練,提醒員工不要 讓客人等候太久,當人潮出現時,彈性進行人力調配。至於準備新鈔 數量,預計金額高於去年,「準備數量絕對充足」。
中央銀行指定8家金融機構包括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庫銀行、 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臺灣企銀及郵局等,共計456個兌 換新鈔地點,於1月20日至24日辦理換鈔。
合庫銀行說,合庫共有262個營業單位可供客戶提領新鈔,其中經 央行指定的新鈔兌換據點共33家分行,至少各有一台ATM於兌換期間 提供新鈔;統計今年共149個營業單位提供兌領新鈔服務,其中27個 為央行指定新鈔兌換據點,兌換期間將備妥充足新鈔供民眾兌換。
兆豐銀行也表示,預計於1月22日到24日開放民眾提領新鈔,總計 共108家分行,且各行內至少有一台ATM提供新鈔供客戶提領。
據央行統計,去年新台幣平均發行額3兆5,350億元、年增5%,最 高發行額出現在去年農曆春節前一個營業日,當天發行達3兆8,753億 元、年增5.1%。
金管會統計至2024年12月底,國銀在「以房養老」項目上的承作累計核貸額達到509億元,季增21億元,創下同期新高,全年累計增加65億元,成為歷史次高量。這一成績的達成,主要得益於臺銀和兆豐銀在去年第4季的積極推動。數據顯示,臺銀單季貢獻了兩成的新增承作量。
為了配合政策任務,公股行庫將「以房養老」項目設為考核目標,並且這一項目不計入銀行法第72-2條的不動產放款限額規定,這使得行庫在推行這一業務時無後顧之憂。臺銀自2022年起加大力度,使得承作件數和金額不斷攀升,穩定了「以房養老」業務的基本盤。
具體來看,2024年全年臺銀新承作171件,新增核貸額6.52億元,其中第4季的承作量達112件,核貸額4.25億元,這兩項數據均占全年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顯示臺銀在第四季集中力量推進這一業務。
金管會分析,臺銀和兆豐銀因客戶族群年齡層較高,為滿足客戶的財務需求,積極推廣「以房養老」。臺銀在2024年單季新增核貸額達38%,兆豐銀則為11%,兩家銀行的單季增幅分別位居前兩名。
自2015年底開辦「以房養老」以來,由於各銀行陸續加入,業績快速成長。隨著「有土斯有財」和留房給子女等觀念的普及,以及民營銀行對於老人長壽、不動產價格波動和利率風險的考慮,「以房養老」市場逐漸成為銀行業務的一個重要方向。目前,這一市場主要由臺銀、土銀、合庫、第一銀、華南銀和台企銀等六大行庫所主導。
截至2024年12月底,這六大行庫承辦的「以房養老」件數達8,742件,核貸額487.13億元,占整體業務的97%,其中合庫貢獻了近37%。
然而,其他十家銀行在「以房養老」業務上的表現則相對低迷,其中六家銀行的業績甚至「原地踏步」。中信銀在去年第4季的件數和核貸額甚至出現「倒退」,經過金管會調查,原因是客戶因故出售房屋、提前解約所致。
金管會指出,銀行是否承作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屬於銀行經營政策範疇,各家銀行會根據市場需求及自身經營策略,持續擴展服務,以滿足客戶需求。
公股行庫配合政策任務,連以房養老都設考核目標,加上以房養老也不計入銀行法第72-2條不動產放款限額天條,讓行庫無後顧之憂。據透露,臺銀從2022年開始下重本,使承作件數、金額一路大增,也穩住以房養老業績基本盤。
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臺銀新承作171件、新增核貸額6.52億元,又以第4季大增112件、4.25億元均占了三分之二強,其中核貸額4.25億元貢獻整體新增核貸額21億元的二成,顯示臺銀集中在第4季狂衝。
金管會指出,臺銀、兆豐銀因客戶族群年齡層較高,因應客戶財務需求而積極推廣以房養老。臺銀2024年單季新增核貸額38%,兆豐銀單季新增11%,單季增幅分列前二大。
各銀行是在2015年底開辦「以房養老」,前兩年因各銀行陸續加入、業績快速成長,隨老人有土斯有財、留房給子女等觀念,加上民營銀行也考量老人長壽、不動產跌價、及利率風險,如今僅剩六大行庫撐起一片天。
這六大行庫是臺銀、土銀、合庫、第一銀、華南銀和台企銀。數據顯示,2024年12月底光這六大行庫承辦以房養老件數達8,742件、核貸額487.13億元,占整體以房養老業務97%,光合庫一家就貢獻了近37%。
這也意味著其他十家銀行承辦以房養老的業績持續低迷,這十家中有六家業績全部「原地踏步」,中信銀去年第4季件數和核貸額更出現「倒退嚕」,經金管會了解,是因中信銀客戶因故出售房屋、提前解約所致。
換言之,除公股行庫背負政策任務,得努力衝刺業績外,其餘民營銀行則多全軍覆沒,顯示「以房養老」市場仍未被民眾接受。
金管會公布2024年全年16家國銀承辦以房養老業務。以各季來看,首季和第2季新增核貸額都維持14億元,第3季略增到16億元,第4季增額最大到21億元是史上同期最佳,累計全年增加65億元是史上次高,僅次於2023年。
但若以核貸額的年增率來看,則依舊呈現一路走低態勢,2020年至今年成長率從21%,一路降到2024年底14.6%的史上新低。
金管會官員說,銀行是否承作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屬銀行經營政策範疇,各家銀行會依照市場需求及自身經營策略,持續擴展服務,以回應客戶需求。
受惠去年股市表現亮眼、美國聯準會(Fed)降息時程延後,銀行 大賺投資操作收益,成為主要獲利成長動能之一。臺銀指出,去年在 風險可控前提下,建立穩定有價證券及債券投資組合,並掌握台美利 差較大之際,積極吸收美元存款,靈活運用資金於SWAP(換匯交易) 及拆放同業等,整體資金運用於放款以外的投資等淨收益為181.47億 元,年增約24%。利息淨收益也是主要獲利來源,臺銀表示,企金、 消金及公部門放款利息收入,扣減相關存款資金成本後,利息淨收益 為298.96億元,年增約5%。
據預算報告顯示,臺灣金控預估今年整體營收為3,447.05億元,淨 利為114.86億元、年增幅約15%,主要為臺銀利息淨收益增加,預計 放款營運量將達3兆元、年增3%,存款達成4兆5,632億元、年增7% 。
土銀去年獲利也寫下歷年最佳,土銀說明,獲利成長主因來自手續 費收入,及財務操作淨收益增加,加上各項提存減少。預估今年營收 為798.93億元,淨利為105.14億元,年增幅9%,主要為利息淨收益 增加及呆帳提存減少,預計放款營運量為2兆2,911億元、年增僅約2 %,存款目標為2兆9,336億元、年增幅1%。
公股銀行主管說明,聯準會去年9月啟動降息,利差縮窄,壓縮SW AP獲利,但川普2.0可能造成今年降息步調趨緩、幅度縮減,增添金 融市場不確定性,公股銀紛紛瞄準擴大財管業務手收,以因應資本市 場波動造成影響;臺銀、土銀,也均預計今年送件申請財管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