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泰產物保險(公)公司新聞
兩年前,我們的退休產險老將詹文全接到了一通來自和泰汽車的電話,這通電話不僅讓他重新踏上了職場,也為台灣的產險業帶來了新的活力。當時的和泰汽車董事長黃南光和總經理蘇純興向他提出邀請,希望他能夠擔任新成立的產險公司的總經理。這位在產險界有著豐富經驗的老將,就此開啟了新的職業旅程。
詹文全對於自己能夠再次回到職場感到興奮,他說:「我做事很堅持,只要是我認為對的,就會堅持下去。」這種堅持的態度也讓他在和泰產險的帶領下,展現了非凡的能力。
和泰汽車集團原本經營困難,但在購併蘇黎世產險後,公司開始展現出新的活力。和泰產險在詹文全的帶領下,以穩健的步伐進入市場,不僅讓產險同業放下了心頭大石,也讓公司內部的人力配置得以順利銜接,品質不降反升。
詹文全認為,要經營好一個產險公司,需要「穩」字訣。他認真地對待每一個業務,不僅關注公司的短期利益,也著眼於長遠的發展。在他的帶領下,和泰產險的簽單保費增加了一倍,市占率也躍升至第十名。
詹文全的經驗豐富,他曾經在富邦產險和新光產險工作,對產險業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強調,個人險的營運需要訓練有素且有紀律的團隊,這也是他無預警查勤的原因之一。他的嚴格要求,讓團隊成員不敢有丝毫懈怠。
和泰產險在詹文全的帶領下,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成果,還為員工帶來了實質的獎勵。去年,和泰產險首次在保障年薪14.5個月之外,加發一至二個月的績效獎金,年終獎金平均達到四個月,創下了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
和泰汽車董事長黃南光、總經理蘇純興當時跟詹文全說,集團買了一家產險公司,但缺乏有資歷的保險人才,主管機關又要求要有專業的總經理。在富邦產險、新光產險一共待了40年的詹文全,就這麼被找上。
分寸拿捏得當
詹文全不曉得是誰推薦他的,也不曉得推薦的理由,但是他可以很有自信地說,「我做事很堅持」,只要是他認為對的。例如,投入職場快45年了,他從來沒有遲到過,閒聊時他反問記者,「這個堅不堅持?」
汽車業與產險業在國內是風格迥異的行業,前者活潑、剽悍;後者保守、內斂。2016年6月17日,當和泰汽車公告,擬透過100%持股的和展投資公司,取得蘇黎世產險99.73%股權時,不少產險公司都嚇壞了。
說嚇壞了一點也不誇張。台灣整體產險業的簽單保費,一半以上來自汽車保險,和泰汽車集團旗下的和安保代透過和泰的八大經銷商體系,幫國內十餘家產險公司銷售的車險保費,每年超過90億元,和安與蘇黎世變成一家人後,會不會肥水不落外人田?
兩年過去,事實證明,更名和泰產險的蘇黎世,用低於同業預期的速度,蠶食而非鯨吞國內的車險市場,產險同業反彈、經銷商不安、主管機關關切等負面情緒連帶減少;公司內部也不會因為人力來不及銜接而品質降低,詹文全對於何時該快、何時該慢,分寸拿捏有道。
「我的個性就是穩紮穩打」,詹文全說,和安保代過去跟十幾家產險公司合作,要顧及過往的友情跟和諧,不能說老闆開一家和泰產險就把整個業務轉過來,對和泰汽車的社會形象不好。而這也是金管會保險局希望和泰產險做的,不要太霸氣。
經營和泰產險,詹文全祭出「穩」字訣,但未因此而發展落後,反倒因為蘇黎世產險是家小公司,業務基期低,短短兩年,績效快速浮現。接手前後相比,簽單保費增加一倍、市占率已躋身第十名。
去年是和泰集團接手的第二年,和泰產險已經開始獲利,因而首度在保障年薪14.5個月之外,加發一至二個月的績效獎金,金融海嘯以來首見;換算後,年終獎金平均達到四個月,也是海嘯以來新高。
打造紀律團隊
1951年次、現年68歲的詹文全,台北市松山區人,台北商職(台北商業大學)綜合商科畢業,1975年4月在已故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面試下,進入國內龍頭產險公司富邦服務,一做就是18年,從車險理賠助理員一路做到理賠部經理。
富邦集團大董蔡明忠、二董蔡明興結婚時,他都擔任招待,現任富邦產險總經理陳伯燿是他曾經帶過四年的徒弟。
跳槽新光產險車險部協理後,詹文全猶如千里馬遇到伯樂,15年內從協理升到總經理。
新光產險是新光集團老二吳東賢的事業,由於身體違和,很早就交棒給長子。
現任新光產險董事長吳昕紘從美國回來後,詹文全盡心輔佐達九年,還讓新光產險的車險市占率突破10%,穩居國內第三大。
詹文全是資深產險專家,深諳產險經營應該分成兩塊,方法並不相同。服務企業的商業險,較注重核保技術及再保;服務一般大眾的個人險,像是車險、住宅火險等,則是需要訓練有素且有紀律的團隊,個人險的個別保費很小、賠款也很小,但是合計起來的量都很大。
為了建構有紀律的團隊,他會無預警查勤。擔任富邦產險台中分公司經理時,曾連續三天去草屯通訊處查勤,「沒有預警,我的習慣就是這樣」,早上8點半上班,他7點半就坐在騎樓的摩拖車上,等所有同事上班。
他在新光產險當總經理時,有次去南部的某個分公司查勤,也是早上7點多就到公司的騎樓底下等同事上班,還要看到他的人不能走漏風聲。
結果,該分公司的經理,9點半還沒來,「我就打電話給他,說我在公司等你很久嘍,8點半上班,9點半還沒來」。
他通常都會告誡對方,「你再給我抄到,第二次我就給你撤職」。
民眾投保旅行平安保險時,最好附加「海外突發疾病保險」,旅遊更安心。
和泰產險提醒,「海外突發疾病」意指,出發前90天或180天(依各家產險公司條款規定),沒有該項疾病的就診紀錄,若是既有的病症在國外時又發病就醫,海外突發疾病保險就無法理賠。
目前在國外流行的傳染疾病,大多是透過飛沫以及接觸傳染,建議民眾出國時應配戴口罩,及勤於洗手消毒。
另外,流感、麻疹和德國麻疹,可透過接種疫苗來預防。如果為高風險族群,建議可事先施打疫苗,返國後21日內如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及接觸史,為全民的健康把關。
在國外旅遊發生水土不服、身體不適的情況十分常見,國外醫療費用高昂,且有可能因為語言障礙較難形容病況,導致檢查項目增加,費用相對提高。
根據和泰產險統計,該公司保戶出國,投保旅平險時有附加海外突發疾病保險的比率達到八成,顯示大部份民眾對於出國時可能發生的醫療風險相當重視。
海外突發疾病保險包含海外就醫的門診、住院等保障。各國醫療費用高低不一,海外突發疾病會按各地情況「自動增額」,例如:美加地區住院,保額增加為三倍;日本則是增加為1.5倍。
春節假期剛剛過去,大家陸續開工、開學,這時候正是流感交叉感染的高峰期,國內的流感疫情也逐漸升溫。這時候,我們的產險業者就來幫大家出主意了,他們推出的醫療險可以單獨投保,不用先買主險,這對於許多小資族來說,是一個非常實用的選擇。最近,我們的<和泰產物保險>就推出了一個很受歡迎的專案——「保健御守」,這個專案適用於從0歲到60歲的人,投保也不需要先購買高額壽險主約,就像是一個3歲的女童,一年的保費只要新台幣2千多元,就可以獲得八大醫療保障,還有多項計劃可以根據個人的需求來選擇,這樣就可以適時補足醫療保障的缺口了。
不僅如此,我們的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在2018年推出了產險業界第一張「兒童居家照顧費用險」,這個保單主要是針對家中有14歲以下小孩的小家庭,如果孩子因為腸病毒、流感、肺炎、登革熱等疾病生病就醫,或者因為傳染病或其他疾病達到學校停課標準,需要在家照顧,家長就可以申請理賠。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家長專心照顧孩子,不必擔心請假會影響薪資。
此外,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還為患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的民眾量身設計了「三高心安保健康保險」,適用於35~60歲的保戶,保障最長到65歲。這個保險除了提供對三高患者常見的5項特定傷病的一次全額給付的保險金外,還提供住院醫療和住院手術的醫療保險金,讓保戶不必擔心因為診療費造成的經濟負擔。
由於產險醫療險大多是一年一約,所以產險業者也建議保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用較低的價格投保產險醫療險,來補強壽險醫療險保障的不足或增加保障額度。
雖然3年期以下傷害保險及健康保險業務業已經金管會核准銷售,因為保戶一次要交3年的保費,對產險業健康險銷售助益並不明顯,反倒是民眾對各產險所推出保費相對親民且具特色的健康險印象較深刻。
和泰產險近日主推「保健御守」專案,和泰產險表示,年齡從零歲至60歲皆可投保該健康險,且不需先購買高額壽險主約,以3歲女童為例,一年年保費僅新台幣2千多元,即可獲得住院日額保險金、加護病房保險金、燒燙傷病房保險金、出院療養金、住院手術保險金、門診手術保險金、手術看護保險金、救護車運送保險金八大醫療保障,另有多項計劃保障方案,可依個人的需求自由挑選,適時補足醫療保障的缺口。
另外,若小孩到流感無法上學,父母勢必也要跟著請假,因此,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在2018年推出產險業界第一張「兒童居家照顧費用險」,由於開學後遇到流感正流行,因此,詢問度大增,也有不少父母立即投保,該保單主要針對家中有14歲以下小孩的小家庭,若子女因腸病毒、流感、肺炎、登革熱等4種疾病生病就醫或因法定傳染病或其他疾病達學校停課標準須在家,家長必須自行請假照護或在家照顧小孩即可以申請理賠。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示,只要父母提出相關證明,便可依保單所約定保險日額申請理賠,且父母雙方僅需一人投保,配偶請假也可理賠,可以讓家長能夠專心照顧孩子,不必擔心因請假被扣薪資問題,提供年輕家長多一份支持與保障。
除了「兒童居家照顧費用險」之外,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針對患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的民眾量身設計「三高心安保健康保險」。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副總經理呂文泉表示,從35∼60歲的保戶皆可投保,保障最長到65歲,保障內容除針對三高患者常見的5項特定傷病,提供一次全額給付的特定傷病保險金,且不論因疾病或意外導致的住院醫療、住院手術的醫療需求,只要符合保單條款約定,均提供醫療保險金,讓保戶毋需擔心因診療費所造成的經濟上負擔。
由於產險醫療險多數是一年一約,產險業者表示,保戶可依現階段需求,用較低的價格投保產險醫療險以補強壽險醫療險保障的不足或增加保障額度。
車業龍頭和泰汽車(2207)近期受運動休旅車RAV4大改款預售熱絡的帶動,訂單數量節節高升,每日「日進百張」,預計2019年營運後市看好。22日在外資連三日買超的加持下,股價爆量衝高至315元作收,創近十個月新高。興櫃掛牌的汎德永業(2247)也因保時捷運休旅車Cayenne交車量大增,1月營收翻倍,股價重回200元大關。裕日車(2227)的全新小型運動休旅車Kicks上市3個月內吸引超過6,000張訂單,業績與股價反彈。和泰車3月4日將上市全新RAV4,預售訂單迅速累積,估計2月底將突破2,000張。此外,3月下旬還將發表豐田品牌國產轎車Altis大改款,期待繼續蟬聯台灣最賣車款寶座。法人預測,和泰車今年獲利將創新高,重返台灣50成份股指數之列可期。
好業績成為上市櫃車商股價的保證,在興櫃掛牌的汎德永業(2247),也因為保時捷運動休旅車Cayenne大舉交車,1月營收猛增逾五成,激勵股價重返200元大關。
裕日車(2227)去年11月上市全新小型運動休旅車Kicks,短短3個月吸引超過6,000張訂單,推升裕日車業績與股價反彈,農曆年前更有相當數量的訂單來不及交車。
和泰車將於3月4日上市豐田品牌進口運動休旅車RAV4大改款,新車未上市先轟動,上周末開放預售,前兩日就快速接獲千張訂單,之後更以每日逾百張的速度,快速累積。和泰車估至2月底,全新RAV4的預售訂單將能突破2,000張。
除全新RAV4熱賣,和泰車3月下旬還將發表豐田品牌國產轎車Altis大改款。Altis已連續18年蟬連台灣最賣車款寶座,對即將上市的大改款寄予厚望。料在全新Altis與RAV4雙箭頭領軍下,和泰車今年新車銷售業績將逆勢成長。
法人出具報告,點名國瑞汽車、和通汽車、和泰產險、和潤企業(6592)、車美仕等和泰車重要轉投資事業,今年獲利貢獻持續成長,本業、轉投資齊發下,今年獲利將逾兩股本創新高,市場也看好和泰車近日將重返台灣50成份股之列。
國內流感疫情陸續升温,大家要注意保護自己哦!和泰產物保險公司提醒大家,現在是檢視醫療保障的好時機,投保健康保險或提高醫療保險額度,這樣才能有效預防因流感或其他病毒感染產生的住院醫療風險。
春節假期剛過,大家陸續開工、開學,這時候流感病毒更容易交叉感染,疫情風險也隨之增加。而且,流感病毒還可能引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會危及生命,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和泰產險推出了一個很實惠的「保健御守」專案,這個專案適合需要醫療保險的民眾,保費相當低廉,年齡從零歲到60歲的人都可以投保。比如說,3歲的女童,一年只需新台幣兩千多元的保費,就能享有包括住院日額保險金、加護病房保險金、燒燙傷病房保險金、出院療養金、住院手術保險金、門診手術保險金、手術看護保險金、救護車運送保險金等八項醫療保障。
而且,這個計劃還有多項保障方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補充醫療保障的缺口。這種健康險通常是每年續約一次,保戶可以根據自己的現階段需求來調節保險額度,也是規劃第二張加值醫療保險單的好選擇。
和泰產險還提醒大家,全球各地傳染病病例持續增加,像是東南亞的登革熱、中國大陸、東南亞、日本等地的麻疹疫情,所以大家如果春節假期出國旅遊,返國後21天內如果有不適症狀,一定要盡速就醫,並告訴醫師自己的旅遊及接觸史。別輕忽傳染疾病的嚴重性,為自己和家人規劃醫療相關保障,讓我們能夠安心享受生活。
春節假期過後陸續開工、開學,易造成流感交叉感染,增加疫情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流感病毒可能引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民眾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和泰產險表示,該公司的「保健御守」專案提供需要醫療保險的民眾,經濟實惠的保障,不需先購買高額壽險主約,年齡從零歲至60歲皆可投保,3歲女童投保年繳保費僅新台幣兩千多元。
這也意味,一天不到7元,即可獲得住院日額保險金、加護病房保險金、燒燙傷病房保險金、出院療養金、住院手術保險金、門診手術保險金、手術看護保險金、救護車運送保險金等八類醫療保障,另有多項計劃保障方案,可依個人的需求自由挑選,適時補足醫療保障的缺口。
產險公司的健康險,多為一年一約的保單設計,保戶可依現階段需求,調節適合的保險額度,亦是規劃第二張加值醫療保險單的較佳選擇。
和泰產險提醒,全球各地仍持續有各式傳染病病例發生,如東南亞等地的登革熱,中國大陸、東南亞、日本等地的麻疹疫情,民眾於春節假期出國旅遊,返國後21日內如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及接觸史,勿輕忽傳染疾病的嚴重性,建議應盡早為自己或家人規劃醫療相關保障,藉以補償感染住院期間產生的費用。
和泰產物保險提醒民眾,健保自負額可能讓人擔心負擔不起,部分手術健保也不一定給付,所以醫療保障真的很重要。他們建議,至少要有住院醫療日額保險、實支實付醫療保險和手術醫療保險這三大保障。如果發現自己的保障不足,可以透過產險定期險來補強,讓自己和家人都更安心。 和泰產險新推出的手術醫療健康保險,真的是超級實用。它有超過100項特定手術保障,保險金累計總額最高可達保險金額的200倍。不管是門診、一般還是特定住院手術,都有保障。而且,保額還可以根據不同情況來調整,真的是很周到。 對於癌症或手術後的復元,通常需要一段時間來治療或休養,這期間的收入可能會中斷,對家庭經濟造成負擔。所以,和泰產險強調,手術醫療健康保險絕對要列入考慮範圍。 隨著健保制度的改革和醫療科技的進步,醫療手術的自費項目也在不斷增加,醫療保健費用佔家庭消費的比例也會愈來愈高。所以,建議大家要檢視自己已經投保的醫療保險,看看是否符合未來的需求。
為了協助民眾適時補強醫療手術保障,和泰產險推出手術醫療健康保險,其中特定手術保障項目多達100項,保險金累計總額最高為保險金額200倍,不論是門診(保額2倍)、一般(保額5倍)和特定住院(保額100倍)手術都可獲得保障。
尤其,癌症或手術復元通常需要較長時間進行治療或休養,療養期間收入將會中斷,將造成家庭經濟負擔,和泰產險提醒,手術醫療健康保險應列入考慮。
隨著健保制度改革及醫療科技進步,醫療手術健保自費項目日益增加,醫療保健費用占家庭消費比例將愈來愈高,建議應檢視已投保醫療保險是否符合未來需求。
和泰汽車集團旗下的和泰產險,自2017年接手蘇黎世產險並更名後,短短兩年間,公司业绩翻倍,展現出驚人的成長力。根據最新數據,和泰產險的簽單保費從2016年的32.2億元增至2018年的64.9億元,市占率也躍升至第十名。這份亮眼的成绩單,讓和泰產險的員工和股東都感到滿意。 總經理詹文全在昨天的媒體年終餐敘上表示,和泰產險的成長主要來自於車險和非車險的雙軌發展。去年車險簽單保費達37.3億元,其中透過集團關係企業「和安保代」銷售的保費達27.5億元,佔比高達73.7%。儘管如此,詹文全表示,公司會持續推動穩健的經營策略,注重與同業的和谐發展。 和泰產險的員工福利也相當優厚。由於公司開始獲利,今年首度在保障年薪14.5個月之外,還將加發一至二個月的績效獎金。換算下來,員工的年終獎金平均達四個月,創下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 展望未來,和泰產險對今年的發展充滿信心。簽單保費目標設定為75億元,年增約16%。其中,車險預計成長8億元,非車險成長2億元。詹文全透露,今年公司將會增加約100名員工,員工總數將突破1,000人。他期望今年的人均產能能夠達到780萬到800萬元,以此計算,簽單保費至少可以達到78億元,超過目標數字。 在獲利方面,和泰產險2017年純益達5,183萬元,去年前三季的純益則超過1.3億元,法人預估全年純益將超過1.2億元。這意味著,和泰產險在接手蘇黎世產險後的第二年,已經開始為股東帶來實質的獲利。
和泰產險搶攻UBI車險市場,推出新創保費計算模式,讓車主開車習慣佳就能享受超值優惠!這家台灣保險公司將煞車來令片厚度與行駛里程數結合,不僅不須安裝車載裝置,還能更準確地判斷駕駛風險,保費最高可打85折。和泰產險的崛起,不僅是汽車保險市場的一匹黑马,更是和泰汽車集團跨足金融服務業的亮麗成果。
從2017年1月併購蘇黎世產險,更名為和泰產險以來,和泰汽車集團的資源挹注,讓和泰產險業務與市占快速擴張。總保費收入從2016年的32.3億元翻倍增加至去年的64.9億元,年獲利約2.5億元,市占排名從第12名晉升至第十名,員工總人數也即將突破千人。
和泰產險精算再保部部長唐偉豪表示,這款UBI車險結合和泰汽車的保修廠資源,研究汽車零件損耗與駕駛行為的關係,其中煞車來令片的磨耗程度與駕駛行為相關性最顯著。與淡江大學共同研究後,將煞車來令片厚度及行駛里程數作為計費因子,計算出不同的保費係數。
和泰產險總經理詹文全表示,目標將人均產能提升至1千萬元以上,預計今年保費總收入將成長至75億元新高,超越總體市場表現。未來,和泰產險將不斷開發各種保險產品,並持續優化理賠服務,以創造讓客戶感動的服務體驗。
隨著企業對自用辦公空間的需求日益殷切,加上海外台商回流,商用不動產市場成為2019年的焦點。其中,台北市商用不動產市場因自用需求大增和政府積極推動都更政策,預計未來3至5年將面臨供不應求的局面。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的資料,目前北市至少有15棟辦公大樓正在進行都更,預計將有8.2萬坪的舊辦公空間暫時消失,迫使企業和租戶遷移,進而推動企業購置自用辦公室的趨勢。由於可售新辦公大樓有限,辦公租金逐漸上漲,許多自用型企業開始尋求收購整棟預售辦公大樓,甚至轉向購地自建總部。近期,像元大銀行、和泰產險、中鼎集團等大型企業都已展開相關行動,如元大銀行以82.01億元標下仁愛路三段的空軍活動中心地上權,和泰產險則購置了大直土地,中鼎集團則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購地興建企業總部。仲量聯行透露,目前手中有至少五組潛在買家,尋求購買五千、八千及一萬坪的整棟辦公大樓,購樓預算多在30至100億元之間。
和泰產險昨(22)日舉行媒體年終餐敘,總經理詹文全表示,和泰汽車集團2017年入主蘇黎世產險並更名為和泰產險之後,公司簽單保費從2016年32.2億增至2018年64.9億元,兩年業績翻倍。展望今年,簽單保費目標75億元、年增約16%,其中,車險要成長8億元,非車險成長2億元。
和泰產去年車險簽單保費37.3億元,透過集團關係企業「和安保代」銷售的有27.5億元,比率73.7%。
據了解,和安保代去年經手的車險保費91.1億元,新車投保占34.4億元、續保占56.7億元,以和泰產透過和安保代銷售占27.5億元計算,僅瓜分約30%業績,幅度與速度都低於同業預期。
詹文全表示,他一再跟公司及母集團建議,「經營要顧及同業和諧,這也是主管機關希望我們做的」,穩扎穩打策略下,員工產能、獲利與服務品質均入佳境。
和泰產目前有950人,今年會突破1,000人,今年人均產能希望有780萬到800萬元,以1,000人概算,簽單保費至少78億元,已超越公開喊出的75億元目標。
獲利方面,和泰產2017年純益5,183萬元,可以損平形容;去年前三季逾1.3億元,法人估全年逾1.2億元,接手第二年已開始獲利。
和泰產險表示,該保單是國內第一張將「煞車來令片厚度」及「行駛里程數」雙計費因子結合,不必另行安裝車載機具,就能研判出駕駛人的風險類型高低,進行保費定價,而不涉及個人隱私,又沒有安裝成本。
和泰汽車集團跨足金融服務業初具成效,不僅汽車融資公司和潤企業股票登錄興櫃,目標今年內轉上市IPO,成立剛滿兩年的和泰產險,市占排名已經躋身市場前十強,今年總保費收入更要挑戰75億元新高,成為和泰集團新金雞。
和泰汽車2017年1月併購蘇黎世產險,更名為和泰產險。有和泰汽車集團的資源挹注,和泰產險業務、市占快速擴張,總保費收入從2016年的32.3億元,翻倍增加至去年的64.9億元,年獲利約2.5億元,市占排名更從原本的第12名晉升至第十名,員工總人數也即將突破千人。
和泰產險精算再保部部長唐偉豪說,這張UBI車險是結合和泰汽車的保修廠資源,歸納出一些汽車零件的損耗,可能因駕駛行為穩定與否而有不同的磨耗程度。其中煞車來令片的磨耗程度與駕駛人的行為相關性最顯著,因此與淡江大學共同研究,將煞車來令片厚度及行駛里程數列為計費因子,藉此計算出不同的保費係數。
和泰產險總經理詹文全表示,未來和泰產險要朝人均產能達1千萬元以上的目標努力,看好今年保費總收入將進一步成長至75億元新高,成長性超越總體市場表現。
除了簽單保費成長及了UBI車險商品將於今年下半年上架,詹文全表示,2018年已開發了重大傷病保險、手術醫療保險、行動裝置保險及新型態的對造駕駛人傷害責任保險投保不足補償保險等。此外,理賠服務上持續優化理賠快捷中心的功能,運用最新的科技,在事故現場第一時間內就能夠做到主動關懷服務,積極創造讓客戶感動的服務。
第一太平戴維斯協理丁玟甄表示,台北市商用不動產市場在自用需求大增、政府積極推動都更政策引導下,未來3∼5年辦公市場將供不應求。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目前北市至少有15棟辦公大樓推動都更,準備進行拆除改建。初估將有8.2萬坪的舊辦公大樓會「暫時」被消失,被迫遷移而外溢的企業及原租戶將大增,這一波企業購置自用辦公室的趨勢將會延續。
丁玟甄指出,隨著台北市區可售的新辦公大樓有限,加上辦公室租金逐步上升,自用型企業除向建商收購整棟的預售辦公大樓之外,不少大型企業會轉向購地自建總部。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表示,例如去年下半年元大銀行以82.01億元標下仁愛路三段的空軍活動中心地上權,和泰產險購置大直土地、中鼎集團也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購地,分別要興建企業總部大樓。他表示,目前仲量聯行手中需求整棟辦公大樓的潛在買家至少五組,需求坪數以五千、八千及一萬坪居多,至於購樓預算在30∼100億元不等。
去年產險市場交出亮眼成績單!產險簽單保費突破1,600億,年增5.69%
雖然去年第四季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影響了產險公司的投資收益,但根據產險公會統計,2018年全年的產險簽單保費達到了1,648.57億元,年增率5.69%,成功達成了公會預估的年增4~6%目標。
其中,富邦產、國泰產以及新光產物三大產險公司的成長率分別為6.9%、5.3%及3.7%,但和泰產物保險的成長表現格外亮眼,去年年成長率甚至高達30.34%。這也讓和泰產物保險在進入產險市場後,迅速改變了市場的市占率。
和泰產物保險2017年底進入市場,車險簽單保費從25.44億元增至37.268億元,成長率達46.38%。除了車險,其他產險類別的簽單保費也同步成長,2016年底的32.33億元,到2018年底已翻倍至64.88億元,成功躍升為產險公司前十大。
不過,由於第四季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不少產險公司的投資收益不如預期,甚至侵蝕到部分公司的前三季獲利。例如富邦產物保險2018年稅後盈餘38.53億元,僅比2017年的36.31億元成長6.11%;國泰產物保險則從18.5億元衰退至15億元,衰退23%。
兆豐產物保險和華南產物保險的獲利水準也略低於2017年,兆豐產物保險2018年全年獲利3.51億元,與2017年持平;華南產物保險2018年稅後盈餘6.35億元,略低於2017年的6.71億元。
華南產物保險董事長吳崇權表示,儘管整體獲利略低於前一年,但核保利潤比仍優於去年,且每股稅後盈餘3.17元,仍達到內部預估目標。
根據產險公會統計,產險2018年簽單保費為1,648.57億元,較201 7年成長5.69%,達成了2018年產險公會說保費要年增4∼6%的預估 目標。至於2018年產險市占前三名富邦產、國泰產以及新光產物的成 長率分別是6.9%、5.3%及3.7%。
如果看2018年成長率最高的前三名,則是和泰產、南山產以及美商 安達等,2018年成長率都逾兩成,和泰產去年年成長率甚至達30.34 %。
和泰產2017年進入產險市場後,讓產險以及車險市場市占率近兩年 大洗牌,和泰產的車險簽單保費從2017年底的25.44億元,至2018年 已來到37.268億元,且2018年成長率仍高達46.38%。除了車險,和 泰產險各項產險簽單保費也同步成長,其2016年底簽單保費32.33億 元,2018年底簽單保費則是64.88億元,呈倍數成長,並進入產險公 司前十大。
2018年第四季受到全球金融市場大波動,使得大部分產險去年投資 收益也不如預期,甚至侵蝕到部分產險公司前三季獲利。
例如富邦產2018年稅後盈餘38.53億元,比2017年36.31億元僅成長 6.11%;國泰產2018年稅後盈餘15億元,則比2017年的18.5億元衰退 23%。另外兩家金控旗下產險公司兆豐產和華南產,2018年獲利水準 也都略低於2017年。
兆豐產險2018年全年獲利3.5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17元,大致和 2017年稅後盈餘3.5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18元持平。華南產險201 8年稅後盈餘6.3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3.17元,略低於2017年稅後盈 餘6.7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3.35元。
華南產險董事長吳崇權表示,華南產險核保利潤比前一年佳,但投 資收益受大環境影響,反而不如預期,整體獲利雖低於前一年,每股 稅後盈餘3.17元仍有達到內部預估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