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泰產物保險(公)公司新聞
隨著企業對自用辦公空間的需求日益殷切,加上海外台商回流,商用不動產市場成為2019年的焦點。其中,台北市商用不動產市場因自用需求大增和政府積極推動都更政策,預計未來3至5年將面臨供不應求的局面。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的資料,目前北市至少有15棟辦公大樓正在進行都更,預計將有8.2萬坪的舊辦公空間暫時消失,迫使企業和租戶遷移,進而推動企業購置自用辦公室的趨勢。由於可售新辦公大樓有限,辦公租金逐漸上漲,許多自用型企業開始尋求收購整棟預售辦公大樓,甚至轉向購地自建總部。近期,像元大銀行、和泰產險、中鼎集團等大型企業都已展開相關行動,如元大銀行以82.01億元標下仁愛路三段的空軍活動中心地上權,和泰產險則購置了大直土地,中鼎集團則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購地興建企業總部。仲量聯行透露,目前手中有至少五組潛在買家,尋求購買五千、八千及一萬坪的整棟辦公大樓,購樓預算多在30至100億元之間。
和泰產險昨(22)日舉行媒體年終餐敘,總經理詹文全表示,和泰汽車集團2017年入主蘇黎世產險並更名為和泰產險之後,公司簽單保費從2016年32.2億增至2018年64.9億元,兩年業績翻倍。展望今年,簽單保費目標75億元、年增約16%,其中,車險要成長8億元,非車險成長2億元。
和泰產去年車險簽單保費37.3億元,透過集團關係企業「和安保代」銷售的有27.5億元,比率73.7%。
據了解,和安保代去年經手的車險保費91.1億元,新車投保占34.4億元、續保占56.7億元,以和泰產透過和安保代銷售占27.5億元計算,僅瓜分約30%業績,幅度與速度都低於同業預期。
詹文全表示,他一再跟公司及母集團建議,「經營要顧及同業和諧,這也是主管機關希望我們做的」,穩扎穩打策略下,員工產能、獲利與服務品質均入佳境。
和泰產目前有950人,今年會突破1,000人,今年人均產能希望有780萬到800萬元,以1,000人概算,簽單保費至少78億元,已超越公開喊出的75億元目標。
獲利方面,和泰產2017年純益5,183萬元,可以損平形容;去年前三季逾1.3億元,法人估全年逾1.2億元,接手第二年已開始獲利。
和泰產險表示,該保單是國內第一張將「煞車來令片厚度」及「行駛里程數」雙計費因子結合,不必另行安裝車載機具,就能研判出駕駛人的風險類型高低,進行保費定價,而不涉及個人隱私,又沒有安裝成本。
和泰汽車集團跨足金融服務業初具成效,不僅汽車融資公司和潤企業股票登錄興櫃,目標今年內轉上市IPO,成立剛滿兩年的和泰產險,市占排名已經躋身市場前十強,今年總保費收入更要挑戰75億元新高,成為和泰集團新金雞。
和泰汽車2017年1月併購蘇黎世產險,更名為和泰產險。有和泰汽車集團的資源挹注,和泰產險業務、市占快速擴張,總保費收入從2016年的32.3億元,翻倍增加至去年的64.9億元,年獲利約2.5億元,市占排名更從原本的第12名晉升至第十名,員工總人數也即將突破千人。
和泰產險精算再保部部長唐偉豪說,這張UBI車險是結合和泰汽車的保修廠資源,歸納出一些汽車零件的損耗,可能因駕駛行為穩定與否而有不同的磨耗程度。其中煞車來令片的磨耗程度與駕駛人的行為相關性最顯著,因此與淡江大學共同研究,將煞車來令片厚度及行駛里程數列為計費因子,藉此計算出不同的保費係數。
和泰產險總經理詹文全表示,未來和泰產險要朝人均產能達1千萬元以上的目標努力,看好今年保費總收入將進一步成長至75億元新高,成長性超越總體市場表現。
除了簽單保費成長及了UBI車險商品將於今年下半年上架,詹文全表示,2018年已開發了重大傷病保險、手術醫療保險、行動裝置保險及新型態的對造駕駛人傷害責任保險投保不足補償保險等。此外,理賠服務上持續優化理賠快捷中心的功能,運用最新的科技,在事故現場第一時間內就能夠做到主動關懷服務,積極創造讓客戶感動的服務。
第一太平戴維斯協理丁玟甄表示,台北市商用不動產市場在自用需求大增、政府積極推動都更政策引導下,未來3∼5年辦公市場將供不應求。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目前北市至少有15棟辦公大樓推動都更,準備進行拆除改建。初估將有8.2萬坪的舊辦公大樓會「暫時」被消失,被迫遷移而外溢的企業及原租戶將大增,這一波企業購置自用辦公室的趨勢將會延續。
丁玟甄指出,隨著台北市區可售的新辦公大樓有限,加上辦公室租金逐步上升,自用型企業除向建商收購整棟的預售辦公大樓之外,不少大型企業會轉向購地自建總部。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表示,例如去年下半年元大銀行以82.01億元標下仁愛路三段的空軍活動中心地上權,和泰產險購置大直土地、中鼎集團也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購地,分別要興建企業總部大樓。他表示,目前仲量聯行手中需求整棟辦公大樓的潛在買家至少五組,需求坪數以五千、八千及一萬坪居多,至於購樓預算在30∼100億元不等。
去年產險市場交出亮眼成績單!產險簽單保費突破1,600億,年增5.69%
雖然去年第四季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影響了產險公司的投資收益,但根據產險公會統計,2018年全年的產險簽單保費達到了1,648.57億元,年增率5.69%,成功達成了公會預估的年增4~6%目標。
其中,富邦產、國泰產以及新光產物三大產險公司的成長率分別為6.9%、5.3%及3.7%,但和泰產物保險的成長表現格外亮眼,去年年成長率甚至高達30.34%。這也讓和泰產物保險在進入產險市場後,迅速改變了市場的市占率。
和泰產物保險2017年底進入市場,車險簽單保費從25.44億元增至37.268億元,成長率達46.38%。除了車險,其他產險類別的簽單保費也同步成長,2016年底的32.33億元,到2018年底已翻倍至64.88億元,成功躍升為產險公司前十大。
不過,由於第四季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不少產險公司的投資收益不如預期,甚至侵蝕到部分公司的前三季獲利。例如富邦產物保險2018年稅後盈餘38.53億元,僅比2017年的36.31億元成長6.11%;國泰產物保險則從18.5億元衰退至15億元,衰退23%。
兆豐產物保險和華南產物保險的獲利水準也略低於2017年,兆豐產物保險2018年全年獲利3.51億元,與2017年持平;華南產物保險2018年稅後盈餘6.35億元,略低於2017年的6.71億元。
華南產物保險董事長吳崇權表示,儘管整體獲利略低於前一年,但核保利潤比仍優於去年,且每股稅後盈餘3.17元,仍達到內部預估目標。
根據產險公會統計,產險2018年簽單保費為1,648.57億元,較201 7年成長5.69%,達成了2018年產險公會說保費要年增4∼6%的預估 目標。至於2018年產險市占前三名富邦產、國泰產以及新光產物的成 長率分別是6.9%、5.3%及3.7%。
如果看2018年成長率最高的前三名,則是和泰產、南山產以及美商 安達等,2018年成長率都逾兩成,和泰產去年年成長率甚至達30.34 %。
和泰產2017年進入產險市場後,讓產險以及車險市場市占率近兩年 大洗牌,和泰產的車險簽單保費從2017年底的25.44億元,至2018年 已來到37.268億元,且2018年成長率仍高達46.38%。除了車險,和 泰產險各項產險簽單保費也同步成長,其2016年底簽單保費32.33億 元,2018年底簽單保費則是64.88億元,呈倍數成長,並進入產險公 司前十大。
2018年第四季受到全球金融市場大波動,使得大部分產險去年投資 收益也不如預期,甚至侵蝕到部分產險公司前三季獲利。
例如富邦產2018年稅後盈餘38.53億元,比2017年36.31億元僅成長 6.11%;國泰產2018年稅後盈餘15億元,則比2017年的18.5億元衰退 23%。另外兩家金控旗下產險公司兆豐產和華南產,2018年獲利水準 也都略低於2017年。
兆豐產險2018年全年獲利3.5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17元,大致和 2017年稅後盈餘3.5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18元持平。華南產險201 8年稅後盈餘6.3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3.17元,略低於2017年稅後盈 餘6.7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3.35元。
華南產險董事長吳崇權表示,華南產險核保利潤比前一年佳,但投 資收益受大環境影響,反而不如預期,整體獲利雖低於前一年,每股 稅後盈餘3.17元仍有達到內部預估目標。
旺旺友聯產險表示,台灣民眾投保車險,大多只保強制汽車責任險,若有車主不慎撞上超跑,多半難負擔巨額賠償。日前有一民眾撞四輛超跑事件,再次讓民眾反思「第三人責任險」、「超額責任險」的必需性。
由於民眾在購買新車時,一般業務員都會提醒車主,使得近二年來超額責任險的投保率大大提升。
旺旺友聯產險表示,以該公司為例,截至11月底為止,今年投保旺旺友聯車險中有加保第三人超額責任險即高達9.6萬件,是2016年28000件的3.4倍,2017年則有7.6萬件,不難看出愈來愈多車主都已知要加保「超額責任險」。
產險業者指出,投保超額責任險前必須先投保第三人責任險,然根據統計,台灣汽車及機車加保第三人責任險比重分別為70.10%及24.93%,因此,整體汽機車第三人責任險,尤其是機車第三人責任險的總投保率還是相當低。
旺旺友聯也說,「保障高」的超額責任險保費相較於車體險便宜,以機車來說最高保額可到1千萬元,每年保費大約會在1千至2千元;汽車最高保額可到2千萬元,每年保費約為2千至3千元,體傷和財損共用同一個保額,不管是撞到超跑或人,一年超額責任險的保費頂多3千元,卻可以大幅分散車主撞到超跑的高維修費的風險。
和泰產險表示,超額責任附加條款不僅是可理賠財損的部份,還可附加「第三人刑事訴訟律師費用險」,此部份則可以用於,當與對方的和解金無法達成共識,需委請刑事訴訟律師的費用即可以加以補償。
台灣超跑的領牌數量逐年升高,豪車滿街跑,和泰產險提醒,一般民眾行車時應多加留意,盡可能與高價車、超跑保持安全距離,避免發生事故。
和泰產險表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駕駛發生車體碰撞的機率最高,建議車主檢視車險保單中是否有包含「超額責任附加條款」,萬一遇上天價賠償的保險事故,才能獲得足額的保障。超額責任附加條款不僅是可理賠財損的部份,包括車上的乘客、對造駕駛或乘客也都在理賠的範圍,可在第三人責任險體傷或財損保額不足時提供最高一千萬元的超額保障,此外也建議可附加「第三人刑事訴訟律師費用險」,當與對方的和解金無法達成共識,對於需委請刑事訴訟律師的費用就可以加以補償。一年只需比原來車險的保費多約二千多元,車主就可以擁有更安心的保障。
和泰產險提醒車主,行車時需遵守交通規則,「十次車禍九次快」因車速愈快,駕駛的視野就會愈小並會縮短應變的時間。謹守行車上路三步驟:(一)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二)認識豪車的品牌及識別,不要太靠近。(三)請投保汽車第三人責任險及超額責任險。
和泰產險進入車險市場已逾一年半,整個車險市場還在調整中,儘 管和泰產的車險成長率依然居各產險之冠,但產險業者表示,由於車 市成長已呈現飽和,車險雖是兵家必爭之地,車險市場競爭依然激烈 ,但已無法再靠車險成長,未來必須開發其他產險項目及管道,才能 讓產險簽單保費有持續成長空間。
據統計,今年各產險項目中成長率最高前三項分別是工程險、健康 傷害險及其他險(如責任險)等;成長率相對低的項目則有商業火險 、住宅火險、車險以及船舶險等。
產險業者進一步表示,今年簽單保費金額雖可以續創新高,但產險 簽單保費成長率應無法達到去年7.43%的水準,顯示車險成長率趨緩 對整體產險簽單保費出現某種程度影響。
今年前11月雖然有四家產險公司,即和泰產、南山產、美商安達產 險以及法商科法斯等成長率逾兩成,但是在19家產險公司卻有11家今 年成長率低於整體產險者均值5.76%,甚至有四家產險前11月簽單保 費成長率出現負成長,車險成長趨緩效應已逐漸浮現。
所以各家產險目前都在思考產險發展新方向,更在網路投保投入不 少人力以及資源。產險業者進一步指出,雖然「網路投保」目前只有 10億元規模,未來網路投保若發展成熟,該投保金額有機會成為穩定 產險簽單保費續成長的一大支柱。
和泰產險指出,各項晚會因人潮眾多,加上活動特效,往往容易發 生意外,一旦主辦單位沒事先完整規劃保險,將造成難以彌補損失。 和泰表示,一般活動通常以短期活動「公共意外責任險」承保。承保 範圍包括主辦單位因活動設施、場地不良發生意外事故致第三人體傷 、死亡或財損,依法應負賠償責任,並受賠償請求時保險公司對被保 險人負賠償責任。
為提供參與民眾實質保障,主辦單位在舉辦活動前必須依照活動場 地、活動性質及預估參與人數等因素,規劃足夠的公共意外保障。
為更加周全,和泰建議,可在公共意外責任險中,附加活動事件工 作人員附加條款、食品中毒附加條款等等。前者可保障工作人員在活 動處所舉辦活動發生意外事故,遭受體傷或死亡,依法應由主辦單位 負責賠償而受賠償請求時的風險。如該活動有供應食物則建議附加食 品中毒責任附加條款,避免如發生集體食品中毒,造成龐大醫療費用 風險。
和泰產險宣布推出「超順心重大傷病健康保險」,和泰產說,該保單是依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公告之重大傷病範圍,涵蓋癌症、重大創傷、慢性精神等400項以上傷病,保障範圍「從優認定」,也就是說,當重大傷病範圍變更時,只要「契約訂定時」或「被保險人診斷確定時」符合公告的項目,在保險期間內和泰產險就可以理賠。
另外,理賠時相當簡便,只要保戶取得健保核發之重大傷病證明,即可一次給付保額。此外,從零歲起即可投保,最高可續保至65歲,針對幼童好發的疾病如:川崎病、幼兒自閉症以及亞斯伯格症、神經母細胞瘤等,經確診申領重大傷病卡,即可申請理賠。
明台產險也有推「重大傷病健康險」。明台產險說,該公司重大傷病險特別之處,除先天性疾病、職業病及早產兒併發症不保,承保的項目多達22大類200多項,保障較一般重大疾病及特定傷病項目多更多,且一次給付性的保障更能有效解決對於醫療負擔的需求。
有些保險公司健康險僅承保重大疾病或者特定傷病,在理賠時需提出診斷書、病理切片報告、手術證明等,理賠文件多且複雜。明台產說,該公司「重大傷病險」理賠,保戶只要依循健保認定符合重大傷病資格即可申請理賠,投保時「明台重大傷病險」時,也不必體檢。
至於國泰產險是以套裝商品形式販售,保戶可選擇住院日額醫療保險+特定重大疾病保險,或住院日額醫療保險+特定重大疾病保險及初次罹癌保險兩種方案投保。
國泰產險說,目前重大疾病為傳統型的七項給付,包括癌症、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後機能障礙、末期腎病變、癱瘓、重大器官移植或造血幹細胞移植。
但是如以套裝方式另外包裝住院醫療日額及初次罹癌保險,加強一般疾病住院日額及原位癌(一般重大疾病皆除外)等給付,可讓保戶以相差不多的價格享有更全面、基本的保障。
富邦產險說,該公司健康險設計針對蟬聯35年國人10大死因首位的癌症,提供初次罹患原位癌或癌症保障。保障含一般住院、加護病房、燒燙傷中心等醫療日額,若符合初次罹患原位癌或癌症,確診後免檢附醫療費用收據,將依診斷書單筆一次給付,讓保戶放心面對後續治療。
車險保費一向是我國產險業的核心業務,在各種業務當中,占簽單保費收入比率超過一半。產險公會統計顯示,今年前九月,相較去年同期,車險簽單保費呈現三樣情:任意第三人責任險大增、車體損失險小退、強制責任險持平。
任意汽車責任險今年前九月簽單保費收入275億元、年增10.6%,產險業者表示,預估今年全年將維持10~11%的成長力道,有機會挑戰370億元史上單年新高。
產險業者指出,國人投保任意汽車責任險的件數,已達汽車登記數量三分之二,目前大約528萬輛,為僅次強制汽車責任險外,最受一般民眾關注的產險個險。
產險業者指出,任意汽車責任險保費收入大增,主因多家業者基於損失率仍高,持續調漲保費。保發中心資料也顯示,第三人財損部分,今年共有12家公司漲價,14家辦理此業務的產險公司當中,僅和泰產險與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兩家沒有漲價。
第三人財損的保費漲幅,各公司今年以來介於3%~27%,台壽保、明台、國泰世紀、富邦、旺旺友聯,漲幅均達二位數。
產險業者表示,第三人財損的損失率,整體業界平均將近90%,比65%的預期損失率高出25個百分點,不考慮求償意識高漲、汽車零配件與工資上漲等因素,假設未來平均每年漲10%,光要填補這25個百分點的缺口,就得花上三年以上。
受到新車銷售不如預期,及車體險與竊盜險的廠牌費率係數代號調整影響,整體產險業今年前九月的車體損失險簽單保費收入,罕見不增反減,金額合計253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2.3%,預估全年也將呈現小退局面。
第三人體傷部分,今年有七家產險公司調高保費,家數占比一半,各家調幅介於1~8%,體傷漲價情勢比財損緩和。業者解釋,體傷損失率,整體業界平均在75%上下,比財損近90%要好,因而漲價壓力較小。
不過,相較預期損失率65%,體傷也還是有10個百分點的缺口需填補,以體傷未來每年平均漲3%~5%計算,不考慮人命越來越貴等因素,同樣至少得再漲個三年,這項業務才有獲利空間。
台鐵普悠瑪21日發生出軌翻覆死傷嚴重交通事故,除主辦承保產險 ─明台產險在第一時間啟動緊急應變機制並積極協助處理保險理賠事 宜,各保險公司也啟動緊急應變服務關懷機制。
明台產險主辦承保鐵路旅客運送責任保險,並有14家產業者共保, 法定每一死亡限額為新台幣250萬元。一次事故最高總理賠上限2億元 ,一人體傷及死亡上限為250萬元,因此,不幸罹難的旅客可獲賠25 0萬元,受傷者醫療費用保險金額上限40萬元。
由於國人在國內旅遊時買保險不普遍,因此,這次台鐵普悠瑪傷亡 慘重,產險業者表示,除了台鐵理賠金額,死傷旅客因自行投保旅平 險可得到的理賠金額應不多。
富邦產和國泰產險說,國內旅遊旅平險投保率遠低於國外旅平險。 富邦產險統計國內和國外旅遊投保旅平險的比例約為3:7。
國泰產險統計今年前三季的國內外旅平險投保件數,國內旅平險件 數占18%、國外占82%,雖然今年國內外旅平險保費都有成長,但國 內旅遊旅平險保費成長率是9%、國外旅平險前三季保費成長率高達 22%。
和泰產險表示,若以10月和泰產險線上投保的件數來看,國內旅遊 投保件數還不到國外旅平險的一成。
富邦產險建議經常從事商務差旅或休閒旅遊的族群,除了每次出發 之前記得投保旅遊平安險以外,最需要投保意外傷害及意外醫療保險 ,以富邦產險的一年期的「十全大補」意外險為例,商品保障多樣化 ,基本型保費一天不到十元,是CP值最高的保險商品。
郵輪已成為國人度假旅遊的新選擇,2018全年郵輪旅客數已上看120萬人次。產險業者說,由於郵輪並不屬於交通運輸工具,一般信用卡所提供的「旅行平安險」是不賠或是有理賠限制(視各家信用卡投保旅綜險內容而定)。
和泰產險則趁國內搭郵輪熱潮,推出郵輪行程專屬旅遊平安保險。和泰產險表示,五天意外險保額500萬元,每人保費是574元,只要是搭乘從台灣出發的郵輪行程都可以投保,讓保戶能夠盡情享受一個安心的郵輪假期。
產險業者表示,一般民眾自行投保旅平險或旅綜險,若發生意外,還是有理賠,只是有些項無法賠,而不是「不賠」。因在旅遊綜合險中的「旅遊不便險」中「班機延誤」、「改降非原定機場」之補償等項目,都是針對「搭飛機」的補償,民眾「搭乘郵輪」是不會面對這些的風險,當然沒有理賠的問題。
若於保險期間內,搭乘郵輪旅遊時發生意外還是會理賠給付。
富邦產險也說,民眾向產險公司投保的旅行平安綜合保險通常包含「旅行平安險」及「旅遊不便險」,「旅行平安險」保障範圍為人身意外失能或身故、傷害醫療、海外突發疾病與緊急救援醫療轉送等保障項目,只要在保險期間內遭遇保險事故皆可理賠,不會受限於是否搭乘郵輪而有所限制。
但在「旅遊不便險」中,「郵輪」是供遊覽而非經常性載運旅客之用,不屬於大眾運輸工具,故旅遊不便險絕大多數都不包含因搭乘郵輪所致的損失。
富邦產險表示,民眾隨身攜帶或隨行交運的行李,即使是在搭乘郵輪時被業者弄丟或毀損,只要能取得郵輪或其他交通工具所屬公司所出具的毀損或遺失證明,民眾返國後仍可申請理賠,但建議民眾出發前先將行李內的貴重物品拍照留存。
民眾投保任何保險是否有理賠,不論是刷卡送的旅平險或是另行投保,都是以保單條款為主,富邦產險說,民眾在規劃旅平險與不便險時投保前,最好先確認承保範圍及不保事項,若不了解保險內容及理賠方式,都可以向各產險洽詢。
和泰產險副董事長劉源森表示,「有滿意的員工、才有滿意的顧客」,希望透過對員工的照顧,逐漸建立起「相互信賴,責任與共」基本價值。過去一年多的經營成果都是所有員工一步一腳印努力而來,而家人是讓員工能全力安心打拚的後盾與支持。
劉源森表彰到場參與的三代同堂家庭,並致贈禮物。他強調,家庭日除慰勞員工辛勞外,也感謝家人的體諒與支持,期許共同在2018年最後一季衝刺,再創佳績。
和泰產險家庭日八組人馬較勁角逐最佳團隊獎分列式,比隊呼比創意,氣氛熱烈;拔河比賽更考驗隊友默契與耐力,也為小朋友設置DIY區、闖關遊戲區及遊戲氣墊區;美食區則是將台中各樣知名美食搬到現場,讓員工盡情享用。
和泰產險於2017年1月由和泰汽車集團接手經營,積極塑造以顧客為導向的服務業思維。為創造熱情工作團隊,凝聚向心力,和泰產險今年舉辦鐵人四項-玉山登頂、湧渡日月潭、馬拉松及自行車環島活動。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近五年投保董監事件數逐年增加,2017年總投保件數是1,860件、較2016年成長4.9%,更較2013年時的1,467件成長了26.79%。目前承保國內董監事責任險前三大保險公司依序為美商安達北美洲(Chubb)、富邦產險和新加坡商美國國際集團(AIG)。
依2017年資料顯示,投保中心團體訴訟平均求償金額超過新台幣4億元,但有逾4成的上市櫃公司投保董監責任險的保額在1億元以下,即使上市櫃公司百分之百投保,若上市櫃公司幫董監事投保的保額低,萬一董監事被股東告,上市櫃董監事所承受的風險仍舊極大。
因此,各產險公司近期陸續推增額董監事責任險分散董監事面對司法訴訟及賠償責任風險。
和泰產險表示,該公司推出的「董監事及經理人責任增額保險」即專為董監事經理人個人的法定賠償責任而設計,可在原本已經購買的董監事經理人責任的保單之外,加保「董監事及經理人責任增額保險」,即可針對董監事經理人個人的法定責任提供較高且較完整的保障。
富邦產險4月推出新版董監事及經理人責任保險,除傳統基本保障,進一步擴大承保項目,如董監事或經理人因遭官方調查或訴訟而聘請公關公司協助降低負面影響的公關費用或是勝訴後聘請公關公司宣傳有利終局判決的聲譽維護費用等。
目前高中以下的學生都有統一納入學生平安保險,保障內容主要為 身故保險金(100萬元)、失能保險金、醫療保險金最高5萬元,採實 支實付,然一旦學童發生意外事故受傷需治療,保障明顯不足,需要 以其他保險來填補醫療費用的缺口。
和泰產險表示,該公司有專為0-15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所規畫的個人 傷害險,保障內容含一般意外失能保險金、特別看護費用保險、重大 燒燙傷給付等,此外,傷害醫療保險住院日額及實支實付可同時申請 不須要二擇一,若發生骨折未住院,也能申請理賠,零歲起的新生兒 就可以投保。以200萬元保額為例,年保費僅1,579元,就可全方位守 護家中寶貝的意外風險。
除了和泰產險之外,富邦產、新光產險等都有推出針對15歲以下的 學生提供失能及醫療保險。新光產險表示,該公司針對15歲以下之學 生有提供失能(殘廢)及醫療保險,保費約在1,000元左右,能夠適 時填補被保險人學保之不足,但15歲以下保額限制200萬以內,只給 付失能,不包含死亡。
富邦產險表示,富邦產險的十全兒童專案即是提供零歲到未滿15足 歲兒童完整保險規畫,這保險包含個人責任保障及意外傷害事故所致 失能、特定燒燙傷及顏面整形費用等傷害險保障且傷害醫療實支實付 及住院日額可同時申請,此外並提供疾病住院醫療及癌症之健康險加 值方案,投保程序簡易,可依家庭規畫來做選擇,可以提供小朋友最 完善的醫療保護。
至於和泰產的「足安心」專案包含重大燒燙傷保險金及燒燙傷病房 保險金、輔具費用保險金、加護病房日額保險金、出院療養金及出院 慰問金、救護車運送保險金及意外門診手術保險金等。
由於產險的兒童意外醫療險都是一年一約,且年保費都在千元至千 餘元,可以讓父母花少少錢為孩子加強意外醫療保障,提升醫療品質 ,避免因突發的意外事故衍生龐大的醫療費用,造成家庭的經濟負擔 。
不少人質疑,高中以下學生不是均納入學生平安保險範圍?但和泰 指出,學生平安保險保障內容僅包括身故保險金(100萬元)、失能 保險金、5萬元內實支實付醫療保險,一旦青少年發生意外事故受傷 ,往往衍生龐大醫療費用,保障明顯不足。
和泰指出,「足安心」保險專案,為0∼15歲兒童及青少年規劃, 保障包括一般意外失能保險金、特別看護費用保險、重大燒燙傷給付 等。
和泰指出,「足安心」專案保障內容亦包含重大燒燙傷保險金及燒 燙傷病房保險金、輔具費用保險金、加護病房日額保險金、出院療養 金及出院慰問金、救護車運送保險金等,一年一約,父母可階段性為 小孩加強意外醫療保障,避免因突發意外事故而衍生龐大醫療費用。
非金控旗下的本土壽險公司,除未來將併入開發金的中國人壽外,有南山、三商美邦、遠雄、宏泰及全球人壽;產險則有台產、和泰、泰安、第一產、旺旺友聯、新安東京海上及南山產險。
金管會已在金融發展行動方案中,端出金金併大鬆綁及鼓勵券商合併獎勵措施,接下來,將進一步推動保險整併,尤其是資金雄厚的壽險業。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已指示保險局研提方案,希望在合意前提下,推動保險業整併。
據了解,金管會內部正評估方案,考慮比照金金併中對金控、銀行提供的資本計提誘因,也對保險業提供相關政策誘因。
知情官員表示,相關方案都還在研議中,若以過去鼓勵打亞洲盃及這次金金併作法來看,可能思考方向,包括調降投資保險相關事業計算保險業RBC的風險係數,可免除可能衍生的增資壓力。
現行規定,保險業投資國內保險相關事業,有控制性持股的風險係數是61.47%、非控制則是54.24%。
至於投資國外保險相關事業的風險係數,幾年前為打亞洲盃,鼓勵保險業海外併購,已將投資國外保險相關事業風險係數,調降至目前的35%(控制性)及30%(非控制性)。
鼓勵海外併購,除調降風險係數外,投資國外保險相關事業也不計入國外投資限額45%計算。
現行規定,保險業投資國內保險相關事業也有限額,非控制性投資金額,不得超過保險業淨值;有控制性金額,不能超過淨值40%。
至於投資限額會否考慮放寬,官員表示,業者若有需求,可一併評估可行性。
保險業併購投資保險業,屬保險相關事業投資,必須事先經主管機關核准,因此基本上多會屬於合意併購。
金金併是由金控或銀行發動,金控可併購標的也包括保險,由金控享有資本計提誘因,因此,保險業整併誘因主要適用保險業間的整併,除了非金控壽險間的整併外,金控旗下壽險子公司併購非金控壽險,能否享有誘因,官員表示,會一併評估。
和泰產險透過全新品牌形象建立,讓民眾對於「產險」的印象耳目一新,2017年推出「理賠神速安心操」網路影片,將理賠的過程透過幽默詼諧、親民的方式深植人心。和泰產險「ezClaims理賠快捷中心」站在客戶的立場思考,「多元管道申請」讓客戶可以選擇自己最便捷的方式通報出險,「一通電話受理」,改善舊有填寫繁瑣書面的申請理賠模式,同時以「和泰理賠通」APP,讓客戶在導引、互動模式的協助下,也能冷靜、從容面對繁瑣的交通事故現場流程。
今獲得保險信望愛獎三項大獎的肯定,亦顯示和泰產險不斷精進保險專業與提升服務品質的用心與努力。
和泰產險秉持「顧客第一」的服務理念,一年多來不斷發展創新服務,例如:理賠快捷服務、理賠通APP、線上快速報價系統、ibon繳費及官方line@理賠等保戶便利服務,為全險種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線上尊榮服務,和泰產險未來將致力發展更貼近客戶需求的商品與服務,從解決客戶需求的角度出發,為客戶帶來最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