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產險公司新聞
台灣產險業界近期公布的2024年財報顯示,整體產險業的稅後純益創下歷史新高,達到逾221億元。其中,新光、富邦、國泰三大產險公司分別賺逾33億元、30億元、26億元,對整體產險業的貢獻最大,且這三家公司的獲利都超過了一個資本額。
除了這三大產險公司外,台灣、和泰、泰安、旺旺保、華南及新安東京海上等多家產險公司的稅後純益也都超過了10億元。而兆豐、第一、南山等產險公司,即使去年獲利未達10億元,也優於前一年。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家產險公司中,仍有六家的稅後純益略低於2023年,甚至有一家外商產險出現虧損。
在金控旗下產險中,富邦產險的表現格外亮眼。去年,富邦產每股稅後純益(EPS)達到10.06元,成功擺脫了前兩年因理賠防疫保單帶來的陰霾,淨賺逾30億元,超過了一個資本額。富邦產險表示,去年獲利的增長主要受益於業務結構的調整和品質管控的強化,核保利潤持續增加,投資績效穩健,自留綜合率達到87%,較2023年有所改善。
國泰產險去年EPS則高達13.18元,奪得冠軍寶座。國泰產險表示,這是因為公司堅守質量並重經營理念,嚴控營運風險,落實法規遵循,深化數位應用與服務體驗,提升客戶滿意度與黏著度,並在越南持續強化數位基礎建設、拓展異業合作機會。
華南產險去年則因本業及資金運用收益的增加,稅後純益達到12.93億元,年成長41.2%,EPS為6.46元。簽單保費總收入達140.25億元,均創下歷年新高紀錄。華南產險指出,公司已順應市場趨勢,上架了eCover多元化網路投保商品,並成立了商品創新研發小組,加速各險種新商品的開發,強化保險商品的差異化,提升整體競爭力。此外,今年還規劃建置行動投保平台,以提升作業效率及投保便利性。
台灣消防署最新統計顯示,去(113)年12月份全台建築物火災案件高達400件以上,這一數字再次提醒我們居家安全的重要性。在這樣的背景下,富邦產險為了關懷民眾的居住安全與權益,特別推出了全新升級的網路投保服務——「美滿e家2.0」專案。
「美滿e家2.0」專案針對房貸族提供了全面的保障方案,包括「家庭財物火災損害保險及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其中,M2方案及L2方案更進一步提供了「家庭綜合險」,內容涵蓋了家庭災害費用補償、家庭日常生活責任、家庭財物被竊損失、家事代勞費用、特定事故房屋跌價補償等多項服務,與民眾共同筑牢居家安全的防線。
根據富邦產險的數據,近期官網上「美滿e家2.0」專案的投保以L2方案為大宗。該方案中的「家庭財物火災損害保險」擴大了保障範圍,可理賠火災後建築物及其內動產的損失。此外,還包括因房屋火災造成的第三人體傷、死亡或財損賠付,以及住宅颱風及洪水災害補償、意外發生門窗玻璃破裂、竊盜事故財物損失,甚至火災後續修復產生的裝潢及清除等額外費用。
除了「家庭財物火災損害保險」,富邦產險也推薦民眾加保「家庭綜合險」,以保障家中財物被竊、日常生活中不慎造成第三人受傷或財損,以及房東擔心出租房屋變成凶宅導致房價下跌的情況。透過這一保單,可以有效地轉移部分風險。
富邦產險強調,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應做好事先預防,避免疏忽造成意外。同時,也建議民眾選擇適合的保單,以轉嫁居家風險,讓生活更加穩固和有保障。
此專案並針對房貸族提供「家庭財物火災損害保險及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其中M2方案及L2方案更包括「家庭綜合險」,含家庭災害費用補償、家庭日常生活責任、家庭財物被竊損失、家事代勞費用、特定事故房屋跌價補償等項目,與民眾共同守護居家安全。
富邦產險表示,官網「美滿e家2.0」專案近期投保以L2方案為大宗,該方案中的「家庭財物火災損害保險」擴大涵蓋七大保障,可理賠火災後建築物及其內動產的損失,如因房屋火災不慎造成第三人體傷、死亡或財損也有賠付。
此外,住宅颱風及洪水的災害補償、意外發生門窗玻璃破裂、因竊盜事故而財物損失,甚至火災後續修復產生的裝潢及清除等額外費用,皆在「家庭財物火災損害保險」的保障範圍內;另也推薦加保「家庭綜合險」,包括家中財物被竊、日常生活中不慎造成第三人受傷或財損,以及房東若擔心出租的房屋變成凶宅導致房價下跌,亦可透過此張保單移轉部分風險。
富邦產險提醒民眾,平時應做好事先預防,避免疏忽引發意外。此外,也建議民眾選擇適合的保單以轉嫁居家風險,讓生活更有保障。
除三大產險外,台灣、和泰、泰安、旺旺保、華南及新安東京海上 等產險公司,多家稅後純益都逾10億元;兆豐、第一、南山等產險即 使去年獲利未逾10億元,也都優於前一年;但20家產險中仍有六家去 年稅後純益略低於2023年,更有一家外商產險為虧損。
金控旗下產險去年獲利大增,富邦產每股稅後純益(EPS)10.06元 ,完全擺脫前二年因理賠防疫保單的陰霾,淨賺逾30億元、超過一個 資本額。富邦產險說明,去年獲利主要受惠業務結構調整及強化品質 管控,核保利潤持續增加,投資績效穩健為5.18%,自留綜合率87% 也較2023年改善。
國泰產險去年EPS更來到13.18元拿下冠軍寶座,自留綜合率降至9 1.2%,自留綜合率越低者代表在市場競爭力愈大。國泰產表示,因 堅守質量並重經營理念,嚴控營運風險,落實法規遵循,深化數位應 用與服務體驗,提升客戶滿意度與黏著度,發展大陸互聯網業務;在 越南持續強化數位基礎建設、拓展異業合作機會。
華南產險去年因本業及資金運用收益增加,稅後純益12.93億元、 年成長41.2%,EPS有6.46元,簽單保費總收入140.25億元,均持續 改寫歷年新高紀錄。華南產險指出,順應市場趨勢,已上架eCover多 元化網路投保商品,如電動機車險、電動汽車險等,並成立商品創新 研發小組加速各險種新商品開發、強化保險商品差異化、提升整體競 爭力,另今年規劃建置行動投保平台,以提升作業效率及投保便利性 。
台灣消防署最新統計顯示,113年12月份全台建築物火災案件發生超過400件,這一數字再次提醒我們居家潛在的火災風險不容忽視。為了幫助民眾提升居家安全,富邦產險特別推出全新網路投保專案「美滿e家2.0」,並針對房貸族提供一系列全面的保障方案。
「美滿e家2.0」專案中,M2方案及L2方案特別受到關注。這兩個方案均包含「家庭綜合險」,內容涵蓋家庭災害費用補償、家庭日常生活責任、家庭財物被竊損失、家事代勞費用,以及特定事故房屋跌價補償等多項服務,為民眾提供全方位的居家安全保障。
富邦產險強調,近期投保以L2方案為大宗,該方案中的「家庭財物火災損害保險」擴大保障範圍至7項,包括火災後建築物及其內動產的損失,以及因房屋火災造成的第三人體傷、死亡或財損賠付。此外,還涵蓋住宅颱風及洪水災害補償、門窗玻璃破裂、竊盜事故財物損失,以及火災後續修復產生的額外費用。
除了「家庭財物火災損害保險」,富邦產險也推薦民眾加保「家庭綜合險」,以應對家中財物被竊、日常生活中不慎造成第三人受傷或財損等風險。對於房東來說,若擔心出租的房屋變成凶宅導致房價下跌,這個保單也能幫助移轉部分風險。
富邦產險提醒大眾,預防火災從我做起,應該做好日常的防火措施,如安裝火災警報器,發揮預警功能,及時偵測火災發生。同時,選擇適合的保單轉嫁居家風險,讓生活更有保障。
富邦產險表示,「美滿e家2.0」專案近期投保以L2方案為大宗,該 方案中的「家庭財物火災損害保險」擴大涵蓋7大保障,可理賠火災 後建築物及其內動產的損失,如因房屋火災不慎造成第三人體傷、死 亡或財損也有賠付。此外,住宅颱風及洪水的災害補償、突發意外發 生門窗玻璃破裂、因竊盜事故而財物損失,甚至火災後續修復產生的 裝潢及清除等額外費用,皆在「家庭財物火災損害保險」的保障範圍 內。另外,也推薦加保「家庭綜合險」,包括家中財物被竊、日常生 活中不慎造成第三人受傷或財損,以及房東若擔心出租的房屋變成凶 宅導致房價下跌,亦可透過此張保單移轉部分風險。
富邦產險提醒民眾,平時應做好事先預防,避免因疏忽引發意外, 也應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發揮預警效果,即時偵測火災發生。此 外,也建議民眾可選擇適合的保單以轉嫁居家風險,讓生活更有保障 。
全球流感季節來臨,國人出國旅遊時,如何確保醫療安全成為關鍵。根據富邦產險最新公布的數據,2024年海外突發疾病理賠申請中,感冒相關疾病成為最常見的理賠原因,包括流感、咽喉或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發燒等。此外,腸胃炎也佔有一定比例,提醒民眾出國時投保旅平險時,應關注理賠項目是否全面。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官網指出,流感併發重症和新型A型流感屬於台灣法定傳染病,需特別注意。中信產險強調,若旅客在保險期間內因流感等非法定傳染疾病而在海外住院或門診,並符合「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的條件,即可申請相關理賠。但若涉及法定傳染病,則需選擇包含法定傳染病的保險方案。
富邦產險提醒,投保時旅客應詳細閱讀保障範圍,確保保額足夠,並檢查保障內容是否符合個人需求。同時,投保時間應涵蓋從家裡出發到機場及從機場返家的整個過程,以獲得完整的保障。對於前往戰亂或紅色旅遊警示國家,由於大多數旅平險無法承保,投保前需確認保險範圍是否涵蓋該國。
根據富邦產險統計,台灣人最愛出國旅遊的前三名國家依次為日本、南韓和大陸,投保天數以五至七天為主。在享受旅遊樂趣的同時,確保醫療保障的完善,才能讓旅程更加安心。
台灣藝人S女神徐熙媛(大S)不幸因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的旅遊過程中離世,享年48歲,此消息讓眾多粉絲和關注者震驚不已。這起事件不僅讓人們對於出國旅遊的風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引發了對旅平險投保的關注。富邦產險公司就此事發表了相關建議,提醒旅客在出國前應該詳細檢視保單的保障範圍。
富邦產險指出,旅客在投保時應該關注三個重要的保障範圍:旅行平安險、海外旅行不便險以及旅行綜合險。旅行平安險包含了意外險和海外突發疾病的保障;海外旅行不便險則涵蓋了旅程更改、取消、班機延誤、行李損失等多種不便情況;而旅行綜合險則包含了緊急救援費用、改降非原地機場費用、食品中毒、行動電話被竊等保障。
除了上述保障外,旅客還應該確認保單是否包含海外緊急救援服務。這項服務由保險公司合作的緊急救援公司提供,可以協助處理醫療轉送、安排住院或就醫、法律及旅遊協助等海外急難救助服務,有效地轉嫁旅程中的風險。
中國信託產險也提醒民眾,出發前投保國外旅遊平安保險是非常重要的。這類保險的傷害醫療保障範圍通常包含因意外引起的突發事故,不僅限於疾病。此外,還建議旅客額外加保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以便在海外遇到疾病時能夠得到必要的醫療保障。
中信產險提供的旅遊綜合保險包含了多種保障,如旅行平安保險、傷害醫療實支實付型保險、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險等,旨在讓旅客在海外旅程中遇到突發事故時,能夠通過保險得到適當的保障。若遇到重大傷病或身故事故,中信產險還提供急難救助服務,包括醫療轉送、遺體運送、善後處理等。
由於國外醫療費用和消費水準普遍較高,中信產險建議民眾在規劃海外旅行時,應該根據當地的消費水準來選擇適合的醫療險保額,以確保在發生意外時能夠有足夠的保障。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官網顯示,第四類傳染病:流感併發重症,第五類傳染病:新型A型流感是屬於台灣需要通報的法定傳染病,因此,中信產表示,若在保險期間內,因一般流行性感冒(非法定傳染疾病),並於海外進行住院或門診,診療相關衍生的醫療費用,若有加保「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即可申請理賠。
惟若屬法定傳染病(如流感併發重症、新型A型流感)則需選擇「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含法定傳染病)」才能申請理賠。
富邦產表示,旅客投保時要特別注意保障範圍是否完整、保額是否足夠、保障內容是否符合需求,且投保的時間是否包括從家裡出發到機場及從機場返家的時間,才能獲得完整的保障。另外如果是要去比較危險或發生戰爭的國家,大多的旅平險無法承保「外交部發布的紅色旅遊警示國家」,投保前,建議先確認要去的國家是否有在承保範圍內。
目前依富邦產統計,國人最愛出國旅遊國家前三名依次為日本、南韓、大陸;以投保天數五至七天為主。
富邦產指出,旅行平安險包含意外險及海外突發疾病;海外旅行不便險是涵蓋旅程更改或旅程取消、班機延誤、行李損失、行李延誤、旅行文件損失,及旅行綜合險內含緊急救援費用、改降非原地機場費用、食品中毒、行動電話被竊等狀況。
此外,同時也須確認是否包含海外緊急救援服務的保障,由保險公司所配合的緊急救援公司協助處理,內容包含醫療轉送、安排住院或就醫、法律及旅遊協助…等海外急難救助服務,以轉嫁旅程中的相關風險。
國人喜愛出國旅遊,出國又怕突發狀況,尤其是遇到突發疾病更是麻煩,在海外,醫藥費用昂貴,中國信託產險主管說,出發前最好投保國外旅遊平安保險,其中的傷害醫療保障範圍包含在海外因「意外」引起的突發事故,也就是非由疾病引起的事故。
此外,建議還要額外加保「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萬一在海外遇到突發疾病,無論是需要住院、門診還是急診,只要收集在當地接受治療的醫療單據,返國後可提出理賠申請。
中信產提供的旅遊綜合保險包含「旅行平安保險」、「傷害醫療實支實付型保險」、「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險(法定傳染病除外)」、「旅遊不便保險」等多種保障,讓海外旅程中的突發事故,都有機會透過保險獲得保障,若海外旅程中遇到重大傷病、身故事故需要「急難救助服務」時,中國信託產險在限額內可替家屬支付可能需要的醫療轉送、遺體運送、處理善後等費用。
由於國外醫療費用及消費水準偏高,中信產建議,民眾規劃至海外城市旅行,可參考當地消費水準投保較高的醫療險保額,以避免發生意外時無法因應損失。
台灣產險業龍頭富邦產險再創佳績,集團旗下四家產險子公司以及台產險,在過去兩個月的自結獲利都表現亮眼,紛創歷史或近年同期新高。這波獲利成長,不僅反映了台灣產險市場的穩定發展,也展現了富邦集團在風險管控和業務結構優化上的成果。
根據最新數據,富邦產險去年全年稅後純益達到31億元,較2023年大幅成長。國泰產險、華南產險等公司也分別創下了歷史新高。其中,富邦產險在過去兩個月的稅後純益為11.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3.7%,主要得益於強化風險管控和優化業務結構。
富邦產險強調,集團資源和多元通路的優勢,讓其在2月份單月簽單保費達到57.2億元,同比成長超過2成。其中,工程險因掌握綠能保險業務拓展商機,成長率達到76%,成為市場亮點。累計前兩月,簽單保費收入達133.5億元,年成長14%,市場領先地位穩固。
國泰產險方面,去年全年稅後純益為27億元,今年前兩月累計稅後純益高達7.6億元,同比成長100%。公司表示,簽單保費持續雙位數成長,各類保險獲利穩定上升,並通過數位工具提升風險管理效率。
華南產險和兆豐保險的獲利成長,則主要來自台股獲利和債券息收的增加,以及核保利潤的提升。華南產險前兩月稅後純益2.06億元,同比增加;兆豐保險前兩月稅後盈餘1.06億元,同比增加7%。
觀察富邦產險去年稅後純益31億元、國泰產27億元、華南產12.93 億元及兆豐產4.12億元,全部都較2023年大幅成長,國泰產、華南產 等去年獲利更創歷史新高,各產險今年前二月表現延續去年好成績。 富邦產險前二個月稅後純益11.9億元,較去年同期8.9億元成長33.7 %,對於獲利高成長原因,富邦產險表示,主要因為強化風險管控及 優化業務結構,保險本業收入維持穩健,帶動獲利持續提升。
富邦產險指出,業務表現方面,藉由集團資源及多元通路之優勢, 2月單月簽單保費57.2億元,即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2成,其中工程險 因掌握綠能保險業務拓展商機,成長76%最為亮眼,成長動能優於市 場。累計前2月簽單保費收入133.5億元、年成長14%,簽單市占率再 次超過25%,維持市場領先地位。
國泰產險去年稅後純益27億元,賺上近1.4個資本額後,今年前二 個月累計稅後純益高達7.6億元,更較去年同期3.8億元,成長率高達 100%,創歷年同期新高。國泰產險強調,簽單保費維持雙位數成長 ,各險獲利穩定成長,持續引進新客戶、擴大業務基盤,簽單保費達 雙位數成長,在商品端提升風險管理,搭配數位工具輔助風險管理作 業流程,強化各項風險監控功能,因此,各險損失率表現良好。除核 保利潤佳外,投資團隊持續動態調整投資布局,尋求穩健獲利表現並 降低投資波動。
華南產險前二月稅後純益2.0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主因台股已實 現獲利及債券息收增加,致資金運用收益增加所致;兆豐保險前二個 月稅後盈餘1.0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獲利成長主要原因則在 核保利潤增加。
近期,台灣的旅遊綜合險投保熱潮不減,尤其以富邦產險為主,帶動了市場的顯著成長。雖然2月份的天數較少,但旅綜險的投保件數及金額卻大幅上升,創下了單月新紀錄。根據數據顯示,2月份的網路投保金額達4.77億元,投保件數近50萬件,金額為1.56億元,均創歷史單月新高,並超過了汽車險和機車險的投保金額。
與去年同期相比,2月份的網路投保金額成長了41.5%,這主要得益于出國旅遊人數的增長。預計今年整年的網路投保金額有望突破55億元,甚至可能達到60億元。
旺旺保險公司指出,由於國人對旅平險的需求持續增長,加之現代社會中飼養寵物比例的提高,該公司將旅遊險和寵物險作為主推險種,並積極拓展合作通路,透過網路社群和媒體進行品牌推廣和社群互動,以提升影片行銷的影響力。
富邦產險自去年起,與台灣大哥大、momo購物網及星宇航空合作,推出了創新型保險服務,並獲得良好的反饋。今年,富邦產險將繼續發展異業合作,為民眾提供更多元化的場景式保險服務,並著眼於改善線上投保體驗和深化異業合作,以挑戰更高的成長目標。
國泰產險也表達了對網路投保體驗優化的決心,並將根據客戶需求和市場趨勢調整策略,以提供更優質的保障選擇。以春季旅遊為例,國泰產險推出了「春季漫遊型方案」,為旅客提供班機延誤、旅程更改以及行李延誤等多項保障,讓旅客在旅途中更加安心。
今年1月網路投保金額3.93億元,較去年同期4億元略降1.75%,2 月出國出旅遊人數及投保件數大增,使得網路投保金額4.77億元,較 1月淨增加逾0.8億元,也較去年同期3.37億元,成長41.5%。產險業 者預期,以2月網路投保金額估算,預期今年不但有機會衝破55億元 ,甚至可跨過60億元大關。
旺旺保表示,因國人對於含法定傳染病的旅平險需求仍大,加上高 齡化、少子化的趨勢,使得現代人飼養寵物比例日漸攀高,因此今年 該公司網路投保將以旅遊險、寵物險作為主推險種,並進一步拓展合 作通路及透過網路社群及新媒體加深品牌推廣及社群對話,提升影片 行銷的影響力,持續深耕YouTube頻道、Facebook粉絲專頁、Line@官 方帳號等社群媒體,讓網路會員能夠持續不斷地向下紮根,使網路投 保業績因而穩健地成長茁壯。
富邦產險去年起配合法規的開放,攜手台灣大哥大、momo購物網及 星宇航空合作創新型保險服務,打造一站式完成旅平險及行動裝置險 投保服務且廣獲好評,富邦產表示,今年將持續發展異業合作,為民 眾創造更多元的場景式保險服務,並將著眼於更順暢的線上投保UIU X體驗及更豐富的異業合作,持續挑戰高成長。
國泰產險指出,將不斷優化網路投保體驗,並依據客戶需求與市場 趨勢,適時調整相關策略,致力於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保障選擇。 以旅遊綜合保險為例,國泰產險為春季出遊的旅客特別推出海外旅遊 險「春季漫遊型方案」,只要於3月11日至5月15日期間網路投保,即 可擁有班機延誤、旅程更改以及行李延誤等多項高額保障。其中,班 機延誤賠付最高3.2萬元,若旅行期間有突發情況,都有機會透過保 險獲得保障。
台灣金融壇近期再掀一波獲利高潮,金控雙雄富邦金控與國泰金控在2月份的獲利表現亮眼,兩家金控的子公司在當月合計帶來148億元的淨利,顯示出穩定的成長態勢。其中,富邦金控的獲利表現尤其出色,旗下壽險子公司貢獻巨大,挹注前兩個月的總獲利達到300億元,年成長率達34%。
富邦金控旗下的富邦人壽在2月份實現了部分台股部位資本利得,並加上配息收益,單月税後純益達到95億元,累計獲利181.8億元,年增率分別為122%及36%。這一成績讓富邦人壽的獲利創下了歷年2月及累計前二月第三高的紀錄,對金控獲利年成長率的提升起到關鍵作用。
國泰金控方面,雖然旗下的人壽子公司在2月份的獲利年減58%,但累計獲利仍達到125.6億元,年增2.6%,對金控前兩月累計獲利的成長也起到貢獻。
在銀行子公司的表現上,國泰世華銀行和北富銀都創下了歷年同期新高。國泰世華銀行受惠於放款動能強健和降息影響外幣資金成本下降,累計淨手續費收入表現亮眼,2月份稅後純益達到39.2億元,累計稅後純益81.6億元,年成長15%。北富銀則累計獲利70.5億元,年成長22%。
在產險方面,富邦產險和國泰產險的累計獲利都較去年同期成長逾3成。富邦產險2月份稅後純益4.6億元,年增35%,整體簽單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21%,主要來自個人保險及企業保險的雙位數成長。
在證券子公司方面,國泰證券和富邦證券的表現也相當出色。國泰證券因台股及複委託市場穩定成長,2月份稅後純益4億元,累計稅後淨利6.4億元,年成長19%。富邦證券則因台股日均值與交易天數增加,帶動經紀收入成長,2月份稅後純益8.4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累計獲利13億元,為歷年次高。
國泰投信的表現也不俗,2月份稅後純益2.6億元,累計稅後純益5.3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32%及40%,總管理資產規模年成長29%,達到2.26兆元。
台灣金融業龍頭富邦金控再次展現強勁的獲利能力,在2月份的獲利表現中,以148億元的單月獲利,成為14家上市金控中唯一突破百億元的企業。這不僅是富邦金控單月獲利的最高紀錄,也使得其在前兩個月的累計獲利達到300億元,年增長達34.05%,繼續保持單月、累計及每股獲利的冠軍地位。
隨著2月份上市金控的獲利數據全部出爐,整體上市金控的2月份稅後純益合計達到472.35億元,年增長6.63%。累計前兩個月的稅後純益更是達到1,050.08億元,成功守住千億元的大關,並超越去年同期的982.01億元,年增長達6.93%。
在今年的經濟環境中,儘管美國經濟數據轉趨疲弱,股市走跌,對壽險投資造成一定的考驗,但富邦金控旗下的壽險業務仍然受惠於新台幣匯率的月貶0.4%,有利於外匯避險操作,使得富邦金控及國泰金控等壽險金控獲利繳出亮眼成績。
國泰金控在2月份的單月稅後純益達到77.9億元,前兩個月的累計稅後純益則突破200億元,達到222.8億元,年成長9%。其旗下銀行、產險、證券及投信的獲利也均創同期新高。
除了富邦金控和國泰金控外,其他多家金控的獲利也均超過20億元,僅有新光金控出現虧損。在年增率方面,玉山金控以39.67%的年增率稱霸,而富邦金控的年增率也達到34.05%。
市場法人預測,隨著金控業進入股利發布旺季,今年金融股的股利將較去年成長,市場對於股息保護和股息殖利率高的金融股持高度期待。然而,今年經濟變數較多,特別是川普新政的不確定性,使得金控業力拚全年獲利,力求保持去年的成績。
台灣金融界昨日再傳佳音,金控雙雄富邦金控與國泰金控公布的最新獲利成績單顯示,台灣金融業表現亮眼。其中,富邦金控在2月份獲利148億元,前兩月累計稅後純益達300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2元,蟬聯金控獲利王寶座。富邦金控旗下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富邦證券及富邦人壽均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富邦產險在2月份的稅後純益為4.6億元,年增長達35%,累計稅後純益11.9億元,表現亮眼。富邦金控強調,除了持續強化風險管控及優化業務結構外,保險本業收入維持穩健,帶動獲利持續提升。
富邦證券2月份的稅後純益為8.4億元,創下歷年2月新高,主要受惠於台股日均值與交易天數的增加,帶動經紀收入成長,金融部位獲利亦顯著回升,累計前兩月稅後純益達13億元,為歷年獲利次高。
國泰金控方面,2月份的稅後純益為77.9億元,累計稅後純益達222.8億元,年成長9%,EPS達1.53元。國泰金控旗下子公司如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皆創同期新高。
國泰人壽2月份的稅後純益為31.3億元,累計稅後純益達125.6億元。國泰世華銀行2月份的稅後純益為39.2億元,累計稅後純益81.6億元,年成長15%。累計淨利息收入雙位數成長,受惠放款動能強健,降息影響外幣資金成本下降;累計淨手續費收入表現亮眼,保險與基金等財富管理商品銷量動能佳。
國泰產險2月份的稅後純益為2.3億元,累計獲利7.6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國泰證券2月份的稅後純益為4億元,累計賺進6.4億元,年增長19%且創同期新高,主要因台股及複委託市場穩定成長。
統計14家上市金控今年2月合計賺進472.3億元,年增6.6%,前兩月累計賺進1,050.08億元,年增6.9%。
富邦金控昨天公布,2月自結稅後純益148億元,前兩月賺破300億元,年增34%,EPS為2.2元,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累計獲利創歷年同期新高,富邦證券則是歷年同期新高。
富邦人壽2月稅後純益95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81.8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122%及36%;北富銀2月稅後純益31.5億元,累積稅後純益70.5億元,年增22%並創新高,主要來自核心業務獲利動能持續成長,累計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分別較同期成長10%及20%。
富邦產險2月稅後純益4.6億元,年增35%,累計稅後純益11.9億元,富邦金指出,除致力強化風險管控及優化業務結構外,保險本業收入維持穩健,帶動獲利持續提升;富邦證券2月稅後純益8.4億元,創歷年2月新高,主要受惠台股日均值與交易天數增加,帶動經紀收入成長,金融部位獲利亦顯著回升,累計前兩月稅後純益13億元,為歷年獲利次高。
國泰金控2月稅後純益77.9億元,累計稅後純益達222.8億元,年成長9%,EPS達1.53元。國泰金指出,旗下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強健,獲利表現優異,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皆創同期新高。國泰人壽2月稅後純益31.3億元,累計稅後純益達125.6億元。
國泰世華銀行2月稅後純益39.2億元,累計稅後純益81.6億元,年成長15%。累計淨利息收入雙位數成長,受惠放款動能強健,降息影響外幣資金成本下降;累計淨手續費收入表現亮眼,保險與基金等財富管理商品銷量動能佳。
國泰產險2月稅後純益2.3億元,累計獲利7.6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國泰證券2月稅後純益4億元,累計賺進6.4億元,年增19%且創同期新高,主要因台股及複委託市場穩定成長。
富邦人壽因實現部分台股部位資本利得,加上配息收益,2月單月 稅後純益95億元,累計獲利181.8億元,年增分別為122%及36%,獲 利創歷年2月及累計前二月第三高紀錄,貢獻金控獲利年成長率躍升 至34%;1月獲利翻倍成長的國泰人壽,2月單月獲利雖年減58%,但 累計獲利達125.6億元、年增2.6%,貢獻金控獲利前二月累計成長近 1成。
雙雄旗下銀行維持高成長態勢,國泰世華銀行受惠放款動能強健, 降息影響外幣資金成本下降,累計淨手續費收入表現亮眼,2月稅後 純益39.2億元,累計稅後純益81.6億元、年成長15%,均創同期新高 ;北富銀累計獲利70.5億元、年成長22%,續創新高,其中累計利息 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分別較同期成長10%及20%,帶動營收年成長 14%。
此外,兩金控旗下產險累計獲利都較去年同期成長逾3成,國泰產 險2月稅後純益2.3億元,累計稅後純益創歷年同期新高達7.6億元, 簽單保費達雙位數成長;富邦產險2月稅後純益4.6億元,年增35%, 整體簽單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21%,主要是個人保險及企業保險皆有 雙位數成長。
證券子公司方面,國泰證券因台股及複委託市場穩定成長2月稅後 純益4億元,累計稅後淨利6.4億元、年成長19%,創同期歷史新高; 富邦證券受惠2月台股日均值與交易天數增加,帶動經紀收入成長, 金融部位獲利顯著回升,2月稅後純益8.4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累 計獲利13億元、為歷年次高。
另外,國泰投信2月稅後純益2.6億元,累計稅後純益5.3億元,分 別較去年同期成長32%及40%,總管理資產規模年成長29%,達2.2 6兆元。
由於去年春節長假落在2月,今年2月營業天數相對增加,金控整體 獲利因此優於去年,強勁獲利動能續航,儘管川普關稅影響及美國經 濟數據轉趨疲弱,導致股市走跌,壽險投資備受考驗,多家金控旗下 壽險出現小賠或是獲利不如去年,但壽險受惠新台幣匯率月貶0.4% ,有利外匯避險操作,兩大壽險金控富邦金及國泰金獲利繳出亮眼成 績,助攻整體金控獲利超越去年。
富邦金單月獲利高達148億元,是14家金控唯一破百億,前二月稅 後純益300億元、年增34.05%,續居單月、累計及每股獲利的三冠王 ;國泰金單月稅後純益77.9億元,前二月稅後純益破200億元達222. 8億元、年成長9%,金旗下銀行、產險、證券及投信前二月獲利皆創 同期新高。
14家金控2月除富邦金單月賺破百億元,國泰金衝破70億元,還有 八家均逾20億元,僅新光金虧損;累計前二月稅後純益合計1,050.1 6億元、年增6.93%,每股稅後純益(EPS)目前金控雙雄均賺逾1元 。
再從年增率來看,有七家金控超越去年,以玉山金年增39.67%最 強,獲利王富邦金年增率達34.05%次之,其他依序是凱基金年增26 .79%、永豐金年增21.45%、國泰金年增9.27%、第一金年增5.93% 、華南金年增3.35%。但另六家金控為年減,及新光金虧損。
市場法人認為,進入股利發布旺季,由於去年金控締造史上新高紀 錄,今年金融股股利一定會較去年成長,市場充滿高度期待,加上高 股息ETF資金續加碼,看好現金股利高殖利率4%以上金融股,相對具 股息保護,但今年經濟變數較多,川普新政變數難料,金控力拚全年 獲利先保去年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