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產險(公)公司新聞
為確保台灣家庭生活無後顧之憂,富邦產險近日推出了一項全新保險商品——「家倍安心」專案。該專案以「四口之家,每人每日保費不到2元」的優惠價格,為同住家人提供住院及出院後的療養保障,打造一個全方位的家庭安全防護網。
根據富邦產險的說明,現行的意外險主要針對意外事故所產生的醫療費用進行補償,但出院後的療養費用往往不在保險的賠付範疇內。因此,「家倍安心」專案應運而生,填補了現代家庭照護的缺口。該專案不僅提供住院及出院後的專業看護照顧費用補償,還涵蓋了居家療養的常見花費,如膳食費用、輔助器具、物理治療等復健相關費用。
「一張保單保全家」是「家倍安心」專案的一大特色。被保險人可以為同住家人一併投保,例如一家四口的投保方案,總保費為2,554元,平均每人每日的保費不到2元,讓家庭能夠以小額的保費,享受到全面的保障。
居家意外風險無時無刻不在,可能導致重大的醫療支出,甚至需要長期的復健,這對家庭的生活品質和經濟狀況都可能造成影響。特別是在意外事故發生後,家庭成員的短期看護、復健支持、術後飲食照顧等需求,可能會給家庭帶來緊急的經濟壓力。
對此,富邦產險建議民眾應該評估家中的需求,選擇最適合的保險商品,以減輕可能因意外帶來的經濟負擔。對於想要瞭解「家倍安心」專案更多保險資訊的消費者,可以至富邦產險各服務據點進行詳細詢詢。
富邦產險表示,現行意外險主要針對意外事故所產生的醫療費用進行補償,出院後的療養費用則不在保險賠付範疇內,而「家倍安心」專案納入現代家庭照護缺口,除提供住院及出院後專業看護照顧費用補償外,也針對居家療養常見之花費如膳食費用、輔助器具、物理治療所復健等費用進行補償。此專案主打「一張保單保全家」,被保險人可一併替同住家人辦理投保,以一家四口投保方案為例,4人保費2,554元,平均每人一天不到2元,僅需負擔小額保費就能享有住院及出院後療養保障。
居家意外風險無所不在,很可能帶來重大醫療支出,甚至需要長期復健影響後續生活品質,特別是意外事故發生後,所衍生之家庭成員短期看護、復健支持、術後飲食照顧等,也可能造成家庭緊急的經濟負擔。富邦產險建議民眾,可評估家中需求,替自己及家人挑選最適合的保險商品,以減輕可能因意外帶來的經濟負擔。欲瞭解「家倍安心」專案更多保險資訊,可至富邦產險各服務據點洽詢。
富邦產險表示,現行意外險主要針對意外事故所產生的醫療費用進 行補償,出院後的療養費用則不在保險賠付範疇內,而「家倍安心」 專案納入現代家庭照護缺口,量身打造居家意外事故費用保險,除提 供住院及出院後專業看護照顧費用補償外,也針對居家療養常見之花 費如膳食費用、輔助器具、物理治療所復健等費用進行補償。此專案 主打「一張保單保全家」,被保險人可一併替同住家人辦理投保,以 一家四口投保方案一為例,四人保費僅2,554元,平均每人一天不到 2元,僅需負擔小額保費就能享有住院及出院後療養保障。
居家意外風險無所不在,很可能帶來重大醫療支出,甚至需要長期 復健影響後續生活品質,特別是意外事故發生後,所衍生之家庭成員 短期看護、復健支持、術後飲食照顧等,也可能造成家庭緊急的經濟 負擔。富邦產險建議民眾,可評估家中需求,替自己及家人挑選最適 合的保險商品,以減輕可能因意外帶來的經濟負擔。
目前富邦產險「家倍安心」專案已正式推出,如欲瞭解「家倍安心 」專案更多保險資訊,可至富邦產險各服務據點洽詢。
台灣家戶意外事故頻發,衛福部統計指出,超過六成的意外事故發生在家庭環境中。隨著人口高齡化及家庭照護壓力的增加,台灣產險業界積極推陳出新,富邦產險率先推出「家倍安心」專案,以滿足現代家庭對居家風險保障的需求。
「家倍安心」專案特別強調其全面性居家風險防護,針對四口之家的每日每人保費低於2元,提供一個實惠而全面的保障方案。這個專案不僅涵蓋了住院時的醫療費用,還首次將出院後的療養費用納入保險範疇,有效填補了現行意外險的缺口。
富邦產險指出,傳統的意外險主要補償事故發生時的醫療費用,但並不涵蓋出院後的療養期所需费用。而「家倍安心」專案則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設計,它提供住院及出院後專業看護照顧費用的補償,並對居家療養的相關費用,如膳食、輔助器具、物理治療等,也提供補償。
該專案主打「一張保單保全家」,讓被保險人可以為同住的家屬一併投保。以一家四口投保方案一為例,四人保費共計2,554元,平均每人每天只需支付不到2元,就能享有住院及出院後的療養保障。
在居家意外風險無所不在的環境下,一次意外的發生可能導致重大的醫療支出,甚至需要長期的復健,進而影響後續的生活品質。家庭成員在意外發生後,可能還需要進行短期看護、復健支持以及術後飲食照顧等,這些都可能造成家庭經濟的緊急負擔。對此,富邦產險呼籲民眾,應該評估家中需求,選擇適合的保險商品,以減輕因意外事件可能帶來的經濟壓力。
富邦產險表示,現行意外險主要針對意外事故所產生的醫療費用進 行補償,出院後的療養費用則不在保險賠付範疇內,而「家倍安心」 專案納入現代家庭照護缺口,量身打造居家意外事故費用保險,除提 供住院及出院後專業看護照顧費用補償外,也針對居家療養常見之花 費如膳食費用、輔助器具、物理治療所復健等費用進行補償。
新專案主打一張保單保全家,被保險人可一併替同住家人辦理投保 ,以一家四口投保方案一為例,四人保費為2,554元,平均每人一天 不到2元,僅需負擔小額保費就能享有住院及出院後療養保障。
居家意外風險無所不在,很可能帶來重大醫療支出,甚至需要長期 復健影響後續生活品質,特別是意外事故發生後,所衍生之家庭成員 短期看護、復健支持、術後飲食照顧等,也可能造成家庭緊急的經濟 負擔。富邦產險建議民眾,可評估家中需求,替自己及家人挑選最適 合的保險商品,以減輕可能因意外帶來的經濟負擔。
台灣產險業積極因應ESG浪潮,關注「漂綠風險」成為重要議題。隨著全球永續轉型加速,企業在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方面的揭露越來越重要,但同時也引發了「漂綠風險」的升高。這種風險不僅可能對品牌形象造成損害,還可能導致法律責任和經濟損失。 針對此一趨勢,台灣的產險公司如富邦產險、國泰世紀產險與明台產險等,均已開始調整其董監事責任保險(D&O)的保單內容,以應對日益增加的「漂綠風險」。這項保障主要針對董事、監察人與經理人在執行職務期間,因疏忽、不實陳述或違反忠實義務等行為所引發的第三人損害賠償請求。 根據Aon(怡安)的報告,近年來國際間已經發生多起企業ESG揭露失誤的案例,其中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Vale S.A.)和德意志資產管理(DWS)等企業都因漂綠行為而面臨嚴重的法律後果和經濟負擔。淡水河谷已支付逾70億美元的賠償與罰款,而德意志資產管理則同意支付2,500萬美元的罰金並調整承諾。 台灣的產險公司強調,隨著「漂綠風險」成為一種典型的新興訴訟,將其納入D&O保障範圍內是符合國際承保趨勢的。旺旺友聯產險和新光產險也表示,目前其D&O保單並未明確將ESG或漂綠風險排除在外,只要不涉及故意或犯罪行為,企業董監事與經理人可透過此險種轉嫁相關的訴訟風險。 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的產險公司不僅在保險產品上進行調整,同時也積極協助企業強化治理韌性,以應對ESG風險的挑戰。這種做法不僅有利於企業自身的發展,也有助於推動台灣整體社會的永續發展。
全球加速永續轉型趨勢,但觀察近年國際間因企業ESG揭露頻出錯 ,漂綠案例頻傳,根據Aon(怡安)報告,「漂綠」行為已超出品牌 聲譽風險範疇,更可能構成欺詐或誤導,形成法律責任。報告提到三 起具代表性的國際案例,一是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Vale S.A.) ,至今仍在審理中,但Vale已先行支付逾70億美元賠償與罰款;二是 德意志資產管理(DWS)曾宣稱旗下基金90%以上符合ESG標準,於2 023年同意支付2,500萬美元罰金與調整改進承諾;三是美國Keurig咖 啡,宣稱膠囊包裝可回收,最終支付1,000萬美元和解金。
富邦產險、國泰世紀產險與明台產險均表示D & O保單主要保障董 事、監察人與經理人在執行職務期間,因疏忽、不實陳述或違反忠實 義務等行為所引發的第三人損害賠償請求,隨「漂綠風險」已成典型 新興訴訟,納入D & O保障範圍內符合國際承保趨勢。
旺旺友聯產險與新光產險指出,目前D & O保單並未明確將ESG或 漂綠風險排除在保障範圍之外,因此只要不涉及故意或犯罪行為,企 業董監事與經理人原則上可透過此險種轉嫁因資訊揭露錯誤所導致的 訴訟風險。
產險業界第一季財報陸續揭曉,整體表現逆勢上揚,與去年同期相比,業績表現出顯著的進步。在眾多產險公司中,富邦產險、國泰世紀產險以及新安東京產險的獲利成長尤其引人注目,三者分別穩坐前三把交椅,顯示了其在市場中的強大競爭力。
富邦產險在第一季的稅後純益達到20.4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則為5.41元,這一表現讓其在產險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這一成績的背后,是富邦產險在投資操作上的回穩與費損管理上的優化所帶來的綜效。
國泰產險也不遑多讓,其稅後純益為210.51億元,EPS為5.26元,穩健的承保與投資動能讓其在市場中維持了強大的競爭力。而新光產險則以27.12億元的稅後純益和2.25元的EPS,維持了穩健的獲利水準。
新安東京產險則是表現最為亮眼的公司之一,其稅後純益達到6.93億元,年成長近4成,成功躍升為產險獲利前段班。
除了上述幾家公司的出色表現外,第一季產險市場的回暖也是一個顯著的趨勢。除了一家外商產險外,其他產險公司如泰安產險、台灣產物產險與華南產險的稅後純益均超過3億元;明台產險、第一產物產險及美商安達產險的表現也各有千秋,均超過2億元。
產險業界普遍認為,雖然首季表現亮眼,但未來三季仍面臨多項挑戰,包括極端氣候風險、車險理賠壓力與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等,這些因素都將對業績產生影響。
根據產險業界的統計數據,截至4月底,全體產險市場簽單保費達到1,012億元,同比成長12.7%。這一成長反映了企業風險管理意識的提升,以及政策對防災型保險的持續推動。其中,工程險的表現尤為突出,累計簽單保費達97.5億元,年增率高達44.3%,顯示基礎建設與大型專案投保需求的顯著增長。
其他高成長的險種還包括專業責任險、颱風洪水險、火險等,其年增率分別為35.2%、33.4%與31.3%。此外,商業地震險與個人綜合保險的成長率也分別達到31.2%與29.1%。航空險因國際航空需求回溫與機隊保值需求增加,年增率也達到22.8%。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汽車任意險的成長率只有5.1%,但其絕對保費金額仍高達397.5億元,穩居產險市場單一險種之冠。
產險業今年前四月簽單保費亮眼,累計突破千億元關卡,年成長逾12%,展現出穩健的成長勢頭。在眾多產險公司中,富邦產險以其出色的表現引領風潮,帶動整體產業發展。雖然全球金融市場受川普關稅影響而震盪,但產險業在投資方面受到的衝擊有限,反而讓本業表現更加亮眼。
根據產險業統計,今年前四月簽單保費達1,011.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13.7億元,年增率達12.6%。這其中,工程險因富邦產險、國泰產險等公司積極參與綠能保險業務,年增率逾四成,成為主要拉動力。此外,火險也成長逾三成,對整體簽單保費的提升起到關鍵作用。
具體來看,工程險在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政策下,台灣綠能產業蓬勃發展,富邦產險等產險公司不斷拓展綠能、離岸風電等保險業務,4月簽單保費達26.8億元,年增10.57%,累計前四月簽單保費增加29.9億元,年增44%。商業火險方面,由於台積電等大型企業風險意識提升,帶動保額增加,4月簽單保費達28.2億元,年增近八成,累計前四月簽單保費增加20.6億元,年增30.6%。
富邦產險4月的簽單保費為62億元,年成長5%,其中水險成長78%,車險業務則展現優於市場的穩健動能。累計前四月,富邦產險簽單保費收入254.5億元,年成長12%,在產險業中表現突出。而國泰產險4月簽單保費35.8億元,累計簽單保費達132.4億元,年成長14%,火險方面則聚焦商業火險市場,累計簽單保費年增35%,工程險年增36%。
產險業者普遍看好全年簽單保費有5至10%左右的成長,並將持續強化風險監控,應對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
產險業者指出,受川普關稅影響,全球金融市場陷入震盪,在投資方面有所影響,但本業表現穩健,看好全年簽單保費有5至10%左右的成長。
根據產險業統計,19家產險公司4月的簽單保費收入總計約254.3億元,與去年4月保費總收入218.8億元相比,年成長16.1%;累計今年前四月簽單保費達1,011.9億元,較去年同期898.2億元,增加113.7億元,年成長12.6%。
以各險種來看,在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政策下,台灣綠能產業蓬勃發展,各大產險也持續拓展綠能、離岸風電等保險業務,工程險簽單保費持續大幅成長,4月簽單保費達26.8億元,較去年4月成長10.57%,累計前四月簽單保費達9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9.9億元,年增44%。
近幾年商業火險簽單保費大幅成長,除了再保成本增之外,也因幾家大型企業如台積電等風險意識提高,業者決定要提高保額,帶動商業火險簽單保費大增,而火險今年4月簽單保費達28.2億元,年增近八成,應為大型科技公司保費挹注所致,今年火險累計前四月簽單保費達8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0.6億元,年增30.6%。
天災險累計前四月簽單保費達80.7億元,年增25.2%;航空險累計前四月簽單保費達3.5億元,年增22.8%;健康險累計前四月簽單保費20.1億元,同樣年增逾二成。
以兩大產險公司來看,富邦產險4月簽單保費62億元,年成長5%,其中以水險成長78%表現最亮眼,同時車險業務亦展現優於市場的穩健動能。累計前四月簽單保費收入254.5億元,年成長12%。國泰產險4月簽單保費35.8億元,累計簽單保費達132.4億元,年成長14%,其中,火險方面,第2季聚焦商業火險市場,推動通路差異化,累計簽單保費年成長35%;工程險年成長36%。
產險業者指出,受川普關稅影響,全球金融市場陷入震盪,在投資方面雖有所影響,但本業表現穩健,將持續強化風險監控,看好全年簽單保費有5至10%左右的成長。
第一季富邦產險稅後純益20.4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5.41元 ,穩居市場第一,反映投資操作回穩與費損管理優化的綜效;國泰產 險稅後純益210.51億元、EPS為5.26元排名第二,展現穩健承保與投 資動能;新光產險稅後純益27.12億元、EPS為2.25元,獲利水準維持 穩健,排名第三。表現最受矚目是新安東京產險,稅後純益達6.93億 元,年成長近4成,成功躋身產險獲利前段班。
第一季產險明顯回暖,除一家外商產險外,其他產險公司皆繳出盈 餘,如泰安產險、台灣產物與華南產險,稅後純益皆達3億元以上; 明台產險、第一產物及美商安達產險也各有逾2億元表現。
產險業者認為,雖然首季表現亮眼,但未來三季挑戰依舊,包括極 端氣候風險、車險理賠壓力與金融市場不確定性等仍需持續關注。
根據產險業者統計,截至4月底,全體產險市場簽單保費達1,012億 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7%,反映出企業風險管理意識抬頭,及政策 持續推動防災型保險所帶來的成效,其中工程險表現最為亮眼,累計 簽單保費97.5億元,年增率高達44.3%,顯示基礎建設與大型專案投 保需求顯著成長。
其他高成長險種還包括專業責任險年增35.2%、颱風洪水險年增3 3.4%、火險年增31.3%等。另外,商業地震險與個人綜合保險分別 成長31.2%與29.1%,航空險也因國際航空需求回溫與機隊保值需求 增加,年增22.8%。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汽車任意險僅成長5.1%, 但絕對保費金額仍高達397.5億元,穩居產險市場單一險種之最。
隨著台灣邁入後疫情時期,旅遊熱潮不斷升溫,不少國人開始規劃國內外旅行。然而,出遊前準備旅遊保險成為了一項關鍵考量。面對眾多旅平險產品,如何挑選最合適的保障方案成為了旅遊者們的頭痛題。專家指出,根據旅遊地區的風險特點,選擇關鍵保障項目的保險,是降低旅遊風險的關鍵。
在眾多產險公司中,<富邦產險>以其專業的服務和全面的保障方案,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好評。專家建議,旅遊不便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雖然保費不高,但能涵蓋班機延誤、行李延誤與損失、旅程取消、更改與中斷等六大保障,確保旅客在旅途中遇到不測時能有所依訴。
對於首次出國或自由行旅客,專家強調,將旅平險與旅遊不便險搭配投保,可以提升保障效果。其中,七大核心保障項目包括意外身故或失能、傷害醫療、海外突發疾病、班機延誤、行李延誤╱損失、個人責任與緊急救援,都是旅遊者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旅遊地點的不同,風險樣態也有所差異。例如,前往東南亞地區旅遊,由於當地醫療資源不均,治安與交通環境可能不佳,氣候炎熱潮濕,傳染病與食物中毒風險較高,因此建議加保傷害醫療與海外突發疾病保障。而前往東北亞國家,則要留意颱風、雪季等氣候風險,可以增加海外突發疾病險、班機延誤險等,讓旅途更加安心。
對於前往歐洲申根國家旅遊的旅客,更要注意旅平險是否符合申根簽證規定。根據申根公約,旅平險必須涵蓋整段申根區旅行期間、醫療保障額度不少於30,000歐元(約新台幣100萬元),並包含醫療送返與遺體運送等內容。若保障不足,可能影響簽證核發與入境資格。
在台灣,包括中信產、新光產、新安東京海上、國泰產與富邦產等產險公司,皆有提供符合申根規範的保險商品。富邦產險更是以其專業和周到的服務,為旅客們提供了全方位的旅遊保障。專家建議,有歐洲行程規劃的旅客,可事先比價並確認保障內容,確保旅程中能有足夠的保障。
金管會近期宣布了一項重大政策調整,將網路投保的門檻大幅降低,為台灣保險市場帶來新的活力。根據新規定,家長現在可以透過數位身分認證的方式,為年滿七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進行線上投保。若家長無法進行數位驗證,也可以透過上傳子女身分證件與簽署投保意願書來完成投保手續。這項新措施預期將有效推升網路投保件數與整體保費收入,對於產險業來說是一大利多。
過去,為未成年子女投保旅平險等保單,家長必須親自辦理或使用自然人憑證,流程複雜且門檻偏高。如今,隨著數位認證與線上文件上傳的開放,這些不便之處得以解決,大大提升了投保的便利性,尤其是對於雙薪家庭和忙碌的家長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福音。
產險業者普遍對這項新措施持正面看法,認為它將進一步提高保險普及率,讓更多家庭能夠輕鬆獲得旅遊保障。為了應對這波市場動能,各家產險公司紛紛升級自家線上平台,力圖搶攻網路投保的商機。
以旅遊綜合保險市場為例,富邦產險、國泰產險與新安東京海上分別佔據網路投保市占前三名。富邦產險在線上平台著重於保單CP值的比較,特別標註新舊方案差異,幫助消費者做出明智的選擇。國泰產險則提供保費試算功能,讓用戶輸入旅遊地點、天數與人數後,即可迅速掌握預算與保額建議。新安東京海上則以行程為主軸,提供「東京5日」、「日韓7日」、「美加10日」等行程的保單設計,點選行程即可看到對應的保障內容與費率,降低消費者的決策門檻。
中信產險則以清晰的網頁架構和條列式呈現保障內容,特別是針對高風險旅遊區域的保戶,提供「恐怖主義行為限額附加條款」,強化風險控管。這些策略的實施,不僅提升了用戶的體驗,也有效提升了轉換率。
這項制度調整被視為台灣網路投保發展的重要轉捩點。過往包括旅平險在內的保單,如需為未成年子女投保,必須親自辦理或使用自然人憑證,程序繁瑣、門檻偏高。如今開放數位認證與線上文件上傳,不僅簡化流程,也大幅提升雙薪家庭與忙碌家長的投保便利性。產險業者指出,制度鬆綁有望進一步提高保險普及率,讓更多家庭能輕鬆獲得旅遊保障。
因應政策鬆綁帶來的市場動能,產險公司紛紛升級自家線上平台,力拚搶攻網路投保商機。以旅遊綜合保險為例,目前網路投保市占前三名分別為富邦產險、國泰產險與新安東京海上,各家平台皆針對用戶體驗進行優化,展現獨特的「獲客力」策略。富邦產險著重於保單CP值比較,特別標註新舊方案差異,方便消費者做出明智選擇;國泰產險則設計保費試算功能,用戶只需輸入旅遊地、天數與人數,即可迅速掌握預算與保額建議。
新安東京海上則強化保單情境設計,以「東京5日」、「日韓7日」、「美加10日」等行程為主軸,只要點選行程,系統即顯示對應保障內容與費率,有效降低消費者決策門檻,提升轉換率。中信產險亦打造清晰的網頁架構,將保單分為「國內旅行平安保險」與「國外旅行綜合保險」兩大類,並以條列式方式呈現保障內容。其中「恐怖主義行為限額附加條款」則針對高風險旅遊區域的保戶提供實用保障,強化風險控管。
極端氣候頻繁,班機因颱風、大雪延誤或取消已成常態。專家指出,旅遊不便險的保費不高,卻能涵蓋班機延誤、行李延誤與損失、旅程取消、更改與中斷等「六大保障」,建議根據行程內容與交通方式,選擇對應的保障範圍與金額,以備不時之需。
對首次出國或自由行旅客而言,將旅平險與旅遊不便險搭配投保更能提升保障效果。專家建議七大核心保障項目為:意外身故或失能、傷害醫療、海外突發疾病、班機延誤、行李延誤╱損失、個人責任與緊急救援。不應只看保費高低,而應關注保障內容是否實用完整。
旅遊地點不同,風險樣態也有所差異。以東南亞為例,當地醫療資源參差不齊,有些地區治安與交通環境不佳,加上氣候炎熱潮濕,傳染病與食物中毒風險偏高,因此建議加保傷害醫療與海外突發疾病保障,提升醫療應變能力。
至於東北亞國家,就要留意氣候風險,包括颱風、雪季等,可能造成的不便,或是增加的風險,例如可以增加海外突發疾病險、班機延誤險等,強化保障,讓旅途無後顧之憂。
若前往歐洲申根國家旅遊,則須特別留意旅平險是否符合申根簽證規定。根據申根公約,旅平險必須涵蓋整段申根區旅行期間、醫療保障額度不少於30,000歐元(約新台幣100萬元),並包含醫療送返與遺體運送等內容。若保障不足,可能影響簽證核發與入境資格。
目前國內包括中信產、新光產、新安東京海上、國泰產與富邦產等產險公司,皆有針對歐洲旅遊推出符合申根規範的保險商品,建議有歐洲行程規劃的旅客可事先比價並確認保障內容,為旅程增添一份安心保障。
台灣金融龍頭富邦金控昨(13)日公布2025年營業報告書,董事長蔡明興在會中強調,未來將著眼於AI等新興科技發展,預期這將帶動相關供應鏈業的擴產,從而支持出口與民間投資的增長。在企業獲利提升及公教人員薪資調整的推動下,民間消費預期將維持溫和成長,蔡明興對台灣經濟的未來展望充滿信心,但強調實際表現將受美國經貿政策變動的影響。
蔡明興提到,富邦金控將繼續深耕台灣市場,並積極在亞洲地區擴展,同時評估併購及參股機會,以擴大金融版圖。對於今年富邦金的主要子公司,他提出了七大發展策略。
在富邦人壽方面,主管機關正在逐步鬆綁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相關法規,並為了與國際準則IFRS 17及台灣的TW-ICS準則接軌,富邦人壽將調整商品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
台北富邦銀行則將著眼於客群開發、深耕市場、海外布局、分眾經營以及法個聯動,以提升營運效益。
富邦證券則將努力提升經紀市占率,加速獲客,並推動財務管理轉型,提升財管收入,並加強AI技術的應用,加速數位轉型。
富邦產險則將持續發揮保險的正向影響力,落實社會責任,推廣永續發展,並加強風險管控。
富邦銀行(香港)將優化貸款及投資組合,提升資產收益率,並積極擴大財管客群基盤,同時發揮跨售潛能,以強化手續費收入,並嚴謹控制營運成本。
富邦華一銀行將透過組織調整和資源統籌,優化公司銀行營運,提升客群覆蓋率,並導入線上線下融合及數位模式,精進零售銀行客群經營。
最後,富邦投信將響應「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發展戰略型與具市場趨勢潛力的產品,以把握新型態產品法令開放的新商機。
蔡明興指出,富邦金將持續深耕台灣市場及布局亞洲,並評估併購及參股機會以拓展金融版圖。今年富邦金主要子公司有七大發展策略。
富邦人壽方面,主管機關為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逐步鬆綁法規,同時為接軌IFRS 17與TW-ICS,將推動措施協助業者接軌,富邦人壽將因應市場變化調整商品策略。
台北富邦銀行擬藉客群開發及深耕擴大業務動能、推進海外布局完善金融平台、分眾經營及法個聯動提高營運效益等營運主軸強化收益。
富邦證券致力提升經紀市占,加速獲客動能並推動財管轉型,提升財管收入,發展AI運用,加速數位轉型。富邦產險持續發揮保險正向影響力,落實社會責任推廣永續發展,加強風險管控。
富邦銀行(香港)除優化貸款及投資組合以提升資產收益率,亦積極擴大財管客群基盤及發揮跨售潛能以強化手續費收入,並嚴謹控制營運成本及提升風險管理效能。富邦華一銀行將藉組織調整及資源統籌優化公司銀行營運及提升客群覆蓋率、導入線上線下融合及數位模式精進零售銀行客群經營。
富邦投信響應「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發展商機,因應新型態產品法令開放,發展戰略型與具市場趨勢潛力產品。
台灣寵物保險市場近期經歷了一場高損失率的風暴,導致市場規模急速收縮,但隨著2025年首季賠款率的顯著下滑,市場逐漸露出復甦的曙光。
從數據來看,2022年寵物保險市場達到高峰,投保件數高達93,927件,簽單保費突破2.69億元。然而,2023年理賠金額衝高至2.63億元,滿期損失率飆升至108.85%,使得保費收入無法支應理賠成本,市場迅速冷卻。
去年全年投保件數降至28,800件,簽單保費僅剩1.29億元,今年第一季度進一步萎縮至17,306件,保費收入為3,704萬元。儘管如此,市場規模在兩年間已蒸發超過四成,顯示了業者在風控、消費者認知和產品調整方面的多重影響。
損失率的改善為市場未來的復甦帶來了一線希望。去年損失率已回落至70.63%,今年首季更降至38.76%,這表明新保單條款和精算調整已初見成效。產險業者表示,透過調整商品內容、強化核保與理賠流程,並搭配AI風險預測,已逐步降低虧損風險。
國泰產險指出,台灣少子化與晚婚趨勢加劇,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但寵物無健保制度,高額醫療費對飼主是一大風險來源,這使得寵物險具有潛在的市場潛力。該公司將持續強化寵物健康風險規劃商品,提升民眾保障意識。
旺旺友聯則認為,未來將深化與寵物相關產業的合作,打造跨業聯盟與整合生態圈,通過寵物醫療、飼料、電商等管道擴展投保觸角,推升市場滲透率。
富邦產險看好都市化與高齡化趨勢下,飼主對毛孩照護需求的提升,將推進寵物險的普及率。富邦強調,透過保險轉嫁財務風險,飼主可降低因寵物突發疾病或事故而產生的醫療支出。該公司也將與寵物服務業者合作,共同推廣保障觀念。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受到川普對等關稅的衝擊,不過在台灣,金控雙雄富邦金與國泰金卻靠著銀行子公司的強勁獲利動能,穩住局勢。台北富邦銀行在4月份的稅後純益達到29.1億元,累計前四個月的稅後純益更創下130.3億元的新高,顯示出其穩健的經營表現。
富邦金集團前四個月的稅後純益為452.8億元,年成長率降至4.3%,而國泰金集團的稅後純益則為334.1億元,年減34.4%。儘管如此,兩家金控的銀行子公司在市場波動中仍能保持獲利成長,其中台北富邦銀行的利息淨收益和手續費淨收益均呈現成長。
然而,壽險子公司方面,由於新台幣升值帶來的兌換損失,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在4月份分別出現24.1億元和25.7億元的虧損,這對於今年累積獲利成長率造成了一定影響。為對抗匯率波動,富邦人壽已經調整避險策略,而國泰人壽則因資本利得減少和避險成本上升而受影響。
在產險子公司的方面,富邦產險和國泰產險在4月份的稅後純益分別為4.4億元和1.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均創下同期新高,年成長率達到29%,顯示產險業務的穩定成長。
對於證券子公司來說,4月份的台股重挫對富邦證和國泰證的獲利造成衝擊。富邦證的稅後純益年減36%,主要因為台股成交值的衰退,而國泰證的稅後純益年減15%。不過,國泰證在台股的經紀市占率創下同期新高,複委託成交量也大幅成長,維持市場領先地位。
根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寵物保險市場在2022年達到高峰,全 年投保件數高達93,927件,簽單保費突破2.69億元。然而隨著2023年 理賠金額衝高至2.63億元,滿期損失率飆升至108.85%,保費收入已 無法支應理賠成本,使得業者承保意願大幅下滑,市場迅速冷卻。
去年全年投保件數降至28,800件,簽單保費僅剩1.29億元,今年第 一季進一步萎縮至17,306件,保費收入為3,704萬元,但仍較去年同 期保費略高一點,即使如此,若依此推估全年保費,市場規模在兩年 間已蒸發超過四成,反映業者強化風控、消費者認知改變與產品調整 的多重效應。
損失率顯著改善為市場未來復甦留下一線希望,去年損失率已回落 至70.63%,今年首季更降至38.76%,顯示新保單條款與精算調整成 效初現。產險業者指出,近期透過調整商品內容、強化核保與理賠流 程、並搭配AI風險預測,已逐步降低虧損風險,未來隨市場教育深化 與精準定價機制普及,寵物保險可望邁向永續經營。
國泰產險表示,台灣少子化與晚婚趨勢加劇,越來越多民眾選擇養 毛小孩作為陪伴,然而寵物無健保制度,高額醫療費對飼主是一大風 險來源,促使寵物險具備高度市場潛力。該公司將持續強化寵物健康 風險規劃商品,提升民眾保障意識。
旺旺友聯認為,未來將深化與寵物相關產業的合作,打造跨業聯盟 與整合生態圈,藉由寵物醫療、飼料、電商等管道擴展投保觸角,推 升市場滲透率。
富邦產險看好都市化與高齡化趨勢下,飼主對毛孩照護需求提升, 將推進寵物險普及率。富邦強調,寵物若突發疾病或事故,其醫療支 出常高達數萬元,飼主可透過保險轉嫁財務風險,同時該公司也將與 寵物服務業者合作,共同推廣保障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