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台產物保險(未)公司新聞
農業保險損率視每年氣溫、雨量及風險等而定,近年氣候變化比過 去更劇烈,農業保險損率有上升情況。高雄地區玉荷包荔枝正值著果 期,但受氣候異常影響,產量僅剩3至4成,對南臺灣荔枝農民造成巨 大影響。華南產險表示,會主動監測約定氣象觀測站數據,達到理賠 門檻便會主動與地方農會聯繫,並通知投保農民,啟動相關理賠服務 。經統計,高雄地區已達理賠門檻,該區投保荔枝險的農民全數獲理 賠,該地區保戶占荔枝險投保業務的4成。
華南產險指出,華南荔枝保險(溫度及降水量參數型)屬於天氣參 數型保險,承保參數分別是影響荔枝產量最主要的溫度及降雨量兩項 因素,當保險期間內約定低溫的日數未達5日或連續12日內任7日有降 雨產生,都能獲得理賠,保障荔枝農友因暖冬或霪雨造成的損失。近 期低溫日數不足5日,使得高雄地區荔農保戶全數可獲理賠。
農業保險損率視每年氣溫、雨量及風險等而定,但氣候變化已比過 去更劇烈,使得近三年來農作物險損率年年升高,農作物險去年投保 件數3,663件、保費6,843萬元,去年就理賠近6,000萬元。
據了解,農業保險去年理賠金額以承作農業保險最多的富邦產險最 多,富邦產險去年共理賠5,400萬元(含農作物險及水產養殖險), 主要承保各項農業保險受寒害及颱風影響;明台產險、旺旺友聯、台 產及國泰產險等去年各約數百萬元、數十萬元理賠。
除了華南產險17日理賠荔枝險外,今年1月底因寒害農業險的理賠 ,主要集中在富邦產險,其中水產養殖險理賠1,203萬元,梨保險理 賠105萬元;其他產險的農業保險理賠金額很少或無。
明台產險撐腰 全中運選手無後顧之憂
【記者陳薇安/台北報導】
明台產物保險致力推廣運動保險,連續多年承保國內大型賽事。即將於4月底舉行的「113年度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全中運),參賽選手、隊職員的保障也由明台產險承接。
明台產險指出,全中運是培育國內運動人才的重要搖籃,本次代言人王冠閎、黃筱雯、王齊麟、李洋等體壇菁英,都是從全中運發跡。明台產險期望透過提供完善保障,守護運動員權益,助其安心參賽、提升運動風氣。
臺北市政府市長蔣萬安、教育局局長湯志民重視賽事安全,明台產險將在大會期間於主場館設置駐場保險理賠諮詢服務,提供參賽選手與觀眾最優質的保險服務。
除了運動員團體傷害保險,明台產險也推出「樂活休閒好險」,承保全民運動熱潮下的個人運動風險,包括緊急救援保障,保障民眾健康。身為日商三井住友海上保險集團成員,明台產險強調專業風險評估與保險規劃,持續支持運動員,作為他們的堅強後盾。
4月底即將登場的「113年度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參賽運動員及 隊職員的保障同樣由明台產險承保,這是繼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全 國運動會、全民運動會等國內重要賽事後,再度由明台產險擔任保險 守備員位置,也讓2萬多名選手及隊職員們能無後顧之憂、全心投入 比賽。
明台產險表示,全中運一直以來都是國內高知名度運動員的搖籃, 「飛漾臺北、競逐榮耀」全中運在台北,將展現更多「漾」的活力, 這次全中運代言人王冠閎、黃筱雯、王齊麟、李洋四位,都是國內體 壇的重量級菁英,希望在全中運帶領運動風氣提升的同時,也能透過 擁有合適的保障,守護運動員的權益。在承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市長蔣 萬安及教育局局長湯志民的指導下,這次全中運明台產險也將派專員 於大會期間在主場館提供駐場保險理賠諮詢服務,讓參賽選手及大會 觀禮之民眾享有最優質的保險服務。
明台產險指出,除了專為運動選手設計的運動員團體傷害保險外, 隨著全民運動熱度逐漸攀升,明台產險於今年4月起特別針對參與運 動的個人推出「樂活休閒好險」,除了一般意外事故外,更增加承保 緊急救援保障,望成為國民健康堅實的後盾。明台產險身為日商三井 住友海上保險集團的一員,致力於國內運動員保險的專業風險評估, 確實做好每一次的保險規劃與風險管控,持續與每一位運動員站在一 起,作為運動員最好的靠山。
**花蓮強震致15戶全損 明台產險參與理賠**
花東大震災重創台灣,住宅地震保險基金與金管會清查結果顯示,截至8日,受損保戶已達472戶,其中15戶確定全損。其中,天王星大樓就有12戶受損,預估住宅地震險理賠金額上看2,550萬元。
根據清查,受損保戶從7日的458戶增加至472戶,全損保戶共有15戶,包括天王星大樓的12戶和3戶一般住宅。其餘保戶仍在理賠勘估中,全損理賠件數可能持續上升。
參與理賠的全損保單集中在4家產險公司,包括台產、明台、兆豐和富邦產險。由於住宅地震險的理賠標準為房屋「全損」,保額為150萬元建物重建費用,另有20萬元臨時住宿費,因此符合全損標準後,單張保單可理賠170萬元。
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產險公司已快速聯繫11戶全損保戶,並給付20萬元臨時住宿費。另有4戶正在聯繫中,已有一筆150萬元的建物重建費用給付,其餘14戶的理賠作業將盡快完成。
花蓮地震震出受損保戶,明台產險迅速理賠
花蓮日前發生芮氏規模6.3強震,造成不少房屋受損。根據住宅地震保險基金初步統計,截至8日止,共有427戶受損保戶,其中全損15戶。其中,明台產險掌握6戶受災戶投保地震基本保險,已於第一時間聯繫並送達20萬元理賠款。
金管會表示,地震險保額目前為房屋全損理賠150萬元,臨時住宿費理賠20萬元。住宅地震保險基金將盡速協助理賠作業,其他受損保戶則由產險業者進行進一步勘驗理賠。
對於外界認為170萬元保額偏低,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是否調整保額須評估三項因素:損失成本增加幅度、民眾風險移轉需求,以及民眾保費負擔能力。
Uber Eats、明台產物攜手合作 提供外送員第三人責任險
外送平台「Uber Eats」與「明台產物保險」宣布合作,將為外送合作夥伴提供第三人責任險,保障其在送餐過程中發生事故時,對第三人造成的傷亡。這項保險為台灣外送產業首創,已送交保險主管機關審查。
Uber Eats台灣代理總經理Karthik Vasudevan表示,此保險為外送合作夥伴提供多一層保障,讓他們在彈性和自主接單的基礎上,能更安心工作。目前合格外送員已有團體傷害險,待保險商品審核通過後,將再增加第三人責任險。
明台產物保險總經理陳嘉文也表示,很高興能與Uber Eats合作,為外送夥伴提供安全保障。公司將持續與主管機關溝通,努力取得新商品核准。
據悉,此保險涵蓋外送合作夥伴在外送過程中,因交通事故造成第三方傷亡的情況。預計在今年年中,符合資格的Uber Eats外送夥伴將可獲得此保險保障。
依照金管會與住宅地震保險基金的清查,至8日為止,受損保戶從 7日公布的458戶,到8日已增加到472戶,其中確定已達到全損標準的 共有15戶,當中有12戶是天王星大樓的保戶,另外3戶是一般住宅的 保戶,其餘還有待產險公司進行理賠勘估,符合全損理賠的件數仍可 能增加。15戶全損裡賠集中在四家產險,包含台產、明台、兆豐、富 邦產。
因住宅地震保險的理賠標準,是房屋「全損」才可以啟動理賠,保 額為150萬元建物重建費用,同時可有20萬元的臨時住宿費,若符合 全損的標準後,單張住宅地震險保單共可理賠170萬元。以目前確定 15戶達到全損理賠標準來估算,這場花蓮地震,住宅地震保險理賠金 額將來到2,550萬元。
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確定達到全損標準的15戶保戶,產險公 司已快速聯繫上11戶保戶,且已經給付20萬元的臨時住宿費用,其他 4戶產險公司也正在積極聯繫中,另目前已有給付1筆150萬元的建物 重建費用,剩下的14戶,產險公司也將會以最快速度完成理賠。
目前地震險保額是房屋全損理賠150萬元、臨時住宿費理賠20萬元。據地震基金到4月8日止初步清查,四家產險公司承保的全損15戶中,天王星大樓有12戶,目前已理賠了370萬元(其中理賠11位保戶臨時住宿費,一筆全損費),剩餘理賠金則會陸續到位。
明台產險表示,透過電腦篩選,掌握花蓮有六受災戶投保該公司地震基本保險,於第一時間即聯繫保戶進行關懷,8日已將20萬元理賠款親自送至保戶手中。
外界認為170萬元保額太低,是否可能會提高,或是採部分損失就理賠?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昨(9)日說,是否要提高地震基金保額,需評估三大要素,一、損失成本增加幅度,二、民眾風險移轉需求,三、民眾保費負擔能力。
這項由Uber Eats提供予符合資格的外送合作夥伴的第三人責任保險方案,為台灣外送產業的首創保險產品,已由明台產物保險公司提交台灣保險主管機關進行商品審查中。透過此全新保險商品,Uber Eats外送合作夥伴在外送行程中如因交通事故造成第三方傷亡的情況,將有相關保險方案啟動相關處理和保障。一旦該保險商品經核准通過,目標於今年年中將這項保險提供給Uber Eats平台上符合資格的外送合作夥伴。
Uber Eats台灣代理總經理Karthik Vasudevan表示:「平台上的外送合作夥伴將在保有他們重視的彈性接案機會和自主選擇的基礎之上,獲得多一層的安心。目前,平台上符合資格的外送合作夥伴已經享有團體傷害險的保障。我們期待在此方案獲得相關主管機關核准後,能夠儘速為符合資格的外送合作夥伴增加額外的第三人責任險。」
明台產物保險總經理陳嘉文表示:「很高興能一同和Uber Eats攜手合作,共同努力為其平台上的外送合作夥伴添增多一份安全與保障。我們將持續與相關主管機關保持緊密溝通,朝取得新商品的核准目標邁進。」
清明節強震重創花蓮,住宅地震保險基金初步統計,至今(8日)透過地址篩選,可能受損保戶達472戶,不過僅15戶符合全損標準。產險業者強調,受損戶眾多,但實際理賠金額仍須實際勘損後才能確定。
根據規定,投保住宅火災保險的保戶,都必須強制附加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地震基金表示,地震險以重置成本為理賠基礎,針對房屋全倒或半倒部分提供理賠,不包含裝潢及動產,最高理賠金額為150萬元,另有臨時住宿費用補償金20萬元。
儘管目前比對投保保戶與受損地址,發現472戶投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但必須確認房屋全倒或半倒才符合理賠,目前僅有15戶符合全損標準。
根據各產險公司資料比對,全損戶理賠名單如下:明台產險6戶、兆豐保險3戶、台產保險6戶。產險業者表示,花蓮地區許多紅單大樓,民眾投保保單內容不同,實際理賠金額須待實際勘查後才能確定。
地震基金統計,截至去年底為止,近10年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保費收入約405億元,但僅3年有理賠紀錄,總計2.7億餘元。其中2016年台南大地震理賠104件、1.7億元;2018年花蓮地震理賠73件、1億元;2022年則有2件、342萬元。
產險業者指出,目前較難估算商業火險中營業中斷損失。數據顯示,2016年台南大地震時,住宅火險(基本地震險)理賠僅1.7億元,但商業火險因地震理賠金額卻超過150億元,幾乎是住宅火險的100倍。
目前規定投保住宅火災保險的保戶,須強制附加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地震險以重置成本為基礎。地震基金表示,住宅地震基本險是針對 房屋全倒或半提供理賠,不含裝潢與動產,理賠最高不超過新台幣1 50萬元;臨時住宿費用補償最高新台幣20萬元。儘管依投保保戶和全 台受損地址比對,目前查到472戶有投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但必須 確定房屋全倒或半倒者才符合理賠,現今仍只有15戶達到全損標準。
依各產險資料比對達到全損戶理賠,明台產險有六戶、兆豐保險有 三戶、台產有六戶,未來還多少戶符合理賠門檻,產險業者說明,因 為花蓮地區被貼上紅單大樓不少,民眾投保保單內容也不盡相同,要 等實際查勘後才能確定實際理賠金額。
據地震基金統計,至2023年底為止,近10年簽單保費收入約405億 元。近10年只有三年理賠紀錄共賠2.7億餘元,分別是2016年(台南 大地震)理賠104件、理賠金額1.7億元;2018年(花蓮地震)理賠7 3件、1億元以及2022年2件、342萬元。
產險業者目前較難估算的是商業火險中營業中斷損失。據資料顯示 ,在2016年0206台南大地震,住宅火險(基本地震險)理賠才1.7億 元,但當年商業火險因地震而理賠金額卻逾150億元,幾為住火險的 百倍金額。
明台產險攜Uber Eats 推外送員第三人責任險
Uber Eats今(1)日宣布與明台產物保險合作,為符合資格的外送員提供首創的「第三人責任險」,替外送員在送餐過程中增添保障。
此險種由明台產險專為Uber Eats設計,僅針對第三人傷害負賠償責任,不包括財產損失。也就是說,當外送員發生事故造成他人受傷或身故,保單將負責超出強制車險的部分,但不包含外送員疏失造成食物污染而導致他人食物中毒的賠償責任。
Uber Eats指出,目前平台有6萬至8萬名外送員,此合作將讓外送員在送餐時享有更完善的保障。一旦保險商品獲核准,預計今年中便會提供給符合資格的合作夥伴。
目前,Uber Eats外送員已享有團體傷害險。Uber Eats台灣代理總經理卡蒂克瓦蘇德表示,此新險種將提供外送員更多安心感,讓他們能更靈活地接案。
明台產物保險總經理陳嘉文表示,明台將與Uber Eats緊密合作,為外送員提供安全保障,並持續與主管機關溝通,以取得新商品的核准。
據了解,明台產險專為Uber Eats外送員設計的「第三人責任險」 ,僅針對第三人傷害負賠償責任,不包括第三人的「財產損失」。也 就是外送員在外送過程中,若發生車輛或與行人踫撞,造成第三人的 體傷或身故,保單將就超過強制車險賠償的部分,負賠償責任,但恐 怕不包括外送員若因疏失,造成外送食物受污染,使第三人食物中毒 的體傷或身故的賠償責任。
Uber Eats表示,目前平台的外送夥伴有6萬至8萬人,Uber Eats攜 手明台產物保險合作的全新保險商品,使Uber Eats外送合作夥伴在 外送行程中,如有因交通事故造成第三方傷亡的情況,將有相關保險 方案啟動相關處理和保障。Uber Eats指出,一旦該保險商品經核准 通過,Uber Eats將於今年中將這項保險提供給UberEats平台上符合 資格的外送合作夥伴。
目前,Uber Eats平台上符合資格的外送合作夥伴,已享有團體傷 害險的保障。Uber Eats台灣代理總經理卡蒂克瓦蘇德(Karthik Va sudevan)表示,第三人責任險將使平台上的外送合作夥伴保有他們 重視的彈性接案機會和自主選擇的基礎之上,獲得多一層的安心。U ber Eats 期待在此方案獲得相關主管機關核准後,能夠儘速為符合 資格的外送合作夥伴增加額外的第三人責任險。
明台產物保險總經理陳嘉文表示,明台產物保險和Uber Eats攜手 合作,共同努力為其平台上的外送合作夥伴添增多一份安全與保障, 並續與相關主管機關保持緊密溝通,朝取得新商品的核准目標邁進。
產險業走出防疫險風暴 和泰產險RBC回升達標
經過去年的防疫險理賠風暴,台灣產險業已走出陰霾,19家產險公司今年6月的資本適足率(RBC)和淨值比都順利達標,其中,和泰產險的RBC從去年的74.93%大幅回升至293.67%,淨值比也提高至15.15%。
本土產險業資本充足
在本土產險公司中,第一產險的RBC最高達747.26%,台產則以735.35%緊追在後,泰安產的RBC也有704.78%。明台產、新光產、旺旺友聯產、華南產、南山產、中信產等公司的RBC也都超過400%。
和泰產險力挽狂瀾
和泰產險曾因防疫險理賠面臨資本不足的危機,但經過母公司和泰汽車增資305億元、收回防疫險損失並處分不動產等措施,成功強化資本水準,目前的RBC大幅回升。
產險業展望樂觀
摆脱防疫險理賠的衝擊,產險業今年積極拓展業務,2月稅前盈餘29億元,累計前二月賺58億元,較去年同期虧轉盈。產險業淨值也回升至1,334億元,年增9成。業者期盼今年能重返2021年的荣景,再度挑战獲利創高。
2023年19家產險業資本適足率與淨值比出爐,在本土產險公司中,第一產險RBC達747.26%、淨值比42.22%;台產RBC735.35%、淨值比49.06%;泰安產RBC704.78%、淨值比36.52%,三家資本最為充足,皆高於700%以上,明台產、新光產、旺旺友聯產、華南產、南山產、中信產的RBC則在400%以上,兆豐保險、國泰產、新安產、和泰產、富邦產亦順利達標。
其中,和泰產在去年6月時,RBC僅74.93%,屬於資本顯著不足,淨值比則為6.8%,不過在經過母公司和泰汽車累計對和泰產險增資305億元以及防疫險損失迴轉之外,和泰產險也透過處分不動產或其他規劃強化資本水準,在去年底RBC已大幅拉高至293.67%,遠高於法定最低門檻,淨值比亦提高至15.15%。
在擺脫防疫險理賠陰霾後,產險業也積極推展各項業務,據金管會統計,產險業2月稅前盈餘29億元,與1月持平,累計前二月賺58億元,較去年同期虧轉盈。產險業淨值亦回升至1,334億元,年增九成。
產險業去年獲利155.9億創次高,明台產險奪第五 產險業去年稅後純益達155.9億元,創下歷史次高,僅次於2021年的196.3億元。其中,和泰產險以36.5億元獲利王,明台產物保險則以12.5億元排名第五。 據保發中心統計,產險業2021年獲利大爆發,但2022年遭遇防疫險理賠風暴而大虧,所幸2023年轉虧為盈。 明台產物保險去年獲利12.5億元,EPS達2.4元。產險業者指出,今年簽單保費有望成長10%,其中火險、貨物運輸險、汽車保險、工程險等各大險種均有成長空間。 產險公會預估,2024年保費將達約2,577億元,較2023年增加140億元,約可成長6%。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產險業在2021年獲利大爆發,稅後純益達196.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但卻在2022年遭遇防疫險理賠風暴,整體產險業大虧1,725.6億元,而在一連串的商品改革及風控管理之下,2023年轉虧為盈,整體產險業稅後純益達155.9億元,創下歷史次高。
就各產險公布的資料,獲利第一名由和泰產以稅後純益36.5億元拿下,第二至第十名依序為新安產稅後純益32.3億元、新光產29.1億元、泰安產15.4億元、明台產12.5億元、國泰產12.4億元、旺旺友聯產12億元、台產9.7億元、華南產9.1億元及第一產6.3億元。但去年仍有三家產險包括兆豐保、富邦產及法巴產未能擺脫虧損,分別虧14.6億元、23.2億元及1億元。
以EPS來觀察,則由新光產險9.22元奪冠,第二至第五依序為國泰產6.23元、旺旺友聯產5.37元、泰安產5.21元及新安產5.04元。而其他包含明台產、華南產、中信產、台產、第一產EPS皆達2元以上。
而2023年產險簽單保費達2,437億元,年成長10.6%,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產險業者指出,儘管國內外政經環境,仍呈現不確定狀態,但在業者重新推展各項業務,積極落實風控之下,仍樂觀預估今年簽單保費仍有成長10%的潛力。
另外,據產險公會預估,2024年保費將達約2,577億元,較2023年2,437億元,增加140億元,約可成長6%。各大險種今年分別有5至20%的成長空間,其中,今年火險總保費預估約435億元左右,較去年成長約8%;貨物運輸險自去年21.3億元增加至22.9億元,成長7.5%;航空險預估成長20%;汽車保險成長約6%,全年總保費可能增加至1295.2億元;工程險今年保費量預估由去年的111.5億元增長至120億元,成長幅度約7.6%。
**產險去年賺飽飽 明台產物名列前茅**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產險業去年賺進156億元稅後盈餘,創下歷史次高紀錄。其中,明台產物保險年度盈餘突破10億元,成為產險獲利大戶之一。
去年產險保費成長近11%,但理賠金額卻減少37.5%。產險業者表示,主要是因防疫保單理賠大幅減少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仍有三家產險出現虧損,分別是兆豐保、富邦產和法巴產。不過,其他產險業者均有獲利。
由於實支實付醫療險理賠經驗不佳,部分產險業去年陸續調整傷害險商品組合,降低實支實付額度和與損失經驗不佳通路合作。金管會也已開始研議改革實支實付醫療險,回歸損害填補原則。
產險公會預估,今年傷害險及健康險業務成長幅度預估不超過6%,保費量可來到275億元。
產險去年保費成長近11%、理賠金額少37%,依保發中心資料顯示 ,整體產險去年稅後盈餘達156億元,為歷史次高,對於產險去年稅 後盈餘貢獻多,年度盈餘達10億元以上則有和泰產、泰安產、明台產 、旺旺保、新光產、國泰產、新安產等七家。不過,仍有三家產險包 括兆豐保、富邦產及法巴產出現虧損,分別虧15.4億元、24.5億元及 0.72億元,其他產險業者去年都有獲利;2022年時產險有九家出現虧 損,當年稅後損益為虧損1,697.2億元。
因防疫保單理賠,使健康險損率近二年大提升,在防疫保單停賣之 後,產險業者也全面檢討傷健險商品。產險業者表示,因過往實支實 付醫療險理賠經驗不佳,部分產險業於去年第四季陸續調整傷害險商 品組合,包括降低實支實付額度及損失經驗不佳通路之合作策略,使 傷健險保費量在去年12月保費量呈現負成長。
產險業者指出,因金管會於去年12月底已開始研議改革實支實付醫 療將回歸損害填補原則政策,未來產險業之實支實付醫療險商品將可 能調整其經營策略,在金管會還未調整之前,各產險業者已將傷害健 康險理賠較有爭議或損率較高的商品已先行下架。
產險公會預期,今年度傷害險及健康險業務整體成長幅度可能不會 太高,預估保費量可來到275億元,較去年的260億元,年增近6%。 去年傷害險、健康險實際保費分別約220億元、健康險40.54億元,其 中健康險保費明顯低於2022年的57.6億元。
2024年的櫻花季就要來囉!大家準備好出國賞櫻的機票沒?根據日本非官方氣象網站的預測,東京的櫻花在3月底就要開滿枝頭啦!因為這個暖冬的關係,我們這裡的櫻花也提早了約一個星期開始綻放,福壽山農場和阿里山都已經美麗滿開,讓人看了心情都好起來。 但話說回來,賞櫻之餘,我們也不能忘了保險的準備哦!明台產險提醒大家,出國旅行時,保險是一定要規劃的,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意外。 那麼,投保有沒有好方法呢?當然有!明台產險的官網就是你的不二選擇。他們的保費CP值超高,還有豐富完整的國外旅遊保險方案。比如說,他們的「頭等晶鑽版」商品組合,就有旅行不便險等六大保障,還有那個「水上陸上公共交通工具延誤保險」,讓你的旅行保障更全面,安心度也更高。 而且,現在還有超級實惠的促銷活動!在限時促銷期間,明台產險提供高達20%的折扣,讓你既能享受美食、文化和風景,又能省下旅費。以投保身故失能保險金額一千萬的方案來算,五天出國行程保險費用還不到千元呢!還有投保後的加值好康三選一,包括中華電信漫遊優惠、Wi-Fi分享器租用優惠、ESIM服務優惠,讓你的旅行更加便利。 還在猶豫什麼呢?趕快跟上明台的腳步,一起安心享受旅行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