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博投信公司新聞
聯博投信固定收益資深投資策略師江常維表示,隨著通膨趨緩、升息步入尾聲,利空因素逐漸消散,今年債市表現普遍良好,其中又以利率敏感度較低的券種表現較佳。截至6月13日,美國非投資等級債繳交超過5%的表現,新興市場公司債3.2%,美國投資級債2.2%,美國公債則是1.4%。目前,不少投資人正在等待聯準會降息,趕搭下一波債市多頭。
江常維說明,降息的確可望為債市後市增添一道助力。觀察1990年以來,在聯準會宣布停止升息後進場布局債市,6個月、一年已有不錯的表現,隨著投資時間拉長,債息可望逐漸累積提升投資成果。通常債市提前反應降息預期,因此升息循環尾聲可視為進場布局債市甜蜜點。
目前各類券種的殖利率仍具吸引力,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殖利率8.6%,新興市場公司債券殖利率7.3%,美國投資等級債券殖利率5.5%,在殖利率相對較高的時點進場,可望掌握較具吸引力的債息收益,並超前部署債券殖利率收斂的資本利得潛力。
江常維提醒,經濟狀況總有變數,對於想要趁勢布局債市的投資人來說,與其孤注一擲、配置單一券種,布局多元券種,平衡收益與波動是比較好的做法。均衡配置投資等級債券與公債部位,鎖定品質較佳的收益機會,減少投資組合的波動,並適度配置非投資等級債券掌握較高收益潛力的投資機會。
【金融新聞】 近來,資金湧入債市,市場熱鬧非凡。根據EPFR Gobal的數據,債市已連九周買超,其中非投資等級債卻反彈三周,不過,法人對非投資等級債仍抱持樂觀態度,認為好標的還是能夠帶來豐厚的報酬率。 聯博投信提出看好非投資等級債的四大理由:首先,目前企業基本面強勁,與過去信用循環周期尾聲相比,有較強的支撑;其次,債券到期日延後,能夠緩和殖利率攀升的衝擊;第三,非投資等級債券的收益與報酬潛力看漲;最後,非投資等級債券的波動性較股票低,有利於分散風險。因此,對於非投資級債標的及投資時機,法人建議持續關注。 雖然投資人對非投資級債的興趣不高,主要擔心未來違約率上升,但聯博投信認為,從目前非投資等級債券發債企業的基本面來看,其財務體質相對健康,遠優於過去經濟放緩時期。這些企業在經濟放緩與需求降低的情況下,仍能夠承受較大的壓力。 另外,對於美國非投資等級債,路博邁也相對看好。他指出,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的評價與殖利率,已經足夠彌補目前相對溫和的違約前景。加上消費行為的改變、企業庫存攀升及央行需兼顧金融穩定性與物價穩定性,這些因素可能會讓通膨維持下行趨勢,進而使得緊縮政策出現鬆動。 路博邁強調,評估個別發債企業的信用基本面,在經濟軟著陸或衰退情境下,要能夠預測可能出現的基本與悲觀情境。未來公布的總經數據與整體信用週期動態,可能會讓非投資級債券市場波動起伏,因此選擇債券時要格外小心。雖然市場對於經濟成長的不確定性、央行緊縮與近期銀行業的擔憂可能引發短期波動性,但只要聚焦選擇債券,就能避開信用品質惡化企業,並在波動中掌握投資機會。
法人看好非投資級債的四大原因,聯博投信表示,一是相對於過往 信用循環周期尾聲,目前企業基本面較強勁;二是債券到期日延後, 有助緩和殖利率攀升的衝擊;三是非投資等級債券的收益與報酬潛力 可期;四是非投資等級債波動較股票低,有助分散風險,因此,依然 可以關注非投資級債標的以及投入時機。
投資人不似過去喜歡非投資級債,主要擔心未來非投資級債違約率 會升高,目前投資級債所給的報酬率已不低,可來到5%以上。針對 違約率升高的問題,聯博投信指出,觀察目前非投資等級債券發債企 業的基本面,確實有疲弱的跡象,但相對過去信用週期尾聲,現在的 企業基本面仍較為強勁。非投資等級債券發債企業的財務體質目前相 對健全,遠優於過去經濟放緩時期。資產負債表相對強勁,顯示在經 濟放緩與需求降低的情況下,發債企業能夠抵擋更多壓力。
也有法人相對看好美國非投資級債。路博邁認為,美國非投資級債 券的評價與殖利率,足以彌補目前相對溫和的違約前景,加上消費行 為改變、企業庫存攀升及央行需兼顧金融穩定性與物價穩定性,種種 因素可能會令通膨維持下行趨勢,進而使得緊縮政策出現鬆動。
路博邁強調,聚焦個別發債企業的信用基本面,評估在經濟軟著陸 或衰退情境下可能出現的基本與悲觀情境,未來公布的總經數據與整 體信用週期動態,可能會讓非投資級債券市場每日波動起伏,選債很 重要,因此需要持續聚焦各產業的趨勢,及個別發債企業的非系統性 風險,儘管市場對於經濟成長的高度不確定性、央行緊縮與近期銀行 業的擔憂引發短期波動性,聚焦選債即可避開信用品質惡化企業,並 在任何波動性的環境掌握投資機會。
【新聞稿】 台灣市場近期受到人工智慧(AI)帶動的投資熱潮,不僅資訊科技股表現亮眼,生技醫療、通訊、消費等領域也出現破壞式創新案例。投資專家建議,投資人應該布局成長型基金,把握中長期成長趨勢。 近年來,成長股表現一度疲弱,但今年卻再度領頭奔跑。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各區域基金中表現最出色的基金,絕大多數是成長或科技基金,其中美國大型成長股基金尤為突出,涉及高科技、AI、雲端、機器人、電競等領域。 優質科技股對升息的敏感度較低,這主要歸功於科技公司對債務融資的依賴程度低,對利息支出的敏感度也較低。雖然利率上升可能對小型科技企業造成壓力,但並未降低其未來的獲利潛力。 摩根士丹利環球機會基金投資經理Alastair Pang強調,看好受惠於長期趨勢的龍頭企業,如共享經濟、電子商務、串流媒體與線上服務等。他指出,即使疫情過後生活回復常軌,這些需求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則認為,長期成長題材是關鍵,特別是在科技、醫療和消費產業。他看好線上廣告、雲端運算、線上支付、尖端醫療設備、大數據醫療、寵物醫療、電子商務、數位娛樂和時尚流行等投資領域。
台灣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近日分析指出,在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引發市場緊張情緒的背景下,美股市場似乎還未完全反映經濟不確定性,仍保持驚險上漲,預計市場波動將持續至下半年。李長風認為,美國升息的遞延效果使得經濟成長速度放緩,而目前核心通膨年增率5.5%離聯準會長期目標2%仍有差距,短期內利率政策轉向機會不大,企業獲利將承受壓力。 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李長風建議投資者應從基本面出發,選擇營運模式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企業。他進一步指出,從歷史資料來看,自2008年以來,S&P500指數在盈餘下修階段,科技、醫療、核心消費等三大產業的長期成長潛力較佳,這些產業在景氣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仍具有表現空間。 另一方面,台新ESG環保愛地球成長基金經理人蘇聖峰對股市表現持 cautiously optimistic 熱情。他看好近期跌深的車用相關個股及與永續資本支出有關的水資源個股。蘇聖峰強調,近期市場對永續題材的關注雖然有所減弱,但這些題材在長期看來仍具有成長機會。他指出,隨著歐盟通過碳邊境調整機制與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修正案,相關企業將持續受惠於法規支持,並有中長期re-rate的機會。
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指出,美國升息的遞延效果,使經 濟成長換打慢速檔,4月美國製造業經理人指數47.1,連續六個月位 於50榮枯線下方。雖然聯準會暗示升息可能暫緩,但目前核心通膨年 增率5.5%距離聯準會長期目標2%仍有一段距離,短期內利率政策轉 向機會不大,意味著經濟走緩讓企業獲利持續承受壓力。
李長風建議,在機會與風險並存的環境下,選股應從基本面出發, 挑選出營運模式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企業。
觀察歷史資料,自2008年以來,S & P500指數在盈餘下修階段, 科技、醫療、核心消費等三大產業長期成長潛力較佳,憑藉具有可持 續或可再投資的營運模式,獲利成長表現較具韌性,在景氣前景不明 的環境下仍有表現空間。
台新ESG環保愛地球成長基金經理人蘇聖峰認為,跌深的車用相關 個股及與永續資本支出有關的水資源個股,後市相對看好,綜觀前段 美股的財報季表現,無論是大小型股或產業都偏向個別企業表現,取 決於供應鏈恢復的程度、需求復甦的程度、成本管控與獲利能力的維 持力以及是否能給予市場更具前瞻性的策略或下半年指引。
蘇聖峰強調,近一個月永續題材雜音稍多,包括太陽能需求疑慮、 電動車產業鏈獲利能力與需求變化等,估計皆屬短期利空,尤其年初 至今市場資金持續追捧特定題材,容易忽視長期趨勢成長機會在修正 過程中的好買點,隨歐盟繼4月通過碳邊境調整機制與企業永續盡職 調查指令修正案後,將持續受惠法規支持、企業因應市況與規範所推 出的差異化產品,以及中長期re-rate的機會。
成長股去年表現疲弱,今年再度領漲。統計顯示,今年來各區域基金績效領先的基金,絕大多數是成長或科技基金,特別是美國大型成長股基金,投資題材則包括高科技、AI、雲端、機器人、電競等。
優質科技股受到升息的衝擊較低。富達國際指出,美歐銀行體系仍飽受升息壓力,但科技公司對債務融資的依賴程度低於其他產業,對損益表中實際利息支出敏感度也較低,資產負債表持續強勁且現金充裕。雖然較高的利率可能使小型及現金較少的科技企業難以透過借貸進行投資,但並沒有降低其未來獲利價值。
摩根士丹利環球機會基金投資經理Alastair Pang表示,看好破壞式創新的主題趨勢,尤其是受惠於長期趨勢主題中的龍頭企業,如共享經濟、電子商務、串流媒體與線上服務。
這些趨勢多屬於線上公司,受惠於疫情需求急速攀升,也因為其破壞式創新的特質,即使解封後生活回復常軌,這些需求卻早已融入生活。
Alastair Pang以外送與叫車平台的龍頭企業為例,由於業務經營模式多元化,雖然叫車業務因為全球疫情而急凍,但食物外送業務反而受惠於疫情,新加入的客戶數量與訂單量皆出現跳躍式成長。
相反的,二線叫車平台的經營模式不敵大環境的改變,利潤率與市占率均被龍頭企業搶占而走下坡。Alastair Pang指出,這也說明無論大環境如何變動,只要掌握對的趨勢、精準挖掘產業中的龍頭企業,就能參與未來五至十年龐大的增長潛力。
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認為,在成長股中,看好較不受景氣周期影響的長期成長題材,像是科技產業中的線上廣告、雲端運算與線上支付;醫療產業中的尖端醫療設備、大數據醫療、寵物醫療等;消費產業中的電子商務、數位娛樂、時尚流行等投資趨勢。
雖然台灣經濟面臨升息和衰退的陰影,但投資者的目光卻依然聚焦在美國科技股上,這也讓以美國為主題的成長型股票成為股市的明星。根據最新的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統計,截至4月底,摩根美國科技基金以369億元的新台幣持有金額,成功蟬聯國人最愛的境外股票基金寶座,年初來更是大漲逾30%,表現亮眼。不過,在眾多優秀基金中,我們也不能忽略那些緊追其後的強者。 以聯博投信為例,他們的聯博美國成長基金今年來的表現也不俗,雖然漲幅略遜於科技基金,但仍有超過13%的成長,名列同型基金前茅。這也讓聯博投信在投資者心中有著相當的地位,基金規模達到367億元,緊追摩根美國科技基金的腳步。 再來,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也表現出色,持有人數達354億元,穩坐國人最愛境外股票基金第三名。這檔基金今年來上漲22.6%,在4月國人普遍賣出科技基金時,它卻逆勢增長,顯示出其獨特的魅力。 不過,也有一些基金在這波市場熱潮中黯然失色。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今年來表現不如預期,從過去的第一名下滑至第四名,國人持有金額只剩335億元。這主要是因為投資者紛紛撤資,以及基金表現不盡如人意。 而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則以317億元的持有金額,排名第五,今年來上漲近一成。這檔基金布局全球股市,歷史悠久,是眾多投資者熟悉的選擇。 總結來說,儘管台灣經濟環境不穩定,但投資者對於境外基金尤其是美股基金仍抱有熱情。在這波市場熱潮中,各種基金都有其獨特的表現,讓投資者有更多選擇。而那些能夠在市場變動中穩定表現的基金,將會成為未來市場的關鍵。
【金融新聞】 睇完美國債務上限這個大問題還沒解決,市場真的是緊張到不行啊!但話說回來,我們的專家們可是有點新看法。聽說美國聯準會(Fed)升息的後遺症慢慢開始發作了,雖然這樣說,但長線來看,創新成長概念股還是相當受歡迎的。投資人們啊,現在該是布局高品質成長股的時候了,特別是科技、醫療、消費這三大類股,機會相當不錯! 啊,對了,聯博投信的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也給我們來點實際的話。他說,美國升息的後效開始慢慢出現了,你看,4月份的美國製造業經理人指數只有47.1,已經連續六個月低於50這個榮枯線了。而且,現在核心通膨年增率還有5.5%,離Fed的2%目標還有一段距離,所以短期內利率政策轉向的機會不大。這意味著,企業獲利會繼續承受壓力,今年想看到評價面大幅擴張的榮景,好像不太可能哦。 雖然美股最近表現不太行,四大指數都收黑了,但像輝達(Nvidia)這樣的企業,財報和財測都超過預期,還是帶動了相關族群上揚。今年來,費城半導體指數漲了超過23%,那斯達克也漲了19%,這兩個數字可是遠遠超過了S&P 500指數的7%和道瓊指數的1%跌幅。而且,以新台幣計算,美股成長及科技基金可是領漲成熟市場基金的。 李長風還給我們一個建議,在這樣的環境下,選股要從基本面出發,找那些營運模式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企業。他說,從2008年以來,S&P500指數在盈餘下修階段,科技、醫療及核心消費這三大產業的長期成長潛力和獲利成長表現都相當穩定。
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統計,到4月底為止,摩根美國科技基金取代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成為國人最愛的境外股票基金,持有金額達新台幣369億元。
這檔基金績效十分搶眼,年初來大漲逾30%,是表現最強的美股基金。因此,雖然國人在4月為淨贖回,但持有規模仍隨著淨值水漲船高,衝到第一名。
聯博美國成長基金自今年以來,漲幅雖然沒有科技基金出色,但也有逾13%的表現,在同型基金中名列前茅。
聯博投信很早就叫進美股基金,國人近年來對於這檔基金也可以說是相當的捧場,推升持有規模達到367億元,緊追摩根美國科技基金。
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也同樣屬於國人長期偏愛的科技基金,共持有354億元,成為國人最愛境外股票基金第三名。
這檔基金也很爭氣,今年來上漲22.6%。而且,在國人4月賣出科技基金時,這是少數在4月仍有淨申購的股票基金。
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今年之前一直是國人最愛的境外股票基金,今年來卻令人意外的節節敗退,成為第四名,國人持有金額只剩335億元。
會有這樣的結果,一方面是國人贖回金額大於申購金額,一方面則是因為績效不敵科技基金,今年來下跌3%。
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則是第五名,國人持有317億元,今年來上漲近一成。這檔基金布局全球股市,成立於1954年,歷史極為悠久,也是國人耳熟能詳的基金。基金有45%布局美股,歐股超過三成,亞股則約一成。
名單上第六到十名仍以成熟市場標的為主,包括第六名的摩根美國智選基金、第八名的聯博優化波動基金、第九名的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至於唯二新興市場基金,今年來表現偏弱。第七名摩根中國基金今年來下跌逾一成,第十名摩根東協今年來漲幅不到1%。
Fed升息效應逐漸明顯。品浩(PIMCO)集團首席投資長艾達信(Dan Ivascyn)指出,歷史經驗顯示,在升息循環開始的第六季度後產出缺口明顯惡化。從這波Fed開啟升息循環以來,目前已到第五季,下半年的經濟展望並不樂觀。美國經濟仍有陷入衰退的風險,但Fed短期內不易降息,主要是因為通貨膨脹仍高。
艾達信表示,依歷史經驗,失業率通常要增加0.7個百分點,通膨率才會降低1個百分點。
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表示,美國升息的遞延效果顯現,4月美國製造業經理人指數47.1,連續六個月位於50榮枯線下方。
目前核心通膨年增率5.5%,距離Fed長期目標2%仍有一段距離,短期內利率政策轉向機會不大,意味經濟走緩讓企業獲利持續承受壓力,今年較難見到評價面大幅擴張的榮景。
美股近來表現疲弱,四大指數24日都收黑,但輝達(Nvidia)財報及財測優於預期,帶動相關族群上揚。今年以來,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逾23%,那斯達克漲19%,遠優於S&P 500指數的7%漲幅、道瓊指數的1%跌幅。
理柏(Lipper)統計,今年以來,以新台幣計算,美股成長及科技基金領漲成熟市場基金。其中,摩根美國科技基金漲逾30%,表現最強悍,其次是瀚亞美國高科技基金漲29.5%、貝萊德美國增長型基金漲26.4%。
李長風建議,在機會與風險並存的環境下,選股從基本面出發,選營運模式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企業。
依歷史經驗,2008年以來,S&P500指數在盈餘下修階段,科技、醫療及核心消費三大產業長期成長潛力較佳,且獲利成長表現較有韌性。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步伐可能放緩,但市場波動卻未隨之減緩。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法人們普遍認為,企業獲利可能會受到壓力,特別是那些面對成本上升和需求減弱的企業。然而,在這股逆風中,生技醫療類股卻顯露出強勁的續航動能。這主要是因為疫情造成的醫療需求延後回歸常軌,以及民眾對醫療的剛性需求不變,讓這些股票兼具攻守能力。 聯博投信的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分析,目前美國政策利率已經達到5%~5.25%的水準,而4月的核心通貨膨脹年增率仍高達5.5%。這些因素都將對企業營運成本和需求造成壓力,預計會壓低下半年企業獲利的成長空間。在這樣的動盪環境中,如何尋找既能抵禦風險又能帶來成長潛力的投資機會,成為了投資者們的共同挑戰。 李長風強調,長期來看,醫療保健類股具有較佳的獲利能力。在經濟不景氣時,這些股票相較於大盤來說,抗跌性較強,並能展現出防禦韌性。事實上,自2008年以來,在S&P500各類股中,醫療類股在獲利下修階段時,表現僅次於科技類股,排名第二,並優於整體S&P500指數。 隨著各國逐漸解封,醫療需求正持續復甦。此外,人口老化與醫療創新是兩個不變的長期趨勢,這為醫療類股的企業獲利提供了持續的動力。百達投顧則指出,生技產業具有三大利多:新藥創新、藥證批准、併購題材。這些因素共同推動生技產業的長期核心競爭力,並能滿足全球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 在這個背景下,百達投顧的生技策略投資團隊對於罕見疾病、腫瘤學、中樞神經疾病等相關領域充滿信心。隨著疫後回歸正常,醫學年會紛紛登場,相關研發成果的發表將帶來商機,並可能引發新一輪的併購機會。
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表示,目前美國政策利率已站上5%~5.25%,4月核心通貨膨脹年增率仍位於5.5%的水準。利率走升,且通膨持續墊高企業營運成本並抑制需求,預期將壓抑下半年企業獲利的成長空間。在動盪環境下,如何尋找可抵禦風險又兼具成長潛力的投資機會,成為投資人的共同難題。
長期以來,醫療保健類股具有較佳的獲利能力,當遇到因景氣趨緩等因素導致盈餘預估下滑時,醫療保健類股相較大盤抗跌,展現防禦韌性。歷史經驗顯示,統計自2008年以來,遇到獲利下修階段時,在S&P500各類股中,醫療類股表現僅次於科技類股排名第二位,且優於整體S&P500指數。
李長風指出,隨著各國逐漸解封,醫療需求正持續復甦。而且,人口老化與醫療創新是不可逆的長期趨勢,更為醫療類股增添企業獲利續航力,可望持續展現防禦能力。
百達投顧表示,生技產業具備三大利多,也就是新藥創新、藥證批准、併購題材。生技產業的創新技術為產業長期核心競爭力,可解決全球目前高度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且生醫產業基本面穩健,大型公司營運狀況健康,疫後醫療院所診療與手術需求回溫,小型公司新藥研發、併購題材不絕,今年表現都具期待空間。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生技策略投資團隊也十分看好包括罕見疾病、腫瘤學、中樞神經疾病等相關領域。疫後回歸正常年,醫學年會紛紛登場。隨著相關研發成果發表,商機題材隨之釋出,有助吸引市場目光,也可能創造新一輪併購機會。
台灣金融市場的最新動態引起矚目,特別是關於聯博投信的最新展望。隨著金融條件逐漸收緊,市場普遍預期第二季度經濟活動將受到影響。然而,聯博投信對於未來的市場前景卻保持著積極的態度。 在最近舉行的第二季度展望記者會上,聯博投信指出,升息已經步入尾聲,這對債市來說意味著多元的收益機會。聯博投信強調,投資者應該採取多元布局的策略。特別是那些在盈餘下修環境中仍能展現韌性的美國高品質成長股和防禦型類股,對於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來說,這些是核心配置的佳選。 聯博集團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投資總監Will Smith在會上提到,銀行事件後,銀行在提供信貸時將更加謹慎,這將間接導致經濟成長速度放緩。他預期第二季度全球經濟成長走勢略為疲弱,但通膨將逐步下滑,為2024年經濟回溫打下基礎。 Will Smith還提到,固定收益資產在市場動盪中已開始復甦,各類債種都有表現機會。在投資等級債券方面,建議聚焦大型銀行,因為美國優先順位銀行債的吸引力會優於其他債種。公用事業也相對具有投資價值,優於景氣循環消費產業。 對於非投資等級債券,Will Smith認為,目前大部分企業擁有強勁的體質,例如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中,BB與B等級債券比重近九成,品質相對過往提升。他提醒,隨著經濟走緩,企業違約率可能攀升,因此偏好信評BB級與B級的非投資等級債券,以及醫療保健、通訊產業等防禦型產業。 至於新興市場債,聯博投信相對看好強勢貨幣公司債,因其長期的風險調整後報酬優於已開發國家。 另一方面,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指出,今年第一季度美股由成長型股票領軍重拾擴張動能,但企業盈餘成長預估可能遭逢挑戰。他建議投資者關注那些受惠於長期結構性趨勢的領域,如科技AI、醫療創新,以及核心消費、醫療保險等防禦型類股。
聯博投信昨(25)日舉行第2季展望記者會。聯博集團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投資總監Will Smith表示,銀行事件過後,銀行在提供信貸時將比以前更加謹慎小心,將間接導致經濟成長速度放緩,預期第2季全球經濟成長走勢略為疲弱,通膨也將逐步下滑,可為2024年經濟回溫打下基礎。
Will Smith指出,即便市場動盪,固定收益資產表現已自第1季開始復甦,各類債種也有表現機會。在投資等級債券方面,銀行業基本面依舊強勁,不過小型銀行的存款外流壓力超過大型銀行,因此建議聚焦大型銀行,美國優先順位銀行債吸引力會優於其他債種;公用事業相對具投資價值,優於景氣循環消費產業。
至於非投資等級債券,Will Smith表示,目前大部分企業擁有強勁體質,例如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中,BB與B等級債券比重近九成,來到十年相對高點,品質相對過往提升;再者,其最低殖利率仍是十年以來相對具吸引力水準,以彭博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指數為例,截至3月底最低殖利率為8.5%,高於10年平均6.2%。
Will Smith提醒,隨經濟走緩,企業違約率也可能攀升,偏好信評BB級與B級的非投資等級債券,以及具防禦性、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醫療保健、通訊產業為主。提到新興市場債,相對於主權債,較看好強勢貨幣公司債,因其長期的風險調整後報酬優於已開發國家。
今年第1季美股由成長型股票領軍重拾擴張動能,然而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認為,反映股市基本面的企業盈餘成長預估恐遭逢挑戰。
高品質防禦題材還是較有表現的類股,例如受惠長期結構性趨勢的題材如科技AI、醫療創新,或者防禦型如核心消費、醫療保險等。
台灣金融市場近來掀起一波非投資等級債的投資熱潮,其中,<聯博投信>的固定收益資深投資策略師江常維指出,隨著升息循環邁入尾聲,市場對債市抱持樂觀態度,但投資非投資等級債仍需謹慎。根據富達資料顯示,美國和歐洲的非投資等級債已轉為買超,而亞洲則持續賣超,顯示市場對亞洲非投資等級債的信心仍較為保守。 近期,非投資等級債基金轉為買超,近周買超金額達40.5億美元,法人分析認為,在升息循環進入尾聲之際,對債市是個正面消息。然而,投資非投資等級債仍需特別小心,除了選擇進場點外,選擇標的也非常重要。 陳雲樸,永豐新興市場及非投資等級雙債組合基金經理人,預期美國經濟將有機會軟著陸,債市將有所表現。雖然大陸經濟重啟帶動市場,但新興市場債在景氣循環末段普遍表現不佳,目前對新興債市持中性看法。 元大2至10年投資級企業債券基金研究團隊則表示,在聯準會接近升息尾聲的背景下,整體債券表現將有利,但市場波動與操作難度可能增加。投資級公司債主要參與者為法人,一般投資人較難直接觀察到市場變化。 江常維強調,在市場波動持續的環境下,建議投資者不要單一債種投資,或只買長天期公債、投資等級債券等,因為這些債券的存續期間風險較大。採取多元分散的債券策略,才能有穩定的報酬與收益。
根據富達資料顯示,各區域非投資等級債資金流向,美國和歐洲非 投資等級債都已轉為買超,近周買超分別是39.2億美元、2.3億美元 ;然而亞洲非投資等級債還持續賣超,目前已連九周賣超,單周賣超 2.7億美元。
對於風險債後市展望,永豐新興市場及非投資等級雙債組合基金經 理人陳雲樸表示,聯準會升息循環將邁入尾聲,預料美國經濟有機會 軟著陸,債市則會有所表現。此外,雖然大陸擁有解封經濟重啟的議 題帶動,但據歷史經驗,景氣循環末段,新興市場債表現普遍差強人 意,目前對新興債市依然持中性看法。
元大2至10年投資級企業債券基金研究團隊表示,今年在聯準會接 近升息尾聲的大架構下,整體來說將有利債券表現,不過這並不代表 債券表現將可一路順遂,舉凡個別企業出現違約事件帶來的恐慌,或 是通膨走勢反覆造成利率明顯甩動等等,都可能加大市場波動度與操 作難度。不過,投資級公司債主要參與者皆為法人,一般投資人較難 直接觀察到投資級公司債的市場變化。
不管是強勢貨幣或是當地貨幣計價債都是連續賣超中,富達資料顯 示,新興市場美元債連八周賣超,新興市場連三周賣超,但單周賣超 並不多。
聯博投信固定收益資深投資策略師江常維表示,升息進入尾聲之際 ,雖然對債市有利,不過,目前面臨到詭譎多變的市場,債市仍會持 續波動,建議不要單壓單一債種,或只買長天期公債、投資等級債券 等。因為這些債券的存續期間風險較大、短期波動也大,最好可採取 多元分散的債券策略較能有穩定的報酬與收益。
【台灣新聞報導】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環境不斷變化的影響下,投資市場的波動也相對加劇。不過,根據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儘管通貨膨脹對市場造成一定壓力,但全球經濟的韌性依然顯著。這讓許多法人對於年初以來的風險資產表現給予肯定,並看好未來的投資機會。 在這波市場波動中,美股、亞股及亞洲投資等級債都顯露出相當的潛力。國泰投顧的研究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美國總統任期中的第三年,美股S&P 500 指數往往表現強勁,正報酬機率達到95%,僅有一次下跌的記錄。今年剛好是美國總統拜登任期的第三年,因此,美股的投資機會值得期待。 聯博投信的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表示,雖然市場上仍有Fed升息和通膨等不確定因素,但目前的美股評價已經相對合理,預估未來12個月的本益比約為17.5倍。因此,投資人可以趁低分批布局,把握這個投資機會。 亞股方面,中國大陸經濟的重啟帶來的漣漪效應不容忽視。國泰投顧預估,整體亞股仍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印度股市也因為其高成長前景,成為長期布局的佳選。摩根投信也對亞股表現持看好態度。 中國大陸在第一季終於解封,市場風險情緒轉好,亞洲在第二季逐漸回到投資者的視野。去年美元從近20年來的高峰回落,也吸引了大量資金湧入亞股市場。過去20年來,在美元弱勢期間,亞股平均漲幅超過一成。 除了亞股,亞洲投資等級債也受到法人肯定。國泰投顧認為,亞債將提供多元分散的投資機會,其殖利率約為5%。這對於投資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分散風險和增加投資回報的選擇。
國泰投顧研究顯示,根據歷史經驗,1939 年以來,在美國總統四年周期,美股S&P 500 指數往往在第三年表現強勁,正報酬機率達95%,只下跌過一次。今年恰巧是美國總統拜登任期的第三年,美股正報酬機率高。而且,在美國總統任期的第三年,美國經濟從未曾深陷經濟衰退。
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認為,雖然不少投資人仍在等候Fed升息與通膨等不確定因素塵埃落定,但目前的美股評價已落到相對合理區間,預估未來12個月本益比約17.5倍。投資人可逢低分批布局。
在美股許多助攻條件下,亞股同樣存在機會。中國大陸經濟重啟帶來的漣漪效應不容忽視,國泰投顧預估,整體亞股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另外,印度具備高成長前景,印度股市也值得長期布局,且印度股市通常在第2季表現較佳。
摩根投信也看好亞股表現。中國大陸在第1季終於解封,市場風險情緒轉好,亞洲在第2季逐漸回到鎂光燈下,加上去年美元從近20年來的高峰回落,各方資金也開始湧入估值較低的亞股。過去20年來,在美元弱勢期間,亞股平均漲幅超過一成。
除了亞股之外,亞債的投資機會也受到法人肯定。國泰投顧認為,亞債將提供多元分散投資機會。亞洲投資等級債殖利率約5%。
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建議,投資人應更重視成長性與防 禦性兼具的投資機會,可留意高品質成長股與醫療保健類股,讓整體 投資組合保有韌性,以因應景氣趨緩且升息節奏仍不明確的波動市況 挑戰。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考量高利率環境對中小型股或財務體質較 差的企業衝擊較大,未來仍可能有零星信用事件出現,因此,此時更 要精選股票及債券標的,建議可參考美國藍籌股、基礎建設產業和公 用事業產業等具有產業韌性的個股,另外可以留意趨勢商機,如AI、 數位轉型、生技以及氣候變遷等題材,在震盪中找買點。
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許家豪指出,今年美國通膨到年底都可能還 有3%以上,且若參考過去經驗,聯準會升息到頂後,需要觀察升息 對經濟狀況約3到6個月,再研議下一階段的政策方向。
許家豪指出,根據資料顯示,與避險性債券相比,股票、可轉債與 非投資等級債1月、2月表現相對出色,成長股更是漲多跌少。
安聯投信認為,考量升息對風險性資產負面影響漸退,建議可兼具 收益與成長的多重資產策略為優先布局重點。另美國經濟前景沒有預 期的差,風險性資產受升息影響逐步鈍化,及利率有望維持在高檔一 段時間之下,可搭配具有創新趨勢科技的成長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