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畏高油價對科技股帶來的壓力,歐美GPS廠商股價持續走高,其
中,GPS晶片廠商SIRF連續大漲,最新交易日收盤漲幅達七.
二%達二七.二三元,創去年四月廿二日掛牌以來新高紀錄,歐洲最
大GPS廠商TOMTOM股價也大漲四.一七%,股價三二.五歐
元也創下今年五月二十七日掛牌以來的最高,全球最大GPS廠商G
ARMIN早盤收在五八.七六美元,也創下波段新高紀錄。歐美G
PS相關廠商股價持續飆漲,主要因素在於GPS市場蓬勃發展,尤
其,GPS結合PDA的發展,讓GPS成本以及售價都大幅下滑,
功能以及應用面也從原本的車上延伸到車外,因此,相關產品在地大
物博的的國家以及地區需求都大幅度揚升,銷售成績則持續出現高於
預期的表現,因此,GARMIN、TOMTOM等歐美GPS廠商
第二季獲利不但大幅成長,估計今年GPS市場需求將可比去年有倍
數成長。
國內GPS廠商今年上半年業績成長動能最強以英華達為最,由於是
TOMTOM唯一代工廠,業績自然跟TOMTOM扶搖直上。TO
MTOM第二季營收年增率二二一%,每股獲利更為去年同期四倍,
由於目前歐洲車僅一成配備GPS,TOMTOM樂觀估計,今年該
公司營收至少將達去年三倍,英華達上半年營收四八一.二九億元,
年增率一一四.三六%,受惠顧TOMTOM出貨大增的程度可想見
受惠,由於TOMTOM估計下半年GPS成長力道仍強,展望英華
達下半年的業績將有更上層樓的表現,據估計,英華達今年將有一股
賺一股的實力。
以「台灣龍捲風」在台灣本土電視市場,打下江山的三立電視台(99
56),昨在揭露半年報後,無預警地宣佈撤銷興櫃掛牌及停止公開發
行;三立電視台近幾年每股稅後盈餘均達到五元以上,在國內有線電
視台經營算是績優生,此次主動撤件,引起市場關注,市場傳言三立
將轉往海外上市。
三立電視台八月三十一日召開董事會,會後決議通過停止公開發行
及撤銷興櫃發行,上周股市觀測站揭露相關事宜,由於事出突然,就
連櫃買中心事前也未先獲得知悉。
三立雖然早在八月三十一日即決定撤銷興櫃掛牌以及公開發行,但
仍依例繳交半年報;三立上半年累計稅後盈餘一億八千零二十八萬元
,每股稅後盈餘一.五七元,獲利表現略遜於去年。三立電視發言人
侯文軒表示,今年由於都會台改版,新增不少新節目,致營業成本增
加一億元,再加上上半年原本就是淡季,致上半年每股獲利表現走低
,惟今年每股稅後盈餘仍有五元水準。
大眾電信用戶數量向上修正!用戶數已達九十多萬戶的大眾電信,即
將在九月份突破百萬名用戶大關,原本預計在二○○五年底達成一○
三萬用戶的計畫,向上調整為一一○萬戶,不僅開啟PHS的新里程
碑,同時,代工廠商英華達、啟碁可望連帶受惠。
二○○四年底,大眾電信用戶總數為七七萬戶,大眾電信總經理吳清
源曾在年初提出展望,二○○五年用戶數能正式突破一○○萬戶的關
卡,並朝一○三萬用戶的目標邁。由於多款低價手機助攻,中南部區
域的系統覆蓋率增加,再上加PHS/GSM雙模手機的耗電問題解
決,區域性的低費率訴求,擄獲不少用戶的心,因此帶動用戶數成長
,到二○○五年八月底,已接進百萬用戶大關。原本預計百萬用戶的
目標達成應在第四季,可望提前在第三季達成。
二○○五年台廠數位相機以計出貨超過三○○○萬台,佔全球卅六%
,但光是普立爾、華晶科、亞光和佳能前四大廠就佔了總出貨量的九
十%,致伸和天瀚在二○○四年退出數位相機市場後,各自轉型往多
功能事務機和數位攝影機發展,而德之傑和智期則仍力守各自利基市
場,不輕言退出。
智基和德之傑二○○五年上半年出貨量在五○萬∼八十萬台,二家皆
以歐美通路商為主要代工對象,德之傑二○○四年營收廿七億元,稅
後盈餘二.三七元,但二○○五年上半年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影響,上
半年營收一五.四億元,每股稅後虧損一.○二元。
仁寶是全球第二大NB製造商,近年因產業變化加快集團化的佈局,
包括橫向與縱向的整合,其中,NB本業中今年的產業成長以及毛利
率回升為仁寶擺脫谷底,獲利開始出現成長。原預料將成為極大負擔
的低溫多晶矽面板廠統寶光電,虧損未如外界預期多,因此在獲利成
長比較上,上半年仁寶反而優於廣達。
今年仁寶旗下的飛信與統寶是表現稍差的轉投資。仁寶產業佈局中,
最令市場擔憂的也是面板廠統寶光電,外界甚至傳出今年仁寶股價不
會有行情,主要就是因為統寶的拖累可能影響甚鉅;不過,以上半年
來看,統寶雖然持續虧損,至虧損的狀況符合外界預期,為二四.二
四億元,儘管比去年同期虧損增加了近一倍之多,但是身兼統寶光電
董事長,陳瑞聰下半年起,大幅度將統寶產能轉向中小尺寸面板,搭
配消費性電子產業的浪潮,預計將帶來不錯的效益,統寶預計最快將
在第四季可轉虧為盈,第三季虧損則可望大幅減少,因此,當統寶的
利空遠颺,而華寶利多加身以及仁寶基本面轉佳,使得仁寶集團整體
的戰力大幅提升,繼上半年之後,下半年集團表現值得期待。
除了極少數公司外,興櫃公司上半年財報業已完成公佈作業,其中生
產機上盒的致振,以每股獲利六.八二元的佳績,在獲利排行上奪冠
,興櫃股王玉晶光則以每股獲利六.六八元屈居第二名:至於在虧損
排行上,生產數位相機的新虹科技,上半年每股虧損四.四四元,成
為最賠錢的興櫃公司。
若以絕對金額來看,台塑集團記憶體大廠華亞科,上半年營收九五.
七五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三○.六二億元和二九.一六億元
,為上半年賺最多錢的公司;統寶光電上半年營收雖然也有九三.九
五億元的水準,但稅前及稅後虧損二七.二四億元和二四.二四億元
,則是上半年賠最多錢的興櫃公司。
在二五七家已申報半年報的興櫃公司中,計有一七二家公司上半年是
賺錢的,比率為六六.九三%,整體表現差強人意,而每股獲利超過
二元的公司,總計有三十二家,每股獲利介於一至二元間的公司計有
三十九家,另有一○一家的公司雖是賺錢,但每股獲利不到一元。至
於在虧錢的公司中,有五十四家公司每股虧損不到一元,十九家公司
每股虧損介於一元至二元間,每股虧損超過二元的公司則有十二家,
其中每股虧損超高三元的公司共四家。
雖然整體來看,每三家興櫃就有二家公司是賺?的,但各家公司的賺
錢能力卻是差異頗大。其中,排名第一的致振,上半年收二一.一九
億元,毛利率雖然僅有十七.六八%,但因公司股本不到三億元,因
此,每股稅後盈餘達六.八二元,成為上半年興櫃公司每股獲利最高
的公司。
排名第二的公司,則是興櫃股王玉晶光,由於生產基地集中在大陸,
因此,未加計大陸營收,玉晶光電上半年營收僅七.四六億元,營業
利益也不過○.七八億元,但認列大陸投資的收益後,稅前及稅後盈
餘馬上成長到四.四七億元和四.一億元,也使得每股稅後盈餘也達
到六.六八元,與致振成為興櫃公司上半年唯二每股獲利超過六元的
公司。
每股獲利排名第三的個股為正利航運,主要從事洋貨櫃航運的正利,
拜航運景氣大好之賜,上半年營收四三.七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
分別達到八.一八億元,和七.○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九六元。
甫送件申請上市不久的一零四資訊,雖然上半年營收僅有四.七八億
元,但由於該公司是屬網路商務服務性質,毛利率高達八○%以上,
營利率也將近四○%,因此,上半年營業毛利高達三.八四億元,稅
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一.九三億元和一.四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達四.九一元。
相較於一零四資訊的超高毛利率,英業達旗下手機代工大廠英華達毛
利率雖然僅有六%,但因營收規模達四七九.○五億元,營業毛利及
營業利益分別達二九.○四億元,和九.七一億元,加計業外收益,
稅前及稅後盈餘一六.三三億元,和一三.六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也達四.八七元。
最後兩檔每股利超過四元的公司,則是崇越電和斐成,其中,崇越電
上半年營收一三.九九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二.四億元和一.七八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八七元;斐成營收一二.七六億元,稅前及
稅後盈餘二.七九億元,稅後盈餘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
五三元。
如果從目前八檔興櫃百元俱樂部的高股價群來看,除了先前已提到了
致振、玉晶光、一零四、英華達、崇越電外,尚抱括了鈊象、益通及
律勝等三家,其中鈊象上半年營收四.六八億元,毛利率六六.三二
%,稅後盈餘一.三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六七元;興櫃股后益
通光能營收三.四一億元,稅後盈餘○.七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
.六元;甫通過櫃買中心上櫃審查的律勝,營收五,六一億元,稅後
盈餘一.五億元,和一.四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六元,也是唯
一一檔每股獲利在三元以下,股價卻能站上三位數的個股。
其他熱門股方面,泛鴻海集團的崴強,上半年營收三○.六三億元,
稅前及稅後盈餘三.二億元,和二.七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七
三元,相較於去年上半年每股虧損○.六八元,表現十分搶眼。
另一家從事面板生產的鴻海成員群創,上半年營收一三三.九九億元
,稅後虧損八.○三億元,每股稅後虧損○.五三元;相較於集中市
場的二隻老虎及三隻小貓,雖然群創的毛利率負三.○六%,不及友
達及奇美,但與華映(負一三.九七%)、彩晶(負二○.六三%)
和廣輝(負二一.六八%)相較,表現卻是出色了許多。
威力盟上半年營收一二.二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二.六
五億元和二.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五元,較去年的一.六
八元成長不少;台塑集團的南電,上半年營收九八.八四億元,稅前
及稅後盈餘九.八億元,和九.六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八六元
,與去年上半年的○.二八元相較,呈大幅成長。
除了極少數公司外,興櫃公司上半年財報業已完成公佈作業,其中生
產機上盒的致振,以每股獲利六.八二元的佳績,在獲利排行上奪冠
,興櫃股王玉晶光則以每股獲利六.六八元屈居第二名:至於在虧損
排行上,生產數位相機的新虹科技,上半年每股虧損四.四四元,成
為最賠錢的興櫃公司。
若以絕對金額來看,台塑集團記憶體大廠華亞科,上半年營收九五.
七五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三○.六二億元和二九.一六億元
,為上半年賺最多錢的公司;統寶光電上半年營收雖然也有九三.九
五億元的水準,但稅前及稅後虧損二七.二四億元和二四.二四億元
,則是上半年賠最多錢的興櫃公司。
在二五七家已申報半年報的興櫃公司中,計有一七二家公司上半年是
賺錢的,比率為六六.九三%,整體表現差強人意,而每股獲利超過
二元的公司,總計有三十二家,每股獲利介於一至二元間的公司計有
三十九家,另有一○一家的公司雖是賺錢,但每股獲利不到一元。至
於在虧錢的公司中,有五十四家公司每股虧損不到一元,十九家公司
每股虧損介於一元至二元間,每股虧損超過二元的公司則有十二家,
其中每股虧損超高三元的公司共四家。
雖然整體來看,每三家興櫃就有二家公司是賺?的,但各家公司的賺
錢能力卻是差異頗大。其中,排名第一的致振,上半年收二一.一九
億元,毛利率雖然僅有十七.六八%,但因公司股本不到三億元,因
此,每股稅後盈餘達六.八二元,成為上半年興櫃公司每股獲利最高
的公司。
排名第二的公司,則是興櫃股王玉晶光,由於生產基地集中在大陸,
因此,未加計大陸營收,玉晶光電上半年營收僅七.四六億元,營業
利益也不過○.七八億元,但認列大陸投資的收益後,稅前及稅後盈
餘馬上成長到四.四七億元和四.一億元,也使得每股稅後盈餘也達
到六.六八元,與致振成為興櫃公司上半年唯二每股獲利超過六元的
公司。
每股獲利排名第三的個股為正利航運,主要從事洋貨櫃航運的正利,
拜航運景氣大好之賜,上半年營收四三.七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
分別達到八.一八億元,和七.○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九六元。
甫送件申請上市不久的一零四資訊,雖然上半年營收僅有四.七八億
元,但由於該公司是屬網路商務服務性質,毛利率高達八○%以上,
營利率也將近四○%,因此,上半年營業毛利高達三.八四億元,稅
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一.九三億元和一.四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達四.九一元。
相較於一零四資訊的超高毛利率,英業達旗下手機代工大廠英華達毛
利率雖然僅有六%,但因營收規模達四七九.○五億元,營業毛利及
營業利益分別達二九.○四億元,和九.七一億元,加計業外收益,
稅前及稅後盈餘一六.三三億元,和一三.六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也達四.八七元。
最後兩檔每股利超過四元的公司,則是崇越電和斐成,其中,崇越電
上半年營收一三.九九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二.四億元和一.七八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八七元;斐成營收一二.七六億元,稅前及
稅後盈餘二.七九億元,稅後盈餘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
五三元。
如果從目前八檔興櫃百元俱樂部的高股價群來看,除了先前已提到了
致振、玉晶光、一零四、英華達、崇越電外,尚抱括了鈊象、益通及
律勝等三家,其中鈊象上半年營收四.六八億元,毛利率六六.三二
%,稅後盈餘一.三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六七元;興櫃股后益
通光能營收三.四一億元,稅後盈餘○.七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
.六元;甫通過櫃買中心上櫃審查的律勝,營收五,六一億元,稅後
盈餘一.五億元,和一.四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六元,也是唯
一一檔每股獲利在三元以下,股價卻能站上三位數的個股。
其他熱門股方面,泛鴻海集團的崴強,上半年營收三○.六三億元,
稅前及稅後盈餘三.二億元,和二.七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七
三元,相較於去年上半年每股虧損○.六八元,表現十分搶眼。
另一家從事面板生產的鴻海成員群創,上半年營收一三三.九九億元
,稅後虧損八.○三億元,每股稅後虧損○.五三元;相較於集中市
場的二隻老虎及三隻小貓,雖然群創的毛利率負三.○六%,不及友
達及奇美,但與華映(負一三.九七%)、彩晶(負二○.六三%)
和廣輝(負二一.六八%)相較,表現卻是出色了許多。
威力盟上半年營收一二.二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二.六
五億元和二.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五元,較去年的一.六
八元成長不少;台塑集團的南電,上半年營收九八.八四億元,稅前
及稅後盈餘九.八億元,和九.六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八六元
,與去年上半年的○.二八元相較,呈大幅成長。
除了極少數公司外,興櫃公司上半年財報業已完成公佈作業,其中生
產機上盒的致振,以每股獲利六.八二元的佳績,在獲利排行上奪冠
,興櫃股王玉晶光則以每股獲利六.六八元屈居第二名:至於在虧損
排行上,生產數位相機的新虹科技,上半年每股虧損四.四四元,成
為最賠錢的興櫃公司。
若以絕對金額來看,台塑集團記憶體大廠華亞科,上半年營收九五.
七五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三○.六二億元和二九.一六億元
,為上半年賺最多錢的公司;統寶光電上半年營收雖然也有九三.九
五億元的水準,但稅前及稅後虧損二七.二四億元和二四.二四億元
,則是上半年賠最多錢的興櫃公司。
在二五七家已申報半年報的興櫃公司中,計有一七二家公司上半年是
賺錢的,比率為六六.九三%,整體表現差強人意,而每股獲利超過
二元的公司,總計有三十二家,每股獲利介於一至二元間的公司計有
三十九家,另有一○一家的公司雖是賺錢,但每股獲利不到一元。至
於在虧錢的公司中,有五十四家公司每股虧損不到一元,十九家公司
每股虧損介於一元至二元間,每股虧損超過二元的公司則有十二家,
其中每股虧損超高三元的公司共四家。
雖然整體來看,每三家興櫃就有二家公司是賺?的,但各家公司的賺
錢能力卻是差異頗大。其中,排名第一的致振,上半年收二一.一九
億元,毛利率雖然僅有十七.六八%,但因公司股本不到三億元,因
此,每股稅後盈餘達六.八二元,成為上半年興櫃公司每股獲利最高
的公司。
排名第二的公司,則是興櫃股王玉晶光,由於生產基地集中在大陸,
因此,未加計大陸營收,玉晶光電上半年營收僅七.四六億元,營業
利益也不過○.七八億元,但認列大陸投資的收益後,稅前及稅後盈
餘馬上成長到四.四七億元和四.一億元,也使得每股稅後盈餘也達
到六.六八元,與致振成為興櫃公司上半年唯二每股獲利超過六元的
公司。
每股獲利排名第三的個股為正利航運,主要從事洋貨櫃航運的正利,
拜航運景氣大好之賜,上半年營收四三.七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
分別達到八.一八億元,和七.○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九六元。
甫送件申請上市不久的一零四資訊,雖然上半年營收僅有四.七八億
元,但由於該公司是屬網路商務服務性質,毛利率高達八○%以上,
營利率也將近四○%,因此,上半年營業毛利高達三.八四億元,稅
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一.九三億元和一.四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達四.九一元。
相較於一零四資訊的超高毛利率,英業達旗下手機代工大廠英華達毛
利率雖然僅有六%,但因營收規模達四七九.○五億元,營業毛利及
營業利益分別達二九.○四億元,和九.七一億元,加計業外收益,
稅前及稅後盈餘一六.三三億元,和一三.六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也達四.八七元。
最後兩檔每股利超過四元的公司,則是崇越電和斐成,其中,崇越電
上半年營收一三.九九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二.四億元和一.七八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八七元;斐成營收一二.七六億元,稅前及
稅後盈餘二.七九億元,稅後盈餘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
五三元。
如果從目前八檔興櫃百元俱樂部的高股價群來看,除了先前已提到了
致振、玉晶光、一零四、英華達、崇越電外,尚抱括了鈊象、益通及
律勝等三家,其中鈊象上半年營收四.六八億元,毛利率六六.三二
%,稅後盈餘一.三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六七元;興櫃股后益
通光能營收三.四一億元,稅後盈餘○.七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
.六元;甫通過櫃買中心上櫃審查的律勝,營收五,六一億元,稅後
盈餘一.五億元,和一.四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六元,也是唯
一一檔每股獲利在三元以下,股價卻能站上三位數的個股。
其他熱門股方面,泛鴻海集團的崴強,上半年營收三○.六三億元,
稅前及稅後盈餘三.二億元,和二.七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七
三元,相較於去年上半年每股虧損○.六八元,表現十分搶眼。
另一家從事面板生產的鴻海成員群創,上半年營收一三三.九九億元
,稅後虧損八.○三億元,每股稅後虧損○.五三元;相較於集中市
場的二隻老虎及三隻小貓,雖然群創的毛利率負三.○六%,不及友
達及奇美,但與華映(負一三.九七%)、彩晶(負二○.六三%)
和廣輝(負二一.六八%)相較,表現卻是出色了許多。
威力盟上半年營收一二.二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二.六
五億元和二.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五元,較去年的一.六
八元成長不少;台塑集團的南電,上半年營收九八.八四億元,稅前
及稅後盈餘九.八億元,和九.六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八六元
,與去年上半年的○.二八元相較,呈大幅成長。
除了極少數公司外,興櫃公司上半年財報業已完成公佈作業,其中生
產機上盒的致振,以每股獲利六.八二元的佳績,在獲利排行上奪冠
,興櫃股王玉晶光則以每股獲利六.六八元屈居第二名:至於在虧損
排行上,生產數位相機的新虹科技,上半年每股虧損四.四四元,成
為最賠錢的興櫃公司。
若以絕對金額來看,台塑集團記憶體大廠華亞科,上半年營收九五.
七五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三○.六二億元和二九.一六億元
,為上半年賺最多錢的公司;統寶光電上半年營收雖然也有九三.九
五億元的水準,但稅前及稅後虧損二七.二四億元和二四.二四億元
,則是上半年賠最多錢的興櫃公司。
在二五七家已申報半年報的興櫃公司中,計有一七二家公司上半年是
賺錢的,比率為六六.九三%,整體表現差強人意,而每股獲利超過
二元的公司,總計有三十二家,每股獲利介於一至二元間的公司計有
三十九家,另有一○一家的公司雖是賺錢,但每股獲利不到一元。至
於在虧錢的公司中,有五十四家公司每股虧損不到一元,十九家公司
每股虧損介於一元至二元間,每股虧損超過二元的公司則有十二家,
其中每股虧損超高三元的公司共四家。
雖然整體來看,每三家興櫃就有二家公司是賺?的,但各家公司的賺
錢能力卻是差異頗大。其中,排名第一的致振,上半年收二一.一九
億元,毛利率雖然僅有十七.六八%,但因公司股本不到三億元,因
此,每股稅後盈餘達六.八二元,成為上半年興櫃公司每股獲利最高
的公司。
排名第二的公司,則是興櫃股王玉晶光,由於生產基地集中在大陸,
因此,未加計大陸營收,玉晶光電上半年營收僅七.四六億元,營業
利益也不過○.七八億元,但認列大陸投資的收益後,稅前及稅後盈
餘馬上成長到四.四七億元和四.一億元,也使得每股稅後盈餘也達
到六.六八元,與致振成為興櫃公司上半年唯二每股獲利超過六元的
公司。
每股獲利排名第三的個股為正利航運,主要從事洋貨櫃航運的正利,
拜航運景氣大好之賜,上半年營收四三.七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
分別達到八.一八億元,和七.○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九六元。
甫送件申請上市不久的一零四資訊,雖然上半年營收僅有四.七八億
元,但由於該公司是屬網路商務服務性質,毛利率高達八○%以上,
營利率也將近四○%,因此,上半年營業毛利高達三.八四億元,稅
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一.九三億元和一.四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達四.九一元。
相較於一零四資訊的超高毛利率,英業達旗下手機代工大廠英華達毛
利率雖然僅有六%,但因營收規模達四七九.○五億元,營業毛利及
營業利益分別達二九.○四億元,和九.七一億元,加計業外收益,
稅前及稅後盈餘一六.三三億元,和一三.六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也達四.八七元。
最後兩檔每股利超過四元的公司,則是崇越電和斐成,其中,崇越電
上半年營收一三.九九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二.四億元和一.七八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八七元;斐成營收一二.七六億元,稅前及
稅後盈餘二.七九億元,稅後盈餘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
五三元。
如果從目前八檔興櫃百元俱樂部的高股價群來看,除了先前已提到了
致振、玉晶光、一零四、英華達、崇越電外,尚抱括了鈊象、益通及
律勝等三家,其中鈊象上半年營收四.六八億元,毛利率六六.三二
%,稅後盈餘一.三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六七元;興櫃股后益
通光能營收三.四一億元,稅後盈餘○.七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
.六元;甫通過櫃買中心上櫃審查的律勝,營收五,六一億元,稅後
盈餘一.五億元,和一.四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六元,也是唯
一一檔每股獲利在三元以下,股價卻能站上三位數的個股。
其他熱門股方面,泛鴻海集團的崴強,上半年營收三○.六三億元,
稅前及稅後盈餘三.二億元,和二.七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七
三元,相較於去年上半年每股虧損○.六八元,表現十分搶眼。
另一家從事面板生產的鴻海成員群創,上半年營收一三三.九九億元
,稅後虧損八.○三億元,每股稅後虧損○.五三元;相較於集中市
場的二隻老虎及三隻小貓,雖然群創的毛利率負三.○六%,不及友
達及奇美,但與華映(負一三.九七%)、彩晶(負二○.六三%)
和廣輝(負二一.六八%)相較,表現卻是出色了許多。
威力盟上半年營收一二.二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二.六
五億元和二.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五元,較去年的一.六
八元成長不少;台塑集團的南電,上半年營收九八.八四億元,稅前
及稅後盈餘九.八億元,和九.六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八六元
,與去年上半年的○.二八元相較,呈大幅成長。
除了極少數公司外,興櫃公司上半年財報業已完成公佈作業,其中生
產機上盒的致振,以每股獲利六.八二元的佳績,在獲利排行上奪冠
,興櫃股王玉晶光則以每股獲利六.六八元屈居第二名:至於在虧損
排行上,生產數位相機的新虹科技,上半年每股虧損四.四四元,成
為最賠錢的興櫃公司。
若以絕對金額來看,台塑集團記憶體大廠華亞科,上半年營收九五.
七五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三○.六二億元和二九.一六億元
,為上半年賺最多錢的公司;統寶光電上半年營收雖然也有九三.九
五億元的水準,但稅前及稅後虧損二七.二四億元和二四.二四億元
,則是上半年賠最多錢的興櫃公司。
在二五七家已申報半年報的興櫃公司中,計有一七二家公司上半年是
賺錢的,比率為六六.九三%,整體表現差強人意,而每股獲利超過
二元的公司,總計有三十二家,每股獲利介於一至二元間的公司計有
三十九家,另有一○一家的公司雖是賺錢,但每股獲利不到一元。至
於在虧錢的公司中,有五十四家公司每股虧損不到一元,十九家公司
每股虧損介於一元至二元間,每股虧損超過二元的公司則有十二家,
其中每股虧損超高三元的公司共四家。
雖然整體來看,每三家興櫃就有二家公司是賺?的,但各家公司的賺
錢能力卻是差異頗大。其中,排名第一的致振,上半年收二一.一九
億元,毛利率雖然僅有十七.六八%,但因公司股本不到三億元,因
此,每股稅後盈餘達六.八二元,成為上半年興櫃公司每股獲利最高
的公司。
排名第二的公司,則是興櫃股王玉晶光,由於生產基地集中在大陸,
因此,未加計大陸營收,玉晶光電上半年營收僅七.四六億元,營業
利益也不過○.七八億元,但認列大陸投資的收益後,稅前及稅後盈
餘馬上成長到四.四七億元和四.一億元,也使得每股稅後盈餘也達
到六.六八元,與致振成為興櫃公司上半年唯二每股獲利超過六元的
公司。
每股獲利排名第三的個股為正利航運,主要從事洋貨櫃航運的正利,
拜航運景氣大好之賜,上半年營收四三.七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
分別達到八.一八億元,和七.○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九六元。
甫送件申請上市不久的一零四資訊,雖然上半年營收僅有四.七八億
元,但由於該公司是屬網路商務服務性質,毛利率高達八○%以上,
營利率也將近四○%,因此,上半年營業毛利高達三.八四億元,稅
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一.九三億元和一.四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達四.九一元。
相較於一零四資訊的超高毛利率,英業達旗下手機代工大廠英華達毛
利率雖然僅有六%,但因營收規模達四七九.○五億元,營業毛利及
營業利益分別達二九.○四億元,和九.七一億元,加計業外收益,
稅前及稅後盈餘一六.三三億元,和一三.六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也達四.八七元。
最後兩檔每股利超過四元的公司,則是崇越電和斐成,其中,崇越電
上半年營收一三.九九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二.四億元和一.七八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八七元;斐成營收一二.七六億元,稅前及
稅後盈餘二.七九億元,稅後盈餘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
五三元。
如果從目前八檔興櫃百元俱樂部的高股價群來看,除了先前已提到了
致振、玉晶光、一零四、英華達、崇越電外,尚抱括了鈊象、益通及
律勝等三家,其中鈊象上半年營收四.六八億元,毛利率六六.三二
%,稅後盈餘一.三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六七元;興櫃股后益
通光能營收三.四一億元,稅後盈餘○.七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
.六元;甫通過櫃買中心上櫃審查的律勝,營收五,六一億元,稅後
盈餘一.五億元,和一.四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六元,也是唯
一一檔每股獲利在三元以下,股價卻能站上三位數的個股。
其他熱門股方面,泛鴻海集團的崴強,上半年營收三○.六三億元,
稅前及稅後盈餘三.二億元,和二.七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七
三元,相較於去年上半年每股虧損○.六八元,表現十分搶眼。
另一家從事面板生產的鴻海成員群創,上半年營收一三三.九九億元
,稅後虧損八.○三億元,每股稅後虧損○.五三元;相較於集中市
場的二隻老虎及三隻小貓,雖然群創的毛利率負三.○六%,不及友
達及奇美,但與華映(負一三.九七%)、彩晶(負二○.六三%)
和廣輝(負二一.六八%)相較,表現卻是出色了許多。
威力盟上半年營收一二.二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二.六
五億元和二.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五元,較去年的一.六
八元成長不少;台塑集團的南電,上半年營收九八.八四億元,稅前
及稅後盈餘九.八億元,和九.六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八六元
,與去年上半年的○.二八元相較,呈大幅成長。
除了極少數公司外,興櫃公司上半年財報業已完成公佈作業,其中生
產機上盒的致振,以每股獲利六.八二元的佳績,在獲利排行上奪冠
,興櫃股王玉晶光則以每股獲利六.六八元屈居第二名:至於在虧損
排行上,生產數位相機的新虹科技,上半年每股虧損四.四四元,成
為最賠錢的興櫃公司。
若以絕對金額來看,台塑集團記憶體大廠華亞科,上半年營收九五.
七五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三○.六二億元和二九.一六億元
,為上半年賺最多錢的公司;統寶光電上半年營收雖然也有九三.九
五億元的水準,但稅前及稅後虧損二七.二四億元和二四.二四億元
,則是上半年賠最多錢的興櫃公司。
在二五七家已申報半年報的興櫃公司中,計有一七二家公司上半年是
賺錢的,比率為六六.九三%,整體表現差強人意,而每股獲利超過
二元的公司,總計有三十二家,每股獲利介於一至二元間的公司計有
三十九家,另有一○一家的公司雖是賺錢,但每股獲利不到一元。至
於在虧錢的公司中,有五十四家公司每股虧損不到一元,十九家公司
每股虧損介於一元至二元間,每股虧損超過二元的公司則有十二家,
其中每股虧損超高三元的公司共四家。
雖然整體來看,每三家興櫃就有二家公司是賺?的,但各家公司的賺
錢能力卻是差異頗大。其中,排名第一的致振,上半年收二一.一九
億元,毛利率雖然僅有十七.六八%,但因公司股本不到三億元,因
此,每股稅後盈餘達六.八二元,成為上半年興櫃公司每股獲利最高
的公司。
排名第二的公司,則是興櫃股王玉晶光,由於生產基地集中在大陸,
因此,未加計大陸營收,玉晶光電上半年營收僅七.四六億元,營業
利益也不過○.七八億元,但認列大陸投資的收益後,稅前及稅後盈
餘馬上成長到四.四七億元和四.一億元,也使得每股稅後盈餘也達
到六.六八元,與致振成為興櫃公司上半年唯二每股獲利超過六元的
公司。
每股獲利排名第三的個股為正利航運,主要從事洋貨櫃航運的正利,
拜航運景氣大好之賜,上半年營收四三.七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
分別達到八.一八億元,和七.○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九六元。
甫送件申請上市不久的一零四資訊,雖然上半年營收僅有四.七八億
元,但由於該公司是屬網路商務服務性質,毛利率高達八○%以上,
營利率也將近四○%,因此,上半年營業毛利高達三.八四億元,稅
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一.九三億元和一.四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達四.九一元。
相較於一零四資訊的超高毛利率,英業達旗下手機代工大廠英華達毛
利率雖然僅有六%,但因營收規模達四七九.○五億元,營業毛利及
營業利益分別達二九.○四億元,和九.七一億元,加計業外收益,
稅前及稅後盈餘一六.三三億元,和一三.六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也達四.八七元。
最後兩檔每股利超過四元的公司,則是崇越電和斐成,其中,崇越電
上半年營收一三.九九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二.四億元和一.七八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八七元;斐成營收一二.七六億元,稅前及
稅後盈餘二.七九億元,稅後盈餘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
五三元。
如果從目前八檔興櫃百元俱樂部的高股價群來看,除了先前已提到了
致振、玉晶光、一零四、英華達、崇越電外,尚抱括了鈊象、益通及
律勝等三家,其中鈊象上半年營收四.六八億元,毛利率六六.三二
%,稅後盈餘一.三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六七元;興櫃股后益
通光能營收三.四一億元,稅後盈餘○.七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
.六元;甫通過櫃買中心上櫃審查的律勝,營收五,六一億元,稅後
盈餘一.五億元,和一.四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六元,也是唯
一一檔每股獲利在三元以下,股價卻能站上三位數的個股。
其他熱門股方面,泛鴻海集團的崴強,上半年營收三○.六三億元,
稅前及稅後盈餘三.二億元,和二.七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七
三元,相較於去年上半年每股虧損○.六八元,表現十分搶眼。
另一家從事面板生產的鴻海成員群創,上半年營收一三三.九九億元
,稅後虧損八.○三億元,每股稅後虧損○.五三元;相較於集中市
場的二隻老虎及三隻小貓,雖然群創的毛利率負三.○六%,不及友
達及奇美,但與華映(負一三.九七%)、彩晶(負二○.六三%)
和廣輝(負二一.六八%)相較,表現卻是出色了許多。
威力盟上半年營收一二.二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二.六
五億元和二.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五元,較去年的一.六
八元成長不少;台塑集團的南電,上半年營收九八.八四億元,稅前
及稅後盈餘九.八億元,和九.六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八六元
,與去年上半年的○.二八元相較,呈大幅成長。
除了極少數公司外,興櫃公司上半年財報業已完成公佈作業,其中生
產機上盒的致振,以每股獲利六.八二元的佳績,在獲利排行上奪冠
,興櫃股王玉晶光則以每股獲利六.六八元屈居第二名:至於在虧損
排行上,生產數位相機的新虹科技,上半年每股虧損四.四四元,成
為最賠錢的興櫃公司。
若以絕對金額來看,台塑集團記憶體大廠華亞科,上半年營收九五.
七五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三○.六二億元和二九.一六億元
,為上半年賺最多錢的公司;統寶光電上半年營收雖然也有九三.九
五億元的水準,但稅前及稅後虧損二七.二四億元和二四.二四億元
,則是上半年賠最多錢的興櫃公司。
在二五七家已申報半年報的興櫃公司中,計有一七二家公司上半年是
賺錢的,比率為六六.九三%,整體表現差強人意,而每股獲利超過
二元的公司,總計有三十二家,每股獲利介於一至二元間的公司計有
三十九家,另有一○一家的公司雖是賺錢,但每股獲利不到一元。至
於在虧錢的公司中,有五十四家公司每股虧損不到一元,十九家公司
每股虧損介於一元至二元間,每股虧損超過二元的公司則有十二家,
其中每股虧損超高三元的公司共四家。
雖然整體來看,每三家興櫃就有二家公司是賺?的,但各家公司的賺
錢能力卻是差異頗大。其中,排名第一的致振,上半年收二一.一九
億元,毛利率雖然僅有十七.六八%,但因公司股本不到三億元,因
此,每股稅後盈餘達六.八二元,成為上半年興櫃公司每股獲利最高
的公司。
排名第二的公司,則是興櫃股王玉晶光,由於生產基地集中在大陸,
因此,未加計大陸營收,玉晶光電上半年營收僅七.四六億元,營業
利益也不過○.七八億元,但認列大陸投資的收益後,稅前及稅後盈
餘馬上成長到四.四七億元和四.一億元,也使得每股稅後盈餘也達
到六.六八元,與致振成為興櫃公司上半年唯二每股獲利超過六元的
公司。
每股獲利排名第三的個股為正利航運,主要從事洋貨櫃航運的正利,
拜航運景氣大好之賜,上半年營收四三.七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
分別達到八.一八億元,和七.○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九六元。
甫送件申請上市不久的一零四資訊,雖然上半年營收僅有四.七八億
元,但由於該公司是屬網路商務服務性質,毛利率高達八○%以上,
營利率也將近四○%,因此,上半年營業毛利高達三.八四億元,稅
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一.九三億元和一.四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達四.九一元。
相較於一零四資訊的超高毛利率,英業達旗下手機代工大廠英華達毛
利率雖然僅有六%,但因營收規模達四七九.○五億元,營業毛利及
營業利益分別達二九.○四億元,和九.七一億元,加計業外收益,
稅前及稅後盈餘一六.三三億元,和一三.六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也達四.八七元。
最後兩檔每股利超過四元的公司,則是崇越電和斐成,其中,崇越電
上半年營收一三.九九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二.四億元和一.七八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八七元;斐成營收一二.七六億元,稅前及
稅後盈餘二.七九億元,稅後盈餘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
五三元。
如果從目前八檔興櫃百元俱樂部的高股價群來看,除了先前已提到了
致振、玉晶光、一零四、英華達、崇越電外,尚抱括了鈊象、益通及
律勝等三家,其中鈊象上半年營收四.六八億元,毛利率六六.三二
%,稅後盈餘一.三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六七元;興櫃股后益
通光能營收三.四一億元,稅後盈餘○.七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
.六元;甫通過櫃買中心上櫃審查的律勝,營收五,六一億元,稅後
盈餘一.五億元,和一.四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六元,也是唯
一一檔每股獲利在三元以下,股價卻能站上三位數的個股。
其他熱門股方面,泛鴻海集團的崴強,上半年營收三○.六三億元,
稅前及稅後盈餘三.二億元,和二.七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七
三元,相較於去年上半年每股虧損○.六八元,表現十分搶眼。
另一家從事面板生產的鴻海成員群創,上半年營收一三三.九九億元
,稅後虧損八.○三億元,每股稅後虧損○.五三元;相較於集中市
場的二隻老虎及三隻小貓,雖然群創的毛利率負三.○六%,不及友
達及奇美,但與華映(負一三.九七%)、彩晶(負二○.六三%)
和廣輝(負二一.六八%)相較,表現卻是出色了許多。
威力盟上半年營收一二.二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二.六
五億元和二.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五元,較去年的一.六
八元成長不少;台塑集團的南電,上半年營收九八.八四億元,稅前
及稅後盈餘九.八億元,和九.六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八六元
,與去年上半年的○.二八元相較,呈大幅成長。
除了極少數公司外,興櫃公司上半年財報業已完成公佈作業,其中生
產機上盒的致振,以每股獲利六.八二元的佳績,在獲利排行上奪冠
,興櫃股王玉晶光則以每股獲利六.六八元屈居第二名:至於在虧損
排行上,生產數位相機的新虹科技,上半年每股虧損四.四四元,成
為最賠錢的興櫃公司。
若以絕對金額來看,台塑集團記憶體大廠華亞科,上半年營收九五.
七五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三○.六二億元和二九.一六億元
,為上半年賺最多錢的公司;統寶光電上半年營收雖然也有九三.九
五億元的水準,但稅前及稅後虧損二七.二四億元和二四.二四億元
,則是上半年賠最多錢的興櫃公司。
在二五七家已申報半年報的興櫃公司中,計有一七二家公司上半年是
賺錢的,比率為六六.九三%,整體表現差強人意,而每股獲利超過
二元的公司,總計有三十二家,每股獲利介於一至二元間的公司計有
三十九家,另有一○一家的公司雖是賺錢,但每股獲利不到一元。至
於在虧錢的公司中,有五十四家公司每股虧損不到一元,十九家公司
每股虧損介於一元至二元間,每股虧損超過二元的公司則有十二家,
其中每股虧損超高三元的公司共四家。
雖然整體來看,每三家興櫃就有二家公司是賺?的,但各家公司的賺
錢能力卻是差異頗大。其中,排名第一的致振,上半年收二一.一九
億元,毛利率雖然僅有十七.六八%,但因公司股本不到三億元,因
此,每股稅後盈餘達六.八二元,成為上半年興櫃公司每股獲利最高
的公司。
排名第二的公司,則是興櫃股王玉晶光,由於生產基地集中在大陸,
因此,未加計大陸營收,玉晶光電上半年營收僅七.四六億元,營業
利益也不過○.七八億元,但認列大陸投資的收益後,稅前及稅後盈
餘馬上成長到四.四七億元和四.一億元,也使得每股稅後盈餘也達
到六.六八元,與致振成為興櫃公司上半年唯二每股獲利超過六元的
公司。
每股獲利排名第三的個股為正利航運,主要從事洋貨櫃航運的正利,
拜航運景氣大好之賜,上半年營收四三.七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
分別達到八.一八億元,和七.○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九六元。
甫送件申請上市不久的一零四資訊,雖然上半年營收僅有四.七八億
元,但由於該公司是屬網路商務服務性質,毛利率高達八○%以上,
營利率也將近四○%,因此,上半年營業毛利高達三.八四億元,稅
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一.九三億元和一.四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達四.九一元。
相較於一零四資訊的超高毛利率,英業達旗下手機代工大廠英華達毛
利率雖然僅有六%,但因營收規模達四七九.○五億元,營業毛利及
營業利益分別達二九.○四億元,和九.七一億元,加計業外收益,
稅前及稅後盈餘一六.三三億元,和一三.六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也達四.八七元。
最後兩檔每股利超過四元的公司,則是崇越電和斐成,其中,崇越電
上半年營收一三.九九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二.四億元和一.七八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八七元;斐成營收一二.七六億元,稅前及
稅後盈餘二.七九億元,稅後盈餘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
五三元。
如果從目前八檔興櫃百元俱樂部的高股價群來看,除了先前已提到了
致振、玉晶光、一零四、英華達、崇越電外,尚抱括了鈊象、益通及
律勝等三家,其中鈊象上半年營收四.六八億元,毛利率六六.三二
%,稅後盈餘一.三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六七元;興櫃股后益
通光能營收三.四一億元,稅後盈餘○.七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
.六元;甫通過櫃買中心上櫃審查的律勝,營收五,六一億元,稅後
盈餘一.五億元,和一.四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六元,也是唯
一一檔每股獲利在三元以下,股價卻能站上三位數的個股。
其他熱門股方面,泛鴻海集團的崴強,上半年營收三○.六三億元,
稅前及稅後盈餘三.二億元,和二.七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七
三元,相較於去年上半年每股虧損○.六八元,表現十分搶眼。
另一家從事面板生產的鴻海成員群創,上半年營收一三三.九九億元
,稅後虧損八.○三億元,每股稅後虧損○.五三元;相較於集中市
場的二隻老虎及三隻小貓,雖然群創的毛利率負三.○六%,不及友
達及奇美,但與華映(負一三.九七%)、彩晶(負二○.六三%)
和廣輝(負二一.六八%)相較,表現卻是出色了許多。
威力盟上半年營收一二.二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二.六
五億元和二.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五元,較去年的一.六
八元成長不少;台塑集團的南電,上半年營收九八.八四億元,稅前
及稅後盈餘九.八億元,和九.六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八六元
,與去年上半年的○.二八元相較,呈大幅成長。
除了極少數公司外,興櫃公司上半年財報業已完成公佈作業,其中生
產機上盒的致振,以每股獲利六.八二元的佳績,在獲利排行上奪冠
,興櫃股王玉晶光則以每股獲利六.六八元屈居第二名:至於在虧損
排行上,生產數位相機的新虹科技,上半年每股虧損四.四四元,成
為最賠錢的興櫃公司。
若以絕對金額來看,台塑集團記憶體大廠華亞科,上半年營收九五.
七五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三○.六二億元和二九.一六億元
,為上半年賺最多錢的公司;統寶光電上半年營收雖然也有九三.九
五億元的水準,但稅前及稅後虧損二七.二四億元和二四.二四億元
,則是上半年賠最多錢的興櫃公司。
在二五七家已申報半年報的興櫃公司中,計有一七二家公司上半年是
賺錢的,比率為六六.九三%,整體表現差強人意,而每股獲利超過
二元的公司,總計有三十二家,每股獲利介於一至二元間的公司計有
三十九家,另有一○一家的公司雖是賺錢,但每股獲利不到一元。至
於在虧錢的公司中,有五十四家公司每股虧損不到一元,十九家公司
每股虧損介於一元至二元間,每股虧損超過二元的公司則有十二家,
其中每股虧損超高三元的公司共四家。
雖然整體來看,每三家興櫃就有二家公司是賺?的,但各家公司的賺
錢能力卻是差異頗大。其中,排名第一的致振,上半年收二一.一九
億元,毛利率雖然僅有十七.六八%,但因公司股本不到三億元,因
此,每股稅後盈餘達六.八二元,成為上半年興櫃公司每股獲利最高
的公司。
排名第二的公司,則是興櫃股王玉晶光,由於生產基地集中在大陸,
因此,未加計大陸營收,玉晶光電上半年營收僅七.四六億元,營業
利益也不過○.七八億元,但認列大陸投資的收益後,稅前及稅後盈
餘馬上成長到四.四七億元和四.一億元,也使得每股稅後盈餘也達
到六.六八元,與致振成為興櫃公司上半年唯二每股獲利超過六元的
公司。
每股獲利排名第三的個股為正利航運,主要從事洋貨櫃航運的正利,
拜航運景氣大好之賜,上半年營收四三.七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
分別達到八.一八億元,和七.○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九六元。
甫送件申請上市不久的一零四資訊,雖然上半年營收僅有四.七八億
元,但由於該公司是屬網路商務服務性質,毛利率高達八○%以上,
營利率也將近四○%,因此,上半年營業毛利高達三.八四億元,稅
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一.九三億元和一.四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達四.九一元。
相較於一零四資訊的超高毛利率,英業達旗下手機代工大廠英華達毛
利率雖然僅有六%,但因營收規模達四七九.○五億元,營業毛利及
營業利益分別達二九.○四億元,和九.七一億元,加計業外收益,
稅前及稅後盈餘一六.三三億元,和一三.六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也達四.八七元。
最後兩檔每股利超過四元的公司,則是崇越電和斐成,其中,崇越電
上半年營收一三.九九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二.四億元和一.七八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八七元;斐成營收一二.七六億元,稅前及
稅後盈餘二.七九億元,稅後盈餘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
五三元。
如果從目前八檔興櫃百元俱樂部的高股價群來看,除了先前已提到了
致振、玉晶光、一零四、英華達、崇越電外,尚抱括了鈊象、益通及
律勝等三家,其中鈊象上半年營收四.六八億元,毛利率六六.三二
%,稅後盈餘一.三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六七元;興櫃股后益
通光能營收三.四一億元,稅後盈餘○.七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
.六元;甫通過櫃買中心上櫃審查的律勝,營收五,六一億元,稅後
盈餘一.五億元,和一.四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六元,也是唯
一一檔每股獲利在三元以下,股價卻能站上三位數的個股。
其他熱門股方面,泛鴻海集團的崴強,上半年營收三○.六三億元,
稅前及稅後盈餘三.二億元,和二.七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七
三元,相較於去年上半年每股虧損○.六八元,表現十分搶眼。
另一家從事面板生產的鴻海成員群創,上半年營收一三三.九九億元
,稅後虧損八.○三億元,每股稅後虧損○.五三元;相較於集中市
場的二隻老虎及三隻小貓,雖然群創的毛利率負三.○六%,不及友
達及奇美,但與華映(負一三.九七%)、彩晶(負二○.六三%)
和廣輝(負二一.六八%)相較,表現卻是出色了許多。
威力盟上半年營收一二.二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二.六
五億元和二.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五元,較去年的一.六
八元成長不少;台塑集團的南電,上半年營收九八.八四億元,稅前
及稅後盈餘九.八億元,和九.六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八六元
,與去年上半年的○.二八元相較,呈大幅成長。
除了極少數公司外,興櫃公司上半年財報業已完成公佈作業,其中生
產機上盒的致振,以每股獲利六.八二元的佳績,在獲利排行上奪冠
,興櫃股王玉晶光則以每股獲利六.六八元屈居第二名:至於在虧損
排行上,生產數位相機的新虹科技,上半年每股虧損四.四四元,成
為最賠錢的興櫃公司。
若以絕對金額來看,台塑集團記憶體大廠華亞科,上半年營收九五.
七五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三○.六二億元和二九.一六億元
,為上半年賺最多錢的公司;統寶光電上半年營收雖然也有九三.九
五億元的水準,但稅前及稅後虧損二七.二四億元和二四.二四億元
,則是上半年賠最多錢的興櫃公司。
在二五七家已申報半年報的興櫃公司中,計有一七二家公司上半年是
賺錢的,比率為六六.九三%,整體表現差強人意,而每股獲利超過
二元的公司,總計有三十二家,每股獲利介於一至二元間的公司計有
三十九家,另有一○一家的公司雖是賺錢,但每股獲利不到一元。至
於在虧錢的公司中,有五十四家公司每股虧損不到一元,十九家公司
每股虧損介於一元至二元間,每股虧損超過二元的公司則有十二家,
其中每股虧損超高三元的公司共四家。
雖然整體來看,每三家興櫃就有二家公司是賺?的,但各家公司的賺
錢能力卻是差異頗大。其中,排名第一的致振,上半年收二一.一九
億元,毛利率雖然僅有十七.六八%,但因公司股本不到三億元,因
此,每股稅後盈餘達六.八二元,成為上半年興櫃公司每股獲利最高
的公司。
排名第二的公司,則是興櫃股王玉晶光,由於生產基地集中在大陸,
因此,未加計大陸營收,玉晶光電上半年營收僅七.四六億元,營業
利益也不過○.七八億元,但認列大陸投資的收益後,稅前及稅後盈
餘馬上成長到四.四七億元和四.一億元,也使得每股稅後盈餘也達
到六.六八元,與致振成為興櫃公司上半年唯二每股獲利超過六元的
公司。
每股獲利排名第三的個股為正利航運,主要從事洋貨櫃航運的正利,
拜航運景氣大好之賜,上半年營收四三.七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
分別達到八.一八億元,和七.○六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九六元。
甫送件申請上市不久的一零四資訊,雖然上半年營收僅有四.七八億
元,但由於該公司是屬網路商務服務性質,毛利率高達八○%以上,
營利率也將近四○%,因此,上半年營業毛利高達三.八四億元,稅
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一.九三億元和一.四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達四.九一元。
相較於一零四資訊的超高毛利率,英業達旗下手機代工大廠英華達毛
利率雖然僅有六%,但因營收規模達四七九.○五億元,營業毛利及
營業利益分別達二九.○四億元,和九.七一億元,加計業外收益,
稅前及稅後盈餘一六.三三億元,和一三.六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也達四.八七元。
最後兩檔每股利超過四元的公司,則是崇越電和斐成,其中,崇越電
上半年營收一三.九九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二.四億元和一.七八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八七元;斐成營收一二.七六億元,稅前及
稅後盈餘二.七九億元,稅後盈餘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四.
五三元。
如果從目前八檔興櫃百元俱樂部的高股價群來看,除了先前已提到了
致振、玉晶光、一零四、英華達、崇越電外,尚抱括了鈊象、益通及
律勝等三家,其中鈊象上半年營收四.六八億元,毛利率六六.三二
%,稅後盈餘一.三四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六七元;興櫃股后益
通光能營收三.四一億元,稅後盈餘○.七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三
.六元;甫通過櫃買中心上櫃審查的律勝,營收五,六一億元,稅後
盈餘一.五億元,和一.四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六元,也是唯
一一檔每股獲利在三元以下,股價卻能站上三位數的個股。
其他熱門股方面,泛鴻海集團的崴強,上半年營收三○.六三億元,
稅前及稅後盈餘三.二億元,和二.七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七
三元,相較於去年上半年每股虧損○.六八元,表現十分搶眼。
另一家從事面板生產的鴻海成員群創,上半年營收一三三.九九億元
,稅後虧損八.○三億元,每股稅後虧損○.五三元;相較於集中市
場的二隻老虎及三隻小貓,雖然群創的毛利率負三.○六%,不及友
達及奇美,但與華映(負一三.九七%)、彩晶(負二○.六三%)
和廣輝(負二一.六八%)相較,表現卻是出色了許多。
威力盟上半年營收一二.二二億元,稅前及稅後盈餘分別達到二.六
五億元和二.二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二.○五元,較去年的一.六
八元成長不少;台塑集團的南電,上半年營收九八.八四億元,稅前
及稅後盈餘九.八億元,和九.六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八六元
,與去年上半年的○.二八元相較,呈大幅成長。
中油董事長郭進財上任之初許諾,未來5年將投入150億元到50個國家
「找油」,希望能將海外探勘獲利從現在貢獻總獲利不到1成的比例
提升到3成。然而,探勘事業成敗被比擬為「三分努力、七分注定」
,可見其投資風險有多大,在資金未占優勢的情況下,中油在風險與
暴利間取得平衡點,靠的就是人才跟技術。
欲發展探勘事業,靠的就是資金、人才及技術,三者缺一不可,
身為國營企業的中油缺少龐大資金作為後盾,就以合作探勘方式來分
攤風險。以合作澳洲AC/P21礦區探勘為例,義大利ENI公司因2年前
在哈薩克發現20年來蘊藏量最大油田,高達1百億桶的油藏量讓ENI一
下子紅遍全世界,並晉身全球前幾大探勘公司,ENI員工薪水就漲了3
倍,可見其公司在全球探勘事業的地位。
能與ENI公司合作,中油靠的就是地質研究的長處,「能互補才
是合作的關鍵」中油主管表示,在與ENI接觸前,中油已經經過一年
多的地質研究及評估,拿著研究資料找上門與ENI合作,ENI認為中
油提供資訊相當重要,在認定中油有能力做到「技術交流」整個合作
案也拍板定案。
ENI有開採技術及運輸通路上優勢,中油擁有地質研究的特長,
而後來加入合作團隊的大陸中石化則挾著擁有廣大市場的條件,三方
互補各有所長促成了此合作案。中油主管表示,雖然中油先跟ENI接
觸並率先取得合作認可,但中石化在知悉後立即跟上,並發動20多人
「包機」到澳洲跟ENI談,2天就談定、簽署了整個合作案,「我們只
有 2個人負責此案,公文也走了2個月的時間才跟ENI簽約」,凸顯出
中國大陸政府積極的態度及所挾帶的優勢。
儘管資金、人才、技術三要素俱全,但僅影響探勘能否成功的3成
,「其餘的7成真的就是運氣」,中油主管以賭博來形容探勘事業。換
句話說,中油打算投入150億來發展探勘事業,結果也有可能是毫無所
獲。但眼見石化事業起落取決於景氣循環,而國內油品市場又因寡頭競
爭而少獲利,往上發展探勘,被郭進財視為未來的出路,然而能否勝出
成為贏家,除了前置作業審慎評估探勘地點外,運氣,恐怕也是不可缺
的。
第一金控以八十四億元將明台產險出售予日商三井住友保險集團,昨
(二)日正式完成股權交割手續,明台產險成為國內最大的外資產險
公司,股權交割完成之際,昨日也同時召開董事會選舉新董事,共選
出日商四席、明台三席的董事代表組合,雖然三井住友力邀原董事長
林博正續任該職,不過考量其子近來購買太平產險股份,為避免外界
疑慮,林博正婉拒並提前退休,職缺則暫由現任總經理張立義兼任。
明台產險為台灣中部望族霧峰林家在民國五十年所創辦,現為國
內第二大產險公司,去年保費簽單收入超過新台幣一百億元,經營績
效頗佳,二○○三年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高達一五•五%,去年
即使在投資方面有些許失利,但ROE仍達九•二%,如此的高經營績
效,正是三井住友相中明台為購併對象的最大原因。
昨日完成交割手續後,明台選舉出新任董監事共九席,日商董事
包括秦喜秋、遠藤勇、常井俊成、(土反)井優與一席監事池田克朗
,(土反)井優也同時是三井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明台董事方面則包
括總經理張立義與兩位副總經理鄭振榮與葉聰煌,另外一席監事為外
部監事連元龍。
三井住友保險是亞洲第一大保險集團,總資產為七•四兆日圓,
營收排名全球第十二,在三十七個國家設有據點;明台產險今年上半
年簽單保費收入為五七•四四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九%,市場佔有
率九•二七%,稅後每股盈餘一元,成為三井住友旗下一員後,明台
產險經營團隊與組織將維持不變,名稱也繼續保留。
至於原任董事長林博正,由於其三子林明洋欲入主太平產險,為
避免疑義,林博正婉拒了日商盼其持續擔任董事長的邀請,創辦明台
的林家,也宣告正式退出明台產險的經營。
明台產險發言人鄭振榮表示,明台未來除了深耕台灣市場外,也
將配合產業國際化腳步以及三井住友的經營策略,將多樣化服務與產
品延伸至亞洲其他國家,落實三井住友提升客戶滿意、善盡社會責任
與創造股東價值三大目標。
明台表示,加入三井住友集團後,仍將與第一金保持業務合作,
將簽訂專屬保險合作協議。
土生土長的明台產險正式出嫁日商三井住友,日商方面給予原明台 經
營團隊極大發揮空間,保持原名稱、組織並且不裁員,但由於林博正
辭去明台董事長一職,董事長現暫由總經理張立義兼任,但三井住友
將儘快討論,董事長未來應會由日方派任日籍人士擔任。
明台成為日商後,面對的不僅是台灣市場挑戰,更會把腳步跨向
國際,而目前三井住友台灣分公司暫會維持獨立,待觀察市場變化後
,再決定是否與明台產險合併,以下為記者專訪明台總經理張立義紀
要:
問:三井住友入主明台後,面對的市場挑戰為何?
答:在台灣經營產險獲利可說相當微薄,日本保險在銷售產品方
面,都是透過代理商銷售,但台灣情況全然不同,多是產險公司直接
銷售,這是日商來台經營得先調整之處。
第二個面對的問題則是產業外移,雖然產險同業不斷呼籲要一起
把市場的餅給做大,但是傳統產業不斷外移,可以做的業務在減少,
加上高科技產業的業務)幾乎都是由外商保險經紀人把持,因此如何
引進更好的服務與產品,開拓新市場,是明台未來必須更積極努力之
處。
問:既然日商看到台灣產險市場的困境,為何還願意進來?
答:三井住友一年營收高達三千億元,台灣一年整體市場保費收
入不過一千多億元,三井住友看的不只是台灣內部,而是考量全亞洲
佈局,以及盼藉著明台的台灣血統進軍大陸的優勢。
此外,日本保險滲透率高達三○○%,位居全球第一,反觀台灣
保險滲透率低上許多,以此觀點看來,三井認為台灣市場仍大有可為
,未來有機會也不排除繼續購併台灣產險公司。
問:三井住友對明台業績表現目標訂定為何?
答:三井的全球營運目標不是以市佔率為主,而是以品質、利潤
為導向,對明台的要求也是如此,三井深知台灣價格激血戰現況,因
此期許明台以堅持服務為先,對於價格也會有一定堅持,盼以其外商
服務導向的品質,對國內以殺價為先的市場氣氛帶來改善。
兼任第七商業銀行董事長的國泰世華銀行副董事長李明賢(上圖,黃
國峰攝),昨(二日)指出,國泰金控和第七商銀的整合行銷,已經
開始,因此,「不用馬上合併」;現階段最希望的是第七商銀員工「
慢慢的向我們靠攏」,在業務上,將逐步提高第七銀的分行貢獻度,
屆時合併也就「水到渠成」。
至於分行遷移計畫,李明賢表示,分行位於台北縣市的效益較大
,且第七商銀有遷移的資格,近期將規劃遷移八家分行,至大台北和
高雄地區;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國泰金控成功\完成台灣金融史上首宗公開收購案,未來是否
以此模式進行併購?
答:國泰金控資產約為二.八兆,以我們的規模,可擁有銀行分
行數達三百家,因此,只要有好的標的,都會去評估,但合併這種事
情是「可遇不可求」,至於併購模式,不排除再以類似方式進行。
問:國泰金控與第七商銀業務方面如何進行整合?
答:兩銀行合併沒有時間表,我們目前先就資訊系統等設備進行
評估,未來將全面進行整合行銷,透過第七銀行現有通路,來販售人
壽保險、產物保險商品。
以第七商銀卅二個分行來看,每家每個月的平均貢獻度約新台幣
一仟萬,國泰世華銀則為一.五億,因此,目前要提高第七商銀的分
行貢獻度,總是希望兩年內,能達到兩千萬,甚至三千萬以上。在遷
移分行的計畫方面,初步規劃將八個分行遷至大台北或高雄地區。
問:對第七商銀的員工如何做最妥適的處理?
答:我們這次改選九董兩監中,有一席是第七商銀的副總張松河
,他在第七銀任職達卅七年,銀行各項業務都做過,推派他出任董事
,是對他的肯定,也顯示國泰重視第七商銀員工的價值。
至於七百餘位員工,我們不裁員,希望大家慢慢向我們靠攏;中
秋節獎金也按第七過去的標準,多發○.二五個月。針對第七的客戶
,我們也絕對保障他們權益。
由國泰金所掌握八一.三%股權的第七商銀,昨(二)日正式加入
國泰金。第七商銀昨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順利選出九董二監,新任
董事長由國泰世華副董事長李明賢兼任。李明賢透露,國泰金控總
資產高達二.八兆元,未來分行家數增至三百家,未來將循著合併
七銀的模式,再洽商其他合併對象。至於七銀與國泰世華合併案,
目前並沒有時間表,但應該不會超過二年。
由信合社改制為商銀的第七商銀,昨日召開股東臨時會,由已
退休的前七銀總經理蘇天佑親自主持。由於國泰金已收購七銀股權
高達八一.三%,幾乎已掌握全局,且會議出席率高達八三.四六
%之下,昨日選舉結果,均依國泰金董、監事規劃人選,順利選出
九席董事與二席監察人。
隨後,七銀召開董事會,選出新任的董事長與常務董事,國泰世
華副董事長李明賢、前國泰世華協理賴耀群、七銀副總經理張松河,
昨日均當選七銀的常務董事。其中,李明賢被推舉為七銀新任董事長
,而賴耀群則擔任七銀的總經理。
會中,小股東就提出未來七銀剩餘股權如何處理的問題。賴耀群
說,長期而言,國泰金掌握七銀股權將達百分之百,但因金管會對國
泰金用公開收購股權方式,拿下七銀,其適法性還有疑義,因此,該
行將俟金管會作出明確指示之後,再決定採取現金收購或是股權轉換
方式,收購剩餘一八.七%的股權。
不過,賴耀群強調,無論未來國泰金是採取現金收購或是股權轉
換的方式辦理,其價格也不會高於國泰金之前大舉收購七銀大股東股
權時每股十六元的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