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華城公司新聞
台北京華城雖然在去年結束了它的歷史篇章,但揚州京華城卻在這個時刻展現了驚人的成績。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揚州京華城在2020年的年營業額達到了30億人民幣,這一成績讓它躍居全中國24個城市購物中心100強的第48名,實現了壯觀的成長。揚州京華城董事長丘文義對此表示,2020年將會進行擴建,打造一個全生活廣場二館,將與現有的廣場形成一個連貫的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
新商網與鹏友會發布的2019年全國購物中心銷售百強排行榜中,揚州京華城以150億元的總營業額,幾乎是原台北京華城業績的五倍。這一成績在江蘇省的5個城市中尤其引人注目,尤其是揚州這個地級市,面積小、人口少,能夠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揚州京華城實至名归。在這次評選中,揚州京華城是唯一一家入圍的台商企業,且名次靠前。
自2013年起,揚州京華城已經連續多年蟬連揚州重點零售企業第一,並榮獲了國家級休閒旅游景區、江蘇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等殊榮。今年,丘文義透露,將會擴建京華城全生活廣場的二館,與一館緊密連接,並通過空中連廊將整個210萬平方米的廣場串聯起來,打造一個規模宏大的國際文化旅游名城。
京華城中城所發展的西區已經成為揚州的新城區,自2007年開幕以來,京華城Living Mall全生活廣場不僅改變了揚州人的生活休閒和採購消費模式,還吸引了周邊城市的居民前來消費,帶動了新區人氣和商圈的發展。未來,二館的串連將會將京華城打造為全國旅遊的新焦點。
台北京華城甫在去年底走入歷史,威京集團深耕多年的大陸揚州京 華城卻繳出亮麗成績單,去年以年營業額30億人民幣,入選全中國2 4個城市購物中心100強、位居48名!揚州京華城董事長丘文義指出, 2020年將擴建揚州京華城全生活廣場二館,幢幢相連打造成國際文化 旅遊名城。
根據中國自媒体新商網 & 鵬友會,針對中國24個城市(不含港澳 台)、100多家購物中心(不含奧特萊斯outlet)2019年銷售業績盤點 ,發布2019全國購物中心銷售百強排行榜;揚州京華城全生活廣場躋 身50強,排名第48名。揚州京華城去年總體營業額達30億人民幣(約 台幣150億元),幾近等同原台北京華城業績的五倍多。
丘文義指出,此次盤點的大陸24個城市,入選江蘇省有5個城市, 包括南京、蘇州、無錫、徐州、揚州等,其中又以揚州的城市等級最 小,且是地級市中面積最小,人口數量最少的城市,揚州京華城成為 揚州唯一一個購物中心入圍,排名卻名列前茅;此外,在此次評選中 只有2家台商企業入圍百強排行榜,揚州京華城是其中之一,且名次 遙遙領先。
揚州京華城自2013年起,營業額連續多年蟬連揚州重點零售企業第 一,且榮獲國家級休閒旅游景區、江蘇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等,201 9年更躋進購物中心百強行列。今年京華城全生活區將再添巨作,丘 文義說,將擴建京華城全生活廣場2館,緊連京華城1館,未來在整個 京華城210萬平方米(約63萬台坪)的全生活廣場,將通過空中連廊 ,將1館、2館及Rmall全生活廣場串連,打造出國際文化旅游名城規 模。
丘文義表示,京華城中城所協助推展的西區已是揚州的新城區,從 2007年4月新開幕的京華城Living Mall全生活廣場,透過全新的購物 方式與每周定期舉辦的各項大型造勢活動,不僅改變揚州人的生活休 閒、採購消費模式,甚至還吸引周邊城市泰州、鎮江、南京等住民前 來消費,帶動新區人氣與商圈發展,未來二館串連後,勢必將串起全 國新旅遊焦點。
根據中國自媒体新商網 & 鵬友會,針對中國24個城市(不含港澳 台)、100多家購物中心(不含奧特萊斯outlet)2019年銷售業績盤點 ,發布2019全國購物中心銷售百強排行榜;揚州京華城全生活廣場躋 身50強,排名第48名。揚州京華城去年總體營業額達30億人民幣(約 台幣150億元),幾近等同原台北京華城業績的五倍多。
丘文義指出,此次盤點的大陸24個城市,入選江蘇省有5個城市, 包括南京、蘇州、無錫、徐州、揚州等,其中又以揚州的城市等級最 小,且是地級市中面積最小,人口數量最少的城市,揚州京華城成為 揚州唯一一個購物中心入圍,排名卻名列前茅;此外,在此次評選中 只有2家台商企業入圍百強排行榜,揚州京華城是其中之一,且名次 遙遙領先。
揚州京華城自2013年起,營業額連續多年蟬連揚州重點零售企業第 一,且榮獲國家級休閒旅游景區、江蘇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等,201 9年更躋進購物中心百強行列。今年京華城全生活區將再添巨作,丘 文義說,將擴建京華城全生活廣場2館,緊連京華城1館,未來在整個 京華城210萬平方米(約63萬台坪)的全生活廣場,將通過空中連廊 ,將1館、2館及Rmall全生活廣場串連,打造出國際文化旅游名城規 模。
丘文義表示,京華城中城所協助推展的西區已是揚州的新城區,從 2007年4月新開幕的京華城Living Mall全生活廣場,透過全新的購物 方式與每周定期舉辦的各項大型造勢活動,不僅改變揚州人的生活休 閒、採購消費模式,甚至還吸引周邊城市泰州、鎮江、南京等住民前 來消費,帶動新區人氣與商圈發展,未來二館串連後,勢必將串起全 國新旅遊焦點。
根據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統計六都土地交易表現,除高雄市外,其餘五都都有雙位數的成長,台北市受惠多個百億元大案加持,整體交易總額逼近千億元規模,而台中市、台南市也都有亮眼增幅。
受惠於標脫價372億元的京華城、158.81億元的信義行政中心地上權,以及信義計畫區D3貢獻的112.58億元,台北市交易總額高達920億元,年增率155%,居六都之冠,在市中心一地難求下,土地需求將延燒至內科、大直、北士科等科技產業廊帶。
今年台中市標售表現也很亮眼,另外國有財產署、高鐵局接連標售,使交易總金額上衝663億元。
受惠於標脫價372億元的京華城、158.81億元的信義行政中心地上權,以及信義計畫區D3貢獻的112.58億元,台北市交易總額高達920億元,年增率155%,居六都之冠,在市中心一地難求下,土地需求將延燒至內科、大直、北士科等科技產業廊帶。
今年台中市標售表現也很亮眼,另外國有財產署、高鐵局接連標售,使交易總金額上衝663億元。
根據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統計,今年以來全台土地與地上權交易累計突破3,069億元,年增近六成。商仲業者分析,出手大戶以建商為主,共有六家開發商砸超過百億元補庫存,而堪稱最大贏家的賣方是公部門,今年累計標出千億元規模,滿載而歸。
這六家建商包括威京集團旗下鼎越開發斥資372億元拿下京華城。寶佳機構在台北、新竹、台中等區域出手205億元,興富發集團北中南合計砸187億元。區域建商豐邑機構在台中以北也有172億元水準。茂德機構則多布局新北市,元利建設鎖定信義計畫區D3,這兩家分別有117、113億元規模。
從需求面來看,今年土地交易最大買方依然是建商,共砸2,290億元補庫存,占整體交易的75%;其次為製造業占8.7%,累計達268億元,壽險業以259億元、8.4%比例位居第三。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表示,資金寬鬆、回台投資、公共建設、剛性需求等四大支柱,帶動建商持續全國跨區找好物件,預期明年還會外溢到公辦都更、聯合開發、地上權等各類投資機會。
從供給面來看,黃舒衛分析,今年土地市場最大助力是公部門標售,今年國產署,鐵道局及各縣市政府共標出1,016億元,占總土地交易33%,較去年公部門標售的720億元大增41%。
以各公部門賣方來看,台中市政府今年標售金額合計254億元,為總標售金額最高單位,其次是鐵道局標售高鐵站周邊土地,分別是桃園高鐵青埔站,新竹高鐵站,台中高鐵站及台南高鐵,共標出181億元。台北市政府受惠信義行政中心地上權標售案,以159.81億元一案擠進第三名,第四名是國產署,第五名是台南市政府。
這六家建商包括威京集團旗下鼎越開發斥資372億元拿下京華城。寶佳機構在台北、新竹、台中等區域出手205億元,興富發集團北中南合計砸187億元。區域建商豐邑機構在台中以北也有172億元水準。茂德機構則多布局新北市,元利建設鎖定信義計畫區D3,這兩家分別有117、113億元規模。
從需求面來看,今年土地交易最大買方依然是建商,共砸2,290億元補庫存,占整體交易的75%;其次為製造業占8.7%,累計達268億元,壽險業以259億元、8.4%比例位居第三。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表示,資金寬鬆、回台投資、公共建設、剛性需求等四大支柱,帶動建商持續全國跨區找好物件,預期明年還會外溢到公辦都更、聯合開發、地上權等各類投資機會。
從供給面來看,黃舒衛分析,今年土地市場最大助力是公部門標售,今年國產署,鐵道局及各縣市政府共標出1,016億元,占總土地交易33%,較去年公部門標售的720億元大增41%。
以各公部門賣方來看,台中市政府今年標售金額合計254億元,為總標售金額最高單位,其次是鐵道局標售高鐵站周邊土地,分別是桃園高鐵青埔站,新竹高鐵站,台中高鐵站及台南高鐵,共標出181億元。台北市政府受惠信義行政中心地上權標售案,以159.81億元一案擠進第三名,第四名是國產署,第五名是台南市政府。
壽險業正面臨三大危機與挑戰,南山人壽資深副總范文偉3日指出,台灣將接軌IFRS17,金管會明年祭出的門檻法則;台灣人口老化、少子化;科技發展及大數據分析顛覆保險大數法則,三大挑戰將衝擊壽險經營,但若能回歸保險基本去強化保障、耕耘銀髮商機、發展保險科技為服務加值,將能「化危機為商機」。
范文偉指出壽險業面臨第一大挑戰即法令問題,接軌IFRS17,是將負債面以市價呈現,2000年之前銷售的高利保單,續期保費是保證利率6∼7%,但投資已達不到此水準,準備金依過去責任準備金利率「沒有提那麼足」。
其次,台灣投資工具有限,台債利率約剩0.85∼0.87%,台股波動大,壽險公司只好去海外投資,因美元保單不計入國外投資限額,范文偉說,國內三大保險公司海外資產都占60∼70%,「台灣幾乎已沒有本土保險公司,都是國際化公司」,大部分資產都在海外。
所以金管會2020年要祭出門檻法則,限制金流型商品(即儲蓄險保單)的銷售,明年儲蓄險保費收入勢必會降低,但保障型及健康險、意外險都會成長,范文偉強調,接軌IFRS17對壽險業是正向,財務結構及經營都會趨向穩健。
第二大挑戰是人口結構,范文偉說有人才會有客戶買保險,「台灣已沒有人口紅利」,2018年第一季台灣死亡人口就已大於出生人口,等於台灣人口紅利為負,即台灣壽險業已無大量市場可推廣,其次是人口老化,平均餘命延長,不健康餘命也跟著延長,壽險公司的醫療險賠付就愈多、壓力愈大。
范文偉說,女性平均餘命84歲,但不健康餘命也有十年,等於74歲開始不健康,若照護加基本開銷一個月需要5萬元,十年就是600萬元,保險公司健康險給付愈來愈高,也衝擊台灣健保、勞保,在財務無法負擔下,未來給付可能減少,因此,日本將老年化、少子化列為國家三大危機之一。
第三是科技發展對保險業的衝擊,若保險公司IT技術輸了,就發展不出精準的商品,當大數據分析技術落後,就抓不住客戶的需求,沒有辦法跟消費連結,就很難生存,目前家庭作決策者大多是35∼55歲,其最佳決策工具是手機,「誰能在3C科技占一席之地,就掌握這些決策者最終決策」。
范文偉表示,三大挑戰引導三大趨勢,即回歸保險保障的本質,耕耘廣大的銀髮商機;二是用保險科技為服務加值,如日本保險公司發展外溢保單已十年,透過裝置提醒保戶運動與健檢,據1千萬人實證結果,死亡率可降低30%,腦中風、心肌梗塞及糖尿病三大疾病降低10%;三是運用科技及大數據分析,更精準篩選出適合的保戶及利基保單。過去一張保單可能可賣全台600萬保戶,未來一張保單可能只鎖定7∼8萬人,保單客製化、保費費率個別化。
范文偉指出壽險業面臨第一大挑戰即法令問題,接軌IFRS17,是將負債面以市價呈現,2000年之前銷售的高利保單,續期保費是保證利率6∼7%,但投資已達不到此水準,準備金依過去責任準備金利率「沒有提那麼足」。
其次,台灣投資工具有限,台債利率約剩0.85∼0.87%,台股波動大,壽險公司只好去海外投資,因美元保單不計入國外投資限額,范文偉說,國內三大保險公司海外資產都占60∼70%,「台灣幾乎已沒有本土保險公司,都是國際化公司」,大部分資產都在海外。
所以金管會2020年要祭出門檻法則,限制金流型商品(即儲蓄險保單)的銷售,明年儲蓄險保費收入勢必會降低,但保障型及健康險、意外險都會成長,范文偉強調,接軌IFRS17對壽險業是正向,財務結構及經營都會趨向穩健。
第二大挑戰是人口結構,范文偉說有人才會有客戶買保險,「台灣已沒有人口紅利」,2018年第一季台灣死亡人口就已大於出生人口,等於台灣人口紅利為負,即台灣壽險業已無大量市場可推廣,其次是人口老化,平均餘命延長,不健康餘命也跟著延長,壽險公司的醫療險賠付就愈多、壓力愈大。
范文偉說,女性平均餘命84歲,但不健康餘命也有十年,等於74歲開始不健康,若照護加基本開銷一個月需要5萬元,十年就是600萬元,保險公司健康險給付愈來愈高,也衝擊台灣健保、勞保,在財務無法負擔下,未來給付可能減少,因此,日本將老年化、少子化列為國家三大危機之一。
第三是科技發展對保險業的衝擊,若保險公司IT技術輸了,就發展不出精準的商品,當大數據分析技術落後,就抓不住客戶的需求,沒有辦法跟消費連結,就很難生存,目前家庭作決策者大多是35∼55歲,其最佳決策工具是手機,「誰能在3C科技占一席之地,就掌握這些決策者最終決策」。
范文偉表示,三大挑戰引導三大趨勢,即回歸保險保障的本質,耕耘廣大的銀髮商機;二是用保險科技為服務加值,如日本保險公司發展外溢保單已十年,透過裝置提醒保戶運動與健檢,據1千萬人實證結果,死亡率可降低30%,腦中風、心肌梗塞及糖尿病三大疾病降低10%;三是運用科技及大數據分析,更精準篩選出適合的保戶及利基保單。過去一張保單可能可賣全台600萬保戶,未來一張保單可能只鎖定7∼8萬人,保單客製化、保費費率個別化。
「威京小沈」、京華城創辦人沈慶京28日宣布,走過18年歲月的京 華城將在11月30日正式熄燈,這是他人生夢想的幻滅,談到員工安置 時更激動落淚,他說,「他們永遠是我的同仁、是戰友,不是員工, 我太對不起他們!」小沈選擇勇敢承擔責任,打掉重建,期待2023年 變身為頂級辦公園區,再創風華。
沈慶京表示,他選在感恩節這一天舉辦熄燈儀式,心情是極度「無 奈與悲傷!」33年前的1987年,我構思了京華城的功能,要打造兒童 與青少年可以安全玩樂的地方;18年前的此時,2001年11月23日開幕 ,第一天就發現垂直動線、電梯設計不佳,「當時我就知道:慘了! 」加上信義計畫區崛起加速商圈轉移,且為爭取容積率回復560%, 被前市府連發九次公文卡關整整六年,這三大遺憾讓小沈心如刀割。
小沈表示,直到台北市長柯文哲在2018年協助平反容積率,才隨即 展開標售京華城作業。當時京華城已經賠了130幾億,身為京華城創 辦人,如今必須結束營運18年的京華城,真的很對不起直接和間接的 129萬名股東!
小沈為了承擔起對全體股東、聯貸銀行團的責任與道義,從去年1 2月起4度公開標售京華城,至今年9月25日才由鼎越開發得標,未來 將改建為頂級商辦,建築面積估計達24萬平方公尺,目標是超越信義 區「台北南山廣場」的建築水準,完工後可提供逾1萬個上班族舒適 的工作場所,回饋附近商圈繁榮,為台北打造新的商辦地標建築。
對小沈來說,這塊地曾經實現過人生夢想、也面臨夢想幻滅;如今 他選擇再承擔責任,決心打掉重練,計劃2020年初拆除,2023年興建 完成,變身為頂級商辦「凱旋辦公園區」。沈慶京表示:「雖然已經 73歲了,但還是有很多想法,希望有生之年多做點事情。」
沈慶京強調,「京華城對我來說,它曾經是我幻想的驕傲,但也是 我18年來的悲傷!」至於未來商辦的優勢,除了是安全安心,還會加 入為AI等建置,他認為商辦競爭力,最大目標就是挑戰信義計畫區頂 級商辦,未來配套服務包括多媒體會議室與餐飲等,也會為婦女提供 育嬰與文創等溫馨設施。
有關員工與廠商善後處理,他指出目前都有完整配套,包括集團提 前諮詢員工意願、拆除善後、各店家處理等,也會有團隊繼續提供服 務到最後。而一提到員工資遺,沈慶京一度激動、難過到淚崩!他說 :「我從27歲創業以來,從來沒有稱他們是員工!他們永遠是我的同 仁、是戰友,是永遠同事,我太對不起他們!」
沈慶京表示,他選在感恩節這一天舉辦熄燈儀式,心情是極度「無 奈與悲傷!」33年前的1987年,我構思了京華城的功能,要打造兒童 與青少年可以安全玩樂的地方;18年前的此時,2001年11月23日開幕 ,第一天就發現垂直動線、電梯設計不佳,「當時我就知道:慘了! 」加上信義計畫區崛起加速商圈轉移,且為爭取容積率回復560%, 被前市府連發九次公文卡關整整六年,這三大遺憾讓小沈心如刀割。
小沈表示,直到台北市長柯文哲在2018年協助平反容積率,才隨即 展開標售京華城作業。當時京華城已經賠了130幾億,身為京華城創 辦人,如今必須結束營運18年的京華城,真的很對不起直接和間接的 129萬名股東!
小沈為了承擔起對全體股東、聯貸銀行團的責任與道義,從去年1 2月起4度公開標售京華城,至今年9月25日才由鼎越開發得標,未來 將改建為頂級商辦,建築面積估計達24萬平方公尺,目標是超越信義 區「台北南山廣場」的建築水準,完工後可提供逾1萬個上班族舒適 的工作場所,回饋附近商圈繁榮,為台北打造新的商辦地標建築。
對小沈來說,這塊地曾經實現過人生夢想、也面臨夢想幻滅;如今 他選擇再承擔責任,決心打掉重練,計劃2020年初拆除,2023年興建 完成,變身為頂級商辦「凱旋辦公園區」。沈慶京表示:「雖然已經 73歲了,但還是有很多想法,希望有生之年多做點事情。」
沈慶京強調,「京華城對我來說,它曾經是我幻想的驕傲,但也是 我18年來的悲傷!」至於未來商辦的優勢,除了是安全安心,還會加 入為AI等建置,他認為商辦競爭力,最大目標就是挑戰信義計畫區頂 級商辦,未來配套服務包括多媒體會議室與餐飲等,也會為婦女提供 育嬰與文創等溫馨設施。
有關員工與廠商善後處理,他指出目前都有完整配套,包括集團提 前諮詢員工意願、拆除善後、各店家處理等,也會有團隊繼續提供服 務到最後。而一提到員工資遺,沈慶京一度激動、難過到淚崩!他說 :「我從27歲創業以來,從來沒有稱他們是員工!他們永遠是我的同 仁、是戰友,是永遠同事,我太對不起他們!」
耗資120億打造、走過18年的亞洲最大球體購物中心京華城,28日 晚進行熄燈儀式,預計本周六30日最後一天營業後走入歷史。京華城 副總阮信囊指出,有關廠商補償部分,約有6-70家廠商進行合約未到 期補償,計超過一億元,而員工計有126人,其中在9月底已向勞動局 核報資遣110名員工。
阮信囊個人在京華城資歷超過18年,且屆齡退休,而在資遣的110 位員工中截至30日熄燈亦有5位符合退休資格,且有關勞動局核報事 項是依法行事。事實上,早自去年底開啟標售時,京華城創辦人沈慶 京即提到同仁的去留,除了透過總部提供中石化等關企職缺外,亦透 過購物中心協會進行轉業,視員工意願來處理。
京華城員工最高時超過300人,最高單天人流達50萬人次、最高年 營業額亦高達75億元,但在信義計畫區崛起後,無論是購物、商辦人 流全轉進信義計畫區;京華城歷經商圈轉移,在結束前員工與業績都 是腰斬。而京華城也是繼十年前、2008年中興百貨結束後,東區第二 家零售百貨業關門。
阮信囊說,京華城18年虧損含折舊部分總計130億,加上廠商未到 期補償超過一億元,增值稅損約估十億元,銀行聯貸66億已由鼎越開 發先付,整個京華城交易點交時程可能在明年,但必須視拆除時程。 他說,目前拆除地上建築物已申請拆除執照,一旦明年一月初執照下 來就可進行,基本上會拆除與興建商辦同步,估計拆除需一年,興建 要二年。
阮信囊個人在京華城資歷超過18年,且屆齡退休,而在資遣的110 位員工中截至30日熄燈亦有5位符合退休資格,且有關勞動局核報事 項是依法行事。事實上,早自去年底開啟標售時,京華城創辦人沈慶 京即提到同仁的去留,除了透過總部提供中石化等關企職缺外,亦透 過購物中心協會進行轉業,視員工意願來處理。
京華城員工最高時超過300人,最高單天人流達50萬人次、最高年 營業額亦高達75億元,但在信義計畫區崛起後,無論是購物、商辦人 流全轉進信義計畫區;京華城歷經商圈轉移,在結束前員工與業績都 是腰斬。而京華城也是繼十年前、2008年中興百貨結束後,東區第二 家零售百貨業關門。
阮信囊說,京華城18年虧損含折舊部分總計130億,加上廠商未到 期補償超過一億元,增值稅損約估十億元,銀行聯貸66億已由鼎越開 發先付,整個京華城交易點交時程可能在明年,但必須視拆除時程。 他說,目前拆除地上建築物已申請拆除執照,一旦明年一月初執照下 來就可進行,基本上會拆除與興建商辦同步,估計拆除需一年,興建 要二年。
京華城將在11月30日正式熄燈,昨(28)日舉辦感恩熄燈儀式,除了京華城創辦人、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之外,沈慶京的好友、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以及前台北市長黃大洲等人都親自出席。談到未來京華城員工去留問題,沈慶京忽然哽咽落淚激動表示,他27歲創業至今,從未叫這些同仁是員工,「他們是我永遠的同事和戰友」,他會協助符合年資的同仁退休,並讓適合員工轉職到總部工作。
沈慶京說,自己是在無奈與悲傷的心情在這裡向大家坦承說明,京華城是他在青少年時期最重要理想的幻滅,但也是另一個理想的開始, 「請大家接受我的道歉,我會繼續努力。」
他也提到,基於對全體股東、聯貸銀行團的責任與道義,京華城從去年12月開始進行國際標售,至今年9月第四次標售時出現競標,而且由中石化的子公司鼎越開發得標,未來鼎越開發將順應亞洲新局勢全力投入頂級商辦開發計畫。
頂級商辦預計2022年完工,相信完工後可提供超過上萬個上班族上班方便的場所,仍然能回饋附近商圈的繁榮,也為台北市帶來新的商辦地標建築,服務國內外企業。談到未來京華城的員工走向,京華城副總經理阮信囊表示,京華城有126位員工,今年9月25日京華城標售出去,就有向勞工局報備,126位員工將資遣110位,剩下16位留守京華城,處理後續工作。
沈慶京說,自己是在無奈與悲傷的心情在這裡向大家坦承說明,京華城是他在青少年時期最重要理想的幻滅,但也是另一個理想的開始, 「請大家接受我的道歉,我會繼續努力。」
他也提到,基於對全體股東、聯貸銀行團的責任與道義,京華城從去年12月開始進行國際標售,至今年9月第四次標售時出現競標,而且由中石化的子公司鼎越開發得標,未來鼎越開發將順應亞洲新局勢全力投入頂級商辦開發計畫。
頂級商辦預計2022年完工,相信完工後可提供超過上萬個上班族上班方便的場所,仍然能回饋附近商圈的繁榮,也為台北市帶來新的商辦地標建築,服務國內外企業。談到未來京華城的員工走向,京華城副總經理阮信囊表示,京華城有126位員工,今年9月25日京華城標售出去,就有向勞工局報備,126位員工將資遣110位,剩下16位留守京華城,處理後續工作。
京華城曾經是台北市最大的百貨賣場,一度是全球最大球體建築,18年前開幕時轟動亞洲,打造這個賣場的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獨家披露,坦承京華城失敗硬體設計是主因,「開幕當天,我就知道完蛋了。」
沈慶京當年從紡織配額竄起,變成股市大亨,之後憑著投資眼光進入實業,拿下中石化、中華工程等事業體,還搶進百貨業。在當時台灣沒有任何一座購物中心的情況下,京華城2001年開幕首年營收最高峰近80億元。
無奈事與願違,京華城經營逐年下滑,去年營收僅50億元。2018年喊賣,今年開始標售,經歷三次流標,11月30日為京華城營業的最後一天,沈慶京語帶感慨的說「我曾經擁有理想的幻滅,經營18年來,若連折舊算進去,總共賠掉130億元,光現金就賠掉超過60億元。」
沈慶京當年從紡織配額竄起,變成股市大亨,之後憑著投資眼光進入實業,拿下中石化、中華工程等事業體,還搶進百貨業。在當時台灣沒有任何一座購物中心的情況下,京華城2001年開幕首年營收最高峰近80億元。
無奈事與願違,京華城經營逐年下滑,去年營收僅50億元。2018年喊賣,今年開始標售,經歷三次流標,11月30日為京華城營業的最後一天,沈慶京語帶感慨的說「我曾經擁有理想的幻滅,經營18年來,若連折舊算進去,總共賠掉130億元,光現金就賠掉超過60億元。」
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談到京華城,時露懊惱和無奈;談到他人生中最大的恩人、中興紡織創辦人鮑朝?,在訪問現場兩度哭了出來,掉下真性情的男兒淚。
外界對人稱「威京小沈」的沈慶京印象不外乎:股市四大天王、大集團老闆。但他辦公室內保留一部已經除役的古董級486舊電腦,因為這部電腦陪他一起走過「最困苦的時候」,他說「我要記住苦的時候」,不忘本也是他的堅持。
沈慶京談到恩人「中興紡織創辦人鮑朝?」時,講到激動處,兩度啜泣並且流淚,他形容鮑朝?「不顧流言,對我這個後生晚輩給予最深摯的關切,更以實際的生意往來,助我度過謠言紛擾,惡浪滔天的事業波濤。」
沈慶京流著淚說「鮑先生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貴人,」為了表示不忘恩惠,沈慶京每年也都一定會到鮑朝?墳前祭奠。
已年屆72歲,雖說人稱「小沈」,但畢竟年紀確實不小了,面對年齡的問題,沈慶京大喊「我沒有要退休!」他說,活到老、學到老,但現在是經濟戰爭的時代,人還可以做到老。
外界對人稱「威京小沈」的沈慶京印象不外乎:股市四大天王、大集團老闆。但他辦公室內保留一部已經除役的古董級486舊電腦,因為這部電腦陪他一起走過「最困苦的時候」,他說「我要記住苦的時候」,不忘本也是他的堅持。
沈慶京談到恩人「中興紡織創辦人鮑朝?」時,講到激動處,兩度啜泣並且流淚,他形容鮑朝?「不顧流言,對我這個後生晚輩給予最深摯的關切,更以實際的生意往來,助我度過謠言紛擾,惡浪滔天的事業波濤。」
沈慶京流著淚說「鮑先生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貴人,」為了表示不忘恩惠,沈慶京每年也都一定會到鮑朝?墳前祭奠。
已年屆72歲,雖說人稱「小沈」,但畢竟年紀確實不小了,面對年齡的問題,沈慶京大喊「我沒有要退休!」他說,活到老、學到老,但現在是經濟戰爭的時代,人還可以做到老。
創下史上最高底價的「京華城標售案」,最終以372億元由中石化標回,這一賣一買之間,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首度對外披露了幾件祕辛,可能是一般大眾不知道的事。
沈慶京說,未來京華城原址要做的頂級商辦,將有「天空廊道」。
回首從前,沈慶京當年股票賠200億元,但他強調,京華城沒有一日停工、完工後連虧18年也沒有一日遲發薪水。
京華城11月底熄燈後確定將搖身一變,未來將以頂級商辦之姿重生,曾被外界質疑左手換右手,沈慶京對此大喊冤:從沒想過標回來,但買回來之後,要發展頂級商辦就是要有「差異化」。
買回京華城後,講求差異性的沈慶京也預告,未來將著手打造的頂級商辦,無論從平地仰看或從空中俯瞰,一定也是台北市的新地標建築,並透露設計上將有一條天空廊道。
沈慶京說,未來京華城原址要做的頂級商辦,將有「天空廊道」。
回首從前,沈慶京當年股票賠200億元,但他強調,京華城沒有一日停工、完工後連虧18年也沒有一日遲發薪水。
京華城11月底熄燈後確定將搖身一變,未來將以頂級商辦之姿重生,曾被外界質疑左手換右手,沈慶京對此大喊冤:從沒想過標回來,但買回來之後,要發展頂級商辦就是要有「差異化」。
買回京華城後,講求差異性的沈慶京也預告,未來將著手打造的頂級商辦,無論從平地仰看或從空中俯瞰,一定也是台北市的新地標建築,並透露設計上將有一條天空廊道。
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說,京華城已經在等拆除執照,最快年底前就會開始拆,原址規劃興建的頂級商辦共有四棟,目前仍在修正部分設計,落成後將會成為台北地標之一,該案預計2023年正式啟用。
京華城近期被威京集團以372億元標回,沈慶京接受本報專訪時,駁斥外界流傳的「左手換右手」的耳語,他認為中石化旗下鼎越標下京華城轉做商辦,對股東100%是好事,因為這塊地價值達500億元。
本(11)月28日京華城將舉辦熄燈儀式說明會,30日為營業最後一天。9月中石化標下京華城後,在離京華城熄燈不到半個月之際,沈慶京首度接受媒體專訪。
對於自己標回京華城,沈慶京透露,「從來沒想過」,而關鍵轉折點就發生在今年6月:京華城第三次標售的前夕。
當時,聯貸銀行團的主辦行凱基銀擔心沒人投標,建議中石化自己下來買開發頂級商辦。
沈慶京說,因為凱基銀也是大股東,他聽完建議後,評估結果發現此方案可行,便開始尋找合作方,甚至找上國內某上市建商攜手合作開發,只是過程又幾經轉折,最後破局決定各自努力,最終才由威京集團出手標下。
沈慶京一手打造的「京華城」在落成後近20年,依舊是台北市極具話題性的地標型建築;另外集團另一代表作、被譽為台灣最貴「超豪宅」的陶朱隱園已經完工、正潛銷中。
提到未來的興建規劃,沈慶京說,「因為有航道90米的限制,只能在限制裡做變化,但我是希望從101的上面、從高架橋上面,或是一般從地面上看,看上去都一定要是特別的造型。」
沈慶京透露,四棟辦公大樓在設計上要做些連接,未來還會有條天空廊道,但最終的設計圖還在敲定當中,他認為一定會是台北市地標建築。
四棟頂辦未來採租售併行,但名稱是否沿用京華城則尚未定案,但對於售價,沈慶京則笑說:「跟信義計畫區隨波逐流。」
京華城近期被威京集團以372億元標回,沈慶京接受本報專訪時,駁斥外界流傳的「左手換右手」的耳語,他認為中石化旗下鼎越標下京華城轉做商辦,對股東100%是好事,因為這塊地價值達500億元。
本(11)月28日京華城將舉辦熄燈儀式說明會,30日為營業最後一天。9月中石化標下京華城後,在離京華城熄燈不到半個月之際,沈慶京首度接受媒體專訪。
對於自己標回京華城,沈慶京透露,「從來沒想過」,而關鍵轉折點就發生在今年6月:京華城第三次標售的前夕。
當時,聯貸銀行團的主辦行凱基銀擔心沒人投標,建議中石化自己下來買開發頂級商辦。
沈慶京說,因為凱基銀也是大股東,他聽完建議後,評估結果發現此方案可行,便開始尋找合作方,甚至找上國內某上市建商攜手合作開發,只是過程又幾經轉折,最後破局決定各自努力,最終才由威京集團出手標下。
沈慶京一手打造的「京華城」在落成後近20年,依舊是台北市極具話題性的地標型建築;另外集團另一代表作、被譽為台灣最貴「超豪宅」的陶朱隱園已經完工、正潛銷中。
提到未來的興建規劃,沈慶京說,「因為有航道90米的限制,只能在限制裡做變化,但我是希望從101的上面、從高架橋上面,或是一般從地面上看,看上去都一定要是特別的造型。」
沈慶京透露,四棟辦公大樓在設計上要做些連接,未來還會有條天空廊道,但最終的設計圖還在敲定當中,他認為一定會是台北市地標建築。
四棟頂辦未來採租售併行,但名稱是否沿用京華城則尚未定案,但對於售價,沈慶京則笑說:「跟信義計畫區隨波逐流。」
曾經在18年前開幕首日吸引50萬人次湧入的京華城,球體燈飾閃爍18年,預計28日由管理委員會主席沈慶京發動熄燈感恩會,並按原計畫31日結束營業;京華城在連虧18年終於由自家關係企業標下,預計打掉改興建四棟商辦大樓下,對台北百貨零售業來說又少了一棟百貨,但以今年來說,開了一家微風南山店、關了一家京華城,總體營業額仍超越2,200億元。
台北百貨產業在全球百貨密度最高的信義商圈加持下,北市百貨密度在亞洲地區屬一屬二;然而近年台北百貨開新店頻率趨緩,除了微風集團連續在近三年開出微風信義、南山等全新店舖外,還有與高鐵、北捷合作連開多店的冠德環球購物中心、潤泰CityLink車站商場等加入,其他包括三井林口outlet、台中港outlet、華泰集團outlet華泰名品城等均走出台北。
以今年前三季統計處所公佈全台百貨營業額達2,434億元、年增長5.3%,恐怕均是來自於outlet貢獻。業者分析,近五年整體實體百貨與購物中心營業額受到電商等衝擊不小,即使電商在台銷售業績非猛速增長,但以前三季來說仍有8.6%成長,相對傳統百貨業成長幅度都是1-2%、多一點3-5%,無法同日而語。
不過也有業者相對樂觀表示,台北百貨密度高,線上訂、線下取的消費型態仍有很大發展空間,這也是各家百貨業今年積極發展APP、行動支付等促銷原因。有業者指出「不做就會流失業績」,做了可以力拚維持現況,但「既有店擴大業績是不可能的事」。
一位業者即強調,現在百貨業要擴大業績,只有兩件事,一是開新店、一是引進高客單價商品,101今年前十月業績仍是正成長,且為高個位數成長,全靠五成以上精品名品支撐,而APP更加深忠誠會員的黏著度,有高達五成使用率。
業界分析,明年有遠百A13新店的挹注,估全台百貨全年營業額3400億沒問題,更因LaLaport加入有望上看3500億元,儘管傳統百貨業的競爭愈來愈艱困,但整體成長趨勢仍在。
台北百貨產業在全球百貨密度最高的信義商圈加持下,北市百貨密度在亞洲地區屬一屬二;然而近年台北百貨開新店頻率趨緩,除了微風集團連續在近三年開出微風信義、南山等全新店舖外,還有與高鐵、北捷合作連開多店的冠德環球購物中心、潤泰CityLink車站商場等加入,其他包括三井林口outlet、台中港outlet、華泰集團outlet華泰名品城等均走出台北。
以今年前三季統計處所公佈全台百貨營業額達2,434億元、年增長5.3%,恐怕均是來自於outlet貢獻。業者分析,近五年整體實體百貨與購物中心營業額受到電商等衝擊不小,即使電商在台銷售業績非猛速增長,但以前三季來說仍有8.6%成長,相對傳統百貨業成長幅度都是1-2%、多一點3-5%,無法同日而語。
不過也有業者相對樂觀表示,台北百貨密度高,線上訂、線下取的消費型態仍有很大發展空間,這也是各家百貨業今年積極發展APP、行動支付等促銷原因。有業者指出「不做就會流失業績」,做了可以力拚維持現況,但「既有店擴大業績是不可能的事」。
一位業者即強調,現在百貨業要擴大業績,只有兩件事,一是開新店、一是引進高客單價商品,101今年前十月業績仍是正成長,且為高個位數成長,全靠五成以上精品名品支撐,而APP更加深忠誠會員的黏著度,有高達五成使用率。
業界分析,明年有遠百A13新店的挹注,估全台百貨全年營業額3400億沒問題,更因LaLaport加入有望上看3500億元,儘管傳統百貨業的競爭愈來愈艱困,但整體成長趨勢仍在。
雙11線上零售平台與品牌結盟大玩促銷,更讓正在全台優惠促銷的百貨周年慶「心驚驚」,尤其是單店百貨、社區百貨更難以招架;對此,百貨業者與在地商圈連結搏感情,成為吸客另一手法;其中,台北SOGO三店今年首度與東區商圈發展協會結盟聯合周年慶以振興商圈,信義商圈內兩大霸主新光三越與微風明年也不排除結盟共榮。
比漾廣場總經理周寶文指出,比漾位於雙和區,近兩年透過改裝與改造,今年來自台北市客人增加兩位數,社區百貨除了與在地顧客黏著度加深,也因社群商圈連結帶進更多外地客,同時以成為區內「活動中心」概念來永續營運,也因此加入影城、藝廊與既有餐飲、零售、書店、健身房結合為新商圈。
天母商圈房價雖抗跌,但人流持續減少,建置「帶路雞」櫃位與新話題成了商圈共榮途徑,今年萬聖節新光三越天母店即斥資千萬打造兒童樂園,超過二個月期間讓天母人親子同樂,也把外地客重新吸引回來。
新光三越北區副總李淑娟說,連鎖百貨體系在線上有總部APP、skmpay等帶動,全台無論大店或小店都會受惠,但實體行銷與在地客搏感情,全靠各分店的商圈連結。
京華城將在月底熄燈打掉興建四棟商辦大樓,對東區來說是另一利多消息,今年SOGO百貨即首度與東區商圈結盟,SOGO董事長黃晴雯說,今年與東區發展協會超過160家店家合作,以去年台北三店帶動東區商圈160萬人次,今年預計有望帶動200萬人次。
至於全球最密集的百貨商圈信義區,下月再開遠百A13,三大百貨連鎖體系群聚信義區,新光三越帶動信義區「社交經濟」,以整個信義區就是一個大型購物商城概念出發,結合每日商辦10萬人流的一日生活圈,今年萬聖節新光三越信義店萬聖派對更是一路遊街串接微風、Bellavita等,明年更不排除結盟再創商圈榮景。
比漾廣場總經理周寶文指出,比漾位於雙和區,近兩年透過改裝與改造,今年來自台北市客人增加兩位數,社區百貨除了與在地顧客黏著度加深,也因社群商圈連結帶進更多外地客,同時以成為區內「活動中心」概念來永續營運,也因此加入影城、藝廊與既有餐飲、零售、書店、健身房結合為新商圈。
天母商圈房價雖抗跌,但人流持續減少,建置「帶路雞」櫃位與新話題成了商圈共榮途徑,今年萬聖節新光三越天母店即斥資千萬打造兒童樂園,超過二個月期間讓天母人親子同樂,也把外地客重新吸引回來。
新光三越北區副總李淑娟說,連鎖百貨體系在線上有總部APP、skmpay等帶動,全台無論大店或小店都會受惠,但實體行銷與在地客搏感情,全靠各分店的商圈連結。
京華城將在月底熄燈打掉興建四棟商辦大樓,對東區來說是另一利多消息,今年SOGO百貨即首度與東區商圈結盟,SOGO董事長黃晴雯說,今年與東區發展協會超過160家店家合作,以去年台北三店帶動東區商圈160萬人次,今年預計有望帶動200萬人次。
至於全球最密集的百貨商圈信義區,下月再開遠百A13,三大百貨連鎖體系群聚信義區,新光三越帶動信義區「社交經濟」,以整個信義區就是一個大型購物商城概念出發,結合每日商辦10萬人流的一日生活圈,今年萬聖節新光三越信義店萬聖派對更是一路遊街串接微風、Bellavita等,明年更不排除結盟再創商圈榮景。
中石化子公司鼎越開發於9月底,以372億元標回京華城。據悉,未來開發的四棟頂級辦公大樓,公司內部評估開價每坪至少150萬元起跳,不僅將挑戰松山區辦公室新高價,行情直逼信義計畫區水準;此外,為搶當前辦公室缺貨荒,鼎越要力拚年底送建照、2023年完工。
京華城動態備受關注,該案目前仍在規畫中,預計最快2020年第3季可望拆除,並以素地完成交割,接下來將立即投入開發階段。據市場傳出,該頂辦大樓可售總銷約750億元起跳,開價至少每坪要150萬元,挑戰近來信義計畫區每坪150至160萬元的售價。
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協理丁玟甄表示,每坪開價150萬元起,當然是頂辦規格,不僅跳空周邊行情價格,更是直逼信義計畫區售價,但是因為目前的辦公市場缺貨,三~五年內幾乎無大量供給的情況,若能趕在其他建商搶蓋辦公室前完工,確實會吸引有自用需求,或總部化需求的企業探聽。
商仲業者指出,京華城頂辦大樓開發後,預計將供給市場可售面積高達5萬坪左右,由於近年大面積供給市場的辦公大樓,多採出租方式進行,因此該頂辦完工後,除了可望創松山區商辦新高價,也勢必再刷新台北市辦公室市場,最大可售供給量紀錄。
對此,中石化僅低調表示,未來該開發案將採四棟頂級純辦公大樓規畫打造,並邀請到建築大師李祖原擔綱設計,目前並沒有商場或飯店等規劃,但會有頂級辦公室的配備,包括餐飲、國際會議中心、訓練中心等,最終設計尚未定案,至於四棟辦公大樓的外觀設計也尚在打磨中。
據了解,中石化內部預估,台北市辦公室稀缺的狀況預計將持續到2024年左右,因此該商辦開發希望腳程加快,搶在2023年完工,最快今年底至明年初就會送建照,而未來也傾向「租售並行」的方式進行,但比例上的調配仍要按最終規畫結果來定案。
京華城動態備受關注,該案目前仍在規畫中,預計最快2020年第3季可望拆除,並以素地完成交割,接下來將立即投入開發階段。據市場傳出,該頂辦大樓可售總銷約750億元起跳,開價至少每坪要150萬元,挑戰近來信義計畫區每坪150至160萬元的售價。
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協理丁玟甄表示,每坪開價150萬元起,當然是頂辦規格,不僅跳空周邊行情價格,更是直逼信義計畫區售價,但是因為目前的辦公市場缺貨,三~五年內幾乎無大量供給的情況,若能趕在其他建商搶蓋辦公室前完工,確實會吸引有自用需求,或總部化需求的企業探聽。
商仲業者指出,京華城頂辦大樓開發後,預計將供給市場可售面積高達5萬坪左右,由於近年大面積供給市場的辦公大樓,多採出租方式進行,因此該頂辦完工後,除了可望創松山區商辦新高價,也勢必再刷新台北市辦公室市場,最大可售供給量紀錄。
對此,中石化僅低調表示,未來該開發案將採四棟頂級純辦公大樓規畫打造,並邀請到建築大師李祖原擔綱設計,目前並沒有商場或飯店等規劃,但會有頂級辦公室的配備,包括餐飲、國際會議中心、訓練中心等,最終設計尚未定案,至於四棟辦公大樓的外觀設計也尚在打磨中。
據了解,中石化內部預估,台北市辦公室稀缺的狀況預計將持續到2024年左右,因此該商辦開發希望腳程加快,搶在2023年完工,最快今年底至明年初就會送建照,而未來也傾向「租售並行」的方式進行,但比例上的調配仍要按最終規畫結果來定案。
辦公室供需失衡陷入白熱化,第3季聯強國際斥資63.58億元,買下南港輪胎南港廠開發案「世界明珠」大部分樓層,每坪價格衝上100萬元,為市場注入強心針;而京華城未來開發的頂級商辦,目前加緊腳步希望搭上這波換屋潮,看好的同樣是總部化的自用需求。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指出,台北市辦公室空置率探底的原因有三,除了企業面臨辦公室老舊有換屋的需求外,也有集團各事業體零散在多個辦公大樓,因此有總部化的需求,另外,共享辦公室今年大量承租現有空間,也是加速空置率持續下探的主因。
這樣的需求不降反升,商仲業者皆指出,未來三至五年內,無論是辦公室出租或出售市場皆無大量供給,但換屋及總部化需求仍在,因此辦公室市場後市仍持續看好。
中石化表示,看好辦公室市場未來的發展,京華城後續的開發時程希望在2023年完工,若目前有意購買大面積或有總部化需求等企業,也開放冠名在商辦大樓上,不過就銷售對象而言,並沒有傾向大小客戶的類型,有意進駐的企業都表示歡迎。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指出,台北市辦公室空置率探底的原因有三,除了企業面臨辦公室老舊有換屋的需求外,也有集團各事業體零散在多個辦公大樓,因此有總部化的需求,另外,共享辦公室今年大量承租現有空間,也是加速空置率持續下探的主因。
這樣的需求不降反升,商仲業者皆指出,未來三至五年內,無論是辦公室出租或出售市場皆無大量供給,但換屋及總部化需求仍在,因此辦公室市場後市仍持續看好。
中石化表示,看好辦公室市場未來的發展,京華城後續的開發時程希望在2023年完工,若目前有意購買大面積或有總部化需求等企業,也開放冠名在商辦大樓上,不過就銷售對象而言,並沒有傾向大小客戶的類型,有意進駐的企業都表示歡迎。
第3季土地、商用不動產雙雙大爆發!拜京華城順利標出所賜,商用不動產第3季交易總額達621億元,創下統計以來單季新高紀錄,前三季更攀上1,157億元;土地交易更是衝上極端指標,累計前三季突破2,000億元大關,單第3季也有615億元水準,預計兩指標今年皆有望突破歷史高峰。
根據高力國際統計,受惠於京華城及南港世界明珠辦公大樓等兩大指標交易,今年單第3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衝上615億元,不僅刷新統計以來單季金額,甚至單季就超越2017全年表現;若累計今年前三季商用不動產總金額,已突破1,157億元,超越 2012年以後每年度的總交易總額。
高力國際資本市場及投資服務部執行董事黃正忠表示,本季商用不動產單宗最大的交易案便屬京華城,成交總額高達372億元,一舉將零售商場推往本季商用不動產類型的交易首位,占整季比重逾6成;3C通路巨頭聯強本季也斥資50.87億元的高價,買下南港輪胎「世界明珠」頂級商辦,同樣挹注商用不動產交易總額。
此外,第3季工業不動產包括廠房、廠辦等買氣仍熱絡,本季累計交易金額逾百億元、約113.4億元,占整體比重約18%,商辦交易總額則約75.1億元,占比約12.2%。
除了商用不動產交易亮麗,土地交易更是延續今年購地熱潮,本季交易總額達到615億元,累計前三季也攀上2,046億元,創下統計以來同期新高紀錄,甚至較2012年全年2,076億元的歷史高點,僅剩30億元的距離,倘若土地熱度能夠延續,預計今年全年交易額可望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今年指標土地大案包括信義計畫區D3、大同旗下尚志復興南路及土城案等。
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指出,本季土地主要買家仍是建商,合計買進土地總額約502億元,占整季交易比重逾8成,至於買進土地使用分區,逾400億元為住宅區土地、商業區土地約110億元、工業區土地則約71億元,工業區土地雖熱,唯交易比重並未突出。
眼看商用不動產、土地交易市場熱絡,刷新紀錄指日可待,但展望明年交易狀況,商仲業者認為,商用不動產可能不及今年水準。
根據高力國際統計,受惠於京華城及南港世界明珠辦公大樓等兩大指標交易,今年單第3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衝上615億元,不僅刷新統計以來單季金額,甚至單季就超越2017全年表現;若累計今年前三季商用不動產總金額,已突破1,157億元,超越 2012年以後每年度的總交易總額。
高力國際資本市場及投資服務部執行董事黃正忠表示,本季商用不動產單宗最大的交易案便屬京華城,成交總額高達372億元,一舉將零售商場推往本季商用不動產類型的交易首位,占整季比重逾6成;3C通路巨頭聯強本季也斥資50.87億元的高價,買下南港輪胎「世界明珠」頂級商辦,同樣挹注商用不動產交易總額。
此外,第3季工業不動產包括廠房、廠辦等買氣仍熱絡,本季累計交易金額逾百億元、約113.4億元,占整體比重約18%,商辦交易總額則約75.1億元,占比約12.2%。
除了商用不動產交易亮麗,土地交易更是延續今年購地熱潮,本季交易總額達到615億元,累計前三季也攀上2,046億元,創下統計以來同期新高紀錄,甚至較2012年全年2,076億元的歷史高點,僅剩30億元的距離,倘若土地熱度能夠延續,預計今年全年交易額可望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今年指標土地大案包括信義計畫區D3、大同旗下尚志復興南路及土城案等。
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指出,本季土地主要買家仍是建商,合計買進土地總額約502億元,占整季交易比重逾8成,至於買進土地使用分區,逾400億元為住宅區土地、商業區土地約110億元、工業區土地則約71億元,工業區土地雖熱,唯交易比重並未突出。
眼看商用不動產、土地交易市場熱絡,刷新紀錄指日可待,但展望明年交易狀況,商仲業者認為,商用不動產可能不及今年水準。
台北市京華城標售案昨(25)日四度捲土重來,二組投資方雙龍搶珠,出乎意料由威京集團旗下中石化,透過鼎越開發以372億1萬元「自己人」標回,溢價率8.8%,換算每坪746萬元。
中石化表示,主要看好台北市A辦供不應求,未來將打造四棟頂級商辦,目前傾向出售但也不排除出租。
另外一家出價者為興富發建設,出價約300億元,低於底標。興富發發言人廖昭雄表示,投標京華城主因該案若以300億元左右私下議價,開發價值潛力不錯。
廖昭雄強調,京華城標案最大的難度在地下室工程問題,這部分若沒有具備開發商背景,很難切入,因此判斷可能沒有競爭對手,沒想到,中石化以72億元之差,讓興富發鎩羽而歸。
目前京華城最大股東為中石化,持有約37%,第二高的為威京集團指標工程公司中工,持股約23.5%,另外還有包括兆豐金、中華票券等股東,法人估股東將有處分利益可期。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表示,鼎越開發出價372億元,勢必評估未來價值後出手,若開發頂級商辦出租,每坪月租應上看3,500元,對比周遭行情,辦公室租金約落在每坪2,000元,而興富發出價則是以當前土地價值評估,不過,京華城標脫雖為個案,但興富發的出價,無疑提振整體不動產交易市場信心。
占地約5,000坪的「京華城標售案」,去年12月首次標售就有「史上底價金額最高」標售案之稱,全區高達380億元,雖然第一次開標前傳出四組投資方領標,隨後兩次標售再追加至七組,但今年6月三度流標收場。
時隔三個月,京華城再次重啟第四度標售,這回底價落在342億元,最終由威京集團旗下中石化,透過鼎越開發奇襲搶標。
中石化表示,主要看好台北市A辦供不應求,未來將打造四棟頂級商辦,目前傾向出售但也不排除出租。
另外一家出價者為興富發建設,出價約300億元,低於底標。興富發發言人廖昭雄表示,投標京華城主因該案若以300億元左右私下議價,開發價值潛力不錯。
廖昭雄強調,京華城標案最大的難度在地下室工程問題,這部分若沒有具備開發商背景,很難切入,因此判斷可能沒有競爭對手,沒想到,中石化以72億元之差,讓興富發鎩羽而歸。
目前京華城最大股東為中石化,持有約37%,第二高的為威京集團指標工程公司中工,持股約23.5%,另外還有包括兆豐金、中華票券等股東,法人估股東將有處分利益可期。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表示,鼎越開發出價372億元,勢必評估未來價值後出手,若開發頂級商辦出租,每坪月租應上看3,500元,對比周遭行情,辦公室租金約落在每坪2,000元,而興富發出價則是以當前土地價值評估,不過,京華城標脫雖為個案,但興富發的出價,無疑提振整體不動產交易市場信心。
占地約5,000坪的「京華城標售案」,去年12月首次標售就有「史上底價金額最高」標售案之稱,全區高達380億元,雖然第一次開標前傳出四組投資方領標,隨後兩次標售再追加至七組,但今年6月三度流標收場。
時隔三個月,京華城再次重啟第四度標售,這回底價落在342億元,最終由威京集團旗下中石化,透過鼎越開發奇襲搶標。
史上金額最大的單一商用不動產標售案京華城購物中心,25日以342億價格進行第4度標售,結果殺出大黑馬,由京華城大股東中石化旗下的鼎越開發,以372億1萬元擊敗出價300億的興富發建設,一舉標得京華城,也坐上新「樓王」寶座。
25日這場世紀標案過程相當戲劇化,據悉原先領標超過10封,最後有三家準備出手投標,但截標前某上市建商臨時縮手,正式開標結果共兩標投遞,結果由中石化轉投資的鼎越開發以372億1萬元勝出,高出底標30億元、溢價率8.77%。若以京華城面積4986.7坪換算,每坪得標價約746萬元。
不過,由於鼎越開發為京華城最大股東中石化的子公司,市場因此質疑此一關係人交易的代表性。中石化目前直接、間接持有京華城約37%,另中工則持股23%,加計關係企業,集團整體持股超過8成。
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表示,依目前辦公市場供需條件,買家計畫開發為頂級辦公園區是最安全的牌;惟大規模的開發量體是否符合實際需求,還要觀察。
第一太平戴維斯協理丁玟甄表示,此次標售結果刷新史上單一商用不動產最大手筆紀錄,也一舉推升2019年土地交易總額突破2,170億元,全年可望締造「天量」紀錄,對市場更具一定激勵作用;畢竟此次是公開標售,競標者不只鼎越開發,還包括「獵地王」興富發建設,因此標售案釋出的意義是市場的認同度,而非關係人交易或左手換右手。
至於興富發出價300億低於底價342億元,興富發原本計畫若成功得標,將開發為頂級辦公大樓,如此可讓興富發集團總裁鄭欽天「五年蓋30棟辦公大樓」、營收十年破千億的目標提早達陣。
25日順利脫標的京華城曾創下多項紀錄,包括第一個工業地變身的購物中心、第一座球體購物中心、標售金額最高的商用不動產等。京華城當初在威京集團買下後,以捐地30%條件成功由工三變商三,容積率392%在2017年都審會通過為560%,並持續爭取回復到都市計劃說明書中載明的678%,此案仍在訴願中。(相關新聞見A4)
25日這場世紀標案過程相當戲劇化,據悉原先領標超過10封,最後有三家準備出手投標,但截標前某上市建商臨時縮手,正式開標結果共兩標投遞,結果由中石化轉投資的鼎越開發以372億1萬元勝出,高出底標30億元、溢價率8.77%。若以京華城面積4986.7坪換算,每坪得標價約746萬元。
不過,由於鼎越開發為京華城最大股東中石化的子公司,市場因此質疑此一關係人交易的代表性。中石化目前直接、間接持有京華城約37%,另中工則持股23%,加計關係企業,集團整體持股超過8成。
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表示,依目前辦公市場供需條件,買家計畫開發為頂級辦公園區是最安全的牌;惟大規模的開發量體是否符合實際需求,還要觀察。
第一太平戴維斯協理丁玟甄表示,此次標售結果刷新史上單一商用不動產最大手筆紀錄,也一舉推升2019年土地交易總額突破2,170億元,全年可望締造「天量」紀錄,對市場更具一定激勵作用;畢竟此次是公開標售,競標者不只鼎越開發,還包括「獵地王」興富發建設,因此標售案釋出的意義是市場的認同度,而非關係人交易或左手換右手。
至於興富發出價300億低於底價342億元,興富發原本計畫若成功得標,將開發為頂級辦公大樓,如此可讓興富發集團總裁鄭欽天「五年蓋30棟辦公大樓」、營收十年破千億的目標提早達陣。
25日順利脫標的京華城曾創下多項紀錄,包括第一個工業地變身的購物中心、第一座球體購物中心、標售金額最高的商用不動產等。京華城當初在威京集團買下後,以捐地30%條件成功由工三變商三,容積率392%在2017年都審會通過為560%,並持續爭取回復到都市計劃說明書中載明的678%,此案仍在訴願中。(相關新聞見A4)
不動產史上標售底價最高的京華城標案昨(25)日終於標脫,京華城聯貸債權銀行預定今(26)日召開銀行團會議,討論後續處理,主要為確認京華城標案交割必須在聯貸契約到期日的明年3月18日前完成,以利聯貸契約順利到期、清償「下莊」。至於得標人中石化旗下企業若也需辦理聯貸支應標購資金,將由各銀行獨立評估是否參貸。
京華城標案昨天是由與其同屬威京集團的中石化旗下鼎越開發公司,以372億1萬元得標,未來鼎越開發應會尋求銀行聯貸支援其應付的標購價金,外界好奇京華城聯貸銀行會不會也聯貸鼎越開發?相當於銀行借錢出去轉一圈來還自己錢?
對此主辦京華城聯貸的凱基銀行表示,鼎越若要聯貸,和京華城的聯貸案無關,兩者獨立,因此京華城聯貸的各家參貸銀行是否會想承作鼎越業務,是各銀行自家事務,至於凱基銀行本身,目前無此規劃也無意參貸。另一大型銀行則是表示,屆時會再評估實際個案與利率條件再說。
大型行庫高層主管指出,鼎越未來辦聯貸可能會有現在京華城聯貸銀行願意貸款,導致看起來好像銀行一手收錢、另一手放錢,但其實兩者的貸款金額規模存有很大差距,所以不宜這樣看待。
京華城標案昨天是由與其同屬威京集團的中石化旗下鼎越開發公司,以372億1萬元得標,未來鼎越開發應會尋求銀行聯貸支援其應付的標購價金,外界好奇京華城聯貸銀行會不會也聯貸鼎越開發?相當於銀行借錢出去轉一圈來還自己錢?
對此主辦京華城聯貸的凱基銀行表示,鼎越若要聯貸,和京華城的聯貸案無關,兩者獨立,因此京華城聯貸的各家參貸銀行是否會想承作鼎越業務,是各銀行自家事務,至於凱基銀行本身,目前無此規劃也無意參貸。另一大型銀行則是表示,屆時會再評估實際個案與利率條件再說。
大型行庫高層主管指出,鼎越未來辦聯貸可能會有現在京華城聯貸銀行願意貸款,導致看起來好像銀行一手收錢、另一手放錢,但其實兩者的貸款金額規模存有很大差距,所以不宜這樣看待。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