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壽險大手筆發債,南山壽不落人後**
儘管升息拉高發債成本,但壽險業為強化資本,今年繼續搶發債券籌資。四大壽險合計將發債1,130億元,超越去年六大壽險的1,100億元。其中,南山人壽今年發債額度高達300億元,已率先發出35億元。
大型壽險業者發債熱度延續去年。國壽發出440億元次順位債,今年發債額度達500億元。富邦人壽通過300億元發債額度,新光人壽也有80億元。三商美邦人壽也計畫發行次順位債,預計在銀行保證下發行。
新壽擬發80億元次債,由六家公股銀行擔保,但目前僅有合庫銀行和上海商銀確認。南山壽規劃發300億元次債,除已發35億元,後續將分次發完。預計6月再發100億元。
反觀銀行方面,金融債市場較為保守。已發行的指標金融債包括輸銀5年期47億元、土銀10年期25億元、玉山銀5年期16億元。加上台新銀30億元和華南銀80億元的發債額度,今年金融債和壽險次順位債合計已達643億元。
據櫃買中心統計,大型壽險業者延續去年以來發債熱度,國壽4月 一舉行新台幣次順位債440億元,今年發債額度共有500億元,剩下為 美元部位,創國壽最大發債籌資紀錄;南山壽1月也發債35億元,今 年發債額度預計將達300億元;還有富邦人壽今年通過發債額度300億 元、新壽也要發債80億元,四大壽險今年合計就將發債籌資1,130億 元,超越去年六大壽險全年發債1,100億元。
券商主管指出,後續還有三商美邦人壽也打算發行次順位債,預計 循新壽模式,同樣是要銀行保證,仍在洽談中。
新壽擬發80億元次債,找六家公股銀行擔保,但目前僅有合庫銀行 及上海商銀確認,其他仍在審核。
南山擬發300億元次債,除1月發出35億元,後續將分次發完。券商 主管表示,南山、富邦及新壽都預計在6月發債,南山規劃再發100億 元,其他兩大壽險仍未定;國壽剩下60億元額度,預計將發美元次順 位債。
銀行今年發債籌資方面,券商主管坦言,金融債市場不算熱,今年 指標金融債包括4月輸銀發出5年期金融債47億元、3月土銀發出10年 期25億元,玉山銀4月發出5年期16億元。
其餘包括臺銀、上海銀、王道銀、一銀、彰銀及兆豐銀也陸續發債 ,年期3年∼7年不等,金額大多在10億元∼15億元上下。除已定價的 金融債,加上台新銀今年發債額度30億元、華南銀今年額度80億元。
**南山人壽大手筆購地!砸23.58億元前進桃園、台南**
各位觀眾,大型壽險業者南山人壽最近動作頻頻,斥資23.58億元購入兩塊地皮。 **桃園大璽萬象大樓當新辦公室** 其中,南山以11.7億元向合輝建設購入桃園市桃園區合輝大璽萬象大樓。這棟22層樓、地下4層的鋼筋混凝土大樓預計2025年取得使用執照,未來將作為桃園分公司、辦公室和教育訓練教室使用。 瑞普萊坊董事長劉美華分析,合輝大璽萬象大樓位於精華地段,鄰近大型商場和交通樞紐,區位優越。南山出手購買,顯見對桃園未來發展的看好。 **台南廠房收租金利潤** 另外,南山還以11.88億元向台灣瑞肯物流購買台南市新市區的土地和廠房。這塊地皮面積約5,446坪,建物面積約3,075坪。南山表示,購買目的是按照保險法規定進行不動產投資,將收取長期的租金收益。 劉美華指出,この土地は台南市新市區の樹谷園區に位置し、台積電やASMLなどの進出で工業地帯が永康區から新市地區に移転しつつある。そのため、将来性の高い投資先とみられています。南山人壽表示,以11.7億元向合輝建設開發購置位於桃園市桃園區小檜溪重劃區的合輝大璽萬象大樓,未來將作為桃園分公司、自用通訊處辦公室及教育訓練教室所用。
南山人壽指出,合輝大璽萬象大樓為地上22層、地下四層鋼筋混凝土造大樓,南山人壽預計將於2025年取得使用執照。
據了解,合輝大璽萬象大樓坐落於桃園市桃園區小檜溪重劃區內,鄰地有大型商場、辦公室投資,應能帶起區域商業發展動能,隨著重劃區逐步建設完成,未來發展可期。
瑞普萊坊董事長劉美華分析,小檜溪重劃區鄰近桃園火車站前商圈、中正路商圈、藝文商圈與中正藝文特區,且距離興建中的捷運綠線G09民光站僅約1公里,可南接桃園車站,北連接機場捷運A11/G32南坑口站,聯外交通網路四通八達。
劉美華強調,該大樓位處商業用地,區位、環境、交通、機能、大樓外觀等皆到位,應是南山人壽出手關鍵。
另外,南山人壽昨天董事會決議,以11.88億元向台灣瑞肯物流購置台南市新市區看西路5號的土地及廠房,目的是依保險法規定,進行不動產投資;南山人壽強調,該案以收取穩定長期租金收益為購置目的。
南山人壽表示,該案土地面積約5,446.52坪、建物面積約3,075.94坪,台灣瑞肯物流公司擬以售後回租方式處分本案。
據了解,該案位於台南市新市區樹谷園區,隨台積電、ASML等大廠進駐南科,帶動區域產業發展,工業重鎮漸漸由永康區轉移至新市地區,連接南部科學園區路竹、橋頭等科技工業區,預期未來發展具有潛力。
潤泰全加碼生技業 3.71億元參與泰福現增 轉型為控股公司的潤泰全(2915)持續看好生技產業發展,持續加碼布局。今日(16日)公告再砸3.71億元,買進泰福-KY(6541)5,767張普通股股票,每股平均交易價格64.39元,累計迄今已持股泰福生技3.52%。 儘管去年潤泰全因轉投資南山人壽獲利減少,業外獲利貢獻度降低,導致全年EPS下降至7.19元,創11年新低。但由於金管會不再規定必須自保留盈餘提列特別盈餘公積,因此配發股利回歸正常,董事會擬配息2.5元,優於市場預期。 潤泰全雖擁有龐大現金部位,仍持續尋找合適標的,進行長期投資。今日公告斥資3.71億元,加碼買進泰福股票5,767張,參與現增。
潤泰全去年雖因轉投資南山人壽獲利減少,業外獲利貢獻度降低, 全年EPS下降至7.19元,為近11年最低,不過由於金管會未再規定必 須自保留盈餘提列特別盈餘公積,因此配發股利回歸正常,董事會擬 配息2.5元,優於市場預期。
潤泰全雖有大量現金在手,但仍持續物色適當標的物,打算進行長 期投資;16日公告砸3.71億元,加碼買進泰福股票5,767張,參與現 增。
壽險龍頭南山人壽祭300億發債計畫 接軌2026年新制
隨著2026年新壽險法上路,壽險業積極籌資,國泰人壽已完成今年首波440億元發債。而壽險龍頭南山人壽也宣布將發行300億元次順位公司債,為今年第二家發債的壽險公司。 南山人壽表示,這筆發債資金將用於強化財務結構、充實自有資本,提升資本適足率。利率方面,目前尚未公布,但預計與國泰人壽的3.70%至3.85%水準相仿。 除了南山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也已公告將分別發行250億元、80億元的次順位公司債。六大壽險中,目前僅臺灣人壽尚未公布發債計畫。 壽險業者表示,發債是因應2026年新壽險法要求,壽險公司必須提升資本適足率至200%。而發債可強化財務結構,增加資本額。 市場預估,壽險業今年發債金額將再創新高。南山人壽的300億發債計畫,加上國泰人壽已發行的440億,以及富邦人壽、新光人壽的530億,四家壽險公司發債總額已超過1,270億元。 此外,國泰人壽也將發行60億美元債。市場傳出,國壽美元債詢價利率約5.9%,略低於去年發行的6.1%。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歐美不動產商辦暴雷,而國壽在倫敦投資不動產。不過國壽表示,目前尚未受到影響。 至於以伊戰爭一觸即發,國壽在中東主要曝險是公債,目前也未受影響,且放在成本列帳,不受評價影響。國壽指出,剩下60億元為美元債的額度,核准後再公告。國壽為今 年第一家完成發債籌資,之後還有富邦、南山、新光等壽險,均已公 告要發債募資。
據國壽公告,這次新台幣次順位債發行總額440億元中,甲券發行 金額為新台幣323.5億元、發行期間為10年,乙券發行金額為新台幣 116.5億元,發行期間為15年。國壽指出,這次募得價款的用途及運 用計畫為強化財務結構,充實自有資本及提升資本適足率。
國壽今年將發債500億元,發債金額創歷年來最大,將視市場行情 及客觀情勢分次發行;相較於去年發次債同時有新台幣、美元計價, 今年440億元為新台幣債券,票面利率在3.7%∼3.85%的水準,與去 年國壽發行次順位債的票面利率相當。
至於美元計價部分,正進行最後發債程序。市場預估去年國壽發行 美元次債票面利率達6.1%,今年傳出詢價是5.9%,可比去年略低。
對於近期歐美不動產商辦暴雷,國壽雖有投資倫敦不動產,但目前 並沒有受到影響;至於以伊戰爭一觸即發,國壽在中東曝險主要是沙 烏地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以色列的公債,目前也並沒有 受影響,同時放在成本列帳的AC項下,不受評價影響,更何況目前是 「評價利益」並非虧損。
觀察六大壽險去年都有發行次順位債,國壽發債後,其他壽險都有 在評估,新光人壽、南山人壽、富邦人壽都已公告今年要發債,額度 或上限分別是80億、300億及250億元,都已陸續在市場上詢價,四家 合計就有1,130億元的額度,估計壽險業今年發債金額將續創新高。
**南山回歸助推 台股美股帶動壽險保費增長**
在台股、美股多頭趨勢下,不只投資型保單詢問度升高,分紅保單也持續熱銷。壽險業者統計,今年前兩個月,分紅保單新契約保費已超過190億元,加上股市大漲帶動投資型保單回溫,預估壽險第一季新契約保費將接近1,800億元,年增近1成。
目前市場上僅有富邦人壽、保誠人壽、法國巴黎人壽三家販售分紅保單,其中富邦人壽表現最亮眼,2月銷售額超過40億元,前兩個月達120億元。保誠人壽分紅保單銷售也有近30億元,前兩個月賣出逾70億元。法國巴黎人壽去年底才搶進分紅保單市場,單月銷售約1億元,前兩個月賣出逾2億元。
受到美國預估下半年將啟動降息的影響,傳統保單買氣回溫,壽險前兩個月新契約保費已突破1,116億元,年增近15%。3月除了傳統型保單買氣延續,台美股創新高的帶動下,投資型保單也開始升溫,前六大壽險首季新契約保費已累計1,086億元,預估首季壽險新契約保費可接近1,800億元,年增近1成。
3月若加總投資型保單市占率高的國泰、富邦、三商壽,以及回歸市場的南山人壽,四大壽險公司投資型保單共賣近150億元,預估整體壽險3月投資型保單有機會賣出超過250億元,首季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應可超過530億元。
壽險業者表示,去年可能是最壞的情況,今年對新契約保費展望正向樂觀。下半年預期可看到美聯儲降息,壽險業者將多聚焦在美元保單銷售,利變型等傳統型保單買氣持穩,投資型保單雖受金融市場變化大,但因接軌需求,業者仍會加強投資型保單銷售,預期今年新契約保費收入可達雙位數成長。
目前僅富邦人壽、保誠人壽、法國巴黎人壽三家推出分紅保單,2 月買氣不減銷售超過70億元,前二個月賣出逾190億元。賣最好是富 壽2月超過40億元,前二月近120億元;保誠壽分紅保單銷售也有近3 0億元,前二月賣超過70億元;去年底剛搶進的法巴壽,單月賣約1億 元,前二月賣超過2億元。
美國下半年有望啟動降息,前二月利變型、分紅保單等傳統保單買 氣回溫,壽險前二月新契約保費已突破千億大關至1,116億元、年增 近15%。3月除傳統型保單買氣延續,受惠台美股皆創新高,投資型 保單買氣回升,前六大壽險首季新契約保費已有1,086億元,推估首 季壽險新契約保費可近1,800億元,年增近1成。
3月若加總投資型保單市占率高的國泰、富邦、三商壽,加上剛回 歸的南山,四大壽險公司投資型保單共賣近150億元,預估整體壽險 3月投資型保單有機會賣超過250億元,首季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應 可超過530億元。
壽險業者表示,最壞情況去年已過,今年對新契約保費展望正向樂 觀,下半年有望看到美降息,今年會多聚焦在美元保單銷售,估利變 型等傳統型保單買氣會持穩,投資型保單則受金融市場變化大,但因 接軌需求,還是會加強投資型銷售,預期今年新契約保費收入可有雙 位數成長。
**南山人壽投資型保單銷售稱霸 台股漲投資性保單回溫**
今年3月台股漲破2萬點,加上南山人壽重返投資型保單市場,投資型保單買氣回溫,帶動前六大壽險公司新契約保費收入創七個月新高,來到416億元,預計壽險業3月整體新契約保費將達680億元。
3月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可望突破250億元,南山人壽重返市場功不可沒,預計銷售額約30億元。加上投資型保單市占率高的國泰、三商壽、安聯、安達等公司,整體投資型保單銷售預計突破250億元。
除了投資型保單,利變型保單 نیز受到青睞,新壽、凱基、台壽等公司主打利變型保單,在降息趨勢下,3月銷售依然穩定,金額落在38億元至43億元之間。
國壽、南山第一季新契約保費都突破200億元,而富邦憑藉分紅保單和投資型保單,第一季新契約保費超過280億元,穩坐第一。預計4月國泰、富邦將超越300億元大關。
壽險業績回溫 第 1 季增 9% 南山人壽排名第三
根據六大壽險公司統計,今年首季初年度保費收入 (FYP) 合計達 1,086 億元,年增 3.51%,預估全體壽險業業績可望逾 1,800 億元,年增率超過 9%。
3 月份部分,六大壽險初年度保費約 416 億元,年減 3.7%,但創下八個月新高。其中,國泰人壽以 130.4 億元居首,富邦人壽以 98.44 億元排名第二。
排名第三的南山人壽,3 月初年度保費為 66.8 億元,年增 15.6%,第 1 季初年度保費達 204.6 億元,年增 17.4%。南山人壽表示,透過利變壽險商品、投資型年金、醫療險等多元產品,持續滿足國人需求。
凱基人壽 3 月初年度保費為 43.5 億元,第 1 季為 113 億元,年減約 27%。凱基人壽將持續提升高價值保單銷售,強化保險本業發展。
新光人壽和台灣人壽 3 月初年度保費分別為 39.1 億元和 38.1 億元,第 1 季業績與去年同期持平。台灣人壽第 1 季初年度保費年增 34%。
壽險業預估,3 月壽險業初年度保費約 680 億元,第 1 季接近 1,800 億元。
今年初在美元利變保單、分紅保單等傳統型壽險買氣推升下,壽險 前二月新契約保費已近1,11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56%,3月再 受惠投資型保單買氣大幅回溫,前六大壽險3月新契約保費近416億元 ,創七個月新高,預期整體壽險業3月新契約保費會有接近680億元的 水準,應還可維持成長態勢。
就首季來看,六大壽險累積新契約保費達1,086億元,年增率為3. 5%,預估整體壽險業光第一季新契約保費就會接近1,800億元,即將 逼近2千億元大關。
相較於1月、2月,3月最特別的就是投資型保單銷售大爆發,主要 是兩因素所致,一是3月股市大漲,台股登上2萬點,美股也創下新高 ,當場在多頭時,投資型保單通常銷售也會跟著提高;二是因為南山 人壽重回投資型保單市場,據了解,南山人壽3月投資型保單銷售就 有接近30億元,若加計投資型保單市占率較高的國泰、三商壽、安聯 、安達等來算,預估3月整體壽險業投資型保單銷售有突破250億元。
新壽、凱基、台壽等,因主力保單主要還是在利變型保單上,受惠 於在降息的市場氛圍下,傳統型保單仍持續受到青睞,三家壽險3月 銷售也有高達38億元∼43億元的穩定水準。
靠著投資型保單與利變型保單雙雙買氣回溫,國壽、南山第一季新 契約保費紛紛衝破200億元大關,而富邦靠著分紅保單挹注與投資型 保單,第一季新契約保費超過280億元,拿下首季第一名,累積至3月 底,國泰、富邦、南山三家壽險公司的新契約保費已超過200億元大 關,且國泰、富邦有望在4月衝破300億元。
根據各家公司統計,今年3月,六大壽險初年度保費約416億元,年減3.7%;不過單月初年度保費約416億元,創八個月新高。
其中,壽險龍頭國泰人壽3月初年度保費高達130.4億元,不僅奪下冠軍,也是六大壽險裡唯一破百億元的業者;3月初年度保費較2023年同期成長4.6%。今年第1季,國壽初年度保費約271.6億元,緊追富壽的282.7億元。
富邦人壽3月初年度保費約98.44億、逼近百億水準,排名業界第二,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傳統型及投資型商品;富壽3月初年度保費與去年大致相當,今年第1季,富壽初年度保費約282.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8%。
南山人壽3月初年度保費為66.8億元、排名第三,年增15.6%,今年第1季初年度保費約204.6億元,為國壽、富壽之外,第三家破200億元的壽險公司,年增率達17.4%。南山人壽以利變壽險商品及投資型年金為銷售主力,加上持續推出符合國人醫療照護需求商品,整體醫療險商品動能穩健。
凱基人壽3月初年度保費為43.5億元,第1季初年度保費約113億元,年減近27%。凱基人壽將持續推動高價值保單銷售,以提升保險本業長期發展。
新光人壽3月初年度保費約39.1億元,今年第1季約97.7億元,與去年同期大致持平。
台灣人壽3月初年度保費約38.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當,今年第1季初年度保費約116.6億元,年增34%。
壽險業高層估計,今年3月,壽險業初年度保費約680億元,今年第1季估計近1,800億元,年增逾9%。
回顧今年元月,六大壽險喜迎開門紅,合計初年度保費來到403.6億元;2月適逢農曆春節連假、工作天數較少,六大壽險合計初年度保費降至266.2億元,合計前二月為669.8億元,加計3月,今年第1季六大壽險初年度保費合計約1,086億元,年增3.51%。
**南山人壽3月獲利71億元 亞軍寶座**
在台股飆漲和新台幣貶值等利多因素下,六大壽險業者於3月稅後獲利近315億元,創八個月來新高。其中,南山人壽以71億元拿下亞軍寶座,僅次於國泰人壽的125億元。
南山人壽第一季累積獲利近135億元,排名第三。業者表示,3月獲利主要來自台股資本利得和匯率貶值收益。南山人壽 активно投資於台股,並受惠於高息ETF接盤,從中獲取可觀的資本利得。
此外,新台幣3月兌美元貶值近1.3%,南山人壽海外投資未避險,因此獲得約1,400億元的兌換利益。六大壽險業者也因匯率波動而大量增提外匯準備金,合計已超過1,000億元,有助於抵禦匯率波動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富邦人壽3月稅後獲利41億元,首季暫列第二名。不過,富邦人壽因德國房地產租期即將屆滿,認列公允價值下調近60億元,拖累3月獲利。但富邦人壽擁有超過400億元的台股未實現獲利,加上私募基金投資收益,仍有望在第二季追趕獲利。
獲利創八個月新高!六大壽險3月狂賺314.8億 南山人壽繳出亮眼成績
在國內外股市表現強勁和新台幣貶值挹注下,六大壽險公司在3月份繳出亮眼的獲利表現,合計稅後狂賺314.8億元,創下八個月來的新高。其中,南山人壽受惠於穩定的經常性收益和掌握台美股市上漲,單月稅後獲利71億元,首季累計獲利134.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0.98元。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3月稅後純益達125億元,累計稅後純益247.4億元,奪下獲利冠軍。富邦人壽3月稅後純益40.8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74.3億元,年增幅達141%。
新光人壽3月稅後純益29億元,主要因國內外股票實現資本利得近80億元,挹注獲利表現。台灣人壽在美元升值下,避險成本壓力減緩,再加上股票處分利得及股息紅利挹注,單月稅後純益27.5億元。
凱基人壽也因美元持續升值,並掌握市場脈動實現投資獲利,3月稅後純益達到21.3億元。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3月稅後純益125億元,累計稅後純益247.4億元,奪下獲利冠軍,單月獲利提升,主要反映資本利得及經常性收益挹注。3月股市創高,國壽伺機實現資本利得,加上新台幣匯率單月貶值1.3%,匯兌利得有助緩和避險成本壓力,整體獲利表現亮眼。
南山人壽3月受惠於穩定的經常性收益、掌握台美股市上漲實現資本利得,3月稅後賺進71億元,首季累計獲利134.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98元。
富邦人壽3月稅後純益為40.8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74.3億元,年增141%。
富邦人壽3月主要投資收益來源為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另所投資的各種私募基金帳上有未實現利益逾400億。
新光人壽3月稅後純益29億元,月增386.7%,累計稅後純益4.1億元,EPS為0.05 元。主要受惠於國內外股票實現資本利得將近80億元,挹注獲利表現。
台灣人壽3月因美元升值,使避險成本壓力減緩,亦由於股票處分利得及股息紅利挹注,單月稅後純益27.5億元,累計前三月稅後純益76.5億元;凱基人壽受惠於美元持續升值,並掌握市場脈動實現投資獲利,3月稅後純益為21.3億元,今年第1季稅後純益達51.4億元。
其次是新台幣3月兌美元大貶近1.3%,六大壽險海外投資完全不避 險的兌換利益近1,400億元,匯兌利益亦貢獻3月獲利。
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基、台灣等前六大壽險,3月稅後獲 利31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5億元,年增11.6倍之多,是繼去年7月後 首度單月再賺超過300億元;第一季六大壽險合計稅後獲利689億元, 去年首季則是虧損65億元。
助攻壽險獲利的三利多,一是台股旺,靠賣股票給ETF基金等,實 現300多億元資本利得,二是投資私募基金有賺,國壽及新壽3月都有 處份多檔私募基金,各實現新台幣85億及18億元,第三就是新台幣貶 值,兌換利益逾千億元,六大公司3月亦大量增提外匯準備金,帳上 累計亦已破千億元,厚植吸收匯率波動的實力。
3月獲利王為國壽的125億元,睽違8個月後重回單月賺百億元水準 ,也是首家累積賺破200億元;南山3月以71億元拿下亞軍,首季賺近 135億元,排名第三;富壽3月稅後賺41億元,首季以174.4億元暫列 第二名,富壽表示,主要是德國房地產租期將至,3月認列公允價值 下調近新台幣60億元,拖累3月獲利。
主要是富壽在2019年以5.75億歐元投資的德國歐元塔,原本歐洲央 行(ECB)承租,但ECB已宣布最晚2025年就要搬離,尋找更高端的大 樓,所以富壽依保守穩健原則,先認列價值減損,但富壽台股部位有 遠逾400億元的未實現獲利,加上其投資的私募基金亦還有逾400億元 未實現利益,第二季仍極具實力追趕獲利。
**保險業留才激戰!南山人壽定著率持續成長** 由於春節假期工作天數減少和保險公司考核機制影響,2月壽險登錄業務員人數略微衰退至20萬5,993人。值得關注的是,「業務員第13個月定著率」作為留才指標,顯示各壽險公司留才成效差異。 **台灣人壽、凱基人壽高留才率** 六大壽險中,台灣人壽以90%的定著率遙遙領先,凱基人壽緊追在後,達到86.85%。顯示這兩家公司擁有良好的招募和留才機制。 **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定著率成長** 富邦人壽定著率大幅成長11.45個百分點至51.52%,南山人壽也成長逾2個百分點至55.43%,展現回穩跡象。 **各壽險公司推高薪厚福利留才** 為留住人才,各壽險公司祭出高薪和超優福利。富邦人壽強調以「創業制」激勵業務員,2023年薪資成長幅度達25%。台灣人壽則培育「五高」保險人,提供競爭力商品和業務制度,提升保險顧問收入。 **微型保險達成率達10%** 此外,金管會推動微型保險保障弱勢民眾。截至2月底,壽險達成率已達10.06%,目標在今年完成1億1,923萬元微型保單保費。 壽險公會表示,增才後育才、留才制度十分重要。各壽險公司將持續提升留才成效,同時推動微型保險保障弱勢民眾,展現保險業對社會責任的承諾。
由於2月遇到農曆春節,工作天數較少,壽險公司增員速度減緩,加上各大保險公司有考核機制,因此影響業務員登錄,據壽險公會統計,2月壽險登錄業務員人數較上月減少1,009人,來到20萬5,993人,連續二個月衰退。
「業務員第13個月定著率」可視為一家公司的留才指標,也就是各壽險公司當年度登錄業務員迄第13個月仍在職人數占當年度登錄業務員總數的比例,定著率愈高,代表愈多新血留得住。
根據最新數據,若扣除郵政壽險,2023年業務員第13個月定著率最高的是台灣人壽,以90%的高定著率排在第一,表現不俗;凱基人壽定著率雖較2022年的90.99%小幅下降,但仍以86.85%排第二;第三由全球人壽72.62%拿下;安達人壽、國泰人壽分別以67.7%、63.8%排第四、五名。
六大壽險中,定著率進步最大的是富邦人壽,一口氣上升11.45個百分點,達51.52%順利過半,顯示出回穩的跡象;南山人壽亦較2022年成長逾2個百分點,達55.43%;新光人壽2023年定著率則為46.5%。
展望今年,六大壽險公司增員目標人數22,500人,而在增才過後,育才、留才制度也相當重要。為提高定著率,富邦人壽表示,該公司是以「創業制」為核心的業務工作,透過個人的努力程度達到想要的報酬與成就,2023年全體業務同仁的薪資成長幅度達到25%,業務主管超過三成,若是通訊處處主管更高達46%。
台灣人壽積極培植知識高含金量、高服務品質、高熱誠、高抗壓、高情商的「五高」保險人,提供有競爭力的商品和業務制度,進一步助攻保險顧問創造高薪資成長,讓職涯走得更長遠。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為守護弱勢民眾,金管會自2009年起推動微型保險,目的主要是提供經濟弱勢者基本程度的人身保險保障,各大保險業者也響應政府全力推動微型保險。2024年的微型保單保費目標也較2023年成長2.7%,達到1億1,923萬元,截至今年2月底,整體壽險達成率超過10%。
微型保險為11類經濟弱勢或特定身分族群提供因應特定風險基本保障的保險商品。壽險公司設定今年要完成1億1,923萬元微型保單保費目標,壽險公會統計,截至2月底,微型保險有效契約人數60.1萬人,總保額1,871.3億元,總保費收入1,199.7萬元,總達成率10.06%,力拚年底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