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觀察今年4月,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合計為353.9億元,低於今年3月的416.3億元,但較去年同期大增17.3%。
根據各公司統計,今年前四月,大型壽險公司的投資型保單多數較去年同期衰退,且幅度還高達兩位數。壽險業高層分析,主要是2023年7月投資型保單禁令上路,新制上路前市場有一波「最後上車潮」、推升去年上半年投資型保單的銷售業績,今年新規範上路後,銷售通路需要時間適應與了解,導致今年前四月投資型保單銷售衰退。
此外,多數大型壽險業今年前四月的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均大幅成長,主要是為因應接軌IFRS17(國際會計準則第17號公報)及國際保險資本標準(ICS),壽險業正極力推動商品轉型,持續強化長年期繳與保障型商品銷售。
六大壽險個別業績比一比,今年4月富邦人壽新契約保費為85.2億元,略為領先國泰人壽的80.3億元;今年前四月富邦人壽新契約保費為368億元,國泰人壽新契約保費約351.9億元緊追在後,雙方「戰況」十分激烈。
富邦人壽4月新契約保費為85.2億,年增23%,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傳統型及投資型商品。富邦人壽表示,將持續強化長年期繳與保障型商品銷售;前四月個人健康及傷害險較去年同期成長31%,商品轉型策略推動有成。
國泰人壽健康及意外險商品銷售動能穩健成長,單月新契約保費年成長18%。今年第1季,國泰人壽外溢保單及實物給付型保單銷售量雙雙居冠,其中外溢保單主要結合「FitBack健康吧」外溢機制,協助客戶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第1季新契約保費達2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6%。
南山人壽4月新契約保費62.1億元,年增38%,累計前四月新契約保費為266.7億元,排名業界第三。
台灣人壽與凱基人壽同樣上演「龍虎鬥」,台灣人壽4月新契約保費為47.9億元,以些微差距領先凱基人壽的47.1億元;今年前四月台灣人壽新契約保費為164.5億元,凱基人壽則是160.1億元,分居第四與第五名。
新光人壽4月新契約保費為31.3億元,年增11.6%,今年前四月新契約保費為129億元,年增2%。
展望未來,潤泰全表示,景氣持續溫和復甦,全年展望可望優於2023年;潤泰新指出,台股表現持續亮眼,在股市支撐房市下,未來房價沒有下跌的理由。
潤泰全副總經理李天傑表示,今年第1季本期淨利達44.78億元,主要是來自業外轉投資的南山人壽約28億元、以及潤泰新約16.23億元,兩家公司合計貢獻達44.25億元,其餘則是來自紡織本業等的獲利。
潤泰全第1季合併營收7.02億元、年減6.4%;營業毛利2.19億元、年減3.9%;稅前盈餘45.13億元、年增2,186.6%;稅後純益44.67億元、年增3,046.3%;EPS 4.28元。期末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淨值)1,031.4億元,每股淨值回到93元以上,是近八季最高點。
李天傑指出,可以感受今年景氣呈現緩步上升趨勢,而第1季獲利表現比去年同期、第4季都來得好,主要是因為第1季新台幣匯率比較穩定,推升南山人壽獲利,加上美國市場也穩定恢復中,因此較去年同期明顯好轉。
南山人壽4月自結稅後純益到60.7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195.5億元,年增 377%,每股純益1.41 元,南山人壽表示,保險本業表現穩健,加上受惠穩定的經常性收益,及掌握市場實現資本利得,同時新台幣兌美元續貶有助緩和避險成本壓力。展望今年,最壞時機已過,2024年在全球升息近尾聲,認列金融資產損失可望縮減,全年展望可望優於2023年。
潤泰新昨日也公告第1季財報,稅後純益67.29億元,年增2080%;每股稅後純益2.46元。另,在南山人壽回穩下,潤泰新期末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回到1,031億元,每股淨值逾36元,創近八季以來的新高。
潤泰新指出,今年首季主要是認列潤成(南山人壽)約30億元、建設及商場本業獲利約9億元,其他主要為因玉成段出租約六成後投資性不動產認列公允價值評價約40億元,其餘差額主要為所得稅費用。
展望未來,潤泰新指出,台股表現持續亮眼,在股市支撐房市下,未來房價沒有下跌的理由。因此,未來營建事業將持續整合交通樞紐、精華地段合建案,商用不動產將穩健獲利。
你心目中的「幸福企業」長什麼模樣?是周休三日、還是有優渥的年終分紅?很多人可能都輕忽了,良好的工作環境不僅有助於降低員工的工作壓力與身體不適,更能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與滿意度,是提升員工幸福感不可輕忽的關鍵。
南山人壽總經理范文偉表示,秉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南山人壽將員工視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為了提升員工幸福感,公司致力營造工作與生活平衡的企業文化,打造優質的工作環境。日前南山金融中心經過UL Solutions的文件審查及實地訪查,檢驗包含空氣、水、衛生、照明、噪音影響等五大項目,順利取得UL健康建築驗證標誌下的室內環境驗證,成為台灣首家取得該驗證的企業,展現對於促進員工健康福祉的堅定承諾,也成為南山人壽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3):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的重要實績之一。
除了硬體環境的維護及優化,為了保障員工的安全衛生與健康,長期以來,南山人壽結合保險核心職能提供員工多項健康促進福利措施,包括首創將長照保險納入內勤員工團體保險、提供優惠團險方案讓員工可選擇加保配偶、子女、父母,提供優於法令的內勤員工健康檢查專案、提供「肺腺癌篩檢」補助費用等;同時,每年舉辦多場職場健康講座,並致力提供多元化的內勤員工社團活動,全方位照顧員工的身心健康。
展望未來,南山人壽將持續評估將更多自用辦公大樓納入相關驗證範圍,善盡提升員工健康福祉的企業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作為員工最堅強的後盾,因為,唯有快樂健康的員工,才能傳遞給保戶及社會正向的力量,落實南山人壽推動永續健康的核心策略。
潤泰新第一季營收70億元、年增11%,稅後純益67.29億元、年增 21.85倍,創近12季最高;EPS達2.46元,創下近七季最高紀錄。
潤泰新持股25%的潤成控股首季就貢獻獲利達30.15億元,潤泰新 直接持股0.23%的南山人壽則貢獻0.31億元,合計來自南山人壽的獲 利挹注就有30.46億元。潤泰新持股7成的潤泰創新開發,其南港玉成 段辦公大樓已出售6成,因認列投資性不動產公允價值評價40餘億元 ,因此潤泰新依持股比也認列31.2億元;此外,潤泰新持股14.28% 的潤泰全也貢獻4.06億元的投資獲利。
上述四大轉投資公司所貢獻的獲利,推升潤泰新單季稅後純益達6 7.29億元。
觀察今年的完工入帳來源,潤泰新協理陳柏宇表示,新北新店「潤 泰央北」去年底完工,今年第一季持續入帳;接下來總銷10.5億元的 「潤泰青田618」已取得使照,今年交屋挹注;總銷19億元的「潤泰 左岸生活」已售8成,預計年中取得使照並交屋;總銷9億元的「潤泰 信義」年中取得使照後交屋,已售近8成;總銷18億元的「潤泰大安 富陽」第四季取得使照後交屋入帳,全年房地產本業可望邁向高峰。
南山人壽、潤泰新等二大金雞母分別貢獻第一季獲利28億、16.23 億元,加上貿易及流通本業挹注,單季稅後純益達44.68億元,EPS為 4.28元,均勝過去年同期。
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基與台灣等六大壽險,前四個月新契 約保費1,312億元,年增約9%,其中國壽因投資型保單銷量減少,凱 基壽則是傳統保單業績放緩,其餘四家皆成長,成長最高是台壽年增 達42.1%。
美國仍未降息,美元利率仍處高點,為因應新台幣隨時可能重貶, 及過去銀行通路銷售保單的解約壓力,壽險業前四月明顯強化利變壽 險、分紅保單的銷售,分紅保單4月估計銷量近百億元,如首季分紅 保單已賣逾160億元的富壽,4月估計已破200億元,保誠人壽前三月 分紅保單亦賣近110億元,估4月有望破150億元,法國巴黎人壽亦加 入分紅保單銷售,單月百億元銷量有望。
由於分紅保單7月1日將有新制上路,市場傳出有停售效應,但富壽 強調,保單並未要停售,主要是美元維持高利率下,利變壽險賣相失 色,轉向分紅保單,加上不少高資產族有傳承需要及資產累積需求, 因此分紅保單買氣持續成長。
由於利變壽險、傳統壽險及分紅保單的資金才是大部分由壽險公司 運用,壽險公司銷售投資型保單,多只是賺手續費及自然保費,雖對 接軌有益,但對累積資金較無效果,今年前四月壽險業明顯增加利變 保單及分紅保單的銷售力度。
4月利變壽險估計亦有200多億元,分紅保單近100億元,在資本市 場仍多頭且南山人壽重回投資型保單市場,及安聯人壽、安達人壽及 法巴人壽主攻投資型下,4月投資型保單估計亦有200多億元,三大保 單即瓜分單月600億左右的新契約保費。
利變壽險如國壽、台壽、南山前四月都應有150億元以上,分紅保 單則是富壽與保誠人壽各有150∼200億元,投資型保單,國壽前四月 近150億元,安聯人壽逼近200億元,南山則要近80億元,安達則應有 百億元。
台灣金融:AI客服現身!南山人壽搶進戰局
近年來,台灣金融業者積極發展人工智慧(AI)智能客服,提供 24 小時不打烊的諮詢服務。這些智能客服除了能即時回應客戶問題,還能省下大量客服人力,轉而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近期,南山人壽也加入 AI 客服行列,在今年 3 月陸續於各管道上線。據統計,南山人壽的智能客服上線至今已累積服務近萬人,進一步提升客戶服務的便利性。
目前台灣金融業者推出的智能客服包含國泰金控的「阿發」、中信銀行的「小 C」等,皆以文字互動為主。這些智能客服透過 AI 技術,能快速判讀客戶問題並提供即時回應,大幅節省客戶等待真人客服的時間。
調查顯示,金融智能客服的回覆率相當高,大部分客戶的問題都能獲得解決,真人客服取代率普遍超過 7 成。例如,國泰世華銀行的「阿發」自 2018 年上線以來已服務超過 1,300 萬人次,回覆解決率達 95%。玉山銀行的「小玉」2016 年上線後,更累計服務逾 3,300 萬人次。
隨著 AI 技術的成熟,金融智能客服的功能也持續擴展。除了文字互動外,未來還有可能提供語音對話、影片諮詢等服務。業者期待透過 AI 客服的強化,能提供客戶更全面、更即時的金融服務體驗。
受惠匯率波動、壽險持續操作海內外股票,前四大壽險業者(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凱基人壽、新壽)累計前4月賺進552.6億元,一掃去年同期虧損98.2億元的陰霾。惟4月受美國聯準會(Fed)態度偏鷹影響,美債利率上揚、美股承受壓力,導致四大壽險總計4月表現較3月縮減14.7%。
國泰人壽以4月單月稅後純益104億元,暫居冠軍寶座,超越新光人壽的27.87億元、台灣人壽的22.24億元,以及凱基人壽的18.96億元。目前六大壽險中,尚餘富邦人壽與南山人壽尚未公布4月成績單。
新光人壽4月較3月略減1.14億元,惟累計前4月仍有32億元進帳,連續三個月賺錢。凱基人壽4月稅後純益18.96億元,較3月小幅下降2.39億元,約11.2%。台灣人壽前4月稅後純益達到98.79億元,主要受益於美元持續升值,以及股債資本利得表現優異。
金融業積極發展智能客服,如國泰金控的「阿發」、中信銀「小C 」、台新銀「Rose」、台北富邦銀「邦妮」、玉山銀「小玉」、凱基 銀「荷包君」、新光人壽「小新」、台灣人壽「阿龍」及全球人壽「 伊將」等。
目前金融智能客服主要以文字互動為主,透過AI技術即時判讀客戶 問題,立刻回應需求,客戶可用電腦、行動裝置,24小時隨時進行線 上諮詢服務。據調查,目前金融業智能客服回覆後,大部分都可解決 客戶的問題,不用再轉真人客服,真人取代率普遍逾7成∼9成。
國泰金所有子公司智能客服均為阿發,2018年上線後已服務國壽客 戶逾1,300萬人次,回覆解決率達95%;國泰世華銀每月也約有100萬 人∼120萬人上線找「阿發」。
玉山銀小玉2016年上線後,累計服務逾3,300萬人次,去年服務量 更超過660萬人次;台新銀Rose亦是2016年上線,逾5成客戶問題可由 Rose協助處理,解決80%客戶問題;凱基銀荷包君在前年上線,至今 協助211萬件客戶提問,可回覆96%的客戶問題。
中信銀表示其小C自2017年上線,已累計達5,000萬次服務量,平均 月使用量110萬次,客戶滿意度達94%;北富銀邦妮2016年上線後, 累積服務3,500萬人次且逐年增長,平均月使用量100萬人次。
新壽小新2017年上線至今已回覆230萬筆問題,轉接真人文字客服 比例僅1.8%,代表能解決大部分問題;全球人壽伊將2020年上線, 已服務99萬人、回答過191萬個問題;台壽阿龍2022年上線已回覆約 31萬個問題,約能解決7成客戶進線問題。富邦人壽智能客服去年上 線至今已回覆逾46萬個問題,可解決率超過94%;南山人壽今年3月 陸續在各管道上線,已服務累積近萬人。
惟4月壽險業遭受美國聯準會(Fed)態度偏鷹,美債利率走揚、美股承受壓力,縮減壽險業4月表現,四大壽險總計4月稅後純益總計較3月縮減14.7%。
國泰人壽4月單月稅後純益104億元,暫居冠軍,賺贏新光人壽的27.87億元、台灣人壽22.24億元、凱基人壽18.96億元。目前六大壽險中,尚餘富邦人壽與南山人壽未公布4月成績單。
新光人壽4月較3月略減1.14億元,惟累計前四月賺32億元,連續三個月賺錢。凱基人壽4月稅後純益18.96億元仍較3月略減2.39億元,下滑11.2%。台灣人壽前四月稅後純益98.79億元,則受惠美元持續升值,加上股債資本利得較佳。
**南山人壽建議兒童投保三階段,守護成長路**
隨著母親節將近,南山人壽提出兒童三階段投保建議,提醒家長為孩子填補不同年齡層的風險漏洞,並強調保險的後盾作用。南山人壽表示,針對0到1歲的新生兒,因先天代謝異常疾病症狀不顯著,應接受政府補助的新生兒篩檢,勿因擔心影響投保而延誤黃金治療期。此外,因新生兒免疫機制尚未成熟,建議規劃住院日額、實支實付等保障。
當孩子逐漸長大,活動力增加,南山人壽建議加強意外傷害險。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事故傷害為1到14歲兒少死亡原因之首,建議規劃完整的意外傷害、住院日額及實支實付保障,尤其是有骨折或重大燒燙傷保障的意外傷害險,保障孩子健康成長。
而對於15到24歲的少年及青年,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事故傷害、蓄意自我傷害、癌症是這年齡層的三大死因。南山人壽建議,除了強化意外傷害及實支實付保障,也應考慮規劃癌症及重大疾病險,提前部署醫療風險,讓孩子安心成長。
面對0到1歲的新生兒寶貝及嬰兒,南山人壽指出,由於先天代謝異常疾病的症狀大多不明顯,建議寶寶在出生滿48小時後,接受政府所補助的21項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但也促使新手爸媽擔心檢查結果會影響到新生兒保險的保費或核保,惟各家保險公司自2012年起,對於保險年齡0歲之新生兒、也就是滿六個月大前,針對衛生福利部公告之新生兒篩檢項目疾病,應排除等待期的規範。提醒所有新手媽媽切勿為了保險,延後作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的時間,反而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期。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母體給的抗體約在六個月大之後開始消退,改由寶寶自身免疫系統對抗外界的細菌與病毒,但免疫機制尚未成熟,南山人壽建議,可提早為家中嬰幼兒規劃住院日額、實支實付、手術醫療等保障。
隨著小孩逐漸長大、活動力變高,意外傷害險成為這時期最需要加強的保障重點,又根據衛生福利部2022年死因統計結果分析,「事故傷害」是台灣1到14歲的兒少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又以運輸事故、跌倒跌落以及意外溺死或淹沒為前三大兒少事故傷害的死亡原因。因此,南山人壽在建議為此階段的孩子規劃完整的意外傷害、住院日額以及實支實付保障,尤其是有提供骨折或重大燒燙傷保障的意外傷害險,為活潑好動的孩子增添保障,一旦面臨意外時刻,可享有良好的醫療品質和專業照護,讓孩子可以無憂地健康長大。
孩子成長到15到24歲的少年及青年,基於衛生福利部最新死因統計,「事故傷害」、「蓄意自我傷害」、「癌症」為15到24歲少年及青年的前三大死亡原因。南山人壽建議,除了強化此階段子女意外傷害及實支實付保障,隨著癌症及重大疾病走向年輕化,也建議考慮為孩子規劃癌症及重大疾病險,為未來可能的醫療風險提前部署,給孩子安心無畏懼的生活。
台積電助台股衝上2萬點,南山人壽首季獲利開門紅
台股首季在台積電的帶領下突破2萬點,壽險業也受惠於科技股的表現,繳出漂亮的成績單。其中,南山人壽與國泰人壽、富邦人壽等前六大壽險業者,首季實現資本利得超過1,100億元,主要是靠持有台積電等科技股。
這六家壽險業者首季稅後純益達689億元。南山人壽除外,其他五家金控下的壽險業者都減碼了台積電,規模約480億元。業者表示,雖然首季有新台幣貶值的兌換利益,但避險工具及準備金的成本仍高,加上本業經營成本與跌價損失的債券,能夠「變現」的只有股票,而台積電的獲利又特別豐厚。
六大壽險持有台積電的平均成本約每股450~560元,而第一季台積電股價漲幅超過30%,3月底收在779元。大型壽險業者僅持有台積電一檔股票就可能獲得超過百億元的未實現利得,因此趁機賣出獲利,確保首季的開門紅。
不過,有壽險公司私下表示,看到4月台積電站上800元,覺得「賣早了」,回檔時仍會伺機補部位。
六大壽險公司首季實現的資本利得約1,165億元,主要來自國內外股票,其中約80%、近900億元來自台股。壽險業至3月底投資台股市值已超過2兆元,海外股僅約5,200億元。
根據公開資訊,五大金控下的壽險業者,即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凱基人壽、台灣人壽,持股最多的都是台積電。5家公司至3月底共持有台積電市值約3,415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5%。其中,富邦人壽持有約1,360億元最多,估計有近18.7萬張,因此富邦人壽在台股的未實現獲利最高。新光人壽加上台積電債券持股,部位則超過900億元。
去年底台股在1萬7,930點附近時,壽險業者在台股的未實現利益就有近800億元,國壽、富壽、台壽都超過200億元。儘管有部分獲利實現,但也不斷回補。如今台積電攻上800元,台股站穩2萬點,壽險業者在台股的未實現獲利估計可能逼近2,000億元。
除南山人壽,金控下五家大型壽險中有四家首季減碼台積電,規模 約480億元。業者表示,首季雖有新台幣貶值的兌換利益,但避險工 具及提存準備金成本仍高,還要支應本業經營成本,滿手債券又多是 跌價損失,第一季能「變現」的只剩下股票,其中又以台積電獲利較 豐。
六大壽險持有台積電平均成本大約在每股450∼560多元左右,第一 季台積電股價漲逾30%,3月底收在779元,大型壽險光一檔台積電就 可能有逾百億元的未實現利得,因此趁機出售實現獲利,保住首季獲 利的開門紅。
雖有壽險公司私下表示4月台積電站上800元,感覺「賣早了」,回 檔還是會伺機補部位。
六大壽險公司第一季實現資本利得約1,165億元,大部分都是國內 外股票,壽險業至3月底投資台股市值已逾2兆元,海外股僅約新台幣 5,200億元,六大壽險首季實現的資本利得估計約有8成、近900億元 是來自台股。
據公開資訊,金控下五大壽險即國泰、富邦、新光、凱基、台灣, 最大持股都是台積電,至3月底5家公司共持有台積電市值約3,415億 元,相較去年底市值增15%,以富邦人壽持有約1,360億元最多,估 計有近18.7萬張,因此富壽的台股未實現獲利是壽險業中最多,新光 人壽加上台積電的債券持有部位則逾900億元。
去年底台股在1萬7,930點附近時,壽險的台股未實現利益就有近8 00億元,國壽、富壽、台壽都逾200億元,即便有實現部分獲利,但 也不斷回補,在台積電攻上800元,台股站穩2萬點下,壽險台股未實 現獲利估計可能逼近2,000億元。
**南山人壽加入淨零排放協會,承諾2050年達到淨零目標**
全球氣候變遷風險日益嚴重,全球企業紛紛響應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台灣壽險業龍頭南山人壽宣布加入「台灣淨零排放協會」,成為首家入會的壽險公司。
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表示,「淨零減碳,南山人壽責無旁貸。」他進一步宣布,南山人壽將在2030年減碳42%,並設定2030年達到RE50(50%使用再生能源)和2040年達到RE100(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持續推動低碳轉型。
南山人壽認為,壽險業的資金來自保戶的信賴,因此有責任保障個人、家庭和環境。尹崇堯董事長強調,南山人壽加入淨零排放協會,不僅揭示了其2050年淨零目標,也承諾透過降低營運碳排放和擴大再生能源使用,在2030年達成減碳42%。
台灣淨零排放協會理事長簡又新表示,肯定南山人壽的決心,期待能藉此推動淨零目標的實現,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南山人壽將與其他會員企業攜手合作,共同調適和減緩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
即使金融業對環境的直接影響較小,南山人壽仍自許為低碳保險先行者。尹崇堯董事長指出,南山人壽將從核心業務做起,改善商品與服務的碳足跡,提供環境友善的解決方案,積極推動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
2024年4月16日時,南山人壽在獨立董事與企業永續委員會成員的 共同見證下,成為協會中首家的壽險業成員,由董事長尹崇堯代表簽 署《2050淨零排放倡議》並宣布將致力與各企業會員攜手實現2050的 淨零目標。台灣淨零排放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無任所大使簡又新表 示,肯定南山人壽的決心,期待藉此加速內部實踐淨零目標,發揮更 大的社會影響力。
南山人壽認為,保險業的龐大資金來自保戶的信賴託付,肩負對個 人、家庭保障、社會安定與環境保護的責任。
董事長尹崇堯表示,成為第一家加入協會行列的壽險公司,對於南 山人壽別具意義,同時也揭示南山人壽的2050淨零目標,承諾2030年 將會透過降低自身營運碳排放及擴大使用再生能源等方式,達到減碳 42%,並持續建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預計將在2030年、2040年達到 RE50與RE100的里程碑。
儘管金融保險產業對環境不易直接造成重大有害或污染衝擊,南山 人壽仍以低碳保險先行者自許,從保險核心本業做起,積極促進公司 改善商品與服務的碳足跡,提供保戶環境友善的解決方案,在全球積 極推動實現2050淨零碳排的此刻,更願意與國內所有企業一同為淨零 轉型盡一份心力。
**台北綠色商辦大軍壓境 租金料衝上天際**
準備好荷包吧!台北市即將迎來一波綠色商辦大軍,預計明後兩年大舉進駐,將帶來近20萬坪的新增供給。這股綠色浪潮將推升商辦租金,尤其是信義計畫區和西區,租金恐怕要挑戰新高。專家預估,明年的信義計畫區頂辦租金將突破每坪月租5,250元大關,西區則將邁入3字頭。
根據高力國際統計,2025年至2026年間,將有14棟綠色新商辦完工,包括世貿三館、信義行政大樓等大型建物。這些商辦大樓具備低碳、綠碳的綠色認證,滿足企業對環境友善辦公空間的需求。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表示,這股「綠碳商辦換巢期」將加速商辦租賃市場的M化發展,也就是新舊商辦租金差距將愈來愈大。
目前,信義計畫區頂辦租金已站穩4,000元大關。其中,南山廣場43樓辦公室以每坪月租5,252元創下新高。業內人士預期,隨著新商辦供給湧入,信義計畫區的頂辦租金將突破每坪月租5,250元的紀錄。而西區的辦公室租金,目前最高價為每坪月租2,721元,但隨著皇翔新商辦大樓和台北雙星大樓的加入,租金有望朝3、4千元邁進。
專家分析,綠色商辦的建築成本較高,勢必會推升租金單價。這將導致中古商辦大樓的競爭力下降,租金可能受到壓抑。高力國際表示,明後兩年台北市市中心的20萬坪新增供給將削弱傳統商辦產品的優勢,並加劇台北市商辦租金的M化發展。
**南山人壽增持友達股票,看好面板產業前景**
友達光電(2409)日前公布最新十大股東名單,其中,南山人壽增持9,170張友達股票,持股比重上升至1.62%,總持股12.45萬張,成為第七大股東。
法人分析,南山人壽和其他國內外投資機構搶購友達股票,顯示市場看好面板產業未來發展。友達近年積極轉型為「以顯示器為中心的解決方案提供者」,致力於提供多元化的顯示器產品和服務。
除了南山人壽,新制勞退基金也大幅加碼友達股票,增持5.42萬張,成為友達第六大股東。其他國內外大股東,如佳世達、友達員工持股信託管理委員會、廣達、元大高股息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專戶等,也都有增持動作。
友達最大股東佳世達持股比重約6.9%,其次是友達員工持股信託管理委員會(5.08%),第三是廣達(4.61%)。前五大股東成員不變,但持股比重排名略有異動。
有新加坡政府背景的先進星光基金也加碼友達股票近5,500張,總持股增至7.17萬張,排名晉升為第九大股東。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綠碳、減碳新商辦的建築成本高昂,必然墊高月租金單價,也可能牽動其他頂辦的租金將向上,而競爭力較弱的舊型大樓租金恐受到壓抑,因此,預期明年起新、舊商辦租金將正式拉開距離。
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指出,由於近年企業對商辦在硬體、規格是否擁有低碳、綠碳的綠色認證需求、要求高,傳統中古商辦產品將不敷使用,尤其2025、2026年將有14棟新商辦完工投入市場,具備綠建築元素的新商辦量體高達近20萬坪,在新增供給大浪進入市場下,明年起新舊商辦租金將明顯拉開距離。
住商機構彙整實價登錄網資料顯示,台北市信義計畫區包括台北101大樓、南山廣場、富邦A25大樓、國泰置地廣場等頂級商辦,每坪月租金已站穩4,000元大關,其中南山廣場43樓辦公室每月每坪租金達5,252元寫下商辦租金新高,其次為台北101大樓80樓的每坪月租金5,000元。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表示,明後年在新商辦投入,加上綠色辦公需求推升,這股綠碳商辦換巢期,將加劇商辦租賃市場朝M化發展,尤其信義計畫區2027年後將迎接南山人壽的世貿三館、信義行政大樓完工,認為接下來北市信義計畫區每坪月租金將挑戰5,250元。
第一太平戴維斯協理丁玟甄表示,目前西區辦公室租金每坪月租金最高價落在新光摩天大樓30樓的2,721元;侯文信指出,在皇翔新商辦大樓拉抬下,後續又有台北雙星大樓完工,接下來每坪月租金將朝三、四千元邁進。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分析,2025、2026年初估有14棟新商辦大樓將完工,這些擁有綠色認證等級優勢的新大樓將帶起商辦轉型綠色商辦,這些頂級商辦大樓租金會愈走愈高,屆時中古商辦大樓租金恐將受壓抑,跟漲動能將被新增供給稀釋。
高力國際企業租戶服務部資深執行董事陳頌民分析,明後兩年台北市市中心約近20萬坪新增供給進入市場,尤其西區、民生敦北及信義等三大辦公商圈,在2026年以後有明顯新增供給入市,將削弱傳統商辦產品的競爭力,將讓台北市商辦租金M化發展加劇。
法人解讀,海內外資金搶買友達股票,透露為面板市況按讚,並肯定友達朝轉型為「以顯示器為中心的解決方案提供者」的前景。
友達於最新股東會年報揭露前十大股東名單,前五大股東成員不變,僅持股比重排名略有小幅異動。最大股東仍是佳世達,持股比重約6.9%,持股約53萬張。友達員工持股信託管理委員會信託財產專戶挺自家人,加碼3.51萬張,排名從第三升至第二,共持有39.1萬張,持股比率為5.08%。
廣達目前持有友達股票35.51萬張,與前一次統計相當,持股比重約4.61%,排名由前一年的第四前進至第三。排名第四是元大高股息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專戶,持有逾23萬張,占比約2.99%。第五名為友達海外存託憑證專戶,持股約18.7萬張,持股比重2.44%。
新制勞退基金大舉加碼5.42萬張,總持股增至15.17萬張,持股比重為1.97%,成為第六大股東。南山人壽則增持9,170張,持股比重上升至1.62%,總持股12.45萬張,為第七大股東。
另外,有新加坡政府色彩的先進星光基金也加碼友達股票近5,500張,總持股增至7.17萬張,排名晉升為第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