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政府逐步擴大疫苗接種範圍,南山人壽在政府實施第三級疫情警戒時,宣布為全體同意投保之內勤同仁以集體投保方式向南山產物投保「金疫苗集體」專案,享有「住院日額」、「住院關懷保險」及「殯葬費用保險」的三重保障,保險費由南山人壽全額負擔;同時提供全體內勤同仁有薪疫苗接種假二日、有薪防疫隔離假以及有薪防疫照顧假等。
基於關心業務夥伴,南山人壽亦鼓勵業務夥伴投保疫苗險,公司提供投保疫苗險之費用補助,倘若業務夥伴不幸確診,也提供「確診關懷金」,表達慰問之意。而在疫情期間,考量作業風險,亦調整相關業務措施,並提供業務人員紓困方案,以協助業務夥伴渡過難關。
南山人壽防疫應變小組自疫情升為三級警戒開始,立即採分流居家、異地或原地辦公等防疫機制,透過召開會議訂定各項應變措施,持續提升整體防疫作為。
南山人壽表示,這段時間內外勤每日皆以非常謹慎的心情堅守工作崗位,身心承受不小壓力,因此公司透過多項防疫措施及激勵方針,給予內勤同仁更多保障,包括:一、定期進行環境消毒,維持安心工作場域;二、適時調度資源與採購相關設備,徹底落實嚴謹的資安機制及科技應用設定,力求居家辦公運作穩定;三、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合作設立企業快篩站;四、定期發布南山健康職場、線上運動學院,以及溝通關懷信函等宣導,與同仁保持暢通溝通;五、鼓勵同仁落實自主健康管理,每日反饋身心之健康狀態,公司可提供即時協助。
台灣南山人壽創下驚人紀錄!公司代總經理范文偉榮獲2021亞洲信譽壽險業務顧問獎「年度最佳執行長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台灣人。這不是南山人壽單一的榮耀,其業務團隊也同樣亮眼,黃明楓和黃惠玲分別入圍「年度最佳保險業務員獎」及「年度最佳員工福利顧問獎」。 南山人壽自始至終堅持提升壽險專業能力,並不斷創新,提供更高價值的保險服務。2021年以來,該公司已榮獲包括「台灣最佳壽險公司」、「台灣最佳保險品牌」以及「天下2000大企業調查排名金融業營收第三名」等20項國內外重要獎項,可見其實力非凡。 范文偉帶領的團隊,秉持「以人為本、從公益服務出發」的理念,2020年營業收入和稅後純益均名列金融業第三名。對於ESG永續發展,南山人壽不僅推廣健康概念,還與異業夥伴合作,打造健康守護圈,推出一系列外溢保單及健康管理服務,從「事後理賠」轉向「事前預防」,響應金管會的保障訴求。 疫情期間,南山人壽展現企業責任,迅速推出保費緩繳、保單借款紓困等服務,並透過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啟動關懷方案,為經濟弱勢民眾提供生活扶助,同時支援前線醫護人員。 此外,南山人壽在人才培育方面也成效顯著,大力推廣百萬圓桌協會會員,入會人數年成長率達300%,可見其對業界人才的吸引力和培養力度。
台灣南山人壽在2021年上半年交出亮麗成績單,上半年累計稅後獲利達401.87億元,同比成長78%,超越去年全年稅後獲利375.6億元,成為業界佼佼者。這次南山人壽的表現,讓人驚嘆不已,因為它僅用六個月時間就賺得去年一整年的獲利。與南山人壽同樣在12日公告6月獲利的還有中國人壽,其稅後獲利為25.4億元。
不僅南山人壽,其他壽險公司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及新光人壽在上半年也表現亮眼。六大壽險公司上半年共實現3,300億元以上股債資本利得,合計稅後獲利逾2,248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合計獲利1,903億元,成長逾160%。這些公司的光淨值項下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還超過5千億元,未來的獲利潛力相當可觀。
在淨值方面,六大壽險公司6月底淨值逼近新台幣2.3兆元的歷史新高,其中國壽及富壽淨值在10%以上,南山、中壽及台壽也在7~10%之間,相對於其他公司來說,這些公司的淨值水平相當高。
儘管上半年六大壽險公司獲利創下歷史新高,但匯率變動對部分公司造成影響。例如,6月新台幣回貶,雖然有匯兒利益,但有些公司在人民幣上有些匯損,有些則是NDF評價下跌,導致部分公司收回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有些則是增提。
在業界排名方面,上半年獲利第一名的是國壽的775.2億元,第二名是富壽的657.1億元,南山人壽以401.87億元排名第三。而台壽與中壽則是緊咬不放,上半場台壽以165.74億元暫時領先中壽的165.35億元,相差不到4千萬元;新壽上半年則獲利83.2億元。
保單紓困貸款熱潮不減,南山人壽領先搶攻市場!近期金融環境緊縮,南山人壽積極推出保單紓困貸款,為民眾提供低利率貸款解決方案。自7月1日開辦以來,南山人壽的保單紓困貸款申請量持續攀升,核貸金額已經突破30億元,預計8月初將達百億元大關。
南山人壽表示,該公司推出的保單紓困貸款,年利率僅1.28%,目前核貸速度平均每天增加逾4億元,顯示市場需求熱絡。此外,此項貸款專案將持續至9月底,而台灣人壽則可申請至12月底。
根據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全球人壽及遠雄人壽等九大壽險公司,共核貸3萬6,926件,總金額已經超過29.94億元,整體壽險業的貸款金額逼近或超過31億元。
在這九家壽險公司中,國泰人壽的核貸量最大,已達1.3萬件,金額近11億元;南山人壽則有7,100件,金額逾6.6億元;富邦人壽也有近5,300件,金額近4億元。其他如新壽、三商壽、中壽及全球等公司,核貸金額也都超過1~2億元。
為滿足更多保戶的需求,富邦人壽於12日宣布推出利率2%的保單貸款,總額度達150億元。該公司表示,此項安心貸專案適用於持有富邦人壽台幣傳統型保單、變額年金、變額萬能壽險、變額保單,以及連結結構型債券的投資型保單的保戶。
南山人壽的保單紓困貸款專案,讓保戶在每家保險公司若有保價金的保單,最高可借10萬元,三年借款年息1.28%。對於保單價值超過10萬元的保戶,若仍有資金調度需求,可以申辦120天年率2%的貸款,提供更多元化的貸款選擇。
6月稅後純益由國壽的114.8億元奪冠,富邦人壽93.8億元居次,第三名是南山人壽的47.8億元。從6月獲利年成長幅度來看,除國壽小虧轉為大賺(去年上半年一次性認列投資印尼銀行損失)之外,新光人壽去年同期只賺不到5億元,今年大幅成長4.56倍至27.25億元,最為可觀;富邦人壽單月也有2.45倍高成長率,南山人壽亦成長78%,台灣人壽6月賺29.52億元,年成長65%;中壽6月賺25.36億元、年增39.72%。合計六家壽險6月稅後純益338.5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13.8%。
上半年獲利與每股純益方面,國壽上半年稅後純益775.2億元、每股純益13.18元,穩居第一。
近年來南山人壽從保險本業出發,以創新的壽險經營思惟,創造「以人為本、從公益服務出發」的保險新價值,扮演社會的安全防護網,成為提升保險業社會影響力重要推手。由代理總經理范文偉率領的經營團隊績效卓著,透過全台近4萬名同仁及業務夥伴提供最專業的保險服務,在競爭激烈的金融市場表現突出,2020年營業收入名列台灣金融業第三名,稅後純益亦名列金融業第三名。
因應社會、經濟及人口趨勢變化,南山人壽持續與時俱進,積極落實ESG永續發展理念,提供兼具創新與符合社會需求導向的保險商品及服務,去年起更將推廣健康促進概念視為己任,除了結合保險與健康概念,攜手異業夥伴打造健康守護圈,推出一系列外溢保單及健康管理相關商品服務,成功將保險功能從「事後理賠」延伸至「事前預防」,呼應主管機關強化國人基礎風險保障訴求,2020年傳統型商品保費收入業界排名第一,外溢保單銷售件數亦為業界第一,成果斐然。
今年疫情嚴峻之際,南山人壽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提供保戶實質幫助,因應疫情變化及保戶需要,迅速推動各項保戶關懷措施,透過保費緩繳、保單借款紓困、放寬理賠範圍等服務,守護保戶渡過難關。
南山人壽業務團隊也在亞洲各國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南山人壽業務員黃明楓及黃惠玲分別入圍「年度最佳保險業務員獎」及「年度最佳員工福利顧問獎」。
南山人壽一直以來致力提升壽險專業能力,不斷創新保險價值,實踐公益服務業理念,與世界頂尖標準接軌,2021年迄今已獲全球銀行及金融評論的「台灣最佳壽險公司」、全球品牌雜誌頒發的「台灣最佳保險品牌」、及「天下2000大企業調查排名金融業營收第三名」等20項國內外獎項。
近年南山人壽強調「以人為本、從公益服務出發」的保險新價值,由范文偉率領的經營團隊,透過全台近4萬名業務夥伴提供最專業的保險服務,2020年營業收入名列台灣金融業第三名,稅後純益亦名列金融業第三名。
針對ESG永續發展理念,南山人壽將推廣健康概念視為己任,攜手異業夥伴打造健康守護圈,推出系列外溢保單及健康管理相關服務,將保險從「事後理賠」延伸至「事前預防」,呼應金管會強化國人保障訴求,2020年傳統型商品保費收入排名業界第一,外溢保單銷售件數也是業界第一。
今年疫情嚴峻之際,南山人壽迅速推出保費緩繳、保單借款紓困、放寬理賠範圍等服務,並透過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啟動「南山疫心關懷方案」及「南山慈善基金醫療關懷計畫」,針對因染疫住院的經濟弱勢民眾,提供生活扶助金補助,並透過遞送物資,力挺前線醫護工作。
南山人壽指出,針對人才培育,近年大力推廣有壽險界奧斯卡獎之稱的百萬圓桌協會會員,並創造入會人數年成長率300%的成績。
因為股債持續多頭行情,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及新光人壽六大壽險公司,上半年共實現3,300億元以上股債資本利得,合計六家公司稅後獲利逾2,248億元,已比去年全年合計獲利1,903億元還高,且較去年同期成長逾160%,等於獲利多一倍以上。
即便實現歷史新高的資本利得,六大壽險光淨值項下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仍超過5千億元,等於還沒有算逾新台幣10兆元的攤銷後成本債券部位,光淨值下股票、基金及部分債券,就還有「很粗的獲利本」。
也因為高獲利、高股票及債券未實現資本利得,推升六大壽險公司淨值在6月都有顯著上升,合計六家公司淨值逼近新台幣2.3兆元的歷史新高,六家公司6月底淨值比都在法定要求的3%以上,國壽及富壽都在10%以上,南山、中壽及台壽亦都在7∼10%之間,算是相對高的水準。
6月新台幣回貶,各大壽險在新台幣對美元上雖有匯兌利益,但有些公司在人民幣上有些匯損,有些則是衍生性金融商品即NDF(無本金遠期外匯)評價下跌,所以6月有些公司是收回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有些則是增提,到6月底外匯準備金最多的還是國壽93億元,富壽則以71億元排名六大中第二。
上半年六大壽險公司獲利都創歷史新高,第一名是國壽的775.2億元,第二名是富壽657.1億元,南山人壽以401.87億元排名第三。
台壽與中壽依舊膠著緊咬,上半場台壽以165.74億元,暫時領先中壽的165.35億元,相差不到4千萬元;新壽上半年則獲利83.2億元。
壽險業者表示,保單紓困貸款增加速度真的超出預期,估計8月初左右,核貸金額即可能突破百億元。而這項紓困貸款將持續申請到9月底,台灣人壽則是可申請到12月底。
據統計,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全球人壽及遠雄人壽等九大壽險公司,到7月9日就已核貸3萬6,926件,核貸金額已逾29.94億元,整體壽險業估計已逼近或超過31億元。
目前核貸量最大仍是國泰人壽,已逾1.3萬件,金額近11億元,其次是南山人壽有7,100件,金額逾6.6億元,富邦人壽亦有近5,300件,金額近4億元,另外如新壽、三商壽、中壽及全球等,核貸金額都逾1∼2億元。
考慮保戶1.28%保單紓困貸款額度可能仍不夠用,富邦人壽12日也宣布推利率2%的保單貸款,總額度150億元,保戶只要借滿30天沒有還款,就可享有120天年利2%的保單低利貸款。
富邦人壽表示,2%的安心貸專案,保戶若有富邦人壽的台幣傳統型保單、變額年金、變額萬能壽險、變額保單,以及連結結構型債券的投資型保單等,即主要是傳統儲蓄險及投資型保單都可動用,但外幣保單及利變保單則不在2%的專案內。
壽險業從7月1日起開辦保單紓困貸款,保戶在每家保險公司若有保價金的保單(各家可借險種規定不同),最高可借10萬元,三年借款年息1.28%。
其中富邦人壽從開辦以來,每天借款金額逾5,600萬元,到7月9日止已借出近4億元,亦已開放投資型保單可適用1.28%專案,所以只要是新台幣計價的保單、有保價金,每位保戶最高可借10萬元。
但有些保戶可能早期投保連動債保單或是儲蓄險,有多張的保單價金超過10萬元,但1.28%一人在一家公司最多只能借10萬元,富邦人壽指出,若保戶仍然有資金調度的需求,可以申辦120天年率2%的貸款。
南山人壽今年前五個月就賺了354.1億元,比去年同期暴增了76%,EPS(每股盈餘)也有2.56元,上半年獲利有望衝上400億元。這一來,潤泰全(2915)的獲利成長力道顯著,第一季EPS就達到12.8元,已經大賺一個股本,創下史上單季新高紀錄,還有可能連續五年都賺超過一個股本。 潤泰全去年因為南山人壽獲利大爆發,EPS高達14.85元,雖然略低於2019年的16.52元,但已經連續四年都賺超過一個股本。現在滿手現金的它,去年度的股利配發也相當大方,包括2元現金和3元股票,總共5元。董事會已經訂在8月3日除息2元,8月20日發放。 潤泰全的董事會還決定7月30日召開股東會,會中將進行董事改選,總計有九席董事,包括三席獨立董事。 已經朝向控股公司大幅轉型的潤泰全,今年第一季獲利持續爆發,主要來自轉投資的南山人壽。雖然首季潤泰全的本業還是虧損,合併營收比去年同期衰退了8%,但南山人壽就為潤泰全帶來70.14億元的獲利,讓潤泰全第一季的獲利大暴衝,單季稅後淨利達68.1億元,EPS高達12.8元,創下單季新高紀錄。 進入第二季,隨著歐美各國陸續疫情受控、解封,紡織業需求穩定,以及國內進入三級警戒、量販零售事業表現亮眼,潤泰全的本業營運已經明顯好轉,單月營收都超過2億元。今年潤泰全的「錢」景被看好,有望創下連續五年賺進一個股本的紀錄。
台灣壽險業在新冠肺炎的衝擊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根據業界統計,由於疫情警戒持續在三級警戒,加上6月中南部疫情告急,業務員無法自由拜訪客戶,導致6月新契約保費大幅衰退,估計只有580~630億元,比5月及去年6月都減少了30%以上,創下十個月來單月新低,讓業界再現懸崖式衰退。 雖然資本市場表現亮眼,投資型保單買氣持續看好,且7月1日第六回生命表上路也讓長年期健康險保費看漲,但由於疫情影響,客戶減少外出,銀行通路銷售保單受到衝擊,6月新契約保費急凍。其中,國泰人壽6月新契約保費約104億元,但較5月減少近76%,較去年同期也衰退42%,顯示疫情對業績的影響。 不過,在眾多壽險公司中,台灣人壽6月新契約保費仍有成長,達72億多元,與去年6月相比成長27%以上,但與今年5月相比,仍衰退近17%,顯示疫情對公司仍有影響。而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國人壽、元大人壽等公司,則較5月衰退三至四成,新約保費各約17~60億元。 今年前五月壽險新契約保費達4,560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0%以上,原本預期全年將重新挑戰新契約保費破兆元,但由於疫情未解封,業界對7月的業績表現相當擔心。 為了留住業務員,各壽險公司已祭出紓困措施,如國泰人壽保證業務員上半年業績的七成月收入,南山及台壽則可預支薪酬,希望解封後能重新衝刺業績。
【台灣新聞】六大壽險業再創佳績!南山人壽領軍,上半年獲利金額逼近2200億元!
近來,台灣壽險業界再傳佳音,六大壽險公司表現亮眼,其中南山人壽領軍,上半年獲利金額逼近2200億元,創下壽險業歷年新高。不僅如此,受惠於金融資產增值,六大壽險公司的淨值也同步創高,整體壽險業前景看漲。
根據最新數據,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及台灣人壽已公布6月獲利,四家合計稅後賺265.37億元,並創下「最佳6月」獲利表現。南山人壽及中國人壽預計12日公告獲利,六大壽險6月應可聯手賺破300億元。
其中,國壽上半年稅後賺775.2億元、富壽賺657.1億元,都已超越過去全年獲利水準。六大壽險公司上半年合計稅後獲利應可破2,200億元,賺贏整體壽險業歷年獲利金額。
此外,六大壽險公司持有國內外股票市值部位逾新台幣3兆元,淨值下金融資產逾9兆元。只要股票、債券、基金價值都漲,六大壽險獲利、未實現利益及淨值都可望「水漲船高」。
預計六家公司合計6月底淨值可超過2.2兆元、逼近2.3兆元,資本適足率(RBC)與淨值比都會高於安全水位,甚至遠超過法定要求。
在獲利方面,國壽6月稅後獲利114.8億元,創其成立58年來最佳6月獲利金額;富壽亦賺93.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292%。台壽6月稅後獲利29.52億元,上半年稅後已賺83.2億元。
由於債券價格6月也上漲,壽險公司實現數十億到上百億元資本利得後,淨值還能顯著增加,如國壽6月底淨值7,371億元、富壽有5,870億元,新壽逾1,620億元、台壽則逾1,500億元,都創淨值新高。
在這波佳績背後,南山人壽等六大壽險公司的努力功不可沒,預計下半年整體壽險業仍將保持良好表現,創下壽險近60年最佳獲利金額。
資本市場一片榮景,投資型保單買氣依舊看好;7月1日第六回生命表上路也讓長年期健康險保費看漲,6月出現停售效應,但因新冠肺炎讓壽險業務員無法拜訪客戶,客戶也減少外出,銀行通路銷售保單受衝擊,6月新契約保費急凍。
據透露,6月新契約保費應只有國泰人壽突破百億元、約104億元,但也較國壽5月業績減少近76%,較去年同期也衰退42%左右,主要是國壽6月都在拚視訊投保,銷售保單主要以健康險為主,一張保單保費僅上千元到數萬元,對新契約保費貢獻就不如躉繳美元利變壽險、投資型保單增加迅速。
大型壽險公司中6月新契約保費仍有成長的是台灣人壽,6月應有72億多元,與去年6月相比成長27%以上,但與今年5月比較,亦衰退近17%,顯示仍有受疫情衝擊。
另外如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國人壽、元大人壽等,都較5月衰退三至四成,新約保費則各約17∼60億元,主要是5月仍有上半月業績支撐,15日之後疫情升高到第三級,且初期中南部行銷仍未受限,6月才是全台衝擊,業務員多半改電話或視訊拜訪,效率大受影響。
今年前五月壽險新契約保費4,560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0%以上,原本預期全年重新挑戰新契約保費破兆元,現在遲遲未解封,壽險業者表示,7月可能更慘。
各壽險6、7月都已祭出業務員紓困措施,如國泰人壽以各業務員上半年業績,保證七成月收入,南山及台壽則可預支薪酬,希望留住業務員,解封後重新衝刺業績。
國壽上半年稅後賺775.2億元、富壽賺657.1億元,都已超越過去全年獲利水準,六大壽公司上半年合計稅後獲利應可破2,200億元,賺贏整體壽險業歷年獲利金額,第三季現金股利進帳後可望再創高峰,整體壽險業也因為六大壽險拉動,全年應會創下壽險近60年最佳獲利金額。
六大壽險持有國內外股票市值部位逾新台幣3兆元,淨值下金融資產逾9兆元,所以只要股票、債券、基金價值都漲,六大壽險獲利、未實現利益及淨值都可望「水漲船高」。
估計六家公司合計6月底淨值可超過2.2兆元、逼近2.3兆元,資本適足率(RBC)與淨值比都會高於安全水位,甚至遠超過法定要求。
國壽、富壽及南山人5月底淨值項下都有逾千億元的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6月股市再攀高,三大壽險都有單月獲利上百億元的實力,就看6月要實現多少股票利得。
國壽6月稅後獲利114.8億元,創其成立58年來最佳6月獲利金額;富壽亦賺93.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292%。
台壽亦已公告6月稅後獲利29.52億元,也是其同期新高,同時上半年台壽稅後獲利165.74億元,亦是同期及全年歷史新高。
新壽6月稅後賺27.25億元,擺脫5月單月虧損的陰霾,上半年稅後已賺83.2億元。
由於債券價格6月也上漲,壽險公司實現數十億到上百億元資本利得後,淨值還能顯著增加,如國壽6月底淨值7,371億元、富壽有5,870億元,新壽逾1,620億元、台壽則逾1,500億元,都創淨值新高,半年報淨值比可望提升,估計上半年六大壽險公司「有面子也有裡子」。
潤泰全受惠南山人壽去年獲利大噴出,去年EPS高達14.85元,略低於2019年的16.52元,但已連續四年大賺一個股本。在滿手現金之際,潤泰全配發去年度股利也頗為大方,包括2元現金、3元股票,合計共5元。董事會已訂8月3日,除息2元,8月20日發放。
潤泰全董事會並訂於7月30日召開股東會,會中將進行董事改選,總計董事九席,包括獨董三席在內。
已朝向控股公司大幅轉型的潤泰全,今年第一季獲利持續爆發,主要來自於轉投資潤成控股的南山人壽所貢獻。雖然首季潤泰全的本業還是處於虧損狀態,合併營收比去年同期衰退8%,但是光是南山人壽就挹注潤泰全獲利達70.14億元,使得潤泰全第一季獲利大暴衝,單季稅後淨利達68.1億元,EPS高達12.8元,大賺一個股本,改寫史上單季新高紀錄。
進入第二季,受惠歐美各國陸續疫情受控、解封,紡織業需求穩定,加上國內進入三級警戒、衝高量販零售事業的表現,今年潤泰全本業營運已明顯好轉,單月營收都站上2億元以上。潤泰全今年「錢」景被看好,可望創下連續五年賺進一個股本的紀錄。
新北市招商成果豐碩,南山人壽沙崙園區案引目
新北市在招商領域再創佳績,繼去年度榮獲招商王後,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嚴峻的情況下,依然蟬聯招商王寶座。上半年共完成12件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招商案,簽約金額超過70億元,高居六都之冠。
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投資金額超過27億元的「新北市淡水沙崙園區暨停車場用地招商案」。得標廠商南山人壽將以創新的「淡水沙崙、文創Salon」概念,將這塊土地重新塑造成一個多功能的藝術與文化空間。
南山人壽計畫在這裡打造星空舞台、演藝廳,並提供超過千坪的親水設施、會議中心以及教育會館等設施,預計在2025年完工,為當地帶來新的文化景觀。
除了文化創意發展,新北市也積極引進國際物流業者,以提升區域競爭力。透過招商,成功吸引新竹物流在台北港特定區興建冷鏈及電商產品自動儲存中心,以及嘉里大榮物流在汐止區興建醫藥冷鏈物流中心,提供醫藥生技產業所需的儲存配送服務。
新北市政府表示,將持續推動招商工作,吸引更多優質投資,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台灣南山人壽為應對疫情,自5月底開始推動遠距視訊投保服務,讓民眾能夠在家就能快速投保,減少外出風險。根據南山人壽統計,自推出以來,投保件數每周以七至八成的速度快速上升,其中九成是醫療保障類型商品,顯見民眾對於醫療保險的需求在疫情期間顯著增加。
南山人壽表示,自5月26日啟動遠距視訊投保以來,申請件數不斷攀升,每周成長率超過七成。其中,防疫保單和重大傷病險的投保比例高達五成以上,顯示民眾對防疫保單的需求持續升温,同時對於數位化投保的接受度也逐漸提高。
從地區分布來看,台北地區的遠距投保占比達六成五,其次是中部地區,約一成五。年齡層則以20至50歲的年輕人及青壯年族群為主,他們對於行動裝置視訊投保的接受度最高。
南山人壽重益通訊處蕭燕玉總監強調,在遠距視訊投保措施啟用前,公司已積極培訓業務同仁,透過多種方式與客戶互動,並定期舉行經驗交流,讓業務員和保戶都能快速適應新的數位作業方式,提供貼心的服務。
開興通訊處業務員許婷茹分享,她曾經協助一位60多歲的伯伯成功完成視訊投保。起初,伯伯不會使用視訊,但在許婷茹的耐心引導和家人的協助下,最終順利完成了投保。這個便利且安全的服務過程,讓保戶感到安心並且充滿成就感。
為了鼓勵更多民眾使用遠距視訊投保服務,南山人壽近日舉辦了「遠距投保安心防疫」抽獎活動。除了遠距視訊投保外,民眾還可以通過南山人壽「保戶園地」、南山人壽App、Email等管道辦理投保,享受更加多元的數位服務。
台灣壽險業在疫情影響下,視訊投保成為一股新勢力。由於對疫情及疫苗後遺症的擔憂,加上健康險停售效應,許多保戶紛紛轉向視訊投保。南山人壽積極發展此項服務,到6月底已經有超過4,600件視訊投保件數,顯示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此外,國泰人壽和國壽也分別推出視訊投保服務,並獲得金管會核准試辦視訊加電子簽章的投保系統,為業界帶來新動能。隨著民眾對健康險的重視度提升,視訊投保將成為未來壽險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台灣六大壽險業6月獲利慶功,南山人壽領跑創紀錄
近日,台灣股市及美股市場走揚,新台幣對美元匯率貶值,加上半年報結帳,台灣六大壽險業6月的獲利報告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其中,南山人壽以驚人的獲利表現,領跑了這場獲利慶功會。
根據數據顯示,南山人壽在6月獲得了驚人的29.52億元稅後純益,將上半年累計稅後獲利推升至165.74億元,這一數字已經超越了2020年全年的獲利,創下了歷史同期及全年新高。
除了南山人壽之外,其他壽險公司也表現亮眼。例如,台灣人壽在6月的稅後獲利為29.52億元,上半年累計稅後獲利達到165.74億元,創下了歷史同期及全年新高。
股債市場的走揚對壽險業的獲利幫助甚大。由於六大壽險公司的台股部位約有2兆元,國外股票(多數為美股)逾1兆元,在半年報結算資本適足率(RBC)的影響下,大多數公司都會先實現股票利益,進而提升獲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由於股東會延後舉行,壽險公司的現金股利大部分尚未入袋。然而,在資本市場大好的情況下,六大壽險業的獲利速度卻停不下來,紛創歷史新巔峰。
在這六大壽險公司中,國壽、富邦、南山、中國人壽、台灣人壽以及新光人壽前五個月的稅後獲利已經逼近1,910億元,創下了歷史同期新高,同比成長逾146%。
其中,南山人壽前五個月獲利354億元,再賺22億元就將創下全年獲利新高,可見其成長勢頭之猛。
新北市在上半年度12件招商中,最受矚目是投資金額超過27億元,占簽約投資總額近四成的「新北市淡水沙崙園區暨停車場用地招商案」。得標廠商南山人壽將以「淡水沙崙、文創Salon」的型態新生,打造星空舞台、演藝廳,並提供千坪親水設施、會議中心暨教育會館等設施,預計2025年完工。
新北市政府透過招商,讓「台北港特定區第二種產業專用區」與「汐止區長安段乙種工業區」成功引進兩大國際物流業者投資興建。
新竹物流將在進出口貿易條件優越的台北港特定區,興建冷鏈及電商產品自動儲存中心;嘉里大榮物流則在能串聯北北基產業廊帶的汐止區興建醫藥冷鏈物流中心,提供醫藥生技所需的儲存配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