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新人壽保險公司新聞
國發會發布報告,台灣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國人日漸關注高齡社會議題。民眾都希望活得長壽又活得好,但高齡者的意外與疾病發生率,跟著年齡增加而隨之提高。另根據衛生福利部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運輸事故」與「跌倒(落)」是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前二名,因意外事故或跌倒所造成的頭部創傷或昏迷等,更凸顯出高齡者所面對的風險問題。
台新人壽與華南銀行合作推出「華美臻鑫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保險」,0至77歲皆可投保,16至77歲保額最高達750萬美元,且繳費期間只要三年,在宣告利率不變情況下,以40歲男性投保為例,三年繳費期滿後,就可擁有總繳保費三倍以上的保障。此外,還加入生存保險金的給付功能;當被保險人在契約有效期間且保險年齡達109歲(含)前,每屆滿五年的保單周年日,就可以領回一筆生存保險金,補足退休生活金流,活愈久領愈多。
另為守護高齡生活所面臨的意外風險,特別設計「特定疾病保險金」的給付;保障被保險人在面臨「嚴重頭部創傷」、「深度昏迷」及「嚴重第三度燒燙傷」時,可以獲得基本保險金額x5%的一次性理賠給付(一次為限),且一次性給付的金額,不會從將來的身故保險金中扣除,讓客戶在做長遠的資產傳承規劃時,同時守護自己的人身意外風險。
遠雄人壽因應高齡人口醫療需求持續攀升,推出新一代利變型保單「遠雄人壽傳富雄挺利美元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可彈性選擇六年、十年、20年的繳費年期。該保單著重於癌症風險保障,提供「老年重度癌症提前給付保險金」,若被保險人在契約有效期間內達60歲(含)以上,且繳費期間屆滿後初次診斷罹患契約約定之重度癌症,可申請將壽險保障提前轉換成癌症治療經費,以基本保險金額20%一次性提前給付「老年重度癌症提前給付保險金」,作為癌症治療費用。
凌晨的震撼,嘉義縣地區在21日凌晨遭遇了規模6.4的地震,讓許多居民的生活受到影響。在這緊急關頭,多家銀行和壽險公司紛紛展開行動,提供災後重建的優惠措施,以幫助受災戶度過難關。
其中,第一銀行表示,凡持有主管機關出具受災證明或經調查確實遭受損失的受災戶,可在地震發生後的次日起三個月內,向全台各分行申請「天然災害紓困貸款」。這項貸款專案面向重建、修復房屋或購置傢俱等資金需求,旨在為受災戶提供實質幫助。
為了支援中小企業的復舊,一銀還提供了「中小企業災害復舊專案貸款」和「企業小頭家貸款」。這些貸款可以滿足災後修建廠房、購置機器設備以及購買原物料等資本性及周轉金需求,並且配合信保基金提供最高10成的信用保證,免除保證手續費,共同應對災後的挑戰。
除了貸款方案,一銀也關注到地震對老舊建築物的影響,因此積極推動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提供「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優惠融資」,以幫助民眾提升居住的安全性。
台新人壽保險也展開了關懷行動,對受災保戶提供多項服務。自災害發生日起的三個月內,受災保戶只要提出受災證明,即可透過客戶服務中心或專線申請各項服務。在保單借款方面,新申請的保單借款將減免前六個月的利息,而已經辦理的保單借款則免收六個月的利息,保單補發也免收工本費。
在續期保費方面,受災保戶在災害發生後的三個月內,可以提出緩繳到期保費的申請,將緩繳期限延長至寬限期結束後的三個月。而在快速理賠方面,公司將立即啟動關懷,派員到府慰問受傷保戶及身故保戶家屬,了解理賠需求,並優先處理傷亡保戶的相關理賠申請。
一銀針對中小企業災後重建提供「中小企業災害復舊專案貸款」及 「企業小頭家貸款」,可就災後修建廠房、購置機器設備,以及購買 原物料等資本性及周轉金需求提供支援,並可配合信保基金提供最高 10成的信用保證,且免計收保證手續費,共度災後難關。另外,受災 戶倘因信用卡遺失,也可透過一銀iLEO APP或向客服提出信用卡掛失 可免收手續費。
一銀強調,台灣地震頻繁,老舊建築物耐震能力面臨考驗,為在災 難發生前就積極預防,因此深耕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協助民眾重建 家園提升居住安全性,提供「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優惠融 資」,以滿足為籌措重建相關資金所提出的融資需求。
台新人壽指出,針對受災保戶提供多項關懷服務,自災害發生日起 三個月內,只要受災保戶提出受災證明者,可透過客戶服務中心或客 戶服務專線申請各項服務措施。保單借款方面,受災保戶於本次災害 發生日起三個月為止新申請的保單借款,減免前六個月利息。受災保 戶災害發生日前已辦理保單借款,免收六個月保單借款利息,保單補 發免收工本費。
續期保費方面,保單應繳日在本次災害發生日起三個月內(不含已 在自動墊繳或停效中),請以書面提出緩繳到期應繳保費的申請(保 費已繳者,不接受退費申請),將同意緩繳至寬限期結束後三個月。 快速理賠方面,如發現有公司保戶將立即啟動關懷及派員到府慰問受 傷保戶及身故保戶家屬,了解理賠需求,並將優先處理傷亡保戶的相 關理賠申請以協助完成快速理賠服務。
根據金管會統計,過去三年來申請核准人數,以第一年最多、突破4,000人,第二年起逐年遞減、年減約千人,主因與保單借款優惠利率紓困方案貸款期間為三年。
根據優惠方案給出的條件,必須符合下列其中一項,包括身心障礙、低收入或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訂定的特殊境遇家庭成員、經濟困難,假設是一般上班族,受到失業、無薪假、非自願離職,雇主營收衰退而減少獎金等實質收入減少導致經濟困難,都可以申請。
金管會指出,根據紓困方案規定,每一保單人最高貸款金額可以達到新台幣10萬元,貸款期間三年,適用保單由壽險公司決定,但必須是累積達有保單價值準備金,而且可以辦理保單貸款的有效保單。
臺銀人壽規定,必須是累積達有保單價值準備金且可得辦理保單借款之新台幣有效保單,投資型保單及外幣保單不適用;台灣人壽則規定非投資型的新台幣有效保單,保誠人壽與富邦人壽則規定不適用外幣保單,凱基人壽與南山人壽規定是新台幣有效保單,新光人壽規定每人限辦一次、且沒有辦理優惠借款的新台幣傳統型保單。
三商美邦人壽規定為新台幣有效保單,投資型與年金保單除外;遠雄人壽規定不適用投資型保單、外幣保單以及遠雄人壽一一五終身壽險;宏泰人壽也以新台幣保單為主,排除保單為投資型保單以及外幣收付保單;安聯人壽給出適用保單為新台幣計價的投資型保單,且每一保單以申請一次為上限。
台新人壽規定適用新台幣傳統保單,不適用投資型與美元保單;全球人壽規定為新台幣非投資型有效保單;元大人壽限定新台幣計價的傳統型與利變型保單,且投資型與外幣保單不適用;第一金人壽限定不適用投資型保單與外幣保單;合作金庫人壽限定為新台幣有效保單,外幣保單不適用。
春節即將來臨,許多台灣民眾可能面臨資金周轉的壓力。為了幫助這些有需求的市民,政府特別推出了一項保單借款優惠利率紓困方案,這項方案從2022年起已經常態化,並在每年第一季度的開始時對公眾開放申請。今年也不例外,優惠利率已經開始實施,保單借款的年利率可以壓低至2.165%,為民眾提供了一個低成本的借款選擇。
根據金管會的統計數據,過去三年來,申請並獲核准的保單借款人數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第一年申請人數超過4,000人,而後兩年則逐年減少,每年減少約千人左右。這主要是因為保單借款優惠利率紓困方案的貸款期間為三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參與的人數自然會有所減少。
為了能夠申請這項優惠方案,申請人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身心障礙、低收入或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訂定的特殊境遇家庭成員,或者是因為失業、無薪假、非自願離職等原因導致實質收入減少,造成經濟困難的個人。
根據紓困方案規定,每一保單人最高可以借貸新台幣10萬元,貸款期間為三年。適用的保單由壽險公司決定,但必須是累積達到有保單價值準備金,並且可以辦理保單貸款的有效保單。
各壽險公司的適用保單和相關規定有所不同。例如,臺銀人壽要求保單價值準備金且可辦理保單借款的新台幣有效保單,而台灣人壽則規定非投資型的新台幣有效保單。保誠人壽與富邦人壽不適用外幣保單,凱基人壽與南山人壽則只適用新台幣有效保單。新光人壽則規定每人限辦一次,且沒有辦理優惠借款的新台幣傳統型保單。
三商美邦人壽適用新台幣有效保單,但投資型與年金保單除外;遠雄人壽不適用投資型保單、外幣保單以及遠雄人壽一一五終身壽險;宏泰人壽則以新台幣保單為主,排除保單為投資型保單以及外幣收付保單。安聯人壽適用新台幣計價的投資型保單,且每個保單以申請一次為上限。
台新人壽則規定適用新台幣傳統保單,不適用投資型與美元保單;全球人壽適用新台幣非投資型有效保單;元大人壽限定新台幣計價的傳統型與利變型保單,且投資型與外幣保單不適用。第一金人壽限定不適用投資型保單與外幣保單;合作金庫人壽限定為新台幣有效保單,外幣保單不適用。
台灣金融業界近年來表現亮眼,其中,上市金控在2024年的全年獲利成果再度證明了台灣金融市場的強大活力。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七家上市金控在去年全年全部賺逾200億元,創下新紀錄。在這七家金控中,有六家的税後純益創下了歷史新高。 在這波獲利潮中,元大金控以358.3億元的全年獲利壓倒群倫,每股稅後純益(EPS)達到2.77元,暫居第一。公股金控兆豐與第一金分別以EPS 2.35元和1.81元,分居第二和第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元大金控的子公司元大銀行在2024年全年獲利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而泛證券體系,包括投信、期貨的獲利也創下了新高。在元大證券獲利創歷史次高的帶動下,元大金控的全年獲利超過2021年的紀錄,年增達34.9%,EPS為2.77元。 元大證券去年獲利211.5億元,年增53.4%,而元大銀行的稅後純益也登上百億大關,創下新高,全年獲利達到100.1億元。 第一金在去年12月的單月獲利為12.4億元,累計全年獲利253.5億元,年增12.9%,並連續四年創新高,EPS為1.81元。旗下的一銀增提備抵單月獲利降至11.7億元,但全年稅後純益與母金控同創歷史新高,達到238億元,年增10.6%。 永豐金控在2024年12月的稅後純益為10.8億元,月增8.2%,累計全年稅後純益223億元,連兩年創高,年成長12.8%,EPS為1.76元。 華南金在去年12月的稅後純益為19.3億元,月增21%,累計全年稅後純益為231.2億元,年增6%,創歷史新高,EPS為1.68元。其子公司華銀也同創新高,去年12月稅後純益達到19.4億元,累計稅後純益為215.9億元,年增7%。 台新金在2024年12月的自結稅後純益為7.9億元,全年累計稅後純益200.6億元,年增37.5%,EPS為1.39元。旗下台新銀在12月的稅後純益為17.6億元,全年稅後純益創新高,達到185.1億元,年成長24%。台新證券全年累計稅後純益23.6億元,年成長52%,而台新人壽全年累計稅後純益12.4億元,較去年大增近四倍。
至昨(8)日已公布2024自結獲利的七家金控,包括元大、兆豐、第一、永豐、華南、玉山金,去年全年稅後純益均改寫歷史新高,台新金則是創歷史次高,但是台新金全年獲利年增率則是與元大金一樣超過三成,獲利成長幅度領先同業,第一、永豐、玉山去年獲利也有雙位數成長。
元大金控在子公司元大銀行2024全年獲利首登百億元大關,以及泛證券體系包括投信、期貨獲利創新高,元大證券獲利創歷史次高的助攻下,使得元大金控2024全年獲利358.3億元,超越2021年紀錄創新高,獲利年增34.9%,EPS為2.77元。
元大證券去年獲利211.5億元,年增53.4%,元大銀行稅後純益登上百億大關創新高,全年獲利100.1億元。元大金表示,2024台股全年上漲28.4%,上市櫃日均量達5,247億元,年增逾46%,受惠台股表現亮眼,帶動元大證券經紀手續費收入增加,經紀市占率達13.2%,創近十年新高。
第一金去年12月單月獲利12.4億元,因提存增加致月減17.6%,累計第一金全年獲利253.5億元,年增12.9%,並連續四年創新高,EPS 1.81元。旗下一銀增提備抵單月獲利降至11.7億元,全年稅後純益與母金控同創歷史新高,達 238億元,年增10.6%。
永豐金控自結2024年12月稅後純益10.8億元,月增8.2%,累計全年稅後純益223億元,連兩年創高,年成長12.8%,EPS為1.76元。
華南金去年12月稅後純益為19.3億元,月增21%,累計全年稅後純益為231.2億元,年增6%,創歷史新高,EPS為1.68元。子公司華銀也同創新高,去年12月稅後純益19.4億元,累計稅後純益為215.9億元,年增7%。
台新金2024年12月自結稅後純益7.9億元,月減42.8%,全年累計稅後純益200.6億元,年增37.5%,EPS 1.39元。旗下台新銀12月稅後純益17.6億元,月增37.5%,全年稅後純益為185.1億元創新高,年成長24%,核心業務獲利動能強健;台新證券全年累計稅後純益23.6億元,年成長52%,台新人壽全年累計稅後純益12.4億元,較去年大增近四倍。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民眾的資產配置已經從過去單一的市場模式轉向多元化布局,不再侷限於本土市場。為了與市場步伐保持一致,台新人壽近期推出了兩款美元計價的利變壽險產品,分別為「美滿傳世」與「美滿豐收」,旨在滿足客戶在保障、投資及財務規劃各方面的需求。
這兩款保單各具特色,無論是希望短期內結束保費繳付的客戶,還是希望提前進行資產規劃的消費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此外,這兩張保單均具有增值回饋分享金功能,當市場利率超過預定利率時,將為保戶提供增值回饋,讓保戶有機會參與市場,並加速資產累積的速度。
隨著美國開始降息,美元保單的買氣再度攀升,美元利變壽險以其美元計價的特點,不僅能滿足民眾的保障需求,也能滿足傳承等不同需求,在短期內依然成為民眾投保的優選之一。
「美滿傳世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特別適合那些手上閒置資金較充裕,希望快速建立傳承布局的族群。該保單提供躉繳和兩年繳兩種繳費方式,最高投保年齡可達80歲,0歲至15歲的投保金額可高達200萬美元,16歲至80歲則可達750萬美元。此外,還可以指定5年至20年的分期保險給付,讓保戶在資金配置與運用上更具彈性,並確保能夠滿足退休規劃及財產傳承等需求。
「美滿豐收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保險」則提供了六年、七年、八年期的分期繳費選擇,讓客戶在青壯年時期即可開始進行資產規劃,並在首年即享有高倍數的保障。以40歲男性投保六年期為例,假設未來各保單年度宣告利率為4.1%不變的情況下,加上高保額折扣3%及轉帳折扣1%,第一年即享有最高約3.4倍的保障。投保年齡則根據不同的繳費年期,0歲至最高74歲皆可投保。
此外,保單繳費期間還享有第二級至第六級失能豁免保險費,讓青壯年族群在累積資產時無後顧之憂。兩種保單適合不同的客戶群體,台新人壽建議,在選擇保單時,保戶需要仔細考慮自身的短期、長期資金配置與目標需求,同時評估風險承受度及財務狀況,並詳細閱讀保單條款,從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保單。
在全球金融環境變化多端之際,台灣的保險市場也隨著國際趨勢,不斷推出多元化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多元需求。近期,台新人壽保險公司針對市場動向,全新推出「美滿系列」兩款美元利變壽險,分別是「美滿傳世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與「美滿豐收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保險」,為消費者提供更廣闊的保障與投資選擇。
「美滿系列」的兩款保單設計精巧,針對不同客群的需求,提供多樣化的繳費方式與保障範圍。對於希望短期內繳清保費並獲得終身保障的消費者,「美滿傳世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提供了躉繳和2年繳兩種選擇,最高投保年齡可達80歲,適合有較多閒置資金並想快速建立資產傳承布局的族群。
而「美滿豐收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保險」則是針對希望提前進行資產規劃的青壯年客戶設計,提供6、7、8年期分期繳費,讓消費者在青壯年時期就能開始規劃未來的財務狀況,並享受高倍數的保障。
這兩款保單均具有增值回饋分享金功能,當市場利率超過預定利率時,保戶將能夠獲得增值回饋,這種設計讓保戶有機會參與市場波動,加速資產累積的速度。
隨著美國降息政策的實施,美元保單的吸引力再度上升,成為民眾投保的熱門選擇。台新人壽的美元利變壽險不僅採用美元計價,更能滿足消費者在保障、傳承等方面的不同需求。
對於消費者在選擇保單時,台新人壽建議應該詳細考慮自身的短期與長期資金配置目標,同時評估風險承受能力與財務狀況,並仔細閱讀保單條款,以選擇最符合個人需求的保單。
兩款保單各具特色,不論是希望短期繳清保費的客戶,或提早資產 布局的消費者,都有適合商品;且兩張保單都有增值回饋分享金功能 ,當宣告利率大於預定利率時,將給付增值回饋分享金予保戶,讓保 戶有機會參與市場,加速資產累積速度。
隨著美國啟動降息,美元保單買氣再度翻揚,美元利變壽險除了採 美元計價,更能符合民眾保障、傳承等不同需求,短期內仍是民眾投 保的優選之一。
台新人壽「美滿傳世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具備短期繳費終身 保障特色,提供躉繳和兩年繳兩種選擇,適合手上閒置資金較充裕, 想快速建置傳承布局的族群。
保單躉繳最高投保年齡可到80歲,0歲∼15歲投保金額可高達200萬 美元,16歲∼80歲可達750萬美元,還能指定5年∼20年的分期保險給 付,讓保戶在資金配置與運用上更具彈性,目標涵蓋退休規劃及財產 傳承等需求,確保不同人生階段都能獲得適切保障。
「美滿豐收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保險」則是提供六年、七年、八年 期分期繳費,選擇年期多,讓客戶在青壯年時期,即可開始資產規劃 ,且首年即享高倍數保障。
以40歲男性投保六年期為例,假設未來各保單年度宣告利率為4.1 %不變情況下,加上高保額折扣3%及轉帳折扣1%後,第一年即享有 最高約3.4倍保障。投保年齡依據不同繳費年期,0歲∼最高74歲皆可 投保。
此外,保單繳費期間還享有第二級至第六級失能豁免保險費,讓青 壯年族群累積資產無後顧之憂。
兩種保單各自適合不同的族群,台新人壽建議,在選擇保單時保戶 需仔細考量自身短期、長期的資金配置與目標需求,同時評估風險承 受度及財務狀況,詳細閱讀保單條款,從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保單。
兩款保單各具特色,不論是希望短期繳清保費的客戶,或提早進行資產布局的消費者,都有適合商品;且兩張保單都有增值回饋分享金功能,當宣告利率大於預定利率時,將給付增值回饋分享金予保戶,讓保戶有機會參與市場,加速資產累積速度。
隨著美國啟動降息,美元保單買氣再度翻揚,美元利變壽險除了採美元計價,更能符合民眾保障、傳承等不同需求,短期內仍是民眾投保的優選之一。
台新人壽「美滿傳世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具備短期繳費終身保障特色,提供躉繳和2年繳兩種選擇,適合手上閒置資金較充裕,想快速建置傳承布局的族群。保單躉繳最高投保年齡可到80歲,0至15歲投保金額可高達200萬美元,16至80歲則可達750萬美元,還能指定5至20年的分期保險給付,讓保戶在資金配置與運用上更具彈性,目標涵蓋退休規劃及財產傳承等需求,確保不同人生階段都能獲得適切保障。
「美滿豐收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保險」則是提供6、7、8年期分期繳費,選擇年期多,讓客戶在青壯年即可開始進行資產規劃,且首年即享高倍數保障。以40歲男性投保6年期為例,假設未來各保單年度宣告利率為4.1%不變情況下,加上高保額折扣3%及轉帳折扣1%後,第一年即享有最高約3.4倍保障。投保年齡依據不同繳費年期,0至最高74歲皆可投保,此外,保單繳費期間還享有第二級至第六級失能豁免保險費,讓青壯族群累積資產無後顧之憂。
兩種保單各自適合不同的族群,台新人壽建議,在選擇保單時,保戶需仔細考量自身短期、長期的資金配置與目標需求,同時評估風險承受度及財務狀況,詳細閱讀保單條款,從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保單。
法人說,因2024年第3季單季新台幣對美元升值2.5%,帶動壽險避險成本及避險比率較2024年上半年回升,10~11月光這兩個月避險工具成本已達627億元,12月單月台幣對美元僅小貶近1%,估避險工具成本恐仍有近300億元,全年難逃續攀新高命運。
金管會在8月底推出「外匯變動準備金新制」,加大提存、沖抵並增加準備金的「水庫」,該政策可望讓壽險業降低避險成本,目前已有四家申請適用。
據了解,9月底友邦人壽開始適用,凱基人壽、新光人壽和台新人壽這三家則是12月開始適用。壽險業者說,因12月新台幣匯率續貶,使這三家壽險業得「增加」提存準備金(台幣貶值有匯兌利益,依新規需100%提存),恐增加淨匯兌損失。
金管會昨公布壽險業2024年11月兌換損益、避險費用等狀況。據統計,2024年11月新台幣對美元貶值1.3%,使壽險業者海外投資完全不避險情況下,出現1,879億元龐大兌換利益。業者傳統避險比率降到69%、月減0.5個百分點,加上壽險業避險工具的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合約(NDF)年化成本也略降,使11月避險工具成本降到297億元、月減一成。
龐大兌換利益扣除避險契約、避險工具成本、新台幣貶值增加的提存數後,11月單月整體壽險業淨匯兌損失一口氣縮小到86億元的四個月低點。
戴德梁行表示,去年有突破性成長主要發生在第3季,包括臺灣人壽及達麗、海悅、彥文合資、新美齊、興富發、亞昕、遠雄等五家建商的鉅額土地交易,一舉將單季交易量衝破千億大關,其中兩宗屬於產業用地,由壽險背景的臺灣人壽及台新人壽取得,另外八宗屬於住商類土地,由建商取得。
戴德梁行分析,壽險業自2022年起受央行升息連續墊高金管會要求的最低投報率,但該投報率與投資市場間始終存在顯著落差的影響下,一直買不到現貨,於是從2024年產生了購地自建、自創商用不動產長期收益的投資轉念,並看準未來的物流商機,因此造就了兩宗鄰近桃園機場的產業用地交易,而過了2021年的購地高峰期後,2022年起歷經央行升息降溫房市的影響,連續兩年的土地交易量都處在價穩量縮的低谷期。
隨著建商搭上新青安政策的便車順勢激起購屋熱潮,及國內經濟景氣帶動市場資金投入房市的效應,建商重啟住商類土地存貨需求是很能理解的營運布局,而最大罩門就是央行的限貸令。
儘管土地的限貸令壓抑了建商的購地能力與動力,但地價表現卻毫無下跌跡象。戴德梁行指出,去年寶輝建設以每坪388萬的價格取得台中七期「歐風商旅」現址的新六土地,永碩投資在高雄以每坪315萬的單價取得南和興產位於中央公園對側的商五土地,皆創下台中市及高雄市的歷史新高。
展望2025年,戴德梁行指出,工業土地在臺灣AI科技產業傲視全球的優勢帶動下,全年需求仍將穩定成長,住商類土地則仍處在限貸令的陰影下,預估上半年政策並無鬆綁跡象,連帶預售推案將急凍,建商將暫停土地進貨,對於地方政府之容積移轉政策即將轉為繳納容積代金的地區,預期將產生先搶建照、暫停開工,必要時展延建照的保守策略。
雖然近期住宅市場景氣略顯低迷,但壽險業者在升息影響下,積極轉型市場,將目光轉向大型開發型不動產,成為商用不動產及土地市場的重要買盤。根據最新統計,2024年台灣壽險業總共投入了310億元購買不動產,其中桃園地區吸引了261億元,占比高達84%,讓桃園成為壽險資金鎖定的主要目標。
近年來,壽險業者在桃園的投資金額每年都保持在20億至80億元之間,不包括2022年國壽取得的青埔站前3.2萬坪商業地地上權,預計將投入260億元。2024年,壽險業對桃園不動產的投資金額顯著增加,其中台灣人壽以137.5億元標得航空城5.7萬坪土地,創下當年最大宗交易紀錄。此外,國泰人壽投資32.3億元取得觀音萬坪土地、中壢環東段、三座屋段各千餘坪土地;台新人壽以53.6億元取得觀音桃科土地;全球人壽則以約25.9億元購得東煤建設大園國際物流園區廠辦等。
桃園的工業、商業不動產及土地價格相對低廉,投報門檻易於達成,加上供應充足,這些因素吸引了壽險業者的目光。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過去五年壽險業在桃園的投資金額達469億元,其中台壽逾200億元、國壽逾160億元,投資規模最大。整體購買的不動產類型中,土地占比65%,其次是廠房13%、零售商場10%。
第一太平戴維斯市場研究部資深協理丁玟甄指出,近年來升息導致壽險業投資不動產的最低投報率提升至2.97%,而桃園工業不動產的投報率則高達3%,這對壽險業來說是一個吸引投資的好機會。此外,自動化倉儲或第三方物流需求的穩定成長,也促使壽險業進行多角化布局。
近期,台灣壽險業市場再掀波瀾。隨著2024年11月新台幣匯率貶幅擴大,壽險業的避險比率降至低檔的69%,使得避險工具成本降至近四個月來的最低點,約297億元。然而,累計前11月的避險工具成本仍高達3,560億元,預計全年成本將達3,8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法人分析,這主要是因為2024年第3季單季新台幣對美元升值2.5%,導致壽險避險成本及避險比率較上半年有所回升。10月至11月,避險工具成本已達627億元,而12月單月台幣對美元僅小貶近1%,預計避險工具成本仍將接近300億元,全年避險成本恐難逃續攀新高之勢。
為應對此一情況,金管會在8月底推出了「外匯變動準備金新制」,這項政策預期將有助於壽險業降低避險成本。目前已有四家壽險公司申請適用此新制,其中友邦人壽自9月底開始適用,而凱基人壽、新光人壽和台新人壽則是從12月開始適用。
然而,由於12月新台幣匯率續貶,這三家壽險公司不得不「增加」提存準備金,以應對台幣貶值帶來的匯兌利益。根據新規定,這些公司需將匯兌利益100%提存,這可能會增加他們的淨匯兌損失。
金管會昨日公布了壽險業2024年11月的兌換損益、避險費用等狀況。根據統計,11月新台幣對美元貶值1.3%,即使壽險業者海外投資完全不避險,也出現了1,879億元的龐大兌換利益。傳統避險比率下降至69%,月減0.5個百分點,加上避險工具的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合約(NDF)年化成本略降,使得11月的避險工具成本降低至297億元,月減一成。
在龐大兌換利益扣除避險契約、避險工具成本以及新台幣貶值增加的提存數後,11月單月整體壽險業淨匯兌損失縮小至86億元,為四個月來的低點。
戴德梁行於昨日公布2024年全台土地交易量達2,632億元,年增長達1.3倍,創下歷史第四高紀錄。該公司預測,隨著AI科技產業的帶動,工業用地需求將持續穩定成長,然而住商類土地則在限貸令的影響下,預計2025年土地成交量將減少約三成,約為1,800億元。
去年土地交易量的突破性成長主要發生在第三季,當時包括臺灣人壽、達麗、海悅、彥文合資、新美齊、興富發、亞昕、遠雄等五家建商進行了鉅額土地交易,將單季交易量推升至千億以上。其中,兩宗屬於產業用地,分別由壽險背景的臺灣人壽和台新人壽取得;另外八宗則屬於住商類土地,由建商取得。
戴德梁行分析,壽險業自2022年起受到央行升息影響,金管會要求的最低投報率連續提高,但與投資市場的落差顯著,導致壽險業難以購買現貨。因此,從2024年起,壽險業轉向購地自建,創造商用不動產長期收益,並看準未來的物流商機,這也是兩宗鄰近桃園機場的產業用地交易背後的原因。
過去2021年是購地高峰期,但2022年起,受央行升息和房市降温影響,土地交易量連續兩年處於價穩量縮的低谷期。隨著建商搭上新青安政策的便車,以及國內經濟景氣帶動市場資金投入房市,建商重啟住商類土地存貨需求,但最大的障礙來自央行的限貸令。
儘管限貸令壓抑了建商的購地能力和動力,但地價並無下跌跡象。例如,去年寶輝建設以每坪388萬的價格取得台中七期「歐風商旅」現址的新六土地,永碩投資則以每坪315萬的單價取得南和興產位於中央公園對側的商五土地,這兩筆交易分別創下了台中市及高雄市的歷史新高。
展望2025年,戴德梁行預測,工業土地需求將因台灣AI科技產業的優勢而穩定成長。而住商類土地則仍將受到限貸令的影響,預計上半年政策並無鬆綁跡象,预售推案將急凍,建商可能暫停土地進貨。對於地方政府之容積移轉政策轉為繳納容積代金的地區,預期將出現先搶建照、暫停開工,必要時展延建照的保守策略。
元旦佳節,南山人壽為保戶送上了一份特别的「升息」禮物。隨著台新人壽宣布調高宣告利率,該公司昨日宣佈,將從即日起調升約65張台外幣保單的宣告利率,其中美元保單調整60張,調整後的最高宣告利率更是達到了4.2%,創下了市場新高。
這次調整後,南山人壽的美元保單宣告利率不僅較此前的最高水平4%大幅上漲了0.2個百分點,更以驚人的速度超越所有同業,成為目前市面上最高的宣告利率。預計,2025年壽險業的宣告利率競爭將再次激烈起來。
除了美元保單,南山人壽同時也對新台幣保單進行了調整,共有五張保單宣告利率上升,但最高宣告利率仍維持在2.6%不變。隨著2025年1月壽險業宣告利率調整情況陸續浮出水面,南山人壽的這次調整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與眾不同的是,南山人壽在1月的調整中,對53張台外幣保單宣告利率進行了調升,其中美元保單調整44張,調幅最大為0.1個百分點,調整後最高利率為4.15%;新台幣保單則調整了九張現售商品,調幅同樣為0.1個百分點,最高利率保持在2.6%。
截至2024年12月,共有五家壽險公司的美元保單宣告利率達到了4.15%,包括凱基人壽、台灣人壽、元大人壽、全球人壽與臺銀人壽。南山人壽在1月的調整後,其宣告利率也與這五家持平,但調整後的利率已經超過了所有同業。
在1月的壽險業宣告利率調整中,除了台新與南山人壽外,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全球人壽、元大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臺銀人壽、合庫人壽等九家壽險公司的宣告利率保持不變。
為吸引保戶投資,大多數壽險公司的美元保單宣告利率都已經超過了4%,例如,國泰人壽、新光人壽、遠雄人壽的現售美元商品宣告利率最高達到了4.1%,合庫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的宣告利率最高則為4.05%。
所謂的宣告利率,是指保險公司將保戶繳交的保險費作為有效的資金運用,並根據所獲得的投資報酬扣除相關行政費用後,計算增值回饋等額外保單利益的利率。這個利率並非固定或保證的,也不等同於投資報酬率。
近年來,隨著全球金融環境的變遷,台灣壽險業正積極迎接新挑戰。2026年,壽險業將正式接軌國際負債會計準則IFRS 17,並引入新清償能力指標(ICS),這對業界來說是一場深刻的轉型。為了應對這一變革,2024年以來,台灣壽險業掀起了一股籌資潮,力圖強化自身財務基礎。
根據金管會的統計,截至12月24日,台灣壽險業的增資總額已達294億元,發債則達1,868億元,整體實際籌資額達2,162億元,超過了2023年的1,235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
在這波籌資潮中,新光人壽以208億元的現增金額領先群倫,上半年挹注新壽現增70億元,第三季再挹注138億元。三商美邦人壽則在9月現增20.4億元,第一金人壽增資5億元,台新人壽增資33億元,台銀人壽也進行了增資。
值得注意的是,發債成為2024年壽險業的主要籌資管道。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三商壽、凱基等六家壽險公司均發行了債券,董事會通過的發債額度總計達2,230億元。實際申請核准的發債額度為2,058億元,其中已發債1,868億元,國壽以800億元的發債金額創下史上最高紀錄。
這次的籌資潮不僅反映了壽險業對未來的信心,也顯示了業界對應IFRS 17準則的決心。隨著籌資活動的進行,台灣壽險業的財務結構將更加堅固,為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此外,金管會也於年底前釋出利多,修正保險業投資商用不動產的最低投報率,從現行郵局二年期定存利率,調整為「近五年」郵局每年1月1日牌告二年期定存利率平均值,預計將於2025年1月底前實施。這一調整將有助於提升保險業從事不動產投資的法定收益率的穩定性,對業界來說是一大利好。
台灣壽險市場在2024年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避險工具成本(CS、NDF)預計將創下歷史新高,總成本可能高達4,000億元。這筆昂貴的避險成本對於壽險公司來說是一筆無法回頭的支出。為了應對這一挑戰,金管會在9月開放了外匯準備金新制,允許壽險公司申請相關準備金以降低避險成本。
截至目前,已有四家壽險公司遞交申請,其中凱基人壽、新光人壽和台新人壽已獲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光人壽將於12月1日開始適用新制,預計將逐步降低其避險成本。
根據數據顯示,2024年前十個月,壽險公司在避險工具上的成本已達3,263億元,並以每月300億元的速度不斷增加。這意味著2024年全年避險成本將超越2023年的3,602億元,並可能達到4,000億元的高點。
金管會新制下的外匯準備金申請,除了友邦人壽已於9月30日正式採用外,凱基人壽和新光人壽也已在年底前獲准。而台新人壽則正在進行審核過程中。新光人壽已於12月將177億元「第一桶金」轉入外匯準備金,其中包含不動產增值利益、不動產增值特別準備金以及重大事故準備金。
新壽強調,申請新制的目標是降低避險比率,雖然短時間內強制提存比率可能會較高,但預計未來避險比率將逐步下降。新壽將從降低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開始,因為長期數據顯示NDF波動大、成本較高。
對於大型壽險公司來說,適用新制將帶來較大的影響。國泰、富邦等壽險兩大龍頭公司也表達了申請新制的意願,但目前還在等待適合的申請時機。
台新人壽總經理戴朝暉表示,台新人壽重視客戶權益,為落實以客戶導向的企業方針,由總經理召集設置跨部門的「公平待客委員會」,上由董事會監督、高階主管會議規劃及推動公平待客原則的執行策略,下由3道防線協同各項原則的具體執行,建構公平待客的企業文化。
此次舉辦「年度公平待客座談會」,期能精進公平待客的具體做法,降低消費風險與爭議,進一步提升申訴案件處理效率與品質,建立友善消費者爭議處理機制。此外,除邀請董事參與申訴案件處理狀況、檢討各項作業,更成立「申訴處理管理委員會」,優化服務流程與監控業務品質,致力回應客戶需求及提升客戶滿意度。
戴朝暉強調,台新人壽致力守護客戶權益,定期督導追蹤業務品質,於業務單位第一道防線以「需求導向」銷售模式,滿足客戶在人生各階段的不同需求;於第二、第三道防線加強法令遵循意識及風險管理等內控機制,對新進壽險顧問辦理達100小時以上的教育訓練,大幅超越法規規定的24小時時數。
對於經濟弱勢保戶,除提供保單借款優惠利率方案等實質支持,更用心打造一系列有溫度的金融友善服務,例如:為視障、聽障、身心障礙或行動不便等弱勢及65歲以上長者到府辦理理賠、收件、送件等服務,提供大字版文件,以利客戶了解個人權益;邀請聾人協會授課,舉辦「聽語障友善暨手語教育訓練」,創造溝通無障礙的友善環境;設立高齡及身心障礙客戶「樂齡專線0800-300-885」,建立更便利的諮詢及服務管道,提供適切關懷和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