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今年保額最高的中油火險招標案昨(20)日開標,保額從原本的
3,194億元提升至3,600億元,吸引國泰、富邦、兆豐三大金控及日
商三井住友集團旗下的產險公司搶標,最後由國泰產險以1.3億元
得標,費率約千分之0.36左右,這是中油該項標案史上最低費率水
準。
中油火險招標案向來是每年產險市場最關注的重要標案,由於今
年保額再創新高,更引起產險公司競標。往年中油保額約是3,000
億元,得標的產險業者,保費可以收到五、六億元。產險業者只
怕中油發生重大工安事件,擔心風險上升,得收好幾年保費才能
賺回理賠金,但近幾年來中油並未發生重大工安事件,使得業者
少掉這層顧慮。
產險同業透露,去年富邦以千分之0.46 的費率、低價從兆豐產險
手中搶下標案,今年富邦產則以千萬元的保費差距飲恨,無法繼
續承保中油火險,拱手讓給了國泰產險。據了解,兆豐產險、明
台產險出的標價相對保守,皆高於中油設定底標(即預算保費)
。
中油火險保單的承保範圍,包括煉油廠、加油站、油料等財產保
險,以及機械損害險等,保險金額也從前年的3,194億元提升至
3,600億元,自負額也從原本的1,750萬元降為500萬元,照理說,
近兩年國際再保費率變化不大,保費應該調升,國泰卻以費率降
幅超過20%搶標,已經引起同業間的熱烈討論。
產險公司主管分析,煉油廠本身就有高風險性,加上加油站都是
露天設計,又有颱風、地震等天災風險,以低價搶標不只風險高
,最重要的是,得標的產險公司可能面臨保費不足、承保個案超
過自留保費能量等問題。
國泰產險則回應,確實拿下中油火險的標案,對於保額、費率與
各項承保條件,礙於對客戶(中油)的資料保護,不便對外透露
。
由於兆豐產險公營色彩,過去長期承保中油的財產保險,主管透
露,過去一年的保費高達5、6億元,公開招標、殺價太兇,雖然
參與這次招標,價格仍採取「利潤」、「專業」的評估方式。
3,194億元提升至3,600億元,吸引國泰、富邦、兆豐三大金控及日
商三井住友集團旗下的產險公司搶標,最後由國泰產險以1.3億元
得標,費率約千分之0.36左右,這是中油該項標案史上最低費率水
準。
中油火險招標案向來是每年產險市場最關注的重要標案,由於今
年保額再創新高,更引起產險公司競標。往年中油保額約是3,000
億元,得標的產險業者,保費可以收到五、六億元。產險業者只
怕中油發生重大工安事件,擔心風險上升,得收好幾年保費才能
賺回理賠金,但近幾年來中油並未發生重大工安事件,使得業者
少掉這層顧慮。
產險同業透露,去年富邦以千分之0.46 的費率、低價從兆豐產險
手中搶下標案,今年富邦產則以千萬元的保費差距飲恨,無法繼
續承保中油火險,拱手讓給了國泰產險。據了解,兆豐產險、明
台產險出的標價相對保守,皆高於中油設定底標(即預算保費)
。
中油火險保單的承保範圍,包括煉油廠、加油站、油料等財產保
險,以及機械損害險等,保險金額也從前年的3,194億元提升至
3,600億元,自負額也從原本的1,750萬元降為500萬元,照理說,
近兩年國際再保費率變化不大,保費應該調升,國泰卻以費率降
幅超過20%搶標,已經引起同業間的熱烈討論。
產險公司主管分析,煉油廠本身就有高風險性,加上加油站都是
露天設計,又有颱風、地震等天災風險,以低價搶標不只風險高
,最重要的是,得標的產險公司可能面臨保費不足、承保個案超
過自留保費能量等問題。
國泰產險則回應,確實拿下中油火險的標案,對於保額、費率與
各項承保條件,礙於對客戶(中油)的資料保護,不便對外透露
。
由於兆豐產險公營色彩,過去長期承保中油的財產保險,主管透
露,過去一年的保費高達5、6億元,公開招標、殺價太兇,雖然
參與這次招標,價格仍採取「利潤」、「專業」的評估方式。
每年中油火險招標案,皆上演低價搶標戲碼。國際再保經紀人擔
心,由於中油保單將於1月31日後生效,價格壓得這麼低、短短七
個工作天,根本無法安排再保險,中油與保險公司等於暴露在「
開天窗」的風險中。
產險公司透露,去年富邦產以近五折低價搶標,再保安排一度面
臨困境,合計找了達信(Marsh)、怡和兩家保險經紀人,才勉強
完成再保安排。
主管指出,石油業的國際再保安排相當特別,主要是倫敦、歐美
的承接人(再保公司)有限,若再保公司對費率相當堅持,等於
壓縮國內承接產險公司的利潤。曾有產險公司因低價搶標,只好
找不適格如信用評等未達一定標準的再保公司承接,可能對產險
公司的資本適足率造成一定的影響。
產險業已將殺價競爭視為當然,若風調雨順、沒有重大賠案還好
,萬一出現重大理賠事故時,產險公司就虧大了。
心,由於中油保單將於1月31日後生效,價格壓得這麼低、短短七
個工作天,根本無法安排再保險,中油與保險公司等於暴露在「
開天窗」的風險中。
產險公司透露,去年富邦產以近五折低價搶標,再保安排一度面
臨困境,合計找了達信(Marsh)、怡和兩家保險經紀人,才勉強
完成再保安排。
主管指出,石油業的國際再保安排相當特別,主要是倫敦、歐美
的承接人(再保公司)有限,若再保公司對費率相當堅持,等於
壓縮國內承接產險公司的利潤。曾有產險公司因低價搶標,只好
找不適格如信用評等未達一定標準的再保公司承接,可能對產險
公司的資本適足率造成一定的影響。
產險業已將殺價競爭視為當然,若風調雨順、沒有重大賠案還好
,萬一出現重大理賠事故時,產險公司就虧大了。
監察院對經濟部提出糾正,甚至認為中油公司利用匯差謀取不當
利益。經濟部能源局長葉惠青表示,對於監察院的調查,經濟部
會虛心檢討,不過也有必要澄清非事實的部份,經濟部會擇期向
監察委員報告。
葉惠青表示,台灣的汽油年產量是1500萬公秉,但台灣的需求為
1000萬公秉,柴油的部分年產1500萬公秉,需求僅有500萬公秉。
因此對油品廠而言,汽柴油有供過於求的狀況,因此台塑才會將
油品大量外銷。而且原的成本佔油品的80%,進回原油價格上漲
,對業者而言成本亦提高,並未有謀取鉅額利潤之事。
葉惠青表示,監察院糾正案山指山油利用匯差,獲得新台幣75元
的溢收款,應退還給消費者。不過2007年11月~2008年4月,台灣
的油價凍漲,油價並未調整,因此這段期間的新台幣升值,並未
計算至油價內,因此絕無溢收75億元之事,經濟部將和中油高層
赴監察院說明。
監院措浮動油價機制之國際原油指標採用70杜拜及30布蘭特原油
均價對消費者不利。葉惠青表示2006~2008年杜拜原油價格較布
蘭特原油及西德州原油為低,中油原油進回結構杜拜原油平均佔
67.99,機制採70,
並未對消費者不利。
葉惠青表示,原油、半製品成本佔油品支出之比例與國際油價正
相關,中油公司原油成本佔比83,而浮動油價採80,未必不利消
費者;當油價上漲時,因反應幅度較低,對消費者反而比較有利
。
此外,監委批評中油公司2007年兌前盈餘,葉惠青說,中油盈餘
主要源自石化產品、天然氣、探勘部門之海外分配油氣權益、轉
投資、汽柴燃油以外油品及其他收支等收益,佔營收大宗之汽柴
油內銷油品市場並無利潤,沈、柴、燃油油3種油品全年合甫虧損
47億元,所以中油並無歸還「超收價款 」的理由。
利益。經濟部能源局長葉惠青表示,對於監察院的調查,經濟部
會虛心檢討,不過也有必要澄清非事實的部份,經濟部會擇期向
監察委員報告。
葉惠青表示,台灣的汽油年產量是1500萬公秉,但台灣的需求為
1000萬公秉,柴油的部分年產1500萬公秉,需求僅有500萬公秉。
因此對油品廠而言,汽柴油有供過於求的狀況,因此台塑才會將
油品大量外銷。而且原的成本佔油品的80%,進回原油價格上漲
,對業者而言成本亦提高,並未有謀取鉅額利潤之事。
葉惠青表示,監察院糾正案山指山油利用匯差,獲得新台幣75元
的溢收款,應退還給消費者。不過2007年11月~2008年4月,台灣
的油價凍漲,油價並未調整,因此這段期間的新台幣升值,並未
計算至油價內,因此絕無溢收75億元之事,經濟部將和中油高層
赴監察院說明。
監院措浮動油價機制之國際原油指標採用70杜拜及30布蘭特原油
均價對消費者不利。葉惠青表示2006~2008年杜拜原油價格較布
蘭特原油及西德州原油為低,中油原油進回結構杜拜原油平均佔
67.99,機制採70,
並未對消費者不利。
葉惠青表示,原油、半製品成本佔油品支出之比例與國際油價正
相關,中油公司原油成本佔比83,而浮動油價採80,未必不利消
費者;當油價上漲時,因反應幅度較低,對消費者反而比較有利
。
此外,監委批評中油公司2007年兌前盈餘,葉惠青說,中油盈餘
主要源自石化產品、天然氣、探勘部門之海外分配油氣權益、轉
投資、汽柴燃油以外油品及其他收支等收益,佔營收大宗之汽柴
油內銷油品市場並無利潤,沈、柴、燃油油3種油品全年合甫虧損
47億元,所以中油並無歸還「超收價款 」的理由。
中油浮動油價機制不當,監察院昨(20)日糾正經濟部,要求二
個月內檢討改善。監委程仁宏表示,民國97年8月以來,中油無
鉛汽油、超級柴油銷售多收75億元,應將超收款還給消費者。
程仁宏指出,監察院不反對中油浮動油價機制,但機制有不當之
處,應有合理的計價與合理的利潤。經濟部能源局長葉惠青表示
,已考量凍漲前和凍漲後兩時段匯率,近日會再向監察院說明。
監察院調查報告顯示,中油浮動油價機制有五大違失,包括:浮
動油價的初始價應檢討;92無鉛汽油稅前批售價每公升高了0.49
元;將利潤納入浮動油價公式欠妥當;反映國際油價波動比例應
檢討;成品油的生產成本分攤,有交叉貼補之嫌。
監委洪昭男說,浮動油價公式是要合理反映成本,該公式卻將利
潤納入浮動範圍,明顯不利消費者。
個月內檢討改善。監委程仁宏表示,民國97年8月以來,中油無
鉛汽油、超級柴油銷售多收75億元,應將超收款還給消費者。
程仁宏指出,監察院不反對中油浮動油價機制,但機制有不當之
處,應有合理的計價與合理的利潤。經濟部能源局長葉惠青表示
,已考量凍漲前和凍漲後兩時段匯率,近日會再向監察院說明。
監察院調查報告顯示,中油浮動油價機制有五大違失,包括:浮
動油價的初始價應檢討;92無鉛汽油稅前批售價每公升高了0.49
元;將利潤納入浮動油價公式欠妥當;反映國際油價波動比例應
檢討;成品油的生產成本分攤,有交叉貼補之嫌。
監委洪昭男說,浮動油價公式是要合理反映成本,該公式卻將利
潤納入浮動範圍,明顯不利消費者。
經濟部昨(19)日公布旗下五家國營事業去年盈虧。中油稅前大
賺289億元,台糖稅前盈餘53.6億元,漢翔小賺8.7億元,是三家賺
錢公司;台電、台水都還虧損。
經濟部昨天表示,去年經濟部持續督促所屬五家事業厲行開源節
流,並責成台電及中油推動改造計畫,截至去年12月底止,經濟
部所屬事業累計稅前盈餘321.73億元,較全年法定稅前虧損262.45
億元,轉虧為盈。
經濟部所屬五大國營事業中,最會賺錢的公司是中油。中油在98
年度的稅前盈餘是289.05億元,不過,儘管帳面風光,但根據10
號會計公報回沖存貨跌價後,中油實際盈餘只剩下5.13億元。
經濟部國營會官員表示,以中油資本額高達3,000多億元的規模來
看,年度盈餘只有5億多元,經營績效不算好,主要原因是現行油
價制度要求台灣油價必須是亞洲鄰國最低價,無法充分反映成本。
台電因為電費收入減少,98年度稅前虧損1.81億元。國營會說,台
電去年前11個月還有帳面盈餘,但冬季電價低,用電減少,導致去
年12月呈現虧損。此外,油氣輸儲費用及營業費用減少,以及因
存貨跌價損失溢提沖回數283.92億元,致銷貨成本減少。
台糖去年稅前盈餘53.62億元,較法定預算盈餘目標32.57億元大增
,是有效管控成本,營業費用減少、砂糖銷貨毛損減少及財產交
易淨利益增加所致。
台水稅前虧損14.83億元,法定預算盈餘目標是1.29億元,目標沒
達成。景氣尚未完全復甦,使工業用水減少,用戶新裝案件也較
預期減少。漢翔稅前盈餘8.7億元,較法定預算盈餘目標增加4.40
億元。
賺289億元,台糖稅前盈餘53.6億元,漢翔小賺8.7億元,是三家賺
錢公司;台電、台水都還虧損。
經濟部昨天表示,去年經濟部持續督促所屬五家事業厲行開源節
流,並責成台電及中油推動改造計畫,截至去年12月底止,經濟
部所屬事業累計稅前盈餘321.73億元,較全年法定稅前虧損262.45
億元,轉虧為盈。
經濟部所屬五大國營事業中,最會賺錢的公司是中油。中油在98
年度的稅前盈餘是289.05億元,不過,儘管帳面風光,但根據10
號會計公報回沖存貨跌價後,中油實際盈餘只剩下5.13億元。
經濟部國營會官員表示,以中油資本額高達3,000多億元的規模來
看,年度盈餘只有5億多元,經營績效不算好,主要原因是現行油
價制度要求台灣油價必須是亞洲鄰國最低價,無法充分反映成本。
台電因為電費收入減少,98年度稅前虧損1.81億元。國營會說,台
電去年前11個月還有帳面盈餘,但冬季電價低,用電減少,導致去
年12月呈現虧損。此外,油氣輸儲費用及營業費用減少,以及因
存貨跌價損失溢提沖回數283.92億元,致銷貨成本減少。
台糖去年稅前盈餘53.62億元,較法定預算盈餘目標32.57億元大增
,是有效管控成本,營業費用減少、砂糖銷貨毛損減少及財產交
易淨利益增加所致。
台水稅前虧損14.83億元,法定預算盈餘目標是1.29億元,目標沒
達成。景氣尚未完全復甦,使工業用水減少,用戶新裝案件也較
預期減少。漢翔稅前盈餘8.7億元,較法定預算盈餘目標增加4.40
億元。
繼15年前氮氣供應合作後,中油、中鋼(2002)昨(28)日
宣布新購汽合作案。中油將向中鋼購買多餘蒸汽,把廢熱能變成
黃金,降低煉油廠燃料用量及CO2排放量;初期購汽量為每小時
40噸,預估每年可減少24,800公噸CO2排放量,相當於1,240公頃
(約50座大安森林公園)森林可吸收的二氧化碳。
中油本次購汽合作案在中鋼能源調度中心舉行通汽典禮,由
中油朱少華總經理及中鋼陳源成總經理共同按下啟用鈕,代表中
油大林廠至中鋼24吋蒸汽管正式通汽啟用。依照雙方所簽訂合約
,將分2階段逐漸提高蒸汽供應量;第一階段用汽量為每小時40噸
,102年起用汽量將提高至每小時120噸。
中油大林廠與中鋼公司區域能資源整合,從民國83年7月中鋼
供應中油大林廠工業氣體-氮氣開始,目前氮氣供應量每月約300
萬立方米。民國95年雙方開始積極進行蒸汽整合的洽談,希望透
過彼此多餘資源,提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等目
標。
中油指出,正式通汽後,預估每年溫室氣體減量成效為
24,800公噸CO2當量,相當於1,240公頃(約50座大安森林公園)
森林可吸收的二氧化碳。102年起供汽量將再提升3倍,共可減少
74,400公噸CO2排放量。
宣布新購汽合作案。中油將向中鋼購買多餘蒸汽,把廢熱能變成
黃金,降低煉油廠燃料用量及CO2排放量;初期購汽量為每小時
40噸,預估每年可減少24,800公噸CO2排放量,相當於1,240公頃
(約50座大安森林公園)森林可吸收的二氧化碳。
中油本次購汽合作案在中鋼能源調度中心舉行通汽典禮,由
中油朱少華總經理及中鋼陳源成總經理共同按下啟用鈕,代表中
油大林廠至中鋼24吋蒸汽管正式通汽啟用。依照雙方所簽訂合約
,將分2階段逐漸提高蒸汽供應量;第一階段用汽量為每小時40噸
,102年起用汽量將提高至每小時120噸。
中油大林廠與中鋼公司區域能資源整合,從民國83年7月中鋼
供應中油大林廠工業氣體-氮氣開始,目前氮氣供應量每月約300
萬立方米。民國95年雙方開始積極進行蒸汽整合的洽談,希望透
過彼此多餘資源,提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等目
標。
中油指出,正式通汽後,預估每年溫室氣體減量成效為
24,800公噸CO2當量,相當於1,240公頃(約50座大安森林公園)
森林可吸收的二氧化碳。102年起供汽量將再提升3倍,共可減少
74,400公噸CO2排放量。
中油基本區域能源整合,昨(28)日向中鋼購買蒸氣,供應大林
煉油廠公用廠使用。中鋼總經理陳源成說,與中油合作二階段全
部實施後,每年可創造相當於200個大安森林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排
放量。
中油總經理朱少華昨天表示,初期購汽量為每小時40公噸,預估
每年可減少2.48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1,240公頃(約50
座大安森林公園)森林可吸收的二氧化碳。這是繼15年前向中鋼
採購氮氣後,中油再次與中鋼合作。
中油購汽合作案昨天在中鋼舉行通汽典禮,由朱少華、中鋼總經
理陳源成等按下啟用鈕,代表中油大林廠至中鋼24吋蒸氣管通汽
啟用。
中油民國83年首度與中鋼合作,向中鋼採購氮氣供應中油大林廠
使用,目前每月供應量達300萬立方米;95年雙方再洽商購買蒸
氣。
煉油廠公用廠使用。中鋼總經理陳源成說,與中油合作二階段全
部實施後,每年可創造相當於200個大安森林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排
放量。
中油總經理朱少華昨天表示,初期購汽量為每小時40公噸,預估
每年可減少2.48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1,240公頃(約50
座大安森林公園)森林可吸收的二氧化碳。這是繼15年前向中鋼
採購氮氣後,中油再次與中鋼合作。
中油購汽合作案昨天在中鋼舉行通汽典禮,由朱少華、中鋼總經
理陳源成等按下啟用鈕,代表中油大林廠至中鋼24吋蒸氣管通汽
啟用。
中油民國83年首度與中鋼合作,向中鋼採購氮氣供應中油大林廠
使用,目前每月供應量達300萬立方米;95年雙方再洽商購買蒸
氣。
台灣中油公司石化事業部近年在經濟與工安環保的衝擊下,
率先做好保護環境的企業責任,推動廠內工安管理制度與環境保
護改善工程,提出污染防治計劃,以安全紀律、檢查落實、風
險管理、持續改善等作為安全衛生政策,建立重視工業衛生安全
之企業文化,成為鄉親們認同讚賞的好厝邊。
中油石化事業部於民國86年11月率先通過標準檢驗局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之驗證,92年又通過標準檢驗局的OHSAS
18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為中油公司及經濟部所屬國營事
業第一批通過此一系統驗證的單位之一。且由於長期落實工安衛
生改善及汙染防治工作,於工安環保成效顯著並屢屢獲得政府表
揚與肯定。
中油石化事業部歷年來共投資超過50億元,全員參與積極持
續改善環境保護污染防治工作,使公司永續經營發展。中油石化
事業部認為企業在經濟發展同時須要兼顧環保的理念及維護整個
地球生態的觀念,才能獲得雙贏。
該事業部林園石化廠為使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和國際接軌,從
民國77年起即大幅進行持續性的環保改善計畫,都有很好的績效
。
值得一提的是,中油石化事業部每年對環境保護繳納專款,
由政府運用於改善環境及地方建設,目前除污染防治工程持續推
動外,不惜成本使用高價的潔淨燃料,主動表態參與改善二氧化
碳排放議題,提出相關減量計畫。
率先做好保護環境的企業責任,推動廠內工安管理制度與環境保
護改善工程,提出污染防治計劃,以安全紀律、檢查落實、風
險管理、持續改善等作為安全衛生政策,建立重視工業衛生安全
之企業文化,成為鄉親們認同讚賞的好厝邊。
中油石化事業部於民國86年11月率先通過標準檢驗局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之驗證,92年又通過標準檢驗局的OHSAS
18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為中油公司及經濟部所屬國營事
業第一批通過此一系統驗證的單位之一。且由於長期落實工安衛
生改善及汙染防治工作,於工安環保成效顯著並屢屢獲得政府表
揚與肯定。
中油石化事業部歷年來共投資超過50億元,全員參與積極持
續改善環境保護污染防治工作,使公司永續經營發展。中油石化
事業部認為企業在經濟發展同時須要兼顧環保的理念及維護整個
地球生態的觀念,才能獲得雙贏。
該事業部林園石化廠為使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和國際接軌,從
民國77年起即大幅進行持續性的環保改善計畫,都有很好的績效
。
值得一提的是,中油石化事業部每年對環境保護繳納專款,
由政府運用於改善環境及地方建設,目前除污染防治工程持續推
動外,不惜成本使用高價的潔淨燃料,主動表態參與改善二氧化
碳排放議題,提出相關減量計畫。
台灣中油公司石化事業部肩負供應國內石化品的原料,對台
灣石化工業的貢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歷任執行長領導及全體
員工共同遵守、執行下,自建廠以來除重視工業安全衛生及環境
保護等工作持續執行外,對於各項製程及設備同時進行嚴謹風險
管理評估,並運用內部電腦系統進行追蹤執行情形,因此節省成
本及節約能源執行績效卓著,奠定永續經營的基礎。
中油石化事業部林園石化廠每年進行設備更新,持續進行新
的工廠去除瓶頸計劃,提高設備使用效率方案,積極規劃煉油石
化整合,能源有效使用,採高效率或省電機械設備,工廠排放之
廢氣再生使用,工廠廢水回收再利用。
林園石化廠早於民國91年即開始進行二氧化碳盤查,並且完
成溫室氣體排放清冊與基線提出總結報告。自民國93年起,由於
煉油石化景氣趨於活絡,更開始引用過去的溫室氣體盤查基礎逐
年訂定減量目標,並以民國94年至民國98年為階段,持續推動二
氧化碳的減量工作。
在採高效率節能省電機械設備更新方面,冷卻水塔泵浦,更
換變頻馬達,在低負載時降低馬達運轉頻率;小型老舊加熱爐改
用蒸汽熱交換器改進效率;增配低壓管線,可將原高壓管線中冷
能充份利用;去除煉量瓶頸,降低單位產品能耗;裂解爐流量計
流孔板修改為文氏計,降低差壓及降低能源耗用;異構化觸媒更
換,芳香環損失降低,產品增加,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工廠排放
之廢氣再生利用方面,增設廢氣壓縮機,增設空氣預熱器可將進
出料熱源換熱再回收利用,95 年節能計畫減量達118,103.6噸二
氧化碳。
中油公司石化事業部黃登祥執行長表示,林園石化廠每年持
續更新硬體設施及推動溫室氣體減量計畫為既訂原則,以實際的
行動展現中油石化事業部對提升工安、降低污染、降低成本、節
約能源、振興台灣石化產業、促進地方繁榮並帶動下游石化業「
根留台灣愛林園」的決心。
灣石化工業的貢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歷任執行長領導及全體
員工共同遵守、執行下,自建廠以來除重視工業安全衛生及環境
保護等工作持續執行外,對於各項製程及設備同時進行嚴謹風險
管理評估,並運用內部電腦系統進行追蹤執行情形,因此節省成
本及節約能源執行績效卓著,奠定永續經營的基礎。
中油石化事業部林園石化廠每年進行設備更新,持續進行新
的工廠去除瓶頸計劃,提高設備使用效率方案,積極規劃煉油石
化整合,能源有效使用,採高效率或省電機械設備,工廠排放之
廢氣再生使用,工廠廢水回收再利用。
林園石化廠早於民國91年即開始進行二氧化碳盤查,並且完
成溫室氣體排放清冊與基線提出總結報告。自民國93年起,由於
煉油石化景氣趨於活絡,更開始引用過去的溫室氣體盤查基礎逐
年訂定減量目標,並以民國94年至民國98年為階段,持續推動二
氧化碳的減量工作。
在採高效率節能省電機械設備更新方面,冷卻水塔泵浦,更
換變頻馬達,在低負載時降低馬達運轉頻率;小型老舊加熱爐改
用蒸汽熱交換器改進效率;增配低壓管線,可將原高壓管線中冷
能充份利用;去除煉量瓶頸,降低單位產品能耗;裂解爐流量計
流孔板修改為文氏計,降低差壓及降低能源耗用;異構化觸媒更
換,芳香環損失降低,產品增加,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工廠排放
之廢氣再生利用方面,增設廢氣壓縮機,增設空氣預熱器可將進
出料熱源換熱再回收利用,95 年節能計畫減量達118,103.6噸二
氧化碳。
中油公司石化事業部黃登祥執行長表示,林園石化廠每年持
續更新硬體設施及推動溫室氣體減量計畫為既訂原則,以實際的
行動展現中油石化事業部對提升工安、降低污染、降低成本、節
約能源、振興台灣石化產業、促進地方繁榮並帶動下游石化業「
根留台灣愛林園」的決心。
年關將屆,中油和下游各石化廠對於明年原料計價公式修改談判
正緊鑼密鼓進行中,中油堅持大幅度拿掉對己不利的計價項目,
石化中下游業者明年將面臨成本全面上漲、壓縮獲利空間的挑戰。
「不要再把中油當做提款機了!」中油主管如此直言。中油石化
品業務明年營運定下16億元的獲利目標,以今年可能收支打平來
看,等於下游各廠將多出同等金額的原料開銷。
據了解,石化業營運成本以原料所占比重最大,約80%至85%,
換言之,掌握低價原料成本,將攸關獲利消長;以今年來看,中
油與下游各提料廠的原料計價公式對後者甚為有利,讓各廠賺得
荷包滿滿。
依據各石化廠今年前三季營運表現,亞聚(1308)每股稅前盈餘
3.64元、台苯(1310)2.31元、台聚(1304)2.69元、台達化(13
09)2.12元、國喬(1312)2.91元,榮化(1704)及東聯(1710)
則各有4.3元、1.51元,下游業幾乎全面賺錢。
反觀供料給各廠的中油,石化原料銷售業務卻一直處於虧損,截
至前11月,尚有赤字,這令中油急欲扭轉營運劣勢,要透過大幅
度修改原料計價公式,讓明年能轉虧為盈。
中油主管說,單以12月為例,現為計價項目之一的美國乙烯合約
價,只有每公噸720美元,反觀亞洲乙烯現貨價已攀升至1,200美
元,兩者相差近500美元。
把美國合約價納入計價項目,對中油極不公平,且下游沒有把衍
生品賣到美國,因此堅持在明年原料計價公式中,必須拿到歐、
美兩地的計價項目。
據了解,面對中油堅持更改計價公式的態勢,下游業者普遍能夠
接受此一變化,惟部分廠商仍希望爭取以調整計價項目比率做為
最後底限,以求延續獲利好景,預期中油與下游的拉鋸戰,可能
讓新版計價公式拖至明年首季方能拍板。
據了解,受亞洲地區乙烯現貨行情拉抬,以及市場需求增溫、刺
激產品價格走揚,國內三大聚乙烯(PE)廠台塑(1301)、台聚
、亞聚,以及乙二醇(EG)廠東聯、中纖(1718)股價先前發動
一波攻勢,近日來則處於盤整格局,醞釀新一波漲勢。
正緊鑼密鼓進行中,中油堅持大幅度拿掉對己不利的計價項目,
石化中下游業者明年將面臨成本全面上漲、壓縮獲利空間的挑戰。
「不要再把中油當做提款機了!」中油主管如此直言。中油石化
品業務明年營運定下16億元的獲利目標,以今年可能收支打平來
看,等於下游各廠將多出同等金額的原料開銷。
據了解,石化業營運成本以原料所占比重最大,約80%至85%,
換言之,掌握低價原料成本,將攸關獲利消長;以今年來看,中
油與下游各提料廠的原料計價公式對後者甚為有利,讓各廠賺得
荷包滿滿。
依據各石化廠今年前三季營運表現,亞聚(1308)每股稅前盈餘
3.64元、台苯(1310)2.31元、台聚(1304)2.69元、台達化(13
09)2.12元、國喬(1312)2.91元,榮化(1704)及東聯(1710)
則各有4.3元、1.51元,下游業幾乎全面賺錢。
反觀供料給各廠的中油,石化原料銷售業務卻一直處於虧損,截
至前11月,尚有赤字,這令中油急欲扭轉營運劣勢,要透過大幅
度修改原料計價公式,讓明年能轉虧為盈。
中油主管說,單以12月為例,現為計價項目之一的美國乙烯合約
價,只有每公噸720美元,反觀亞洲乙烯現貨價已攀升至1,200美
元,兩者相差近500美元。
把美國合約價納入計價項目,對中油極不公平,且下游沒有把衍
生品賣到美國,因此堅持在明年原料計價公式中,必須拿到歐、
美兩地的計價項目。
據了解,面對中油堅持更改計價公式的態勢,下游業者普遍能夠
接受此一變化,惟部分廠商仍希望爭取以調整計價項目比率做為
最後底限,以求延續獲利好景,預期中油與下游的拉鋸戰,可能
讓新版計價公式拖至明年首季方能拍板。
據了解,受亞洲地區乙烯現貨行情拉抬,以及市場需求增溫、刺
激產品價格走揚,國內三大聚乙烯(PE)廠台塑(1301)、台聚
、亞聚,以及乙二醇(EG)廠東聯、中纖(1718)股價先前發動
一波攻勢,近日來則處於盤整格局,醞釀新一波漲勢。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牽動各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之改進
主張,塑化、鋼鐵、汽車業同步表示,一旦台灣也執行總量管制
,將造成成本增加。
據統計,台灣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以電力發電影響最多,約佔
60%,中油、台塑兩大塑化集團合計排放量約佔十分之一。對此
,台塑集團指出,企業近年本已積極推動節水節能措施。一旦主
管機關公佈相關產業、企業所應負責的減碳額度後,台塑集團將
持續進行致力降低電力使用,或購置先進機器強化氣體等能源回
收再利用等,目前規劃的能源稅也正為以價制量策略,兩者勢必
都將墊高企業營運成本。
中鋼、燁聯及豐興等產業界皆認為,政府未來管制CO2的排
放,不能只針對產業界外,也應與全球接軌,同步採取相同標準
,才不致影響台灣鋼鐵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主張,塑化、鋼鐵、汽車業同步表示,一旦台灣也執行總量管制
,將造成成本增加。
據統計,台灣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以電力發電影響最多,約佔
60%,中油、台塑兩大塑化集團合計排放量約佔十分之一。對此
,台塑集團指出,企業近年本已積極推動節水節能措施。一旦主
管機關公佈相關產業、企業所應負責的減碳額度後,台塑集團將
持續進行致力降低電力使用,或購置先進機器強化氣體等能源回
收再利用等,目前規劃的能源稅也正為以價制量策略,兩者勢必
都將墊高企業營運成本。
中鋼、燁聯及豐興等產業界皆認為,政府未來管制CO2的排
放,不能只針對產業界外,也應與全球接軌,同步採取相同標準
,才不致影響台灣鋼鐵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國營會昨(7)日公布經濟部所屬五家事業單位今年前11月盈虧
情形,五家累計稅前盈餘為330.18億元,較全年稅前虧損262.44億
元,轉虧為盈,其中,中油帳面稅前盈餘最多,達到263.10億元。
台水則是唯一虧損單位,前11月稅前虧損5.74億元。
情形,五家累計稅前盈餘為330.18億元,較全年稅前虧損262.44億
元,轉虧為盈,其中,中油帳面稅前盈餘最多,達到263.10億元。
台水則是唯一虧損單位,前11月稅前虧損5.74億元。
年終倒數計時,今年前11個月,經濟部所屬的油糖水電飛機等五
大國營事業,除了台水公司稅前虧損5.74億元外,其餘四家公司
都轉虧為盈,其中,中油公司今年賺最多,稅前盈餘高達263.1億
元。
經濟部昨(7)日公布旗下五大國營企業前11個月獲利表現,中油
、台電受惠於今年分次上調售價,帳上獲利明顯增加,台水則因
多年水費未漲,再加上莫拉克颱風重創,達不到今年原訂盈利目
標,反虧了5.74億元。
今年前11個月,中油稅前盈餘達263.1億元,是經濟部所屬國營企
業中最會賺錢的公司。台電原本預期今年會虧損343億元,但拜國
際燃料價格下跌,加上年內上調電價,反而補平預期虧損,小賺
了25.31億元。
台糖今年前11月的稅前盈餘是38.84億元,主要是因為出售土地帶
來的財產交易淨利益增加。漢翔則因為積極開發標案接訂單,稅
前盈餘有8.67億元。
外界關注兩家公司近期是否推出回饋全民的降價計畫?經濟部能
源局表示,月底將公布浮動油價機制檢討結果,有無降價空間月
底即可揭曉,至於台電則是憂心今年冬季用電量減少加上明年油
價上漲,不願鬆口是否有下調電價計畫。
【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拜國際燃料價格下跌及國內上調電價
所賜,台電預估今年小虧10億元;但預期明年國際油價還將上漲
,台電估算明年虧損恐達267.38億元。
大國營事業,除了台水公司稅前虧損5.74億元外,其餘四家公司
都轉虧為盈,其中,中油公司今年賺最多,稅前盈餘高達263.1億
元。
經濟部昨(7)日公布旗下五大國營企業前11個月獲利表現,中油
、台電受惠於今年分次上調售價,帳上獲利明顯增加,台水則因
多年水費未漲,再加上莫拉克颱風重創,達不到今年原訂盈利目
標,反虧了5.74億元。
今年前11個月,中油稅前盈餘達263.1億元,是經濟部所屬國營企
業中最會賺錢的公司。台電原本預期今年會虧損343億元,但拜國
際燃料價格下跌,加上年內上調電價,反而補平預期虧損,小賺
了25.31億元。
台糖今年前11月的稅前盈餘是38.84億元,主要是因為出售土地帶
來的財產交易淨利益增加。漢翔則因為積極開發標案接訂單,稅
前盈餘有8.67億元。
外界關注兩家公司近期是否推出回饋全民的降價計畫?經濟部能
源局表示,月底將公布浮動油價機制檢討結果,有無降價空間月
底即可揭曉,至於台電則是憂心今年冬季用電量減少加上明年油
價上漲,不願鬆口是否有下調電價計畫。
【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拜國際燃料價格下跌及國內上調電價
所賜,台電預估今年小虧10億元;但預期明年國際油價還將上漲
,台電估算明年虧損恐達267.38億元。
延伸營運能量,中油海外能源開拓傳佳音;昨(1)日宣布獲
得印尼山加山加礦區煤層氣(Coal Bed Methane,簡稱CBM)聯合
投標案為期30年的生產分配合約(Production Sharing Contract,簡
稱PSC)。中油表示,該礦區煤層氣的天然氣蘊藏量極為豐富,
初步評估高達3.95兆立方英呎,相當於1,100億立方公尺。
以海外石油及投資公司子公司Opicoil Energy名義參與的VICO
國際合作集團在11月30日與印尼政府在雅加達簽訂30年效期之山
加山加礦區煤層氣生產分配合約。VICO國際合作集團包括VICO (
7.5%,經營人)、中油(20%)、英國BP(26.25%)、義大利
ENI(26.25%)、VIC(15.6%)及Universe Gas and Oil(4.4%)
等國際石油公司。
中油指出,據評估,山加山加礦區具有豐富煤層氣亟待開發
,蘊藏量評估約3.95兆立方英呎(TCF)。本案預計在第1年到第
3年共打11口井(包括5口岩心孔井、4口探勘井、2口生產井)進
行佐證試產,預算金額為3,790萬美元。
山加山加礦區煤層氣位於印尼東卡里曼丹陸地,面積約1,747
平方公里,與中油擁有20%礦區權益的山加山加油氣田之範圍相
同。目前山加山加油氣田礦區已由VICO集團成功開採石油及天然
氣長達40年,營運經驗豐富。
得印尼山加山加礦區煤層氣(Coal Bed Methane,簡稱CBM)聯合
投標案為期30年的生產分配合約(Production Sharing Contract,簡
稱PSC)。中油表示,該礦區煤層氣的天然氣蘊藏量極為豐富,
初步評估高達3.95兆立方英呎,相當於1,100億立方公尺。
以海外石油及投資公司子公司Opicoil Energy名義參與的VICO
國際合作集團在11月30日與印尼政府在雅加達簽訂30年效期之山
加山加礦區煤層氣生產分配合約。VICO國際合作集團包括VICO (
7.5%,經營人)、中油(20%)、英國BP(26.25%)、義大利
ENI(26.25%)、VIC(15.6%)及Universe Gas and Oil(4.4%)
等國際石油公司。
中油指出,據評估,山加山加礦區具有豐富煤層氣亟待開發
,蘊藏量評估約3.95兆立方英呎(TCF)。本案預計在第1年到第
3年共打11口井(包括5口岩心孔井、4口探勘井、2口生產井)進
行佐證試產,預算金額為3,790萬美元。
山加山加礦區煤層氣位於印尼東卡里曼丹陸地,面積約1,747
平方公里,與中油擁有20%礦區權益的山加山加油氣田之範圍相
同。目前山加山加油氣田礦區已由VICO集團成功開採石油及天然
氣長達40年,營運經驗豐富。
經濟部所屬五家國營事業97年度年終獎金出爐,台電和中油大縮
水,約較96年度縮水一半。台電由96年的4.3個月,減為97年的
2.5個月,中油由4.6個月減為兩個月。
其他三家的97年年終也已揭曉,台糖最好,為四個月,只較96年
縮減0.1個月;台水為三個月,減少1.2個月;漢翔為兩個月,減
少0.1個月。經濟部官員表示,97年年終獎金預定於12月底或1月
發放,亦即在農曆年前。
除漢翔考成乙等1.8個月之外,中油、台電、台糖及台水都拿到
甲等,考成獎金兩個月。只有漢翔被評為乙等,但甲、乙等的獎
金差距不算大,漢翔的乙等也有1.8個月。
績效獎金由經濟部審核,由學者、專家、主計處官員等組成「經
濟部績效獎金政策性因素審議委員會」,初審結果,97年中油績
效獎金被砍為零,台電為0.5個月,台水一個月,只有台糖有兩
個月。
經濟部表示,初審主要是看事業單位的盈餘以及有無受政策因素
影響。依照程序,不服的公司可以提出申覆,再來複審。中油、
台電已向國營會提出申覆,訴求油價凍漲以及燃料油無法反映成
本等因素。
但油、電、糖、水四家公司已經決定本周五(20日)前往經濟部
抗議,可能有超過1,000名員工聚集。
經濟部國營會副主委陳昭義表示,中油、台電去年營運帳面數字
很差,因此績效獎金不好看。去年國際原油高漲,配合行政院的
凍漲政策,中油的汽柴油沒有調漲,因此97年虧損達1,300多億元
;去年台電購電成本增加,同樣為了配合政策,電價也沒調漲,
導致台電去年虧損1,000多億元。
陳昭義強調,績效獎金目前只通過初審,還沒定案。他舉例說,
台糖去年賺了150億元,因此審議委員會核定的績效獎金有兩個
月以上,然而去年台糖本業虧損,帳面出現盈餘是因為出售土地
給中科四期,這部份其實也引發爭議,複審後的績效獎金可能會
縮水。
水,約較96年度縮水一半。台電由96年的4.3個月,減為97年的
2.5個月,中油由4.6個月減為兩個月。
其他三家的97年年終也已揭曉,台糖最好,為四個月,只較96年
縮減0.1個月;台水為三個月,減少1.2個月;漢翔為兩個月,減
少0.1個月。經濟部官員表示,97年年終獎金預定於12月底或1月
發放,亦即在農曆年前。
除漢翔考成乙等1.8個月之外,中油、台電、台糖及台水都拿到
甲等,考成獎金兩個月。只有漢翔被評為乙等,但甲、乙等的獎
金差距不算大,漢翔的乙等也有1.8個月。
績效獎金由經濟部審核,由學者、專家、主計處官員等組成「經
濟部績效獎金政策性因素審議委員會」,初審結果,97年中油績
效獎金被砍為零,台電為0.5個月,台水一個月,只有台糖有兩
個月。
經濟部表示,初審主要是看事業單位的盈餘以及有無受政策因素
影響。依照程序,不服的公司可以提出申覆,再來複審。中油、
台電已向國營會提出申覆,訴求油價凍漲以及燃料油無法反映成
本等因素。
但油、電、糖、水四家公司已經決定本周五(20日)前往經濟部
抗議,可能有超過1,000名員工聚集。
經濟部國營會副主委陳昭義表示,中油、台電去年營運帳面數字
很差,因此績效獎金不好看。去年國際原油高漲,配合行政院的
凍漲政策,中油的汽柴油沒有調漲,因此97年虧損達1,300多億元
;去年台電購電成本增加,同樣為了配合政策,電價也沒調漲,
導致台電去年虧損1,000多億元。
陳昭義強調,績效獎金目前只通過初審,還沒定案。他舉例說,
台糖去年賺了150億元,因此審議委員會核定的績效獎金有兩個
月以上,然而去年台糖本業虧損,帳面出現盈餘是因為出售土地
給中科四期,這部份其實也引發爭議,複審後的績效獎金可能會
縮水。
去年台電、中油虧損上千億元,經濟部國營會擬針對上述兩
家公司績效獎金分別給予0個月、0.5個月,不過台電與中油已提
出申覆,目前經濟部正受理審查中,若審查結果維持初審,中油
恐怕創下首度沒績效獎金的紀錄,中油與台電今年年終獎金都將
縮水。
國營事業單位除了績效獎金之外還有考成獎金,日前行政院
核定的民國97年度國營事業考成獎金,除漢翔考成乙等外,中油
、台電、台糖及台灣自來水公司,都被行政院研考會評等為甲等
,考成獎金2個月。換言之,若經濟部績效獎金政策性因素審議委
員會維持初審結果,中油與台電分別都還有2個月、2.5個月的年終
獎金(績效獎金加考成獎金)。
只不過去年台電、中油的年終獎金分別為4.3個月、4.6個月,
今年年終顯然較去年縮水。
另外,台糖與台水公司績效獎金則分別為約2個月、約1個月
。
績效獎金的爭議,讓中油、台電、台水與台糖4家公司決定
動員,於本週五(20日)赴經濟部抗議。
國營會昨日也公佈今年截至10月底,5家經濟部所屬事業單位
的經營績效,其中,中油稅前盈餘為237.8億元,較預算分配盈餘
目標 60.88億元,增加176.92億元。國營會副主委陳昭義表示,主
要是浮動油價機制與存貨跌價損失衝回數281.74億元,亦即,中
油並不是販賣油品賺錢,主要是會計處理,並非實際有盈餘。
台電稅前盈餘為52.18億元,較預算分配虧損328.51億元,轉
虧為盈,同樣也是因為認列備抵存貨跌價損失溢提衝回80.08億元
所致。
家公司績效獎金分別給予0個月、0.5個月,不過台電與中油已提
出申覆,目前經濟部正受理審查中,若審查結果維持初審,中油
恐怕創下首度沒績效獎金的紀錄,中油與台電今年年終獎金都將
縮水。
國營事業單位除了績效獎金之外還有考成獎金,日前行政院
核定的民國97年度國營事業考成獎金,除漢翔考成乙等外,中油
、台電、台糖及台灣自來水公司,都被行政院研考會評等為甲等
,考成獎金2個月。換言之,若經濟部績效獎金政策性因素審議委
員會維持初審結果,中油與台電分別都還有2個月、2.5個月的年終
獎金(績效獎金加考成獎金)。
只不過去年台電、中油的年終獎金分別為4.3個月、4.6個月,
今年年終顯然較去年縮水。
另外,台糖與台水公司績效獎金則分別為約2個月、約1個月
。
績效獎金的爭議,讓中油、台電、台水與台糖4家公司決定
動員,於本週五(20日)赴經濟部抗議。
國營會昨日也公佈今年截至10月底,5家經濟部所屬事業單位
的經營績效,其中,中油稅前盈餘為237.8億元,較預算分配盈餘
目標 60.88億元,增加176.92億元。國營會副主委陳昭義表示,主
要是浮動油價機制與存貨跌價損失衝回數281.74億元,亦即,中
油並不是販賣油品賺錢,主要是會計處理,並非實際有盈餘。
台電稅前盈餘為52.18億元,較預算分配虧損328.51億元,轉
虧為盈,同樣也是因為認列備抵存貨跌價損失溢提衝回80.08億元
所致。
煉油價差低檔發展、油價飆高凍漲壓力頻起,中油今年本業僅能
力圖損益兩平,為開拓新「錢」潮,中油擴大不動產開發計畫,
確定增添板新特區土地開發標的,合計第一波不動產開發標的達4
處;近期積極展開開發顧問公司招標。
中油總經理朱少華表示,中油帳上不動產價值約200億元,內部評
估一旦啟動開發,價值可望提昇2.5倍,逾500億元。第一波規劃
的北市南京、承德及關渡三地,帳上公告價值15億元,開發後約
可創造100億元價值。不過,市場認為,南京東路土地,附近正為
元大豪宅座落之處,以北市三筆土地的精華地段身價研判,開發
價值或可看300億元。
力圖損益兩平,為開拓新「錢」潮,中油擴大不動產開發計畫,
確定增添板新特區土地開發標的,合計第一波不動產開發標的達4
處;近期積極展開開發顧問公司招標。
中油總經理朱少華表示,中油帳上不動產價值約200億元,內部評
估一旦啟動開發,價值可望提昇2.5倍,逾500億元。第一波規劃
的北市南京、承德及關渡三地,帳上公告價值15億元,開發後約
可創造100億元價值。不過,市場認為,南京東路土地,附近正為
元大豪宅座落之處,以北市三筆土地的精華地段身價研判,開發
價值或可看300億元。
中油昨針對中油生技產品營運情況提出說明。中油表示,「
生物科技事業中心」成立至今近8年,透過長期耕耘,近3年營運
貢獻方較為明顯提振,營收分別為0.49億元、0.57億元及0.81億元
。尤其,今年前三季藉由通路外部銷售比例從97年26%提升為
39%。
中油強調,生技產品佔整體營收比重雖小,但未來仍有極大
成長空間,除可拓展多角化經營、活絡自有通路及累積商品化經
驗,能為公司帶來多重正面效益,未來將朝內、外銷售通路各
50%之目標邁進。
中油生技去年營收8,200萬元,獲利2,500萬元,淨利率
30.48%。中油生技今年擬經銷商增加為15家,年度業績年增目
標20%,朝億元業績規模挺進。
生物科技事業中心」成立至今近8年,透過長期耕耘,近3年營運
貢獻方較為明顯提振,營收分別為0.49億元、0.57億元及0.81億元
。尤其,今年前三季藉由通路外部銷售比例從97年26%提升為
39%。
中油強調,生技產品佔整體營收比重雖小,但未來仍有極大
成長空間,除可拓展多角化經營、活絡自有通路及累積商品化經
驗,能為公司帶來多重正面效益,未來將朝內、外銷售通路各
50%之目標邁進。
中油生技去年營收8,200萬元,獲利2,500萬元,淨利率
30.48%。中油生技今年擬經銷商增加為15家,年度業績年增目
標20%,朝億元業績規模挺進。
中油副總經理兼煉製事業執行長吳文騰昨(27)日指出,中油五
輕是新廠,若民國104年就遷廠,僅運轉22年,距離50年關廠壽命
還有大半,因此中油希望爭取至國光石化順利量產後,再讓中油
五輕關廠。
前經濟部次長鄧振中曾公開宣布,經濟部希望中油五輕在104年遷
廠政策。
不過隨著內閣更迭,吳文騰昨天的說法,也引起關注。
中油昨天召開記者會,說明高雄煉油廠的遷廠情形。吳文騰說,
高雄煉油廠雖然早在民國35年興建,但是中油五輕民國79年間才
興建,82年才完工,目前是整個廠最佳狀況;若配合高雄煉油廠
104年遷廠時程拆遷,才運轉22年,相當浪費。
輕是新廠,若民國104年就遷廠,僅運轉22年,距離50年關廠壽命
還有大半,因此中油希望爭取至國光石化順利量產後,再讓中油
五輕關廠。
前經濟部次長鄧振中曾公開宣布,經濟部希望中油五輕在104年遷
廠政策。
不過隨著內閣更迭,吳文騰昨天的說法,也引起關注。
中油昨天召開記者會,說明高雄煉油廠的遷廠情形。吳文騰說,
高雄煉油廠雖然早在民國35年興建,但是中油五輕民國79年間才
興建,82年才完工,目前是整個廠最佳狀況;若配合高雄煉油廠
104年遷廠時程拆遷,才運轉22年,相當浪費。
中油一條輸往林園石化工業區的天然氣管線日前被挖破,波及高
雄林園石化工業區台塑(1301)、華夏(1305)旗下台氯、南帝
(2108)、信昌(4725)及台灣拜耳等五家廠商運作。中油該條
出事的天然氣輸送管線是由大林廠埋設至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
在上周六(26日)被進行台17線拓寬工程的包商打樁時不慎挖破
。
雄林園石化工業區台塑(1301)、華夏(1305)旗下台氯、南帝
(2108)、信昌(4725)及台灣拜耳等五家廠商運作。中油該條
出事的天然氣輸送管線是由大林廠埋設至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
在上周六(26日)被進行台17線拓寬工程的包商打樁時不慎挖破
。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