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泰人壽(公)公司新聞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去年年底公布的109年國人癌症登記報告, 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979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依序為 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胃 癌、皮膚癌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而癌症時鐘再快轉,每4分19秒就 有一人確診罹癌。面對罹癌風險提高,如何提前因應是現代人必須思 考的課題。
一般而言,癌症險給付項目包含癌症住院醫療保險金、癌症手術住 院醫療保險金、癌症出院療養保險金、癌症門診醫療保險金、癌症住 院手術醫療保險金、癌症門診手術醫療保險金,或是個別癌症治療及 醫材相關的保險金,癌症險的保單條款亦會註明確診罹癌的理賠項目 及條件,例如保障範圍、保險金給付為某個固定金額乘上癌症治療實 際住院日數,以及累績總給付金額限制等等,在投保時都必須看仔細 ,以「宏泰人壽好健康防癌醫療終身健康保險(FCD)」來看,保障 內容提供11項罹癌後的相關醫療保障,而其累積總給付金額上限則為 「癌症住院醫療保險金日額」乘以1,500倍。
而癌症險也有為初次罹癌就提供即時的、一次性給付保障的保單類 型,並簡化理賠申請檢附文件,「宏泰人壽真健康防癌終身健康保險 (FCC)」即屬於這類型的癌症險,理賠申請所準備的文件相對簡單 易於準備。
【台北訊】近來,台灣壽險業為應對即將到來的2026年國際會計準則IFRS17與ICS2.0的接軌,紛紛展開強化資本策略。根據金管會的統計,過去十年間,壽險業累計增資高達4,942.7億元,其中宏泰人壽、三商美邦人壽、新光人壽等知名公司積極增資,以確保未來的穩定發展。 壽險業為了應對未來的挑戰,近十年來不斷增資,總額接近5,000億元。其中,宏泰人壽已規劃公開標售不動產,預計增資80億元,展現其對未來的信心。而新光人壽則因上半年虧損嚴重,金管會已要求其將增資視為首要任務,預計今年還將增資逾百億元。 除了增資,壽險業也積極發債,過去十年累計發債金額達2,525億元。今年上半年,壽險業已發債230億元,為近四年來最高,且金管會已開放保險業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券,為業界帶來更多元化的融資途徑。 宏泰人壽等壽險公司積極強化資本,不僅是為了應對國際會計準則的變革,也是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壽險業必須不斷進行調整與改革,以確保業界能夠健康穩定地發展。
近日,台灣壽險業面臨重大挑戰,為了應對2026年即將實施的國際會計準則IFRS17與ICS2.0,業內積極進行資本強化。根據金管會的統計,近十年來,台灣壽險業已累計增資達4,942.7億元,並且在增資的浪潮中,宏泰人壽等壽險公司也積極尋找增資途徑。 在眾多壽險公司中,宏泰人壽成為了焦點。該公司已規劃透過公開標售不動產的方式,籌集約80億元的資金,以應對未來的資本需求。此外,宏泰人壽的這一舉動也標誌著台灣壽險業在資本強化上的又一重要步驟。 不僅如此,宏泰人壽的競爭對手們也紛紛展開增資行動。三商美邦人壽和新光人壽今年也將進行增資,其中新光人壽因上半年虧損嚴重,資本適足率將低於法定標準,金管會已要求其將增資作為首要任務。市場預估新光人壽今年還將增資逾百億元。 在增資的同時,壽險業也積極發債。近十年來,壽險業已發債達2,525億元,其中2016年發債規模達1,040億元,為歷年之最。今年上半年,壽險業已發債230億元,為四年來最多。金管會於4月中開放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券,目前已有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等公告發債,新光人壽也正評估中,預計六大壽險合計發債規模將超過千億元,今年壽險業發債規模可望超過2016年。
據金管會統計,近十年壽險業已增資金額4,942.7億元,且由於三 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新光人壽今年面臨財務狀況改善期,下半年 三家壽險將積極完成增資,十年來壽險業增資金額將超過5,000億元 大關。
三家需要增資的壽險公司,三商壽去年至今已完成三次現金增資逾 112億元;宏泰人壽已規劃公開標售不動產,預計增資80億元;新光 人壽去年增資3億美元,但新光人壽因上半年虧損嚴重,6月底資本適 足率將低於法定標準200%,金管會已要求新壽將增資視為首要任務 ,市場預估新壽今年還將增資逾百億元。
以近十年來看,壽險業在2018年增資1,301億元最多,由於2026年 接軌國際會計準則,從2018年後到去年的四年以來,壽險業每年增資 金額都在45億元∼60億元之間,今年上半年已有兩家壽險增資78億元 ,其中包含三商壽已完成增資約25億元。
除增資來強化資本外,壽險業也積極發債,近十年壽險業發債金額 來到2,525億元,其中以2016年的1,040億元最多,其次是2017年的6 35億元。
今年壽險業上半年已發債230億元,為四年來最多,且金管會已於 4月中開放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券,目前已 有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等公告發債 ,新光人壽也正評估中,預計光六大壽險合計發債規模將超過千億元 ,今年壽險業發債規模可望超過2016年。
據金管會統計,近十年壽險業已增資金額4,942.7億元,且由於三 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新光人壽今年面臨財務狀況改善期,下半年 三家壽險將積極完成增資,十年來壽險業增資金額將超過5,000億元 大關。
三家需要增資的壽險公司,三商壽去年至今已完成三次現金增資逾 112億元;宏泰人壽已規劃公開標售不動產,預計增資80億元;新光 人壽去年增資3億美元,但新光人壽因上半年虧損嚴重,6月底資本適 足率將低於法定標準200%,金管會已要求新壽將增資視為首要任務 ,市場預估新壽今年還將增資逾百億元。
以近十年來看,壽險業在2018年增資1,301億元最多,由於2026年 接軌國際會計準則,從2018年後到去年的四年以來,壽險業每年增資 金額都在45億元∼60億元之間,今年上半年已有兩家壽險增資78億元 ,其中包含三商壽已完成增資約25億元。
除增資來強化資本外,壽險業也積極發債,近十年壽險業發債金額 來到2,525億元,其中以2016年的1,040億元最多,其次是2017年的6 35億元。
今年壽險業上半年已發債230億元,為四年來最多,且金管會已於 4月中開放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券,目前已 有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等公告發債 ,新光人壽也正評估中,預計光六大壽險合計發債規模將超過千億元 ,今年壽險業發債規模可望超過2016年。
經常聽到有人說保險不是為自己買而是為了家人買的,認為只要買了保險,身故之後,家人就可以領到保險金,可以妥善處理後事這確實是保險的功能之一,然而保險不僅僅只有壽險一種,除了照顧遺族,還可以藉由其他的保險來照顧自己。「可是保險商品這麼多,到底哪個比較需要?哪個比較不需要?」
從社會趨勢來看,目前台灣已是高齡社會,推估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並且國民平均餘命年年創新高,但不健康的餘命卻長達八年,因此每一個人都必須預先思考自己未來可能面對醫療及照護的問題。
「我已經有全民健保了,也買了很厲害的醫療險,我幹嘛要再安排其他的醫療險?」台灣現行的全民健保是一套很好的制度,卻無法滿足所有醫療的真實需求,似乎就是缺了什麼,這時候就可以利用醫療險來彌補缺口,讓自己的醫療品質可以因為醫療險的保障而變得更好。
另外,長照和失智是我們將來都得面對的課題,得儘早準備保障。長照險也非常符合高齡社會、超高齡社會所需,現在政府有推出長照2.0服務,但對於許多長者來說,需要的可能是長期的陪伴或照顧,如果必須僱用24小時專人照料,不論是申請外勞、由醫院安排專門護理師或是由安養機構接手照顧,費用都不是小數目,再加上長期照護無法預估時間長短,這些花費都必須預先打算。
常言道,意外與明天,不知道哪一個先到?在我們沒辦法確認疾病何時發生、其風險損害程度及屆時可能對我們造成多少的壓力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交給專業來處理,為了保障保戶的高齡生活,宏泰人壽也推出宏泰人壽樂齡寶終身健康保險及宏泰人壽瑪麗亞長期照顧終身保險,從自己需要什麼的角度出發,多方比較查找,就能慢慢理出方向,買到適合自己的保險。
金管會最新決定,宏泰人壽這類壽險公司的命運將有新轉折!剛剛,我們從官方得到線報,說明今年上半年壽險業的資本適足率(RBC)計算標準,原計畫的利率風險「加壓」將延後實施一年。這意味著,像宏泰人壽這樣的壽險公司,在今年的增資壓力將會減輕不少。 根據我們的內部消息,這個延後實施的決定,對於宏泰人壽來說,真的是一個大利好消息。因為按照原先的計畫,今年的壽險業RBC恐將下降30個百分點,對公司的財務比率將造成極大壓力。現在這個「加壓」延後,讓宏泰人壽有了更多時間準備,也讓其他壽險公司稍微喘一口氣。 我們知道,去年底宏泰人壽的RBC是205%,這個數字相當亮眼。但據說,今年6月底,宏泰人壽的RBC可能會低於200%的法定標準。這個緩和措施對宏泰人壽來說,絕對是個好兆頭。 不僅如此,金管會還將對傳統型保單的利率風險資本計算方式進行修正,這也意味著未來壽險公司的運營環境將會更加穩定。雖然市場的波動依然存在,但金管會的這個決定,確實讓人看到了對壽險業的關懷。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也表示,今年金融市場的波動相當劇烈,這對壽險業者的風險資本確實造成壓力。但在詳細評估後,他認為將「加壓」延後一年,壽險業還是可以在2025年達到ICS接軌目標。這個決定,對宏泰人壽和其他壽險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支持。
據各壽險財報,去年底三商美邦、宏泰人壽、新壽RBC各為155.8%、205%及213.6%,預估前兩者6月底RBC都低於200%法定標準,新壽僅在及格邊緣,暫緩加壓後,有助減緩這三家半年報增資壓力鍋。
為循序漸進導入ICS,金管會修正傳統型保單利率風險資本計算方式,採每年拉高利率風險倍數「加壓」。
若依金管會原計畫,今年整體壽險業RBC恐會再掉30個百分點,恐讓業者已孱弱不堪的財務比率雪上加霜,盼金管會可暫緩加壓。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坦言,今年金融市場波動仍劇烈,對業者風險資本還是有壓力,評估後,認為暫緩一年「加壓」,壽險業仍可在2025年達到ICS接軌目標,因此決定讓加壓倍數與去年相當,減緩業者增資壓力。
【台灣新聞】壽險業即將進入半年報季,宏泰人壽等三家公司RBC恐低於200%標準,金管會緩解壓力
近日,壽險業界掀起一陣緊張氣氛,因為6月底將結算半年報及資本適足率(RBC),預計有三家壽險公司的RBC可能低於法定標準200%以下。其中,宏泰人壽、新光人壽等公司都處在緊迫的狀態中。為了緩解壽險業的RBC警報,金管會保險局27日將公布壽險上半年計算資本適足率標準,並考慮對原訂利率風險再加壓的計畫進行調整。
根據統計,去年底三商美邦人壽的RBC為155%,低於法定標準200%。而宏泰人壽的RBC為205%,新光人壽的RBC則為213%,兩家公司在法定標準邊緣。今年上半年,由於新壽連月虧損,預計6月RBC將掉到200%以下。宏泰人壽則同時面臨淨值比已連續兩期低於法定標準3%的危機。
金管會原規劃在上半年對RBC利率風險再加壓,從0.8倍加壓到0.9倍,對差異5倍者再加碼部分由0.5倍增為0.6倍。然而,由於去年聯準會(Fed)暴力式升息,債券殖利率大幅彈升,壽險業去年第三季爆發淨值危機,九家壽險公司陸續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將部分債券分入攤銷後成本(AC),但債券評價減損仍要算入RBC利率風險。若照原訂計畫加壓,推估壽險業RBC平均會再掉逾30個百分點。
為了避免壽險業雪上加霜,金管會已鬆口,將檢視各家壽險業者試算接軌進度,如果只是今年壓力較重,且有空間可在後面年限達標的話,可給予彈性,考慮暫緩加壓。此外,保險局於4月中開放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讓壽險業提前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ICS2.0),並可計入自有資本提升RBC。截至目前,台壽、中壽、國泰、富邦、南山等五大壽險發債規模已達980億元,預計六大壽險發債規模將上衝千億元,對提高RBC有所助益。
統計顯示,去年底三商美邦人壽RBC為155%,低於法定標準200% ,宏泰人壽205%、新光人壽213%,兩家在法定標準200%邊緣,且 今年上半年新壽因連月虧損,預期6月RBC就會掉到200%以下,宏泰 則同時面臨淨值比已連續兩期低於法定標準3%危機。隨半年報將結 算,金管會27日將公布壽險業上半年RBC標準,原規劃上半年利率風 險要再加壓,但因金融市場波動仍大,金管會日前已鬆口,將檢視各 家壽險業者試算接軌進度,如果只是今年壓力較重,且有空間可在後 面年限達標的話,可給予彈性,考慮暫緩加壓,壽險業增資壓力將可 減輕不少。
壽險業將於2026年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ICS2.0),與現行RB C制度衡量利率風險方式不同,為循序漸進導入ICS與合理反映壽險利 率風險,壽險業2021年報起傳統型保單利率風險資本計算公式就已採 用新制,且採逐年加壓。依照金管會原規劃,今年上半年RBC利率風 險再加壓,從0.8倍加壓到0.9倍,接軌差異5倍者,再加碼部分由0. 5倍增為0.6倍。
但去年因聯準會(Fed)暴力式升息,債券殖利率大幅彈升,壽險業 去年第三季爆發淨值危機,九家壽險公司陸續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 將部分債券分入攤銷後成本(AC),但債券評價減損仍要算入RBC利 率風險,若照原訂計畫加壓,推估壽險業RBC平均會再掉逾30個百分 點,若延後一年再加壓,不至於讓壽險業雪上加霜。
保險局於4月中開放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 ,等於讓壽險業提前接軌ICS,可發行具到期日債券,並可計入自有 資本提升RBC。截至6月底已有台壽、中壽、國泰、富邦、南山等五大 壽險發債規模達980億元,新壽也有意願發債,預計六大壽險發債規 模上衝千億元,對提高RBC有所助益。
近期,台灣壽險業面臨嚴峻的財務挑戰,許多公司為了維持穩健經營,不得不進行增資。其中,宏泰人壽成為焦點,計劃公開標售不動產,預計增資80億元,以強化公司資本。而其他壽險公司如三商壽和新光金也在尋找增資方案,以應對未來的財務需求。
根據新聞報導,去年底,多家壽險公司因財務指標未達標準,或今年前五月虧損達百億元,被迫進行增資。截至本月21日,只有三商壽在3月完成了約25億元的增資,其他公司的增資計劃都還在進行中。
三商壽表示,自去年至今已完成三次現金增資,總額達112.51億元,並正在尋覓私募策略性投資人。新光金則透露,其子公司新壽去年已增資3億美元,並正在規劃新的增資計劃。
在壽險業為應對2026年新清償能力指標(ICS2.0)的挑戰,金管會於4月中開放保險業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券。目前,台壽、中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等多家壽險公司已公告發債,總規模達980億元。
而在產險方面,防疫保單市占前六大產險公司至本月20日止,共增資1,500億元。其中,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四次增資近400億元,資本適足率(RBC)可逾200%。其他如富邦產、和泰產、中信產、國泰產及兆豐保也分別進行增資,RBC均達200%以上。
和泰產險則正在處分不動產,預計年底前將RBC提升至200%以上。而台銀人壽在4月底通過辦理60億元現金增資,由台灣金控股全數認購,待金管會核准後將另開董事會訂定實際定價日及價格。
宏泰人壽跨足商業不動產,宏盛集團再下一城!宏盛集團董事長林新欽近期宣佈,宏盛集團將加大商用不動產的投資力度,並推出「北投石牌市場」這個市值超過300億元的大案。這個新案不僅是宏盛集團轉型的關鍵一步,也標誌著宏泰人壽在商用不動產領域的進軍。 在宏盛集團的股東會上,林新欽透露,宏盛集團正在積極轉型,將商業不動產作為發展的重點。其中,「北投石牌市場」作為宏盛集團在商業出租住宅領域的最新力作,其整體資產價值預計將達到300億元。 該案位於捷運石牌站旁,規畫為3大棟樓,總樓地板面積達2.64萬坪,預計2025年底完工。宏盛集團將分回近35%的比率。總經理陸永富表示,這個案子的1、2樓將設置商場和高檔超市,3樓及34、35樓為公設層,4樓以上則規畫為商務出租住宅,未來將全棟出租。 此外,宏盛集團與宏泰人壽合作的「南港玉成段案」也正在進行中,宏盛集團持有土地占三分之一,將開發為頂級辦公大樓,並將全棟出租。 展望今年業績,宏盛集團財務經理陳育德表示,將會受到「宏盛心」的貢獻,並且預計明年交屋的「宏盛心中央」將會挹注業績。另外,淡海新市鎮的待售餘屋和「宏盛水悅」的銷售,以及「宏盛國際金融中心」的出租率將是今年業績的主要來源。
三商壽表示,去年至今完成三次現金增資共112.51億元,目前仍在 尋覓私募策略性投資人;新光金則表示,子公司新壽去年已增資3億 美元,強化資本,新的增資計劃正規劃中;宏泰人壽指出,已規劃公 開標售不動產,預計增資80億元。
壽險業也因2026年要接軌新清償能力指標(ICS2.0)掀起發債潮, 金管會4月中開放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券, 已有台壽、中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等公告發債,合計 規模達980億元。
產險至本月20日止,防疫保單市占前六大產險共增資1,500億元, 其中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四次增資共近400億元,資本適足率(RBC)可 逾200%。富邦產、和泰產、中信產、國泰產及兆豐保分別增資310億 元、305億元、205億元、200億元及80億元後,RBC都在200%以上。
和泰產險則正處分不動產,在處分資金入帳後,預估年底前將RBC 提升至200%以上。
台銀人壽4月底通過辦理60億元現金增資,由台灣金控股全數認購 ,將於金管會核准後另開董事會訂定實際定價日及價格。
豪宅建商宏盛(2534)董事長林新欽21日表示,宏盛正積極轉型, 加碼只租不售的收益型商用不動產。受政策牽動,宏盛未來將提高商 用不動產的比重,其中「北投石牌市場」為宏盛跨足商務出租住宅的 最新力作整棟資產價值上看300億元。
宏盛21日召開股東會,承認去年財報,並通過配息1.75元,依21日 收盤價22.65元計,殖利率達7.72%。
林新欽表示,目前宏盛有幾筆新案正進行中,其中「南港玉成段案 」是宏盛與宏泰人壽等幾個地主合作興建,宏盛持有土地占三分之一 ,將開發為頂級辦公大樓,未來將全棟出租。
宏盛「北投石牌市場」案位於捷運石牌站旁的振興段二小段436地 號,為泰民建設取得的「石牌市場用地興建暨營運BOO開發案」,座 落在裕民一路及裕民二路交叉口,占地面積1,963坪,規畫為3大棟樓 ,總樓地板面積達2.64萬坪,預計2025年底完工,宏盛分回比率近3 5%。
宏盛總經理陸永富表示,該案1、2樓規畫為商場及高檔超市,3樓 及34、35樓為公設層,4樓以上則規畫為商務出租住宅,未來傾向全 棟出租經營。
展望今年業績,宏盛建設財務經理陳育德表示,主要是先建後售案 「宏盛心」的貢獻;原本預計今年底完工的「宏盛心中央」,由於缺 工因素,可能遞延到明年交屋挹注;另外淡海新市鎮還有零星待售餘 屋,「宏盛水悅」則還有80∼90戶;「宏盛國際金融中心」出租率已 達98%,每年穩定貢獻租金收益2億多元,為今年業績的主要來源。
近日來,金融詐騙案件層出不窮,不僅讓高齡長輩受害,許多一般人也難以逃過詐騙者的陷阱。為了保障保戶的權益,宏泰人壽不斷強化第一線人員的金融防詐意識,對疑似詐騙案件提高警覺,全力阻擋詐騙行為,維護保戶的財產安全。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的資料,常见的詐騙手法包括假網拍、解除分期付款、假冒公務員、假投資、假愛情交友及猜猜我是誰等。這些詐騙手法經常利用人性的弱點,設計出令人難以辨識的詐騙情境,讓人們在不自知中落入陷阱。 近期,宏泰人壽高雄分公司就遇到了一樁讓人捏把冷汗的案例。一位保戶來臨櫃想要辦理保單借款,雖然在資金用途的詢問上並無明顯異常,但由於涉及金額龐大,加上保戶態度堅持,讓承辦人員立刻提高警覺。 經過調查,原來這位保戶想要將借款轉匯給一名素未謀面的女網友,該名女網友以各種理由向保戶索要金錢。承辦人員發現這一情節與詐騙案例相吻合,於是立刻勸阻保戶暫緩辦理借款,並陪同保戶前往警局確認。最終,在警察人員的專業判斷下,保戶成功保住了近百萬的金額。 宏泰人壽高雄分公司經理李秀芳表示,高齡長輩是詐騙的高風險群,但詐騙對象實際上並不分年齡。因此,宏泰人壽不僅通過文宣宣導高齡防詐騙,還定期進行內部教育訓練和會議傳達,提高第一線同仁的防詐意識。 李秀芳強調,像這樣的案例是典型的假愛情交友詐騙手法,當事人往往在情緒的影響下,無法意識到自己遭遇詐騙。因此,宏泰人壽的員工必須對保戶負起關懷、提醒和警告的責任。一旦發現疑似詐騙案件,宏泰人壽將積極與警察單位合作,確保保戶的財物安全,避免因詐騙而遭受慘重損失。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所揭露的常見詐騙,包含了假網 拍、解除分期付款、假冒公務員、假投資、假愛情交友及猜猜我是誰 等不同類型的手法,經常利用人性的弱點,設計詐騙情境,令人落入 圈套而不自知。宏泰人壽高雄分公司日前就遇到保戶臨櫃想要辦理保 單借款,詢問資金用途雖無明顯異常,但由於事涉金額龐大,加上保 戶態度莫名堅持,讓承辦人員立時提高警覺。
原來保戶欲將保單借款款項轉匯給素未謀面的女網友,該名女網友 以各種名目需索保戶金錢,熟悉的情節讓承辦人員意識保戶可能遭遇 詐騙,因此勸阻保戶暫緩辦理借款事宜並陪同保戶至警局確認。經警 察人員專業判斷,勸說保戶勿輕信網友所言,成功為保戶保住了近百 萬的金額。
宏泰人壽高雄分公司經理李秀芳對此表示,高齡長輩是詐騙的高風 險群,而詐騙對象實則不分年齡,因此宏泰人壽除了利用文宣宣導高 齡防詐騙之外,也透過不定期的內部教育訓練、會議傳達等方式,提 高第一線同仁的防詐意識。
李秀芳說,像高雄分公司日前所發生的這一案例就是假愛情交友的 詐騙慣用手法,當事人通常陷溺於情境中而無法意識到自己遭遇詐騙 ,因此第一線承辦人員就必須為保戶肩負起關懷、提醒,甚至是警告 的責任。當發現疑似案例,宏泰人壽也將積極與警察單位配合,以確 保保戶的財物無虞,不因詐騙而損失慘重。
台灣壽險業第一季度財報陸續發表,其中三商美邦人壽和宏泰人壽的淨值比低於法定標準,引起市場關注。三商美邦人壽的淨值比雖然有所回升,但仍然差一點沒有達到3%的標準。該公司去年底資本適足率(RBC)低於法定標準,已經向保險局提出改善計畫,包括增資、出售不動產、合併或引進策略投資人等措施。宏泰人壽則因為淨值比連續兩期低於2%,被要求迅速改善,並計劃公開標售不動產以提升財務表現。相較之下,新光人壽的淨值比則回升到4%以上,暫時解除了淨值比警報,但資本適足率仍接近法定標準的邊緣,未來能否維持在200%以上,將是關鍵。
根據各壽險公司首季財報,3月底有兩家壽險公司的淨值比低於法 定標準3%,即三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但金管會在監理上,主要 依據半年報的淨值比與資本適足率(RBC),其中淨值比連續兩個半年 低於3%要提改善計畫,但3月淨值比依舊是保險局重要監理參考。
三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在去年6月、12月的淨值比,皆低於3%, 都已經向保險局提出改善計畫。
三商美邦人壽3月底淨值比為2.89%,雖已比去年底2.19%回升, 但仍與法定標準3%差一點距離。且因去年底RBC掉到155.8%,低於 法定標準200%,去年淨值比也連續兩期低於法定標準3%,屬於「資 本不足」,已向保險局提改善計畫,包含繼續增資、出售不動產、談 合併、引進策略投資人等方式。
但是三商壽目前僅是「資本不足」的情況,還未到達「資本顯著不 足」的階段,保險局目前給予三商壽較長的改善時間,若今年6月底 或年底財務情況惡化到「資本顯著不足」,保險局將要求三商壽再提 出能立刻達到的增資計畫。
宏泰人壽3月底淨值比為1.36%,雖同樣比起去年底1.13%亦稍微 回升,但仍低於2%。宏泰人壽去年底淨值比1.13%、去年6月底則為 1.64%,淨值比連續兩期低於2%以下,屬於「資本顯著不足」,遭 到保險局要求盡快改善,並且已規劃將公開標售不動產,實現獲利來 拉升財務指標。
宏泰人壽預計處分的不動產,主要是淡海區的一塊停車場素地,預 估處分後將會有80億元處分利益,但因不動產處分需要時間,保險局 擔憂宏泰人壽年底前無法處分完畢,也要求宏泰人壽再提出改善計畫 備案。
新光人壽因首季虧損百億元遭金管會約談,原本去年6月、12月淨 值比各在3.85%、3.94%,3月底淨值比順利回升到4%以上,淨值比 警報暫時解除。
但去年底資本適足率(RBC)在213.6%,接近法定標準200%邊緣 ,新壽能否趕在今年6月底前將RBC守住200%以上,將是最大的關鍵 。
其中若股票投資、尤其是台股布局較多者,首季身家反彈最明顯, 如富邦人壽首季其他綜合損益高達1,313億元,即淨值下股票、基金 價值大回升,創所有壽險公司之最,另外如國泰人壽亦回升724億元 ,排名第二高,第三是南山人壽的256億元,新光、中國、台灣、全 球人壽都有逾百億元的回升,三商美邦人壽亦有近99億元。
壽險業近三年多來可謂經濟「大風大浪」,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肺 炎,股市急轉直下,又馬上衝高,2021年疫情加劇,卻股債雙漲,讓 壽險業獲利創新高,全年稅後獲利3,636億元,且帳上有逾1.34兆元 的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
去年則因美國聯準會急速升息,債券殖利率大反彈,股市亦重挫, 造成壽險公司滿手股債都賠錢,去年壽險業全年稅後獲利1,443億元 ,帳上有近4.63兆元的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今年首季新台幣急升, 壽險匯兌成本大增,首季稅後虧損152億元,有九家壽險首季未獲利 ,包含國泰、新光、台灣、三商美邦、全球、遠雄、台銀、宏泰、中 華郵政壽險部等。
因為去年10月及今年1月有九家公司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壽險業 OCI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到3月底降為1,005億元,比去年9月底未實現 損失減少8,611億元,AC(攤銷後成本)部位則大增,截至3月底為1 9.3兆元,未實現評價損失則逾3.4兆元,但若持有到期則不會實現損 失。
由重分類及股市回升,壽險淨值比都有明顯回升,六大壽險公司3 月底淨值比都在4%以上,富壽有8.3%、國壽有7.37%最高。
另去年底淨值比低於3%的第一金人壽、安聯人壽,今年第一季已 明顯改善回到3%以上,其中第一金人壽進行資產重分類,淨值比回 升到5.97%,安聯人壽回升到4.3%。
台灣壽險業界近期風雲變幻,三大壽險公司財務狀況堪憂,其中宏泰人壽成為焦點。
近期,三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在去年底財務指標未達到法定標準,為了增資強化財務基礎,兩家公司計劃出售不動產來籌措資金。而新光人壽則因首季虧損百億元,已遭金管會約談,並提出增資承諾以解決問題。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在立法院財委會上強調,民眾不用擔心,不會有倒閉的風險。
新壽自去年11月起單月稅後虧損持續,導致去年底資本適足率(RBC)降至213.6%,接近法定標準200%。今年第一季新壽累積虧損達112.96億元,傳出3月RBC已掉到200%以下。新壽能否在6月前將RBC恢復至200%以上,成為關鍵。
黃天牧確認已約談新壽,保險局局長施瓊華也指出,新壽首季虧損主要由匯損、高利保單負擔和投資狀況不佳三大問題造成。市場波動導致避險成本上升,而投資不佳則使得資本利得無法彌補避險成本的增加。
新壽已宣布增資20億股,預計於6月9日股東會上提增資案,並計劃在下半年進行增資。但由於金融市場波動不定,6月底RBC是否能夠符合法定標準還是未知數。
宏泰人壽因淨值比連續兩期低於2%以下,被認定為「資本顯著不足」,保險局要求其改善。宏泰人壽預計將處分淡海區的停車場素地,預計能帶來80億元處分利益,但由於不動產處分需要時間,擔憂年底前無法完成,保險局已要求宏泰人壽提出備案。
三商美邦人壽去年底RBC掉至155.8%,淨值比連續兩期低於法定標準3%,屬於「資本不足」。三商壽除了持續計劃增資,也將通過出售不動產、談合併、引進策略投資人等方式進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