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泰人壽(公)公司新聞
癌症持續成為台灣最主要的死因,據統計,平均每4分19秒就有人被診斷出癌症。在這樣的背景下,宏泰人壽強調提前規劃癌症險的重要性,並推薦民眾投保「一次給付型」癌症險,以應對可能的經濟風險。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的報告,近7成5的病人都需自費治療,自費金額超過100萬的癌友也不在少數,這顯示了癌症治療的昂貴成本。
宏泰人壽指出,癌症險的規劃可以從兩個方向來分散風險。首先,是「一次給付型」癌症險,這種險種在確診初期就能申請理賠,可以即時解決收入中斷的問題,讓患者能安心休養。其次,則是「療程型癌症險」,用於補足治療過程中住院、手術的費用。
宏泰人壽也提到,部分壽險公司的癌症險提供了一次性給付保障,並簡化了理賠申請的手續。例如,初次罹癌的患者只要提供相關證明,就可以申請理賠,不必再為收集醫療單據而耗費心神。
此外,宏泰人壽強調,癌症險的給付項目通常包括住院醫療保險金、手術醫療保險金、療養保險金、門診醫療保險金等,以及個別癌症治療及醫材相關的保險金。保單條款會明確註明理賠項目及條件,例如保障範圍、保險金給付的計算方式等。因此,民眾在投保時應詳細閱讀保單條款。
總之,宏泰人壽呼籲民眾,特別是有家族病史的人,應該積極規劃癌症險,以保障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和財務安全。
據癌症希望基金會2022年公布「癌友自費調查報告」,近7成5病人 都有自費治療,2成癌友自費金額超過100萬,自費項目以標靶藥物為 大宗。另以台灣人壽今年內部統計,有逾4成保戶投保一次給付型癌 症險附約,半數以上是31至40歲青壯年,為投保最大宗。
台灣人壽表示,建議有家族病史者應優先規劃癌症險,而規劃癌症 險可從兩方向分散風險:一是「一次給付型」癌症險,建議優先配置 ,在確診罹癌初期就可申請理賠,補貼標靶藥物等無住院或手術的醫 療支出,療程期間若收入中斷也能安心休養;二才是補足「療程型癌 症險」,理賠治療過程中住院、手術的費用。
宏泰人壽表示,部分壽險公司的癌症險,也有為初次罹癌就提供即 時的、一次性給付保障的保單類型,並簡化理賠申請檢附文件。針對 不同程度,癌症理賠有所不同,如經醫師診斷初次罹癌,在符合保單 條款的原則下檢附相關證明,不必再耗費心力蒐集醫療單據,即可申 請理賠給付。
一般而言,癌症險給付項目包含癌症住院醫療保險金、癌症手術住 院醫療保險金、癌症出院療養保險金、癌症門診醫療保險金、癌症住 院手術醫療保險金、癌症門診手術醫療保險金,或是個別癌症治療及 醫材相關的保險金,癌症險的保單條款會註明確診罹癌的理賠項目及 條件,例如保障範圍、保險金給付為某個固定金額乘上癌症治療實際 住院日數,及累績總給付金額限制等,民眾投保時最好看仔細。
宏泰人壽也表示,目前有些癌症治療在門診即可施行,在理賠申請 的認定,癌症險相對更為清楚明確,如果家族成員有相關病史,投保 時可優先考慮癌症險,預算有餘裕的情況下,再以其他醫療險作為輔 助。
據了解,包括富邦、南山、中國、新光、三商美邦、全球、元大、宏泰與台新等人壽公司,11月宣告利率均按兵不動,除國壽外,僅遠雄人壽表示將調整現售11張商品,其中新台幣保單五張、美元保單六張,調幅均為5個基本點,調整後,美元最高利率達4%,新台幣保單最高利率為2.6%。
國壽高層昨日指出,觀察公司區隔帳戶收益表現平穩且已累積一定收益,今年11月在穩定收益率可支撐下,將適度全面調升新台幣及美元商品宣告利率,幅度為5至10個基本點,將獲利與保戶分享,而同區隔帳戶中同類型的現售、停售商品採調整幅度一致的作法,公平對待每一位客戶。
國壽高層表示,調整後現售美元商品宣告利率最高3.85%,代表商品為「美滿雙寶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保險」,「美滿雙寶」是市面上唯一針對罹患兩項特定傷病有提前領取保險金機制的新一代利變型商品,可於資產傳承外同時兼顧保障自用的需求。
至於現售新台幣保單,宣告利率最高2.3%,代表商品為「繽利101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繽利101」為全期一倍保障商品,保險金還可選擇分期定期給付方式,達到照顧遺族的目的。
國壽宣布全面調高保單宣告利率,包括現售或停售、美元或新台幣計價保單,均調高宣告利率5個基本點。
年底來了,許多人都會遇到資金需求的高峰時期,不過不用擔心,台灣的宏泰人壽和其它壽險公司都出來幫忙解決這個問題。宏泰人壽最近推出了「112年度宏兔年貸借款專案」,這個專案真的很有吸引力,因為它提供了一個非常低的利率,最低只要2%,這比一般的信用貸款還要優惠,平均利率可是從3%到12%不等呢! 如果你是宏泰人壽的保戶,而且手上有非投資型保單,從現在開始到12月29日,只要你的保單自生效以來沒有過借款紀錄,也沒有未清償的自動墊繳金額,那麼你就符合申請條件了。而且,如果你的保單契約中明確載明保單借款公告利率為機動利率,那麼你就可以申請借款了。 不過,這個優惠可不是隨便就能享受的,借款金額至少要達到10萬元以上台幣保單,或者3,000美元以上的美元保單。而且,如果你是累積實付金額的話,還可以享有公告借款利率降0.25%至1%的優惠。 宏泰人壽的保全部協理丁淑珍也提醒大家,別被不當的勸誘給迷惑了,不要用保單借款來購買其他保險。這樣做不僅風險很高,而且可能會影響你的保單效益。 這個專案對於需要調度資金的保戶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你可以利用這個低利率的借款來改善生活,或者讓你的資金運用更具靈活性。別錯過了這個機會,趕緊去宏泰人壽了解詳情吧!
新光人壽為增加保戶資金運用彈性,即日起至11月30日止推出「金兔年貸IV」台幣保單借款專案,針對收費管道為非派員之台幣保單,提供一年期優惠借款利率,線上、線下優惠利率分別為2%與3%。
新光人壽保單借款具備手續簡便、撥款快速、毋須徵信、免擔保人、免開辦費等優點,專案固定期間的優惠利率,更可節省可觀的利息支出,建議民眾可多利用方便快速且全年不打烊的會員專區線上借款服務(限要被保險人同一人),在家不出門也能享有更優惠的利率。
宏泰人壽則推出「112年度宏兔年貸借款專案」保險單借款優惠利率方案,即日起至12月29日止,只要要保人手上有非投資型保單,名下保單自生效以來無借款紀錄,也沒有未清償自動墊繳金額的情形,保單契約中載明保單借款公告利率為機動利率者,新台幣保單即可申請借款,借款金額台幣保單10萬元以上,美元保單則為3,000美元以上,依借款累積實付金額享有公告借款利率降0.25%至1%的優惠利率。
宏泰人壽保全部協理丁淑珍提醒,保戶莫聽信不當勸誘,勿以保單借款再購買其他保險。
天有不測風雲,人間百態,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但可以準備好面對任何挑戰。對於家庭來說,一份適合的保險,就像是多了一道保障,讓我們在風雨來臨時能夠更加安心。近期,宏泰人壽就推出了全新的終身保險產品,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保障。
宏泰人壽強調,意外險是保險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不僅能夠為我們的家人提供保障,還能夠在意外發生時減輕我們的經濟壓力。意外險的保障範圍相對廣泛,只要是因為意外導致的傷害或身故,都可以申請理賠。不過,隨著市場的發展,意外險也在不斷進化,保障內容和給付範圍更加多元。
以宏泰人壽新推出的「宏泰人壽超吉棒終身保險(NPE)」為例,這款產品在設計上更加考慮到台灣的生活環境和需求。它提供了限期繳費的選擇,繳費期滿後就可以享受終身保障。此外,NPE還特別強化了對大眾運輸意外和騎乘機車或自行車的保障,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安心。
讓我們來看看一個實際的案例。一位40歲的男性選擇了NPE保單,繳費年期為20年,保險金額為6萬元,年繳保險費為29,610元。如果在保險有效期内因疾病或意外傷害身故,其受益人可以獲得累積表定應繳保險費與保單價值準備金取其大者的一般身故保險金。如果在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意外身故,還可以額外獲得300萬元的意外身故保障。
宏泰人壽提醒我們,意外無常,我們無法預測,但可以通過合理的保險規劃,將意外的影響降到最低。選擇適合自己的意外險,就是為了讓我們和家人的幸福更加穩固。讓我們與宏泰人壽一起,為未來做好準備,讓生活更加美好。
台灣宏泰人壽為應對高齡化社會,推出多項專屬於樂齡族群的保險產品,為銀髮族提供全方位的醫療保障。隨著台灣人口老化,2026年老人人口將佔總人口比率20.8%,預計至2036年將達28%,進入極高齡社會。宏泰人壽看準市場需求,推出「樂齡ABC」三款特定傷病險,以整筆給付方式設計,分別保障癌症、末期腎病變、嚴重肝硬化症等多項特定傷病,讓長者能夠靈活使用保險金於醫療或照護。 為了關注高齡族群可能面臨的骨折風險,宏泰人壽特別推出「有骨氣傷害保險」,提供意外身故、喪葬費用、意外失能等保障,並涵蓋意外骨折和意外脫臼手術的給付,投保年齡範圍從15足歲至最高64歲,可續保至74歲。 同時,宏泰人壽也關注到長期照顧的缺口,推出「樂齡守護」長照保險,將承保年齡上限提高至75歲,並搭配「FitBack健康吧」健康計劃,完成健康任務可享最高10%保費折減,鼓勵保戶主動維持健康。 不僅如此,宏泰人壽還推出「樂心安住院醫療定期保險(外溢型)」及「樂順心手術醫療定期健康保險(外溢型)」,其中手術險涵蓋1,489項手術及163項特定處置給付,最高可享保額1,200倍保障,提供樂齡族群的全面保障。
據國發會推估,2026年我國老人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達20.8%,接近聯合國定義的超高齡國家老人人口占21%,至2036年更將達28%,進入極高齡國家。
全球人壽表示,為回應高齡化社會的保障需求,加上許多醫療新藥新技術都需要自費的趨勢,透過「樂齡ABC」三款特定傷病險保險金採整筆給付方式設計,分別保障癌症(輕度)、癌症(重度)、末期腎病變、嚴重肝硬化症、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障礙等多項特定傷病,保戶可靈活運用於醫療或調養照護身體,是銀髮族最好的健康防護網。
宏泰人壽指出,高齡族群身體機能逐漸退化,可能面臨骨質疏鬆及肌肉量逐漸減少等問題,當跌倒、施力不當或是受到壓迫時,就有可能造成骨折。因此推出「有骨氣傷害保險」,給付項目除了意外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意外失能保險金之外,也包含意外骨折保險金及意外脫臼手術保險金;投保年齡為15足歲到最高64歲,可續保至74歲。
國泰人壽考量高齡長者投保不易,推出「樂心安住院醫療定期保險(外溢型)」及「樂順心手術醫療定期健康保險(外溢型)」,其中,手術險涵蓋1,489項手術及163項特定處置給付,包括虹膜雷射術(青光眼)、大腸息肉切除術等,最高可享保額1,200倍保障。
另外,「零家庭照顧者」時代即將到來,但截至2022年底全台長照險有效契約僅96.3萬件,占全國人口投保率4.08%,相當於每25人中約僅一人有長照險,多數人保障仍不足。國泰人壽為高齡族群推出「樂齡守護」長照保險,首創將承保年齡上限進一步提高至75歲,可提供熟齡族群完善的長期照顧保障。另外該保單搭配「FitBack健康吧」健康計劃,完成指定健康任務還可以享有最高10%保費折減,讓保戶主動維持身體健康,同時獲得獎勵回饋。
宏泰人壽表示,「意外」所指為意料之外所發生的情況,比起疾病 的發生,「意外」來得更突如其來、令人措手不及,衝擊也更為直接 ,為了降低「意外」對於家庭的傷害,意外險是保險規劃的基礎必要 項目。一般而言,只要是非疾病導致的傷害或是身故都屬於意外險理 賠的範圍,然而隨著市場需求的多元化,意外險也隨之調整進化,保 險保障內容、理賠給付範圍各異,被保險人的職業類別設定及著重的 項目也有所不同,購買前應看仔細,俾以做出對自己最為適合的選擇 。
宏泰人壽以新推出的「宏泰人壽超吉棒終身保險(NPE)」為例說 明,過去的意外險幾乎是有繳保費才有保障,而在市場需求不斷演變 的驅使之下,NPE保單的保費繳納設計就調整為限期繳費,繳費可分 為6年期、10年期、12年期及20年期,繳費期滿之後就可以保障終身 。
NPE也將台灣在地的生活模式與環境考慮進來,更加強調大眾運輸 意外及騎乘機車或自行車的意外;另外,若經醫師診斷確定並符合保 單條款定義之「食品中毒」,最少可領「食品中毒慰問金」5,000元 。而「特定意外額外保障」則指發生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電梯、 公共場所火災、天然災害如颱風、洪水、地震、土石流、雷擊等符合 保單條款所載的意外傷害事故時,就可以申請理賠。
進一步以40歲男性投保NPE來試算,繳費年期為20年,保險金額6萬 元,其年繳保險費為29,610元,如果在NPE保險契約有效期間內因疾 病或意外傷害事故致成身故者,以累積表定應繳保險費與保單價值準 備金取其大者給付一般身故保險金;若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意外身故時 ,除了一般身故保險金之外,受益人還可額外領取意外身故保障300 萬元加上大眾運輸意外身故300萬元的理賠給付。
宏泰人壽表示,「意外」對人生及家庭幸福威脅至深,因此更要以 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預先評估其影響;藉由選擇適合自己的意外險 ,建構守護家庭防線,以此積極作為讓「意外」對於自己人生、家庭 受影響程度減至最低。
宏泰人壽搶攻市場,積極發展策略大放異彩!近來,宏泰人壽在壽險業界搖身一變,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六大壽險業前九月已發債達1,110億元,創下十年新高,並增資10.5億元,整體籌資金額高達1,215億元,逼近2018年的1,301億元。其中,宏泰人壽積極發展,發債金額及增資金額均領先群倫。 隨著金管會於4月中旬開放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券,宏泰人壽及其他六大壽險公司共獲核准額度1,110億元,超越2016年的1,040億元。為應對接軌IFRS17與ICS2.0,宏泰人壽近年來陸續增資,前九月已核准增資金額為18億元,為公司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宏泰人壽在近年來的增資規模上,更是壽險業界的佼佼者。2018年,宏泰人壽與其他壽險公司共同增資1,30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此次,為迎接2026年接軌國際會計準則,宏泰人壽積極按部就班進行增資,未來連續四年每年都有7家至9家壽險公司增資,每年增資金額約450億元至600億元,累計增資將高達4,969億元,主要集中在近六年,達3,599億元。 此外,產險業去年因防疫險啟動增資,六家產險去年增資985億元,今年前九月再增資530億元,產險股東近兩年光因防疫險理賠增資就達1,515億元。宏泰人壽在產險業界也表現亮眼,資本額大幅提升,從原本的20億元至30億元,躍升至三家資本額百億元企業之一,分別是和泰產險、富邦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資本額分別為280億元、146億元及120億元,另兆豐保和中信產資本額也提高至50億元以上,國泰產險經減資再增資後維持20億元股本。
若加計產險業今年增資的530億元,整體保險業前九月籌資金額1, 745億元,估計全年將創史上單年新高。
金管會4月中開放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券 ,六大壽險包含台灣、中國、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人壽等,共獲 核准額度1,110億元,已超越2016年的1,040億元,因為近十年壽險發 債共約3,405億元。因應接軌IFRS17與ICS2.0,壽險除發債外,近年 也依照進度陸續增資,前九月已核准四家壽險增資104.5億元,包含 三商壽25.25億元、台銀人壽60億元、中華郵政18億元、遠雄人壽1. 24億元等。
壽險業增資金額2018年是高峰,當年11家壽險增資共1,301億元, 這次因應2026年接軌國際會計準則,每年都要「按部就班」依照計畫 進行增資,未來連續四年每年都有7家∼9家增資,每年增資約450億 元∼600億元,等於近十年壽險大股東累計增資將高達4,969億元,且 主要集中在近六年,達3,599億元。
產險業去年因防疫險啟動增資,六家產險去年增資985億元,今年 前九月再增資530億元,等於產險股東近兩年光因防疫險理賠增資就 掏出1,515億元。因此多家產險資本額從原本20億元∼30億元,大幅 膨脹至出現三家資本額百億元,分別是和泰產險、富邦產險及新安東 京海上產險,資本額分別是280億元、146億元及120億元,另兆豐保 和中信產資本額也提高至50億元以上,國泰產險經減資再增資後維持 20億元股本。
【台北訊】近來,壽險業界風雲變幻,尤其是宏泰人壽等三家壽險公司的資本適足率(RBC)低於法定標準,引發市場關注。根據半年報資料顯示,三商美邦、宏泰人壽和新光人壽的RBC均未達200%的法定標準。在這波壽險業的波動中,宏泰人壽的動向尤其受到矚目。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在記者會上指出,宏泰人壽已經展開了次級債券的發行計畫,規模達130億元,並且出租不動產的計畫也已達到即時利用標準,預計在今年底前,宏泰人壽的RBC有機會達到200%的法定標準,從而解除警報狀態。 對於三商美邦人壽,施瓊華表示,該公司提出了增資、合併、賣不動產等三大財務改善計畫,但由於不動產尚未賣出,私募融資也還在洽谈階段,25億元的增資也要求年底前到位,因此年底達標的難度較大。 施瓊華也提到,金管會已經要求三商美邦人壽盡快處理不動產的問題,但私募融資的洽談需要時間,對象也一直在變動,需要進行實地查核和談判,因此這部分的工作相對棘手。 此外,施瓊華還指出,今年壽險業獲利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台美利差擴大和避險成本上升。由於避險成本每月約需300億元,這筆開支一旦出現,就無法收回。只有當台美利差縮小,避險成本才能降低。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則強調,金管會的重點是做好預防工作,而不是等到問題發生才進行監管。他認為,三家RBC未達標的壽險公司都已提出改善計畫,年底有機會提升RBC,市場仍維持穩定。對於立委關於是否會進行接管的質疑,黃天牧表示,他的目標是降低使用保險安定基金的風險,並通過日常監理和配套措施來降低代價。
至於三商美邦人壽,有提了增資、合併、賣不動產等三大財務改善計畫,但不動產還沒賣出去,私募也還在談,另25億元增資則要求年底前要到位,年底RBC要達標可能比較困難。
施瓊華說,不動產已請三商盡快處理,但私募洽談需要時間、洽談對象也一直在改變,也要實地查核、談判等「三商是比較棘手一點」。
財委會立委吳秉叡、高嘉瑜昨日關注壽險業獲利減少、及三家RBC亮紅燈的業者財務狀況。施瓊華坦言,今年壽險業獲利減少,主因是台美利差擴大、避險成本跳升逾4%,平均每月要花的避險費用約300億元「這筆錢花掉就花掉了」,要等台美利差縮減,避險成本才會降下來。
若避險成本持續飆高,恐進一步衝擊三家RBC未達標的業者,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坦言,這三家業者都已提改善計畫,年底有機會提升RBC,市場仍很穩定。
立委擔心是否會走到接管?黃天牧說,他對自己的期許是做好「預防工作」,事前預防、而非事後監管,盡量用日常監理處理、降低未來使用保險安定基金的可能性。以過去經驗來說,除要求準備金充裕外,也會透過配套措施來降低代價。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為確保中高齡族群的基本保障,壽險業不斷推陳出新,兩款親民保單「微型保險」與「小額終老保險」應運而生,希望能夠達到「人人有保險」的目標。微型保險針對經濟弱勢或特定身分族群,提供定期壽險、傷害保險及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保險等三大類型保障,讓保障內容簡單易懂,保費低廉,投保方式多元。而小額終老保險則是為高齡者提供終身保障,投保門檻低,保費親民,讓中高齡族群能夠輕鬆投保。以宏泰人壽為例,他們推出的「宏泰人壽新真心小額終身壽險」和「頌愛心小額終身壽險」都提供了相當優惠的投保條件,讓大家都能夠享受保障的溫暖。
微型保險是為經濟弱勢或特定身分族群提供基本保障的保險商品,目前商品種類包含定期壽險、傷害保險及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保險等三大類型,可分別提供被保險人於特定期間內死亡或完全失能、因意外傷害事故所致死亡或失能,以及因意外傷害事故所致醫療費用支出的保障。為使經濟弱勢或特定身分族群易於投保,微型保險具有低保費、保障內容簡單易懂、保險期間短、多元投保方式等特點。
小額終老險是為普及高齡者基本保險保障而推動的保險商品,目前商品種類包含傳統型終身壽險主約,可提供被保險人身故或完全失能時的保障,保障期間為終身,並可附加1年期傷害保險附約,增加因意外傷害事故所致死亡或失能之保障。
宏泰人壽表示,今年5月,金管會放寬小額終老保險購買保額限制,從70萬提高至90萬,小額終老險最大特色就是投保低門檻、低保費,投保手續也相對不複雜,對於購買保險預算有限者、中高齡族群及三明治族群來說,是投保的最佳的選擇。
一般而言,購買保險所繳納的保費金額會隨著年齡逐漸增加,中高齡族群如欲投保一般的壽險,勢必負擔高額保費,再加上身體狀況因素,一定年齡後可能無法再投保,而小額終老保險投保年齡限制較為寬廣,以「宏泰人壽新真心小額終身壽險」為例,0-84歲皆可投保,保費亦相對低廉。
新光人壽推出「頌愛心小額終身壽險」最高投保年齡到84歲,保費相對親民,保障內容包含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完全失能保險金、祝壽保險金,可提供被保險人身故或完全失能時的保障。
【台灣金融新聞】 夏日炎炎,壽險業的燙點問題也逐漸浮出面。上半年,有三家壽險公司的資本適足率(RBC)不達標,其中就包含了宏泰人壽。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公司正努力改善財務狀況,力圖在年底前迎頭趕上。 金管會在27日表示,截至9月底,新壽和宏泰人壽的RBC已有所回升,年底前兩家公司有望達到200%的標準。這三家壽險公司包括三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和新光人壽,在6月底時RBC均低於200%的法定標準。 新壽在6月底的RBC為184.38%,為了提升資本適足率,近期已完成發債130億元。由於新台幣貶值導致的匯損轉為匯兌利益,預計RBC將上升。此外,新壽董事會已通過私募普通股70億元,並計劃年底前回到200%以上,但這還需視情況而定。 宏泰人壽在6月底的RBC為145.82%,淨值比連續三期低於3%。宏泰人壽曾計劃處分不動產來改善財務,但由於土地量體太大,短時間內無法處分完畢。金管會要求宏泰人壽再次提出相關備案。雖然宏泰人壽已提備案將其他不動產出租,RBC有所提升,但年底能否達標還是未知數。 三商壽的RBC和淨值比已連續三期低於法定標準,6月底時RBC為140.23%。金管會強調,三商壽上半年曾增資,但增資額度不夠。下半年,三商壽將進行外部增資和內部增資,並尋找策略投資人,並且大樓尚未賣出,預計還將通過增資計畫。 金管會官員表示,雖然目前還不能確定年底前三家壽險公司都能達標,但新壽和宏泰壽年底前達標的機會較大。這也讓人們對台灣壽險業的未來充滿期待。
金管會對保險業財務監理指標,是每半年檢視RBC與淨值比,6月底 三家壽險RBC掉到200%以下,三家正積極改善財務體質中,力拚12月 底RBC回到200%之上。
新壽6月底RBC為184.38%,為拉高RBC,近期已完成發債130億元。 保險局指出,新壽RBC下滑與匯損有關,近期新台幣貶值,匯損轉為 匯兌利益,RBC亦會往上升,另外新壽董事會亦通過私募普通股70億 元,加上130億元債券金額後,年底可能有辦法回到200%以上,不過 年底前變數還很多,保險局亦無法完全確定新壽年底前一定會回到2 00%。
宏泰人壽6月底RBC為145.82%,淨值比連三期低於3%,之前向金 管會提財務改善計畫是處分不動產,將處分淡海區一塊停車場素地, 估處分後會有80億元處分利益,但因土地量體太大,宏泰短時間內無 法處分完畢,金管會亦要求再提相關備案。
金管會官員說明,先前宏泰人壽卡在淡海素地一直無法賣出,後來 提備案將其他不動產出租,達到即時利用且有收益標準,因此RBC開 始提升,但能否年底回到200%之上,亦尚無法確定。
三商壽已連續三期RBC、淨值比在法定標準之下,6月底RBC為140. 23%。金管會官員強調,三商壽上半年曾增資,只是額度不夠,下半 年策略投資人還在尋找、洽談中,大樓也還未賣出,下半年還要再通 過增資計畫,增資有兩種,一種是外部增資,也就是洽特定投資人, 第二種是內部增資,兩種增資都在進行中。
金管會官員認為,距離年底還有一段時間,現在無法確定到年底前 三家壽險都能「過關」,但除三商壽外,新壽、宏泰壽預期年底前過 關機會較大。
宏泰人壽新規條款即將上路,保障保戶續保健康險!保險局於21日宣佈,將對「保險商品銷售前程序作業準則」進行修正,未來保證續保的健康險保單若要調高續期保費,必須事先送審,並在漲費三個月前通知保戶,預計10月底前正式實施。這項新規定將對宏泰人壽等壽險公司產生重大影響。
過去,許多壽險公司銷售的一年期或短年期醫療險多採取「保證續保」但「不保證費率」的方式,即保單費率不是固定不變。當保單損失率上升時,為了避免虧損,壽險公司可申請調高續期保費。為減少日後爭議,保險局新規明訂,壽險公司在招攬時或調費前,應向保戶清楚說明「費率不保證」,並經金管會事前核准,方可調漲費率。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過去業務員在招攬時,往往未強調費率「沒有保證」。針對這些過去銷售的健康險,保險公司若要調漲費率,必須在漲費三個月前,派專人當面或以電話向每位保戶說明清楚,找不到保戶才用雙掛號。
去年3月之後銷售的健康險保單,壽險公會將提供公版保戶告知書,各公司會讓保戶簽署以表示瞭解保單是不保證費率,未來如果要調整費率,即可不用再額外派專員向每一位保戶說明;但去年3月前銷售的舊保單,保險公司即日起也能向既有保戶補說明費率不保證,並留存相關證據。
保險局強調,新規定是要確保「每一位保戶都清楚知悉費率不保證」,不是要求每一位保戶都要「點頭同意」,保險公司才可調費率。
此外,保險局規定,不保證費率的健康險要漲費率前,保險公司要說明調漲費率的合理性、保單銷售後所有年度經驗資料,且經驗資料不得低於三年,由金管會核准後才可調漲費率。蔡火炎指出,要保險公司提供從商品開賣到銷售的每一年經驗資料,是為了確保保戶的權益不受損害。
壽險業銷售的一年期或短年期醫療險許多都是「保證續保」但「不 保證費率」,即不是一率到底,若保單損失率攀高時,為了不再虧下 去,壽險公司可申請調高續期保費,為減少日後爭議,保險局新規明 訂,一保險業在招攬時或調費前,應向保戶清楚說明「費率不保證」 ;二若要漲費率須金管會「事前核准」,減少爭議。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過去業務員在招攬時,很多未跟保戶強 調費率「沒有保證」,針對這些過去銷售的健康險,希望保險公司若 要調漲費率,必須在漲費三個月前,派專人當面或以電話向每位保戶 說明清楚,找不到保戶才用雙掛號。
去年3月之後銷售的健康險保單,壽險公會有公版保戶告知書,各 公司會讓保戶簽署以表示瞭解保單是不保證費率,未來如果要調整費 率,即可不用再額外派專員向每一位保戶說明;但去年3月前銷售的 舊保單,保險公司即日起也能向既有保戶補說明費率不保證,不管是 用告知書,還是用電話錄音等,留存相關證據後,若未來若要調整費 率,也不用再派專人說明。
保險局強調,新規定是要確認「每一位保戶都清楚知悉費率不保證 」,不是要求每一位保戶都要「點頭同意」,保險公司才可調費率。
保險局也規定,不保證費率的健康險要漲費率前,保險公司要說明 調漲費率的合理性、保單銷售後所有年度經驗資料,且經驗資料不得 低於三年,由金管會核准後才可調漲費率。
蔡火炎指出,要保險公司提供從商品開賣到銷售的每一年經驗資料 ,是考量健康險剛開始銷售時,保戶還年輕、損失率很低,後來客戶 年紀變大,損失率開始提高,若保險公司只截取最後幾年的損失率、 虧損情況,保戶年輕時損失率不高,保單有賺錢卻沒有考慮進去,對 保戶不合理。
【台灣壽險業動態】 睏了、累啦!疫情這幾年讓不少壽險業的業務員們承受著不小的壓力,最近統計數字也證實了這一點。8月份,台灣壽險公司的登錄業務員人數又減少了,總數從上個月的21萬人,下滑到20萬8,477人,減少了329人。看起來,這個行業真的是進入了寒冬期啊! 不過,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是有幾家壽險公司表現亮眼,其中就包括我們熟悉的宏泰人壽。8月份,宏泰人壽和其他九家壽險公司一樣,實現了單月正成長,這在這個時刻實在是難能可貴。 話說回來,壽險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家公司都在想辦法吸引新血。比如國泰人壽推出了「高登計畫」,要廣招5,000名追夢人;安聯人壽則是祭出「百萬領袖創業計畫」,目標是到2025年將業務大軍擴增至1萬人。這些新策略,看起來都挺吸引人的。 總之,雖然壽險業的業務員人數在減少,但各家公司都在努力尋找新的出路。我們期待看到未來,這些公司能夠帶來更多的創新和機會,讓整個壽險業能夠重新振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