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人壽(公)公司新聞
金融市場波動,投資人轉保守觀望,投資型保單從去年10月銷售開 始下滑,直到今年6月、7月金管會新制度上路前的搶購潮帶動下,買 氣回溫,連兩個月賣400億元,但僅為短暫效應,8月起新禁令上路的 效應顯現,加上市場震盪加劇,投資型連兩個月單月賣不到150億元 ,9月更只有賣出114億元,為2016年2月以來單月新低。
9月六大壽險僅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投資型保單有賣逾10億元,各 為近20億元、13億元,與去年9月相比約年減7成∼8成,市占前三大 的三商美邦人壽僅賣近9億元,約年減5成。
前九月壽險業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累積2,101億元,年減782億元 或27%,因金融市場還未確立回到多頭,美元持續升值降低保戶換匯 意願,美元投資型保單衰退,加上市場未適應新禁令,在三大不利因 素下,預估全年新契約保費恐不到3,000億元,低於去年的3,464億元 ,將是2017年以來新低;2016年因股災,當年投資型保單僅賣出1,9 66億元。
今年投資型保單銷售衰退,主要來自銀行通路縮手,自去年10月開 始至今年9月,銀行通路連續11個月單月賣投資型保單不到100億元, 9月更只賣出29億元。銀行通路過往以銷售投資型保單、利變型保單 為大宗,今年因市場震盪加上禁令增加銷售門檻,減少賣投資型保單 而改賣美債,壽險業自立自強,銷售主力回到自家業務員與傳統保經 代。
前九月銀行通路賣投資型保單僅411億元,較去年同期1,428億元, 年減1,017億元或71%;反觀壽險自家業務員前賣出1,253億元,年增 171億元或16%,傳統保經代也賣出437億元,年增64億元或17%。總 計壽險業務員加保經代約貢獻新契約保費逾80%,銀行通路貢獻不到 20%。
台灣旅遊熱潮不減,觀光署統計7月底出境人次突破616萬!連續假期更是吸引眾多民眾攜家帶眷出國遊玩,其中日本成為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超過222萬人次前往。隨著旅遊潮的興起,壽險公司也提醒民眾,在享受旅程的同時,别忘了投保旅平險,以確保旅途中的安全與安心。 富邦人壽強調,出國旅遊時,高額的突發疾病或意外醫療費用是最大的隱憂。舉例來說,一名遊客在日本旅遊時不幸遭遇交通事故,醫療費用達到634萬日圓,這個數字對於一般民眾來說相當驚人。因此,旅平險附加醫療保障就成為了補足保障的重要選擇。 旅遊平安險主要保障旅途中發生的意外事故,包括意外身故、意外失能、海外急診、住院、門診醫療保障等。對於前往先進國家的遊客,富邦人壽建議將保險額度提高至500萬至1,000萬元,並將意外醫療與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障的額度設定在50萬至100萬元。 以富邦人壽的網路投保旅平險為例,其保障範圍包括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發生的意外身故或失能。若發生保險事故,除了一般的保險金額給付外,還會額外提供大眾運輸工具身故保障保險金額的10%給付。 針對海外旅遊保障的需求,國泰人壽除了提供完善的旅平險方案外,從今年9月起,更推出業界獨有的實物給付型保險「海外醫療專機運送服務」。該服務將投保年齡下限放寬至18歲,讓更多年輕遊客也能享受保障。國泰人壽表示,若保戶在海外發生重大突發疾病或事故,將提供專機運送服務,並全額負擔運送過程的相關費用,有效降低民眾海外旅遊的後顾之憂。
富邦人壽提醒,出國旅遊最怕高額的突發疾病或意外醫療費用。一名前往日本旅遊的外國遊客遭遇交通事故,被救護車送往醫院急救,花了634萬日圓,高額醫療費用令人咋舌,此時就需要旅平險附加醫療保障來補足,才能從容因應旅行時不可預知的風險。
旅遊平安險主要保障旅途中發生意外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像是意外身故、意外失能、海外急診、住院、門診醫療保障等。如果前往先進國家旅遊,建議要將保險額度提高,主約額度要在500萬~1,000萬,意外醫療與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障的額度須在50萬~100萬。
以富邦人壽網路投保旅平險為例,保障包含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意外所致之身故/失能,若發生身故/失能保險事故,除依保險金額給付一般意外身故/失能保險金(依失能給付比例給付)外,額外再提供大眾運輸工具身故保障保險金額10%給付(大眾運輸工具意外失能保險金則依保險金額10%乘上失能給付比例)。
因應國人強烈的海外旅行保障需求,國泰人壽除提供完善的旅平險方案外,今年9月起更針對業界獨有的實物給付型保險,重新啟動「海外醫療專機運送服務」,更將投保年齡下限放寬至18歲,讓民眾在出國旅遊時可以放心享受旅程。
國壽網路投保於今年9月重新提供業界獨有的實物給付型保險「海外醫療專機運送服務」,並因應民法下修成年年齡至18歲,將投保年齡下限放寬至18歲,讓更多喜歡到海外旅遊的民眾都能獲得保障。
國壽表示,保戶如於中國大陸(含港澳地區)、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寮國及柬埔寨地區,若發生重大突發疾病或事故,經救助機構專屬醫師及當地主治醫師評估。在取得共識後,國壽即啟動專機運送服務,安排專屬醫護人員全程陪同與提供必要醫療服務,並全額負擔運送過程所生費用,讓動輒數百萬元的跨國醫療運送費用,不再是民眾海外旅遊的隱憂。
南山人壽19日公告,發行115億元的次順位普通公司債,甲券發行 期間10年期固定利率3.75%,乙券發行期間15年期固定利率3.88%, 預估甲券發行額度為72億1,000萬元,乙券發行金額42億9,000萬元。
就目前六大壽險發次債的票面利率來看,目前最高是新光人壽的新 台幣次順位債,發行期間10年期票面利率到4%,引起市場搶購潮。 據了解,有上市公司一口氣買進16億元,新光人壽原先設定發行額度 為100億元,8月22日董事會通過提高發行額度到130億元,預估10月 26日全部資金額滿,將完成發行與上櫃。
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則較早宣布發次債,「先搶先贏」幾乎要額滿 。其中台灣人壽所發新台幣次債總額為130億元,甲券發行期間為10 年,發行金額75億2,000萬元,乙券發行期間為15年,發行金額54億 8,000萬元,甲券票面利率3.75%、乙券3.88%;中國人壽也是發行 新台幣次債,發行總額100億元,發行期間10年期,票面利率3.75% 。
國泰人壽是六大壽險中唯一同時發行新台幣與美元次債的,發行總 額251億元,甲券10年發行金額176億元、乙券15年期發行金額75億元 ,甲券票面利率3.7%、乙券票面利率3.85%。
富邦人壽發行新台幣次債,發行總額225億元,甲券發行期間10年 期,額度135億7,000萬元,乙券15年期發行額度89億3,000萬元,甲 券票面利率3.7%,乙券票面利率3.85%。
【台北訊】近期,台灣壽險業的動態可謂熱鬧非凡,各大壽險公司積極發展,不僅積極發債、增資,還在為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根據金管會的統計,今年前九月,六大壽險業已發債達1,110億元,創下十年來新高,增資金額也達10.5億元,整體籌資金額高達1,215億元,逼近2018年的1,301億元紀錄。其中,富邦人壽作為壽險業的領軍者,自然也加入了這股發展的熱潮。 金管會在4月份開放保險業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券,這對壽險業來說是一大福音。六大壽險公司,包括台灣、中國、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人壽等,共獲核准額度1,110億元,已超越2016年的1,040億元,近十年壽險發債總額約3,405億元。這次的發債,對於壽險業來說,不僅是資金調度的需求,更是為了應對接軌IFRS17與ICS2.0的準備。 除了發債,壽險業近年來也陸續進行增資。今年前九月,已核准四家壽險增資104.5億元,包括三商壽25.25億元、台銀人壽60億元、中華郵政18億元、遠雄人壽1.24億元等。其中,富邦人壽的增資動向尤其受到關注。 2018年是壽險業增資的高峰,當年11家壽險增資共1,301億元。這次為了應對2026年接軌國際會計準則,每年都要「按部就班」依照計畫進行增資。未來連續四年,每年都有7家至9家壽險公司進行增資,每年增資金額約450億元至600億元,近十年壽險大股東累計增資將高達4,969億元,其中近六年增資金額達3,599億元。 在產險業方面,去年因防疫險啟動增資,六家產險去年增資985億元,今年前九月再增資530億元,產險股東近兩年光因防疫險理賠增資就達1,515億元。富邦產險、和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等公司的資本額也大幅提升,分別達280億元、146億元及120億元,兆豐保和中信產資本額也提高至50億元以上。國泰產險則經過減資再增資後,維持20億元股本。
台灣旅遊潮興起,網路保費收入破30億大關!富邦人壽銷售亮眼
近來,隨著國人出國旅遊熱潮不斷升溫,金管會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九月網路投保保費收入已突破30億元大關,年增率達11%。在這股旅遊熱潮中,旅平險相關產品成為銷售主力,尤其是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投保件數年成長達16倍。
保險局統計指出,前九月整體保險網路投保件數達444.2萬件,較去年同期增加36%。其中,壽險業投保件數61萬件,新契約保費收入3.8億元,年增21%。壽險業銷售最好的前三大險種全是旅平險相關,旅平險、傷害醫療險以及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的投保件數和保費收入均呈現爆炸性成長。
產險業方面,銷售最好的依然是車險,機車險、旅綜險和汽車險的投保件數均創新高,旅綜險年增率更是高達4.3倍。
在這波網路投保熱潮中,富邦人壽表現亮眼,壽險業和產險業的網路保費收入均名列前茅。其中,富邦人壽壽險業網路保費收入達0.74億元,產險業則達10.29億元,在業界中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
台灣旅遊熱潮帶動保險業發展,網路投保旅平險商機大爆發!金管會最新公布,截至9月底,壽險業網路投保旅平險件數已達59.12萬件,保費收入1.42億元,創下同期新高。若將產險業銷售的旅綜險(含旅遊不便險)也算入,今年前九月國人網路投保旅平險總件數達129.72萬件,保費收入4.93億元,是去年同期的5.4倍。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指出,網路投保旅平險件數激增,主要因為今年旅遊旺季與解封後的旅遊需求大增,再加上網路投保便利又便宜,這兩大因素讓旅平險投保量大幅上升。
整體來看,截至今年9月底,產、壽險業網路投保總件數達444.15萬件,保費收入31.64億元,年增率分別為36%和11%。件數年增率遠高於保費收入,主要原因是旅平險多為小额保單。在產險業中,網路投保業績量是壽險業的近七倍,顯示國人對線上投保機、汽車、旅綜險的需求量已經超越壽險業。
產險業熱賣的前三大險種為機車險、旅行綜合險和汽車險,其中旅綜險超車汽車險成為第二大熱賣產品。今年前九月,富邦產、新安東京產和國泰產的保費市占率達67%。富邦產網路投保總件數115.28萬件,保費收入10.29億元,位居第一;新安東京海上總件數66.1萬件,保費收入5.22億元;國泰產總件數47.07萬件,保費收入3.03億元。
在壽險業方面,最熱賣的前三大險種也都是旅平險,包括實支實付醫療和海外突發疾病。今年前九月,國壽、富邦壽和台壽的網路投保總件數分別為2.29萬件、19.37萬件和8.73萬件,保費收入則分別為0.82億元、0.74億元和0.73億元。
金融圈最近可是熱鬧非凡,上市櫃金融股的股價競賽好不激烈。大家耳熟能詳的富邦金控,長期以來都是金融股的領頭羊,但就在本月12日,新光產險的股價突然爆發,盤中創下歷史新高,63.3元的高價讓它順利超車富邦金,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到了昨天(17日),富邦金的股價終於稍微回頭,收在61.3元,而新光產險則以62.6元作收,穩坐金融股王的寶座已經連續四天了。 新光產險的董事長吳昕紘,雖然是知名企業家吳東賢的長子,但新光產險作為一個獨立的產險公司,並非新光金集團的子公司。去年,新光產險因為沒有推出高額理賠的防疫保單,在產險界中算是少數躲過防疫險風暴的幸存者。結果,2022年新產的稅後純益達到了20.0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更是高達6.34元。今年上半年,它的稅後純益為11.7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3億元,年增率達到23.6%,每股稅後純益也有3.71元,在上市產險業中名列前茅。 新產險表示,上半年表現之所以優於去年同期,主要是因為本業獲利和投資收益都保持穩健成長。而富邦金控今年9月的自結稅後純益為54.03億元,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則是677.8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4.94元。雖然受到子公司富邦產防疫險理賠和富邦人壽獲利衰退的影響,金控獲利動能比去年同期減少了兩成,但富邦金控仍然在9月單月、累計前三季以及EPS金控獲利三個方面,都奪得了冠軍寶座。
台灣壽險業為了迎接2026年的新一代清償能力指標(ICS 2.0)的挑戰,紛紛掀起一股發債熱潮。金管會在4月宣布,保險業可以發行10年以上、具有到期日次順位的債券,這類債券還可以計入第二類資本。根據金管會最新公布數據,截至9月底,六大壽險業的發債額已達1,11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過去十年間,壽險業發債金額僅在2016年達到1,040億元,破千億元的水準。然而,2023年的9月底,發債額已經衝破千億元,達到1,110億元,改寫了歷史紀錄。在六大壽險業中,國壽的核准發債額度達到350億元,位居第一;其次是富邦人壽,發債額為250億元;南山人壽以150億元位居第三;台壽和新壽各發債130億元;中壽則有100億元的發債規模。這些數字合計起來,總發債額達到1,110億元。 不過,業內人士指出,這1,110億元的發債額只是金管會核准的額度,實際的資金水位還要視市場情況而定。
若加上產險業銷售的旅綜險(含旅遊不便險),今年前九月國人網路投保旅平險已達129.72萬件、4.93億元,是去年同期旅平險投保業務量的5.4倍。
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說,網路投保旅平件數大增,主因是今年解封後、又逢旅遊旺季,國人增加旅遊,投保旅平險需求增加,其次,網路投保旅平險便利又便宜,兩大因素讓旅平險投保量能大增。
金管會公布保險業承作網路投保的業績。截至今年9月底,整體產、壽險業網路投保達444.15萬件、保費收入31.64億元,各年增36%和11%,件數年增遠高於保費收入,主因是旅平險多是小額,導致件數增幅較高。
若以產、壽險分開看,產險網路投保業績量是壽險業的近七倍,顯示國人線上投保機、汽車、旅綜險的需求量,已遠遠超過壽險業。
產險業最熱賣的前三大險種,是機車險、旅行綜合險和汽車險,與上季排名相較,旅綜險超車汽車險居第二大,業績最好的前三大是富邦產、新安東京產和國泰產,前三大保費市占率67%。
今年前九月富邦產網路投保賣115.28萬件、保費收入10.29億元居冠,新安東京海上66.1萬件、5.22億元,國泰產47.07萬件、3.03億元。
產險業者說,汽機車險是因國人已習慣線上買強制汽機車險,加上今年邊境解封後、全民瘋旅遊,含旅行不便險的旅綜險需求大增。
據數據顯示,光產險業旅綜險今年前九月就熱賣了70.6萬件、保費收入3.51億元,各年增4.3倍、及8.8倍,顯示國人瘋旅遊的盛況。
再以壽險業最熱賣的前三大險種來看,也全部一枝獨秀都是「旅平險」掛帥,加計實支實付醫療和海外突發疾病,前九月就賣了59.12萬件、1.42億元,年增各1.85倍和2.5倍,又以一般旅平險、及旅平險附加實支實付意外醫療最熱。
業績最好的是國壽、富邦壽和台壽。今年前九月國壽網路投保2.29萬件、0.82億元,富邦壽19.37萬件、0.74億元,台壽8.73萬件、0.73億元。
新光產險董事長吳昕紘雖為新光集團老二吳東賢長子,但新產為獨立的產險公司,非新光金集團旗下子公司。
而新產去年因未推出高額理賠的防疫保單,也是產險界少數幾家躲過防疫險之亂重災區的產險,新產2022年稅後純益20.0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6.34元,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為11.71億元,較去年同期稅後純益9.48億元、增加2.23億元,年增達23.6%,每股稅後純益達3.71元,居上市產險業之冠。
新產指出,上半年表現優於去年同期,主要為本業獲利與投資收益都穩健成長。
另外,富邦金今年9月自結稅後純益54.03億元,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為677.8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4.94元。雖然受到子公司富邦產防疫險理賠與富邦人壽獲利衰退影響,金控獲利動能較去年同期減少二成,但富邦金仍拿下9月單月、累計前三季及EPS金控獲利三冠王。
據金管會統計,過去十年來僅有2016年當年壽險業發債金額達1,040億元,有破千億元的水準,2023年9月底發債額已破千億元達1,110億元,已改寫史上新高紀錄。
據金管會截至今年9月底統計,六大壽險業中,以國壽核准發債額度350億元最高,富邦人壽250億元次之,南山發債150億元居第三大,台壽和新壽各發債130億元,中壽也有100億元的發債規模,合計1,110億元。
但業者指出,這1,110億元發債額,是金管會核准的額度,實際資金水位需視市況而定。
保險局統計指出,前九月整體保險網路投保件數為444.2萬件,比 去年同期326萬件,年增36%,新契約保費收入為31.6億元,較去年 同期28.5億元,年增11%。前九月主要來自產險業貢獻383萬件、簽 單保費收入27.8億元,年增近10%;壽險業投保件數61萬件、新契約 保費3.8億元,年增21%。
壽險業銷售最好的前三大險種全是旅平險相關,前九月國人網路上 買旅平險達23.4萬件、新契約保費收入0.75億元,年增1.3倍、1.9倍 ;而旅平險附加的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險,前九月投保件數22.3萬件 、保費收入0.21億元,年增1.3倍、1.6倍;第三則是旅平險附加的海 外突發疾病醫療險,投保件數約13.5萬件、保費收入0.46億元,年增 16倍、5.6倍。
產險業銷售最好的依然是車險,以投保件數來說,銷售最好的依序 是機車險、旅綜險(含旅遊不便險)、汽車險,機車險投保件數逾1 00萬件、汽車險65萬件,旅綜險則有70.6萬件年增4.3倍,保費收入 3.5億元年增8.7倍之多。
前九月網路投保銷售業績最好的前三名的保險公司,壽險業為國泰 人壽0.82億元、富邦人壽0.74億元、台灣人壽0.73億元;產險業為富 邦產險10.29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5.22億元、國泰世紀產險3.03 億元。
若加計產險業今年增資的530億元,整體保險業前九月籌資金額1, 745億元,估計全年將創史上單年新高。
金管會4月中開放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券 ,六大壽險包含台灣、中國、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人壽等,共獲 核准額度1,110億元,已超越2016年的1,040億元,因為近十年壽險發 債共約3,405億元。因應接軌IFRS17與ICS2.0,壽險除發債外,近年 也依照進度陸續增資,前九月已核准四家壽險增資104.5億元,包含 三商壽25.25億元、台銀人壽60億元、中華郵政18億元、遠雄人壽1. 24億元等。
壽險業增資金額2018年是高峰,當年11家壽險增資共1,301億元, 這次因應2026年接軌國際會計準則,每年都要「按部就班」依照計畫 進行增資,未來連續四年每年都有7家∼9家增資,每年增資約450億 元∼600億元,等於近十年壽險大股東累計增資將高達4,969億元,且 主要集中在近六年,達3,599億元。
產險業去年因防疫險啟動增資,六家產險去年增資985億元,今年 前九月再增資530億元,等於產險股東近兩年光因防疫險理賠增資就 掏出1,515億元。因此多家產險資本額從原本20億元∼30億元,大幅 膨脹至出現三家資本額百億元,分別是和泰產險、富邦產險及新安東 京海上產險,資本額分別是280億元、146億元及120億元,另兆豐保 和中信產資本額也提高至50億元以上,國泰產險經減資再增資後維持 20億元股本。
民眾對保險的認識,往往停留在轉嫁風險的基礎上,但對於那些攸關自身權益的保單條款,真正能夠看懂的人卻不多。不過,這個狀況在富邦人壽的關注下,即將有所改變。為了讓民眾能夠更了解自己的保障,富邦人壽推出了保單條款白話導讀服務,讓複雜的保單條款變得簡單易懂。
富邦人壽財務精算處執行副總董采苓表示,瞭解保單條款對保戶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保戶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途徑。她指出,掌握保單條款有三個重點:保險商品的性質、給付項目以及注意事項。為了幫助民眾更清楚理解這些內容,富邦人壽特別設計了簡單易懂、視覺優化、語音導讀的保單條款白話導讀服務。
富邦人壽的保單條款白話導讀服務,打破了傳統的保單條款呈現方式,採用懶人包的概念,將商品特性、保障內容、給付項目、重要客戶權益以及注意事項等五大主題,以淺顯易懂的白話文呈現,並且劃重點整理資訊,讓民眾能夠快速掌握保單條款的重點。
此外,富邦人壽還提供了「文字閱讀」和「語音聆聽」兩種多元管道,推出智能語音白話導讀。這種情境式對話的語音導讀,更貼近一般民眾的聆聽感受,讓接收資訊更加輕鬆。結合數位科技、優化的視覺設計以及容易理解的白話導讀,讓民眾在購買保險商品前,就能清楚了解商品條款內容和掌握自身權益。
富邦人壽這項服務的推出,不僅提升了保戶的知識水平,也展現了其對消費者權益的關懷。未來,相信這樣的服務將會成為保險業界的標準,讓保險更親民、更透明。
保戶跟保險公司雙方應遵守的權利義務,透過保險契約來訂定,因 此瞭解保單條款是保戶維護自身權益最重要的管道,可是對於平常不 常接觸保險的民眾來說,閱讀保單條款有其難度。富邦人壽財務精算 處執行副總董采苓表示,掌握保單條款有3重點,包括保險商品性質 、給付項目與注意事項(例如除外責任);為協助民眾更瞭解自身保 障,富邦人壽特別設計具「簡單易懂、視覺優化、說給你聽」等三大 亮點的保單條款白話導讀服務,讓民眾理解保單條款不再是難事。
民眾在接觸保險商品時,經常面臨的難處包括不易看懂保險專有名 詞、保單條款用字艱澀、不清楚保險商品給付內容及重要注意事項。 富邦人壽打破保單條款式的呈現方式,透過懶人包概念,以生活化方 式帶出商品特性、保障內容、給付項目、重要客戶權益、以及注意事 項等五大主題,使用淺顯易懂的白話文,讓保戶更容易理解,加上劃 重點式整理資訊去蕪存菁,讓民眾一分鐘就能理解保單條款重點。並 且透過趣味圖文設計、情境式對話深入其境搞懂保險。
另外,提供「文字閱讀」及「語音聆聽」等多元管道,推出智能語 音白話導讀,情境式對話的語音導讀更貼近一般民眾的聆聽感受,接 收資訊更輕鬆,藉由結合數位科技、優化的視覺設計、以及容易理解 的白話導讀,讓民眾在購買保險商品前,就能清楚了解商品條款內容 及掌握自身權益。
台灣壽險業市場近期遭遇冷氣團,美債殖利率飆升加上投資型保單新制上路,導致資金大量流向債券,新契約保費收入低迷。根據最新數據,六大壽險公司在9月的新契約保費總計不到300億元,整體壽險市場的9月新契約保費預估在450億元左右,創下自2007年以來的17年新低。 這波市場低迷主要受到兩大因素影響,首先,美聯準會維持高利率政策,資金大量流入美債或債券ETF等,進而造成資金排擠,投資型保單、利變型保單銷售都不理想。其次,投資型保單新制上路,銷售門檻提高,賣相不佳,使得9月的投資型保單銷售僅有百億元出頭,創下134個月來的新低點。 在六大壽險公司中,富邦人壽轉攻分紅保單市場,而其他四家則以美元利變保單為主。今年前九個月六大壽險公司的新契約保費總計約3,374億元,年減14%。預估全年壽險新契約保費將難以突破7,000億元,與去年相比將衰退18%。 業內人士預測,若美國利率持續上升,市場對投資型保單新制尚未完全適應,今年壽險業的新契約保費全年可能僅在6,000億元左右,創下新低。
單看今年第3季,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突破千億元、來到1,080.4億元,估計全體壽險業,第3季新契約保費約為1,675億元。
壽險業者分析,今年保費收入減少,除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波動,影響新台幣保單銷售外,傳統型保險商品因宣告利率調整幅度相對保守,與客戶對於美國升息後宣告利率調漲的期待仍有差距,導致客戶觀望,或轉作其他投資,導致利變型壽險新契約保費減少。
不只如此,今年7月上路的投資型保單禁令,衝擊投資型保單銷售,壽險業者認為,接下來幾個月,投資型保單恐怕還是「賣不好」。
觀察六大壽險前三季新契約保費表現,國泰人壽為1,062.9億元,年增率率先翻正、達4.7%;南山人壽新契約保費為536.1億元,年減幅度僅5%,其餘壽險公司較去年同期仍有兩位數以上的減幅。
國壽指出,9月新契約保費為54.2億元,新契約保費成長動能雖受9月金融市場動盪影響,累計前三季新契約保費仍維持業界第一;其中,意外及健康險(A&H)商品銷售動能穩健,單月新契約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37%。國壽今年前三季新契約保費為1,062.9億元,年增4.7%。
富邦人壽9月新契約保費為76.6億元,累計前九月為728.7億元、排名業界第二,年減16.4%。富壽指出,商品策略著重發展分期繳商品,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傳統型商品。
南山人壽9月新契約保費為48.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今年前三季南山新契約保費為536.1億元,年減5%。至於中國人壽、台灣人壽與新光人壽,今年9月新契約保費分別為35.5億元、43.6億元與16.6億元。
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中壽、台壽與新壽新契約保費分別為414億元、329.4億元、302.6億元,較去年同期仍呈兩位數衰退。
今年新契約保費收入低迷,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因美聯準會(F ed)維持利率高檔,資金多移往美債或債券ETF等,資金排擠效應導 致不管是投資型保單、利變型保單銷售都不佳;二是投資型保單新制 上路,賣相不佳加上銷售門檻增高,8月投資型保單僅賣133億元,9 月恐也只有百億出頭,恐創2012年7月之後、即134個月低點。
9月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約275億元,是今年前九個月最低,年減1 13億元或29%,預期9月壽險新契約保費約450億元,將會是2007年3 月以來的單月新低點。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及台灣人壽等 六大公司,新契約保費市占率約63%~66%,6月及7月有投資型保單 停售保費挹助,國壽連二月保費逾200億元,但9月只剩下54.2億元。
富壽轉攻分紅保單,其他四家亦多以美元利變保單為主。前九月六 大壽險新契約保費約3,374億元,年減545億元或14%。預估前9月壽 險新契約保費可逾5,100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6,257億元,將年減約 1,157億元,衰退18%。
若買氣持續不振,預期今年壽險業新契約保費要達到7,000億元有 難度,不僅低於去年的7,730億元,更可能低於2007年的7,519億元, 2006年則是5,246億元。由於美國11月仍有升息機會,加上美債殖利 率續維持高檔,市場也還未熟悉投資型保單新制帶來的影響。壽險業 者表示,今年只剩下三個月,只要美國利率不降或持續上升,整體新 契約保費單月可能就在300億元之間,全年約在6,000億元左右。
台灣壽險業面臨壓力,但富邦人壽仍穩坐龍頭
近期,台灣金融市場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壽險業也不例外。隨著美台利差持續擴大,壽險公司進行外匯避險的成本相對偏高,這對業者的獲利動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抑制。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台灣六大壽險公司今年9月的合計稅後純益為155.75億元,創下四個月來的新低;而累計前九月,六大壽險公司的稅後純益為1,295.4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8.5%。
在這樣的背景下,南山人壽表現出色,其9月的稅後純益達到60.7億元,位居六大壽險公司之首。累計前九個月,南山人壽的稅後純益為382.2億元,表現穩健。
富邦金控旗下的富邦人壽同樣表現亮眼,9月的稅後純益為41.84億元,累計稅後純益則達到431.26億元。這主要得益于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現金股利、基金配息收入以及淨兌換利益的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貶值1.28%,這對富邦人壽的匯兌利得有所貢獻。此外,開發金控旗下的人壽公司也受益於新台幣匯率的貶值,以及投資獲利的挹注,9月的稅後純益較前一個月大增45%,今年前三季累計稅後純益達到113.1億元。
總的來說,在市場環境不利的情況下,富邦人壽依然能夠保持穩定的獲利表現,這也顯示了其強大的內在實力和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