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產險(公)公司新聞
臺灣保險業界年度盛事「臺灣保險卓越獎」在昨日(30日)揭曉了獲獎名單,其中富邦金控旗下的富邦產險與富邦人壽表現亮眼,獲得評審的一致讚譽。這次富邦產險獲頒5項金質獎、6項銀質獎,總計11項大獎,在產險業界中再次蟬聯最大贏家。富邦產險總經理賴榮崇強調,公司長期投入ESG永續經營,並將永續理念與員工培育結合,同時以創新風險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永續發展。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富邦產險更是積極支持潔淨能源發展,並提出「2050淨零承保」計劃,與客戶攜手應對低碳轉型的風險。此外,富邦產險也著力於數位轉型,透過AI和機器學習技術,提供更便利的投保理賠服務,創造出「心」的體驗。富邦人壽則在此次獎項中獲得4項大獎,並連續12年獲選為「台灣最佳保險公司」。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未來將持續秉持企業精神,關懷人與環境,提供創新的金融商品及服務,並強化風險控管和資安防護。富邦人壽也率先投入河川廢棄物調查,並推出精準治療癌症保險,關注民眾健康問題。
富邦產險,一個關注社會各個角落需求與風險的保險公司,它不僅是保險的提供者,更是社會防護網的強者。從農漁業保險到微型保險,從高端醫療保險到全方位風險管理,富邦產險不斷研發創新商品,滿足不同群體的保障需求。 農漁業是台灣的重要產業,富邦產險看準這一點,特別開發了農漁業保險,幫助農漁業者穩定災後經濟狀況,減輕天災帶來的經濟壓力。同時,它也積極推廣微型保險,為社會經濟弱勢族群提供基礎保障,讓每個人都能享有保險的溫暖。 在醫療保險方面,富邦產險研發了高端醫療保險,補足現有醫療保險的保障缺口,為國民健康提供更全面的保障。這種對於社會需求的敏感度和對於保障的責任心,讓富邦產險在保險業界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隨著資安、環境等新興風險的出現,富邦產險也為客戶打造了全方位風險管理方案,從預防到應變,都有專業規畫。它不僅是保險的提供者,更是產業發展的堅強後盾,讓社會保險體系更加強固。 「事前預防勝於事後補償」,這是富邦產險的核心理念。它致力於提升整體社會對永續風險的意識,積極推動各項風險教育。透過研討會、課程宣導、繪本、遊戲等途徑,分享風險管理知識,與產官學機構合作開發各式天災評估模型,提升對風險的掌握度。 富邦產險還非常關注幼齡孩童的風險教育,創造多元風險教育繪本教材,與在地文創業者和Podcast創作者合作,錄製繪本故事,切合不同孩童的偏好,提升對風險教育的接受度。 總結來說,富邦產險透過各種實際作為,降低社會因損害發生所遭受的經濟衝擊,成為穩定社會的守護者。它的努力和貢獻,讓我們看到了保險業的社會價值,也讓我們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富邦產險這屆勇奪「人才培訓卓越獎」、「公益關懷卓越獎」、「住宅地震保險推展卓越獎」等3項金質獎、「資訊應用卓越獎」、「商品創新專案企畫卓越獎」、「資訊安全推展卓越獎」及「新興風險保障商品推展卓越獎」等4項銀質獎,總計榮獲7項大獎,更是連續10屆蟬聯產險業最大贏家。
富邦產險總經理賴榮崇表示,富邦產險長期投入ESG永續經營,將永續理念結合個別職能,落實於員工培育,同時也期許以創新風險解決方案協助客戶永續發展,穩定社會經濟環境。面對全球極端氣候,富邦產險持續支持永續潔淨能源發展,率先提出「2050淨零承保」,協助客戶進行轉型綠色能源的保險規畫,並提供專業損防服務,與客戶攜手共同應對低碳轉型的風險。
同時,富邦產險也積極推動數位轉型,不僅使用AI結合大數據分析,快速回應客戶需求,透過智能客服和機器學習等技術節省客戶時間,以更便利的投保理賠服務,創造服務「心」體驗,滿足客戶多元保險需求,也透過各項數位服務,落實低碳營運。
富邦人壽於第十屆臺灣保險卓越獎榮獲「風險管理專案企畫卓越獎」、「公益關懷專案企畫卓越獎」2項金質獎、「資訊安全推展卓越獎」及「商品創新專案企畫卓越獎」2項銀質獎,共計4項大獎,也憑藉多角化的經營,及多樣化的永續行動,在2023保險信望愛獎四度蟬聯「年度最佳壽險公司」,更12度榮獲英國《世界金融雜誌》評選為「台灣最佳保險公司」,成績備受國內外肯定。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表示,能獲得諸多獎項,是對富邦人壽不斷追求卓越的肯定與激勵,未來也將秉持「正向力量、豐富人生」的企業精神,致力於金融普惠,關懷人與環境,提供民眾創新全面的金融商品及服務,並持續精進風險控管機制,堅實資安防護,實踐企業永續的經營承諾。
富邦人壽關注ESG議題,率全台企業之先,長期投入河川廢棄物調查,首創與業績連結的「Work for Green」永續機制,以多元作為守護環境,也關注國人健康問題,結合外溢機制推出精準治療癌症保險,協助民眾升級防癌保障,透過專精風險量化技術及組建業界最具規模的資安專責團隊,提供民眾安全可靠的保險保障。
面對現今資安、環境等新興風險,富邦產險也為客戶打造全方位風險管理,從預防到應變皆有相應的專業規畫,成為產業發展的堅強後盾,讓社會保險體系更加強固,使客戶無後顧之憂。
此外,富邦產險也秉持「事前預防勝於事後補償」的概念,致力提升整體社會對永續風險的意識,積極推動各項風險教育,透過研討會、課程宣導、繪本、遊戲等途徑,分享風險管理知識,與產官學機構合作開發各式天災評估模型,提升對風險的掌握度,協助客戶透過損害防阻作為,有效減少損害發生機會,同時亦拓展幼齡孩童風險教育,創造多元風險教育繪本教材,不僅攜手在地文創業者,也與Podcast創作者合作錄製繪本故事,切合不同孩童的偏好,提升對於風險教育的接受度。
富邦產險希望透過各種實際作為,降低社會因損害發生所遭受的經濟衝擊,成為穩定社會的守護者。
【產業新聞】產險業資本適足率大洗牌,富邦產險逆勢上漲,和泰產險規劃強化資本
近期,台灣產險業的資本適足率(RBC)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去年底,由於防疫險理賠風暴,有五家產險公司的資本適足率嚴重不足,其中富邦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泰產險、兆豐產險及中信產險均名列其中。隨著市場情況的變化,這五家公司在經過一系列的資本調整後,已經有四家達到標準。不過,和泰產險的RBC雖然有所提升,但仍然未達標。
富邦產險在去年底資本適足率為負37.25%,但今年上半年已經提升至267.19%,顯示其資本水準有顯著改善。而新安產險的RBC從負1,078.76%提升到258.16%,淨值比也從負87.92%回升至18.78%,均符合法定標準。兆豐產險的RBC則從去年底的負8.8%升至347.76%,淨值比從0.05%增至15.93%;中信產險的RBC則從負1,680.92%提升至340.05%,淨值比從負65.16%回升至21.52%。
和泰產險雖然在今年上半年將資本適足率從去年底的負321.06%提升至74.93%,但由於淨值比仍超過規定的3%,RBC未達標。為此,和泰產險已經規劃透過出售不動產和業務結構調整來提升資本水準。其中,出售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的不動產,已經由財團法人陳啟川先生文教基金會以13.27億元買下,預估獲利8.5億元。
在業務結構調整方面,和泰產險將著重發展大型跨國性商業火險、外銷產品責任險等強項,並鎖定大型車隊及其他車險銷售通路,以拓展業務並提升獲利。公司預計,今年底前RBC可達到法定標準的200%。
值得一提的是,和泰產險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54.6億元,稅後純益為12.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0.52元,表現亮眼。
近期,台灣產險業掀起一波前所未有的增資潮,以應對防疫保單虧損所帶來的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不足問題。根據統計,去年產險公司總增資金額高達1,500億元,其中富邦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泰產險的增資金額均超過300億元。這波增資潮中,富邦產險更是二度增資,總金額達310億元,展現其穩健的財務基礎。 面對防疫保單的虧損,產險業的RBC(風險資本適足率)指標拉起警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產險公司紛紛尋求增資以提升資本適足率。例如,新安產在東京海上及裕隆集團的支持下,已四度增資,累計總金額達400億元;和泰產則三度增資,總計305億元。此外,中信產、國泰產、兆豐產等公司也紛紛加入增資行列,共同推動產險業的穩定發展。 特別是富邦產險,在這波增資潮中表現亮眼。富邦產險董事長蔡明忠表示,公司將以穩健的經營策略,持續提升財務強度,確保在面對未來不確定性時,能夠有效應對各種風險。近期,兆豐金也宣布將辦理公募現增,以確保兆豐產險至明年底的RBC達標。 兆豐金董事長雷仲達表示,現增計畫將以注資兆豐產險子公司,維繫財務指標滿足法令要求為準。這也是兆豐金睽違八年後,再次進行公募現增,顯示出對產險業未來發展的信心。 總結來說,這波產險業增資潮,不僅反映了市場對防疫保單虧損的關注,也展現了業內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富邦產險在這波增資潮中的表現,更是值得注目。
2022年底有五家產險資本嚴重不足,即資本適足率小於50%或淨值低於0,分別為富邦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泰產險、兆豐產險及中信產險,在經過一連串增資過後,已有四家達標。
根據保險業公開資訊,五家在去年底資本嚴重不足的產險公司2023上半年資本適足率與淨值比皆已出爐,兆豐產險由去年底RBC負8.8%、淨值比0.05%,提升為RBC 347.76%、淨值比15.93%;中信產由RBC負1,680.92%、淨值比負65.16%,提升為RBC 340.05%、淨值比21.52%;富邦產RBC從負37.25%回到267.19%、淨值比從4.27%回到15.69%;新安產RBC從負1,078.76%提升到258.16%、淨值比從負87.92%回到18.78%,皆符合法定標準。
而和泰產資本適足率去年底為負321.06%、淨值比為負19.14%,在今年上半年提升到74.93%與6.8%,雖淨值比超過規定的3%,RBC仍未達標。除了母公司和泰汽車累計對和泰產險增資305億元以及去年防疫險損失迴轉之外,和泰產險也將透過處分不動產或其他規劃強化資本水準。
和泰產險表示,目前規畫透過二種方式提升RBC,第一為出售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的不動產,由財團法人陳啟川先生文教基金會於6月時,以13.27億元買下,預估獲利8.5億元;第二為進行業務結構調整,和泰產前身為蘇黎世產險,在大型跨國性商業火險、外銷產品責任險等險種較有經驗,也是和泰產較強的業務。
車險業務方面,除了和泰的關係企業,還鎖定大型車隊及其他車險銷售通路以拓展業務,進而提升獲利,預計今年底RBC可符合法定標準200%的水準。
和泰產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54.6億元,稅後純益達12.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0.52元。
產險業2022年財務指標拉警報,紛紛增資搶救RBC。新安產在日本東京海上及裕隆集團兩大股東支持下,四度增資累計總金額400億元;富邦產二度增資310億元、和泰產三度增資305億元、中信產四度增資205億元、國泰產二度增資200億元、兆豐產二度增資80億元,合計達1,500億元,創下產險業史上最大增資潮。
但防疫險衝擊未消失,兆豐金睽違八年將辦理現增,兆豐金董事長雷仲達日前表示,現增計畫會以注資產險子公司維繫財務指標滿足法令要求為準做規劃,兆豐金將以產險至明年底RBC達標前提辦理公募現增。
富邦產險近期為了因應未滿15歲兒童的保險需求,推出了兩種專屬的旅平險保單方案,針對家長們擔心的小夥伴們提供保障。根據相關法規,未滿15歲的兒童身故時,保險公司只能支付最高61.5萬元的喪葬費用保險金,這對許多家長來說可能不夠。因此,富邦產險推出了兩種方案,一種是XS方案,身故以及失能保障理賠金額為61.5萬元,一年保費只要127元;另一種是2XS方案,沒有身故以及失能保障,一年保費則是96元。這樣的設計讓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保單。 而華南產險也看準了這個市場,推出了「寶貝計畫+專案」,這個專為未滿15歲以下兒童量身訂做的商品,提供了六種不同保險金額的方案,涵蓋了從10萬到61.5萬不等,並且全部涵蓋重大燒燙傷比例保險金,保費範圍從424元到945元不等,讓家長們有更多選擇。 另外,全球人壽也提供了建議,在嬰幼兒到上幼稚園期間,家長可以考慮投保住院日額型終身醫療險或長年期的住院日額型定期醫療險,搭配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這樣可以轉嫁就醫、住院或是手術等相關花費,同時也能填補因照護須請假造成的薪資損失等相關費用。此外,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險也是一個選擇,當發生意外傷害就診治療時,可以申請理賠超過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的部分,保障範圍內的醫療費用。 這些保險公司的努力,無疑是為了讓家長們能夠更加安心,為小夥伴們提供更好的保障。
國內因應道德風險,保險法第107條規定,未滿15歲兒童身故,保險公司僅能在限額內提供喪葬費用保險金的給付,2023年為61.5萬元,傷害醫療保險、健康保險投保不受到限額規範。
但因受限累計喪葬費用保險金額61.5萬元限額影響,如果父母已經為子女投保壽險等保單,身故保額達上限61.5萬元,部分兒童在投保旅平險保單受限,開始有業者推出量身訂做保單。
富邦產險推出國外旅遊不便險,其中針對15歲以下兒童給出兩種不同旅平險保單方案,都保障傷害醫療保障費用最高5萬、海外突發疾病健康醫療保險最高5萬,以及保障旅行不便險,但第一種為XS方案,身故以及失能保障理賠金額61.5萬元,一年保費127元;第二種為2XS方案,沒有身故以及失能保障,一年保費只需要96元。
華南產險則指出,產險意外險為一年一保,不必綁長約,且保費便宜、負擔不大,建議家中所有成員包含小朋友,都應具備有基本的意外險保障,但因為多數意外險專案限定年滿15足歲以上才能投保,華南產險推出「寶貝計畫+專案」,這專為未滿15足歲以下兒童量身訂做的商品,根據一般喪葬費用/失能保險金金額,依據10萬、20萬、30萬、40萬、50萬以及61.5萬保險金額不同,而有六種方案可以選擇,全部涵蓋重大燒燙傷比例保險金,保費落在424元到945元不等。
全球人壽則建議,在嬰幼兒到上幼稚園期間,家長考慮到兒童抵抗力偏弱,容易受感染、甚至可能罹患疾病住院,可以先透過住院日額型終身醫療險或長年期的住院日額型定期醫療險作為主約,搭配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為附約,可以轉嫁就醫、住院或是手術等相關花費,也能填補父母因照護須請假造成的薪資損失等相關費用。
另外,也可以選擇投保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險,當發生意外傷害就診治療時,實際醫療費用超過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的部分,在保障限額內可以就醫療院所開立之醫療費用收據申請理賠。
富邦金控的子公司富邦人壽和富邦產險,對於弱勢族群的關懷不遺餘力,近期與富邦慈善基金會攜手,在高雄市政府的協助下,進行微型保險的推廣,為超過3.4萬名弱勢民眾提供保障。這已是富邦人壽和富邦產險連續第三年與高雄市政府合作,其實從開辦以來,這兩家公司已經為全國多個縣市社會局和社福團體捐助微型保險,累積守護經濟弱勢民眾超過10萬名和近6萬名。 富邦人壽強調,確保每一名客戶都能獲得公平的服務,以及最適合的保險保障,是其實踐公平待客的核心精神。與公益團體及地方縣市政府合作,推廣微型保險,自2021年與高雄市政府合作以來,承保人數已超過2萬人,全國範圍有逾10萬名經濟弱勢民眾受惠。為了提升服務便利度,富邦人壽還推出了微型保險網路投保商品。 富邦產險則持續推動微型保險,透過富邦慈善基金會、福安王爺慈善會與高雄市社會局合作,主要服務對象為高雄市中低收入戶及輕度身障者,累計已服務近6萬人。微型保險主要為提供身心障礙或中低收入者等經濟弱勢民眾基本的保險保障,保障內容簡單易懂,低保費,避免被保險人因意外事故而陷入經濟困境。 高雄市政府於8月18日特別頒贈感謝獎座給富邦人壽和富邦產險,肯定兩家公司長年落實公平待客、普惠金融的作為與用心。
富邦人壽、富邦產險多年來捐助全國多個縣市社會局、社福團體推動微型保險,自開辦以來,累積守護經濟弱勢民眾分別逾10萬名與近6萬名。
富邦人壽表示,確保每一名客戶都能獲得公平的服務,以及最適合的保險保障,是富邦人壽實踐公平待客的核心精神,積極與公益團體及地方縣市政府共同推廣微型保險,也自2021年與高雄市政府合作,承保人數迄今超過2萬人,全國範圍有逾10萬名經濟弱勢民眾受惠,更推出微型保險網路投保商品,提升服務便利度,讓弱勢族群隨時獲得保障。
為協助弱勢民眾減緩因意外事故而造成的家庭經濟困境,富邦產險持續推動微型保險,這次透過富邦慈善基金會、福安王爺慈善會與高雄市社會局合作,主要以高雄市中低收入戶及輕度身障者為服務對象,共計1.4萬多人受惠。富邦產險表示,微型保險主要為提供身心障礙或中低收入者等經濟弱勢民眾基本的保險保障,具有保障內容簡單易懂及低保費等特色,避免被保險人因發生意外事故而陷入經濟困境,開辦至今已累積服務近6萬人,希望讓更多弱勢民眾擁有基本的風險保障。how),地點就在園區內占地500坪的「寵物樂園(Petland)」,除了入住的毛孩家庭,也吸引花蓮當地的旅客參加,包括柴犬、比熊犬、拉不拉多、邊際牧羊犬、米克斯共30多隻毛孩參賽。
當天邀請到知名犬類行為專家王昱智「熊爸」、高橋動物醫院院長殷宏源、寵物溝通師狗啃小姐出席。活動以毛孩走秀開場,氣氛歡樂;跑酷賽事由毛爸媽帶著毛孩衝刺比速度也考驗默契,逗趣情況讓眾人驚呼或歡笑;創意游泳比賽則由10秒完成的Bull Bull毛孩奪冠。
「寵物樂園」是理想大地今年專為毛孩全新打造的新景點,占地近500坪,寵物樂園分兩大區域,適合中型及小型犬的體能設施,特別設置戲水池,不同水深設計分別適合中型犬與小型犬。
8月31日前可依「寵物樂園住宿專案」入住,每房9,845元起,讓兩大人一毛孩入住西班牙獨棟寵物別墅兩天一夜,提供毛孩專屬備品與紀念品;第二隻毛孩同享禮遇不加價;早餐可與毛孩賴在房內共享或毛爸媽自助早餐,免費使用寵物樂園。(徐妤青)
台灣旅遊熱潮帶動保險業發展,網路投保成長亮麗!金管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七月網路投保件數合計達331.25萬件,年增長21.13%。在這波熱潮中,旅平險和旅行綜合險成為網路投保的熱門選擇。產險業第三熱門商品也是旅綜險,顯見旅遊保險在市場上的需求漸增。 根據金管會昨日公布的數據,今年前七月產險業與壽險業合計新契約保費收入達24.2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幅成長0.94億元。其中,產險業的保費收入占比最高,累計件數達282.12萬件,占比85%,累計保費收入21.21億元。 在產險業前三大熱門網路投保險種中,旅綜險以474.6%的投保件數增長和969.57%的保費收入增長,成為增長最快的產品。累計前七月,旅綜險投保件數達49.76萬件,保費收入2.46億元。而機車險和汽車險也表現亮眼,投保件數分別達78.64萬件和52萬件,較去年同期都有雙位數成長。 業績方面,富邦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國泰產險成為產險業前三大業績亮眼的保險公司。在壽險業方面,前三大熱門網路投保險種全都是旅遊保險相關,包括旅行平安保險、旅平險附加實支實付傷害醫療保險、旅行平安保險附加之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壽險業今年前七月網路投保件數達48.13萬件,年增長198.39%,貢獻新契約保費收入2.99億元。 綜觀整體,旅遊熱潮帶動網路投保成長,富邦產險等保險公司表現亮眼,預計未來旅遊保險市場仍有發展潛力。
金管會昨日公布網路投保前七月表現,產險業與壽險業合計新契約保費收入24.2億元,較去年同期23.26億元微幅成長0.94億元。其中產險業占比仍為最大宗,累計件數達282.12萬件,占比達85%,累計保費收入21.21億元。
產險業前三大熱門網路投保險種中,第三名的旅綜險,投保件數與新契約保費收入分別大增474.6%以及969.57%,累計前七月投保件數為49.76萬件、累計新契約保費收入為2.46億元。
另外,第一名與第二名為機車險與汽車險,投保件件數分別達78.64萬件及52萬件,較去年同期相比都有雙位數成長,其中汽車保險成長兩成、機車險成長約17%。
累計前七月,產險業網路投保件數以及新契約保費收入,分別較去年成長一成與2.12%。其中業績最好前三大產險公司為富邦產、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國泰產。
今年前七月,壽險業前三大熱門網路投保險種,全都是旅遊保險相關,從第一名依序為旅行平安保險、旅平險附加實支實付傷害醫療保險、旅行平安保險附加之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
累計壽險業今年前七月網路投保件數48.13萬件,年大幅成長198.39%,近乎兩倍成長,貢獻新契約保費收入達2.99億元、年成長兩成。業績最好前三大壽險公司,依序為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富邦人壽。
富邦產險再創科技新猷!為了提升商業火險的核保效率,他們研發了一個超級實用的「風險費率評估系統」。這個系統真是科技補位、強化效率的好幫手啊!它透過科技輔助商業火險的查勘工作,讓核保效率直接提升30%,這個數字可真是驚人啊! 富邦產險這麼說,以前評估商業火險風險,靠的是人工,這個新系統則是從企業行業類型、建築結構、消防設施、安全措施、歷史損失紀錄到天災防護措施,全方位收集和分析資料,再結合損防專業和歷年火險統計資料,打造出一個獨家費率模型。這樣一來,查勘工作就數位化啦,還能提供標準化的風險量化評估模式,真是方便又高效。 這個系統還和公司核心系統串接在一起,讓風險評估資訊能夠快速帶入核保系統頁面,實現一站式核保。這樣一來,不但工作效率提升,還能夠減少人工核保的誤判。過去查勘一個商業火險案件,平均要花1小時寫查勘報告,現在有了這個系統,每個案件至少可以節省20分鐘,也就是說,至少能節省30%的作業時間。自從2021年上線以來,這個系統已經辦理了超過3,000個案件,真是實力驗證! 不僅如此,富邦產險還推出了「企業保險智能規劃系統」,讓業務員輸入客戶基本資料後,系統就能自動完成風險評估和配對規劃,為客戶量身訂製保障規劃。這個系統還能即時生成客製化保險商品組合規劃書,包括保障範圍推薦、產業風險分析、同業投保分析、理賠案例介紹、產業新聞快報等等,讓業務員能夠立刻向客戶推薦保險商品,並詳細解釋內容。這個系統還獲得了經濟部智財局的新型專利呢!
【產業新聞】損率再升!商業火險保費今年漲幅3成起跳,富邦產險積極風險管理創雙贏
近來,由於損失率及再保費率的調升,商業火險市場出現了不小的波動。根據產險業統計,今年前七個月1年期商業火險保費約達120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近26%。這個數字顯示了商業火險市場的趨勢正在發生變化。
產險業者指出,為了節省保費,部分企業選擇提高自負額或降低保額,這也使得今年前七個月商業火險簽單保費增加不到3成。然而,若按照原有的承保條件,商業火險保費成長率應該會更高。
再保成本的大幅增加是導致商業火險保費跳升的主要原因。產險公會分析,近兩年雖然國內沒有發生重大天災事故,但去年3月的多起大型火災造成了巨額損失。此外,國際再保市場的合約容量緊縮,也導致再保合約價格上升,進而降低了產險業者的潛在經營風險。
目前商業火險市場屬於「硬市場」,產險業者表示,在經過防疫保單的大理賠後,他們更加重視風險控制。因為只要出險一次,就可能吃掉好多年的保費,所以過去的殺價競爭已經不復見。今年續約時,保費的大幅上升主要是反映風險對價。
富邦產險對於前一年已出險案件的保費調整幅度,表示將根據損失金額的高低適度反映費率,並配合續保承保條件的訂定,如提高自負額、降低賠償限額等,以符合對價原則。同時,富邦產險也會追蹤出險原因的後續改善情況,以避免相同事故再次發生,並透過續保條件調整與協助保戶進行標的風險改善,與客戶共創雙贏。
台灣富邦產險近期在保險科技(InsurTech)領域再創佳績,不僅推出兩項獲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認證的新型專利,還在專利總數上蟬聯業界冠軍寶座。這家台灣保險巨頭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積極開發智能保險解決方案,不僅提升服務品質,也展現了其在科技創新上的領先地位。 「企業保險智能規劃系統」是富邦產險的最新創新,該系統運用智能分析技術,能夠在短短一分鐘內為企業客戶量身訂做保單。這項系統不僅能夠提高業務員的工作效率,還能提供客製化的保險商品組合規畫書,讓業務員能夠即時向客戶推薦適合的保險商品,並進行詳細的說明。這對於提升業務員的專業能力和銷售效率,以及為企業客戶提供更完善的風險規畫,都起到了極大的幫助。 另一項專利「風險費率評估系統」則是針對商業火險風險評估的挑戰而設計。該系統結合了富邦產險損防專業與歷年火險統計資料,發展出獨家費率模型,不僅數位化查勘工作,還提供了標準化的風險量化評估模式,大大提升了核保效率。 富邦產險資深副總林國鈺表示,這些新系統的推出,體現了富邦產險對於科技創新的重視,以及對於客戶服務不斷提升的承諾。富邦產險累計取得的32項專利,其中11項為發明專利,21項為新型專利,這在業界中實屬不易,顯示了其在創新研發上的強大實力。
富邦產險資深副總林國鈺表示,富邦產險推出「企業保險智能規劃系統」,協助業務員只需1分鐘輸入客戶基本資料,透過系統資料庫運算,就可完成險種風險評估與配對規畫,為客戶量身訂製保障規畫。系統還能夠「即時」生成客製化的保險商品組合規畫書,業務員可即刻向企業客戶推薦保險商品並說明商品內容,除提升業務員的銷售效率和專業能力外,也為企業客戶提供更完善的風險規畫。
此外,因應與日俱增的商業火險風險評估需求,以及人工核保不易等問題,富邦產險推出「風險費率評估系統」,從多個維度收集與分析資料,結合富邦產險損防專業與歷年火險統計資料,發展出獨家費率模型,系統不僅可將查勘工作數位化,還能提供標準化的風險量化評估模式。
富邦產險表示,由於商業火險風險評估需求以及人工核保不易等, 但其研發出的風險費率評估系統,從多個維度收集與分析資料,包括 企業行業類型、建築結構等級、消防設施、安全措施、歷史損失紀錄 、天災防護措施等,結合損防專業與歷年火險統計資料發展出獨家費 率模型,系統不僅可將查勘工作數位化,還能提供標準化的風險量化 評估模式。
核保作業時間雖難以具體量化,但「風險費率評估系統」已與該公 司核心系統串接,使風險評估資訊能快速帶入至核保系統頁面,達到 一站式核保效果,在效率上同樣有所精進。透過系統智能輔助人工決 策,可有效減少人工核保誤判,加上一站式流程,整體提升商業火險 查勘核保效率。
富邦產險指出,過往查勘一個商業火險案件平均需耗時1小時進行 查勘報告撰寫流程(含出具查勘風險評價),若經該系統協助後,每 案平均可節省20分鐘,意即至少節省30%的作業時間,該系統自202 1年上線以來已辦理超過3,000個案件。
富邦產險資深副總經理林國鈺說明,企業保險商品繁多且專業門檻 高,業務員銷售難度也相對增加,該公司透過「企業保險智能規劃系 統」,業務員只需一分鐘輸入客戶基本資料,透過系統資料庫運算, 就可完成險種風險評估與配對規劃,為客戶量身訂製保障規劃。
系統還能「即時」生成客製化保險商品組合規劃書,包括保障範圍 推薦、產業風險分析、同業投保分析、理賠案例介紹、產業新聞快報 等,業務員可即刻向企業客戶推薦保險商品並說明內容,該系統同樣 也得到經部智財局的新型專利。
據產險業統計,今年前七個月1年期商業火險保費約120億元,較去 年同期95億元成長近26%。產險業者表示,有不少企業為節省保費, 不想讓保費成本一下子增加太多,有些保戶選擇提高自負額,有些則 降低保額,保費自然會減少,使得今年前七個月1年期商業火險簽單 保費增加不到3成;若依照原有的承保條件,商業火險保費成長率應 會更高。
產險業者指出,前幾年商業火險簽單保費成長,除再保成本增加外 ,因幾家大型企業,如台積電等風險意識高的公司決定要提高保額, 使得商業火險簽單保費大增;但近一年商業火險保費跳升,再保成本 大增卻是最主要原因。
產險公會認為,近兩年國內雖然沒有重大天災事故,但在去年3月 發生多起大型火災,並產生巨額損失,加上國際再保市場合約容量緊 縮,近期續約的巨大保額業務的臨分再保成本,出現明顯上升趨勢, 再保合約價格多有調整,大大降低產險業者因費率過度競爭所導致的 潛在經營風險。
目前商火險是屬於「硬市場」,產險業者說,多數產險公司經過防 疫保單大理賠後,更重視風控,因為只要出險一次,立即吃掉好多年 保費,因此,商火險過去的殺價競爭情況已不復見,今年續約時保費 大幅上升,大多是反映風險對價。
至於前一年已出險案件,次年商火險保費調整幅度多少?富邦產險 表示,將視其損失金額高低情形適度反映費率,並輔以續保承保條件 的訂定,如提高自負額、降低賠償限額等,以符合對價原則。另也會 就出險原因了解與追蹤後續改善情形,以避免相同事故再次發生,會 透過續保條件調整與協助保戶進行標的風險改善,期和客戶共創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