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台產物保險(未)公司新聞
永達保經連續五年舉辦「永達齊步走 公益嘉年華」健走活動,去年因疫情影響健走活動改為線上舉辦,今年強勢回歸!12日分別在新北大都會公園、台中東海大學、高雄澄清湖風景區三地同步連線,鳴槍起走!今年報名人數高達5,045人,活動報名費超過250萬元,全數作為「長照專車-八年捐贈計畫」的購置經費以外,更有一千多人響應支持長照專車捐贈計畫,全部捐款總額來到303萬元,以實際行動支持長期照護的推動。
該活動特別邀請,2022亞洲輕艇錦標賽銀牌國手-林雍傑擔任運動大使,他非常認同永達保經公益理念,鼓勵現場民眾保持良好運動習慣,多多參與健走活動。對於能出任活動大使,林雍傑認為非常有意義與值得。
永達保經董事長吳文永表示,感謝元大人壽、中國人壽、全球人壽、明台產物、富邦產險、國泰產險、遠雄人壽、金美克能、寶貝國際、名牌食品等共襄盛舉。永達繼完成百輛復康巴士後,從2018年開始推廣永續長照專車送達的理念,以八年時間,捐贈64輛長照專車,迄今邁入第五年已捐出40輛長照專車,希望透過長照專車,讓長輩們多參與活動,降低或延緩失智風險,也為縣市政府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盡心。
此次健走活動分別邀請到全方位主持人劉佳怜、鐵人主播侯以理及行腳節目主持人段慧琳擔任三區主持人,暖身操老師帶領大家暖身及收操,現場有樂團表演及美食攤位,另增設投籃機、棒球九宮格、足球箱、小小足球盃等趣味闖關運動,活動內容除了可以運動健身,有吃、有喝又有玩。與會者有走完禮及補給品,現場並提供百萬摸彩品。
該活動特別邀請,2022亞洲輕艇錦標賽銀牌國手-林雍傑擔任運動大使,他非常認同永達保經公益理念,鼓勵現場民眾保持良好運動習慣,多多參與健走活動。對於能出任活動大使,林雍傑認為非常有意義與值得。
永達保經董事長吳文永表示,感謝元大人壽、中國人壽、全球人壽、明台產物、富邦產險、國泰產險、遠雄人壽、金美克能、寶貝國際、名牌食品等共襄盛舉。永達繼完成百輛復康巴士後,從2018年開始推廣永續長照專車送達的理念,以八年時間,捐贈64輛長照專車,迄今邁入第五年已捐出40輛長照專車,希望透過長照專車,讓長輩們多參與活動,降低或延緩失智風險,也為縣市政府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盡心。
此次健走活動分別邀請到全方位主持人劉佳怜、鐵人主播侯以理及行腳節目主持人段慧琳擔任三區主持人,暖身操老師帶領大家暖身及收操,現場有樂團表演及美食攤位,另增設投籃機、棒球九宮格、足球箱、小小足球盃等趣味闖關運動,活動內容除了可以運動健身,有吃、有喝又有玩。與會者有走完禮及補給品,現場並提供百萬摸彩品。
日本三井住友海上集團明台產物保險表示,該公司視員工為珍貴資 產,將人才定義為「人財」,對於幸福職場的營造及專業人才的育成 不遺餘力,今年首次參賽即獲亞洲權威性人力資源雜誌HR Asia「20 22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並於台灣330家參賽企業中脫穎而出,為本 屆台灣唯一獲獎的產物保險公司。
HR Asia舉辦的「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為亞洲區人力資源管理領 域中之指標性賽事,過往亞太區平均獲獎率僅17%,明台產險表示, 該公司於「企業核心文化」、「員工自我意識」及 「團隊溝通協作 」三大評選指標中皆獲得優於市場平均22%的成績,顯示該公司對於 員工體驗之營造獲得多數員工支持。
明台產險人資總務部經理何信蓉說,該公司持續精進日本母集團的 福利政策,除了優於勞基法的特休天數外,更額外提供帶薪的「黃金 假」、「志工假」等休假制度,鼓勵員工充實私人時光。支持員工的 多元背景,提供每日彈性上下班工時,給員工有常態性「Work from Home」選擇,讓員工能以最舒適的工作步調達成「Work-Life Balan ce」。
在福利範圍更擴及至員工家庭,明台產險說,以結婚、子女教育等 補助全力應援員工的人生幸福。2021年更提高福利金提撥率,為產險 業界前三高,此一措施讓員工更能感受到公司對於福利委員會的重視 ,也有照顧員工幸福及提升士氣的意涵。此外,改變大眾對日商的加 班文化印象,長期推動每周三的「NO殘業日(不加班日)」,當下班 時間一到,便由高階主管帶頭離開辦公室,讓員工都能安心下班,將 時間留給自己。
明台產險說,員工個人培訓及職涯發展也提供暢通管道,透過專屬 的Buddy夥伴制度、完善的學習地圖、日本母集團的跨國資源強化賦 能,更以透明考核制度,讓員工的付出都能定期化為實質回報。自2 019年起,由總經理陳嘉文親自帶領以國際保險人才育成為目標推行 的「儲備幹部培訓」,即使是新鮮人,也能直接透過高階主管培訓, 加速推進個人成長軌跡。針對個人進修部分,何信蓉說,該公司也提 供證照獎勵、專業津貼及半額以上學雜費減免的學位補助,鼓勵員工主動學習,發展個人興趣與專業。
HR Asia舉辦的「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為亞洲區人力資源管理領 域中之指標性賽事,過往亞太區平均獲獎率僅17%,明台產險表示, 該公司於「企業核心文化」、「員工自我意識」及 「團隊溝通協作 」三大評選指標中皆獲得優於市場平均22%的成績,顯示該公司對於 員工體驗之營造獲得多數員工支持。
明台產險人資總務部經理何信蓉說,該公司持續精進日本母集團的 福利政策,除了優於勞基法的特休天數外,更額外提供帶薪的「黃金 假」、「志工假」等休假制度,鼓勵員工充實私人時光。支持員工的 多元背景,提供每日彈性上下班工時,給員工有常態性「Work from Home」選擇,讓員工能以最舒適的工作步調達成「Work-Life Balan ce」。
在福利範圍更擴及至員工家庭,明台產險說,以結婚、子女教育等 補助全力應援員工的人生幸福。2021年更提高福利金提撥率,為產險 業界前三高,此一措施讓員工更能感受到公司對於福利委員會的重視 ,也有照顧員工幸福及提升士氣的意涵。此外,改變大眾對日商的加 班文化印象,長期推動每周三的「NO殘業日(不加班日)」,當下班 時間一到,便由高階主管帶頭離開辦公室,讓員工都能安心下班,將 時間留給自己。
明台產險說,員工個人培訓及職涯發展也提供暢通管道,透過專屬 的Buddy夥伴制度、完善的學習地圖、日本母集團的跨國資源強化賦 能,更以透明考核制度,讓員工的付出都能定期化為實質回報。自2 019年起,由總經理陳嘉文親自帶領以國際保險人才育成為目標推行 的「儲備幹部培訓」,即使是新鮮人,也能直接透過高階主管培訓, 加速推進個人成長軌跡。針對個人進修部分,何信蓉說,該公司也提 供證照獎勵、專業津貼及半額以上學雜費減免的學位補助,鼓勵員工主動學習,發展個人興趣與專業。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8日表揚保險業公平待客原則評核績優公司, 三井住友海上集團明台產物保險獲得金管會評核為公平待客原則前2 5%的優良公司暨最佳進步獎。金管會辦理公平待客原則評核機制已 第四年,明台產險是產險業唯一三度獲得評核績優肯定的公司。
三井住友海上集團長期推動客戶至上服務理念及品質策略,明台產 險表示,該公司借鏡日本母公司集團經驗,由董事及高階主管親自領 導推動公平待客原則,重視金融友善、發展數位科技與提供創新服務 ,致力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文化。
明台產險表示,該公司在2022年太魯閣號事件發生當下,第一時間 成立應變中心,提供受害者安心服務,凸顯保險的社會價值;今年面 臨嚴峻疫情,明台產險恪遵銷售前即已訂定的核保準則、業界(含明 台產險)投保三家防疫險或疫苗險上限的承諾,勇於承擔並信守「服 務至上、公平待客」的企業核心理念及誠信的行動方針。
明台產險說,該公司更全員投入公平待客,官方網站設立專區、社 內發布電子報、辦理公平待客提案競賽、服務滿意度問卷調查等活動 ,將公平待客精神融入日常作業,並一步步養成企業文化。
響應政府金融科技政策,明台產險積極推動各項數位化金融保險服 務,如行動辦公、AI聊天機器人、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數位科技,以 及行動投保、電子保單和多元支付之使用,提供客戶即時便利的數位 化服務。不僅提升員工外出行動辦公效率,更緊密連結客戶新關係。
明台產險總經理陳嘉文表示,未來將持續強化公平待客原則理念, 帶動品質提升、客戶信賴、公司成長的良性循環,於致力履行公平待 客原則之同時,創造對客戶、環境與社會友善的永續價值。
三井住友海上集團長期推動客戶至上服務理念及品質策略,明台產 險表示,該公司借鏡日本母公司集團經驗,由董事及高階主管親自領 導推動公平待客原則,重視金融友善、發展數位科技與提供創新服務 ,致力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文化。
明台產險表示,該公司在2022年太魯閣號事件發生當下,第一時間 成立應變中心,提供受害者安心服務,凸顯保險的社會價值;今年面 臨嚴峻疫情,明台產險恪遵銷售前即已訂定的核保準則、業界(含明 台產險)投保三家防疫險或疫苗險上限的承諾,勇於承擔並信守「服 務至上、公平待客」的企業核心理念及誠信的行動方針。
明台產險說,該公司更全員投入公平待客,官方網站設立專區、社 內發布電子報、辦理公平待客提案競賽、服務滿意度問卷調查等活動 ,將公平待客精神融入日常作業,並一步步養成企業文化。
響應政府金融科技政策,明台產險積極推動各項數位化金融保險服 務,如行動辦公、AI聊天機器人、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數位科技,以 及行動投保、電子保單和多元支付之使用,提供客戶即時便利的數位 化服務。不僅提升員工外出行動辦公效率,更緊密連結客戶新關係。
明台產險總經理陳嘉文表示,未來將持續強化公平待客原則理念, 帶動品質提升、客戶信賴、公司成長的良性循環,於致力履行公平待 客原則之同時,創造對客戶、環境與社會友善的永續價值。
金管會昨(28)日召開「保險業公平待客原則評核機制業務聯繫暨表揚會議」,由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主持,黃天牧強調,面對當前國際政經情勢變局,將盡力協助保險業者因應各項挑戰。金管會昨表揚「對客戶最好」的11家保險業者,其中國泰人壽、中國人壽更連四年都上榜,同時頒發最佳進步獎給明台產和南山人壽。
金管會官員表示,明年將新增「友善服務」、「落實誠信經營」兩大評核指標,合計共十項指標,每項10分總計100分。
金管會今年評核保險業公平待客,是取排名前25%,與過去三年都取前20%再擴大。評核結果以為中國人壽、全球人壽、南山人壽、保誠人壽、國泰人壽及新光人壽等六家壽險業對客戶最好,進步獎是南山。
產險業以南山產物、華南產物、新加坡商美國國際產物及台產等五家入榜,同時進步獎是明台產。
除表揚11家保險公司外,藉由評核績優的業者做實務分享,觀摩學習及經驗交流增進保險業推動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積極作為。
今年是金管會第四年實施公平待客原則評核機制,明年將新增「友善服務」與「落實誠信經營」等兩大評核指標。
金管會官員表示,明年將新增「友善服務」、「落實誠信經營」兩大評核指標,合計共十項指標,每項10分總計100分。
金管會今年評核保險業公平待客,是取排名前25%,與過去三年都取前20%再擴大。評核結果以為中國人壽、全球人壽、南山人壽、保誠人壽、國泰人壽及新光人壽等六家壽險業對客戶最好,進步獎是南山。
產險業以南山產物、華南產物、新加坡商美國國際產物及台產等五家入榜,同時進步獎是明台產。
除表揚11家保險公司外,藉由評核績優的業者做實務分享,觀摩學習及經驗交流增進保險業推動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積極作為。
今年是金管會第四年實施公平待客原則評核機制,明年將新增「友善服務」與「落實誠信經營」等兩大評核指標。
第一屆永續金融評鑑2023年將公布結果,共有35家本國銀行、八大 壽險、前五大產險、一家再保及九家證券商受評,金管會綜規處處長 胡則華6日表示,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的五家金控未受評,但在子公 司接受永續金融評比時可加分,共有八家公司受惠。
胡則華表示,第一屆本國銀行有35家接受永續金融評比,除了輸出 入銀行及純網銀未列入受評,幾乎所有本國銀行都納入評比;壽險第 一屆僅總資產超過兆元的八家公司受評,即國泰、富邦、南山、新光 、中國、台灣、三商美邦及全球人壽;產險是資產前五大公司受評, 即富邦、國泰世紀、新光、明台、兆豐產險,加上中再保一家。
證券商是一家資本額逾50億元者,即元大證券,加上八家上市櫃券 商,即統一、群益、致和、宏遠、康和、大展、美好及福邦證券;投 信業則考慮規模等因素,第二屆之後才考慮納入評比。
金管會5日揭露的五家金控組成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即國泰金控 、中信金控、第一金控、玉山金控及元大金控,並沒有納入永續金融 評比,但子公司若受評可加分。即有國泰人壽、國泰世紀產、國泰世 華銀、中信銀行、台灣人壽、第一銀行、玉山銀行及元大證券等八家 子公司受惠。
胡則華表示,永續金融評比是綠色金融2.0行動方案的措施之一, 年底前會公告評鑑指標。
胡則華表示,第一屆本國銀行有35家接受永續金融評比,除了輸出 入銀行及純網銀未列入受評,幾乎所有本國銀行都納入評比;壽險第 一屆僅總資產超過兆元的八家公司受評,即國泰、富邦、南山、新光 、中國、台灣、三商美邦及全球人壽;產險是資產前五大公司受評, 即富邦、國泰世紀、新光、明台、兆豐產險,加上中再保一家。
證券商是一家資本額逾50億元者,即元大證券,加上八家上市櫃券 商,即統一、群益、致和、宏遠、康和、大展、美好及福邦證券;投 信業則考慮規模等因素,第二屆之後才考慮納入評比。
金管會5日揭露的五家金控組成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即國泰金控 、中信金控、第一金控、玉山金控及元大金控,並沒有納入永續金融 評比,但子公司若受評可加分。即有國泰人壽、國泰世紀產、國泰世 華銀、中信銀行、台灣人壽、第一銀行、玉山銀行及元大證券等八家 子公司受惠。
胡則華表示,永續金融評比是綠色金融2.0行動方案的措施之一, 年底前會公告評鑑指標。
為搶買防疫險、疫苗險,國人網路投保今年大爆發。金管會保險局 副局長林志憲25日指出,今年前七月產、壽險網路投保件數達273.4 7萬件、較去年同期增加98.9萬件、年增率57%,其中產險成長最明 顯,除件數暴增至257.34萬件、簽單保費也衝上新台幣20.77億元, 件數與保費皆比去年同期成長逾5成。
就件數來看,產、壽險業網路投保件數相比去年同期均呈現正成長 ,壽險業共16.13萬件,年增1.5倍,產險業共257.34萬件,年增53% 。林志憲分析,壽險業網路投保件數成長,主因疫後旅遊復甦,國人 對旅平險投保需求增加所致,產險業則因銷售防疫險、疫苗綜合險等 法定傳染病相關保險商品推升。
保費收入方面,產壽險兩樣情。前七月保險業網路投保保費收入達 23.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41億元、年增率47%,不過壽險業網 路投保初年度保費收入僅2.5億元,年減9.7%,產險業網路投保簽單 保費20.77億元,年增達59%。
林志憲指出,壽險業網路投保保費相對低,主因利變型年金銷售走 低影響,產險業則受惠先前疫苗險及防疫險銷售熱潮,民眾上網搶買 ,推升簽單保費收入。
至於熱賣險種,前七月壽險業網路投保保費收入前三大險種,依序 為利變型年金保險1.93億元、旅平險0.17億元、定期壽險0.12億元。 利變型年金雖然穩坐壽險業網路投保業績冠軍,但保費收入相比去年 同期衰退23%。
產險業網路投保保費收入前三大險種依序為汽車險7.19億元、法定 傳染病相關保險6.62億元、機車險5.97億元,汽機車險年增率皆逾2 成。
至於產、壽險業網路投保業績前三大業者,壽險業由中國人壽奪冠 ,其次為富邦人壽及台灣人壽;產險業由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拿下冠軍 ,富邦產險及明台產險分居二、三名。
就件數來看,產、壽險業網路投保件數相比去年同期均呈現正成長 ,壽險業共16.13萬件,年增1.5倍,產險業共257.34萬件,年增53% 。林志憲分析,壽險業網路投保件數成長,主因疫後旅遊復甦,國人 對旅平險投保需求增加所致,產險業則因銷售防疫險、疫苗綜合險等 法定傳染病相關保險商品推升。
保費收入方面,產壽險兩樣情。前七月保險業網路投保保費收入達 23.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41億元、年增率47%,不過壽險業網 路投保初年度保費收入僅2.5億元,年減9.7%,產險業網路投保簽單 保費20.77億元,年增達59%。
林志憲指出,壽險業網路投保保費相對低,主因利變型年金銷售走 低影響,產險業則受惠先前疫苗險及防疫險銷售熱潮,民眾上網搶買 ,推升簽單保費收入。
至於熱賣險種,前七月壽險業網路投保保費收入前三大險種,依序 為利變型年金保險1.93億元、旅平險0.17億元、定期壽險0.12億元。 利變型年金雖然穩坐壽險業網路投保業績冠軍,但保費收入相比去年 同期衰退23%。
產險業網路投保保費收入前三大險種依序為汽車險7.19億元、法定 傳染病相關保險6.62億元、機車險5.97億元,汽機車險年增率皆逾2 成。
至於產、壽險業網路投保業績前三大業者,壽險業由中國人壽奪冠 ,其次為富邦人壽及台灣人壽;產險業由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拿下冠軍 ,富邦產險及明台產險分居二、三名。
防疫保單理賠潮波波湧現,今年以來理賠金額已突破300億元,衝擊產險業營運表現,且近一周理賠金額再創新高,顯現防疫險理賠仍處於高峰期。金管會保險局昨(28)日證實,目前已收到二家產險業者申請向外借款,以支付鉅額保險金,且均已核准。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截至7月25日,12家產險累計承保451.7萬件防疫險、保費收入達42.2億元,理賠件數86.7萬件,理賠金額突破300億元、來到319.4億元,近一周理賠金額大增61.3億元,再創今年以來防疫險單周理賠金額新高,由此可見,防疫保單理賠高峰尚未結束,理賠金額持續攀升,已讓部分產險業者吃不消。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依照保險法第143條規定,保險業不得向外借款、為保證人或以其財產提供為他人債務的擔保,但保險業有三種情形之一,報經主管機關核准向外借款者,則不在此限。
其中一種情形為給付鉅額保險金、大量解約或大量保單貸款的週轉需要,保險業可向主管機關報請核准。張玉煇證實,目前已收到二家產險業者申請向外借款,且金管會均已核准。
受防疫險拖累,產險業累計今年上半年稅前虧損469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最慘紀錄。為因應防疫險鉅額虧損,目前國泰世紀產險、兆豐產、明台產、和泰產、新安東京海上產、南山產、中信產、富邦產共八家業者向金管會提出申請收回權益項下重大事故準備金,均已獲准,核准動用金額總計99.4億元。
除申請特別準備金沖回外,也有產險業者同步啟動增資計畫,金管會已核准國泰世紀產險、中信產險二家分別增資100億元及40億元,其他業者正進行評估程序中。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截至7月25日,12家產險累計承保451.7萬件防疫險、保費收入達42.2億元,理賠件數86.7萬件,理賠金額突破300億元、來到319.4億元,近一周理賠金額大增61.3億元,再創今年以來防疫險單周理賠金額新高,由此可見,防疫保單理賠高峰尚未結束,理賠金額持續攀升,已讓部分產險業者吃不消。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依照保險法第143條規定,保險業不得向外借款、為保證人或以其財產提供為他人債務的擔保,但保險業有三種情形之一,報經主管機關核准向外借款者,則不在此限。
其中一種情形為給付鉅額保險金、大量解約或大量保單貸款的週轉需要,保險業可向主管機關報請核准。張玉煇證實,目前已收到二家產險業者申請向外借款,且金管會均已核准。
受防疫險拖累,產險業累計今年上半年稅前虧損469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最慘紀錄。為因應防疫險鉅額虧損,目前國泰世紀產險、兆豐產、明台產、和泰產、新安東京海上產、南山產、中信產、富邦產共八家業者向金管會提出申請收回權益項下重大事故準備金,均已獲准,核准動用金額總計99.4億元。
除申請特別準備金沖回外,也有產險業者同步啟動增資計畫,金管會已核准國泰世紀產險、中信產險二家分別增資100億元及40億元,其他業者正進行評估程序中。
防疫保單虧損持續擴大,金管會昨(26)日公布統計,今年截至7月25日,12家產險累計承保451.7萬件防疫險、保費收入為42.2億元,理賠件數達86.7萬件,理賠金額達319.4億元,近一周理賠金額大增61.3億元,再創今年以來單周最大增加金額,且今年防疫保單累計理賠金額更是總保費收入的逾七倍。
金管會公布防疫險最新銷售概況,國內目前共有五家保險公司銷售七張疫苗保險商品,其中三家產險銷售四張疫苗險、二家壽險銷售三張疫苗險,不過市面上已無產險公司銷售防疫保單。
截至7月25日,一般法定傳染病防疫險承保件數達451.7萬件,保費收入達42.2億元,理賠件數達86.7萬件,理賠金額突破300億元、來到319.4億元;今年防疫保單累計理賠金額為所收保費的7.56倍之多。
相較金管會截至7月18日統計,防疫險理賠件數近一周理賠件數增加15.5萬件,理賠金額亦大增61.3億元,再創下今年以來單周最大增加金額。由此可見,防疫險理賠高峰尚未結束,產險業營運備受挑戰。
因應防疫險虧損,目前國泰世紀產險、兆豐產、明台產、和泰產、新安東京海上產、南山產、中信產、富邦產共八家業者向金管會提出申請收回權益項下重大事故準備金,均已獲准,總計核准動用金額達99.4億元。
產險公司除了動用重大事故特別準備金外,同時也啟動增資計畫,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目前已核准國泰世紀產險、中信產險二家分別增資100億元及40億元。
疫苗險部分,今年截至7月25日,承保件數達227.1萬件、保費收入9.6億元,理賠件數13.3萬件,理賠金也大增至57.6億元,今年累計金額為已收保費的六倍。
金管會公布防疫險最新銷售概況,國內目前共有五家保險公司銷售七張疫苗保險商品,其中三家產險銷售四張疫苗險、二家壽險銷售三張疫苗險,不過市面上已無產險公司銷售防疫保單。
截至7月25日,一般法定傳染病防疫險承保件數達451.7萬件,保費收入達42.2億元,理賠件數達86.7萬件,理賠金額突破300億元、來到319.4億元;今年防疫保單累計理賠金額為所收保費的7.56倍之多。
相較金管會截至7月18日統計,防疫險理賠件數近一周理賠件數增加15.5萬件,理賠金額亦大增61.3億元,再創下今年以來單周最大增加金額。由此可見,防疫險理賠高峰尚未結束,產險業營運備受挑戰。
因應防疫險虧損,目前國泰世紀產險、兆豐產、明台產、和泰產、新安東京海上產、南山產、中信產、富邦產共八家業者向金管會提出申請收回權益項下重大事故準備金,均已獲准,總計核准動用金額達99.4億元。
產險公司除了動用重大事故特別準備金外,同時也啟動增資計畫,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目前已核准國泰世紀產險、中信產險二家分別增資100億元及40億元。
疫苗險部分,今年截至7月25日,承保件數達227.1萬件、保費收入9.6億元,理賠件數13.3萬件,理賠金也大增至57.6億元,今年累計金額為已收保費的六倍。
金融業真心為客戶著想的名單揭曉。金管會14日公布2021年公平待 客成績前25%強,在35家銀行、29家專營證券經紀商、14家期貨商、 22家壽險公司及19家產險公司中,公布表現最佳的九家銀行、八家證 券商、四家期貨、六家壽險及五家產險。
銀行業有九家,即三信銀行、上海銀行、玉山銀行、合庫銀行、星 展(台灣)銀行、第一銀行、匯豐(台灣)銀行、遠東銀行及土地銀 行
八家專營證券經紀商,即日進證、中農證、永全證、北城證、台灣 匯立證、法銀巴黎證、盈溢證及遠智證。四家期貨,即元大期貨、元 富期貨、兆豐期貨及國泰期貨。
六家壽險為中國人壽、全球人壽、南山人壽、保誠人壽、國泰人壽 、新光人壽。五家產險即明台產物、南山產物、華南產物、美國國際 產物及臺灣產物。
金管會表示,連續四年都入榜的公司有上海銀、土銀、中壽及國壽 ,證券商及期貨商是隔年才評鑑,這次是連二次都入圍的有北城證及 永全證,國泰期與兆豐期貨。
2021年表揚2020年表現時只公布前20%業者,今年則擴大表揚至前 25%業者,同時金管會亦公布2021年最佳進步獎,得獎者為玉山銀行 、中農證、群益期貨、南山人壽及明台產物等五家,鼓勵這些公司重 視評核結果且受評整體進步情形較上次為最佳。
金管會進一步說明,公平待客原則中,較有改善空間的是「注意與 忠實義務」或「酬金與業績衡平」原則。
針對仍有銀行理財專員挪用客戶款項、證券商代客戶保管存摺或決 定買賣交易價格、期貨商疏於公平待客的內稽內控作業、壽險公司支 付不合宜的保戶轉換投資標的佣金、產險公司未確實建立報酬給付控 管機制等缺失,金管會除建議業者法遵及內稽單位加強檢測,也強調 將加強日常監理,促請業者強化董事會實質參與公平待客運作機制的 深度與廣度。
銀行業有九家,即三信銀行、上海銀行、玉山銀行、合庫銀行、星 展(台灣)銀行、第一銀行、匯豐(台灣)銀行、遠東銀行及土地銀 行
八家專營證券經紀商,即日進證、中農證、永全證、北城證、台灣 匯立證、法銀巴黎證、盈溢證及遠智證。四家期貨,即元大期貨、元 富期貨、兆豐期貨及國泰期貨。
六家壽險為中國人壽、全球人壽、南山人壽、保誠人壽、國泰人壽 、新光人壽。五家產險即明台產物、南山產物、華南產物、美國國際 產物及臺灣產物。
金管會表示,連續四年都入榜的公司有上海銀、土銀、中壽及國壽 ,證券商及期貨商是隔年才評鑑,這次是連二次都入圍的有北城證及 永全證,國泰期與兆豐期貨。
2021年表揚2020年表現時只公布前20%業者,今年則擴大表揚至前 25%業者,同時金管會亦公布2021年最佳進步獎,得獎者為玉山銀行 、中農證、群益期貨、南山人壽及明台產物等五家,鼓勵這些公司重 視評核結果且受評整體進步情形較上次為最佳。
金管會進一步說明,公平待客原則中,較有改善空間的是「注意與 忠實義務」或「酬金與業績衡平」原則。
針對仍有銀行理財專員挪用客戶款項、證券商代客戶保管存摺或決 定買賣交易價格、期貨商疏於公平待客的內稽內控作業、壽險公司支 付不合宜的保戶轉換投資標的佣金、產險公司未確實建立報酬給付控 管機制等缺失,金管會除建議業者法遵及內稽單位加強檢測,也強調 將加強日常監理,促請業者強化董事會實質參與公平待客運作機制的 深度與廣度。
本土確診人數破400萬人,金管會12日公布,到7月11日止,防疫險 已理賠57.11萬件,理賠金額205.65億元,單周增加近56.27億元,創 近來單周最高理賠金額,且理賠件數占承保445萬張保單來看,理賠 率已達12.83%,已快超過產險業預估的15%,且損失率已高達497% ,應是台灣產險史上損率最高險種。
防疫險理賠近206億元,是今年已收保費41.37億元的近5倍,等於 產險公司已拿自己的錢出來賠。
先前業界預估防疫險理賠率15%∼20%,目前已近13%,但國內每 日確診人數仍在2萬∼3萬人次,保單理賠申請會遞延,加上一人可能 不止一張防疫保單,即防疫險理賠率恐逾20%,甚至更高,300億∼ 400億元的理賠金額恐仍是「低估」。
同時間,今年到7月11日止,理賠疫苗副作用或打了疫苗仍確診的 疫苗險,亦理賠逾8萬件,理賠金額35.06億元,也是疫苗險已收保費 9.35億元的3.75倍,即損率375%以上,也是賠錢保單,理賠件數占 今年已承保222萬件的3.63%。
疫苗險是產險及壽險都有推出,但壽險主要承保住院日額,產險則 有理賠確診一次性保險金,所以產險公司疫苗險亦算賠錢貨。
為降低防疫險衝擊,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至今已有國泰世紀 產、兆豐產、明台產、和泰產、新安東京海上產、南山產、中信產及 富邦產等八家公司申請淨值下特別準備金沖回,金額共99.4億元,負 債項下則是重大事故準備金沖抵不足,可以危險變動準備金沖減,降 低虧損,而國泰產亦已增資100億元,中信產將增資40億元,其他產 險公司亦在著手準備增資。
今年到7月11日為止,產險業新承保444.97萬張防疫險,保費收入 41.37億元,產險公司即便連同2020及2021年的防疫險保費收入,三 年共114億元,都不夠今年已賠出的205.65億元,若加上去年已賠近 23億元,二年已賠228.64億元,已是防疫險三年保費收入的二倍,後 續可能還要賠出更多。
防疫險理賠近206億元,是今年已收保費41.37億元的近5倍,等於 產險公司已拿自己的錢出來賠。
先前業界預估防疫險理賠率15%∼20%,目前已近13%,但國內每 日確診人數仍在2萬∼3萬人次,保單理賠申請會遞延,加上一人可能 不止一張防疫保單,即防疫險理賠率恐逾20%,甚至更高,300億∼ 400億元的理賠金額恐仍是「低估」。
同時間,今年到7月11日止,理賠疫苗副作用或打了疫苗仍確診的 疫苗險,亦理賠逾8萬件,理賠金額35.06億元,也是疫苗險已收保費 9.35億元的3.75倍,即損率375%以上,也是賠錢保單,理賠件數占 今年已承保222萬件的3.63%。
疫苗險是產險及壽險都有推出,但壽險主要承保住院日額,產險則 有理賠確診一次性保險金,所以產險公司疫苗險亦算賠錢貨。
為降低防疫險衝擊,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至今已有國泰世紀 產、兆豐產、明台產、和泰產、新安東京海上產、南山產、中信產及 富邦產等八家公司申請淨值下特別準備金沖回,金額共99.4億元,負 債項下則是重大事故準備金沖抵不足,可以危險變動準備金沖減,降 低虧損,而國泰產亦已增資100億元,中信產將增資40億元,其他產 險公司亦在著手準備增資。
今年到7月11日為止,產險業新承保444.97萬張防疫險,保費收入 41.37億元,產險公司即便連同2020及2021年的防疫險保費收入,三 年共114億元,都不夠今年已賠出的205.65億元,若加上去年已賠近 23億元,二年已賠228.64億元,已是防疫險三年保費收入的二倍,後 續可能還要賠出更多。
全球疫情反覆,即使國外邊境已解封,暑假期出國人數漸增,產險 業者表示,因為疫情不明朗,目前沒有銷售海外旅行平安險,在疫情 未完全受控前,短期也不會再推出新的海外旅平險,只會承保國內旅 行綜合險。
據保發中心資料顯示,在2019年之前,旅綜險一向是產險業者重點 推廣業務項目,使得承保金額持續增加,在2019年時旅行綜合險簽單 保費已逾10億元,不過在新冠疫情爆發後,2020年海外綜合險承保金 額隨即大降至2億元左右,2021年海外商務旅行簽單保費只剩下200萬 至300萬元。
先前產險公會表示,各產險目前只是沒有銷售海外不便險,仍有承 保海外旅平險,但據調查,銷售海外旅平險的產險公司仍是少數,大 部分產險公司在全球旅遊疫情等級提升為第三級並禁止旅行社出海外 旅遊團時,就已先將海外旅綜險下架,僅有零星產險未停售,且4、 5月國內疫情升溫時,一些沒有下架的保單又陸續停掉和疫情有關的 相關保障。
目前仍有極少數產險業者銷售海外旅行平安險或者旅行綜合險,但 承保範圍已明顯限縮。以明台產險為例,該公司海外旅行綜合險只承 保三項目:一、旅行法律責任保險金;二、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 險金、失能保險金;三、傷害醫療保險金。
台產也指出,該公司目前仍有銷售海外旅行綜合險,承保項目只有 :一、旅遊責任保險;二、旅遊傷害險(身故失能)及傷害醫療(實 支實付);三、旅遊期間住居所動產損失。
國泰產險官網仍受理海外旅平險投保,但因應疾管署宣布全球旅遊 疫情等級提升為第三級,暫停販售海外旅遊不便險及申根保險,且從 6月8日起也暫停提供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及燒燙傷保險。
產險業者表示,換言之,目前海外旅行平安險中,只要和防疫或疫 情情相關的保障,都不列入保險的保障項目。
據保發中心資料顯示,在2019年之前,旅綜險一向是產險業者重點 推廣業務項目,使得承保金額持續增加,在2019年時旅行綜合險簽單 保費已逾10億元,不過在新冠疫情爆發後,2020年海外綜合險承保金 額隨即大降至2億元左右,2021年海外商務旅行簽單保費只剩下200萬 至300萬元。
先前產險公會表示,各產險目前只是沒有銷售海外不便險,仍有承 保海外旅平險,但據調查,銷售海外旅平險的產險公司仍是少數,大 部分產險公司在全球旅遊疫情等級提升為第三級並禁止旅行社出海外 旅遊團時,就已先將海外旅綜險下架,僅有零星產險未停售,且4、 5月國內疫情升溫時,一些沒有下架的保單又陸續停掉和疫情有關的 相關保障。
目前仍有極少數產險業者銷售海外旅行平安險或者旅行綜合險,但 承保範圍已明顯限縮。以明台產險為例,該公司海外旅行綜合險只承 保三項目:一、旅行法律責任保險金;二、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 險金、失能保險金;三、傷害醫療保險金。
台產也指出,該公司目前仍有銷售海外旅行綜合險,承保項目只有 :一、旅遊責任保險;二、旅遊傷害險(身故失能)及傷害醫療(實 支實付);三、旅遊期間住居所動產損失。
國泰產險官網仍受理海外旅平險投保,但因應疾管署宣布全球旅遊 疫情等級提升為第三級,暫停販售海外旅遊不便險及申根保險,且從 6月8日起也暫停提供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及燒燙傷保險。
產險業者表示,換言之,目前海外旅行平安險中,只要和防疫或疫 情情相關的保障,都不列入保險的保障項目。
本土疫情尚未見遏止之勢,12家產險公司均向金管會承諾6月底前會完成防疫險核保,據各產險最新統計,防疫保單在途件仍有36.8萬件,其中南山產險、新光產險、華南產險、泰安產險、國泰產險共五家業者已完成核保,剩下七家產險中,以中信產險在途件12.4萬件、富邦產險在途件10.4萬件占最多。
國內疫情目前呈現緩降坡趨勢,不過防疫保單先前搶保潮,造成產險業核保塞車情況,金管會已協調各產險公司,於6月底前會將所有核保中的案件全數處理完畢,對於尚未核保的民眾,可透過產險公司官網查詢目前核保進度。
根據12家銷售防疫保單業者揭露最新統計,目前南山產險、新光產險、華南產險、泰安產險、國泰產險共五家業者已完成核保,另有七家產險公司累計尚有36.8萬在途件,力拚6月30日前全數消化完畢。
統計指出,截至6月23日,在途件超過十萬件的產險公司共二家,其中中信產險有12.4萬件待核保占最多,其次則是富邦產險10.4萬件,單是前二家業者即占整體在途件逾六成。
其餘在途件尚有萬件以上的業者共四家,依序為和泰產險(5.4萬件)、兆豐產險(4.1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2.9萬件)、旺旺友聯產險(1.3萬件),至於明台產險的在途件僅剩1,980件。
由於各產險公司均允諾6月底前會完成防疫險核保,金管會也督促還有在途件的業者盡快辦理核保作業。產險業者指出,以目前核保速度來看,應可趕在期限內消化完畢,如透過紙本進件方式,須由人工作業,因此已加派人力處理,希望能如期完成。
另從12家業者揭露統計來看,若扣除尚未核保的在途件,目前有效防疫保單合計達517.5萬件,其中承保前五大業者依序為富邦產險161.2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88萬494件、國泰世紀產險83.6萬件、和泰產險70.9萬件、兆豐產險41萬2,715件。
中信產險防疫險有效契約有29萬5,930件、泰安產險13萬82件、明台產險10萬4,703件、新光產險10萬件、南山產險4萬6,341件、旺旺友聯產險2萬7,542件、華南產險2萬197件,由此可見,有銷售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承保件數皆突破萬件。
國內疫情目前呈現緩降坡趨勢,不過防疫保單先前搶保潮,造成產險業核保塞車情況,金管會已協調各產險公司,於6月底前會將所有核保中的案件全數處理完畢,對於尚未核保的民眾,可透過產險公司官網查詢目前核保進度。
根據12家銷售防疫保單業者揭露最新統計,目前南山產險、新光產險、華南產險、泰安產險、國泰產險共五家業者已完成核保,另有七家產險公司累計尚有36.8萬在途件,力拚6月30日前全數消化完畢。
統計指出,截至6月23日,在途件超過十萬件的產險公司共二家,其中中信產險有12.4萬件待核保占最多,其次則是富邦產險10.4萬件,單是前二家業者即占整體在途件逾六成。
其餘在途件尚有萬件以上的業者共四家,依序為和泰產險(5.4萬件)、兆豐產險(4.1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2.9萬件)、旺旺友聯產險(1.3萬件),至於明台產險的在途件僅剩1,980件。
由於各產險公司均允諾6月底前會完成防疫險核保,金管會也督促還有在途件的業者盡快辦理核保作業。產險業者指出,以目前核保速度來看,應可趕在期限內消化完畢,如透過紙本進件方式,須由人工作業,因此已加派人力處理,希望能如期完成。
另從12家業者揭露統計來看,若扣除尚未核保的在途件,目前有效防疫保單合計達517.5萬件,其中承保前五大業者依序為富邦產險161.2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88萬494件、國泰世紀產險83.6萬件、和泰產險70.9萬件、兆豐產險41萬2,715件。
中信產險防疫險有效契約有29萬5,930件、泰安產險13萬82件、明台產險10萬4,703件、新光產險10萬件、南山產險4萬6,341件、旺旺友聯產險2萬7,542件、華南產險2萬197件,由此可見,有銷售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承保件數皆突破萬件。
國內疫情今年4月中旬竄燒,民眾搶買防疫保單,使得各產險公司核保塞車,成為「在途保單」。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上周還有100多萬張防疫保單待核保,不過新光產、南山產已核保完成,其他公司則加派人力趕工,預計6月底前將所有核保中的案件全數消化完畢。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到上周為止,還有100多萬張防疫保單待核保,但目前有二家產險公司已完成核保,金管會將會隨時注意各產險公司的核保狀況。
以此波防疫保單搶保潮來看,截至6月6日,富邦產險在途件數為63.8萬件,預計6月底前核保完成,和泰產險的在途保單還有18萬件;國泰產險、明台產險、中信產險則到5月底為止,防疫險在途保單分別有1.8萬、3.8萬、28.9萬件。
至於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截至6月3日的防疫險在途保單有11.2萬件;泰安產險則到6月8日為止,防疫險在途保單共1,723件。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到上周為止,還有100多萬張防疫保單待核保,但目前有二家產險公司已完成核保,金管會將會隨時注意各產險公司的核保狀況。
以此波防疫保單搶保潮來看,截至6月6日,富邦產險在途件數為63.8萬件,預計6月底前核保完成,和泰產險的在途保單還有18萬件;國泰產險、明台產險、中信產險則到5月底為止,防疫險在途保單分別有1.8萬、3.8萬、28.9萬件。
至於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截至6月3日的防疫險在途保單有11.2萬件;泰安產險則到6月8日為止,防疫險在途保單共1,723件。
據兆豐產最新公告,核保防疫險時,將不會檢核客戶是否投保其他同業的同類商品,換言之,兆豐產將允許防疫險重複投保,一人買多張防疫險將不再遭拒。
目前和泰產、新安東京、明台產、中信產,兆豐產等五家,都已向保險局承諾,無論客戶是否有重複投保,將一律核保;其中除明台產表明,投保家數(自己與同業合計)限三張外,其他都是自家限投保一張、其他同業則不限。
金管會官員解釋,這些業者過去曾在官網上、給行銷通路公文、或商品說明書、或是保戶投保問答集等,對外「承諾」可一人投保多張,基於金融業誠信原則,當然就需依諾履行。
據金管會掌握,兆豐產核保防疫險,將允許民眾在兆豐產投保一張防疫險,其他同業則不限張數;而兆豐產這張防疫險,將排除疫苗險、且團保也須跟個人分開。
例如民眾在其他家買了二張防疫險,可在兆豐產再投保一張;或是公司幫員工投保了兆豐產防疫險(屬團險),民眾依舊可在兆豐產再買一張;或是本來在兆豐產買了疫苗險,依舊可以再買一張防疫險,這三種狀況都被允許。
兆豐產曾在5月18日公告,對防疫險核保,若經查詢在兆豐產或是同業已投保有效防疫商品,兆豐產都婉拒承保;隨後又傳出,兆豐產是針對今年投保者,才列入婉拒投保考量,如今最新發展,則是不限時間再放寬。
目前和泰產、新安東京、明台產、中信產,兆豐產等五家,都已向保險局承諾,無論客戶是否有重複投保,將一律核保;其中除明台產表明,投保家數(自己與同業合計)限三張外,其他都是自家限投保一張、其他同業則不限。
金管會官員解釋,這些業者過去曾在官網上、給行銷通路公文、或商品說明書、或是保戶投保問答集等,對外「承諾」可一人投保多張,基於金融業誠信原則,當然就需依諾履行。
據金管會掌握,兆豐產核保防疫險,將允許民眾在兆豐產投保一張防疫險,其他同業則不限張數;而兆豐產這張防疫險,將排除疫苗險、且團保也須跟個人分開。
例如民眾在其他家買了二張防疫險,可在兆豐產再投保一張;或是公司幫員工投保了兆豐產防疫險(屬團險),民眾依舊可在兆豐產再買一張;或是本來在兆豐產買了疫苗險,依舊可以再買一張防疫險,這三種狀況都被允許。
兆豐產曾在5月18日公告,對防疫險核保,若經查詢在兆豐產或是同業已投保有效防疫商品,兆豐產都婉拒承保;隨後又傳出,兆豐產是針對今年投保者,才列入婉拒投保考量,如今最新發展,則是不限時間再放寬。
國泰產現增百億 為解決防疫保單理賠缺口,金額為產險史上最大;另有5家也將跟進
國泰金控7日公告,將對國泰產險注資100億元,這不但是產險業中 第一家獲得母公司挹注,解決防疫保單理賠資金缺口的產險公司,更 是史上產險最大額度的增資金額,預估6月底之前即可完成。
除了國泰產確定增資,防疫保單理賠金額較大的產險公司也將陸續 啟動增資案。12家有推出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中,銷售前六大分別是 富邦產、國泰世紀產、新安東京海上產、明台產、中信產及兆豐產, 其中有五家已在討論增資或訂定增資指標,包括有兩家產險表示資本 適足率(RBC)低於250%時就會啟動增資,以因應理賠需求。
國泰產險為了提供保戶更全面及安心的保障,履行保單的契約責任 ,7日公告該公司董事會決議辦理私募現金增資普通股,私募價格擬 訂每股50元,預計私募金額為台幣100億元。國泰產同時公告修訂公 司章程,將資本額從30.57億元提高至50.57億元。
現增新股 國泰金全認購
國泰金控董事會也在7日通過擬全數認購國泰產險私募現金增資發 行的新股,私募股數為2億股,由於國泰金控持有國泰產險100%股權 ,為國泰產險唯一股東,將以母公司資金挹注國泰產100億元,用以 強化國泰產險資本結構,確保對全體保戶的承諾。
國泰產險防疫保單截至5月底有效件數約85萬件,今年截至5月底已 賠付金額為4.4億元,為提前因應保戶理賠需求,持續依照衛服部公 告的確診人數變化,動態模擬試算理賠金額,作為提列賠款準備依據 。
由於疫情仍持續變化,國泰金控表示,該集團信守對保戶的承諾, 啟動增資計劃,提前做好因應準備,以信守對保戶承諾,保障全體保 戶的權益。
至於該私募價格訂定的依據及合理性,國泰產險表示,私募價格之 訂定以不低於該公司每股淨值為基礎,參酌母公司國泰金控普通股股 價淨值比,並以不低於八成的折價成數,作為價格訂定參考依據。
國泰產險2022年第一季底每股淨值為47.67元,該案私募現金增資 案於主管機關核准後即可進行。至於此次私募新股之權利義務,除依 法私募股票限制轉讓之外,其餘與已發行之普通股相同。
國泰金控7日公告,將對國泰產險注資100億元,這不但是產險業中 第一家獲得母公司挹注,解決防疫保單理賠資金缺口的產險公司,更 是史上產險最大額度的增資金額,預估6月底之前即可完成。
除了國泰產確定增資,防疫保單理賠金額較大的產險公司也將陸續 啟動增資案。12家有推出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中,銷售前六大分別是 富邦產、國泰世紀產、新安東京海上產、明台產、中信產及兆豐產, 其中有五家已在討論增資或訂定增資指標,包括有兩家產險表示資本 適足率(RBC)低於250%時就會啟動增資,以因應理賠需求。
國泰產險為了提供保戶更全面及安心的保障,履行保單的契約責任 ,7日公告該公司董事會決議辦理私募現金增資普通股,私募價格擬 訂每股50元,預計私募金額為台幣100億元。國泰產同時公告修訂公 司章程,將資本額從30.57億元提高至50.57億元。
現增新股 國泰金全認購
國泰金控董事會也在7日通過擬全數認購國泰產險私募現金增資發 行的新股,私募股數為2億股,由於國泰金控持有國泰產險100%股權 ,為國泰產險唯一股東,將以母公司資金挹注國泰產100億元,用以 強化國泰產險資本結構,確保對全體保戶的承諾。
國泰產險防疫保單截至5月底有效件數約85萬件,今年截至5月底已 賠付金額為4.4億元,為提前因應保戶理賠需求,持續依照衛服部公 告的確診人數變化,動態模擬試算理賠金額,作為提列賠款準備依據 。
由於疫情仍持續變化,國泰金控表示,該集團信守對保戶的承諾, 啟動增資計劃,提前做好因應準備,以信守對保戶承諾,保障全體保 戶的權益。
至於該私募價格訂定的依據及合理性,國泰產險表示,私募價格之 訂定以不低於該公司每股淨值為基礎,參酌母公司國泰金控普通股股 價淨值比,並以不低於八成的折價成數,作為價格訂定參考依據。
國泰產險2022年第一季底每股淨值為47.67元,該案私募現金增資 案於主管機關核准後即可進行。至於此次私募新股之權利義務,除依 法私募股票限制轉讓之外,其餘與已發行之普通股相同。
產險公會24日公布防疫保單「理賠指引」,其中針對「陪同居隔」 是否理賠,產險公會指引指出,只要取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開立 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接觸者居家隔離書」,即符合申請資格 。
產險公會表示,鑑於國內疫情變化急遽,為因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 隨時更新各項防疫措施,不斷新增各類實務態樣,滾動式檢討修正。 目前針對通案性質問題已作成例示建議,但因保單契約條款各異,對 於未作成通案建議,即依各公司保險契約精神、公平待客原則,由各 產險公司妥善處理。
其中「通案」部分,包括「隔離補償」方面,只要取得居家隔離書 ,即符合申請資格;至於確診者,只要經過醫師診斷確定罹患保單條 款約定法定傳染病,就可依保單約定定額給付關懷保險金。
針對「陪同居隔」,新安東京海上產險24日決定理賠,旺旺友聯、 泰安產、明台產及富邦產也都表示,若投保人取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 48條開立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接觸者居家隔離書」,即符合 申請資格。
但也有產險表示,「陪同居隔」去年已經金融評議中心評議作出「 不理賠」的決議,現在又變成「陪同居隔」都可理賠,讓業者無所適 從,由於目前還有「陪同居隔」是否理賠的爭議案仍在金融評議中心 審議中,將等待評議中心裁決及理由出爐,再最後確認。
至於確診者的密集接觸者如已接種完三劑,若保戶提供「3+4」天 的隔離通知書且有隔離事實,則確定被認定為符合隔離保險金給付條 件。
產險公會表示,鑑於國內疫情變化急遽,為因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 隨時更新各項防疫措施,不斷新增各類實務態樣,滾動式檢討修正。 目前針對通案性質問題已作成例示建議,但因保單契約條款各異,對 於未作成通案建議,即依各公司保險契約精神、公平待客原則,由各 產險公司妥善處理。
其中「通案」部分,包括「隔離補償」方面,只要取得居家隔離書 ,即符合申請資格;至於確診者,只要經過醫師診斷確定罹患保單條 款約定法定傳染病,就可依保單約定定額給付關懷保險金。
針對「陪同居隔」,新安東京海上產險24日決定理賠,旺旺友聯、 泰安產、明台產及富邦產也都表示,若投保人取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 48條開立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接觸者居家隔離書」,即符合 申請資格。
但也有產險表示,「陪同居隔」去年已經金融評議中心評議作出「 不理賠」的決議,現在又變成「陪同居隔」都可理賠,讓業者無所適 從,由於目前還有「陪同居隔」是否理賠的爭議案仍在金融評議中心 審議中,將等待評議中心裁決及理由出爐,再最後確認。
至於確診者的密集接觸者如已接種完三劑,若保戶提供「3+4」天 的隔離通知書且有隔離事實,則確定被認定為符合隔離保險金給付條 件。
防疫險之亂 一人買了11張 明台產公布數據 發現同時投保逾二家者 占審核中案件四成 引發疑慮國內疫情延燒,掀起一波防疫險爆買潮。明台產險昨(11)日公布內部數據發現,同時投保二家保險公司以上者、占審核中案件比例達四成,甚至有一人同時投保11張保單,引發疑慮。明台產險強調,目前還是存有少數投機或透過保險套利的保戶,明台設有防疫險專責理賠人員,仍將嚴格審核文件是否有偽造、並了解是否有為了申請理賠而發生的要、被保險人故意行為,若有不法事實將依法告發。明台產表示,由於4月停售前保單大量湧入,每家產險都有大批要保書尚未完成輸入,若是尚未取得出單、而已經出險的客戶,仍會先行受理賠案;不過,若是已通知退件或補件的投保申請案件,由於保單尚未成立、仍然無法理賠。據目前核保審核中的案件分析,很多都是停售當天或前一天由業務員引導客戶大量投保、有多少家保多少家,不少整疊要保書筆跡均相同。其中,同時投保二家(含)以上者、占審核中案件比例高達40%,甚至最多有一人同時投保11張保單,相較國內有12家保險公司提供防疫險保單,代表幾乎每家保險公司都有投保,若是同住家人也同樣多家投保,則全家人累積的保單數量與可能的理賠金額相當可觀,引發外界疑慮。明台產指出,目前退件或補件的態樣中,以疑似非本人親簽、多家投保這二項最多,其餘還有投保年齡未符規定、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不具保險利益、尚未完成繳費等各種原因。其中,疑似非本人親簽部分,明台將通知要、被保險人親臨驗證,若確為當事人親簽者,將致贈超商禮券以示歉意。另名產險業者亦提及,因應大量湧入的投保件,採取核保趨嚴應對,其中「一人投保多張」防疫險的情況並非是少數,因此在保單進件量大時,針對重複投保多家防疫保單的客戶,將不予承保並退還所繳保費。
防疫保單理賠以數位健康證明替代診斷書看法分歧,產險公會交由各公司自行決定,昨(11)日包括富邦產、國泰產、旺旺友聯產、泰安產、明台產、新光產、華南產、南山產等八家產險公司,均已同意以數位健康證明作為理賠替代文件,但保留事後查核權。其餘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泰產險、兆豐產險及中信產險仍在研議中。以金管會統計來看,國內共有19家產險公司,其中12家公司銷售防疫保單,截至昨日已有八家表態有條件同意依產險公會建議辦理,其餘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泰產險、兆豐產險及中信產險仍在研議中。市場預期,在富邦、國泰二家大型產險公司表態同意數位證明可替代診斷書後,其他觀望中的業者亦將陸續接受採納,但一樣會強調保留查核權。產險公會10日召開臨時理事會,由於業界無法達成共識,最後僅以「建議」業者採納,意味著交由各產險公司自行決定。消息一出,各公司進行內部會議,當日僅旺旺友聯產險、國泰產險、南山產險、新光產險率先表態同意依產險公會建議辦理,但仍保留理賠查核權利。經過內部研議後,富邦產險昨日表態,公司除接受紙本診斷證明書辦理理賠申請作業,亦可用「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醫師出具的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來辦理理賠申請作業,但公司仍保留事後查核權。明台產險亦宣布,即日起開放受理數位健康證明作為確診金理賠通知之用,必要時才會要求保戶出示隔離治療通知書或其他醫療證明文件交叉比對,或經過保戶出具授權書直接向醫院查詢;泰安產險、華南產險則將依產險公會決議,同意接受數位健康證明,皆保留理賠查核的權利。
防疫險理賠 今年已破10億元 有防疫保單的12家產險中,兩家承保件數逾百萬件防疫險保單理賠金額已破10億元。金管會10日公布,統計到9日為 止,防疫險保單今年新承保240.95萬件,保費收入18.52億元,但已 理賠近2.8萬件,相當於2021年全年理賠件數的86%以上,理賠金額 已近10.82億元,是去年全年理賠金額的47%,以保費收入來看,損 失率已達58%。 保險局局長施瓊華也首度揭露,國內共12家產險公司推出防疫保單 ,其中有二家承保有效契約各超過100萬件,有三家公司有效契約在 50∼100萬件間,兩家30∼50萬件間,30萬件以下則有五家產險公司 ,各家可能的理賠金額仍在估算中,但已請各公司董事會預作準備。 比較能確定的是承保量最大的是富邦產險,有效契約可能在200∼ 300萬件之間,國泰產險則100∼200萬件左右;新安東京海上、和泰 產險及兆豐產險則是50∼100萬件;中信產及泰安產在30∼50萬件之 間,其餘如明台產、南山產、新光產、台灣產是件數較少公司。 施瓊華表示,各家產險公司的保單內容、是否安排再保、核保政策 等都不盡相同,因此不能直接以確診率去推估各家理賠金額,有些公 司損失金額可能不如預期大,但即便理賠超出預期,也已請各公司提 定因應方案,呈報董事會。 依保險局統計,2021年防疫險保單共有3.23萬件理賠,總理賠金額 近23億元,去年主要還是以台灣產險的防疫神單為主,即隔離或確診 最高理賠10萬元,台產一家的理賠金額可能就占逾八成,但今年台產 明顯退出防疫險戰局。 現在的有效契約,確診者理賠金額可能平均在7∼8萬元間,但因防 疫政策由清零改共存,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暴增,未來理賠金額預估將 遠超去年全年數倍到數十倍。 國內確診人數已突破37萬人,但從4月初疫情升溫至今,大部分人 應都尚未申請理賠,到5月9日為止,防疫險保單理賠金額已破10億元 ,未來可能持續增加。承保件數雖仍逾百萬張保單塞單中,但嚴格核 保下,單周增加件數不到14萬張。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昨(9)日透露,7月中旬可能有機會將目前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降到第四級。一旦降級,將牽動四家產險公司防疫保單,理賠金額將大降,僅剩原本的5~10%,如本來確診可以理賠5萬元,未來只剩2,500~5,000元。依各家業者保單條款,包括國泰世紀產、明台產、旺旺友聯產、中信產,這四家理賠額將大降,從目前確診得100%全額理賠,降到僅需賠5~10%。這四家「個人法定傳染病綜合保險」保單條款,若屬法定傳染病的第一類到第四類,國泰世紀產、明台產、及旺旺友聯產,理賠額僅剩10%,中信產更低僅剩5%。例如國泰世紀產一張防疫保單確診理賠最高5萬元,降級後,只需賠5,000元;中信產一張防疫險確診理賠金6萬元,降級後,降到只須理賠3,000元,產險公司理賠壓力驟減。但產險業者認為,因7月中旬才有機會「降級」,屆時確診率恐已達到15%高峰,可能頂多就是「少賠一點」,對減緩財務壓力是杯水車薪,希望降級時間可以提早,對防疫險確診理賠壓力才能有效減緩。另一家產險業高層也說,建議指揮中心近期就將一些無症狀、輕症的確診者排除在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之外,僅將中重症列第五類,可大幅降低理賠資源。此外,隔離政策部分,業者認為,既然指揮中心都對確診者的同事、同學等不再匡列,但匡列同住親友卻最高可填寫十人,這十人規模跟九宮格有何不同?似乎與隔離政策相互矛盾,因此建議,隔離政策應更限縮在確診者的親密者,如夫妻、男女朋友等五人以內,較符合隔離思維。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