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人壽保險(公)公司新聞
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及中國人壽在今年1月停售八張高宣告利率的躉繳型利變壽險,宣告利率在2.94%~2.98%,引發停售效應,造成市場搶買,據壽險公會統計,1月傳統型壽險保費收入高達1,123億元,相較前一年才賣720億元,大增403億元,幅度55%。
除了高利壽險保單,也傳出包括新光人壽三張與全球人壽一張還本型失能扶助或長扶險停售,元大也有一張傳3月中旬停售,主要是因為還本型賠率較高,其實從去年12月下旬陸續有業者停售舊保單改新保單,有的取消免體檢優惠核保條件,有的取消保證給付保障項目等,也造成市場擔心未來失能險恐漲價,導致搶買失能險舊保單的特殊情況。
這波部份失能險停售潮是因為保險局公布新核定「嚴重特定傷病疾病項目及定義」、「癌症保險」之「癌症定義」與「醫療保險商品之各項疾病項目及定義標準化 」,為符合保險要求,許多保險公司因此停售舊定義商品,1月起陸續以新失能險取代,但因為規範得更明確,去除灰色地帶,賠率也更高,也一度傳出可能因此提高壽險業理賠成本,市場憂心未來新定義保單會漲價造成大賣。
2019年啊,全球人壽過了25歲生日啦!感謝大家這麼多年來的支持,他們推出了一個超級感人的品牌活動,叫做《拍賣會篇》。這個活動啊,就像是一場關於人生的算式拍賣會,用保單來標價人生,把人化成一堆數字。但全球人壽覺得,每張保單背後的真正算式應該是「愛+責任」,這也是他們的品牌精神哦! 這個《拍賣會篇》啊,它告訴我們,雖然保單背後有著複雜的風險計算,但保險的本質就是那麼簡單——愛和責任。這兩樣東西在人生和家庭裡可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全球人壽還拍了一個很棒的社群影片,叫做「加減乘除的人生算式」。這個影片講了四個超感人的人生故事,有快樂的嬤嬤、移民的孫子、棒球教練和創業家。他們分享了各自的人生哲學,讓我們感受到愛和責任的力量。 還有,他們還有其他很棒的平面廣告,比如《戒指篇》和《腳踏車篇》,這些廣告都用來比喻人生重要階段的愛和責任。真的是很用心呢!
全球人壽保險滿25週年,以短片《拍賣會篇》展現品牌核心價值「愛與責任」
台灣知名保險公司全球人壽保險今年邁入第25個周年,為了傳達品牌精神,特別推出一系列以「愛與責任」為主題的創意影片和廣告。其中,短片《拍賣會篇》以一場關於人生算式的拍賣會為背景,巧妙地比喻保險的作用,就像是一張保單,用複雜的計算將一個人化為一堆數字,而這些數字背後,其實是「愛+責任」的簡單算式。
短片通過這樣的比喻,讓觀眾深刻體會到保險不僅是一個金融產品,更是對家人愛與責任的承諾。全球人壽保險表示,這也是他們品牌的核心價值所在。
此外,全球人壽還推出了一系列社群影片「加減乘除的人生算式」,以微電影的形式,講述了四個社會上動人真實故事。這些故事分別是:85歲快樂嬤的「停止凋零的加法人生」、島內移民孫偉智的「有捨才有得的減法人生」、馬祖高中棒球隊教練鄭新勇的「相互豐富的乘法人生」以及更生人創業家陳興餘的「一肩扛起全部的除法人生」。這些故事透過劇中主角的人生經歷,呼籲社會大眾關懷家人,並以實際行動陪伴最親愛的人。
除了影片,全球人壽還透過《戒指篇》、《腳踏車篇》等平面廣告,用各種方式呈現人生重要階段的愛與責任。這些創意內容不僅讓消費者對保險有了新的認識,也強化了全球人壽保險在市場上的品牌形象。
【專欄】為了拚業績,有些壽險公司竟將宣告利率拉高?金管會出手了!
最近,台灣壽險業界掀起了一陣風波。去年11月和12月,資本市場表現不理想,但今年壽險公司的宣告利率卻不降反升。為了維護市場穩定,保險局悄悄約談了六家壽險公司,希望他們能「穩健經營」,並讓宣告利率更實際反映投報率,同時也要考慮公司的財務狀況。
這六家壽險公司分別是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南山人壽、全球人壽、遠雄人壽和宏泰人壽。這些公司提出了四個調高宣告利率的理由:市場競爭激烈、調降利率會導致客戶不滿、宣告利率仍符合實際投報率,以及公司的投資和財務能力能夠應對這樣的宣告利率。
雖然今年1月資本市場回穩,壽險公司的獲利不如去年那麼亮眼,但淨值顯著回升,這意味著未實現的利益也在增加。按照公式來說,可以提高宣告利率。金管會表示,將會觀察幾個月,看各公司的後續表現和資本市場的走向,並研究是否有更精細的管理方式。但如果金管會出手,可能會限制各家壽險公司可宣告利率的空間。
利變型壽險或利變型年金都採用區隔資產,也就是將資金運用分開計算投資報酬率。各公司根據這個利率來宣告,而金管會在2018年12月28日修正了宣告利率上限公式。原本不得高於區隔資產前12個月移動平均投報率加2碼,現在則是前24個月(不含宣告當月)移動平均投資報酬率加計2碼。
當時的目的是擔心去年下半年資本市場的下滑,如果只考慮12個月的平均報酬率,有些公司可能需要調降宣告利率,這會導致客訴增加。沒想到新公式上路後,各壽險公司不但沒有穩住利率,反而從1月開始不斷升息,讓保險局不得不出手約談。
保險局表示,根據公式來看,這六家壽險公司並沒有超過上限,但有些公司去年11月和12月的投報率只有2%多,有些則是3~4%左右,但宣告的利率卻是4%。這樣的行為會壓縮公司的獲利,甚至可能造成虧損,長期下來會對財務造成問題。因此,保險局才會約談這些公司,希望他們能夠注意「長期穩健經營」的原則。
全球人壽年度品牌鉅獻《拍賣會篇》,演繹每份保單商品的背後, 都連結著精密複雜的風險計算公式,以換來更完整的保障,然而,撇 除密密麻麻的條款和數字,保險的本質相當純粹,「愛」與「責任」 ,這兩者缺一不可,是人生和家庭中最重要的算式。
此外,全球人壽也推出以「人生最重要的算式=愛+責任」為主軸 的社群影片「加減乘除的人生算式」,透過微電影手法拍攝4個社會 上動人真實故事,演繹加減乘除的精采人生,分別是85歲快樂嬤「停 止凋零的加法人生」、島內移民的孫偉智「有捨才有得的減法人生」 、馬祖高中棒球隊教練鄭新勇「相互豐富的乘法人生」、更生人創業 家陳興餘「一肩扛起全部的除法人生」,主角們分享自己獨特的人生 哲學,喚起社會大眾共鳴,以實際行動付出關懷及陪伴最親愛的家人 。同時,也透過《戒指篇》、《腳踏車篇》等平面廣告比喻人生重要 階段的愛與責任。
此外,全球人壽同步推出以「人生最重要的算式=愛+責任」為主軸的社群影片「加減乘除的人生算式」,微電影手法拍攝四個社會上動人真實故事,演繹加減乘除的精采人生,分別是85歲快樂嬤「停止凋零的加法人生」、島內移民的孫偉智「有捨才有得的減法人生」、馬祖高中棒球隊教練鄭新勇「相互豐富的乘法人生」、更生人創業家陳興餘「一肩扛起全部的除法人生」,以劇中主角故事,喚起社會大眾以實際行動付出關懷及陪伴最親愛的家人。同時透過《戒指篇》、《腳踏車篇》等平面廣告比喻人生重要階段的愛與責任。
保險局強調會再觀察,若情況持續惡化,不排除調降宣告利率公式,不再給予利率加碼空間。
六家公司分別是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南山人壽、全球人壽、遠雄人壽、宏泰人壽,這六家公司也紛紛提出自己調高宣告利率的四大理由,即市場同儕競爭激烈、調降利率恐遭客訴、宣告利率仍符合實際投報率、公司投資及財務能力可支應此宣告等。
由於今年1月資本市場又回穩,壽險公司獲利雖不如去年亮眼,但淨值明顯回升,代表未實現利益跟著增加,若依照公式是可以提高宣告利率,因此金管會也表示,將再觀察幾個月,看各公司後續宣告利率、資本市場走向,並研究是否有更細緻管理方式,但若逼金管會出手,就可能限縮各家壽險公司可宣告利率的空間。
利變型壽險或利變型年金都是要採區隔資產,也就是與其他保單分開計算資金運用的投資報酬率,扣掉佣金成本等,各公司依此宣告利率,金管會2018年12月28日修正宣告利率上限公式,從原先不得高於區隔資產前12個月移動平均投報率加2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放寬為前24個月(不含宣告當月)移動平均投資報酬率加計2碼。
當時就是擔心去年下半年資本市場回檔,若只計12個月平均報酬率,有些公司可能要調降宣告利率,恐造成「客訴」爆增,結果沒想到新公式上路後,各壽險公司不但不是穩住利率,反而是從1月開始不斷升息,讓保險局不得不出手約談。
保險局表示,若依公式來看,六家壽險公司都沒有超過上限,但有些公司去年11、12月的投報率只有2%多,有些是3∼4%左右,但宣告4%的利率,就是壓縮公司獲利,且若扣掉公司營運成本,恐就是虧損,長期下來會造成財務上的問題,因此才約談這六家公司,以道德勸說方式,希望業者注意「長期穩健經營」原則。
農曆春節過後,許多人會有轉職的念頭,全球人壽在13日提醒大家,轉換職業跑道時,職業類別的變更可不能忘記啊!比如說,從內勤職員變成外勤業務人員,投保意外險時的職業等級也會從第一級升到第二級,這樣費率就會有所不同,一定要告訴保險公司,否則要是出事了,保險金額可能會按照保費等比率來調整,這樣可就會讓保障打折扣,因小失大了。 舉個例子,如果原本是辦公室裡的職員,突然想過上更彈性的生活,成為計程車駕駛,那麼職業等級就會從第一級直接跳到第四級,費率大概會多出1.45倍。要是沒有通知保險公司調整費率,一旦出事,保險公司可能會按照短少的費率,等比率減少保險理賠金。 年輕人夢想無限,有些人可能會轉換跑道成為賽車選手、潛水教練等,這些可能會被意外險拒保的職業,要是沒有事先詢問保險公司,之後可能會發生投保糾紛。 全球人壽引用人力銀行在2019年初的調查,指出超過9成的上班族想在農曆年後轉職,預計年後潛在跳槽族約有822萬人,創下十年新高。所以,全球人壽也給大家一個建議,不管年後是轉職、升職還是調薪,都應該隨著人生階段的變化,持續檢視自身的保障是否符合風險需求,甚至可以利用保險來強化儲蓄和退休計畫。 全球人壽強調,保險就像貼身衣物,要隨著身材變化來調整尺寸,保單內容也應該隨著人生變化來動態調整。所以,對於年後在職場有變化或升遷的人,提出了兩大建議:一是注意職業類別的變化,一定要告訴保險公司,調整費率,維持既有的保障;二是如果收入增加了,不要只是增加花費,應該評估提高壽險或醫療險保障,甚至用保單來留住薪水,強化儲蓄或退休規劃。
例如原本是坐辦公室的職員,若突然想要過更彈性的生活,轉換為計程車駕駛,則職業等級是從第一級直接拉為第四級,費率大約多1.45倍,若沒有通知保險公司調整費率,若出險,保險公司一般會依短少的費率,等比率減少保險理賠金,全球人壽表示,如此將可能造成保障打折扣、因小失大。
年輕世代想像無限大,甚至可能轉換跑道變成賽車選手、潛水教練等,更可能是意外險拒保的職業類別,即出險時恐無法理賠,若沒有事先洽詢保險公司,恐造成之後的投保糾紛。
全球人壽引述人力銀行在2019年初公布「年後轉職與國外工作調查」指出,有9成以上的上班族想在農曆年後轉職,預估年後潛在跳槽族約有822萬人,創下十年新高。
全球人壽建議上班族,不管年後是順利轉職或是升職、調薪,都應隨著人生階段變化,持續檢視自身保障是否符合風險需求,甚至利用保險強化儲蓄及退休計畫。
全球人壽強調,保險就如同貼身衣物要隨身材變化來調整尺寸,保單內容也應隨人生變化機動調整,因此對年後在職場有轉變或升遷的人提出二大建議,一是注意職業類別是有有變化,應告知保險公司,調整費率,維持既有的保障。
例如內勤職員轉換為外勤人員,在意外險的費率上大約差25%,若未告知保險公司申請調整職業等級,一旦發生意外事故,則原本100萬元的保障,就可能降為75萬元,將造成保險保障降低或不足的問題,全球人壽也強調,職業轉換僅會影響到意外險(即傷害險)與意外醫療的部分,壽險保障及費率不受影響。
二是若有加薪、收入增加,莫增加花費,而應評估提高壽險或醫療險保障,甚至用保單來留住薪水,強化儲蓄或退休規劃。
座落於台北市的捷運昆陽站旁,有一塊面積達3,392.19平方公尺的商三用地,正面對市民大道七段的台鐵土地,最近成了矚目的焦點。就在1月30日,這塊土地舉行了都市更新事業實施者案招商說明會,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優越,有機會成為台北下一個黃金10年東區新門戶,吸引了包括冠德、國泰集團、富邦集團等30餘家業者前來參與。
台鐵表示,這個區域將採用都市更新權利變換的方式進行開發,並公開評選民間業者投資建設,目前公告受理時間將至6月13日截止。這塊土地位於南港區玉成段二小段732地號,周邊還有台北市政府地政局、工務局、大華鋼鐵機械、潤泰創新等單位的地塊,如果這些土地能夠整合運用,將帶來無窮的商機。
這塊土地的都市更新事業實施者公開評選案,土地使用分區為特定商業區(一),建蔽率原訂55%,但經過審議委員會同意後,已放寬至65%為上限,容積率則為382%。土地使用項目為第三種商業區,若供住宅使用,其容積樓地板面積不得超過容積總樓地板面積的50%。
說明會由台鐵企劃處長楊正德主持,並由睿誼工程顧問何天河博士擔任主講人。楊正德強調,這個基地位於台北東區門戶計畫範圍內,是台北都會區內的新興精華區土地。由於交通便捷,且靠近鐵路、捷運等車站節點,未來可以連結南港音樂、轉運、軟體、會展及生技等八大中心,發展潛力十分看好。
台灣保險市場近期掀起一股美元利變壽險宣告利率的調整熱潮,但金管會對此進行了緊急監管。根據最新消息,金管會對於近期多家壽險公司調高宣告利率的行為表示關注,並希望業界自律,維持市場穩定。在這波調整中,全球人壽等壽險公司均表示將遵守金管會的期待,不會再調整宣告利率,意味著美元利變壽險宣告利率將正式進入凍漲期。
過去,壽險公司為了吸引客戶,不斷提高美元利變壽險的宣告利率,但金管會指出,過去的投報率不能保證未來的收益。尤其是去年第四季資本市場下滑,理論上宣告利率應該向下調整或維持平穩。然而,今年初宣告利率卻紛紛上升,這讓金管會感到有些不合理。
在金管會的壓力下,2月1日起,多數大型壽險公司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與中國人壽均表示不會再調整宣告利率。但仍有部分公司如宏泰人壽、全球人壽和遠雄人壽進行了調整。其中,遠雄人壽調整幅度最大,將美滿旺旺的宣告利率從3.95%調升至3.98%,拉高了3個基本點。
對此,全球人壽表示,將遵守金管會的期待,不會再調整宣告利率。保險局也強調,不希望壽險公司進行惡性競爭,並希望業界能兼顧穩健經營與保戶權益。如果業界仍無法自律,保險局不排除介入,並祭出新的管理政策。
台鐵指出,全區採都市更新權利變換方式進行開發,並公開評選民間業者投資建設,公告期間至6月13日截止受理。該土地位於臺北市南港區玉成段二小段732地號,周遭地主包括台北市政府地政局(728地號,面積2,892.48平方公尺)、工務局(731地號,面積1,493.89平方公尺)、大華鋼鐵機械(733地號,面積3,642.45平方公尺)、潤泰創新(729地號,面積5,288.69平方公尺),倘能整合運用,商機無窮。
台鐵指出,臺北市南港區玉成段二小段732地號都市更新事業實施者公開評選案,土地使用分區為特定商業區(一),建蔽率55%,但經審議委員會同意後放寬,以65%為上限,容積率382%;土地使用項目為第三種商業區使用,如供住宅使用之容積樓地板面積(含附屬相關設施)不得超過容積總樓地板面積50%。
說明會由臺鐵企劃處長楊正德主持,並由睿誼工程顧問何天河博士擔任主講人。楊正德指出,本案基地位於臺北市東區門戶計畫範圍內,為臺北市區內新興精華區土地;交通便捷且臨近鐵路、捷運等車站節點,可連結南港音樂、轉運、軟體、會展及生技等八大中心,未來發展潛力佳。
保險業者今年以來競相調高美元利變壽險宣告利率搶客,被金管會盯上。金管會保險局技術性的施壓表示,對於2月依舊有壽險公司調高宣告利率,「農曆年後會讓各家公司感受到金管會的關心」。大型壽險公司則回應強調,會符合金管會的期待,2月不會再調整宣告利率,意即接下來美元利變壽險宣告利率將因而正式凍漲。
保險局指出,過去的投報率不能保證未來的收益,但去年第四季資本市場下滑,理論上宣告利率應往下調整或維持,去年底金管會新函令是希望宣告利率不要驟降,維持平穩,沒想到今年初宣告利率紛紛往上,「有些不合理」。
在保險局暗示利率應「凍漲」下,2月1日大型壽險公司幾乎都不敢再更動宣告利率,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與中國人壽都表示2月不會調高宣告利率,但如已預告的宏泰人壽調整四張保單到4%,全球人壽動二張、最高到4.01%,遠雄人壽也升息最高10個基本點(1基本點等於0.01個百分點)。
也就是保險局1月底緊急通過壽險公會暗示後,主要大型壽險公司的利變壽險宣告利率2月已開始凍漲,但如前一天已預告要調高宣告利率的宏泰人壽,依舊如計畫調整四張利變壽險,由3.99%拉高到4%;全球人壽也拉高二張利變壽險的宣告利率,其中鑫美利由3.98%拉高到4%,新美利則由4%拉高到4.01%。
遠雄人壽也調整四張利變壽險的宣告利率,美滿旺旺由3.95%拉高到3.98%,提高3個基本點,是這波調整宣告利率最高者;美滿佳鑫則是由3.7%拉高到3.8%,拉高10個基本點,是這波幅度最大者;另外二張則是各從3.7%跟3.8%再加5個基本點。
對此,調升宣告利率的壽險公司表示,是因為先前就規劃要反應,且依相關公式計算,都符合宣告利率的規範。大型壽險公司則強調,會符合金管會的期待,2月不會再調整宣告利率。也就是說,美元利變壽險宣告利率可能正式凍漲。
保險局坦言,不希望壽險公司惡性競爭,不斷調高宣告利率,目前各家計算方式的確有些不同,金管會1月31日中午才透過壽險公會傳達,的確可能來不及,農曆年後會再找壽險業者開會,且不排除找出更能反應實際投資報酬率、各公司財務體質的宣告方式。
保險局強調,希望壽險業者自律,兼顧穩健經營與保戶權益,不要貿然吸收一大堆美元資金又無法去化,若仍沒有「紀律」,保險局就不排除介入,祭出新的管理政策。
台灣壽險業五王一后為了爭取外匯準備金,近期計劃在農曆年前拜訪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提出借逾新台幣3千億元的死利差互抵準備金建議。顧立雄對此給出兩項回應,一方面要求透過壽險公會管道提出建言,另一方面則認為死利差準備金應留在帳上「廣積糧」,用於因應未來的金融市場變化。 顧立雄表示,他願意與五王一后会面,但會面必須透過壽險公會安排,代表整體壽險業表達意見。對於增提外匯準備金的提案,顧立雄表示同意,但對於動用死利差準備金則持保留態度。 根據了解,壽險公會建議當換匯成本破2%時,外匯準備金月提存比率提高,並有匯損的沖抵比重提升,以降低損益波動。此外,還建議設立20%的警戒水位天花板,避免快速累積大量外匯準備金的業者受到懲罰。 在台美利差擴大下,壽險業的國外投資避險成本大增,去年全年恐有逾新台幣2,200億元的避險成本。在富邦人壽董事長蔡明興的號召下,南山人壽、中國人壽、新光人壽、國泰人壽及台灣人壽的董事長們共同見顧立雄,商討外匯準備金問題。 五王一后計劃建議借用的第二桶金包括不動產增值準備金、併購利益準備金、保單復效準備金及死利差互抵準備金。不動產增值準備金約100~200億元,而死利差準備金、復效準備金等責任準備金則共計近22.3兆元。 顧立雄強調,整體壽險業死利差準備金逾3千億元,是為未來接軌IFRS17準備,必須留在帳上「廣積糧」。他並表示,不動產增值準備金金額不大,對匯損作用有限,因此更傾向於同意壽險公會的增提外匯準備金提案,加速累積。
亦即顧立雄願意會見五王一后,但會面必須透過既有的壽險公會管道安排,代表整體壽險業一起表達意見;其次是會同意壽險公會提案增提外匯準備金,但恐怕不會同意動用死利差準備金。
據了解,壽險公會的提案是當換匯(CS)成本破2%時,外匯準備金月提存比率,由國外投資未避險部位的萬分之5提高為萬分之6,年提存由0.6%拉高為0.72%,但同時間有匯損的沖抵比重,則由50%拉高為60%,即更有效降低損益的波動。
另則是建議20%的警戒水位設天花板,即約以全壽險外匯準備金達700億元左右作標準,否則累積快速、金額大的業者將形同被懲罰。
壽險業高達新台幣16兆元的國外投資,在台美利差擴大下,避險成本大增,去年全年恐有逾新台幣2,200億元的避險成本,在富邦人壽董事長蔡明興號召下,南山人壽董事長杜英宗、中國人壽董事長王銘陽、新光人壽副董李紀珠原訂四人要求見顧立雄,後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要求下,增加國泰人壽董事長黃調貴及代表台灣人壽的中信金控總經理吳一揆,五王一后相約一起去見顧立雄。
五王一后打算建議借用的第二桶金包括不動產增值準備金、併購利益準備金、保單復效準備金及死利差互抵準備金。
保險局表示,不動產增值準備金約100∼200億元,放在去年11月底約有543億元的特別準備金項下;另外死利差準備金、復效準備金等都是責任準備金,去年11月底共近22.3兆元。
顧立雄表示,整體壽險業死利差準備金逾3千億元,這是為未來接軌IFRS17(即保險會計,負債須以市價列帳)時準備,必須要在帳上「廣積糧」,即要多提準備金,先前已向壽險公會表達此態度,且在法院判例上,死利差互抵準備金必須具公益性,不可以隨便動用。
另外不動產增值準備金金額不大,一年匯損2千多億元,顧立雄表示,沒有多大作用,不如同意壽險公會提案,增提外匯準備金,加速累積。
台灣壽險業近來熱鬧非凡,2018年底業務員人數衝破22萬人次,創下13年來新高。今年,九大壽險公司計畫招募3.36萬名新業務員,加上其他中小型壽險公司,預計將創造超過3.5萬個業務職位。許多壽險公司為了吸引年輕人才,不僅推出「回鄉創業」計畫,還強調「邊工作邊追求夢想」,讓更多年輕人看到壽險業的發展潛力。 去年,壽險業新契約保費創下近1.38兆元的新高,業務員人數也隨之回升。其中,國泰人壽去年底登錄業務員人數重回6萬規模,增加6,448人,是業界增加最多的公司。整體來看,去年底全體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達22萬406人,為2006年以來新高。 由於壽險業務員的定著率僅五成左右,加上退休、轉職等因素,各公司必須不斷增員,以維持業務大軍的規模。2019年,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國壽、三商美邦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遠雄人壽、全球人壽等九大壽險公司,計畫增加3.36萬名業務員。此外,安聯人壽、元大人壽、保德信人壽、宏泰人壽、友邦人壽等也將增加業務員人數。 預計,整體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將新增3.5萬人,並可能需要3至4千位內勤人力或儲備幹部。加上金控及銀行的儲備幹部、理專,金融業今年工作機會預計有4.5至5萬人次。 富邦人壽資深副總周志君表示,公司近五年都在推動年輕人返鄉創業,只要能招募到15~20位業務員,就會協助在當地租用辦公室及提供教育設備。年輕人平均二年九個月就能升任處經理,年薪平均300萬元以上。國壽則提供一到二年的財務補助,訴求最快一年升主管,年薪挑戰150萬元,強調工作時間彈性。中壽、台壽等多家壽險公司也提供財務補助計畫、iPad行銷工具、協助考照等,希望讓每年新增的業務人員能有更多留下來。
壽險業新契約保費去年創出近1.38兆元的新高,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也明顯回升,國泰人壽去年底登錄業務員人數重回6萬規模,單年增加6,448人,是壽險業增加最多者;全體壽險公司去年底登錄業務員人數22萬406人,也是2006年以來的新高,壽險業務員極盛時期是2003年的25.7萬人。
由於壽險業務員定著率在五成上下,有些公司甚至更低,加上退休、轉職等,因此各公司必須積極「增員」,不斷補充新血,才能維持業務大軍的規模。
2019年如富邦人壽、南山人壽都各要增員6千人,國壽是5千人,三商美邦人壽要4千人,新光人壽則要3千人,中國人壽要2,500位業務員,台灣人壽是2千人,遠雄人壽需要3,300人,全球人壽則是1,800人,等於業務員最多的前九大壽險公司,合計就要增加3.36萬名業務員。
另外還有安聯人壽、元大人壽、保德信人壽、宏泰人壽、友邦人壽等都會增加業務員。
估計整體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就要新增3.5萬人,另外可能需要3至4千位內勤人力或儲備幹部,加上金控及銀行的儲備幹部、理專,金融業今年工作機會估計有4.5至5萬人次。
富邦人壽資深副總周志君表示,富邦人壽近五年都在推動年輕人返鄉創業,只要能招募到15∼20位業務員,公司就協助在當地租用辦公室及提供教育設備,且多是店面式辦公場合,可加強與鄰里的關係,年輕人平均二年九個月就能升任處經理,即有35∼40人的團隊,年薪平均300萬元以上。
國壽則是提供一到二年的財務補助,訴求最快一年升主管,接著挑戰年薪150萬元,強調工作時間彈性,可「讓工作與夢想一起前進」;另外如中壽、台壽等多家壽險公司也有提供財務補助計畫、iPad行銷工具、協助考照等,都是希望讓每年新增的業務人員能有更多留下來。
全球人壽今(108)年與兆豐保代、兆豐銀行攜手,推出一款美元計價的利變型增額終身壽險——「全球人壽兆豐GO給利利率變動型美元增額終身壽險」。這款產品針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提供民眾低風險的資產累積選擇。以下是這款產品的三大特色: 一、美元計價,資產配置更穩固 美元作為國際主流貨幣,具有較高的流動性和強勢地位。此款產品以美元計價,適合未來留學或資產規劃,讓投資者能夠妥善進行資產配置。 二、宣告利率機制,機會領取增值回饋 該產品採用躉繳的利率變動型保單,保戶只需繳交一次保費,即可享有保額終身增值的保障。當宣告利率高於預定利率時,保戶有機會領取增值回饋分享金,提高保障額度。 三、身故、完全失能保障,讓投資更安心 該產品提供身故和完全失能保障,讓受益人或被保險人本人可請領相關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此外,若被保險人於契約保障期間屆滿時仍生存,將以109歲當年度保額及預定利率計算給付祝壽保險金。 「全球人壽兆豐GO給利利率變動型美元增額終身壽險」不僅能幫助民眾在市場波動中穩健成長資產,還能轉嫁身故與失能風險,實現財務目標。(記者 賴俊明報導)
全球經濟局勢延續去(107)年的不確定性因素,如何在難以預測的局面中累積資產,慎選財務管理工具是首要關鍵。
全球人壽表示,為提供民眾低風險且穩健累積資產的選擇,攜手兆豐保代及兆豐銀行推出美元計價的「全球人壽兆豐GO給利利率變動型美元增額終身壽險」,新年初始就啟動累積資產計畫。
全球人壽表示,全球人壽兆豐GO給利利率變動型美元增額終身壽險具有3大特色:
特色1:美元為國際主流貨幣之一,妥善資產配置。
全球人壽兆豐GO給利利率變動型美元增額終身壽險為美元計價的利率變動型保單,有利未來留學或其他資產規畫。
台美利差日益擴大、美元相對其他貨幣仍處強勢且流動性高,民眾可透過美元保單滿足家庭保障需求,妥善地進行資產配置。
特色2:透過宣告利率機制,有機會領取增值回饋分享金。
全球人壽兆豐GO給利利率變動型美元增額終身壽險是躉繳的利率變動型保單,只要繳交一次保費,就享有保額終身增值的保障。當保單的宣告利率高於預定利率時,保戶有機會領取「增值回饋分享金」,可透過增購保額的方式,提高保障額度。
特色3:享身故、完全失能保障。
若被保險人在契約有效期間內身故或符合完全失能,受益人或自己可請領身故╱完全失能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
若被保險人於契約保障期間屆滿時仍生存,會以被保險人保險年齡109歲的當年度保額,加計保單的預定利率後所得金額,給付祝壽保險金。
「全球人壽兆豐GO給利利率變動型美元增額終身壽險」可協助民眾讓資產在難以預測的市場中穩健成長,不懼波動,步步實現財務目標,且有轉嫁身故與失能風險保障。(賴俊明)
台灣壽險業界近期盛況一覽,美元保單狂賣,帶動2018年保費成長逾兩成,創下歷史新高!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去年美元保單新契約保費預計將突破新台幣5千億元,2019年更預計將再創新高,突破6千億元。這股熱潮主要受到台美利差擴大、避險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讓壽險公司紛紛轉向美元傳統保單,以降低匯率風險。不僅如此,今年開年,國泰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及富邦人壽等壽險公司也紛紛拉高躉繳美元利變壽險宣告利率,預計美元傳統型保單將維持一定的成長幅度。金管會最新數據也顯示,2018年前11月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成長26%,其中美元保單佔比83%,成為外幣保單的主要動能。此外,人民幣保單也表現亮眼,其中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同比成長11倍,成為市場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