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泰世紀產物(公)公司新聞
兆豐金表示,兆豐產董事會24日決議私募現增普通股,額度45億元 。兆豐金1月底完成現金增資共115.5億元,其中有45億元即是用在這 次產險子公司增資,60億元則償還上一次兆豐產險的增資款。
六大承保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經過一次或數次增減資後,目前除新 安東京產維持120億元的股本,及兆豐產險這次增減後股本仍有45億 元外,多數產險股本都大縮水,如富邦產險減資後為30億元,和泰產 險、國泰產險及中信產險減資後股本均為20億元。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股本120億元將維持一段時間,主要是經過兩次 減資後,去年底帳上累積虧損尚有61億餘元。據指出,新安東京海上 並沒有立即辦減資打掉累積虧損的原因,主要是配合日本的法律及稅 賦規定,由於有逾半的日資,日本認列虧損抵減的稅負優惠和台灣稅 制不同,因而影響減資的時間,未來減資案將等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過 二、三年能發股利時再辦理,以改善財務結構,但不是在現在,因此 ,股本在一年至二年內將會是產險業最大。
因應防疫險理賠,六家產險要彌補或轉嫁再保險轉嫁不足,產險業 者共增資逾1,200億元。產險業者說明,預計產險減資總計金額也將 逾千億元,因各產險承保趨保守,且企業險都會先安排適當的再保險 ,即使台灣天災風險增加,各家產險均沒有為提高承保量能再作增資 的打算。
**氣候異常衝擊台灣農產保險 損率飆高**
根據台灣保險發言人中心統計,近年來台灣農業保險損率逐年攀升,其中農作物保險去年已達約89%。氣候變遷導致氣溫、降雨變化幅度加大,對農作物造成嚴重影響。
華南產險表示,今年高雄地區玉荷包荔枝產量大幅減少,投保華南荔枝保險的農戶全數獲得理賠,約占該公司荔枝保險業務的40%。
華南荔枝保險屬於溫度及降水量參數型保險,保障荔枝農友因低溫或降雨造成的產量損失。今年高雄地區低溫日數未達門檻,導致荔農保戶全數獲得理賠。
國泰產物等多家產險公司去年也承保了農業保險,理賠金額達數百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其中,富邦產險去年理賠金額最高,達5,400萬元,主要承保寒害和颱風造成的損失。
氣候異常已成為台灣農業保險面臨的重大挑戰,各產險公司持續加強監測,並調整保險保單內容,以協助農民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
農業保險損率視每年氣溫、雨量及風險等而定,近年氣候變化比過 去更劇烈,農業保險損率有上升情況。高雄地區玉荷包荔枝正值著果 期,但受氣候異常影響,產量僅剩3至4成,對南臺灣荔枝農民造成巨 大影響。華南產險表示,會主動監測約定氣象觀測站數據,達到理賠 門檻便會主動與地方農會聯繫,並通知投保農民,啟動相關理賠服務 。經統計,高雄地區已達理賠門檻,該區投保荔枝險的農民全數獲理 賠,該地區保戶占荔枝險投保業務的4成。
華南產險指出,華南荔枝保險(溫度及降水量參數型)屬於天氣參 數型保險,承保參數分別是影響荔枝產量最主要的溫度及降雨量兩項 因素,當保險期間內約定低溫的日數未達5日或連續12日內任7日有降 雨產生,都能獲得理賠,保障荔枝農友因暖冬或霪雨造成的損失。近 期低溫日數不足5日,使得高雄地區荔農保戶全數可獲理賠。
農業保險損率視每年氣溫、雨量及風險等而定,但氣候變化已比過 去更劇烈,使得近三年來農作物險損率年年升高,農作物險去年投保 件數3,663件、保費6,843萬元,去年就理賠近6,000萬元。
據了解,農業保險去年理賠金額以承作農業保險最多的富邦產險最 多,富邦產險去年共理賠5,400萬元(含農作物險及水產養殖險), 主要承保各項農業保險受寒害及颱風影響;明台產險、旺旺友聯、台 產及國泰產險等去年各約數百萬元、數十萬元理賠。
除了華南產險17日理賠荔枝險外,今年1月底因寒害農業險的理賠 ,主要集中在富邦產險,其中水產養殖險理賠1,203萬元,梨保險理 賠105萬元;其他產險的農業保險理賠金額很少或無。
**國泰產險三個月獲利8.8億創新高**
臺灣產險業2024年3月的獲利成績單出爐,國泰金控旗下的國泰產險表現亮眼,累計前三個月稅後純益達到8.8億元,創下歷史同期的新高紀錄。
三月單月,國泰產險也有3.2億元的稅後純益,讓前三季度的總獲利更上一層樓。其他三大金控旗下產險公司也紛紛由虧轉盈,包括富邦產險、華南產險和兆豐產險。
富邦產險三個月稅後純益為13.4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大幅虧損,表現大幅改善。華南產險則是年增超過兩倍,達到3.9億元。兆豐產險也由虧轉盈,累計前三個月稅後純益為1.6億元。
產險業的轉虧為盈主要歸功於穩定承保的策略,以及保險費率調整的效益。國泰產險表示,將持續秉持穩健經營的方針,並透過科技創新提升客戶服務品質,為保戶提供更完善的保障。
國泰產險3月稅後純益3.2億元,累計前三月稅後純益達8.8億元。富邦產險3月稅後純益4.6億元,累計前三月稅後純益13.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虧損42.5億元,由虧轉盈。華南產險3月稅後純益為2.1億元,累計前三月稅後純益3.9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稅後純益1億元,年增272.9%。兆豐產險3月稅後純益為0.6億元,累計前三月稅後純益1.6億元,較去年虧損6.5億元,由虧轉盈。
國泰產險助攻 金融股逆勢走高
儘管金融股自4月以來微跌,但受惠於獲利穩定成長,各金融股仍穩坐各均線之上,有補漲和上揚的空間。其中,國泰金在3月稅後純益創下歷史次高的168億元,第一季稅後純益也達371.9億元,三冠王頭銜穩穩到手。
國泰金的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和國泰投信也交出亮眼成績單,稅後純益皆創新高。其中,國泰產險扮演關鍵角色,其穩健投資策略為集團創造可觀獲利。
分析師指出,隨著央行升息,壽險避險成本降低,銀行淨利差略有上升。加上金融股殖利率高達3.72%,優於大盤2.84%,在全球降息和景氣復甦趨勢下,金融股有望否極泰來。
此外,公股銀行預測下半年可能轉為降息,美台利差持續擴大的空間有限。為彌補換匯交易收益預期的下滑,各銀行將加強債券投資和傳統放款業務。
壽險業受惠於股市多頭格局,可實現股票投資利得。但外匯避險成本高漲,未來金管會是否調整外匯準備金制度,對壽險業影響至關重要。
2023年證券業稅後盈餘也創歷史次高的687億元。受惠於股市交易熱絡,經紀手續費和自有部位投資獲利有望持續成長。
產險業預期保費收入將成長5%至10%,受惠於市場走多,投資獲利可望持續穩健。但國際天災和戰爭的不確定風險上升,使得業者安排再保困難度提升,費率調漲壓力依然存在。
國泰金3月稅後純益達168億元,第一季稅後純益371.9億元,創歷 史次高,每股稅後淨利2.57元,一舉拿下單月、首季及每股獲利金額 的三冠王,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累 計稅後純益皆創新高。
4月以來金融股仍小跌0.13%,相較大盤上漲2.26%,表現相對溫 吞,但在獲利穩定成長下,仍站穩所有均線之上,金融股仍有補漲或 穩健上揚的空間可期待。
瀚亞投信分析,台灣央行3月升息半碼,壽險避險成本下降,銀行 淨利差則是小幅回升,正面看待升息對金融業淨利差貢獻。此外,金 融股利平均殖利率為3.72%,優於台股2.84%。在全球利率政策將降 息與景氣復甦下,預估金融業將「否極泰來」。
據公股銀最新出爐的分析報告,因市場預期下半年轉降息下,美台 利差持續擴大空間有限,各銀行加強債券投資及傳統放款業務,以彌 補預期下滑的SWAP(換匯交易)投資收益。財管手續費受惠全球金融 市場行情走多,正向成長可期。
壽險因股市仍在多頭格局,可實現股票投資利得,若轉降息循環後 ,手中債券評價可望回升,但現階段外匯避險成本高漲,就看金管會 未來是否採納壽險公會建議,調整外匯準備金制度。
2023年全體證券商稅後盈餘達687億元,創歷史次高,今年受惠股 市交易熱絡,經紀手續費成長可期,自有部位投資可望有亮眼獲利。
產險則是多數產險業預期保費收入將成長5%∼10%,受惠市場走 多,投資獲利亦可望維持穩健水準。但國際天災及戰爭等不確定風險 上升,使得業者安排再保困難度提高,費率調漲壓力仍在。
**國泰金奪三冠王 壽險銀行證券齊發威**
**【記者 林宥利 台北報導】** 上市金控本季大賺,締造歷年次高紀錄!在美國升息趨緩、資本市場暢旺的助攻下,國泰金、富邦金等金控雙雄領軍,單季獲利均超過 300 億元。 金控三路大軍齊發,壽險、銀行、證券表現亮眼。其中,國泰金勇奪單月、第 1 季累計獲利與每股稅後純益(EPS)三冠王。 國泰金 3 月稅後純益 168 億元,累計第 1 季達 371.9 億元,創下歷史次高紀錄。國泰人壽把握波段操作機會,實現資本利得,加上新台幣貶值帶來的匯兌利得,挹注整體獲利。 國泰世華銀行 3 月稅後純益 33 億元,累計第 1 季獲利 104.2 億元,年成長 14%。國泰產險 3 月稅後純益 3.2 億元,累計第 1 季獲利 8.8 億元。 富邦金雖看好後市,但保守實現資本利得,並調降國外不動產公允價值,影響 EPS 排名退居亞軍。不過,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富邦產險、富邦證券等子公司,3 月與第 1 季累計獲利皆創新高。 14 家上市金控 3 月單月大賺 590 億元,第 1 季累計稅後純益 1,572 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一倍,締造僅次於 2021 年的佳績。第三、四名的中信金、兆豐金分別大賺200多、100多億,前四強累計獲利近千億,元大金也賺近百億元。
國泰金在2月、3月均賺逾百億元下,一舉拿下單月、第1季累計獲利與每股稅後純益(EPS)三冠王,富邦金則是在看好後市、保守實現資本利得與國外不動產公允價值下調等影響,EPS排名轉居亞軍。
14家上市金控3月單月大賺590億元,比前月、去年同期分別成長逾三成、近一倍,第1季累計稅後純益達到1,572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一倍,3月單月與第1季獲利表現均僅次於2021年紀錄,而且全部金控都獲利、無人虧損。
受惠3月新台幣貶值降低避險成本、衍生匯兌利益,旗下有大型壽險的金控獲利都相當亮眼,而台股頻創新高、價量齊揚,也帶動壽險、銀行、證券的投資操作收益,以及證券經紀手續費大增,而第1季台美利差仍大,各銀行的換匯交易(SWAP)也貢獻良多。
國泰金自結3月稅後純益168億元,年增4.7倍多,累計稅後純益371.9億元,年增近4.2倍並創歷史次高紀錄,EPS為2.57元。
子公司國泰人壽今年來掌握波段操作,伺機實現資本利得,以及美元上揚、新台幣單月貶值1.3%,匯兌利得有助緩和避險成本壓力,加以在調節私募基金及經常性收益持續挹注下,整體獲利表現亮眼。
國泰世華銀行3月稅後純益33億元,累計賺104.2億元,年成長14%。國泰產險3月稅後純益3.2億元,累計獲利8.8億元大幅成長。
富邦金3月自結稅後純益80億元,累計第1季稅後純益303.8億元,年增1.1倍,EPS為2.33元,銀行及證券子公司單月及累計前三月稅後純益皆創歷年同期新高。
富邦人壽3月主要投資收益來源為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但德國房地產租期將至,基於保守穩健原則,3月認列德國不動產公允價值下調近60億元,使3月獲利受衝擊,3月單月獲利退至壽險業三哥。
台北富邦銀行3月稅後純益23.93億元,為歷年3月新高,累積稅後純益81.6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1%並續創歷史新高。
富邦產險3月稅後純益4.61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3.48億元,富邦證券3月稅後純益9.29億元,月增18%,累計前三月稅後純益23.4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51%。
強震後保險詢問度增 國泰產險提醒查勘後承保
4月3日強震後,許多民眾關注保險問題。產險業者表示,地震後投保相關保險件數會增加,但目前仍處餘震期,若想投保擴大或輕損地震險,業者會先查勘後再承保。
國泰產險指出,住宅地震基本險理賠門檻較高,業者會承保。但若投保擴大、超額或輕損地震險,有的業者會規定地震後7天內不開放新客戶投保。即使沒明文規定,業者也會先查勘後評估承保。
國泰產險說明,地震基本險保額最高20萬元,可補償住宿費用,另150萬元保額需半倒以上才能理賠。建議民眾可加保超額、擴大和輕損地震險,提升保障。
兆豐保險也建議民眾加保擴大地震險,承保範圍包括不動產、動產和裝潢,不論輕損或全損都可理賠。
地震保險基金強調,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是急難救助性質,理賠速度快。民眾若想提高保障,可參考產險公司提供的超額、擴大等地震險商品,滿足不同需求。
對於住宅地震基本險的部分,產險業者指出,因為理賠門檻較高, 若民眾有需求,產險業者均會承保,但若投保擴大地震險、超額地震 險及輕損地震險(定額10萬∼30萬元),有的產險業者明文規定,地 震發生後7天內不開放投保擴大地震險、輕損地震險等新客戶投保, 若未來餘震不斷,不排除還會再延長不承保期間,主要避免道德風險 及理賠爭議,因為無法判斷是哪一次地震損失。
即使沒有明文規定地震後一定期間不承保擴大、超額及輕損等住宅 地震險。產險業者認為,將會先查勘之後才會承保,然後就個案評估 是否承保,若承保也會對於房屋已受損的部分作清楚的註記。
地震基本險為住家最基本的地震風險保障,國泰產險說明,地震基 本險保額除有最高20萬元的臨時住宿費,可補償保戶在災後重建期間 所需的住宿費用,另150萬元保額,建築物要達半倒以上才可申請理 賠,理賠門檻較高且保障內容有限。
國泰產險建議,除了投保地震基本險之外,如民眾想增加地震風險 保障,可再加保超額地震險、擴大地震險、輕損地震險等三險種。
兆豐保險建議,民眾可加保擴大地震險,承保範圍除不動產外,也 包含動產及裝潢,不論輕損或全損均可申請理賠。
地震保險基金強調,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是以急難救助的精神出發, 體現在住宅地震基本險的理賠與定損方式,儘可能在最短時間內發放 理賠金與臨時住宿費用,所以台灣的地震保險屬複合式,地震基本保 險是符合災害防救的需求,商業地震保險則是滿足消費者財務損害補 償的需要。民眾若仍想替住宅提高保障,可以參考各產險公司推出的 超額、擴大等地震險商品,滿足不同的需求。
**連假出遊安心行 國泰產物打造車險全面保障** 連假將至,民眾出遊頻率增加。國泰世紀產物保險(以下簡稱國泰產物)提醒,除強制險外,可透過網路加強車險保障,提升出遊安心指數。 **國泰產物ETC保險 專屬網路投保** 國泰產物推出「ETC高速公路碰撞事故費用補償保險」(簡稱ETC保險),結合數位科技,依據行駛里程數計算保費,讓保戶精算荷包。 **短期車險 網路快速投保** 針對平時不常開車或借車出遊的民眾,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及吉時保線上投保平台提供「短期租借車險」,3分鐘快速完成投保,保障租(借)車與第三人責任損失。 **假期增額險 保障加倍** 富邦產險建議,加保第三人責任險、超額責任險等任意險,補強強制險不足。旺旺友聯產險提醒,可選擇「假日增額險」,三險保額自動加倍,保障更全面。 **國道雙保險 行駛國道安心行** 經常行駛國道的民眾,富邦產險建議附加「國道雙保險」,提升國道保障。 **線上投保便利 快速獲得保障** 民眾可透過網路投保加強版車險或短期車險,3分鐘內完成投保,輕鬆獲得保障。短期車險保費不高,卻能大大提升出遊保護力。 出遊前加強車險保障,讓假期安心又放心。國泰產物與各產險業者提供多元的車險選擇,民眾可依自身需求,打造專屬的車險防護網。
平時不常開車的民眾,車輛可能只投保強制車險,但遇上清明連假 或長假期想開車出遊,產險業者建議,可透過網路投保加強版或短期 車險,或對行駛國道增加保額,這類短期車險保費不高,卻可大大提 高出遊保障。
富邦產險建議,除汽車強制險外,民眾可加保第三人責任險、超額 責任險等任意險,若發生事故,可賠償第三人車輛毀壞或財物損失, 而對於經常行駛國道的民眾,另可再附加國道雙保險,提升保障的全 面性。
旺旺友聯產險表示,民眾投保第三人體傷、財損車險後,可再選擇 加保假日增額險,即有假日保障加倍的效果,原有投保的第三人體傷 /財損、乘客責任險、駕駛人傷害險,保額都會自動增加一倍,投保 達一定門檻後,拖吊服務里程數也會加倍。
國泰產險指出,國泰產的ETC高速公路碰撞事故費用補償保險(簡 稱ETC保險),以高速公路為場景設計,結合數位科技、無紙化流程 以及與異業(遠通電收、遠創科技)合作,為專屬的網路投保商品, 能精準掌握客戶實際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里程數外,屬於用多少、付 多少的新型態保險商品,不是用投保期間計算保費,替保戶的荷包精 打細算。
若民眾並非駕駛自己的車,而是向朋友借車或者向車行租車,新安 東京海上產險認為,可以在出門前1小時直接利用手機至吉時保線上 投保平台投保短期租借車險,只要30秒快速試算,平均約3分鐘完成 投保,少少保費即可保障民眾租(借)車碰撞事故及第三人責任的損 失。
短期租借車險的保障範圍,包含借或租來的車與其他車輛發生碰撞 事故,且有兩方案,對方車損最多賠50萬元,另對方的車受損及車內 乘客受傷,對方車內乘客受傷,一個人最多賠200萬元,單一事故最 多賠2,000萬元;若是租車上乘客受傷,每一乘客受最多賠200萬元, 每次事故將依租來的車行照上的載運人數扣除一人後,為最高給付人 數上限,如五人乘坐的汽車,每次事故最多可賠800萬元。
台北大遠百食安案意外險理賠啟動 國泰產物加緊調查
台北大遠百信義A13「寶林茶室食安事件」造成2人死亡,多位民眾送醫治療。民間產險已陸續依保單條款啟動保險契約理賠。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示,寶林茶室承租大食代攤位,已啟動保險契約進行理賠。該保單包含食品中毒責任附加條款,最高理賠限額為 4,000 萬元。
國泰產險則承保大遠百信義 A13 的商業綜合險。國泰產險說明,若依法應負賠償責任,將依保單條款啟動理賠。目前仍在釐清責任歸屬、受損情形等,因此無法確定賠償金額。
值得注意的是,寶林茶室向國泰產險投保的產品責任險及公共意外責任險,因未繳交保費,因此並未生效。目前,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國泰產險正與相關單位釐清責任,將依據結果啟動理賠。
寶林食物中毒案延燒 國泰產險擔保5億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釀成多人死傷,保險理賠成為關注焦點。國泰世紀產險(以下簡稱「國泰產險」)確認承保遠百集團的商業綜合責任保險,保單額度達5億元。另有一家產險公司承保大食代廣場,保單上限為4,000萬元,兩張保單合計約5.4億元。
國泰產險表示,寶林茶室事件將依保險條款及理賠程序處理,後續賠償金額由第三方公證公司協助釐清。
據悉,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承保大食代廣場的公共意外責任險,其中包含「食品中毒責任附加條款」,最高理賠限額為4,000萬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正研議釐清責任歸屬和保單關係,並將依保單條款處理後續程序。
寶林事件凸顯食品業責任險的重要性,業者提醒各界應重視食品安全,做好風險防範措施。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示,「寶林茶室食安事件」發生後,即清查相 關保單承保情況,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有獨立承保大遠百信義A13的台 灣大食代餐飲的公共意外責任險,其中含「食品中毒責任附加條款」 ,寶林茶室即是承租大食代的攤位,為釐清各當事人間責任歸屬與保 單關係,新安東京海上已成立專家小組,邀集律師及公證人一同研議 。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指出,承保的保單就食品中毒責任約定最高理賠 限額為4,000萬元,參考消費者保護法第七條規定,企業經營者對消 費者的損害,應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因此,新安東京海上會啟動保 險契約,依據保單條款進行後續程序。
國泰產險說明,其承保大遠百信義A13的商業綜合險,若依法應負 賠償責任,受賠償請求為理賠啟動要件,然後釐清責任歸屬、第三人 就醫情況及損失情形等,因此暫無法確認賠償金額是多少。
寶林茶室兩張保單包括產品責任險、公共意外責任險原先向國泰產 險投保,去年12月遭國泰產險催告沒有繳保費,因此這兩張保單並未 生效。由於寶林茶室食物中毒發生地是在遠東百貨A13的地下美食街 ,遠百B3是由大食代廣場承租再轉租給寶林茶室,遠東百貨A13是向 國泰產險投保,大食代廣場是向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投保,在北市法務 局和保險公司討論過後,二家產險公司均表示,將在釐清責任歸屬後 ,依保單條款啟動保險契約理賠。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目前已經造成二死,衛福部日前確認該起中毒事件,是由「米酵菌酸」所引起。衛福部疾管署昨(1)日公布最新統計個案,仍累計31人受害,其中二死五重症,一人仍在使用葉克膜、一人好轉、二人恐須換肝。
在保險理賠方面,國泰產險表示,對於寶林茶室案,遠百集團商業綜合責任保險,由國泰產險主辦,另有六家產險公司,共七家產險共保,因為是責任險,後續都會依商業保險保單條款及理賠程序,由第三方公證公司協助處理。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示,公司於事件發生後,隨即盤查所承接之有效保單。經查,其獨立承保大遠百信義A13之「台灣大食代餐飲有限公司」之公共意外責任險保單,其中含有「食品中毒責任附加條款」,為釐清各當事人間責任歸屬與保單關係,公司立即成立專家小組,邀集律師及公證人一同研議。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示,該保單就食品中毒責任約定最高理賠限額為4,000萬元。參考消費者保護法第七條規定,企業經營者對於消費者之損害,應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因此新安產會啟動保險契約,依據保單條款進行後續程序。寶林食物中毒事件敲響警鐘,業者也提醒各界應重視食品業責任險的重要性。
**產險業走出防疫險風暴和泰產險資本大幅回升** 產險業揮別防疫險理賠風暴,19家產險公司2023年6月資本適足率(RBC)全數達標。其中,去年6月RBC不足的和泰產險,在母公司增資和處分資產下,RBC已大幅拉高至293.67%,淨值比也提升至15.15%。 三家本土產險公司資本最為雄厚,第一產險RBC達747.26%、台產RBC 735.35%、泰安產RBC 704.78%。明台產、新光產、旺旺友聯產等公司RBC也都在400%以上。 受惠於防疫險理賠壓力解除,產險業者積極推動業務。2月稅前盈餘29億元,與1月持平,累計前二月賺58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轉盈。產險業淨值也回升至1,334億元,年增九成。
2023年19家產險業資本適足率與淨值比出爐,在本土產險公司中,第一產險RBC達747.26%、淨值比42.22%;台產RBC735.35%、淨值比49.06%;泰安產RBC704.78%、淨值比36.52%,三家資本最為充足,皆高於700%以上,明台產、新光產、旺旺友聯產、華南產、南山產、中信產的RBC則在400%以上,兆豐保險、國泰產、新安產、和泰產、富邦產亦順利達標。
其中,和泰產在去年6月時,RBC僅74.93%,屬於資本顯著不足,淨值比則為6.8%,不過在經過母公司和泰汽車累計對和泰產險增資305億元以及防疫險損失迴轉之外,和泰產險也透過處分不動產或其他規劃強化資本水準,在去年底RBC已大幅拉高至293.67%,遠高於法定最低門檻,淨值比亦提高至15.15%。
在擺脫防疫險理賠陰霾後,產險業也積極推展各項業務,據金管會統計,產險業2月稅前盈餘29億元,與1月持平,累計前二月賺58億元,較去年同期虧轉盈。產險業淨值亦回升至1,334億元,年增九成。
**寶林茶室食安事件**
針對近日寶林茶室爆發食安問題,產險業者表示保單承保責任範圍尚待釐清。
目前,國泰世紀產險承保遠東百貨信義 A13 門市的商業綜合責任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則承保大食代廣場的公共意外責任險。對於保單承保內容及責任歸屬問題,產險業者認為,寶林茶室涉及食安問題,非房東應負責任,但若因建築或設計不良造成顧客傷亡,則會在承保範圍內。
北市府要求兩家產險公司於兩日內回覆,產險公會表示,因牽涉法律問題,尚待進一步釐清。主要原因在於,產品責任險及公共意外責任險皆屬強制險,出單後未繳保費是否無效或應如何註銷,細節有待討論。
餐飲業必須投保產品責任險,違者將受罰。衛生福利部規定,食品產業應投保「產品責任險」,保險金額最低為每人身體傷害 100 萬元、每一事故身體傷害 400 萬元,保險期間內累計最高理賠上限為 1,000 萬元。未依規定投保者,可處新台幣 3 萬元以上、300 萬元以下罰鍰。
「臺北市消費者保護自治條例」也規定,未依規定投保者,可處新台幣 3 萬元以上、10 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者,可按次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