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人壽公司新聞
國寶、幸福人壽淨值呈負數多年,又屢遭金管會處分,外界早認為該接管了,但金管會選在昨天出手,還是讓市場感到意外跟好奇。據了解,金管會接管有三大理由,D-Day原本訂在今年農曆年期間,選在昨天是因為「不能再拖了」。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最近打算二度修改保險法,引進立即糾正措施,外界原本以為立即糾正措施上路後,金管會接著就會啟動接管,沒想到立即糾正措施修法案還沒送出,曾銘宗就出手了。
其實,早在去年8月曾銘宗接掌金管會,第一次看到國寶、幸福人壽的財務缺口時,就嚇一大跳,原本去年過年期間就訂好接管D-Day,後來考量立法院休會期間太短,為免不必要困擾而作罷。
曾銘宗決定接管國寶、幸福的原因有三項。
第一是財務面考量,八、九年前這兩家公司淨值就已呈負數,政府給很長的時間自救,但每次公司增資多幾億元,杯水車薪,根本趕不上失血速度,財務仍持續惡化。
第二是業務面因素,這兩家公司內稽內控不佳,投資不動產、股票等資金運用,常不符規定被處分。
第三是希望快速收效,多年來金管會派專人協助輔導,仍無法改善,為了健全保險市場發展,有必要趕快讓這些壞公司出場,不能再讓問題保險公司拖住整個市場。
昨天接管行動也再度對金融市場釋放訊息,曾銘宗的「雙翼監理原則」,該開的就開,該整頓的就整頓,真的不是說說而己。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最近打算二度修改保險法,引進立即糾正措施,外界原本以為立即糾正措施上路後,金管會接著就會啟動接管,沒想到立即糾正措施修法案還沒送出,曾銘宗就出手了。
其實,早在去年8月曾銘宗接掌金管會,第一次看到國寶、幸福人壽的財務缺口時,就嚇一大跳,原本去年過年期間就訂好接管D-Day,後來考量立法院休會期間太短,為免不必要困擾而作罷。
曾銘宗決定接管國寶、幸福的原因有三項。
第一是財務面考量,八、九年前這兩家公司淨值就已呈負數,政府給很長的時間自救,但每次公司增資多幾億元,杯水車薪,根本趕不上失血速度,財務仍持續惡化。
第二是業務面因素,這兩家公司內稽內控不佳,投資不動產、股票等資金運用,常不符規定被處分。
第三是希望快速收效,多年來金管會派專人協助輔導,仍無法改善,為了健全保險市場發展,有必要趕快讓這些壞公司出場,不能再讓問題保險公司拖住整個市場。
昨天接管行動也再度對金融市場釋放訊息,曾銘宗的「雙翼監理原則」,該開的就開,該整頓的就整頓,真的不是說說而己。
金管會昨(12)日突然宣布接管國寶及幸福人壽,兩家公司恐出現保單解約潮。國寶及幸福人壽昨晚都表示,雖然被接管,但公司營運正常,保戶權益都有保障,呼籲保戶冷靜,但兩家公司都擔心,今天會出現新契約撤件及舊保單解約潮。
據了解,金管會今年上半年透露有意接管問題壽險公司時,幸福人壽就曾在短期內,爆出數億元的保單解約量,昨天確定被接管後,今天難保不會出現保單解約。
雖然金管會聲明,國寶和幸福人壽仍可銷售新保單。
據了解,金管會今年上半年透露有意接管問題壽險公司時,幸福人壽就曾在短期內,爆出數億元的保單解約量,昨天確定被接管後,今天難保不會出現保單解約。
雖然金管會聲明,國寶和幸福人壽仍可銷售新保單。
金管會昨(12)日快速進攻,宣布接管國寶、幸福兩家體弱保險公司,重擊首批鮭魚回游、返台投資的台商—幸福人壽董事長鄧文聰,讓以商場起家的他,在金融保險業投資栽了個大跟頭。
鄧文聰是台灣首批在中國大陸六四事件後,前進投資的台商。在廣州從事貿易、家電起家,也代理過著名的任天堂遊戲機,隨後轉進北京開設商場,並跨足影音娛樂事業;更因為他在大陸厚植的人脈關係,讓他轉進房地產事業,成為上海台商協會副會長。2007年他再度成為另一個第一,即成為第一批回台投資的台商,和東南旅行社董事長黃正一合作,接手幸福人壽。
鄧文聰是台灣首批在中國大陸六四事件後,前進投資的台商。在廣州從事貿易、家電起家,也代理過著名的任天堂遊戲機,隨後轉進北京開設商場,並跨足影音娛樂事業;更因為他在大陸厚植的人脈關係,讓他轉進房地產事業,成為上海台商協會副會長。2007年他再度成為另一個第一,即成為第一批回台投資的台商,和東南旅行社董事長黃正一合作,接手幸福人壽。
國寶、幸福人壽 金管會接管;曾銘宗強調:保戶權益、員工工作權均有保障,董監、主管限制出境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宣布,已在昨(12)日下午5點半火速接管國寶 人壽及幸福人壽;他強調這兩家壽險早在2005、2006年淨值轉為負數,多年來無法自救,依國際標準早該接管,去年8月原訂的接管計畫,也已經多給股東1年引資、自救,但方案都不可行,「不能放他們再爛下去」。
金管會昨一口氣接管兩家壽險,這是繼2007年1月5日金管會同一天接管花蓮企銀、中華銀行後,第二次同天接管兩家金融機構,也是2 009年8月接管國華人壽來,5年來首度接管保險公司。
曾銘宗強調,國寶、幸福人壽保戶合計逾50萬戶,共105萬多張保單,權益「全額保障」,希望保戶安心;兩家公司共1,251位員工,工作權也受保障。
金管會也指派安定基金為接管人,並動用保發中心等40多名人力,下午5點半立即進駐兩家公司,兩家公司董監事、高階主管等也從昨天起限制出境3個月,進行相關調查。
據金管會統計,至今年6月底,資產606億元的國寶人壽淨值為負2 52億元,且以每季虧損20億元的速度擴大缺口,且提出的信託架構增資方案並不可行,10年來也只增資12.7億元,遠不及缺口擴大速度。
幸福人壽在6月底淨值負239億元,每季也是虧損4∼5億元,大股東從2008年到去年共增資20.5億元,但仍難挽頹勢。(相關新聞見A3)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宣布,已在昨(12)日下午5點半火速接管國寶 人壽及幸福人壽;他強調這兩家壽險早在2005、2006年淨值轉為負數,多年來無法自救,依國際標準早該接管,去年8月原訂的接管計畫,也已經多給股東1年引資、自救,但方案都不可行,「不能放他們再爛下去」。
金管會昨一口氣接管兩家壽險,這是繼2007年1月5日金管會同一天接管花蓮企銀、中華銀行後,第二次同天接管兩家金融機構,也是2 009年8月接管國華人壽來,5年來首度接管保險公司。
曾銘宗強調,國寶、幸福人壽保戶合計逾50萬戶,共105萬多張保單,權益「全額保障」,希望保戶安心;兩家公司共1,251位員工,工作權也受保障。
金管會也指派安定基金為接管人,並動用保發中心等40多名人力,下午5點半立即進駐兩家公司,兩家公司董監事、高階主管等也從昨天起限制出境3個月,進行相關調查。
據金管會統計,至今年6月底,資產606億元的國寶人壽淨值為負2 52億元,且以每季虧損20億元的速度擴大缺口,且提出的信託架構增資方案並不可行,10年來也只增資12.7億元,遠不及缺口擴大速度。
幸福人壽在6月底淨值負239億元,每季也是虧損4∼5億元,大股東從2008年到去年共增資20.5億元,但仍難挽頹勢。(相關新聞見A3)
接管2壽險 曾銘宗震撼療法 兩大考量 已給夠久的自救時間;業務面無顯著改善 兩大配套 引入立即糾正措施;大幅開放財務及業務
金管會昨(12)日無預警接管國寶人壽及幸福人壽,這是繼2009年 8月接管國華人壽之後,第二度壽險公司遭強制退場。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接管有兩大考量,一是已給夠久的自救時間;二是業務面無法顯著改善,依舊有很多內控缺失,同時希望其他公司「警惕」,「希望這是最後一批利用公帑處理的保險公司」。
保險市場算是健康了
曾銘宗強調,將推出兩大配套,一即推動保險法修法,引入立即糾正措施,當資本適足率(RBC)低於50%,淨值還不到負數前就介入處理,降低處理成本;二是祭出提升保險業競爭方案,大幅開放財務及業務,協助保險業因應低利環境,曾銘宗說:「接管這2家之後,保險市場就算是健康的市場。」
朝陽、宏泰不會接管
除了昨天被接管的2家壽險公司,目前壽險市場只剩下一家淨值為負的壽險,即淨值缺口約16∼20億元的朝陽人壽,還有一家RBC在50 %附近,但淨值為正數的宏泰人壽,但兩家都積極自救、增資。
曾銘宗、金管會副主委王儷玲昨天都表示,這兩家有希望成功自救,不會再落入接管,請所有保戶放心。
曾銘宗昨晚近6點率領金管會兩位副主委王儷玲及黃天牧、保險局長曾玉瓊、安定基金總經理蔡康親自召開接管記者會,且準備國寶人壽、幸福人壽從2005年以來的所有財務數字,要證明兩家公司淨值為負已多年,且每年增資金額「杯水車薪」,無法改善財務缺口,金管會再給予對外引資、自行增資的時間,期限屆滿前,仍無法達到讓金管會同意的增資方案。
另外是業務面也無法改善,連年被罰,內稽內控也有嚴重疏失。保險局長曾玉瓊表示,2家公司在資金運用面上都有「疏失」,已針對個案移送。
國寶及幸福營運照常
曾銘宗透露,早在去年保險局、檢查局就各派二人,分別進駐國寶 及幸福人壽,等於進入「監管」階段,相關重大投資、資產運用都必須金管會同意,現在進入接管階段,雖然營運照常,也能繼續銷售新保單,但所有流程都有接管人監督。
曾銘宗強調,希望這是最後一批動用保險安定基金、也就是國庫應收入的資金來處理退場的最後兩家公司,未來就會動用立即糾正措施,也給予更大的經營空間及環境,讓好公司有更多的獲利機會,經營不善者也能提早介入處理。
金管會昨(12)日無預警接管國寶人壽及幸福人壽,這是繼2009年 8月接管國華人壽之後,第二度壽險公司遭強制退場。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接管有兩大考量,一是已給夠久的自救時間;二是業務面無法顯著改善,依舊有很多內控缺失,同時希望其他公司「警惕」,「希望這是最後一批利用公帑處理的保險公司」。
保險市場算是健康了
曾銘宗強調,將推出兩大配套,一即推動保險法修法,引入立即糾正措施,當資本適足率(RBC)低於50%,淨值還不到負數前就介入處理,降低處理成本;二是祭出提升保險業競爭方案,大幅開放財務及業務,協助保險業因應低利環境,曾銘宗說:「接管這2家之後,保險市場就算是健康的市場。」
朝陽、宏泰不會接管
除了昨天被接管的2家壽險公司,目前壽險市場只剩下一家淨值為負的壽險,即淨值缺口約16∼20億元的朝陽人壽,還有一家RBC在50 %附近,但淨值為正數的宏泰人壽,但兩家都積極自救、增資。
曾銘宗、金管會副主委王儷玲昨天都表示,這兩家有希望成功自救,不會再落入接管,請所有保戶放心。
曾銘宗昨晚近6點率領金管會兩位副主委王儷玲及黃天牧、保險局長曾玉瓊、安定基金總經理蔡康親自召開接管記者會,且準備國寶人壽、幸福人壽從2005年以來的所有財務數字,要證明兩家公司淨值為負已多年,且每年增資金額「杯水車薪」,無法改善財務缺口,金管會再給予對外引資、自行增資的時間,期限屆滿前,仍無法達到讓金管會同意的增資方案。
另外是業務面也無法改善,連年被罰,內稽內控也有嚴重疏失。保險局長曾玉瓊表示,2家公司在資金運用面上都有「疏失」,已針對個案移送。
國寶及幸福營運照常
曾銘宗透露,早在去年保險局、檢查局就各派二人,分別進駐國寶 及幸福人壽,等於進入「監管」階段,相關重大投資、資產運用都必須金管會同意,現在進入接管階段,雖然營運照常,也能繼續銷售新保單,但所有流程都有接管人監督。
曾銘宗強調,希望這是最後一批動用保險安定基金、也就是國庫應收入的資金來處理退場的最後兩家公司,未來就會動用立即糾正措施,也給予更大的經營空間及環境,讓好公司有更多的獲利機會,經營不善者也能提早介入處理。
針對金管會接管,幸福人壽昨(12)日晚間以「原幸福人壽董事會」為名發布聲明,強調對突然被接管,公司股東深感驚訝、「無法接受」,將採取適當途徑爭取權益。
幸福人壽強調,公司是因「累欠增資」造成龐大負債,幸賴二位大股東毅然承擔下來,且擔任善良承接人承接後,至今已投入近30億,一再爭取主管機關開放投資及業務限制,但主管機關屢次受限於保險相關法規為由,一直未能給予開放。
幸福人壽指出,對此立法院也非常重視,也理解業者要拯救公司的心態,所以在保險法修法時增訂主管機關在監管或接管前應輔導業者給予自救機會,金管會以公司財務狀況顯著惡化、有損及被保險人權益之虞為由接管,並非事實。
幸福人壽總經理郭明枝指出,對改善公司營運一直積極處理,但受到主管機關太多限制,可以說是「啞巴吃黃蓮」。
國寶人壽總經理陳來勝則低調表示,公司已被接管,不宜再多對外發表言論,但從現實面來看,要求股東或外面的資金一口氣拿出200 億元增資,困難度非常大,而且公司投資面被限制,資金沒有辦法做更好運用,保單成本很難彌補。
國寶人壽昨晚也發出致所有員工公開信,強調請同仁配合接管人辦理接管業務,為使同仁充分了解接管後相關權益影響,接管人將於近日協同主管機關代表辦理員工說明會,說明接管狀況及相關事項。
幸福人壽強調,公司是因「累欠增資」造成龐大負債,幸賴二位大股東毅然承擔下來,且擔任善良承接人承接後,至今已投入近30億,一再爭取主管機關開放投資及業務限制,但主管機關屢次受限於保險相關法規為由,一直未能給予開放。
幸福人壽指出,對此立法院也非常重視,也理解業者要拯救公司的心態,所以在保險法修法時增訂主管機關在監管或接管前應輔導業者給予自救機會,金管會以公司財務狀況顯著惡化、有損及被保險人權益之虞為由接管,並非事實。
幸福人壽總經理郭明枝指出,對改善公司營運一直積極處理,但受到主管機關太多限制,可以說是「啞巴吃黃蓮」。
國寶人壽總經理陳來勝則低調表示,公司已被接管,不宜再多對外發表言論,但從現實面來看,要求股東或外面的資金一口氣拿出200 億元增資,困難度非常大,而且公司投資面被限制,資金沒有辦法做更好運用,保單成本很難彌補。
國寶人壽昨晚也發出致所有員工公開信,強調請同仁配合接管人辦理接管業務,為使同仁充分了解接管後相關權益影響,接管人將於近日協同主管機關代表辦理員工說明會,說明接管狀況及相關事項。
金管會接管2壽險 整頓國寶、幸福 賠付金額至少500億 預計明年標售 曾銘宗:希望是最後一次
金管會昨(12)日宣布接管國寶人壽、幸福人壽兩家問題保險公司,賠付金額合計初估不會超過當初接管國華人壽的800億元,財源沒問題,預計明年標售,金管會並將祭出誘因,吸引投資人搶標,以降低賠付金額。
市場預估,以目前國寶、幸福人壽的財務缺口來看,如果主管機關提供的誘因足夠,賠付金額可能在五、六百億元左右。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接管是主管機關「最不願看到的手段」,因為這是用公帑彌補虧損,但愈慢處理,會動用更多的公帑,「希望這次接管,是使用公帑接管的最後一次!」
曾銘宗指出,國寶人壽的淨值從2006年由正轉負、2008年金融海嘯,二家壽險公司淨值更趨惡化,國寶淨值從2008年的負83億元,今年6月底已惡化至負值252億元;幸福人壽也從負164億元,惡化至負239億元。合計兩者的負值達491億元,預估賠付金額可能達五、六百億元。
曾銘宗表示,國寶與幸福人壽從2008年開始,淨值虧損就不斷擴大,又無法透過增資彌補財務缺口,「不能放他們爛下去」,毅然決定接管,保單會全額保障,52.9萬保戶的權益不會受影響,並保障員工權益。
保險安定基金接管壽險公司以兩年為原則,接管處分後,將在六至九個月內辦理公開標售。歡迎包括公股、民營、外資機構來參與,但傾向不找公股。能否順利標售?他說:「相當樂觀」。
金管會官員表示,金管會多次對二家公司進行金融檢查,但財務與業務面卻始終未見改善,二家公司過去幾年在不動產投資違規情事,更多次遭金管會盯上,包括幸福人壽協助關係人「代標」信義計畫區土地。
曾銘宗指出,接管後,將依法向國寶、幸福人壽追償,並會請律師、財務顧問,保險安定基金了解二家公司董監事的民事、刑事法律責任,並限制董監事出境三個月。相關人員「該移送(檢調)的已經移送」,但未透露何人以及何案被移送。
國寶人壽大股東朱國榮,是否也要限制出境?金管會官員說,雖然朱國榮並非董監事一員,但「明顯操控國寶的經營」,法律責任還是要釐清。
金管會昨(12)日宣布接管國寶人壽、幸福人壽兩家問題保險公司,賠付金額合計初估不會超過當初接管國華人壽的800億元,財源沒問題,預計明年標售,金管會並將祭出誘因,吸引投資人搶標,以降低賠付金額。
市場預估,以目前國寶、幸福人壽的財務缺口來看,如果主管機關提供的誘因足夠,賠付金額可能在五、六百億元左右。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接管是主管機關「最不願看到的手段」,因為這是用公帑彌補虧損,但愈慢處理,會動用更多的公帑,「希望這次接管,是使用公帑接管的最後一次!」
曾銘宗指出,國寶人壽的淨值從2006年由正轉負、2008年金融海嘯,二家壽險公司淨值更趨惡化,國寶淨值從2008年的負83億元,今年6月底已惡化至負值252億元;幸福人壽也從負164億元,惡化至負239億元。合計兩者的負值達491億元,預估賠付金額可能達五、六百億元。
曾銘宗表示,國寶與幸福人壽從2008年開始,淨值虧損就不斷擴大,又無法透過增資彌補財務缺口,「不能放他們爛下去」,毅然決定接管,保單會全額保障,52.9萬保戶的權益不會受影響,並保障員工權益。
保險安定基金接管壽險公司以兩年為原則,接管處分後,將在六至九個月內辦理公開標售。歡迎包括公股、民營、外資機構來參與,但傾向不找公股。能否順利標售?他說:「相當樂觀」。
金管會官員表示,金管會多次對二家公司進行金融檢查,但財務與業務面卻始終未見改善,二家公司過去幾年在不動產投資違規情事,更多次遭金管會盯上,包括幸福人壽協助關係人「代標」信義計畫區土地。
曾銘宗指出,接管後,將依法向國寶、幸福人壽追償,並會請律師、財務顧問,保險安定基金了解二家公司董監事的民事、刑事法律責任,並限制董監事出境三個月。相關人員「該移送(檢調)的已經移送」,但未透露何人以及何案被移送。
國寶人壽大股東朱國榮,是否也要限制出境?金管會官員說,雖然朱國榮並非董監事一員,但「明顯操控國寶的經營」,法律責任還是要釐清。
針對淨值已呈現負值多年的問題壽險公司,主管機關為避免拖延造成公司財務持續惡化,引發流動性問題及系統性的市場道德風險,昨天宣布接管國寶人壽與幸福人壽,並強調兩家公司共計52.92萬名保戶的權益與員工權益不受影響。
檢視這兩家公司網頁所揭露的公開財務資訊,並比較歷年業主權益的變化可知,主管機關過去冀望壽險公司可以自行改善,同時節省下政治成本的監理寬容思維,顯然沒有達到預期應有的成效,卻可能因此衍生出鉅額的財務缺口。 事實上,立即糾正措施與退場機制的實施攸關台灣保險業的健全發展,國華人壽退場即為最佳之負面教材。安定基金賠付金額達883.68億元,顯著高於2007年金融重建基金賠付的中興銀行、中華銀行與寶華銀行(分別為585億元、475億元與445億元)。
政府繼國華人壽後接管國寶人壽與幸福人壽,依法行政執行公權力時,社會大眾應該給予主管機關掌聲,並成為政府捍衛消費者權益時的後盾。當商業保險補強社會安全網功能的同時,主管機關必須如電影「亞果出任務」的東尼曼德茲一般,引領台灣壽險業走出利差損陰霾、展現市場紀律與善盡社會責任的決心。
而特許金融事業因財務不佳,依法遭受主管機關接管處分,政府雖有責任考慮原始股東的權益,若因此認為執行公權力不恰當,勢必受到社會輿論公評。在歹戲拖棚的國華人壽接管案例中,台灣社會展現出公平正義的輿論力量,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眾與原始股東利益,就曾展現明確的政府公權力引導金融保險市場的永續發展。
檢討壽險公司經營失敗原因,依據國外經驗與以往接管實務,除風險管理欠佳,法令遵循偏差與總體經濟下挫等因素外,政府採行監理寬容措施,延誤立即糾正措施時機,亦導致保險安定基金承受巨額損失。
根據現行「保險業資本適足性管理辦法」規定,保險公司於網頁上以級距方式揭露資本適足率(RBC),依現行規定公司RBC至少須在200%以上,不足者將面臨相關處分。凡RBC介於200%至150%之間,得命令停售保險商品或限制新保險商品開辦,緊縮該公司負責人酬勞及紅利等;跌至150%以下,解除該公司董監事職務;至於已為零或負數,不排除直接接管。
目前市場上仍存在不符合RBC最低要求的保險公司,為避免日後成為問題公司,同時減輕整體產業及政府的賠付責任,在該公司完成增資前,應於銷售保單時揭露公司資本適足率未達法定標準,及政府對公司發生不能清償時,未提供全額保證的事實。就適時輔導與退場機制而言,保險業風險資本額制度應逐步採行美國相關規範,導入立即糾正的監理思維 。
主管機關曾宣示台灣金融管理政策將秉持「大開大闔」原則,保險產業殷切期待監理機關呈現效能監理思維與營造有利市場環境。依其字面上的意涵,即將產業的潛在社會價值發揮至極限,同時呈現出最佳的經營成果,代表「大開」的積極態度。而審慎地落實公司治理與強化風險管理,造福消費大眾並成為社會發展的安定力量,屬於「大闔」的戒慎恐懼。在金融監理的管制與輔導下,未來台灣的保險市場發展,可展現公司自治下的良性運作,在兼顧消費者保護原則下,發展出具特色的區域保險市場。(作者是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特聘教授)
檢視這兩家公司網頁所揭露的公開財務資訊,並比較歷年業主權益的變化可知,主管機關過去冀望壽險公司可以自行改善,同時節省下政治成本的監理寬容思維,顯然沒有達到預期應有的成效,卻可能因此衍生出鉅額的財務缺口。 事實上,立即糾正措施與退場機制的實施攸關台灣保險業的健全發展,國華人壽退場即為最佳之負面教材。安定基金賠付金額達883.68億元,顯著高於2007年金融重建基金賠付的中興銀行、中華銀行與寶華銀行(分別為585億元、475億元與445億元)。
政府繼國華人壽後接管國寶人壽與幸福人壽,依法行政執行公權力時,社會大眾應該給予主管機關掌聲,並成為政府捍衛消費者權益時的後盾。當商業保險補強社會安全網功能的同時,主管機關必須如電影「亞果出任務」的東尼曼德茲一般,引領台灣壽險業走出利差損陰霾、展現市場紀律與善盡社會責任的決心。
而特許金融事業因財務不佳,依法遭受主管機關接管處分,政府雖有責任考慮原始股東的權益,若因此認為執行公權力不恰當,勢必受到社會輿論公評。在歹戲拖棚的國華人壽接管案例中,台灣社會展現出公平正義的輿論力量,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眾與原始股東利益,就曾展現明確的政府公權力引導金融保險市場的永續發展。
檢討壽險公司經營失敗原因,依據國外經驗與以往接管實務,除風險管理欠佳,法令遵循偏差與總體經濟下挫等因素外,政府採行監理寬容措施,延誤立即糾正措施時機,亦導致保險安定基金承受巨額損失。
根據現行「保險業資本適足性管理辦法」規定,保險公司於網頁上以級距方式揭露資本適足率(RBC),依現行規定公司RBC至少須在200%以上,不足者將面臨相關處分。凡RBC介於200%至150%之間,得命令停售保險商品或限制新保險商品開辦,緊縮該公司負責人酬勞及紅利等;跌至150%以下,解除該公司董監事職務;至於已為零或負數,不排除直接接管。
目前市場上仍存在不符合RBC最低要求的保險公司,為避免日後成為問題公司,同時減輕整體產業及政府的賠付責任,在該公司完成增資前,應於銷售保單時揭露公司資本適足率未達法定標準,及政府對公司發生不能清償時,未提供全額保證的事實。就適時輔導與退場機制而言,保險業風險資本額制度應逐步採行美國相關規範,導入立即糾正的監理思維 。
主管機關曾宣示台灣金融管理政策將秉持「大開大闔」原則,保險產業殷切期待監理機關呈現效能監理思維與營造有利市場環境。依其字面上的意涵,即將產業的潛在社會價值發揮至極限,同時呈現出最佳的經營成果,代表「大開」的積極態度。而審慎地落實公司治理與強化風險管理,造福消費大眾並成為社會發展的安定力量,屬於「大闔」的戒慎恐懼。在金融監理的管制與輔導下,未來台灣的保險市場發展,可展現公司自治下的良性運作,在兼顧消費者保護原則下,發展出具特色的區域保險市場。(作者是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特聘教授)
金管會兩招 清理保險市場RBC未達標者當心了…將實施立即糾正措施加速自救 再大幅開放市場鼓勵好的業者
金管會在接管兩家問題保險公司後,馬上將採兩項配套措施來管理市場,首先,透過立即糾正措施,加速剩餘的問題保險公司自救,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自救成功;繼之在市場清乾淨後,金管會也將大幅開放保險市場,提升保險業競爭力,讓好的保險公司有更大發展空間。
國寶、幸福人壽被接管、退場後,目前保險業資本適足率(RBC)不到200%的保險公司,剩下宏泰人壽、朝陽人壽兩家,後續金管會對剩餘RBC未達標準的保險公司如何處理,也備受市場關注。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動用接管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最後手段,但為了整頓保險市場,這也是不得已的手段。在接管國寶、幸福人壽後,對於未來保險市場的發展,金管會也將採取兩項配套措施。
第一,採取立即糾正措施,相信在立即糾正措施實施後,應可加速RBC未達標準的保險公司自救行動。根據保險法修正案,RBC不到50%的保險公司,改善無效後,主管機關將啟動接管、監管措施。
官員表示,RBC不到50%的保險公司,淨值尚未出現負數,等於公司還有殘餘價值,大股東有希望自救,或是引進新的投資者,避免走上被接管之路,金管會希望國寶、幸福人壽是最後被接管的案例。
金管會官員表示,在國寶、幸福人壽被接管後,相信對RBC 不足的保險公司會有警惕作用,加速改善。
官員表示,宏泰及朝陽兩家保險公司,已努力引資,或有些處分的資產很快就可認列收益,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RBC就可以達到200%符合法定標準。
第二項配套措施是,執行提升保險業競爭力方案,大幅開放保險市場。金管會計劃在國寶、幸福人壽兩家問題保險公司退場,把保險市場「清乾淨」、更健康後,進一步採取更多保險開放措施,讓保險業有更大發展。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國寶、幸福人壽退場機制,首度由中央存款保險公司派人支援,金管會與保險安定基金規劃在接管六到九個月後就辦理標售,暫不採用保險法新修正通過的過渡保險公司機制。
金管會在接管兩家問題保險公司後,馬上將採兩項配套措施來管理市場,首先,透過立即糾正措施,加速剩餘的問題保險公司自救,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自救成功;繼之在市場清乾淨後,金管會也將大幅開放保險市場,提升保險業競爭力,讓好的保險公司有更大發展空間。
國寶、幸福人壽被接管、退場後,目前保險業資本適足率(RBC)不到200%的保險公司,剩下宏泰人壽、朝陽人壽兩家,後續金管會對剩餘RBC未達標準的保險公司如何處理,也備受市場關注。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動用接管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最後手段,但為了整頓保險市場,這也是不得已的手段。在接管國寶、幸福人壽後,對於未來保險市場的發展,金管會也將採取兩項配套措施。
第一,採取立即糾正措施,相信在立即糾正措施實施後,應可加速RBC未達標準的保險公司自救行動。根據保險法修正案,RBC不到50%的保險公司,改善無效後,主管機關將啟動接管、監管措施。
官員表示,RBC不到50%的保險公司,淨值尚未出現負數,等於公司還有殘餘價值,大股東有希望自救,或是引進新的投資者,避免走上被接管之路,金管會希望國寶、幸福人壽是最後被接管的案例。
金管會官員表示,在國寶、幸福人壽被接管後,相信對RBC 不足的保險公司會有警惕作用,加速改善。
官員表示,宏泰及朝陽兩家保險公司,已努力引資,或有些處分的資產很快就可認列收益,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RBC就可以達到200%符合法定標準。
第二項配套措施是,執行提升保險業競爭力方案,大幅開放保險市場。金管會計劃在國寶、幸福人壽兩家問題保險公司退場,把保險市場「清乾淨」、更健康後,進一步採取更多保險開放措施,讓保險業有更大發展。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國寶、幸福人壽退場機制,首度由中央存款保險公司派人支援,金管會與保險安定基金規劃在接管六到九個月後就辦理標售,暫不採用保險法新修正通過的過渡保險公司機制。
金管會昨(12)日接管兩家問題保險公司,幸福人壽董事長鄧文聰表示「非常驚訝」,強調將採取適當的途徑爭取權益。國寶人壽也在研議,是否要和金管會打行政救濟官司。
幸福人壽昨晚以被接管前的公司董事會名義,發布措辭嚴厲的聲明稿指出,「接管使全體股東權益受嚴重的損害,股東無法接受,將採取適當途徑,爭取權益。」
據了解,金管會約在昨中午過後,通知保險安定基金擔任接管人,針對國寶、幸福人壽各自成立約20多人的接管小組,合計兩隊人馬約50人,在傍晚五點半進駐兩家保險公司。據指出,接管小組除了停使董事會職權外,其餘經營團隊包含總經理、副總等經營團隊暫時不會變動。
但對金管會大動作接管,國寶人壽總經理陳來勝表示,之前已提過土地作價增資方式,無奈金管會不願接受,對此結果也相當無奈。幸福人壽也在聲明稿提到,「本公司原本是一個因『累欠增資』造成龐大負債公司,幸賴股東毅然承擔,並擔任善良承接人承接後,至今已投入近30億元」。
幸福人壽昨晚以被接管前的公司董事會名義,發布措辭嚴厲的聲明稿指出,「接管使全體股東權益受嚴重的損害,股東無法接受,將採取適當途徑,爭取權益。」
據了解,金管會約在昨中午過後,通知保險安定基金擔任接管人,針對國寶、幸福人壽各自成立約20多人的接管小組,合計兩隊人馬約50人,在傍晚五點半進駐兩家保險公司。據指出,接管小組除了停使董事會職權外,其餘經營團隊包含總經理、副總等經營團隊暫時不會變動。
但對金管會大動作接管,國寶人壽總經理陳來勝表示,之前已提過土地作價增資方式,無奈金管會不願接受,對此結果也相當無奈。幸福人壽也在聲明稿提到,「本公司原本是一個因『累欠增資』造成龐大負債公司,幸賴股東毅然承擔,並擔任善良承接人承接後,至今已投入近30億元」。
金管會昨(12)日指派保險安定基金接管國寶人壽及幸福人壽,安定基金也將在今(13)日緊急舉行董事會,討論後續聘請財顧及公開招標流程事宜。安定基金總經理蔡康表示,預計6∼9個月內就可對外公告標售,希望一次就處理完畢。
金管會目前以一次標售,即不切割好、壞資產為原則,公開標售國寶、幸福人壽,但之前須公開招標聘請財顧,先評估相關財務及設計標售方案。
金管會2009年接管國華人壽,當時淨值缺口643億元,經過多次標售流標,最後才祭出20年行政寬容「條件」,於2012年11月由全球人壽以安定基金彌補883.68億元,承受國華人壽3,000億元左右的資產,彌補金額創下台灣金融史最高紀錄。但壽險業者仍表示,全球人壽算「要的很少,低於市場預期」。
這次國寶、幸福人壽至今年6月底帳上缺口就達491億元,壽險業者預估,有些資產可能還須剔除或不如帳上價值,光補資產可能就要6 00億元以上,加上未來IFRSs負債面評價,一旦與國際接軌,必須再補300∼400億元,若不計其他行政寬容,光這兩家公司可能要彌補近千億元。
安定基金在處理國華人壽就向金融機構借了570億元,這次一口氣要處理兩家公司,是否有資金?曾銘宗說,目前有金融營業稅及安定基金保費,可收到2024年,預計有2,000∼2,300億元,絕對夠用。
據了解,先前金管會已通過,包括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等繳交的2%金融營業稅,全部統籌運用,可先拿來處理問題保險公司退場,10年可收2,300∼2,500億元,這部分可預期收入即可抵押借款,先向金融機構借錢,信用風險只比國庫少一級。
金管會目前以一次標售,即不切割好、壞資產為原則,公開標售國寶、幸福人壽,但之前須公開招標聘請財顧,先評估相關財務及設計標售方案。
金管會2009年接管國華人壽,當時淨值缺口643億元,經過多次標售流標,最後才祭出20年行政寬容「條件」,於2012年11月由全球人壽以安定基金彌補883.68億元,承受國華人壽3,000億元左右的資產,彌補金額創下台灣金融史最高紀錄。但壽險業者仍表示,全球人壽算「要的很少,低於市場預期」。
這次國寶、幸福人壽至今年6月底帳上缺口就達491億元,壽險業者預估,有些資產可能還須剔除或不如帳上價值,光補資產可能就要6 00億元以上,加上未來IFRSs負債面評價,一旦與國際接軌,必須再補300∼400億元,若不計其他行政寬容,光這兩家公司可能要彌補近千億元。
安定基金在處理國華人壽就向金融機構借了570億元,這次一口氣要處理兩家公司,是否有資金?曾銘宗說,目前有金融營業稅及安定基金保費,可收到2024年,預計有2,000∼2,300億元,絕對夠用。
據了解,先前金管會已通過,包括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等繳交的2%金融營業稅,全部統籌運用,可先拿來處理問題保險公司退場,10年可收2,300∼2,500億元,這部分可預期收入即可抵押借款,先向金融機構借錢,信用風險只比國庫少一級。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7月才宣布要推出保險業競爭力提升方案,下半年重心在保險業,要大幅開放財務、業務限制,提高保險業獲利能力,惟昨天即無預警接管國寶、幸福2家人壽,嚇壞財務指標在邊緣的保險公司,這種胡蘿蔔與棍子併用、恩威併施的監理方式,相信短期內即可見成效。
一口氣接管兩家問題壽險公司,雖然兩家公司合計資產規模僅約2 009年接管國華人壽的1/3,但因賣相可能沒有國華人壽好,且各壽險公司現在都專注要打「亞洲盃」,如何能一次標售就成功,將考驗金管會及安定基金等的包裝與行銷能力。
金管會表示,國寶人壽一季約虧20億元,幸福人壽一季約虧4∼5億元,安定基金表示要6∼9個月的時間規劃標售,等於接管人要再運作 3季左右,屆時缺口可能再多出70多億元,因此金管會是在和時間賽跑,愈早想出具誘因的行政寬容措施、一次賣出,才能減少國庫損失。
金管會接管兩家問題壽險,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更重要的則是接下來完成標售的第二步,這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時間就是金錢,快速成功出售兩家問題壽險,金管會的政策才算是功德圓滿。
另方面,從金管會表示願意調降保險海外投資不動產和併購RBC,也可看出金管會現在走的是「有收有給」的路線,好的業者可以享受政策開放帶來的便利,經營不善者就可能面臨更嚴格的監理,完全符合曾銘宗強調的「雙翼理論」。
保險是需要「信任」的行業,金管會必須適度檢討法規,讓保險公司能賺得到錢,投資能夠分配獲利,股東才願意增資、守法,強化資本適足率,屆時保險市場才會健康,保戶及投資人才能獲得保障,金管會恩威並濟下,相信保險市場可以更加健康成長。
一口氣接管兩家問題壽險公司,雖然兩家公司合計資產規模僅約2 009年接管國華人壽的1/3,但因賣相可能沒有國華人壽好,且各壽險公司現在都專注要打「亞洲盃」,如何能一次標售就成功,將考驗金管會及安定基金等的包裝與行銷能力。
金管會表示,國寶人壽一季約虧20億元,幸福人壽一季約虧4∼5億元,安定基金表示要6∼9個月的時間規劃標售,等於接管人要再運作 3季左右,屆時缺口可能再多出70多億元,因此金管會是在和時間賽跑,愈早想出具誘因的行政寬容措施、一次賣出,才能減少國庫損失。
金管會接管兩家問題壽險,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更重要的則是接下來完成標售的第二步,這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時間就是金錢,快速成功出售兩家問題壽險,金管會的政策才算是功德圓滿。
另方面,從金管會表示願意調降保險海外投資不動產和併購RBC,也可看出金管會現在走的是「有收有給」的路線,好的業者可以享受政策開放帶來的便利,經營不善者就可能面臨更嚴格的監理,完全符合曾銘宗強調的「雙翼理論」。
保險是需要「信任」的行業,金管會必須適度檢討法規,讓保險公司能賺得到錢,投資能夠分配獲利,股東才願意增資、守法,強化資本適足率,屆時保險市場才會健康,保戶及投資人才能獲得保障,金管會恩威並濟下,相信保險市場可以更加健康成長。
壽險保單7月再現停售潮?由於保險局7月發函8家壽險公司,要求未通過保單利潤測試的保單要增提準備或限制盈餘分配,業者紛紛表示會停售或調費率,在此趨勢推動下,7月壽險新契約保費衝破1,00 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左右,也讓前7月壽險新契約保費可望突破6,900億元,年增17%。
若以此成長速度,則壽險新契約保費今年不但沒有保費「懸崖」,甚至全年可能攻上1.2兆元的新高紀錄,現在就看8月之後的5個月是否能延續10%以上的年成率。
7月壽險新契約保費第一名仍是投資型保單及外幣保單銷量極佳的國泰人壽,單月有208億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累計前7月國壽新契約保費也有1,457億元,成長33%左右。
其次是富邦人壽7月單月有151億元左右的新契約保費,累計前7月達1,158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4%;單月第三名則是南山人壽,有1 21億元,累計前7月也有908億元,幾乎與去年打平。
單月第四名則是中信人壽,衝出86億元的成績,前7月中信人壽新契約保費已達419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11%,成長率應是壽險公司中最高者,前7月累計保費在壽險業界中排名第六名。
新光人壽7月新契約保費有77億元,前7月累計439億元,也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61%;中國人壽7月新契約保費58億元,累計前7月536 億元,也大幅成長29%。
整體來說,今年前7月保費排名較前面的公司,主要還是外幣保單、儲蓄型保單、利變壽險及投資型保單銷售量較大者,才能擠身前幾名。
而保險局在7月發函給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信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台灣人壽、合庫人壽、台銀人壽及幸福人壽等8家公司,即是指出其有保單未符合保單利潤測試結果,但4月1日之後仍在銷售,要求增提準備或限制盈餘分配,這些公司除了爭取只增提4月1日之後銷售的部分,大部分不合乎利潤測試的保單不是7月底停售就是會改款,也因此市場上出現部分保單停售效應。
若以此成長速度,則壽險新契約保費今年不但沒有保費「懸崖」,甚至全年可能攻上1.2兆元的新高紀錄,現在就看8月之後的5個月是否能延續10%以上的年成率。
7月壽險新契約保費第一名仍是投資型保單及外幣保單銷量極佳的國泰人壽,單月有208億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累計前7月國壽新契約保費也有1,457億元,成長33%左右。
其次是富邦人壽7月單月有151億元左右的新契約保費,累計前7月達1,158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4%;單月第三名則是南山人壽,有1 21億元,累計前7月也有908億元,幾乎與去年打平。
單月第四名則是中信人壽,衝出86億元的成績,前7月中信人壽新契約保費已達419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11%,成長率應是壽險公司中最高者,前7月累計保費在壽險業界中排名第六名。
新光人壽7月新契約保費有77億元,前7月累計439億元,也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61%;中國人壽7月新契約保費58億元,累計前7月536 億元,也大幅成長29%。
整體來說,今年前7月保費排名較前面的公司,主要還是外幣保單、儲蓄型保單、利變壽險及投資型保單銷售量較大者,才能擠身前幾名。
而保險局在7月發函給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信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台灣人壽、合庫人壽、台銀人壽及幸福人壽等8家公司,即是指出其有保單未符合保單利潤測試結果,但4月1日之後仍在銷售,要求增提準備或限制盈餘分配,這些公司除了爭取只增提4月1日之後銷售的部分,大部分不合乎利潤測試的保單不是7月底停售就是會改款,也因此市場上出現部分保單停售效應。
金管會要修保險法引進立即糾正措施,條文中明訂資本適足率嚴重不足即是RBC低於50%、淨值已為負數者也列入,必須限期增資或改善,期限屆滿仍未改善者,從期限屆滿隔天起算90日,保險局就應接管、勒令停業清理或命令解散。
目前符合此標準的保險公司有4家,即宏泰人壽、朝陽人壽、幸福人壽及國寶人壽,7日都由公司總經理出席保險法修法公聽會,據悉,會中業者力陳今年6月前才完成保險法修法,官員也曾公開說過會給自救機會,業者亦已提出方案,但下半年又馬上啟動新的一波修法,擺明就是要讓其退場,堅持應該各公司自救,不要明訂接管條件。
朝陽人壽淨值缺口已小於20億元,同樣希望爭取更多時間自救;而宏泰人壽淨值仍為正數,但RBC不到50%,宏泰人壽表示,其有多筆建案有極高的未實現利益,但無法顯現在會計財報上,明年起建案完工出售,RBC可立即彈升到200%以上。
壽險業者表示,另兩家淨值缺口都各逾200億元以上,即便一口氣增資50億元,仍不可能達到自救的標準,一旦保險法修法完成,這二家公司勢必進入最後倒數階段,因此極力反對保險法修法。
但是保險法條文雖參考銀行法,仍比銀行法「寬鬆」,銀行法明訂銀行虧損逾資本1/3即要求90日內補足,若無法在期限內完成是立即接管,另一標準是資本適足率低於2%也是90日內要改善,否則也是立即接管,保險法則是RBC低於50%時,保險局還可以給一定期限自救,期限屆滿才起算90日的接管到數。
目前符合此標準的保險公司有4家,即宏泰人壽、朝陽人壽、幸福人壽及國寶人壽,7日都由公司總經理出席保險法修法公聽會,據悉,會中業者力陳今年6月前才完成保險法修法,官員也曾公開說過會給自救機會,業者亦已提出方案,但下半年又馬上啟動新的一波修法,擺明就是要讓其退場,堅持應該各公司自救,不要明訂接管條件。
朝陽人壽淨值缺口已小於20億元,同樣希望爭取更多時間自救;而宏泰人壽淨值仍為正數,但RBC不到50%,宏泰人壽表示,其有多筆建案有極高的未實現利益,但無法顯現在會計財報上,明年起建案完工出售,RBC可立即彈升到200%以上。
壽險業者表示,另兩家淨值缺口都各逾200億元以上,即便一口氣增資50億元,仍不可能達到自救的標準,一旦保險法修法完成,這二家公司勢必進入最後倒數階段,因此極力反對保險法修法。
但是保險法條文雖參考銀行法,仍比銀行法「寬鬆」,銀行法明訂銀行虧損逾資本1/3即要求90日內補足,若無法在期限內完成是立即接管,另一標準是資本適足率低於2%也是90日內要改善,否則也是立即接管,保險法則是RBC低於50%時,保險局還可以給一定期限自救,期限屆滿才起算90日的接管到數。
高雄發生重大氣爆事件後,受災戶接著要面臨的就是重建家園、暫時安身等費用,目前有15家壽險公司針對高雄氣爆受災戶,提供保單貸款免息措施,保戶可多加利用這種無息資金,進行災後重建。
國泰人壽5日宣布,即日起到10月31日止,提供新增貸款半年無息優惠,保戶可在保單可借金額內,動支現金,半年內都不用計息,國壽表示,希望讓受災保戶能無後顧之憂重建其家園,國壽也預估,光是災區保戶可借金額就逾千萬元。
另外,保險局5日也公布最新保險理賠統計,依據產險公會統計,在高雄前鎮區、苓雅區承保的商業火險有745件,其中已有15件通報理賠,保額1,200萬元;住宅火險承保案件有6,452件,其中有172件通報理賠,保額2,700萬元;車輛保險部分有17輛車通報理賠,保額 1,800萬元。
壽險部分理賠金額有5,000萬元,傷害部分則有7,100萬元,合計有 1.2億元的理賠金,各壽險公司也都強調會啟動加速理賠機制。
針對高雄氣爆事件,壽險公會已整合各壽險公司服務措施,包括災區保戶可緩繳保費、保單貸款免息或延緩還款、緩繳房屋貸款、補發保單免工本費。
其中保單新增貸款免息的部分最為實際,保戶可動用這部分無息資金,動建家園,除了國壽提供為期半年無息的措施外,康健人壽無論新舊保單貸款,到今年12月底前都無息,另外如台灣人壽、台銀人壽、中國人壽、南山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幸福人壽、朝陽人壽、合庫人壽、元大人壽、保德信人壽、友邦人壽、法國巴黎人壽、保誠人壽等則是對新增額度,提供約3個月的免息措施。
由於保單貸款是保戶動用自己的保單價值準備金,一般壽險公司都要收取3.5∼7%不等的利率,若可利用壽險公司賑災的零息保單貸款措施,等於多了一筆無息資金可協助重建家園或暫時安身。
國泰人壽5日宣布,即日起到10月31日止,提供新增貸款半年無息優惠,保戶可在保單可借金額內,動支現金,半年內都不用計息,國壽表示,希望讓受災保戶能無後顧之憂重建其家園,國壽也預估,光是災區保戶可借金額就逾千萬元。
另外,保險局5日也公布最新保險理賠統計,依據產險公會統計,在高雄前鎮區、苓雅區承保的商業火險有745件,其中已有15件通報理賠,保額1,200萬元;住宅火險承保案件有6,452件,其中有172件通報理賠,保額2,700萬元;車輛保險部分有17輛車通報理賠,保額 1,800萬元。
壽險部分理賠金額有5,000萬元,傷害部分則有7,100萬元,合計有 1.2億元的理賠金,各壽險公司也都強調會啟動加速理賠機制。
針對高雄氣爆事件,壽險公會已整合各壽險公司服務措施,包括災區保戶可緩繳保費、保單貸款免息或延緩還款、緩繳房屋貸款、補發保單免工本費。
其中保單新增貸款免息的部分最為實際,保戶可動用這部分無息資金,動建家園,除了國壽提供為期半年無息的措施外,康健人壽無論新舊保單貸款,到今年12月底前都無息,另外如台灣人壽、台銀人壽、中國人壽、南山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幸福人壽、朝陽人壽、合庫人壽、元大人壽、保德信人壽、友邦人壽、法國巴黎人壽、保誠人壽等則是對新增額度,提供約3個月的免息措施。
由於保單貸款是保戶動用自己的保單價值準備金,一般壽險公司都要收取3.5∼7%不等的利率,若可利用壽險公司賑災的零息保單貸款措施,等於多了一筆無息資金可協助重建家園或暫時安身。
為加速體弱壽險公司自救否則退場,金管會正積極推動保險法急迫性修法,要引進「立即糾正措施」,本周四(7日)即將舉行公聽會,預計9月將草案送交行政院,年底前送立法院修正。
目前國內共有3家壽險公司淨值為負,其中國寶人壽及幸福人壽缺口都已逾200億元,保險局上周更否准國寶人壽的增資計畫,不贊成其用信託架構,若國寶人壽半年報淨值缺口再擴大,就會落入保險局的行政裁量權,即隨時可以啟動動作;另外幸福人壽方面也被認為增資不夠積極。
體弱壽險公司對立即糾正措施相當「敏感」,都希望能參加公聽會,了解內容,壽險公會表示,已收到開會公文,討論後若認為有需要,不排除安排資本適足率不足的幾家業者,親自出席瞭解政策作法及反應心聲。
金管會保險局官員也指出,這場公聽會除了業者之外,還會有4∼ 5位學者專家參與,希望多聽各方看法。
事實上,去年底金管會修保險法時,原本即有加入「立即糾正措施」,但最後為了在今年6月股東會前通過保險法,保險資金投資個股後不再擁有董監投票權,僅能進行財務性投資。
壽險公會表示,「立即糾正措施」就是類似目前銀行法的規定,有明確的接管指標,不能等到公司淨值為負才處理,只要RBC低於100%時,若規定限期無法改善,就派員監管,若再低於50%無法改善,啟動強制接管。
獲邀參與公聽會的學者之一、政大保險學系助理教授彭金隆認為,主管機關希望國內金融業打亞洲盃,政策主軸當中就有提升保險業競爭力方案,因此於法規上設計退場機制,有其必要性。
他提到,若保險法有明確規定監管、接管的指標數據,業者RBC一旦瀕臨邊緣時,應該會有更積極引資或增資的作為,才有機會健全整體市場。
目前國內共有3家壽險公司淨值為負,其中國寶人壽及幸福人壽缺口都已逾200億元,保險局上周更否准國寶人壽的增資計畫,不贊成其用信託架構,若國寶人壽半年報淨值缺口再擴大,就會落入保險局的行政裁量權,即隨時可以啟動動作;另外幸福人壽方面也被認為增資不夠積極。
體弱壽險公司對立即糾正措施相當「敏感」,都希望能參加公聽會,了解內容,壽險公會表示,已收到開會公文,討論後若認為有需要,不排除安排資本適足率不足的幾家業者,親自出席瞭解政策作法及反應心聲。
金管會保險局官員也指出,這場公聽會除了業者之外,還會有4∼ 5位學者專家參與,希望多聽各方看法。
事實上,去年底金管會修保險法時,原本即有加入「立即糾正措施」,但最後為了在今年6月股東會前通過保險法,保險資金投資個股後不再擁有董監投票權,僅能進行財務性投資。
壽險公會表示,「立即糾正措施」就是類似目前銀行法的規定,有明確的接管指標,不能等到公司淨值為負才處理,只要RBC低於100%時,若規定限期無法改善,就派員監管,若再低於50%無法改善,啟動強制接管。
獲邀參與公聽會的學者之一、政大保險學系助理教授彭金隆認為,主管機關希望國內金融業打亞洲盃,政策主軸當中就有提升保險業競爭力方案,因此於法規上設計退場機制,有其必要性。
他提到,若保險法有明確規定監管、接管的指標數據,業者RBC一旦瀕臨邊緣時,應該會有更積極引資或增資的作為,才有機會健全整體市場。
大陸針對保險業企業推出的「以房養老」政策,引起市場激烈討論。如今一個月過去了,受到房地產政策、流程繁瑣等影響,僅一家上報以房養老方案,多數保險企業因此事涉及政策、法律、人的壽命及房價的漲跌等因素,躊躇不前。
6月23日,大陸保監會公布「關於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首批保險產品是非參與型產品,保險公司不參與房屋的增值分享,即老人把住房抵押給保險公司後,會聘請專業的評估公司給出一個估價,無論房價怎麼波動,按照既定的估值定期向老年人支付養老年金直至身故。
根據北京商報報導日前稱,以房養老的指導意見敲定前,包括幸福人壽、合眾人壽、泰康人壽、太平洋人壽、平安人壽、中美大都會人壽、中宏人壽等保險企業已經進行過一段時間的參與以房養老保險調研。但為何在上路一個月後,僅有一家險企上報具體方案?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表示,以房養老牽涉到金融業、社會保障、房地產等多個行業,需要管理層實施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否則就會出現雷聲大雨點小,難有實質進展。
另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以房養老保險業務流程複雜,期限較長,涉及領域廣;險企開展此項業務,將面臨較為明顯的利率風險、房價波動風險、長壽風險、現金流風險等業務風險,並將受到房地產政策、稅收政策以及法律環境的影響。
此外,平安人壽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以房養老涉及房地產等新的風險領域,需要對客戶的房產進行長期估值、抵押,客戶的服務、理賠等工作也與傳統保險產品有較大差異,所以平安養老目前尚無相關產品也尚未申請。
不過據了解,土地使用權問題才是未來以房養老的真正阻礙。平安證券認為,由於大陸國內房屋所有人具有的只是70年的房屋居住權( 商用50年),並沒有房屋土地的所有權,因此房屋產權面臨70年後被收回或者中途被強拆的風險,這種不確定性決定了保險機構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意願參與這個計畫。
6月23日,大陸保監會公布「關於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首批保險產品是非參與型產品,保險公司不參與房屋的增值分享,即老人把住房抵押給保險公司後,會聘請專業的評估公司給出一個估價,無論房價怎麼波動,按照既定的估值定期向老年人支付養老年金直至身故。
根據北京商報報導日前稱,以房養老的指導意見敲定前,包括幸福人壽、合眾人壽、泰康人壽、太平洋人壽、平安人壽、中美大都會人壽、中宏人壽等保險企業已經進行過一段時間的參與以房養老保險調研。但為何在上路一個月後,僅有一家險企上報具體方案?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表示,以房養老牽涉到金融業、社會保障、房地產等多個行業,需要管理層實施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否則就會出現雷聲大雨點小,難有實質進展。
另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以房養老保險業務流程複雜,期限較長,涉及領域廣;險企開展此項業務,將面臨較為明顯的利率風險、房價波動風險、長壽風險、現金流風險等業務風險,並將受到房地產政策、稅收政策以及法律環境的影響。
此外,平安人壽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以房養老涉及房地產等新的風險領域,需要對客戶的房產進行長期估值、抵押,客戶的服務、理賠等工作也與傳統保險產品有較大差異,所以平安養老目前尚無相關產品也尚未申請。
不過據了解,土地使用權問題才是未來以房養老的真正阻礙。平安證券認為,由於大陸國內房屋所有人具有的只是70年的房屋居住權( 商用50年),並沒有房屋土地的所有權,因此房屋產權面臨70年後被收回或者中途被強拆的風險,這種不確定性決定了保險機構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意願參與這個計畫。
壽險新契約保費今年有望再挑戰新高。壽險業者表示,6月單月新契約保費約89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上半年累計則超過5,80 0億元,成長幅度約15%,加上下半年仍可能出現停售效應,全年有機會挑戰新高紀錄。
因為4月1日之後仍未停售其部分未通過利潤測試的保單,有8家壽險公司接到保險局的「絕命追殺令」,要求增資或限制盈餘分配,這些業者目前有共識,希望向保險局爭取增資或限制盈餘分配的計算基礎,能從今年1月1日,改為4月1日,如此才有一致性的公平機制。
無論保險局是否同意這項提案,這8家壽險公司包括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信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台灣人壽、合庫人壽、台銀人壽,以及幸福人壽,今年前5月新契約保費占整體業界約47%左右,未通過利潤測試的保單預計7、8月就會陸續停售、改款。
由於其中許多都是短期年養老險,業界預估,7月仍是可能出現新一波的停售熱賣潮。
壽險業新契約保費的歷史新高是2012年的1.19兆元,去年年初即預期會有保費懸崖,但去年第4季金管會出手管類定存保單,讓全年新契約保費仍是達到1.11兆元,微幅衰退7%左右。
今年初壽險業界再度預估可能出現保費懸崖,且可能衰退20∼30%,但上半年在利變壽險走紅、利潤測試停售及連動債投資型保單熱銷等因素下,新契約保費預估有5,825億元左右,大幅成長15%,若以此速度成長,全年上看1.2兆元的新高紀錄。
上半年新契約保費第一名是國泰人壽的1,24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5%,主要是由投資型保單撐盤;第二名是富邦人壽的1,008億元,同比成長13%;第三名是南山人壽787億元,微幅衰退2%;中國人壽則以約478億元拿下第四名,同比成長45%;第五名是成長62%的新光人壽,新契約保費360億元。
因為4月1日之後仍未停售其部分未通過利潤測試的保單,有8家壽險公司接到保險局的「絕命追殺令」,要求增資或限制盈餘分配,這些業者目前有共識,希望向保險局爭取增資或限制盈餘分配的計算基礎,能從今年1月1日,改為4月1日,如此才有一致性的公平機制。
無論保險局是否同意這項提案,這8家壽險公司包括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信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台灣人壽、合庫人壽、台銀人壽,以及幸福人壽,今年前5月新契約保費占整體業界約47%左右,未通過利潤測試的保單預計7、8月就會陸續停售、改款。
由於其中許多都是短期年養老險,業界預估,7月仍是可能出現新一波的停售熱賣潮。
壽險業新契約保費的歷史新高是2012年的1.19兆元,去年年初即預期會有保費懸崖,但去年第4季金管會出手管類定存保單,讓全年新契約保費仍是達到1.11兆元,微幅衰退7%左右。
今年初壽險業界再度預估可能出現保費懸崖,且可能衰退20∼30%,但上半年在利變壽險走紅、利潤測試停售及連動債投資型保單熱銷等因素下,新契約保費預估有5,825億元左右,大幅成長15%,若以此速度成長,全年上看1.2兆元的新高紀錄。
上半年新契約保費第一名是國泰人壽的1,24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5%,主要是由投資型保單撐盤;第二名是富邦人壽的1,008億元,同比成長13%;第三名是南山人壽787億元,微幅衰退2%;中國人壽則以約478億元拿下第四名,同比成長45%;第五名是成長62%的新光人壽,新契約保費360億元。
要有效增加財富、享受富足的生活,須注重理財與投資,尤其面對通貨膨脹,更要妥善規畫家庭財務;國內壽險公司推出「增額終身壽險」保單,既享有保障,也有理財功能,相當受市場歡迎。
協助客戶財務規劃經驗豐富的幸福人壽行銷副總唐淑鐘指出,客戶家庭財務狀況各有不同,但增額終身壽險保單是符合多數人保險兼顧財務需求的優質險種。以幸福人壽推出的「幸福美滿增額終身壽險( IWZ)」為例,唐淑鐘說,這張保單可幫保戶做好個人理財規劃,具備終身增額、年年增值、資產累積抗通膨、財富不縮水等特色,保戶不會因景氣波動而心情起伏,透過基本的保險保障,即可規劃富足的人生。
市場此類險種提供不同繳費年期選擇,幸福人壽「IWZ保單」就有 6年、10年、15年及20年之繳費年期,保戶可依個人及家庭財務需求選擇適合的繳費年期,以滿足不同階段的家庭理財規劃。如30歲投保 100萬,繳費期間6年期為例,享保費4%折扣,前20年按基本保額每年16%單利增額,第21年起保額每年2.25%複利增值,該保單的保障內容尚包括:身故/全殘保險金給付、祝壽金等,是目前國內保險市場受矚目的超值保單,可實現資產保值增值,有效對抗通膨。
理財專家強調,在國內外物價不斷攀升尚未有效紓解之際,民眾除撙節開支外,更要積極增進財富累積,而投資理財重在堅持,積少成多、聚沙成金,隨個人財富、投資經驗的累積,將有更多投資選擇,從而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協助客戶財務規劃經驗豐富的幸福人壽行銷副總唐淑鐘指出,客戶家庭財務狀況各有不同,但增額終身壽險保單是符合多數人保險兼顧財務需求的優質險種。以幸福人壽推出的「幸福美滿增額終身壽險( IWZ)」為例,唐淑鐘說,這張保單可幫保戶做好個人理財規劃,具備終身增額、年年增值、資產累積抗通膨、財富不縮水等特色,保戶不會因景氣波動而心情起伏,透過基本的保險保障,即可規劃富足的人生。
市場此類險種提供不同繳費年期選擇,幸福人壽「IWZ保單」就有 6年、10年、15年及20年之繳費年期,保戶可依個人及家庭財務需求選擇適合的繳費年期,以滿足不同階段的家庭理財規劃。如30歲投保 100萬,繳費期間6年期為例,享保費4%折扣,前20年按基本保額每年16%單利增額,第21年起保額每年2.25%複利增值,該保單的保障內容尚包括:身故/全殘保險金給付、祝壽金等,是目前國內保險市場受矚目的超值保單,可實現資產保值增值,有效對抗通膨。
理財專家強調,在國內外物價不斷攀升尚未有效紓解之際,民眾除撙節開支外,更要積極增進財富累積,而投資理財重在堅持,積少成多、聚沙成金,隨個人財富、投資經驗的累積,將有更多投資選擇,從而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保單利潤測試出現虧損,卻不停售,8家壽險公司接到「絕命追殺令」。包括富邦人壽、南山人壽等8家壽險公司在今年3月底完成保單利潤測試後,對於有虧損的保單未立即停售,已接到保險局來函,要求要增資或限制盈餘分配。
這8家壽險公司分別是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信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台灣人壽、合庫人壽、台銀人壽及幸福人壽,今年前5月新契約保費總計達2327億元,占整體壽險新契約保費的47%,保險局要求一個月內提出財務改善計畫,針對未停售、但利潤測試是虧損的保單,從今年1月1日起,計算缺口後,進行同金額的增資或限制盈餘分配,對這8家公司勢必造成極大的衝擊。
保險局方面表示,去年就已先針對利變年金、萬能壽險要求今年起,不能出現「費差損」,有多家公司就偷偷在去年12月進行保單改款,規避保險局的管理;今年3月底,保險局要求依過去3年的平均投資報酬率,進行保單利潤測試,以無風險利率最多加計1%的方式試算保單,若虧損就必須停售,一般躉繳、10年期以內的儲蓄險,大多很難過關。
保險局表示,計算出來後的確有些保單就是虧損,但又有公司以實際投報率會高於保單虧損部位為由,未停售保單,因此就發函這些公司,就未停售卻又利潤計算有缺口的保單要預留獲利來支應,官員表示:「既然公司強調其獲利很高,就留在帳上作保證。」
壽險業者表示,有些保單銷售量很大,若以無風險利率加計微幅貼水計算後,要增提的金額可能是數億到數十億元,若是有獲利的公司就增提特別盈餘公積,不得分配,但若沒有賺這些多的公司,就可能出現累積虧損,或要增資,對這些公司財務是很大的壓力。
部分接到函令的公司表示,若3月底停售保單的公司就不會接到函令,也免增提金額,但3月之後仍繼續賣的業者,則是要從年初開始計算增提金額,爭取可以只要罰4月開始的銷售量。
這8家壽險公司分別是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信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台灣人壽、合庫人壽、台銀人壽及幸福人壽,今年前5月新契約保費總計達2327億元,占整體壽險新契約保費的47%,保險局要求一個月內提出財務改善計畫,針對未停售、但利潤測試是虧損的保單,從今年1月1日起,計算缺口後,進行同金額的增資或限制盈餘分配,對這8家公司勢必造成極大的衝擊。
保險局方面表示,去年就已先針對利變年金、萬能壽險要求今年起,不能出現「費差損」,有多家公司就偷偷在去年12月進行保單改款,規避保險局的管理;今年3月底,保險局要求依過去3年的平均投資報酬率,進行保單利潤測試,以無風險利率最多加計1%的方式試算保單,若虧損就必須停售,一般躉繳、10年期以內的儲蓄險,大多很難過關。
保險局表示,計算出來後的確有些保單就是虧損,但又有公司以實際投報率會高於保單虧損部位為由,未停售保單,因此就發函這些公司,就未停售卻又利潤計算有缺口的保單要預留獲利來支應,官員表示:「既然公司強調其獲利很高,就留在帳上作保證。」
壽險業者表示,有些保單銷售量很大,若以無風險利率加計微幅貼水計算後,要增提的金額可能是數億到數十億元,若是有獲利的公司就增提特別盈餘公積,不得分配,但若沒有賺這些多的公司,就可能出現累積虧損,或要增資,對這些公司財務是很大的壓力。
部分接到函令的公司表示,若3月底停售保單的公司就不會接到函令,也免增提金額,但3月之後仍繼續賣的業者,則是要從年初開始計算增提金額,爭取可以只要罰4月開始的銷售量。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