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壽保險(公)公司新聞
全球人壽保險近期為了幫助新鮮人順利踏入壽險行業,特別推出了「服務接班人計畫」,並舉辦了盛大的「新秀成長營」。這個營會不僅是為了讓新進業務人員提升專業技能,還希望他們能夠在這個平台上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邁向成功之路。
今年的「新秀成長營」以「相信自己 勇於突破」為主題,透過各種課程和活動,讓新進人員從內在動力到實際操作都能得到全方位的成長。從「打造成功之路」到「尋找工作神隊友」,每個環節都充滿了挑戰與學習的機會。
在這兩天的營會中,新進業務人員們透過分享成功經驗、特工突擊訓練和增員撩心術等實用技巧,不僅增強了專業知識,也學會了如何與客戶建立良好的關係。
全球人壽資深副總經理鄭中安也親自出席了這次活動,並給予新秀們莫大的鼓勵。他表示,壽險業雖然充滿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行業,能夠幫助人們保護家庭,實現夢想。
鄭中安還勉勵新秀們要堅持不懈,面對困難時要保持正確的心態,並在這個平台上找到支持與成長的伙伴。他希望每位新秀都能在全球人壽的大家庭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
全球人壽每年舉辦二次「新秀成長營」,透過「打造成功之路」、 「特工突擊訓練」及「尋找工作神隊友」等課程,新進業務人員在兩 天內共同學習、交流,攜手發展「服務接班人計畫」。
其中,「打造成功之路」由新人分享,提供同儕成長學習的成功經 驗;再透過「特工突擊訓練」小組體驗式活動,從設定個人目標到學 習改變突破,齊心協力、共同成就最棒的團隊與自我,創造雙贏。此 外,發展組織實務經驗豐富的業務主管更是手把手分享超實用的「增 員撩心術」,輕鬆破冰開啟與客戶的話題,引導新秀們「尋找工作神 隊友」,最後再結合增員闖關驗收活動,以奠定新人發展組織基礎。
全球人壽資深副總經理鄭中安親自到場為學員們加油並表示,自去 年3月接任業務本部主管以來,這是首次參與新秀成長營,跟大家一 樣也算是新秀,期望未來跟大家一起努力。壽險業雖然會面臨很多挑 戰,但是更重要的是可以同時成就自己,也能成為客戶家庭的守護者 ,保險事業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鄭中安勉勵新秀們,當面臨客戶的拒絕,或是同業的挑戰時,需要 不斷地學習,保持正確的心態,更重要的是要堅持下去,希望新秀們 在全球人壽新秀成長營這個平台,能夠找到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的夥 伴,並抱持著堅持不放棄的精神,跟團隊一起成長茁壯,祝福在全球 人壽都能實現夢想。
全球人壽保險近期與京城銀行攜手,為臺南市玉井區農會會員團體量身打造微型傷害保險,這也是全球人壽首次承保並由京城銀行贊助的農會團體微型傷害保險項目。這項合作不僅展現了全球人壽對於社會安全保障的貢獻,更透過公私協力模式,實質提升了我們社會的保障網絡。 這次的微型保險專為玉井區農會會員設計,承保單位是全球人壽,贊助單位則是京城銀行,而農會則擔任要保單位。會員們每人可享有50萬元的保額,這將大大幫助農民在遭遇意外或變故時,減少生活上的困擾,並強化我們社會安全網的韌性。 自從全球人壽開始推動微型保險計劃以來,公司一直與各地縣市政府和特定團體合作,確保弱勢家戶在面對風險和意外時,還能依靠微型保險的支持。這項努力也獲得了主管機關的認可,全球人壽在111年再度榮獲公平待客排名前25%的壽險公司殊榮,並持續關注高齡、身心障礙、中低收入等弱勢族群以及年輕朋友的金融需求。
本次微型保險對象為玉井區農會會員,由全球人壽承保、京城銀行 捐贈,並由農會擔任要保單位,為玉井區農會會員們提供團體微型傷 害保險每人保額50萬,可幫助農民在面對變故或意外時,免於陷入生 活困頓,有助強化社會安全網的韌性。
自從推動微型保險以來,全球人壽持續與各縣市政府或者特定團體 合作,讓弱勢家戶面臨意外與風險時,還有全球人壽的微型保險來撐 腰,更獲主管機關肯定,於111年再度獲選為公平待客排名前25%的 壽險公司,並持續強化關注高齡、身心障礙、中低收入等弱勢族群及 年輕朋友的金融需求。
投資型保單新制7月1日正式上路,包含類全委帳戶淨值低於80%不 得再配息;保單滿五周年才能有加值給付;全面禁連槓桿或反向ETF ;基金平台禁連非投資等級及新興市場債基金;類全委投資非投資等 級及新興市場基金不得逾規模20%等,不少保戶趕在新制上路前搶購 舊款保單,形成一波搶購潮。
受到資本市場波動影響,保戶觀望,投資型保單從去年2月開始銷 售持續衰退,4月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僅182.5億元,5月因搶購潮 開始回溫,國泰、富邦、新光、台灣、中國等大型壽險5月投資型保 單新契約保費達131億元,若加計台新、三商、全球、元大等壽險公 司則逾170億元,估5月投資型新契約保費應有250∼260億元,今年前 五月投資型新契約保費可望突破千億元,但同比仍是衰退45%左右。
預計投資型保單業績回升可延續到6月,下半年買氣仍要觀察,壽 險業者分析,新制上路後,不管是業務員與保戶,都需一段時間適應 ,但長期來說仍是看好投資型保單表現。
因這波投資型保單搶購潮,讓壽險業5月新契約保費開出紅盤,六 大壽險5月新契約保費近400億元,比起去年5月成長16%,也比起4月 增加百億元、成長33%,若加計其他壽險公司,整體壽險業5月新契 約保費約會在630億元以上、年成長約7%,終止連15月的新契約保費 衰退。
六大壽險今年前5月新契約保費約1,747億元,仍呈現年減29%,預 估今年前5月壽險業新契約保費約2,750億元左右,年減約31%,仍是 較大幅度的衰退,去年壽險新契約保費已衰退26%,今年要恢復成長 仍不易,恐連二年衰退。
台灣壽險業投資大陸市場情況分析:經濟復甦但投資態度猶豫不決
大陸經濟在去年底解封後逐漸復甦,壽險業對大陸資本市場的投資也隨之出現波動。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台灣壽險業今年首季對大陸的投資金額為新台幣1,097億元,雖然較去年同期減少了近半成,但終結了連續七季的減碼趨勢。
過去一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壽險業對大陸股債的投資持續減少,去年底投資部位甚至創下2015年第4季以來的新低。然而,今年首季,壽險業對大陸的投資金額終於出現小幅回升,但增長幅度並不高。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壽險業對大陸的投資金額有所回升,但整體投資態度仍顯得猶豫不決。今年首季,壽險業實現的大陸股債市獲利僅約16億元,為2017年第一季以來的七年新低。
在各大壽險公司中,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國人壽和全球人壽都有小幅加碼,其中國泰人壽和富邦人壽的加碼金額較高。不過,由於過去一年投資水位逐漸降低,目前富邦人壽已經取代國泰人壽,成為壽險業對大陸股債投資的第一大公司。
總的來說,台灣壽險業對大陸市場的投資仍處於觀望態度,雖然經濟復甦,但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並未完全恢復。
2021年受到新冠肺炎爆發,大陸封城影響,壽險業投資大陸股債從 2021年第二季就開始呈現減碼,創下連七季減碼紀錄,去年底壽險業 投資部位降到1,074億元,創下2015年第4季有統計以來的新低。
直到今年首季才終結連七季減碼的情況,壽險業第一季單季加碼近 23億元,整體壽險業首季投資大陸股債金額小幅上升到1,096億元, 為有統計以來的單季次低紀錄,與去年第一季相較減少1,072億元、 年減幅度49%。
壽險業從去年第2季開始就積極實現大陸債券資本利得,去年第3季 、第4季實現獲利皆逾140億元,加上投資水位降低,首季壽險業實現 大陸股債市獲利僅約16億元,為2017年第一季以來的七年新低,相較 於去年第一季減少47億元、年減74%。
第一季包含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國人壽、全球人壽 皆有小幅加碼,但加碼金額不算高,首季加碼大陸股債投資部位較多 的是國泰人壽,單季加碼約25億元,其次是富邦人壽單季加碼約24億 元。
過去壽險業大陸資本市場投資第一大是國泰人壽,大陸股債投資部 位在2021年初曾有到最高1,200億元以上,後來陸續實現大陸債券資 本利得,加上人民幣兌新台幣貶值,2021年底開始逐步降低水位到千 億元以下,截至第一季僅剩254億元。
因國壽去年底減碼多,目前壽險業大陸股債投資第一大改為富邦人 壽,第一季總投資金額為273億元,不過富壽過去大陸股債投資金額 幾乎未超過400億元以上,最高時期為2015年的390億元,之後投資部 位皆在200億∼300億元之間。
全球人壽保險近期針對現代人的退休準備進行深入研究,強調「退休、醫療、長照」三大保險帳戶的重要性。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健康變化,這三大保險帳戶能夠有效對抗突發疾病或意外,確保晚年生活品質。以下是對三大保險帳戶的詳細解說: 首先來說說「退休帳戶」。我們都知道,努力工作為的就是晚年能夠享受更高的財務自由。但隨著通貨膨脹和物價攀升,我們辛苦積累的退休金可能會逐漸縮水。因此,上班族應該及早規劃合適的退休金商品,例如近年來流行的資產累積型保單「利變型壽險」,這種保單具有雙重優勢,深受消費者喜愛。 接著是「醫療帳戶」。隨著年紀增長,醫療支出也隨之增加。尤其是醫療自費項目和费用的不斷上升,未來的醫療成本將更加高昂。因此,除了健保之外,我們還需要商業保險來補充醫療帳戶的缺口。例如,實支實付醫療險和定額給付醫療險可以補貼健保不給付的差額,並填補住院期間的看護費和營養品等開銷。此外,重大傷病險和癌症險也能夠減輕我們罹病後的醫療費用。 最後是「長照帳戶」。隨著人口老化,長期照顧的需求日益增加。對於失能或失智的長者來說,這些照顧費用和醫療支出相當沉重。利用長照險可以分攤這些經濟壓力。長照險的理賠標準是「長期照顧狀態」,只要符合生理功能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其中之一,並達到一定期間,即可申請理賠。 總結來說,全球人壽保險強調,為了確保我們的晚年生活品質,應該及早規劃「退休、醫療、長照」三大保險帳戶,這樣才能在面對疾病或意外時,真正運用保險來補足缺口,享受完備的人生下半場。
首先是「退休帳戶」,努力工作只為了晚年能擁有較高的財務自由,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其中勞保、勞退是多數勞工重要的退休金來源,但可能會因通貨膨脹、物價攀升,造成辛苦累積的財富價值隨著時間而縮減,因此上班族想要有效地累積退休金,可依自身需求審慎評估,規劃合適的商品,如近年來熱門的資產累積型保單「利變型壽險」即是一種方式,主要具備二大優勢備受民眾青睞。
再來是「醫療帳戶」,隨著年紀漸長,身體病痛也開始找上門,上班族會隨著年紀漸長,面臨各種醫療支出,且有鑑於醫療自費項目及費用增加的趨勢,未來生病成本也將愈來愈高,如想獲得更好的醫療品質與照護,單靠健保給付恐怕不夠用,此時可適時透過商業保險,填補醫療帳戶缺口,如以實支實付醫療險搭配定額給付醫療險的方式,前者能補貼健保不給付的差額,後者則能填補住院期間看護費、購買營養品等的隱形開銷。
再者可補強重大傷病險、癌症險等險種,以減輕罹病後所需的龐大醫療費用支出,因此我建議上班族應盡早依自身需求規劃相關醫療保障,以避免因體況、已達投保年齡上限等因素,而無法為醫療帳戶提前累積儲蓄,反而很有可能會侵蝕原有的退休金。
最後是「長照帳戶」,在國內人口老化趨勢難以扭轉之下,長期照顧需求成為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課題。邁入老年,因失能或失智而無法自理,所產生的龐大醫療支出與照顧費用,如未有保險轉嫁長照風險,對銀髮族的退休生活,將會帶來巨大的衝擊,不妨善用長照險來分攤沉重的經濟壓力。一般而言,長照險是以「長期照顧狀態」作為理賠認定標準,只要符合生理功能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二項情形之一,且達一定期間,即可申請理賠。
雖然壽險業近期面臨連續三季資金淨流出,但行業內部人士普遍認為,目前並未出現流動性危機。這主要基於以下三大原因:首先,壽險公司的現金水平仍然很高,首季現金與約當現金總額接近1.27兆元;其次,現金流入並不僅來自保費,投資的利息收入也能夠滿足保險給付的需求;最後,保單宣告利率的緩慢上升,預計將增加利變型保單新契約的保費流入。 去年下半年,由於保單解約增加,多家壽險公司陸續處分股債以提升現金水位。首季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衰退39.4%,續期保費同比微減5%。不過,壽險公司已經積累了相對高比例的現金部位。例如,國泰人壽和富邦人壽的首季現金與約當現金部位佔總投資資產的4%,國泰人壽有近3,760億元,富邦人壽有2,250億元左右。整體來看,壽險業帳上現金與約當現金部位已連續兩季保持在兆元以上的水平。 除了現有現金部位,壽險公司還能透過投資孳息及資本利得來籌措現金,並應對保險給付。以國泰人壽和富邦人壽為例,這兩家公司每年約有1,300億至2,000億元的利息與股息收入。 去年美國大舉升息,導致民眾轉向購買高利美債而非保單。然而,壽險業陸續提高宣告利率,有望吸引保戶回籠。去年12月,壽險業拉高一波宣告利率,其中台灣人壽美元保單宣告利率達3.8%為最高。今年4月,國泰人壽將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提高到3.5%,5月全球人壽則將其提高到3.8%。6月份,台壽推出新利變型保單,美元宣告利率拉到4%成為市場最高,中壽也調升部分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最高達3.9%。
台灣壽險業界在6月份的利率調整上,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化」現象。許多知名壽險公司如國泰、富邦、南山、三商美邦、全球、元大、遠雄等,都選擇維持5月的利率水準,並未進行調整。然而,中國人壽與台灣人壽卻逆勢而行,調升了利率。其中,台壽更是推出美元與新台幣利變保單,利率分別衝上4%與2.7%,創下市場最高水準。 中壽公司昨日表示,根據公司策略,為強化保障型期繳產品,特別調整了部分美元保障型商品的宣告利率,調升幅度約為5至10個基本點,調整後美元宣告利率最高達到3.9%。而台壽則是推出了兩款新保單,一款美元保單,一款新台幣保單,這兩款保單的利率分別達到4%與2.7%,均創下市場最高水平。 業界人士指出,多數壽險公司在6月份宣告利率上按兵不動,主要原因是目前的投資收益率並未明顯增加,宣告利率的調整空間有限。此外,無論美元保單的宣告利率如何調整,都難以追上美元定存利率,因此壽險公司調高宣告利率來刺激買氣的效果已經明顯減弱。 對於台壽推出的利率達4%的美元保單,業界人士表示,「台壽一向都很殺,這樣的利率能否吸引客戶回頭加碼美元保單,值得觀察。」宣告利率是保險公司向保戶收取保費後,根據實際投資狀況等因素得到的報酬率。這種利率會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而有所改變,是一種非固定也非保證的利率。
中壽昨天指出,依據公司策略,為強化保障型期繳產品,調整部分美元保障型商品宣告利率,主要調升幅度約5至10個基本點,調整後美元宣告利率最高為3.9%。
台壽則新推一張美元、一張新台幣利變保單,這兩張新保單來勢洶洶、將宣告利率拉到同業最高水準,美元高達4%、新台幣則是2.7%。
一家壽險公司高層指出,多數壽險業者6月宣告利率按兵不動,主要原因是目前的投資收益率並沒有明顯增加,宣告利率的調整幅度有限,另一方面,美元保單的宣告利率再怎麼調,也難以追上美元定存利率,壽險公司調高宣告利率刺激買氣的效果已經明顯鈍化。
至於台壽推出利率達4%的美元保單,壽險同業說,「台壽一向都很殺,這樣的利率能否吸引客戶回頭加碼美元保單,值得觀察。」
宣告利率是指保險公司向保戶收取保費後加以運用後,依據實際投資狀況等因素得到的報酬率。宣告利率會隨經濟環境而有所改變,是一種非固定也非保證的利率。
去年下半年因為保單解約增加,多家壽險陸續處分股債以提高現金 水位,首季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雖衰退39.4%、續期保費同比微減5 %,但壽險公司多已儲備相對高比例現金部位,如國泰人壽、富邦人 壽首季現金與約當現金部位占總投資資產4%,國壽有近3,760億元、 富壽有2,250億元左右,整體壽險業帳上現金與約當現金部位,已連 續兩季維持在兆元以上的水位。
除現有現金部位外,壽險公司靠投資孳息及資本利得籌措現金,也 能支應保險給付,以壽險兩大龍頭國泰人壽、富邦人壽來說,每年約 有1,300億∼2,000億元的利息與股息收入。
去年美國大舉升息,民眾轉往買高利美債而不買保單,但壽險業陸 續提高宣告利率,可望吸引保戶回籠。去年12月壽險業拉高一波宣告 利率,當時以台灣人壽美元保單宣告利率3.8%最高,今年4月國壽將 美元保單拉高到3.5%,5月全球人壽再拉高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到3.8 %。
6月份台壽回攻,推出新利變型保單,美元宣告利率拉到4%暫為市 場最高,中壽也調升部分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最高3.9%。
台新金控昨日公布最新前十大股東名單,其中石化業大佬吳澄清繼續穩坐第一大股東寶座,儘管持股比率從去年的3.72%小幅下降至3.64%,但對於股東常會的舉行,吳澄清的影響力依然不容小覷。華南金控則是股權結構穩定,前十大股東面孔及排名已連續三年不變。
台新金控將於6月16日舉行股東常會,最新公告的前十大股東中,除了吳澄清外,台新租賃持股比率略降,從去年的3.17%降至3.1%。然而,遠雄人壽的持股比率則從1.06%上升至1.39%,從第八大股東一躍成為第三大股東。此外,花旗受託專戶持股比率較去年略降,從1.29%降至1.27%。
在第六大股東方面,新光吳家掌控的東賢投資持股比率微幅下滑,從去年的1.18%降至1.16%。摩根大通託管的先進總合國際股票指數基金持股比率與去年持平,為1.15%。全球人壽的持股比率則從去年的1.09%降至1.04%,位居第八大股東。
華南金控的股權結構相當穩定,前十大股東持股比率已連續三年不變。其中,台灣銀行、台銀人壽、第一銀行、元鼎投資、永財投資、財團法人林熊徵學田基金會、財政部、華泰銀行受託信託財產專戶等前八大股東持股比率均保持不變。挪威中央銀行持股比率微增,維持在1.1%。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持股比率則小幅減碼,從去年的1.06%降至1.03%。
台新金將在6月16日舉行股東常會,最新公告前十大股東,除最大 股東吳澄清外,其次為台新租賃持股3.1%,低於去年的3.17%。但 遠雄人壽持股從1.06%提高到1.39%,一舉從第八大股東竄上第三大 。第四是花旗受託專戶持股1.27%,也較去年1.29%下滑。
第五大股東為摩根大通託管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持股1.2 %,少於去年的1.27%。第六大股東為新光吳家掌控的東賢投資持股 1.16%、較去年1.18%下滑。第七大股東為摩根大通託管先進總合國 際股票指數基金持股的1.15%,與去年持平。第八大股東為全球人壽 持股1.04%、較去年1.09%下滑;第九大股東為新光合成纖維持股1 .04%,較去年1.06%減少;第十大股東為昶禾持股1.03%,少於去 年的1.05%。
華南金前十大股東面孔及排名連三年皆相同,且前八大股東持股比 也連三年皆相同,僅第九名的挪威中央銀行、第十名梵加德新興市場 股票指數基金近三年持股比率略有不同,顯示華南金的股權結構相當 穩定,變化相當小。
前八大股東、持股比率皆不變,分別為台灣銀行、台銀人壽、第一 銀行、元鼎投資、永財投資、財團法人林熊徵學田基金會、財政部、 華泰銀行受託信託財產專戶。第九大股東挪威中央銀行持股比去年微 增至1.1%,今年維持1.1%。第十大股東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 金前年持股1.05%,去年加碼至1.06%,今年小幅減碼至1.03%。
全球人壽保險為響應壽險公會在世界地球日前夕推廣的「為地球保險」精神,積極行動,号召全體員工一起關心環境保護。公司近期在澎湖白坑沙灘和新北石門白沙灣兩地舉辦了「護海行動 海好有你」淨灘活動,並在行動前特別舉辦環境保護講座,提升員工對環境永續的認識。
活動當日,全球人壽的員工們齊聚在白坑沙灘和白沙灣,帶著淨灘工具,一邊享受著海風和陽光,一邊清理著海灘上的塑料垃圾。這些塑料垃圾對海洋生態造成了嚴重威脅,全球三分之二的海鳥都曾經誤食過海洋垃圾,而每年約有800萬噸的塑膠製品流入大海。
全球人壽強調,參與淨灘活動是公司對員工的一項鼓勵,也是對台灣海岸線保護的實際行動。公司特別在淨灘前舉辦環境保護講座,透過專業講師的解說,讓員工了解環境保護與日常生活、健康的密切關係,從而更加重視環境保護的意義。
這樣的動態和靜態環保活動,不僅讓員工們實際參與到環境保護的過程中,也增強了員工間的團隊合作精神。透過這些活動,全球人壽不僅在內部培養了員工的環境意識,也向外界展示了公司對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的堅定承諾。
為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全球人壽在2021年底成立了永續發展委員會,並以低碳營運、責任投資及幸福社會為三大ESG策略主軸,打造出一個完整的永續發展藍圖。這些努力不僅對公司自身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也對整個社會的永續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
全球人壽保險秉持著對環境的關愛,在這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展開了一系列的環保活動,不僅讓同仁們實際參與到環境保護的行動中,也讓我們共同為台灣的海洋環境盡一份心力。公司特別在澎湖白坑沙灘和新北石門白沙灣兩地舉辦了「護海行動 海好有你」淨灘活動,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同仁們體驗到與自然互動的樂趣,更培養了環保意識。 在行動前,全球人壽還舉辦了環境保護講座,讓同仁們對環境保護有更深入的了解。這種從上而下的教育方式,不僅提升了同仁的環境永續知識,也強化了團隊的合作精神。 全球人壽自2021年底成立了永續發展委員會,並以低碳營運、責任投資及幸福社會為三大ESG策略主軸,努力打造一個綠色、永續的企業形象。公司積極推動淨零碳排的行動,從總公司能源管理到供應商的社會責任承諾,都體現了全球人壽對ESG的堅定承諾。 為了減少碳足跡,全球人壽還推出了保戶獎勵活動,並辦理電子化通知,這些措施在2022年已減少約585萬張紙的使用。此外,公司還透過發布《ESG環境永續資訊月報》和環境永續專案,如「我的一畝田」、「我的一畝茶」,不斷為地球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力。 這一切的努力,都是全球人壽對ESG永續行動的具體表現,也是對台灣環境保護貢獻的具體實踐。我們相信,在全球人壽的帶領下,我們將能夠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更可持續的未來。
全球人壽表示,公司鼓勵同仁參與淨灘,廣邀同仁用行動守護美麗台灣海岸線。此外,公司也於淨灘行動前舉辦環境保護講座,增進同仁對環境保護的知識與實踐方式。不僅由上而下帶領同仁們實際參與環境保護,也讓同仁們有機會聚在一起以行動投入並支持ESG,同時增進同仁間互助合作精神及團隊凝聚力。
為積極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全球人壽已於2021年底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並透過低碳營運、責任投資及幸福社會等三大ESG策略主軸,建構永續發展藍圖。
因應淨零碳排趨勢,全球人壽積極推動各項淨零排碳行動,包括總公司能源管理、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制定「能源管理手冊」;邀請供應商簽署「供應商企業社會責任承諾書」;導入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範疇;推廣數位金融服務。並持續推出保戶獎勵活動,辦理電子化通知,減少碳足跡,以2022年為例,已減少約585萬張紙。近年來,亦持續透過對內發布《ESG環境永續資訊月報》,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同時,全球人壽也透過環境永續專案,包括「我的一畝田」、「我的一畝茶」,實現環境永續與生態保護,為邁向零碳、綠色、永續的未來一起努力。
海洋長久以來受到人類活動塑膠汙染環境的威脅,全球三分之二的 海鳥誤食海洋垃圾或遭纏繞受困,至今全球每年仍有約800萬噸塑膠 製品流入大海。全球人壽響應壽險公會「為地球保險」之公益淨灘行 動,號召同仁踴躍參與澎湖白坑沙灘及新北石門白沙灣淨灘行動。
全球人壽表示,公司鼓勵同仁參與淨灘,廣邀同仁用行動守護美麗 的台灣海岸線。公司於淨灘行動前舉辦環境保護講座,以「環境、生 活與健康的關係」,介紹環境保護與日常生活、身體健康息息相關, 增進同仁對環境保護的知識與實踐方式。
透過動、靜態環保永續活動,全球人壽不僅由上而下帶領同仁們實 際參與環境保護,也讓同仁們有機會聚在一起以行動投入並支持ESG ,同時增進同仁之間互助合作精神及增加團隊凝聚力。
為積極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全球人壽發揮金融業的 本質領導經濟永續發展,已於2021年底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並透過 低碳營運、責任投資及幸福社會等三大ESG策略主軸,建構永續發展 藍圖。
薪資收入有限下,保險新手族常因預算考量而陷入投保的三大迷思及疑惑,保險業者全球人壽表示,只要掌握三大投保原則,就能萬無一失。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薪資統計顯示,2022年全體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4,417元,年增2.8%,但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薪資年減0.15%。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以小錢獲得最適切的保障,成為新手必學的課題。 全球人壽指出,保險新手族常有的三大迷思包括「還年輕用不到保險」、「該撥多少預算繳保費」以及「該怎麼規劃保險」。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全球人壽特別設立了保險新手族專屬網頁,透過三大投保原則來為新手族解惑。 首先,關於「還年輕用不到保險」的迷思,全球人壽強調,保險的存在是為了轉嫁大風險,隨著疾病年輕化,年輕人也可能面臨經濟負擔,因此意外醫療及醫療保障相當重要。 其次,關於「該撥多少預算繳保費」的問題,全球人壽建議,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可優先做好基礎保障規劃,一年保費落在1萬5,000元以內就能享有住院醫療、實支實付及重大傷病等基本保障。 最後,關於「如何規劃保險」的問題,全球人壽建議採用「先保大再保小、先保近再保遠、先求有再求好」的三大投保原則,這樣就能在面臨意外或疾病時,透過保險理賠分擔財務損失。 除了全球人壽,其他保險業者如富邦人壽和台灣人壽也提供了自己的建議。富邦人壽建議,沒有保單的保障貧乏族應從基礎壽險保障優先打底,並兼顧傷害住院醫療。對於已有基本保單的保障輕量族,則建議進行保單健檢,並優先強化癌症醫療保障。 台灣人壽則建議小資族或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從「定期險」著手,也就是一年一約的保單,從基本的醫療、意外和癌症險開始規劃,預算餘裕再加強重大傷病或長照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