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壽保險(公)公司新聞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薪資統計,2022年全體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4,417元,年增2.8%,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15%,如何花小錢得到最適切的保障,是新手的必學課題。
全球人壽表示,保險新手族常因預算考量而陷入投保的三大迷思及疑惑,包括「還年輕用不到保險」、「該撥多少預算繳保費」、「該怎麼規劃保險」等,全球人壽為此特別設立保險新手族專屬網頁,透過三大投保原則,為所有保險新手族一一解惑、破除迷思,建構基礎保障防護網。
迷思一、還年輕用不到保險?保險是為轉嫁「大風險」而存在,隨著疾病年輕化,可能衍生的經濟負擔,年輕人需意識到醫院住的是病人跟傷患而不是老人,因此,做好意外醫療及醫療保障相當重要。
迷思二、該撥多少預算繳保費?該規劃多少預算來支付保費?如果是剛出社會薪水不高的年輕人,可優先做好基礎保障規劃即可,一年保費落在1萬5,000元以內就能享有住院醫療、實支實付及重大傷病等基本保障。
迷思三、如何規劃保險?投保重點在於「照顧好自己」,可以先透過「先保大再保小、先保近再保遠、先求有再求好」等三大投保原則,了解保障的優先順序進行規劃,就算面臨意外或罹患疾病,也能在保險理賠的幫助下,分擔自身的財務損失,避免造成家庭經濟負擔。
富邦人壽則認為,初入職場社會新鮮人收入有限,在還沒有足夠經濟能力前,往往忽略保險規畫,建議手頭無任何保單的「保障貧乏族」,從基礎壽險保障優先打底,年輕人時常在外奔波意外風險高,並兼顧傷害住院醫療。
針對手上已有基本保單的「保障輕量族」,建議先進行保單健檢,此外,癌症年輕化趨勢加劇,在療程長、醫療費用可觀的情況下,對年輕患者更是一筆龐大的經濟負擔,建議優先強化癌症醫療保障,尤其是常見的標靶治療,在抗癌路上能用更好的治療方式,提高治癒機會。
台灣人壽表示,小資族或剛出社會新鮮人,在預算有限下提高個人保障,建議從「定期險」著手,也就是一年一約的保單,有繳有保障的消費型保險,險種可從基本的醫療(住院日額或實支實付型)、意外和癌症險開始規劃,預算餘裕再加強重大傷病或長照險。
其中若股票投資、尤其是台股布局較多者,首季身家反彈最明顯, 如富邦人壽首季其他綜合損益高達1,313億元,即淨值下股票、基金 價值大回升,創所有壽險公司之最,另外如國泰人壽亦回升724億元 ,排名第二高,第三是南山人壽的256億元,新光、中國、台灣、全 球人壽都有逾百億元的回升,三商美邦人壽亦有近99億元。
壽險業近三年多來可謂經濟「大風大浪」,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肺 炎,股市急轉直下,又馬上衝高,2021年疫情加劇,卻股債雙漲,讓 壽險業獲利創新高,全年稅後獲利3,636億元,且帳上有逾1.34兆元 的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
去年則因美國聯準會急速升息,債券殖利率大反彈,股市亦重挫, 造成壽險公司滿手股債都賠錢,去年壽險業全年稅後獲利1,443億元 ,帳上有近4.63兆元的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今年首季新台幣急升, 壽險匯兌成本大增,首季稅後虧損152億元,有九家壽險首季未獲利 ,包含國泰、新光、台灣、三商美邦、全球、遠雄、台銀、宏泰、中 華郵政壽險部等。
因為去年10月及今年1月有九家公司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壽險業 OCI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到3月底降為1,005億元,比去年9月底未實現 損失減少8,611億元,AC(攤銷後成本)部位則大增,截至3月底為1 9.3兆元,未實現評價損失則逾3.4兆元,但若持有到期則不會實現損 失。
由重分類及股市回升,壽險淨值比都有明顯回升,六大壽險公司3 月底淨值比都在4%以上,富壽有8.3%、國壽有7.37%最高。
另去年底淨值比低於3%的第一金人壽、安聯人壽,今年第一季已 明顯改善回到3%以上,其中第一金人壽進行資產重分類,淨值比回 升到5.97%,安聯人壽回升到4.3%。
台灣保險業近年來面臨保險業務員流失速度加快的困境,但今年開始,18歲的年輕人也能成為保險業務員,這一政策被視為為保險業注入新鮮血液的良機。根據富邦人壽的統計,今年已有15位20歲以下的新進同仁加入,人數預計將持續上升。各大保險公司紛紛出奇招,準備迎接這一波「史上最年輕」的業務員陣容。 過去,保險公司增員對象主要是20歲以上的大三、大四學生,但隨著民法成年年齡的調降,增員對象也下修至18歲。富邦人壽認為,金融保險教育從小開始已是國際趨勢,民法修訂成年年齡對台灣金融保險產業的長遠發展有助益。目前,富邦人壽新進業務員中,18至19歲的年輕人數占整體新進人數的0.35%,19至20歲的則占0.7%,30歲以下的業務員比例則高達每3.5人就有1人。 為了吸引年輕人加入,南山人壽也展開了多項活動,如寒暑期營隊、創意提案比賽、產學合作與獎學金等,並計劃擴及18至20歲的年輕族群。全球人壽則主打「服務接班人計畫」,透過培養高產能業務同仁及高效能業務單位,同時針對新人提供12個月財務補助計畫以及無上限季超額獎金,以吸引年輕人才加入。
過去保險公司增員對象為20歲以上大三、大四的準新鮮人,如今民法調降成年年齡,保險公司增員對象也下修至18歲,此項新規是否有望扭轉人力流失的現象?富邦人壽表示,金融保險教育「從小開始」已是國際趨勢,民法修訂成年年齡為18歲,對於台灣金融保險產業的長遠發展有其助益。
根據富邦人壽內部統計,今年來新進業務員中,年滿18至19歲共五名,占整體新進業務員0.35%,年滿19至20歲共十名,占整體新進業務員0.7%,30歲以下的業務員比例,平均每3.5人就會有一人,公司將輔佐考照到銷售培訓,提供完善的入職前後訓練,並祭出獎金豐厚的新人專案與「明日之星訓練班」等規劃,長期下來建立出適合年輕人發展的職涯發展環境。
南山人壽表示,對於保險業務員年齡門檻下修樂觀其成,保險業將迎來一波年輕新血,依壽險公會新登錄人身保險業務員年齡分析,截至今年3月南山新登錄業務員30歲以下近600人,占南山整體新登錄人數超過四分之三,業務員年輕化程度在前五大壽險業居第一,今年各地區皆已陸續有不少18至19歲的年輕業務員加入。
為了招募年輕族群,南山人壽深入校園舉辦各式活動,如寒暑期營隊、創意提案比賽、產學合作與獎學金等,未來將擴及18至20歲的年輕族群。
全球人壽主打「服務接班人計畫」,透過「海豹部隊」及「通訊處變革轉型」兩大核心專案,全力培養高產能業務同仁及高效能業務單位,針對新人,也制定12個月財務補助計畫以及無上限季超額獎金。
台灣媽媽壓力不輕,全球人壽分析保險需求
母親節即將到來,育兒網的調查顯示,超過五成的媽媽每天能夠獨享的休息時間不到一小時,這一數據反映了現代媽媽面臨的家庭與職場雙重壓力。全球人壽保險公司的大數據團隊也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觀察。
根據全球人壽的調查,不論是25至34歲的年輕媽媽還是35至49歲的三明治媽媽,他們投保最多的保單前三名分別是重大傷病定期險、住院日額型終身醫療險及終身壽險。而在附約方面,則重點關注於實支實付醫療險、傷害險及重大傷病一年期健康險。
對於50至70歲的樂齡媽媽來說,他們的保險需求則更加著眼於高齡保障的住院日額型終身醫療險,以及退休財務規劃的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
全球人壽建議,年輕媽媽可以首先規劃重大傷病定期險作為主約,並搭配一年期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傷害險及重大傷病險等附約,平均保費約在1.4萬至1.7萬元新台幣之間,就能獲得一次整筆給付的重大傷病保險金。
對於三明治媽媽來說,除了年輕媽媽必備的險種外,還需要考慮癌症的威脅,建議透過多次給付型癌症險來減輕初期大筆醫療支出及後續治療的負擔。
而樂齡媽媽則應該著重於高齡醫療保障及退休財務規劃,多數選擇具有高齡實支實付的終身醫療險及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
保誠人壽也將媽媽分為三大階段:寵兒媽、樂活媽和盡孝媽,並對每個階段的媽媽提供了不同的保險建議。
寵兒媽可以透過分紅保單準備子女的教育金,同時也要關注自己的醫療和意外保障。
樂活媽則應該做好退休金準備的規劃,並加強自己和配偶的醫療險和長照險保障。
盡孝媽則應該透過分紅保單的生存保險金和紅利給付,讓父母在從心之年維持優良的生活品質,並提前規劃醫療和長照保障。
全球人壽保險最新調查發現,台灣婦女乳癌、卵巢癌及肺癌的死亡人數呈現上升趨勢,其中乳癌發生率持續攀升,並有年輕化現象。隨著癌症保險理賠件數及金額的逐年增加,全球人壽呼籲女性及早規劃防癌保障。該公司強調,防癌險不僅提供一次給付型保障,還著重於精準醫療和癌後治療,實物給付型防癌險更可提供罹癌基因檢測及個人化用藥策略,協助病患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此外,全球人壽也提醒,選擇防癌險時,可關注是否提供豁免續期保費及癌症治療期間的生活費保障,以減輕病患及家屬的經濟壓力。
年輕人在職場上拼搏,風險承受能力較低,若疾病或意外來襲,僅靠微薄的薪資可能難以應對。為此,壽險業者提醒,年輕人應透過「先保大再保小、先保近再保遠、先求有再求好」的三大投保原則,來規劃保障順序。這樣一來,即便遭遇意外或疾病,也能在保險的幫助下,減輕財務壓力,避免對家庭經濟造成過大負擔。 根據全球人壽大數據團隊的觀察,去年15至29歲青年保戶的理賠情況中,新冠肺炎是首要原因,其次是因車禍、跌倒、運動受傷等意外事故引發的多處損傷,平均理賠金額為2萬7,615元。第三位則是「阻生齒」,也就是被卡住而長不出來的牙齒,其中下顎智齒處置最為常見,平均理賠金額為6,173元。這些數據顯示,人生風險無處不在,青年族群更需要精打細算,做好保障規劃。 「先保大再保小」是第一個投保重點,因為損失重大的風險發生機率較低,但若發生,將對家庭經濟造成重擔。因此,重大傷病險、醫療險、意外險應該是投保的首選。接著,「先保近再保遠」,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先投保定期險來規劃近期風險,等到經濟情況改善後,再投保終身險為長期風險做準備。最後,「先求有再求好」,建議年輕人在體況佳時,以較便宜的保費及早投保,確保基本保障,避免體況變差後投保遇到拒保或加費的情況。 此外,壽險業者還建議年輕人在購買保險前,先開通壽險公會的「保險存摺」,了解自身是否已有父母為其購買的保險,再思考如何補足保障缺口。
據全球人壽大數據團隊觀察,不管是25至34歲的年輕媽媽或35至49歲的三明治媽媽,投保件數最多的前三大主約保單都是重大傷病定期險、住院日額型終身醫療險及終身壽險;前三大附約則著重於實支實付醫療險、傷害險及重大傷病一年期健康險。而50至70歲的樂齡媽媽們著重於高齡保障的住院日額型終身醫療險,以及退休財務規劃的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
全球人壽分析,25至34歲的年輕媽媽多數剛初入職場,建議可先規劃重大傷病定期險為主約,搭配一年期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傷害險及重大傷病險等附約,所需平均保費約新台幣1.4萬至1.7萬元內,就能擁有一次整筆給付的重大傷病保險金。
35至49歲的三明治媽媽除了前述年輕媽媽必備險種外,不能忽視癌症帶來的威脅,建議可以透過多次給付型癌症險,來減輕初期大筆醫療支出及後續治療的負擔,才能安心無憂的治療與養病。50至70歲的樂齡媽媽們,則著重於高齡醫療保障及退休財務規劃,多數的樂齡媽媽選擇以具有高齡實支實付的終身醫療險及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為主。
保誠人壽也將媽媽分為三大階段,首先,寵兒媽可以藉由分紅保單的紅利特色或投資型保單準備子女的教育金,讓孩子在追夢的過程無後顧之憂,但是別忘了也要為自己準備醫療和意外保障。
樂活媽可先預估退休生活所需的資金,並透過分紅保單提早做好退休金準備的規劃,同時加強自己和配偶的醫療險和長照險保障,以因應未來的高齡風險。
盡孝媽可透過分紅保單的生存保險金和紅利給付,有機會享有雙金流,讓父母在從心之年維持優良的生活品質,但也需要提早規劃,補強醫療以及長照保障,預防父母在年邁後所潛藏的疾病和照護風險。
其中,女性乳癌發生率於女性前十大癌症蟬聯18年第一,且逐年上升及有年輕化趨勢。
全球人壽大數據團隊觀察到,近四年女性保戶之癌症險理賠件數及金額有逐年增加趨勢,2022年理賠件數較2019年增加近20%,理賠金額則增加18%,且平均每件理賠金額約新台幣10萬元。因此,建議女性應提前部署防癌險或重大傷病險。
全球人壽表示,防癌險除了一次給付型外,也有著重精準醫療或癌後治療的保障,較有利於罹癌後續治療的經濟需求,其中,實物給付型防癌險主要為提供罹癌基因檢測服務之實物給付,讓罹患癌症的被保險人可透過檢測後的個人專屬用藥策略報告,協助被保險人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提高治療效果,節省治療的時間與金錢。
此外,也可留意是否針對初次罹患侵襲性癌症患者提供豁免續期保費,以免罹癌後還要擔心保費負擔。
另外,罹患嚴重特定部位癌症時,因治療過程可能會暫離職場造成收入中斷或需要他人照護。全球人壽建議可選擇罹患嚴重特定部位癌症時,有提供癌症化療或放射線治療費用保障,以及每月生活費保障之防癌險,不但可以填補部分收入或照護支出,亦可強化癌後治療的保障。
全球人壽大數據團隊觀察15至29歲青年保戶去年理賠概況,發現除了新冠肺炎,住院治療理賠居冠之外,其次是因車禍、跌倒、運動受傷等意外事故引發的「多處損傷」,平均理賠金額達2萬7,615元;排名第三的是「阻生齒」,也就是被卡住而長不出來的牙齒,最常見的阻生齒是下顎智齒之處置,平均理賠金額為6,173元。顯示人生風險無所不在,青年族群更要精打細算做好保障規劃,可先從三大投保重點著手。
首先,「先保大再保小」,由於損失重大的風險,通常發生機率較低,但萬一發生,卻可能造成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建議先以重大傷病險、醫療險、意外險為優先;其次,「先保近再保遠」,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可先投保定期險為近期風險做規劃,等經濟有餘裕時,再投保終身險為長久後會發生的風險做準備;最後,「先求有再求好」,建議趁年輕、體況佳時,以較便宜的保費及早投保,將基本保障先買足,能避免體況不佳時想投保,卻遇到保險公司拒保或加費的可能。
此外,壽險業者建議年輕人在購買保險前,可先開通壽險公會的「保險存摺」,先了解自身是否已有父母為自己購買之保險,再思考如何為自己補足保障缺口。
母親節即將到來,根據育兒網的最新調查,超過一半的媽媽每天能夠獨享的休息時間不到一小時,這一數據顯示出媽媽們的生活壓力相當大,既要照顧家庭又要面對職場挑戰。全球人壽保險公司呼籲媽媽們除了要更加關愛自己,積極尋求各種支援外,還應該為自己做好醫療保障和退休財務規劃。
全球人壽給出了具體建議,對於25至34歲的年輕媽媽們,由於剛剛踏入職場,收入還處於起始階段,所以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建議可以考慮先投保重大傷病定期險,並搭配一年期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傷害險以及重大傷病險等附加約,這樣的保費約在1.4萬至1.7萬元之間,就能獲得一次性的重大傷病保險金,同時也能減輕健保不給付項目、病房差額、自費醫材和手術費用的負擔,以及意外傷害相關的開支。
而對於35至49歲的三明治媽媽來說,則可以考慮加強多次給付型癌症險和長照險,這樣可以未雨綢繆地照顧自己的未來。同時,及早規畫長照險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轉嫁因疾病或意外造成的長照風險,或者為退休後可能產生的照護需求做好準備。
對於50至70歲的樂齡媽媽,如果已經積攢了一些蓄備,可以選擇具有穩定成長特性的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這種保險不僅能提供終身保障,還能透過宣告利率的機制獲得增值回饋分享金,並利用這些分享金購買增額繳清保險,增加保障額度,並加快保單價值準備金的累積速度。部分利率變動型壽險還提供免費轉入年金險的權益,為媽媽們打造一個退休後的終身俸。
全球人壽建議,25至34歲年輕媽媽多數初入職場,薪水仍在起步階段,在預算有限下,建議可先規畫重大傷病定期險為主約,搭配一年期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傷害險及重大傷病險等附約,所需平均保費約新台幣1.4萬至1.7萬元,就能擁有一次整筆給付的重大傷病保險金,也能減輕如健保不給付項目或病房差額、自費醫材及手術費用等負擔,以及意外傷害衍生的費用。
至於35至49歲三明治媽媽,可以強化多次給付型癌症險與長照險,照顧未來的自己。此外,也應及早規畫長照險,轉嫁家庭責任時期因疾病、意外造成的長照風險,或退休後因逐漸退化而產生的照護需求,讓現在的自己可以照顧未來的自己。
全球人壽表示,50至70歲面臨退休議題的樂齡媽媽,若身邊已小有積蓄,可選擇具有穩定成長特性的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除立即享有終身壽險保障外,每年還可透過宣告利率的機制享有增值回饋分享金,且利用增值回饋分享金購買增額繳清保險,增加保障額度,也加快保單價值準備金的累積速度,讓資產成長更快更多。部分利率變動型壽險商品還提供免費轉入年金險的權益,可為自己打造退休的終身俸。
後疫情時代,科技帶來的變革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也對壽險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近期,台灣的壽險公司積極推動遠距投保服務,其中「全球人壽保險」更是領先一步,引入了先進的人臉識別驗證技術,為客戶帶來更加便捷的投保體驗。
在這個新時代,遠距投保已經不再是新鮮事。然而,全球人壽保險的創新之處在於,它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於投保過程中。客戶只需在人臉資料庫中完成身份註冊,人臉即成為個人的密碼。這意味著,未來申辦保單服務時,只要線上刷臉,個人資料就會自動帶入系統,大幅減少了申辦時間。
全球人壽保險並不單獨行動,它與多家保經代進行遠距投保對接,包括中國人壽和台灣人壽等,共同推動遠距投保的發展。台灣人壽更是在遠距投保的基礎上,推出了「遠距保全」服務,透過遠距生物辨識完成身分認證,讓客戶無需下載軟體或APP,也無需實體接觸或填寫紙本文件。
台灣人壽強調,透過人臉辨識驗證身份後,客戶不必擔心遺忘密碼,也省去了重新填寫和簽署文件的麻煩。據統計,遠距保全上線第一周,就有近千名客戶體驗並完成約2,000件保險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人壽保險是台灣首家讓境外客戶遠距投保的壽險公司,並支持14歲以下無身分證的未成年人進行遠距投保。在試辦期間四個月內,已成功受理逾5,000件投保申請,境外投保範圍遍及四大洲,包括中國、美國、澳洲、日本、泰國、荷蘭、新加坡、羅馬尼亞等地。
對於未成年被保險人的身份證識別,全球人壽保險也提供了靈活的解決方案,可使用護照或健保卡代替身分證,讓投保流程更加簡便。即使要保人和被保險人分處兩地,也能同時進行線上投保。
多家壽險業積極布建「遠距投保」,就是可用視訊確保保戶投保的 意願,也解決保險法要求親晤保戶、親簽保單等問題。
壽險業也擴及到與保經代合作,包含中國人壽、全球人壽與多家保 經代進行遠距投保對接,台灣人壽則與銀行保代合作遠距投保。
隨著遠距投保持續發展,服務內容也進化。像台灣人壽新推出「遠 距保全」,運用遠距生物辨識完成身分認證,透過線上服務流程,整 合遠距投保時留存的人臉資料庫,保戶毋需下載任何軟體或APP,也 不用實體接觸或填寫紙本文件,只要透過線上會議室完成三次刷臉驗 證,即可在線上會議室完成人臉專屬密碼。
台灣人壽表示,透過人臉辨識驗證身份後,未來不用擔心遺忘密碼 ,也不用再重新填寫、簽署文件,透過線上刷臉驗證,即可進行保戶 聲明文件、契約變更文件簽署。
據台灣人壽統計,遠距保全上線第一周,即有近千名客戶體驗並完 成約2,000件保險業務。
全球人壽則是國內首家被保險人可在境外遠距投保的壽險公司,並 讓14歲以下無身分證未成年人也能遠距投保。
全球人壽表示,試辦期間四個月已成功受理逾5,000件,境外投保 遍布四大洲,包括中國、美國、澳洲、日本、泰國、荷蘭、新加坡、 羅馬尼亞等,身處海外的被保險人可利用遠距投保完成境外異地投保 作業。
未成年被保險人的身份證識別部分,則可用有照片的護照或健保卡 代替身分證的方式,完成境內外的遠距投保,即使要保人、被保險人 為不同人、在不同地,也可同時於線上進行。
台灣壽險市場近期動盪,各大壽險公司紛紛公布5月份的利率調整情況。根據最新消息,多數壽險公司的美元保單宣告利率維持不變,但南山人壽、全球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則宣布將進一步調升宣告利率。其中,全球人壽的美元現售商品最高利率將達到3.8%,南山人壽的利變商品利率最高則為3.6%。國泰人壽的宣告利率則未有任何調整,而富邦人壽則是部分停售新台幣商品的宣告利率調升0.05%~0.12%,共有41款商品受影響。南山人壽和全球人壽也為了反映美元長年期債券利率的提升,對部分美元商品進行了利率調整。此外,三商美邦人壽的美元利變商品宣告利率也調升了5至10個基本點。
台灣壽險業為應對美元長年期債券利率的上升,近期內掀起了一股調整美元保單宣告利率的風潮。在這波調整潮中,三商美邦人壽、全球人壽及南山人壽三家壽險公司率先帶頭,將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拉升至新高度。 以全球人壽為例,該公司於5月將五款美元保單現售商品的宣告利率上調了0.1個百分點,而停售商品則維持不變。這一調整使得全球人壽美元現售保單的宣告利率介於3.3%至3.8%之間,顯著提升。此外,該公司還調升了一款新台幣現售保單的宣告利率0.05個百分點,而停售商品則無變動。 南山人壽也於5月1日宣布,為反映美元長年期債券利率的提升,調整了約40張美元商品的宣告利率,其中調升幅度最大的商品達到0.1個百分點。調整後,南山人壽美元利變商品的宣告利率最高達到3.6%。 三商美邦人壽則在5月調升了33個美元利變商品的宣告利率,調升幅度介於0.05個百分點至0.1個百分點之間。現售美元利變商品的宣告利率落在3.05%至3.45%之間,而現售新台幣利變商品的宣告利率則落在1.15%至1.80%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其他壽險公司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中國人壽、新光人壽等,對於美元保單宣告利率的調整尚無具體計畫。這波美元保單宣告利率的調整,不僅反映了市場對美元長期利率的預期,也顯示了台灣壽險業對市場變化的敏感度。
國泰人壽在4月開第一槍,調升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後,旗下美元保 單宣告利率最高到3.5%,帶動三家壽險5月跟進調升美元保單宣告利 率,5月以全球人壽現售美元保單宣告利率來到3.8%最高。南山人壽 1日表示,為反映美元長年期債券利率提升,5月調整約40張美元商品 宣告利率,調升商品宣告利率最大幅度為0.1個百分點,調整後美元 利變商品宣告利率最高為3.6%。
全球人壽指出,5月調升五款美元保單現售商品0.1個百分點,停售 商品則不變,另調升一款新台幣現售保單0.05個百分點,停售商品不 變。調整後全球人壽美元現售保單宣告利率介於3.3%至3.8%,新台 幣現售保單宣告利率則介於2%至2.3%。
三商美邦人壽宣布5月調升33個美元利變商品,調升幅度約在0.05 個百分點至0.1個百分點,其餘無異動,該公司現售美元利變商品宣 告利率落在3.05%至3.45%,現售新台幣利變商品宣告利率落在1.1 5%至1.80%。
其他壽險公司包含國泰人壽、富邦人壽、中國人壽、新光人壽等, 5月針對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尚暫無調整計畫。
國泰人壽5月現售商品,不論新台幣或美元,宣告利率均未調整;停售產品部分,部分新台幣保單的宣告利率也將隨之上調。
富邦人壽指出,現售商品部分宣告利率未變動,部分停售新台幣商品,宣告利率調升0.05%~0.12%,共計41張商品。
為反映美元長年期債券利率提升因素,南山人壽5月調整約40張美元商品的宣告利率,5月調升商品的宣告利率最大幅度為0.1%,調整後,美元利變商品宣告利率最高為3.6%。
全球人壽表示,5月調升五款美元現售商品宣告利率10個基本點(0.1個百分點),調整後,美元現售商品宣告利率介於3.3%~3.8%;停售商品部分不變。至於新台幣保單,將調升一款現售商品宣告利率5個基本點。
三商美邦人壽5月有33個美元利變商品宣告利率調升5至10個基本點,其餘無異動;現售美元利變商品宣告利率落在3.05%至3.45%,現售新台幣利變商品宣告利率落在1.15%至1.8%。
青年投保,掌握四大重點,建構保障防護網!面對低薪、物價飛漲的年代,青年族群預算有限,如何有效運用薪資成為一大考驗。全球人壽保險公司提出四大投保重點,幫助青年族群轉嫁人生風險,建立基礎保障防護網。 根據投信業者調查,青世代對於生活幸福感的滿分評分平均僅為6.5分,其中低薪環境和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是影響青世代幸福感的主要原因。全球人壽大數據團隊觀察發現,15至29歲青年保戶去年理賠概況中,除了新冠肺炎,住院治療理賠居冠,其次是車禍、跌倒、運動受傷等意外事故,以及阻生齒等問題。 勞動部發布的「15─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顯示,去年青年就業者薪資平均為3萬4,019元,顯示正值職場打拚階段的青年可承受風險較低。全球人壽建議,青年族群可從以下四大投保重點著手: 1. 意外傷害醫療險:年輕人外出機會多,意外風險較高,意外傷害醫療險可轉嫁車禍、跌倒、運動受傷等事故風險。 2. 醫療保障:兼顧定額給付型與實支實付型醫療給付項目,填補住院期間薪資損失、看護費等開銷,並轉嫁醫療過程中的自費項目。 3. 癌症險及重大傷病險:補強初次罹患癌症或重大傷病時的給付,減輕醫療費用支出。 4. 壽險保障:身故保險金可支付未來生活費、孝親費、房貸等,並提前開始退休規劃。 台新人壽建議,青年族群可從低保費優先建構高保障,並根據自身狀況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逐步打造完善的保險規劃。
面對低薪、物價飛漲的年代,對於青年朋友而言,每筆錢都要精打 細算花在刀口上,如何運用打工所得及踏入職場後的第一份薪水相當 重要。壽險公司建議,青年族群預算有限,其實可從四大投保重點著 手,轉嫁人生風險,建構基礎保障防護網。
根據投信業者調查顯示,青世代對於目前整體生活的幸福感受度, 以滿分10分來看,平均僅落在6.5分,低空飛過及格邊緣,其中,影 響青世代幸福感的原因,又以「低薪環境」(26.6%)、「通貨膨脹 與物價上漲」(14.8%)占最大宗。由此可見,現代青年如何在各種 經濟壓力下求生存,運用薪資的能力成一大考驗。
全球人壽大數據團隊觀察,15至29歲青年保戶去年理賠概況,發現 除了新冠肺炎,住院治療理賠(3萬5,719元)居冠之外,其次是因車 禍、跌倒、運動受傷等意外事故引發的「多處損傷」,平均理賠金額 達2萬7,615元;排名第三的是「阻生齒」,也就是被卡住而長不出來 的牙齒,最常見的阻生齒是下顎智齒之處置,平均理賠金額為6,173 元。
進一步以勞動部發布「15─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指出,去 年青年就業者共計207.8萬人,現職薪資平均為3萬4,019元,顯示正 值職場打拚階段的青年,可承受風險較低,當疾病或意外事故找上門 時,單靠有限薪資恐怕難以應付,因此,青年族群更要精打細算做好 保障規劃,全球人壽建議,可先從四大投保重點著手。
重點一,意外傷害醫療險是青年不可或缺的保單。由於年輕人在外 奔波機會多,發生意外風險機率也較高,擁有低保費、高保障特性的 意外傷害醫療險,成為青年族群投保時可優先選擇的保險,以轉嫁車 禍、跌倒、運動受傷等事故風險。
重點二,醫療保障應兼顧定額給付型與實支實付型兩大醫療給付項 目,其中定額給付型享有住院日額、手術費用、住院照護等定額保障 ,可作為填補住院期間薪資損失、看護費等的隱形開銷。至於實支實 付型,則享有醫療自費等實支實付保障,在限定額度內就實際支出金 額核定給付保險金,能分擔健保部分負擔費用及自費負擔費用,更能 有效轉嫁醫療過程中所產生的住院診療或門
診特定處置治療等自費項 目。
重點三,要備妥癌症險及重大傷病險。依據衛福部「2021年國人死 因統計結果」顯示,癌症已連續40年居十大死因首位,一旦罹癌需有 長期抗戰的準備,但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新型療法大多要價不斐。全 球人壽提醒,除了傷害醫療險、定額給付型醫療險及實支實付型醫療 險之外,還應該備妥多次給付型癌症險與重大傷病險,補強初次罹患 癌症或重大傷病時的整筆給付,以減輕罹
病後所需的龐大醫療費用支 出,讓自己在治療期間能有更好的醫療選擇與生活品質。
重點四、補強壽險保障。每個人都會面臨生命終結的課題,當不幸 因疾病或事故逝世時,身故保險金即能遺愛家人,支付未來的生活費 、孝親費、房貸等費用,不讓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頓。另外,手頭仍有 餘裕的年輕人,全球人壽建議,可依照自身風險屬性,選擇穩健累積 資產的利率變動型壽險或是風險承受度較高的變額萬能壽險,提前開 始準備退休規劃,兼顧保障及資產累積的雙
重需求。
台新人壽則提到,30歲以下大多事業剛起步、經濟能力有限,建議 可從低保費優先建構高保障為原則。尚未成家時的重心在於保護自己 、以免造成家人負擔,可在預算範圍內先獲得基礎的保障。
台新人壽舉例,舉凡一年期意外險或實支實付醫療商品等,若有餘 力可投保小額的「癌症險」或「重大傷病險」等來增加防護網,減緩 經濟的壓力;若已開始負擔家計或成家立業,則可再投保費率較便宜 的定期壽險,逐步為個人及家庭打造完善的保險規劃,讓自己及家人 多一份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