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金」給付的新創商品「南山人壽媽咪寶定期保險(MOMMY CARE)」,因不
孕症進行試管嬰兒療程的胚胎植入,給付10萬元;投保後生育第一位嬰兒2萬
元、第二位6萬元、第三位後10萬元,且無胎數限制。
衛福部統計,2021年女性國人初婚年齡為30.4歲、生母初胎年齡則是31.2歲,35
歲以上占比為32%,高齡生育風險較高,醫學統計顯示,35歲以上婦女發生不
孕、流產、早產機率較高,懷孕期間罹患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前置胎盤等
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風險也會增加。
高齡易不孕,政府於2021年7月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後,半年就有
逾兩萬對不孕夫妻取得補助資格,一年成長近六成。檢視目前政府提供的不孕
症試管嬰兒補助,一般不孕夫妻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低收及中低收入戶
維持每次最高補助15萬元,而一般試管嬰兒療程價格約10萬元至20萬元,對部
分民眾而言,光是療程費用便可能會有需求缺口。
南山人壽近期宣布推出婦嬰險,投保年齡限制為18足歲至43歲,繳費年期20
年,以投保2投保單位為例,投保第三保單年度以後,因為不孕症進行試管嬰兒
療程之胚胎植入,給付10萬元;投保後生育第一位嬰兒2萬元、第二位6萬元、
第三位後10萬元,無胎數限制。嬰兒七足歲前檢查出先天性重大缺損,例如唐
氏症、黏多醣症、重度血友病,整筆給付100萬元。
另外還有妊娠期特定併發症醫療保險金、女性常見疾病與手術各項保險金保障
及24項女性常見的特定手術(如子宮肌瘤切除等)的保險金給付為2萬元至30萬
元,並包含身故保險金、滿期保險金、失能豁免保險費等保障。
除南山外,元大人壽的婦嬰險商品「親愛貝比終身醫療健康保險」,提供胎兒
特定疾病保障、18類45項特定疾病保障至第22保單周年日;另外,保障倍數自
動增加設計,配合小孩學習成長的階段提高保障,保單年度每屆滿五年自動增
加原始投保金額25%,最高為原契約投保金額的二倍,另有多項醫療保險金,
包含住院日額與手術、癌症、重大燒燙傷與1~6級失能保障等。
台灣壽險業發債熱潮持續延燒,南山人壽也加入這波發債潮。近日,南山人壽董事會決議通過,將發行10年期以上的累積次順位公司債,總額上限150億元或等值外幣。這是自金管會4月中旬開放保險業發行具到期日的資本債券後,第五家宣布發債的壽險公司,五大壽險發債金額已累計達到980億元。 南山人壽表示,發行此筆債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配合公司的中長期發展,強化財務結構,並充實公司資本。隨著2026年壽險業接軌新清償能力指標(ICS2.0),預計將會出現增資潮。金管會4月13日已開放保險業可發行10年以上、具到期日的次順位公司債,這種債券可算入第二類資本。截至目前,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等五大壽險公司均已宣布發債,預計六大壽險公司的發債金額將超過千億元。 發行利率方面,次順位債約在3.5%~3.88%之間,美元債則在5%~6%之間。此外,三商壽也於15日召開股東會,因全年稅後虧損達136.6億元,資本適足率未達法定標準,金管會要求其提出改善計畫。三商壽董事長翁肇喜強調,將透過四方案持續強化資本,包括資產重分類、現增發股、處分復華投信股份以及引進策略性投資人等。 去年上半年,由於美聯準會升息,國內外股債市場大幅修正,三商壽積極執行停損以保護淨值,造成稅後虧損67.2億元。雖然第三季轉虧為盈,但第四季因新台幣升值及台美利差擴大,避險成本增加,單季虧損約80億元,影響去年獲利。
南山人壽表示,擬發行10年期以上累積次順位公司債,發行總額上 限為150億元或等值外幣,幣別及發行利率,將視發行時市場狀況決 定。發行目的主要是為配合公司中長期發展,用以強化財務結構,充 實公司資本。
壽險業2026年為接軌新清償能力指標(ICS2.0)將出現增資潮,金 管會4月13日開放保險業可發行10年以上、具到期日次順位公司債, 可算入第二類資本。截至目前已有五家大型壽險公司宣布發債,包含 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另新光人壽 也有意願,預估六大壽險發債金額會超過千億元。就目前發行利率來 看,次順位債約3.5%∼3.88%,美元則有5%∼6%。
三商壽15日召開股東會,因三商壽全年稅後虧損達136.6億元,資 本適足率未達法定標準200%,淨值比也低於法定標準3%,金管會要 求提改善計畫。其董事長翁肇喜強調,將透過四方案持續強化資本, 第一是資產重分類後淨值可增加約53.5億元,第二是第一季完成5億 股、約25.25億元的現增,第三是去年底董事會通過處分復華投信股 權,交易完成後預計可獲利13億元,第四是持續引進策略性投資人。
翁肇喜說明,去年上半年因美聯準會啟動升息,國內、外股債市場 巨幅修正,公司較積極執行停損以保護淨值,造成稅後虧損67.2億元 ,雖第三季單季轉虧為盈約10.6億元,但第四季因新台幣大幅升值及 台美利差擴大,使避險成本增加,單季虧損約80億元,影響去年獲利 。
六大壽險5月業績亮麗,合計初年度保費突破397億元,月增達三成!南山人壽在這波業績成長中,表現也相當亮眼,月增逾二成,年增9.1%,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今個月,六大壽險業績之所以能夠逆勢上漲,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金融市場穩定,股市上漲,投資型保單銷售回溫;二是投資型保單新禁令將於7月1日上路,業務員趕在新制上路前積極拜訪客戶,業績自然水漲船高;三是傳統型保單銷售也同步成長。其中,國泰人壽以500.2億元的初年度保費,市占率逾18%,穩坐業界龍頭寶座。富邦人壽則以388.4億元的初年度保費,市占率14%,緊追在後。南山人壽的利變型商品,以及針對女性及準退休族群的防癌險等分眾商品,成為銷售主力,持續帶動業績成長。中國人壽、台灣人壽與新光人壽的初年度保費也都有不錯的成長,台壽、中壽、新壽的月增幅分別達85%、逾一成、48%,可見壽險業在市場環境變化中,依然能夠保持穩定的成長。
富邦人壽先前公告,擬以公開募集方式發行10年期以上累積次順位公司債,發行總額250億元。券商主管說,近期富邦人壽已在市場詢價,擬發行10年與15年期的次順位債,利率為3.7%與3.85%。
目前唯一發行美元次債的國壽,原本預計發行10與15兩種年期,利率為5.7%與5.85%,市場人士指出,目前國壽美元次債詢價利率已拉高至6.1%;有專業投資人說,超過6%的美元利率水準算是很「甜」,具投資誘因。國壽先前通過的次債發行總額度為350億元。
券商主管透露,最早在市場詢價的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已完成定價,發行金額分別為130億與100億元,其中台壽10年期次債利率為3.75%,15年為3.88%;中壽10年期為3.75%。
券商主管還說,國內前六大壽險裡,國泰、富邦、中國和台灣人壽均已宣布發債,如果南山與新光人壽均宣布發行次債籌資,規模以最低100億元估算,六大壽險合計發債規模就會突破千億元。
今年前五月,六大壽險合計初年度保費1,747.6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31%,但較前四月衰退幅度38%,已明顯縮減。
回顧六大壽險5月與今年累計業績。壽險業高層表示,5月初年度保費明顯成長,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金融市場穩定、股市上漲,投資型保單銷售回溫;二是投資型保單新禁令將於7月1日上路,屆時業務員需要一段調整期,趕在新制上路前積極拜訪客戶,業績明顯提升;三是傳統型保單銷售同步成長。
今年前五月,國泰人壽初年度保費超過500億元達500.2億元,市占率逾18%,高居業界第一。
國壽指出,5月初年度保費為11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6%、較4月成長37%。其中投資型商品受7月法令修改影響,初年度保費較上月成長39%;意外及醫療險等商品銷售動能穩健,初年度保費較4月成長37%。
富邦人壽今年前五月初年度保費388.4億元,市占率14%,排名第二。
富壽5月初年度保費79.2億元,月增14%,並較去年同期成長30%,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傳統型與投資型商品表現亮眼。富壽指出,傳統型保單較去年同期成長168.2%,主因分紅保單銷售挹注,投資型則較去年同期成長62.4%。
南山人壽5月初年度保費為55億元,月增逾二成,年增9.1%。南山主要是以利變型商品為銷售主力,加上持續投入創新研究,推出專屬女性及準退休族群的防癌險等分眾商品,商品銷售動能穩健。
另外,中國人壽、台灣人壽與新光人壽5月初年度保費也全數較4月成長。台壽5月初年度保費53億元,較4月大增85%;中壽5月初年度保費為49億元,月增逾一成;新壽5月初年度保費為42億元,月增幅達48%。
台灣壽險業在近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其中避險成本過高成為一大壓力。根據最新數據,台灣六大壽險公司5月的合計稅後純益僅24.4億元,與4月相比減少了超過百億元。這主要是由於新台幣對美元的貶值,以及避險工具的昂貴成本所帶來的影響。 由於台美利差持續擴大,壽險公司每月都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避險,這些成本對於公司的獲利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南山人壽為例,5月的稅後純益為21.9億元,雖然超過了富壽奪下單月獲利王,但累計前五月的稅後純益也只有62.9億元,位居第二。而富壽則是六大壽險中唯一一個獲利破百億元的公司,5月的稅後純益為13.7億元,累計前五月的稅後純益為137.7億元。 不僅如此,新台幣的貶值也對壽險業造成了影響。雖然5月新台幣僅貶值0.08%,但避險成本卻在上升,CS避險成本5月再拉高至3.99%。儘管保險局允許收回外匯準備金沖抵多出的避險成本,但匯兌成本仍高達近500億元。這樣的數字對於壽險公司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此外,股市的表現也對壽險業的獲利造成了影響。雖然台股5月上漲逾6%,六大壽險也努力實現逾200億元的資本利得,但由於避險成本過高,前五個月六大壽險累積獲利僅91.35億元,未能突破百億元,且比去年同期衰退逾93%。 總的來說,避險成本的過高和新台幣的貶值對台灣壽險業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各家公司都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以應對這些挑戰。
南山人壽近期推出一系列活動,讓民眾在享受健康生活之餘,還能夠獲得豐富的獎勵。作為台灣保單領頭羊,南山人壽自2019年底開始大力推廣「BAM活力洋溢APP」,透過遊戲化的健康任務,鼓勵民眾積極參與健康管理。隨著夏日旅遊旺季的到來,南山人壽再出新招,推出「走BAM世界」挑戰賽,讓民眾在走路的同時,也能夠獲得旅遊機會。 這次挑戰賽從即日起至8月6日,民眾只要報名並完成50萬步的健走任務,就有機會獲得國內旅遊體驗行程。而團隊合作完成200萬步挑戰的團隊,則有機會獲得雙人機票等值旅遊券。南山人壽呼籲大家攜手家人、朋友一起參與,走出健康,走進BAM世界。 「BAM活力洋溢APP」是一款數位健康管理APP,能根據步數、BMI、睡眠時數、動態卡路里、靜止心率等健康指標,計算用戶的每日減齡效果,並提供健康風險提醒功能。今年全新改版的BAM APP,導入遊戲化介面設計,並擴增了運動健走、呼吸練習、睡眠追蹤、飲食衛教學習、社交互動等健康任務,讓用戶能夠在享受遊戲的樂趣同時,也能進行健康管理。 為了鼓勵民眾多參與運動,南山人壽特別設計了3重挑戰任務及豐富獎項。民眾只需註冊成為南山網路會員,下載並登入BAM APP,填寫線上報名表,就能參加挑戰賽。活動期間從6月10日至8月6日,完成指定健走任務還有機會獲得雙人機票等值旅遊券,將步數變成哩程數,享受健康與旅遊的雙重好禮。更多活動訊息請關注「走BAM世界」活動網站。
台灣壽險業在5月的市場表現,可說是波瀾壯觀。雖然整體業界受到新台幣貶值及市場風險情緒的影響,但其中南山人壽以21.9億元的稅後純益,在六大壽險公司中表現最亮眼。根據最新數據,前六大壽險公司今年5月的稅後獲利共計24.2億元,相比4月的131.4億元大幅下滑81.5%。這波波動對於業界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新台幣在4月貶值0.94%,到了5月則僅略貶值0.08%,匯兌利益的影響讓業界壓力倍增。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南山人壽仍然以21.9億元的稅後純益,位居六大壽險公司之首。富邦人壽以13.73億元次之,國泰人壽則有7.5億元,其他如台灣人壽、中國人壽的稅後純益分別為4.13億元與1.61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新光人壽在5月出現虧損24.45億元,是六大壽險公司中唯一虧損的公司。 業界普遍認為,5月的市場表現受到美國經濟數據強勁以及美國債務上限達成協議的帶動,市場風險情緒回升。不過,由於新台幣匯率波動及避險成本較高,業界獲利表現仍受到影響。富邦人壽就表示,5月持續實現資本利得,並領取部分股息收入,利息收入及國內外股票、基金投資利益為主要獲利來源。 在這波市場變動中,南山人壽的穩健表現顯示出其內部管理和市場策略的優勢。而其他壽險公司如國泰人壽、中國人壽等,也都在努力調整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雖然整體業界前五月稅後純益年減93.2%,但南山人壽等公司的表現,讓人對於未來的壽險市場充滿期待。
5月稅後純益中,以南山人壽最高為21.9億元,其次為富邦人壽13.73億元,國泰人壽為7.5億元,台灣人壽與中國人壽分別為4.13億元與1.61億元,新光人壽為虧損24.45億元。
各家壽險業者趁著5月美國經濟數據強勁,以及美國債務上限達成協議,帶動市場風險情緒回升,包括國壽、富邦人壽都表示,5月持續實現資本利得,富邦人壽指出,還有領取部分股息收入,利息收入及國內外股票、基金投資利益為主要獲利來源。此外,5月債市利率反彈,利率走升有利於壽險公司提升中長期經常性收益,國泰人壽指出還有今年以來累計利息收入呈現雙位數成長。
中國人壽自結5月稅後純益1.61億元,與前月相當、微增1.8%,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6.4億元,比去年同期111.82億元,衰退九成多,累計前五月每股稅後純益(EPS)0.13元。開發金指出,中壽保險本業營運保持良好動能,經常性收益表現穩定,惟受限整體避險成本仍高,因此5月稅後純益比前月略增、沒有衰退,但增幅不大,今年前五月累計稅後純益6.4億元。相較於4月美元兌新台幣升值,5月美元升值幅度不如前月,因此影響壽險匯兌利益,另外,台美利差仍大,整體避險成本還是較高,影響獲利表現。
另外,中壽投資部位的股息收益,目前股息不多,日前開發金在法說會上則是表示,今年中壽股息可能與去年持平,去年台股股息收益約在70億元左右。
外匯準備金中,富邦人壽5月底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仍逾310億,高於法定累積上限,額外沖抵約13億;國壽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累計餘額仍逾420億元,有助於吸收匯率波動。中國人壽5月收回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約4億元,目前外匯準備金餘額較前月略降至約98億元。
前六大壽險今年前五月總稅後純益91.32億元,較去年同期1,339.24億元大減93.2%。其中,除了新光人壽前五月虧損130.15億元為最多,其餘五大壽險都為正獲利,又以富邦人壽最高、前五月稅後純益為137.8億元,南山人壽其次為62.9億元,國泰人壽12.7億元、中國人壽6.4億元、台灣人壽1.67億元。
「BAM活力洋溢APP」是款可根據步數、BMI、睡眠時數、動態卡路 里、靜止心率等健康指標,計算用戶的每日減齡效果,並搭載健康風 險提醒功能的數位健康管理APP。於今年全面改版的BAM APP,導入遊 戲化介面設計,提升體驗趣味性,並擴增健康任務類型,包含運動健 走、呼吸練習、睡眠追蹤、飲食衛教學習、社交互動等,創造更優質 的數位健康管理體驗,成為後疫情時代的健康數位守門員。
現代人經常久坐,近年來遠距居家辦公的工作型態更讓許多人連踏 出家門的機會都大幅減少,為鼓勵民眾多健走運動,增加運動的誘因 ,南山人壽發起「走BAM世界」挑戰賽,設計3重挑戰任務及豐富獎項 ,民眾只要註冊成為南山網路會員,並下載登入BAM APP、填寫線上 報名表即可參加;活動期間6月10日起至8月6日止,完成指定健走任 務還有機會獲得雙人機票等值旅遊券,把步數變成哩程數,愈走愈健 康。更多活動訊息可搜尋「走BAM世界」活動網站。
避險成本吃掉海外獲利,並成為沉重負擔,加上債市未見起色,台 股5月上漲逾6%,六大壽險5月亦努力實現逾200億元的資本利得,但 前五月六大壽險累積獲利僅91.35億元,未能突破百億元,且比去年 同期衰退逾93%。
由於台美利差持續擴大,壽險海外投資現在每個月要投入200多億 元的避險成本,去年12月至今年4月連續五個月破200億元,五個月共 花掉1,356億元,5月應再破200億元,累計六個月恐破1,600億元,這 些錢是「肉包子打狗」,無法回收,就是為了穩住帳上獲利。
據保險局先前公布,壽險海外投資若完全未避險,前四個月還會有 匯兌利益101億元,但壽險業付出逾千億元避險成本,加上資本利得 不多,導致前四月壽險業稅前虧83億元,5月情況依據,且新台幣貶 幅小於4月,六大壽險5月僅賺24.39億元,較4月減少107億元、月衰 退81%,較去年5月的26億元年減6%。
壽險業者表示,5月新台幣只有小貶0.08%,CS避險成本5月再拉高 ,3月為3.81%,4月降為3.76%,但到5月再提高到3.99%,保險局 允許收回外匯準備金沖抵多出的避險成本,六大壽險3月到5月共因此 收回近110億元的準備金,但匯兌成本仍近500億元,因此這三個月還 是拼命實現480億元左右的資本利得,避險單月損失過大。
南山5月稅後純益21.9億元,超過富壽奪下單月獲利王,累積前五 月稅後純益62.9億元,位居第二名;富壽5月稅後純益13.7億元,累 積前五月稅後純益137.7億元,仍居前五月獲利王,也是六大壽險中 今年唯一獲利破百億元的公司。
國壽5月獲利7.5億元,累積前五月獲利12.7億元,為六大壽險中第 三名,台壽5月稅後純益4.13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獲利轉正1.6億元 ;中壽5月獲利1.6億元,累積前五月稅後純益6.4億元;新壽雖在4月 獲利轉正,但5月又再轉虧損24.45億元,累積前五月虧損擴大至130 億元。
【台灣新聞】夏日出遊保險新選擇!南山人壽等保險公司推「無喪葬費用」旅平險 夏日將至,許多家長都計劃帶著孩子出國旅遊,但卻因為壽險保險的喪葬費用保額限制,讓出遊計劃變得有些棘手。不過,現在南山人壽等保險公司看準了這個商機,推出了「無喪葬費用」的旅遊傷害醫療保險,讓家長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帶孩子出遊。 近日,行政院通過了「簡易人壽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對於未滿15歲的孩童,若不幸身故,其死亡給付以喪葬費用為限。這意味著,家長們在為孩子投保壽險時,會受到喪葬費用的保額限制。而這也讓許多家長在為孩子投保旅遊平安保險時,受限於喪葬費用的保額限制,無法為孩子提供充分的保障。 針對這個問題,南山人壽等保險公司看準了商機,推出了「無喪葬費用」的旅遊傷害醫療保險。這種保險不包含喪葬費用的保額限制,可以讓家長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保障。除了南山人壽,富邦產險、國泰人壽、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等保險公司也推出了類似的保險產品。 以南山人壽為例,它推出的旅遊傷害醫療保險不僅不限制喪葬费用的保額,還提供了海外意外、疾病就醫的保障,以及旅遊不便險。而富邦產險則推出了兒童旅平險保障專案,不僅保障海外意外和疾病就醫,還包含旅遊不便險。 這些保險產品的推出,讓家長們在為孩子投保時,可以更加放心。無論是為孩子提供旅遊保障,還是為孩子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這些保險產品都能夠滿足家長的需求。夏日將至,帶著孩子出遊,就讓這些保險產品為你們的旅程保驾护航。
現行保險法107條規定,未滿15歲小朋友若不幸意外死亡,保險公司最高給付61.5萬元的喪葬費用,然傷害醫療保險、健康保險之投保並不受上開限額規範,金管會建議,針對小朋友因意外傷害或疾病造成之住院或手術等醫療保障需求,家長可透過投保傷害醫療保險及健康保險等商品作為因應。
如今暑假將至,不少家長已經計劃好要帶小孩出國,但卻苦於小孩的累計喪葬費用保險金額已達上述61.5萬元限額,無法投保具喪葬費用保險金額的傷害保險包含旅行平安保險,最後只好放棄出國的機會。
據了解,市售旅平險針對未滿15歲孩童的旅遊「傷害醫療保險」保額,大多採「喪葬費用保額」的固定比率,舉例來說,若父母已幫子女購買30萬保額的壽險,旅平險的身故保障金只能買到31.5萬元,假設主約和附約的固定比例為100:1,則子女在海外的就醫額度僅為3,150元,嚴重不足。
但如今在全民報復性出國的氛圍下,有保險業者嗅到商機,針對15歲以下的孩童,推出「無喪葬費用的旅遊傷害醫療保險」或「在61.5萬內補足喪葬費缺額保障的旅平險」。就市售提供15歲以下孩童的旅遊保障來看,目前包含富邦產險、南山人壽、國泰人壽、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等皆有提供。如富邦產險就推出兒童旅平險保障專案,其不含喪葬費,具有海外意外、疾病就醫的保障,也包含旅遊不便險。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推出兒童適用的旅平險,提供未滿15歲孩童0.5至61.5萬元不等額度的旅遊意外傷害喪葬費用保險金的保障,確保補足61.5萬元喪葬費用保障。
提升國人保障,同時強化財務體質!南山人壽持續深耕保險本業,不斷推出適合國人需求的保單,希望成為健康險領航者。去年,長照險市占率及外溢保單銷售件數蟬聯業界第一,傳統保單期繳占比也大幅提升,保險利潤成長,財務體質更健全。
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表示,今年是公司成立60週年,對保戶及各界支持表示感謝。面對全球金融環境不確定及台灣人口結構變化,南山人壽將堅持保險核心職能,啟動「服務賦能」與「數位賦能」轉型,導入保險科技,提供智慧化服務,拓展保險價值。
為培育未來人才,南山人壽籌建「南山企業大學」,在淡水沙崙興建人才培育基地,透過多元化課程配對,傳承公司價值與精神,與時俱進,為台灣社會及保險產業培育人才。
站在60週年里程碑,南山人壽將繼續前進,積極推動健康商品服務與數位轉型,深化社會參與,落實公司治理及社會責任,實踐保險業穩定社會的價值,邁向下一個60年,成為與世界標準接軌的保險公司,成為台灣堅實的靠山。
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表示,今年是南山人壽成立60週年,要感謝 全體保戶及各界的支持與信賴,陪伴南山一甲子。展望未來,儘管全 球金融環境仍舊充滿不確定性,加上台灣人口結構高齡化、少子化的 挑戰來襲;不變的是,南山人壽堅持以保險核心職能與專業服務,啟 動「服務賦能」、「數位賦能」二大轉型發展核心,導入保險科技應 用,提供更智慧化與人性化的數位服務,也將結合健康促進概念,為 國人提供多元的保險商品和健康加值服務,拓展保險價值,持續引領 保險業創新服務,奠定永續經營的基礎。
「人」是保險業一切的根本,也是南山人壽最珍貴的資源。作為保 險業界的領導品牌,南山人壽今年宣布籌畫成立「南山企業大學」, 將在淡水沙崙興建一人才培育基地,集結南山人一甲子的智慧累績, 透過模組化的人才培育機制,進行多元化的課程配對,並強化數位數 據觀念及產業連結,將南山人壽的價值、精神、專業代代相傳、與時 俱進,為台灣社會及保險產業培育未來人才。
站在60週年這極具意義的里程碑,南山人壽接軌IFRS 17及與ICS的 腳步不停歇,將堅持保險的專業、以人為本的價值,用前瞻的眼光、 穩健創新的步伐,因應未來產業趨勢及社會結構改變,積極推動健康 商品服務與數位轉型,同時深化社會參與和環境守護行動,落實公司 治理及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保險業穩定社會的價值,大步邁向下一個 60年,讓南山人壽成為與世界級標準接軌的保險公司,做台灣堅實的 靠山。
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在7日主持了上任後的首場股東會,對於股東們關心的四大問題:净值風波、核心系統境界改善、勞資爭議以及上市進程,一一做出了解答。在財務狀況方面,尹崇堯指出,去年美聯準會的暴力升息對壽險業造成了影響,但南山人壽已經進行了資產重分類,以真實反映業績。對於保費與給付的「死亡交叉」問題,他強調,去年下半年確實面臨現金流壓力,但今年情況將有所改善。總經理范文偉也提到,去年南山人壽的保險支出與收入之間的差距,已經透過投資收入來彌補。財務長蔡昇豐則解釋,避險成本與同業相當,並因為新台幣貶值而打平。股東會也通過了資本額的提升,預留未來彈性。核心系統境界的改善計畫已提交金管會,而勞資爭議則在積極解決中,期盼能夠早日達成上市目標。
台灣南山人壽的董座尹崇堯,以年輕的姿態在壽險業界掀起話題。7日,他首次主持股東會,與父親尹衍樑的霸氣風格截然不同,尹崇堯以溫文儒雅的主持風格,讓會議氣氛顯得格外和諧。面對股東和工會的連番質問,他全程保持風度,不動怒,展現出領導者的氣度。 會議結束後,尹崇堯分享了他的首次股東會心得:「這是一個難得的經驗,對於股東的發言和建議,我們會請經理團隊仔細參考。」南山人壽的股東多為自家員工和工會成員,過往會議上常見咆哮場面,但今年卻充滿了溫馨氛圍。尹崇堯在回答股東提問時,會主動稱呼股東的名字,拉近彼此距離,讓股東感受到他的誠懇。 當股東提問時間將到時,尹崇堯會微笑著對保全說:「沒關係,讓他說。」這種貼心的舉動讓股東的氣氛緩和許多,不少股東都讚他「大氣」,並感受到主席的誠懇。 儘管尹崇堯的主持風格溫和,但在回答問題時卻不卑不亢,適時請總經理和財務長協助詳細回應。當股東關心美國暴力升息對南山人壽的影響時,尹崇堯坦言:「我每一天在南山人壽的經營都是戰戰兢兢,承擔責任是巨大的,我們對南山經營是戰戰競競,也希望股東能放心。」這番話讓股東們對南山人壽的未來充滿信心。 去年以副董事長身份參與南山人壽股東會的尹崇堯,今年首次挑戰主持重任。雖然一開始有些緊張,但隨著會議進行,他的表現越來越穩健,能夠一一化解股東的提問,偶爾還會開些小玩笑,讓會議氣氛更加活躍。有股東甚至送給他一本自己寫的書,尹崇堯接過後笑著說:「半夜睡不著,我會讀一讀的。」在場股東都對他充滿期待,認為他年輕有為,未來必定大有可為。
【壽險新聞】
台灣壽險業即將迎來一大波發債潮!為了強化資本結構,迎接2026年將實施的新清償能力指標(ICS2.0),金管會在4月中旬放行了一個大好機會,允許保險業發行10年期以上、具有到期日的資本債券。這一決策一出,台灣壽險業立即掀起了一股發債熱潮。
目前,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等四大壽險公司已經搶先發動,合計規模已達830億元。而新光人壽和南山人壽也表達了積極的發債意願,預計這六大壽險公司的發債規模將上看千億元。
這次發債的背後,是壽險業為了應對市場波動和吸引更多投資人而採取的行動。過去,壽險業只能發行無到期日的資本性質債券,但由於市場波動加劇,投資者對這類債券的興趣不高。現在,金管會的開放政策讓壽險公司可以發行具有到期日的次順位公司債,這種債券可算入第二類資本,發行額度從自有資本的50%放大到風險資本的100%,這對於吸引投資者來說是一大吸引力。
富邦人壽在7日董事會上通過了一項重要決議,即發行10年期以上的累積次順位公司債,發行金額上限為250億元。這筆發行將用於充實營運資金、強化財務結構,並提升資本適足率。發行時間將在董事會通過後的兩年內,具體發行方式和利率尚未確定。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近兩個月來第四家壽險業要發債的消息。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國泰人壽均已宣布發行具到期日的次順位債,而富邦人壽則是第四家宣布的大型壽險公司。由於近期美債殖利率的下滑,以及壽險業資本債券的主要買家為企業法人、四大基金等,因此壽險業的發債行為「先搶先贏」,新光人壽和南山人壽也在積極評估中。
台灣人壽預計在4月27日率先公告發行總額不超過130億元的次順位債,並計劃發行10年和15年兩種期限,利率分別為3.75%和3.88%。中國人壽則計劃發行10年期次順位公司債,上限為100億元,每張面額為100萬元,利率預計在3.7%左右。國泰人壽則計劃發行上限為350億元的新台幣和美元債券,其中美元債券為10年期,利率上看5.7%,新台幣債券則有10年和15年期兩種,利率約為3.5%至3.65%。
台灣南山人壽昨日舉行股東常會,董事長尹崇堯親自主持,並對股東們關心的上市問題作出回應。尹崇堯強調,上市是公司的目標,並且公司一直在努力朝這個方向前進。對於今年是否會申請興櫃,尹崇堯並未給出明確答案,僅表示這一直是公司的努力目標。總經理范文偉也提到,股東們都非常關心南山上市時間,但上市過程中還需要克服財務條件、相關法規與勞資等問題。 在會議中,尹崇堯提到南山人壽2022年的財務表現,新契約保費收入、總保費收入及稅後純益均位居業界前三名,顯示公司整體財務狀況健全,獲利表現穩健。對於股東關切的保費收入低於保險支出問題,范文偉解釋,雖然去年保險支出高達3,213億元,總保費收入為2,951億元,但公司透過投資債券和股票的孳息和股利,共計約1,607億元,確保了有足夠的流動性來支應保險支付。 尹崇堯還提到,去年下半年新台幣匯率貶值對壽險業界造成現金流壓力,但這只是一個短暫現象,預期今年會有所緩解。對於去年淨值為負、採取資產重分配等問題,尹崇堯解釋,這是因為聯準會暴力升息對保險業的未實現損益產生了衝擊,而南山人壽及其他九家壽險公司進行資產重分類是符合會計公報精神的。 此外,南山人壽在股東會上通過提高資本額的決議,從1,500億元上修至1,800億元,但尹崇堯表示,這只是預留未來的彈性,今年並沒有具體的增資計畫。對於是否會發行有到期日的次順位債券籌資,尹崇堯表示,公司正在嚴謹評估中。財務長蔡昇豐則提到,去年外匯避險成本約在1%~1.5%,去年新台幣匯率貶值3元,部分抵銷了匯兌成本。過去三年積極推動新契約,使得負債成本從3.77%下滑至3.7%,投報率去年略為下滑至3.83%,但仍然足以支應負債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