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南山人壽積極推動微型保險,推廣普惠金融,以行動響應政府照顧 弱勢民眾政策美意,攜手彰化縣政府,並結合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捐 贈保費,擴大縣內微型保險保障對象,共新增逾1.1萬名符合條件之 輕中度身心障礙民眾納入團體微型傷害保險保障範圍,協助弱勢建構 意外保障的防護網,實踐普惠金融精神。
南山人壽代理總經理范文偉表示,南山人壽長期關懷弱勢,從公益 關懷的企業精神出發,推動微型保險,協助弱勢度急難。今年繼擴大 與台中市政府及台南市政府合作後,首度與彰化縣政府合作提供弱勢 族群團體微型傷害保險,感謝彰化縣政府的支持與協助,讓逾1.1萬 名輕度及中度身心障礙民眾在面對意外風險時,也能擁有保障與依靠 。以投保南山人壽團體微型傷害保險為例,倘若在保險期間內不幸發 生意外,而導致失能或身故時,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便可依保單條款約 定獲得最高新臺幣30萬元的保險金,以因應急難事故。
南山人壽除積極推動微型保險照顧弱勢外,亦攜手全國各縣市合作 醫院推動「南山慈善基金-醫療關懷計畫」,協助弱勢病患無力就醫 的困境。其中,於彰化縣合作醫院,包括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及深入 到偏遠社區的地區醫院共10家,透過醫院社工的專業協助,幫助許多 彰化鄉親順利就醫、度過急難。本計畫自民國102年推動迄今累計捐 款金額已超過新臺幣4.9億元,幫助逾3.9萬名經濟弱勢的病患安心就 醫,同時協助改善社區醫療照護資源。
南山人壽代理總經理范文偉表示,南山人壽長期關懷弱勢,從公益 關懷的企業精神出發,推動微型保險,協助弱勢度急難。今年繼擴大 與台中市政府及台南市政府合作後,首度與彰化縣政府合作提供弱勢 族群團體微型傷害保險,感謝彰化縣政府的支持與協助,讓逾1.1萬 名輕度及中度身心障礙民眾在面對意外風險時,也能擁有保障與依靠 。以投保南山人壽團體微型傷害保險為例,倘若在保險期間內不幸發 生意外,而導致失能或身故時,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便可依保單條款約 定獲得最高新臺幣30萬元的保險金,以因應急難事故。
南山人壽除積極推動微型保險照顧弱勢外,亦攜手全國各縣市合作 醫院推動「南山慈善基金-醫療關懷計畫」,協助弱勢病患無力就醫 的困境。其中,於彰化縣合作醫院,包括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及深入 到偏遠社區的地區醫院共10家,透過醫院社工的專業協助,幫助許多 彰化鄉親順利就醫、度過急難。本計畫自民國102年推動迄今累計捐 款金額已超過新臺幣4.9億元,幫助逾3.9萬名經濟弱勢的病患安心就 醫,同時協助改善社區醫療照護資源。
南山人壽23日拍板,27日起將不再受理其「安心」與「陪童旅行」 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附加條款,27日起市場暫時無任何一家產險或壽 險公司提供海外突發疾病保障。
對此,已有立委等關心若無海外突發疾病,若國人要出國將無保險 保障,金管會勢必再承受新的壓力,但先前金管會表示,應給時間讓 保險公司去重新設計商品、計算應有的費率,希望能在開放出國旅行 前,能有新保單重新問世。
海外突發疾病保險一般附加在壽險的旅行平安險,或產險的旅行綜 合保險、旅行不便險等,若被保險人在海外突發疾病,需要在當地醫 院急診、門診及手術、住院,相關費用有保險可以支應,尤其在美加 、日本等地,醫療費用極昂貴,一次門診或急診就可以上萬或數萬元 ,若要住院更是費用驚人。
因為新冠肺炎等傳染病仍在各國間流行,且各國防疫政策不一,目 前各國也逐步打開邊境管制,若國人出國旅遊染疫,要急診、入住醫 院等,承保風險難以估算,所以先停售保單,以免國內防疫險大賠錢 ,國外又出現大損失,難以向股東交待。
保險局日前已表示,保險業者難以計算承保風險及費率,因此暫時 下架商品,到23日為止,全市場只剩下南山人壽還有銷售海外突發疾 病附加條款,其他產險及壽險公司都在6月初到6月中旬已陸續停售, 甚至連海外急難救助專機亦暫時停賣。
由於旅平險可以「預約投保」,即預先投保未來三個月要出國的時 間,若只剩下南山人壽一家承保,風險將過於集中,因此南山人壽決 定,只受理到6月26日,27日起停止受理安心海外突發疾病健康險附 加條款、陪童旅行海外突發疾病健康險附加條款,及商務旅行團體保 險。
保險業者表示,民眾此時若有出國旅行、商務或留學計畫,就要看 自身在台灣的實支實付醫療險保額是否充足,一般要30萬元或50萬元 以上,才足夠支應海外突發疾病的費用,且海外的相關醫療單據需拿 回台灣,經健保署認證後,才能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對此,已有立委等關心若無海外突發疾病,若國人要出國將無保險 保障,金管會勢必再承受新的壓力,但先前金管會表示,應給時間讓 保險公司去重新設計商品、計算應有的費率,希望能在開放出國旅行 前,能有新保單重新問世。
海外突發疾病保險一般附加在壽險的旅行平安險,或產險的旅行綜 合保險、旅行不便險等,若被保險人在海外突發疾病,需要在當地醫 院急診、門診及手術、住院,相關費用有保險可以支應,尤其在美加 、日本等地,醫療費用極昂貴,一次門診或急診就可以上萬或數萬元 ,若要住院更是費用驚人。
因為新冠肺炎等傳染病仍在各國間流行,且各國防疫政策不一,目 前各國也逐步打開邊境管制,若國人出國旅遊染疫,要急診、入住醫 院等,承保風險難以估算,所以先停售保單,以免國內防疫險大賠錢 ,國外又出現大損失,難以向股東交待。
保險局日前已表示,保險業者難以計算承保風險及費率,因此暫時 下架商品,到23日為止,全市場只剩下南山人壽還有銷售海外突發疾 病附加條款,其他產險及壽險公司都在6月初到6月中旬已陸續停售, 甚至連海外急難救助專機亦暫時停賣。
由於旅平險可以「預約投保」,即預先投保未來三個月要出國的時 間,若只剩下南山人壽一家承保,風險將過於集中,因此南山人壽決 定,只受理到6月26日,27日起停止受理安心海外突發疾病健康險附 加條款、陪童旅行海外突發疾病健康險附加條款,及商務旅行團體保 險。
保險業者表示,民眾此時若有出國旅行、商務或留學計畫,就要看 自身在台灣的實支實付醫療險保額是否充足,一般要30萬元或50萬元 以上,才足夠支應海外突發疾病的費用,且海外的相關醫療單據需拿 回台灣,經健保署認證後,才能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據WTO「2017-2025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指出,全球每年約有990 萬人罹患失智症;在非傳染性疾病所致之失能損失人年數中,失智症 即占11.9%。同時,已將失智症列為各國優先的公衛議題,而我國亦 將「失智友善台灣」列為長期目標。南山人壽建議國人即早正視失智 問題,並在評估高齡的風險保障時納入失智疾病相關的準備,建立「 預防」、「診斷」、「治療」及「照護」各階段的防護,平時即培養 良好生活習慣以預防罹患失智。
南山人壽推出「南山人壽輕憶陪伴長期照顧健康保險(HDLTC)」 ,為業界首張提升預防意識,因應輕度、中重度失智病程需求,強化 失智保障的長照險商品,提供認知功能障礙及生理功能障礙雙重保障 ,該商品具四大特色,包括:一、融入自我健康管理概念,體況達標 即享增額保障,獎勵最實在;鼓勵保戶即早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體 況達標者,「輕度失智保險金」及「長期照顧一次保險金」可享健康 促進增額保障,提升預防意識。
二、延伸保障輕度失智,範圍更全面;為提供更齊全的失智保障範 圍,擴大將輕度失智症納入保障範圍,提供單筆的輕度失智保險金, 讓保戶便於即早治療,延緩病況。
三、中重度失智保障提高1.2倍給付,照顧更安心;失智照顧的人 力和費用較一般照護高,一旦進入中重度失智的階段,照護的負擔將 會更為沉重,協助保戶減輕經濟壓力、獲得更妥善的照顧。
四、最高15次長照分期保險金,長久陪伴;失智症是一種進行性退 化的疾病,失智症患者及照護者,在不同病程階段,會面臨到不同的 生活變化,而有不同的準備和需求。該商品除提供1.2倍保額的長期 照顧一次保險金外,另提供最高15次的長期照顧分期保險金,每年領 取1.2倍保額。
南山人壽長期關注高齡及失智議題,透過「提升大眾的失智識能率 」、「運用南山遍布全台的人力和據點建構長照安全網」、「產業串 聯保險賦能」等行動面向,力行失智友善行動。
南山人壽推出「南山人壽輕憶陪伴長期照顧健康保險(HDLTC)」 ,為業界首張提升預防意識,因應輕度、中重度失智病程需求,強化 失智保障的長照險商品,提供認知功能障礙及生理功能障礙雙重保障 ,該商品具四大特色,包括:一、融入自我健康管理概念,體況達標 即享增額保障,獎勵最實在;鼓勵保戶即早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體 況達標者,「輕度失智保險金」及「長期照顧一次保險金」可享健康 促進增額保障,提升預防意識。
二、延伸保障輕度失智,範圍更全面;為提供更齊全的失智保障範 圍,擴大將輕度失智症納入保障範圍,提供單筆的輕度失智保險金, 讓保戶便於即早治療,延緩病況。
三、中重度失智保障提高1.2倍給付,照顧更安心;失智照顧的人 力和費用較一般照護高,一旦進入中重度失智的階段,照護的負擔將 會更為沉重,協助保戶減輕經濟壓力、獲得更妥善的照顧。
四、最高15次長照分期保險金,長久陪伴;失智症是一種進行性退 化的疾病,失智症患者及照護者,在不同病程階段,會面臨到不同的 生活變化,而有不同的準備和需求。該商品除提供1.2倍保額的長期 照顧一次保險金外,另提供最高15次的長期照顧分期保險金,每年領 取1.2倍保額。
南山人壽長期關注高齡及失智議題,透過「提升大眾的失智識能率 」、「運用南山遍布全台的人力和據點建構長照安全網」、「產業串 聯保險賦能」等行動面向,力行失智友善行動。
疫情確診無法到場考試、公司清理未上課人力,加上業績不佳的自 然流失,2022年前五個月壽險登錄業務員人數月月減少,累計已少7 ,781人,總登錄人數降到38萬186人,6月將面臨38萬保衛戰。
至於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前五月少6,104人,人數降到21.6萬人, 亦創下45個月低點。
去年同樣因為本土疫情升溫、業績不佳等因素,前五月壽險登錄業 務員人數少8,161人,總人數跌破39萬人次,即便下半年壽險公司拚 命增員,但全年整體業務員少8,257人,創十年來首見人數衰退,其 中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是少4,797人,打斷連續七年登錄人數持續成 長的趨勢。
今年壽險公司同樣雄心壯志,年初打出要增員3萬人以上的目標, 但前五月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不增反減,少了6,104人,比去年 同期少5,948人還更多。
壽險公會及壽險業者分析三大原因,一是去年及今年都有本土疫情 升溫的問題,但今年是「考生確診」,即原訂要參加業務員證照考試 者,因確診臨時缺考,造成到考人數減少,登錄人數亦跟著減少。
二是去年是低利率持續,利變壽險難推,但仍有投資型保單及美元 利變保單撐盤,今年投資型保單因資本市場回檔出現大幅衰退,美元 利變保單亦因新台幣貶值、升息幅度不確定,出現保戶觀望,前五月 新契約保費衰退12%,業績不佳,所以壽險公司、保險經紀人及代理 人登錄人數同時衰退,保經登錄人數減19人、保代減1,658人。
三是清理未依規定上課者,即法規要求的6小時法遵課程,另外還 有外幣保單等課程,若業務員未依規定上足時數,各壽險公司就會先 清掉,以免違規。
前五月國泰、富邦及南山等前三大壽險公司登錄人數都少逾千人, 新光人壽亦少885人,遠雄人壽少615人、三商美邦人壽少470人,幾 乎大部分壽險公司人數都減少,僅台灣人壽反向增233人、安聯人壽 增34人。
至於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前五月少6,104人,人數降到21.6萬人, 亦創下45個月低點。
去年同樣因為本土疫情升溫、業績不佳等因素,前五月壽險登錄業 務員人數少8,161人,總人數跌破39萬人次,即便下半年壽險公司拚 命增員,但全年整體業務員少8,257人,創十年來首見人數衰退,其 中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是少4,797人,打斷連續七年登錄人數持續成 長的趨勢。
今年壽險公司同樣雄心壯志,年初打出要增員3萬人以上的目標, 但前五月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不增反減,少了6,104人,比去年 同期少5,948人還更多。
壽險公會及壽險業者分析三大原因,一是去年及今年都有本土疫情 升溫的問題,但今年是「考生確診」,即原訂要參加業務員證照考試 者,因確診臨時缺考,造成到考人數減少,登錄人數亦跟著減少。
二是去年是低利率持續,利變壽險難推,但仍有投資型保單及美元 利變保單撐盤,今年投資型保單因資本市場回檔出現大幅衰退,美元 利變保單亦因新台幣貶值、升息幅度不確定,出現保戶觀望,前五月 新契約保費衰退12%,業績不佳,所以壽險公司、保險經紀人及代理 人登錄人數同時衰退,保經登錄人數減19人、保代減1,658人。
三是清理未依規定上課者,即法規要求的6小時法遵課程,另外還 有外幣保單等課程,若業務員未依規定上足時數,各壽險公司就會先 清掉,以免違規。
前五月國泰、富邦及南山等前三大壽險公司登錄人數都少逾千人, 新光人壽亦少885人,遠雄人壽少615人、三商美邦人壽少470人,幾 乎大部分壽險公司人數都減少,僅台灣人壽反向增233人、安聯人壽 增34人。
全球每三秒新增一位失智者,且失智照顧的人力和費用均較一般長期照護的人力和費用為高,若是入住養護中心的費用,失智約為一般長照的1.2倍。南山人壽昨(20)日表示,因應輕度、中重度失智病程需求,推出首張強化失智保障的長照險商品,並擁有中重度失智保障提高給付、長照分期金最高給付15次等四項特色。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7-2025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指出,全球每年約有990萬人罹患失智症,相當於每三秒新增一人,在非傳染性疾病所致的失能損失人年數中,失智症即占11.9%。
台灣高齡化的趨勢日益顯著,且受到少子化的影響,民眾對長照風險意識因而提高,其中失智症更是導致老年人失能及生活無法自理的主要原因,對病患、家屬及社會均造成嚴重的衝擊。
南山人壽近日推出「南山人壽輕憶陪伴長期照顧健康保險(HDLTC)」,為業界首張提升預防意識,因應輕度、中重度失智病程需求,強化失智保障的長照險商品,提供認知功能障礙及生理功能障礙雙重保障。
此張保單具有四大特色,一為融入自我健康管理概念,鼓勵保戶即早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不吸菸、不過量飲酒、不偏食、預防憂鬱、多運動、多動腦、控制三高等,若體況達標者,於第三保單年度起,輕度失智保險金及長期照顧一次保險金可享健康促進增額保障。
二為延伸保障輕度失智,南山人壽擴大將輕度失智症納入保障範圍(臨床失智量表CDR評估等於1分),若符合條款約定的認知功能障礙初期,提供單筆的輕度失智保險金,讓保戶即早治療、延緩病況。
三為中重度失智保障提高給付,若符合條款約定的認知功能障礙,將提高長期照顧一次及分期保險金為1.2倍,以貼近保戶失智的花費,協助減輕經濟壓力。
四為最高15次長照分期保險金,失智症是一種進行性退化的疾病,失智症患者及照護者,在不同病程階段,會面臨到不同的生活變化,而有不同的準備和需求。若不幸進入失智狀態,除提供1.2倍保額的長期照顧一次保險金外,另提供最高15次的長期照顧分期保險金,每年領取1.2倍保額。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7-2025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指出,全球每年約有990萬人罹患失智症,相當於每三秒新增一人,在非傳染性疾病所致的失能損失人年數中,失智症即占11.9%。
台灣高齡化的趨勢日益顯著,且受到少子化的影響,民眾對長照風險意識因而提高,其中失智症更是導致老年人失能及生活無法自理的主要原因,對病患、家屬及社會均造成嚴重的衝擊。
南山人壽近日推出「南山人壽輕憶陪伴長期照顧健康保險(HDLTC)」,為業界首張提升預防意識,因應輕度、中重度失智病程需求,強化失智保障的長照險商品,提供認知功能障礙及生理功能障礙雙重保障。
此張保單具有四大特色,一為融入自我健康管理概念,鼓勵保戶即早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不吸菸、不過量飲酒、不偏食、預防憂鬱、多運動、多動腦、控制三高等,若體況達標者,於第三保單年度起,輕度失智保險金及長期照顧一次保險金可享健康促進增額保障。
二為延伸保障輕度失智,南山人壽擴大將輕度失智症納入保障範圍(臨床失智量表CDR評估等於1分),若符合條款約定的認知功能障礙初期,提供單筆的輕度失智保險金,讓保戶即早治療、延緩病況。
三為中重度失智保障提高給付,若符合條款約定的認知功能障礙,將提高長期照顧一次及分期保險金為1.2倍,以貼近保戶失智的花費,協助減輕經濟壓力。
四為最高15次長照分期保險金,失智症是一種進行性退化的疾病,失智症患者及照護者,在不同病程階段,會面臨到不同的生活變化,而有不同的準備和需求。若不幸進入失智狀態,除提供1.2倍保額的長期照顧一次保險金外,另提供最高15次的長期照顧分期保險金,每年領取1.2倍保額。
全球每3秒多一位失智者,且照護費用是一般失能者的1.2倍,南山 人壽表示,為強化預防失智、同時增加失智照護保障,推出市場首張 預防型、即附健康機制且失智加20%給付的長照險,四大訴求即提早 預防、輕度失智就給付、中重度失智加20%給付、長照分期金最高給 付15次。
南山人壽引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7∼2025全球失智症行 動計畫」的資料指出,全球每年約有990萬人罹患失智症,相當於每 3秒就增加一人失智,在非傳染性疾病導致失能人數中,失智者占11 .9%;台灣目前有逾30萬人失智,在2051年,即未來30年預計將突破 80萬人。
南山人壽表示,失智的危險因子除了年齡外,還有高血壓、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抽菸、喝酒等,若能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可適度降低 罹患失智機會,因此設計推出市場上首張預防型且失智給付加20%的 長照險。
這張保單訴求四大特色,一是自我健康管理,以指標引導保戶培養 不吸菸、不過量飲酒、不偏食、預防憂鬱、多運動、多動腦、控制三 高等生活習慣,若健檢結果達標,則第三保單年度起,輕度失智保險 金及長照一次保險金可增加健康促進的保額,即約加5%保額。
二是輕度失智亦理賠,一般長照險是臨床失智量表CDR達2分、即中 度失智以上,才給付保險金,南山人壽擴大到CDR達1分的輕度失智, 亦給付一次保額的10%,供保戶即早治療的費用。
三是中度失智以上提高給付,一般失能的一次性與分期保險金是一 倍保額,若是中度及重度失智則拉高到1.2倍,協助失智保戶家庭減 輕經濟負擔。
四是分期保險金最長給付15次,失智是漸進退化的過程,可能持續 很久,南山人壽訴求每年給付一次的分期保險金,最高給付15次,亦 即15年,每年領1.2倍保額。
南山人壽引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7∼2025全球失智症行 動計畫」的資料指出,全球每年約有990萬人罹患失智症,相當於每 3秒就增加一人失智,在非傳染性疾病導致失能人數中,失智者占11 .9%;台灣目前有逾30萬人失智,在2051年,即未來30年預計將突破 80萬人。
南山人壽表示,失智的危險因子除了年齡外,還有高血壓、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抽菸、喝酒等,若能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可適度降低 罹患失智機會,因此設計推出市場上首張預防型且失智給付加20%的 長照險。
這張保單訴求四大特色,一是自我健康管理,以指標引導保戶培養 不吸菸、不過量飲酒、不偏食、預防憂鬱、多運動、多動腦、控制三 高等生活習慣,若健檢結果達標,則第三保單年度起,輕度失智保險 金及長照一次保險金可增加健康促進的保額,即約加5%保額。
二是輕度失智亦理賠,一般長照險是臨床失智量表CDR達2分、即中 度失智以上,才給付保險金,南山人壽擴大到CDR達1分的輕度失智, 亦給付一次保額的10%,供保戶即早治療的費用。
三是中度失智以上提高給付,一般失能的一次性與分期保險金是一 倍保額,若是中度及重度失智則拉高到1.2倍,協助失智保戶家庭減 輕經濟負擔。
四是分期保險金最長給付15次,失智是漸進退化的過程,可能持續 很久,南山人壽訴求每年給付一次的分期保險金,最高給付15次,亦 即15年,每年領1.2倍保額。
海外突發疾病險停賣速度加快。在新光人壽喊停、台銀人壽今(17)日起也停、合庫人壽實際不保之下,國內產壽險公司今起只剩下南山人壽一家有這類保障。
金管會原公布,我國還有四家壽險公司銷售十張海外突發疾病險,但據了解,新光人壽的海外突發疾病健康保險附加條款(乙型)、旅行平安保險海外突發疾病健康保險附加條款、Enjoy Life海外突發疾病健康保險附加條款,全都暫停銷售了。
台銀人壽旅行平安保險海外突發疾病醫療給付附加條款,今天起也要停賣。民眾投保台銀人壽的旅平險,若附加此條款,以保障十天、住院醫療保額100萬、門診醫療保額5,000元為例,保費僅470元,相當實惠。
合庫人壽的海外突發疾病建康保險附加條款,承保地區按外交部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及衛福部的建議等級為依據,紅色與橘色警戒區都不承保,全球目前無可保之地。該公司昨日也發布聲明,強調「目前無承保海外突發疾病健康保險,敬請消費者諒察」。
南山人壽自疫情爆發以來,對法定傳染病保單(又稱壽險業防疫險)的處理態度,或海外突發疾病險,都相對顧及民眾權益。海外突發疾病方面,目前還有一個主約、四個附加條款,尚未下架。
主約為海外暢遊保險,四個附加條款為: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新網路投保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安心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陪童旅行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
金管會原公布,我國還有四家壽險公司銷售十張海外突發疾病險,但據了解,新光人壽的海外突發疾病健康保險附加條款(乙型)、旅行平安保險海外突發疾病健康保險附加條款、Enjoy Life海外突發疾病健康保險附加條款,全都暫停銷售了。
台銀人壽旅行平安保險海外突發疾病醫療給付附加條款,今天起也要停賣。民眾投保台銀人壽的旅平險,若附加此條款,以保障十天、住院醫療保額100萬、門診醫療保額5,000元為例,保費僅470元,相當實惠。
合庫人壽的海外突發疾病建康保險附加條款,承保地區按外交部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及衛福部的建議等級為依據,紅色與橘色警戒區都不承保,全球目前無可保之地。該公司昨日也發布聲明,強調「目前無承保海外突發疾病健康保險,敬請消費者諒察」。
南山人壽自疫情爆發以來,對法定傳染病保單(又稱壽險業防疫險)的處理態度,或海外突發疾病險,都相對顧及民眾權益。海外突發疾病方面,目前還有一個主約、四個附加條款,尚未下架。
主約為海外暢遊保險,四個附加條款為: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新網路投保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安心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陪童旅行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
南山人壽昨(15)日舉行股東常會,創下兩個11年來首見紀錄,首先通過配發現金股利,其次,潤泰、寶成兩大股東分別指派旗下公司擔任法人董事。
潤成投控為南山人壽最大單一股東,持股南山89.5%,潤成有兩大股東,潤泰集團持股80%、寶成集團持股20%,潤成入主南山11年來,南山只有一位法人董事,就是潤成。
不過,南山人壽昨日選出的七席法人董事,潤成投控只占一席,其餘六席分別由潤泰創新國際、匯弘投資、潤泰全球、寶成工業取得,相關人士指出,此舉對潤泰、寶成兩大集團來說,別具意義。
他分析,法人董事分開派,代表兩大集團意見不同時,不必經過複雜的協商程序,可以逕自改派法人董事代表,有利彈性因應日趨複雜的經營環境,對於很想善盡監督職責的一方,也處於有利位置。
南山人壽因為資訊系統、勞資糾紛、淨值波動、銀行保險銷售等議題,受到外界及部分大股東關注。
淨值波動方面,范文偉說,南山人壽的RBC(資本適足率)在300%以上,投資操作穩健,淨值起落只是帳面變化,非實際損失。
潤成投控為南山人壽最大單一股東,持股南山89.5%,潤成有兩大股東,潤泰集團持股80%、寶成集團持股20%,潤成入主南山11年來,南山只有一位法人董事,就是潤成。
不過,南山人壽昨日選出的七席法人董事,潤成投控只占一席,其餘六席分別由潤泰創新國際、匯弘投資、潤泰全球、寶成工業取得,相關人士指出,此舉對潤泰、寶成兩大集團來說,別具意義。
他分析,法人董事分開派,代表兩大集團意見不同時,不必經過複雜的協商程序,可以逕自改派法人董事代表,有利彈性因應日趨複雜的經營環境,對於很想善盡監督職責的一方,也處於有利位置。
南山人壽因為資訊系統、勞資糾紛、淨值波動、銀行保險銷售等議題,受到外界及部分大股東關注。
淨值波動方面,范文偉說,南山人壽的RBC(資本適足率)在300%以上,投資操作穩健,淨值起落只是帳面變化,非實際損失。
上周四(9日),壽險界傳出潤泰集團少東、現年39歲的尹崇堯可望出任南山人壽董事長。
尹崇堯是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獨子,尹衍樑對尹崇堯用心有多深?潤泰集團所屬企業及財團法人,尹崇堯掛名董事者,多達25個,尹衍樑自己只有九個,父親是真正在栽培兒子並且寄予厚望。
尹崇堯之前曾安排出任南山人壽董事長,2019年9月19日,南山人壽原任董事長杜英宗遭金管會停止職務兩年,金管會宣布消息當天,南山立馬舉行董事會推舉尹崇堯成為代理董事長,卻因「資歷太淺」金管會沒同意,而後轉任副董事長。
尹衍樑把愛子放在第一線,消息人士說,此舉展現尹衍樑對南山人壽長期經營的承諾,沒有人會讓自己心愛的獨子上火線,小尹上任代表須負全責。
消息人士說,南山人壽面對千千萬萬個挑戰,小尹要有能力從人海中尋找出能與他並肩作戰,共度難關,共享成果的工作夥伴。
很多壽險業的人士都在關注,尹崇堯要如何「打造一個他理想中的南山人壽」,小尹是否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讓南山人壽未來更發光發熱,大家都在看。
尹崇堯是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獨子,尹衍樑對尹崇堯用心有多深?潤泰集團所屬企業及財團法人,尹崇堯掛名董事者,多達25個,尹衍樑自己只有九個,父親是真正在栽培兒子並且寄予厚望。
尹崇堯之前曾安排出任南山人壽董事長,2019年9月19日,南山人壽原任董事長杜英宗遭金管會停止職務兩年,金管會宣布消息當天,南山立馬舉行董事會推舉尹崇堯成為代理董事長,卻因「資歷太淺」金管會沒同意,而後轉任副董事長。
尹衍樑把愛子放在第一線,消息人士說,此舉展現尹衍樑對南山人壽長期經營的承諾,沒有人會讓自己心愛的獨子上火線,小尹上任代表須負全責。
消息人士說,南山人壽面對千千萬萬個挑戰,小尹要有能力從人海中尋找出能與他並肩作戰,共度難關,共享成果的工作夥伴。
很多壽險業的人士都在關注,尹崇堯要如何「打造一個他理想中的南山人壽」,小尹是否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讓南山人壽未來更發光發熱,大家都在看。
南山人壽昨(15)日上午舉行股東常會改選董事,並於下午董事會順利推舉副董事長尹崇堯為新任董事長,創下該公司史上最年輕董座紀錄,且為大股東跳到第一線領航公司,開啟南山的歷史新頁。
國內保險公司「董」字輩多為老成持重者,不到40歲出掌董座者鳳毛麟角,除了1983年次、現年39歲的尹崇堯之外,早年還有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38歲出任國泰人壽董座、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37歲出任富邦產險董座、第一產險董事長李正漢36歲就開始領航公司。
南山人壽發言體系表示,將按照保險業負責人應具備資格條件兼職限制及應遵行事項準則第11條規定,董事長選任後15日內,報主管機關認可,最近就會把尹崇堯的資料送交保險局審查;至於南山人壽的副董事長職務,目前並無規劃要找人出任。
金管會保險局表示,保險業負責人是採「事後審查」,也就是董事會開完後即完成公司法程序,可執行董事長職務,但須在董事會選任15天內報至保險局認可。
外界關注尹崇堯資歷是否足夠,金管會保險局指出,將依保險業負責人應具備資格條件兼職限制及應遵行事項準則進行審查,屆時如不符合資格,金管會會請公司改派。
我國壽險公會理事長改選將在今年8月31日登場,壽險同業高層認為,尹崇堯若能獲得金管會核准,領航資產規模逾5.2兆元的南山人壽,對於角逐壽險公會龍頭將極具加分效果。
壽險界上周已傳出消息,潤泰集團取得決策當局認可,尹崇堯可望出掌南山。
南山人壽昨日股東常會選出14席董事,較上屆員額少一席。
南山為公開發行公司,五席獨立董事採候選人提名制,今年5月5日已對外公布人選,九席普通董事則是昨日股東會選舉過後外界才知道公司派規劃名單,但結果並不意外,七席法人董事代表全由南山人壽兩大股東潤泰集團與寶成集團的負責人或高階主管擔綱。
兩席自然人董事,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三陽工業前董事長張宏嘉,都是2011年8月潤成投控入主南山人壽之前,就擔任南山自然人董事的老股東。
國內保險公司「董」字輩多為老成持重者,不到40歲出掌董座者鳳毛麟角,除了1983年次、現年39歲的尹崇堯之外,早年還有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38歲出任國泰人壽董座、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37歲出任富邦產險董座、第一產險董事長李正漢36歲就開始領航公司。
南山人壽發言體系表示,將按照保險業負責人應具備資格條件兼職限制及應遵行事項準則第11條規定,董事長選任後15日內,報主管機關認可,最近就會把尹崇堯的資料送交保險局審查;至於南山人壽的副董事長職務,目前並無規劃要找人出任。
金管會保險局表示,保險業負責人是採「事後審查」,也就是董事會開完後即完成公司法程序,可執行董事長職務,但須在董事會選任15天內報至保險局認可。
外界關注尹崇堯資歷是否足夠,金管會保險局指出,將依保險業負責人應具備資格條件兼職限制及應遵行事項準則進行審查,屆時如不符合資格,金管會會請公司改派。
我國壽險公會理事長改選將在今年8月31日登場,壽險同業高層認為,尹崇堯若能獲得金管會核准,領航資產規模逾5.2兆元的南山人壽,對於角逐壽險公會龍頭將極具加分效果。
壽險界上周已傳出消息,潤泰集團取得決策當局認可,尹崇堯可望出掌南山。
南山人壽昨日股東常會選出14席董事,較上屆員額少一席。
南山為公開發行公司,五席獨立董事採候選人提名制,今年5月5日已對外公布人選,九席普通董事則是昨日股東會選舉過後外界才知道公司派規劃名單,但結果並不意外,七席法人董事代表全由南山人壽兩大股東潤泰集團與寶成集團的負責人或高階主管擔綱。
兩席自然人董事,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三陽工業前董事長張宏嘉,都是2011年8月潤成投控入主南山人壽之前,就擔任南山自然人董事的老股東。
南山人壽15日股東會改選董事,隨後召開董事會,推舉現任副董事 長尹崇堯接任新一屆董事長,兩年半前臨危受命的南山人壽董事長陳 棠卸下職務並退出董事會。
尹崇堯是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獨子,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博 士,2016年回台後就進南山人壽董事會,在南山各部門歷練,2019年 時南山人壽因資訊系統「境界成就」出問題,原董事長杜英宗被停職 ,原本尹崇堯要暫代董事長,但經金管會面試後暫未同意,再歷經二 年半的歷練,尹崇堯這次是正式接任董座。
若論及壽險業最年輕董事長,尹崇堯恐怕還沒能打破國泰金控董事 長蔡宏圖的紀錄,蔡宏圖當年一樣是自國外留學回國後就進國壽出任 副董事長,1990年接下國壽董事長時約38歲,而1983年的尹崇堯今年 接南山人壽董事長,則不到40歲。
尹崇堯15日以最高票、並以潤泰創新法人代表選上董事,另九席董 事為匯弘法人代表尹衍樑與陳志全、潤成投資曾達夢、寶成工業法人 代表吳邦治與何宇明、潤泰全球法人代表張秀燕,自然人董事施振榮 與張宏嘉。
另有五席獨立董事,分別是汪信君、卓俊雄、陳明進、曾榮秀、詹 芳書。
值得注意的是,南山人壽之前共13席董事,七席都是潤成投資代表 人,這次潤成投資僅一席代表,剩下六席都是上層股東,市場分析是 為未來南山人壽上市櫃預留伏筆。
陳棠在股東會上也細數尹崇堯出任董事長的四大理由,一是尹崇堯 能力非常好,也深入了解南山人壽各部門,表現極佳;二是董事長選 任是由董事互推,即股東間已有共識;三是這兩年半來南山人壽與金 管會接觸,都是由尹崇堯負責,雙方互動亦非常好;四是南山人壽今 後將是數位管理,尹崇堯亦非常深入。
尹崇堯是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獨子,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博 士,2016年回台後就進南山人壽董事會,在南山各部門歷練,2019年 時南山人壽因資訊系統「境界成就」出問題,原董事長杜英宗被停職 ,原本尹崇堯要暫代董事長,但經金管會面試後暫未同意,再歷經二 年半的歷練,尹崇堯這次是正式接任董座。
若論及壽險業最年輕董事長,尹崇堯恐怕還沒能打破國泰金控董事 長蔡宏圖的紀錄,蔡宏圖當年一樣是自國外留學回國後就進國壽出任 副董事長,1990年接下國壽董事長時約38歲,而1983年的尹崇堯今年 接南山人壽董事長,則不到40歲。
尹崇堯15日以最高票、並以潤泰創新法人代表選上董事,另九席董 事為匯弘法人代表尹衍樑與陳志全、潤成投資曾達夢、寶成工業法人 代表吳邦治與何宇明、潤泰全球法人代表張秀燕,自然人董事施振榮 與張宏嘉。
另有五席獨立董事,分別是汪信君、卓俊雄、陳明進、曾榮秀、詹 芳書。
值得注意的是,南山人壽之前共13席董事,七席都是潤成投資代表 人,這次潤成投資僅一席代表,剩下六席都是上層股東,市場分析是 為未來南山人壽上市櫃預留伏筆。
陳棠在股東會上也細數尹崇堯出任董事長的四大理由,一是尹崇堯 能力非常好,也深入了解南山人壽各部門,表現極佳;二是董事長選 任是由董事互推,即股東間已有共識;三是這兩年半來南山人壽與金 管會接觸,都是由尹崇堯負責,雙方互動亦非常好;四是南山人壽今 後將是數位管理,尹崇堯亦非常深入。
2016年回國就從基層學起,南山人壽新任董事長尹崇堯6月之後要 開始「放大招」,一是更積極競選8月的壽險公會理事長;二是要與 南山人壽工會溝通,解除多年心結;三是爭取因境界成就被限制的投 資型保單與相關業務,陸續鬆綁;四是推動南山人壽上市櫃。
壽險公會8月底即將進行理事長改選,目前是由尹崇堯對上全球人 壽董事陳慧遊。而壽險公會選舉目前關鍵在中大型壽險公司及公股壽 險,這些公司亦尚未決定投票方向,未來二個半月將是關鍵。
另外就是已爭論十年以上的南山人壽業務員薪酬、退休金等問題, 南山人壽工會15日亦在股東會上反映,南山人壽大股東尹衍樑及尹崇 堯尚未與工會面對面溝通,北市勞工局等也屢屢開罰單,若不解決, 南山人壽就無法推動上市櫃,因此尹崇堯接任南山董事長後,會開始 與工會協商,想辦法解決多年來的歧見。
第三是解決南山人壽境界成就的問題,南山人壽代總經理范文偉1 5日回答股東提問時表示,從2014年5月建置資訊系統境界至今已八年 ,共有四大費用合計110億元,未來自主經營後,每年僅要付SAP的軟 體費。
但境界上線初期因台灣保單複雜及歷年法規更迭,造成相關計算上 有出入,2019年被金管會開罰並限制投資型保單業務,今年即將滿三 年,尹崇堯應會力爭今年內能夠鬆綁。
四是潤成投資入主南山人壽已逾十年,相關信託限制都已解除,目 前就是解決勞資爭議後,即會逐步推動上市櫃,此工作亦落在尹崇堯 肩上。
壽險公會8月底即將進行理事長改選,目前是由尹崇堯對上全球人 壽董事陳慧遊。而壽險公會選舉目前關鍵在中大型壽險公司及公股壽 險,這些公司亦尚未決定投票方向,未來二個半月將是關鍵。
另外就是已爭論十年以上的南山人壽業務員薪酬、退休金等問題, 南山人壽工會15日亦在股東會上反映,南山人壽大股東尹衍樑及尹崇 堯尚未與工會面對面溝通,北市勞工局等也屢屢開罰單,若不解決, 南山人壽就無法推動上市櫃,因此尹崇堯接任南山董事長後,會開始 與工會協商,想辦法解決多年來的歧見。
第三是解決南山人壽境界成就的問題,南山人壽代總經理范文偉1 5日回答股東提問時表示,從2014年5月建置資訊系統境界至今已八年 ,共有四大費用合計110億元,未來自主經營後,每年僅要付SAP的軟 體費。
但境界上線初期因台灣保單複雜及歷年法規更迭,造成相關計算上 有出入,2019年被金管會開罰並限制投資型保單業務,今年即將滿三 年,尹崇堯應會力爭今年內能夠鬆綁。
四是潤成投資入主南山人壽已逾十年,相關信託限制都已解除,目 前就是解決勞資爭議後,即會逐步推動上市櫃,此工作亦落在尹崇堯 肩上。
受海外疫情發展難測、加上防疫保單賠到怕,各壽險、產險業者兩周內紛紛下架「海外突發疾病險」。據金管會昨(14)日最新掌握,產險業銷售的旅平險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全部不賣了,只剩四家壽險業仍銷售十張海外疾病險。
據了解,這四家壽險業包括南山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及宏泰人壽仍持續銷售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但都已評估是否停售。
影響所及,國人目前要出國工作、留學,甚至是日後開放日韓旅遊團,恐難再買到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的保障。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說,民眾在國內投保的醫療險,該醫療險若有包括海外住院保障,民眾在海外突發疾病時住院,就可依約獲得理賠。
換言之,國人要出國時,得先檢視自己的醫療險,是否有涵蓋海外住院醫療理賠保障,否則一旦出國要就醫,恐得自掏腰包付費。
保險業者坦言,這兩周各業者緊急下架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有三大主因,一是海外旅遊疫情仍是第三級,二是各國防疫政策不一、風險難以評估和控管,三是病毒也持續變種演化,難以重新精算海外突發疾病醫療理賠數據,因此將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先下架。
該業者也說,眼見可能9月即將開放日韓旅遊團,業者擔心保戶在國外染疫的理賠風險升高,讓各業者心中「警鈴大響」,導致過去兩周,由產險業開始陸續下架旅平險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隨後壽險業也跟進。
據金管會最新掌握,目前只剩四家壽險業,仍銷售十張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這十張中有二張是主約、八張是附加海外醫療險。
據各公司陸續公告,已下架海外突發疾病險,壽險業者包括國壽、富壽、中壽、台壽、新壽等,連海外醫療專機險都下架。
產險業推出的旅平險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則是全面下架,有的業者連海外旅遊不便險也不賣了。
據透露,主因是海外旅遊不便險涉及旅程更改,業者擔心若保戶在海外確診或隔離,可能會導致額外交通費、或住宿費大增,現行保單收費恐有不足,因此得先停售現行保單。
據了解,這四家壽險業包括南山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及宏泰人壽仍持續銷售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但都已評估是否停售。
影響所及,國人目前要出國工作、留學,甚至是日後開放日韓旅遊團,恐難再買到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的保障。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說,民眾在國內投保的醫療險,該醫療險若有包括海外住院保障,民眾在海外突發疾病時住院,就可依約獲得理賠。
換言之,國人要出國時,得先檢視自己的醫療險,是否有涵蓋海外住院醫療理賠保障,否則一旦出國要就醫,恐得自掏腰包付費。
保險業者坦言,這兩周各業者緊急下架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有三大主因,一是海外旅遊疫情仍是第三級,二是各國防疫政策不一、風險難以評估和控管,三是病毒也持續變種演化,難以重新精算海外突發疾病醫療理賠數據,因此將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先下架。
該業者也說,眼見可能9月即將開放日韓旅遊團,業者擔心保戶在國外染疫的理賠風險升高,讓各業者心中「警鈴大響」,導致過去兩周,由產險業開始陸續下架旅平險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隨後壽險業也跟進。
據金管會最新掌握,目前只剩四家壽險業,仍銷售十張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這十張中有二張是主約、八張是附加海外醫療險。
據各公司陸續公告,已下架海外突發疾病險,壽險業者包括國壽、富壽、中壽、台壽、新壽等,連海外醫療專機險都下架。
產險業推出的旅平險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則是全面下架,有的業者連海外旅遊不便險也不賣了。
據透露,主因是海外旅遊不便險涉及旅程更改,業者擔心若保戶在海外確診或隔離,可能會導致額外交通費、或住宿費大增,現行保單收費恐有不足,因此得先停售現行保單。
市場波動、擔心經濟衰退、防疫保單干擾及疫情升溫,四大因素造 成5月投資型保單買氣大幅衰退,市場估算恐不到4月銷售量的3/4, 單月新契約保費約250∼260億元,較去年5月衰退五成以上,並可能 創21個月單月銷量新低。
受到投資型保單買氣不佳影響,壽險業者估算5月新契約保費可能 在600億元附近,比4月少近百億元,更比去年5月衰退逾30%,將創 近11個月來最大衰退幅度,前五月壽險業恐面臨新契約保費、績期保 費及總保費「三衰」的局面。
壽險業者表示,資本市場波動、美國升息引發的經濟衰退恐懼,加 上台灣5月疫情升溫,行銷速度受到影響,許多銷售通路或業務員又 忙著在處理防疫保單,所以投資型保單銷售量大受影響,5月極有可 能被利變壽險保單「超越」,即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在領先利變壽 險21個月後,5月極可能出現「黃金交叉」,利變壽險買氣超前投資 型。
前六大壽險公司中,除了國泰人壽5月投資型保單銷售近53億元, 依舊占其新契約保費逾60%,其餘如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 、中國人壽及台灣人壽的投資型保單各只有5∼17億元間,不到其當 月新契約保費的三成,且多較4月減少。
其他主要壽險公司,除了安達人壽的投資型保單5月約銷售36億元 ,比4月增加,其餘公司都比4月略減,甚至有公司比4月減少逾七成 。
4月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近352億元,5月估計再少約100億元,銷 量甚至比2月農曆年假期時還低,占整體新契約保費約43%上下,亦 可能是22個月新低占率。
5月國壽新契約保費近87億元,投資型近53億元,都是市場第一; 富壽新契約保費61億元則是第二;新契約第三至五名分別是中壽57億 元、南山50.4億元和台壽47億元。至於5月投資型保單第二至五名, 包括安聯人壽約39億元、安達人壽36億元、元大人壽近19億元和富邦 人壽17億元。
受到投資型保單買氣不佳影響,壽險業者估算5月新契約保費可能 在600億元附近,比4月少近百億元,更比去年5月衰退逾30%,將創 近11個月來最大衰退幅度,前五月壽險業恐面臨新契約保費、績期保 費及總保費「三衰」的局面。
壽險業者表示,資本市場波動、美國升息引發的經濟衰退恐懼,加 上台灣5月疫情升溫,行銷速度受到影響,許多銷售通路或業務員又 忙著在處理防疫保單,所以投資型保單銷售量大受影響,5月極有可 能被利變壽險保單「超越」,即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在領先利變壽 險21個月後,5月極可能出現「黃金交叉」,利變壽險買氣超前投資 型。
前六大壽險公司中,除了國泰人壽5月投資型保單銷售近53億元, 依舊占其新契約保費逾60%,其餘如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 、中國人壽及台灣人壽的投資型保單各只有5∼17億元間,不到其當 月新契約保費的三成,且多較4月減少。
其他主要壽險公司,除了安達人壽的投資型保單5月約銷售36億元 ,比4月增加,其餘公司都比4月略減,甚至有公司比4月減少逾七成 。
4月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近352億元,5月估計再少約100億元,銷 量甚至比2月農曆年假期時還低,占整體新契約保費約43%上下,亦 可能是22個月新低占率。
5月國壽新契約保費近87億元,投資型近53億元,都是市場第一; 富壽新契約保費61億元則是第二;新契約第三至五名分別是中壽57億 元、南山50.4億元和台壽47億元。至於5月投資型保單第二至五名, 包括安聯人壽約39億元、安達人壽36億元、元大人壽近19億元和富邦 人壽17億元。
畢業求職旺季到來,國內主要壽險公司接連大舉攬才,並鎖定資訊、精算、數據分析、投資等各類人才,以因應台灣保險業將接軌IFRS17、金融科技發展趨勢,除各類內勤專業職缺外,同時亦延攬外勤菁英部隊,延續保單銷售動能,六大壽險公司今(2022)年合計徵才上萬名。
因應數位金融科技發展及迎戰2026年接軌IFRS17,國內主要壽險公司向各類人才招手,其中國泰人壽大舉招募具創新精神且會主動創造工作價值的人加入,今年目標共招募5,500人,除5,000名外勤菁英、300名電銷人員外,同時招募200名內勤人員,並鎖定資訊科技、數理精算、財務投資、營運企劃四類專業職缺。
富邦人壽今年徵才計畫預估招募約6,400人,其中包含招募近6,000名壽險業務員、400名內勤人員,如系統開發工程師、軟體開發工程師、數據工程師、核保理賠保單行政人員、財務精算人員、投資管理等專業職缺進行招募,至於MA徵才則以風險控管組與金融科技組為主,預計擇優錄取五位儲備幹部。
新光人壽今年招募人才主要以精算、投資、核保理賠、大數據AI及數位資訊、行銷、服務與跨領域人才為主,內勤人才預計招募250人,外勤業務菁英則3,000人,合計逾3,000人,未來仍會視業務發展需求增列各種人才。
人才是企業永續經營發展重要趨動力之一,中國人壽2022年內勤部分預計徵才400人、外勤3,500人,職缺類型著重在優化客戶體驗、數位轉型、數據分析、營運策略規劃、資訊專業人才為主;另也加強投資專業人力及落實綠色投資的理念,實踐永續金融解決方案及對保戶的承諾。
台灣人壽因應IFRS17會計準則接軌及公司內部核心系統轉換,年度徵才重點會聚焦在兩大專案相關職務上,希望延攬產業菁英及IT技術背景人才加入,預計擴增開缺200名內勤人員,包括保險精算人員、IT技術人才、系統測試人員;另針對業務人員部分,台壽今年規劃擴大徵才預計招募1,600名保險顧問。
因應近年來的數位化趨勢及產業生態圈潮流,南山人壽今年預計招募5,500名業務人員,同時亦延攬金融數位科技人才、投資人員、精算商品人員、業務多元通路人員、SAP程式設計師、健康照護企劃人員等職務,各類型人才會擇優錄取,不限人數。
因應數位金融科技發展及迎戰2026年接軌IFRS17,國內主要壽險公司向各類人才招手,其中國泰人壽大舉招募具創新精神且會主動創造工作價值的人加入,今年目標共招募5,500人,除5,000名外勤菁英、300名電銷人員外,同時招募200名內勤人員,並鎖定資訊科技、數理精算、財務投資、營運企劃四類專業職缺。
富邦人壽今年徵才計畫預估招募約6,400人,其中包含招募近6,000名壽險業務員、400名內勤人員,如系統開發工程師、軟體開發工程師、數據工程師、核保理賠保單行政人員、財務精算人員、投資管理等專業職缺進行招募,至於MA徵才則以風險控管組與金融科技組為主,預計擇優錄取五位儲備幹部。
新光人壽今年招募人才主要以精算、投資、核保理賠、大數據AI及數位資訊、行銷、服務與跨領域人才為主,內勤人才預計招募250人,外勤業務菁英則3,000人,合計逾3,000人,未來仍會視業務發展需求增列各種人才。
人才是企業永續經營發展重要趨動力之一,中國人壽2022年內勤部分預計徵才400人、外勤3,500人,職缺類型著重在優化客戶體驗、數位轉型、數據分析、營運策略規劃、資訊專業人才為主;另也加強投資專業人力及落實綠色投資的理念,實踐永續金融解決方案及對保戶的承諾。
台灣人壽因應IFRS17會計準則接軌及公司內部核心系統轉換,年度徵才重點會聚焦在兩大專案相關職務上,希望延攬產業菁英及IT技術背景人才加入,預計擴增開缺200名內勤人員,包括保險精算人員、IT技術人才、系統測試人員;另針對業務人員部分,台壽今年規劃擴大徵才預計招募1,600名保險顧問。
因應近年來的數位化趨勢及產業生態圈潮流,南山人壽今年預計招募5,500名業務人員,同時亦延攬金融數位科技人才、投資人員、精算商品人員、業務多元通路人員、SAP程式設計師、健康照護企劃人員等職務,各類型人才會擇優錄取,不限人數。
壽險業今年為延攬優秀人才各出奇招,除了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條件、多元人才培育計畫外,更建立友善職場,如完善的員工福利、內部員工舉才等方式,向業界菁英及社會新鮮人招手。
國壽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才發展策略,重視員工的職能成長與長期職涯,針對目標學校與數理精算、數位金融、資訊科技等專業領域人才,提供專屬招募活動並提前深耕校園,發掘優秀新鮮人,舉辦多場校園說明會,也提供產學合作實習機會,主動積極延攬。
富邦金控暨轄下各子公司亦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條件,更建立友善職場、規劃多元人才培育計畫、完善的員工福利與照護機制等,如提供優於法令的十周有薪產假、每胎新生兒補助10萬元、六歲以下子女每年補助育兒津貼1.5萬元等,吸引並留任優質人才。
針對畢業季到來,除結合中信金控進行MA儲備幹部計畫聯合徵才外,台壽目前推行內部員工舉才活動,針對特定職務提供優渥推薦獎金,希望藉由同仁推廣延攬產業菁英加入中信金大家庭。
新壽除提供具市場競爭力的薪資、培訓資源及員工福利外,同時推動多元化人才訓練與發展計劃,另加入新光金控「SPARK Heroes數位英雄」人才培育計畫,提供跨子公司、跨部門歷練的機會與經驗,發展多元職能。
中壽結合開發金控集團豐富資源,擁抱創新和人才,將持續提升薪酬競爭力、多元的員工福利,並提升員工體驗以吸引優秀人才;南山人壽提供具競爭性與彈性的獎酬方案,專屬的培訓輪調計畫並由高階主管擔任Mentor提供職涯、個人發展計畫建議與暢通的升遷管道,延攬多元背景的潛力人才。
國壽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才發展策略,重視員工的職能成長與長期職涯,針對目標學校與數理精算、數位金融、資訊科技等專業領域人才,提供專屬招募活動並提前深耕校園,發掘優秀新鮮人,舉辦多場校園說明會,也提供產學合作實習機會,主動積極延攬。
富邦金控暨轄下各子公司亦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條件,更建立友善職場、規劃多元人才培育計畫、完善的員工福利與照護機制等,如提供優於法令的十周有薪產假、每胎新生兒補助10萬元、六歲以下子女每年補助育兒津貼1.5萬元等,吸引並留任優質人才。
針對畢業季到來,除結合中信金控進行MA儲備幹部計畫聯合徵才外,台壽目前推行內部員工舉才活動,針對特定職務提供優渥推薦獎金,希望藉由同仁推廣延攬產業菁英加入中信金大家庭。
新壽除提供具市場競爭力的薪資、培訓資源及員工福利外,同時推動多元化人才訓練與發展計劃,另加入新光金控「SPARK Heroes數位英雄」人才培育計畫,提供跨子公司、跨部門歷練的機會與經驗,發展多元職能。
中壽結合開發金控集團豐富資源,擁抱創新和人才,將持續提升薪酬競爭力、多元的員工福利,並提升員工體驗以吸引優秀人才;南山人壽提供具競爭性與彈性的獎酬方案,專屬的培訓輪調計畫並由高階主管擔任Mentor提供職涯、個人發展計畫建議與暢通的升遷管道,延攬多元背景的潛力人才。
因應政府防疫政策改變,防疫險放寬新冠確診者居家隔離也可申請住院理賠金,但需有醫療行為、由醫師開藥證明才會賠,而理賠用藥標準,則由各家保險公司自行認定,如今傳出,各家業者針對用藥限定理賠規範不一,甚至有保險公司只針對七種藥物才理賠,引發民眾抱怨。
多數產險業者普遍從寬理賠、不限新冠用藥,包含兆豐產、和泰產、中信產、中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等,民眾即便是拿到非政府規定的新冠用藥,也能獲得理賠金。
兆豐產指出,只要經醫師診療並開立藥物治療者,不限政府公告的三種抗病毒藥物,依居家照護日數以關懷金的方式給付,就算是普拿疼也可以賠;中壽公告保戶只要提供所需文件,經醫師診療並開立藥物,將比照住院日額理賠,但名稱改為關懷金,而非一般住院醫療險的住院日額。
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日前曾表示,原則上不要求一定要用哪些新冠用藥才理賠,要回歸醫療行為,居家照護需要有治療的行為,至於哪些藥才賠則交由各公司進行理賠判斷。
近日市場盛傳,有保險業者限定居家照護理賠七種藥物,分別為三種專治新冠肺炎的Paxlovid、Molnupiravir、清冠一號,以及四種非專治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藥物為瑞德西韋、安挺樂、烴氯奎寧、阿奇黴素等,才願意讓保戶申請理賠,引發民怨。
目前承保量能最大的富邦產險,對於用藥理賠則回應,「依照防疫保單契約,住只要居家照護期間有醫師診斷並開立抗病毒處方藥物,除目前衛服部已公告之Paxlovid、Molnupiravir及公費台灣清冠一號等抗新冠病毒藥物外,對其他抗病毒藥物亦從寬認定,即比照住院予以理賠。住院須實際入住醫院,居家照護原本非屬承保範圍,但考量目前醫療資源滿載,本公司配合政策放寬認定,開放原需入院治療但因醫療量能而無法入院之居家照護保戶得以申請防疫險住院日額理賠金。」
富邦產進一步強調,只要居家照護期間有醫師診斷並開立抗病毒處方藥物,除目前衛服部已公告的Paxlovid、Molnupiravir及公費台灣清冠一號等抗新冠病毒藥物外,對其他抗病毒藥物亦從寬認定,即比照住院予以理賠。
多數產險業者普遍從寬理賠、不限新冠用藥,包含兆豐產、和泰產、中信產、中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等,民眾即便是拿到非政府規定的新冠用藥,也能獲得理賠金。
兆豐產指出,只要經醫師診療並開立藥物治療者,不限政府公告的三種抗病毒藥物,依居家照護日數以關懷金的方式給付,就算是普拿疼也可以賠;中壽公告保戶只要提供所需文件,經醫師診療並開立藥物,將比照住院日額理賠,但名稱改為關懷金,而非一般住院醫療險的住院日額。
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日前曾表示,原則上不要求一定要用哪些新冠用藥才理賠,要回歸醫療行為,居家照護需要有治療的行為,至於哪些藥才賠則交由各公司進行理賠判斷。
近日市場盛傳,有保險業者限定居家照護理賠七種藥物,分別為三種專治新冠肺炎的Paxlovid、Molnupiravir、清冠一號,以及四種非專治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藥物為瑞德西韋、安挺樂、烴氯奎寧、阿奇黴素等,才願意讓保戶申請理賠,引發民怨。
目前承保量能最大的富邦產險,對於用藥理賠則回應,「依照防疫保單契約,住只要居家照護期間有醫師診斷並開立抗病毒處方藥物,除目前衛服部已公告之Paxlovid、Molnupiravir及公費台灣清冠一號等抗新冠病毒藥物外,對其他抗病毒藥物亦從寬認定,即比照住院予以理賠。住院須實際入住醫院,居家照護原本非屬承保範圍,但考量目前醫療資源滿載,本公司配合政策放寬認定,開放原需入院治療但因醫療量能而無法入院之居家照護保戶得以申請防疫險住院日額理賠金。」
富邦產進一步強調,只要居家照護期間有醫師診斷並開立抗病毒處方藥物,除目前衛服部已公告的Paxlovid、Molnupiravir及公費台灣清冠一號等抗新冠病毒藥物外,對其他抗病毒藥物亦從寬認定,即比照住院予以理賠。
金管會保險局希望壽險公司響應政策,配合開賣補充性長期照顧終身健康保險(又稱平價長照險),其中有六~七家壽險公司搖了搖頭,三~四家則附帶條件,還不見得同意,保險局因此指示壽險公會,再給業者一些時間,延至本周五(10日)中午前針對是否有開賣意願,重新交卷。
壽險公司高層昨晚抱怨,金管會以為大家賺錢容易,老要商業性的保險公司來辦理具備社會保險意涵的商品,微型保險如此、小額終老保險如此,平價長照險也是如此。雖說政策立意不錯,但平價長照險肯定賺錢不容易,業務員因為佣金低,也不會有積極推廣的意願。
壽險業者透露,金管會希望壽險公司透過「共保」方式,來辦理平價長照險,相同性別與年齡的客層,費率都一樣,沒有考慮到個別公司的損失率,訂價方面就不太合理;另外,金管會提供的健保損失率資料,業者也覺得不是太穩妥。
平價長照險屬於終身險,我國還沒有累積完整的經驗值,國際再保公司不敢接,金管會因此規劃,參加的壽險公司自留30%、中央再保險公司承擔6%,其餘64%由有意參加這項方案的壽險公司一起「共保」。
壽險業者表示,金管會保險局5月27日與壽險公司商品部門主管開會,希望業者配合推動平價長照險,並且透過壽險公會詢問,是否有意願開發補充性長期照顧終身健康保險,原訂昨(6)日中午前交卷。
壽險公司主管說,長期照顧保險並非單純的商業保險,社會保險的意涵濃厚,主管機關應該多聽業者聲音,不宜強力以政治力介入。
十家回覆問卷的壽險公司為,國泰、富邦、南山、台灣、中國、新光、全球、三商美邦、第一金、台新。
壽險公司高層昨晚抱怨,金管會以為大家賺錢容易,老要商業性的保險公司來辦理具備社會保險意涵的商品,微型保險如此、小額終老保險如此,平價長照險也是如此。雖說政策立意不錯,但平價長照險肯定賺錢不容易,業務員因為佣金低,也不會有積極推廣的意願。
壽險業者透露,金管會希望壽險公司透過「共保」方式,來辦理平價長照險,相同性別與年齡的客層,費率都一樣,沒有考慮到個別公司的損失率,訂價方面就不太合理;另外,金管會提供的健保損失率資料,業者也覺得不是太穩妥。
平價長照險屬於終身險,我國還沒有累積完整的經驗值,國際再保公司不敢接,金管會因此規劃,參加的壽險公司自留30%、中央再保險公司承擔6%,其餘64%由有意參加這項方案的壽險公司一起「共保」。
壽險業者表示,金管會保險局5月27日與壽險公司商品部門主管開會,希望業者配合推動平價長照險,並且透過壽險公會詢問,是否有意願開發補充性長期照顧終身健康保險,原訂昨(6)日中午前交卷。
壽險公司主管說,長期照顧保險並非單純的商業保險,社會保險的意涵濃厚,主管機關應該多聽業者聲音,不宜強力以政治力介入。
十家回覆問卷的壽險公司為,國泰、富邦、南山、台灣、中國、新光、全球、三商美邦、第一金、台新。
遇四大逆風 受台幣急升、股債波動大及防疫險理賠影響 壽險5月獲利 陷百億保衛戰
2022年壽險經營恐面臨「五窮六絕」壓力。新台幣5月下旬急升逾 2.5%,美國公債及公司債今年前五月反彈逾百點,股市震盪加大, 加上部分壽險公司有承保防疫險的產險子公司,四大不利因素讓前六 大壽險5月獲利恐面臨百億元保衛戰,
單月可能創今年新低。
前六大壽險為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及台灣人壽,去年5 月合計單月稅後獲利近175億元,是去年上半年單月獲利最低成績, 當時即是因為新台幣對美元升值逾1%、台股單月回檔2.8%;但當時 債券殖利率下跌,六大壽險手中還有數千億元的債券未實現獲利可支 撐獲利。
5月新台幣再度急升、台股與美股波動極大、債券殖利率年初以來 大反彈,加上產險子公司要提列防疫保單準備金,5月可能呈虧損, 四大不利因素交集,六大壽險手中債券幾乎沒有什麼可實現獲利,唯 一能賣的只有股票,但賣太多就會讓淨值減少更多,市場人士分析, 今年5月六大壽險獲利應會比去年5月更差。
六大壽險今年第一季實現股債資本利得約1,155億元,比去年同期 少逾千億元,減少幅度近47%,今年第二季估計可實現部位更少,去 年第二季六大公司實現逾1,400億元股債利得,第二季稅後獲利828億 元,市場分析,今年第二季恐頂多只能實現500∼600億元,5月及6月 的獲利恐都不樂觀。
六大壽險公司前四月累計稅後獲利1,335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23 %,且今年投資環境與去年大不相同,去年六大壽險公司6月底帳上 (含攤銷後成本)還有逾1.25兆元的股債未實現獲利,但今年6月初 台股在16,000多點,美國道瓊指數在33,000多點,美國10年期公債殖 利率已飆上2.9%以上,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利率亦拉高到4.5∼5% 以上,六大壽險帳上則是有7,000∼8,000億元的未實現損失,要再創 去年上半年2,248億元的獲利,恐有極大的難度。
2022年壽險經營恐面臨「五窮六絕」壓力。新台幣5月下旬急升逾 2.5%,美國公債及公司債今年前五月反彈逾百點,股市震盪加大, 加上部分壽險公司有承保防疫險的產險子公司,四大不利因素讓前六 大壽險5月獲利恐面臨百億元保衛戰,
單月可能創今年新低。
前六大壽險為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及台灣人壽,去年5 月合計單月稅後獲利近175億元,是去年上半年單月獲利最低成績, 當時即是因為新台幣對美元升值逾1%、台股單月回檔2.8%;但當時 債券殖利率下跌,六大壽險手中還有數千億元的債券未實現獲利可支 撐獲利。
5月新台幣再度急升、台股與美股波動極大、債券殖利率年初以來 大反彈,加上產險子公司要提列防疫保單準備金,5月可能呈虧損, 四大不利因素交集,六大壽險手中債券幾乎沒有什麼可實現獲利,唯 一能賣的只有股票,但賣太多就會讓淨值減少更多,市場人士分析, 今年5月六大壽險獲利應會比去年5月更差。
六大壽險今年第一季實現股債資本利得約1,155億元,比去年同期 少逾千億元,減少幅度近47%,今年第二季估計可實現部位更少,去 年第二季六大公司實現逾1,400億元股債利得,第二季稅後獲利828億 元,市場分析,今年第二季恐頂多只能實現500∼600億元,5月及6月 的獲利恐都不樂觀。
六大壽險公司前四月累計稅後獲利1,335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23 %,且今年投資環境與去年大不相同,去年六大壽險公司6月底帳上 (含攤銷後成本)還有逾1.25兆元的股債未實現獲利,但今年6月初 台股在16,000多點,美國道瓊指數在33,000多點,美國10年期公債殖 利率已飆上2.9%以上,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利率亦拉高到4.5∼5% 以上,六大壽險帳上則是有7,000∼8,000億元的未實現損失,要再創 去年上半年2,248億元的獲利,恐有極大的難度。
原本預定年底前上路的佛心費率補充性長照保單,因有壽險公司提 出費率不足、承保風險難以評估、擔心政治干預等意見,金管會要求 十家表達承作意願的壽險公司6日中午前要交出總經理具名的承作意 願確認書,之後再討論保單細節。
金管會強調,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鼓勵商業保險協助政府的長照 制度,推出補充性長照保單,但「不強制、不勉強」,為避免日後又 發生外界或業者抨擊金管會「壓著」壽險公司推出保單,「死無對證 」,所以要求十公司由總經理具名,確認承作補充性長照的意願。
最初表達意願的公司有12家,5月確定友邦人壽及保誠人壽不加入 ,剩下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台灣、三商美邦、全球、第 一金及台新人壽,6月1日十家公司非正式調查彼此意見時,僅富邦人 壽及全球人壽表達仍在評估要承作,其他家不是不想表態,就是傾向 無意願承作,但不知該如何回覆。
但各公司又擔心若回覆「無意願」,恐有負面影響,所以多數決定 6日上午會再次開會,向自家總經理報告,討論利弊得失及可能面向 後,中午前才決定。
據了解,有壽險公司想建議比照學生保險「公辦民營」,即政府主 辦、壽險業只是代辦,不承擔盈虧;亦有公司建議要重新釐算費率、 解約率,不接受重複投保,不因政策改變調整或放寬理賠標準;有公 司認為可以承作,但就不給行銷佣金或佣金平準化只給1∼2%,以控 制承保風險。
也有公司傾向就交出無意願回覆函,實話實說。
據原本進度,補充式長照將採統一的保單條款,即各家壽險公司同 樣的保單、同樣費率,附加費用率只收10%,因為國際再保公司暫無 意願承保,因此採取十家公司及中再保共保機制,各公司自留30%, 中再保承擔4%,剩下66%再依業績占比共保,現在十家公司對此費 率有疑慮,年底前要推出恐有難度。
金管會強調,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鼓勵商業保險協助政府的長照 制度,推出補充性長照保單,但「不強制、不勉強」,為避免日後又 發生外界或業者抨擊金管會「壓著」壽險公司推出保單,「死無對證 」,所以要求十公司由總經理具名,確認承作補充性長照的意願。
最初表達意願的公司有12家,5月確定友邦人壽及保誠人壽不加入 ,剩下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台灣、三商美邦、全球、第 一金及台新人壽,6月1日十家公司非正式調查彼此意見時,僅富邦人 壽及全球人壽表達仍在評估要承作,其他家不是不想表態,就是傾向 無意願承作,但不知該如何回覆。
但各公司又擔心若回覆「無意願」,恐有負面影響,所以多數決定 6日上午會再次開會,向自家總經理報告,討論利弊得失及可能面向 後,中午前才決定。
據了解,有壽險公司想建議比照學生保險「公辦民營」,即政府主 辦、壽險業只是代辦,不承擔盈虧;亦有公司建議要重新釐算費率、 解約率,不接受重複投保,不因政策改變調整或放寬理賠標準;有公 司認為可以承作,但就不給行銷佣金或佣金平準化只給1∼2%,以控 制承保風險。
也有公司傾向就交出無意願回覆函,實話實說。
據原本進度,補充式長照將採統一的保單條款,即各家壽險公司同 樣的保單、同樣費率,附加費用率只收10%,因為國際再保公司暫無 意願承保,因此採取十家公司及中再保共保機制,各公司自留30%, 中再保承擔4%,剩下66%再依業績占比共保,現在十家公司對此費 率有疑慮,年底前要推出恐有難度。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