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泰世紀產物(公)公司新聞
【產業新聞】 哇塞,最近台灣的產險市場真的是熱鬧非凡啊!根據最新數據,前五個月產險簽單保費竟然達到了841億元,年成長率還超過了8%,這個成長速度真的是讓人驚艷呢! 其實,這個成長的動力來源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防疫保單和車險的熱賣。這兩個產品在疫情這麼嚴重的情況下,竟然還能賣得這麼好,真的是太厲害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高成長率的背後,其實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像是股市的頻創新高,讓車市買氣大增,再加上財政部那個貨物稅減免政策的延長,對新車和電動機車的銷售來說,可是大大的加分項啊!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的就是台灣產險,它在前五個月的簽單保費成長率可是高達63%,真的是業界之冠啊!這麼好的成績,主要就是靠著防疫保單的熱賣,前五個月就賣出了超過350萬張,而且疫情嚴峻的現在,還有894件理賠申請案,這個數字還是會不斷增加的。 另外,像華南產險和國泰世紀產險這些公司,他們的成長率也都很亮眼。華南產險前五個月的簽單保費年成長率達到了10%,而國泰世紀產險的年成長率則是8.34%,這個成長率還是高於產險業的平均水平呢! 國泰世紀產險還特別提到,他們的健康傷害保險和車險業績成長得特別多,這也是他們能夠在這個市場上保持領先地位的一個重要原因。 總結來說,這次的產險市場成長,真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不過,無論是防疫保單、車險還是其他各種產品,只要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那麼它們就一定會有好的市場表現。
產險公會在年初預估2021年目標保費將可突破2千億元,今年可較去年成長逾6.5%,結果前五月簽單保費就較去年同期成長8.12%,成長主要原因之一則是因疫情嚴峻,防疫保單熱賣。
產險業者表示,今年車險保費也持續成長,主要是先前股市頻創新高,帶動車市買氣,加上財政部貨物稅減免政策再延長五年,有利新車及電動機車銷售,其中進口車銷售量更是明顯增加,這些都是讓車險續成長的重要原因。
前五月簽單保費年成長率居業界之冠的是台產,該公司主要因防疫保單大賣,前五月簽單保費45.4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3%。台產公司防疫保單銷售逾350萬張,因近期疫情嚴峻,截至5月底為止,已有894件防疫保單理賠申請案。
至於高於產險業年成長率的華南產險前五月簽單保費約50億元,年成長10%。國泰產險前五月簽單保費收入年成長8.34%,高於平均,國泰產險表示,各險種中又以健康傷害保險及車險業績成長較多。
台灣農業保險市場在2020年經歷了一個不尋常的變化。儘管農業保險的件數與2019年相當,但理賠金額卻有不小幅度的上升,賠款率更是超過80%。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少數幾種保險產品上,而某些農業保險則幾乎沒有理賠發生。 根據保發中心的數據,農作物保險在2020年的件數為18,946件,比2019年的18,277件微增了669件,保費收入也從1.27億元上升到1.47億元。然而,農作物保險的理賠金額從2019年的6,600萬元激增至1.21億元,賠款率從48%跳升至81%。這個數字顯示了農業保險市場的不穩定性。 特別是家禽禽流感保險,雖然只有10件理賠,但賠款金額高達91萬元,賠款率竟然達到156%。而農作設施颱風洪水保險,因為去年台灣沒有颱風侵襲,所以保費收入80萬元,但理賠金額為零。水產養殖保險的理賠件數和金額也不多,賠款率僅7%。 在這個背景下,富邦產險的梨保險和一期稻作保險的理賠金額分別接近700萬元和9千萬元,成為個別產險公司中理賠農業保險金額最高的。 國泰世紀產物也分享了它們的經驗,去年它們理賠了53件番石榴農作物保險,主要是因為在去年的5月和8月,當氣象站發布連續五日累積降雨量超過300毫米時,國泰世紀產物立即啟動了快速理賠機制,無需勘災即主動通知保戶完成給付。 不僅如此,各產險公司也積極推出新的農業保險產品。例如,明台產險在2021年第一季度推出了養蜂產業保險,目前已有11份保單。而富邦產險則計劃在2021年推出西瓜和茶葉保險。
依保發中心資料顯示,農業保險中農作物險是18,946件,比2019年18,277件微增669件,保費收入1.47億元也較2019年上升200萬元,然而農作物險理賠金額1.21億元,卻較2019年6,600萬元多了近一倍,2020年賠款率81%,也遠高於2019年的48%。
除了農作物保險之外,家禽禽流感險2020年雖只理賠10件、賠款金額91萬元,比去年保費還高,賠款率高達156%;至於農作設施颱風洪水險則因去年台灣沒有受到颱風侵襲,投保618件、保費收入80萬元,去年則是零理賠;至於水產養殖險去年理賠件數、金額也不多,發生理賠33件、賠款23多萬元,賠款率只有7%。因此,農業保險理賠只是集中在少數幾張保單,包括富邦產險的梨保險理賠金額近700萬元,一期稻作理賠金額近9千萬元等,因此,就個別產險公司而言,富邦產險理賠農業保險金額最高。
其他產險公司理賠農業保險情形,國泰產險表示,去年理賠了53件番石榴農作物險(颱風風速及降雨量參數型),主要是因在去年5月及8月豪大雨期間,在氣象站公布連續五日累積降雨量超過300毫米時,國泰產險就立即啟動快速理賠機制,不必勘災即主動通知保戶依約定比例完成給付。
至於各產險公司今年推出新型農業保險,在今年第一季時,明台產險即已推出了養蜂產業險,目前有11保單,另外富邦產險則表示,預計2021年還會再推出西瓜及茶葉保險。
【台北訊】國泰金控為了持續推動金融創新,昨日盛大啟動第二期「國泰金融創新實驗室」,並透過線上視訊會議,展開全球新創團隊的徵選。這次活動規模擴大,吸引了來自七個國家的823個團隊參與,經過兩個月的激烈競爭,最終選出15家頂尖新創企業,其中台灣就有四家新創團隊成功出線,分別在AI身分認證、法律科技及醫療科技領域展現實力。 國泰金控資深副總經理孫至德在會議上表示,台灣新創團隊在醫療與法遵科技領域的專業能力,是國泰選擇他們的重要原因。這四家台灣新創團隊分別是AuthMe(數位身分)、Lawsnote(七法)、雲象科技以及長佳智能,他們在過去兩個月中,從全球800多個團隊中脫穎而出,展現了台灣創新力量的豐沛。 孫至德強調,國泰金控不僅重視全球技術的領先性,也關注台灣市場的特色。台灣金融市場的「眉眉角角多」,讓台灣新創團隊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本地需求,進而開發出更適合台灣市場的解決方案。國泰金控一直以來都積極支持台灣新創公司,並將數位轉型作為集團的重要策略。 此次「創新實驗室」的第二期活動,國泰金控以「AI身分認證」、「健康生態圈」及「投資管理」三大主題為核心,進行創新技術的落地實證。選出的15家新創企業橫跨歐美亞三洲,將共同推動十項金融科技的概念性驗證(PoC),預計將在今年底發表成果。 國泰金控與這些全球新創精英團隊將共同推動的十大PoC,包括智能文本摘要、運用輿情分析技術於信用風險預警模型、智能法規解讀、AI身分認證、股權投資申報自動化、智能人臉測量健康數據、智能體態量測、骨折AI輔助診斷、AI輔助ICD編碼判讀、影片行銷個人化等,這些都是即將進入實驗驗證階段的創新技術。
【台北訊】近日來,面對疫情與氣候變遷雙重挑戰,國泰金控展現企業責任,不僅積極投入防疫工作,同時也不忘減碳責任。就在昨天,國泰金控宣布了一項重要決策,即將邁入60周年之際,旗下各子公司將全力推動「零碳營運轉型」,並承諾將全面使用綠電,預計在2030年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 這項承諾背後,是國泰金控對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 100」的積極響應。總經理李長庚強調,氣候變遷的影響越來越嚴重,為了緩解氣候風險,低碳轉型是國際共識、政策方向,也是國泰的目標。李長庚個人年度目標與減碳成效相連結,各子公司總經理也紛紛響應,展現國泰「打群架、共減碳」的決心。 從2017年起,國泰金控已設定集團五年減碳5%目標,並提前在2020年達標,累積減碳達6.76%。近期,國泰金控、國泰人壽、國泰世華銀行及國泰產險總部,預計在2025年之前達成百分百使用綠電。此外,國泰世華銀行已導入智慧電錶,國泰人壽則透過能源盤點逐步汰換老舊設備,並推動綠建築設計。 國泰人壽更將氣候變遷定為投融資對象議合主軸之一,每年舉辦氣候變遷論壇,並在2020年擴大為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吸引台股總市值逾七成、台灣碳排量四成的企業參與。通過這些努力,國泰金控期待帶動整個組織向零碳營運轉型,共同為未來的地球環境盡一份力。
本土疫情持續擴散,金融科技新創成為解決方案的重要力量。國泰金控不僅積極面對疫情挑戰,更從全球海選出15家新創團隊,其中三大相關金融科技技術已經即將投入運用,展現了「疫」馬當先的決心。國泰金資深副總孫至德親自介紹了這些新創團隊的亮點,讓我們一探究竟。
首度亮相的是來自波蘭的新創公司Vintom,它提供影片行銷個人化技術,透過精準的個人化影片資訊與互動環節設計,提前滿足客戶對理財服務和權益的差异化需求,從而提升客戶的廣告體驗。這項技術對於國泰金正在推行的線上投保和線上金融服務將帶來顯著的助益。
接著是來自加拿大的NuraLogix團隊,它運用遠程光體積描記圖法(rPPG)技術,透過AI演算即時分析用戶的人臉影像,產出心律、呼吸、心理壓力及心血管疾病風險等健康指數,這對於疫情當前對健康的強烈需求來說,是一個非常實用的解決方案。
而台灣的AuthMe團隊則是透過eKYC證件驗證與生物辨識技術,以非實體接觸方式讓客戶快速核對證件與身分,進而提供更多客戶自主的數位服務。孫至德副總認為,這項技術適用於國泰人壽、產險、銀行開戶及視訊客服等各個領域。
孫至德副總強調,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如何加強遠距服務與能力是當前的重要課題。他認為,這次的疫情其實是一個轉型的機會,強迫我們調整工作型態與流程,重新思考如何與客戶接觸互動,並評估新科技的方向與急迫性。
國泰金控將推出新的數位產品與服務,結合集團各子公司與不同數位平台,提供線上與線下體驗的整合。預計7月後將陸續推出這些新產品與服務。此外,國泰金控與美國新創保險公司獨角獸Clover Health合作,推出「國泰伴你健康計畫」,利用AI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提前篩選出高健康風險的慢性病保戶,並與專業醫療機構合作,積極協助保戶及早落實健康管理。
面對這波疫情,許多產險公司都在努力推出線上服務,讓民眾可以無需親自出門,就能完成保險相關的各項手續。這不僅能夠降低人潮聚集的風險,同時也讓保戶能夠更加便利地管理自己的保單。例如,加入各產險公司的LINE官方帳號,就能夠即時收到保單到期提醒、保戶車險、住宅險快到期的通知等等。 許多產險公司已經實現了保單的續保、理賠以及查詢等服務的全面線上化。保戶只需加入LINE官方帳號並完成綁定,就能在保單快到期時收到推播提醒,確保保障不會中斷。此外,透過LINE官方帳號,保戶還可以隨時線上查詢保單、進行續保、理賠報案等操作。 國泰產險在數位科技方面也做出了不少努力。數位科技發展部協理劉浩翔表示,他們透過網路線上投保小幫手,以車險為例,透過數據分析,為客戶開發出符合需求的保障內容。車主只需填答問卷,小幫手就能為其篩選出最合適的保障方案。而且,除了投保,車主還可以透過網路申請理賠。 若遇到理賠問題,國泰產險的「官網會員中心」提供了便捷的理賠服務。保戶可以通過事故類型快選等問項,逐步選出符合自己情況的事故樣態,並辦理理賠服務及上傳相關文件。當保險公司收到文件後,會主動聯繫進行理賠。 不僅國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為民眾提供了多項線上服務。副總經理呂文泉表示,為了減少人群接觸,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官網提供了網路投保、電子保單、強制證、各式商品DM、要保書、變更申請書、理賠申請書等文件下載。若需要諮詢商品、報價、理賠等,則可透過「聯絡我們」線上客服信箱取得服務。
國泰金控資深副總經理孫至德表示,選出的台灣新創團隊鑽研醫療與法遵科技領域,因其了解在地市場是一大優勢。
四家台灣創新團隊分別是聚焦AI身分認證的AuthMe(數位身分)、提供法律科技解決方案的Lawsnote(七法)以及醫療科技新創雲象科技、長佳智能,他們由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簡稱數數發中心)攜手國泰人壽、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等子公司歷時二個月從全球800多個團隊海選出來,展現了台灣豐沛的創新能量。
孫至德說,國外技術領先,跨國合作經驗豐富,但不曉得台灣市場玩法,這點台灣新創比較完整,而且台灣金融應用上「眉眉角角多」,國泰當然希望在金融創新領域,找到全球最好的科技與最好的解決方法, 但也希望在地發展,尤其在醫療與法遵科技上,在地化會比較好。他也強調,國泰金一直希望多支持台灣新創公司。
整體國泰金集團的數位轉型企圖也愈來愈大。國泰金第二期「創新實驗室」此次擴大招募,更廣泛地接觸及嚴格評選,以「AI身分認證」、「健康生態圈」及「投資管理」三大主題,進行創新技術落地實證,加速集團數位轉型,選出15家頂尖新創企業,橫跨歐美亞三洲,共同推動十項金融科技的概念性驗證(PoC,Proof of Concept),也首次有4家台灣團隊入選,占申請的三分之一,預計將在今年底發表成果。
國泰金攜手全球新創精英團隊即將推動的十大PoC,包括有智能文本摘要、運用輿情分析技術於信用風險預警模型、智能法規解讀、AI身分認證、股權投資申報自動化、智能人臉測量健康數據、智能體態量測、骨折AI輔助診斷、AI輔助ICD編碼判讀、影片行銷個人化,即將進入實驗驗證。
RE 100是由氣候組織與碳揭露計畫所主導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表示,氣候衝擊影響頻率及規模越趨嚴重,2050年淨零碳排是聯合國等機構積極推動的目標,為緩解氣候風險,低碳轉型是國際共識、政策方向,也是國泰的目標。」
國泰為落實此目標,不僅李長庚個人年度目標與減碳成效相連結,國泰各子公司總經理紛紛響應,實現國泰「打群架、共減碳」的決心,期待帶動組織零碳營運轉型。
國泰金控表示,於2017年設定集團五年減碳5%目標,2020年累積減碳達6.76%,提前達標。
然近期疫情復燃、水資源不穩定,再再顯示個人及企業皆無法置身事外,尤其氣候行動刻不容緩,因此,國泰承諾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比率,透過與售電業者合作,國泰金控、國泰人壽、國泰世華銀行及國泰產險總部,預計在2025年之前達成百分百使用綠電,而國內所有營業據點則於2030年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
國泰世華銀行已配置智慧電錶,導入可視化管理能源方案。國泰人壽透過能源盤點,逐步汰換老舊設備,更藉由使用再生能源設置太陽能板及推動綠建築設計,落實減碳,並將氣候變遷定為國泰投融資對象議合主軸之一。
因此於2017年起每年舉辦氣候變遷論壇,2020年更擴大為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出席公司占台股總市值逾七成、占台灣碳排量四成,並於論壇中發表台灣近六年來最完整的「永續投資調查」。
透過大家共同參與議合平台,國泰將持續與被投資企業共同努力。
國泰金資深副總孫至德舉例介紹波蘭新創Vintom公司,其提供影片行銷個人化技術,將用戶導向式廣告影片,透過個人化影片資訊與互動環節設計,提前精準回應客戶對理財服務、權益的差異化需求,提升客戶廣告體驗,對目前推行線上投保、線上金融服務上將有助益。
因為疫情,健康訴求也是新創機會。加拿大團隊NuraLogix智能人臉測量健康數據,運用遠程光體積描記圖法(Remote Photoplethysmography,rPPG)技術將用戶人臉影像透過AI演算,即時產出心律、呼吸、心理壓力、及心血管疾病風險等健康指數。孫至德說,健康相關新創無論是疫情中或疫後時代都蠻有想像空間。
台灣AuthMe團隊.透過eKYC證件驗證與生物辨識等技術,以非實體接觸方式讓客戶快速核對證件與身分,進而延伸更多客戶自主的數位服務。孫至德認為,可應用在國泰人壽、產險、銀行開戶及視訊客服都可應用。
孫至德說,國內疫情嚴峻,如何加強遠距服務與能力,尋求新科技是新課題,「危機也是個轉型的機會」,疫情會真的強迫大家調整工作型態與流程,考慮如何與客戶接觸互動,並評估新科技方向與急迫性。國泰金將推出新的數位產品與服務,橫跨集團各子公司與不同數位平台,結合線上與線下體驗,例如銀行線上提供保險等,7月後將陸續推出。
國泰金之前與美國新創保險公司獨角獸Clover Health合作,開發慢性疾病風險預測模型,推出「國泰伴你健康計畫」,藉AI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事先篩選出有高健康風險的慢性病保戶,結合專業醫療機構,積極協助保戶及早落實健康管理。
產險業指出,保戶只要加入各產險LINE官方帳號好友並完成綁定, 保單快到期時便會收到LINE推播提醒續保,不用擔心保障中斷問題, 透過LINE官方帳號也提供客戶隨時線上查詢保單、進行續保、理賠報 案相關服務。
國泰產險數位科技發展部協理劉浩翔表示,民眾可透過網路線上投 保小幫手,以車險為例,國泰產險透過數據分析符合客戶需求的保障 內容,開發出線上投保小幫手。車主只要透過問卷填答使用習慣,小 幫手就能篩選出符合需求的保障內容。除了投保之外,也可以透過網 路申請理賠。
若需要理賠,可在國泰產險「官網會員中心」可透過事故類型快選 等問項,逐步引導保戶選出符合自己情況的事故樣態、辦理理賠服務 及上傳相關文件等,當保險公司收到相關文件後,即會主動聯繫進行 理賠。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副總經理呂文泉表示,為讓民眾減少人群接觸放 心防疫,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官網提供多項線上服務,包含網路投保、 電子保單、強制證、各式商品DM、要保書、變更申請書、理賠申請書 等文件下載,若需要諮詢商品、報價、理賠等,則可透過「聯絡我們 」線上客服信箱取得服務。
國泰金控於2017年設定集團五年減碳5%目標,2020年累積減碳達 6.76%,提前達標。
近期疫情復燃、水資源不穩定,在在顯示個人及企業皆無法置身事 外,尤其氣候行動刻不容緩,因此,國泰承諾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比率 ,透過與售電業者合作,國泰金控、國泰人壽、國泰世華銀行及國泰 產險總部,預計在2025年之前達成百分百使用綠電,而國內所有營業 據點則於2030年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
其中國泰世華銀行已配置智慧電錶,導入可視化管理能源方案。國 泰人壽透過能源盤點,逐步汰換老舊設備,更藉由使用再生能源設置 太陽能板及推動綠建築設計,落實減碳,回應「巴黎氣候協定」的目 標。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表示,氣候衝擊影響頻率及規模愈趨嚴重, 2050年淨零碳排是聯合國等機構積極推動的目標,為緩解氣候風險, 低碳轉型是國際共識、政策方向,也是國泰的目標。
除了營運減碳,國泰也重視投資對象的議合,並將氣候變遷定為國 泰投融資對象議合主軸之一,因此於2017年起每年舉辦氣候變遷論壇 ,2020年更擴大為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出席公司占台股總 市值逾七成、占台灣碳排量四成,並於論壇中發表台灣近六年最完整 的「永續投資調查」。
淨零碳排已成為全球共識,「低碳製造」將成為台灣企業競爭力勝 出關鍵,國泰除了自主節能,導入數位化能源管理方案,提升建築能 效,更積極導入綠色能源,推動集團零碳轉型。
近日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三級警戒延長,民眾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響。這段期間,大家除了關心疫情發展、全民共同防疫之外,也越來越重視個人保險的保障。國泰產險數位科技發展部協理劉浩翔提醒大家,這個時候別忘了檢視手邊的保單,看看是否即將到期,並記得完成續保,以確保自己的權益不受損。同時,他也推薦大家利用保險公司的數位服務,即使不出門也能處理保險大小事。
劉協理強調,國泰產險早已因應疫情超前部署,確保各項數位服務能正常運作。他建議民眾趁著宅在家中的時間,完整檢視自己的各項保障,像是車險、住宅險、寵物險等,都很適合利用線上投保,既方便又安全。
對於網路投保,許多人可能還感到陌生。國泰產險透過數位工具,讓服務環節更加順暢。除了線上智能投保小幫手,還提供完整的理賠、續保、到期提醒等個人化服務,讓保戶可以輕鬆上手。
以車險為例,國泰產險透過數據分析,開發了線上投保小幫手,車主只需填答問卷,就能篩選出符合需求的保障內容。這樣的服務對於保險新手來說,也是十分友好。
關於理賠問題,國泰產險也提供了智能服務。保戶可以在官網會員中心,透過事故類型快選等問項,逐步引導選出符合自己情況的事故樣態,辦理理賠服務,並上傳相關文件。保險公司收到文件後,會主動聯繫進行理賠,確保線上投保的權益不受影響。
為了避免忘記保單到期,國泰產險也提供了方便的LINE官方帳號服務。只要加入好友並完成綁定,保單快到期時,就會收到LINE推播提醒續保,讓保障不中斷。此外,還可以透過LINE官方帳號進行線上查詢保單、續保、理賠報案等相關服務。
隨著數位金融科技的發展,保險公司也在不斷努力提供更好的金融體驗。國泰產險在防疫期間,提供零接觸的線上服務管道,讓民眾能夠安心使用,確保在這個特殊時期,也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疫情這麼嚴重,大家的生活都受到影響,保險行業也感受到了這股風暴。最近,台灣的「防疫保單」和「疫苗險」可是熱銷到不行,讓我們來看看詳細的報導吧! 這陣子,由於新冠病毒的肆虐,台灣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都呈現上升趨勢。截至2021年6月1日,台灣累計確診人數已經飆到8,842例,死亡人數也達到了137名。這讓大家對於防疫保險的需求大增,尤其是那些能夠保護我們在疫情期間的健康和財務的產品。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於1日公布了最新的統計數據,截至5月31日,「防疫保單」(包括法定傳染病及疫苗接種險)已經賣出504萬件,保費收入高達25.86億元。其中,「疫苗險」的銷售也相當亮眼,已承保出單30.9萬件,保費收入達到8,938萬元。 從數字上看,防疫保單的銷售從5月26日的430萬件,到5月31日已經增加到了504萬件,短短五天內就增加了74萬件,每日新增14.8萬張。這個數字讓人不禁驚嘆於台灣民眾對防疫保險的熱情。 張玉煇還提到,截至5月31日,整體防疫保單的理賠件數已經達到1,237件,理賠金額為9,339萬元。在這其中,台產、國泰世紀產險和富邦產險的銷售量位居前三名。特別是台產推出的「檢疫、隔離就賠」防疫保單,已經承保出單287萬張,理賠878件,理賠金額高達8,433萬元。 同時,疫苗險的銷售也隨著疫情加劇而增溫。自4月17日以來,富邦產險和安達產險開始銷售疫苗險,加上近期兆豐產險疫苗險的加入,截至5月31日,總承保單數已經超過30萬9,000多件,總銷售金額達到8,938萬元。 雖然防疫險賣得熱火朝天,但由於風險控管的考量,一些保險公司陸續停售了這些產品。根據保險局的統計,目前銷售中的個人防疫保險商品還有25種,另外還有8種保單已經停止受理新件。 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保險產品的重要性,也讓保險公司更加關注民眾的需求。未來,隨著疫情的不確定性,我們可以預期,這些防疫保險和疫苗險的銷售還會繼續保持熱度。
劉協理表示,國泰產險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已超前部署因應,確保各項數位服務能正常運作。民眾不妨趁著宅在家的時間,完整檢視自己的各項保障,例如車險、住宅險、寵物險等,都很適合利用線上投保,免出門零接觸即可輕鬆投保。
對於在網路上處理保險事務,覺得很陌生嗎?國泰產險利用數位工具讓服務環節更順暢,除了線上智能投保小幫手帶你一步步檢視既有保障,後續也提供完整的理賠、續保、到期提醒等個人化服務。
如果害怕第一次投保就卡關,以車險為例,國泰產險透過數據分析符合客戶需求的保障內容,開發線上投保小幫手。車主透過問卷填答使用習慣,小幫手就能篩選出符合需求的保障內容。即使是保險新手,也能輕鬆上手。
自己上網投保,若發生意外,該如何申請理賠?針對線上客戶最關心的理賠問題,國泰產險提供智能服務,於官網會員中心可透過事故類型快選等問項,逐步引導保戶選出符合自己情況的事故樣態、辦理理賠服務、及上傳相關文件等。當保險公司收到相關文件後,即會主動聯繫進行理賠,線上投保權益不打折。根據2020評議中心調查,國泰產險獲得業界申訴率最低的極佳表現,代表每一個客戶都會受到服務人員的用心照顧。
疫情期間沒出門,不小心就忘記車險快到期了?別擔心,只要加入國泰產險LINE官方帳號好友並完成綁定,保單快到期時便會收到LINE推播提醒續保,再也不用擔心保障中斷。除此?外,國泰產險LINE官方帳號也提供客戶隨時線上查詢保單、進行續保、理賠報案相關服務。
隨著數位金融科技的推展,保險公司致力於帶來更好的金融體驗,面對防疫期間民眾的需求,提供零接觸好安心的線上服務管道,民眾可多加利用。
保險局統計,統計到5月26日,防疫保單就已賣了430萬件,隨著疫情的增溫、全國三級警戒延長,到5月31日合計賣出張數已達504萬張,等於短短五天全台就又賣出74萬張防疫單、每日新增14.8萬張。
張玉煇也表示,截至5月31日,整體防疫保單理賠件數已達1,237件、理賠金額9,339萬元,防疫保單銷售前三大為台產、國泰世紀產險、富邦產險。其中開第一槍開賣「檢疫、隔離就賠」的台產防疫保單,保險局統計,截至5月31日止,已出單承保287萬張、理賠878件、理賠金額8,433萬元。
至於疫苗險買氣同步增溫,據保險局最新統計,自4月17日核准富邦產與安達產險銷售以來,加上近來核准的兆豐產險疫苗險加入開賣,截至5月31日止,總承保單數達到30萬9,000多件,總銷售金額8,938萬元,等於每天以6、7千張的速度在成長。
儘管防疫險賣翻、保險公司基於風險控管考量陸續停賣,保險局統計,目前銷售中的「個人」防疫保險商品(含疫苗接種商品及法定傳染病商品)共有25張,另有八張保單已停止受理新件。
施瓊華說,在網路上銷售成本比較低,費用一定會比業務員銷售便宜一些。
她也解釋,過去不允許產險防疫保單在網路銷售,是因為這類綜合險保單有附加健康險,但這次考量疫情升溫,民眾有投保需求,才特別開放「法定傳染病綜合險(俗稱防疫保單)」可在網路銷售。
金管會統計,防疫保單開賣至今,累計承保件數達430萬件、保費收入19.86億元,5月單月至今短短26天就賣了249萬件、10.42億元。
換言之,有近六成防疫保單都在5月熱賣,銷售前三大,已停賣台產防疫神單仍為第一名,國泰產險、富邦產分居二、三名。
保險局說,目前十家產險業共推出31張防疫保單,包括二張疫苗險,6月起全都開放網路投保。十業者包括富邦產、兆豐產、和泰產、泰安產、明台產、旺旺保、新光產、華南產、國泰產 新安東京海上及安達產險。
金管會表示,過去產險辦理網路投保商品,本就是採負面表列,如財產保險業設計的防疫保單純屬費用給付,例如隔離或檢疫費用保險金等,原已可透過網路投保。另外,為鼓勵民眾接種新冠肺炎疫苗計畫,之前也已開放疫苗接種綜合保險得透過網路投保。
施瓊華表示,壽險業的健康險本身有含括「法定傳染病」給付,所 以壽險公司的防疫保單主要是現行醫療險增加法定傳染病給付,沒有 特別統計。
但若就產險公司的防疫保單來看,產險開賣至5月26日止,承保案 件達430萬件、保費收入達19.86億元。而光是5月1日至5月26日,防 疫保單承保案件是就上衝249萬件、總保費10億4,200萬元。銷售前三 大公司為台產、國泰世紀產險、富邦產。
施瓊華表示,目前市面上有11家產險公司開賣個人防疫保單,包括 :富邦產、兆豐產、泰安產、明台、旺旺友聯、新光產、華南產、國 泰世紀產、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安達產險,共有31張法定傳染病保單 (含疫苗險)。
施瓊華27日也宣布開放「防疫綜合險」可網路投保,目前有11家產 險公司有個人防疫綜合險,除了台產的隔離檢疫保單已停售外,其他 還有10家有綜合防疫險,她強調,因為網路民眾可直接投保,保費會 比業務員銷售便宜,預計6月1日後就可在網路上購買。
施瓊華指出,之前已陸續開放純費用型的防疫保單、疫苗險,而「 防疫綜合險」未開放網路賣是因為內含健康險成份,但這次考量疫情 所需,特別開放健康加上費用險的綜合險。
金管會表示,產險業者辦理網路投保的財產保險商品是採「負面表 列」,如財產保險業設計之防疫保單純屬費用給付,例如隔離或檢疫 費用保險金等,原已可透過網路投保。另為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接種計畫,前已開放疫苗接種綜合保險得透過網路投保。
本土疫情持續升温,台灣全島升級至三級警戒,這個時刻,各種服務業態都在努力調整策略,以確保在防疫的同時,也能提供民眾便利的服務。在產險領域,許多公司積極推行全程零接觸的保險服務,讓保戶在居家防疫期間,也能享受到即時的保險保障。 以網路投保市占率領先的富邦產險為例,他們在官網上提供了汽機車險、旅平險、住宅火險、傷害險等多元保險商品,還有專為電動機車族群的保險以及寵物險,讓保戶可以足不出戶就能完成投保。對於需要住院或居家隔離的保戶,富邦產險還提供了「零接觸」的理賠管道,讓保戶能通過24小時免費服務專線或專屬理賠信箱,通過電話、郵件、傳真或行動APP申請理賠。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不遑多讓,他們的官網上可以進行網路投保、電子保單、強制證等文件下載,並提供線上客服信箱供民眾諮詢商品、報價、理賠等相關服務。完成網路投保後,民眾甚至可以不用離家,透過線上繳費完成整個投保流程。 而國泰產險則是另一個數位服務的佼佼者,他們提供官網及LINE兩大零接觸管道,讓保戶可以進行線上繳費、網路投保、續保、理賠服務申請等。例如,保戶只需通過國泰產官網或LINE數位服務平台進入「我要理賠」專區,就能輕鬆申請理賠,並能即時線上查詢理賠進度。 國泰產險更是將數位升級及轉型帶入農業保險商品,推出「理賠即時通」服務。這項服務能自動比對氣象局觀測站資訊與有效保單,當保戶達到理賠標準時,會即時通過簡訊與郵件通知,確保農業保戶能迅速獲得保障。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國泰世紀產物這樣的產險公司,透過不斷的數位創新和服務優化,不僅為民眾提供了便捷的保險服務,也讓我們看到了台灣產業在疫情下的堅強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