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瑞汽車公司新聞
台灣機械業工會聯合會等團體去年底向勞動部陳情,反映國產車市場衰退,影響國內數十萬勞工的工作權,希望政府能搶救汽機車產業,隨後相關部會和車輛業者展開對話。財政部、經濟部高層回應,經過相關部會研議後,僅調降國內未生產的汽車關鍵零組件進口關稅一項可行,經濟部已著手研議。
公聽會上,車輛工會、台灣機械業工會聯合會等團體主要提出三大訴求,包括:汽機車汰舊換新減徵貨物稅2021年1月落日後,能夠延長實施;針對國內未生產的汽車關鍵零組件如引擎等調降進口關稅,由17.5%降至合理稅率;研議對購買一定金額以下國產車提供獎勵措施。
行政部門對於「汰舊換新減徵貨物稅」部分,認為落日時程尚早暫不考慮;「購買一定金額以下國產車提供獎勵措施」部分,則是完全不考慮;僅針對零組件進口部分,初步已選定23項零件包含引擎、安全帶、保險桿、離合器等相關零件,將進一步研議調降的項目及合理稅率。
車商與業者表示,過去六、七年國產車每年銷售量尚可達25萬輛規模,但今年恐下降至21萬輛左右。國產車銷量低迷,也直接反映在雇用員工數上,根據台灣機械業工會聯合會資料,六大車廠現在的員工人數,平均比全盛時期少了四成,更有車商從全盛時的3,700人,如今不到900人,足足減少七成。
儘管降零件關稅也許是國產車的強心針,卻也是雙面刃,參加公聽會的六和機械工會理事長高劍龍表示,國產組件的利潤已不到5%,一方面每年被國內車廠砍價,若未來又要面臨進口零件降稅,恐面臨生存壓力。
車商表示,國產車供應鏈的存在,除了10多萬的工作機會外,更重要的是車主往後維修成本的降低。福特六和副總經理蘇嘉明指出,近50年前創立於中壢的福特六和,是帶起台灣汽車供應鏈重要的領頭羊,另一方面國產車換修零件的價格較低,提供服務也較好。現在進口車挾低關稅、低成本搶市,國產車毫無價格優勢區隔,未來一旦國產車完全消失,那麼不論車價或者換修零件,都將掌握在外國母廠手上,說漲就漲。
另一方面,面對政府推動環保節能政策,汽油車款未來面臨淘汰命運,同樣也衝擊勞工工作權,台灣機械業工會聯合會也建議,汽車油耗期程政策及實施,應重新檢討;二輪機車電動化的進程,回歸市場機制以漸進方式調整。
衝刺市場,豐田(Toyota)汽車拚了!台灣生產基地國瑞汽車大膽砸下60億元鉅資,導入新一代中型轎車Altis生產,打出入門即標配滿版安全配備的旗號,並推出價格親民的油電環保車款。總代理和泰汽車對新Altis年銷3.2萬輛的目標信心滿滿,期待延續「銷售神車」的不敗傳奇。Altis自國產化以來,已連續18年蟬聯台灣新車銷售冠軍,並曾創下一年外銷中東近10萬輛的紀錄,台灣領先亞洲各國,於27日上市全新Altis。和泰車總經理蘇純興表示,新Altis採用豐田新一代TNGA平台打造,滿足台灣消費者對安全的關注,新車價格從69.8萬元起跳,讓銷售戰力倍增。國瑞汽車總經理林永裕強調,新Altis的生產線翻新耗資60億元,創下豐田在台單一車型投資最大手筆紀錄,並能夠帶領國產車反擊進口車的壓力。新Altis首度導入油電複合動力車型,油耗低於每公升25公里,價格親民,預計將加速台灣油電車市場的發展。Altis油電款預計上市即缺車,並將出口至中東市場,對台灣汽車產業具有重大意義。
Altis自國產化以來,已連續18年奪下台灣新車銷售冠軍,且曾締造一年外銷中東近10萬輛的紀錄,無論內外銷均創台灣紀錄,也因此台灣領先亞洲各國,在27日上市全新Altis。和泰車期待,透過Altis上市,讓轎車能自運動休旅車手上奪回市場話語權。
和泰車總經理蘇純興表示,新Altis採用豐田新一代TNGA平台打造,且自入門車型起,就把七氣囊與TSS等滿版主被動安全配備送上,滿足台灣消費者重視安全性的需求,加上新車69.8萬元起的入手價,對新Altis銷售戰力信心滿滿。
國瑞汽車總經理林永裕指出,為導入生產新Altis,國瑞砸下空前的60億元鉅資,全面翻新產線,這也創下豐田在台單一車型投資最大手筆紀錄。他舉例,因應新Altis的車體焊點較前代大增超過三成,生產線必須增購許多與日本原廠相同的高階機械手臂或機器人因應。
林永裕認為,全新Altis競爭力大幅提升,可以帶領國產車大軍,反擊過去幾年進口車的步步進逼,更可以發揮將市場目光從運動休旅車拉回轎車的功效。
新Altis這次的產品亮點,就是首度導入油電複合動力車型,創造出每公升超過25公里的超低油耗,號稱從台北101開到高雄85大樓不用半桶油,兼具環保與經濟性,加上81.8萬元起的親民價,與汽油款同級車價差壓低在5萬元以內,看好將加速台灣油電車的銷量與市場接受度。
和泰車透露,Altis上市前已經累積超過1,500張訂單,其中高達四成買家指定油電款,加上今年起豐田將油電車動利電池保固拉長至八年或16萬公里,及5月中政府可望公布計程車換購油電車每車25萬元的補助方案,「Altis油電款可以說一上市就會缺車!」台灣Altis油電車大賣,更讓豐田決定自台灣出口Altis油電款至中東市場銷售,也讓台灣躋身油電環保車輸出國之列,對汽車產業而言意義重大。
台灣車業龍頭和泰汽車(2207)近期表現亮眼,主要因運動休旅車RAV4大改款預售告捷,訂單量持續攀升。據了解,RAV4大改款自上周末開放預售以來,短短兩日便接獲千張訂單,之後以每日逾百張的速度累積,預計至2月底,預售訂單將突破2,000張。這股熱潮帶動和泰車股價22日爆量衝高至315元,創近十個月新高。 和泰汽車的優異表現,不僅來自RAV4大改款,其豐田品牌國產轎車Altis大改款也將於3月下旬發表。Altis已蟬連台灣最賣車款寶座18年,市場對新改款車型充滿期待。在RAV4與Altis雙箭頭領軍下,和泰車今年新車銷售業績有望逆勢成長。 此外,和泰汽車的轉投資事業也表現出色,包括國瑞汽車、和通汽車、和泰產險、和潤企業(6592)、車美仕等,今年獲利貢獻持續成長。法人預測,和泰汽車本業與轉投資齊發,今年獲利將創新高,市場看好其將重返台灣50成份股之列。
好業績成為上市櫃車商股價的保證,在興櫃掛牌的汎德永業(2247),也因為保時捷運動休旅車Cayenne大舉交車,1月營收猛增逾五成,激勵股價重返200元大關。
裕日車(2227)去年11月上市全新小型運動休旅車Kicks,短短3個月吸引超過6,000張訂單,推升裕日車業績與股價反彈,農曆年前更有相當數量的訂單來不及交車。
和泰車將於3月4日上市豐田品牌進口運動休旅車RAV4大改款,新車未上市先轟動,上周末開放預售,前兩日就快速接獲千張訂單,之後更以每日逾百張的速度,快速累積。和泰車估至2月底,全新RAV4的預售訂單將能突破2,000張。
除全新RAV4熱賣,和泰車3月下旬還將發表豐田品牌國產轎車Altis大改款。Altis已連續18年蟬連台灣最賣車款寶座,對即將上市的大改款寄予厚望。料在全新Altis與RAV4雙箭頭領軍下,和泰車今年新車銷售業績將逆勢成長。
法人出具報告,點名國瑞汽車、和通汽車、和泰產險、和潤企業(6592)、車美仕等和泰車重要轉投資事業,今年獲利貢獻持續成長,本業、轉投資齊發下,今年獲利將逾兩股本創新高,市場也看好和泰車近日將重返台灣50成份股之列。
台灣汽車市場的領頭羊和泰汽車,近期因旗下RAV4、Altis等熱門車型銷售亮眼,將帶動公司2019年營運進入「五年一度的春天」。根據市場分析,和泰車2019年預計整體新車銷量將逆勢年增9%,營收成長12%,EPS預計達到21.14元新高,2020年更上看21.89元,有望成為上市車商每股獲利新王者。 分析師指出,和泰車代理的豐田品牌車2019年將進入改款周期,豪華車品牌凌志銷量持續成長,預計2019年銷量將較去年成長18%。此外,Altis與RAV4的全新大改款上市,將讓豐田品牌擺脫連續兩年新車銷量下滑的困境。 和泰車的獲利成長主要來自進口車銷售比重的提升,進口車單價高於國產車,對提升毛利大有助益。同時,和泰車持股三成的汽車製造廠國瑞汽車,2019年也因Altis大改款上市,產銷量大幅提升,對和泰車的獲利貢獻度將大增4成至6.8億元。 和泰車轉投資事業中,主控大陸汽車經銷事業的和通汽車,也將受惠於大陸調降進口車關稅,預計新車銷售業績可望續增,對和泰車獲利將再增二成至9.5億元。法人普遍看好和泰汽車今明兩年營收獲利將持續成長,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360元,並預期和泰車有望重返台灣50成份股之列。
法人19日出具報告指出,和泰車代理的豐田品牌車2019年進入改款周期,旗下豪華車品牌凌志銷量持續成長,預估和泰車2019年整體新車銷量將逆勢年增9%、營收成長12%,預估2019年EPS將達21.14元新高,2020年更上看21.89元,有機會超越裕日車成為上市車商每股獲利新王者。
法人分析,受惠於Altis與RAV4兩款大改款新車上市,豐田品牌將擺脫連續兩年新車銷量下滑的局面;凌志品牌更因台灣消費者對於SUV(運動休旅車)與平價豪華車的喜好度提升,預估銷量將較去年成長18%。
對於獲利成長的推估,法人表示,和泰車進口車銷售比重持續提升,由於進口車單價高於國產車,對提升毛利有利;此外,和泰車持股三成的汽車製造廠國瑞汽車2019年也因Altis大改款上市,產體產銷量較去年大幅提升,對和泰車的獲利貢獻度將大增4成至6.8億元。
此外,和泰車轉投資事業中,主控大陸汽車經銷事業的和通汽車,受惠於大陸調降進口車關稅,新車銷售業績可望續增加,估今年貢獻和泰車獲利將再增二成至9.5億元。法人看多今明兩年營收獲利將持續成長。
銷售神車Altis再掀風潮!國瑞汽車今年逆勢調高新車生產目標,全新第12代大改款Altis即將發表,預計挑戰6萬輛銷量。總經理林永裕期待政府出台明確政策,讓國產車業發展無阻。Altis不僅蟬連台灣銷售冠軍,更成為全球最賣車款,今年將帶動國產車市占回升。國瑞汽車也將重啟油電車生產線,展現對台灣環保油電車生產的決心。
但對於節節下滑的國產車市占,國瑞汽車總經理林永裕仍憂心忡忡 ,期待政府有明確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提供願意在台投資、貢獻稅 收的國產車廠更多活路,讓每年創4,000億元產值、直間接養活12萬 人口(家庭)的汽車產業,能在台灣發展下去。
Altis不僅是全球最賣車款,導入國產化以來,連續18年蟬連台灣 銷售冠軍,極盛時期月銷有超過五千輛的成績,一款車比多數汽車品 牌全部新車銷售總和還多,贏得「銷售神車」、「神A」等美譽。
去年台灣國產車市占率下滑,Altis被同業指為頭號戰犯,因為改 款在即,導致銷量減少,全年銷售約2.8萬輛,但仍居銷售冠軍。
預計3月下旬發表的全新第12代Altis,銷售實力被看好,豐田台灣 總代理和泰車去年第四季引進Altis孿生進口車Auris試水溫,市場反 應熱烈,讓和泰車與國瑞對全新Altis寄望甚高。
國瑞自信,全新Altis內銷量年銷將回到4萬輛以上高水準,加上中 東今年外銷估約2萬輛,今年Altis整體產量可回升至6萬輛,較去年 大增約二成,國瑞去年底縮減工時「放無薪假」的窘況,今年篤定不 會再現。
此外,國瑞前兩年停產的油電車產線,也將隨這次全新Altis導入 油電車款而重啟。國瑞透露,油電車組裝設備將從觀音廠移往生產A ltis的中壢廠,讓台灣環保油電車的生產國行列。
勞動部今(16)日公布最新無薪假數據,讓大家來看一看到底是什麼情況。截至上個月15日,全台實施無薪假企業數量減少到只有19家,受影響人數也降到667人。這個數字比之前少了很多,勞動部的人員說,這是因為一個大廠——國瑞汽車,它已經恢復正常生產了,所以不用再實施無薪假了。 我們知道,無薪假對於員工來說影響很大,所以這個數字的變化讓大家很關心。根據統計,這一期實施無薪假最多的行業是金屬機電工業,有7家企業,影響到267人;其次是資訊電子工業,有3家企業,影響到176人;第三是化學工業,有2家企業,影響到123人。除了這些,還有服務業等其他行業,共有7家企業,影響到101人。 國瑞汽車這家汽車大廠,它恢復正常生產的消息,對於整個市場來說是一個好消息。預計過年後,它會完成產線的調整,應該就不會再實施無薪假了。這樣一來,對於員工和企業都是一個正向的轉變。
據統計,本期實施無薪假企業為19家,實施人數也降至667人,其中人數最多的是金屬機電工業,有7家、267人;其次為資訊電子工業,有3家、176人;第三為化學工業有2家、123人,其他包括服務業等也有7家、101人。
勞動部昨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共有25家事業單位通報實施無薪假,涉及人數達3,521人。其中,國瑞汽車一舉將無薪假實施人數推升至2,400多人,這是該公司近三個月來第三次實施無薪假。根據勞動部的統計,上期的無薪假實施人數為887人,但此次公布的人數又回升至3,521人,事業單位家數也從23家增至25家,其中金屬機電、資訊電子、化學工業領域較為集中。 國瑞汽車方面表示,由於豐田重量級車款ALTIS將在第一季改款上市,公司目前正在全力投入前期的相關作業。去年第四季的七成薪假期,今年將不會再出現。國瑞採取了調配的方式,讓員工盡量將假期排在ALTIS上市前,以便在車款上市後能迅速進入戰備狀態,全力應對市場挑戰。目前,國瑞汽車先以台灣市場為主,準備迎接ALTIS的大改款上市,預期將再次吸引眾多消費者的目光。 從去年10月和11月開始,桃園市汽車製造大廠國瑞汽車就曾經通報實施無薪假,但每次實施時間都只有半個月。此次,國瑞汽車第三次通報實施無薪假,人數超過2,400人。有關官員表示,國瑞汽車實施無薪假以半個月為期,是與工會協商後的結果。這次通報的實施方式是生產線同時停工五天,並連接元旦假期,同時允許勞工搭配使用特休假,並提供約七成薪資給配合實施無薪假的員工。
勞動部最近公布了一則關於無薪假的新聞,讓人們對於勞動市場的動態有更清晰的了解。根據最新數據,去年12月底,有25家廠商實施了減少工時的措施,其中就包括了知名的桃園汽車大廠——國瑞汽車。這個數字創下了近3年來的新高紀錄,讓人不禁想起2015年12月底的57家廠商、4,756人實施無薪假的高峰時期。 不過,勞動部官員也特別強調,這次無薪假增加的現象並非整個產業的普遍現象,而是單一個案。國瑞汽車這次實施減少工時,主要是為了應對產線調節的變化。而且,這個措施是經過勞資雙方協商後達成的,並非單方面的決定。在實施期間,部分員工選擇請特休假,另有部分員工則是領取了協商後的7成薪資,並非完全無薪。 勞動部也提醒廠商,在受景氣因素影響而需要減產或停工時,若要實施無薪假,必須經過勞資雙方的協商同意。無薪假的時間不應超過3個月,且減少後的月薪不得低於基本工資。此外,未來在計算平均工資時,必須依法扣除實施無薪假的工時與工資。 為了幫助勞工在縮減工時期間穩定就業,勞動部也鼓勵勞工參加在職訓練,並提供訓練津貼,以維持勞工的生計。
根據勞動部統計,上期無薪假實施人數已減為887人,但這次公布人數再度回升到3,521人。家數則由23家增至25家,以金屬機電、資訊電子、化學工業較多。
對此,國瑞汽車表示,豐田重量級車款ALTIS將在第1季改款上市,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前期的相關作業。去年第4季的七成薪假期,今年將不會出現。國瑞採取調配的方式,讓員工盡量將假期排在ALTIS上市前,在ALTIS上市後即進入戰備模式,全力應戰。
國瑞目前先固守台灣市場,熱銷車款ALTIS即將改款,而且是大改款,再加上投入更多配備,預期將再展現神車的超級魅力,3月以後的生產線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桃園市汽車製造大廠國瑞汽車自去年10月、11月都曾通報實施無薪假,但實施時間都只有半個月。這次,國瑞汽車第三度通報於12月下半月實施無薪假,人數2,400多人。
官員表示,國瑞汽車之所以實施無薪假以半個月為期,主要是與工會協商之結果。以這次為例,通報實施方式是一個月內生產線同時停五天,再連著元旦假期;同時允許勞工搭配使用特休假,而配合實施無薪假勞工,也可有約七成薪資。
據了解,這次仍是桃園汽車大廠國瑞汽車通報與勞工協商減少工時。
據統計,前次高點是在2015年12月底時,當時有57家廠商、4,756人實施無薪假。勞動部官員解釋,近幾期的數字增加減少,是因為國瑞因應產線調節、反覆實施「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實施人數」,而業者主要實施的時間都在上半個月,根據桃園縣政府勞動局回報,業者皆有做到事前勞資協議、薪資按規定發給等事項,且實施期間有部分員工選擇請特休假、另有部分員工領協商後的7成薪資,並不是完全無薪。此案例採取「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是單1個案,並非該產業普遍現象,後續會繼續關注。
勞動部提醒,如果企業受景氣因素影響致停工或減產,為避免資遣勞工,經勞雇雙方協商同意,才能暫時縮減工作時間與減少工資,除減少後月薪不得低於基本工資,企業實施無薪假的時間以不超過3個月為原則,而且未來勞雇雙方終止勞動契約、在計算平均工資時,必須依法扣除實施無薪假的工時與工資。
勞動部表示,為協助與雇主達成協商縮減工時的勞工穩定就業,鼓勵勞工在縮減工時期間參加勞動力發展署所屬分署辦理的在職訓練,在訓練期間也提供每小時133元,每月最高100小時的勞工訓練津貼,以維持勞工生計。
展望2019年,在中東景氣前景不明下,台灣車廠對新年度整車出口 預估不敢樂觀。國瑞汽車明年將推Altis大改款,新車效益帶動下, 力拚明年對中東海灣國家(GCC)外銷量止跌。中華汽車則加速菱利 (Veryca)、Zinger等輕型商用車改款,符合中東GCC安全法規,20 19年起可望恢復外銷,估整車外銷量有機會達1,000輛,較今年倍增 。
台灣整車出口不振,汽車零組件外銷表現也拉警報,受中美貿易戰 延燒,美國、大陸等主要市場新車銷量衰退影響,前3季台灣汽車零 組件外銷金額不到1,600億元,出現罕見的衰退。
去年台灣汽車零組件外銷金額飆上2,149億元歷史新高,基期偏高 ,加上第4季AM(售後維修)汽車零組件外銷傳統旺季不旺,主要市 場北美因暖冬客戶拉貨狀況不如預期,業者憂心全年台灣汽車零件外 銷金額恐面臨2,000億元保衛戰,倒退回2013年的水準。
在國際車廠全球分工策略下,台灣原本爭取到為豐田、三菱等日本 車廠代工生產中型轎車,輸出至中東國家的商機。
2009年國瑞汽車生產的Altis轎車開始外銷中東;中華汽車從2012 年起也開始將台灣產的三菱Lancer Fortis車款外銷中東,中東也成 為目前台灣整車出口最主要的市場。國瑞Altis外銷中東在2014年達 到近9.3萬輛巔峰,中華汽車Lancer外銷量保持在1,000輛以上的水準 ,當年台灣整車外銷也推上史上新高。
然中東環境丕變,國際油價直直落,影響產油國景氣,造成當地新 車銷量腰斬;中東勞工政策丕變,大幅減少外勞,而台灣供應的中型 轎車主要銷售對象又以外勞為主,兩大因素造成近年台灣整車輸出中 東數量快速萎縮。此外,日圓大幅貶值,日本車廠外銷競爭力提升, 也讓台廠爭取外銷訂單更為艱困。
根據國瑞汽車提供資料,2015年整車外銷量還有8.25萬輛,但201 6年起出現雪崩式下滑,只剩4.85萬輛,2017年降至3.8萬輛,今年更 糟初估只剩2.5萬輛,較2014年極盛期足足少了近7萬輛。
車廠建議,政府應比照鄰國菲律賓,給予汽車產量達一定數量的本 土汽車廠更多獎勵;同時強烈要求汽車汰舊換新補貼,應該給予國產 車「差別化」待遇,獎勵積極在地投資、採購、納稅的車廠,提供高 附加價值率(自製率)國產車更多換購的優惠或稅負減免。
汽車是火車頭工業,車輛工業產值占台整體製造業總產值約4.44% ,然而,近年來在政府的漠視下,無論國產車產銷量一路下滑,許多 車廠產線產能利用率早已跌破5成,就連龍頭國瑞汽車,下半年來多 次通報生產線縮短工時,凸顯產業窘境。
儘管汽車外銷量增減,取決於國外市場的景氣起伏,但汽車工業最 講究經濟規模,缺乏內需市場為後盾,台灣汽車外銷的競爭力自然難 以提升。然台灣車市遭遇進口車蠶食鯨吞,國產車占比從2004年的8 7.22%一路下滑至今年的不到55%,15年間流失近半。
車廠抱怨,政府老是以不能違反WTO自由貿易精神當擋箭牌,不願 積極幫忙產業,業者痛批,「難道要等到有車廠倒了,對執政黨選情 有衝擊,才想要來幫忙?」
車廠建議,車廠在台灣投資,創造眾多就業機會,對於產值、稅收 的貢獻遠遠高於進口車,政府給予國產車較多的優惠待遇,也只是剛 好而已。
汽車汰舊換新貨物稅減免政策2020年結束,車廠一方面期待此德政 能夠延續,同時強烈建議政府應該提出「差異化」配套,給予換購國 產車,特別是自製率高的國產車較高的減免金額,鼓勵長期在地投資 耕耘的車廠。
龔明鑫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受訪時表示,受到美中貿易摩擦影響,廠商下訂單時「動作比較遲疑」,其中以機械業比較明顯,預期最讓人擔心的時間點會在明年上半年第一季,「度過這情況美中貿易之間比較明朗」,那時候會恢復比較正常的步調。
至於國內廠商接連傳出營運調整的問題,龔明鑫解釋,除了大環境,還要考慮到產業本身變化的問題,「這要看個別廠商要怎麼因應」,例如國瑞遇到的,就是汽車產業變革,因為全世界的汽車關稅也越來越下降,國際大車廠的布局再重新設計,所以對台灣來說這是一個挑戰,個別廠商也必須去面對因應這些情況。
是否還有其他汽車產業受到汽車大廠的布局影響,龔明鑫指出,主要還是國瑞、單一企業的問題,因為國瑞原先有很多出口到中東,但近一兩年主要客戶日本大廠Toyota把這些單子放給了中東當地生產商,所以直接影響到國瑞,「這變成是說策略布局的問題」,也就是,這將考驗國瑞在面臨Toyota調整世界分工布局時,該怎麼突破或提升角色。
至於國瑞的上游中小型汽車零件供應商有沒有受影響,龔明鑫認為,原來國瑞的經營部分沒有包含出口,「只是因為中東出口變得很大,使得國瑞的出口業績很好」,現在那部分受到限縮,怎麼調整還要有一些時間,但原本的部分還在進行,所以目前對於上游、中小型供應商受的影響應該還好。
至於華映的部分,龔明鑫指出,目前看起來其他面板業都還可以,是因為華映本身體質比較弱一點,財務上有一些結構性的問題,經濟部已經介入協調,「據了解(華映)手上還有些訂單,如果都沒有訂單就危險了」,如果是純財務上的問題,希望透過協調後,可以盡快恢復開始。
勞動部指出,在前一期通報無薪假的事業單位中,目前有7家停止實施,另新增4家,與先前的26家、實施人數3,278人相比,累計減少3家,實施人數減少2,391人。
最新一期實施無薪假企業中,尤以金屬機電工業及其他業別(例如服務業)通報家數最多,各有9家,其中金屬機電工業實施人數436人最多,而其他業別僅131人。
據了解,國瑞汽車在這次通報中,實施人數約2,300人,部分人員願意排定特休假,將不會影響薪資,另外的人員則是與與雇主協商減少工時,同時也減薪約3至4成,而實施的人數多為生產線上員工以及部分行政人員。
據勞動部統計,這次實施無薪假企業,有9家金屬機電工業通報、通報人數為2,787人、實際實施人數為2,744人,扣除國瑞之後,仍有8家、近400人,另外包括資訊電子工業有3家、181人,化學工業6家、237人,其他產業(例如服務業)8家、116人。
實施無薪假企業家數來到2年新高,勞動部解釋,依照過去幾年統計,大概都是在年底到隔年農曆年前,會出現較多企業需協商實施的高峰期,但以目前家數來看,仍不算太高,還在每年正常反應範圍內,勞動部會請地方主管機關持續追蹤通報廠商,必要時給予協助。
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也就是一般俗稱「無薪假」,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開始,當事業單位受到景氣因素影響時,為了避免資遣員工、暫時度過景氣或營運低潮,先由雇主和勞工協商減少工時、工資。
勞動部提醒,企業要實施無薪假,必須要經勞雇雙方協商同意,且必須遵照「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應行注意事項」辦理;除了減少後的月薪不得低於基本工資,企業實施無薪假的時間以不超過3個月為原則,而且,未來勞雇雙方終止勞動契約、在計算平均工資時,必須依法扣除掉實施無薪假的工時與工資。
勞動部表示,為協助與雇主達成協商縮減工時的勞工穩定就業,鼓勵勞工在縮減工時期間,參加勞動力發展署所屬分署辦理的在職訓練,讓勞工提升技術及工作能力;另外,在訓練期間,也提供每小時133元,每月最高100小時勞工訓練津貼,以維持勞工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