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泰人壽(公)公司新聞
曾任金管會證期局局長的前華南永昌證券董事長李啟賢,在金融證 券圈資歷完整,處事圓融、作風穩健 ,也先後擔任櫃買中心及證交 所總經理,還曾代理過兩大機構董事長,是史上絕無僅有的資歷。
市場人士分析,宏泰人壽這次找上沒有保險經驗的李啟賢,可能有 二大考量,一是藉重其與主管機關歷練的人脈、未來與主管機關溝通 可能較為順暢;二是其證券業的歷練,未來可帶領公司做更好的資產 配置、投資管理。
李啟賢在證管會時期1988年就從科長、專門委員、副組長,一路到 證期會副組長,到金管會時期再從證期局組長、專任委員、副局長、 代理局長、2008年10月升任證期局局長,2012年8月退休及轉任櫃買 中心總經理。2020年華南永昌證券因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出現巨額虧 損,李啟賢又被挖去當「救火隊」,順利讓華南永昌證重新步上正軌 。
這次李啟賢再度要擔任救火要角,目前宏泰人壽面臨三大考驗,一 是改善財務,因淨值比連續兩期低於2%,去年上半年淨值比1.64% ,去年底再掉到1.13%,已被列為「資本顯著不足」,增資需求首當 其衝;二是帶領宏泰2026年順利接軌新清償能力與IFRS 17;三是宏 泰持有的新北市不動產不符合即時利用並有收益的規定,遲遲未能改 善,也是考驗之一。
宏泰人壽同步公告,為活化資產,擬公開標售新北市淡水區新市段 147、148地號不動產。
宏泰人壽近期人事動盪,前董事長魯奐毅在3月退休後,總經理湯維華暫代董事長一職。如今,最新消息傳來,前華南永昌證券董事長李啟賢有望接棒,成為宏泰人壽的新董事長。這項人事案預計在今日的董事會上正式確定。據消息人士透露,宏泰人壽將在今天舉行的董事會中選出新的領導人,而李啟賢成為熱門人選。 李啟賢在金融證券領域的資歷相當豐富,對台灣的證券及期貨市場制度、法規修訂以及資本市場管理等都有深入的了解。儘管他並非保險業的專業人士,但曾擔任金管會證期局局長,處事圓融、作風穩健,對法規的掌握以及與主管機關的溝通都相當出色。宏泰人壽選擇李啟賢,主要是希望借助他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實務經驗。 目前,宏泰人壽正面臨增資、接軌IFRS 17等重大議題。李啟賢若接任董事長,將需要面對三大挑戰。首先是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其次是帶領公司於2026年順利接軌新清償能力(ICS)與IFRS 17;最後,由於宏泰人壽持有的新北市不動產不符合即時利用並有收益的規定,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也將是李啟賢必須解決的難題之一。
消息人士透露,宏泰人壽將於今日董事會選出新任董事長。最有可能出任的便是李啟賢,其在金融證券圈資歷完整,對台灣證券及期貨市場制度發展、法規修訂及資本市場管理等相當熟悉,實務經驗豐富。
消息人士指出,會找上李啟賢主要是想借助其在公司治理實務方面的經驗,同時現在宏泰人壽面臨增資、接軌IFRS 17等議題,儘管李啟賢沒有保險相關經驗,但其曾任金管會證期局局長,且處事圓融、作風穩健,了解法規,可與主管機關溝通良善。
消息人士分析,李啟賢要幫助宏泰人壽上軌道,可能需要面臨三大考驗,首要任務是改善財務;第二是帶領宏泰人壽於2026年順利接軌新清償能力(ICS)與IFRS 17;第三,由於宏泰持有的新北市不動產不符合即時利用並有收益的規定,遲遲未能改善,如何解禁也成為李啟賢要面臨的考驗之一。
台灣保險業為迎接即將到來的金融市場挑戰,正積極籌措資金以提升資本適足率。根據金管會於8日公布的數據,上半年壽險業共有三家企業進行增資,總金額達103億元,其中宏泰人壽預計將透過公開標售不動產的方式增資80億元。此外,產險業因應防疫保險理賠,上半年六家企業增資總額高達530億元。保險業上半年籌資金額達863億元,顯示業界對未來的投資信心。
上半年完成增資的壽險公司包括中華郵政增資約18億元,台銀人壽增資60億元,以及三商美邦人壽增資25億元。與去年上半年相比,今年壽險業增資金額減少了約5成。不過,由於2026年將接軌新清償能力指標(ICS2.0),業界預計下半年還有三家壽險公司將進行增資,以確保資金到位。
在發債方面,上半年已有台灣人壽、中國人壽發行公司債,募資金額共計230億元。另外,核准的兩家壽險公司,即國泰人壽和富邦人壽,也將發行公司債,募資金額分別約為350億元和250億元。南山人壽和新光人壽也計劃發行公司債,分別為150億元和100億元。今年壽險業發債總額達1,080億元,創下至少10年來新高紀錄。
其中,宏泰人壽作為壽險業的重要成員,正面對資本適足率的挑戰,透過不動產標售和增資計劃,展現了對未來的信心和積極應對市場變化的決心。隨著金融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宏泰人壽的這些行動將對其未來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據保險局統計,上半年有三家壽險公司完成增資,包含中華郵政增 資約18億元,台銀人壽增資60億元,與三商美邦人壽增資25億元,台 銀人壽與三商美邦人壽皆是現金增資。
去年上半年有五家壽險增資,包含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台新 人壽、第一金人壽與安達人壽,另還有台新人壽、中華郵政也申請盈 餘轉增資,去年上半年壽險業增資金額約207億元,今年減少約5成。
但上半年資本適足率(RBC)與淨值比將出爐,上半年已有二家壽險 公司必須改善財務狀況,即三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三商壽去年至 今已完成三次現金增資逾112億元,宏泰人壽則已規劃公開標售不動 產,預計增資80億元,另新光人壽6月RBC恐低於法定標準200%,將 進行增資,預期下半年有三家壽險公司將繼續進行增資,力拚年底前 增資到位。
2026年要接軌新清償能力指標(ICS2.0),前六大壽險公司亦開始 積極發債籌資,上半年已有台灣人壽、中國人壽發債完成募集共230 億元。台灣人壽是發行10年期與15年期新台幣次順位公司債,發行總 額為130億元;中國人壽也是發行10年期次順位公司債,發行總額為 100億元。
保險局表示,另有核准二家壽險發債,目前正在募集中,即包含國 泰人壽發行新台幣與美元次順位公司債,發行總額約為350億元,富 邦人壽也是發行10年期次順位公司債,發行金額上限為250億元。
另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已公告將發債,南山人壽擬發行10年期以上 次順位公司債,發行總額上限150億元,新光人壽也要發10年期新台 幣次順位公司債,發債額度約100億元。整體來看,今年壽險業發債 達1,080億元,比起2016年1,040億元還高,至少為10年新高紀錄。
宏泰人壽提醒:面對癌症威脅,預防與保障同等重要
癌症,這個讓人聞之色變的關鍵詞,不僅對個體的健康造成威脅,也對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積極預防癌症和做好相關保障變得尤为重要。宏泰人壽近期強調,醫療險是面對癌症威脅的必要保障,而它們提供的多種醫療險種類,各有其特點和適用場景。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數據,去年新發生癌症人數高達12萬1,979人,這個數字讓人不禁感到驚恐。宏泰人壽強調,隨著癌症風險的上升,提前做好準備成為當務之急。他們提到,癌症險種類繁多,每種都有其優點和不足,因此,消費者在投保時要仔細甄選。
宏泰人壽的癌症險保障範圍相當廣泛,包括癌症住院醫療保險金、癌症手術住院醫療保險金、癌症出院療養保險金、癌症門診醫療保險金等。例如,他們的「好健康防癌醫療終身健康保險(FCD)」就提供了11項罹癌後的相關醫療保障,累積總給付金額上限高達「癌症住院醫療保險金日額」乘以1,500倍。
對於那些希望有更直接保障的消費者,宏泰人壽還提供了「真健康防癌終身健康保險(FCC)」,這種癌症險在初次罹癌時就能提供即時的一次性給付保障,且理賠申請流程簡單,文件準備容易。
總之,宏泰人壽呼籲大眾要重視癌症的預防和保障,並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醫療險種類,以確保在面對這一嚴重疾病時,能有足夠的經濟支持。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去年年底公布的109年國人癌症登記報告, 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979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依序為 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胃 癌、皮膚癌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而癌症時鐘再快轉,每4分19秒就 有一人確診罹癌。面對罹癌風險提高,如何提前因應是現代人必須思 考的課題。
一般而言,癌症險給付項目包含癌症住院醫療保險金、癌症手術住 院醫療保險金、癌症出院療養保險金、癌症門診醫療保險金、癌症住 院手術醫療保險金、癌症門診手術醫療保險金,或是個別癌症治療及 醫材相關的保險金,癌症險的保單條款亦會註明確診罹癌的理賠項目 及條件,例如保障範圍、保險金給付為某個固定金額乘上癌症治療實 際住院日數,以及累績總給付金額限制等等,在投保時都必須看仔細 ,以「宏泰人壽好健康防癌醫療終身健康保險(FCD)」來看,保障 內容提供11項罹癌後的相關醫療保障,而其累積總給付金額上限則為 「癌症住院醫療保險金日額」乘以1,500倍。
而癌症險也有為初次罹癌就提供即時的、一次性給付保障的保單類 型,並簡化理賠申請檢附文件,「宏泰人壽真健康防癌終身健康保險 (FCC)」即屬於這類型的癌症險,理賠申請所準備的文件相對簡單 易於準備。
【台北訊】近來,台灣壽險業為應對即將到來的2026年國際會計準則IFRS17與ICS2.0的接軌,紛紛展開強化資本策略。根據金管會的統計,過去十年間,壽險業累計增資高達4,942.7億元,其中宏泰人壽、三商美邦人壽、新光人壽等知名公司積極增資,以確保未來的穩定發展。 壽險業為了應對未來的挑戰,近十年來不斷增資,總額接近5,000億元。其中,宏泰人壽已規劃公開標售不動產,預計增資80億元,展現其對未來的信心。而新光人壽則因上半年虧損嚴重,金管會已要求其將增資視為首要任務,預計今年還將增資逾百億元。 除了增資,壽險業也積極發債,過去十年累計發債金額達2,525億元。今年上半年,壽險業已發債230億元,為近四年來最高,且金管會已開放保險業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券,為業界帶來更多元化的融資途徑。 宏泰人壽等壽險公司積極強化資本,不僅是為了應對國際會計準則的變革,也是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壽險業必須不斷進行調整與改革,以確保業界能夠健康穩定地發展。
近日,台灣壽險業面臨重大挑戰,為了應對2026年即將實施的國際會計準則IFRS17與ICS2.0,業內積極進行資本強化。根據金管會的統計,近十年來,台灣壽險業已累計增資達4,942.7億元,並且在增資的浪潮中,宏泰人壽等壽險公司也積極尋找增資途徑。 在眾多壽險公司中,宏泰人壽成為了焦點。該公司已規劃透過公開標售不動產的方式,籌集約80億元的資金,以應對未來的資本需求。此外,宏泰人壽的這一舉動也標誌著台灣壽險業在資本強化上的又一重要步驟。 不僅如此,宏泰人壽的競爭對手們也紛紛展開增資行動。三商美邦人壽和新光人壽今年也將進行增資,其中新光人壽因上半年虧損嚴重,資本適足率將低於法定標準,金管會已要求其將增資作為首要任務。市場預估新光人壽今年還將增資逾百億元。 在增資的同時,壽險業也積極發債。近十年來,壽險業已發債達2,525億元,其中2016年發債規模達1,040億元,為歷年之最。今年上半年,壽險業已發債230億元,為四年來最多。金管會於4月中開放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券,目前已有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等公告發債,新光人壽也正評估中,預計六大壽險合計發債規模將超過千億元,今年壽險業發債規模可望超過2016年。
據金管會統計,近十年壽險業已增資金額4,942.7億元,且由於三 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新光人壽今年面臨財務狀況改善期,下半年 三家壽險將積極完成增資,十年來壽險業增資金額將超過5,000億元 大關。
三家需要增資的壽險公司,三商壽去年至今已完成三次現金增資逾 112億元;宏泰人壽已規劃公開標售不動產,預計增資80億元;新光 人壽去年增資3億美元,但新光人壽因上半年虧損嚴重,6月底資本適 足率將低於法定標準200%,金管會已要求新壽將增資視為首要任務 ,市場預估新壽今年還將增資逾百億元。
以近十年來看,壽險業在2018年增資1,301億元最多,由於2026年 接軌國際會計準則,從2018年後到去年的四年以來,壽險業每年增資 金額都在45億元∼60億元之間,今年上半年已有兩家壽險增資78億元 ,其中包含三商壽已完成增資約25億元。
除增資來強化資本外,壽險業也積極發債,近十年壽險業發債金額 來到2,525億元,其中以2016年的1,040億元最多,其次是2017年的6 35億元。
今年壽險業上半年已發債230億元,為四年來最多,且金管會已於 4月中開放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券,目前已 有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等公告發債 ,新光人壽也正評估中,預計光六大壽險合計發債規模將超過千億元 ,今年壽險業發債規模可望超過2016年。
據金管會統計,近十年壽險業已增資金額4,942.7億元,且由於三 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新光人壽今年面臨財務狀況改善期,下半年 三家壽險將積極完成增資,十年來壽險業增資金額將超過5,000億元 大關。
三家需要增資的壽險公司,三商壽去年至今已完成三次現金增資逾 112億元;宏泰人壽已規劃公開標售不動產,預計增資80億元;新光 人壽去年增資3億美元,但新光人壽因上半年虧損嚴重,6月底資本適 足率將低於法定標準200%,金管會已要求新壽將增資視為首要任務 ,市場預估新壽今年還將增資逾百億元。
以近十年來看,壽險業在2018年增資1,301億元最多,由於2026年 接軌國際會計準則,從2018年後到去年的四年以來,壽險業每年增資 金額都在45億元∼60億元之間,今年上半年已有兩家壽險增資78億元 ,其中包含三商壽已完成增資約25億元。
除增資來強化資本外,壽險業也積極發債,近十年壽險業發債金額 來到2,525億元,其中以2016年的1,040億元最多,其次是2017年的6 35億元。
今年壽險業上半年已發債230億元,為四年來最多,且金管會已於 4月中開放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券,目前已 有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等公告發債 ,新光人壽也正評估中,預計光六大壽險合計發債規模將超過千億元 ,今年壽險業發債規模可望超過2016年。
經常聽到有人說保險不是為自己買而是為了家人買的,認為只要買了保險,身故之後,家人就可以領到保險金,可以妥善處理後事這確實是保險的功能之一,然而保險不僅僅只有壽險一種,除了照顧遺族,還可以藉由其他的保險來照顧自己。「可是保險商品這麼多,到底哪個比較需要?哪個比較不需要?」
從社會趨勢來看,目前台灣已是高齡社會,推估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並且國民平均餘命年年創新高,但不健康的餘命卻長達八年,因此每一個人都必須預先思考自己未來可能面對醫療及照護的問題。
「我已經有全民健保了,也買了很厲害的醫療險,我幹嘛要再安排其他的醫療險?」台灣現行的全民健保是一套很好的制度,卻無法滿足所有醫療的真實需求,似乎就是缺了什麼,這時候就可以利用醫療險來彌補缺口,讓自己的醫療品質可以因為醫療險的保障而變得更好。
另外,長照和失智是我們將來都得面對的課題,得儘早準備保障。長照險也非常符合高齡社會、超高齡社會所需,現在政府有推出長照2.0服務,但對於許多長者來說,需要的可能是長期的陪伴或照顧,如果必須僱用24小時專人照料,不論是申請外勞、由醫院安排專門護理師或是由安養機構接手照顧,費用都不是小數目,再加上長期照護無法預估時間長短,這些花費都必須預先打算。
常言道,意外與明天,不知道哪一個先到?在我們沒辦法確認疾病何時發生、其風險損害程度及屆時可能對我們造成多少的壓力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交給專業來處理,為了保障保戶的高齡生活,宏泰人壽也推出宏泰人壽樂齡寶終身健康保險及宏泰人壽瑪麗亞長期照顧終身保險,從自己需要什麼的角度出發,多方比較查找,就能慢慢理出方向,買到適合自己的保險。
金管會最新決定,宏泰人壽這類壽險公司的命運將有新轉折!剛剛,我們從官方得到線報,說明今年上半年壽險業的資本適足率(RBC)計算標準,原計畫的利率風險「加壓」將延後實施一年。這意味著,像宏泰人壽這樣的壽險公司,在今年的增資壓力將會減輕不少。 根據我們的內部消息,這個延後實施的決定,對於宏泰人壽來說,真的是一個大利好消息。因為按照原先的計畫,今年的壽險業RBC恐將下降30個百分點,對公司的財務比率將造成極大壓力。現在這個「加壓」延後,讓宏泰人壽有了更多時間準備,也讓其他壽險公司稍微喘一口氣。 我們知道,去年底宏泰人壽的RBC是205%,這個數字相當亮眼。但據說,今年6月底,宏泰人壽的RBC可能會低於200%的法定標準。這個緩和措施對宏泰人壽來說,絕對是個好兆頭。 不僅如此,金管會還將對傳統型保單的利率風險資本計算方式進行修正,這也意味著未來壽險公司的運營環境將會更加穩定。雖然市場的波動依然存在,但金管會的這個決定,確實讓人看到了對壽險業的關懷。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也表示,今年金融市場的波動相當劇烈,這對壽險業者的風險資本確實造成壓力。但在詳細評估後,他認為將「加壓」延後一年,壽險業還是可以在2025年達到ICS接軌目標。這個決定,對宏泰人壽和其他壽險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支持。
據各壽險財報,去年底三商美邦、宏泰人壽、新壽RBC各為155.8%、205%及213.6%,預估前兩者6月底RBC都低於200%法定標準,新壽僅在及格邊緣,暫緩加壓後,有助減緩這三家半年報增資壓力鍋。
為循序漸進導入ICS,金管會修正傳統型保單利率風險資本計算方式,採每年拉高利率風險倍數「加壓」。
若依金管會原計畫,今年整體壽險業RBC恐會再掉30個百分點,恐讓業者已孱弱不堪的財務比率雪上加霜,盼金管會可暫緩加壓。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坦言,今年金融市場波動仍劇烈,對業者風險資本還是有壓力,評估後,認為暫緩一年「加壓」,壽險業仍可在2025年達到ICS接軌目標,因此決定讓加壓倍數與去年相當,減緩業者增資壓力。
【台灣新聞】壽險業即將進入半年報季,宏泰人壽等三家公司RBC恐低於200%標準,金管會緩解壓力
近日,壽險業界掀起一陣緊張氣氛,因為6月底將結算半年報及資本適足率(RBC),預計有三家壽險公司的RBC可能低於法定標準200%以下。其中,宏泰人壽、新光人壽等公司都處在緊迫的狀態中。為了緩解壽險業的RBC警報,金管會保險局27日將公布壽險上半年計算資本適足率標準,並考慮對原訂利率風險再加壓的計畫進行調整。
根據統計,去年底三商美邦人壽的RBC為155%,低於法定標準200%。而宏泰人壽的RBC為205%,新光人壽的RBC則為213%,兩家公司在法定標準邊緣。今年上半年,由於新壽連月虧損,預計6月RBC將掉到200%以下。宏泰人壽則同時面臨淨值比已連續兩期低於法定標準3%的危機。
金管會原規劃在上半年對RBC利率風險再加壓,從0.8倍加壓到0.9倍,對差異5倍者再加碼部分由0.5倍增為0.6倍。然而,由於去年聯準會(Fed)暴力式升息,債券殖利率大幅彈升,壽險業去年第三季爆發淨值危機,九家壽險公司陸續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將部分債券分入攤銷後成本(AC),但債券評價減損仍要算入RBC利率風險。若照原訂計畫加壓,推估壽險業RBC平均會再掉逾30個百分點。
為了避免壽險業雪上加霜,金管會已鬆口,將檢視各家壽險業者試算接軌進度,如果只是今年壓力較重,且有空間可在後面年限達標的話,可給予彈性,考慮暫緩加壓。此外,保險局於4月中開放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讓壽險業提前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ICS2.0),並可計入自有資本提升RBC。截至目前,台壽、中壽、國泰、富邦、南山等五大壽險發債規模已達980億元,預計六大壽險發債規模將上衝千億元,對提高RBC有所助益。
統計顯示,去年底三商美邦人壽RBC為155%,低於法定標準200% ,宏泰人壽205%、新光人壽213%,兩家在法定標準200%邊緣,且 今年上半年新壽因連月虧損,預期6月RBC就會掉到200%以下,宏泰 則同時面臨淨值比已連續兩期低於法定標準3%危機。隨半年報將結 算,金管會27日將公布壽險業上半年RBC標準,原規劃上半年利率風 險要再加壓,但因金融市場波動仍大,金管會日前已鬆口,將檢視各 家壽險業者試算接軌進度,如果只是今年壓力較重,且有空間可在後 面年限達標的話,可給予彈性,考慮暫緩加壓,壽險業增資壓力將可 減輕不少。
壽險業將於2026年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ICS2.0),與現行RB C制度衡量利率風險方式不同,為循序漸進導入ICS與合理反映壽險利 率風險,壽險業2021年報起傳統型保單利率風險資本計算公式就已採 用新制,且採逐年加壓。依照金管會原規劃,今年上半年RBC利率風 險再加壓,從0.8倍加壓到0.9倍,接軌差異5倍者,再加碼部分由0. 5倍增為0.6倍。
但去年因聯準會(Fed)暴力式升息,債券殖利率大幅彈升,壽險業 去年第三季爆發淨值危機,九家壽險公司陸續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 將部分債券分入攤銷後成本(AC),但債券評價減損仍要算入RBC利 率風險,若照原訂計畫加壓,推估壽險業RBC平均會再掉逾30個百分 點,若延後一年再加壓,不至於讓壽險業雪上加霜。
保險局於4月中開放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 ,等於讓壽險業提前接軌ICS,可發行具到期日債券,並可計入自有 資本提升RBC。截至6月底已有台壽、中壽、國泰、富邦、南山等五大 壽險發債規模達980億元,新壽也有意願發債,預計六大壽險發債規 模上衝千億元,對提高RBC有所助益。
近期,台灣壽險業面臨嚴峻的財務挑戰,許多公司為了維持穩健經營,不得不進行增資。其中,宏泰人壽成為焦點,計劃公開標售不動產,預計增資80億元,以強化公司資本。而其他壽險公司如三商壽和新光金也在尋找增資方案,以應對未來的財務需求。
根據新聞報導,去年底,多家壽險公司因財務指標未達標準,或今年前五月虧損達百億元,被迫進行增資。截至本月21日,只有三商壽在3月完成了約25億元的增資,其他公司的增資計劃都還在進行中。
三商壽表示,自去年至今已完成三次現金增資,總額達112.51億元,並正在尋覓私募策略性投資人。新光金則透露,其子公司新壽去年已增資3億美元,並正在規劃新的增資計劃。
在壽險業為應對2026年新清償能力指標(ICS2.0)的挑戰,金管會於4月中開放保險業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券。目前,台壽、中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等多家壽險公司已公告發債,總規模達980億元。
而在產險方面,防疫保單市占前六大產險公司至本月20日止,共增資1,500億元。其中,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四次增資近400億元,資本適足率(RBC)可逾200%。其他如富邦產、和泰產、中信產、國泰產及兆豐保也分別進行增資,RBC均達200%以上。
和泰產險則正在處分不動產,預計年底前將RBC提升至200%以上。而台銀人壽在4月底通過辦理60億元現金增資,由台灣金控股全數認購,待金管會核准後將另開董事會訂定實際定價日及價格。
宏泰人壽跨足商業不動產,宏盛集團再下一城!宏盛集團董事長林新欽近期宣佈,宏盛集團將加大商用不動產的投資力度,並推出「北投石牌市場」這個市值超過300億元的大案。這個新案不僅是宏盛集團轉型的關鍵一步,也標誌著宏泰人壽在商用不動產領域的進軍。 在宏盛集團的股東會上,林新欽透露,宏盛集團正在積極轉型,將商業不動產作為發展的重點。其中,「北投石牌市場」作為宏盛集團在商業出租住宅領域的最新力作,其整體資產價值預計將達到300億元。 該案位於捷運石牌站旁,規畫為3大棟樓,總樓地板面積達2.64萬坪,預計2025年底完工。宏盛集團將分回近35%的比率。總經理陸永富表示,這個案子的1、2樓將設置商場和高檔超市,3樓及34、35樓為公設層,4樓以上則規畫為商務出租住宅,未來將全棟出租。 此外,宏盛集團與宏泰人壽合作的「南港玉成段案」也正在進行中,宏盛集團持有土地占三分之一,將開發為頂級辦公大樓,並將全棟出租。 展望今年業績,宏盛集團財務經理陳育德表示,將會受到「宏盛心」的貢獻,並且預計明年交屋的「宏盛心中央」將會挹注業績。另外,淡海新市鎮的待售餘屋和「宏盛水悅」的銷售,以及「宏盛國際金融中心」的出租率將是今年業績的主要來源。
三商壽表示,去年至今完成三次現金增資共112.51億元,目前仍在 尋覓私募策略性投資人;新光金則表示,子公司新壽去年已增資3億 美元,強化資本,新的增資計劃正規劃中;宏泰人壽指出,已規劃公 開標售不動產,預計增資80億元。
壽險業也因2026年要接軌新清償能力指標(ICS2.0)掀起發債潮, 金管會4月中開放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資本債券, 已有台壽、中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等公告發債,合計 規模達980億元。
產險至本月20日止,防疫保單市占前六大產險共增資1,500億元, 其中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四次增資共近400億元,資本適足率(RBC)可 逾200%。富邦產、和泰產、中信產、國泰產及兆豐保分別增資310億 元、305億元、205億元、200億元及80億元後,RBC都在200%以上。
和泰產險則正處分不動產,在處分資金入帳後,預估年底前將RBC 提升至200%以上。
台銀人壽4月底通過辦理60億元現金增資,由台灣金控股全數認購 ,將於金管會核准後另開董事會訂定實際定價日及價格。
豪宅建商宏盛(2534)董事長林新欽21日表示,宏盛正積極轉型, 加碼只租不售的收益型商用不動產。受政策牽動,宏盛未來將提高商 用不動產的比重,其中「北投石牌市場」為宏盛跨足商務出租住宅的 最新力作整棟資產價值上看300億元。
宏盛21日召開股東會,承認去年財報,並通過配息1.75元,依21日 收盤價22.65元計,殖利率達7.72%。
林新欽表示,目前宏盛有幾筆新案正進行中,其中「南港玉成段案 」是宏盛與宏泰人壽等幾個地主合作興建,宏盛持有土地占三分之一 ,將開發為頂級辦公大樓,未來將全棟出租。
宏盛「北投石牌市場」案位於捷運石牌站旁的振興段二小段436地 號,為泰民建設取得的「石牌市場用地興建暨營運BOO開發案」,座 落在裕民一路及裕民二路交叉口,占地面積1,963坪,規畫為3大棟樓 ,總樓地板面積達2.64萬坪,預計2025年底完工,宏盛分回比率近3 5%。
宏盛總經理陸永富表示,該案1、2樓規畫為商場及高檔超市,3樓 及34、35樓為公設層,4樓以上則規畫為商務出租住宅,未來傾向全 棟出租經營。
展望今年業績,宏盛建設財務經理陳育德表示,主要是先建後售案 「宏盛心」的貢獻;原本預計今年底完工的「宏盛心中央」,由於缺 工因素,可能遞延到明年交屋挹注;另外淡海新市鎮還有零星待售餘 屋,「宏盛水悅」則還有80∼90戶;「宏盛國際金融中心」出租率已 達98%,每年穩定貢獻租金收益2億多元,為今年業績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