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誠人壽保險(未)公司新聞
【台灣金融新聞】 近日,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為應對金融科技發展,特別推出遠距投保政策,讓銀行保經代得以自主建置視訊錄製軟體,進行遠距投保與保險服務業務。這項新政策將對33家銀行保經代產生正面影響,其中中信銀保代與台壽已率先申請試辦。 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這次法規放寬是針對銀行兼營保代、保經的部分,專營保經代則未開放。目前國內銀行兼營保代有29家、兼營保經有2家、純網銀兼營保代有2家,共33家可受惠。銀行保代自建的系統規定也將與保險業相同,包括身份認證、業務員登入、錄音、重要文件要簽署等等,資安、消費者保護規格一樣。 中信銀保代與台壽的試辦期間為6個月,要達成保單遞交1,500件、完成保全件數600件,若成功,則可再與其他保險公司合作,不必再申請試辦。目前已有國泰、富邦、中國、全球、新光、台灣、南山、元大人壽等及富邦產險九家開辦遠距投保業務,保誠、三商美邦、安聯人壽三家試辦,台新人壽則處於審查中。 此外,金管會還對遠距投保業務提出兩項注意事項:一是增訂保險業及保經代得運用金融行動身份識別(金融Fido)方式進行身分確認;二是明定銀行與保險公司合作申請試辦成功者,可以相同模式與其他保險公司合作,相關檔案之保存期限不得低於5年,銀行應採加密措施將相關文件及音訊資料傳送至保險公司,以確保資訊安全。
台灣保險業界近期掀起了一股分紅保單的熱潮,其中,保誠人壽表達了對此現象的正面看法。根據最新的新聞稿,保誠人壽強調,分紅保單的評估不能只看短期投資表現,還需關注六大關鍵因素,這些因素包括累積經營績效、預期未來投資前景、投資報酬率、理賠率、保單脫退率以及長期償付能力。 保誠人壽總精算師暨財務總監陳右越提醒消費者,在選擇分紅保單時,應該從保險公司長期的分紅紀錄去了解,並重視分紅保單的中長期穩健保障,而非短期投資成效。他指出,過去十年,保誠人壽銷售的分紅保單,分紅宣告比率均達到100%中分紅以上,即使在2022年全球經濟與資本市場的波動中,也能保持亮眼的分紅成績。 保誠人壽財務長關永威解釋,保誠人壽之所以能夠持續交出亮眼的分紅成績,是因為採取了長期且穩健的投資策略,並設立了多個分紅帳戶及保單群組來應對不同幣別和產品。此外,他強調,分紅保單的「分紅比例依法不得低於70%」,並透過平穩性原則,將營運較佳年度的盈餘保留於分紅帳戶中,以應對投資績效較差年份的紅利給付,降低短期市場波動對紅利分配金額的影響。 保誠人壽行銷暨數據長趙汝俊表示,隨著愈來愈多的保險公司推出分紅保單,民眾對此產品的了解也逐漸增加,這對保誠人壽來說是一個正面的發展。保誠人壽已經在分紅保單的市場上深耕多年,並且非常專注於這一產品的銷售,期待與更多消費者分享這樣一個穩健的保障選擇。
面對近期富邦人壽宣布,將著重分紅保單,保誠人壽則抱持正面的態度,「保誠人壽在(分紅保單)這條路上孤單走了很久,很高興同業加入。」截至今年6月,保誠人壽的初年度保費(FYP)為118億元,目前分紅保單占FYP超過八成。
過往消費者在選擇分紅保單時,容易偏向關注分紅的預期報酬率。保誠人壽總精算師暨財務總監陳右越指出,關心分紅預期報酬率很正常,消費者要留意紅利分配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累積經營績效、預期未來的投資前景、投資報酬率、理賠率、保單脫退率及長期償付能力等。
陳右越提到,消費者挑選分紅保單時,應從保險公司長期的分紅紀錄中去了解,並謹記分紅保單的重點在於中長期穩健的保障,而非短期投資績效。而保誠人壽過去十年所銷售的分紅保單,分紅宣告比率均為100%中分紅以上,即使經歷2022年全球經濟與資本市場跌宕起伏,保誠人壽仍交出亮眼的分紅成績。
保誠人壽財務長關永威說明,保誠人壽可以持續交出亮眼分紅成績是因為採取長期且穩健的投資模式,因應不同幣別及產品設立多個分紅帳戶及保單群組,而分紅保單「分紅比例依法不得低於70%」,所以也透過平穩性原則,將營運較佳年度的盈餘部分保留於分紅帳戶中,以支應投資績效較差年份的紅利給付,降低短期投資市場的波動對紅利分配金額的影響。
保誠人壽行銷暨數據長趙汝俊表示,保誠人壽的分紅保單已經賣了很多年了,也非常專注於分紅保單的銷售,以前民眾對於分紅保單可能不是非常熟悉,但隨著愈多保險公司推出,民眾也愈來愈了解分紅保單,這是一件好的事情、好的選擇,對於保誠人壽來說也是非常正面的。
另外,已有九家保險公司開辦遠距投保業務、三家試辦中、一家審 核中,即未來遠距投保亦將逐步成常態投保管道。
林志憲表示,這次法規放寬是針對銀行兼營保代、保經的部分,專 營保經代則未開放。目前國內銀行兼營保代有29家、兼營保經有二家 、純網銀兼營保代有二家,共33家可受惠。銀行保代自建的系統規定 也是比照保險業,也要做身份認證、業務員登入、錄音、重要文件要 簽署等等,資安、消費者保護規格一樣,對保戶來說,以後不只可以 在保險公司系統進行遠距投保,也可以在銀行保代遠距投保。
目前中信銀保代與台壽已申請試辦,試辦期間為六個月,要達成保 單遞交1,500件、完成保全件數600件,若成功的話,同樣模式中信銀 保代就可再與其他保險公司合作不必再申請試辦。
林志憲說明,遠距投保業務目前已有國泰、富邦、中國、全球、新 光、台灣、南山、元大人壽等及富邦產險九家開辦,保誠、三商美邦 、安聯人壽三家試辦,台新人壽為審查中。
這次修正兩注意事項,一是增訂保險業及保經代得運用金融行動身 分識別(金融Fido)方式進行身分確認、放寬兼營保險代理或經紀業 務之銀行得以「自行建置」的視訊錄製影音軟體方式,辦理遠距投保 與保險服務業務;二是明定銀行與保險公司合作申請試辦成功者,可 以相同模式與其他保險公司合作,辦理遠距投保與保險服務業務、相 關檔案之保存期限不得低於5年、銀行應採加密措施將相關文件及影 音資料傳送至保險公司等,以確保資訊安全。
保誠人壽,這個名字在台灣保險業界可是响当当的,他們可是唯一一家堅持推廣分紅保單的保險公司呢!別小看這分紅保單,它可是保戶們獲得穩定回報的好伙伴。過去每年,保誠人壽都會按照規定發放保單紅利,這種穩定性讓許多消費者對他們充滿信心。 這十年來,不管市場多麼波動,保誠人壽都能以嚴謹的公司治理和財務控管,保持良好的經營績效。他們的這種堅守,讓消費者們更加信賴和肯定他們。 我們來看看數字吧,從2006年到2008年,保誠人壽銷售了一堆中分紅預期報酬率為4.5%的分紅保單。即便歷經金融風暴、歐債危機、美債危機、大陸股災和低利率環境,他們的保戶還是能夠實際拿到平均報酬率2.91%。這個數字可是比其他保險公司的2.70%要高多了! 保誠人壽解釋說,市場上壽險商品主要分為不分紅保單、利變型保單和分紅保單三種。分紅保單讓保戶和保險公司共同分享營運績效,這種合作模式讓保戶在獲得保障的同時,還能夠分享公司成長的成果。 更讓人驚艷的是,保誠人壽還推出了結合分紅壽險和特定疾病保障的綜合險產品。這樣的產品不僅提供壽險保障,還能夠滿足保戶對健康或意外保障的需求。這種具體的經營成果,真正落實了保誠人壽對保戶「一起好幸福」的承諾。
保誠人壽,這個名字在台灣保險市場上可說是如雷貫耳,為何呢?因為它可是唯一一家堅持推廣分紅保單的保險公司,年年都有派紅利給保戶,這在市場上可是相當難得的。不僅如此,過去10年來,保誠人壽的分紅保單紅利分配還維持在中分紅的100%以上,這在市場波動的環境下,更是顯得難能可貴。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問,分紅保單的紅利分配真的那麼穩定嗎?答案是一點也不假。以2006年到2008年初銷售的台幣中分紅預期報酬率為4.5%的分紅保單為例,雖然金融風暴、歐債危機、美債危機、中國股災等接連不斷,但保誠保戶實際拿到的平均報酬率還是達到了2.91%,這比同期間其他保險同業的2.70%還要高,保誠人壽的實質分紅績效絕對是優於同業。 那麼,保誠人壽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呢?答案在於它嚴謹的公司治理和財務控管。保誠人壽不僅保證給付,還能夠讓保戶分享公司運營的成果,這種雙贏的模式,讓許多消費者對保誠人壽產生了極大的信任。 除了傳統的壽險商品,保誠人壽還推出了結合分紅壽險與特定疾病保障的綜合險產品,這不僅滿足了保戶對壽險的需求,還能夠提供健康或意外保障,讓保戶能夠享受更全面的保障。 總之,保誠人壽不僅是一家保險公司,更是一個對保戶負責任的伙伴,它以具體的經營成果,真正落實對保戶「一起好幸福」的承諾。
分紅保單的保單紅利與利變型保單的利差回饋相同,也是非保證給付,但紅利分配的平穩性為保誠人壽分紅保單的重要原則之一。根據該公司官網上公開資訊顯示,2006年到2008年初銷售之台幣中分紅預期報酬率為4.5%的分紅保單計有9個商品系列,自2008年以來歷經金融風暴、歐債危機、美債危機、中國股災及持續性的量化寬鬆政策導致的低利率,雖然分紅宣告比率為45%,但保誠保戶(要保人)可實際拿到的平均報酬率為2.91%,而同期間其他保險同業銷售的中分紅預期報酬率3%及保費預定利率2%的分紅保單,即使其分紅宣告比率為100%,但保戶實質上可獲得的報酬率僅為2.70%,保誠人壽給保戶的實質分紅績效仍優於同業。
市場上主要的傳統壽險商品可概分為3種類型,分別為只提供保證給付的不分紅保單,由保險公司獨自承擔投資風險;利變型保單是不分紅保單加上利差回饋機制,在宣告利率給保戶之前,會先扣除保險公司的費用率與利潤率,剩下的才是給保戶的,因此投資風險多數由保戶承擔;分紅保單是不分紅保單加上參與分紅保單專屬帳戶營運績效的權利,有約定的紅利分配比率(法定不低於分紅帳戶當年度可分配紅利盈餘之70%),保戶與保險公司共同分享營運績效,且保險公司僅有在保戶獲得紅利分配時才可拿到相應的紅利。
除了台外幣分紅保單,保誠人壽更領先業界,推出結合分紅壽險與不同特定疾病保障的綜合險產品,在壽險保障之餘,期望強化健康或意外保障的需求,以具體的經營成果真正落實對保戶一起好幸福的承諾。
分紅保單的保單紅利與利變型保單的利差回饋相同,也是非保證給 付,但紅利分配的平穩性為保誠人壽分紅保單的重要原則之一。根據 保誠人壽於官網上的公開資訊顯示,2006年到2008年初銷售的新台幣 中分紅預期報酬率為4.5%的分紅保單,計有九個商品系列,自2008 年以來歷經金融風暴、歐債危機、美債危機、大陸股災及持續性的量 化寬鬆政策導致的低利率,雖然分紅宣告比率為45%,但保誠保戶( 要保人)可實際拿到的平均報酬率為2.91%。
同期間其他保險同業銷售的中分紅預期報酬率3%及保費預定利率 2%的分紅保單,即使其分紅宣告比率為100%,但保戶實質上可獲得 的報酬率僅為2.70%,保誠人壽給保戶的實質分紅績效仍優於同業。
保誠人壽表示,市場上主要的傳統壽險商品可概分為三種類型,分 別為只提供保證給付的不分紅保單,由保險公司獨自承擔投資風險; 利變型保單是不分紅保單加上利差回饋機制,在宣告利率給保戶之前 ,會先扣除保險公司的費用率與利潤率,剩下的才是給保戶的,因此 投資風險多數由保戶承擔;分紅保單是不分紅保單加上參與分紅保單 專屬帳戶營運績效的權利,有約定的紅利分配比率(法定不低於分紅 帳戶當年度可分配紅利盈餘之70%),保戶與保險公司共同分享營運 績效,且保險公司僅有在保戶獲得紅利分配時才可拿到相應的紅利。
保誠人壽指出,除新台外幣分紅保單,該公司更領先業界,推出結 合分紅壽險與不同特定疾病保障的綜合險產品,在壽險保障之餘,期 望強化健康或意外保障的需求,以具體的經營成果真正落實對保戶一 起好幸福的承諾。
【台北訊】隨著台灣人的平均壽命不斷攀升,我們的生活模式也必須進行調整。內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們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80.86歲,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加關注退休和長期照顧的規劃。在這個背景下,保險業界也推出了許多新產品來滿足這個需求。 保誠人壽與渣打銀行攜手合作,推出了「好照投」終身壽險,這是一項非常實用的產品。這款保單不僅提供傳統的壽險保障,還包含了長期照顧給付,以及資產累積的功能。特別的是,這是業界首創的3年期繳費英式分紅保單,結合了長照保障,一個保單就能夠解決多個問題。 英式分紅保單的特色在於,將保戶原本可以獲得的分配紅利先保留在保險公司的分紅保單帳戶中,這樣可以讓紅利滾存並累積保障,從而實現長期保額的增值。這種保單的紅利以增加保險金額的方式呈現,也就是所謂的分紅保額,這對於提高保單價值來說是一大優勢。 「好照投」保單還提供了壽險和長期照顧的終身保障,長期照顧給付是基本保險金額的十倍,最高給付可達20年。從第九周年開始,保戶還可以每年獲得保單紅利的分配,這對於資產的累積也是一大助力。而且,繳費期僅需三年,相比於市面上一般的終身壽險10年期繳費,這款保單更加快速且負擔較低。 此外,保單還包含了祝壽保險金和身故保險金,以40歲男性為例,如果被保險人活到100歲或發生身故或完全失能,將按基本保險金額的50倍給付保險金,保障倍數高達保單價值的4.64倍。 除了保誠人壽的「好照投」,中國人壽也推出了「享放心長期照顧終身健康保險」,這款保險提供了長期照顧、完全失能、意外二至三級失能及豁免保險費等保障。例如,一個30歲男性繳費20年期,保險金額3萬元,年繳保險費23,160元,就可以享有長期照顧一次保險金、完全失能一次保險金、意外二至三級失能一次保險金,以及每年給付的分期保險金,最高給付可達540萬元。 在這個壽命延長的時代,這些保險產品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和選擇,讓我們可以更加安心地迎接退休生活。
渣打銀行與保誠人壽合作,推出「好照投」終身壽險,主打業界首張3年期繳台幣英式分紅保單結合長照保障,一張保單可以滿足壽險保障、長照給付以及資產累積。
英式分紅保單指的是,將保戶原本可獲得的分配紅利,先保留在保險公司分紅保單帳戶,紅利滾存保額後可以累積保障,具備長期保額增值效果,保單紅利以增加保險金額的方式呈現,稱為分紅保額,優勢可以提高保單價值。
渣打銀指出,此張保單同時享有壽險以及長期照顧終身保障,符合長照條件,是1+1優勢保單,長期照顧一次保險金為基本保險金額的十倍給付,同時也有最高給付20年的長期照顧分期保險金。保單屆滿第九周年起,就有機會每年享有保單紅利分配,紅利滾存保額累積保障、長期保額增值。
此外,繳費期短,只要三年就可以完成繳費,相比市面上一般終身壽險10年期繳費,快速且較無負擔。另一個優勢則是有祝壽保險金及身故保險金,以40歲男性為例,被保險人於保險年齡達100歲仍生存、或被保險人身故或完全失能時,按「基本保險金額」之50倍給付保險金,保障倍數約為保單價值之4.64倍。
中國人壽也有推出享放心長期照顧終身健康保險,提供長期照顧、完全失能、意外二至三級失能及豁免保險費等保障,另外加上完全失能、保險年齡80歲前因意外所致二至三級失能保障。
假設30歲男性繳費20年期,保險金額3萬元,年繳保險費23,160元,平均每日約64元,即可享有長期照顧一次保險金、完全失能一次保險金、意外二至三級失能一次保險金,以上三者僅擇一給付的一次保險金18萬元。另外,每年給付的長期照顧分期保險金、完全失能分期保險金、意外二至三級失能分期保險金,三者擇一給付的分期金36萬元,累計最高給付15次,可達540萬元。
為了檢視壽險業清償能力,金管會透過兩項風險指標進行控管,包括RBC與淨值比。壽險公司每半年會公告一次數據,金管會的合格標準為RBC需達200%且淨值比不得連續兩期低於3%;倘若RBC未達200%,或連續兩期淨值比低於3%,代表該公司有資本不足問題。
統計顯示,去年下半年全台21家壽險公司裡,RBC只有三商美邦人壽未達標準,其餘皆超過200%;若進一步觀察淨值比,則是三商美邦、宏泰兩家已連兩期低於3%,需提出增資或改善計畫。
資料指出,RBC未滿300%的壽險公司包括中國、台灣、宏泰、南山、新光及臺銀,其中宏泰、新光分別為205%、213%呈「低空飛過」,後續數據變化引起市場關注。
另外,RBC超過300%,但未滿500%的公司有八家,包括國泰、富邦、中華郵政、台新、全球、安達、保誠及遠雄人壽。
RBC超過500%的壽險公司共六家,包括元大、友邦、合作金庫、法國巴黎、第一金及安聯人壽。
台灣保險市場近期出現一項顯著變化,美元保單的買氣明顯下滑。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今年前二月美元保單(包括傳統型和投資型)的銷售額為13.3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衰退了65%。其中,投資型保單的衰退幅度更是驚人,達到82%,銷售額為2.63億美元。其他外幣保單,如澳幣和人民幣,其買氣也普遍下滑。
外幣保單的幣別主要為美元、澳幣和人民幣。金管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壽險業的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為新台幣410.3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63%。其中,投資型保險的折合約新台幣83.75億元,占比約20%,年減八成;傳統型保險的折合約新台幣326.64億元,占比約80%,年減逾五成。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分析,外幣保單新契約在總保費收入中的比重,今年前兩個月為42.14%,與去年同期64.02%相比明顯下降。這主要是因為三個原因:一是美元部分比去年同期減少,二是澳幣部分因為投資型保單衰退,三是人民幣部分因中國經濟表現不佳而衰退。
在投資型保單方面,美元保單的衰退最為顯著,今年2月單月新契約保費收入僅1.48億美元,1月更僅1.1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衰退幅度驚人。蔡火炎指出,投資型保單買氣下滑與美國經濟表現衰退有關,而傳統型保單的衰退則是因為預定利率與美元定存利率之間的差距,以及消費者在投保時考量的相關因素。
在美元保險商品投資型賣得最好的前三大公司方面,依次為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和安聯人壽;而在傳統型新契約保費收入方面,前三名則是國泰人壽、中國人壽和南山人壽。此外,人民幣保單的衰退第二多,前二月新契約保費收入0.19億人民幣,年減71%,銷售前三名是安聯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和安達國際人壽。澳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二月約0.13億澳元,年減少七成,銷售前三名公司為國泰人壽、安聯人壽和法國巴黎人壽。
外幣保單幣別主要分為美元、澳幣及人民幣,根據金管會統計顯示,壽險業今年截至2月底,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為新台幣410.3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63%;其中投資型保險折合約新台幣83.75億元,占比約20%,年減八成;傳統型保險折合約新台幣326.64 億元、占比約80%,年減逾五成。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分析,外幣保單新契約占總保費收入比重,今年前二個月占42.14%、與去年同期64.02%相比明顯下滑,主因一、美元部分比去年同期減少,主因投資人對美國經濟表現趨於悲觀、認為會衰退、進而影響買氣;二、澳幣部分,主要是投資型保單衰退,這與澳洲央行升息、澳洲經濟前景看法悲觀有關;三、人民幣部分衰退,主要是中國經濟的表現相對不佳,影響人民幣保單買氣。
投資型保單方面又以美元衰退最多,今年2月單月新契約保費收入僅1.48億美元、1月更僅1.1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皆是大幅衰退,蔡火炎指出,投資型保單買氣下滑跟美國的經濟表現衰退有關,另外,傳統型部分也衰退,年減超過五成,「因為保單的預定利率跟美元定存利率還是有一段差距,消費者在投保上也會考量相關因素,所以相較去年同期衰退幅度較大。」
美元保險商品投資型賣最好的前三大公司依序為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安聯人壽;傳統型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依序是國泰人壽、 中國人壽、南山人壽。
其次,衰退第二多的是人民幣保單,前二月新契約保費收入0.19億人民幣,年減71%,其中,投資型約0.16億人民幣,年減74%,銷售前三名是安聯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安達國際人壽;傳統型保單約0.03億人民幣,銷售最好前三是保誠人壽、富邦人壽、 中國人壽。
此外,澳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二月約0.13億澳元,年減少七成,其中,投資型保險約0.09億澳元,年減少72%,保費收入前三名公司依序為國泰人壽、安聯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傳統型保險約0.04億澳元,年衰退64%,保費收入前三名公司依序為新光人壽、富邦人壽、 中國人壽。
近期,由於疫情影響,許多保險公司的業務員拜訪客戶受阻,導致人員流失速度不斷加快。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底,業務員數量比2021年減少了1萬1,412人,而今年1月底的數量更是跌破21萬人次,2月份的數據也呈現持續下滑的趨勢。面對這樣的困境,各家壽險公司紛紛出招,從薪酬、福利、人才培育等多個方面入手,甚至提供百萬元津貼吸引年輕人加入。 農曆年後,離職潮湧現,壽險公司的業務員數量在1月底已經跌破21萬人次。根據壽險公會的統計,2月廣義壽險業務大軍共有37萬3,741人,比前一個月還減少了1,726人。其中,直屬壽險公司的登錄業務員單月減少了1,067人,人數降至20萬8,184人,創下近六年、共72個月來的新低人數。 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家公司紛紛推出各種優惠政策。例如,安聯人壽推出「百萬領袖創業計畫」,提供專屬的36個月國際培訓課程、百萬成處創業基金,以及24個月專案津貼,力圖在美國百萬圓桌協會(MDRT)的人數突破300人。保誠人壽則是推動「保誠創新智造所」,預計三年內投資超過千萬元資金,啟動BWOW(Better Ways of Working)專案,激勵內部創新。 法國巴黎人壽則積極留才,將人才培育、以人為核心的價值體現在新的智能辦公模式上。在疫情期間,該公司打造了多元融合、敏捷、彈性的新形態辦公環境與辦公模式,實施員工可選擇一周居家辦公二天的模式,深受員工高度認同。
近期,隨著數位化生活的普及,台灣三到五歲幼兒對3C產品的依賴程度日益增加,據調查,超過九成幼兒在家中都會使用3C產品,其中三歲幼兒平均每天使用時間超過2小時。針對這一現象,保險業界也看到了商機,特別是關於兒童視力健康的保障。保誠人壽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於兒童眼睛照顧的需求,與磊山保經合作,推出了「保誠人壽睛元保終身健康保險」,這是市場上唯一一個從一歲開始就能投保的終身型眼睛保險商品。
「保誠人壽睛元保終身健康保險」提供了全面的眼睛保險保障,包括眼睛手術、醫療、手術住院、特定眼疾手術療養等,累積給付總額最高可達保險金額的250倍。這個產品讓家长们除了能為自己投保,也能及早為子女規劃眼睛保障,提供更全面的保護。
與其他眼睛保險產品不同,「保誠人壽睛元保終身健康保險」是主約商品,消費者可以直接投保,無需附加於其他保險商品之上。此外,該保險還提供特定眼睛手術療養保險金的五倍給付,例如角膜移植、水晶體植入、玻璃體內注射等,有效分擔醫療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國泰人壽也推出了業界第一張眼睛保險「國泰人壽睛彩人生手術醫療健康保險附約」,這是一種可以附加於住院險與手術險主約上的產品,旨在減輕未來手術费用的負擔,共同守護我們的靈魂之窗。
因此,有保險業者看準商機,推出市場上唯一自一歲起就能投保的終身型眼睛險商品,提供囊括眼睛手術、醫療、手術住院、特定眼疾手術療養等保險保障。
保誠人壽觀察到消費者對於家中兒童及青少年眼睛照顧的迫切需求,繼保誠人壽醫保眼福終身健康保險,與合作夥伴磊山保經攜手推出適合「保誠人壽睛元保終身健康保險」,為目前市場上唯一自一歲起就能投保的終身型眼睛險商品,提供囊括眼睛手術、醫療、手術住院、特定眼疾手術療養等保險保障,累積給付總額最高達保險金額的250倍,讓三明治族家長們除了能幫自己投保之外,也能及早為家中子女規劃眼睛保障,做好更周全的守護。
相較於同業眼睛險產品,「保誠人壽睛元保終身健康保險」為主約商品,消費者若有需求可以直接投保,不須另外附加於其他保險商品;並提供特定眼睛手術療養保險金五倍給付,如角膜移植、水晶體植入、玻璃體內注射等,透過保險保障分擔醫療費用。
另外,國泰人壽也推出首創業界第一張眼睛保險「國泰人壽睛彩人生手術醫療健康保險附約」,可附加於住院險與手術險主約上,透過保險減輕未來手術費用的負擔,共同守護靈魂之窗。
農曆年後離職潮湧現,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1月底跌破21萬人次關卡。據壽險公會統計,2月廣義壽險業務大軍共有37萬3,741人,比前一個月還減少1,726人,直屬壽險公司的登錄業務員單月則減少1,067人,人數降到20萬8,184人,創下近六年、共72個月來的新低人數。
安聯人壽業務長劉育群表示,今年持續推出優渥獎勵制度的「百萬領袖創業計畫」,提供專屬36個月國際培訓課程、百萬成處創業基金,以及24個月專案津貼,力拼美國百萬圓桌協會(MDRT)人數突破300人,也積極培育新人並留住既有的人才。
截至去年12月底止,安聯人壽業務部隊人數維持逾 5,100 人,不僅是過去五年內幅達56%,業務體系新契約保費市占率七年內更呈三倍強勢成長,在壽險業業務員低成長環境下逆勢突圍。
保誠人壽則是推動「保誠創新智造所」,預計三年投資超過千萬元資金,啟動BWOW(Better Ways of Working)專案,成立多個跨部門的BWOW小組,直接向集團高階主管報告,對激勵內部創新帶來正向循環。
法國巴黎人壽積極留才,將人才培育、以人為核心的價值體現在新的智能辦公模式上,疫情期間打造多元融合、敏捷、彈性的新形態辦公環境與辦公模式,為提振工作效能促進員工身心健康福祉,實施員工可選擇一周居家辦公二天的模式,因應後疫情時代的機動性與敏捷性,深受員工高度認同。
有鑑於此,保誠人壽和渣打國際商業銀行特別攜手推出「保誠人壽好照投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為業界首張三年期繳台幣英式分紅保單結合長照保障,一張保單同時滿足壽險保障、長照給付以及資產累積三重需求。自保單屆滿第九周年日起,有機會年年享有保單紅利的分配,紅利滾存保額後累積保障,具長期保額增值效果,讓消費者的一筆資金照顧到多重用途,給家人安心的保障,是兼顧壽險保障和資產傳承的好選擇。
「保誠人壽好照投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同時提供長期照顧保障,因應萬一不幸因病、意外或老化造成失能或失智而進入長照狀態,少了工作收入,多了照護支出,家庭經濟陷入困境的風險。經醫院專科醫師診斷確定,符合保單約定之「長期照顧狀態」者,按「基本保險金額」的10倍給付「長期照顧一次保險金」,可以購置相關醫材或照護設備;同時按診斷確定日當時之「基本保險金額」每月給付「長期照顧分期保險金」,如之後各年屆滿一年之日且仍生存並持續符合「長期照顧狀態」時,最高給付240次,可以補償照護費用以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只要繳費3年,即可享有終身壽險和長期照顧之保障,繳費期間內亦有豁免保險費機制,符合保單「長期照顧狀態」者,從診斷確定日之翌日起不需繳交後續保費依然享有保單之保障,讓保險更保險。
不過,上述榮景隨著中央銀行多次升息,過去一年來累計升息3碼(0.75個百分點),保險業投資不動產最低收益率規範從2.095%走高到2.845%,漲幅高達35.8%,壽險業高價搶標空間變小,業者預估今年整體租金收入年增率將會「腰斬」,甚至可能不到5%。
國內21家壽險業者,扣除不當包租公的保誠、安聯、合庫、安達、友邦、法巴,共有15家有租金收入,去年除了三商美邦、元大兩家較前年衰退,其餘13家,包含尚未公布第4季財報的中華郵政壽險處,去年租金收入全都創下各自新高。
全台最大包租公國泰人壽去年租金收入116億元,刷新高,龐大基期下,年增率還呈現雙位數成長、達10.2%,表現亮眼。國壽表示,主因新冠疫情漸除,包底抽成的抽成部分,隨承租戶營運動能回升而增加,包底減租的影響也少了,加上有些新蓋好的大樓帶來新的租金收入。
研究顯示,成人時期的行為通常在兒童時期養成,包含金錢觀念與 理財行為,小學時期的教育對行為養成格外重要。因此保誠亞洲公益 基金與專家學者合作設計「CHA─CHING兒童理財教育計畫」,目前於 全球已有超過1萬名教師及50萬位學生受惠。自2012年將此計畫引進 台灣,2017年擴展深耕校園,至今共培育2,409位師資,幫助4萬9,3 07位兒童建立正確的金錢理財觀念。
今年獲得CHA─CHING兒童理財教育金牌認證的學校,包含新北市中 正國小、中港國小、成功國小、忠義國小、溪洲國小,及基隆市建德 國小,六所學校皆完成CHA─CHING師資培育,並連續三年實施種子計 畫,包含兒童理財課程、CHA─CHING週、教案徵選、線上測驗等,幫 助孩子從小扎根正確的金錢觀。
保誠人壽行銷暨數據長趙汝俊表示,理財素養是普惠金融重要的一 環,不只大人需要有正確的觀念,小孩子也需要從小開始培養。保誠 人壽自2012年開始在台灣推廣「CHA─CHING兒童理財教育計畫」,至 今投資超過千萬元,期望將兒童理財教育推廣到全台灣。很高興新北 市與基隆市率先與保誠合作,成為CHA─CHING兒童理財教育的示範城 市,一起提供孩子們可以受用一輩子的金融知識。
CHA─CHING在台灣由保誠人壽與瀚亞投資共同推廣,融入108課綱 ,發展出適合台灣學生的教案。2019年起進行校園種子計畫,目前已 深耕新北、基隆以及桃園共計25所小學,計畫持續推廣至更多縣市, 將理財知識傳授給更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