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在美國公債殖利率下滑、台幣貶值影響下,壽險業淨值回春,壽險公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全體業者淨值合計數,已由6月份的9,744億元,7月重新回到兆元以上的水準。
業者表示,7月台股已開始下行,影響到壽險業的操作獲利,但反映整體經營實力的淨值,在美債評價、台幣貶值助攻下,整體股東權益突破兆元,合計數為1兆79億元,整體淨值增加335億元。
壽險業者說明,美國10年期債券殖利率6月為2.4%,7月下降到2.2%,利率走低、價格就上揚,使得債券評價利益提升,加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該月度貶幅約2%,對於國外投資也大有幫助。
7月份股息入帳情況佳,反映在累計今年前7月份整體壽險業稅後純益,升高到1,183億元,估計7月單月稅後純益為287億元。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壽險業者8月開始大幅賣股、實現損失,包括國泰、富邦、南山與新光4大壽險公司,整體8月份稅後純益合計約30億元,相較於7月明顯縮水。
法人表示,整體來說,壽險業財務狀況面臨三大風險,首先是投資標的的年期與負債年期,仍有落差,壽險業投資的金融資產仍集中於5~10年之間,而負債年期卻長達20年。
此外,損益平衡點下降開始趨緩,壽險業者賣的短年期低利保單近期面臨給付壓力,無法有效降低損益平衡點;最後是死差益與費差益總和,對非投資連結資產比低於50個bp,顯示壽險商品在死差與費差上獲利極低。
業者表示,雖新台幣貶值讓壽險業在7、8月的涉及外匯的投資部分,明顯出現獲利,但若台幣變動仍在,壽險業大部位的海外資產,處於高度的風險下,若台美利差擴大,恐造成壽險業外匯避險成本增加,衝擊獲利。
業者表示,7月台股已開始下行,影響到壽險業的操作獲利,但反映整體經營實力的淨值,在美債評價、台幣貶值助攻下,整體股東權益突破兆元,合計數為1兆79億元,整體淨值增加335億元。
壽險業者說明,美國10年期債券殖利率6月為2.4%,7月下降到2.2%,利率走低、價格就上揚,使得債券評價利益提升,加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該月度貶幅約2%,對於國外投資也大有幫助。
7月份股息入帳情況佳,反映在累計今年前7月份整體壽險業稅後純益,升高到1,183億元,估計7月單月稅後純益為287億元。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壽險業者8月開始大幅賣股、實現損失,包括國泰、富邦、南山與新光4大壽險公司,整體8月份稅後純益合計約30億元,相較於7月明顯縮水。
法人表示,整體來說,壽險業財務狀況面臨三大風險,首先是投資標的的年期與負債年期,仍有落差,壽險業投資的金融資產仍集中於5~10年之間,而負債年期卻長達20年。
此外,損益平衡點下降開始趨緩,壽險業者賣的短年期低利保單近期面臨給付壓力,無法有效降低損益平衡點;最後是死差益與費差益總和,對非投資連結資產比低於50個bp,顯示壽險商品在死差與費差上獲利極低。
業者表示,雖新台幣貶值讓壽險業在7、8月的涉及外匯的投資部分,明顯出現獲利,但若台幣變動仍在,壽險業大部位的海外資產,處於高度的風險下,若台美利差擴大,恐造成壽險業外匯避險成本增加,衝擊獲利。
潤泰新(9945)受惠台北市萬華都更案「萬花園」將完工入帳、台北市擬調降房屋稅率等利多題材,昨日價量齊揚,大漲6.27%、突破月線站上36.45元波段新高;近2日三大法人買超逾2,100張,量能放大。
下半年「萬花園」將交屋入帳,加上轉投資的南港、松山兩大車站BOT案,明年商場、辦公、觀光飯店全面正式營運;轉投資中國大潤發及南山人壽,獲利均仍持續成長。上半年度合併營收42.0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72元、年增145.05%;前8月營收年減3成、達58.94億元。
下半年「萬花園」將交屋入帳,加上轉投資的南港、松山兩大車站BOT案,明年商場、辦公、觀光飯店全面正式營運;轉投資中國大潤發及南山人壽,獲利均仍持續成長。上半年度合併營收42.0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72元、年增145.05%;前8月營收年減3成、達58.94億元。
台股8月上沖下洗,一度跌至7,400點附近,大型壽險公司8月上旬也大量出售股票,汰弱留強,出脫一些展望不佳、下跌機率大的個股,實現虧損,但由於有外匯利益及現金股利支持,四大壽險公司除了新光人壽單月稅後虧損26億元,富邦人壽及南山人壽各賺27億元,國泰人壽則獲利2.2億元。
新壽先前在法說會上已揭露,8月上旬出脫股票155億元,手中已無宏達電等股票;國壽8月也實現數十億元的股票虧損,將展望不佳的個股先行出脫,降低未來跌價風險;富邦人壽8月也執行類似動作,估計三大壽險公司8月在台股先出脫前景不佳股票金額可能達300多億元。
但新壽表示,8月下旬到9月已逢低加碼績優股票近200億元,國壽也表示淘汰不佳股票後有逢低加碼台股。
台股從6月到8月底,約下跌12.3%,壽險6月底投資台股市值約1.24兆元,到7月底只剩下1.16兆元,估計8月約為1.09兆元左右,有不少公司也逢低補回台股部位。
國壽前八月累積稅後獲利364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稅後獲利317億元,連續第二年創獲利新高,今年第4季預料會放緩實現獲利的腳步,將實力保存到明年;富邦人壽前8月稅後獲利385億元,也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金額,同比成長47.9%,成為富邦金主要獲利來源;南山人壽前8月稅後獲利199億元,距去年全年獲利的213億元也相差不遠。
另外,8月新台幣回貶,不少壽險公司出現匯兌利益,且大量增提外匯價格,如富邦人壽單月增提30多億元,外匯準備金「暴增」到58億元,國壽單月增提16億元,外匯準備金達151億元,新壽及南山都增提12∼13億元,各有73∼74億元的外匯準備金,估計今年一度降到300億元緊急水位的外匯準備金,8月已回升到400∼500億元的安全水位。
新壽先前在法說會上已揭露,8月上旬出脫股票155億元,手中已無宏達電等股票;國壽8月也實現數十億元的股票虧損,將展望不佳的個股先行出脫,降低未來跌價風險;富邦人壽8月也執行類似動作,估計三大壽險公司8月在台股先出脫前景不佳股票金額可能達300多億元。
但新壽表示,8月下旬到9月已逢低加碼績優股票近200億元,國壽也表示淘汰不佳股票後有逢低加碼台股。
台股從6月到8月底,約下跌12.3%,壽險6月底投資台股市值約1.24兆元,到7月底只剩下1.16兆元,估計8月約為1.09兆元左右,有不少公司也逢低補回台股部位。
國壽前八月累積稅後獲利364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稅後獲利317億元,連續第二年創獲利新高,今年第4季預料會放緩實現獲利的腳步,將實力保存到明年;富邦人壽前8月稅後獲利385億元,也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金額,同比成長47.9%,成為富邦金主要獲利來源;南山人壽前8月稅後獲利199億元,距去年全年獲利的213億元也相差不遠。
另外,8月新台幣回貶,不少壽險公司出現匯兌利益,且大量增提外匯價格,如富邦人壽單月增提30多億元,外匯準備金「暴增」到58億元,國壽單月增提16億元,外匯準備金達151億元,新壽及南山都增提12∼13億元,各有73∼74億元的外匯準備金,估計今年一度降到300億元緊急水位的外匯準備金,8月已回升到400∼500億元的安全水位。
南山人壽昨(9)日公布自結數,8月稅後純益27.10億元,在已公布8月自結數的國泰、富邦、新光等壽險公司中,8月獲利與富邦人壽旗鼓相當,累計前八月稅後純益達19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98元。
南山人壽公布自結8月份新契約保費,也擠入前三名,新契約保費收入(FYP)為148億元,累計前八月新契約保費達1,135億元,比起去年同期年增率為9.6%。
南山人壽財務長許妙靜表示,受惠於新台幣8月份明顯貶值,南山人壽在外匯上獲利亮眼,8月份外匯準備金也增提12億元。
南山人壽公布自結8月份新契約保費,也擠入前三名,新契約保費收入(FYP)為148億元,累計前八月新契約保費達1,135億元,比起去年同期年增率為9.6%。
南山人壽財務長許妙靜表示,受惠於新台幣8月份明顯貶值,南山人壽在外匯上獲利亮眼,8月份外匯準備金也增提12億元。
金管會公布今年1月至6月推動「提高國人保險保障方案」績效優良獲獎勵之保險公司,共有:臺銀人壽、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南山人壽、富邦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安聯人壽、第一金人壽、合作金庫人壽、保德信國際人壽、友邦人壽、法國巴黎人壽、中泰人壽等13家公司。
為使保險充分發揮保障功能,提供國人適足人身保險保障,金管會自94年7月1日起實施「提高國人保險保障方案」,對保險業辦理績效符合:個人死亡保險有效契約平均保險金額、長期照護保險有效件數、即期年金保險有效件數、微型保險業務等8項指標者之一者,可再增加一件商品送審限額的獎勵。
積極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臺銀人壽,在此次獎勵方案中,即期年金保險有效件數、微型保險業務等共符合3項標準;而在長期照護保險有效契約件數之排名於全業界75%方面,只有三商美邦人壽一枝獨秀。
金管會表示,推動保障型保險商品、長期照護保險、年金保險為重要之施政重點,國人可從壽險公會網站之保戶試算專區,檢視其保障缺口,另壽險公會及壽險業者業於其網頁設置保障型保險及高齡化保險商品,提供民眾認識或購買該等商品簡便可及管道,以協助民眾瞭解各公司提供該等商品之情形、網路投保及購買通路等資訊。今年度金管會仍將賡續加強宣導,以鼓勵保險業致力推動該等保險商品並提醒民眾規劃適足保險保障之重要性,建構更健全之社會安全網。
為使保險充分發揮保障功能,提供國人適足人身保險保障,金管會自94年7月1日起實施「提高國人保險保障方案」,對保險業辦理績效符合:個人死亡保險有效契約平均保險金額、長期照護保險有效件數、即期年金保險有效件數、微型保險業務等8項指標者之一者,可再增加一件商品送審限額的獎勵。
積極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臺銀人壽,在此次獎勵方案中,即期年金保險有效件數、微型保險業務等共符合3項標準;而在長期照護保險有效契約件數之排名於全業界75%方面,只有三商美邦人壽一枝獨秀。
金管會表示,推動保障型保險商品、長期照護保險、年金保險為重要之施政重點,國人可從壽險公會網站之保戶試算專區,檢視其保障缺口,另壽險公會及壽險業者業於其網頁設置保障型保險及高齡化保險商品,提供民眾認識或購買該等商品簡便可及管道,以協助民眾瞭解各公司提供該等商品之情形、網路投保及購買通路等資訊。今年度金管會仍將賡續加強宣導,以鼓勵保險業致力推動該等保險商品並提醒民眾規劃適足保險保障之重要性,建構更健全之社會安全網。
針對今年壽險新契約保費及總保費第一名,南山人壽新任董事長杜英宗2日被問及何時可超越國泰人壽,成為國內新契約保費第一名時,直接回應:「你算錯了吧,扣掉投資型保單,南山就是第一名,總保費來看,南山也是第一名」。
他強調,國壽今年都只賣投資型保單,無助提高國人保障,若扣掉這部分,單計傳統型保單,南山人壽早就是第一名的公司。
對此,國壽表示,就今年前7月總保費來看,國壽有3,515億元,南山人壽是2,612億元,富邦則是2,517億元,並沒有所謂南山人壽是總保費第一名。
至於就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來看,南山的確以971億元,勝過國壽的581億元,但原因是南山承保很多躉繳利變年金,可是這也不是保障型保單,若就分期繳傳統型保單、即所謂有助提升國人保障來看,國壽以560億元遠勝南山的292億元,仍是國內第一名。
壽險兩強對名次解讀,顯然各有說法。如果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前7月新契約保費以國壽的1,254億元排名第一,第二名是富邦人壽的1,016億元,南山人壽則以988億元排名第三,但因為有些保單較不具保障成份,被分類為負債項下保單,若單計資產面新契約保費,的確是南山人壽排名第一,富邦人壽以945億元排名第二。
只是國壽也強調,投資型保單同樣能提供保障,傳統保單也有含躉繳利變年金、利變壽險等儲蓄型商品,未必是真正保障型保單。
杜英宗昨天同時表示,推動南山人壽上市是最終目標,但沒有時間表,需要金管會及證交所核准,但南山上市是為了提供業務員「變現性」,因為南山業務員許多也是南山人壽股東,是供其投資變現的管道,而南山大股東認為南山經營極佳,並不捨得賣掉股權。
南山在潤成投資進駐後,成功消彌當初帳上未實現虧損,也已初步達成上市櫃初期門檻,但因為當年潤成投資承諾股權10年不轉讓,且都以信託鎖住,未來若要上市櫃,金管會表示,仍有細節問題必須解決,且未必能以老股掛牌上市。
金管會強調,由於目前南山人壽並未提出申請要上市櫃,因此內部暫未討論此議題。
他強調,國壽今年都只賣投資型保單,無助提高國人保障,若扣掉這部分,單計傳統型保單,南山人壽早就是第一名的公司。
對此,國壽表示,就今年前7月總保費來看,國壽有3,515億元,南山人壽是2,612億元,富邦則是2,517億元,並沒有所謂南山人壽是總保費第一名。
至於就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來看,南山的確以971億元,勝過國壽的581億元,但原因是南山承保很多躉繳利變年金,可是這也不是保障型保單,若就分期繳傳統型保單、即所謂有助提升國人保障來看,國壽以560億元遠勝南山的292億元,仍是國內第一名。
壽險兩強對名次解讀,顯然各有說法。如果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前7月新契約保費以國壽的1,254億元排名第一,第二名是富邦人壽的1,016億元,南山人壽則以988億元排名第三,但因為有些保單較不具保障成份,被分類為負債項下保單,若單計資產面新契約保費,的確是南山人壽排名第一,富邦人壽以945億元排名第二。
只是國壽也強調,投資型保單同樣能提供保障,傳統保單也有含躉繳利變年金、利變壽險等儲蓄型商品,未必是真正保障型保單。
杜英宗昨天同時表示,推動南山人壽上市是最終目標,但沒有時間表,需要金管會及證交所核准,但南山上市是為了提供業務員「變現性」,因為南山業務員許多也是南山人壽股東,是供其投資變現的管道,而南山大股東認為南山經營極佳,並不捨得賣掉股權。
南山在潤成投資進駐後,成功消彌當初帳上未實現虧損,也已初步達成上市櫃初期門檻,但因為當年潤成投資承諾股權10年不轉讓,且都以信託鎖住,未來若要上市櫃,金管會表示,仍有細節問題必須解決,且未必能以老股掛牌上市。
金管會強調,由於目前南山人壽並未提出申請要上市櫃,因此內部暫未討論此議題。
南山人壽董事長杜英宗昨(2)日表示,全球經濟動盪,目前以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減緩、石油等大宗物資價格偏低,以及美國聯準會(Fed)即將升息三大問題最受矚目,但影響的都是心理層面,他對全球經濟的發展表示樂觀。
但對台灣整體的經濟發展,杜英宗看法較為悲觀。他說,今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面臨保1%的危機,甚至可能是衰退。主因是台灣經濟結構沒有太大的改變,都是透過加工製造,以及追求低的勞工成本,並且逐水草而居,現在中國大陸勞工變貴了,就往印度、東南亞國家去。
台灣經濟也對大陸太依賴,但是目前大陸正在轉型為內需導向,台灣也沒隨著轉型,台灣的資金、人才出不去、進不來,正處於「完美的風暴」之中,若解決台灣經濟問題,就是要開放。
長期關注全球經濟發展的杜英宗認為,全球問題中尤以中國大陸的問題最重要。外界最感疑慮的是大陸經濟成長率能否保7,但他認為,看問題要看得更深層,過去中國經濟以加工製造出口、基礎建設為主導,現在到了必須轉型的時刻,基礎建設也做的差不多,簡言之,未來中國經濟必須變成內需導向。
「中國經濟轉型為內需導向,會有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產生龐大的中產階級」,杜英宗認為,這些人的消費力,只要比照台灣中產階級的水準,全世界的商品,恐怕都不夠賣。因此中國現在僅是面臨轉折的陣痛期,問題終會自己解決。
至於大宗物資價格下滑,杜英宗說,首先要看的是油價,每桶石油價格要回到100美元,是不太可能的,但近期美國對於石油的產出計算錯誤,加上沙烏地阿拉伯鬆口,會減產石油,因此石油價格稍有回升。不過,整體來說,低的大宗物資價格,有助於消費,對於全球經濟的發展,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最後是美國升息的問題,杜英宗研判,聯準會一定會升息,今年內應會升息一次,但就停滯很久不調整,但即使升息後資金往美國跑,對於實質利率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因此,杜英宗認為,這次全球股市波動,並非如金融海嘯時的銀行、股市要倒了,而是心理因素衝擊,他對全球經濟的後續發展,看法是樂觀的。
但對台灣整體的經濟發展,杜英宗看法較為悲觀。他說,今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面臨保1%的危機,甚至可能是衰退。主因是台灣經濟結構沒有太大的改變,都是透過加工製造,以及追求低的勞工成本,並且逐水草而居,現在中國大陸勞工變貴了,就往印度、東南亞國家去。
台灣經濟也對大陸太依賴,但是目前大陸正在轉型為內需導向,台灣也沒隨著轉型,台灣的資金、人才出不去、進不來,正處於「完美的風暴」之中,若解決台灣經濟問題,就是要開放。
長期關注全球經濟發展的杜英宗認為,全球問題中尤以中國大陸的問題最重要。外界最感疑慮的是大陸經濟成長率能否保7,但他認為,看問題要看得更深層,過去中國經濟以加工製造出口、基礎建設為主導,現在到了必須轉型的時刻,基礎建設也做的差不多,簡言之,未來中國經濟必須變成內需導向。
「中國經濟轉型為內需導向,會有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產生龐大的中產階級」,杜英宗認為,這些人的消費力,只要比照台灣中產階級的水準,全世界的商品,恐怕都不夠賣。因此中國現在僅是面臨轉折的陣痛期,問題終會自己解決。
至於大宗物資價格下滑,杜英宗說,首先要看的是油價,每桶石油價格要回到100美元,是不太可能的,但近期美國對於石油的產出計算錯誤,加上沙烏地阿拉伯鬆口,會減產石油,因此石油價格稍有回升。不過,整體來說,低的大宗物資價格,有助於消費,對於全球經濟的發展,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最後是美國升息的問題,杜英宗研判,聯準會一定會升息,今年內應會升息一次,但就停滯很久不調整,但即使升息後資金往美國跑,對於實質利率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因此,杜英宗認為,這次全球股市波動,並非如金融海嘯時的銀行、股市要倒了,而是心理因素衝擊,他對全球經濟的後續發展,看法是樂觀的。
台股近期表現震盪,新任的南山人壽董事長杜英宗昨(2)日表示,「台股已經超跌了」,目前台股的收益率比美股還要好,台灣還是有好的公司值得投資。南山的投資布局,將選擇好的標的,並長期持有。
南山人壽依資產規模來看是第三大壽險公司,可運用資金很多用於投入股市,因此杜英宗對股市的看法備受關注。
杜英宗也說,台股有一大缺點,就是太淺碟,市值大到如台積電這樣的公司,實在太少,像南山這種投資部位很大的保險業,不論買或賣,進出都容易造成個股出現巨幅的波動。但他也強調,如果美國的經濟好轉,對於台灣經濟,還是會有正面的幫助。
杜英宗提醒,台灣要注意新興產業的發展,科技產業還是未來要掌握的,像生物科技、物聯網等,科技發展對於人類會有正面幫助,不能忽視科技對經濟的貢獻。
杜英宗以美國為例說,像近期股市出現震盪,但他觀察美國的科技股票如蘋果、Google,股價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那斯達克的表現相對抗跌。杜英宗認為,台股已經超跌了,台股收益率比美國還要好,還是有好的公司值得投資、長期持有。
南山人壽依資產規模來看是第三大壽險公司,可運用資金很多用於投入股市,因此杜英宗對股市的看法備受關注。
杜英宗也說,台股有一大缺點,就是太淺碟,市值大到如台積電這樣的公司,實在太少,像南山這種投資部位很大的保險業,不論買或賣,進出都容易造成個股出現巨幅的波動。但他也強調,如果美國的經濟好轉,對於台灣經濟,還是會有正面的幫助。
杜英宗提醒,台灣要注意新興產業的發展,科技產業還是未來要掌握的,像生物科技、物聯網等,科技發展對於人類會有正面幫助,不能忽視科技對經濟的貢獻。
杜英宗以美國為例說,像近期股市出現震盪,但他觀察美國的科技股票如蘋果、Google,股價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那斯達克的表現相對抗跌。杜英宗認為,台股已經超跌了,台股收益率比美國還要好,還是有好的公司值得投資、長期持有。
南山人壽董事長杜英宗昨(2)日表示,台灣前三大保險公司的市占率,合計已超過60%了,因此無需併購,靠自己成長就可以。南山的未來發展,要先把進階計畫完成,包含完整的商品線、資訊設備,預計三年內,就可以到大陸去發展市場。
南山人壽到大陸有一大優勢是:可透過大潤發的500到600個通路,協助行銷。
杜英宗相當肯定近期金管會開放公開收購的政策,他認為,只要能把握持有超過50%的股份,就不算是惡意併購,要提升競爭力,首先要開放台灣的企業進行併購,近期日月光要併購矽品,就是好例子,至於併購案能否完成,不能只有大股東說了算,從公司治理的角度,應該讓股東來決定。
至於海外發展的部分,杜英宗說,保險業目前最有商機的地方,就在香港與新加坡,前者大做陸客生意,後者充分掌握馬來西亞與印度的商機。不過,現在政府開放保險業,可以設立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OIU),透過這項管道,同樣可以做大陸人的生意,就未必要到香港去設點。
他認為,保險業如果要走出去,是要到「富裕」的國家。
南山人壽到大陸有一大優勢是:可透過大潤發的500到600個通路,協助行銷。
杜英宗相當肯定近期金管會開放公開收購的政策,他認為,只要能把握持有超過50%的股份,就不算是惡意併購,要提升競爭力,首先要開放台灣的企業進行併購,近期日月光要併購矽品,就是好例子,至於併購案能否完成,不能只有大股東說了算,從公司治理的角度,應該讓股東來決定。
至於海外發展的部分,杜英宗說,保險業目前最有商機的地方,就在香港與新加坡,前者大做陸客生意,後者充分掌握馬來西亞與印度的商機。不過,現在政府開放保險業,可以設立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OIU),透過這項管道,同樣可以做大陸人的生意,就未必要到香港去設點。
他認為,保險業如果要走出去,是要到「富裕」的國家。
3個月的時間,壽險業「身價」蒸發逾3,600億元。據10大壽險公司揭露的半年報,上半年雖獲利924億元,但備供出售項下未實現獲利從第1季底的1,097億元,到6月底僅剩下56億元,無活絡及持有到期項下債券則轉為未實現虧損達990億元,整體金融資產未實現比3月底減少逾3,600億元。
10大壽險公司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全球人壽、台灣人壽、中信人壽,以及遠雄人壽,到6月底10家公司總資產共16.64兆元,約占整體壽險公司的87%。
由於上半年資本市場波動大,新台幣又大幅升值,不少壽險公司大幅實現股債獲利,如國壽、富邦人壽上半年都實現逾300億元的股債利益,國壽上半年稅後獲利294億元,拿下獲利冠軍,富邦人壽則以291億元暫居亞軍,10家壽險公司上半年稅後獲利共924億元,創下新高。
但是也因為大量實現獲利,6月台股跌到9,323點,比3月底時下跌2.74%,但主要是債券價格也下挫,大陸、香港股市暴跌,使得6月底時,10家壽險公司備供項下的金融資產,合計未實現獲利僅剩下56億元,比3月底的1,097億元,蒸發逾千億元。
無活絡項下及持有到期項下的各類債券,因投資部位更大,從首季底還有未實現獲利1,600多億元,直接變成未實現損失990億元,一來一往等於蒸發近2,600億元。若加計其他15家壽險公司,情況可能更嚴重,而8月台股跌破8,000點,股票未實現虧損更加嚴重。
目前備供出售項下未實現部位最大是富邦人壽,還有227億元,但也已比首季底時減少459億元,但因為富邦人壽大部分債券也都擺在備供項下,其無活絡項下僅有6,186億元,以公允價值評估的未實現虧損也僅12億多元。
國壽6月底備供項下有未實現獲利206億元,但其無活絡項下資產有逾新台幣1.4兆元,6月底以公允價值衡量的未實現虧損近127元。
受到股票跌價拖累,新壽上半年備供項下未實現虧損擴大到308億元,另外在無活絡及持有到期部位若以公允價值來看,也有未實現虧損336億元,但新壽6月底不動產未實現增值仍有471億元。
向來是債券投資大戶的南山人壽,6月底備供項下有未實現虧損84億元,在無活絡項下若以公允價值來看,則是未實現損失125億元,持有到期部位則有未實現損失258億元,是未實現損失金額第二大公司。
10大壽險公司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全球人壽、台灣人壽、中信人壽,以及遠雄人壽,到6月底10家公司總資產共16.64兆元,約占整體壽險公司的87%。
由於上半年資本市場波動大,新台幣又大幅升值,不少壽險公司大幅實現股債獲利,如國壽、富邦人壽上半年都實現逾300億元的股債利益,國壽上半年稅後獲利294億元,拿下獲利冠軍,富邦人壽則以291億元暫居亞軍,10家壽險公司上半年稅後獲利共924億元,創下新高。
但是也因為大量實現獲利,6月台股跌到9,323點,比3月底時下跌2.74%,但主要是債券價格也下挫,大陸、香港股市暴跌,使得6月底時,10家壽險公司備供項下的金融資產,合計未實現獲利僅剩下56億元,比3月底的1,097億元,蒸發逾千億元。
無活絡項下及持有到期項下的各類債券,因投資部位更大,從首季底還有未實現獲利1,600多億元,直接變成未實現損失990億元,一來一往等於蒸發近2,600億元。若加計其他15家壽險公司,情況可能更嚴重,而8月台股跌破8,000點,股票未實現虧損更加嚴重。
目前備供出售項下未實現部位最大是富邦人壽,還有227億元,但也已比首季底時減少459億元,但因為富邦人壽大部分債券也都擺在備供項下,其無活絡項下僅有6,186億元,以公允價值評估的未實現虧損也僅12億多元。
國壽6月底備供項下有未實現獲利206億元,但其無活絡項下資產有逾新台幣1.4兆元,6月底以公允價值衡量的未實現虧損近127元。
受到股票跌價拖累,新壽上半年備供項下未實現虧損擴大到308億元,另外在無活絡及持有到期部位若以公允價值來看,也有未實現虧損336億元,但新壽6月底不動產未實現增值仍有471億元。
向來是債券投資大戶的南山人壽,6月底備供項下有未實現虧損84億元,在無活絡項下若以公允價值來看,則是未實現損失125億元,持有到期部位則有未實現損失258億元,是未實現損失金額第二大公司。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國內42家保險公司家數仍過多,應進一步整併,而目前最快的整併案即明年1月中信人壽將與台灣人壽合併,屆時總資產將破新台幣1兆元,成為國內第六大壽險公司。
到今年上半年為止,國內最大的壽險公司仍是國泰人壽,總資產已有4.8兆元,7月又已承受國寶人壽及幸福人壽逾千億元資產,年底有機會逼近5兆元門檻;第二大則是南山人壽的2.96兆元,富邦人壽則以2.84兆元緊追在後,新光人壽則是在6月底資產突破2兆元大關,站穩國內第四大壽公司。
中國人壽6月底總資產已逾1.13兆元,是國內第五大壽險公司,同時中壽昨日也公告,其參股19.9%的大陸建信人壽已獲保監會核准籌設資產管理公司,未來除了可以管理建信人壽的資金,進行相關投資,也能接受其他壽險公司委託,賺取資產管理費用,未來更可向證監會申請發行類似國內的共同基金。
金管會已核准中信金控併購台壽保案,預計10月中進行換股合併,但兩家壽險子公司則預計明年初才會合併成一家,台壽及中信人壽到6月底資產合計已有9,626億元,明年初合併後有機會成為國內第六大壽險公司,資產突破1兆元。
另外如三商美邦人壽、全球人壽,資產都約8,000億元附近,三商美邦人壽也是要挑戰明年資產破兆元的目標。
到今年上半年為止,國內最大的壽險公司仍是國泰人壽,總資產已有4.8兆元,7月又已承受國寶人壽及幸福人壽逾千億元資產,年底有機會逼近5兆元門檻;第二大則是南山人壽的2.96兆元,富邦人壽則以2.84兆元緊追在後,新光人壽則是在6月底資產突破2兆元大關,站穩國內第四大壽公司。
中國人壽6月底總資產已逾1.13兆元,是國內第五大壽險公司,同時中壽昨日也公告,其參股19.9%的大陸建信人壽已獲保監會核准籌設資產管理公司,未來除了可以管理建信人壽的資金,進行相關投資,也能接受其他壽險公司委託,賺取資產管理費用,未來更可向證監會申請發行類似國內的共同基金。
金管會已核准中信金控併購台壽保案,預計10月中進行換股合併,但兩家壽險子公司則預計明年初才會合併成一家,台壽及中信人壽到6月底資產合計已有9,626億元,明年初合併後有機會成為國內第六大壽險公司,資產突破1兆元。
另外如三商美邦人壽、全球人壽,資產都約8,000億元附近,三商美邦人壽也是要挑戰明年資產破兆元的目標。
陸股上半年表現搶眼,提升壽險業獲益。主要壽險公司昨(31)日公布對大陸地區投資及獲利情形,前五大業者包含國泰、富邦、新光、南山與中國人壽,上半年在中國大陸的投資收益,合計直逼200億元。
統計到今年6月底止,前五大壽險業者投資中國大陸的總金額為1,492.92億元,較去年底增加約426億元。其中國壽至6月底投資總金額達566.93億元,富邦372.50億元,均比去年底明顯增加。
而五大壽險公司在大陸市場的投資,也是獲益大豐收。國壽上半年投資收益達67.08億元,相較於去年底的24.48億元,增幅以倍數計;富邦投資收益也有57.51億元,比去年底投資收益3億多元,獲益成長更是驚人。
五大壽險再加計其他主要的壽險公司,包含全球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台灣人壽、中信人壽等在內,中大型壽險業在中國大陸的上半年投資收益,逼近250億元。
大型壽險公司主管表示,之所以有如此表現,主要是中國大陸金融市場至6月底,股票、債券表現好,因此不論是投資金額上、投資收益上有明顯增長。
壽險公司每季須公布投資中國大陸境內的有價證券情形,包含中國大陸的公債國庫券、銀行間債券、公司債、金融債、基金與指數股票型基金(ETF)與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投資情形。
壽險業者指出,所公布數據並不包含壽險公司投資在香港的H股、點心債以及國內的寶島債相關情形,否則,將會有更好的成績。
統計到今年6月底止,前五大壽險業者投資中國大陸的總金額為1,492.92億元,較去年底增加約426億元。其中國壽至6月底投資總金額達566.93億元,富邦372.50億元,均比去年底明顯增加。
而五大壽險公司在大陸市場的投資,也是獲益大豐收。國壽上半年投資收益達67.08億元,相較於去年底的24.48億元,增幅以倍數計;富邦投資收益也有57.51億元,比去年底投資收益3億多元,獲益成長更是驚人。
五大壽險再加計其他主要的壽險公司,包含全球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台灣人壽、中信人壽等在內,中大型壽險業在中國大陸的上半年投資收益,逼近250億元。
大型壽險公司主管表示,之所以有如此表現,主要是中國大陸金融市場至6月底,股票、債券表現好,因此不論是投資金額上、投資收益上有明顯增長。
壽險公司每季須公布投資中國大陸境內的有價證券情形,包含中國大陸的公債國庫券、銀行間債券、公司債、金融債、基金與指數股票型基金(ETF)與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投資情形。
壽險業者指出,所公布數據並不包含壽險公司投資在香港的H股、點心債以及國內的寶島債相關情形,否則,將會有更好的成績。
壽險公司昨(31)日公布資本適足率(RBC),僅宏泰人壽、朝陽人壽兩業者未標準。
朝陽人壽昨(31)日表示,9月份將召開臨時股東會,通過土地作價增資,加計現金增資,預計增資20~30億元,期望年底前擺脫瀕臨接管的命運。
此外,台銀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的RBC,則從去年底的250%~300%級距,掉到200%~250%的級距,引起關注。
對此,三商美邦人壽說,是因再保險拉回來,使保險風險增加,RBC才略為下滑,淨值沒有明顯減少,RBC仍在250%附近。
未達到及格標準150%的壽險公司,為宏泰與朝陽人壽。尤其朝陽人壽因為人民幣資產評價與台股下跌,上半年稅後淨損失5.7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負0.76元,淨值負16.81億元,較去年底負10億元更顯惡化。
朝陽人壽對此表示,增資計畫將在9月份明朗,其一是先前股東會通過的5億元現金增資案,將分兩階段入帳,其中3億元會在9月底前到位,剩餘的2億元約10月之後到位。
據了解,原本朝陽人壽想以台中七期土地,做為土地作價增資,但受困於釘子戶尚未解決,只好另找素地替代,朝陽人壽也將在9月舉行臨股會,通過土地作價增資案。
據估計,透過現金增資與土地作價增資,朝陽人壽增資金額達20~30億元,除弭平虧損外,可望年底前有效提升資本適足率,擺脫瀕臨被接管的命運。
朝陽人壽昨(31)日表示,9月份將召開臨時股東會,通過土地作價增資,加計現金增資,預計增資20~30億元,期望年底前擺脫瀕臨接管的命運。
此外,台銀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的RBC,則從去年底的250%~300%級距,掉到200%~250%的級距,引起關注。
對此,三商美邦人壽說,是因再保險拉回來,使保險風險增加,RBC才略為下滑,淨值沒有明顯減少,RBC仍在250%附近。
未達到及格標準150%的壽險公司,為宏泰與朝陽人壽。尤其朝陽人壽因為人民幣資產評價與台股下跌,上半年稅後淨損失5.7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負0.76元,淨值負16.81億元,較去年底負10億元更顯惡化。
朝陽人壽對此表示,增資計畫將在9月份明朗,其一是先前股東會通過的5億元現金增資案,將分兩階段入帳,其中3億元會在9月底前到位,剩餘的2億元約10月之後到位。
據了解,原本朝陽人壽想以台中七期土地,做為土地作價增資,但受困於釘子戶尚未解決,只好另找素地替代,朝陽人壽也將在9月舉行臨股會,通過土地作價增資案。
據估計,透過現金增資與土地作價增資,朝陽人壽增資金額達20~30億元,除弭平虧損外,可望年底前有效提升資本適足率,擺脫瀕臨被接管的命運。
台股周線終結連5黑,挑選台股此波由4月28日最高點10,014重挫至上周一(24日)最低7,203點,跌幅高逾28%,個股跌幅遠較台股還重,9日KD甫從低檔黃金交叉往上,上周五(28日)強過台股且檔檔收K棒,如潤泰全(2915)、裕民(2606)、東鋼(2006)等10檔遭錯殺重挫股,後續搶反彈表現持續被看好。
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說,台股由4月萬點重挫高逾28%,但有高達1,050檔跌幅逾28%,占上市櫃公司比重高逾7成。黃文清說,上半年EPS屬正且年成長率高者,顯示這些個股基本面不錯,應是股災下慘遭錯殺股,有基本面做票房保證「進退有據」,28日強過台股且檔檔收K棒,市場資金已默默吃貨,續彈機率極高。
明泰、台通及哲固均為網通股,受益全球3G轉4G建置需求強。潤泰全主要獲利來自轉投資中國大潤發和南山人壽。東鋼受惠國際廢鋼價格反彈。年興為全球首大牛仔成衣代工廠,年底消費旺季來臨。統領受益於中秋節業績夯;裕民、台航、中航均受惠之前國際油價處於低檔。
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說,台股由4月萬點重挫高逾28%,但有高達1,050檔跌幅逾28%,占上市櫃公司比重高逾7成。黃文清說,上半年EPS屬正且年成長率高者,顯示這些個股基本面不錯,應是股災下慘遭錯殺股,有基本面做票房保證「進退有據」,28日強過台股且檔檔收K棒,市場資金已默默吃貨,續彈機率極高。
明泰、台通及哲固均為網通股,受益全球3G轉4G建置需求強。潤泰全主要獲利來自轉投資中國大潤發和南山人壽。東鋼受惠國際廢鋼價格反彈。年興為全球首大牛仔成衣代工廠,年底消費旺季來臨。統領受益於中秋節業績夯;裕民、台航、中航均受惠之前國際油價處於低檔。
上緯(4733)受惠中國風電市場,在大陸葉片市場的市占率已達30%,上半年EPS達5.08元,全年有賺一股本機會,股價站回5日線醞釀反彈,製鞋大廠寶成(9904)長線受惠運動風以及奧運商機,轉投資南山人壽獲利,下半年持強表現,均力撐認購權證走揚。
上緯上半年的營收比重包括風力葉片材料占71%、環保耐蝕材料占25%、其它占4%,上緯在二大產品線都是中國最大的供應商,二者的毛利率差異不大。上緯上半年營收年增110.4%,主要的動能來自於中國風電市場,尤其在金風科技的滲透率已達60∼70%,環保耐蝕材料部份,火力電廠的業績在上半年即超越2014年全年的水準。
寶成第2季營收705.7億元,年增10.1%,毛利率23.4%,年增0.9個百分點,稅後純益成長至26.8億元,年增132.8%,EPS達0.91元,優於預期,獲利主要原因為轉投資南山人壽,挹注第2季獲利優於預期,稅後純益達63.3億元,年增28%,貢獻寶成EPS達0.36元。寶成第2季受惠存貨管理得當及促銷折扣減少,毛利率提升至33.4%,年增3.7百分點。
在權證挑選上,以剩餘天數超過90天,並且位於價平附近的權證為主,如上緯權證:H8中信(036091)和IM永豐(037312),寶成權證:60中信(033641)和FI永豐(036924)。
上緯上半年的營收比重包括風力葉片材料占71%、環保耐蝕材料占25%、其它占4%,上緯在二大產品線都是中國最大的供應商,二者的毛利率差異不大。上緯上半年營收年增110.4%,主要的動能來自於中國風電市場,尤其在金風科技的滲透率已達60∼70%,環保耐蝕材料部份,火力電廠的業績在上半年即超越2014年全年的水準。
寶成第2季營收705.7億元,年增10.1%,毛利率23.4%,年增0.9個百分點,稅後純益成長至26.8億元,年增132.8%,EPS達0.91元,優於預期,獲利主要原因為轉投資南山人壽,挹注第2季獲利優於預期,稅後純益達63.3億元,年增28%,貢獻寶成EPS達0.36元。寶成第2季受惠存貨管理得當及促銷折扣減少,毛利率提升至33.4%,年增3.7百分點。
在權證挑選上,以剩餘天數超過90天,並且位於價平附近的權證為主,如上緯權證:H8中信(036091)和IM永豐(037312),寶成權證:60中信(033641)和FI永豐(036924)。
9月開學季即將來臨,受到學費年年喊漲的影響,家中有子女正在求學階段的父母,恐怕都得面臨資金調度難關,壽險業者表示,除了利用信貸,保單借款也是一個管道。
像是台灣人壽來說,現在就推出「貸你好運」專案,針對以新台幣計價的保單,累積有保單價值準備金或保單帳戶價值,都能提出申請。
台灣人壽表示,借款金額若在100萬元以下,利率採4.33%計算;100萬元以上,利率則3.99%。
台灣人壽強調,保單借款還款彈性大,保戶只需準時繳交借款利息,本金則可待保單到期或理賠時再一併償還,算是調度資金最便利的管道。
據瞭解,目前保單借款,一般傳統型商品的可貸金額約為保單價值準備金的7成至9成,投資型保險商品的可貸金額約為6成左右,實際借款額度仍視商品種類與保單條款約定。
合庫人壽方面,也有推出優惠保單借款專案,最低優惠利率2.17%起,且若是資金需求是用在結婚、生子、喪葬、重大疾病、失業、留學等特定事件,可再申請零利率。
南山人壽現階段提供的保單借款,年利率則從4∼6.9%,且直接表明在籌措子女學費有困難時,能為父母減輕負擔。
壽險業者認為,相較於銀行所提供的各種貸款服務,保單借款不需要擔保人、抵押品、手續費和違約金,省下耗費時日的徵信流程,且能透過匯款、支票,甚至ATM等方式,撥款也明顯更快。
像是台灣人壽來說,現在就推出「貸你好運」專案,針對以新台幣計價的保單,累積有保單價值準備金或保單帳戶價值,都能提出申請。
台灣人壽表示,借款金額若在100萬元以下,利率採4.33%計算;100萬元以上,利率則3.99%。
台灣人壽強調,保單借款還款彈性大,保戶只需準時繳交借款利息,本金則可待保單到期或理賠時再一併償還,算是調度資金最便利的管道。
據瞭解,目前保單借款,一般傳統型商品的可貸金額約為保單價值準備金的7成至9成,投資型保險商品的可貸金額約為6成左右,實際借款額度仍視商品種類與保單條款約定。
合庫人壽方面,也有推出優惠保單借款專案,最低優惠利率2.17%起,且若是資金需求是用在結婚、生子、喪葬、重大疾病、失業、留學等特定事件,可再申請零利率。
南山人壽現階段提供的保單借款,年利率則從4∼6.9%,且直接表明在籌措子女學費有困難時,能為父母減輕負擔。
壽險業者認為,相較於銀行所提供的各種貸款服務,保單借款不需要擔保人、抵押品、手續費和違約金,省下耗費時日的徵信流程,且能透過匯款、支票,甚至ATM等方式,撥款也明顯更快。
保險局去年8月底開放壽險業可推出保單活化(保單轉換)服務,至今將屆滿一年,初步統計已有逾2,000件舊有儲蓄險、死亡險轉換成新保單,其中新光人壽後發先至,到本月18日已有1,793張保單轉換,是壽險業第一名,其保單主要轉換為長照及健康險。
第二名則是國泰人壽,已轉換287件保單,第三名則是富邦人壽有51件,南山人壽以27張保單排列第四名,其餘壽險公司目前很多還只有個位數或掛零。
因應老年化及少子化趨勢,金管會提供國內民眾有選擇的機會,讓手中的壽險保單不再只是「遺產」,活著時也能用,因此在去年8月底開放保單活化業務,允許非投資型壽險保單可以轉換為健康險、長照險及遞延年金。
由於保險局明訂不能給業務人員額外的獎勵或佣金,去鼓勵保戶進行保單轉換,同時保戶只要尚未用到保險金,則3年內可以反悔換回原有保單,各家壽險公司推動起來都額外謹慎,必須再三確認保戶的轉換意願,以免後續發生糾紛。新壽本周宣布其保單活化業務,到8月18日已有1,793張儲蓄險、死亡保障險,轉換為新的長照險、健康險,原保單的保單價值準備金有5.3億元,有25%是轉換為長照險保單,另外75%是健康險,顯示客戶對自身健康照護意識提升。
第二名則是國泰人壽,已轉換287件保單,第三名則是富邦人壽有51件,南山人壽以27張保單排列第四名,其餘壽險公司目前很多還只有個位數或掛零。
因應老年化及少子化趨勢,金管會提供國內民眾有選擇的機會,讓手中的壽險保單不再只是「遺產」,活著時也能用,因此在去年8月底開放保單活化業務,允許非投資型壽險保單可以轉換為健康險、長照險及遞延年金。
由於保險局明訂不能給業務人員額外的獎勵或佣金,去鼓勵保戶進行保單轉換,同時保戶只要尚未用到保險金,則3年內可以反悔換回原有保單,各家壽險公司推動起來都額外謹慎,必須再三確認保戶的轉換意願,以免後續發生糾紛。新壽本周宣布其保單活化業務,到8月18日已有1,793張儲蓄險、死亡保障險,轉換為新的長照險、健康險,原保單的保單價值準備金有5.3億元,有25%是轉換為長照險保單,另外75%是健康險,顯示客戶對自身健康照護意識提升。
8月全球股災,壽險業投資股票價值蒸發至少千億元,大型壽險公司台股部位幾乎在「水面下」,即多是未實現投資虧損,某家大型壽險公司資本適足率(RBC)更已掉到220%附近,進入緊急狀態,股票再跌就可能跌破200%,面臨認賠殺出股票或大幅增資的難題。
壽險公會今(27)日將討論RBC暫行措施,由南山人壽主動提供版本,包括年底股價由半年均價延長為一年均價;股票未實現損失只認50%,同時未實現獲利也只認50%;風險係數打折25∼50%;另外如死利差互抵、準備金與解約金差額可計入自有資本等,都有助提升RBC,降低壽險公司增資壓力,希望向金管會爭取到年底的暫行措施,壽險公司也可保住手中的持股,等待台股回升解套。
壽險公會更要各壽險公司預估,若係數減25%,願意加碼台股的金額,及減50%可加碼台股的金額,將一併交給金管會評估。
壽險業到今年6月底,台股還有9,323點時,五家大型壽險公司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南山人壽及中國人壽,帳上未實現獲利單季就蒸發953億元,國壽第2季少了243億元,富邦人壽少了462億元,新壽則是未實現虧損擴大近50億元,南山人壽是未實現獲利轉為虧損。
6月到8月台股再跌逾17%,壽險業台股投資幾乎「沉入水底」,即大部分都是未實現虧損,幾家大型壽險公司都有100∼500億元股票未實現虧損。壽險公司投資台股新台幣1.2兆元,投資海外股票估計也有7,000∼8,000億元以上,尤其有公司上半年重押陸港股,且認購6個月內不能出售的IPO股票,這波陸港股大跌、美股重挫。壽險業者表示,蒸發千億元恐怕是低估,未實現損失金額暴增的速度,讓各家公司心驚膽戰,想逃都逃不掉。
壽險業者私下表示,若再不決定暫行措施,很多公司老闆擔心要大幅增資,可能會要求投資團隊出售股票,就可能「賣在低點」,即股市只要下跌,大家就瘋狂賣股,減少損失,更不利救市。
壽險公會今(27)日將討論RBC暫行措施,由南山人壽主動提供版本,包括年底股價由半年均價延長為一年均價;股票未實現損失只認50%,同時未實現獲利也只認50%;風險係數打折25∼50%;另外如死利差互抵、準備金與解約金差額可計入自有資本等,都有助提升RBC,降低壽險公司增資壓力,希望向金管會爭取到年底的暫行措施,壽險公司也可保住手中的持股,等待台股回升解套。
壽險公會更要各壽險公司預估,若係數減25%,願意加碼台股的金額,及減50%可加碼台股的金額,將一併交給金管會評估。
壽險業到今年6月底,台股還有9,323點時,五家大型壽險公司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南山人壽及中國人壽,帳上未實現獲利單季就蒸發953億元,國壽第2季少了243億元,富邦人壽少了462億元,新壽則是未實現虧損擴大近50億元,南山人壽是未實現獲利轉為虧損。
6月到8月台股再跌逾17%,壽險業台股投資幾乎「沉入水底」,即大部分都是未實現虧損,幾家大型壽險公司都有100∼500億元股票未實現虧損。壽險公司投資台股新台幣1.2兆元,投資海外股票估計也有7,000∼8,000億元以上,尤其有公司上半年重押陸港股,且認購6個月內不能出售的IPO股票,這波陸港股大跌、美股重挫。壽險業者表示,蒸發千億元恐怕是低估,未實現損失金額暴增的速度,讓各家公司心驚膽戰,想逃都逃不掉。
壽險業者私下表示,若再不決定暫行措施,很多公司老闆擔心要大幅增資,可能會要求投資團隊出售股票,就可能「賣在低點」,即股市只要下跌,大家就瘋狂賣股,減少損失,更不利救市。
鼓勵壽險資金成為台股「穩定的力量」,金管會正研議調整保險業資本適足率(RBC)的計算方式,在計算自有資本時,股票價格由半年均價考慮延長為一年,即可將今年上半年台股上萬點行情計算進年報,可降低壽險業為了提高RBC在第4季拋售台股的機率。
如果再配合壽險業提出建議,可調降壽險資金投資股票風險係數,業者估計,不排除有千億壽險資金再加碼台股。
壽險業者打算提出的建議,是參考日本、韓國及大陸的作法,其中韓國為了鼓勵壽險資金進股市,其股票風險係數僅8∼16%,日本則原先是10%,2012年之後才調高為20%,但台灣則是24.11%。
大陸則是採取「逆周期設計」,即C-ROSS(Chinariskorientedsolvencysystem),即是景氣好、股市高檔時,風險係數反而要拉高,代表股價下跌機率高,避免壽險業承受過高風險,因此要求更高的自有資本;但景氣不佳、股市低檔時,則風險係數自動降低,即未來股價上升機率高,鼓勵壽險業中長期投資,不要任意拋售股票。
據了解國內部分大型壽險公司打算透過壽險公會正式提案,建議調整均價計算期及調降係數,否則壽險業目前投資台股有新台幣1.1∼1.2兆元的規模,若台股再往下回檔,則第4季時部分壽險公司就必須先拋售相關持股,力求年報的RBC能在200∼250%以上,以免相關投資及業務受到限制,屆時恐加重台股跌勢。
這項提案如富邦人壽、國泰人壽、南山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等大型壽險公司都表示贊成或無反對意見,有公司私下表示,台股已在8,000點附近,有些股票已極具投資價值,而且以2008∼2012年的例子來看,敢逢低加碼、選到對的股票者,可連賺好幾年,累積未來獲利,因此暫時性資本計提措施,有助壽險資金在相對低點時進場。
金管會高層表示,已在考慮延長股價均價計算期間,由現行半年延長為一年,目前在計算壽險公司自有資金時,股票市價不是用財報上的月底收盤價,而是用半年均價。
例如某檔股票12月底收30元,但半年均價可能是40元,壽險業投資成本若是32元,則用半年均價計算時就不是未實現虧損,反而是未實現利益8元,可增加淨值,若未來延長為一年,則國內多檔股票上半年還在高檔,均價計算下來壽險公司淨值即會提升,較有能力承受資本市場波動,可再逢低加碼。
如果再配合壽險業提出建議,可調降壽險資金投資股票風險係數,業者估計,不排除有千億壽險資金再加碼台股。
壽險業者打算提出的建議,是參考日本、韓國及大陸的作法,其中韓國為了鼓勵壽險資金進股市,其股票風險係數僅8∼16%,日本則原先是10%,2012年之後才調高為20%,但台灣則是24.11%。
大陸則是採取「逆周期設計」,即C-ROSS(Chinariskorientedsolvencysystem),即是景氣好、股市高檔時,風險係數反而要拉高,代表股價下跌機率高,避免壽險業承受過高風險,因此要求更高的自有資本;但景氣不佳、股市低檔時,則風險係數自動降低,即未來股價上升機率高,鼓勵壽險業中長期投資,不要任意拋售股票。
據了解國內部分大型壽險公司打算透過壽險公會正式提案,建議調整均價計算期及調降係數,否則壽險業目前投資台股有新台幣1.1∼1.2兆元的規模,若台股再往下回檔,則第4季時部分壽險公司就必須先拋售相關持股,力求年報的RBC能在200∼250%以上,以免相關投資及業務受到限制,屆時恐加重台股跌勢。
這項提案如富邦人壽、國泰人壽、南山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等大型壽險公司都表示贊成或無反對意見,有公司私下表示,台股已在8,000點附近,有些股票已極具投資價值,而且以2008∼2012年的例子來看,敢逢低加碼、選到對的股票者,可連賺好幾年,累積未來獲利,因此暫時性資本計提措施,有助壽險資金在相對低點時進場。
金管會高層表示,已在考慮延長股價均價計算期間,由現行半年延長為一年,目前在計算壽險公司自有資金時,股票市價不是用財報上的月底收盤價,而是用半年均價。
例如某檔股票12月底收30元,但半年均價可能是40元,壽險業投資成本若是32元,則用半年均價計算時就不是未實現虧損,反而是未實現利益8元,可增加淨值,若未來延長為一年,則國內多檔股票上半年還在高檔,均價計算下來壽險公司淨值即會提升,較有能力承受資本市場波動,可再逢低加碼。
第17屆保險信望愛獎頒獎典禮,17日在國父紀念館盛大舉行,副總統吳敦義、總統府資政陳?、金管會副主委王儷玲、保險局局長李滿治、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創辦人黃秀玲、董事長林麗銖,以及來自保險業的3,000位菁英齊聚一堂,肯定入圍、得獎者的努力與付出。
保險信望愛獎素有保險業奧斯卡美譽,今年由43所大學院校及教授共同協辦、評審,報名各獎項的保險公司計50家,其中公司類獎項,除書審外,更由黃秀玲教授召集各大學院校教授組成評審團,親赴各公司聽取簡報,並做「實地訪評」,深入了解實際運作情形,今年總計頒發公司類與個人類共14個獎項。
今年第六度出席頒獎典禮盛會,吳敦義表示,連續舉辦17屆,代表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創辦人黃秀玲教授及董事長林麗銖教授,真正「相信保險、對保險充滿希望,並且投入愛心」,做到保險「信、望、愛」。
金融資歷包含銀行、保險與證券三大領域的前行政院長陳?,在保險司司長任內,推動相關保險業務改革;在金管會主委任內提出五大原則,確保南山交易案400萬保戶權益;推動「微型保險」,促使保險業善盡社會責任,發揮保險保障的力量,健全保險經營體質,獲主辦單位頒發「保險終身貢獻獎」。
今年新增「最佳保險保障獎」由連續四年標下學生平安險的三商美邦人壽保險公司獲得。最佳保險領導人獎則頒給國泰人壽保險公司總經理熊明河。
保險信望愛獎素有保險業奧斯卡美譽,今年由43所大學院校及教授共同協辦、評審,報名各獎項的保險公司計50家,其中公司類獎項,除書審外,更由黃秀玲教授召集各大學院校教授組成評審團,親赴各公司聽取簡報,並做「實地訪評」,深入了解實際運作情形,今年總計頒發公司類與個人類共14個獎項。
今年第六度出席頒獎典禮盛會,吳敦義表示,連續舉辦17屆,代表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創辦人黃秀玲教授及董事長林麗銖教授,真正「相信保險、對保險充滿希望,並且投入愛心」,做到保險「信、望、愛」。
金融資歷包含銀行、保險與證券三大領域的前行政院長陳?,在保險司司長任內,推動相關保險業務改革;在金管會主委任內提出五大原則,確保南山交易案400萬保戶權益;推動「微型保險」,促使保險業善盡社會責任,發揮保險保障的力量,健全保險經營體質,獲主辦單位頒發「保險終身貢獻獎」。
今年新增「最佳保險保障獎」由連續四年標下學生平安險的三商美邦人壽保險公司獲得。最佳保險領導人獎則頒給國泰人壽保險公司總經理熊明河。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