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潤泰全今年本業受惠紡織事業體質調整得宜,有望由虧轉盈,加上零售代理、量販 (中和大潤發)營運穩健,本業營運可提升。業外是潤泰全主要獲利來源,潤泰全持股23%的潤成投控,因投資南山人壽而大賺358.41億元,而潤泰全認列潤成的損益貢獻也達82.4億元;至於潤泰全持股25.7%的潤泰新,也貢獻獲利約24.4億元,使得潤泰全上半年稅後純益達102.0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19.16元,賺贏去年全年稅後純益79億元的成績,今年EPS有機會衝賺兩個股本。
進一步觀察技術面的表現,目前在台股大盤維持盤整的走勢中,是否仍屬強勢走勢的標的,可以從標的走勢是否在短中長期移動平均線之上來尋找,潤泰全期就是其中之一。而進場時機就在其是否能夠突破前一高點關卡,潤泰全期創新歷史新高後代表上漲無壓,短線可利用技術指標出現買點時進行波段操作,跌回前波整理區間停損。(康和期貨提供)
9月目前僅三商美邦人壽表示,會調降新台幣利變保單宣告利率5個 基本點(1基本點等於0.01個百分點),調降後區間約在1.2∼1.55% 之間。
其餘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台 灣人壽、全球人壽及遠雄人壽都決定9月現售保單宣告利率「不動」 ,主流美元保單維持7月以來的水準,即理財型宣告利率最高2.7∼3 %,保障型則最高3.1∼3.3%。
新台幣利變保單則多在2%以下,少數公司在2∼2.05%,大型壽險 的新台幣理財型利變壽險宣告利率甚至降到1.45%,主要是新台幣去 化不易,國內利率維持低檔,如保單分紅利率從2020年4月降到0.81 %的史上新低後,即將滿18個月,若中央銀行理監事會9月仍維持利 率不動,則此超低利率會邁向21個月的史上超長超低利率。
新台幣利變壽險沒賣相,美元利變壽險也因保險局緊盯,若躉繳美 元利變保單銷量極高,就會檢視是否用高宣告利率或高佣金來吸收保 費,保險合約服務邊際利潤(CSM)是否為負數,若保單賠錢賣,就 會要求壽險公司提檢討報告及改善方案,所以壽險公司目前都「乖乖 」以符合市場利率方式宣告。
再者是接軌IFRS17時間愈來愈逼近,賣太多具儲蓄性質或相對較高 利率的傳統壽險保單,就會有增提準備金的壓力,所以不少公司轉為 主推投資型保單,如國壽、富壽、台壽、三商壽等,中壽及新壽亦表 示會加強投資型保單的占比。
三大因素造成前七月利變壽險新契約保費僅1,685億元,較去年同 期衰退近38%,少賣了逾千億元。
【新聞報導】 最近,台灣壽險業的半年報揭露了一些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數字。話說回來,這次的數字可是讓我們看到了壽險公司的投資策略和市場變動的影響。那麼,來看看這些壽險公司的未實現利益是怎麼一回事吧! 首先,我們得聊聊南山人壽。這家壽險公司在未實現利益的排名中可是名列前茅,以545億元的未實現利益排名第三,這個數字可不容小覷。不過,如果加上債券部位,南山人壽的未實現利益也有2,503億元,這可是相當可觀的。 接下來,我們看看整體壽險業的狀況。截至今年6月底,整體壽險業的未實現利益高達3,200億元,這個數字讓人不禁對壽險業的投資策略感到好奇。而國內外股票總市值則有2.77兆元,這還不包括其他權益類商品和各類基金部位,估計數量還不會少。 然而,如果將時間拉長到2020年12月底,我們會發現壽險業的未實現利益從2.31兆元下降到1.58兆元,少了7,300多億元。這個變化主要是因為債券價格下跌,以及壽險上半年實現了逾4,000億元的資本利得。 在投資策略方面,富邦人壽可是布局台股的大戶,讓我們看到了股市多頭對他們未實現利益的影響。而國壽則因為OCI項下債券價值下跌,以及實現股票利益,讓其他綜合損益變成了負數。 總結來說,南山人壽在這次半年報中展現了強大的投資實力,未實現利益的排名也相當亮眼。而整體壽險業的未實現利益和投資策略,也讓我們看到了市場的波動和公司間的差異。
台灣壽險業今年表現亮眼,創下歷史新高!金管會於8月31日公布,壽險業前七月累計稅前盈餘達3,042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02%,這是壽險業近60年來的全年稅前獲利新高。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指出,這主要得益於壽險公司淨投資收益的增加。
張玉煇進一步解釋,今年壽險業的匯兌成本也相對降低,前七月共節省了292億元。這是因為避險工具「變便宜」,以及新台幣對美元的升值。無論是避險工具的花費還是海外投資匯損,今年的壽險業都承受較小的壓力。
7月底,壽險業淨值達2兆6,725億元,創下新高。這是因為股票和債券價格上揚,推升了壽險業的「身價」,並實現了資本利得,進而提高獲利。
根據22家壽險公司的上半年財報,18家公司上半年賺錢,稅後共賺2,472億元。其中,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和南山人壽稱霸前三名,稅後分別賺776億元、667億元和402億元,這三家公司的獲利佔所有壽險公司上半年獲利的76%。
此外,6月底壽險公司的資本適足率(RBC)及淨值比全數過關,這意味著RBC都在200%以上、淨值比在3%以上。只有三商美邦人壽、新光人壽和宏泰人壽的RBC不到250%。
若加上債券部位(含攤銷後成本),則6月底未實現利益最多者是 國壽3,917億元左右,富壽則以3,153億元緊追在後,南山人壽則有2 ,503億元、排名第三。
除了前三大壽險公司,未實現利益合計逾千億元的還有全球人壽約 1,090億元,中國人壽約1,067億元,台灣人壽則有逾1,018億元。
今年6月底應是壽險業季底持有股票類未實現利益最高的一次,整 體壽險業約逾3,200億元,而持有的國內外股票總市值約新台幣2.77 兆元,尚不包括其他權益類商品及各類基金部位,估計也有數兆元。
但若合計整體股債未實現利益,2020年12月底壽險整體未實現利益 約逾2.31兆元,今年6月底則是1.58兆元,少了7,300多億元,主要是 債券價格下跌,另一原因則是壽險上半年實現逾4,000億元的資本利 得,但因為股票價值大增,所以股票未實現資本利得還在相對高點。
各家壽險公司投資策略大不同,以股票布局來看,富邦人壽從去年 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算是布局台股最多的公司,股市多頭讓富壽手中 的股票未實現利益大增,超過其他綜合損益(OCI)項下債券跌價幅 度,所以富壽上半年綜合損益近890億元,是壽險業第一高。
國壽則因OCI項下債券價值有下跌,加上有實現股票利益,使得其 他綜合損益是負615億元左右,代表其淨值項下金融資產價值減少, 上半年國壽綜合損益是160億元,排名第二;綜合損益第三名則是台 灣人壽,有133億元。
壽險業上半年稅後獲利合計近2,423億元,但綜合損益則為979億元 ,反映債券價格下跌及實現掉的資本利得。
同時,今年壽險業匯兌成本也相對降低,前七月共1,497億元,比 去年同期省了292億元,主要是避險工具「變便宜」,前七月共花費 817億元在換匯(CS)及無本金遠期外匯(NDF)等避險工具,去年同 期則是974億元,這部分就省下157億元;加上今年前七月新台幣對美 元雖升值,在完全不避險的情況下,壽險海外投資匯損是新台幣1,9 82億元,但去年同期則是2,278億元,即今年壓力相對較小。
除了獲利創新高,7月底壽險業淨值達2兆6,725億元,同樣也是新 高,主要是股票、債券價格上揚,推升壽險業「身價」,且可以實現 資本利得來提高獲利,裡子、面子都有。
依22家壽險公司揭露的上半年財報,有18家公司上半年賺錢,稅後 共賺2,472億元,僅四家帳上虧損,其中,中華郵政壽險部第二季由 盈轉虧,稅後大賠41.63億元,台銀人壽上半年稅後虧損4.43億元, 安達人壽上半年稅後虧損2.91億元,8月併入台新金的保德信人壽稅 後小虧0.67億元。
上半年壽險公司靠股債利益,獲利創歷史新高,22家合計稅後獲利 2,423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48%,稅後獲利前三名是國泰人壽 、富邦人壽、南山人壽,稅後分別賺776億元、667億元及402億元, 三家就占所有壽險公司上半年獲利的76%。
也因為股債價格都上揚,6月底壽險公司資本適足率(RBC)及淨值 比全數過關,即RBC都在200%以上、淨值比在3%以上,6月底RBC不 到250%的僅三商美邦人壽、新光人壽及宏泰人壽。
【專欄報導】近期台灣壽險業的股債市場可說是熱鬧非凡,尤其是<南山人壽>這家壽險公司,股價表現亮眼,讓投資人眼睛為之一亮。根據最新消息,預計今年全年的股債利得將超過5,000億元,創下歷年新高紀錄。 這波股債市場的熱潮,主要得歸功於投資市場的持續走高,以及台幣升值幅度的放緩。這對與投資市場連結度極高的壽險金控來說,獲利表現自然不差。在六大壽險公司中,包括國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壽、台灣人壽、中壽,2021年前七月累積獲利已經達到2,611億元,超過了去年全年的1,903億元。 雖然近期美債殖利率轉弱,但這並不影響壽險業的長期發展。美債殖利率長期上揚的趨勢未變,這對壽險業的經常性收益率和評價都有利。因此,對於旗下擁有優質大型壽險公司、評價低、暫無現增疑慮的國泰金和開發金來說,市場普遍持正向看法。 以<南山人壽>為例,它不僅在股債市場表現亮眼,還在業務發展上不斷進步。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南山人壽積極調整投資策略,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投資收益率。這種積極的投資策略,也讓南山人壽的股價在市場上獲得更多的關注。 展望未來,雖然美債殖利率轉弱,但市場普遍預期,2021年壽險業的投資利差將呈現顯著改善的趨勢,估計全年獲利將成長近五成。這對<南山人壽>來說,是另一個發展的機會。未來,南山人壽將繼續堅持其優質服務,為投資人帶來更多的價值。
觀察三大法人動向,外資買超國泰金1萬9,096張,投信買超1,647 張,自營商買超616張,合計買超2萬1,359張。在開發金部分,外資 買超1萬2,625張,投信買超11張,自營商賣超4,251張,合計買超8, 385張。
法人分析,2021年以來投資市場持續走高,壽險公司積極實現資本 利得,且台幣升值幅度放緩,與投資市場連結度極高的壽險金控獲利 表現極佳。六大壽險公司(包含:國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壽 、台灣人壽、中壽)2021年前七月累積獲利為2,611億元,已超越20 20年全年1,903億元獲利水準。
展望2021年,考量近期美債殖利率轉弱,壽險業經常性收益率改善 時點將有所遞延;帳上投資部位未實現利益異常豐厚,往後仍有不少 潛在資本利得。
台幣升值幅度趨緩、避險工具相對便宜,預期2021年外匯避險成本 將減少;負債成本持續下降,預期2021年壽險業投資利差將呈現顯著 改善趨勢,估計全年獲利將成長近五成。
法人指出,雖美債殖利率轉弱,但美債殖利率長期上揚趨勢未變, 有利壽險業經常性收益率、評價長期提升,對壽險類股長期持正向看 法,旗下擁有優質大型壽險公司、評價仍低、暫無現增疑慮的國泰金 、開發金,相對看好。
台灣壽險業創紀錄!南山人壽帶領六大壽險上半年實現資本利得近3,570億元,股債利得超過5,000億元有望
近來股市與債市的多頭機會,讓台灣六大壽險公司上半年實現資本利得近3,570億元,創下近年來的新高。其中,南山人壽表現亮眼,帶領群雄並進,預計全年股債利得將超過5,000億元,甚至可能創下歷年新高。
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六大壽險公司實現資本利得約4,060億元,今年上半年則已實現利得3,57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近67%。其中,股票實現逾2,000億元,債券實現1,500多億元,累計至7月的已實現利得更增至近4,000億元。
南山人壽在這波市場波動中表現出色,其實現資本利得總金額已超過2020年全年。而其他壽險公司如富邦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等,也都表現亮眼,預計將在第四季挑戰稅後總獲利3,000億元的大關。
不過,由於美國聯準會可能縮減購債規模、疫情變化及國際政治多變等因素,資本市場波動加劇,壽險公司雖打算逢低布局,也會趁高先落袋為安,避免「拿了股利、賠了股價」的窘境。
總之,南山人壽帶領六大壽險公司上半年實現資本利得近3,570億元,預計全年股債利得將超過5,000億元,創下近年來新高。這不僅反映了台灣壽險業的強大實力,也顯示了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南山人壽等壽險公司仍能穩健前進,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台灣南山人壽在8月27日盛大舉辦了110年的股東常會,會中公布了109年度的營業報告書及決算表冊,並對109年度的盈餘分派案進行了認可。這次的股東會上,南山人壽表現出亮眼的營運成果,讓所有與會者都感到滿意。 109年度,南山人壽的合併資產規模達到了5.1兆元,合併稅後淨利則有374億元,這個數字比前一年成長了超過10%,創下了歷史新高。在這樣的亮麗數字背後,是南山人壽不斷優化的投資策略和穩健的風險管控機制與資本政策。即便在過去一年國際金融市場因新冠疫情而波動不安的情況下,南山人壽仍然以優異的營運績效,獲得了中華信用評等公司的「twAA」評等,展望被評為「穩定」。 此外,南山人壽在109年度還榮獲了國內外共計46項獎項殊榮,這些殊榮不僅彰顯了南山人壽的穩健與專業,也證明了其卓越的經營實力。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南山人壽以其堅強的後盾,為民眾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和服務。 面對新冠疫情,南山人壽沒有袖手旁觀,而是積極行動,與跨領域的夥伴攜手打造了「南山健康守護圈」,這一創新舉措不僅增強了保戶的信心,也為社會的公共衛生作出了貢獻。
2020年六大壽險公司實現資本利得約4,060億元,創下歷年新高; 今年上半年已實現利得3,57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近67%,其中股 票實現逾2,000億元,債券實現1,500多億元,且統計至7月的已實現 利得更增至近4,000億元,因此預期全年可再創新高。
六大壽險公司前七月累計稅後獲利2,611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逾 106%,創歷史同期及全年新高紀錄,但因為美國聯準會可能縮減購 債規模、疫情屢現變化、國際政治亦有許多變數,讓資本市場波動加 劇,壽險公司雖打算逢低布局,也會趁高先落袋為安,不再苦等8、 9月延遲進帳的現金股利,以免「拿了股利、賠了股價」。
六大壽險公司約有市值新台幣2兆元的國內股票部位及新台幣1兆多 元的國外股票,加上約新台幣13兆元的債券部位,年初淨值項下加計 攤銷後成本的未實現利益逾新台幣1.86兆元,但因為殖利率走揚,手 中債券價格下跌,加上實現大量資本利得,目前估計還是有逾1兆元 的未實現利得。
今年前二季六大壽險已實現3,570億元資本利得,第一季搶「開門 紅」,實現逾2,100億元;第二季雖稍放緩,進行現金股利的布局, 但也實現逾1,400億元;第三季實現速度可能也不會放緩,估計應也 有逾千億元的規模。等於前三季光是靠賣股債就可能賺逾4,500億元 ,甚至逼近5,000億元。
第四季通常壽險公司都已達成年度獲利計畫,會放緩實現資本利得 的速度,留待隔年再戰,加上今年獲利已創歷史新高,第四季除非資 本市場有特別的變動,否則應會是全年股債資本利得最少的一季,全 年六大公司實現資本利得應會超過5,000億元,甚至可能更高。
前六月如富邦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實現資本利得總金額,都 已超過2020年全年;國泰人壽最快8月、最慢9月應也會超過去年全年 ;南山人壽估計也已逼近去年全年的實現量。且六大壽險公司今年到 7月獲利都已超越去年全年,8月就要挑戰稅後總獲利3,000億元大關 。
南山人壽陪伴民眾面對新冠疫情,給予保戶更好的保障及服務,攜 手跨領域的夥伴打造「南山健康守護圈」。
【新聞快訊】 台灣證交所及櫃買中心自27日起正式實施當沖占比過高有價證券警示機制,這項新規定旨在提醒投資者注意交易風險。根據最新統計,已有萬海、愛普等17檔個股因當沖占比偏高,被列為第一批當沖新制注意股的「黑名單」。 這17檔個股包括元禎、新唐、匯僑設計、通嘉、大統新創、中航、建新國際、四維航、康普、陽明、明基材、茂矽、晶豪科、晶心科、新興等,這些公司將受到特別的關注和監控。 根據證交所的說明,新制規定,若最近6個營業日當沖總量占該期間總成交量的60%以上,且當日當沖占比也超過60%,則該有價證券將被納入警示名單。此外,若個股因漲跌幅過高而經過處置,同時也因當沖比過高而發布注意交易資訊,其處置期間將調整為12個營業日。 證交所強調,只有當個股因當沖占比過高被列為注意時,才不會被視為處置有價證券。至於那些因漲跌幅過大而經過處置的個股,若同時滿足當沖占比過高的條件,處置期間將會延長至12個營業日。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到8月26日為止,中鋼構及凱羿-KY、京晟科及大樹這四檔個股,若股價在8月27日再大漲,將可能連續三個營業日被列為注意股。但這四檔個股並未符合當沖占比過高的標準,因此即使下周一開始處置,處置期也只有10天,不會延長至12天。 這項新規定的實施,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警示,提醒大家在進行交易時要更加謹慎,避免因當沖交易過度而導致的不必要風險。
台股近期當沖交易占市場成交量比率較往年高,為提醒投資人注意交易風險,8月27日起實施當沖占比過高有價證券警示機制。證交所再次說明新制內容如下:
一、最近6個營業日當沖總量占該期間總成量逾60%,且當日當沖占比逾60%之有價證券,納入公布注意交易資訊(僅警示,不處置)。
二、就近期因漲跌幅過高而經採取處置措施之有價證券,若於其漲跌幅過高而發布注意交易資訊期間,同時,有因當沖比過高而發布注意交易資訊者,其處置期間調整為12個營業日。
證交所表示,若只有因「當沖占比過高」被列為公布注意之有價證券,並不會列為處置有價證券。處置期間調整為12個營業日之要件,須因「漲跌幅過大」而「經採取處置措施」,且又有「當沖占比過高」,「經公布注意交易資訊」者。
證交所進一步說明,以今(110)年上半年資料核算,上市有價證券交易情形符合處置期間為12天者,僅有9檔9次。
不過,根據最新統計結果出爐,元禎、新唐、匯僑設計、萬海、通嘉、大統新創、中航、建新國際、四維航、康普、陽明、明基材、茂矽、愛普、晶豪科、晶心科、新興等17檔符合當沖注意股新制,成為第一批因當沖比過高而被列注意股票。
至於到8月26日止,證交所公告中鋼構及凱羿-KY二檔個股,櫃買中心公告京晟科及大樹二檔個股,均已連續二個營業日因最近6個營業日累積收盤價漲幅超過32%,若8月27日股價再大漲,就可能出現連續三個營業日被列注意股。
但進一步比對結果,這4檔個股並未符合上述17檔當沖占比過高的個股,因而,即使下周一(8月30日)起遭處置,處置期也只有10天,不符合處置新制延長為12天。
台灣南山人壽近期發布新聞稿,揭示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外溢保單成為市場焦點。隨著民眾對健康意識的提升,外溢保單的受歡迎度不斷攀升,帶動保單銷售量激增。以下是關於南山人壽外溢保單的詳細報導:
自從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保險觀念都發生了變化。南山人壽發現,近年來「外溢保單」的銷售異常火爆,成為市場上一股新勢力。這種保單類型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主要因為它們強調健康保障,並在疫情背景下顯得格外重要。
南山人壽指出,即使今年整體保險市場受到疫情的衝擊,但外溢保單的銷售情況卻逆勢增長。截至7月底,南山人壽外溢保單的新契約件數已經超過去年全年,達到19萬件,保費收入約新臺幣13億元。特別是自5月疫情加劇以來,外溢保單的銷售熱度更加顯著。
從保費佔比來看,外溢保單已經佔據了整體健康及意外險商品(A&H)保費收入的三成以上。這不僅體現了疫情對民眾健康意識的觸動,也顯示了人們對健康管理的積極態度和投保行為的自主性。此外,外溢保單的定期險特點和較低的保費,使得它們能夠滿足消費者階段性的保障需求。
南山人壽目前提供16種具外溢機制設計的保險商品。去年8月,公司推出了以「現金回饋」為獎勵機制的創新外溢商品群,包括日額型、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手術醫療及長期照顧等。今年3月,為了應對疫情,公司還推出了附加於上述外溢商品群的外溢附加條款,鼓勵保戶接種指定疫苗或進行癌症篩檢,以獲得額外給付回饋金。
在這16種商品中,「南山人壽日溢幸福住院日額健康保險」因為針對法定傳染病提供強化保障,並將入住負壓隔離病房明確列入給付範圍,且保證續保到85歲,因此受到保戶的熱烈追捧。該保單的累計投保件數已經超過10.4萬件,成為南山人壽外溢保單中的明星產品。
新冠肺炎疫情讓大家的生活大變樣,連帶的保險觀念也起了變化。近期,南山人壽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外溢保單」熱度大增,許多人開始重視健康,保單買氣也跟着爆發。南山人壽透露,今年到7月底,外溢保單的新契約件數已經超過了去年的整年總數,達到19萬件,保費收入也差不多13億元呢!
從5月本土疫情加重開始,外溢保單的熱度更是直線上升。在南山人壽的所有健康及意外險商品中,外溢保單的保費收入已經佔到了三成以上,看來疫情不僅讓大家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也讓大家更加積極地去管理自己的健康和投保。
南山人壽現有16種外溢保單,其中以「南山人壽日溢幸福住院日額健康保險(1HI)」最受歡迎,已經累計售出超過10.4萬件。他們還推出了一系列以「現金回饋」為獎勵機制的商品,以及因應疫情推出的「接種指定疫苗或癌症篩檢」的外溢附加條款。
根據南山人壽的內部統計,年輕人對外溢保單的接受度更高,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佔了七成,30歲以下的則有近半。許多保戶表示,外溢保單幫助他們養成了定期健檢的好習慣,也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金管會的數據也顯示,去年外溢保單的買氣年增長了2.4倍,新契約件數超過20.5萬件,是近年來成長最快的險種。今年,這股熱潮還在持續,截至第二季度,新契約件數已經超過32萬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五倍。
南山人壽近年來不斷推出外溢機制設計的健康險商品,迄今已推出近20種外溢商品,以創新和滿足民眾需求為目標,贏得了市場的廣泛好評,連續兩年蟬聯外溢保單市場件數第一的佳績。
【彭禎伶/台北報導】最近南山人壽在保險界可是風光無兩啊!大家知道嗎?就在這個月,南山人壽公布了一個驚人的數字,前七月他們的外溢保單銷售件數已經超過了19萬件,保費收入更是高達13億元,這個成績可是比去年的10.2萬件和5.3億元還要亮眼呢!看來南山人壽真的是壽險業的外溢保單銷售冠軍啊! 這種外溢保單啊,就是金管會近年來鼓勵保險公司推出的,讓保戶除了基本的保障外,還能享受到其他的好處。像是走一定的步數就能減少保費,或者根據健檢結果來調整保費,還有那種複合式的外溢保單,真的是多種選擇,滿足不同需求。 根據保險局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外溢保單的銷售量接近32.4萬件,比去年同時期增加了27萬件,成長速度超過了507%,保費收入也增加了261%,南山人壽、國泰人壽、新光人壽和富邦人壽這四家壽險公司是市場上的四大壽險公司。 南山人壽自己的數據也顯示,年輕人對這種外溢保單的接受度非常高,投保的保戶中有七成是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其中49%是30歲以下的,20到30歲的年輕人更是占了所有投保者的30%,真的是年輕人的保單王啊!而且,女性投保的比率還比男性高,女性保戶占了53%,男性則是47%。 南山人壽分析,許多人投保外溢保單是希望能夠養成定期健檢的習慣,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持續繳費不僅能夠保護自己,還能讓回饋金越來越多,真的是一舉兩得。 從2020年8月開始,南山人壽就積極開拓外溢保單市場,已經推出了近20張外溢保單,主要都是通過健檢指標來檢視保戶的體況,並鼓勵保戶健康生活。今年還特別增加了防疫保健回饋金,保戶只要接種指定疫苗或進行癌症篩檢,就能額外獲得回饋金,這種類似完成任務就有獎勵的機制,真的是讓年輕保戶更加關注健康。 在南山人壽推出的16張外溢保單中,一年期住院日額醫療險「日溢幸福」的銷量最高,累計投保件數已經超過了10.4萬件,真的是一個非常亮眼的數字啊!看來南山人壽在外溢保單市場上的地位真的是不可撼動啊!】
南山人壽表示,今年整體保險市場的業績雖受到疫情的衝擊,但民眾對於外溢保單的接受度及購買意願卻不減反增。以南山人壽的外溢保單業績而言,今年截至7月底的新契約件數即已超越去年一整年度,超過19萬件,保費收入約新臺幣13億元。尤其自5月疫情轉趨嚴峻以來,外溢保單的買氣更明顯提升。
以保費佔比來看,外溢保單已佔整體健康及意外險商品(A&H)保費收入的三成以上。顯見疫情不僅觸動民眾的健康意識,亦引發更積極自主的健康管理與投保行為;而另一方面也因外溢保單主要以定期險為主,保費較低又可滿足階段性的保障需求。
南山人壽目前現售16張具外溢機制設計的保險商品,109年8月份一舉推出業界創新,以「現金回饋」作為獎勵機制一系列的外溢商品群,包括日額型/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手術醫療及長期照顧等;今年3月再因應疫情而推出附加於前述外溢商品群的外溢附加條款,以鼓勵保戶「接種指定疫苗或癌症篩檢」獲得額外給付回饋金。在目前16張商品中以防疫保單「南山人壽日溢幸福住院日額健康保險」由於針對法定傳染病強化保障內容,入住負壓隔離病房明確列入保單條款給付範圍且保證續保到85歲,因此最受保戶青睞,累計投保件數超過10.4萬件。
南山人壽表示,今年整體保險市場業績雖受疫情衝擊,但民眾對於外溢保單的接受度及購買意願卻不減反增。以南山人壽的外溢保單業績而言,今年截至7月底的新契約件數即已超越去年一整年度,超過19萬件,保費收入約13億元。
尤其自5月本土疫情轉趨嚴峻以來,外溢保單的買氣更明顯提升。以保費占比來看,外溢保單已占整體健康及意外險商品(A&H)保費收入的三成以上。顯見疫情不僅觸動民眾的健康意識,亦引發更積極自主的健康管理與投保行為。
南山人壽目前現售16張具外溢機制設計的保險商品,去年8月一舉推出業界創新,以「現金回饋」作為獎勵機制系列的外溢商品群;今年3月再因應疫情而推出鼓勵保戶「接種指定疫苗或癌症篩檢」的外溢附加條款。在目前16張商品中以防疫保單「南山人壽日溢幸福住院日額健康保險(1HI)」最受保戶青睞,累計投保件數超過10.4萬件。
據南山人壽內部統計顯示,越年輕族群對於外溢保單的接受度越高,高達七成為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近半為30歲以下。購買外溢保單的保戶多認為可以幫助自己養成每年定期健檢的習慣,更了解自身的體況。
據金管會統計,去年外溢保單的買氣年增2.4倍,新契約件數超過20.5萬件,成為近年成長幅度最大的險種;今年買氣依舊延續,截至第2季止新契約件數已一舉超過32萬件,較去年同期驟增近五倍。
南山人壽近年積極深耕發展具外溢機制設計的健康險商品,迄今共推出近20張外溢商品,以創新及切合民眾需求為目標,締造市場卓越口碑,贏得去年度、及今年上半年,外溢保單市場件數第一之佳績。
競爭外溢保單第一品牌,南山人壽25日宣布,前七月外溢保單銷售件數已逾19萬件,保費收入13億元,已「超車」2020年的10.2萬件、保費5.3億元,且已占其健康險與意外險(A&H)保費的1/3,同時南山人壽2020年全年及2021上半年都拿下壽險業外溢保單「件數王」。
外溢保單即近年金管會鼓勵保險業者推出,讓保戶在投保保障之餘,也有其他的外溢效果,現常見如定期健走達一定步數,可折減保費或增加保額保單;依健檢結果折減保費或增加保額保單;也有是複合式多重指標的外溢保單。
據保險局統計,今年上半年外溢保單共銷售近32.4萬件,比去年同期增加27萬件,成長達507%,保費則有30.85億元,同比成長261%,前四大壽險公司即南山人壽、國泰人壽、新光人壽與富邦人壽。
南山人壽以其內部統計指出,越年輕的族群對外溢保單的接受度越高,投保外溢保單的保戶有七成為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49%是30歲以下,20到30歲者占所有投保者的30%,是最大宗;女性投保比率高於男性,占53%,男性則是47%。
南山人壽分析,購買外溢保單的保戶多認為投保後,可幫助自己養成每年定期健檢的習慣,了解自身的體況,未來持續繳費不僅持續擁有保障,隨著保費增加回饋金也會持續累積提升,亦可挑戰自己堅持度。
從2020年8月開始,南山人壽積極開拓外溢保單市場,至今已推出近20張外溢保單,主要都是主打透過健檢指標,檢視保戶體況,如腰圍、血壓、血糖、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等,並鼓勵保戶戒煙、控制體重、規律運動、健康飲食再定期健檢,有助維持健康,增加保單回饋,保戶健康,壽險公司理賠率亦可下降。
今年南山人壽亦增加防疫保健回饋金,保戶若接種指定疫苗或進行癌症篩檢,即可額外獲得回饋金,藉由類似完成任務即有鼓勵的機制,提高年輕保戶強化健康的意願,在南山人壽現有16張外溢保單中,以一年期住院日額醫療險「日溢幸福」銷量最高,累計投保件數已超過10.4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