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台灣壽險市場再創佳績!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七月,台灣銀行銷售壽險保單新契約保費累計近3,504億元,年增率達22.3%,在三大通路中獨樹一幟,成為唯一成長的管道。其中,<南山人壽>在銀行通路表現亮眼,雖然名次不見得領先,但對於整體市場的貢獻不容小覷。 銀行通路壽險銷售王座由國泰人壽蟬聯,前七月保費收入達553億元,緊隨其後的是台灣人壽,保費收入為539億元,富邦人壽則以477億元的保費收入位居第三。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銀行通路王原本是台壽,但由於中信銀的70%保費貢獻,以及國泰世華銀的支持,7月份被國壽超車,差額約14億元。 在銀行通路銷售壽險的排名中,中國人壽以335億元的保費收入名列第四,法國巴黎人壽則以304億元的保費收入穩坐第五把交椅。而今年崛起的元大人壽,銀行通路貢獻新契約保費達264億元,首次闖進前十名。 整體來看,今年銀行通路前六大公司共獲得逾2,472億元的新契約保費,較去年同期的2,017億元成長近20%。在產品結構上,今年銷售的保單從2020年的利變壽險、傳統儲蓄險轉向投資型保單,銷售額達2,186億元,占銀行通路總銷售額的62.4%,年增率超過1,166億元。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前七月新契約保費累計達5,975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幅成長3.4%。其中,銀行通路貢獻3,504億元,佔比達58.6%,顯示銀行通路在壽險市場中的重要性不減。此外,今年投資型保單的熱賣,也讓許多保戶將目光轉向這一產品類別。
上半年銀行通路王原本是台壽,其中中信銀就助力70%保費,7月被國壽以14億元左右差距超車,國泰世華銀亦協助國壽不少;台北富邦銀則貢獻富邦人壽近36%保費。
中國人壽前七月以335億元排名銀行通路銷售第四大公司,第五名是一向走銀行保險的法國巴黎人壽,自銀行通路拿走304億元保費;第六名是今年突然竄高的元大人壽,銀行通路貢獻新契約保費有264億元,也是首度擠入前十名。
今年銀行通路前六大公司共自銀行端拿到逾2,472億元的新契約保費,而去年前七月銀行通路前六名分別是富邦人壽、國壽、台壽、中壽、南山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在此通路拿到逾2,017億元。
不僅前六大公司有些變化,銀行通路今年銷售的保單,也從2020年以利變壽險、傳統儲蓄險為主,個人壽險賣近1,771億元,在此通路占率約62%。今年前七月則轉為投資型保單為大宗,銷售逾2,186億元,占此通路62.4%,比去年同期多賣1,166億元,「轉型」迅速。
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前七月新契約保費近5,975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幅成長3.4%,即比去年同期多197億元的新契約保費,其中,銀行通路前七月貢獻3,504億元,占率58.6%,明顯高於去年同期的49.6%,比去年同期增加近638億元,等於今年新契約保費成長,都來自銀行通路拚命賣保單。
也由於今年投資型保單熱賣,前七月已賣近3,403億元,且熱賣款多是躉繳、月月配息型類全委保單,除了投資風險由保戶自行負擔,加上一些風險確認與告知,其餘特徵與銀行一向擅長的儲蓄型保單並無太大差異,加上今年資本市場大多頭,很多投資型保單都超水準配息,因此吸引更多保戶投入。
國壽亦是前七月銀行通路王,所以國壽算是一口氣拿下前七月業務員及銀行雙通路王;傳統保經代通路前七月則是安聯人壽,在此通路拿到144.26億元的新契約保費,居保經代通路王,同樣以投資型保單為主的安達人壽,前七月亦在傳統保經代拿到102.8億元的保費,排名第二,兩家公司就占傳統保經代通路的49.5%。
國壽、南山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台灣人壽都有逾8千到3萬人次不等的登錄業務員人數,是前七大業務員通路。
今年5月中旬之後新冠疫情警戒升高到第三級,需要人與人接觸的壽險業務員行銷受到影響,6月更只貢獻175億元的新契約保費,創12年來的單月新低,7月回升到228億元,但仍是今年次低業績。
前七月各壽險公司業務員累計新契約保費第一名是國壽,第二名是南山人壽357億元,由於仍不能賣新的投資型保單,南山的業務員在個人壽險(主要是利變壽險)前七月業績有181億元,排名業務員通路第一,個人年金有81億元,亦是第一名,健康險則以34億元左右,暫居第二。
第三名是富邦人壽的業務員,前七月有257億元,投資型保單有117億元、個人壽險88億元;健康險近22億元、個人年金近16億元,表現算「均衡」。
三商美邦人壽業務員以166億元業績排第四,主要是銷售投資型保單逾145億元,是業務員通路賣投資型的第二名。新光人壽業務員通路前七月則以155.57億元排名第五,中國人壽則以138億元排第六。
台灣社會正快速邁向超高齡化,長照需求將隨之增加。然而,目前國人長照險的滲透率僅4%,顯示對長照風險的預防觀念較薄弱。南山人壽指出,台灣每年長照服務使用人數增加約2至5萬人,預計2021至2024年長照需求人口將從32萬人增至41萬人。為此,南山人壽呼籲民眾正視長壽時代的風險,並提出三招省錢解方,幫助民眾有效轉嫁因老化、罹病或意外導致的失能、失智風險。此外,南山人壽強調,長照險具有保障範圍廣、評量標準明確等優點,並提供一次性保險金及分期保險金,以應對老年化社會的挑戰。
「隨著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政府為了幫助銀髮族建立基本保障,金管會在7月份放寬了小額終老險的規定,讓更多民眾能夠享有終身保障。這次的調整讓每個被保險人可以投保三件,最低投保金額只要10萬元,最高累計70萬元,對於年輕族群和長者來說,這是一個相當實惠的選擇。 南山人壽指出,小額終老保險的設計非常簡單易懂,保費也比較其他類型的壽險低廉,對於預算有限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一個容易入手的保障方案。同時,對於年紀較大、已經超過一般壽險承保年齡的人來說,小額終老保險的免體檢核保功能,讓他們也能夠享受到保障。 元大人壽也強調,小額終老保險並不限於長者,適用於0到80歲的任何人,保費也比較其他壽險來得輕鬆,讓民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規劃投保。此外,投保的門檻低,保障內容清晰,身故和完全失能的保障可以延續到110歲,而且繳費年期也非常多元,有6年、10年和20年三種選擇。 從7月1日起,小額終老保險的投保件數從兩件增加到三件,保額上限也從50萬元提高到70萬元。以一位40歲男性投保70萬元為例,如果選擇20年的繳費期,每年的保費大約是2.1萬元。這樣的規定調整,無疑是給民眾一個機會,來全面檢視自己的保障狀況,並補充壽險的不足之處。」
台灣南山人壽保險公司近期推出的保單紓困貸款方案,自7月1日開辦以來,受到廣大保戶的熱烈迴響。根據最新統計,這項貸款方案在短短一個半月內,核貸金額已經突破了百億元大關。至於8月17日,申請金額更是衝破100億元,18日的核貸金額也達到了100.39億元,其中前九大壽險公司的核貸金額佔比超過96%。 這項保單紓困貸款方案,由南山人壽率先推出,提供給自家保戶三年固定利率貸款,利率低至1.28%。凡符合條件的保戶,每人在每家壽險公司最高可借10萬元。開辦初期,申請速度呈現3至5億元的日申請量,雖然近期有點放緩,但每日申請量仍然維持在1億多元,預計將持續辦理至9月底。 截至8月19日,保單紓困貸款的核貸金額已達101.66億元,申請人數高達11萬5,983人,核貸保單件數逼近13萬件。其中,國泰人壽以39.32億元的核貸金額和近5.54萬件的核貸件數,在所有公司中排名首位。南山人壽則以1.9萬件的核貸件數和逾16.4億元的核貸金額,位居第二。富邦人壽和台灣人壽分別以逾1.8萬件和逾1萬件的核貸件數,以及逾13億元和9.24億元的核貸金額,排在第三和第四位。 值得注意的是,前九大壽險公司的核貸金額均已超過億元,其中國泰人壽接近40億元。預計到20日,九大壽險公司的核貸金額將可能突破99億元。目前九家公司核貸金額佔22家壽險公司核貸金額的96%以上,顯示了南山人壽保單紓困貸款方案的成功與受歡迎程度。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推估,台灣每年增加長照服務使用人數約2萬人至5萬人,2021至2024年長照需求人口數將從32萬人增加到41萬人。南山人壽表示,反觀國人對於長照風險的預防觀念仍較薄弱,據壽險公會之長照險概況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國內長照險的滲透率僅近4%,相較國人整體保險滲透率超過17%而言有較大落差。
英國保誠人壽則表示,2019年台灣的平均壽命為80.9歲,其中男性77.7歲、女性84.2歲,皆創歷年新高。面對平均壽命增加伴隨而來的財務與醫療照護需求,保險成為了管理長壽風險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南山人壽說,長照險具有保障範圍廣及評量標準明確二大優點。目前商品包含一次性保險金和最高可達15年到16年的分期保險金,保障較一般意外險充足。據衛福部統計,國人「不健康平均生存年數」每年持續延長,2018年時已達8.4年,更凸顯長照險提供長年分期給付的重要性。
不過,一般民眾普遍認為長照險保費昂貴,因而望之卻步,專家三招教您省。南山人壽建議若民眾有預算考量,也可選擇不含身故保障的純長照險或是定期型長照險,補足人生黃金階段保障。此外,南山人壽近期新推出的長照險,特別將分期保險金設計為按給付次數單利2%增值,最高可領15次,以協助民眾面臨老年化社會的挑戰與未來費用可能受通膨影響的擔憂,也可選這類新型長照險。
但南山人壽建議民眾除了考量分期給付的保障額度之外,最好也準備充足的一次性保障額度。因為一旦需要長期照顧,除了收入頓時中斷之外,短期內將產生醫療費、購置輔具、改善居家環境等初期支出;長期而言還有持續性的支出,如看護費、醫療費、購置營養補充品等眾多項目。長照險保障範圍內的一次性給付保險金,就可大大減緩收入中斷及短期大筆開支帶來的經濟衝擊;而分期給付保險金則可用來支付日常花費,減輕長期照顧帶給家人的影響。
台灣人口結構失衡,青壯族群背負的社會經濟壓力愈來愈重。政府鼓勵壽險業者提供「小額終老保險」以提高國人保險保障額度,普及高齡者的基本保險保障。
南山人壽表示,小額終老保險不僅商品內容較簡單易懂,保費也較其他同類型的壽險商品來得經濟實惠,對於許多有預算考量的年輕族群來說,相對容易入手;另一方面,對於已超過一般壽險承保年齡的高齡族群來說,小額終老保險的免體檢核保優勢正好彌補了無法投保同類型壽險商品的缺點,加以建構基本保險保障。
元大人壽表示,小額終老保險看似為高齡長者設計,惟實際上並非限於高齡長者方能投保,且保費繳納較其他同類型壽險輕鬆,民眾可視自身需求適時規劃投保,或藉此補足原本自身壽險之缺口。投保門檻低,商品內容簡單易懂,0-80歲皆可投保,提供身故、完全失能保障至110歲;繳費年期多元,分別為6、10、20年期,客戶可依自身經濟狀態選擇適合年期。
元大人壽也提醒,自今(2021)年7月1日起,小額終老保險每人可投保件數從二件提高為三件,投保累計保額上限也由50萬元調高至70萬元,民眾可趁此全面檢視自身保障,補足壽險之不足。以一位40歲男性投保保額70萬元為例,繳費期間20年,年繳保費約2.1萬元。
保單紓困貸款是壽險公司自7月1日開辦,提供給自家保戶三年一率到底,且利率只要1.28%的優惠利率貸款,保戶若符合各公司開放具保價金且適用1.28%利率的保單,每人在每家壽險公司最高可借10萬元,一開始每天以3∼5億元速度申請,目前雖已趨緩,但仍以每天1億多元的速度增加中,將申辦到9月底。
到19日為止,保單紓困貸款已核貸101.66億元,且已有11萬5,983人申請,核貸的保單件數則已逼近13萬件,等於有些保戶一人在同一壽險公司中,可能申請二張以上的保單貸款。
國泰人壽到19日核貸金額已有39.32億元、核貸件數近5.54萬件,件數及金額都排第一大;其次是南山人壽破1.9萬件、核貸金額已逾16.4億元;第三名是富邦人壽,核貸逾1.8萬件、金額逾13億元;新光人壽則已核貸逾1萬件,核貸金額9.24億元。
三商美邦人壽到19日核貸7,997件、金額5.69億元;中國人壽核貸5,777件,核貸金額4.76億元;全球人壽核貸4.42億元,件數則有5,448件;台灣人壽到19日核貸3.6億元,件數4,099件;遠雄人壽則有2,226件,核貸金額1.56億元。
等於前九大公司核貸金額都已破億元,且國壽已接近40億元;九大壽險公司核貸金額預估20日可能就破99億元,目前九家公司核貸金額就占22家壽險公司核貸金額的96%以上。
台灣人對於退休生活充滿期待,根據勞動部的數據,我們國人的平均退休年齡是男性64.6歲、女性61歲,這個數字比許多國家都要早。所以,愈早離開職場,我們就愈需要做好財務規劃,準備好面對未來20年甚至30年的支出。現在剛好是祖父母節,南山人壽就提醒大家,準退休的祖父母們,要好好檢視自己的財務和風險規劃,開始準備從現在做起,透過保險的功能來補足缺口,享受健康快樂的退休生活。
內政部統計,2020年我們國人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81.3歲,創下了歷史新高,而且我們男女的平均壽命還高於全球平均。這意味著我們活得更久,工作時間卻比較短,這已經成為我們國人的趨勢。為了應對這個高齡化的人口結構,南山人壽積極推廣退休經濟規劃,鼓勵大家透過穩健的保險來打造退休後的穩定現金流,並且根據不同的需求,為年老後的醫療和長照支出做好準備。
祖父母節到來,南山人壽建議準退休的祖父母們可以考慮還本型商品來規劃現金流,這種商品有「美元」和「台幣」兩種幣別,可以進行多元資產配置。另外,透過年金險來安排退休金也是一個好選擇,因為它設計得可以活到老、領到老,投保年齡相對較高。
對於醫療保障,我們可以透過醫療險來解決,這樣在緊急時可以補充家庭因醫療產生的龐大支出,減輕疾病帶來的經濟衝擊。年長者容易因意外導致骨折,所以還可以附加骨折險來轉嫁風險。完整的長期照顧規劃也是退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祖父母的體況允許,子女可以幫助長輩投保,這也是今年祖父母節的一個溫馨禮物。
如果預算有限,南山人壽建議優先考慮小額終老保險,這種保險保費便宜,繳費年期選擇性多,一份基本的壽險保障就能讓我們老有所終,不擔憂。根據南山人壽的統計,目前小額終老保險的投保件數中,將近四成的要保人年齡超過55歲,這顯示中高齡族群對這種保險的需求非常高。
據內政部統計,2020年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1.3歲創下歷年新高,我國男、女性平均壽命更高於全球平均,活得久、工作得短,已成為國人趨勢。因應高齡化人口結構,南山人壽積極推廣退休經濟規劃觀念,鼓勵民眾透過相對穩健「保險」打造退休後穩定現金流,並且搭配不同的保險類型,為年老後的醫療及長照支出做準備。
隨著祖父母節到來,南山人壽建議準退休祖父母們可選擇還本型商品做為現金流規劃,且有「美元」與「台幣」兩種幣別做多元資產配置。另外,也可透過年金險來安排,年金險設計可以活到老、領到老,可投保年齡相較其他險種高。
醫療保障可透過醫療險來構築,能在緊急時填補家庭因醫療產生的龐大支出,減輕疾病帶來的經濟衝擊。年長者容易因意外導致骨折,在醫療險之外附加骨折險來轉嫁風險;而完整長期照顧規劃更是退休不可或缺,建議若祖父母體況允許,現階段子女可以幫長輩投保,作為今年最有愛的祖父母節禮物。
若是有預算考量,南山人壽建議優先選擇小額終老保險,不僅保費便宜,繳費年期選擇性也多,一份基本的壽險保障即可老有所終不擔憂。南山人壽統計,目前所有小額終老的投保件數中,有將近四成的要保人年齡超過55歲,顯示中高齡族群對小額終老險的需求高。
南山人壽自2016年開始,就跟屏東縣攜手合作,推出微型保險,透過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捐贈保費,幫助那些經濟上比較弱勢的民眾。剛剛(16日)又宣布了一個好消息,他們要把這個保險計劃擴大,讓中低收入家庭超過1.7萬人也能加入,同時再捐出335萬元,這樣算下來,今年對屏東弱勢家庭的捐助已經超過了850萬元,為4.2萬名屏縣的弱勢民眾提供了保障。
回顧去年,南山人壽和屏東縣合作推出的微型保單,總額超過了400萬元,幫助了超過2萬名低收入和身心障礙的民眾。南山人壽表示,他們一直以來都積極響應政府推動的微型保險政策,從2014年開始,就與各地方政府合作,捐助微型保險,讓經濟弱勢族群也能享有意外風險的保障,這樣的服務心意已經深入到全台灣的各個角落,去年還擴及到了金馬澎等離島地區,到現在為止,已經幫助了超過16萬人。
最近中南部下起豪雨,各地淹水、土石坍方的災情頻傳,對當地居民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南山人壽看到這樣的情況,希望透過微型保險,給予弱勢民眾更多的保障和支持。所以最近他們又跟屏東縣政府擴大了合作,從八月開始,新增了15至75歲的中低收入民眾超過1.7萬人,讓他們也能加入團體微型傷害保險。
如果這些加入保險的民眾在保險期間內不幸發生意外,導致失能或者身故,那麼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就可以根據保單條款,獲得最高新台幣30萬元的保險金,來應對急難事故。
南山人壽代理總經理范文偉表示,保險業有著穩定社會的責任,南山人壽從2014年開始,已經和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一起,為經濟弱勢和特定身分族群提供基本保險保障,累計捐贈保費已經超過了4,280萬元,發揮了保險安定社會的功能。此外,他們還長期投入資源,幫助弱勢民眾就醫,與全台灣205家醫院合作,推動「南山慈善基金-醫療關懷計畫」,累計捐款金額超過了4.7億元,幫助經濟弱勢病患安心就醫,並改善社區醫療照護資源。這樣積極照顧弱勢民眾的行為,也讓他們獲得了金管會2020年度保險競賽的「績效卓著獎」和「永續關懷獎」的肯定。
去(2020)年南山人壽與屏東縣合作微型保單逾新台幣400萬元,協助超過2萬名低收入及身心障礙民眾納保。
南山人壽表示,響應政府推動微型保險政策,2014年起持續與各地方政府合作,捐助微型保險,協助經濟弱勢族群也能享有意外風險的保障依靠,將溫暖關懷的服務心意深入全台在地角落,去年更擴及至金馬澎等離島地區,截至目前為止嘉惠人數逾16萬人。
近日中南部豪雨成災,各地淹水災情、土石坍方意外頻傳,威脅當地居民的安全。當意外不幸來臨,南山人壽希望透過微型保險給予弱勢民眾更多保障與支持。因此近日再與屏東縣政府擴大合作,自八月開始新增15至75歲的中低收入民眾逾1.7萬人加入團體微型傷害保險的行列。
納保的民眾若在保險期間內不幸發生意外,而導致失能或者身故時,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便可依照保單條款約定,獲得最高新台幣30萬元的保險金,以因應急難事故。
南山人壽代理總經理范文偉表示,保險業肩負穩定社會的責任,南山人壽自2014年起七年來整合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的捐助,提供經濟弱勢及特定身分族群基本保險保障,累計捐贈保費已逾4,280萬元,發揮保險安定社會的功能。
此外,也長期挹注資源協助弱勢民眾就醫與全台205家醫院合作共同推動「南山慈善基金-醫療關懷計畫」,累計捐款金額逾4.7億元,幫助經濟弱勢病患安心就醫,並協助改善社區醫療照護資源。長期擴大照顧弱勢民眾的積極作為,獲頒金管會2020年度保險競賽「績效卓著獎」及「永續關懷獎」的肯定。
台灣南山人壽公司不僅是保險業的領航者,也是永續發展的積極推動者。自2014年起,南山人壽就開始著手於永續發展的各項工作,並積極落實政府推動的相關政策。這家公司在永續行動上的努力,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也為整個社會帶來了正面的影響。 從「南山人壽2020年永續報告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公司四大核心理念:強大的永續推動力、關注健康的「南山」品牌、積極的低碳行動力以及擴展的「心」服務。這些理念不僅是口號,而是實際落地的具體行動。報告書的公信力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提升,今年更是通過了第二類型中度保證等級的查證,讓人們對南山人壽的永續努力更加信賴。 在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領域,南山人壽不斷提升自己的資訊揭露品質。公司積極接軌三大國際永續框架,採用GRI準則及SASB保險業對照指南,並遵循「永續保險原則(PSI)」、「責任投資原則(PRI)」與「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展現出對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 南山人壽自2014年開始編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並在2020年將CSR委員會升格為董事會轄下的「企業永續委員會」,由副董事長親自擔任召集人,這顯示了公司對永續發展的重視。公司也與客戶、員工、業務夥伴及股東攜手,共同推動永續發展。 為了成為國人健康的夥伴,南山人壽推出了一系列外溢保單及健康管理生態圈。同時,公司也致力于綠色保險的推廣,實踐減碳承諾。2020年,南山人壽完成了全臺所有自有大樓的溫室氣體盤查及驗證,這是公司對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舉措。 南山人壽在永續行動上的創舉不斷,包括率先業界實踐「零碳微型保單」,成為亞洲首家取得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符合性查證的壽險公司,以及連續九年推動「南山守護海洋行動」。2020年,公司更將「ISO 20121活動永續管理系統」認證導入這項活動,成為全臺第一個得到SGS國際認證的淨灘植樹活動。這些行動不僅提升了公司的社會形象,也為台灣的永續發展做出了貢獻。
南山人壽今年上半年表現亮眼,海賺401.87億元,創下同期新高。這份亮麗的財報背後,潤泰集團的兩大子公司——潤泰全和潤泰新,扮演著關鍵角色。特別是「潤泰雙雄」的母公司,透過對潤成投控的持股,分別從南山人壽的獲利中獲得了超過八成的獲利,讓公司的上半年財報顯得格外耀眼。 潤泰全在這份財報中的表現格外突出,雖然營收略有衰退,但獲利卻激增兩倍多,達到102.04億元,EPS更是高達19.16元。這主要得益於它持有的潤成投控23%股份,因為投資南山人壽而大賺358.41億元,對潤泰全的損益貢獻也達到了82.43億元。 同樣的,潤泰新也因為轉投資事業的貢獻,讓獲利飆升至104.1億元,EPS高達7.16元,創下同期新高。其中,潤泰新對潤成投控的25%持股貢獻了89.6億元,而對潤泰全的11.63%持股則貢獻了9.05億元,使得上半年獲利已經超越去年全年的85.58億元。 這次的財報成績,不僅證明了南山人壽的穩健發展,也反映了潤泰集團在金融投資領域的深厚功力。在這波財報亮點的帶動下,潤泰全和潤泰新的股價也應該會迎來新的上升空間。
南山人壽上半年獲利創同期新高,潤泰全、潤泰新雙雙透過持股潤成投控,享有南山人壽貢獻的獲利,上半年財報令人驚豔。潤泰全已轉型控股公司,靠著轉投資事業貢獻,雖上半年營收衰退至13.43億元,但獲利卻激增兩倍多至102.04億元,EPS達19.16元。
其中潤泰全持股23%的潤成投控,因投資南山人壽而大賺358.41億元,而潤泰全認列潤成的損益貢獻也達82.43億元;至於潤泰全持股25.7%的潤泰新,也貢獻獲利約24.4億元,使得潤泰全上半年稅後淨利衝破百億元大關、達102.04億元,EPS達19.16元,賺贏去年全年稅後淨利79億元的成績。
潤泰新上半年是房地產本業有板橋「峰匯」完工入帳,敦峰順銷、松濤苑出售一戶,再加上多家轉投資事業貢獻,一舉推升獲利飆高破百億元至104.1億元,EPS達7.16元,創同期新高,暫居上市建商上半年「EPS王」。
潤泰新認列持股25%的潤成投控就貢獻高達89.6億元,認列持股11.63%的潤泰全,也有9.05億元,使得潤泰新上半年的獲利已經大幅超越去年全年的85.58億元。
潤泰新第2季營收63.5億元、年增68.5%,稅後純益37.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5倍,每股純益2.6元。潤泰新昨收67元、漲1.7元。
潤泰新表示,今年上半年來自轉投資南山人壽收益貢獻高達90.5億元,優於過去水準;集團今年上半年營收達115.9億元,較去年同期76.2億元增加51.9%,毛利率為20.9%,稅後純益達104.1億元,較去年同期44.3億元激增1.3倍,每股稅後純益達7.16元,大幅優於去年同期的3.05元。
潤泰新指出,今年公司在營建本業方面僅「潤泰文樺」完工入帳,該案在6月開始交屋,預計8月為入帳高峰,今年第3季為營運高峰;潤泰新表示,除了轉投資南山人壽挹注外,旗下子公司潤弘業務正於大量施工階段,在本業有建案交屋認列,以及潤弘貢獻之下,推升營運持續強勁。
潤泰新7月營收達29.2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一倍,累計前七月營收達145.3億元、年增58.6%。
潤泰新表示,雖然今年公司本業營運入帳個案較少,不過明年起初估有六大案可挹注營運,包括「潤泰敦峰」、「松濤苑」兩大成屋案外,還會新增「潤泰鼎?」、「潤泰文樺」、「犁和段公辦都更」、「青田街案」等四大完工新案,明年營建本業營運確定轉強。
潤泰新今年下半年預計推出三大新案,包括台北市大安區的「潤泰大安富陽」,之後「青田618」及位於信義區的「潤泰信義」等建案也會陸續推出,三大案賞屋地點將在CITYLINK松山壹號店3樓所開設新建案聯合展示中心。
潤泰新指出,未來十年集團儲備了充足的業績動能,推案規模總銷售面積將超過10萬坪,換算可推案金額初估破1,000億元,未來十年業績來源無虞。
同時,為強化企業ESG資訊揭露品質,積極接軌三大國際永續框架,報告書採用GRI準則及SASB保險業對照指南,揭露南山人壽重大主題管理機制及各項永續作為,並自行遵循「永續保險原則(PSI)」、「責任投資原則(PRI)」與「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南山人壽自2014年起主動編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20年12月CSR委員會改為直接隸屬於董事會轄下,並更名為「企業永續委員會」,由副董事長擔任委員會召集人,獨立董事擔任委員,致力將ESG納入營運流程中,與客戶、員工、業務夥伴及股東共同推動永續發展。
南山人壽努力成為國人健康夥伴,推出一系列外溢保單及健康管理生態圈」。此外推動綠色保險、實踐減碳承諾,已於2020年完成全臺所有自有大樓共23處的溫室氣體盤查及驗證。同時也累積了多項創舉,包括一、率先業界實踐「零碳微型保單」;二、成為亞洲首家取得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符合性查證之壽險公司;三是連續九年推動「南山守護海洋行動」,2020年更導入「ISO 20121活動永續管理系統」認證,成為全臺第一個得到SGS國際認證具永續性意義的淨灘植樹活動。
【台北訊】近期,台灣六大壽險公司公布了前七月稅後純益,由於今年股東會因疫情延後召開,上市櫃公司除息進度也受影響,壽險業股利入帳高峰遞延。結果顯示,南山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自結7月稅後純益364.03億元,雖略低於去年同期的403億元,但較6月338億元仍呈現增長。而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合計2,610.92億元,依然超越去年全年成績。 在這六大壽險公司中,富邦人壽表現亮眼,7月稅後純益達126億元,創下單月壽險業冠軍寶座,同比成長29%,並創下富邦人壽自身最高紀錄。而國泰人壽則選擇「不實現那麼多獲利」,7月稅後純益僅89億元,排名第二,不僅較6月減少,也比去年同月低。 南山人壽7月稅後純益為67.4億元,位居第三,中國人壽則超越台灣人壽,以7月的稅後純益拿下第四名。至於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國泰人壽以864.2億元位居第一,超過第二名富邦人壽的782億元與第三名南山人壽的469.2億元。
全球股市持續多頭,六大壽險有新台幣3兆元以上的國內外股票,增值利益驚人;加上債券殖利率走低,壽險公司投資的老債價值攀升,亦疊加獲利空間;新台幣兌美元已暫緩急升態勢,台美利差縮小,近期匯兌成本也比年初下降;再來是今年台股現金股利依舊可期,壽險第三季獲利高峰仍未真正出現,四大因素下,8、9月壽險公司獲利值得期待。
前六大壽險公司戰況激烈,國泰人壽與富邦人壽前七月累計稅後獲利各為864億元及782億元,分列第一及第二名,且獲利差距已從上半年的118億元,縮小到82億元;南山人壽前七月稅後獲利469億元,排名第三。
中國人壽上半年稅後獲利165.35億元,原本排名第五,7月單月稅後賺34.85億元,累計獲利破200億元,超車台灣人壽,躍升為第四名,台灣人壽前七月則以188.26億元,暫居第五,但兩家公司差距不到12億元。新光人壽前七月稅後獲利107億元,暫居六家公司第六。
六大壽險不僅都已賺贏去年全年,且EPS除新壽是1.6元,其他五家都逾3元,國壽達14.68元,富壽是7元以上,資本獲利能力極高。
據了解,因為股債未實現獲利驚人,六大壽險公司前7月在國內外股債市「提現」逾新台幣3,600億元,應是歷史新高數字,而現金股利則因今年股東會延期,多家公司都表示入帳高峰期可能在8、9月,國壽與富壽估今年全年現金股利各有200億元上下,其他公司亦有數十億到逾百億元的台股現金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