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洋房屋仲介(未)公司新聞
參與跨品牌聯賣的五大房仲品牌業者普遍認為,近年房市成交量相對低迷,特別在房地合一稅上路,投資客退場下,房地產買方走向年輕化、自用化,高度使用電商平台的趨勢已經不容忽視。
房仲業者指出,近二、三年來,市場多以剛性自用為主要買盤,成交期拉長、成交率降低,房仲業者必須採取更積極的作法因應。而行動裝置的普及,在自用客戶為主的房市結構下,透過具吸引力的大量資料、優質快速的服務,才能獲得消費者青睞。
住商不動產董事長吳耀焜表示,處於一個劇烈變動的時代,不被市場淘汰,需要擁有新思維、新方法,同業及異業結盟不僅能創造更多機會,也能提供民眾更有效率的購屋經驗。大家房屋總經理陳錫琮說,互聯網時代下,線上與線下實體通路,讓消費者更即時、明確掌握資訊。
太平洋房屋董事長盧阿水強調,共享共利合作模式才是這個世代的潮流,在創新思維下,主動出擊創新房仲市場模式,提供消費者更迅速完整的銷售服務。
太平洋建設近日傳出經營權生變,股價應聲大漲,三個交易日漲幅近二成,太設發言人陳清暉昨(30)日出面滅火,他強調,現任副董事長柳逸義為董座章啟民逾20年老友,雙方為共治合作、並無經營權之爭; 未來結合房地產與有線電視,合力搶攻物聯網商機、投入新藍海市場。
據了解,太設本屆董監事三年任期至明年才到期,除非短期內有董事席次請辭過半情形 ,否則今年股東會不會有改選議題。
儘管如此,近期因市場傳出太設經營權有變化,吸引投資人關注,太設一周來股價從10.65元,最高一度大漲至13.3元,漲幅25%;太設昨日收在12.7元,下跌0.15元。
太平洋建設集團旗下包括太平洋建設、太平洋房屋、豐洋興業(台中太平洋百貨)三公司,其中太屋、豐洋的董事長,在去年5月和今年1月,分別由柳逸義一派的得力戰將盧阿水、連錦出任,集團三家企業中有兩家董座換人,加上柳對太設在檯面上持股達15.22%(泉源國際、創美投資、豐富開發),已超過章家的14.26%(章民強、章啟光、章啟民、章蕭蜂、豐洋興業),引發市場對太設集團經營權恐會易主的聯想。
陳清暉表示,章家與柳逸義從1997年就因太平洋聯網的夥伴關係合作至今,加上同為虔誠的基督徒,關係良好。
2016年太平洋聯網四大重要營運夥伴,再度合體進駐太設董事會,包括柳逸義、全國數位副董雷倩、董事俞勝宜,以及前交通部長葉匡時等,也讓太設集團組織架構重新調整。太設指新舊團隊之間、各有各的強項,艦隊成員已經組成,但如何啟航,大家還在發想。
陳清暉否認外界傳言,指新團隊已帶入新思維,舉例來說,柳逸義對於數位匯流服務產業相當專業且技術領先,尤其如何從數位電視機上盒連結至雲端所發展出的物聯網商機,相當有想法,未來房地產業與數位科技結合並轉型成為智慧家庭這一塊市場是未來趨勢,接下來如何讓老店創新則是目前經營團隊的重要任務。
據了解,太設本屆董監事三年任期至明年才到期,除非短期內有董事席次請辭過半情形 ,否則今年股東會不會有改選議題。
儘管如此,近期因市場傳出太設經營權有變化,吸引投資人關注,太設一周來股價從10.65元,最高一度大漲至13.3元,漲幅25%;太設昨日收在12.7元,下跌0.15元。
太平洋建設集團旗下包括太平洋建設、太平洋房屋、豐洋興業(台中太平洋百貨)三公司,其中太屋、豐洋的董事長,在去年5月和今年1月,分別由柳逸義一派的得力戰將盧阿水、連錦出任,集團三家企業中有兩家董座換人,加上柳對太設在檯面上持股達15.22%(泉源國際、創美投資、豐富開發),已超過章家的14.26%(章民強、章啟光、章啟民、章蕭蜂、豐洋興業),引發市場對太設集團經營權恐會易主的聯想。
陳清暉表示,章家與柳逸義從1997年就因太平洋聯網的夥伴關係合作至今,加上同為虔誠的基督徒,關係良好。
2016年太平洋聯網四大重要營運夥伴,再度合體進駐太設董事會,包括柳逸義、全國數位副董雷倩、董事俞勝宜,以及前交通部長葉匡時等,也讓太設集團組織架構重新調整。太設指新舊團隊之間、各有各的強項,艦隊成員已經組成,但如何啟航,大家還在發想。
陳清暉否認外界傳言,指新團隊已帶入新思維,舉例來說,柳逸義對於數位匯流服務產業相當專業且技術領先,尤其如何從數位電視機上盒連結至雲端所發展出的物聯網商機,相當有想法,未來房地產業與數位科技結合並轉型成為智慧家庭這一塊市場是未來趨勢,接下來如何讓老店創新則是目前經營團隊的重要任務。
老牌房仲在新董座接手後也開始玩創新!太平洋房屋新任董事長盧阿水表示,要讓太屋品牌價值再次被看見,重新定位為「房仲第一家」,昨(25)日率先推出房仲結合空拍機,走出創新第一步,後續將從代銷、直營、加盟三大方向為營運重心,展店策略要從鄉村包圍城市,目標2年加盟店達150家,至於今年代銷接案挑戰10億元。
太平洋房屋(簡稱太屋)已成立33年,早期不僅是全台第一家合法房仲業者,更與力霸房屋並列當時房仲龍頭;無奈2001年一場納莉風災,衝垮太設集團爆發財務危機,也成為太屋由盛而衰的轉捩點。
去年6月,太屋董事長一職由太設集團總裁章明強交棒給盧阿水,也是太屋首次由非章家人接任董座。盧阿水與太設集團頗具淵源,輔大會計系畢業,曾進入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後來進入宜蘭聯禾有線電視工作10年,在聯禾老闆柳逸義(目前也是太設副董事長)提拔下,於2013∼2015年擔任太設董事,去年成為太屋董事長。
盧阿水表示,太屋是老牌知名房仲,但以往較不擅長包裝行銷,希望能替太屋注入全新價值,從強化資訊系統、新產品應用等,拉回消費者對太屋的印象與價值,要讓品牌認知再次被看見,重新定位太屋為「房仲第一家」;雖未必是獲利第一或市占第一,但目標要做到創新第一。
對此,太屋昨日表發房仲結合空拍機看屋,他指出,空拍機的運用技術比AR、VR成熟,過去包括土地、農舍、透天厝、大樓都只能以平面照片呈現,透過空拍機可清楚拍攝整體面貌,物件位置與範圍邊界臨場感更高,藉由動態影片介紹提升房仲銷售能力。
太屋2016年底將直營全數轉為加盟後,目前僅剩彰化地區2家直營店,全台加盟店108家,盧阿水表示,代銷、直營、加盟三大方向是未來營運重心,其中,直營店將鎖定剛性需求強的雲彰南地區,目標2019年底新開4家直營店。
由於房仲業已是紅海,加盟店會以二、三線城市為主,避開房仲已飽和的都會區,展店策略要從鄉村包圍城市,目標2年加盟店達150家。代銷方面,2016年因代銷「太平洋之森」及「太平洋蒔景」2個案完銷,帶動太屋獲利5,000萬,去年則小虧100萬元。
盧阿水指出,目前在手已有北市牯嶺街邊建邊售案,總銷近4億元,且已有5∼6件個案接觸中,今年代銷接案目標10億元。
太平洋房屋(簡稱太屋)已成立33年,早期不僅是全台第一家合法房仲業者,更與力霸房屋並列當時房仲龍頭;無奈2001年一場納莉風災,衝垮太設集團爆發財務危機,也成為太屋由盛而衰的轉捩點。
去年6月,太屋董事長一職由太設集團總裁章明強交棒給盧阿水,也是太屋首次由非章家人接任董座。盧阿水與太設集團頗具淵源,輔大會計系畢業,曾進入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後來進入宜蘭聯禾有線電視工作10年,在聯禾老闆柳逸義(目前也是太設副董事長)提拔下,於2013∼2015年擔任太設董事,去年成為太屋董事長。
盧阿水表示,太屋是老牌知名房仲,但以往較不擅長包裝行銷,希望能替太屋注入全新價值,從強化資訊系統、新產品應用等,拉回消費者對太屋的印象與價值,要讓品牌認知再次被看見,重新定位太屋為「房仲第一家」;雖未必是獲利第一或市占第一,但目標要做到創新第一。
對此,太屋昨日表發房仲結合空拍機看屋,他指出,空拍機的運用技術比AR、VR成熟,過去包括土地、農舍、透天厝、大樓都只能以平面照片呈現,透過空拍機可清楚拍攝整體面貌,物件位置與範圍邊界臨場感更高,藉由動態影片介紹提升房仲銷售能力。
太屋2016年底將直營全數轉為加盟後,目前僅剩彰化地區2家直營店,全台加盟店108家,盧阿水表示,代銷、直營、加盟三大方向是未來營運重心,其中,直營店將鎖定剛性需求強的雲彰南地區,目標2019年底新開4家直營店。
由於房仲業已是紅海,加盟店會以二、三線城市為主,避開房仲已飽和的都會區,展店策略要從鄉村包圍城市,目標2年加盟店達150家。代銷方面,2016年因代銷「太平洋之森」及「太平洋蒔景」2個案完銷,帶動太屋獲利5,000萬,去年則小虧100萬元。
盧阿水指出,目前在手已有北市牯嶺街邊建邊售案,總銷近4億元,且已有5∼6件個案接觸中,今年代銷接案目標10億元。
太平洋房屋昨(25)日宣布推出空拍機創新應用計畫,將空拍機拍攝土地、農舍等影片運用於物件資訊。
董事長盧阿水表示,近年房仲業科技運用從過去的360度、720度看屋、VR虛擬互動看屋到人工智慧(AI),多屬相對高門檻的科技;空拍機相對低門檻,業務員能輕鬆上手,也有助呈現土地、農舍、別墅等房地產全貌。
此外,代銷事業在集團推案「太平洋蒔景」、「太平洋之森」銷售亮麗,2016年二案完銷,挹注5,000萬元盈餘。
董事長盧阿水表示,近年房仲業科技運用從過去的360度、720度看屋、VR虛擬互動看屋到人工智慧(AI),多屬相對高門檻的科技;空拍機相對低門檻,業務員能輕鬆上手,也有助呈現土地、農舍、別墅等房地產全貌。
此外,代銷事業在集團推案「太平洋蒔景」、「太平洋之森」銷售亮麗,2016年二案完銷,挹注5,000萬元盈餘。
今年上半年六都移轉棟數年增逾2成,房市小陽春也帶動六都家戶 購屋比回升至1.62%,較去年上半年增加0.26個百分點;其中,台北 市上半年家戶購屋比來到1.06%,一甩去年同期每百戶不到1戶購屋 的慘況。
六都今年上半年買賣移轉棟數9萬8,633棟、年增20.67%,太平洋 房屋統計六都今年上半年的家戶購屋比,桃園市達2.16%居六都之冠 ,台中市2.01%次之,其餘四都也有1%以上水準,依序為新北市1. 66%、高雄市1.56%、台南市1.35%及台北市1.06%。
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雖然家戶購屋比1.06%為六都最低,但與去 年同期的0.88%相比增加0.18個百分點,回升至1%以上;而桃園市 則因為合宜住宅交屋墊高基期,導致家戶購戶比反較去年同期下滑0 .24個百分點。
根據太平洋房屋調查,多數買賣方對房價會持續盤整皆有共識,但 對下修幅度存有不小落差,買方認為要續修20%以上才想進場購屋, 但僅有1成賣方認同,5成賣方甚至只願意再讓利5%。
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章克勤表示,近期出現的遞延買氣,的確讓家 戶購屋比表現反轉向上,但拉抬力道並不大,以六都來看平均僅年增 0.18到0.49個百分點,量能要繼續上爬,關鍵還是買賣雙方對價格的 認知度。
章克勤指出,現在是買方市場,買方才是決定價格的人,若屋主沒 有讓利到買方有感,交易量就會再次陷入停滯,讓利才是王道趨勢下 ,房市不脫「有量無價、有價無量」的格局。
六都今年上半年買賣移轉棟數9萬8,633棟、年增20.67%,太平洋 房屋統計六都今年上半年的家戶購屋比,桃園市達2.16%居六都之冠 ,台中市2.01%次之,其餘四都也有1%以上水準,依序為新北市1. 66%、高雄市1.56%、台南市1.35%及台北市1.06%。
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雖然家戶購屋比1.06%為六都最低,但與去 年同期的0.88%相比增加0.18個百分點,回升至1%以上;而桃園市 則因為合宜住宅交屋墊高基期,導致家戶購戶比反較去年同期下滑0 .24個百分點。
根據太平洋房屋調查,多數買賣方對房價會持續盤整皆有共識,但 對下修幅度存有不小落差,買方認為要續修20%以上才想進場購屋, 但僅有1成賣方認同,5成賣方甚至只願意再讓利5%。
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章克勤表示,近期出現的遞延買氣,的確讓家 戶購屋比表現反轉向上,但拉抬力道並不大,以六都來看平均僅年增 0.18到0.49個百分點,量能要繼續上爬,關鍵還是買賣雙方對價格的 認知度。
章克勤指出,現在是買方市場,買方才是決定價格的人,若屋主沒 有讓利到買方有感,交易量就會再次陷入停滯,讓利才是王道趨勢下 ,房市不脫「有量無價、有價無量」的格局。
房價造成北台灣人口大遷徙,北市因高房價、每月平均房貸超過5萬元,造成去年北市人口移出創下近2萬人新高,反觀桃園平均房貸不到2萬,成為北台灣人口遷入主要區域,連續兩年淨遷入人口皆超過3萬人。
太平洋房屋統計實價資訊,今年第一季北市20∼40坪住宅平均總價約1,523萬元,以房貸7成、貸款20年、房貸利率2%計算,平均每月繳交房貸金額近5.4萬元。
以同樣條件來看,新北市平均總價876萬元,每月平均房貸金額約3.1萬元;桃園市平均總價僅500萬元,每月房貸金額1.77萬元;基隆市每月房貸更僅需1.23萬元。
因為雙北市房價居高不下,北台灣人口出現「棄蛋黃、擁蛋殼」的人口大遷徙,根據內政部的淨遷入統計,發現雙北市外移人口逐年上升,其中,2014年房價來到最高點,2015年北市淨遷出人口達9,386人,到了2016年淨遷出人口更爆增至1萬9,116人,今年前4月則為5,902人。
新北市方面,從2014年至今年前4月,淨遷出人口分別為4,780人、1萬312人、2,511人及786人。
而以往被視為蛋殼區的桃園市、基隆市,反躍升為國人大量移居的地區,其中,桃園市成為移入人口最大宗地區,2014年淨遷入人口為7,984人,2015、2016年連續兩年淨遷入暴增至3萬6,668人及3萬834人,今年前4月為9,107人。
太平洋房屋副總章克勤表示,目前房市是總價當道,就像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首購族則是逐「低總價宅」而居,桃園、基隆的崛起,一是因為鄰近雙北市都會區,上班通勤方便,二來政府的重大建設也是關鍵,桃園市自2014年底升格為直轄市後,淨遷入人口呈倍數成長;基隆市近幾年則受惠建商的大型造鎮案,2016年起淨遷入人口由黑翻紅。
太平洋房屋統計實價資訊,今年第一季北市20∼40坪住宅平均總價約1,523萬元,以房貸7成、貸款20年、房貸利率2%計算,平均每月繳交房貸金額近5.4萬元。
以同樣條件來看,新北市平均總價876萬元,每月平均房貸金額約3.1萬元;桃園市平均總價僅500萬元,每月房貸金額1.77萬元;基隆市每月房貸更僅需1.23萬元。
因為雙北市房價居高不下,北台灣人口出現「棄蛋黃、擁蛋殼」的人口大遷徙,根據內政部的淨遷入統計,發現雙北市外移人口逐年上升,其中,2014年房價來到最高點,2015年北市淨遷出人口達9,386人,到了2016年淨遷出人口更爆增至1萬9,116人,今年前4月則為5,902人。
新北市方面,從2014年至今年前4月,淨遷出人口分別為4,780人、1萬312人、2,511人及786人。
而以往被視為蛋殼區的桃園市、基隆市,反躍升為國人大量移居的地區,其中,桃園市成為移入人口最大宗地區,2014年淨遷入人口為7,984人,2015、2016年連續兩年淨遷入暴增至3萬6,668人及3萬834人,今年前4月為9,107人。
太平洋房屋副總章克勤表示,目前房市是總價當道,就像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首購族則是逐「低總價宅」而居,桃園、基隆的崛起,一是因為鄰近雙北市都會區,上班通勤方便,二來政府的重大建設也是關鍵,桃園市自2014年底升格為直轄市後,淨遷入人口呈倍數成長;基隆市近幾年則受惠建商的大型造鎮案,2016年起淨遷入人口由黑翻紅。
房市業者表示,現在房市以實際住屋需求為主,缺乏外資進駐與陸客來台的因素,2017年商辦與店面市場恐持續下探。
太平洋房屋行銷顧問李季鴻指出,全球經濟不振,對外,台灣缺乏外資來台的誘因,對內,台灣企業也不景氣,未能擴大規模,商辦市場缺少需求。
過去不時傳出創新高價的黃金店面,在陸客大減後,即便連黃金商圈的忠孝東區也屢傳店面空置率過高,台灣房屋智庫資深分析師陳炳辰指出,店面空置窘況今年將達到高峰,主因為2013年不動產市場與國內觀光消費盛世所承租的五年約店面,2017年租約將陸續到期。
遊客退潮,加上內需無法支撐逛街產業下,降租成為唯一解方,包括愛迪達、頂呱呱、前身金石堂的星巴克一致降租,但像是Miss Sofi、前糖朝餐廳持有方租金姿態仍高,若延續此態勢,今年恐面臨店面空置高峰。
太平洋房屋行銷顧問李季鴻指出,全球經濟不振,對外,台灣缺乏外資來台的誘因,對內,台灣企業也不景氣,未能擴大規模,商辦市場缺少需求。
過去不時傳出創新高價的黃金店面,在陸客大減後,即便連黃金商圈的忠孝東區也屢傳店面空置率過高,台灣房屋智庫資深分析師陳炳辰指出,店面空置窘況今年將達到高峰,主因為2013年不動產市場與國內觀光消費盛世所承租的五年約店面,2017年租約將陸續到期。
遊客退潮,加上內需無法支撐逛街產業下,降租成為唯一解方,包括愛迪達、頂呱呱、前身金石堂的星巴克一致降租,但像是Miss Sofi、前糖朝餐廳持有方租金姿態仍高,若延續此態勢,今年恐面臨店面空置高峰。
房市回溫?五大銀行新增房貸2016年12月升至446.52億元,寫下一年來新高,但是否就此能持續向上,銀行業者及部分房仲業者認為,恐是曇花一現,未來回落機率較高。
而2016年12月新增房貸以446.52億元,寫下一年來新高,但去年整年新增房貸僅4357億元,創下2006年以來的11年新低,並連續兩年不及5000億元大關,雖然今年房市整體交易量有機會向上,但新增房貸2017年是否有機會觸底回升?業者認為,「還很難說」。
銀行業者指出,現在房市主要為自住市場,相較於過去,較不會大起大落,今年缺乏大好的理由,持平機率高,不過因現在房市反轉,房價下跌,銀行在鑑價與放款成數也較保守,也會導致新增房貸數據較為收斂。
太平洋房屋行銷顧問李季鴻指出,年底不僅為交屋旺季,且年關前有資金需求者也會拿房增貸,都是導致去年12月新增房貸提升的原因,而今年房市並無太多利多,要見明顯好轉並不容易。
香港商匯泓不動產投資顧問協理吳懿倫分析,由於新增房貸除中古屋交易外,也包含新屋過戶,而過去兩三年房市熱,新屋交易量大,不少價高新屋去年完工過戶,而使新增房貸增加,不過今年新屋過戶量應會減少,將導致新增房貸金額降低。
而2016年12月新增房貸以446.52億元,寫下一年來新高,但去年整年新增房貸僅4357億元,創下2006年以來的11年新低,並連續兩年不及5000億元大關,雖然今年房市整體交易量有機會向上,但新增房貸2017年是否有機會觸底回升?業者認為,「還很難說」。
銀行業者指出,現在房市主要為自住市場,相較於過去,較不會大起大落,今年缺乏大好的理由,持平機率高,不過因現在房市反轉,房價下跌,銀行在鑑價與放款成數也較保守,也會導致新增房貸數據較為收斂。
太平洋房屋行銷顧問李季鴻指出,年底不僅為交屋旺季,且年關前有資金需求者也會拿房增貸,都是導致去年12月新增房貸提升的原因,而今年房市並無太多利多,要見明顯好轉並不容易。
香港商匯泓不動產投資顧問協理吳懿倫分析,由於新增房貸除中古屋交易外,也包含新屋過戶,而過去兩三年房市熱,新屋交易量大,不少價高新屋去年完工過戶,而使新增房貸增加,不過今年新屋過戶量應會減少,將導致新增房貸金額降低。
前幾年房市大好,建商競相推出大坪數物件,統計104年實價資訊發現,雙北市屋齡5年內新成屋,相較31年以上老屋,坪數多出2倍之多,平均房價也高出2.3∼2.7倍,但在房市景氣急轉直後,去年大坪數物件交易比重已開始下滑,目前自住客為市場主流下,預料未來大坪數物件將不再吃香。
太平洋房屋統計實價資訊,104年北市平均購屋面積為37.5坪、新北市38.7坪,因先前建商推案以大坪數物件為主,北市民眾購買的5年內新成屋平均面積為62坪,新北市則是52.1坪。而北市31年以上的老屋平均面積為28.9坪、新北市25.4坪,新成屋與老屋坪數差距達2倍以上。
以房價來看,北市5年內新成屋平均總價落在4,318萬元,比31年以上的老屋1,609萬元貴2.7倍,新北市新成屋平均總價約1,751萬元,比老屋的774萬元貴上1.3倍。
太平洋房屋副總章克勤表示,去年開始房市急轉直下,北市61坪以上住宅交易比重由103年的16.8%下滑至13.7%,新北市也由14.8%滑落至11.8%,各下滑約3個百分點。雙北市21∼40坪產品最受民眾青睞,北市交易占比達44.3%、新北市則高達48.5%,顯示多數買方仍舊傾向選擇3房的產品。
太平洋房屋統計實價資訊,104年北市平均購屋面積為37.5坪、新北市38.7坪,因先前建商推案以大坪數物件為主,北市民眾購買的5年內新成屋平均面積為62坪,新北市則是52.1坪。而北市31年以上的老屋平均面積為28.9坪、新北市25.4坪,新成屋與老屋坪數差距達2倍以上。
以房價來看,北市5年內新成屋平均總價落在4,318萬元,比31年以上的老屋1,609萬元貴2.7倍,新北市新成屋平均總價約1,751萬元,比老屋的774萬元貴上1.3倍。
太平洋房屋副總章克勤表示,去年開始房市急轉直下,北市61坪以上住宅交易比重由103年的16.8%下滑至13.7%,新北市也由14.8%滑落至11.8%,各下滑約3個百分點。雙北市21∼40坪產品最受民眾青睞,北市交易占比達44.3%、新北市則高達48.5%,顯示多數買方仍舊傾向選擇3房的產品。
雙北市「新屋」失寵、「老屋」吃香!房產業者統計,北市21年以上老屋房價比5年內新屋便宜超過2,000萬,新北市價差也近900萬,造成新屋交易占比逐年下滑;統計近3年來,雙北市新屋交易占比分別減少28.4、17.4個百分點,北市新屋占整體物件成交比重掉到2成以下,老屋占比則超過5成,至於新北市則各占3成左右。
太平洋房屋統計實價資料顯示,2015年北市住宅平均總價為2,246萬元,其中,5年以內為4,012萬元、6∼10年為2,189萬元、11∼20年為1,956萬元、21年以上為1,707萬元,老屋、新屋價差高達2,305萬元;新北市方面,住宅平均總價為1,220萬元,5年內新屋為1,743萬元、21年以上老屋為874萬元,兩者價差達869萬元。
有鑑於屋齡高低對總價有顯著的影響,在目前自住當道的時候,選擇購買5年以內的新屋比重逐年減少,北市從2013年的47.3%一路下滑至2015年的18.9%,共少了28.4個百分點;新北市則是由原先的50%,下降至35.2%、32.6%,3年減少17.4個百分點。
在房價高不可攀的時代,老屋相對顯得吃香,北市21年以上的成交住宅比重,在2013年只有36%,2014年增加至47%,2015年持續攀升達52.6%,3年增加了16.6個百分點。另新北市老屋交易占比由23%增加至28.4%,2015年來到31.3%,3年增加8.3個百分點。
太平洋房屋副總章克勤表示,「低總價」是老屋近幾年受到市場歡迎的關鍵,民眾偏好的轉變,除了因為新成屋行情高,北市在2014年7月1日以後才領得使照住宅,適用新房屋標準單價,持有稅成本大幅增加,也衝擊新屋買氣。反觀老屋,除擁有總價優勢,建物逐年折舊,房屋稅也相對低,是高價雙北市中,CP值較高的選擇。
太平洋房屋統計實價資料顯示,2015年北市住宅平均總價為2,246萬元,其中,5年以內為4,012萬元、6∼10年為2,189萬元、11∼20年為1,956萬元、21年以上為1,707萬元,老屋、新屋價差高達2,305萬元;新北市方面,住宅平均總價為1,220萬元,5年內新屋為1,743萬元、21年以上老屋為874萬元,兩者價差達869萬元。
有鑑於屋齡高低對總價有顯著的影響,在目前自住當道的時候,選擇購買5年以內的新屋比重逐年減少,北市從2013年的47.3%一路下滑至2015年的18.9%,共少了28.4個百分點;新北市則是由原先的50%,下降至35.2%、32.6%,3年減少17.4個百分點。
在房價高不可攀的時代,老屋相對顯得吃香,北市21年以上的成交住宅比重,在2013年只有36%,2014年增加至47%,2015年持續攀升達52.6%,3年增加了16.6個百分點。另新北市老屋交易占比由23%增加至28.4%,2015年來到31.3%,3年增加8.3個百分點。
太平洋房屋副總章克勤表示,「低總價」是老屋近幾年受到市場歡迎的關鍵,民眾偏好的轉變,除了因為新成屋行情高,北市在2014年7月1日以後才領得使照住宅,適用新房屋標準單價,持有稅成本大幅增加,也衝擊新屋買氣。反觀老屋,除擁有總價優勢,建物逐年折舊,房屋稅也相對低,是高價雙北市中,CP值較高的選擇。
2015年房市不只量縮,價格也全面失守!房產業者統計內政部實價登錄,近1年最新住宅成交單價,六都房價全部下滑,與最高點相比,新北市跌幅11.6%最大,台北市每坪價差下修5.1萬元最多;業者預估,今年房價溫和修正態勢將持續,全年「價跌量平」狀態機率較高。
太平洋房屋根據實價登錄統計近1年(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房價發現,六都房價以新北市跌逾1成最多,該區近1年房價最高點為2015年6月的32.8萬元,但2015年10月跌至29萬元,下滑幅度達11.6%,跌幅居六都之冠。
但從每坪單價來看,新北市每坪僅減少3.8萬元,反倒是基期高的台北市,從2015年3月的最高點60.5萬元,跌至2015年10月的55.4萬元,雖然衰退幅度只有8.4%,但每坪房價下修了5.1萬元。其餘各都會區,桃園市下跌7.9%、台中市下滑8.7%、台南市下修最少僅1.1%,高雄市則下跌9.7%。
從房價變化也可以發現,包括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及高雄市,從7、8月開始,房價逐月下修,而台北市更是提早修正,從5月起就一路下滑,平均單價從59.7萬元衰退至55.4萬元,5個月就少了4.3萬元,跌幅達7.2%。
此外,從信義房價指數也可看出此一趨勢,去年第3季信義房價指數顯示,台北市房價季減約1.17%,但新北市房價下跌速度超越台北市,房價指數季減幅高達4.25%,和去年相比房價指數更下跌了5.3%,季下滑與年度下滑的幅度居六都之冠。
去年第3季台中地區房價指數也出現高檔回檔整理的走勢,而高雄市房價指數雖然並未出現明顯回檔,但上漲動能已經趨緩,房價修正趨勢已擴散到中南部。
信義房屋企研室經理蘇啟榮表示,房價從北部往南部蔓延下修趨勢不變,2014年北市房價率先走跌,新北市則在2015年第3季才出現較明顯下跌。
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章克勤認為,房市最壞的情況已過去,剛性需求會在下半年逐漸出現,交易量不會大幅回升,但也不會再萎縮,今年沒有比去年差的理由。
太平洋房屋根據實價登錄統計近1年(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房價發現,六都房價以新北市跌逾1成最多,該區近1年房價最高點為2015年6月的32.8萬元,但2015年10月跌至29萬元,下滑幅度達11.6%,跌幅居六都之冠。
但從每坪單價來看,新北市每坪僅減少3.8萬元,反倒是基期高的台北市,從2015年3月的最高點60.5萬元,跌至2015年10月的55.4萬元,雖然衰退幅度只有8.4%,但每坪房價下修了5.1萬元。其餘各都會區,桃園市下跌7.9%、台中市下滑8.7%、台南市下修最少僅1.1%,高雄市則下跌9.7%。
從房價變化也可以發現,包括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及高雄市,從7、8月開始,房價逐月下修,而台北市更是提早修正,從5月起就一路下滑,平均單價從59.7萬元衰退至55.4萬元,5個月就少了4.3萬元,跌幅達7.2%。
此外,從信義房價指數也可看出此一趨勢,去年第3季信義房價指數顯示,台北市房價季減約1.17%,但新北市房價下跌速度超越台北市,房價指數季減幅高達4.25%,和去年相比房價指數更下跌了5.3%,季下滑與年度下滑的幅度居六都之冠。
去年第3季台中地區房價指數也出現高檔回檔整理的走勢,而高雄市房價指數雖然並未出現明顯回檔,但上漲動能已經趨緩,房價修正趨勢已擴散到中南部。
信義房屋企研室經理蘇啟榮表示,房價從北部往南部蔓延下修趨勢不變,2014年北市房價率先走跌,新北市則在2015年第3季才出現較明顯下跌。
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章克勤認為,房市最壞的情況已過去,剛性需求會在下半年逐漸出現,交易量不會大幅回升,但也不會再萎縮,今年沒有比去年差的理由。
房地合一稅制今年初上路,大量新成屋趕在去年底前完成登記交屋,六都政府昨(4)日公布去年12月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合計為3.6萬件,月增101%。房仲業者為此上修去年全年交易量,由原預估約27萬件上修至挑戰29萬件。
展望今年房市,多數業者仍保守預估,今年交易量僅微幅升溫,價格下修趨勢不變。
六都12月買賣移轉件數全面噴出,台北市、台中市及台南市月增幅逾一倍,其中以台南月增148%最高,而新北市月增幅也達九成,桃園、高雄逾七成,而台中、台南二地甚至創下了1999年有統計以來單月新高。
不過,多數房仲業者並未明顯感受去年12月中古屋市場交易明顯升溫,業者分析,12月買賣移轉件數爆出大量,多數來自建商趕在年底前交屋,讓新購房屋可適用房地合一稅實施前的舊制。
台灣房屋資深分析師陳炳辰表示,以年底交屋熱潮,加計尚未公布的非六都數據,推估去年全台交易量可望逾28萬件、甚至挑戰29萬件,不過仍是2001年以來的新低。
展望今年房市,全國不動產總經理石吉平表示,今年政府有機會持續放鬆信用管制,預估全年交易量約30萬件,其中自住將占九成,長期置產收益型不動產約占一成,自住換屋族將開始進場,收益型不動產如新興重劃區店面及中南部可當做辦公室、隔多間套房的透天厝,仍可吸引置產族。
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章克勤認為,今年房市仍是自住買方主導,上半年市場持平,待新政府執政、政經環境穩定後,遞延的剛性需求將逐漸出籠,今年市場可望緩步回穩。
展望今年房市,多數業者仍保守預估,今年交易量僅微幅升溫,價格下修趨勢不變。
六都12月買賣移轉件數全面噴出,台北市、台中市及台南市月增幅逾一倍,其中以台南月增148%最高,而新北市月增幅也達九成,桃園、高雄逾七成,而台中、台南二地甚至創下了1999年有統計以來單月新高。
不過,多數房仲業者並未明顯感受去年12月中古屋市場交易明顯升溫,業者分析,12月買賣移轉件數爆出大量,多數來自建商趕在年底前交屋,讓新購房屋可適用房地合一稅實施前的舊制。
台灣房屋資深分析師陳炳辰表示,以年底交屋熱潮,加計尚未公布的非六都數據,推估去年全台交易量可望逾28萬件、甚至挑戰29萬件,不過仍是2001年以來的新低。
展望今年房市,全國不動產總經理石吉平表示,今年政府有機會持續放鬆信用管制,預估全年交易量約30萬件,其中自住將占九成,長期置產收益型不動產約占一成,自住換屋族將開始進場,收益型不動產如新興重劃區店面及中南部可當做辦公室、隔多間套房的透天厝,仍可吸引置產族。
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章克勤認為,今年房市仍是自住買方主導,上半年市場持平,待新政府執政、政經環境穩定後,遞延的剛性需求將逐漸出籠,今年市場可望緩步回穩。
受到年底前建商趕交屋,與民眾搶房地合一上路前舊制熱潮下,六都2015年12月買賣移轉「爆量」噴出,雙北市、台中市及台南市月增率呈倍數成長,六都單月合計移轉量3.6萬棟、月增1倍。
而受年底房市交易狂拉尾盤激勵,2015全年移轉量有機會挑戰29萬棟,但仍是14年來的新低量,雙北全年交易量也同步寫下史上新低紀錄。
搶搭房地合一上路前舊制最後末班車,六都12月移轉量同步出現噴出走勢,北市移轉棟數一口氣跳增到5,497棟,月增幅高達117%、新北市為7,754棟,月增近1倍。
桃園市在多筆大案交屋下,12月移轉量為6,064棟、月增幅77.4%。
台中市移轉量達到8,169棟的高峰,月增達111.2%,台灣房屋崇文燊鴻特許加盟店總經理林映辰表示,台中市12月移轉量位居六都之冠,主要是七期與十二重劃區包括「台中帝寶」、「寶輝世紀花園」,以及商辦「紐約CBD」等出現交屋潮所致。
台南市12月移轉量為3,980棟、月增147.8%,增幅居六都之冠,高雄市移轉量則為4,969棟,月增也達76.5%。
12月房市「爆量」演出,讓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移轉量都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累計六都單月移轉量為3萬6,433棟、月增1倍、年增56.4%。
太平洋房屋副總章克勤表示,儘管12月房市移轉量強拉尾盤,但以六都2015全年表現來看,僅台南市2萬1,096棟,年小幅成長4.8%,其餘五都移轉棟數持續落底。
跌幅最深的是新北市5萬447棟、年減16.5%,桃園市3萬8,124棟次之、年減12.7%,高雄市3萬4,845棟、年減10.2%,台中市4萬4,412棟、年減7.3%,北市2萬9,904棟、年減6.6%,雙北市全年交易量同步寫下史上新低紀錄。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2015年前11月全國移轉棟數24.5萬棟,而六都12月移轉量為3.6萬棟,以六都移轉占全國的75%∼80%推估,2015全年移轉量有機會挑戰29萬棟,但仍是2001年後的新低量。
而受年底房市交易狂拉尾盤激勵,2015全年移轉量有機會挑戰29萬棟,但仍是14年來的新低量,雙北全年交易量也同步寫下史上新低紀錄。
搶搭房地合一上路前舊制最後末班車,六都12月移轉量同步出現噴出走勢,北市移轉棟數一口氣跳增到5,497棟,月增幅高達117%、新北市為7,754棟,月增近1倍。
桃園市在多筆大案交屋下,12月移轉量為6,064棟、月增幅77.4%。
台中市移轉量達到8,169棟的高峰,月增達111.2%,台灣房屋崇文燊鴻特許加盟店總經理林映辰表示,台中市12月移轉量位居六都之冠,主要是七期與十二重劃區包括「台中帝寶」、「寶輝世紀花園」,以及商辦「紐約CBD」等出現交屋潮所致。
台南市12月移轉量為3,980棟、月增147.8%,增幅居六都之冠,高雄市移轉量則為4,969棟,月增也達76.5%。
12月房市「爆量」演出,讓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移轉量都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累計六都單月移轉量為3萬6,433棟、月增1倍、年增56.4%。
太平洋房屋副總章克勤表示,儘管12月房市移轉量強拉尾盤,但以六都2015全年表現來看,僅台南市2萬1,096棟,年小幅成長4.8%,其餘五都移轉棟數持續落底。
跌幅最深的是新北市5萬447棟、年減16.5%,桃園市3萬8,124棟次之、年減12.7%,高雄市3萬4,845棟、年減10.2%,台中市4萬4,412棟、年減7.3%,北市2萬9,904棟、年減6.6%,雙北市全年交易量同步寫下史上新低紀錄。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2015年前11月全國移轉棟數24.5萬棟,而六都12月移轉量為3.6萬棟,以六都移轉占全國的75%∼80%推估,2015全年移轉量有機會挑戰29萬棟,但仍是2001年後的新低量。
2015年房市有夠冷!初步統計,今年全台移轉棟數約27萬棟,創下14年新低,推估全台家戶購屋比約3.2%,等於每100戶僅剩3.2戶購屋,不僅連續2年下滑,也是近15年以來最低水準;雙北市家戶購屋比也僅2.6%及3.1%,雙雙寫下史上新低。
「家戶購屋比」是由房屋買賣移轉棟數除以家庭戶數而得,可以反映該地區民眾的購屋意願與購屋強度。
統計以來,全台買賣移轉棟數最低落在2001年的25.9萬棟,當年家戶購屋比為3.8%,今年全台移轉棟數恐創下14年來新低約27萬棟,在家戶數由2001年678萬戶增至今年846萬戶,推估今年全台家戶購屋比約3.2%,改寫15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進一步分析六都狀況,桃園市今年家戶數約75萬戶,預估全年移轉棟數約3.5萬棟,全年家戶購屋比約4.7%、每100戶有4.7戶購屋,此數值居六都之冠,台中市4.3%次之,新北市及高雄市3.1%並列第三。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台北市家戶數突破百萬戶,僅次新北市及高雄市,但受房市買氣急凍下,推估北市今年移轉棟數僅2.7萬棟,家戶購屋比約2.6%,不僅在六都敬陪末座,還創下北市史上最低購屋紀錄。
新北市家戶購屋比3.1%,雖在六都中排名第三,但新北家數數高達151萬戶,居六都之冠,推估新北市今年全年移轉棟數僅4.7萬棟,家戶購屋比也將創下史上新低。
太平洋房屋副總章克勤分析,台北市從持有稅下手,今年有感上調了房屋標準單價、路段率、豪宅加成稅、囤房稅率等,除直接衝擊新屋與豪宅市場,也影響民眾對房市的信心,寧可觀望而不進場,是台北市買氣衰退的最主要關鍵。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雙北市移轉量不到高峰時期的一半,房市量能創歷史新低,已完全是自住剛性需求的最谷底,在所有不確定因素降低,房市政策鬆綁,利空出盡下,預估明年房市將重谷底重新出發。
「家戶購屋比」是由房屋買賣移轉棟數除以家庭戶數而得,可以反映該地區民眾的購屋意願與購屋強度。
統計以來,全台買賣移轉棟數最低落在2001年的25.9萬棟,當年家戶購屋比為3.8%,今年全台移轉棟數恐創下14年來新低約27萬棟,在家戶數由2001年678萬戶增至今年846萬戶,推估今年全台家戶購屋比約3.2%,改寫15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進一步分析六都狀況,桃園市今年家戶數約75萬戶,預估全年移轉棟數約3.5萬棟,全年家戶購屋比約4.7%、每100戶有4.7戶購屋,此數值居六都之冠,台中市4.3%次之,新北市及高雄市3.1%並列第三。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台北市家戶數突破百萬戶,僅次新北市及高雄市,但受房市買氣急凍下,推估北市今年移轉棟數僅2.7萬棟,家戶購屋比約2.6%,不僅在六都敬陪末座,還創下北市史上最低購屋紀錄。
新北市家戶購屋比3.1%,雖在六都中排名第三,但新北家數數高達151萬戶,居六都之冠,推估新北市今年全年移轉棟數僅4.7萬棟,家戶購屋比也將創下史上新低。
太平洋房屋副總章克勤分析,台北市從持有稅下手,今年有感上調了房屋標準單價、路段率、豪宅加成稅、囤房稅率等,除直接衝擊新屋與豪宅市場,也影響民眾對房市的信心,寧可觀望而不進場,是台北市買氣衰退的最主要關鍵。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雙北市移轉量不到高峰時期的一半,房市量能創歷史新低,已完全是自住剛性需求的最谷底,在所有不確定因素降低,房市政策鬆綁,利空出盡下,預估明年房市將重谷底重新出發。
年底購屋旺季來臨、加上趕搭舊制輕稅潮激勵,年尾房市盼來一波小陽春,台北市、新北市中古屋的買賣交易量微增、銷售天數也隨之縮短;不過,房市終究還籠罩在冰風暴中,房仲業預期,2015年雙北市的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恐將刷新歷史新低紀錄,台北市力保3萬件,新北市面臨5萬件保衛戰。
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章克勤昨(15)日表示,2015年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的住宅成交物件,下半年平均銷售天數都比上半年縮短,台北市從80.4天減少為68.2天、縮短12.2天;新北市則從83.5天減少至55.4天,大幅縮短28.1天、將近1個月。
不過,章克勤指出,第四季短暫回溫,不代表未來市場的好轉;2016年房市走勢,待總統大選塵埃落定後,新政府對房地產的政策,將是影響明年市場的變數,預估第二季後會逐漸明朗。
就目前公布的雙北市建物買賣移轉資料觀察,市場憂心2015年不只全台會創下2002年以來交易新低點紀錄,雙北市甚至將刷新史上最低交易量的紀錄。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根據最新統計,台北市1月至11月累計建物買賣移轉量僅有2萬4,407棟,新北市也僅有4萬2693棟;由於僅剩下一個月,若依奢侈稅實施後台北市平均每月移轉僅有2-3,000棟,新北市也僅達3-5,000棟來推估,如果12月分沒有出現爆量的驚喜,那麼幾乎可以確定,2015年雙北市將寫下史上最低量;估計台北市全年力保3萬件大關,新北市面臨5萬件保衛戰。
展望2016年,徐佳馨表示,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正式實施,由於奢侈稅退場,平轉或小賠的投資客將有機會出售,屆時賣壓沈重區域的價格修正幅度會較大。
目前雙北市建物買賣移轉件數的最低點,出現在2014年,當時由於2011年奢侈稅上路、之後2013年奢侈稅滿兩年,投資客手中的存貨大舉解禁求售,拉抬交易量一度回升,但僅曇花一現,2014年台北市下滑至3.2萬件,新北市則約6萬件,為史上最低量。
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章克勤昨(15)日表示,2015年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的住宅成交物件,下半年平均銷售天數都比上半年縮短,台北市從80.4天減少為68.2天、縮短12.2天;新北市則從83.5天減少至55.4天,大幅縮短28.1天、將近1個月。
不過,章克勤指出,第四季短暫回溫,不代表未來市場的好轉;2016年房市走勢,待總統大選塵埃落定後,新政府對房地產的政策,將是影響明年市場的變數,預估第二季後會逐漸明朗。
就目前公布的雙北市建物買賣移轉資料觀察,市場憂心2015年不只全台會創下2002年以來交易新低點紀錄,雙北市甚至將刷新史上最低交易量的紀錄。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根據最新統計,台北市1月至11月累計建物買賣移轉量僅有2萬4,407棟,新北市也僅有4萬2693棟;由於僅剩下一個月,若依奢侈稅實施後台北市平均每月移轉僅有2-3,000棟,新北市也僅達3-5,000棟來推估,如果12月分沒有出現爆量的驚喜,那麼幾乎可以確定,2015年雙北市將寫下史上最低量;估計台北市全年力保3萬件大關,新北市面臨5萬件保衛戰。
展望2016年,徐佳馨表示,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正式實施,由於奢侈稅退場,平轉或小賠的投資客將有機會出售,屆時賣壓沈重區域的價格修正幅度會較大。
目前雙北市建物買賣移轉件數的最低點,出現在2014年,當時由於2011年奢侈稅上路、之後2013年奢侈稅滿兩年,投資客手中的存貨大舉解禁求售,拉抬交易量一度回升,但僅曇花一現,2014年台北市下滑至3.2萬件,新北市則約6萬件,為史上最低量。
明年房地合一稅上路,房仲業者普遍認為,今年第3季是近年來最交易低迷的一段時間,雖然最後輕稅期買盤力道並不如預期強勁,不過隨著不確定因素消除、打房力道有益見寬鬆之勢,加上第4季為傳統購屋旺季,年底交易量可望逐步回穩。
住商不動產副總經理劉明哲指出,從10月開始,屋主降價意願增加,不動產交易已趨活絡,加上部分想要適用舊制的買方入市,使房市交易量略為回溫,其中又以優質地段、降價幅度大、高性價比的保本產品,最能吸引買方目光。
太平洋房屋副總理章克勤表示,在政府積極的控管下,投資客淡出市場,房市改由買方當家,雖然目前房市面臨盤整,但待明年房地合一稅新制上路,及總統大選過後不確定因素消失,市場可望緩步回穩,有意購屋的自住客不妨抓住時機進場,會有較多的議價空間。
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今年換屋族的比例為五年來最高,雙北市的比重都突破三成。
住商不動產副總經理劉明哲指出,從10月開始,屋主降價意願增加,不動產交易已趨活絡,加上部分想要適用舊制的買方入市,使房市交易量略為回溫,其中又以優質地段、降價幅度大、高性價比的保本產品,最能吸引買方目光。
太平洋房屋副總理章克勤表示,在政府積極的控管下,投資客淡出市場,房市改由買方當家,雖然目前房市面臨盤整,但待明年房地合一稅新制上路,及總統大選過後不確定因素消失,市場可望緩步回穩,有意購屋的自住客不妨抓住時機進場,會有較多的議價空間。
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今年換屋族的比例為五年來最高,雙北市的比重都突破三成。
總價千萬也能入住台北市!房仲業者統計今年前9月實價資訊,台北市有25.5%的住宅交易總價在1,000萬元以下,各行政區中以萬華區52.7%的占比最高,大同區44.5%居次,第3是中山區36.1%;另文山區、北投區也各有29.5%、27.1%。
太平洋房屋根據實價資訊統計,北市住宅物件交易有1/4比重總價在千萬元內,以北市12個行政區來看,萬華區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住宅成交總價不到千萬元、占比為52.7%,顛覆許多人「台北居大不易」的刻板印象。
太平洋房屋副總章克勤表示,除中山區是因套房產品多,增加區域內的低總價住宅比重,其餘皆屬北市相對低單價的蛋白區;其中萬華區、大同區的開發較早,生活機能完善,而文山區、北投區雖屬北市外圍,但有捷運淡水信義線、文湖線、松山新店線加持,交通機能不差。
章克勤指出,北市總價1,000萬的房子,至少要有300萬的自備款,對首購族負擔不輕,但新北市也有不少600萬以下的平價宅,像是台鐵沿線的鶯歌、樹林區,600萬內交易占比分別為59%及24.6%;而一河之隔的八里區、淡水區,占比也有41.5%、29.3%。
在政府積極控管下,投資客淡出市場,房市翻轉由買方當家,章克勤認為,目前房市面臨盤整,但待明年房地合一新制上路及總統大選過後,不確定因素消失,市場可望緩步回穩。
太平洋房屋根據實價資訊統計,北市住宅物件交易有1/4比重總價在千萬元內,以北市12個行政區來看,萬華區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住宅成交總價不到千萬元、占比為52.7%,顛覆許多人「台北居大不易」的刻板印象。
太平洋房屋副總章克勤表示,除中山區是因套房產品多,增加區域內的低總價住宅比重,其餘皆屬北市相對低單價的蛋白區;其中萬華區、大同區的開發較早,生活機能完善,而文山區、北投區雖屬北市外圍,但有捷運淡水信義線、文湖線、松山新店線加持,交通機能不差。
章克勤指出,北市總價1,000萬的房子,至少要有300萬的自備款,對首購族負擔不輕,但新北市也有不少600萬以下的平價宅,像是台鐵沿線的鶯歌、樹林區,600萬內交易占比分別為59%及24.6%;而一河之隔的八里區、淡水區,占比也有41.5%、29.3%。
在政府積極控管下,投資客淡出市場,房市翻轉由買方當家,章克勤認為,目前房市面臨盤整,但待明年房地合一新制上路及總統大選過後,不確定因素消失,市場可望緩步回穩。
全台六都昨(2)日公布10月房市買賣移轉件數,相較前九月交易量觸底後明顯回穩,六都合計月增約6%,以新北市回升近二成最高。
根據六都房市10月移轉數據,以及今年全台前九月買賣移轉累計約20萬件,再加上年底交屋潮,房仲業者預估,今年全年全台買賣移轉件數約27萬件。
統計10月北北桃買賣移轉件雖仍處低檔水位,不過六都中除台北市及高雄市外,10月買賣移轉件數都較9月增加。以多家大型房仲品牌業績回溫,年底進入交屋旺季推估,本月買賣移轉件數可望進一步推升。
觀察10月買賣移轉件數,台北市2,241件、月減7.4%;新北市3,862件,月增19.8%。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台北市10月交易量雖較前月衰退,但仍是今年以來第四高,擺脫成交量月月破底的疲弱走勢,雙北市合計逾6,000件,是近三個月來最佳的一個月,雙北房市已經出現底部止穩跡象。
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章克勤表示,10月六都中有四都交易量止跌回升,顯示買方對屋主的讓價有感,帶動市場剛性需求。有別於以往,現在市場是買方說了算,若屋主急著脫手,甚至低於實價登錄行情,才能加快成交速度。
全國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張?勻表示,今年以來受政策影響及價格認知差距過大,交易量持續下探谷底,9月更受民俗月、股災及颱風水災餘波影響,交易量降至谷底,10月看屋人潮及買氣明顯好轉,整體交易量已經出現打底。
內政部昨日也公布9月全台買賣移轉件數,前九月為19.98萬件,年減約17.1%;業者認為,年底傳統購屋、交屋旺季加持,買氣將逐步回穩。
根據六都房市10月移轉數據,以及今年全台前九月買賣移轉累計約20萬件,再加上年底交屋潮,房仲業者預估,今年全年全台買賣移轉件數約27萬件。
統計10月北北桃買賣移轉件雖仍處低檔水位,不過六都中除台北市及高雄市外,10月買賣移轉件數都較9月增加。以多家大型房仲品牌業績回溫,年底進入交屋旺季推估,本月買賣移轉件數可望進一步推升。
觀察10月買賣移轉件數,台北市2,241件、月減7.4%;新北市3,862件,月增19.8%。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台北市10月交易量雖較前月衰退,但仍是今年以來第四高,擺脫成交量月月破底的疲弱走勢,雙北市合計逾6,000件,是近三個月來最佳的一個月,雙北房市已經出現底部止穩跡象。
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章克勤表示,10月六都中有四都交易量止跌回升,顯示買方對屋主的讓價有感,帶動市場剛性需求。有別於以往,現在市場是買方說了算,若屋主急著脫手,甚至低於實價登錄行情,才能加快成交速度。
全國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張?勻表示,今年以來受政策影響及價格認知差距過大,交易量持續下探谷底,9月更受民俗月、股災及颱風水災餘波影響,交易量降至谷底,10月看屋人潮及買氣明顯好轉,整體交易量已經出現打底。
內政部昨日也公布9月全台買賣移轉件數,前九月為19.98萬件,年減約17.1%;業者認為,年底傳統購屋、交屋旺季加持,買氣將逐步回穩。
不動產買賣交易糾紛層出不窮,內政部為維護消費者權益,修正「不動產說明書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自今年10月1日起,不動產說明書將會增列是否為凶宅、工業住宅等現況說明,揭露更多物件資訊,全面透明化買賣過程。
太平洋房屋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近5年的房地產消費糾紛件數,從100年的1,619件,101年的1,636件,逐年成長至102年的1,905件,到103年的1,912件為高峰。
太平洋房屋法務室資深協理蔣美龍表示,近幾年房地產交易市場熱絡,買賣間的消費糾紛也隨之增加,而糾紛原因前3名分別為房屋漏水問題(14.9%)、隱瞞重要資訊(9.8%)及終止委售或買賣契約(9.2%)。
蔣美龍表示,10月實施的新版不動產說明書修正幅度頗大,以太平洋房屋的買賣合約書為例,光需要屋主勾選的標的物現況說明欄位,就從舊版的25項倍增至55項,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新增之凶宅調查。
依內政部不動產說明書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所謂的凶宅,係指建物之專有部分於產權持有期間是否曾發生兇殺、自殺、一氧化碳中毒或其他非自然死亡之情形;新規定加重經紀人調查義務的同時,屋主也需善盡告知義務。
除了凶宅之外,另外也增列周邊環境與建物現況的調查,無論是負面的嫌惡設施(如殯儀館、垃圾場、掩埋場、焚化場、顯見之私人墳墓等),或者是正面影響的機構(如學校等);另外還有建物目前使用狀況(如是否為工業住宅、梁柱是否有顯見的裂痕等),都需如實呈現並告知,提升交易安全。
太平洋房屋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近5年的房地產消費糾紛件數,從100年的1,619件,101年的1,636件,逐年成長至102年的1,905件,到103年的1,912件為高峰。
太平洋房屋法務室資深協理蔣美龍表示,近幾年房地產交易市場熱絡,買賣間的消費糾紛也隨之增加,而糾紛原因前3名分別為房屋漏水問題(14.9%)、隱瞞重要資訊(9.8%)及終止委售或買賣契約(9.2%)。
蔣美龍表示,10月實施的新版不動產說明書修正幅度頗大,以太平洋房屋的買賣合約書為例,光需要屋主勾選的標的物現況說明欄位,就從舊版的25項倍增至55項,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新增之凶宅調查。
依內政部不動產說明書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所謂的凶宅,係指建物之專有部分於產權持有期間是否曾發生兇殺、自殺、一氧化碳中毒或其他非自然死亡之情形;新規定加重經紀人調查義務的同時,屋主也需善盡告知義務。
除了凶宅之外,另外也增列周邊環境與建物現況的調查,無論是負面的嫌惡設施(如殯儀館、垃圾場、掩埋場、焚化場、顯見之私人墳墓等),或者是正面影響的機構(如學校等);另外還有建物目前使用狀況(如是否為工業住宅、梁柱是否有顯見的裂痕等),都需如實呈現並告知,提升交易安全。
房市雪上加霜,受股災、颱風影響,昨(1)日公布的六都8月買賣移 轉棟數較上月同步大幅下滑12%∼20%,其中,北市8月移轉量創下 歷史單月次低紀錄、新北市也僅剩高峰時期的三分之一量能;合計六 都8月移轉棟數僅剩1.5萬棟,大約只有房市多頭時雙北市1個月的移 轉量,房市交易量縮情勢相當嚴峻,雙北房市恐陷入流動性風險。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雙北市8月移轉棟數合計為 5693棟,交易規模僅是2010年時北市單月的交易水準,而六都8月移 轉量合計僅1萬5170棟,大概是雙北市熱絡時1個月的移轉量,房市交 易量縮情勢相當嚴峻。
曾敬德認為,現今北市12個行政區等於1個月成交量僅100多件,新 北市高峰時期單月移轉量也有逾1萬棟,現在僅剩三分之一,雙北房 市恐陷入流動性風險。第4季為房市旺季,量能應有機會提升,但全 年移轉棟數仍將進入27萬棟保衛戰。
太平洋房屋副總章克勤表示,累計今年前8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合 計13萬3,621棟,年減18.8%,鬼月又碰上股災,讓原就量縮的房市 更加冷清,即使央行鬆綁了房貸信用管制,也緩不濟急,加上年底的 總統大選因素,預估第4季旺季也很難衝出太大的交易量,今年的移 轉棟數將持續下探,為房市迎來更嚴峻的考驗。
永慶房產集團經理黃舒衛指出,今年全台交易量持續走低,全台前 7月平均交易量僅2.27萬棟,全台總交易量僅15萬9419棟,市場保守 看待房市,全年交易量30萬棟大關確定失守,不排除可能面臨創新低 紀錄。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雙北市8月移轉棟數合計為 5693棟,交易規模僅是2010年時北市單月的交易水準,而六都8月移 轉量合計僅1萬5170棟,大概是雙北市熱絡時1個月的移轉量,房市交 易量縮情勢相當嚴峻。
曾敬德認為,現今北市12個行政區等於1個月成交量僅100多件,新 北市高峰時期單月移轉量也有逾1萬棟,現在僅剩三分之一,雙北房 市恐陷入流動性風險。第4季為房市旺季,量能應有機會提升,但全 年移轉棟數仍將進入27萬棟保衛戰。
太平洋房屋副總章克勤表示,累計今年前8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合 計13萬3,621棟,年減18.8%,鬼月又碰上股災,讓原就量縮的房市 更加冷清,即使央行鬆綁了房貸信用管制,也緩不濟急,加上年底的 總統大選因素,預估第4季旺季也很難衝出太大的交易量,今年的移 轉棟數將持續下探,為房市迎來更嚴峻的考驗。
永慶房產集團經理黃舒衛指出,今年全台交易量持續走低,全台前 7月平均交易量僅2.27萬棟,全台總交易量僅15萬9419棟,市場保守 看待房市,全年交易量30萬棟大關確定失守,不排除可能面臨創新低 紀錄。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