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產險(公)公司新聞
【台灣產險業新趨勢】毛小孩搶手,產險公司寵物綜合險損率驚人升溫
隨著台灣生育率持續低迷,毛小孩漸漸成為許多家庭的新成員,這股潮流也帶動了產險業寵物綜合險的興盛。不過,由於寵物險損失率高,近期來各產險公司紛紛調整保單策略,甚至有公司選擇下架原有保單,讓市場情況變得有些波瀾洶湧。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寵物險的承保件數不過5.9萬件,相比2022年的9.4萬件,年減幅高達36%。然而,理賠金額卻創下2.63億元的新高,損率更是驚人地超過了100%。這種情況讓不少產險公司不得不重新思考寵物保險的發展方向。
在這波寵物保險市場調整中,富邦產險、旺旺友聯產、國泰產險等三家公司的寵物保險依然維持正常運作。其中,旺旺友聯產於去年1月推出寵物保險,強調數位化服務和實質保障,讓飼主可以更便捷地完成投保。該公司還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例如無自負額醫療保障、多種疾病理賠限制、以及絕育登記減費等,吸引了眾多飼主關注。
國泰產險則在去年9月對寵物保險進行改版,不再要求體檢,並提供全面保障,包括門診、住院、手術及意外事故等,同時還提供寵物旅館住宿費用補助。富邦產險也於去年12月推出新版寵物保險專案,適用於公會指定獸醫院,讓飼主在申請理賠時更加方便。
不過,這些改進措施是否能夠扭轉市場損失率高的現象,還有待時間證明。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寵物保險市場的持續發展,未來將會有更多創新產品和服務出現,滿足不同飼主的需求。
寵物險市場需求大,極盛時期曾有十家產險公司推出寵物險,但寵 物險損失率高,近三年都超過80%。
各產險的寵物險保單陸續下架後,到目前為止,民眾可透過網路投 保的寵物險只剩旺旺友聯產、國泰產以及富邦產等三家,至於明台產 險只支應部分通路要求的搭配銷售。
旺旺友聯產去年1月推出寵物險,旺旺友聯表示,為提升數位服務 及降低紙張使用,目前僅採用特定保險經代的網路投(要)保平台銷 售,飼主只要在易安網保經等網路平台,即可完成投保。旺旺保寵物 保險特色是醫療費用保障無自負額,除皮膚或毛髮的疾病在保險期間 內有理賠二次的限制,其餘皆無理賠次數限制,所有醫療費用可在保 單的限額內獲實支實付的理賠。
旺旺友聯說明,首次投保犬貓年齡須在滿2個月至8歲以下,續保沒 有年齡限制,費用除採用犬貓差異化保險費外,也採用品種做為費率 考量的依據,並首創絕育(結紮)登記,可有醫療費用保險減費5% 。同時也啟用理賠次數的續保加減費措施,若前一年度沒有申請理賠 ,寵物醫療費用保障部份即可保費折減20%,連續投保三年無申請理 賠者,最高可折減40%。
國泰寵物險去年9月改版再上線,保戶也可透過網路投保。國泰產 險指出,只要在8周至6歲毛小孩,不用體檢,透過晶片號碼即快速投 保,保障內容寵物門診、住院、手術及闖禍,還包含寵物寄宿費用補 償,當飼主住院無法照顧毛孩,毛孩住寵物旅館也理賠,每日最高補 償1,000元。
富邦產險去年12月推出新版寵物保險專案,適用公會指定獸醫院版 條款,寵物醫療費用需至合作獸醫院才能作申請,目前仍在觀察改版 後的寵物險銷售狀況。
富邦產險大膽跨界,引入「紅外線空拍機太陽能板檢測服務」,全力推動綠色保險發展!這家產險巨頭與泰安產險等多家產險公司齊心投入綠色損防及綠色保單,展現對全球淨零碳排的責任感。富邦產險不僅推出創新服務,更成為全台最大綠能保險業者,積極承保風電、光電產業,為綠色能源發展保驾护航。
「我們看到太陽能產業的發展潛力,同時也意識到其中存在的風險。」富邦產險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成立了「綠能保險專案小組」,目前已承保全台灣近1/4太陽能光電案場、約半數陸上風電機組,並參與每一個離岸風電風場的保險計畫。為了提升太陽能案場的發電效率與降低火災風險,他們還推出了「紅外線空拍機太陽能板檢測服務」,透過智能辨識系統,能自動定位影像座標及辨識溫度異常點,從而降低損害發生機率。
另一家產險公司泰安產則別出心裁,研發出業界首張專為能源技術服務業(ESCO)設計的保單,即能源技術服務業財產及節能績效保險。這項創新保單主要承保節能設備損失及營業收入中斷損失等,針對節能績效合約約定可能的損失,設計節能績效保險給付,保險期間最長可達七年。這不僅能降低ESCO業者的風險負擔,還能支持綠能產業發展,共同減緩氣候變遷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除了富邦產險和泰安產險,明台產物保險也展現對綠色保險的熱情。該公司表示,他們經過溫室氣體盤查,發現產險業本身的營運碳排有限,主要來自於承保汽機車、工廠等業務所分攤的保戶碳排。而農業保險屬於低碳排業務,未來有機會成為負碳排或產生碳匯,有助於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明台產物保險長期支持綠色農業發展,目前為國內農業保險第二大承保公司,透過各地農、漁會提供農民所需的各種產險。
綠色保險的發展,不僅是產險公司的責任,也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在這個環保意識日益加強的時代,富邦產險、泰安產險和明台產物保險等產險公司的創新和努力,將為我們帶來更美好的未來。
淨零善盡企業責任。富邦產首家推出「紅外線空拍機太陽 能板檢測服務」,希望
為太陽能案場提升發電效率與降低火災風險; 泰安產則首創「能源技術服務業財
產及節能績效保險」,運用保險落 實綠色金融。
富邦產表示,積極投入綠能保險,針對風電與光電產業成立「綠能 保險專案
小組」,目前承保全台灣近1/4太陽能光電案場、約半數陸 上風電機組,並參與每
一個離岸風電風場的保險計畫,為全台最大綠 能保險業者;也是首家推出「紅外
線空拍機太陽能板檢測服務」,透 過自行開發的智能辨識系統,可自動定位影像
座標及辨識溫度異常點 ,為太陽能案場作損害防阻。
泰安產研發業界首張專為能源技術服務業者(簡稱ESCO業者)設計 的保
單,即能源技術服務業財產及節能績效險,運用保險落實綠色金 融及善盡社會責
任。
泰安產表示,該保單主要承保包含節能設備損失及營業收入中斷損 失等,針
對節能績效合約約定可能的損失,設計節能績效保險給付, 保險期間最長可達七
年,不僅提供ESCO業者降低營運中所面臨的風險 負擔,且支持綠能產業發展,
希望可透過該保單發揮綠色保險影響力 ,共同減緩氣候變遷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明台產物表示,經過溫室氣體盤查,產險業本身營運碳排有限,主 要來自於
承保汽機車、工廠等業務所分攤的保戶碳排;而農業保險屬 於低碳排業務、甚至
未來有機會成為負碳排或產生碳匯,有助於達成 淨零排放的目標。由於「消除飢
餓、達成糧食安全」是聯合國17項永 續發展指標(SDGs)的重要項目之一,因
此,長期支持綠色農業發展 ,目前為國內農業保險第二大承保公司,僅次於富邦
產,透過各地農 、漁會提供農業機械設備、太陽能板、汽機車、住宅、傷害與健
康等 農民所需之各種產險。
產險業復甦,富邦產險領先,金額狂飆8.8億元!
近年來,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產險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隨著防疫保單的巨災後,台灣金控旗下四大產險公司今年已逐漸恢復正常營運。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這四家公司的自結前兩個月的理賠已恢復到前水準,甚至還是純益滿滿,其中富邦產險更是以8.8億元的税後純益,壓倒性地領先群雄。
富邦產險表現亮眼,商業火險增長75%
富邦產險在這波產險業的復甦中,表現尤其出色。2月份的税後淨利就達到3.42億元,顯示出公司在業務品質篩選與風險管控方面的堅實功力。其中,商業火險業務成長率更是高達75%,累計前兩個月的簽單保費收入達到117億元,年成長近20%,市佔率超過四分之一,維持著市場領先地位。
國泰產險數據科技助攻,簽單保費雙位數成長
另一家表現亮眼的產險公司是國泰產險。它在前兩個月的簽單保費也呈現雙位數成長,累計簽單保費近58億元,年成長24%。國泰產險表示,這是因為專業結合數據科技,有效控管保險風險及費率適足性,讓各類險種的損失率保持良好,整體承保獲利穩定。
網路投保成長,產險業前景看漲
值得注意的是,這波產險業的復甦,並不僅僅是傳統業務的回歸,還包括了網路投保的迅猛發展。國泰產險的網路投保會員人數穩定成長,1月份的保費首度突破億元,累計前兩個月的網路投保業務年成長達64%,顯示出產險業未來的發展潛力。
產險業整體復甦,四大金控產險表現亮眼
整體來看,除了富邦產險和國泰產險外,兆豐保、華南產在前兩個月的税後純益也分別為0.99億元和1.83億元,都高於去年同期的水平。而台產的税後純益也成長了53%,達到2.38億元。這些數據都證明了,產險業正在逐步走出疫情陰影,迎來新的發展紀元。
產險業前兩個月累計簽單保費464億元,成長16%
根據統計,產險業前兩個月的累計簽單保費達到46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其中,成長率在20%以上的產險公司包括富邦產、國泰產、明台產、南山產、中信產及法巴產,這也說明了產險業的復甦並非偶然,而是整體產業的共同努力成果。
【產業新聞】產險業今年前二月開紅盤!累計簽單保費突破464億元,年增長16%!
今年的產險業真的是開局一炮而紅啊!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今年前兩個月的產險簽單保費已經達到了驚人的464億元,比去年同期整整增加了16%!這個數字,比起去年的399.7億元,可是多了整整64.2億元呢!這個成長率,真的是讓人刮目相看啊。
其中,火險和天災險的簽單保費,同比增長都超過了30%,這兩個產品可是帶動了整體簽單保費的成長。特別是火險,因為國際合約容量緊縮和再保險費率的上升,前兩個月的簽單保費竟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9.2%,累計到了39億元。天災險也是一樣,因為氣候變遷導致的天災事件增加,簽單保費也隨之增加,年增長率也超過了30%。
另外,汽車市場雖然受到農曆春節和二月工作天數較少影響,但整體來說,市場還是相當活絡。2月份的汽車市場掛牌數只有26,267輛,但累計數量已經達到了71,088輛,比起去年同期還是增加了5.1%。而汽車任意責任險的簽單保費更是突破了百億元,達到了103.6億元,年增長率也有13.3%。
富邦產險在這波產險熱潮中表現亮眼,2月份的整體簽單保費達到了47.3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了6.8%。其中,商業火險的成長率更是高達75.4%,表現非常出色。健康傷害險和水險業務的成長也優於市場平均水準。累計前兩個月的簽單保費收入達到了117億元,年增長率為19.6%,市佔率也高達25.2%。
整體來看,今年的產險業市場真的是非常熱鬧,各個產品線都有不錯的成長。雖然面對著氣候變遷和天災頻發的挑戰,但產險業的未來還是充滿了光明。
其他兆豐保、華南產前二月稅後純益分別是0.99億元、1.83億元, 也都高於去年同期的0.68億元、0.9億元,獲利年增率各為46%、10 3%;除金控旗下四大產險外,台產前二個月稅後純益2.38億元,EP S為0.66元,較去年同期的0.43元成長53%。
富邦產險今年已完全脫離防疫保單巨額理賠泥沼,2月稅後淨利3. 42億元。富邦產險表示,在強化業務品質篩選與風險管控下,各項業 務穩健發展,保險本業收入持續提升,各類產險業務中以商業火險成 長75%表現最為亮眼,累計前二個月簽單保費收入117億元、年成長 近20%,簽單市佔率逾四分之一,維持市場領先地位。
國泰產險前二個月簽單保費同樣雙位數成長,累計簽單保費近58億 元,年成長24%。國泰產險說明,專業結合數據科技,控管保險風險 及費率適足性,各險損失率良好,整體承保獲利穩定,2月稅後純益 1億元,累計稅後純益5.6億元,為歷年同期次高。
國泰產險各類險種累計簽單保費皆有雙位數成長,經過持續優化數 位服務體驗,網路投保會員人數穩定成長,1月單月保費首度突破億 元(產險1月網路投保3.56億元),累計前二個月網路投保業務年成 長64%。
統計並顯示,產險業前二個月累計簽單保費464億元,較去年同期 成長16%,除少數產險外,各家前二個月保費成長率都是二位數,其 中成長率20%(含)以上包括富邦產、國泰產、明台產、南山產、中 信產及法巴產六家。
根據產險業統計,19家產險公司2月的簽單保費收入總計約185.9億元,與2023年2月保費總收入172.8億元相比,成長率為7.5%;累計今年前二月簽單保費464億元,較去年同期399.7億元增加64.2億元,年成長16%。
統計前二月簽單保費共有二大險種年成長率超過三成,分別是火險及天災險,其中,受到國際合約容量緊縮及再保險費率的上升影響,火險簽單保費大幅成長,累計前二月簽單保費來到39億元,較去年同期28億元,年成長39.2%。
隨著極端天氣愈來愈頻繁,氣候災害事件增加,天災險簽單保費也有增加的趨勢,加上有一些大型案件保費延遲到今年入帳,累計前二月簽單保費達37.3億元,年成長同樣超過三成。
此外,2月汽車市場受到農曆春節、二月工作天數僅16天影響,掛牌數僅26,267輛,但目前年度累計為71,088輛,仍較去年同期增加5.1%。銷售依然暢旺,以絕對金額來看,產險前二月簽單保費金額第一名仍為汽車任意責任險,簽單保費已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03.6億元,年成長13.3%;車體損失險簽單保費達85.5億元,年增逾一成。
以兩大產險來看,富邦產險2月整體簽單保費47.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8%,其中商業火險成長75.4%表現最亮眼;健康傷害險及水險業務成長亦優於市場約5%至10%。累計前二月簽單保費收入117億元,年成長19.6%,簽單市占率25.2%。
國泰產險2月簽單保費23.3億元,累計簽單保費達57.6億元,年成長24%。在險種經營方面,占比最大的車險業務,新、續件業務穩定成長,累計簽單保費年成長14%;商業險受惠於持續聚焦成長性產業,引進良質業務,各險累計簽單保費皆有雙位數的成長。
台灣產險業近日掀起一股減資風潮,其中富邦產險成為焦點。就在繼和泰產險8日宣布將減資260億元後,富邦產險13日也宣布通過了一項總額達116億.78元的減資案,旨在彌補過去累積的虧損。這次減資比率為79.56%,減資後的股本將調整至30億元。 根據金管會的統計數據,去年國內七家產險公司共計增資530.85億元,隨著防疫險的理賠陸續結束,產險業的獲利也逐漸回穩。為了改善財務結構,許多產險公司自2022年起陸續辦理減資,以平衡累積的虧損。 去年,因應防疫險的龐大理賠,包括兆豐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富邦產險、和泰產險、中信產險、南山產險等六家產險公司均進行了增資,總計增資金額達530億元。然而,由於防疫險的理賠金額過大,產險業從2022年至今年開始陸續減資,以彌補虧損。 其中,兆豐產險2022年減資24.2億元,減資比率達55%,減資後資本額為20億元;中信產險去年減資30億元,減資比率為6成,減資後資本額為20億元;國泰產險則減資50.57億元,減資幅度逾71%,減資後資本額為20億元。 和泰產險本月8日董事會決議減資260億元,減資比率為92.85%,減資後股本降至20億元;富邦產險13日董事會則通過減資116.78億元,減資比率為79.56%,減資後股本為30億元。 富邦產險在2022年8月及2023年5月分別增資150億元與160億元,合計增資310億元,去年底實收資本總額達146.78億元。富邦產險強調,這次減資主要是為了改善財務結構與未來營運發展需要,並希望將資本回歸疫情前的水準。減資後實收資本總額為30億元,不會影響公司股東權益與資本適足性。 不過,富邦產險的表現並不慘。2月份,該公司稅後純益達3.42億元,累計今年前兩月獲利則達8.87億元。2月份整體簽單保費為47.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8%,累計前兩月簽單保費收入為117.05億元,年成長19.6%,簽單市佔率維持在25.2%,在市場上仍保持領先地位。
手機越來越貴,保險公司也越來越看重手機險的市場。你們知道嗎?最近手機險的投保件數可是節節高升,尤其是一些高價手機,買了保險才能讓我們放心用啊!不過,雖然投保人數在增加,但成長率卻有點放緩了。 根據保發中心的數據,從2018年的20.78萬件,到2023年的164萬件,手機險的投保件數是翻了幾番,看起來保險業者的預測還是挺準的。不過,現在這個市場已經達到一個新高度,所以成長率自然就會放緩一點。 富邦產險這家大企業,對手機險的介紹可是一絲不苟。它們說,手機險就是為了保護我們的愛機,一旦手機因意外而損壞,保險公司會負責賠償維修費用。這個保險不僅包括摔裂、浸水、輾毀、破損、竊盜及盜用等情況,還可以選擇超過一年的保固期,從一個月到三年不等,讓我們的手機得到更全面的保障。 但是,雖然投保人數在增加,損失率卻也逐年上升。這讓保險公司不得不更加關注手機險的損失情況,一旦有異常就會做出相應的調整。 像國泰產險,就曾經和大型電商合作,讓消費者在網上購買手機的同時,也能方便地投保。但現在,它們的手機險只能通過和國泰產險合作的通訊門市來購買。 旺旺友聯產險也有些新動作。過去它們的手機險主要是通過網路投保,但由於消費者多數還是喜歡在實體門市購買手機,所以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它們只針對Apple手機提供網路投保服務。而且,他們現在更關注的是法人型手機險或手機訂閱制服務衍生手機保險,希望能在市場上做出區隔。 總之,手機險這個市場還是有很多發展空間的。不過,消費者在投保時也要注意,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商品,才能確保自己的愛機得到充分的保障。
依保發中心統計資料,2018年時手機險投保件數才20.78萬件、20 19年已來到44.84萬件,2020年再上升至78.47萬件,2021年、2022年 時更直接跳升至146萬、153萬件,2023年因有多款高價新機上市,使 手機險投保件數創新高來到164萬件,但手機險成長率正趨緩中。
富邦產險表示,手機險為一年期商品,保障不可預料的意外事故( 如摔裂、浸泡、輾毀、破損、竊盜及盜用等)所致毀損;另超過一年 期(最多三年)商品除前述意外毀損外延長保固保障,可提供消費者 手機所需的完整保障。因此,買高價手機大部分都會投保手機險。
手機險損率雖然還未達3成5,但近三年的損率卻逐年緩步上升中。 產險業者指出,手機險損失主要以一般摔落造成螢幕、內部零件毀損 為賠案大宗,竊盜發生的個案相對少,產險業者正持續觀察手機險的 損率情況,若出現異常情況,也會調整相關內容。
如國泰產險推出的手機險,曾和大型電商合作,讓民眾在電商網路 購買手機,可透過網路投保行動裝置保險,但目前國泰產險手機險只 透過和國泰產險搭配的通訊門市銷售。
旺旺友聯產險旗下的手機險過往僅透過網路投保,旺旺友聯產險說 明,考量消費者多數仍透過實體門市、通訊行購買手機並同時投保, 網路投保的銷售量並沒有逐年大幅成長,所以自2023年下半年起,公 司網路投保僅針對Apple手機,目前聚焦在法人型手機險或手機訂閱 制服務衍生手機保險的需求,與市場銷售手機險做出區隔。
傳統手機險是屬於個人型保險,旺旺友聯現在主要跟手機訂閱制服 務商配合,為該廠商設計商品,以該廠商為被保險人,保障他們對外 提供手機訂閱服務期間所造成手機損壞的保障。法人型商品另有企業 採購手機,配發給員工或特定人使用,保單以企業為被保險人,跟傳 統手機保險有所不同。
據金管會統計,去年國內七家產險公司合計增資530.85億元,隨著 防疫險理賠陸續結束,產險業獲利逐步回穩,為改善財務結構,多家 產險公司從2022年至今年陸續辦理減資,彌平累虧。
統計去年國內多家產險公司因應防疫險龐大的理賠,持續辦理增資 ,包括兆豐產險增資6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增資200億元、富邦 產險增資160億元、和泰產險增資45億元、中信產險增資50億元、南 山產險增資15億元,合計六家產險現金增資530億元。
因為防疫險龐大理賠金額,產險從2022年至今年開始陸續減資以彌 平虧損,兆豐產2022年減資24.2億元,減資比率近55%,減資後資本 額20億元;中信產去年宣布減資30億元,減資比率6成,減資後資本 額為20億元,國泰產亦是去年減資50.57億元,減資幅度逾71%,減 資後資本額20億元。
和泰產險本月8日董事會決議減資金額達260億元,減資比率為92. 85%,減資後股本降至20億元;富邦產董事會13日通過減資116.78億 元以彌補虧損,減資比率79.56%,減資後股本30億元。
富邦產險2022年8月及2023年5月分別增資150億元與160億元,合計 增資310億元,去年底實收資本總額146.78億元。富邦產強調,主要 是因獲利回穩,為改善財務結構與未來營運發展需要,才辦理減資彌 補虧損,希望將資本回歸疫情前水準,減資後實收資本總額30億元, 不影響公司股東權益與資本適足性。
富邦產險2月稅後純益3.42億元,累計今年前兩月獲利8.87億元。 2月整體簽單保費47.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8%,累計前2月簽單 保費收入117.05億元,年成長19.6%,簽單市佔率25.2%,維持市場 領先地位。
台灣金融圈再起一波人事變動!近期來,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將轉戰政壇後,現在又將重回金融圈,引起廣大關注。富邦金控於6日公布,法人明東實業將改派代表人,由曾銘宗接任富邦金新董事,這一舉動讓人期待富邦金控未來的發展。 據悉,這次人事調整是因為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近期親自延攬曾銘宗,讓他從政界重回金融市場。曾銘宗曾經擔任合庫銀總經理、財政部次長、台灣金控董事長、金管會主委以及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等職位,具備豐富的金融背景。 富邦金控去年進行董事改選,原董事陳聖德因任期屆滿,由蔡明興長子蔡承儒接替。由於北富銀董事長陳聖德退休,蔡明興兼任銀行董座,原富邦人壽副董事長林福星則接任富壽董事長,蔡承儒則出任人壽副董。 明東實業原法人代表是富邦產險董事長許金泉,但6日公告改派為曾銘宗。目前富邦金九席董事名單包括蔡明興、蔡明忠、韓蔚廷、林福星、曾銘宗、蔡承儒,以及台北市府的三席法代胡曉嵐、連堂凱、鄭瑞成。在產金分離的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之外,只有曾銘宗未出任富邦金子公司的重點職位。 富邦金控強調,曾銘宗在金融產業具有豐富的經驗,在金管會主委任內推動多項政策,並致力於金融創新、普惠金融、維持金融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等議題。未來將借重他的專業與金融歷練,持續強化公司治理,落實企業永續經營。 富邦金1月的稅後獲利達140.7億元,創下金控首勝,其中富邦人壽貢獻90.8億元,台北富邦銀行貢獻34.9億元。市場普遍評估,富邦金延攬曾銘宗出任董事,是宣示要強化銀行角色及在金控貢獻度之意。富邦金6日的股價收在67.3元,維持金融股王地位。
台灣金融界昨日傳出震撼新聞,前立法委員、金管會前主委曾銘宗正式重返金融業,出任富邦金控董事。這則消息迅速引起市場關注,特別是曾銘宗將可能成為富邦金控副董事長的傳聞,讓這家台灣金融龍頭公司再添話題。根據富邦金控昨日的重訊公告,法人董事改派代表人,明東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代表人由原富邦產董事長許金泉改派為曾銘宗,新任期從3月14日起至2026年。 曾銘宗這次重返金融界,對富邦金控來說是個大加分。曾銘宗過去在金融領域的豐富經驗,包括擔任合作金庫總經理、臺灣銀行董事長,以及金管會主委、財政部次長等職位,讓他在金融業界享有崇高的聲望。在金管會主委任內,他推動多項政策,如金融打亞洲盃、致力於金融創新、普惠金融、維持金融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等,對台灣金融發展貢獻良多。 富邦金控表示,未來將借重曾銘宗的專業素養與金融歷練,持續強化公司治理,落實企業永續經營,並朝著成為亞洲一流金融機構的目標前進。富邦金控董事名單陣容完整,包括董事長蔡明興長子蔡承儒、獨立董事莫兆鴻、陳學智、葉匡時等人,如今再加曾銘宗入列,顯見富邦金控對未來發展的信心與期待。
市場傳出,曾銘宗將出任富邦金控副董事長,不過據了解,富邦金未來人事安排都必須經過董事會討論,目前沒有討論到這一步,至於市場傳出,也有另一家金控曾邀曾銘宗出任金控副董事長,曾銘宗昨透過友人回應沒有這件事情。
曾銘宗卸任國民黨不分區立委,過去曾經擔任兩任立委以及黨內總召與書記長位置,財經領域上,曾任合作金庫總經理、臺灣銀行董事長,長期在公股行庫領域服務。
曾銘宗也曾擔任金管會主委、財政部次長,金融產業經驗豐富,在金管會主委任內推動金融打亞洲盃等政策,並致力於金融創新、普惠金融、維持金融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等重要議題。
富邦金指出,未來將會借重曾銘宗豐富的專業素養與金融歷練,持續強化公司治理,落實企業永續經營,持續朝成為亞洲一流金融機構的願景邁進。
富邦金控重訊公告法人董事改派代表人,法人明東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代表人為富邦產董事長許金泉,原本任期到2026年,由曾銘宗接棒,新任任期由3月14日開始同樣到2026年。
富邦金控去年剛完成董事改選,當時新董事名單中,原董事陳聖德因任期屆滿,改由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長子蔡承儒出任,加上邀花旗(台灣)前董事長莫兆鴻、VMware台灣威睿資訊有限公司全球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裁陳學智、交通部前部長葉匡時出任獨董,今年加以曾銘宗入列,董事名單陣容完整。
據了解,是近二日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親自延攬,先前曾任合庫銀 總經理、財政部次長、兼任台灣金控董事長、金管會主委再到立委、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的曾銘宗,等於從政界重回金融市場。
富邦金去年董事改選,原董事陳聖德因任期屆滿,改由蔡明興長子 蔡承儒出任,同時因北富銀董事長陳聖德退休,蔡明興以金控董事長 兼任銀行董座,原富邦人壽副董事長林福星接任富壽董事長,蔡承儒 則出任人壽副董。
明東實業原法人代表是富邦產險董事長許金泉,6日公告改派為曾 銘宗,目前富邦金九席董事名單為蔡明興、蔡明忠、韓蔚廷、林福星 、曾銘宗、蔡承儒,及台北市府三席法代胡曉嵐、連堂凱、鄭瑞成。 除產金分離的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外,只有曾銘宗未出任富邦金子公 司重要職位。
富邦金控表示,曾銘宗金融產業經驗豐富,在金管會主委任內推動 金融打亞洲盃等政策,並致力於金融創新、普惠金融、維持金融秩序 、保護消費者權益等議題,未來將借重曾銘宗的專業與金融歷練,持 續強化公司治理,落實企業永續經營。
富邦金1月稅後獲利140.7億元,拿下金控首勝,其中富邦人壽貢獻 90.8億元,台北富邦銀行貢獻34.9億元,市場評估富邦金延攬曾銘宗 出任董事,大有宣示要強化銀行角色及在金控貢獻度之意,富邦金6 日股價收在67.3元,維持金融股王地位。
【台北訊】在最新的「全國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就業意願大調查」中,富邦金控繼續展現其卓越的企業魅力,不僅蟬聯「最嚮往的金控公司」榮譽,還在《現代保險雜誌》舉辦的「保險龍鳳獎」頒獎典禮上,獲得四項特優獎項。這包括了富邦人壽和富邦產險分別蟬聯「最嚮往的壽險公司─內勤組、外勤組」與「最嚮望的產險公司」的殊榮。這些成就是對富邦金控不斷努力與創新的最佳證明。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這13度蟬聯的「保險龍鳳獎」特優獎項,以及對外擁有「最嚮往的公司」美譽,顯示了富邦在業界中的領先地位和社會對其的肯定。這也說明了富邦金控不僅在財務上表現亮麗,更在企業文化、人才培養和社會責任方面作出卓越貢獻。 此外,yes123求職網的「畢業生職涯規劃與校徵季企業招募調查」也將富邦金控評選為「2024年畢業生最想進入的夢幻企業」金融業冠軍,這一結果再次證明了富邦在年輕人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和吸引力。 富邦金控不斷地透過各種方式吸引和培養優秀人才,同時也持續在產業中樹立標杆。未來,富邦金控將繼續努力,以創新和專業的精神,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為員工創造更多機會,為社會帶來更多價值。
《現代保險雜誌》4日公佈2024年「全國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就業 意願大調查」結果,並舉行「保險龍鳳獎」頒獎典禮,富邦13度蟬聯 「保險龍鳳獎」四項特優獎項,及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最嚮往公司 」;yes123求職網甫公布的「畢業生職涯規劃與校徵季企業招募調查 」,富邦金控也是「2024年畢業生最想進入的夢幻企業」金融業冠軍 ,顯示為深獲社會新鮮人青睞的金融業第一品牌。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富邦金控、富邦人壽、富邦產險13度 蟬聯保險龍鳳獎四項特優獎,並獲全國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最嚮往 公司」,因為富邦將ESG視為企業重要文化,長期耕耘企業永續,不 僅在金融本業發揮影響力,對外矢志成為綠色金融領航者,對內視員 工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致力提升員工照護,打造友善幸福職場。
富邦金更持續善用集團、子公司人才發展資源推動多元的培育方案 ,包括推動各階主管培訓及領導力精鍊計畫、基層儲主管計畫、提升 全員數據應用能力等,持續優化學習平台,支持員工自我發展,以因 應市場需求,提供更專業、優質的金融服務。
富邦金控及旗下子公司以「正向力量 成就可能TM」為品牌理念, 已連續15年蟬聯台灣金控業每股獲利(EPS)龍頭、連續七年入選國 際最具權威性的道瓊永續指數世界指數(DJSI World)成分股。202 2年富邦金控順利正式合併日盛金控,創下國內首樁「金金併」里程 碑,並於2023年完成子公司整併,持續擴大整體規模經濟與效益。展 望未來,將持續尋求各項合作機會,朝「亞洲一流金融機構」願景穩 步邁進。
疫情過後,台灣旅遊業逐漸回溫,清明連假即將來臨,許多民眾開始規劃出遊行程。在這樣的背景下,旅遊保險和車險成為了出遊前必須考慮的重點。中國信託產險和富邦產險兩大產險公司,近期推出了多項旅遊和車險方案,讓消費者能夠在享受假期同時,也能有更全面的保障。 中國信託產險推出了一項旅平險搭配旅遊不便險的方案,涵蓋了意外身故、失能、傷害醫療、海外突發疾病住院醫療以及旅程取消與班機延誤等多重保障。以日本五日遊為例,僅需支付871元保費,即可享有1,000萬元的意外身故與失能、重大燒燙傷保險、意外傷害醫療險等多重保障。 富邦產險則提供了網路投保國外旅平險搭配旅遊不便險的專案,保障內容包括身故失能、傷害醫療、海外突發疾病,並涵蓋六大旅遊不便險保障,如班機延誤、行李延誤、旅程取消、旅程更改、行李損失及旅行文件損失等。前往日本五日遊,最低保費只需267元起跳。 對於國內旅遊,業界則推薦投保短期車險。中國信託產險的「開車前再投保」、「開幾天保幾天」方案,滿足車主短期用車保障需求,保費每日最低120元,最高保障金額達10萬元,投保日數可短至一日、長至15天。 富邦產險則建議民眾,除了投保汽車第三人責任險外,可額外選擇投保「國道增額險搭配國道拖吊險」。這樣的保障方案,讓車主在假日行駛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時,能夠享有更高的第三人責任險、駕駛人傷害險以及乘客體傷責任險的增額保障。例如,30到40歲女性連續投保三年、且沒有肇事記錄,投保第三人責任險並加保「假日或國道增額保障附加條款」,每年保費增加322元就能獲得加倍保障。 此外,投保「國道拖吊交通費用補償險」也能提供車主額外的保障。如果車主在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行駛時不幸發生碰撞事故或機械故障,導致車輛無法行駛,此保險將負擔拖吊車拖離事故現場產生的交通費用。以保額1,000元、保險期間最高給付兩次計算,一年保費網路投保僅需多32元。
【新聞快報】 在旅遊風險隨之增加的當下,國內的保險市場也陸續推出多項旅遊不便險,其中富邦產險推出的旅程取消與旅程更改保險,受到眾多旅遊愛好者的青睞。這類保險主要是為了保障旅客在旅遊前或旅遊過程中,因特定原因而導致的旅程取消或更改所產生的損失。 根據保險業者的解釋,旅程取消保險主要保障的是旅客在海外旅程開始前七日到海外旅遊期間開始前,因特定原因無法出發,導致預繳的團費等損失。富邦產險的旅程取消保險,就包含了四種情況:被保險人或其親屬病危或去世、被保險人需作為證人出庭、交通工具因罷工等原因取消或延誤、以及居住地區發生天災等。 而旅程更改保險則是在旅遊過程中,因特定原因必須更改計劃,導致增加的交通或住宿費用。富邦產險的旅程更改保險也涵蓋了四種情況:交通工具罷工、親屬去世、護照或旅行文件遺失、以及交通工具發生意外。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金管會指出,目前國內尚無針對旅行社收錢不出團這類債務不履約行為提供賠償的保險。這意味著,如果旅客遇到旅行社收錢不出團的情況,將無法通過保險來獲得賠償。因此,金管會也建議旅客在旅遊前要慎選旅行社,避免這類不必要的不便與損失。 總之,富邦產險的旅遊不便險提供了旅遊愛好者在旅遊過程中的多一層安全保障,但也提醒大家,旅遊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與選擇,才能確保旅程的順利與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