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能尖兵廠商鋋鑫科技以上下游垂直整模式,自有品牌行銷全球,今年在大陸及歐洲市場挹注下,預計總營業額上看15億元,執行長陳鋋鑫表示,明年預計加重電場開發比重,開發量在15MW上下,屆時複合營收可望突破20億元大關。
鋋鑫科技以上下游垂直整合,從Si材料、Wafer、Cell、module、solarsystem,全數自己掌握,不但提升太陽能發電效率,更以經濟規模優勢降低成本,頗受市場青睞,目前該公司產品以自有品牌行銷至亞洲、美洲、歐洲、日本、韓國、東南亞各地,每月出貨量500萬片以上,相當驚人。
該公司電池片從原物料開始管控品質,擁有抗PID效應、250W模組比實際發電量多出2∼3%以上、Inverter變流器的轉效率高達97%,使得總體發電量比市場上多出5∼0%,並通過歐洲TUV、ETL、美國UL、CSA、Intertek、日本JET、英國MCF等多國認證,極具競爭優勢。
陳鋋鑫表示,有別於其他太陽能廠只有原料或電廠收益,鋋鑫結合原料、設計施工、電站銷售,電費收入等四項主要營收,降低營運風險,是以多「向」化的經營模式,與國內外各太陽能廠做策略合作,客戶不只是客戶,而是策略夥伴的雙重關係,加深鋋鑫科技在太陽能市場得穩固地位。
此外,該公司以自有品牌技術外包生產,與國際大廠做技術合作在台灣、大陸、韓國、越南、歐洲、美國等地外包生產,不但規避了雙反政策,更可與客戶從Wafer、Cell、Module、電場做垂直布局合作,像是年在越南、美國關島與當地大廠成立Module廠,同時在台灣、日本九州、美國關島當地與前三大廠合作solarsystem開發案等地,提供當地潔淨能源。目前在台灣嘉義、日本九州、大陸杭州、菲律賓等地已有電場案例,明年加重電場布局,可望帶動營收高峰。
在全世界經濟成長放緩、股市低檔盤整之際,投資人當然也期待逢低進場,但是買何種金融商品有時也讓客戶拿不定主意。法國巴黎人壽有鑑於此,再度攜手華南銀行推出第二檔類全委專屬保單「豐華雙喜」,透過專業顧問富達投信操作管理,幫助投資人達到穩定的資產配置,兼顧保障與收益。
甫於8月1日就任華南銀行觀音分行的陳金龍經理有感於目前金融市場多變,且觀音分行前身是觀音農會,客戶群以農會會員為主,當地居民生活樸實,大多不喜歡風險太高的投資標的。「豐華雙喜」類全委保單結合「多元資產配置」與「專家操作」的優勢,更提供每月撥回機制,適合想要每月領取固定現金流的客戶。另外,「豐華雙喜」專案還可附加健康險,亦符合當地人兼顧財務規劃與風險保障之需求。
在陳金龍「帶人要帶心」的管理哲學下,新團隊落實推動此商品,短時間內很快就創造高績效,並創造單筆商品累積超過3,200萬的好成績。除了自己以身作則研讀商品內容外,他也要求全體行員務必瞭解「豐華雙喜」的優點及特性,以凝聚團隊共識,創造團隊更高的業務績效;同時,他也陪訪客戶,與當地人「博」感情,加上該行在當地經營已十餘年,深獲好評,因此在推展時頗為順利。在全體同仁積極推展下,儘管分行位處偏鄉,仍藉由積少成多方式,達成該分行業績目標,預期未來仍將持續成長。
最後陳金龍也不忘提醒民眾,市面上類全委保單琳瑯滿目,購買時應詳細了解商品內容及特色。以「豐華雙喜」的季度加碼機制為例,在投資帳戶操作績效表現佳的時候,每季初1、4、7、10月有機會多領年化1.5%至最高3%的現金撥回。陳金龍也特別要求同仁,一定要向客戶明白說明商品的優缺點,充份讓客戶明瞭商品特色。未來觀音分行也將持續提供適當的商品建議給客戶,協助客戶規劃出最合適的財務方案,達成人生的階段目標。
臺灣銀行與富蘭克林投顧公司連續數年攜手作公益,愛心不間斷。今年「幸福微笑夢想起飛」公益活動暨投資理財說明會在臺北登場,與家扶基金會、台北兒童福利中心百餘位兒童,及臺灣銀行財管貴賓親子一起共渡暑假歡樂時光。
臺灣銀行一直關懷弱勢團體,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本次與富蘭克林合辦投資理財暨親子公益活動,安排參觀「櫻桃小丸子學園祭─25週年特展」,以學園祭運動會為主題,讓小朋友體驗小丸子天真生活。
午后則安排觀賞電影「破風」,劇情是一部青春熱血、競速勵志的自行車電影,鼓勵小朋友面對任何逆境時,不畏艱難,一步一腳印,堅持理想。
臺灣銀行與富蘭克林熱心公益同時,也持續貼心服務貴賓客戶投資理財需求,活動中也由富蘭克林資深投資專家解剖全球市場趨勢展望,讓客戶的財富在升息及各國政策多變的環境下,掌握第一手投資訊息,把握市場最佳投資契機。
臺灣銀行財富管理自成立以來,秉持誠信、關懷、效率及穩健的經營理念,103年於「遠見雜誌」及「今周刊」獲得「最受民眾推薦銀行」及「最佳安心獎」,今年又榮獲「遠見雜誌」財金管理五星首獎。
富蘭克林深耕臺灣超過25個年,關心臺灣不落人後,不論是稍早的八仙塵爆,或同仁間自動發起的募資送偏鄉扶助弱勢社服團體等舉動,均化為富蘭克林持續投身公益的能量。
經濟部長鄧振中昨(22)日下午親自南下到達小港中林路坍塌現場 視察,他表示,台電大林廠通往高雄港的這條高壓電電纜地下化工程 ,攸關國家電力調配,非做不可,但他要求台電須採用最先進的工法 ,最嚴格的監督,不容許再發生第二次傷害。
鄧振中昨日下午5時10分許,由台電副總經理陳蒼賢、地方立委林 國正陪同,到達小港中林路視察台電大林廠至高雄港高壓電纜地下化 潛盾工程坍塌現場情況。
台電副總經理陳蒼賢向鄧振中報告說,靠近中鋼圍牆的近百公尺路 面坍塌部分已加速搶修,預計昨晚深夜完成回填工作,且中林路通往 大林蒲的道路,預計本月28日先行搶通機車道部分,至於汽車道何時 搶通,尚未確定。
大林蒲多位里長要求台電這項工程停止施工,以免災情擴大,鄧振 中則表示,因這項工程關係國家電力調配,一定要做,但他會要求台 電採用最先進的工法,且將進行最嚴格的監督。
另中鋼表示,有關中碳氫氣管線受損部分,中碳已完成替代管線工 程,等待檢查合格後,即可恢復苯相關原料的供料。
台化麥寮六輕廠昨(22)日上午近10點,疑似發生氫氣爆炸意外,轟然巨響引起附近民眾關切,消防局已派人前往救災,初步未有人員傷亡,原因待釐清。
台化副董長洪福源表示,意外發生為芳香烴3廠的運作製程中,粗氫氣回收壓縮機故障,造成氫氣閃燃,但5分鐘即滅火,無人員傷亡。雖然沒什麼大問題,目前已停車進行設備檢測,謹慎釐清事故原因,務必做到徹底安全,復工時間還要再等等。
洪福源說,芳香烴3廠包含年產80萬噸PX。因製程有其分區,粗氫回收壓縮機故障,不致衝擊全面產線運作,但會影響原料進料及對二甲苯、苯產量。
六輕昨日上午傳出爆炸,雲林縣長李進勇接獲消息、隨即趕往現場聽取台塑的報告。李進勇表示,雖然事故無人傷亡,但目前該廠是停工狀況,影響生產線作業,需避免製程調整再衍生其他危險;而據六輕表示,自動偵測系統有發出氫氣外洩的警告,但廠方來不及處理就爆炸了,警報系統有待加強及改進。
此外,由於台電在高雄中林路施工造成路面坍塌災情擴大,中油暫停氫氣、天然氣、純苯、甲苯、二甲苯、燃料油、原油、成品油等11條管線操作,並使得使用氫氣的中碳輕油處理工場被迫停工。如今,台化芳香三廠也因故停車檢修,後續芳香烴市況影響有待觀察。
台化第4季因無工廠歲修定檢,加上大陸剛性需求仍在,第3季旺季不旺延宕需求可望在第4季發酵,預期十一長假後,會有一波庫存補貨潮。
台化麥寮六輕廠昨(22)日上午近10點,疑似發生氫氣爆炸意外,轟然巨響引起附近民眾關切,消防局已派人前往救災,初步未有人員傷亡,原因待釐清。
台化副董長洪福源表示,意外發生為芳香烴3廠的運作製程中,粗氫氣回收壓縮機故障,造成氫氣閃燃,但5分鐘即滅火,無人員傷亡。雖然沒什麼大問題,目前已停車進行設備檢測,謹慎釐清事故原因,務必做到徹底安全,復工時間還要再等等。
洪福源說,芳香烴3廠包含年產80萬噸PX。因製程有其分區,粗氫回收壓縮機故障,不致衝擊全面產線運作,但會影響原料進料及對二甲苯、苯產量。
六輕昨日上午傳出爆炸,雲林縣長李進勇接獲消息、隨即趕往現場聽取台塑的報告。李進勇表示,雖然事故無人傷亡,但目前該廠是停工狀況,影響生產線作業,需避免製程調整再衍生其他危險;而據六輕表示,自動偵測系統有發出氫氣外洩的警告,但廠方來不及處理就爆炸了,警報系統有待加強及改進。
此外,由於台電在高雄中林路施工造成路面坍塌災情擴大,中油暫停氫氣、天然氣、純苯、甲苯、二甲苯、燃料油、原油、成品油等11條管線操作,並使得使用氫氣的中碳輕油處理工場被迫停工。如今,台化芳香三廠也因故停車檢修,後續芳香烴市況影響有待觀察。
台化第4季因無工廠歲修定檢,加上大陸剛性需求仍在,第3季旺季不旺延宕需求可望在第4季發酵,預期十一長假後,會有一波庫存補貨潮。
不動產買賣交易糾紛層出不窮,內政部為維護消費者權益,修正「不動產說明書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自今年10月1日起,不動產說明書將會增列是否為凶宅、工業住宅等現況說明,揭露更多物件資訊,全面透明化買賣過程。
太平洋房屋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近5年的房地產消費糾紛件數,從100年的1,619件,101年的1,636件,逐年成長至102年的1,905件,到103年的1,912件為高峰。
太平洋房屋法務室資深協理蔣美龍表示,近幾年房地產交易市場熱絡,買賣間的消費糾紛也隨之增加,而糾紛原因前3名分別為房屋漏水問題(14.9%)、隱瞞重要資訊(9.8%)及終止委售或買賣契約(9.2%)。
蔣美龍表示,10月實施的新版不動產說明書修正幅度頗大,以太平洋房屋的買賣合約書為例,光需要屋主勾選的標的物現況說明欄位,就從舊版的25項倍增至55項,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新增之凶宅調查。
依內政部不動產說明書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所謂的凶宅,係指建物之專有部分於產權持有期間是否曾發生兇殺、自殺、一氧化碳中毒或其他非自然死亡之情形;新規定加重經紀人調查義務的同時,屋主也需善盡告知義務。
除了凶宅之外,另外也增列周邊環境與建物現況的調查,無論是負面的嫌惡設施(如殯儀館、垃圾場、掩埋場、焚化場、顯見之私人墳墓等),或者是正面影響的機構(如學校等);另外還有建物目前使用狀況(如是否為工業住宅、梁柱是否有顯見的裂痕等),都需如實呈現並告知,提升交易安全。
潤泰集團位於信義計畫區的「臺北南山廣場」,昨(22)日與德事商務中心簽訂租賃合約,成為「臺北南山廣場」首家進駐客戶,南山人壽總經理陳潤權表示,「臺北南山廣場」預計2017年第2季完工,將成為東亞區域市場最具代表性的頂級商業大樓;另外,在不動產投資方面,未來只要有適合標的,南山人壽都會考慮投資。
潤泰集團轉投資潤成控股入主南山人壽之後的「代表作」-信義計畫區「臺北南山廣場」,總樓高共計48層,為結合辦公、商場、餐廳的頂級綜和商業大樓,預計在2017年第2季完工。
「臺北南山廣場」由美商仲量聯行負責進行招商,昨日德事商務中心與「臺北南山廣場」簽訂租賃合約,德事商務中心租下28樓約680坪面積,租期從5年起跳,成為「臺北南山廣場」第1家進駐客戶。
德事商務中心行政總裁PaulSalnikow表示,公司提供最高規格、量身訂制的服務式辦公室,目前有超過70個商務中心遍及21個亞太區主要城市,在台灣目前有台北101大樓37及57樓2個據點,遠企16樓也有1個,「臺北南山廣場」為公司在台第4個據點,接下來將尋找內湖區商辦大樓。
PaulSalnikow指出,101大樓10年租約已經到期,目前正在換約階段,租金方面,101大樓及「臺北南山廣場」都提供不錯的租賃條件,而「臺北南山廣場」為新的頂級商業大樓,看好5年後租金上漲潛力大。
南山人壽總經理陳潤權表示,「臺北南山廣場」外觀以雙手合掌方式做設計,主要意義是要為台灣及全世界祈福,並採取全台首座、也是唯一鑽石級綠建築,一切設計都是高規格,未來不僅是台北新地標,也將成為東亞區域市場最具代表性的頂級商業大樓。
國內消費景氣力度疲弱,市場氛圍就是一個「悶」,為了打破「悶經濟」,國內量販店求新求變,尋求另一條出路突破困境。愛買、大潤發搶先開發電子商務,且能搶攻不同客層;家樂福則大幅增加小型店比重,期能更深入社區發展,與便利店、超市一較高下。
受到人口結構、消費型態轉變,及零售業界限愈來愈模糊,便利店量販化、線上購物愈來愈夯的種種因素威脅下,擠壓國內量販店的生存空間。這幾年,量販來客數似乎有漸漸下降趨勢。
對此,愛買營運長莊金龍表示,台灣家庭平均人口數從過去的3.3人到現在2.7人,採購數量跟著減少,且社區小型店愈來愈多,加上促銷頻繁,網購比重人口也不斷增加,均是造成量販來客數下滑的因素;不過,採購客單價卻有提升,也讓營業額不致於有明顯的滑落。
為了找到新客源,大潤發、愛買搶先進入電子商務,大潤發2012年首開網購平台,2013年加入宅配服務,推升網購訂單量大幅成長5成,業績更大增8成。今年4月進軍天貓國際,表現不差,尤其MIT商品成為發展重點,大潤發表示,未來也規畫引進陸客喜歡的伴手禮及差異化商品,內部期望年目標可達6,000萬人民幣(約3億台幣)。
莊金龍則表示,線上購物過去以鞋包品類最多,現在民生用品、生鮮的採買比例拉高,有鑑於此,愛買為了找回流失的客群及年輕客層,在2013年就開啟線上購物平台,近兩年業績倍數成長,商品品項也逐年增加。
他表示,過去愛買線上購物在GOHAPPY網站開站,在經營2年後,已經有一定的基礎,因此與YAHOO奇摩超級商城合作,打造一個24小時都可以購物的便利新生活。現在的愛買線上購物業績約占總營收5%∼6%,加入奇摩後可望再增加2%∼3%,期望今年占比可以到8%。
尚未進入線上購物的家樂福則指出,一直有進入電子商務的計畫,但確切時間表尚未出來,雖然目前尚沒有線上購物,但有臉書及APP做線上資訊分享跟交流。此外,家樂福也積極搶進社區大開小型店,目前已有16店,單單9月分就開出4店,預計未來也會持續展店。
國內消費景氣力度疲弱,市場氛圍就是一個「悶」,為了打破「悶經濟」,國內量販店求新求變,尋求另一條出路突破困境。愛買、大潤發搶先開發電子商務,且能搶攻不同客層;家樂福則大幅增加小型店比重,期能更深入社區發展,與便利店、超市一較高下。
受到人口結構、消費型態轉變,及零售業界限愈來愈模糊,便利店量販化、線上購物愈來愈夯的種種因素威脅下,擠壓國內量販店的生存空間。這幾年,量販來客數似乎有漸漸下降趨勢。
對此,愛買營運長莊金龍表示,台灣家庭平均人口數從過去的3.3人到現在2.7人,採購數量跟著減少,且社區小型店愈來愈多,加上促銷頻繁,網購比重人口也不斷增加,均是造成量販來客數下滑的因素;不過,採購客單價卻有提升,也讓營業額不致於有明顯的滑落。
為了找到新客源,大潤發、愛買搶先進入電子商務,大潤發2012年首開網購平台,2013年加入宅配服務,推升網購訂單量大幅成長5成,業績更大增8成。今年4月進軍天貓國際,表現不差,尤其MIT商品成為發展重點,大潤發表示,未來也規畫引進陸客喜歡的伴手禮及差異化商品,內部期望年目標可達6,000萬人民幣(約3億台幣)。
莊金龍則表示,線上購物過去以鞋包品類最多,現在民生用品、生鮮的採買比例拉高,有鑑於此,愛買為了找回流失的客群及年輕客層,在2013年就開啟線上購物平台,近兩年業績倍數成長,商品品項也逐年增加。
他表示,過去愛買線上購物在GOHAPPY網站開站,在經營2年後,已經有一定的基礎,因此與YAHOO奇摩超級商城合作,打造一個24小時都可以購物的便利新生活。現在的愛買線上購物業績約占總營收5%∼6%,加入奇摩後可望再增加2%∼3%,期望今年占比可以到8%。
尚未進入線上購物的家樂福則指出,一直有進入電子商務的計畫,但確切時間表尚未出來,雖然目前尚沒有線上購物,但有臉書及APP做線上資訊分享跟交流。此外,家樂福也積極搶進社區大開小型店,目前已有16店,單單9月分就開出4店,預計未來也會持續展店。
國內消費景氣力度疲弱,市場氛圍就是一個「悶」,為了打破「悶經濟」,國內量販店求新求變,尋求另一條出路突破困境。愛買、大潤發搶先開發電子商務,且能搶攻不同客層;家樂福則大幅增加小型店比重,期能更深入社區發展,與便利店、超市一較高下。
受到人口結構、消費型態轉變,及零售業界限愈來愈模糊,便利店量販化、線上購物愈來愈夯的種種因素威脅下,擠壓國內量販店的生存空間。這幾年,量販來客數似乎有漸漸下降趨勢。
對此,愛買營運長莊金龍表示,台灣家庭平均人口數從過去的3.3人到現在2.7人,採購數量跟著減少,且社區小型店愈來愈多,加上促銷頻繁,網購比重人口也不斷增加,均是造成量販來客數下滑的因素;不過,採購客單價卻有提升,也讓營業額不致於有明顯的滑落。
為了找到新客源,大潤發、愛買搶先進入電子商務,大潤發2012年首開網購平台,2013年加入宅配服務,推升網購訂單量大幅成長5成,業績更大增8成。今年4月進軍天貓國際,表現不差,尤其MIT商品成為發展重點,大潤發表示,未來也規畫引進陸客喜歡的伴手禮及差異化商品,內部期望年目標可達6,000萬人民幣(約3億台幣)。
莊金龍則表示,線上購物過去以鞋包品類最多,現在民生用品、生鮮的採買比例拉高,有鑑於此,愛買為了找回流失的客群及年輕客層,在2013年就開啟線上購物平台,近兩年業績倍數成長,商品品項也逐年增加。
他表示,過去愛買線上購物在GOHAPPY網站開站,在經營2年後,已經有一定的基礎,因此與YAHOO奇摩超級商城合作,打造一個24小時都可以購物的便利新生活。現在的愛買線上購物業績約占總營收5%∼6%,加入奇摩後可望再增加2%∼3%,期望今年占比可以到8%。
尚未進入線上購物的家樂福則指出,一直有進入電子商務的計畫,但確切時間表尚未出來,雖然目前尚沒有線上購物,但有臉書及APP做線上資訊分享跟交流。此外,家樂福也積極搶進社區大開小型店,目前已有16店,單單9月分就開出4店,預計未來也會持續展店。
延宕多時的「波卡」風波,可望在悠遊卡董事長戴季全昨(22)日傍晚請辭所有相關職務後劃下句點,該請辭案和新的人事案將一併在本周五悠遊卡公司董事會通過,目前董事長職務由董事林向愷代理,未來林向愷也可望真除。
戴季全自本月18日起請假待命,他昨晚發出個人新聞稿聲明表示,將自22日起辭去悠遊卡公司所有相關職務。
由於悠遊卡公司日前發行以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為封面的票卡,造成輿論譁然,波卡事件發生後,台北市長柯文哲原有意將戴季全降調為總經理,但仍引發市議會不滿。
而戴季全希望風波早點落幕,昨晚決定在董事會召開前自行請辭。
戴季全在聲明稿中表示,對此次事件造成社會重大爭議以及耗費社會資源表示歉意,也表達對於在與北市府首長與員工們相處這些日子以來的感謝,同時對於市府有認真與勇氣突破的首長和同仁們感到驕傲。
他強調,個人不願再因任何職務上的事件繼續造成市長無法施政報告或延宕市府各局處預算審查,進而影響台北市的前進,因此決定辭去悠遊卡公司所有相關職務。
本周五悠遊卡公司將召開董事會,會中除將通過戴季全請辭案,也可望由林向愷正式接任董事長。
GROUPON(酷朋)是北美第一大團購網站,卻沒能在台灣持續維持領頭羊的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地化程度不夠深。其次是無法掌握好的服務品質。
當初GROUPON以併購「地圖日記」進入台灣市場,成為台灣團購龍頭網站,不到5年的時間,市占率卻節節敗退。
地圖日記的創辦人郭書齊及郭家齊在2012年離職後,接下來的幾年,GROUPON台北分公司的主管,幾乎每年一換。從楊聖武、謝佩甫到方俊強。業者分析,執行長每年一換,讓營運和公司政策無法延續。而且也容易形成在地化不夠深入的問題。
由於GROUPON是北美公司,加上執行長多半是國外背景,對於台灣在地化的經營,均需時間摸索。這一摸索,其他本地的競爭對手,如夠麻吉(Gomaji)、17Life及愛合購等,已紛紛崛起,不但分食市場,夠麻吉還超過酷朋,一躍成為台灣團購龍頭。
業者表示,團購是O2O(OnlinetoOffline)的事業,在非線上這一端,要做得好、做得深入並不容易,需要跟店家搏感情。比方說,某些開在巷弄的新餐廳的合作,其他本土業者就比酷朋來得了解和積極。
另一方面,團購網站目前的主力還是在餐券的銷售。但餐廳銷售大量的餐券後,要維持一定水準的服務品質的確有其困難。這是團購業者最大的挑戰,如果餐廳品質無法維持水準以上,消費者第一個抱怨的就是網站平台。
此外,對外商業者來說,只要某個市場的成長率不佳、達不到預期目標,通常就會收攤或裁員,對國際級公司來說,這種調整很稀鬆平常,寧願將資源放在成長快速的市場,也不願做困獸之鬥。
因此,過去三年間,雅虎關掉了無名小站、奇集集網站kijiji也退出台灣市場。如今酷朋(GROUPON)宣布收攤,恐怕也不算是太意外的事情。
GROUPON(酷朋)是北美第一大團購網站,卻沒能在台灣持續維持領頭羊的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地化程度不夠深。其次是無法掌握好的服務品質。
當初GROUPON以併購「地圖日記」進入台灣市場,成為台灣團購龍頭網站,不到5年的時間,市占率卻節節敗退。
地圖日記的創辦人郭書齊及郭家齊在2012年離職後,接下來的幾年,GROUPON台北分公司的主管,幾乎每年一換。從楊聖武、謝佩甫到方俊強。業者分析,執行長每年一換,讓營運和公司政策無法延續。而且也容易形成在地化不夠深入的問題。
由於GROUPON是北美公司,加上執行長多半是國外背景,對於台灣在地化的經營,均需時間摸索。這一摸索,其他本地的競爭對手,如夠麻吉(Gomaji)、17Life及愛合購等,已紛紛崛起,不但分食市場,夠麻吉還超過酷朋,一躍成為台灣團購龍頭。
業者表示,團購是O2O(OnlinetoOffline)的事業,在非線上這一端,要做得好、做得深入並不容易,需要跟店家搏感情。比方說,某些開在巷弄的新餐廳的合作,其他本土業者就比酷朋來得了解和積極。
另一方面,團購網站目前的主力還是在餐券的銷售。但餐廳銷售大量的餐券後,要維持一定水準的服務品質的確有其困難。這是團購業者最大的挑戰,如果餐廳品質無法維持水準以上,消費者第一個抱怨的就是網站平台。
此外,對外商業者來說,只要某個市場的成長率不佳、達不到預期目標,通常就會收攤或裁員,對國際級公司來說,這種調整很稀鬆平常,寧願將資源放在成長快速的市場,也不願做困獸之鬥。
因此,過去三年間,雅虎關掉了無名小站、奇集集網站kijiji也退出台灣市場。如今酷朋(GROUPON)宣布收攤,恐怕也不算是太意外的事情。
媒體界兩大併購案話題火熱,中嘉和東森都面臨廣電三法黨政軍條款限制,以及「是否要再賣回給外資基金」的問題。北科大助理教授江雅綺表示,黨政軍條款規定應和其他相關法律標準一致,至於討論外資或私募基金投資媒體的比例,不如思考如何公共化。
江雅綺指出,中嘉和東森,黨政軍和私募基金,表面上看的是法令限制,實際上凸顯民眾對國安和中資的心理因素,媒體是特殊產業,與其討論外資或私募基金投資媒體的比例和上限,不如公共化,帶給媒體和文創產業更穩定發展環境,去除對中資疑慮。
江雅綺分析,黨政軍規定政府資金一股都不行,早己過時,預算法容許50%,文創法鼓勵產業發展,「這三個法的本身就非常矛盾,50比0,一邊放寬、一邊緊縮,逼得業者只好從外面迂迴進來,避免落入違法窘境。」如何兼顧國家安全與數位匯流發展、媒體生存與民眾閱聽權、消費者權益,如何公共化,尋找另一出路,不妨舉辦公聽會,讓產官學界集思廣益,提出最好建議。
回顧這幾年大型併購案,為了規避黨政軍條款,2010年富邦集併凱擘時,採新成立大富媒體公司模式獲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同意,是規避黨政軍條款購併媒體唯一成功案例。
遠傳表態有意入主中嘉後,採更有創意方式,先讓外資基金買下中嘉,再購入中嘉債權,迂迴入主;東森電視考慮賣給外資基金後,外資基金重新介入台灣媒體產業,再次引起關注。
台灣媒體電信產業,外資基金介入極深。
過去有線電視五大MSO,包括凱擘、中嘉與台灣寬頻,分別在外資凱雷、安博凱與麥格理手中;加上東森電視(凱雷)、八大電視(殷拓),外資擁有台灣媒體半邊天。
外資基金投資台灣媒體,主要目的是獲利而非建設,這是外界批評過去台灣媒體數位化進展遲緩及媒體品質低落主因。凱擘賣回富邦蔡家、八大轉手台塑集團,數位匯流產業逐漸本土化,加速台灣有線電視數位化進程。
以台灣市場之小,媒體數量之多,不論有線電視或電視頻道,價格經多次交易已被炒高,加上網路影響電視收視戶減少,媒體經營環境未來普遍看壞,數百億元的媒體交易,外資基金能否像以前,動輒獲利翻倍,機率不大。
外資基金進入台灣媒體產業,若獲利率不高,積極搶進的背後目的,值得深思。
媒體界兩大併購案話題火熱,中嘉和東森都面臨廣電三法黨政軍條款限制,以及「是否要再賣回給外資基金」的問題。北科大助理教授江雅綺表示,黨政軍條款規定應和其他相關法律標準一致,至於討論外資或私募基金投資媒體的比例,不如思考如何公共化。
江雅綺指出,中嘉和東森,黨政軍和私募基金,表面上看的是法令限制,實際上凸顯民眾對國安和中資的心理因素,媒體是特殊產業,與其討論外資或私募基金投資媒體的比例和上限,不如公共化,帶給媒體和文創產業更穩定發展環境,去除對中資疑慮。
江雅綺分析,黨政軍規定政府資金一股都不行,早己過時,預算法容許50%,文創法鼓勵產業發展,「這三個法的本身就非常矛盾,50比0,一邊放寬、一邊緊縮,逼得業者只好從外面迂迴進來,避免落入違法窘境。」如何兼顧國家安全與數位匯流發展、媒體生存與民眾閱聽權、消費者權益,如何公共化,尋找另一出路,不妨舉辦公聽會,讓產官學界集思廣益,提出最好建議。
回顧這幾年大型併購案,為了規避黨政軍條款,2010年富邦集併凱擘時,採新成立大富媒體公司模式獲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同意,是規避黨政軍條款購併媒體唯一成功案例。
遠傳表態有意入主中嘉後,採更有創意方式,先讓外資基金買下中嘉,再購入中嘉債權,迂迴入主;東森電視考慮賣給外資基金後,外資基金重新介入台灣媒體產業,再次引起關注。
台灣媒體電信產業,外資基金介入極深。
過去有線電視五大MSO,包括凱擘、中嘉與台灣寬頻,分別在外資凱雷、安博凱與麥格理手中;加上東森電視(凱雷)、八大電視(殷拓),外資擁有台灣媒體半邊天。
外資基金投資台灣媒體,主要目的是獲利而非建設,這是外界批評過去台灣媒體數位化進展遲緩及媒體品質低落主因。凱擘賣回富邦蔡家、八大轉手台塑集團,數位匯流產業逐漸本土化,加速台灣有線電視數位化進程。
以台灣市場之小,媒體數量之多,不論有線電視或電視頻道,價格經多次交易已被炒高,加上網路影響電視收視戶減少,媒體經營環境未來普遍看壞,數百億元的媒體交易,外資基金能否像以前,動輒獲利翻倍,機率不大。
外資基金進入台灣媒體產業,若獲利率不高,積極搶進的背後目的,值得深思。
數位匯流大者恆大,跨平台交易成趨勢,目前火熱的交易案有兩個,除了遠傳想用債權取得購買中嘉的優先承購權,另一項重大媒體購併案是東森電視出售,不但傳出外資青睞,甚至吸引中資關注,私募基金購買媒體之事引起討論。
中正大學電信傳播所教授羅世宏指出,從中嘉到東森,凸顯本土企業被黨政軍條款卡住,不能合法投資,但外資卻可長驅直入,或以私募基金入主媒體,不但證明黨政軍條款「很好避」,毫無實質意義,失去當初立法初衷,也令人擔心私募基金的不透明特性,無法證明背後究竟有無中資。
羅世宏分析,利用私募基金作法程序雖合法,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一但審查通過,未來業者恐都將用同樣方式迂迴併購媒體,他認為並不妥當,「畢竟私募基金不透明,目的是套利操作,且無法證明是否有中資」,政府應考慮是否同意私募基金購買媒體。
羅世宏主張,黨政軍條款應廢除或大幅放寬,不要再限制有心投資媒體產業的本土企業,對外資則應嚴格限制投資媒體比例,或根本不允許私募基金入主台灣媒體,否則只是讓誠實企業吃虧,限制不了玩弄法律的商人或有心的政治操作。
羅世宏強調,媒體是特殊產業,即使本土企業、財團跨平台併購,也不可獨占或擁有過高比例。
數位匯流時代,他不反對水平或垂直整合上下游產業以利競爭發展,但仍要拉出一條清楚的紅線和黃線,國家安全就是紅線,媒體資金就該透明,唯有透明才能降低中資混水摸魚的可能性,讓民眾安心。
東森是國內最大電視台,對東森有興趣的企業不在少數,早在2010年富邦蔡家購併凱擘時就有意包裹購買,但被NCC以附加條款限制住;近年媒金分離意識高漲,富邦購併擁有新聞台的東森電視可能性極低。
其他曾傳出對東森有意思的包括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長子郭守正、已故台塑創辦人王永慶長子王文洋,及買壹傳媒鎩羽而歸的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目前外傳以美國德劭對沖基金(THe D.E.SHAW)出線機率高,行情落在200億元左右。
市場傳出,大陸中石化對東森也有興趣,擬藉由台灣友好人士透過籌組私募基金方式競標,與德劭基金較勁。
緊接在第一金控之後,同屬公股主導的兆豐金控也要辦理現金增資,據悉,財政部為了避免現增導致主導權遭稀釋,兆豐金現增也將比照第一金,由台灣菸酒、中華郵政等其他公股機構,承接財政部無法認購的增資額度。
第一金控日前辦理現金增資16億股,每股定價14.7元,總計募得235.2億元資金,將撥出200億元注資子公司第一銀行,增資完成後,第一銀行資本額將達862億元,第一金資本額則是躋身千億元俱樂部,達1,146億元。
財政部在第一金現增時放棄認股,由其他國營事業台灣菸酒與中華郵政承接,以維繫公股主控地位。
此次兆豐金控辦理現金增資,財政部同樣也不會有認購增資新股的預算,台酒、中華郵政預料也將是承接財政部放棄認購部位的主力。
財政部持有兆豐金9.18%,換算約可認購約8萬張增資新股。
GROUPON驚傳撤出台灣,引發外界憂心團購產業前景。網路業者表示,團購產業確實有許多關卡需要克服,但GROUPON在台收攤,個別經營的問題大於產業市況。在台灣投注資源不足、業務耕耘不夠紮實、應變速度不夠快,恐是GROUPON黯然退場的三大原因。
業者指出,團購業的模式,主要是團購業者與餐飲、SPA等各類實體店家談合作,讓商家在團購平台上提供優惠折扣或特殊條件的團購券,以吸引消費者。對店家而言,團購券主要效用多半是行銷、推廣;對消費者而言,則是可嘗鮮、撿便宜。
以此模式來說,團購網的流量要夠大,有足夠的「吸客力」,帶動店家合作,才有後續一波波效果,夠麻吉、17 Life等業者,都投入大量網路廣告、行銷預算,爭取曝光度,但GROUPON近年行銷資源不足,影響曝光,是其劣勢。
在業務層面,團購網談合作廠商、提供好服務的關鍵,是要有厲害的「地面部隊」,也就是業務人員,要一家家掃街拜訪,洽談業務,目前夠麻吉、17 Life等業者,都編制百人以上的業務人員,但這兩家公司的業務員在外,幾乎遇不上GROUPON的業務員,也較少知名店家參與,顯示其耕耘不深。
GROUPON驚傳撤出台灣,引發外界憂心團購產業前景。網路業者表示,團購產業確實有許多關卡需要克服,但GROUPON在台收攤,個別經營的問題大於產業市況。在台灣投注資源不足、業務耕耘不夠紮實、應變速度不夠快,恐是GROUPON黯然退場的三大原因。
業者指出,團購業的模式,主要是團購業者與餐飲、SPA等各類實體店家談合作,讓商家在團購平台上提供優惠折扣或特殊條件的團購券,以吸引消費者。對店家而言,團購券主要效用多半是行銷、推廣;對消費者而言,則是可嘗鮮、撿便宜。
以此模式來說,團購網的流量要夠大,有足夠的「吸客力」,帶動店家合作,才有後續一波波效果,夠麻吉、17 Life等業者,都投入大量網路廣告、行銷預算,爭取曝光度,但GROUPON近年行銷資源不足,影響曝光,是其劣勢。
在業務層面,團購網談合作廠商、提供好服務的關鍵,是要有厲害的「地面部隊」,也就是業務人員,要一家家掃街拜訪,洽談業務,目前夠麻吉、17 Life等業者,都編制百人以上的業務人員,但這兩家公司的業務員在外,幾乎遇不上GROUPON的業務員,也較少知名店家參與,顯示其耕耘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