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人壽(公)公司新聞
台灣金融市場在2024年展現出驚人的成長,其中壽險業的獲利表現特別亮眼。根據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的最新報告,台灣金融產業去年獲利大幅增長,主要來自資本利得和強勁的手續費收入。這份報告對台灣金融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報告中提到,大摩觀察名單上的11家主要金控去年初估獲利達5,529億元,年成長達71%,其中壽險為主的金控獲利成長達145%,是主要推動力。這一成長主要來自於市場對科技股的普遍看好,同時金融股的獲利大爆發也為股息配發帶來了積極影響。
大摩報告指出,第4季新台幣對美元的單季升值達3.57%,為保險公司帶來了可觀的匯兌收益。然而,由於韓元對新台幣的貶值,部分如國泰人壽和台灣人壽在10月和12月出現了匯兌損失。此外,美國投資等級債券殖利率的上升也對保險公司持有債券的市值計價帶來了壓力。
在這些壓力之下,國泰人壽對於債券殖利率變動的敏感度最高,每個基本點的變動會對帳面價值產生12億元的影響,遠高於富邦人壽的6億元和台灣人壽的3億元。不過,台股在去年第4季的上涨4.3%,有助於抵消債券市值計價帶來的衝擊。
在這個背景下,富邦人壽對台股的敏感度也相當高,台股每波動1元,對富邦人壽的影響達90億元,高於國泰人壽的80億元和台灣人壽的25億元。從現金股利殖利率的角度來看,大摩對國泰金、元大金及中信金抱持看好態度,預期這三家金控的現金股利殖利率可達4.4%至5%,這一水平優於業內其他同業。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癌症治療的方式也在不斷進步。口服標靶藥物、門診化療以及放療等治療方法,已不再需要患者住院,甚至有患者在門診治療後即可返家休養。然而,現行的大多數醫療險仍以住院為給付條件,這對患者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也導致了醫療資源的浪費。
以2023年台灣人癌症好發率前三名的大腸癌、肺癌及乳癌為例,採用新式標靶藥物治療,每年可能需要50萬至200萬元的開支;而新式放射治療如質子、重粒子治療,則需60萬至140萬元;免疫療法更是高達200萬至400萬元。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的「2023台灣癌症家庭照護負擔大調查」,癌友自費醫療比率達64%,約66%的自費藥物負擔在30萬元以上,甚至有約25%超過百萬。
早期癌症治療主要以住院為主,但近年來,新式標靶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細胞療法等精準治療的進步,使得住院不再是必要的選擇。然而,自費醫療項目往往成為影響家庭經濟的重要因素。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保險公司開始推出「癌症門診實支實付」的保單,並採用自負額設計。自負額是指保險人需先自行負擔一定金額的醫療費用,超過部分方可申請保險理賠,並以保障額度為上限。例如,癌症門診醫療費用保險金的自負額為10萬元,保險金限額30萬元,則最高每次可理賠額度為20萬元。
富邦人壽推出的「富邦人壽愛實在1年期防癌醫療健康保險附約」,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保險除提供癌症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實支實付)外,還特別設計了「癌症門診醫療費用保險金(實支實付)」給付項目,將門診診療所支出的相關醫療費用納入保障範圍,解決了「不住院診療」的癌症醫療需求及「住院必要性」的理賠爭議。
此外,採用自負額設計還能讓民眾以較低的保費,銜接既有實支實付保單,補強保障限額不夠用的缺口,以及解決防癌險保障不足的問題,從而提升癌症醫療費用保險額度。
臨近農曆春節,許多家庭都會有資金周轉的需求。為了幫助民眾解決這方面的難題,政府特別推出了保單借款優惠利率紓困方案。這項方案自2022年起便已常態化,每年第一季都會開放申請,而今年也不例外,已經正式啟動。
根據最新資料顯示,保單借款年利率可以壓低至2.165%,對於符合資格的保戶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實惠的選擇。過去三年來,申請並獲核准的人數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第一年申請人數突破4,000人,而後兩年則年減約千人。這與保單借款優惠利率紓困方案的貸款期間為三年有關。
要申請這項優惠方案,保戶必須符合特定條件之一,包括身心障礙、低收入或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訂定的特殊境遇家庭成員,或者是因為失業、無薪假、非自願離職等導致實質收入減少,面臨經濟困難的人士。
根據紓困方案規定,每個保單人最高可以借到的金額達到新台幣10萬元,貸款期間為三年。適用的保單由壽險公司決定,但必須是累積達到一定保單價值準備金,並且可以辦理保單貸款的有效保單。
各壽險公司的具體規定有所不同。例如,臺銀人壽規定必須是累積達到保單價值準備金且可得辦理保單借款的新台幣有效保單,而台灣人壽則只接受非投資型的新台幣有效保單。富邦人壽、保誠人壽、凱基人壽、南山人壽等公司則有各自的適用保單種類和限制。
以富邦人壽為例,它規定不適用外幣保單,而新光人壽則規定每人限辦一次優惠借款的新台幣傳統型保單。三商美邦人壽則規定新台幣有效保單,投資型與年金保單除外。遠雄人壽則不適用投資型保單、外幣保單以及遠雄人壽一一五終身壽險等。
其他如宏泰人壽、安聯人壽、台新人壽、全球人壽、元大人壽、第一金人壽、合作金庫人壽等公司,也都對適用的保單種類和借款條件有各自的規定。
列入大摩觀察名單的11家主要金控去年的初估獲利達5,529億元,年成長71%,主要推動力來自於壽險為主的金控獲利大幅成長145%。證券型金控去年獲利成長35%,銀行型金控則成長19%。
大摩指出,第4季新台幣兌美元單季升值3.57%,代表保險公司可望有40%的匯兌收益。不過,由於去年第4季韓元兌新台幣大幅貶值,造成替代避險部位較高的國泰人壽及台灣人壽在10月及12月出現匯兌損失。
另外,美國AAA及BBB投資等級債殖利率在第4季分別上揚78、66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也造成保險公司所持有債券依市值計價(mtm)虧損。國泰人壽的敏感度最高,債券殖利率每漲跌1個基本點,對帳面價值的影響為12億元,遠高於富邦人壽的6億元、台灣人壽的3億元。
不過,台股在去年第4季上漲4.3%,可抵消債券mtm帶來的衝擊。大摩指出,富邦人壽對台股的敏感度最高,台股每波動1元,對富邦人壽的衝擊為90億元,高於國泰人壽的80億元、台灣人壽的25億元。
以現金股利殖利率的角度來看,大摩看好國泰金、元大金及中信金,現金股利殖利率可達4.4~5%,優於同業。
台灣壽險業界近期來掀起一波徵才熱潮,各大壽險公司卯足全力,力圖吸引新血加入。根據最新消息,六大壽險公司今年共計徵募超過2萬3,250名員工,其中富邦人壽的目標人數達5,000人,顯示其對於市場的強烈信心。
去年11月,壽險業界業務員人數銳減逾3,000人,為了留住人才,各大公司不遺餘力地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富邦人壽就首次擴大新人月獎金,並將適用期限延長至兩年,同時提供產險證照、整合行銷、季通算及年度加碼獎金等多元獎勵,讓新人有機會在首年就年薪破百萬元。
除了富邦人壽,國泰人壽和南山人壽也分別徵募4,860名和4,500名外勤業務員,加上內勤職位,總開缺數量達2萬3,250人。國泰人壽提供新人超過30萬元的額外達標獎金,南山人壽則每年額外投注逾2億元在全職業務新人的培育上。
富邦人壽表示,除了提供豐厚的獎金和培訓機會,還設立了新銳及精銳培訓計畫,晉升主管後,員工還可加入員工持股信託、享受每胎10萬元的生育補助等福利。
國泰人壽則啟動了「領航新秀專案」,除了達標獎金,還有黃金三個月的52堂摩天輪式實戰培育,並透過整合行銷帶動收入。此外,國泰人壽還正在開發「AI Coach」智能陪練系統,利用生成式AI模擬真實客戶互動情境,協助新人快速掌握銷售技巧。
南山人壽則聚焦於年輕族群,提供每月專案獎金及12個月、累計超過200個小時的系統化訓練課程,並每年投注逾2億元在全職業務新人的培育上。表現優異的新人,銷售業務獎金加計專案獎金後,首年就有機會突破百萬元年收。
新光人壽則推出師徒制珍珠計畫,並制定多元的晉升規劃與獎勵辦法,強調新人首年有機會年薪破百萬元,甚至單月突破百萬元。凱基人壽則因應社會趨勢,提供中高年齡及社會新鮮人專案,並推出獨創AI智能對練,提升新人實戰行銷與增員技巧。
台壽則除新人財補專案,也設快速晉升獎勵,六個月晉升獎1萬元、9個月晉升獎5,000元,新人每月完成目標,首年有機會年薪破百萬元。
近期,台灣六大壽險公司紛紛展開大舉徵才,不僅聚焦在一般業務人才,同時積極招募儲備幹部(MA),預計今年將招募5至10名具備AI、數位金融、ESG永續、IFRS17精算接軌等專業背景的人才。其中,富邦人壽的動向格外引人關注。
富邦人壽今年特別針對MA開設六組,除了傳統的通路與經營管理組外,還特別強化金融科技IT專業人才的招募,以推動保險科技創新服務的發展。其中,投資規劃組和海外REIT個股研究組的設立,顯示了富邦人壽對於市場研究與投資策略的重视。
以投資MA為例,透過在富邦人壽的輪調期間,這些專業人才將能快速學習國內市場前三大買方團隊前台與中台的運作模式,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此外,富邦人壽還提供了豐富的專業知識課程,包括股票、外匯、債券、風險評估、財務會計等五大領域,並進行為期一年的財務體系前中後台輪調歷練,讓新進的MA能夠全面體驗公司的運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各大壽險公司的MA錄取率相當競爭激烈。以南山人壽為例,去年就有267人爭取MA,年增逾4成,但錄取率約為3%左右。這也反映了當前金融保險行業對於優秀人才的高度需求。
國泰人壽今年則預計招募十名MA,除了傳統的數理精算、財務投資、管理企劃、核保理賠人才外,還著重於資料科學、數據工程、程式開發、資訊安全、數位行銷、健康管理等領域的人才。凱基人壽和台壽也分別規劃了各自的招募計畫,並提供量身訂做的個人輪調計畫,以培養具有多元專業背景的MA。
總之,今年台灣壽險業界對於人才的追求不僅僅是數量的增加,更是質的提升。各大公司通過各種方式吸引和培養優秀人才,期望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
去年前11月壽險業務員銳減逾3,000人,為留住新血,六大壽險今 年砸上億元留才。像國壽提供新人超過30萬元額外達標獎金;富壽首 次擴大新人月獎金、適用延長至兩年;南山宣示將每年額外投注逾2 億元在全職業務新人培育。
富壽表示,今年新人月獎金及適用延長兩年,並搭配產險證照、整 合行銷、季通算及年度加碼獎金等獎勵,新人有望挑戰首年就年薪破 百萬元,並設立新銳及精銳培訓計畫,晉升主管後可加入員工持股信 託、每胎10萬元生育補助等福利。
國壽去年啟動「領航新秀專案」,除達標獎金,並有黃金三個月5 2堂摩天輪式實戰培育,新人也可透過整合行銷帶動收入,如產險、 證券複委託等。國壽指出,去年已有不少新人晉升、年薪超過百萬元 ,目前正開發「AI Coach」智能陪練系統,利用生成式AI模擬真實客 戶互動情境,協助新人快速掌握銷售技巧。
南山徵員聚焦年輕族群,南山說明,提供每月專案獎金及為期12個 月、累計超過200個小時的系統化訓練課程,每年另投注逾2億元在全 職業務新人培育,表現優異的業務新人通常銷售業務獎金加計專案獎 金後,首年就可突破百萬元年收。
新光人壽針對新人有師徒制珍珠計畫,也制定多元的晉升規劃與獎 勵辦法。新壽強調,業務新人不僅首年有機會年薪破百萬元,甚至有 機會單月突破百萬元,以去年10月30日∼11月26日保險月來說,有超 過300名業務員年薪破百萬元,其中有六名是去年新進。
凱基人壽因應社會趨勢,特別提供中高年齡及社會新鮮人專案,推 出獨創AI智能對練,提升新人實戰行銷與增員技巧,首年就能收入破 百萬元;台壽除新人財補專案,也設快速晉升獎勵,六個月晉升獎1 萬元、9個月晉升獎5,000元,新人每月完成目標,首年有機會年薪破 百萬元。
國泰人壽今年要招募十名MA,除延攬數理精算、財務投資、管理企 劃、核保理賠人才外,今年也要找資料科學、數據工程、程式開發、 資訊安全、數位行銷、健康管理等領域人才,在訓練上會提供股票、 外匯、債券、風險評估、財務會計等五大領域專業知識課程,進行為 期一年的財務體系前中後台輪調歷練。
凱基人壽今年也要招募5∼8位MA,今年著重在找精算、金融科技、 投資、核保理賠等人才,將提供量身訂做的個人輪調計畫;台壽今年 也預計招募八位MA,其中保險金融四人、投資專案四人,預計延攬精 算、通路輔銷等商品規劃人才。
南山人壽預計在3月啟動MA招募計畫,將安排高階主管親自擔任職 涯導師,前半年集體培訓並指派專案實作歷練,並安排參與高層策略 會議和跨部門大型專案,訓練將分為三大領域,包含通路策略擬定、 服務策略規劃與數位專案參與。去年就有267人爭取MA,年增逾4成, 錄取率約為3%左右。
富邦人壽今年針對MA開設六組,除通路與經營管理組外,也重視金 融科技IT專業人才,強化保險科技創新服務研究,另設有投資規劃組 及海外REIT個股研究組。以投資MA為例,可透過輪調期間快速學習國 內市場前三大買方團隊前台與中台運作。
近期,台灣壽險業市場迎來了一波強勁的回光返照。根據最新數據,2024年台灣前六大壽險公司的新契約保費收入達到了5,098億元,年增近2成,預計整體壽險業去年全年新契約保費將超過8,300億元,年增超過2成,有望創下三年新高。
過去一年,受到美國聯準會快速升息的影響,台灣壽險業的新契約保費收入經歷了下滑。2022年新契約保費收入從2021年的兆元之上,下滑到7,730億元,2023年再下滑到6,714億元,創下17年新低紀錄。然而,隨著美國高利率影響逐漸消退,以及資本市場表現的好轉,2024年下半年的保單銷售開始回穩。
在眾多壽險公司中,國泰人壽表現亮眼,2024年12月賣出超過307億元,連續六個月蟬聯單月業績王,並連續六個月賣破百億元,年增超過3倍。其中,投資型保單與利變型保單對其業績提升貢獻重大。新光人壽則以112億元的銷售額,年增高達2倍,去年就有兩個月賣破百億元,主要來自利變型保單的銷售帶動。
前六大壽險公司的新契約保費收入通常占整體壽險業的逾6成。2024年前六大壽險公司共賣出5,098億元,年增18.7%。預計整體壽險業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將超過8,300億元,接近8,400億元,與2023年的6,714億元相比,年增將超過24%,正式擺脫了17年新低的陰霾,轉回正成長軌道。
在這波業績回升的浪潮中,國泰人壽和富邦人壽兩大龍頭表現突出。國泰人壽以全年賣出1,541億元,奪得冠軍寶座;富邦人壽則以1,101億元的銷售額,獲得亞軍。南山人壽以747億元的業績,獲得季軍。其中,新光人壽的成長速度最快,去年全年新契約保費約642億元,年增逾65%,躍升為第四名。
台灣壽險業界在2024年迎來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新契約保費收入終於重回正成長軌道。對於壽險公司來說,除了保費收入的增長,CSM(合約服務邊際)的成長也成為了今年最重要的任務之一。CSM的增長對於2026年接軌IFRS 17標準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因為CSM的累積量將影響接軌的負擔。
CSM可以理解為保單生效後預期的全期利潤,隨著2026年IFRS 17標準的實施,CSM將逐期釋出並反映在各期的損益表上,這也是各大壽險公司積極追求CSM成長的主要原因。
國泰人壽設定了每年CSM新增700億元的內部目標,並在去年成功達到了900億元的新契約CSM歷史新高。國壽表示,對於2024年全年新契約CSM的預期超過800億元,實際數據表現優於預期,這主要得益於年底美元利變保單和A&H保單(健康險與意外險)的熱賣。對於今年,公司依然保持樂觀的展望,並持續追求一年新增700億元以上的CSM目標。
富邦人壽也設定了一個每年新增400億元CSM的目標。富壽強調,去年已將CSM作為通路的重要經營指標,並進行了商品策略的調整,包括彈性擴充分紅及利變等商品,同時轉向高保障分期繳商品。公司規劃設計了多種符合年輕客群的保單,如分紅、不分紅、利變還本險等主約,並推出壽險、健康險、意外險等可彈性搭配的「零件式」高保障附約。此外,富邦人壽還積極銷售CSM貢獻度高的保障型商品,如重疾險和長照險,預期今年CSM將維持雙位數成長,尤其是分紅保單的銷售動能將持續增強。
新光人壽則每年設定了新增300億元CSM的目標。新壽表示,去年在商品策略上聚焦外幣保單及價值型商品的銷售,並在保險月期間保費收入增長強勁,這也促進了CSM的成長。基於去年的表現,新壽將為2025年訂定新的成長目標,並為今年接軌IFRS 17標準做好充分的準備。
美聯儲降息風潮席捲,台灣壽險業迎來春暖花開的一年。根據市場預測,2024年台灣壽險業新契約保費將突破8,380億元大關,較去年成長24.9%,其中壽險雙雄——國泰人壽與富邦人壽,新契約保費均成功突破千億障礙,並呈現兩位數的成長。六大壽險公司12月新契約保費收入達650.5億元,創下近三年來新高,較去年同期暴增逾一倍。整體來看,2024年新契約保費年增率達18.7%。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在2024年交出亮眼成績單,新契約保費達1,541億元,成為六大壽險之冠,年成長率為16%。公司指出,意外與健康險(A&H)全年新契約保費大幅成長31%,達128億元,帶動新契約的合約服務邊際(CSM)創下900億元的歷史新高。
富邦人壽也不遑多讓,2024年新契約保費達1,101.8億元,年增率為16.5%。公司商品策略持續聚焦長年期繳及保障型商品,個人健康及傷害險較去年成長67%,顯示商品轉型成果明顯。
南山人壽以747.2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排名第三,內部銷售主力為高保障型商品、投資型年金商品及利變壽險商品。此外,2024年投資型商品復售,對保費收入也產生了積極影響。
新光人壽以641.7億元的新契約保費名列第四,凱基人壽和台灣人壽分別以579.9億元和487.4億元的保費收入,分居第五和第六名。
業內分析指出,美聯儲在2024年9月啟動降息循環,台灣壽險公司陸續調高美元利變保單宣告利率,並推出新商品以刺激消費者購買意願。此外,國內外股市的強勁表現也提升了民眾對投資型保單的信心,進而帶動壽險業保單銷售業績的飛躍。
根據各公司公告顯示,六大壽險2024年12月新契約保費收入為650.5億元,寫2022年2月以來、近三年最高水準,且較2023年12月的306.4億暴增逾一倍。
統計2024年全年,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增至5,098億元,年增率達18.7%。據業者估計,整體壽險業界2024年全年新契約保費將逾8,380億元,較2023年全年暴增24.9%。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繳出亮麗成績單,2024年新契約保費1,541億元,為六大壽險之冠,年成長16%。國壽指出,2024年意外與健康險(A&H)全年新契約保費達128億元、大幅成長31%,帶動新契約的合約服務邊際(CSM)創下900億元的歷史新高。
富邦人壽2024年新契約保費達1,101.8億元,年增16.5%,商品策略持續聚焦長年期繳及保障型商品,個人健康及傷害險較去年成長67%,展現商品轉型成果顯著。
南山人壽2024年全年新契約保費為747.2億元、排名第三,內部以高保障型商品、投資型年金商品、利變壽險商品為銷售主力,此外,2024年投資型商品復售,同樣大舉挹注了整體保費收入。
2024年新光人壽新契約保費641.7億元、名列第四;凱基人壽為579.9億元;台灣人壽則是487.4億元,分居第五及第六。
壽險業者分析,美國聯準會在2024年9月啟動降息循環,壽險公司陸續調高美元利變保單宣告利率,或競推美元利變保單新商品以激勵民眾買氣,進而提升傳統型保單的銷售動能。此外,今年國內外股市維持多頭走勢,加強民眾的投資信心,同樣促使投資型保單銷售由冷轉熱,壽險業保單銷售業績也大舉提升。
受美國聯準會快速升息影響,2022年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收入從202 1年的兆元之上,當年下滑到7,730億元,2023年再下滑到6,714億元 ,創下17年新低紀錄。2024年上半年雖仍受到美國高利率影響,但下 半年開始回神,受益於資本市場表現好帶動投資型保單買氣,第三季 開始美國啟動降息循環,利變型保單銷售也增溫,同時分紅保單在銀 保通路大力推廣下也持續挹注保費收入,讓2024年新契約保費從谷底 回升,將創三年新高。
年底是大型壽險公司的保險競賽月,各大壽險卯足全力拼業績,2 024年12月前六大壽險賣出超過650億元佳績,為至少2022年以來的單 月最佳成績,年增率逾1倍。前六大壽險即國泰、富邦、南山、新光 、凱基與台壽。
2024年12月前六大壽險中就有五家賣贏2023年12月,以國泰人壽賣 307億元衝最快,連續六個月蟬聯單月業績王,也連續六個月賣破百 億元,年增超過3倍,其中投資型保單與利變型保單皆貢獻不少;亞 軍是新光人壽,12月賣出約112億元,年增高達2倍,去年就有兩個月 賣破百億元,主要就來自利變型保單的銷售帶動。
前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通常約占整體壽險逾6成左右。2024 年前六大壽險共賣出5,098億元,年增18.7%,推估整體壽險2024年 新契約保費收入可超過8,300億元,並接近8,400億元,與2023年的6 ,714億元相較,年增將超過24%,正式擺脫17年新低的陰霾,轉回正 成長軌道,並創三年新高。
2024年國泰人壽與富邦人壽兩大龍頭皆賣破千億元大關,以國泰人 壽全年賣出1,541億元、拿下冠軍寶座,富邦人壽以1,101億元拿下亞 軍,南山人壽拿下季軍,業績也有高達747億元、年增逾2成;成長速 度最快的是新光人壽,去年全年新契約保費約642億元,年增逾65% ,攻占第四名。
CSM可看作保單生效日起預估全期可獲得的利潤,由於壽險業2026 年接軌IFRS 17後,CSM將逐期釋出呈現在各期的損益表上,是各大壽 險積極拼CSM成長的主因。
國泰人壽設有一年CSM新增700億元的內部目標,去年新契約CSM更 達到900億元歷史新高。國壽指出,原先預估2024年全年新契約CSM會 是超過800億元,實際出來數據比原本預期好很多,主要就是受惠於 2024年底美元利變保單、A & H保單(健康險與意外險)皆熱賣,對 今年依然展望樂觀,持續往一年新增700億元以上的目標邁進。
富邦人壽內部也訂有一年新增400億元CSM的目標。富壽表示,去年 已將CSM納入通路重要經營指標,將彈性擴充分紅及利變等商品,並 轉向高保障分期繳商品,規劃設計符合年輕客群的分紅、不分紅、利 變還本險等主約,並推出壽險、健康險、意外險等可彈性搭配的「零 件式」高保障附約,同時多賣CSM貢獻度高的保障型商品,如重疾險 、長照險,有助累積CSM。預期今年CSM有望維持雙位數成長,尤其分 紅保單銷售動能仍會持續。
新光人壽每年也設有新增300億元CSM的目標,新壽說明,去年在商 品策略上聚焦外幣保單及價值型商品銷售,加上去年底是保險月、保 費動能很強勁,保費收入成長也讓CSM同步成長,會基於去年表現訂 出2025年的成長目標,因應今年是接軌前最後一年,可以有更好的準 備與表現。
近年來,隨著科技發展,詐欺犯罪手法不斷翻新,為了有效對抗這一威脅,行政院最新推出「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版,並設定了三大目標:強化防詐意識、減少發生數、降低財損數。富邦人壽作為台灣金融業的重要一員,積極響應政府政策,與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攜手合作,共同打擊詐欺犯罪。
1月9日,富邦人壽董事長林福星與刑事警察局局長周幼偉共同簽署防詐合作備忘錄,由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及獨立董事陳建宏見證。未來,富邦人壽將利用刑事警察局提供的反詐騙宣導素材,進行相關教育訓練和宣傳活動,並在法令允許的範圍內,與刑事警察局共享情資,共同提升打擊詐騙的量能。
富邦人壽不僅在內部積極推動防詐工作,也將這一理念貫徹到服務過程中。公司推出商用短碼簡訊「68999」,提供保戶足夠的資訊,幫助他們自主辨識和求證。此外,全國客戶服務櫃檯也實施「識詐阻詐三措施」,通過權益確認書、關懷提問和勸阻通報,降低保戶被詐騙的風險。
為加強全民防詐意識,富邦人壽於2024年舉辦了「防詐細胞培力」巡迴宣導活動,遍及全台12個行政區、456個里。在「社區巡迴健診」中,也加入了防範金融詐騙的宣導內容。為了擴大宣導範圍,公司還推出了「防詐勇士 不做傻事」系列宣導影片和多國語言版的防詐手冊,提升民眾對虛假訊息的認知與思辯能力。
富邦人壽通過這些具體行動,不僅響應政府打擊金融詐騙的政策,也為國人培養自我保護意識盡一份力,期許能夠保護保戶的財產安全,為全國防詐生態圈做出貢獻。
2025年即將來臨,台灣壽險業迎來新局,各大壽險公司紛紛展開人力擴充計劃,透過多種策略吸引新血加入,以應對市場的挑戰與機遇。根據最新資料,六大壽險公司已設定2025年的增員目標,總計預計增員人數達21,100人,從1,600人至5,000人不等,顯示壽險業對未來的信心。
在這波增員潮中,富邦人壽表現亮眼,去年新聘人數達4,588人,總業務員人數累計至18,043人。公司對2025年的外勤業務增員目標預計為5,000人,展現出強烈的成長動力。南山人壽則在2024年截至11月已登錄約4,100人,總登錄人數超過33,000人,並計劃在2025年招募4,500名外勤業務,維持其市場領先地位。
國泰人壽在2024年11月底前新登錄人數達3,010人,總業務員人數為23,314人,2025年的增員目標同樣為4,500人。新光人壽則在2024年約有850人登錄,總業務員人數達14,700人,2025年的業務增員目標設為3,000人。凱基人壽在2024年登錄1,800人,總業務員登錄數為16,500人,2025年增員目標為2,500人。台灣人壽在2024年新登錄人數為610人,總業務員人數為7,700人,2025年的徵員目標為1,600人。
為了吸引年輕世代加入,各壽險公司不遺餘力地推出創新方案。新壽推出針對18至25歲年輕世代的「新賓計畫」,透過職場參訪、新世代青年領袖營等活動,為年輕人提供實現夢想的舞台。南山人壽則積極深入校園,培力青年並舉辦多種活動,以擴大品牌在年輕人心中的影響力。
未來富邦人壽將可充分運用刑事警察局的反詐騙宣導素材,在進行 打擊詐騙及洗錢防制等教育訓練或宣傳活動時,刑事警察局可提供必 要的資源及協助。此外,若遇有異常交易或金融詐騙等事件發生,雙 方也能在法令允許情況下,相互分享情資。透過「公私協力 打詐反 騙,警企合擊 富國安邦」的具體行動,提升打詐防詐量能。
富邦人壽致力打造安全可信賴的保險服務環境,響應政府政策運用 資通訊技術,領先金融業界率先推出商用短碼簡訊「68999」,並調 整簡訊內容連結,提供保戶足夠資訊自主辨識與求證;更於全國客戶 服務櫃檯推行「識詐阻詐三措施」,藉由銀髮族保戶權益確認書、主 動關懷提問及勸阻通報並於系統註記,持續加強臨櫃關懷提問,降低 保戶被詐騙的風險。
為強化全民防詐意識,富邦人壽2024年「防詐細胞培力」巡迴宣導 活動,遍及12個行政區、456個里;另在「社區巡迴健診」納入防範 金融詐騙宣導。此外,為擴大觸及透過多元管道進行識詐宣導,推出 「防詐勇士 不做傻事」系列宣導影片,並製作多國語言版防詐手冊 ,增進民眾對虛偽不實訊息的認知與思辯能力。
富邦人壽以具體行動呼應政府打擊金融詐騙政策,協助國人培養自 我保護意識,期許能協助保戶財產安全不受到侵害,為全國防詐生態 圈共盡一份心力
各大壽險公司積極出招搶才,據各公司統計,六大壽險公司2024年累計新聘人數達到14,958人(南山人壽、國泰人壽統計至11月底),其中,富邦人壽去年新聘人數4,588人,總業務員人數18,043人,2025年外勤業務增員人數目標預計5,000人;南山人壽2024年截至11月登錄約4,100人,總登錄人數逾33,000人,2025年預計招募4,500名外勤業務;國泰人壽截至11月止,新登錄人數3,010人,總業務員人數23,314人,2025年預計招募4,500人。
新光人壽2024年約有850人登錄,總業務員14,700人,2025年業務增員人數目標3,000人;凱基人壽2024年登錄1,800人,總業務員登錄數16,500人,2025年增員目標2,500人;台灣人壽2024年新登錄人數610人,總業務員人數7,700人,2025年台壽徵員目標人數1,600人。
為了吸引新血加入,壽險各出奇招,新壽2025年針對18至25歲的年輕世代推動「新賓計畫」,透過職場參訪、新世代青年領袖營等活動,讓年輕人找到可以實現夢想的舞台。南山人壽深入校園積極培力青年並舉辦各式活動,擴大品牌心占率。
台灣金融市場再創佳績,上市金控集團在2024年的獲利表現驚艷市場。截至昨日,已有13家金控公布去年稅後純益,總計達5,259億元,大幅超越前年同期,年增率超過七成。其中,富邦金控與國泰金控的表現特別亮眼,兩家金控的全年獲利均超過千億元,成長幅度超過一倍。
富邦金控在2024年創下歷史新高,獲利達1,511.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0.8元,蟬聯獲利王寶座。子公司人壽、銀行、證券的獲利也都創下歷史新高。國泰金控則以1,111.9億元的獲利,創下歷史次高EPS為7.28元。值得注意的是,14家上市金控中有12家累計全年獲利突破200億元,顯示未來大型金控年獲利200億元以上將成為市場的基本期待。
中信金控尚未公布去年全年獲利,但若加上前11月的累計獲利,14家金控的累計稅後純益將達5,942億元,刷新2021年的最高點5,806億元,確定創下歷史新高。中信金控去年12月的獲利表現將決定整體金控去年獲利是否能夠突破6,000億元的大關。
富邦金控在2024年12月的合併稅後純益為105.1億元,月增1.4%,累計全年合併稅後純益達1,511.6億元,年增1.2倍,EPS為10.8元,這是富邦金控首次突破1,500億元的獲利大關。國泰金控雖然在12月出現單月虧損,但全年累計獲利仍達1,111.9億元,創歷史次高,EPS為7.28元。
凱基金控去年12月的合併稅後純益為5.02億元,全年合併稅後純益達335.46億元,為歷年次高,年成長率達77%,EPS為1.97元。合庫金控去年12月的合併稅後純益為8.4億元,全年合併稅後純益為197.4億元,年成長10.4%,EPS為1.26元。新光金控去年12月的合併稅後純益為11.1億元,全年合併稅後純益為206億元,創次高EPS為1.26元。
四大壽險業的2024年年度成績單昨日揭曉,其中富邦人壽以亮麗的表現勇奪冠軍,全年稅後純益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025.3億元,年成長率達184%,創下了歷年最高紀錄。而國泰人壽則以671.8億元的稅後純益,年成長率超過300%,刷新了歷史次高紀錄。凱基人壽和 新光人壽也分別以221.5億元和103.7億元的稅後純益,表現亮眼,新光人壽更是從虧轉盈,創下歷年次高紀錄。至於南山及台灣人壽兩家壽險公司,則尚未公布其獲利情況。
在已公布的四家壽險公司中,國泰人壽和凱基人壽在12月份都出現了虧損。國泰人壽的稅後虧損達36.1億元,凱基人壽則虧損2.3億元。凱基人壽解釋,這主要是由於12月份的投資操作相對保守。反觀富邦人壽和新光人壽,在12月份則分別實現了105.4億元和2.9億元的稅後純益。
富邦人壽在12月份的獲利主要來自於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資本利得、基金資本利得以及配息收入。在當月,國內外指數震盪上揚,富邦人壽持續實現資本利得,並進行汰弱留強的投資策略,當月投資部位處分實現獲利約122億元,其中大多數來自國內外股票及基金。此外,美元走升也為富邦人壽帶來了匯兌利得,12月底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餘額增加約27億元,達到約215億元。
國泰人壽則指出,12月份的合約服務邊際(CSM)創高,對損益表現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加上當月實現的資本利得較少,以及韓元受到政局動盪影響,單月重貶5.4%,星元貶值1.5%,單月避險成本增加,這些因素共同對獲利造成了衝擊。不過,國泰人壽強調,韓元的劇烈波動屬於短期一次性偏離,目前1月的韓元價位已恢復正常,且經常性收益將持續挹注,緩和匯率波動對損益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