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人壽保險(公)公司新聞
東元集團經營權之爭再起波瀾,菱光科技董座黃育仁旗下的另一家公司東友科技,近期也成為了公開收購的對象。根據新聞報導,安富國際投資已向主管機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申報,計劃從7月8日至8月5日進行對東友科技的公開收購。這一收購案引發了市場對父子之爭延續的關注。
安富國際投資預計收購最高33,760,970股,約為東友科技已發行股份總數的三成,最低收購數量則為5,626,829股,約為5%。每股收購價格為18.2元,比東友科技7日收盤價15.8元高出15.19%。不過,安富國際強調,這個收購價已經得到會計師出具的价格合理性意見書,並指出若以近一年交易日均價計算,溢價率將達46.3%。
對此,黃育仁並不甘示弱,決定展開反擊。他計劃以優於市場或潛在買家的價格,買受達勝伍所持有之全數鈺叡公司股權。黃育仁還特別致函達勝伍創投,要求在出售鈺叡公司股權前,先行通知菱光科技、東友科技、光菱電子等公司,以確保達勝伍以最有利價格出售股權,避免損及公司及股東利益。
市場傳言指出,黃育仁已經以菱光科技、東友科技、光菱電子等三家公司名義,致函達勝伍創投,並要求督促其以最有利價格出售鈺叢公司股權。然而,黃育仁對此傳言並未表達明確態度,似乎仍留有後手。
鈺叡昨日下午宣布,持股五成的大股東達勝伍因為有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等六大壽險公司資金投資,受到外界質疑以保險資金介入經營權之爭,造成股東諸多困擾,達勝伍最終決定完全撤出鈺叡,要將全部股份轉讓給其他投資人。擔任鈺叡及達勝伍董事長職務的郭冠群,預期將引入關係資金接手股權,繼續操刀收購案。
不料昨日晚間風雲變色,黃育仁陣營菱光、東友、光菱三家公司同時函告達勝伍,擬以優於市場價格買下其所持有全數鈺叡股權。
東元經營權之爭再掀案外案,安富國際投資7日向主管機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申報擬公開收購東友科技,由於安富國際董事長高東海為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的民間友人,市場也將此收購案視為父子之爭的延長賽。
據安富國際揭露,公開收購東友科技期間自7月8日起至8月5日止,預定最高收購數量為33,760,970股(約為被收購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三成,最低收購數量為5,626,829股(約為被收購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5%),每股收購價格訂為18.2元,以東友科技7日收盤價15.8元計,溢價率僅15.19%。
惟安富國際投資強調,收購價18.2元已經會計師出具價格合理性意見書,若以東友科技近一年交易日均價計算,溢價率達46.3%,以前120、60、30個交易日均價計算,溢價率亦分別達到39.78%、32.46%、31.22%。
7日晚間,傳出不甘一直站在防守方的黃育仁,隨後也提出反制,決定以名下菱光科技、東友科技、光菱電子等三家公司的名義,致函給鈺叡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擬以優於市場或潛在買家之價格,買受達勝伍所持有之全數鈺叡公司股權。
市場並傳黃育仁在函中還特別敬告達勝伍,在有意出售鈺叡公司股權前,能先行通知菱光科技、東友科技、光菱電子等公司,前往商議買受鈺叡公司股權細節。以免達勝伍未以最有利價格出售鈺叡股權而損及達勝伍公司、六大壽險公司包含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等股東及其保戶的權益,並要求「確實督促達勝伍創投,是否有以最有利之價格出售鈺叡公司股權,以免權益受損而不自知。」
市面上已有東友科技、光菱電子等三家公司,致函給鈺叡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的文件流出,不過針對此市場傳言,黃育仁仍表示,暫不對此表示意見,似乎對此反制行為仍留有後手。
台灣壽險業為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壓力,自7月1日起推出保單紓困貸款措施,結果出乎預期地熱烈。在短短三個營業日內,前八大壽險公司已核貸超過1.3萬張保單,總金額達10.88億元,而還有近千張保單、約8千萬元正在受理審查中。這個數字顯示,申請量比預估還要多,顯見保戶對此措施的需求殷切。
全台22家壽險公司同日上線,保險局也在6日公布,截至5日為止,共受理1萬4,369位保戶申請,涉及保單16,288張,申貸金額超過13億元。這項措施預計持續到9月底,只要是有保價金的保單,並符合各公司自行公布的條件,就能申請。
在這波紓困貸款中,年收入50萬元以下的人士每人可貸10萬元的勞工紓困貸款已額滿,因此壽險業的保單紓困貸款成為接力者。每人在每家壽險公司最高可申請10萬元,三年內的利率低至1.28%,遠低於勞工紓困貸款的1.845%。
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及全球人壽等前八大壽險公司,在首三個營業日就吸引超過萬人申請。由於部分人會動用多張保單,因此截至5日為止,這八大公司共核貸超過1.33萬張保單,總金額超過10.88億元,平均每張保單借款超過8萬元。
其中,國壽已核貸3.82億元、南山人壽2.64億元、富邦人壽約1.7億元,是目前核貸金額最高的三家。其他五家也有數千萬元以上。大型壽險公司強調,目前已能達到受理申請後當天核貸,並迅速將金額匯入保戶帳戶。
此外,由於許多壽險業務員因疫情影響無法正常工作,業績受衝擊,也計劃利用保單紓困貸款。各家壽險公司表示,對保戶申請沒有限制身分,也沒有額度限制,業務員也能自由申請。
國壽特別提到,已為業務員提供多項紓困方案,若業務員仍需申請保單紓困貸款,只要主管確認後,也能立即辦理。
台灣保險業界近日掀起一陣波瀾,因為六家壽險公司捲入了東元父子之爭的風波。據了解,這六家壽險公司包括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以及中國人壽,他們共同投資了創投達勝伍,而達勝伍則是鈺叡創投的大股東,而鈺叡則是對菱光進行公開收購的主要力量。 由於壽險資金不得介入經營權之爭,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於6日透露,這六家壽險公司已經向達勝伍去函,要求召開股東臨時會,解釋參與鈺叡公開收購菱光一案的決策。然而,達勝伍目前尚未正式回應。 若達勝伍無動於衷,保險局表示,這六家壽險公司將不再參與達勝伍募集的相關創投基金。而若達勝伍同意撤出菱光的收購案,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也指出,收購資金的來源將需要重新公告。 保險局局長施瓊華在7月1日已經對此事件表態,強調壽險資金不得介入被投資公司的營運,包括轉投資創投。他要求這六家壽險公司檢討是否已經超越當初的投資目的,並考慮是否需要改變投資決策。 這六家壽險公司中,宏泰人壽和遠雄人壽各持有達勝伍21%以上的股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和全球人壽各持有10%,中國人壽則持有5.71%。保險局也於隔日召集這六家壽險公司的總經理開會,強調投資續後管理的重要性。 對於此事件,壽險業者也感到冤枉,他們指出,按照當前的規定,投資創投不能超過創投規模的25%,且不能出任董監事。他們強調,未來在考慮投資時,將增列相關「條款」,確保不會違反保險法,不會參與經營權之爭。 此外,有報導指出,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與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作,成立了資本額達10億元的鈺叡公司,並於6月21日宣布以每股29元收購菱光最多50.1%的股權,菱光正是黃茂雄兒子黃育仁的核心事業。 目前,此事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除了批評壽險資金參與經營權之爭外,也有關注到中信銀提供收購履約保證等問題。
此外,東元電機董事會6日決議,配合主管機關防疫需求,股東常會將延期至7月23日,於東元電機中壢廠舉行。針對股東會新訂日期,菱光表示,沒有異議,不過希望東元電機儘速提供包括選舉票格式、選票分割等攸關股東投票權公平、公正行使的相關資訊,並確保股東常會的報到、入場、投票等一切事務都能在充分、完整保障股東權益的情況下順利進行。
東元經營權之爭,因東元會長黃茂雄聯手私募基金達勝集團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新設鈺叡投資,對菱光發動公開收購攻勢,讓經營權之爭延燒到菱光。
針對鈺叡投資公開收購菱光案,依法菱光須召開臨時董事會提具審議報告,供股東參考,惟菱光多次召開臨時董事會都因東元電機法人股東代表連昭志、東安投資法人股東代表余信達,以及光倫電子法人代表王健(王民)未出席,因出席董事未過半數,無法成會。
不過,菱光表示,因此次公開收購事宜對股東權益影響甚距,為維護股東利益,經出席董事討論,決議委聘兩位獨立專家,會同獨立董事就原審議委員會應審議之事項進行審議並提供專業意見,同時並聘任會計師出具股權價格合理性意見書給予股東參酌。
據菱光獨立專家和獨立董事審議結果,發現鈺叡和主要股東達勝伍在資本額、實收已發行股份總數與公開收購說明書不符,也無從判斷公開說明書內達勝伍主要股東投資狀況與投資金額。
此外,經查達勝伍主要股東包含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寶慶投資、宏佳投資及中國人壽等保險公司,著眼於保險業資金運用有明確限制,此部分亦尚待主管機關釐清。
再者,獨立專家和獨立董事咸認為鈺叡此次公開收購是為了取得菱光控制權,但鈺叡設定的公開收購價格僅29元,尚未達到會計師分析的合理價格區間29.86元至41.95元下緣。
據了解,達勝伍目前仍未正式回應六家壽險公司,但若達勝伍置之不理,未來壽險公司將不再參與此創投管理公司募集的相關創投基金;若達勝伍的資金應六大壽險公司要求撤出菱光的公開收購案,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亦表示,則公開收購的資金來源等要重新公告。
東元父子經營權之爭意外擴及保險及金融業者,保險局局長施瓊華7月1日即公開表態,對外界揭露鈺叡公開收購菱光案,背後大股東創投達勝伍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達78%,恐有保險資金介入經營權爭奪的疑慮,施瓊華強調壽險資金不得介入被投資公司營運,轉投資創投亦同,將請六家公司檢討是否已超越當初投資目的及「投資決策是否要作改變」。
六家投資達勝伍的壽險公司即宏泰人壽、遠雄人壽都有21%多,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及全球人壽各10%,另外中國人壽則投資5.71%,保險局隔日亦找六家壽險公司總經理開會,要求強化投資續後管理,六家壽險公司在2日即發函達勝伍,要求儘速召開股東臨時會,說明參與公開收購菱光的決策。
壽險業者亦喊冤,現在投資創投不能逾創投規模的25%,且不能出任董監事,達勝伍投資鈺叡且參與公開收購菱光,這些壽險大股東事先根本不知情,創投基金也不用事先打招呼,但未來考慮投資時要增列「條款」,即被投資公司不得作違反保險法的相關投資,即不能參與經營權之爭。
外界報導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找上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成立資本額10億元的公司鈺叡,6月21日鈺叡宣布在6月22日到8月10日,以每股29元,公開收購菱光最多50.1%股權,而菱光即是黃茂雄兒子黃育仁的核心事業。
現在輿論除批評六大壽險資金參與經營權之爭,亦指如中信銀提供公開收購履約保證等,銀行局副局長黃光熙表示,銀行是依相關授信原則審查。
22家壽險公司都在7月1日同步上線,保險局6日亦公布22家壽險公司到5日止共受理1萬4,369位保戶申請保單紓困貸款,共有1萬6,288張保單,申貸金額13億1,700多萬元;這項保單紓困貸款可申請到9月底,只要有保價金的保單且符合各壽險公司自行公布的內容即可申請。
由於年收入50萬元以下、每人可貸10萬元的勞工紓困貸款已額滿,壽險業保單紓困貸款7月接力,只要有保單價值金的保單(有些壽險公司沒有開放投資型保單或利變年金),每人在每家壽險公司最高可申請保單貸款10萬元,三年內利率只要1.28%,比勞工紓困貸款利率1.845%還低。
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及全球人壽等前八大壽險公司,三個營業日就湧進逾萬人申請,有些人會動用兩張以上保單,所以到5日為止,八大壽險共核貸1.33萬張以上保單,核貸金額逾10.88億元,平均每張保單借款8萬元以上。
其中,國壽已核貸3.82億元、南山人壽亦核貸2.64億元、富邦人壽則約1.7億元,是目前核貸金額最高的三家,其他五家亦都有數千萬元以上。大型壽險公司表示,目前已可達到受理保單紓困申請當天就核貸,甚至錢就馬上匯到保戶帳戶,以解保戶燃眉之急。
另外,由於許多壽險業務員行銷保單時也自己先投保,業務員在這波疫情中亦因無法正常拜訪客戶,業績受衝擊,亦打算動用保單紓困貸款,各家壽險公司表示,並沒有限制保戶申請的身分,且沒有額度限制,所以自家業務員要申請保單紓困貸款,一樣「從寬認定」。
國壽部分則表示已提供業務員多項紓困方案,若仍要申請保單紓困貸款,只要單位主管提報確認,亦可立即辦理。
台灣金管會保險局近期對壽險資金的使用設下了新規定,不希望這些資金介入被投資公司的經營權。消息人士透露,針對此一原則,已有六家壽險公司聯合行動,向達勝伍創投發函,要求於7月17日舉行股東臨時會,並在會議中禁止使用其資金進行對菱光科技的公開收購。這起事件源於鈺叡公司欲公開收購菱光科技,而鈺叡的背後大股東達勝伍創投則由壽險資金支持,此舉引起了廣泛關注。 根據消息人士的說法,雖然壽險業可以阻止郭冠群等人使用壽險資金收購菱光,但對於郭冠群與黃茂雄等人利用其他資金進行收購,則無能為力。預計鈺叡收購菱光科技的案件仍將繼續進行。 達勝伍創投為了進行這項收購,曾向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募集資金,總額達12.3億元,佔達勝伍創投股本約78%。這筆資金最終被投資於鈺叡公司,並用於收購菱光科技。 金管會保險局官員強調,壽險資金不得直接或間接參與被投資公司的經營,這一原則有兩個法源依據:一是《保險法》第146之1條;二是《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第7條。官員進一步表示,各壽險公司都應依此原則管理其被投資公司。 為了落實這一原則,六家壽險公司已向達勝伍創投發函,要求在7月17日的股東臨時會議中,禁止使用其資金進行公開收購菱光科技。這意味著即使達勝伍創投投資了鈺叡,鈺叡也不得使用這筆資金進行收購。
鈺叡公司公開收購菱光股權案,因為鈺叡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背後為壽險資金,引發軒然大波。消息人士指出,壽險業可以擋下中嘉董事長郭冠群等人不用壽險業的資金收購菱光,卻無法擋住郭冠群與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等人用其他資金來收購菱光,預料鈺叡收購菱光還是會繼續下去。
郭冠群主導的達勝伍創投,向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募集資金,合計12.3億元,占達勝伍創投股本約78%;達勝伍創投把募集來的資金,投資在今年6月15日成立的鈺叡公司,且用鈺叡來收購菱光。
金管會保險局官員昨日重申,金管會不希望壽險資金介入人家的經營,不管直接或間接都一樣,各壽險公司都應該依照這樣的原則來管理被投資公司。
保險局官員說,壽險資金不得直接或間接涉入被投資公司的經營,有兩大法源,一是保險法第146之1條;另一為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第7條,「保險業不得直接或間接透過創投,介入被投資事業之經營管理及投資決策」。
消息人士透露,六家壽險公司昨日已發函達勝伍創投,要求7月17日舉行股臨會,六家壽險公司屆時將提議,禁止達勝伍創投的資金被用於公開收購菱光,也就是說,達勝伍雖然投資鈺叡,但鈺叡不可以拿達勝伍給的資本去收購菱光。
台灣保險業近期掀起一陣風波,關鍵焦點落在全球人壽保險公司身上。根據最新消息,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昨日於線上記者會上強調,將密切關注宏泰、遠雄、國泰、台灣、全球與中國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並要求其投資創投公司達勝伍不得介入經營權之爭。這起事件起因於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與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成立鈺叡,計劃收購黃育仁事業核心菱光公司過半股權,引發法律爭議。 黃茂雄在5月時宣布,將與郭冠群合資成立鈺叡,並計劃收購菱光公司過半股權。然而,黃育仁向金管會檢舉,指出鈺叡背後的創投公司達勝伍,其背後資金來源包括上述六家壽險公司,若被用來收購菱光,可能違反保險法。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在記者會上明確表示,保險公司資金來自大眾,投資創投公司不應該介入公司經營權之爭。她強調,持有鈺叡五成股權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絕對沒有利用保險業資金介入企業經營權爭奪,收購菱光是著眼其轉型潛力,將協助菱光提升營運效能和規模。 不過,對於達勝伍創投的說法,施瓊華表示,金管會對個案本身沒有意見,但保險業資金具有公共性,不應該拿來做經營權之爭。她指出,若投資後目的不符合原來投資目的,保險業投資後的「續後管理機制」應該發揮作用,保險公司應該要檢視並作出決策處理。 根據保險局統計,目前六家壽險共持有達勝伍創投高達78%股權,總投資金額達12.3億元。施瓊華呼籲,保險業應善加行使股東權,檢視投資計畫與決策,盡到「續後管理」的責任。
台灣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近日強調,壽險資金不得介入被投資公司營運,轉投資創投亦同,針對近期東元經營權之爭,施瓊華指出,若創投達勝伍已介入經營權之爭,恐不符保險資金的公共性。此舉涉及全球人壽保險等六家壽險公司,讓人質疑保險資金是否介入經營權爭奪。施瓊華要求六家公司檢討是否已超越當初投資目的,並提醒壽險公司應以股東身分表達意見,若已不符合資金運用目的、不合乎保險法,將要求六家公司自行檢討「投資決策是否要作改變」。
針對此事件,保險局引用媒體報導,指出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找上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成立資本額10億元的公司鈺叡,並以每股29元,公開收購菱光最多50.1%股權。菱光即是黃茂雄兒子黃育仁的核心事業,而鈺叡最大股東、即持股50%的達勝伍創投,其78%的股權握在六家壽險公司手中,包括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及中國人壽。施瓊華強調,壽險業資金依據保險法不得介入被投資公司經營、不得出任董監事、亦不得與關係人合作介入經營權之爭,而壽險資金投資創投公司,創投公司再去投資其他公司,都要受同樣的限制。
施瓊華進一步指出,六家壽險公司投資達勝伍創投,都沒有超過25%、亦沒有出任創投董監事,即第一層是合法;第二層是目前菱光的公開說明書上已揭露,達勝伍後面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此時壽險公司必須善盡「續後管理」之責,即投資的創投在精神上亦不得介入任何經營權之爭。
【台灣壽險新戰局啟動】7月1日,台灣壽險市場正式進入全新戰局。南山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及遠雄人壽等四家壽險公司率先調高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幅度介於2至10個基本點,調整後為3至3.1%。不過,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全球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及元大人壽則暫時維持不變。同時,由於市場債券投報率下滑,新壽有調降新台幣利變保單宣告利率5至10點,最高利率由1.75%降為1.65%,最低也從1.45%降到1.35%,成為十大壽險公司中相對較低者。元大人壽則是推出新保單後,新台幣理財型最低宣告利率由2%降到1.8%,保障型最高宣告利率則由2.1%降到2.05%。
在這波戰局中,第六回合生命表於7月1日上路,反映國人平均餘命延長,對長年期壽險、健康險等保費影響極大。下半年等於是全新戰局開打,九大壽險公司共停售140張利變壽險保單,再推出93張新保單,同時也有上半年保單續賣132張。其中,美元利變壽險依舊是主戰場,但國壽、富壽相對先採中性觀望,其美元利變壽險理財型最高宣告2.9%,國壽保障型最高宣告3.2%、富壽是3.1%。而南山人壽、中壽、台壽及遠雄人壽則是積極提升美元利變保單的宣告利率,以吸引更多消費者。
例如,南山人壽將其美元理財型保單「佳美鑽」宣告利率由2.9%拉高到3%,中壽則將其美元利變理財型保單「鑫美好」宣告利率拉高5點,由2.95%升至3%。台壽則是提高其躉繳美元利變「吉美寶」,由3.03%拉高到3.05%,幅度為2點;遠雄人壽則將二張美元利變壽險宣告利率拉高5點,理財型最高宣告3.1%。這些公司積極升息,主要是為了提升產品競爭力,吸引更多消費者。
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5月時找上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成立鈺叡,宣布要公開收購兒子黃育仁事業核心菱光公司過半股權,黃育仁改向金管會檢舉,鈺叡背後更上層的創投公司「達勝伍」有六家壽險資金,若被用來公開收購,恐違反保險法。
東元藉鈺叡發動公開收購,持有鈺叡五成的大股東達勝伍創投,同樣由郭冠群擔任董座,背後資金來源卻是六家壽險公司,包括宏泰、遠雄、國泰、台灣、全球與中國人壽。
施瓊華昨日明確表態,保險公司資金來自大眾,投資的創投公司不應該介入公司經營權之爭。
持有鈺叡五成股權的大股東達勝伍昨日表示,絕對沒有利用保險業資金介入企業經營權爭奪,收購菱光是著眼其轉型潛力,將協助菱光提升營運效能和規模,以求市場合作或併購機會;東元今年股東常會停止過戶日早已過去,此時收購對改選董事並無任何影響力。達勝伍強調,各保險業股東並未擔任達勝伍董事,達勝伍指派至鈺叡擔任董事的代表人沒有任何保險業股東代表。
據保險局統計,目前六家壽險共持有達勝伍創投高達78%股權,總投資金額12.3億元。其中持股比最多一家有達到21.43%,最少亦有5.71%。依法令規定,壽險業投資單一創投公司不得持股超過25%。據了解,各公司投資達勝伍在鈺叡5月成立之前。
施瓊華說,金管會對個案本身沒有意見,但保險業資金具有公共性,不應該拿來做經營權之爭。
她表示,若投資後目的不符合原來投資目的,依保險法與資金運用辦理,保險業投資後的「續後管理機制」應該發揮作用,雖然不能指派董監事或參與公司決策,但78%股權也占不小比重,應該要善加行使股東權去表達意見,至少要做到檢視「這些錢是不是有照投資計畫與決策去投資,要盡到『續後管理』的責任」。
施瓊華說,壽險業投資後,假如被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改變,應要求他們檢討,有沒有涉及違法,且投資目的不一致時,壽險公司應該要檢視並作出決策處理。
施瓊華強調,若達勝伍已介入經營權之爭,恐不符保險資金的公共性,六壽險險公司應以股東身分表達意見,至於六家公司是否應自達勝伍「撤資」,將由各公司自行決定,若已不符合資金運用目的、不合乎保險法,壽險公司本來就有續後管理流程去處理,這部分將要求六家公司自行檢討「投資決策是否要作改變」。
保險局是引用媒體報導,即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找上中嘉董事長郭冠群,合資成立資本額10億元的公司鈺叡,6月21日鈺叡宣布在6月22日到8月10日,以每股29元,公開收購菱光最多50.1%股權,而菱光即是黃茂雄兒子黃育仁的核心事業。
鈺叡最大股東、即持股50%的達勝伍創投,而達成伍有78%的股權握在六家壽險公司手中,即宏泰人壽、遠雄人壽、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及中國人壽,最少持有5.71%,最高持有21.43%,被質疑有壽險資金介入經營權之爭的疑慮。
施瓊華表示,壽險業資金依據保險法不得介入被投資公司經營、不得出任董監事、亦不得與關係人合作介入經營權之爭,而壽險資金投資創投公司,創投公司再去投資其他公司,都要受同樣的限制,也就是壽險業投資創投之後,該創投也不得介入公司經營權之爭。
施瓊華指出,六家壽險公司投資達勝伍創投,都沒有超過25%、亦沒有出任創投董監事,即第一層是合法;第二層是目前菱光的公開說明書上已揭露,達勝伍後面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此時壽險公司必須善盡「續後管理」之責,即投資的創投在精神上亦不得介入任何經營權之爭。
同時間,因為市場債券投報率下滑,新壽有調降新台幣利變保單宣告利率5∼10點,最高利率由1.75%降為1.65%,最低也從1.45%降到1.35%,算是十大壽險公司新台幣宣告利率相對較低者;元大人壽則是推出新保單後,新台幣理財型最低宣告利率由2%降到1.8%,保障型最高宣告利率則由2.1%降到2.05%。
第六回合生命表在7月1日上路,即反應國人平均餘命延長,對長年期壽險、健康險等保費影響極大,下半年等於是全新戰局開打,九大壽險公司共停售140張利變壽險保單,再推出93張新保單,但同時也有上半年保單續賣132張,主要是這些保單有些早就提早適用第六回生命表的費率,有些則是用第六回提準備金繼續銷售。
整體來看,美元利變壽險依舊是主戰場,但國壽、富壽相對先採中性觀望,其美元利變壽險理財型最高宣告2.9%,國壽保障型最高宣告3.2%、富壽是3.1%,且國壽今年來一直以投資型保單為銷售重心,富壽亦是強化投資型部分,兩家公司在宣告利率上較不那麼積極。
南山人壽因為不能銷售投資型保單,今年都以美元利變保單為最大銷售主力,中壽的美元利變壽險亦是其強項,台壽則是利變壽險保費在六大壽險中占比相對較小,近月有意拉高競爭力,三大公司7月一開始就「開槍」,南山升息10點,用新保單方式直接宣告3%,將其美元理財型保單「佳美鑽」宣告利率由2.9%拉高到3%。
中壽亦將其美元利變理財型保單「鑫美好」,宣告利率拉高5點,由6月的2.95%,亦是拉升到3%,吸引力亦大幅提高。
台壽則是提高其躉繳美元利變「吉美寶」,由3.03%拉高到3.05%,幅度為2點;遠雄人壽上半年在利變壽險上表現亦不錯,7月將二張美元利變壽險宣告利率拉高5點,理財型最高宣告3.1%。
該筆土地位於南京東路三段角地,隔路正對微風南京,土地使用分區為敦化南北路特定專用區,容積率為400%,21日標售包括基泰、德林建設、新光人壽、華南金資產等多家建商及壽險金融業者搶標,皇翔建設則以高出底價3.25億元標下,據了解,皇翔建設傾向規劃為地上權住宅,此次得標則是自2012年標下士林官邸旁地上權後的第二個地上權案。
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柯宏安表示,皇翔得標換算每坪權利金單價367.4萬元,超越中國人壽在2013年標下台北學苑舊址地上權的349.8萬元、及富邦人壽2014年標下長春段土地地上權的239.8萬元,權利金單價在台北市地上權案排名第七,更創下松山區歷史新高,在目前嚴峻疫情氛圍下,顯示開發商及壽險公司對於精華地段、具開發規模、適合打造為住宅或商辦的土地,需求並未降溫。
台北市復興南京與敦北辦公商圈是企業搶進熱區,而近年區域內幾筆地上權個案,包含中壽取得台北學苑舊址、富邦人壽取得長春段土地、全球人壽取得國泰營區等,多規劃興建商辦大樓,目前商圈屋齡超過30年的B辦租金已出現每坪2,000元行情,鄰近的「台北金融中心大樓」更有每坪2,500∼2,900元水準,中壽敦北總部所揭露租金甚至突破3,000元大關、挑戰3,500元水準。此外,柯宏安指出,去年富邦取得本案對面的王朝酒店,顯見敦北、南京商圈土地供給釋出稀有,仍是開發商及金融壽險業者鎖定標的。
保單紓困貸款在2021年4月財委會中就已提出,原訂10月1日上路,但考量疫情嚴峻,金管會已全力促成壽險公司提前到7月1日上路。
黃調貴21日在立委召開的線上記者會上指出,此次保單貸款紓困方案,國內22家壽險公司都會參加,考量各家保單與財務狀況不同,申請條件由各公司決定,基本上針對「單一申請人、在一家壽險公司申貸總上限10萬元、年息1.28%」,如有需要能依照原有保單貸款條件申請,公會尊重各家自訂條件,並會在6月底前公布於公會網站。
黃調貴表示,這次紓困主要是希望幫助弱勢度過難關,以每家每人上限10萬元為原則,有些比較有錢的客戶會買多張保單,假設民眾在同一家壽險公司的保單借款需求超過10萬元,還是可以按照原有貸款條件與方式增加貸款額度。
保險局主秘蔡火炎則指出,已與壽險公司溝通,請業者妥善規畫申請條件、保留彈性、盡量幫忙保戶,並預先考量申請流程,避免短期大量湧入申請案而塞車,另保單紓困貸款適用暫行作業準則,民眾可透過網路傳真、拍照等方式申請。
因應疫情,除提供保單紓困貸款,壽險公司也相繼縮短了臨櫃時間。繼國壽、全球人壽之後,富邦人壽21日宣布,即日起全台10個客戶服務櫃檯之營業時間,從原先的早上8點半至下午3點半再縮短為「早上8點半至中午12點半」,以維護客戶及員工健康與安全。
全球人壽保險公司近來與台灣科技大學合作,共同推動一項偏鄉公益講座計畫,名為「台科大大學社會責任實踐i-villages plus城鄉牽手計畫」。為了這項有意義的活動,全球人壽集團調動了16位同仁志工講師,他們來自不同部門,共同擔任偏鄉學子的數位學伴。由於疫情影響,原本預定的現場活動改為遠端視訊課程,讓金山高中的學子們能夠在家中也能參與這場「職場冒險王」的線上活動。 全球人壽保險公司一直以「愛與責任」為核心價值,積極參與公益耕耘、教育成長和體育發展等領域,以實踐ESG永續發展理念。公司表示,能夠與台灣科技大學合作,參與這樣的偏鄉公益講座,讓同仁們熱情參與,非常開心。線上課程講師們接力與學子們進行遠距教學,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和職涯經驗,希望幫助學子們認識更多職能和職業,並及早規劃自己的未來職涯。 近年來,全球人壽保險公司在教育成長方面不遺餘力,傳達「因為愛 責任在」的品牌理念。自2015年起,公司捐助多個大專院校,包括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等,並贊助臺北大學國際法研究中心論壇。今年,全球人壽與東吳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暨精算大數據研究中心簽署捐贈暨合作備忘錄,並支持偏鄉清寒學子的獎助學金,展現對教育成長的堅定支持。
全球人壽保險近日與台灣科技大學合作,舉辦了一場偏鄉公益講座,名為「台科大大學社會責任實踐i-villages plus城鄉牽手計劃」。這場活動特別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的背景下進行,透過遠端視訊課程,讓偏鄉學生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全球人壽派出16位同仁擔任志工講師,為學生們帶來職場經驗分享,幫助他們規劃未來的職業生涯。
這次活動的宗旨是將「愛與責任」實踐於公益耕耘、教育成長與體育發展。全球人壽一直以ESG永續發展為理念,不斷將正向能量帶給社會。活動中,金山高中校長賴來展對台科大及全球人壽表示感謝,認為這樣的線上互動對學生們的幫助非常大。
金山高中學生歐千瑀表示,從這次遠距演講中學到了許多人生語錄和經驗,特別是「成功的人找方法,而失敗的人才找藉口」這句話,讓她明白了遇到困難時應該如何面對。
除了教育成長的投入,全球人壽近年來也積極參與各種教育活動,並自2015年起捐助多個大專院校,包括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等,並與東吳大學簽署捐贈暨合作備忘錄,支持偏鄉清寒學子獎助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