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人壽保險(公)公司新聞
從國發會統計發現,台灣目前人口結構愈來愈往50歲以上集中,而這年齡層的民眾在詢問保險時,會特別重視醫療,只要醫療保險有推出新的保單,就會接到這年齡層的保戶主動來諮詢。
「通常這年齡層的保戶都已經有了保險,但因為到了這年紀,都會特別注意身體狀況,所以也會特別留意保險。」我觀察到在這年齡層如果體況較好、保險公司還可以投保者,會建議用終生醫療與定期醫療搭配,用這種組合來規劃,雖然這年紀投保終生醫療險,可能會擔心中間突然變故,但終生醫療險有已繳保費扣除醫療費的退費功能,所以可以把這當作是一個儲蓄帳戶、有去有回。
我也會建議65歲以下還能投保者,一定要補足實支實付型醫療險與重大傷病險,年紀愈大,醫療費用愈高。在可以投保的情況下,多為自己的醫療品質把關,是很重要的。66歲以上,能買的保險已然不多,這時候可以利用一些壽險商品,帶有失能豁免、或是老年照護金功能的方案,來補足年老時的醫療缺口,是一種很聰明的選擇。
如果被詢問「我是不是該加保」「我有需要這個嗎?」「這保障我有了嗎?」的時候,這時候我就要帶著保戶再做一次需求分析,讓他們瞭解到這風險是不是有被涵蓋到,是不是擔心這部分的保障不足,如果真的不需要、重複的商品,「會很誠實地跟客戶說,用不到的東西,即便是銅板價還是太貴」,一定要把每一塊錢花在對的東西上。
另外,近年也愈來愈多人善用保單做財產分配等規劃,我認為這就像是一種類信託的方式、提早做好資產分配,透過保險來做規劃,好處就是在一定額度內免繳納稅賦,所以有這類需求的保戶可以先規劃好分配目標,透過保單來給付達到他的目的。(全球人壽益盛通訊處區經理朱柏安口述,記者楊筱筠採訪整理)
撇步一是在可控制預算內,採終身型主約搭配定期型附約。未滿15足歲被保險人身故只能給付喪葬費用61.5萬元,雖然學生保險、年金險等可不算入,再加上健康險等可退還保費,但仍有家長不確定該怎麼投保才能真正替孩子們做足保障。
全球人壽表示建議家長可參考自身預算,以終身型主約搭配定期型的附約商品,固定年限繳完保費後便可享有終身保障,利用年輕時期保費較低的優勢來加強特定期間的保障。
撇步二是必備住院日額醫療險、實支實付醫療險,定期意外險、意外醫療強化。全球人壽建議,孩子開學後面臨的染疫風險,可先以終身型住院日額醫療險為主約,搭配定期型實支實付醫療險。因為學生群體上課,加上低年級生對病毒耐受力低,若遇到腸病毒或類呼吸道感染,常常會需要住院三、五天,甚至有時候會到十天,父母就需要請假照顧小孩,所以住院日額醫療險補貼病房費,甚至涵蓋父母請假照顧的薪資補貼,就顯得很重要。
撇步三,有預算再加碼定期型重大傷病險、癌症險。重大傷病險涵蓋保障項目多,不幸患病可獲一整筆保險給付,解決初期醫療費用的支出問題。此外,如果有餘力還可以加入癌症險的規劃,因為近年來癌症的普及率趨勢偏高,且學齡兒童罹癌案例增加。
撇步四是定期健檢家長與孩子保障,調整終身型與定期型比例。全球人壽建議,家長在替孩子投保時,必須先抓好預算,且必須定期進行保單健檢,適時依家中預算來調整,例如把定期型轉為終身型、調整保額或是調整終身型與定期型的商品比例。
台灣人壽則認為,據統計,子女從國民教育到完成高等學士教育,依公私立大學及就讀科系的不同,再考量食宿費用,平均花費達新台幣224萬至449萬元,也要提醒爸爸媽媽,投保醫療險將家庭的經濟衝擊降到最低外,藉由保險具「強迫儲蓄」的特質,分期分年予以儲備,確保家庭「教育基金」也要妥善準備。
全球人壽表示,長照險理賠是經專科醫師診斷,保戶經過一定時間後仍然符合「生理功能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二項之一,就能申請理賠。「生理功能障礙」評估靠巴氏量表的十項標準,長照險只採其中特定六項,只要在保單免責期滿後持續有三項或以上的障礙,便符合理賠申請資格。「認知功能障礙」則以臨床失智量表做為評估標準,評估項目包含記憶力、定向感、解決問題能力、社區活動能力、家居嗜好與自我照料六項,醫師評估達中度(含)以上,即可申請理賠 。
國內資產破兆元大型壽險中,全球人壽RBC為387.67%高居第一;淨值資產比則以富邦人壽的12.02%奪冠。
金管會2019年訂出雙重風險預警機制,對保險業監管畫出二條紅線,一是資本適足率(RBC)門檻200%,二是淨值資產比設預警指標,前者每半年一驗,後者不得連續二期(二個半年)低於3%,只要觸及其中一個指標,金管會啟動立即糾正措施,最輕是限制業務或裁撤分支機構、限期增資等。
今年上半年財報全數出爐後,將是金管會第一次檢視此雙重風險指標,若有不符將祭出懲戒。原本位紅燈警戒區的宏泰人壽、三商美邦人壽與新光人壽紛紛提前辦理減資、增資或有不動產增值利益入帳,加上股債市雙漲未實現利益挹注,淨值明顯大幅提升,22家壽險公司甫出爐的半年報數字二項指標,全數過關。金管會統計上半年壽險業平均RBC為325.88% ,淨值比平均數也大幅提升至8.92%。
上半年RBC最低是三商壽僅209.79%,雖高過門檻,但離邊緣不遠;新壽221.37%與宏泰人壽232.24%,未達部分海外投資額度法令門檻250%,影響部分業務,未來要留意獲利減少等自有資本縮水或風險資本快速增加,恐需進一步增資且影響明年配股。此外,包括南山人壽、遠雄人壽及台銀人壽三家RBC也還不到300%以上的穩健水準。
上半年淨值比宏泰人壽最低,次低是三商壽3.55%,再來為中華郵政4.84%,新壽也低於5%,若遇股債市劇烈波動,淨值比偏低會大受行情變動影響。
9月目前僅三商美邦人壽表示,會調降新台幣利變保單宣告利率5個 基本點(1基本點等於0.01個百分點),調降後區間約在1.2∼1.55% 之間。
其餘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台 灣人壽、全球人壽及遠雄人壽都決定9月現售保單宣告利率「不動」 ,主流美元保單維持7月以來的水準,即理財型宣告利率最高2.7∼3 %,保障型則最高3.1∼3.3%。
新台幣利變保單則多在2%以下,少數公司在2∼2.05%,大型壽險 的新台幣理財型利變壽險宣告利率甚至降到1.45%,主要是新台幣去 化不易,國內利率維持低檔,如保單分紅利率從2020年4月降到0.81 %的史上新低後,即將滿18個月,若中央銀行理監事會9月仍維持利 率不動,則此超低利率會邁向21個月的史上超長超低利率。
新台幣利變壽險沒賣相,美元利變壽險也因保險局緊盯,若躉繳美 元利變保單銷量極高,就會檢視是否用高宣告利率或高佣金來吸收保 費,保險合約服務邊際利潤(CSM)是否為負數,若保單賠錢賣,就 會要求壽險公司提檢討報告及改善方案,所以壽險公司目前都「乖乖 」以符合市場利率方式宣告。
再者是接軌IFRS17時間愈來愈逼近,賣太多具儲蓄性質或相對較高 利率的傳統壽險保單,就會有增提準備金的壓力,所以不少公司轉為 主推投資型保單,如國壽、富壽、台壽、三商壽等,中壽及新壽亦表 示會加強投資型保單的占比。
三大因素造成前七月利變壽險新契約保費僅1,685億元,較去年同 期衰退近38%,少賣了逾千億元。
全球人壽保險近日針對民眾對於醫療自費項目的關注,特別強調實支實付醫療險的重要性。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新療法不屬於健保給付範圍,讓民眾在選擇治療方式時,不得不考慮自費的可能性。這些自費治療項目,雖然可能具有優異的治療效果,但價格昂貴,讓許多人猶豫不決。 全球人壽指出,自費治療項目並非一定比健保給付項目更好,這些新療法可能因為上市時間短,臨床使用數據不足,所以還未被健保列入給付範圍。此外,有些治療項目因為成本高昂,或是使用人數多,例如癌症免疫藥物,雖然效果顯著,但一個療程可能要花費上百萬元,對於健保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自費項目的收費標準在各家醫院之間並不一致,若要使用自費治療,醫院必須當地衛生局核准,並進行價格審查。因此,全球人壽呼籲民眾在選擇治療方式時,要充分了解各項治療的優缺點,並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和需求來做出最適合的決定。
台灣壽險業近期推出保單紓困貸款,結果相當亮眼!這個由壽險公司自7月1日起提供的貸款方案,針對自家保戶提供三年固定利率1.28%的優惠,一開始每天申請金額以3~5億元的速度增加,如今已經突破百億大關。 根據最新統計,到8月19日,保單紓困貸款的申請金額已經突破100億元,當天核貸金額也達到100.39億元。其中,前九大壽險公司的核貸金額佔比高達96%以上,顯見這項措施對於保戶來說是多麼實質的幫助。 以國泰人壽為例,到19日核貸金額已經達到39.32億元,核貸件數近5.54萬件,位居第一。南山人壽和富邦人壽分別以16.4億元和13億元的核貸金額排名第二和第三。而全球人壽的核貸金額也達到4.42億元,件數有5,448件。 這項貸款方案讓許多保戶得以解緩經濟壓力,目前申請人數已經超過11萬5,983人,核貸保單件數逼近13萬件。雖然申請速度已經有所緩慢,但每天仍有1億多元的金額增加,預計將持續到9月底。 這次保單紓困貸款的成效,不僅顯示了壽險公司的社會責任,也反映了市場對這項措施的高度認同。
保單紓困貸款是壽險公司自7月1日開辦,提供給自家保戶三年一率到底,且利率只要1.28%的優惠利率貸款,保戶若符合各公司開放具保價金且適用1.28%利率的保單,每人在每家壽險公司最高可借10萬元,一開始每天以3∼5億元速度申請,目前雖已趨緩,但仍以每天1億多元的速度增加中,將申辦到9月底。
到19日為止,保單紓困貸款已核貸101.66億元,且已有11萬5,983人申請,核貸的保單件數則已逼近13萬件,等於有些保戶一人在同一壽險公司中,可能申請二張以上的保單貸款。
國泰人壽到19日核貸金額已有39.32億元、核貸件數近5.54萬件,件數及金額都排第一大;其次是南山人壽破1.9萬件、核貸金額已逾16.4億元;第三名是富邦人壽,核貸逾1.8萬件、金額逾13億元;新光人壽則已核貸逾1萬件,核貸金額9.24億元。
三商美邦人壽到19日核貸7,997件、金額5.69億元;中國人壽核貸5,777件,核貸金額4.76億元;全球人壽核貸4.42億元,件數則有5,448件;台灣人壽到19日核貸3.6億元,件數4,099件;遠雄人壽則有2,226件,核貸金額1.56億元。
等於前九大公司核貸金額都已破億元,且國壽已接近40億元;九大壽險公司核貸金額預估20日可能就破99億元,目前九家公司核貸金額就占22家壽險公司核貸金額的96%以上。
全球人壽表示,從醫療的觀點來看,自費選項並非一定比健保給付項目好,可能是因為上市時間短、目前臨床使用上的數據不足,所以未被健保納入給付項目;另外,有些原因是治療費用太高或是使用人數多,例如癌症免疫藥物,雖然數據上顯示效果較佳,但整個療程花費上百萬,如所有癌友都使用健保恐無法負擔龐大的醫療費用。
此外也要注意,自費項目每家醫院的收費標準並不一致,醫院如要使用自費項目必須要當地衛生局核准及進行價格審查。
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穩定供電,是政府能源轉型政策的關鍵之一。為了確保這些重要企業的電力需求,台灣政府不得不借助民營燃氣電廠(IPP)的擴建來穩定供電。就在近期,由台汽電及日本JERA合資的森霸電力,成功拿下豐德電廠100萬瓩擴建案,預計2024年開始商轉,將為南科區提供即時的電力支持。 這則新聞來自日經新聞的報導,指出隨著台灣企業對乾淨能源需求的提升,日本東京電力和中部電力合資的捷熱能源公司(JERA)看準了這一趨勢。JERA在台灣的關係企業,在6月份成功標得位於台南的豐德發電廠擴建案,總投資金額約250億元。 豐德電廠,也稱為森霸電廠,位於台南市山區,由森霸電力公司所擁有。該電廠自2004年啟用,擁有兩部汽渦輪機及一部汽輪機,總裝置容量為98萬瓩。今年的擴建案將增建100萬瓩的燃氣複循環發電機組,並被稱為森霸二期計劃。 森霸電力的股權結構中,台汽電持股43%,JERA持股19.5%,並由台糖、兆豐商銀、大亞電線電纜及全球人壽等多家企業參與。據悉,這個擴建案經歷了五次流標才終於決標,其中台電在第六次招標時,考慮到疫情、缺工、缺料等外在因素,決定調高價格,使得森霸電力得以成功標得這個案子。 除了豐德電廠的擴建案,全台灣還有其他數個IPP燃氣電廠有待開發,包括台塑麥寮電廠改建為240萬瓩的燃氣廠、中佳電力公司位於台中港的65萬瓩燃氣電廠及新竹宏關電廠等。 根據能源局的最新報告,政府將在2024年規劃新增民營IPP燃氣機組100萬瓩,並在2024年至2027年間增加490萬瓩的「新增燃氣電源」,其中就包括了IPP燃氣電廠。這些行動將有助於台灣的能源轉型,並確保重點產業的穩定供電。
日經新聞報導,看準台灣企業對乾淨能源的需求將日漸提高,日本東京電力和中部電力合資成立的捷熱能源公司(JERA),其在台灣的關係企業6月拿下位於台南、森霸電力旗下的豐德發電廠擴建競標案,新投資案總額約250億元。
據該電廠地理位置分析,將可直接挹注到位於南科的台積電3奈米廠,甚至對於台積電進駐高雄都有利。
豐德電廠,又名森霸電廠,位於台南市山區,由森霸電力公司所擁有。該電廠於2004年啟用,擁有兩部汽渦輪機及一部汽輪機,總裝置容量為98萬瓩。今年6月, 森霸電力拿下豐德電廠擴建競標案,提出增建100萬瓩的燃氣複循環發電機組,預計2024年商轉,被稱為森霸二期計劃。
森霸股權由台汽電、台糖、荷蘭商東京電力(JERA)、兆豐商銀、大亞電線電纜及全球人壽組成;其中台汽電持股43%,JERA持股19.5%。
據了解,森霸二期相關標案歷經五次流標才決標;雖然森霸是唯一備齊所有文件的廠商,卻因多次未進入底價而流標;台電在第六次招標考量到疫情、缺工、缺料等因素,決定調高價格,才得以決標。
除了豐德電廠擴建案,全台灣仍有數個IPP燃氣電廠有待開發,包括台塑麥寮電廠改建為240萬瓩的燃氣廠、中佳電力公司位於台中港的65萬瓩燃氣電廠及新竹宏關電廠等。
據能源局最新公布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政府面對因應三接外推方案,將會在2024年規劃新增民營IPP燃氣機組100萬瓩。而在2024年至2027年將會增加490萬瓩「新增燃氣電源」,其中包括IPP燃氣電廠。
台灣創投龍頭AppWorks昨日宣布,旗下第三支創投基金AppWorks Fund III已經完成最終募集,總資金規模達到1.5億美元(約新台幣45億元),超過原定目標的50%。這次募集吸引了眾多知名投資人,包括台灣大哥大、富邦人壽、全球人壽等,讓AppWorks管理總資產規模成長至2.12億美元,躍升為大東南亞區域內較具規模的專業創投機構之一。
自2012年啟動第一支基金以來,AppWorks已經成功募集了三支基金,其中第二支基金AppWorks Fund II規模約5,000萬美元。這次AppWorks Fund III的熱烈反應,顯示了市場對新創產業的信心。AppWorks近年的投資焦點集中在AI人工智慧、Blockchain區塊鏈和東南亞三大領域,並在去年成功投資了Lalamove,這家在香港創業的公司正在擴大台灣與東南亞市場。
AppWorks也積極參與NFT(非同質化代幣)市場的投資,最近參與了Animoca Brands的美元募資,該公司將利用募得的資金加速成長,並推廣NFT應用。AppWorks表示,Fund III的規模之所以能夠達到1.5億美元,是因為他們聚焦的ABS三大領域成長迅速,加上之初加速器校友和導師的帶來的案源,優質投資機會的流入速度不斷加快。
為了讓股東能夠把握未來五至七年內三大引擎的成長動能,並增加公司在區域規模上的優勢,AppWorks最終同意募滿股東合約允許的募資上限,總金額達到1.5億美元。這次募集的成功,不僅對AppWorks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對台灣創投產業乃至於整個新創產業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台灣保險業投資創投介入經營權引爭議,金管會保險局擬修正保險法子法,未來保險業投資單一創投與私募股權基金限額,由25%一口氣降到10%。這項政策調整意味著,未來投資者可能需要更多家業者加入同一檔基金才能完成募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保險局將於今日召開公聽會,與業界代表共同討論相關法規。
近期,東元父子之爭引發了廣泛關注,黃茂雄利用友人主持成立的鈺叡公開收購兒子黃育仁旗下菱光,而鈺叡背後持股五成大股東創投達勝伍,擁有六家壽險公司,包括遠雄、宏泰、國泰、台灣、全球及中國等,投資合計達78%,引發外界對於壽險業資金介入經營權之爭的疑慮。
保險局將於13日召開公聽會,邀請保險、創投、併購與私募股權、股權投資等公會或協會代表參與,討論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其中,將增訂投資後監督管理機制,保險業投資創投及私募股權基金要先以合約或協議方式,明訂不得直接或間接介入被投資事業的經營管理及投資決策,並定期檢視。若違反合約或協訂,就要有資金退場計畫或一定的措施。
保險局還計劃修改子法,將保險業對單一創投、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限額,由現行25%降到10%。此舉不僅適用於壽險業,也包括國家級私募股權基金、投信或券商募集投資在五加二產業的私募基金等。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先前發生的事件引起社會極大關注,保險業資金不應該介入公司經營權之爭。若保險業者無法有效管理所投資的創投或私募股權基金,保險局將傾向於縮減投資額度。公聽會將傾聽與會者的意見,未來法規也將進行預告。
全球人壽保險公司近日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原因是台灣保險局對壽險業投資創投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的管理政策將進行重大調整。根據新聞報導,這次調整主要是針對近年來壽險業投資創投基金介入企業經營權的現象,為了保障保險業的穩定性,保險局決定將保險業投資單一創投基金的限額從25%降低至10%,並要求私募股權基金也遵守創投的管理規定。 這項政策的出台,源於今年7月東元電子家族內鬥事件,鈺叡家族意圖公開收購菱光公司,背後的創投達勝伍則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其中就包括全球人壽保險。由於這起事件涉及保險業資金直接涉入企業經營權之争,保險局認定其違反保險法規,並對此進行嚴管。 為了進一步規範保險業的投資行為,保險局將召開會議,與保險、創投、併購和私募股權等相關公會或協會代表討論「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這次會議將增訂「投資後監督管理機制」,要求保險業投資創投及私募股權基金在投資前必須以合約或協議方式明確規定不得直接或間接介入被投資事業的經營管理和投資決策,並定期檢視,違反者將執行資金退場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保險局還直接調整了保險業對單一創投、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限額,從25%降低至10%。這意味著以後基金募集的難度將大為提高,因為一檔基金需要找到的壽險公司數量將從四家增加到十家。這項政策的實施,將對台灣保險業的投資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今年7月因為東元父子之爭,鈺叡要公開收購菱光,鈺叡背後大股東創投達勝伍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達78%,即遠雄、宏泰、國泰、台灣、全球及中國等六家壽險公司,意外「間接」捲入經營權之爭,保險局認定實質違反保險法,但因法規未明訂,因此由壽險公司以股東身份先去函達勝伍創投,最後達勝伍撤出鈺叡,但保險局認為有業者「亂搞」,決定嚴管。
保險局13日將找保險、創投、併購與私募股權、股權投資等公會或協會代表,討論「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其中將增訂「投資後監督管理機制」,保險業投資創投及私募股權基金要先以合約或協議方式,明訂不得直接或間接介入被投資事業的經營管理及投資決策,且要定期檢視,若違反合約或協訂,就要有資金退場計畫或一定的措施。
更重要的是保險局直接調整保險業對單一創投、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限額,由現行25%降到10%,等於以前一檔基金大約找四家壽險公司就募滿,現在得找十家,募集難度將大為提高。
AppWorks自2012年啟動第一支基金Fund I,最近完成第三號基金募集,主要投資人包括台灣大哥大、Axiom Asia Private Capital、富邦人壽、全球人壽、宏泰集團、緯創資通、國泰人壽、群聯電子及國發基金。前次募集的Fund II規模約5,000萬美元,因大量資金看好新創產業,AppWorks Fund III也被超額認購。
近幾年之初創投將投資聚焦在ABS(AI人工智慧、Blockchain區塊鏈、Southeast Asia東南亞)三大主題,去年取得E輪投資的Lalamove,在香港創業,擴大台灣與東南亞市場,之初是A輪投資者;最近新興的「NFT」(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Token)風潮正夯,之初參與Animoca Brands新一輪美元募資,Animoca Brands將利用募得資金進一步加速成長,持續推廣NFT應用。
之初創投指出,AppWorks Fund III最初設定規模1億美元,因聚焦的ABS三大領域成長速度快,加上之初加速器校友、導師帶來案源,優質投資機會流入速度持續加快。
為讓股東把握三大引擎未來五至七年成長動能,增加公司在區域規模優勢、強化從種子輪到C輪能全方位領投,最後同意募滿股東合約允許的募資上限,總金額達1.5億美元。
東元父子之爭,黃茂雄藉友人主持成立的鈺叡公開收購兒子黃育仁旗下菱光,因鈺叡背後持股五成大股東創投達勝伍有六家壽險公司即遠雄、宏泰、國泰、台灣、全球及中國等六家壽險公司,投資合計達78%,有公司持股最高超過22%,引發外界對於壽險業資金介入經營權之爭的疑慮。
保險局13日將找保險、創投、併購與私募股權、股權投資等公會或協會代表,討論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其中將增訂投資後監督管理機制,保險業投資創投及私募股權基金要先以合約或協議方式,明訂不得直接或間接介入被投資事業的經營管理及投資決策,且要定期檢視,若違反合約或協訂,就要有資金退場計畫或一定的措施。
此外,保險局擬修改子法,調整保險業對單一創投、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限額,由現行25%降到10%。甚至包括國家級私募股權基金、投信或券商募集投資在五加二產業的私募基金等。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先前爆發的事件,社會極為關注,即保險業資金不宜介入公司經營權之爭,若保險業者無法有效管理所投資的創投或私募股權基金,則保險局傾向投資額度限縮,13日公聽會將傾聽與會者的意見,未來法規也會預告。
秉持著「因為愛責任在」的品牌精神,台灣的全球人壽保險公司不僅在保險業界獨樹一幟,更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將愛與責任的種子播撒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最近,全球人壽榮獲第22+1屆現代保險「保險信望愛獎」,囊括「最佳社會責任獎」壽險組優選和「最佳整合傳播獎」優選雙項殊榮,這個榮耀的時刻,也選擇了線上直播的方式與眾分享。
這次獲獎,全球人壽實至名归。它不僅在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上表現亮眼,還長期支持忠義基金會,傳遞保險相互扶助的精神。從2012年到2021年,全球人壽透過「認養、體驗、義賣」三步驟,支持忠義基金會,累積友善農業義賣總金額超過新台幣1千萬元,並與捐血活動結合,累計募得18.5萬c.c.的血液,補充國家血庫。
公司還鼓勵員工參與志工活動,陪伴弱勢孩童,增加他們的社會參與。此外,全球人壽也將可愛的石虎「Takemehome」設計理念融入輔銷贈品,引起大眾對忠義孩童和瀕臨絕種動物議題的關注。
在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議題上,全球人壽也表現出色。2020年的企業責任報告書獲得第十三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的「企業永續報告獎─金融及保險業銀獎」和「企業永續卓越案例─社會共融獎」。2021年,公司出版了首份企業永續報告書,展現了對永續發展的堅定決心。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人壽的2019年品牌工程「因為愛責任在」整合傳播專案,榮獲本屆「最佳整合傳播獎」優選。而2020年的「MotherEarth全球挺全球」品牌傳播專案也入圍了「最佳整合傳播獎」。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全球人壽在母親節推出的這個專案,運用多國語言,寫給地球母親的一封信,傳遞了對這片土地、世界以及對地球母親的愛與責任。
【台北訊】近日來,台灣壽險業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民眾財務的衝擊,積極推動保單紓困貸款措施,受到廣大保戶熱烈迴響。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為止,全台八家壽險公司累計核貸金額已達82.69億元,其中,全球人壽的貢獻相當顯著。 這波保單紓困貸款自7月1日開始實施,讓持有保價金保單的保戶,能夠在各自公司開放的險種及每人每家最高10萬元的額度內,享有三年借款利率1.28%的優惠。該措施旨在幫助保戶度過財務困難時期,減緩疫情對個人財務的影響。 從開辦至今,申請人數持續增加,7月上半月每天申請人數增長速度約為4至7千人,借款金額也以每天3至5億元的速度上升。不過,7月下半月申請人數逐日減少,顯示急需用錢者多已獲得借款。截至8月2日,累計已有9萬4,121人次申請,動用保單件數應已超過10萬張,申請貸款金額達84.54億元。 在這波紓困貸款中,全球人壽的貢獻不容小覷,核貸金額接近32億元,佔比近39%。其他如南山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等公司,也分別核貸逾10億元、近10億元及7.12億元。而三商美邦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等公司,則各有近3至5億元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人壽是唯一一家可申請至今年12月底的公司,目前核貸金額約2.7億元。各公司以9月底為保單紓困貸款的最後申請期限,顯示出對民眾財務支持的重要性和決心。
全球人壽榮獲「最佳社會責任獎」壽險組優選肯定,不僅達成8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更長期支持忠義基金會公益團體,傳遞保險相互扶助的精神。
全球人壽長期透過「認養、體驗、義賣」三步驟,支持忠義基金會,包括認養「我的一畝田、我的一畝茶」,保證收購以友善農法耕種的稻田及茶園,支持台灣農業永續發展,自2012∼2021年累積友善農業義賣總金額超過新台幣1千萬元;發揮二次公益的義賣結合捐血活動,2016∼2020年累計募得18.5萬c.c.的血補充國家血庫。
此外號召同仁響應,結合內外勤之志工活動陪伴,增加弱勢孩童社會參與,包含小朋友體驗割稻等數場志工陪伴活動與邀請參與大型健康促進活動;更將可愛石虎「Takemehome」設計理念融入輔銷贈品,邀請大眾關注忠義孩童及瀕臨絕種動物議題。
全球重視ESG議題,持續發揮影響力並將企業永續發展融入經營模式中,2020年之企業責任報告書獲得第十三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企業永續報告獎─金融及保險業銀獎」及「企業永續卓越案例─社會共融獎」兩項殊榮,2021年出版首份企業永續報告書,展現落實永續發展的決心。
此外,全球人壽以2019年品牌工程「因為愛責任在」整合傳播專案,榮獲本屆「最佳整合傳播獎」優選。全球人壽也以2020年「MotherEarth全球挺全球」品牌傳播專案入圍「最佳整合傳播獎」。
2020年適逢新冠疫情全球延燒,全球人壽在母親節也推出與過往不同的「MotherEarth全球挺全球」品牌傳播專案,運用多國語言,以寫給地球母親一封信傳遞對這片土地、世界以及對地球母親的愛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