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人壽保險公司新聞
相較於國泰、富邦、南山、新光等大型壽險公司自建龐大的業務員 部隊,全球人壽在通路上,有承接國華人壽的業務員,目前約4,000 人,仍希望穩定成長。去年全球人壽業務員貢獻度在全壽險排名第十 大;在傳統保經代通路上,很多是荷商時期就建立的長期合作夥伴關 係,全球亦是保經代銷售前幾名的保單提供者。據壽險公會統計,去 年全球人壽在保經代通路拿到逾130億元的新約保費,排名第三大, 也占保經代通路業績近13%市占率。
林文惠表示,全球人壽在銀行通路開拓上起步較晚,將繼續努力, 「希望三通路都均衡發展,每一個通路都有其特色,盼藉此接觸到更 多不同的客戶。」
第二是商品設計,林文惠指出,全球人壽的強項是銷售保障型商品 ,會延續此策略,同時因應高齡化社會,也會規劃高齡保單,尤其資 產傳承是台灣民眾最關注的議題,資產傳承型保單也會是未來的規劃 方向。因應接軌,如投資型保單未來亦會持續推出,分紅保單則還在 研議中,短期沒有推出的計畫。
林文惠談到與全球人壽總經理馬君碩的分工時,強調馬君碩是超資 深且專業的壽險人才,兩人幾乎每天碰面,馬君碩提出策略及營運計 畫,再與林文惠商議,林文惠再提供不同的思路及面向,去完善計畫 或策略,雙方共識後拍板方向,就由馬君碩領導經營團隊去執行。
全球人壽現被歸在本土壽險公司,林文惠認為,如果本土是指老企 業家的經營模式,凡事董事長做決定就必須執行,但全球人壽不是這 樣,很多決策可能是策略委員會看到趨勢提供建議,再由經營團隊擬 定計畫及細節去執行,有一些方針更是經營團隊提出來,再由策略委 員會討論,不是全然單一方向的下達指令,林文惠說:「全球人壽同 時擁有外商的自由度,也有本土的忠實。」
林文惠透露,她在26、7歲時因朋友介紹與彭騰德認識,且認識後 第40天兩人就決定結婚,雙方家長也都同意,不過,林文惠的外公說 「訂婚到結婚,經過春夏秋冬四季才是人生最浪漫的事」,因此二人 先訂婚,一年後才舉辦婚禮,結婚時阿公送了四字匾額「敬而愛之」 ,也是兩人20多年來相處之道。
「愛是由尊重衍生出來的」。林文惠說,夫婿是雙魚座,比她浪漫 ,又很幽默,她自稱「我是我家最無趣的人」。凡事彭騰德會用比較 感性的角度去看、常製造生活中的驚喜與浪漫,她比較理性,兩人彼 此尊重、良好互動,所以很少有衝突。
目前依舊是全球人壽董事的彭騰德,2023年時與林文惠商量夫妻二 人的生涯規劃,建議林文惠接下全球人壽董事長,林文惠當時考量自 己已擔任全球人壽副董事長多年,對公司組織、事務已有一定的認識 ,也理解彭騰德生活中也有其他的追求,所以決定力挺彭騰德的決定 ,接下大任,林文惠也笑著用全球人壽的企業標語說「因為愛,責任 在」。
有一兒一女的林文惠說自己並不是「虎媽」,對於子女的管教,林 文惠說自己採「放任制」,要求小孩自己要負責任、不要讓學校老師 要找家長去學校。
國外學成歸國的兒子已進全球人壽,從基層做起,母子常相約午餐 約會,兒子會與她討論工作上遇到的問題,林文惠說:「我比較像個 教練」,在旁給了一些建議跟看法,兒子遇到問題都會自己解決,兒 子大學雙主修media(傳播)、及new media(新媒體),她很鼓勵兒 子寒暑假都去實習,因為林文惠認為學生時期的實習經驗很重要,出 社會後再不可能有機會只花二個月,去認識或熟悉一份工作或職業。
林文惠說,兒子第一次要實習時還拖拖拉拉的,後來沒想到是兒子 自己上全球人壽網站報名實習,才開始對金融業有興趣,之後還去國 內某銀行實習,甚至自學日文去日本廣告公司實習,林文惠鼓勵兒子 趁年輕多看看,強調「他還在摸索學習,這些經驗都是成長的養份。 」
林文惠曾有個「黛飯糰」,利用每次的午餐約會,把全球人壽的員 工認識一輪,2013年合併國華人壽時,為了傾聽基層心聲,林文惠每 周邀12位不同部門的基層同仁一起吃午餐,因為她的英文名是Diana ,後來這個午餐約會就叫「黛飯糰」,持續了一、二年,1,100內勤 員工幾乎都跟她吃過飯,林文惠認為,這是很有意義的互動過程。
林文惠回想,當時不認識大家、不了解壽險,透過「黛飯糰」這樣 的活動,讓她認識各部門的同仁,同場餐敘的同仁也可藉機跨部門了 解彼此,有助跨部門溝通,藉由餐敘了解當時新全球人壽需要改善的 部分,再著手研議如何修正。
林文惠認為,許多管理者慣於自己作決策後、就下達命令要求執行 ,甚至自己跳下來執行,但林文惠認為經營決策就像在教育孩子,幫 孩子決定、替小孩做,不如帶著孩子從學習中自己完成,她說:「組 織凝聚共識後下的決策會更完善。」所以凡事她願多花一點時間傾聽 ,不會立刻拍板。
林文惠表示自己對ESG更重視。對於所處的社會環境、性平都很注 重,全球人壽的升遷不會以「性別」為考量,目前公司有55%是女性 主管,另外,公司的新大樓也全面採智能、綠建築、節能減碳打造, 更展現對環境、員工、社會的關懷。
林文惠說,自己每天至少會在公司5小時以上,除了工作,她也鼓 勵全球人壽員工都要正常上下班,公司設有視野極佳的健身房與運動 課程,她強調「以人為本」不是口號而是落實的。林文惠自己閒暇時 也喜歡進修、運動、看書,甚至與好友組建一個長達15年的讀書會。
為了維持清醒的頭腦、與健康的體魄,林文惠每天都會到健身房報 到,每天至少運動半小時、一小時,Zumba、飛輪、拳擊、瑜珈、爬 山,她喜歡不同類型的運動,在工作、自己時間之外,1/3的時間就 是留給家人。
全球人壽保險在這個春意盎然的3月,迎來了它滿滿30週年的重要里程碑。這家深獲民眾信賴的保險公司,以「全球30,因愛而在」為主題,於3月20日在台北漢來大飯店盛大舉辦了記者會,慶祝這個特別的日子。當天,全球人壽的董事長林文惠親臨現場,與與會嘉賓一同分享公司過去30年的成就與未來的展望。 林文惠董事長在記者會上強調,全球人壽從來不以擴大規模為首要目標,而是致力於成為一個真正的永續企業。這30年來,全球人壽在穩健經營下不斷獲利,並榮獲國內外多項大獎,這些成就都來自於公司對品質的堅持和對客戶的用心。此外,公司也在AI數位轉型、業務轉型、商品轉型以及淨零轉型等方面不斷進步,展現出亮眼的成果。 為了實現以人為本,利己利他的永續企業願景,全球人壽在董事會下設立了「永續發展委員會」,並由董事會直接督導「公平待客業務促進委員會」,一步步落實公司的永續發展計劃。 記者會現場,貴賓雲集,除了全球人壽的董事長林文惠,還有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以及眾多合作夥伴。在這個特別的時刻,全球人壽也首次全台播出30週年主題廣告。廣告中,全球人壽與四位ESG女力領袖——社企流創辦人林以涵、國際棒球裁判劉柏君、石虎醫生陳芸詩以及永續時尚C Jean簡君嫄——共同傳遞「我們一起讓世界共好」的精神,展現女性力量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 記者會上,全球人壽總經理馬君碩也宣布了一個重要訊息:公司將於今年正式提交SBTi科學基礎目標承諾書,並設定4.2%的營運減碳目標,展現出全球人壽對環境保護的承諾。 馬君碩總經理提到,未來全球人壽將持續整合「金融」、「科技」、「服務」、「創新」與「永續」五大元素,朝「Future Branding」發展,聚焦於公司營運策略的四大支柱,以確保企業更具競爭力,並符合社會的期望,穩健實現永續企業的願景。
全球人壽創立滿30周年記者會現場貴賓雲集,包括壽險公會理事長 陳慧遊以及眾多全球人壽合作夥伴共襄盛舉,記者會上全台首播全球 人壽30周年主題廣告,透過全球人壽以及四位傑出ESG女力領袖的實 際作為,傳遞「我們一起讓世界共好」的精神,同時,全球人壽董事 長林文惠及總經理馬君碩更宣布將於今年正式提交SBTi科學基礎目標 承諾書,設定4.2%的營運減碳目標,落實全球人壽從30走向永續的 承諾。
全球人壽總經理馬君碩表示,未來將持續整合「金融」、「科技」 、「服務」、「創新」與「永續」五大元素,朝「Future Branding 」邁進,聚焦於公司營運策略的四大支柱,使企業更具競爭力且符合 社會期望,穩健實現永續企業的願景。
全球人壽30周年主題廣告於今日記者會進行全台首播,本次廣告影 片特別邀請四位ESG領域的傑出女性領袖,包括:社企流創辦人林以 涵、國際棒球裁判劉柏君、石虎醫生陳芸詩以及永續時尚C Jean簡君 嫄,共同傳遞「我們一起讓世界共好」的精神,也彰顯女力在現今社 會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全球人壽保險在剛剛過去的30周年慶記者會上,董事長林文惠大膽宣示,未來的目標不再是盲目擴大規模,而是立志成為一個真正的永續企業。這樣的宣言,讓在場的媒體與業界都為之振奮。 林文惠透露,目前全球人壽的資產已經達到驚人的1.4兆元,服務著300萬名保戶,資產排名在壽險業中位居第八,營收則是第七。在AI轉型、數位轉型等各個領域,公司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然而,林文惠強調,他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擴大規模,而是要從根本上轉型,成為一個真正永續的企業。 「我們已經穩健經營了許多年,持續獲利,也在各方面積極升級轉型。」林文惠這樣說。他提到,全球人壽在AI數位轉型、業務轉型、商品轉型或淨零轉型等各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未來將會「從30走向永續」。 壽險公會理事長暨全球人壽董事陳慧遊也對全球人壽抱有高度期待,他希望全球人壽能成為保險業的「輝達」,並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總經理馬君碩則提到,全球人壽上一次的併購已是11年前,而後進行的核心系統轉換,耗資上億元,並花了四年的時間才順利完成。這次的轉變,讓全球人壽能夠加速數位化發展,成為疫情期間第一家開放保經代通路線上投保的公司,也是首家被保險人在國外可以核保的公司。 馬君碩強調,未來併購不是全球人壽的首要目標,他們的重心將放在永續發展上。他說:「我們希望體質不斷轉型、加強韌性,近兩年我們正忙著接軌IFRS 17,併購不是我們的主要目標。」至於IPO計畫,他則表示「目前沒有,至少現在沒有」。 至於全球人壽能否在今年的資產排名中從第八大躍升至第七大,馬君碩則表示,這不是今年的主要目標。他說:「我們的資產已經有1.4兆元,加上經營環境、數位法遵成本將逐步增長,我們會踏實做該做的事,如果能發生就拍拍手。」未來,全球人壽將著眼於金融、科技、服務、創新、永續五大元素,以及強化財務結構、優化商品組合、提升通路業績、運用數位科技提升競爭及風險控管力、打造以人為本和利己利他的永續企業四大策略,迎接新的挑戰。
全球人壽保險今年邁向30週年,以「全球30,因愛而在」為主題,昨天(20日)在台北漢來大飯店盛大舉辦記者會,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與眾多合作夥伴齊聚一堂,共襄盛舉。記者會上,全球人壽隆重首播了30週年主題廣告,讓「我們一起讓世界共好」的精神感染現場每個人。同時,全球人壽董事長林文惠與總經理馬君碩也正式宣布,將在今年提交SBTi科學基礎目標承諾書,並設定4.2%的營運減碳目標,展現公司對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 回首30年,全球人壽已經創造了無數令人矚目的成就。經過4次併購,公司現在服務著約300萬名保戶,資產規模高達新台幣1兆4千億,成為國內資產第八大壽險公司。林文惠強調,全球人壽的目標是成為真正的永續企業。這些年來,公司榮獲國內外各大獎項的肯定,不斷進行各方面升級轉型。為了實現以人為本,利己利他的永續企業願景,公司特別設立了「永續發展委員會」,並由董事會直接督導「公平待客業務促進委員會」,逐步實現這個願景。 馬君碩則透露,未來將持續整合「金融」、「科技」、「服務」、「創新」與「永續」五大元素,朝著「Future Branding」的目標前進。他強調,公司將聚焦於營運策略的四大支柱,提升企業競爭力,並符合社會期望,穩健實現永續企業的願景。 記者會上,全球人壽還特別推出了一部30週年廣告影片,影片中邀請了4位ESG領域傑出女性領袖,包括社企流創辦人林以涵、國際棒球裁判劉柏君、石虎醫生陳芸詩及永續時尚C Jean簡君嫄,共同傳遞「我們一起讓世界共好」的精神,並凸顯女力在ESG領域的重要角色。 林文惠表示,全球人壽將以實施低碳營運、創造幸福社會、重視責任投資三大ESG策略主軸,與全世界攜手,共同走向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從30年來,全球人壽一路堅定地走在永續發展的道路上,未來也將繼續以愛為動力,為社會帶來更多正面影響。
全球人壽30年來締造許多非凡的里程碑,經過4次併購,服務約300萬名保戶,資產規模達新台幣1兆4千億,是國內資產第八大壽險公司。
林文惠表示,全球人壽的首要目標在成為真正的永續企業。多年來,榮獲國內外各大獎項肯定,也在各方面積極升級轉型,不但在董事會轄下設立「永續發展委員會」,更由董事會直接督導「公平待客業務促進委員會」,一步步實現以人為本,利己利他的永續企業願景。
馬君碩指出,未來將持續整合「金融」、「科技」、「服務」、「創新」與「永續」五大元素,朝「Future Branding」邁進,聚焦於公司營運策略的四大支柱,使企業更具競爭力且符合社會期望,穩健實現永續企業的願景。
30周年廣告影片特別邀請4位ESG領域傑出女性領袖,包括社企流創辦人林以涵、國際棒球裁判劉柏君、石虎醫生陳芸詩及永續時尚C Jean簡君嫄,傳遞「我們一起讓世界共好」精神,也彰顯女力的重要角色。
林文惠表示,全球人壽將以落實低碳營運、創造幸福社會、重視責任投資三大ESG策略主軸,和世界一起,走向2050淨零碳排,從30,走向永續。
林文惠表示,全球人壽資產已達到1.4兆元,有300萬名保戶,資產 排名第八大、營收則是第七大的壽險公司,在AI轉型、數位轉型等都 已有不錯的成績,但首要目標並不在擴大規模,在於成為真正的永續 企業。多年來穩健經營、持續獲利,也在各方面積極升級轉型,包括 在AI數位轉型、業務轉型、商品轉型或淨零轉型,都有不錯成績,接 下來將「從30走向永續」。
陳慧遊指出,擔任壽險公會理事長後責任加重,盼能建立讓國人信 賴的金融體系,壽險業是金融體系一環,對未來發展有信心,同時期 許全球人壽要成為保險業的「輝達」。
馬君碩說,全球人壽上一次併購國華人壽已是11年前,隔年進行核 心系統轉換,花四年時間、耗資上億元,目前核心系統上線已約5∼ 6年,因為系統順利上線,才能加速數位化發展,全球人壽是疫情期 間第一家開放保經代通路線上投保,也是首家被保險人在國外可以核 保的公司。
未來併購不是全球人壽的首要目標,不會為併購而併購,經營重心 會放在永續。馬君碩強調,希望體質不斷轉型、加強韌性,近兩年忙 著接軌IFRS 17,併購不是全球人壽主要目標。另針對IPO計畫,他說 :「目前沒有,至少現在沒有。」
目前全球人壽資產第八大,今年有望前進第七大嗎?馬君碩表示, 目前1.4兆元資產,加上經營環境、數位法遵成本將逐步墊高,「踏 實做該做的事,如果能發生就拍拍手」,但排名第七,不是今年主要 目標。尤其下一個30年有五大元素的金融、科技、服務、創新、永續 ,及四大策略的強化財務結構、優化商品組合提升通路業績、運用數 位科技提升競爭及風險控管力、打造以人為本和利己利他的永續企業 。
全球人壽保險公司為了讓保單健診更加親民易懂,特別推出了「行動辦公室」保單健診服務。這個互動式網站設計得非常有趣,就像帶領客戶探索保障宇宙一樣,將保障內容和待補足的缺口以星球的形式呈現,讓客戶能夠清楚地了解。這不僅讓保單健診過程變得活潑有趣,同時也讓客戶對保障內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全球人壽保險今年邁入30周年,面對內外挑戰,公司始終保持穩健的發展態勢,並積極進行轉型。為了提升業務組織發展和培育優秀人才,公司投入大量資源,包括麥肯錫轉型專案、LIMRA Pacesetter和AMTC課程等。同時,公司也持續優化「行動辦公室」及推廣數位工具,提升業務夥伴的工作效率,並加強保戶服務。 2024年,全球人壽將聚焦於AI、ESG和長照醫護三大熱門議題,這些議題與壽險業密不可分。公司將整合金融、科技、服務、創新和永續五大元素,朝向「Future Branding」發展。在數位科技領域,全球人壽將持續優化業務輔銷工具,打造出3A等級的全新「行動辦公室」,提供業務同仁無縫的業務體驗,協助他們銷售高專業度商品,並深化與客戶的關係。
近年,保單健診相當普遍,但業務員向客戶解說時,可能因為專業 用語較不
易懂,難以讓客戶完全了解商品保障。因此,全球人壽推出 「行動辦公室」保單
健診服務,網站為互動式系統-探索保障宇宙, 讓業務夥伴們化身為保障宇宙的
領航員,帶領客戶探索,在宇宙的全 球星系中有七顆星球-土星、木星、水星、
金星、月球及地球,分別 代表不同的意義,可以清楚的讓客戶了解現有的保障內
容與待補足的 缺口,也讓健診的過程,變得更活潑有趣、淺顯易懂。
全球人壽今年創立屆滿30周年,在國內外大環境挑戰與機會並存的 趨勢中,
始終保持韌性,穩健前進,並積極進行轉型。近年,投入許 多資源,包括麥肯錫
轉型專案的推動、LIMRA Pacesetter(領跑者) 、AMTC課程等,希望藉此強化業
務組織發展,培育更多優秀業務人才 。同時,也透過系統化的教育訓練資源,強
化業務夥伴們的金融專業 能力,並且持續優化「行動辦公室」及推廣數位工具,
不僅是落實環 境永續、提升業務夥伴工作效率、促進產能增加,更重要是保戶服
務 再升級。
2024年三大熱門議題:AI、ESG、長照醫護,都和壽險業密切相關 。全球人
壽持續整合「金融」、「科技」、「服務」、「創新」與「 永續」五大元素,朝
向「Future Branding」邁進。並聚焦於營運策 略的四大支柱:一、強化財務結
構。二、優化商品組合,提升通路業 績。三、運用數位科技,提升競爭及風險控
管力。四、打造以人為本 、利己利他的永續企業。
其中,在數位科技領域,致力於優化業務同仁的輔銷工具,期望能 成為業務
夥伴在展業增員上最強大的後盾,透過使用者體驗設計及引 入行動科技打造出3A
等級的全新「行動辦公室」,提供業務同仁隨時 (Anytime)、隨地
(Anywhere)、任何裝置(Any device)皆可使 用的沉浸式業務體驗,協助業務
員銷售高專業度商品,增加與客戶互 動,深耕客戶關係,成為衝刺壽險事業版圖
的莫大助力。
昨日,裕隆集團盛大舉行新春開工團拜,領導人嚴陳莉蓮在儀式上表示,裕隆集團在過去一年創下近五年最佳獲利紀錄,對於龍年來臨,她充滿信心地預言,今年將會「旺、旺、旺」。嚴陳莉蓮強調,裕隆集團將繼續擴大業務範圍,包括推出電動車新產品,並深化「移動生活」服務的價值鏈。
根據資料顯示,自2009年以來,金管會推動的微型保險計劃已有效幫助75萬人獲得基本保障。其中,壽險業去年達成率為102.7%,全球人壽等六家壽險公司超額完成目標。微型保險的推出,對於弱勢民眾的基本保障普及具有積極作用。
裕隆集團去年在多個領域取得亮眼成績,其中中華車在引入MG品牌後,營收和獲利均大幅提升。裕融企業不僅規模和獲利增長,還在推進中長期事業計畫,包括擴大企業資融、光電及儲能業務,打造多元獲利模式。
嚴陳莉蓮透露,今年裕隆集團的三大重點工作將聚焦於納智捷n7電動車的上市、新店裕隆城的營運,以及「移動生活」服務價值鏈的開創。n7電動車預計今年第1季開始交車,上半年計劃交付8,000輛,將成為裕隆集團發展的重要推手。
新店裕隆城自去年下半年開幕以來,春節期間吸引超過30萬人次造訪,顯示其良好的商業前景。裕隆集團以新店為核心,打造創新移動服務場域,期望成就一個永續宜居的生活圈。
在汽車產業快速變革的背景下,裕隆集團將繼續發展移動生活服務價值鏈,這是嚴陳莉蓮對於集團未來發展的重要策略。
為守護弱勢民眾,金管會自2009年起推動微型保險,截至2023年12月底止,已有28家保險業開辦微型保險,產、壽險有效契約人數約75萬人,較2022年同期之72.1萬人持續成長,對於普及弱勢民眾基本保險保障,已漸有效果。其中,壽險去年達成率為102.7%,順利達標。其中共六家壽險公司超額完成,分別是凱基人壽、遠雄人壽 、南山人壽、元大人壽 、中華郵政以及全球人壽,達成率皆超過100%。
微型保險為11類經濟弱勢或特定身分族群提供因應特定風險基本保障的保險商品。壽險公司設定2023年要完成1億1,609萬元微型保單保費目標,據壽險公會統計,截至12月底,微型保險有效契約人數達59.2萬人,總保額1,838.8億元,總保費收入1億1,924萬元,總達成率102.7%,順利達標。
進一步觀察微型保險壽險業目標達成率,15家公司設定今年要完成1億1,609萬元微型保單保費目標,達成率超過100%的壽險公司有凱基人壽(251.3%)、遠雄人壽(121.4%)、南山人壽(120.9%)、元大人壽(120.1%) 、中華郵政(119%)以及全球人壽(109%)。
另以微型保險有效契約人數來看,截至去年12月底,南山人壽以12.1萬人占最多、提供約364.7億元的保障,之後依序為凱基人壽約有9.7萬人、保額約292.6億元,新光人壽則有8.8萬人、保額達245.1億元。
嚴陳莉蓮說,今年集團重頭戲是迎接納智捷n7電動車上市帶動價值鏈;她喊出,要用「一個裕隆」的精神,串聯移動服務,創造全新生態系。
她指出,裕隆集團今年有三大主軸,除了納智捷n7電動車大量交車外,還有新店裕隆城的營運,還有持續開創裕隆集團的「移動生活」服務價值鏈,將擴展裕隆集團多元化發展的觸角。
裕隆集團於昨在新店總部舉行新春開工祈福儀典,由嚴陳莉蓮帶領集團高階主管出席典禮,並透過直播視訊與集團各公司進行團拜,展望新局向前行。
嚴陳莉蓮表示,集團去年總獲利創下近五年最佳成績,為集團70周年增添光彩。展望今年,集團重頭戲是迎接納智捷n7電動車上市,期許大家發揮「一個裕隆」的團隊精神,將裕隆集團各事業體串聯成移動服務的生態系。
裕隆集團去年多家旗下事業都繳出亮眼成績,中華車在導入MG品牌加入之後,營收與獲利都大幅成長。裕融企業不只營運規模和獲利成長並推進布局中長期事業計畫,包括旗下新鑫公司以現有業務為基礎,持續擴大企業資融、光電及儲能業務的推動,打造多元獲利模式,主導裕隆集團移動服務事業擴大事業版圖,與LINE聯手推出「LINE GO」一站式整合交通移動平台。凡此,對裕隆集團而言,都是重要成果。
今年對嚴陳莉蓮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件為n7電動車的發展,n7的在第1季開始交車,預計將在3月起大量交車,上半年將完成8,000輛的新車交付計畫,保守估計一個月至少要交出2,000輛。
其次,新店裕隆城在去年下半年開幕後,今年春節又迎來另一波高峰,春節期間五天破30萬人潮,顯示裕隆城的營運獲利在地認同。從製造台灣的國產汽車基地,到成為新北市最大商場的裕隆城在去年開幕,裕隆集團帶動大新店的產業聚落升級與轉型,以新店為核心打造創新移動服務場域,成就永續宜居生活圈。
其三,在汽車產業快速變革之下,裕隆集團串連發展的移動生活服務價值鏈更是嚴陳莉蓮的重要策略,而裕隆將持續開創台灣移動生活服務價值鏈的發展新局,是嚴陳莉蓮對於集團的期望。
畢業季將近,許多應屆畢業生開始展開求職之路。為了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全球人壽保險公司近日宣佈,將開啟第十屆2024年MA儲備幹部招募活動。從現在開始至3月31日,凡符合申請資格的求職者都可以上網報名參加。此外,公司還將在3月2日和3月29日分別在台灣大學和政治大學舉辦實體徵才活動,尋找對金融保險業有熱情的人才。 這已經是全球人壽MA儲備幹部招募計畫的第十屆了,該計畫針對對金融保險業有興趣的碩士應屆畢業生或兩年以下工作經驗的社會新鮮人開放,無論是什麼科系或組別,只要你有興趣,就有機會加入。這個培訓計畫將持續兩年,第一個月是到職訓練,接著將進行1年9個月的部門輪調,讓MA們能夠從廣度、深度、高度全方位了解公司業務。 在這個計畫中,MA們還有機會與高階主管共事,從決策層面學習公司的運作和跨部門合作。過去的9屆招募的MA學長姊們,表現都非常出色,成為新成員們的標竿。比如,第一屆的MA柳盈卉,就展現了出色的執行力和創造力,在4年內連續晉升,如今已經成為公司的重要骨幹。柳盈卉也表示,在全球人壽工作讓她有成就感,有許多表現的機會,也讓她在公司這個大家庭中找到了平衡工作與生活的辦法。 有興趣了解這個招募活動的詳細資訊,可以上全球人壽官網的「人才招募」專區,特別是「儲備幹部招募」部分,這裡有更多資訊等你探索。
全球人壽的MA儲備幹部招募計畫,已邁入第十屆,鎖定對金融保險業有高度興趣的碩士應屆畢業生或兩年以下工作經驗的社會新鮮人,不分科系、不分組別。培訓為期兩年。第一個月到職訓練,緊接著,為期1年9個月將歷經5次部門輪調;另外,MA有機會與高階主管共事,從更高決策角度,了解公司業務推動及跨部門合作,從廣度、深度、高度,三管齊下培養金融保險業的專才。
傑出的MA學長姊更是新成員的標竿,觀察過去9屆招募的優秀同仁,表現都相當亮眼。其中,第一屆的MA儲備幹部柳盈卉展現優異的執行力、創造力,在4年內連續晉升,如今已獨當一面,柳盈卉有感而發的說,「在全球人壽工作很有成就感,有很多表現機會、被看見的機會。」她也在年初喜迎二寶,這10年歷經結婚生子等重要人生階段,很重要的是公司對員工的照顧,讓她平衡工作與生活、扮演好每一個角色。
詳情請至全球人壽官網「人才招募」專區中的「儲備幹部招募」查詢。
台灣保險市場近期掀起一波前所未有的購買熱潮,導火索正是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改革。去年底,這類產品掀起一波停售潮,結果在今年1月,健康險新契約保費創下單月44億元的銷售紀錄,年增率達到67%,為2018年以來單月新高。這波停售潮,讓健康險的保費收入累計超過80億元,顯示了市場對實支實付醫療險的高度關注。 由於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改革方向將從「損害填補」轉向,金管會正在研擬相關配套措施。預計今年將由保發中心建立商品經驗率統計資料,但具體改革時間表尚未確定。這波改革讓不少民眾擔憂未來醫療險的保障範圍將縮小,因此紛紛搶購可接受副本理賠的產品,導致投保件數大量增加。 去年底,部分壽險公司為應對市場變化,緊急停售或加嚴核保,這也觸發了保費遞延到今年1月入帳的現象。全球人壽、凱基人壽、台灣人壽等壽險公司都在這波熱潮中表現亮眼。值得注意的是,這波停售潮讓健康險兩個月的銷售總額達到81億元,創下近年來的新高。 不過,這波熱潮也讓壽險公司擔憂超過胃納量,因此部分公司開始推出新改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滿足保戶的需求,但這些新保單將會限正本理賠,意味著保戶的保障範圍將受到限制。
實支實付醫療險改革將走向「損害填補」,金管會還在研擬配套, 今年將由保發中心先建立商品經驗率統計資料,實際改革日程還未訂 出明確時間表。但民眾擔憂未來醫療險會越賠越少,搶買可接受副本 理賠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投保件大量湧進,部分壽險擔憂超過胃納量 ,去年底緊急停售或核保加嚴,引發一波停售效應。
因去年底保費多會遞延到1月入帳,實支實付醫療險的停售效應在 今年1月的業績表現明顯,單月健康險新契約保費熱賣44億元,年增 18億元或67%,過往健康險銷售單月多在20億元∼30億元,今年1月 罕見賣超過40億元。健康險除實支實付醫療險外,還包含防癌險、長 照險、重大傷病險、重大疾病險、手術險等。
觀察2018年以來的每個月健康險賣超過40億元僅4次,最高峰是今 年1月的44.5億元,其次是2020年7月的43.8億元,且從2021年以來就 沒有單月賣超過40億元之上。
因停售潮主要發生在去年12月底,當月健康險單月也賣出36.9億元 ,創9個月新高,加上今年1月熱賣44億元,顯示這一波停售潮效應, 帶動健康險兩個月熱賣81億元。
近年副本理賠實支實付醫療險多已經歷2∼3波停售潮,去年底主要 集中在當時還有接受副本理賠的七家壽險,1月像是全球人壽、凱基 人壽、台灣人壽等,皆有不錯的成績,去年底到今年初緊急停售的壽 險公司,多會推出新改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來因應保戶需求,但改版 後的保單將會限正本理賠。
台灣壽險市場在2023年經歷了一波調整,雖然初年度保費收入衰退逾13%,但外溢保單卻逆勢上漲,成為市場的一大亮點。根據金管會的統計,2023年外溢保單的初年度保費達到207.5億元,年增長率高达33%。這股趨勢吸引了眾多壽險公司積極搶占市場份額。 在眾多壽險公司中,國泰人壽以105.6億元的初年度保費收入奪得「外溢保費王」的寶座,而南山人壽則以近60萬件的件數成為「外溢件數王」。這兩家壽險公司的優異表現,反映了台灣消費者對於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對於外溢保單的熱情。 金管會已經核准及備查了13家公司共206張外溢保單,而2023年外溢保單的賣出件數達112.9萬件,雖然比2022年減少了9.9萬件,但年減幅只有8%。這顯示了外溢保單在市場上的穩定成長。 外溢保單主要分為三大類型:健走型、健檢型和提供其他非現金方式給付促進健康的保單。其中,健走型保單在2023年的初年度保費收入超過113.8億元,新契約件數約40.2萬件,成為最熱門的產品。其次是健檢型保單,初年度保費收入49.7億元,新契約件數逾27.1萬件。 此外,金管會還核准了6家壽險業的44張實務給付型保險商品,2023年銷售件數年增28%至28.1萬件,初年度保費收入年增11%至35.8億元。初年度保費收入前三名的保險公司分別是國泰人壽、全球人壽和台灣人壽。 實物給付型保單主要涵蓋殯葬服務、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三種類型,其中「醫療服務」保單最受歡迎,2023年賣出28.1萬件,初年度保費收入累計達35.8億元。而「殯葬服務」保單和「健康管理服務」保單的銷售數量則相對較少。
國人疫後健康意識抬頭,外溢保單近年成為各家壽險兵家必爭之地。金管會目前已核准及備查13家公司共206張具外溢效果的保險商品,據保險局統計,2023年外溢保單賣出112.9萬件,件數較2022年減少9.9萬件、年減8%,但初年度保費收入達207.5億元,突破200億元大關,較2022年增加51.9億元、年增33%。
在銷售外溢保單的13家公司中,若以初年度保費來看,國泰人壽保費收入105億6,417萬元,拿下「外溢保費王」,南山人壽保費收入61億1,949萬元,富邦人壽保費收入25億7,811萬元,排第二、三名。以件數來看,南山人壽以59萬9,982件取勝,搶下「外溢件數王」,國泰人壽件數38萬3,475件,富邦人壽達7萬9,850件,三大壽險囊括逾九成。
外溢保單依性質區分,若扣除「其他類」混合型保單,外溢保單主要分為以運動習慣折減保費或增加保額的健走型保單、以體況數值折減保費或增加保額的健檢型保單、提供其他非現金方式給付促進健康的保單,共三大類型。
2023年以健走型保單買氣最佳,初年度保費收入逾113.8億元、新契約件數約40.2萬件,其次為健檢型保單,初年度保費收入49.7億元、新契約件數逾27.1萬件,至於提供其他非現金方式給付促進健康的保單初年度保費收入25.5億元、新契約件數7.8萬件。
另外,金管會已核准及備查六家壽險業、一共44張實務給付型保險商品,根據統計,2023年銷售件數年增28%至28.1萬件,初年度保費收入年增11%至35.8億元。而初年度保費收入前三名的保險公司依序為國泰人壽、全球人壽、台灣人壽。
實物給付型保單主要分為殯葬服務、醫療服務、健康管理服務三種類型,其中最受歡迎為提供「醫療服務」保單,2023年賣出28.1萬件、初年度保費收入累計為35.8億元,目前僅三家保險業者推出。「殯葬服務」保單2023年僅銷售96件、初年度保費收入177萬元;「健康管理服務」保單仍掛零。
【台北訊】今春初,壽險業界風雲再起,全球人壽保險的動作尤其引人矚目。在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聯準會(Fed)今年首場利率決策會議將維持不變的背景下,全球人壽於2月宣告利率時,選擇按兵不動,這一決策與年初兩家壽險公司帶頭調高美元宣告利率的動作形成鮮明對比。 記得年初時,遠雄人壽和全球人壽都將美元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拉升至最高4.05%,台新人壽也將其美元宣告利率調升至4%,而三商壽則是3.55%。這一時期,市場上美元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一度升破4%大關。 然而,到了2月,市場上多數壽險公司選擇觀望,沒有跟進調高利率。全球人壽這次也不例外,其美元與新台幣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都維持不變。這些公司中包括國泰、富邦、南山、凱基、元大、宏泰人壽等,都沒有調整2月的宣告利率。 全球人壽在年初的行動,讓市場對其產品有了更高的期待。該公司宣布,其美元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達到4.05%,而新台幣利變型保單最高則為2.6%。這一宣告利率在市場上相當具有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今年新台幣、美元等責任準備金利率已經調升,傳統型保單的保費預期會更加便宜,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全球人壽保險此次的保守策略,顯示了其在市場環境變化中的穩健態度。 綜合來看,全球人壽保險在今年的市場表現值得期待。該公司在宣告利率上的保守態度,既顯示了對市場變化的謹慎態度,也讓消費者對其產品更加放心。未來,全球人壽保險在市場上的表現,值得我們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