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人壽保險公司新聞
董事長林文惠致詞時特別感謝全體業務夥伴的愛與責任,與公司一 同邁向卓越巔峰,無論在數位轉型的執行力、人力組織發展的企圖心 及通路業績的拓展上,都展現積極向上的決心。並以30周年最新品牌 廣告中的一句話「成功不是因為性別,而是性格」勉勵大家,不論各 行各業,面對壓力與挫折的態度才是成功的關鍵。更期許全體業務夥 伴們,善用四項成功性格特質「堅持不懈的毅力」、「正面積極的心 態」、「屹立不搖的信念」及「持續精進的學習」,為自己打造不同 凡響的壽險事業。
總經理馬君碩致詞時指出,全球人壽業務制度充分展現出創業家精 神,公司持續提供多元化資源,全力支持業務通路,更與國際培訓機 構LIMRA合作,展開一系列專業且系統化的培訓課程,打造業務部隊 共同語言,幫助業務夥伴在組織發展上精益求精。未來五年AI將改變 人類生活習慣,為強化業務夥伴的競爭力,後勤團隊致力將AI應用於 業務工作日常中,為業務夥伴數位賦能,帶領全球人壽彎道超車。
直營通路業務長暨資深副總經理鄭中安在激勵儀式中,借鏡大谷翔 平投打二刀流的優異表現,期許業務夥伴打造「人力菁英會」與「梅 花菁英會」雙攻的「全球二刀流」,在組織發展面,落實《天天開口 、週週面談、月月增員、年年育成、人人發展組織》五句箴言,共同 開創全球人壽下一個輝煌的30年。
全球人壽:數位學習再升級,打造低碳永續學習藍圖
台灣保險龍頭全球人壽積極推動低碳永續,不僅致力於業務數位化,更擴展數位學習平台,提供多元豐富的線上課程。
全球人壽數位學習平台涵蓋金融保險專業知識、業務轉型技能、組織發展等,並開設「全球小學堂」等課程,讓員工隨時更新知識,提升專業素養。
值得關注的是,全球人壽導入翻轉式學習環境,讓業務同仁化身講師,分享專業與經驗,共同成長。透過專業攝影棚錄製優質影片,提供業務同仁展現自我的平台,提升學習趣味性。
受歡迎的「全球好手藝起Show」課程,由業務同仁分享金融保險領域外的專業知識,拓展視野,提升競爭力。
「全球小學堂」等數位課程,針對行銷、組織發展提供專屬培訓,滿足不同背景與學習需求。統計顯示,2023年已累積超過25萬人次學習,業務員平均年學習時數逾160小時。
全球人壽透過數位化學習,不僅提升員工專業能力,更落實ESG永續發展策略,減少紙本教材,省紙減碳,為環境創造多贏。
全球人壽推動低碳營運 數位學習打造綠能環境
全球人壽致力於落實低碳營運,持續擴展業務數位學習藍圖。其數位學習平台擁有多元培訓內容,包括專業攝影棚製作的高品質影片,以及導入翻轉式學習概念,培養學員成為知識的傳播者和分享者,不僅提升業務員的學習意願和專業能力,更大幅減少紙本教材的印刷,為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
全球人壽在企業總部斥資打造專業攝影棚,聘請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確保影片品質。針對業務人員不同的需求,製作生動活潑的「全球小學堂」等數位課程,提供豐富多元的學習資源。這些影片涵蓋專業知識、生活技能等主題,滿足學員的多元學習需求。
統計顯示,截至 2023 年,累計學習人次已超過 25 萬,每位業務員年均學習時數更達 160 小時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每位業務同仁皆可成為講師,分享專業知識和經驗。其中廣受好評的「全球好手藝起 Show」系列課程,由業務同仁分享金融保險領域外的生活技能,展現多才多藝的一面。
全球人壽於企業總部建置專業攝影棚,擁有先進的拍攝環境及設備,並延攬經驗豐富的影音製作專業技術人員,確保影片品質。同時根據業務人員行銷、組織發展所需要學習的知識,製播專屬且生動活潑的「全球小學堂」等數位學習課程,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經驗豐富的老手,數位學習平台都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和培訓課程。自製的影片涵蓋各種主題從專業知識到生活技能,滿足學員需求。據統計2023年度累計超過25萬人次的學習成果,業務員每人年累計學習時數更超過160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每位業務同仁都有機會成為講師,分享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像是廣受好評的「全球好手藝起Show」這個系列課程,就是由業務同仁分享自身金融保險領域以外的生活專業知識。
全球人壽數位學習平台不僅設有專業攝影棚以製作高品質且豐富多 元的培訓內容,讓學員可隨時更新知識、提升技能,並導入翻轉式學 習環境,讓學員不僅是知識的接收者,更可以成為知識的傳播者和分 享者,有助提高業務員學習意願及專業能力,進而帶給客戶更專業便 捷的保險服務,同時亦可大幅減少紙本教材的印刷、省紙減碳為永續 環境盡一份心力,為員工、客戶及環境創造多贏。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人壽業務數位課程導入翻轉式學習環境,打破 傳統學習的侷限,開啟學習互動新模式。在這裡每位業務同仁都有機 會成為講師,分享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與其他學員互動交流共同 成長,搭配專業攝影棚錄製呈現優質的數位影片,為分享者提供了一 個發揮才能、展示自我、塑造專業形象的平台,使業務同仁更加投入 共同創造充滿活力和創意的學習平台,提升同仁學習的趣味性和參與 度。
像是廣受好評的「全球好手藝起Show」這個系列課程,就是由業務 同仁分享自身金融保險領域以外的生活專業知識,不僅提供業務同仁 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與舞台,更是讓學員透過學習多元的課程和主題 ,來拓寬視野、豐富知識,進而提升個人的競爭力和軟實力。
根據業務人員行銷、組織發展所需要學習的知識,製播專屬且生動 活潑的「全球小學堂」等數位學習課程,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 經驗豐富的老手,數位學習平台都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和培訓 課程,自製的影片涵蓋各種主題從專業知識到生活技能,以滿足學員 不同背景與學習需求。據統計2023年度累計超過25萬人次的學習成果 ,業務員每人年累計學習時數更超過160小時。
全球人壽推動學習資源和文件數位化,不僅讓員工快速獲取最新的 專業知識及參考文件,還成功的將ESG減碳議題與學習結合,實踐企 業綠色學習,以培養具有綠色金融意識的專業人才,藉此積極參與社 會責任,共同為綠色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全球人壽加速轉型培育人才 強化組織動能**
面對國內外變動,全球人壽積極加速業務轉型,強化業務員的訓練與技能。近年来,透过麦肯锡转型计画、LIMRA Pacesetter 领跑者、AMTC 课程等,全面深化规划、增员、选才、训练与绩效管理五大领域技能,培育优秀业务人才。
全球人壽重视增员,持续举办人力菁英会组织发展成长营。近日,近百位业务员齐聚宜蘭礁溪参加,业务长郑中安勉励众人,"发展组织如同 1 加 1 大于 2 的加乘效果",每年稳固地找一位伙伴共同打拼、共同增员,就能壮大组织,累积未来资产。
郑中安表示,业务员是保险公司的重要资产,透過各项课程和活动,期望强化内部组织动能,协助业务伙伴有效提升组织发展,同时打造个人和组织价值。
大会特别邀请業界重量级講師分享实战经验,激励业务伙伴。郑中安也巧妙改编歌曲「恋爱ing」为「增员ing」,提醒大家增员的重大使命,为大会增添了一抹亮色。
**全球人壽推動業務轉型 培育優秀業務人才**
面對大環境挑戰,全球人壽積極轉型,強化業務訓練。近年來,投入大量資源培育優秀業務人才,包括麥肯錫轉型專案、LIMRA 領跑者計畫、AMTC 課程等,提升業務人員在規畫、增員、選才、訓練和績效管理等五大領域的專業能力。 為提升增員成效,全球人壽持續舉辦人力菁英會,組織發展成長營等活動。日前在宜蘭礁溪舉辦的成長營吸引近百位業務員參與,透過實戰經驗分享和專業講師授課,強化組織發展動能。 全球人壽業務長鄭中安出席成長營時表示,組織發展是一加一大於二的加乘效果,希望業務員持續穩定成長,每年找一位夥伴共同打拚,增員壯大組織,累積未來的資產。 鄭中安也以「增員ing」改編流行歌詞,提醒業務夥伴增員的重要性。透過強化訓練和組織發展,全球人壽目標成為台灣壽險業的領先者。全球人壽多年來持續致力於增員,並透過舉辦人力菁英會組織發展成長營提升增員能量,日前舉辦的組織發展成長營,兩天一夜,於宜蘭礁溪登場,共近百位業務員參加,透過活動強化組織發展的動能,除獎勵業務員,也特別邀請業界重量級講師分享實戰經驗。
全球人壽業務長鄭中安特別出席組織發展成長營,向近百位業務夥伴精神喊話,他表示,希望藉此鼓勵同仁在組織發展上,長期且持續的穩定成長,「發展組織就如同一加一大於二的加乘效果」,每年持續找一位夥伴共同打拚,共同增員,組織就會累積壯大,就能在壽險業累積未來的資產。鄭中安也透過難得機會,激勵業務夥伴,與大夥高歌,巧妙改編歌詞「戀愛ing」為「增員ing」,提醒大家增員為重要目標。
全球人壽多年來持續致力於增員,並透過舉辦人力菁英會組織發展 成長營提升增員能量,本場次共近百位業務員參加,業務長鄭中安出 席勉勵業務員,「發展組織就如同一加一大於二的加乘效果」,每年 持續找一位夥伴共同打拚、共同增員,組織就會累積壯大,就能在壽 險業累積未來的資產。
全球人壽重視人才培育,業務員是保險公司重要的資產,期望透過 各項課程與活動,強化內部組織動能,讓業務夥伴能有效的提升組織 發展,打造組織與個人的價值。
本場次人力菁英會組織發展成長營,為期兩天一夜,於宜蘭礁溪登 場,透過活動強化組織發展的動能,除獎勵業務員,也特別邀請業界 重量級講師分享實戰經驗。
全球人壽業務長鄭中安特別出席組織發展成長營,向近百位業務夥 伴精神喊話,他表示,希望藉此鼓勵同仁在組織發展上,長期且持續 的穩定成長,「發展組織就如同一加一大於二的加乘效果」,每年持 續找一位夥伴共同打拼,共同增員,組織就會累積壯大,就能在壽險 業累積未來的資產。鄭中安也透過難得機會,激勵業務夥伴,與大夥 高歌,巧妙改編歌詞「戀愛ing」為「增員ing」,提醒大家增員為重 要目標。
**壽險業留才戰白熱化,全球人壽定著率位居前段班** 由於農曆春節及保險公司考核機制影響,2月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下滑 1,009 人,降至 20 萬 5,993 人。不過,各壽險公司為了留才,祭出高薪及優渥福利;當中,「業務員第 13 個月定著率」成為重要指標,代表新進業務員的留存率。 在六大壽險公司中,台灣人壽以 90% 的定著率拔得頭籌,凱基人壽緊追在後,以 86.85% 排名第二,而全球人壽則以 72.62% 獲得季軍。富邦人壽年增幅度明顯,定著率從去年底的 40.07% 上升至 51.52%,進步幅度達 11.45 個百分點。 為提高定著率,富邦人壽主打「創業制」,強調個人努力與報酬掛鉤。業務同仁的薪資成長幅度達到 25%,超過三成的業務主管薪資調幅更高達 46%。 台灣人壽則強調培育「五高」保險人,即高知識含量、高服務品質、高熱誠、高抗壓、高情商。同時,也提供競爭力的商品及業務制度,支持保險顧問創造高薪資成長。 另一方面,金管會持續推動微型保險,保障經濟弱勢者的基本人身保險。今年微型保單保費目標設定為 1 億 1,923 萬元,較去年增加 2.7%。截至今年 2 月底,整體壽險達成率超過 1 成,有效契約人數約 60.1 萬人。
由於2月遇到農曆春節,工作天數較少,壽險公司增員速度減緩,加上各大保險公司有考核機制,因此影響業務員登錄,據壽險公會統計,2月壽險登錄業務員人數較上月減少1,009人,來到20萬5,993人,連續二個月衰退。
「業務員第13個月定著率」可視為一家公司的留才指標,也就是各壽險公司當年度登錄業務員迄第13個月仍在職人數占當年度登錄業務員總數的比例,定著率愈高,代表愈多新血留得住。
根據最新數據,若扣除郵政壽險,2023年業務員第13個月定著率最高的是台灣人壽,以90%的高定著率排在第一,表現不俗;凱基人壽定著率雖較2022年的90.99%小幅下降,但仍以86.85%排第二;第三由全球人壽72.62%拿下;安達人壽、國泰人壽分別以67.7%、63.8%排第四、五名。
六大壽險中,定著率進步最大的是富邦人壽,一口氣上升11.45個百分點,達51.52%順利過半,顯示出回穩的跡象;南山人壽亦較2022年成長逾2個百分點,達55.43%;新光人壽2023年定著率則為46.5%。
展望今年,六大壽險公司增員目標人數22,500人,而在增才過後,育才、留才制度也相當重要。為提高定著率,富邦人壽表示,該公司是以「創業制」為核心的業務工作,透過個人的努力程度達到想要的報酬與成就,2023年全體業務同仁的薪資成長幅度達到25%,業務主管超過三成,若是通訊處處主管更高達46%。
台灣人壽積極培植知識高含金量、高服務品質、高熱誠、高抗壓、高情商的「五高」保險人,提供有競爭力的商品和業務制度,進一步助攻保險顧問創造高薪資成長,讓職涯走得更長遠。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為守護弱勢民眾,金管會自2009年起推動微型保險,目的主要是提供經濟弱勢者基本程度的人身保險保障,各大保險業者也響應政府全力推動微型保險。2024年的微型保單保費目標也較2023年成長2.7%,達到1億1,923萬元,截至今年2月底,整體壽險達成率超過10%。
微型保險為11類經濟弱勢或特定身分族群提供因應特定風險基本保障的保險商品。壽險公司設定今年要完成1億1,923萬元微型保單保費目標,壽險公會統計,截至2月底,微型保險有效契約人數60.1萬人,總保額1,871.3億元,總保費收入1,199.7萬元,總達成率10.06%,力拚年底達標。
2月壽險業務員人數小幅下降
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出爐,2月三大通路合計減少1,167人,來到37萬3,553人。業界分析,農曆春節工作天數少,以及業者考核機制影響。
壽險公司、保代、保經三大通路均有衰退,其中壽險公司業務員減少最多,達1,009人。六大壽險公司年初設定增員目標22,500人,為順利達成,各出奇招搶才。
2月登錄業務員呈單月成長的僅6家,增加最多的是凱基人壽,安聯人壽、全球人壽、新光人壽、遠雄人壽及台新人壽也呈現正成長。而南山人壽、富邦人壽則較上月減少超過350人。
據壽險公會統計,壽險公司、保代、保經三大通路中,在2月皆出現衰退,2月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較上月減少1,009人,來到20萬5,993人,連續二個月衰退;代理人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減少154人,來到7萬8,212人;經紀人公司登錄業務員較上月減少四人,達8萬9,348人;總計壽險業務員人數為37萬3,553人,較1月減少1,167人。
壽險業者分析,業務員登錄連續二個月衰退,主要是因今年2月遇到農曆春節,工作天數較少,公司增員速度也有減緩,加上各大保險公司有考核機制,因此影響業務員登錄情形。另外,經代業務員近年增長速度較快,到2月底與壽險公司業務員人力只差3.8萬人。
以各壽險公司來看,2月僅有六家壽險業務員登錄呈單月成長,但人數皆在百人以下,增加最多的是凱基人壽,較上月增加67人,安聯人壽、全球人壽、新光人壽、遠雄人壽及台新人壽登錄業務員人數皆呈現正成長。而南山人壽、富邦人壽業務員人數都較上月減少350人以上。
展望今年,六大壽險公司增員目標人數為22,500人,為了達標正在積極搶才。
全球人壽董事長林文惠,壽險業的獨一無二女強人,在接受專訪時大談公司未來30年的發展藍圖。她堅定表示,全球人壽將追求每一個環節的卓越,不僅僅是追求規模的擴大。在這位女董座的帶領下,全球人壽將聚焦於「數位力」這一核心競爭力,並在專業極致的前提下,實現公司的成長。 今年正值全球人壽成立30週年,這30年間,從外商到本土化,全球人壽經歷了四次併購,服務約300萬名保戶,過去十年獲利穩步上升,資產規模達到1.4兆元,成為國內資產第八大壽險公司,員工數近6,000人。展望未來,林文惠強調,公司不會將規模和業界排名作為發展目標,而是會以商品、客服、業務人員及壽險顧問的專業度、財務穩健度等作為卓越評量的標準。 在資產配置方面,全球人壽主要以國內外債券為主,同時也佈局部分股票,並以有固定收益的商用不動產為主。近年來,公司積極履行責任投資,從2022年開始實行範疇三的投資部位碳盤查,通過減少對高耗能公司的投資,推動綠色經濟發展。 談及公司的數位化轉型,林文惠表示,數位力將成為全球人壽的核心競爭力,包括IT自動化、智能客服等,同時引入AI技術,為內外勤人員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她強調,公司的成長並非單純追求規模擴大,而是要將專業做到極致,讓公司的發展與專業並肩前進。 回憶起當初整併國華人壽的經歷,林文惠表示,她親自帶領團隊完成了五套系統的整合和資料清理,並建置了一套全新系統。除了技術整合,她還強調了團隊凝聚力的重要性。她親自召集20多位主管在礁溪會議室進行討論,並透過午餐會與同仁交流,花了一年多時間與每位同仁深入交流,凝聚了全公司的共識。這種女性領導的柔軟和耐心,將成為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 林文惠強調,全球人壽將繼續堅持以「責任」為核心價值,不斷提升專業水平,以實現公司的持續發展。她相信,在未來30年的發展中,全球人壽將以更加卓越的表現,為保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全球人壽保險今年滿30歲啦!這間公司不只穩定經營,還有著獨特的企業文化,讓我們一邊欣賞他們的成長故事,一邊看看他們對未來的規劃吧! 從1994年荷商AEGON開始,全球人壽就一路走來,不斷併購,先從四家變成五家,成為了台灣壽險界的佼佼者。不僅如此,他們還在2014年到2023年間,連續十年獲利,資產更是穩定成長,幾乎翻了一倍。這個成績實在是讓人驚艷! 而這一路走來,全球人壽的董事長林文惠可是功不可沒。她在2009年接手這間公司時,對壽險業還不是那麼了解,但她的決策卻讓公司起死回生。林文惠說,當時她看準了全球人壽的好前景,認為這是一個投資的好時機。 接手後,林文惠對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整合員工、調整薪資,還有整合資訊系統,讓公司能夠順利發展數位化。這些努力讓全球人壽在2018年資產破兆元,成為國內第八大壽險公司。 但這並不是結束,林文惠還有一個更大的挑戰在前面。2026年,全球人壽要接軌保險負債會計IFRS 17及新清償能力ICS指標,這對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林文惠表示,她會盡一切努力達成金管會的要求。 為了應對這個挑戰,全球人壽早已開始啟動三大策略超前部署,包括主推保障型商品、增提準備金,還有業務員轉型。林文惠希望,未來的全球人壽不僅是最大的壽險公司,還能夠成為一間優質的公司,用數位科技帶來不一樣的競爭力。
全球人壽保險,面對市場競爭,推出兩大策略衝刺高圍
在壽險市場中,競爭相當激烈,不過全球人壽保險這家30歲的公司,卻有著自己的獨門秘笈。董事長林文惠透露,他們將採取兩大策略,要讓全球人壽在這個市場中脫穎而出。
首先,他們將推動全通路策略,這不僅包括自家業務員的運作,還會與保經代和銀行通路合作,希望這樣的多元合作可以讓公司穩定成長。目前,全球人壽已經承接了國華人壽的部分業務員,人數達到約4,000人,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在傳統保經代通路上,全球人壽與荷商時期就建立的夥伴關係,讓他在這個領域中保持著領先地位。根據壽險公會的統計,去年全球人壽在保經代通路的新約保費就達到130億元,市占率接近13%,排名第三。
林文惠表示,銀行通路對他們來說是一塊新天地,雖然起步較晚,但將會不斷努力,希望三個通路都能均衡發展,每一個都能吸引不同的客戶。
其次,在商品設計上,全球人壽將持續銷售保障型商品,同時也會推出適應高齡化社會的高齡保單。由於資產傳承是台灣民眾最關心的議題,所以資產傳承型保單也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林文惠強調,他們也會推出投資型保單,但分紅保單則還在研究當中,短期內並沒有推出計畫。
在內部管理上,林文惠和總經理馬君碩的合作模式相當特別。馬君碩是個超級專業的壽險人才,兩人幾乎每天都會碰面,討論策略和營運計畫。林文惠則會提供不同的思路和面向,來完善這些計畫或策略。這樣的合作模式,讓全球人壽在決策上更加全面和深入。
最後,林文惠強調,雖然全球人壽被歸類為本土壽險公司,但並不是傳統的老企業那種董事長一言堂的模式。在這裡,很多決策會經過策略委員會的討論,再由經營團隊制定計畫和細節去執行。這種結合外商自由度和本土忠實的經營模式,讓全球人壽在壽險市場中更加靈活和強大。
全球人壽保險的董事長林文惠,這位理性派的領導者,在職場上總是以客觀理性的態度面對一切,但她的感情世界卻是另一番景象。林文惠透露,她與丈夫、前全球人壽董事長彭騰德,就是那種「一見鍾情」的浪漫故事。 回憶起與彭騰德的相遇,林文惠笑著說,兩人在26、7歲的年紀,因為朋友的介紹而認識。從認識的第二天開始,就決定要共度一生。雖然林文惠的外公曾經說過,「訂婚到結婚,經過春夏秋冬四季才是人生最浪漫的事」,但她和彭騰德卻選擇了先訂婚,一年後才舉辦婚禮。當時,林文惠的外公送給他們一個四字匾額「敬而愛之」,這也成為他們20多年來相處的守則。 林文惠認為,「愛是由尊重衍生出來的」。她的夫婿彭騰德是雙魚座,浪漫又幽默,她則自稱是自己家裡最無趣的人。彭騰德總是用比較感性的角度看待事情,經常在日常生活中製造驚喜和浪漫,而林文惠則較為理性。儘管如此,兩人卻能夠相互尊重,良好互動,很少有衝突。 現在依舊是全球人壽董事的彭騰德,在2023年時與林文惠商量夫妻二人的生涯規劃,建議林文惠接下全球人壽董事長的重任。考慮到自己已經擔任全球人壽副董事長多年,對公司組織和事務已有一定的認識,也理解彭騰德生活中有其他的追求,林文惠決定力挺彭騰德,接下這個大任。她笑著用全球人壽的企業標語說,「因為愛,責任在」。 作為一個母親,林文惠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虎媽」。對於子女的管教,她採取的是「放任制」,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不讓學校老師找家長。她的兒子已經從國外學成歸國,進入了全球人壽,從基層做起。母子兩人常會約午餐約會,兒子會與她討論工作上遇到的問題。林文惠自認是兒子的「教練」,在旁給予建議和看法,讓兒子自己解決問題。 林文惠鼓勵兒子在大學時期就積極參加實習,認為這對於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她記得兒子第一次要實習時還很猶豫,但後來卻自己上全球人壽網站報名實習,從此對金融業產生了興趣。林文惠鼓勵兒子多看看世界,強調「他還在摸索學習,這些經驗都是成長的養份。」
全球人壽今年創立滿30周年,從外商一路成長至今,經過四次併購,服務約300萬名保戶,過去十年獲利持續成長,資產規模達1.4兆元,是國內資產第八大壽險公司,總員工數近6,000人。
展望下一個30年,林文惠直言,「我們不會把規模、業界名次的成長當成發展目標」,全球人壽是以商品、客服、業務人員及壽險顧問的專業度、財務穩健度等來做卓越評量,包含符合CSM保障型商品持續推廣。
資產配置方面,是以國內外債券為主,也有部分股票布局,不動產則以有固定收益的商用不動產為主,且近年全球人壽積極履行責任投資,2022年開始實行範疇三的投資部位碳盤查,藉由減少對高耗能公司的投資,促進綠色經濟發展正循環。
林文惠說,接下來全球人壽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數位力」,包含IT自動化、智能客服等,同時導入AI運用,提供內外勤人員使用,將自身專業做到極致,公司的成長也會跟隨而來,並非追求最大而去做最大。
談到當初整併國華人壽,林文惠回憶道,當時先做了全球、國華等五套系統整併及資料清理,建置一套全新系統。除了技術面整併,林文惠也說她加入全球人壽11年,覺得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凝聚好全公司的共識。
她展現出女性領導的優勢,她親自出馬找了20多位主管,聚集在礁溪的會議室,她要大家討論保險的意義是什麼、最重要的價值是什麼,在經過交互討論後,大家取得共識那就是「責任」。
不僅如此,她還發起午餐會,每周利用兩天中午和同仁輪流吃飯,花了一年多時間,將公司每位同仁都輪過一遍,讓同仁暢所欲言,她認為這是女性比男性更柔軟、耐心的一面,而接下來她會繼續帶領公司發展。
1994年成立的全球人壽,一開始是荷商AEGON(全球保險),中間 併購美國家庭人壽、全美人壽台灣分公司、安盛國衛在台所有保戶及 相關業務,先是四合一,2008年金融海嘯,掀起外商壽險離台潮,2 009年中瑋一(現改為中瑋德惠)從荷商手中接下全球人壽,也算從 外商轉為本國壽險,2013年3月全球人壽承接國華人壽保戶及業務, 成為「五合一」壽險,2018年資產破兆元,站穩國內第八大壽險公司 地位。
連續十年獲利 資產翻倍
同時,全球人壽一邊整合、一邊調整體質,即便中間經歷疫情等大 環境波動,2014年到2023年依舊連續十年持續獲利,且資產穩定成長 ,這十年幾乎是倍增。
中瑋德惠在15年前、即2009年時接下全球人壽經營權,林文惠回憶 ,因關係企業美孚建設曾幫全球人壽興建大樓,偶然機會在金融海嘯 時得知全球人壽的歐洲母公司AEGON想撤離台灣市場,在評估全球人 壽是一家經營良好、值得存續的壽險公司,且金融海嘯時期資產評價 被低估,認為是投資不可多得好時機,「當時想法很單純,對壽險也 不是很了解,這些年來都是邊做邊學。」
中瑋德惠接手後,全球人壽既有經營團隊幾乎都留任,改變不大, 真正挑戰是2013年正式承接財務出問題被安定基金接管的國華人壽。 林文惠表示,這等於是兩家規模差不多大的壽險公司合併,全球人壽 內部文化當時仍是外商導向、國華是人壽則是全然本土,無論是員工 薪資、企業文化、風格等都有極大的落差。
為了融合全球與國華兩家壽險,林文惠說經營團隊做了三件事,一 是組織改造打造「One Team(同一團隊)全新的全球人壽」,所有主 管一起討論壽險意義與最大價值何在,最後凝聚全球人壽五大核心價 值「誠實正直、彼此尊重、勇於負責、積極創新、卓越精進」,並衍 生企業標語「因為愛,責任在」,使用至今。
二是整併核心系統,國華人壽當時有一套自家開發的資訊系統,全 球人壽也有一套系統,同時1998年∼2001年陸續併購三家外商壽險, 等於一口氣整併五套系統,這項工程耗費四年才完成,剛好遇上金融 數位化浪潮,讓全球人壽能順利發展數位進程。
三是薪資調整,因國華人壽財務弱化已多年,之後又被安定基金接 管,員工已多年薪資凍漲,再加上當年本土壽險薪資普遍比外商壽險 低,在整併時同一部門常見「同工不同酬」的問題,原全球高所得者 ,認為未來恐怕再加薪無望、原國華員工則埋怨同樣付出不同所得, 當時薪資差異幅度可達50%∼60%,在重新訂定績效考核指標,表現 佳的員工依舊可加薪,低所得表現佳者加薪幅度更大,同樣也是四年 到五年才弭平嚴重的薪資差異,原國華員工高達8∼9成都留任。
接軌大挑戰 三招超前部署
完成五合一挑戰,更大的挑戰正在路上,林文惠指出,2026年接軌 保險負債會計IFRS 17及新清償能力ICS指標,全球人壽背負當年老八 家壽險的國華人壽舊有資產,林文惠直言:「這兩年壓力最大」,但 她強調,會盡一切努力達成金管會要求,包含系統建置、商品轉型, 往高價值(CSM)、高保障商品方向邁進。
因應接軌,全球人壽多年前就開始啟動三大策略超前部署。一是主 推保障型商品,2018年啟動商品轉型,保障型商品占比從2018年僅2 8%,到2023年成長到69%,連續六年正成長;二是趁獲利時主動增 提準備金,補強區隔資產的缺口;三是業務員轉型,因全球人壽大部 分業務員是來自原國華的團隊,近年積極啟動傳承、招募新人計畫。
展望2026年蛻變後的全球人壽,林文惠說:「我不追求成為最大的 壽險公司,只希望社會提到全球人壽時,會認為是一家很優質的公司 ,用數位科技,引領出不一樣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