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壽險業股市狂賺!六大壽險上半年賺逾1,600億** 六大壽險公司(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基、台壽)受惠於股市上漲,上半年實現近2,400億元的資本利得,是去年同期的2.5倍。這也帶動六大壽險上半年淨值大增近2,400億元,淨值下未實現損失金額降至700億元以下,比去年底回升逾1,600億元。 證券分析師指出,這波股市上漲讓壽險業賺進大把鈔票,目前帳上還有數百億元的股票未實現獲利。不過,隨著台股衝破23,000點,壽險業者也擔心股價過高,紛紛獲利了結,因此估計今年現金股利發放可能持平或略減。 儘管如此,壽險業者表示,下半年會持續關注匯率、股市以及債市的波動,力求「守住獲利」。分析師預估,隨著整體壽險淨值持續提高,6月底整體壽險淨值將突破2.6兆元,創下近30個月新高。
六大壽險5月及6月淨值增近2,400億元,估計整體壽險6月底淨值可 回升至2.6兆元之上,可創2022年以來、近30個月新高。
原本預估新台幣易升難貶,壽險業第三季紛紛準備拉高避險比重, 但出現川普遇襲事件,美元繼續走強,此時拉高避險,恐成「浪費」 ,股市及債市波動加劇,美國聯準會(Fed)降息預期「忽明忽暗」 ,壽險業憂心下半年獲利與淨值恐劇烈波動。
第三季進入現金股利旺季,但壽險業預估今年現金股利應「不會成 長」,主要是各公司擔心股價已高,怕領了股利、賠了股價,對漲多 個股紛紛先獲利了結、落袋為安,往年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 基及台灣第六大壽險第三季都有400∼500億元的現金股利,今年恐怕 沒那麼多,但股票資本利得應不少。
六大壽險上半年實現近2,400億元資本利得,主要多來自股票,且 目前帳上還有數百億元股票未實現獲利,上半年六大壽險稅後獲利1 ,642億元,年增逾2倍;下半年預期匯率、股市及債市波動可能都加 劇,各公司力求「守住獲利」。
受惠於淨值下未實現損失下降,壽險業淨值持續提高,六大壽險5 月淨值回升超過900億元,6月台股飆高,再回升接近1,500億元,連 續兩個月前淨值回升近2,400億元,預估整體壽險6月底淨值將突破2 .6兆元。
統計至5月底壽險業淨值2兆4,752億元,5月台股漲上21,000點,單 月淨值就大增1,047億元,6月整體壽險淨值有望再增超過1,500億元 ,估6月底淨值破2.6兆元。
**壽險業搶現金保費 6月新契約保費創11個月新高**
壽險業競爭白熱化!今年6月,六大壽險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基、台灣等公司,新契約保費衝上427億元,月增12%,創11個月新高,估計整體壽險業6月新契約保費上看700億元。
其中,利變壽險、分紅保單和投資型保單表現亮眼,三分天下。尤其是利變壽險和分紅保單買氣升溫,有助於壽險公司現金流入。上半年整體新契約保費預估將達3,800億元,年增近8%。
觀察六大壽險表現,新光人壽6月衝最猛,在競賽月加持下,利變型壽險挹注近百億元保費,年增近6成,創六大壽險年增率之最。富邦人壽和南山人壽則與去年同期持平。
壽險業表示,美國降息時程變動影響美元利率,加上近期美元保單解約壓力上升,各家壽險公司從5月起積極拉高宣告利率,強化利變型壽險銷售。加上市場多頭,投資型保單和分紅保單買氣也回溫,三大主力商品支撐保費成長。
上半年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合計2,249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國泰人壽和富邦人壽衝刺最猛,雙雙突破500億元大關。富邦人壽以556億元稱冠,主推分紅保單,在股市多頭和金管會新制影響下,分紅保單業績穩定上升。
國泰人壽則靠利變型壽險和投資型保單雙主力,緊追在後,保費達524億元。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和台灣人壽上半年皆有雙位數年成長。
**金融悍將南山人壽、南山產物:公平待客守護多元臺灣** 南山人壽和南山產物連續三年在金管會「公平待客原則評核」中名列前茅,證明了企業以客戶為本的堅定立場。他們落實從上到下的誠信經營和逐級負責的制度,確保公平待客原則貫徹在每個環節。 **善待高齡族群,推動健康壽命延長** 面對台灣高齡化的挑戰,南山人壽推出「黃金60高齡關懷計畫」,訓練超過2.8萬名員工通過失智友善天使認證,並出版《高年級生防身術》防詐騙手冊。此外,客服櫃檯實施「防詐三步驟」,加強防範高齡金融詐騙。 **打造多元包容的臨櫃空間** 南山人壽積極改造客服中心,採用包容性設計,提供相應輔具和業界首創的「為你朗讀」操作說明,讓高齡長者、身心障礙者、婦幼族群和新住民族群都有安全舒適的臨櫃空間。 **導入國際驗證,提升申訴處理品質** 為保障消費者權益,南山人壽和南山產物導入「ISO 10002 客戶申訴處理管理系統驗證」,提升消費爭議處理的效率和品質。 **持續優化客戶體驗,構築友善金融環境** 展望未來,南山人壽和南山產物將持續落實「公平待客」文化,優化客戶服務體驗,打造更友善包容的金融環境,成為守護多元臺灣的「客戶幸福捍衛者」。
**壽險業績回溫 六大壽險上半年微減 0.33%**
受惠於美元保單解約潮趨緩,壽險業業績逐漸回穩。根據六大壽險公司的最新數據,6 月新契約保費(FYP)合計為 427.4 億元,創 11 個月新高。上半年累計,六大壽險 FYP 為 2,248.1 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幅減少 0.33%。
業界估計,壽險業界今年上半年的 FYP 約為 3,758.6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7.5%。值得注意的是,新光人壽異軍突起,6 月 FYP 達 107 億元,傲視同業,成為唯一突破百億元的大型壽險公司。上半年 FYP 為 286 億元。
南山人壽利變壽險強勢**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 6 月 FYP 為 94.9 億元,健康及意外險商品銷售表現亮眼。富邦人壽 6 月 FYP 為 90.4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主要是傳統型商品帶動成長。南山人壽 6 月 FYP 約 52 億元,以利變壽險商品及投資型年金為主。
壽險解約潮持續 影響整體業績**
儘管業績回溫,但壽險解約潮仍在持續。保發中心統計,今年前 5 月保險給付已突破兆元規模,達到 1 兆 1,017 億元,高於保費收入 9,389 億元。壽險業高層指出,在美元相對強勢的情況下,保戶解約美元保單的誘因提升,導致解約金增加,保險給付大於保費收入的現象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為了提振業績,壽險公司紛紛調高宣告利率。美元保單 4% 利率已成標配,其中台灣人壽美元保單宣告利率 4.1%,為市場最高水準。
南山人壽將公平待客的理念從董事會貫徹至經理人與所有基層同仁 ,為落實從上而下誠信經營、分層負責,制定問責制度及責任地圖, 並每年檢討以提升執行成效;同時,從客戶旅程與保險商品生命週期 出發,在商品設計前、中、後期,逐一盤點各部門與公平待客原則相 關之管控點,希望提供不同族群最適切的金融商品及服務。
面對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南山人壽在2023年推動「黃金60高齡 關懷計畫」,倡議延長健康壽命,訓練超過2.8萬名內外勤夥伴,完 成失智友善天使認證課程。
同時,為減少高齡金融剝削,出版《高年級生防身術》防詐騙手冊 ,前進雲林、嘉義及原鄉部落舉辦實體防詐騙宣導活動;客服櫃檯的 作業流程也制訂「防詐三步驟」,提醒第一線服務人員提高警戒敏銳 度,成為防範高齡金融詐騙的重要防線。
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為持續優化客戶體驗,讓高齡長者、身心障 礙族群、婦幼族群、新住民族群等皆有安心舒適的臨櫃空間,南山人 壽自2023年在全台各地陸續改裝客服中心,採用包容性設計,提供相 關輔具及業界首創「為你朗讀」操作說明,並邀請視障神秘客實際訪 查客戶服務櫃檯及服務流程,共同創造身心障礙者友善的櫃檯服務。
為保障消費者申訴權益、提升消費爭議處理品質與效率,南山人壽 與南山產物於2023年導入「ISO 10002 客戶申訴處理管理系統驗證」 ,並取得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GS)驗證,藉由接軌國際驗 證標準,提升消費爭議處理之效率與品質,落實公平待客與誠信經營 。展望未來,南山人壽、南山產物將會持續全員實踐「公平待客」之 企業文化,持續優化客戶服務體驗,打造更加友善包容的金融環境。
六大壽險的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基與台灣等業者,6月新 契約保費收入427億元,月增12%,業績明顯回升,創去年8月以來新 高,也是今年新高;但因去年6月基期高,呈現年減18%。
觀察6月的情況,新壽衝的最快,在競賽月加持下,利變型壽險就 挹注新約保費近百億元,新約保費年增近6成,居六大壽險年增率最 高。富邦、南山則與去年同期持平。
美國降息時程的變動影響美元利率表現,加上近期美元保單解約壓 力增加,壽險業5月、6月開始積極拉高宣告利率,明顯強化利變型壽 險銷售,加上市場多頭及銀行通路推薦,投資型保單與分紅保單也變 得較好賣,三大主力商品買氣有撐,推估壽險業6月新契約保費有機 會達近700億元,創去年8月以來的10個月新高。
上半年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2,249億元,與去年同期幾乎持平 ,以國泰、富邦衝最快,皆超過500億元大關;富邦以556億元拿下冠 軍,主要是今年銷售重點持續放在分紅保單,在股市多頭及金管會將 推出新制影響下,分紅保單業績穩定上升;國泰靠利變型壽險與投資 型保單雙主力,達524億元緊追在後。富邦、南山、新光、台壽上半 年皆有雙位數年成長。
利變型壽險、分紅保單與投資型保單買氣皆回溫下,推估壽險業上 半年新契約保費收入將接近3,800億元,較於去年同期3,496億元,預 估年增近8%。
放眼六大壽險最新業績表現,新光人壽異軍突起,6月FYP達107億元傲視同業,並為唯一一家突破百億元的大型壽險公司,上半年FYP為286億元。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6月FYP為94.9億元,主要是相關法令規範調整,帶動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銷售,健康及意外險商品銷售動能穩健成長,6月FYP較前一個月成長72%;投資型商品6月各類型皆有明顯成長,FYP較前一個月增加26%。今年上半年,FYP合計為524.2億元。
富邦人壽6月FYP為90.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傳統型商品;今年上半年FYP達556.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排名業界第一。
南山人壽6月FYP約52億元,以利變壽商品及投資型年金為銷售主力,整體醫療險商品動能穩健,累計上半年FYP為383.2億元。
壽險解約潮持續延燒,保費收入低於保險給付情況恐成「新常態」。保發中心統計,今年前五月保險給付更突破兆元規模、達1兆1,017億元,高於保費收入9,389億元,現金淨流出規模擴大至1,628億元。
壽險業高層說,在新台幣匯率較弱、美元相對強勢時,保戶解約美元保單的誘因提升、解約金就會明顯增加,而總保費收入大致維持與過去相當的規模,保險給付大於保費收入現象恐持續一陣子。為提振業績,壽險公司近幾個月來陸續調高宣告利率,美元保單4%利率已成標配,其中,台灣人壽美元保單宣告利率4.1%,為目前市場上最高水準。
台股長紅壽險大賺 6月股債利得破500億、上半年2,500億
經濟日報/綜合報導
受到台股持續創新高帶動,壽險業第2季獲利大豐收。六大壽險初步估計,6月實現股債資本利得超過500億元,創下2年新高,上半年累計近2,500億元資本利得落袋,推升上半年稅後獲利達1,642億元,年增逾兩倍。
6月新台幣匯率小幅貶值,壽險業者認為負擔減輕。同時趁著匯率波動緩和,壽險業者也增加外匯準備金提存。相較5月六大壽險收回逾百億元外匯準備金,6月大都恢復提存,外匯準備金多維持在較高水位,有助於抵禦下半年匯率波動衝擊。
六大壽險積極實現資本利得,6月從股債實現的資本利得達500億元,上半年累計約2,500億元。目前壽險業者仍持有不少權值股、電信股與科技股,除了部分實現資本利得外,帳上還有豐厚的股票未實現利益。7月以來台股續攻上24000點,預期獲利仍有支撐。
壽險業者表示,6月除了資本利得外,現金股利也開始入帳,不過發放旺季是7月、8月,股息入帳將對7月獲利有所支撐。今年壽險業者著重總回報的操作策略,不會為了認列股息收入,而錯失實現資本利得的最佳時機,因此今年現金股利收入預計將低於去年。
另外,6月剛好逢每半年一次的投資型不動產評價,部分壽險公司在海外的商用不動產市價評價後有評價利益,也挹注6月六大壽險獲利。
6月六大壽險全部獲利,稅後賺412億元,但因去年6月基期高,呈現年減8%。富邦人壽6月賺137億元、上半年衝破500億元居冠,國泰人壽6月賺89億元、上半年賺483億元緊追在後;南山人壽以256億元居上半年第三名;新光人壽6月獲利暴衝至88億元,拿下單月第三名,上半年賺148億元提升至第四名;台灣人壽上半年賺130億元,凱基人壽也有110億元,六大壽險上半年全部賺超過百億元。
原始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598142
台股屢創新高,壽險業者趁勢獲利!南山人壽靠穩健營運、把握市場時機,6月稅後純益達54.7億元,今年上半年累計稅後純益達255.9億元,繳出亮眼成績單。
根據統計,六大壽險公司2023年6月合計稅後純益達412.4億元,寫下11個月來新高,今年上半年總計賺進1,642.1億元,較去年同期翻倍成長。
在六大壽險中,富邦人壽表現突出,6月稅後純益137.1億元,創下「最強6月」紀錄,並奪下獲利冠軍,上半年累計稅後純益達515.8億元。
國泰人壽以89.4億元稅後純益緊追在後,排名第二,上半年累計稅後純益為482.6億元,歸功於資本利得、不動產評價利益及經常性收益的挹注。
新光人壽則以黑馬之姿搶下獲利季軍,6月稅後純益87.54億元,創下單月次高,上半年稅後純益累計達204.1億元,受惠於股市資本利得、避險操作得宜及新契約保費業績暢旺。
除了六大壽險,開發金旗下的凱基人壽及中信金旗下的台灣人壽,6月稅後純益分別為24.8億元和18.8億元,上半年累計稅後純益分別達109.8億元和130.2億元。
南山人壽將公平待客的理念從董事會貫徹至經理人與所有基層同仁,希望提供給高齡者、新住民、原住民、身心障礙族群、經濟弱勢、失智患者或癌友等不同族群最適切的金融商品及服務。
面對臺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南山人壽除了提供完整的保險商品,讓不同族群能安心面對超高齡社會的各項風險,也在112年度推動「黃金60高齡關懷計畫」,倡議延長健康壽命,訓練超過2.8萬名內外勤夥伴完成失智友善天使認證課程。同時,為減少高齡金融剝削,南山人壽與臺北大學攜手出版《高年級生防身術》防詐騙手冊,前進雲林、嘉義及原鄉部落舉辦實體防詐騙宣導活動;客服櫃檯的作業流程也制訂「防詐三步驟」,提醒第一線服務人員提高警戒敏銳度,成為防範高齡金融詐騙的重要防線。
為保障消費者申訴權益、提升消費爭議處理品質與效率,南山人壽與南山產物於112年導入ISO 10002客戶申訴處理管理系統驗證,並取得台灣檢驗科技公司SGS驗證,藉由接軌國際驗證標準,提升消費爭議處理之效率與品質,落實公平待客與誠信經營。
響應金管會積極推動普惠金融政策,南山產物獲准試辦推出業界首張財產保險的微型保單「火災不便費用保險」,自112年10月至今,已與屏東縣、新竹縣、澎湖縣、基隆市、南投縣及彰化縣等6縣市簽約合作,提供台灣超過五分之一的低收入、中低收入戶民眾在財產保險上的風險防護。
展望未來,南山人壽、南山產物將會持續全員實踐「公平待客」之企業文化,持續優化客戶服務體驗,兼容並蓄、友善多元族群,創造符合公平待客及金融友善的服務,打造更加友善包容的金融環境。
富邦人壽今年6月稅後純益137.1億元、締造「最強6月」紀錄,並搶下六大壽險裡的獲利冠軍寶座;台股6月維持高點,富邦人壽伺機實現資本利得,加上部分現金股息入帳挹注投資收益。今年上半年富邦人壽累計稅後純益515.8億元。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6月稅後純益89.4億元,緊追富邦人壽、排名第二,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482.6億元。國泰人壽指出,6月獲利主要反映資本利得貢獻,加上國內外不動產評價利益及經常性收益挹注,整體獲利表現維持亮眼。
新光人壽6月稅後純益87.54億元,以黑馬姿態搶下獲利季軍。新光人壽實現股市資本利得,加上避險操作得宜、新契約保費業績暢旺,推升新壽6月稅後純益寫下史上單月次高,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一舉攀升至204.1億元。
南山人壽昨(10)日公布獲利,受惠於本業穩健營運,同時掌握市場波段實現資本利得及股利挹注,6月稅後純益54.7億元,上半年累計稅後純益255.9億元。
此外,開發金旗下凱基人壽,及中信金旗下台灣人壽,6月稅後純益分別為24.8億元與18.8億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分別為109.8億元、130.2億元。
6月新台幣微貶3分,貶幅0.1%,相較5月新台幣升值,壽險業者認 為,「6月負擔有減輕一點」。同時壽險趁6月負擔減輕,晴天儲糧提 存外匯準備金,相較5月六大壽險收回逾百億元的外匯準備金,沖抵 新台幣升值造成的兌換損失,6月幾乎是恢復提存,外匯準備金大多 還在相對偏高水位,有利下半年匯率波動抵禦衝擊。
趁新台幣6月幾乎不動,且台股大漲8.8%,六大壽險積極實現資本 利得落袋為安,初估當月從股債實現資本利得高達500億元,上半年 累積實現資本利得約有近2,500億元,同時手中還握有不少權值股、 電信股與科技股,除部分實現資本利得外,帳上還有豐厚的股票未實 現利益,7月以來台股續攻上2,4000點,預期獲利仍有支撐。
壽險業者表示,除資本利得外,6月現金股利開始入帳,但發放旺 季是7月、8月,股息入帳對7月獲利也有所支撐,今年股市操作著重 總回報,不會為等認列股息收入,喪失最好實現資本利得機會,因此 ,預估今年現金股利收入會比去年下降。
另6月剛好逢每半年的投資型不動產評價,部分壽險公司在海外的 商用不動產市價評價後有評價利益,也挹注6月六大壽險獲利。
6月六大壽險全數獲利,稅後賺412億元,但因去年6月基期高,呈 現年減8%。富邦人壽6月賺137億元、上半年衝破500億元居冠;國泰 人壽6月賺89億元、上半年賺483億元緊追在後;南山人壽以256億元 居上半年第三名;新光人壽6月獲利暴衝,以88億元拿下單月第三名 ,且上半年賺148億元提升到第四名;台灣人壽上半年賺130億元,凱 基人壽也有110億元,六大壽險上半年全部賺超過百億元。
**五大壽險6月獲利齊揚 南山人壽奪冠** 五大壽險陸續公布6月獲利,全體表現亮眼,稅後純益合計達357.7億元,年增1.2%。南山人壽表現尤其突出,以140.9億元的稅後純益穩坐龍頭寶座。 受益於台股持續走高,壽險業者積極實現資本利得,加上新台幣匯率今年大幅貶值,降低匯率避險成本,成為五大壽險獲利成長的主要推力。 除了南山人壽,其他壽險業也繳出亮麗成績單。富邦人壽6月稅後純益達137.1億元,國泰人壽89.4億元,新光人壽87.5億元,凱基人壽24.8億元,台灣人壽18.8億元。 觀察成長率,新光人壽以378%的年增率拔得頭籌,國泰人壽增長23.9%、富邦人壽成長10%。凱基人壽與台灣人壽則出現衰退。 累計前六月,富邦人壽以515.8億元的獲利稱霸,其次為國泰人壽482.6億元,新光人壽148億元,台灣人壽130.2億元,凱基人壽109.8億元。 國泰人壽受惠於資本市場上漲,加上股債操作得宜,前六月獲利大幅成長270%。台灣人壽和凱基人壽也分別成長154%和123%。 富邦人壽強調,本月獲利主要來自國內外股票及基金的資本利得,以及股息入帳。國泰人壽則指出,在不動產評價利益和經常性收益挹注下,整體獲利表現亮眼。
除了南山人壽外,五大壽險昨日皆公布獲利,富邦人壽6月稅後純益137.1億元居冠,國泰人壽89.4億元、新光人壽87.5億元、凱基人壽24.8億元、台灣人壽18.8億元;若以成長率來看,新光人壽獲利年增378%居冠,國泰人壽成長23.9%、富邦人壽成長10%,其餘兩家衰退。
若以前六月獲利來看,富邦人壽515.8億元最高,國泰人壽482.6億元、新光人壽148億元、台灣人壽130.2億元、凱基人壽109.8億元;成長率部分,國泰人壽成長270%最高,台灣人壽154%、凱基人壽123%、富邦人壽97%,新光人壽則是虧為盈。
富邦人壽6月獲利創歷年同期新高。富邦人壽指出,6月主要收益來源為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利息及股利收入,趁股市高點伺機實現資本利得,加上部分股息入帳挹注投資收益。
國泰人壽指出,今年以來資本市場上揚,公司投資操作平穩,股債操作得宜,加以國內外不動產評價利益及經常性收益挹注下,整體獲利表現亮眼。
**投資俄債恐影響RBC** 金管會日前公布今年6月底資本適足率(RBC)計算方式,針對無信評的俄羅斯債券 впервые,將改列為 Caa1 風險等級,投資金額扣除認賠金額後,風險係數調升至 0.14。換句話說,每持有 100 億元俄債,需提列 14 億元的資本準備。 據統計,目前仍持有俄債的壽險業者僅剩七家,恐影響 6 月底的 RBC 數字。其中,新光人壽持有俄債規模最大,約 300 億元;國泰人壽次之,約 200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新光人壽去年的 RBC 為 176.37%,低於國泰人壽的 323.45%,恐因俄債提列損失影響達標時間。 截至今年 5 月底,七家壽險業者合計持有俄債約 1,357 億元,較去年 5 月的 1,262 億元增加 95 億元。主要是受到新台幣貶值影響,導致帳面金額增加,實際上並無加碼投資。 俄債曝險主要集中在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凱基人壽、台灣人壽等六大壽險公司。已認列預期信用損失約 210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174 億元,匯率因素為主要原因。 金管會修改俄羅斯公債的風險係數,將對各壽險公司的 RBC 造成影響。相關業者應密切關注,並積極管理風險。
壽險業搶錢潮!南山300億發債,總額破2000億創史上新高
台灣壽險業今年持續發債搶錢,今(4)日富邦人壽董事會通過增加發債額度500億元,加上上半年已發行的250億元,今年發債規模將達750億元,創其單年發債規模新高。
除了富邦,今年國泰、南山、新光、凱基、三商美邦人壽等業者也已公告發行次債籌資,壽險業今年發債量總計將達2080億元,創史上首度發債破2000億元的新高。
在已公告發債的6家壽險公司中,發債額度最高的是國壽的800億元,其次是富壽的750億元,南山人壽則位居第三,發債額度為300億元。其中,南山人壽預計將透過海外設立特殊目的事業(SPV)發債籌資。
為因應2026年壽險業接軌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 17)與台灣保險負債會計準則(TW-ICS),業者急需資金強化資本結構,預估這波壽險搶錢潮將持續至2026年前。
去年發債搶頭香的台灣人壽表示,今年沒有發債急迫性,但後續有需求仍會考慮,也會評估透過SPV海外發債的管道。
為因應保險業接軌國際會計準則(ICS)2.0時程,南山人壽積極布局,並效仿同業國泰人壽,將於新加坡設立100%持有的海外子公司,籌措海外資金。 南山人壽先前通過300億元新台幣(以下同)的發債額度,除發行國內債券外,將於新加坡設立「Nanshan Life Pte. Ltd.」子公司,計畫在海外市場發債籌資。 金管會為協助保險業順利接軌ICS 2.0,自今年起鬆綁規範,允許保險公司發行10年期以上長期次順位公司債籌資。截至目前,國內六大壽險公司包含南山人壽在內,累計通過2,080億元的發債額度,創下歷史新高。 國內壽險龍頭國泰人壽今年已發行500億元次債,並赴海外設立特殊目的公司(SPV)籌資300億元。富邦人壽則是國內發債規模最大,上半年已發行250億元次債,並於日前宣布加碼發債500億元,累計發債規模達750億元。 南山人壽此次加入海外發債行列,有助於強化其資本結構和資本適足率,為接軌國際制度ICS做準備。此外,其他同業如凱基人壽、新光人壽和三商美邦人壽也於今年取得發債額度,分別為100億元、80億元和50億元。
富邦人壽昨日表示,本次發債主要是為強化本公司資本結構及資本適足率,強化接軌國際制度ICS的自有資本提升;富邦人壽在今年上半年已成功發行250億元次債,截至目前為止,不包含本次規劃發行的500億元次債,累計已發行的次債總額為1,050億元。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今年已發行500億元次債,另外透過新加坡設立的SPV(特殊目的公司)於海外發債籌資,10年期6億美元次債順利定價。對於是否有意跟進國泰人壽、在海外申設SPV籌資,富邦人壽昨日回應,目前仍將以發行台幣債券為優先考量,是否發行海外債將持續評估。
為協助保險業2026年順利接軌ICS 2.0,金管會鬆綁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長期次順位公司債籌資,今年以來,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凱基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等六大壽險合計通過2,080億元的發債額度,締造歷史新高紀錄。
根據各家壽險公司目前公告的發債額度,國泰人壽今年擬在台發債500億元、海外籌資300億元,合計800億元;富邦人壽則是兩度在國內發債,金額分別為250億元與500億元,合計750億元。南山人壽先前通過300億元的發債額度,並跟進國泰人壽腳步,決議擬於新加坡設立100%持有的子公司Nanshan Life Pte. Ltd.,將於海外發債籌資。
此外,包括凱基人壽、新壽與三商美邦先前也通過發債額度,金額分別為100億元、80億元與50億元。
據了解,新光人壽俄債曝險約300億元,為壽險公司中最多,其次 是國泰人壽約200億元,國壽去年底RBC為323.45%,影響應不大,但 新壽去年底RBC僅176.37%,在半年自救後,6月底剛好面臨RBC計算 關鍵時期,擔心影響達標時間。
去年原本還有八家壽險持有俄羅斯債券,有一家在去年初出清,目 前僅剩七家壽險持有俄債,主要曝險多是俄羅斯公債。據金管會統計 ,至今年5月底帳列金額約新台幣1,357億元,較去年5月的1,262億元 ,年增95億元,主要是受新台幣貶值影響,導致帳面金額增加,實際 上七家壽險都沒有再加碼。
壽險對俄債曝險主要集中在前六大壽險,即國泰、富邦、南山、新 光、凱基、台灣六大人壽,共已認列預期信用損失210億元,較去年 5月174億元增加,主要也是匯率因素。
金管會公布今年6月底壽險業填報RBC表格,當中修改俄羅斯公債風 險係數,提高到0.14,等於俄債原本不用風險計提或100億元只要提 列數千萬元,但今年6月底計算時則要大幅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