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台灣人壽原董事長許舒博傳將於 10 月 4 日重掌董事長一職。據了解,台灣人壽近期將召開董事會,而現任副董事長的許舒博有望高升,十年後再次坐上董事長寶座。此外,許舒博也將於 10 月 3 日繼續接任人壽保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一職,持續支援偏鄉清寒學生。 許舒博目前身兼中信金董事、台灣人壽副董事長、中信產險董事與商總理事長。他在台灣人壽併入中信金之前,於 2014 年曾出任台灣人壽董事長,並於中信金併入台灣人壽後,一直擔任台灣人壽董事。由於他目前擔任台壽副董事長,接任董事長後業務可順利銜接。 人壽保險文教基金會於 2014 年底成立,主要是由保險業協助偏鄉清寒學子,資助他們一路到高中畢業。十年來,基金會已累積資助超過 2,500 名偏鄉清寒弱勢青少年。基金會每年募款約 500 萬元,董事成員除了保險業巨頭如台壽、南山、遠雄、友邦、安達、台新等,近年來也加入了產險、保經代等業者。在許舒博接任商總理事長後,更開始有非保險業加入,如旅館業、醫院等產業也擔任董事。 許舒博曾任立法委員,2014 年出任台灣人壽董事長,2016 年台灣人壽併入中信金時,許舒博也曾擔任台壽保產險董事長,2021 年就任商總理事長。
壽險公會分析,至去年底壽險業務員(含銀行通路、保經代)總登 錄人數為37萬5,864人,若觀察壽險公司登錄的業務員人數20.8萬人 中,18歲至34歲年輕族群共有5萬9,338人,占比高達28.5%,相比5 5歲以上者則下降到5萬1,487人,占總登錄人數 24.6%。
進一步以性別來看,可發現男性業務員更有年輕化的趨勢,男性登 錄業務員以30∼34歲共1萬821人最多,其次是25∼29歲的1萬173人, 第三是35∼39歲的9,345人,主要集中在「青壯年」階段;但女性業 務員以50∼54歲1萬7,740人最多,其次是40∼44歲1萬7,404人,第三 是45∼49歲1萬7,280人。
業務員大軍走向年輕化,主要就來自「年輕新血」的湧進,據壽險 公會最新8月的新登錄壽險業務員分析,18∼24歲社會新鮮人高達92 6人最多,25∼29歲也有高達484人,反而中年轉職者較少,45歲以上 僅有108人。
大型壽險公司,如南山人壽業務員新登錄人數在30歲以下者就占7 2%,年輕化程度在前五大壽險公司中是連續三年居冠。南山指出, 新進業務員年齡下降,主要是近年來積極培力青年,深入校園舉辦各 式活動,如暑期營隊、產學合作等,擴大在年輕族群的品牌心占率。 業務員登錄最多的國泰人壽,近年配合年輕人的斜槓風潮,2019年推 出「兼職業務員」的培訓計畫,計畫吸引30歲以下者的比例高達26% ,且保險兼職新血未來也能升級,加入全職業務員的行列。
相較大型壽險,保經業務員年輕化趨勢更明顯。據公勝保經統計, 今年對比2020年,30歲以下年輕業務員翻了1倍之多,今年30歲以下 占比高達15%,比起2020年僅有8%成長許多,而31∼40歲更高達31 %,也比2020年的26%成長;反而40歲以上各階層人數直線減少,4 1∼50歲從2020年還有30%,到今年下降到27%,51∼60歲在2020年 有24%,到今年下降到19%,61歲以上更是直接跌破1成,2020年還 有11%,但今年剩8%。
公勝保經總經理蔡聖威分析,整體保經公司四年來結構大幅轉變, 年輕族群大增,主要是看中保經三優勢,一市場面,因客戶更多元、 需求更大,通常消費者手上不會只有一家保險公司的保單,單一公司 難滿足客戶多元需求;二產業面,單一壽險公司因應各家策略不同, 像有的主攻分紅保單,有的攻投資型保單,但保經更具彈性,業務員 不用局限在公司的主力商品政策上,晉升也較有彈性,競賽月不會有 太多KPI;三個人面,現在年輕人偏好非典型的工作型態,過去固定 朝九晚五的生活不受年輕人青睞,所以才有很多年輕人選擇跑外送, 而保險業務員的工作,也是提供彈性自主的工作方式,對年輕人來說 「工作自主、人生自主」更有吸引力。
壽險公會分析,至去年底壽險業務員(含銀行通路、保經代)總登 錄人數為37萬5,864人,若觀察壽險公司登錄的業務員人數20.8萬人 中,18歲至34歲年輕族群共有5萬9,338人,占比高達28.5%,相比5 5歲以上者則下降到5萬1,487人,占總登錄人數 24.6%。
進一步以性別來看,可發現男性業務員更有年輕化的趨勢,男性登 錄業務員以30∼34歲共1萬821人最多,其次是25∼29歲的1萬173人, 第三是35∼39歲的9,345人,主要集中在「青壯年」階段;但女性業 務員以50∼54歲1萬7,740人最多,其次是40∼44歲1萬7,404人,第三 是45∼49歲1萬7,280人。
業務員大軍走向年輕化,主要就來自「年輕新血」的湧進,據壽險 公會最新8月的新登錄壽險業務員分析,18∼24歲社會新鮮人高達92 6人最多,25∼29歲也有高達484人,反而中年轉職者較少,45歲以上 僅有108人。
大型壽險公司,如南山人壽業務員新登錄人數在30歲以下者就占7 2%,年輕化程度在前五大壽險公司中是連續三年居冠。南山指出, 新進業務員年齡下降,主要是近年來積極培力青年,深入校園舉辦各 式活動,如暑期營隊、產學合作等,擴大在年輕族群的品牌心占率。 業務員登錄最多的國泰人壽,近年配合年輕人的斜槓風潮,2019年推 出「兼職業務員」的培訓計畫,計畫吸引30歲以下者的比例高達26% ,且保險兼職新血未來也能升級,加入全職業務員的行列。
相較大型壽險,保經業務員年輕化趨勢更明顯。據公勝保經統計, 今年對比2020年,30歲以下年輕業務員翻了1倍之多,今年30歲以下 占比高達15%,比起2020年僅有8%成長許多,而31∼40歲更高達31 %,也比2020年的26%成長;反而40歲以上各階層人數直線減少,4 1∼50歲從2020年還有30%,到今年下降到27%,51∼60歲在2020年 有24%,到今年下降到19%,61歲以上更是直接跌破1成,2020年還 有11%,但今年剩8%。
公勝保經總經理蔡聖威分析,整體保經公司四年來結構大幅轉變, 年輕族群大增,主要是看中保經三優勢,一市場面,因客戶更多元、 需求更大,通常消費者手上不會只有一家保險公司的保單,單一公司 難滿足客戶多元需求;二產業面,單一壽險公司因應各家策略不同, 像有的主攻分紅保單,有的攻投資型保單,但保經更具彈性,業務員 不用局限在公司的主力商品政策上,晉升也較有彈性,競賽月不會有 太多KPI;三個人面,現在年輕人偏好非典型的工作型態,過去固定 朝九晚五的生活不受年輕人青睞,所以才有很多年輕人選擇跑外送, 而保險業務員的工作,也是提供彈性自主的工作方式,對年輕人來說 「工作自主、人生自主」更有吸引力。
許舒博現為中信金董事、台灣人壽副董事長、中信產險董事與商總 理事長。在台灣人壽還未併入中信金之前,2014年即曾出任台灣人壽 董事長,之後台灣人壽併入中信金,許舒博持續擔任台灣人壽董事。 據了解,由於他目前擔任台壽副董事長,升任董事長業務將可順利銜 接。
10月3日人壽保險文教基金會改選,預估由許舒博續任董事長。人 壽保險文教基金會是在2014年底成立,主要是以保險業的力量協助偏 鄉清寒學子,資助偏鄉清寒學子一路到高中畢業,十年來累積資助超 過2,500名偏鄉清寒弱勢的青少年。
人壽保險文教基金會每年約募款500萬元,其董事成員一開始多是 壽險業者,如台壽、南山、遠雄、友邦、安達、台新等,之後產險、 保經代也加入,在許舒博接任商總理事長後,更開始有非保險業加入 ,如旅館業、醫院等產業也在其中擔任董事。
許舒博曾擔任立法委員,2014年擔任台灣人壽董事長,在2016年台 灣人壽併入中信金時,許舒博也曾擔任台壽保產險董事長,2021年擔 任商總理事長一職。
今年以來啟動發債的壽險有國泰、新光、南山、富邦、三商美邦、 凱基,六家的國內發債利率除新光3.5%外,其他大多在3.7%∼3.8 %,10年期大多3.7%∼3.75%,15年期3.85%∼3.88%,且今年國 泰、南山更啟動壽險史上首次的海外發債,票面利率皆5%以上。
壽險業者指出,美國雖啟動降息,但國內利率不動,發債利率除考 量市場利率外,也要考量總體經濟等因素,年底有美國總統大選,可 以預期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加上國內債券市場胃納量有限,在兼顧發 債成本的考量下,將挑選適合時機將剩下的額度發行完畢。
今年以來六家壽險發債額度已2,180億元、創史上新高,國泰、富 邦、三商壽更二度加碼,至9月中旬已逾1,400億元資金到位。國壽從 原規劃500億元再加碼300億元,以因應海外發債,國內500億元,與 兩波海外發債後,今年800億元額度已全數發行完畢。
富邦人壽上半年規劃250億元額度發行完畢後,下半年再加碼500億 元,今年來到750億元,約還有500億元額度。富邦人壽表示,今年預 期發行750億元,正在進行之中,幣別將以新台幣為主,且不排除啟 動海外發債,將視明年ICS比率與經濟環境綜合評估。
南山人壽今年發行債券共有300億元額度,國內已發行約40億元, 9月海外發債7億美元,剩下額度不排除年底前發行完畢;新光額度8 0億元,6月底發行55億元後,8月底再發行20億元,僅剩5億元額度, 預計年底前發行完畢;凱基人壽100億元額度已在9月發行完畢;三商 壽兩波增加額度,首次50億元,至今已募集約20億元,19日董事會再 通過加碼100億元,約還有130億元額度。
**壽險積極發債應對不確定性,南山人壽額度年底前有望發行完畢**
面臨年底市場不確定性驟增,壽險業者加快發債腳步,六家已宣布發債的壽險公司,國內發債票面利率約在3.7%~3.8%,15年期最高有到3.88%。除國泰人壽、凱基人壽外,其餘四家壽險還有部分發債額度,有望於年底前發行,將吸引專業投資人搶進。
南山人壽今年發行債券共有300億元額度,目前國內已發行約40億元,9月海外發債7億美元。業者表示,不排除年底前將剩餘額度發行完畢。目前國內發債利率大多在3.7%~3.8%,10年期大多3.7%~3.75%,15年期3.85%~3.88%。
壽險業者指出,年底有美國總統大選,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加上國內債券市場胃納量有限,在兼顧發債成本的考量下,壽險公司將挑選適合時機發行剩餘額度。今年以來,六家壽險公司發債額度已達2,180億元,創史上新高,資金已到位超過1,400億元。
南山人壽、南山產物秉持公平待客 連續三年獲評為25%績優
南山人壽、南山產物持續落實公平待客原則,以客戶為優先的企業文化獲得肯定。連續三年雙雙名列金管會「公平待客原則評核」前25%績優企業,展現守護金融弱勢族群的具體成果。
南山人壽總經理范文偉表示,公平待客的理念已深入南山全體同仁,從上而下貫徹誠信經營,分層負責,並定期檢討提升執行成效。南山人壽以「公益服務業」為出發點,提供最適切的金融商品和服務,成為客戶的幸福捍衛者。
南山產物身為產險業唯一三度蟬聯公平待客評核前25%的保險公司,持續形塑公平待客文化,每月召開「公平待客工作小組會議」並設立「公平待客推展委員會」,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執行成果。
南山產物積極響應普惠金融政策,推出國內首張財產保險的微型保單「南山產物微型火災不便費用保險」,至今已與七個縣市合作,保障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民眾的財產風險。
此外,南山產物導入「ISO 10002 客戶申訴處理管理系統驗證」,提升消費爭議處理的效率與品質,落實公平待客與誠信經營。
南山人壽總經理范文偉表示,南山人壽從「公益服務業」出發,落實公平待客、關懷金融弱勢族群,將公平待客的理念從董事會貫徹至經理人與所有基層同仁,落實從上而下誠信經營、分層負責,並每年檢討以提升執行成效;同時,保險商品串接健康專屬服務,並融入AI與數位金融,提供不同族群最適切的金融商品及服務,成為客戶的幸福捍衛者。
今年南山人壽以六大推動重點,積極落實公平待客原則。首先,南山人壽董事會高度重視公平待客文化之推動與落實,從各面向全力形塑公平待客企業文化;第二,關注特定族群的需求;第三,因應客戶對於健康的需求,積極開發外溢型創新保險服務商品;第四,優化申訴處理流程,建置完善申訴制度與程序;第五,成立反詐行動小組;第六,持續引領保險價值轉型,積極發展AI與數位金融。
除此之外,南山產物更是產險業唯一三度蟬聯公平待客評核排名前25%之保險公司。為形塑公平待客文化並落實公平待客原則,南山產物由總經理主持,每月召開「公平待客工作小組會議」,並設立「公平待客推展委員會」,在董事會中定期報告相關執行成效與重大議案。
為響應金管會積極推動普惠金融政策,南山產物獲准試辦微型保險業務,推出國內首張財產保險的微型保單「南山產物微型火災不便費用保險」,至今已與七個縣市合作、逾三成低收入與中低收入民眾,增添財產保險上的風險防護。
此外,南山產物已於2023年導入「ISO 10002 客戶申訴處理管理系統驗證」,並取得SGS驗證,提升消費爭議處理之效率與品質,落實公平待客與誠信經營。
南山人壽重返投資型保單市場,帶動8月壽險新契約保費回升
隨著市場逐漸適應新的投資型保單制度,消費者買氣回溫,帶動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大幅成長。八月份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約417億元,年增35%,其中投資型保單有望連續兩個月賣破300億元。
前六大壽險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基與台壽,八月新契約保費收入連續三個月突破400億元大關。國壽以114億元拿下單月業績王,主要是投資型保單銷售帶動;富壽也賣107億元居亞軍。南山人壽正式回歸投資型保單市場,單月約貢獻30億~40億元,也推升整體壽險投資型保單銷售回升。
業者指出,除了市場開始熟悉新制,股市走多頭,保戶對投資型保單展望轉為樂觀,都是帶動買氣回溫的原因。此外,分紅保單和利變保單也持續挹注,預估壽險前八月新契約保費有望突破5,000億元,年增約6%,重回成長軌道。
市場預估美國將啟動降息循環,壽險近期積極拉高美元宣告利率,預計將持續推升美元利變保單買氣。在投資型、利變型、分紅保單三主力商品齊攻下,六大壽險前八個月新契約保費達3,083億元,推估整體壽險前八月業績有望逾5,000億元,年增近6%,也是連二年衰退後恢復正成長。
前八個月國泰、富邦新契約率先衝破700億元,國泰768億元奪冠,富邦753億元緊追在後;南山也達527億元,年增2成。新光、凱基、台壽皆賣超過300億元,其中台壽繳出年增13%的雙位數成長佳績。
**壽險保費升溫!南山人壽蟬聯第三,前八月年增20%**
壽險六雄8月新契約保費合計417.7億元,再次突破400億元大關,顯示壽險市場持續復甦。南山人壽8月新契約保費71億元,排名第三,年增21%。 前八月累計,南山人壽新契約保費526.9億元,名列第三,年增20%,展現強勁成長動能。壽險業者分析,南山人壽優異的業務表現,得益於積極提升保單宣告利率,以及推出多元化商品策略,滿足多元化保戶需求。 整體而言,壽險業前八月新契約保費達3,086億元,較去年同期小增1.25%。壽險業者預估,全體壽險業界前八月新契約保費將突破5,100億元,年增率將近一成,顯示壽險市場正逐漸回溫。 壽險業者指出,近幾個月壽險公司持續提高新台幣與外幣保單的宣告利率,其中美元保單的最高利率大多數已達4%以上,提升保戶投資誘因。加上美國聯準會預計將於9月啟動降息循環,壽險業的保費收入前景可望更加樂觀。**潤泰全獲利再攀高峰,南山人壽功不可沒**
潤泰全集團受惠於本業紡織、零售穩健成長,以及南山人壽、潤泰新的獲利挹注,加上土地資產和多元轉投資的潛在價值,法人預估今年全年獲利將再創佳績。
潤泰全觀音廠預計於10月25日公開標售,市場預估將貢獻超過9億元獲利。法人表示,潤泰全本業表現穩定,旗下代理品牌持續拓點,帶動全年營運優於去年水準。
此外,潤泰全旗下潤泰新、南山人壽表現亮眼,進一步推升集團整體獲利。潤泰新今年預計完成四大建案入帳,預計第四季取得使照後可陸續交屋。潤泰新8月營收年增79.5%,展現強勁成長動能。
潤泰全今年上半年獲利年增超過七成,超過去年全年獲利。潤泰全副總李天傑指出,上半年轉投資部分,南山人壽認列金額約53億元,潤泰新則達26億元,雙雙挹注整體獲利成長。
潤泰全近日決議處分桃園觀音廠土地,該土地閒置已久,出售將活化資產。原購置成本約1.1億元,每坪單價逾2萬元,目前預估每坪市價25萬至30萬元,預估總市值10.19億元。
前六大壽險的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基與台壽,8月新契約 保費收入連續三個月賣破400億元大關,業績逐漸回升,主要因去年 8月投資型保單新制剛上路,銷售門檻墊高,去年銷售從7月逾400億 元、8月降到133億元,今年7月開始投資型保單銷售回溫已賣318億元 ,8月有機會再賣逾300億元。
8月有兩家單月賣破百億元,國壽達114億元拿下單月業績王,主要 就是投資型保單銷售帶動;富壽也賣107億元居亞軍,除受惠投資型 保單,分紅保單穩健業績也挹注。前六大有五家8月賣贏去年同期, 包含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基,以凱基年增85%最多,國泰年 增近6成,新光年增45%。
投資型保單買氣回溫,除市場開始熟悉新制,也因股市走多頭,保 戶對投資型保單展望轉向樂觀,加上南山人壽正式回歸投資型保單市 場,單月約貢獻30億∼40億元,因此,估計整體壽險8月投資型保單 仍有機會賣破300億元,前八個月約可賣1,900億元。
市場預估美國將啟動降息循環,壽險近期積極拉高美元宣告利率, 有望持續推升美元利變保單買氣,投資型、利變型、分紅保單三主力 商品齊攻,六大壽險前八個月新契約保費達3,083億元,重回年成長 軌道、年增1%,推估整體壽險前八月業績有望逾5,000億元、年增近 6%,也是連二年衰退後恢復正成長。
另前八個月國泰、富邦新契約率先衝破700億元,國泰768億元奪冠 ,富邦753億元緊追在後,相差不到15億元;南山也達527億元、年增 2成;新光、凱基、台壽皆賣超過300億元,尤其新光6月追趕業績逾 百億元後年增近2成,台壽則繳出年增13%的雙位數成長佳績。
今年以來,壽險保費收入明顯回溫,今年前八個月,有五個月都在400億元以上;壽險業高層表示,近幾個月以來,壽險公司持續提高新台幣與外幣保單的宣告利率,以美元保單而言,目前絕大多數的最高利率都在4%以上、有助提振保戶投資誘因,加上美國聯準會將於9月啟動降息循環,壽險業的保費收入前景可望逐步轉佳。
根據最新數據,8月「壽險雙雄」新契約保費均破百億元;其中,國壽新契約保費114.4億元居冠,富邦壽106.7億元緊追在後。
累計今年前八月,國泰人壽新契約保費767.9億元,同樣拿下第一,富邦人壽753.1億元,排名業界第二;國泰人壽8月新契約保費與投資型商品新契約保費分別年增59%及112%。
富邦人壽8月新契約保費106.7億元,年增29%,其中投資型商品新契約保費大增197%。
南山人壽8月新契約保費71億元、排名第三,年增21%;前八月新契約保費526.9億元,名列第三,年增20%。
凱基人壽8月新契約保費65.4億元,年增85%;累計前八月新契約保費374.2億元,年減1.2%。
台灣人壽8月新契約保費34.6億元,年減17%;前八月新契約保費323.1億元,年增13%。
新光金控旗下新光人壽8月新契約保費25.6億元,年增45%;前八月新契約保費340.8億元,年增19%。
潤泰全觀音廠將於10月25日公開標售,市場預估貢獻獲利逾9億元,法人表示,以第2季業績推估,今年本業部分與去年持平,轉投資部分比去年更好,全年獲利將優於去年表現。
潤泰全8月營收2.42億元,年減7.9%。法人表示,潤泰全本業穩健,旗下代理品牌持續拓點,目前適逢服飾換季,因此8月營收稍有衰退。展望全年,潤泰全旗下潤泰新、南山人壽皆繳出佳績,業外獲利將進一步推升整體營運。
潤泰新今年預計有四大案可完工入帳,包括「潤泰青田618」、「潤泰大安富陽」、「潤泰信義」、「潤泰左岸生活」,其中有兩大案年中取得使照後交屋入帳,「潤泰大安富陽」預計第4季取得使照後就可陸續交屋入帳。潤泰新8月營收33.58億元,年增79.5%。
潤泰全今年上半年獲利年增逾七成,賺贏去年全年,本業紡織、零售部分保持穩健,潤泰全副總李天傑指出,今年上半年轉投資部分,南山人壽認列金額約53億元,潤泰新達26億元,挹注整體獲利成長。
潤泰全日前董事會決議處分桃園市觀音區觀音廠土地4,600坪土地,將於10月25日公開招標,潤泰全表示,該土地由於閒置狀態,決定出售以活化資產,此廠原先購置成本約1.1億元,每坪單價逾2萬元,目前預估每坪市價25萬至30萬元,預估總市值10.19億元。
**南山人壽與六大壽險8月獲利熄火** **前六大壽險8月僅賺5億元** 新台幣匯率8月急升,加上股災與壽險獲利熄火,導致前六大壽險8月稅後僅賺5億元,年減97%。其中,南山人壽獲利表現尚未公布,但前八月累積獲利動能強勁,達到2,273億元,年增快1倍。 國泰人壽與富邦人壽掌握機會逢高實現獲利,加上債券殖利率回落進行區間操作,8月分別賺得12億元與23.6億元。凱基證券8月賺10億元,累積達190億元。 **9月展望審慎樂觀** 壽險業者對於9月展望審慎樂觀。美國降息預期明確,傳統避險CS成本有望下降,有利於部分債券區間操作。此外,外匯準備金仍能支撐獲利。 **新台幣升值壓力仍需留意** 不過,業者也提醒,降息可能導致美元走弱、新台幣升值壓力大增。若降息幅度超出預期,或外資匯出匯出力道大,新台幣仍有可能急升,對壽險業者產生影響。
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基、台灣人壽等六大壽險業者,8月 三大利空齊聚,一是新台幣急升2.8%,避險從7月淨匯兌利益轉為淨 匯兌損失,業者均動用外匯準備金沖抵,穩住獲利,才不至於出現鉅 額虧損,結果僅一家出現虧損。
二是8月股市震盪劇烈,可實現資本利得機會明顯不如6月、7月, 惟兩大壽險公司國泰、富邦仍掌握機會逢高實現獲利,加上反映市場 對降息的預期,債券殖利率回落,部分業者也掌握機會區間操作,在 債券部分實現資本利得。初估六大壽險於股債上實現的資本利得約3 00億元,累積前八月已實現約3,000億元資本利得,主要是來自國內 外股票。
三是現金股利入帳近尾聲,因旺季集中在7月,8月進來的現金股利 下降,初估約70億元入帳,遠不及7月約200億元。
六大壽險8月稅後只賺5億元、年減97%,所幸前七月獲利動能強勁 ,累積前八月賺2,273億元,年增快1倍。8月以富邦賺23.6億元奪冠 ,前八月已賺745億元;國泰8月賺12億元居次,前八月達663億元; 位居第三的凱基8月賺10億元,累積達190億元。
展望9月,壽險業者表示,月初新台幣走勢較平穩,只要整月不要 出現短期急升的狀況,避險調控會較有把握,加上外匯準備金還能支 撐住獲利。而美國聯準會(Fed)將降息,台美利差縮窄,傳統避險 CS成本會逐步下降,8月已從7月的3.53%降到3.11%;且過去升息循 環時布建的債券部位,評價會更好,短期也有機會區間操作。
惟降息會導致美元走弱、新台幣升值壓力大增。壽險業者指出,8 月新台幣已反應降息預期,除非降息幅度超出預期,否則再急升機率 有限,且外資近期領到股息也會匯出,若匯出力道大,新台幣不易急 升,9月仍可審慎樂觀看待。
南山人壽減碼大陸投資勢頭放緩 帳列獲利轉正
儘管大陸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南山人壽審慎評估後,減碼大陸股債部位的力道略為放緩。截至 6 月底,南山人壽投資大陸股債部位降至 751 億元,相較去年第二季年減約 24 億元,減碼幅度較前幾季趨緩。
壽險業者指出,自去年下半年起,因大陸經濟復甦疲軟,投資大陸股債開始認列投資損失。今年第一季的損失幅度縮小,第二季終於轉正,認列投資獲利 0.14 億元。
在眾多壽險業者中,南山人壽的投資策略偏保守。截至 6 月底,其投資大陸資本市場部位居全體壽險業者第 10 位,帳列投資金額約 145 億元。相較於 2021 年第一季投資部位高峰的 1,267 億元,顯見南山人壽近年積極實現大陸股債資本利得。
據統計,過去兩年半以來,南山人壽已累計減碼大陸股債部位超過 1,100 億元。對於未來的投資策略,南山人壽表示將持續關注大陸經濟情勢,並適時調整投資組合,以確保穩定收益。
壽險投資大陸股債部位高峰在2021年第一季,投資部位高達2,769 億元,之後開始逐季減碼下探,去年第三季正式跌破千億元之下的9 08億元,今年第二季再降到751億元,創2015年底有統計以來新低, 且已是連續五季減碼,與去年第二季相較年減260億元或26%,自20 21年高峰以來的近三年累積減碼超過2,000億元。
壽險投資大陸股債上半年減碼近40億元,去年下半年減碼達220億 元,今年減碼速度放緩,與大陸景氣緩慢在復甦有關,去年上半年減 碼63億元。
21家壽險公司在最高峰的2021年,曾有11家壽險投資大陸資本市場 ,但2021年下半年開始一路減碼,至今年6月底降到10家,其中5家今 年第二季底投資認列轉獲利。
去年開始因受到大陸經濟復甦力道疲軟影響,壽險投資大陸股債自 去年第四季開始,連續兩季認列投資損失,去年第四季認損約5億元 ,今年第一季帳上認損縮小,但還有近3億元,第二季終於轉正,認 列投資獲利0.14億元。
第二季投資大陸股債部位年減最多的是台灣人壽年減約65億元,國 泰人壽、新光人壽也各年減約60億元,富邦人壽年減35億元、南山人 壽年減約24億元。
至6月底投資大陸資本市場部位第一大為富邦人壽,帳列投資金額 224億元,近三年多維持在200億元左右,但比2015年底極盛時期的3 92億元,減少約168億元;第二大國泰人壽,帳列投資金額145億元, 但相較最極盛時期、2021年第一季曾高達1,267億元,顯示近年積極 實現大陸股債資本利得,尤其是債券,去年第三季投資部位就已降到 200億元之下。
南山人壽呼籲重視長照風險 40歲起為長照準備金預做規劃
隨著高齡化和少子化趨勢,民眾的長照風險意識逐漸提升,但整體長照險投保率仍偏低,僅有4.53%。南山人壽作為長照險市占率第一的領導品牌,分析保戶投保現況發現,平均保額僅33.4萬元,且僅9%保戶同時持有兩張以上長照險,顯示民眾實際的長照保障額度和投保率仍然不足。
南山人壽理賠統計顯示,長照最常見的理賠原因依序為失智症、腦中風和帕金森氏症。此外,不只高齡者存在長照風險,約14.5%的理賠發生在41至50歲的中壯年族群,提醒民眾長照風險不分年齡,建議從40歲開始為長照準備金預做準備。
南山人壽建議,各族群可依自身需求和預算規劃長照保障。年輕族群可考慮定期型長照險建立基本保障,三明治族群可選擇兼具身故保障的長照商品,而樂齡族群則可選擇一次給付保險金或失智保障較高的長照險,以確保資金運用靈活性和照護服務品質。
以「南山人壽溢路相守2長期照顧保險(HRLTC2)」為例,保額33萬元可提供最高約581萬元的長期照顧給付。然而,根據南山人壽「超高齡社會跨世代需求痛點調查報告」,逾20%民眾認為超過1,000萬元的準備金才能應付老年長照需求,顯示民眾實際的長照準備金水準仍有提升空間。
南山人壽作為長照險市占率第一的領導品牌,持續呼籲國人關注長期照顧保障,從南山人壽保戶的長照險投保現況分析,可以發現保戶的長照險平均保額僅新台幣33.4萬元,且只有9%的人同時擁有二張以上長照險,顯示實際長照保障額度及投保率仍然偏低。
南山人壽分析理賠統計發現,長照最常見的理賠原因依序為失智症、腦中風、帕金森氏症,建議多留意相關疾病。此外,不只高齡者存在長照風險,有14.5%的理賠發生在41歲至50歲的中壯年族群,提醒民眾長照風險不分年齡,應破除迷思,從40歲開始為長照預備金做準備,透過保險轉嫁風險,鎖住人生黃金期最佳狀態。
趁早投保長照險,不只是對未來的自己負責,也能夠避免造成家人的負擔。南山人壽建議各族群可依需求及預算做規劃,年輕族可能因意外事故導致失能,為避免龐大照顧費用對家庭經濟造成重大壓力,如有預算考量,可先透過1年期定期型長照險,建構長照基礎保障,規劃風險防護網。
三明治族肩負照顧家庭的責任,可考慮兼具身故保障的長照商品,留愛家人。樂齡族可優先選擇長照一次給付保險金較高額,或強化失智保障的長照險商品,使資金運用更靈活,減輕照護服務的經濟壓力,享受更優雅的照顧品質。
以購買保額新台幣33萬元的「南山人壽溢路相守2長期照顧保險(HRLTC2)」為例,長期照顧給付(包含一次給付及分期給付)最高可領約新台幣581萬元。然而,反觀南山人壽2023年發布的「超高齡社會跨世代需求痛點調查報告」,逾20%民眾認為需具備超過新台幣1,000萬元的準備金才足以因應老年長照需求,甚至有7%民眾表示新台幣2,000萬元也不足夠,顯示民眾實際上的長照準備金水準與理想狀況仍有段差距。